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雕刻技术入门精选(九篇)

雕刻技术入门

第1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子承父业,少年成名

小小一块不起眼的木头,经过选材、打胚、细刻、修光等十几道工序,成为戏曲舞台的人物脸孔,生、旦、净、末、丑,演绎人生百态。作为徐家木偶雕刻的第6代传人,徐竹初就身怀这种“点木成金”的绝技。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市一个木偶雕刻世家。清朝嘉庆年间,徐竹初的太高祖徐梓清开始雕刻木偶头,世世代代传承了200多年。到了第6代徐竹初这一代,徐竹初的父亲徐年松却不希望儿子学习这门手艺。因为在旧社会,徐年松担心儿子依靠这门手艺无法维持生计。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徐年松接到的雕刻木偶头的活儿多了,收入有所增加。他看到年少的儿子对木偶头雕刻很痴迷,才同意徐竹初学习这门手艺。

得到父母应允之后,徐竹初开始一点一滴向父亲学习雕刻木偶的技艺,慢慢显露了他在这方面的天赋。1955年,徐竹初的木偶雕刻作品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工艺作品展览”特等奖。此时,徐竹初年仅17岁。徐竹初说,当年家里条件很差,晚上点的是煤油灯,他有时候凑近灯光雕刻,头发被烧了一大片才发觉。有一天半夜,他还在灯下雕刻木偶头,一不小心手指头被刻刀划破,鲜血直流,把手里的木偶头都给染红了。

1955年获奖使徐竹初一举成名,他因此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不久后,国家有关部门还拍了部电影,叫《少年雕刻家徐竹初》。这时,一个契机摆在了刚刚初中毕业的徐竹初面前:中央美术学院有意破格录取他。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却无奈放弃了,因为那一年他的母亲病故了。徐竹初是家中长子,下面有好几个弟弟妹妹,父亲一个人难以支撑这个家,所以,徐竹初选择了留在家中帮父亲照顾家庭。

少年丧母的徐竹初,一面照顾弟弟妹妹,一面在父亲身边当助手,潜心学习木偶雕刻。

在继承中创新,形成独特风格

由于徐竹初学艺刻苦,肯于钻研,悟性又高,他的雕刻技艺日臻成熟。后来,他应邀加入漳州市木偶剧团,成为专业的木偶雕刻艺人。

徐家祖传的木偶雕刻,俗称“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注重人物内在神情性格的表现。在创作中,徐竹初在落刀之前,总要认真研究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等,等思考成熟了才下刀。所以,他出手的作品刀法有力、造型严谨、彩绘精致、形神兼备、韵味十足。

徐竹初在继承祖辈雕刻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在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仅造型方面,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木偶品种就有600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末、丑等各行当齐全,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个个面目不同,生动传神。他还打破以往木偶不能动的传统,在木偶的脑袋里面设置了机关,使木偶的眼睛、眉毛和下颌可以灵活活动,比旧时固定的木偶更加传神而有趣。他制作的木偶不仅能上台表演,其精致程度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最贵的一个木偶卖了8万美金。

徐竹初从艺半个多世纪,在国内获得的各类奖项不胜枚举。他的木偶作品曾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还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被誉为“活的文物”、“东方艺术珍品”和“中华一绝”。

创办木偶艺术馆,自费办班传艺

1996年,徐竹初在漳州市延安路创办了“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喜爱漳州木偶的人可以来此观赏、购买他雕刻的木偶工艺品。早已告别了少年时代生活困顿的徐竹初,如今最大的心愿是让木偶雕刻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他不想保守徐家木偶雕刻艺术子承父业这种老旧的传承模式,而希望它能走出家门发扬光大。

过去拜师学手艺,都是学生恭恭敬敬地求师父收其为徒,但现在,徐竹初主动热心向徒弟传授技艺。为了漳州木偶雕刻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他和儿子徐强甚至自费办木偶雕刻培训班,只求招到更多的传承人。

第2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关键词】食品雕刻;烹饪专业;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但要求可口,还要求美观。因此现今很多高档饭店都非常注重食品雕刻。通过食品雕刻来传达出某种寓意,使宾客不但享受到美味,而且享受到艺术。基于市场的这一需求较为旺盛,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也加大了对食品雕刻的重视,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大学校的就业率。

