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雕刻技术入门知识精选(九篇)

雕刻技术入门知识

第1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食品雕刻分为花卉雕刻、动物雕刻、瓜雕等三大类,花卉雕刻是我们平时看的最多,用的最广的一种雕刻,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习花卉雕刻掌握它的技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花卉雕刻应用。

一、 如何以原料为基础,因势利导

在进行雕刻中,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比如,主观想像雕刻一只凤凰,但去选购原材料时,找不到预想的原料。而意外的遇到一个奇型的大萝卜,于是便触景生情,“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从原料的形状、大小、颜色、特点等,构思雕刻什么作品,什么姿态最适宜。审视这个奇型的大萝卜,认为它最适合雕刻一条“盘龙”。雕刻花卉也同样如此,如雕刻一束梅花,应该选择小萝卜,既细又长,没有必要再修刻基本形,利用原料的外形因势利导。雕刻白兰花用的原料是茭瓜,因为茭瓜的质地和颜色与大自然中的白兰花相近,花托用细葱套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雕刻月季花、牡丹花最理想的原料是心里美萝卜,也就是利用原料的颜色进行造型。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只会主观的去雕刻一件作品。怎样利用原料的形状、大小、颜色、特点来进行雕刻还有待于加强,这个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的,教师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启发学生把原料中的“巧”贯穿于实践及作品中。

二、 以主题为基础,含蓄扣题

即根据需要和使用的目的,也就是什么场合,什么内容,什么主题来确定雕刻什么作品,如欢迎会、欢送会、庆功会、命名会、开业典礼、战友聚会、喜庆婚宴、合家团员宴、生日宴、老人祝寿宴等。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以各自的主题为基础,考虑雕刻什么最适宜,什么样的花卉与什么样的动物相配艺术效果最佳。例如,内容是老年人的寿筵,主题是“祝寿”,雕刻一群仙鹤,配上月季花、牡丹花或用牡丹花组合成一个“寿”。十几只不同姿态的仙鹤,再牡丹花组成的“寿”字上飞翔、嬉戏。由于有了花卉雕刻的配合,使作品增添了艺术情趣,起到了美化、点题的作用。

三、 怎样把花卉雕刻应用到菜肴围边点缀中

花卉雕刻是一件艺术品,我们学习花卉雕刻的主要目的,是在烹饪宴席中使用。一是它可以提高宴席的档次,二是可以帮住菜肴增加美名,提高身价,为客人增加知识,寓食于乐趣。简易花卉雕刻是食品雕刻中比较容易学习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雕刻技法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掌握。花卉雕刻作品能独立的存在、欣赏,也能与动物雕刻构成盆景,但最重要的还是运用到菜肴围边、点缀中,它起到美化、点缀菜肴,烘托宴席的作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餐饮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高宴席的档次,提高菜肴身价,花卉雕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雕刻十朵梅花,加之黄瓜切成薄片围边装饰,再配上热菜,菜的档次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如雕刻无数朵多瓣小花,组合在一起,变成一朵造型复杂的花卉,放在盘子中央点缀菜肴,让客人看上去这朵花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实制作过程既简单又容易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花卉雕刻学习不仅是技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怎样运用、组合。如雕刻一朵荷花,光是荷花点缀菜肴不能起到最佳的艺术效果,需要组合,配上荷叶及蜻蜓,画面才能更加生动逼真。花卉雕刻应用,应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构图及色彩的配合。

四、怎样利用色彩进行雕刻

“色、香、味、形”是评价宴席菜肴的标准,色被排入第一位,是有一定道理的。一盘菜肴展示在客人面前,首先吸引客人的就是色彩,怎样利用色彩进行造型是食品美术课的重点。利用原料本身的色彩雕刻花卉。如雕刻牵牛花用白色的萝卜、花心用胡萝卜的橙色,这样雕刻好的花是白色的,边是绿色的(青萝卜皮),产生一种色彩对比美感。又如雕刻玫瑰花用紫红色的水果萝卜,成品给人逼真的感觉。又如雕刻柱顶用胡萝卜的橙色进行雕刻在配上白色的花心,给客人以艺术美感的享受。配色是教学难点,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进行雕刻。色与型的结合,是花卉雕刻的主要任务,如雕刻荷花用洋葱,因为洋葱表皮的颜色和纹路与大自然中荷花很接近,这样一朵造型逼真,色彩丰富的荷花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实践证明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色彩来进行雕刻,以色取胜以色讨“巧”。

五、 花卉雕刻在其他方面应用

花卉雕刻在水果拼盘中的应用,水果拼盘是一门新兴的烹饪学科,它是宴席的结束语,也是宴席最后一道菜――果拼。利用各种原料水果进行花卉雕刻,它丰富了食品美术教学内容。如用果为原料雕刻大丽花作为水果拼盘附件,点缀果拼,淡黄色内质,红色皮,产生色彩的和谐美感,又如橙雕刻月季花,想法独特,有创新,既给了餐桌上客人以物质享受,同时又能得到精神的享受,还可以利用菠萝心来雕刻多瓣小花,美化点缀水果拼盘。水果拼盘因为有了花卉雕刻的点缀、美化,成了宴席中的一个亮点。花卉雕刻还可以应用到美食节中看台的布置,利用各种花卉雕刻的成品,设计制作一些插花作品,美化、点缀看台。如用胡萝卜雕刻几十朵梅花,配上造型优美的干树枝,“一枝独秀”插花艺术品即成。还可以雕刻各种各样的花卉,它给看台增添了色彩、内容。烹饪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花卉雕刻应用很广,我们在教学中将不断发现、创新。

第2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 食品雕刻 兴趣 课堂 学习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烹饪专业而言,其专业课是一门涵盖知识量非常广泛的课程,很多理论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理解和领悟,因此,进行项目教学非常重要。

在食品雕刻课程中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食品雕刻需要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手脑之间良好的协调性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认知感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同时又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需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专业知识,如美术中素描的造型能力、空间感,色彩关系及想象力和创造性,雕塑中的雕刻技能、技法,音乐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和抒情性,国学中的文学修养等。食品雕刻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但能烘托宴会主题,活跃气氛,更能使宾客得到艺术享受。为了让烹饪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层次感,确立任务,细化到人,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接轨。

一、精心设计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要从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出发,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的内部驱动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和兴趣。兴趣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做到关注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乃至课外时时刻刻做到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食品雕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技术的教学,专业技能的传授,采用“师徒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演示、辅导来进行,上课伊始直入主题,这样枯燥的教学并没有做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关注学生,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时常在雕刻作品遇到挫折时失去兴趣。因此烹饪教师的课前导入至关重要。

图片或者视频欣赏是食品雕刻常用的课前导入方法。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任务,把学生被动接受任务转化为主动建立任务,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需”,“需”才“索”,“索”才“教”,把传统的“教学”变为“求学”“索学”。通过主动式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在已有知识水平上量身打造。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不要提出超出自己想象力与知识水平不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同时任务的持续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更易实现“跳一跳摘果子”,更易保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比如在图片的欣赏之中可以观察到花卉的花心和花瓣或者动物的外形特征等。在观看图片或者视频之前可以预设问题。比如“你想从几方面考虑去设计、制作一个菜肴盆饰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观看中不断思考并加以记录需要考虑的方面。接着把个人的观点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他们自信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充分地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在图文并茂之中让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学生学习的兴趣必定盎然,学习起来也就有滋有味了。

2.开展现场雕刻“秀”,确立任务主线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是学生所学知识的领路人,也是激发兴趣者,教师的专业技能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一开始教授理论知识之前,当他们静静地坐下来之后,先让学生看教师食品雕刻“秀”的视频,确立本堂课的任务;学生看到一个个萝卜、土豆渐渐地变成了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或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时,对作品投以赞叹、羡慕的眼光,从中老师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学习食品雕刻的心情,他们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第一次得以激发。与此同时他们的心里不免会产生第二种想法:我能雕刻得像他们这样好吗?此时应该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比如:“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加上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会学得很成功的。”坚定的信心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在项目实践体验中,稳定学习兴趣

1.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食品雕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要让学生从对食品雕刻不感兴趣到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让他们从不想动手到会动手,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的刀法切和削练习,如让学生将萝卜切成正方块,再削成圆球,在操作的同时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对雕刻产生兴趣。再如在教授雕刻花卉时,先用戳的手法雕刻梅花,再学习雕刻两层的太阳菊。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技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轻松,觉得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成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者难以想象等。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会产生浓厚兴趣。