1、食品雕刻的意义

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食品雕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才能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从而为培养学习兴趣打下良好基础。所谓食品雕刻,就是以食品为材料,利用专门的刀具,通过一定的雕刻技艺,来雕刻出各种各样优美造型的烹饪技巧。常见的食品雕刻一般多为花卉、动物、人物等等,这些雕刻出的作品栩栩如生,仿若真品,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作为一种具有很强观赏性与艺术性的技术,食品雕刻不但可以美化宴席环境,还能够烘托宴会主题,提高宴会的档次。因此目前食品雕刻在一些大型或高档的餐厅、酒店、宴会、节日庆典,甚至是国宴上,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如何激发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食品雕刻还是一种较为陌生的技术,学生并不了解食品雕刻所用的各种刀具都是什么用途,也不懂如何运用这些刀具来雕刻出完整的作品。因此在初开始进行食品雕刻教学时,教师不能直接就向学生讲解各种专业知识,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兴趣全无。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食品雕刻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2.1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示范工作

在每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根据本节课程内容事先雕刻出成品,并将成品带到课堂上,使学生看到这件作品就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并想着自己如果也能雕刻出这么好看的作品就好了。那么此时再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必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大其学习兴趣。另外,展示示范作品的方法不能是直接放在讲台上,而不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到,这样也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有节课堂教学内容是进行花卉雕刻。在上课前笔者事先雕刻了几朵,并将其放在一盆鲜中,然后在开始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的优雅,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些花朵里有几朵假花,谁能找出来,就把这朵花送给谁。这样一来,学生就由原本的惊奇,转为极大的兴趣,开始寻找花盆中的假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开展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实训练习活动

为了使学生对食品雕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期间可以用各种多媒体来展现丰富的食品雕刻艺术作品,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饭店或酒店开业期间,或是当地的美食节期间,带领学生直接去现场观看,那规模的宏大、作品的逼真、技艺的精湛、组合的巧妙,每一次都会让学生深深地折服,被那些作品感染和陶醉,产生共鸣。学生对食雕艺术充满无限的向往,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

在学生跃跃欲试,想自己雕刻出作品时,是最佳的实训练习时机。在实操练习环节上,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并及时表扬,还可以将优秀学生的食雕作品,拍成照片,在班里或校内进行展示和讲评,以此调动学生学习食品雕刻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

2.3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充分调动创造热情

仅仅只在课堂上通过书本或多媒体来传达食品雕刻艺术,还是不能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食品雕刻的精髓。因此教师若有机会,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菜场等地方去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在不同开放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神态表情,了解山水花草等自然的景观,等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很好的把握动植物形态,使雕出的作品贴近自然,逼真传神。

2.4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平时练习时间太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感,故而不定期地采取操作技能竞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赛范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横向比,也可以在全年级、全校展开纵向比,将每次竞赛中优秀作品都写上学生的名字,放在学校的公共橱窗里展出,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强了。通过竞赛,一方面,经过专家的评判和技术指导,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能发现同学间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进一步发扬迎头赶上的精神,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自信心增强,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

2.5狠抓学生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教学应该从简单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教学中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可先教学生握刀姿势,原料打片,削皮,削制半圆形胚、圆形胚、椭圆形胚,后教雕刻简单的梅花、兰花、喇叭花等,再学月季、牡丹、玫瑰、荷花等花卉的雕刻,这样可以很快使学生学会和运用刀法;先学花卉雕刻,后学花篮、花瓶、花盆等雕刻,使学生可以自己将雕刻的成品组合成一件完整的食雕作品;先学单一,后学整体,如先学独立的小鸟雕刻法,待学会了方法,掌握了要领,记住了小鸟的特点后,再学整体立雕小鸟。

2.6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习食品雕刻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顺利度过入门阶段这一难关期。每一位学过食品雕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起步入门阶段是最困难的。很多意志力不强的人,就是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并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从未接触过食品雕刻的学生,他在学习刻第一朵花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吃力,手不听使唤,下刀没准,这就是所谓的困难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一朵花不行练两朵,十朵不行练二十朵……,最终会练好的。一朵花练好了、掌握了,学生就会对食品雕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就会进一步增大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3、结语

总之,食品雕刻是一门精细繁琐却极具艺术美感的技艺,学生若能够完全领会和掌握食品雕刻的精髓,则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走的更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调动、激发和延续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第3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一、嘉定派竹刻艺术

嘉定地处长江口,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又盛产竹子,为竹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松邻主要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时期。其善诗文书画,故能以笔法运刀法,富有创造精神。朱松邻之子朱小松、孙朱三松都是当时竹刻的杰出艺术家,并称“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他们对竹刻的杰出贡献,奠定了我国竹刻艺术的历史地位。