2.项目教学,平等关系

民主、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师生合作、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一切教育都应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在教育中,师生之间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教授梅花的雕刻时,学生第一次拿起U形刀进行戳刻实践操作。笔者走到学生中间时看到有一个女生的梅花戳了一朵又一朵放在操作的案板上,每朵梅花的花瓣都向上竖立着。此时笔者就拿起刀具给她示范雕刻了一朵梅花,放在学生雕刻的梅花旁边并提问到:“你觉得我们俩雕刻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再看看你的胚体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一看两个胡萝卜胚体,立刻发现了自己的胚体上面凹下去一个深深的坑,而老师的胚体上却是浅浅的一个坑。她立刻说:“好像我的握刀、进刀的姿势不对”。顺着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势,笔者再一次用规范的握刀、进刀姿势手把手地给她校正。学生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又雕刻了一朵梅花。看着自己雕刻的美丽的梅花,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之中,笔者也感觉到了这是兴趣的支柱使然。

3.鼓励学生,稳定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追求成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能使学生感到愉快,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鼓励性的语言,及时稳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比如,我们在雕刻大丽菊时,雕刻好的成型图片上展出的作品是用V形刀和白萝卜雕刻的一朵大丽菊。学生们会提出问题:“老师,能不能用土豆以及U形刀来雕刻呢?”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他,比如说:“你问得很好,而且你的想法完全可以尝试。”同时我们可以借助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老师不能直接批评,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对技术探究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刚激发出的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一落千丈,导致整天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师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在学习上,尤其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遇到的挫折或失败要有一颗鼓励的心。

例如,在一次食品雕刻课上,学生们在尝试雕刻。笔者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把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间的废料去除得太多了,导致两层花瓣中间的距离相隔太远,显得花瓣之间不够紧凑。笔者用同伴的口吻说:“你的心和花瓣都戳、刻得很不错,如果你在第二次用平口刀去废料时用刀小点,去除的废料会少些,两层花瓣之间会显得比较紧凑。”学生在听到朋友般的建议后,马上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也是,我现在再雕刻一朵更加漂亮的。”简单的一句表扬既指出了学生作品中的误区,又给了她坚定的信心,稳住了她浓厚的兴趣。

三、改变评价方式,延续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学生完成项目后应该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及他人,提高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兴趣得以延续。

1.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食品雕刻教学提出了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设计或制作者的作品还很不完善,如果我们都是用“很好”“OK”等语句进行赞美,那么学生在赞美声中会自以为已经尽善尽美了,就会失去深层探究的欲望,失去创造的良机。因此,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婉转的点拨,让学生对设计要求、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度探究,提高其技术素养。每个作品完成以后都要进行评价,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如在食品雕刻课程中小组创新作品菜肴盆饰的制作中,学生设计并制作好后进行展示交流,有一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以“鱼趣”为主题的菜肴盆饰作品,他们在规定的白色盘子上用白萝卜雕刻了两条纯白色小鱼,雕刻得比较细致,但直接放在了白色盘子之上。学生在互评中给予很好的评价,但这个作品是否很好呢?大家知道白色的盘子上面直接放白色的点缀物是没有层次感的,于是笔者把作品拍摄后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结果白色大屏幕与白色的盘子连成一体了,很难区分出作品。因此笔者在点评时婉转地指正:“你的设计和雕刻作品都非常棒,如果能考虑食雕原料的取料原则――因造型取材、因形取材、因色取材,那是不是更好?想一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作品更突出呢?”经过点拨,学生们很快回答说:“可以在底部放一些绿色原料或把白萝卜换成胡萝卜等雕刻小鱼。”这样让学生在教师婉转的点拨中觉察设计作品的缺陷,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考虑、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又对作品进行了修改,看到修改过的作品,老师和同学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那个小组同学说了一句话:“相信我们以后还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简短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得以增强、延续。

2.课堂以外,经典评价

学生从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到对他人经典作品的评价,在技术素养的层次上来说是向上跨了一个大的台阶。对经典作品的评价安排在学生学完雕刻技法并能雕刻出大型作品后,是为了开阔视野进行的一种更深层次鉴赏与评价,同时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评价中要告知学生:一件成功的雕刻作品,既要充分体现道德风尚等社会美,还要充分体现其本身的造型、色彩、意境等艺术的美,也往往能够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和时代风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意境,例如:“寿宴”餐桌中央,以“松鹤延年”“老寿星”等雕刻作品加以渲染宴会,表示对寿者的良好祝福;在“喜宴”中,配以“龙凤呈祥”“鸳鸯戏莲”“孔雀牡丹”等雕刻作品,表现出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而“蝶恋花”则往往表现出小巧柔和、淡雅、细腻、轻盈、绚丽的美。美的事物往往是以和谐、协调、统一为特点,食品雕刻也正符合美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它利用可雕蔬菜、水果色彩、质地的特殊性能,刻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卉。多种象形雕刻,构成了自然、人物等性格特征,体现出事物的美,把人们带到一个深邃的艺术境界。这样从评价作品中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沉醉于作品意境之中,不断地延续他们的兴趣。

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需要多方面的呵护。兴趣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变化,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涨落的现象,这是很自然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稳定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延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爱学食品雕刻,更好地学习食品雕刻。

参考文献:

[1]张继华.项目教学法在烹饪专业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11(1).