朱氏一门三代刻竹,有传承、有创新,通俗地讲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们擅长圆雕、高浮雕、深雕、透雕,并以此形成了嘉定竹刻艺术的风格。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竹根雕松树纹杯(图1),即是明晚期嘉定派的作品。

“嘉定三朱”早期雕刻刀法以纤巧工精见长,其后稍有变化,追求繁简适度的艺术效果,至朱三松时更臻技艺精湛,达到了以刀的境界。其山水人物追求简朴古拙、逸趣横生的北宗风格,而花鸟的构图则透出清淡典雅之意境。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表现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开创了明代以来竹刻结合绘画技法之先河,对后世竹木雕刻产生了巨大影响。

嘉定竹刻自朱氏三世之后,学刻竹的人越来越多,渐成时尚,并发展成为一门谋生的职业。《竹笔尊赋》序载:“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竹刻名人不断涌现,代表人物有侯崤曾、秦一爵、朱幼芳、王永芳、沈大生等;能在技法上有创新、又启迪于后学者的代表人物是吴之瑶、封锡禄、周颢等。

二、吴之瑶与“薄地阳文”

清初,嘉定仍是我国竹刻的中心,竹刻名家层出不穷,他们除继承遵循朱氏技法外还多有创新。吴之瑶是其杰出代表,他创“薄地阳文”浅浮雕,别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吴之瑶,字鲁珍,自号东海道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所创“薄地阳文”即去地浮雕,介于朱氏高浮雕与浅浮雕之间。在构图上,充分利用竹材之质,如画之留白,刻画图案只占全器之局部,其余皆刮及竹理,使作品有空灵简洁之神韵。画面传神之部位,只用坚实而润泽的表层竹肌来表现。加之吴之瑶绘画造诣颇深,善于用景物之遮掩压叠,所以能在浅浮雕有限的高度上,产生层次感,有透视力度。

吴之璠擅长多种刻法,立体圆雕、高浮雕造诣也很高。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看到他的一件黄杨木笔筒,爱不释手,并为笔筒题七言律诗一首,赞扬其精绝的雕刻技艺,从此吴之瑶名扬天下,并被誉为“三朱”之后嘉定派竹刻“第一高手”。

“薄地阳文”刻法被广泛采用,而且影响深远,效法者众多。受吴之瑶嫡传并载入《竹人录》的就有朱文友、王之羽等人。康熙朝前期,吴之瑶所刻竹器,多署名吴之瑶,或槎溪吴之瑶,其作品流传至今者不多,而无款用“薄地阳文”刻法的作品却传世不少,皆为吴氏之弟子及其追随者所为。

三、“薄地阳文”竹刻艺术品赏析

装饰于文房雅玩的纹饰图案,多富有情趣,如历史故事、渔乐图、贤士图、山水、花鸟草虫等,较常见的是松、竹、梅,清雅清洁。马纹也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文人除喜欢松之高洁、竹之气节、梅之傲骨外,更需要骏马奔腾的气势来鼓舞自己。

“吴之瑶制”款松马图竹臂搁(图2),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长23.7厘米,宽6.7厘米,高1.5厘米。臂搁呈长方形,中间略鼓。采用“薄地阳文”的雕刻技法,于臂搁上部雕松枝,枝干由臂搁右边缘向左及左下方曲展入画面。刻画细腻的松针,似在风中摇曳,动感十足。松下一匹骏马沿山道作奔驰状,似向山下驰骋,马的神态轻松自然。臂搁下部雕玲珑太湖石。整个图案均为剔地浅浮雕。但流畅的线条,画面的布局意境,都无可争辩地说明其是一件高水平的艺术品。

松荫下骏马的躯体及松树杆枝,皆用竹的表层肤肌来表现,光洁润泽而有生机感。松之针叶剔刻细致入微,动感十足;马右侧双腿弯曲抬起,欲奔跑,颇具动感;臂搁其余部分皆刮露至竹丝肌里。质朴无华的素地与简勒几笔图纹,相映生辉。臂搁背面阴刻行书“吴之瑶制”竖款。此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吴之瑶竹雕对弈图笔筒的款识(图3)略有不同。主要区别在“吴”字“天”的一捺和“之”字的一捺的写法上。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多为清宫旧藏,毋庸置疑。于是有人认为北京艺术博物馆的这件臂搁可能是吴氏弟子及其追随者中的高手所刻。

竹雕松溪浴马图笔筒(图4),是清早期的竹刻艺术品。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4.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笔筒呈筒式,口及底镶紫檀木,下承三矮足。笔筒外壁刻有山溪流泉、松树人物及骏马。画面分为浴马、饲马、相马三组。浴马:一老者双手持缰绳,赤腿牵马出溪;另二老者侧身坐于山坡之上向前眺望,其身旁有一立一卧两匹马,憩息于山坡间。饲马:一老者双手端盆,俯身蹲地饲马,专注用心。相马:有三老者偎靠于松树旁,居高临下观马打滚翻身,神情颇为陶醉。

此器亦是吴之瑶的效仿者所刻,采用“薄地阳文”的浮雕技法,以画入竹,但画面布局有点繁、满。运刀快利,刻工娴熟,线条圆润生动。所刻松干布满鳞皴节疤,松叶繁茂,人马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清初的竹刻精品。

竹雕滚马图笔筒(图5),是清早期嘉定人王易的作品。王易,字又白,精通书画和音律,擅长雕镂杂技,曾于京师从事雕刻业。后南归居吴门(今苏州)。笔筒高15.6厘米,口径10.4厘米。用一段竹节雕成,口沿及底微侈,底微内凹。外壁浅浮雕滚尘马,马的躯干盘曲、头向上仰起,四蹄或伸或曲呈翻滚状,翻滚姿态生动;眼睛用半透明的犀角嵌入。马旁侍立圉人,其身姿生动转向翻滚之马,其眉目、发髻刻划细腻。笔筒背面刻阴文行书诗句:“生桃林之野,出颇黎之谷。”左侧刻阴文行书款“嘉定王易抚赵松雪本,作于墨香小筑之南窗,时年七十有八”。

此器采用“薄地阳文”技法,刻工技艺精湛;书法遒劲流畅、婉转自然。构图简洁明快,把竹之纹理留作广阔空间,以表现竹之纹理的天然之美。

第4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浮雕与透雕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浮雕是一个压缩的雕塑,它具有所占范围小而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特点,在绝大多数雕刻艺术中都是有浮雕的工艺即使是圆雕本身也多采用浮雕来装饰,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浮雕,北京故宫的“九龙壁”,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人们目睹过的浮雕形式。浮雕注重事物表达的完整性,它常以底板衬托,突出雕刻艺术品的属性、环境、气候、地点、包括不同时代人物、事物形象的完整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陈三五娘》以及闽台一带的妈祖庙神房的浮雕,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妈祖故事书。同时,浮雕也是其他艺术珍品构成的主要部分,如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的《仙鹤图》就以四十只象征吉祥如意的贴金木雕仙鹤为主体内容,采用两面雕刻的形式把前后对称的两组仙鹤浮雕胶贴在茶色玻璃上,使人们从地屏的前后方向都可以欣赏到同样的画面,他主要采用传统的浮雕工艺和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的形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透雕则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坚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又能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品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时,受到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陶冶,增强艺术鉴赏力。在浮雕和透雕艺术中,难度较大的雕刻工序就是木雕镂空雕刻的作品达到空灵透剔、玲珑精巧、雅致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产生动感。

在长期实践中认为,有几点木雕镂空技艺很值得注意(雕塑是加法,雕刻是减法)。第一是留木质纹理细密、不易断裂的上风部,根据雕塑草图成泥塑稿,并对照草图的镂空部分与木坯的直纤维配合起来进行研究,使镂刻后留下的部位是结实的好木料木坯的上风部。第二是运用带筋发,对作品的灵活部位或易断处先留下牵附的筋条,使其暂时稳固,待作品竣工时,再用密刀法将其所附筋条镂去,以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第三是在工艺上做到五个先,即先横后直刻,先小后大刻,先外后内刻,先前后背和先浅后深的雕刻方法,并且把他们充分地结合起来,避免在雕刻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是运用现实结合法,使作品在整体上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在作品的实处留下一个小巧玲珑的陪衬物,打破实处的呆板局面,做到虚实相同,恰到好处。第五是运用交叉雕刻法,这是镂空技术中难度最大而且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品中的山脉云雾、波浪、飘带、花草、树枝叶等,往往都交叉在一起,必须层层深入,才能达到艺术效果。

第5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祠堂建筑结构与样式上体现了宗祖精神和宗族伦理,高超精湛的三雕技艺更是使祠堂建筑成为雕刻艺术的殿堂,历经数百年仍令人叹服不已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创造力。