[2]李长江,包海波.浅谈多媒体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3).

[3]谢乃强.食品雕刻中花卉雕刻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第3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东北核雕;传承;创新;独特魅力

早在明代核雕就已经因大儒魏学サ囊黄《核舟记》而名噪天下了。其文章道尽了王叔远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也成就了常熟王叔远的巧匠之名,在此就不一一赘言了;从明代的能工巧匠如王叔远、夏白眼到清代的“鬼工”杜士元、陈祖章等人;再到民国名家殷根福直至现如今的一些“殷派” 、“须派”的知名雕刻师们,一路走来如果把核雕看作只是一门传统工艺的话,那固然是继承并发展了这门工艺,但是如果作为一门艺术的话,鄙人认为以如今的情势来看,不能不说是继承传统工艺有余而发展创新不足。每每在雕刻之余,我也总是放下刻刀,陷入深思:如何在继承保留这门雕刻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融入一些新的、现代的、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在其中,使核雕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快节奏的时代里继续散发其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固然能为我等雕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但是一味地继承传统文化而拒绝优秀的外来文化这样也是不可取的。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优秀的雕刻师,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兼容优秀的外来文化,才能在雕刻艺术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生活快节奏、普遍民众的传统文化底蕴淡薄的社会里,让更多的人也能通过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理念,受到文化熏陶。这样才是核雕艺术的文化意义所在。如何才能让现如今的人们更容易节后和喜欢上这门传统艺术?我的答案真如前面所说的:在保留其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加入现代文化元素和一些西方的学院派的写实雕塑手法。文化思想上的多元化必定会带动创作形式上的创新和题材的多样化,使加入了学院派元素的新派核雕(我称之为东北核雕)不再拘泥于传统核雕的创作题材和形式。如我的作品《中国式结婚》,形式上取材与两个景德镇瓷瓶,一个做成旗袍样式的梅瓶;一个做成对襟男士唐装样式的的花瓶,形式上在传统核雕题材上并不多见,比较新颖,在欣赏其精美的雕工,新奇的样式之余,观者会通过这两个瓶子的细部特征联想到这好似一对传统婚礼上的新婚夫妻,使观者仿佛置身于传统婚礼的喜悦之中。通过这种现写实派雕刻技法与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相结合的多元化表现形式,使当今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普遍淡薄的社会中的人们更多的了解核雕进而喜欢上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这不仅仅是对橄榄核雕刻这门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我创立“天人核依”工作室的初衷。天人核依工作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秉承著这一宗旨,经过我多年的辛勤经营,刀耕不辍,使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核雕这门艺术。在这期间也不乏许多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年轻学员加入到工作室中来。在工作室的年轻一辈中,擎天(此系艺名)是个中翘楚,也是核雕界的后起之秀。在他的作品中,能使人体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学院派写实技法的完美结合。其作品《道法自然》,用学院派写实技法的细腻笔触生动的再现了老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巨擘,作品中老子的神态怡然自得,充分的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因此该作品被评为2013年琢艺杯文玩雕刻艺术品大赛银奖。擎天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无独有偶,在工作室的80后里面,还有一个佼佼者,此学员艺名庚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是雕塑系的高材生,受到核雕这门传统艺术独特魅力的吸引,加入到天人核依工作室。由于长年接受正规的西方艺术理论的教育和学院派雕刻技法的训练使其在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雕刻技法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的到来对工作室秉承的新派核雕(东北核雕)整体上的思路创新和技法改良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其作品《红色人物》系列,运用纯粹的学院派雕刻技法表出了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在人物的刻画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了和传统核雕工艺迥然不同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红色人物》系列也因此荣获2013年琢艺杯文玩雕刻艺术品大赛金奖。

正是这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加入多种现代元素和学院派雕刻技法的新派核雕的独特魅力,才吸引来大批有志于核雕艺术创作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回想往事,多年前只有几个人数平米小屋的简陋工作室如今已经发展到了30多人的大家庭了,有了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北核雕一定会发展起来,在核雕界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当年种在核雕这片土地上的一颗小树苗,如今已经蔚然成荫,不胜欣喜。也正是这些年轻人的加入,给核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了一股股新鲜的血液,使这颗参天古木焕发出比昔日更蓬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宣秋).谈核雕的发展[J].公关世界,2013(10):115.