祠堂建筑特点

徽派建筑号称“古建三绝”主要是祠堂、牌坊和民宅。其中祠堂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以砖、木、石为原料。祠堂建筑中立柱和梁架一般用料颇大,且注重装饰。其中横梁中部略微拱起,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涂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梁托、爪柱、叉手、雀替、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祠堂建筑精美的装饰和三雕艺术体现了它所传承的封建伦理比如儒家的忠孝节义、科举功名等理念。

徽派古祠堂建筑一般为三进,以徽派民居式和徽派天井廊院式为主,第一、二、三进分别称为仪门、享堂、寝楼。仪门门楼多为气势恢宏的“五凤门楼”重檐歇山式建筑。门楼后是一个较大的天井,中间铺设石板,两边空地则种植楠柏或桂花树,天井两侧建造成回廊。享堂是宗族祭祖举行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场所。寝楼主要供奉先主牌位。由于徽州地区多山少地,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不可能营建宏大的殿府式建筑群。于是徽州商人将大量金钱和心血投入到建筑内部的装修和雕刻上,使得这些外观素净的高墙深院内繁复精巧的三雕建筑构件装饰作品也日益登峰造极。

“三雕”技艺解析

中国的民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主要有石雕、木雕、砖雕、竹雕等等。而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在中国诸多民间雕刻发展史中可谓独树一帜。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起源于宋代,要判断三雕的年代,其“繁复”的程度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准。明处时三雕雕风略显拙朴粗犷,以平面淡浮雕为主;明中叶以后逐渐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成为主流;到了清代后期,透雕、凹雕、线雕、多层雕刻得到充分发展,在一件小小的作品中,镂空层次可多达十余层,亭台楼阁、花鸟虫鱼、人物生活集于同一画面,凝聚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建筑技艺。

砖雕。徽州砖雕使用当地所产的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经过精致雕镂而成,其制作极为考究,除了要用特制的水磨青砖之外,还需经历构图“打坯”、精雕“出细”等工序。其刀工、技艺被誉为“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砖雕广泛地应用于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民檐、屋顶、屋翎、神位龛座等,使建筑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效果。民间色彩是砖雕图案传递出来的视觉盛宴,主要记载的是花草动物和民间生活故事,诸如“梅、兰、竹、菊”“打金枝”等。它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使“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

木雕。木雕取材以柏、梓、椿、银杏、杉木为主,一般在徽派建筑中通过梁架、斗拱、雀替、栏板、窗楹等表现出来。宗教人物、民间故事、花鸟虫鱼、江南民间吉祥图案等是木雕的主要装饰图案。徽派民居建筑前庭喜建“商字门”,以栋梁和雕塑巧妙组合,形成一个类似“商”字的造型。此外,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内,有雕工精美的木雕屏门隔扇,更以前门楼两根门柱气势磅礴的雕工堪称现存明代木雕的代表作,分别满雕着“九狮滚球遍地锦”和“九龙戏珠满天星”,细腻而精致。

石雕。石雕取料青黑色的黟县青和褐色的茶园石,徽州出产的石料特别适合雕刻,主要表现为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浮雕、透雕、圆雕是主要的雕刻手法。祠堂、民居、寺庙、塔、牌坊等的门额、栏杆、花台、漏窗、柱础、照壁、水池、抱古石等为石雕的主要表现部位。石雕漏窗最能凸显这一雕刻艺术的雅致。初春时节,院墙上的漏窗与满院芳菲相互印衬,如诗如画。同时,徽州牌坊也是石雕艺术的活化石。

第6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紫檀木(pterocarpusspp),质地坚硬致密,色质高雅陈穆,千百年来深受世人尊崇,被视为高贵、美好和吉祥的象征,素有“木中之王”之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紫檀木制作器具和艺术品的国家。早在唐代,紫檀木已用于制作棋具、小架之类。宋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家具在达官显贵中蔚然成风,体型小巧,雕刻精致的文房珍玩成为官宦文人间的时尚。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就有记载:“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到了元代,紫檀雕刻工艺更趋完善,私人手工艺作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紫檀雕刻作品以写实为主,风格生动、传神和俊健。到了明、清两代,紫檀艺术家具及艺术摆设的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水平均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清乾隆年间成为紫檀雕刻的鼎盛时期。

我国紫檀家具和紫檀雕刻的产地很多,北京、苏州、广州、上海等地尤具代表性,形成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京、苏、广、海等式。专供艺术欣赏与个人收藏,怡情悦目、陶冶心性的紫檀雕刻摆件,其产地主要集中在苏州、广州、扬州、上海等地。苏州产的紫檀雕刻摆件刀法细腻、意境深远、风格典雅、古色古香,代表了江南水乡的清丽风格。广州是进口海外紫檀木的主要港口,以大型雕刻取胜,使用整料,不做拼接,题材以山水为主,构图繁茂深厚。扬州木雕题材广泛,山水、花鸟,应有尽有,刀功流畅劲利,画面清新明快,具有江北特色。十九世纪上海开埠以来,各地名师云集,技艺交融,逐步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紫檀雕刻工艺。同时受西方油画、雕塑艺术的影响,海派紫檀雕刻艺术呈现出中西合璧、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随着时局的变迁,海派紫檀雕刻艺术历经磨难,曾出现行业凋敝,后继乏人的情况。改革开放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如沐春风,海派紫檀雕刻逐渐呈现出昔日的辉煌。

二、紫檀雕刻工艺流程

海派紫檀雕刻是在传承传统雕刻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油画、雕塑艺术的精髓。工艺制作的流程主要是选、绘、雕、磨、漆。选:选材质,把握材料的木质、色泽、纹理等,以适合作品主题;选料性,细察材质色泽变化、纹理走向,构思最佳创作设计方案;选形势,根据材料的基本形势,确定木纹走向和作品造型。绘:设计构思,笔绘画稿,在雕刻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深入描绘,逐步细化。雕:整体到局部,平面到立体,整理材料,料上划样,打凿粗坯,层层深入,劈削雕刨,精雕细刻。磨:精心打磨,线棱分明,光润如玉。漆:上生漆,须荫干,漆干后,多抛光,使作品外观明莹光亮,滋润平滑,具有良好光泽。整个工艺制作的关键在雕刻,要方中见圆、圆中寓方,求得工艺制作与艺术效果的完美统一,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内涵。为此,必须精到娴熟地掌握各种雕刻工具,恰到好处地使用线雕、浮雕、透雕、贴雕、通雕、劈雕、根劈雕等雕刻技法,才能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境地。

海派紫檀根劈雕有着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艺术创作风格和气势,把劈和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紫檀木的材质美和创作的形式美取得完美统一。在创作时必须精心审材,于杂乱中求章法,从平庸中找非凡。劈时须从劈面纹理走势中悟出创作灵感,循灵感而劈之,在劈后所见的纹理特点中再行深入创作,以劈取势,潇洒自如,艺术造型浑然天成,品味情趣返璞归真;雕时须从不同劈面的结构形态和纹理特点出发,凝神审视,悟出大美,借用中国画大写意手法依势而雕,以形取神,精雕细刻,达到形神逼真,物我合一,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三、屠杰与紫檀雕刻

屠杰出生于上海一个艺术世家,5岁起师从父亲学习绘画和紫檀雕刻。他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英美、北欧留学,获硕士学位,归来后,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传统紫檀雕刻艺术研究的机构――上海明清雕刻艺术研究所,该所集学术研究、设计创作、工艺制作、资料汇集、古董收藏和教学实习为一体,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院。长期来,屠杰呕心沥血,用心观察,用情创作,取得了卓越的紫檀雕刻艺术成就。他将西方油画和雕塑的精髓融入到中国传统紫檀雕刻中,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的艺术作品题材广泛,富有想象力和文化内涵,饱含艺术感染力和渗透力,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使古老的紫檀雕刻变得生动活泼,灿烂夺目,焕发出艺术新生,开创了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崭新艺术之路。

海派紫檀雕刻有着明显的传统工艺意味,表现在符合传统工艺规范的技法处理上,特别是表现在艺术作品所营造的完美意境上。长期来,屠杰喜欢雕刻创作富有古人诗意的作品,并赋予了传统雕刻工艺以新颖的形式美,他喜欢将物象夸张变形,使之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屠杰善于提纯传统雕刻工艺,并结合自身的特长,演化出既具有传统工艺意味,又富有个性特征的技法程式。精炼的紫檀雕刻、创新的根劈雕技法、高大的作品气势和稳健的构图设计,加上美妙的意境,使他的海派紫檀雕刻蕴含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力量,别具“滴水穿石”的韧性,将紫檀的质地美与雕刻的工艺美熔于一炉,达到完美的统一。