[2]程军祥.小小橄榄核 雕出大世界[N].深圳商报,2011-03-08(C08).

第4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敬修堂 建筑雕刻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94-02

敬修堂(亦称锦绣堂)位于苏州洞庭西山(今金庭镇)东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商人徐联习开始修建,历时5年而成,是该村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共有四进,坐北朝南,占地1886平方米,其中的雕刻装饰多姿多彩,木雕、石雕、砖雕三者皆备,不仅题材丰富,而且手法多样,工艺精巧,是研究明清江南地区建筑雕刻的极好素材。

一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背景

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为敬修堂建筑雕刻奠定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苏州已成为中国的商业重镇,也逐步形成以洞庭东、西山商人为主的商业团体――“洞庭商帮”。洞庭商人精明能干,“谋生不远千里,荆湘之地,竟为吾乡之都会,而川蜀两广之间,往来亦不乏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也描述到:“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商人们在经商致富后,便购买土地、置办房产,以致带动了这个时期苏州地区建筑行业的兴盛。其宅院开始追求楼厅廊轩、彩绘雕刻,形成“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风尚,作为建筑装饰的砖、石、木“三雕”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为敬修堂建筑雕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明清时期,众多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荟萃于苏州,吟诗度曲,逐古今风流。在这种气氛的激发下,吴地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昆曲类的吴江派和苏州派等都盛极一时。同时,许多特色鲜明的手工艺门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版画、琢玉、宋锦、缂丝等。不同艺术类型的创作方法、技艺特点、审美情趣影响和推动了苏州建筑雕刻艺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

源远流长的建筑技艺则是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技术支撑。苏州建筑技艺的发展离不开香山帮这一建筑流派。香山帮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工种体系。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等传统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工匠群体。明初,苏州人蒯祥主持北京故宫的建造,香山帮工匠被征召进京承担这一工程,从此声名鹊起,香山帮逐渐成为做工精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通过该时期南北工匠的技术交流,香山帮形成了兼具南北方秀雅雄健的技艺风格。明代《长物志》和《园冶》均对香山帮建筑(造园)技艺进行了记录和总结。

二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图案主题与文化内涵

1祈吉纳福的传统主题

敬修堂建筑雕刻中不少是明清以来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如喜鹊、蝙蝠、鱼、猴、麒麟等。这些雕饰不仅使建筑面貌更加细腻精致,而且通过这些图案,借助象征、谐音等方式,表达出人们趋利避害、喜庆祥和的祈愿。如敬修堂建筑雕刻有不少“鱼”的题材,鱼与“余”谐音,象征财源广进,且鱼就有水,江南地区有“遇水则发,以水为财”的谚语,用“水”来隐喻财富;在“鲤鱼跃龙门”的图案中,则寓意登科仕进,则功名成就、福禄俱得;又因为鱼属卯生动物,繁殖力强,有时也象征家族门丁兴旺。又如蝙蝠、绶带和铜钱组合在一起,喻为“福寿绵长”;蝙蝠、鹿、桃一起喻为“福禄寿”;蝙蝠和铜钱的组合喻为“福在眼前”等。这些雕刻画面生动形象,祈吉纳福的含义清晰丰富,是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的传统装饰题材。

2贾而好儒的人文写照

在敬修堂建筑“三雕”中读书仕进的装饰题材也有相当的比重,如“四时读书乐”、“四艺”等。这类题材出现在商人宅院似乎有附庸风雅之嫌,但这种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贾和儒,洞庭东山、西山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传统社会中,读书出仕,光大门楣是许多民众信奉不移的准绳。洞庭商人家族也有通过科举入仕之人,然而该地仕进之风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苏州府城一带。《林屋民风》载:“有明之时,山中科举蝉联。国朝以来,渐乃稀少,盖洞庭之读书者,大概以粗知句度,稍识礼仪为常,举子之业习而不精也。若富贵之家,聪俊子弟,未尝不延师就传,笃志艺文,然必待文理精通,方许应试。一试不售,即废焉改业。所以读书者多,而成名者少。”即言这里读过书人虽多,但不少人只以粗识几字,懂得仪理常识即可。即便家庭殷实的人,科举不利也转而经商谋生。科举考试不仅耗费财力,且制举一路,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得中者能有几人?经商致富相比读书仕进似乎更易实现,这一现实使得大多数人自觉地选择了前者。