屠杰的海派紫檀雕刻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精湛的艺术语言,赢得了国内外的良好声誉,作品获得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银奖,法国莱比锡欧洲国际艺术文化节和法国巴黎世界手工业博览会“金奖”。被业内与媒介称为“惊世杰作”的大型紫檀雕刻作品,因其用料之大、雕刻之精湛,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并多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屠杰的作品被展出国部级博物馆广为收藏,并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予外国政要。他曾获得泰国国王亲自授予的“泰中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勋章”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和平奖“最高荣誉。他精心创作的《世纪观音》被珍藏在泰国诗丽吉皇后艺术中心,《万世师表》被联合国组织永久收藏,《济困之公》、《道德天尊》分别被供奉在上海玉佛禅寺和上海浦东太清宫。

四、紫檀雕刻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紫檀雕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流传下来,主要应用在生活家具和工艺品上,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遗存不少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和藏品,展现出中华传统艺术的伟大成就。然而,现今紫檀木奇缺,价格昂贵,成为稀有之物,紫檀的主要应用已转为工艺品,市场需求面窄,行业萎缩。掌握这门古老的工艺技艺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现代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技艺,长此以往必将后继乏人,紫檀雕刻工艺濒临失传。

海派紫檀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屠杰继承了祖上的“紫檀基因”,受父辈的技艺传授和世家的艺术熏陶,奠定了颇为扎实的绘画和雕刻的基础。童年时代播下的对紫檀雕刻的情愫,宛如生命力旺盛的小树,在阳光的照耀和雨露滋润中长成参天大树。大学期间,令屠杰梦魂萦绕的仍是雕刻艺术,他一有空就埋头于木雕、石雕、泥塑里,并且拼命在古典文学、佛教文化、中国画、西方雕塑中吸取养料,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功底,赴英、美、北欧留学进修后,也没忘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和探索,寻求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艺术之路。

回国后,面对紫檀雕刻濒临艺绝的局势,屠杰以非凡的智慧与才华,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了中华民族的这门古老绝活。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潜心创作,在他的刻刀下,紫檀、黑檀、血檀、黄檀、黄花梨等千年古木,化为灵光独耀、艺术生命鲜活的杰作,可谓“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屠杰紫檀雕刻艺术作品题材广泛,文化底蕴丰厚,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樊篱;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享受,饱含艺术感染力和渗透力,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其作品不但有中国传统工艺韵味的美,更有现代艺术形态的美,洋溢浓郁的刀韵木味和纹理特征,营造出现代视觉艺术中真实而非现实的意境。

第7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关键词 :石雕源流 范围 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第8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仅寺平村保留着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砖雕民居就有千余间,建筑面积总计3万多平方米,特别完整的传统建筑和文物古迹有79处。其中有宗祠、传统民居、厅堂府第、店铺作坊、古墓葬、戏台,另外还有古堰、古井、塘亭等。村落的选址、总体布局、功能配置、府第择基和空间组合,都较好地展示出当时村落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及其习俗等各方面的丰厚内涵。因此,寺平村已被评为部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砖雕古村落地处人杰地灵的老汤溪县

包括汤溪与洋埠、罗埠三镇的老汤溪县“地处衢州之东、婺州之西、处州之北,原隶三府四县”。明代成化辛卯年(1471),金华府守备李嗣认为这里“阻山界水,犷戾难治”,根据民情,请求朝廷“割金、兰、龙、遂四隅之地,另为一县,隶金华府。以附近有汤塘故名汤溪县”。汤溪县第一任知县宋约,在编纂《汤溪县志》时首定,“汤溪居浙水上游”,是衢婺大地的战略要冲。汤溪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有史料对汤溪作高度评价:“古东阳都会之要地。背邻睦郡,面对括苍,左瞻宝婺之光华,右挹烂柯之秀丽。仙岩崒嵂隐高节之鸿儒,道观嵯峨奋飞升之羽士。起酤坊而延白石,终瀫水以抱青阳。人杰地灵,民康物阜,男耕女织”,“是四邑山川之胜,似反得而兼攘焉。”

汤溪南部是名传千古的九峰山,丹霞地貌,奇峰突兀,怪岩峻峭,林木葱茏,秀水清洌,是金华市区山形最为秀丽之处。九峰山南麓有万亩茶园,是浙中地区罕见的连片大规模茶园;新发现的温泉,水温高达42度,日出水量有2000立方米。

老汤溪县又是东汉大儒龙邱苌、南齐巨硕徐伯珍、唐朝名臣徐安贞、明代清官胡森、清代戏剧家李渔、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等人的故乡或祖籍地;九峰山还是道家真人葛洪采药炼丹、文坛一代巨匠陶渊明读书隐居、中国禅宗始祖达摩卓锡圆寂之处;老汤溪是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基地;三镇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传统美食名闻遐迩。