虽然人们充分认同经商的价值,但在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他们也不主张完全放弃科举。由此,经商与科举也就成了洞庭人迭相为用的生存法则。这也使不少洞庭商人有着读书的习惯,敬修堂的主人徐联习就是一个典型。他在楚地经商时,“行箧常以书自随……以故货殖数十年,恂恂儒雅。”成为当时有名的儒商。除了读书养性外,洞庭商人也乐于同文人结交,以诗酒唱和为常事,清代康熙年间东山人汪琬的《尧峰文钞》卷十五记载:“万历以来,山中高赀者推许氏、翁氏两姓为甲。其人率以文雅相高,喜结纳四方贤士大夫,非仅纤啬拥财自卫者也。故凡春秋佳日,远近篮舆画舫争集其门。如华亭董尚书(御名)宰、陈征君仲醇、常熟钱尚书受之、嘉定李进士长蘅、太仓张内翰天如、仪部受先之属,类推翁、许为湖山主人。一切管弦歌舞之娱,牲宰酒醴供张之盛,所费殆将不赀,绝无分毫顾惜。”历史上,洞庭商人结交的名人包括董其昌、翁方纲、刘墉、纪昀、钱谦益等。为扩大声望,在商业经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洞庭商人不惜钱财与之结交。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体现了洞庭商人在贾和儒之间复杂而矛盾的价值抉择。

3文雅闲适的风尚习俗

自明代中期以后,苏州经济日益富足,市井生活渐趋繁华。各种节俗、游冶以及歌舞、杂技、戏剧等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就连妇女也走出户外,参与其中。袁宏道在《荷花荡》一文中曾记录当时的盛况:“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为了迎合普通市民阶层的趣味,大量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志趣和爱好的题材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节俗、游冶等情景。同时,苏州文人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涉及市井民间。如以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始把视角转向普通市民生活,创作的仕女人物画、花鸟画充满了浓郁的世俗气息。为配合居室陈设的需要,原本属于文人士大夫聊以自娱的画作此时也以不同的形式流入民间。特别是到了明代晚期,苏州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类绘画的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又通过民间匠人转化成为版画和建筑雕刻,这一现象也体现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在敬修堂建筑隔扇门的绦环板中,就有不少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其内容主要涉及游园、郊游、耕读、赶考等方面。各个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情节丰富,生动地记录下当时活跃的社会生活。

三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1主题鲜明的布局构思

敬修堂的建筑雕刻在总体规划上层次清晰且主题鲜明。这在敬修堂一系列门楼的雕刻中尤为明显。敬修堂建筑群共有四进,依次需经过五道大门。除了,入口比较朴素,仅以青砖砌成一个简单的门罩外,其他每进均有一座雕刻精细、主题明确的门楼。如进入院宅后左转,可见一座雕饰精美的木构门楼。门楼额枋上有四个圆柱形门簪,雕刻四季花卉。前檐枋正面中部以包袱锦的形式,将一对麒麟、两只喜鹊雕刻在有亭、桥场景的背景上,寓意“喜临门”。前檐枋下沿两端饰以寿桃雀替,上沿承四组斗拱,斗拱上托连机和前檐檩。四组斗拱之间采用透雕的技法,从左至右依次雕刻三组动、植物图案。第一组的内容为松鼠、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第二组是柿子树、狮子和喜鹊,寓意“事事如意”;第三组为獾和喜鹊,寓意“欢天喜地”。整个门楼的雕刻都以“喜庆”为主题,寓意开门见喜。

2形式多样的构图

敬修堂“三雕”往往会根据施雕的构件、部位和表现主题的不同来进行位置经营,因此构图形式丰富多样。在单一画面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主体物和其他陪衬物之间的比例、简化陪衬物的形象来突出主题。而最有特点的是在表现人物故事时,注重对情节的选择,布局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题材均置于同一画面。如大厅砖雕门楼的上额枋有一组表现人物故事的雕刻,描述的是游园的场景。其构图采用手卷画的格局,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不同场景以树木进行分隔但又气韵连贯,人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描绘生动,主次分明。又如敬修堂正厅前的砖雕门楼,其雕刻图案根据门楼构件形状进行布局,斗拱上施以花卉雕刻,棹木、拱垫板雕饰蝙蝠和寿字纹,上枋和兜肚饰为人物故事,垂莲柱上端为如意和龙纹,下端为花篮。中间字牌为乾隆进士蔡书升所书“世德作求”。下枋则是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雕饰。整个构图在局部上既结合了各个门楼构件的形制,精心布局单一构件的画面构成,又充分考虑了所在区域构件系统的整体效果,疏密有致,张弛有序,形成一种整体的画面节奏。敬修堂建筑构图还借鉴了江南建筑彩画的做法。如大厅前檐枋的雕刻装饰,就有彩画图案的特点。前檐枋两端的找头以对称的形式,饰以浅浮雕卷草软卡子,在枋中部的包袱心位置雕刻夔龙寿字团。

3精巧传神的雕刻技艺

苏州地区传统的建筑雕刻做法包括阴刻、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等,同时施以剔、钻、勾、镂等工艺。在进行创作时,工匠们常常会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部位,将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相间、或组合地加以运用。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入口门楼的门簪即是雕刻技艺一次充分的体现。门簪为圆柱形,长0.28米,直径0.17米,以四季花卉为主题,其侧面以高浮雕的技法勾勒出花卉的枝干、叶片及花瓣,再以阴刻加以修饰。门簪正面的花头采用透雕表现,花瓣层层包裹,层次丰富。而门簪正面与侧面的交接圆润精巧,正面花瓣与侧面叶片在形态上过渡自然、井然有序。敬修堂的砖雕门楼上有大量砖雕人物故事,民间艺人的刻刀如同画笔般在砖材上施展各种刀功技艺,或提顿按挫,或钩回曲直,或刚柔疾徐,生动地刻画出各种形象。这些人物雕刻不仅刻画精细,而且神态也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4清雅灵秀的艺术面貌

第5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一、历史渊源

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这种木材大部分直径只有3―5寸,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黄杨木在精雕细刻磨光后能与象牙雕媲美,因此享有“木中象牙”的美誉,随着时间流逝,黄杨木的颜色会由浅变深,显得古朴美观。

黄杨木雕的发源地在浙江温州乐清,其最早的雕刻作品,是当地民间元宵节举行“龙灯会”时在木雕龙灯装饰中的木雕小佛像。据考查,现留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铁拐李”像,距今已有六百六十多年。唐宋时期,黄杨木雕因其材质和技艺上的优势成为民间流传的主要雕刻技艺,印刷业曾以之制作精细文字插图的木印板。至清代末年,温州名艺人朱子常在泥塑的基础上研究人物个性和特征,把泥塑佛像的技法融合到黄杨木雕人物刻画上,以独到的技法创造了一批富有艺术价值的木雕精品。宣统二年(1910年),35岁的朱子常创作了黄杨木雕《济癫和尚》,经温州商会推荐参加南洋劝业会,博得好评,获得优等奖。1915年,朱子常的作品《雕木偷桃图》夺得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己等铜牌奖章。清末的黄杨木雕已经发展成为以精雕细刻见长的工艺欣赏品,供人们案头摆设,作品受清末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具有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的特色。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杨木雕得到迅速发展,雕刻技艺进一步提高。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技法上,又创造了“拼雕”、“群雕”、“镶嵌雕”等多种圆雕手法,并且将浮雕和圆雕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不少名作。当时黄杨木雕的著名艺人有王凤祚、叶润周、王驾纯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简洁、朴实、传神,艺术手法比较写实,有的擅长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镂雕技法。作为新一代木雕艺术家,乐清的高公博在从事黄杨木雕、树根雕创作研究时,又开拓了黄杨“劈雕”这一崭新的木雕工艺,被称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

2006年,上海徐汇区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区文化局和长桥街道在普查中,发现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就居住在长桥地区。区文化局、街道的工作人员和民俗专家一起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撰写申报文本及拍摄专题申报片,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2008年,黄杨木雕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二、海派特色

在我国黄杨木雕的历史上,上海的海派黄杨木雕可谓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这与上海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逐渐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自己的本土文化与历史,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西方现代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风格。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已经逐渐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文化系统之中,它们既丰富了社会民俗的内涵,也加强了城市精神的建构,而海派黄杨木雕正是这一文化底蕴的具体呈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这便是促成海派黄杨木雕成为我国木雕工艺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分支的重要基础。