砖雕古村落正是坐落在人杰地灵的老汤溪县。

别具特色的金西砖雕艺术

由于老汤溪是如此不凡的风水宝地,所以出了中国最漂亮、别具地方特色的砖雕民居古村落。我用徽派古村落的民居建筑来作个比较,因为徽州民居是名扬四海的。

对比中发现,金西三镇民居与徽州民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区别。

首先,金西三镇古代民居砖雕门面是牌楼式的造型,规模巨大,气势宏伟。稍小的是一间一楼、一间二楼、一间三楼,特大的是三间一楼、三间三楼等,因为砖雕门面的面积大,所以显得特别的恢弘不凡。但是徽州民居砖雕门面基本上都是门罩式的,只做门顶上一小部分,分冠冕式和垂花门式两种,因此砖雕的体量规模小,与寺平是两种文化态姿,呈现不同表现形式。

其次,金西三镇民居的砖雕门面,是全部砖作完成的,因此显得特别的纯净、规整,构图严谨,整体感强,工艺技术难度既繁又大;而徽州民居门罩,是不同材料混合搭配制成的,有砖雕、石雕结合的,有砖雕和抹灰结合的,也有砖雕、石雕和抹灰结合的,因此整个门面装饰工艺的技术难度相对要小很多。

再之,金西三镇民居砖雕门面,都是书画并茂的。大门匾额的书法,也用砖作成活,有色彩、质感上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徽州古建门罩,有的无书法匾额,有的有匾额但是用墨笔写的,因此其匾额与砖石花饰由于材料质地色彩不同而显得有些生硬,有拼凑之感。

还有,金西三镇民居门面的砖雕,多是泥坯雕刻后再进窑烧制成型的。这需要有高超的制砖技术和烧窑温度控制技术的良好结合来保证,而且事先还要有整体的精密设计和尺寸的准确把握来支撑。任何一道工序出点问题,成品出窑发现变形、开裂、翘曲,或色差不匀、或缺棱掉角,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要做好是很不容易的。而徽州民居门面的砖雕,是用烧好的经过加水打磨的砖坯,他们称之为黑色的“千斤泥”烧制的青砖。这种青砖质地极为细密,坚实如石,然后来描样雕刻。徽派民居砖雕其烧窑、雕刻、拼装等工序与金西砖雕泥坯雕全然不同,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

除此之外,金西三镇民居砖雕的画面构图内容丰富,有人物、花鸟、走兽、鱼虫和山水、房屋、桥梁等;雕刻技术多样,有圆雕、半圆雕、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等;雕刻制品铺设面广,分别应用于房屋门面的檐部、梁枋、芯板、匾额、雀替以及挑头、柱头、枫栱和基础大放脚等不同部位。

徽州民居砖雕虽然声名远播,但就其制作难度、应用广泛、书画结合等诸方面看,应推金西三镇古民居为最。

金西古建筑的砖雕源自何处

大家都知道闻名海内外的东阳木雕是东阳人的传统技艺,但金西三镇民居砖雕出自何人之手,却是不易找到答案的难题,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但是细细揣摩,从以下几点可见其渊源。

金西三镇由厅堂、民居形成的古村落,以寺平村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单体建筑类型和数量最多。很多人误以为金华是徽派建筑,其实是婺派建筑。徽派建筑是屏风墙、小天井、三雕装饰,金西建筑是马头墙、大院落、木雕装饰,区别很明显。这一点坦白地说我也曾犯糊涂,因为粗见寺平是屏风墙、小天井、砖雕装饰。深入研究才知道搞错了。寺平的老祖宗在中戴,与寺平村隔条小溪。中戴村有九百多年历史,由于氏族繁衍速度快,后来分出了寺平、上新宅等几个村,其中寺平建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寺平、上新宅的祖祠,仍在中戴。据中戴家谱载,他们始祖来自河南,姓戴名叫可守,原是宋代朝廷的承事郎,相当于现在副省、部级官员。他带家眷先到遂昌定居,后迁中戴,与徽州徽商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中戴虽不是徽州移民,而先祖们始建村屋模仿徽派建筑是有可能的。因为徽派建筑小天井节省土地,雕刻装饰甚是漂亮。但金西三镇民居砖雕是生于斯、成于斯的,因为此地没有“千斤泥”,不可能做熟坯雕。

第9篇:雕刻技术入门范文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