与传统的温州乐清黄杨木雕相比,海派黄杨木雕的形成历史并不长,但其技艺在各种黄杨木雕门类中却风格鲜明,独树一帜。20世纪30年代,海派黄杨木雕在上海徐汇地区初步形成,其创始人是曾经在土山湾学艺的徐宝庆。经过七十多年历史积累与艺术锤炼,海派黄杨木雕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民间手工雕刻艺术门类中一朵有着独特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的艺术奇葩,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海派黄杨木雕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将西方的素描技法、解剖知识和雕塑技巧与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互相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美学效果。

写实是海派黄杨木雕的灵魂。在海派黄杨木雕艺人手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甚至每个物件,都十分讲究结构、比例,以表现其真实与可信。尤其是人物雕刻,不但要刻画其外在的姿势神态,更偏重表现其内在的性格与精神。海派黄杨木雕作品《司马迁》不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司马迁身戴手铐脚镣,披着御寒外衣,手中拿着笔和竹简,在微弱的油灯下专心撰写《史记》的情景,而且还表现了他凝重沉稳的神态与忍辱负重的精神,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海派黄杨木雕作品《张飞打督邮》着重刻画“揪”的瞬间,张飞双目圆瞪怒火中烧的神态,贪官督邮被揪时的狼狈不堪,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

海派黄杨木雕在创作取材方面有着鲜明的现实性。艺人不摒弃传统题材,但更注重现代题材,他们往往将身边的生活琐事信手拈来,运用十分到位的工艺手法和技巧加以细致的刻画,以塑造海派黄杨木雕特有的写实形象。作品《撑骆驼》就选取游戏中最高潮的一刻,生动地刻画了情绪上一松一紧、一张一弛的两个儿童的形象。

海派黄杨木雕的用材也有独特之处,在设计制作中除了用足材料外,还注重扩张材料的体积感。这种材料体积的扩张不依靠料的拼接,而是在设计制作中,注重对内容的布局调控,使观者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海派黄杨木雕也涉足其他材质的雕刻,如《五卅风暴》运用整块香樟木雕成,在雕刻方式上又有新的突破,人物用圆雕、高浮雕,背景用浮雕的手法结合处理,保留整块木料的外形和部分树皮,气势宏伟,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处理手法在当时的木雕行业中可谓独辟蹊径,对整个雕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工艺程序

黄杨木雕的工艺主要有设计、选料、雕刻、粗坯(人物整体造型)、细坯(四肢、脸部、衣纹等)、修光、打磨、刻纹、上清漆、配底座等多道程序。木料一般选用具有四五十年树龄的黄杨木,以形状直而圆、无节疤、树皮细匀、木纹细密、色泽嫩黄者为上。雕刻时,由上至下,由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循序渐进。修光是细致地刻画人物,并注意刀法,使之线条流畅。打磨是用细砂纸顺木纹摩擦,消除凿痕,使之光洁。刻纹是刻画头发、眉、胡须、兽毛、服饰图案等。上清漆是在作品上涂饰清漆和香蕉水的混合溶液,不仅使其光亮,而且起到保护作品的作用。雕刻的技法有镂雕、圆雕、浮雕、线刻等,以圆雕为主。其中镂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产生动态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派黄杨木雕所使用的刀具基本沿袭传统,但又别具一格。它们大致可分为平口、圆口、斜口、槽口等几种类型,其尺寸大者主要用于出毛胚,稍小者则用于细胚雕刻,再细小者则主要运用于精雕修光。在海派木雕中,“月剜刀”的使用体现了十分独到的创意。这种刀具一般都呈圆弧形,其作用兼容了圆刀和平刀这两种功能。以前上海木雕艺人使用的刀具,常常有三四十把,多者会有上百把。刀具的多样,使作者的创作更加得心应手。海派雕刻刀具的材料一般都采用全钢具,用较有韧劲的“弹簧钢”作原料,只要有火、油、水,即可自行打造。为了追求气势,有时在一些大型的海派黄杨木雕作品中木雕作者还会有意识地加入“排刀”工艺,即利用大小圆口刀在作品表面的刀痕造成表面的起伏,形成肌理效果,以增强力量感。虽然海派黄杨木雕的刀法随创作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基本原则――“进刀随结构”。

四、技艺传承

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可以首先从其“祖师爷”――徐宝庆算起。徐宝庆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长大,正是在这里,他与黄杨木雕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先后师从日本美术家田中德、西班牙雕刻家那勃斯嘎斯,通过多年刻苦学习,逐渐掌握了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通晓了明暗公理、分块分面的造型方法。

1945年,徐宝庆将自己熟悉的底层贫苦大众形象通过宗教题材的内容展现在大家面前,创作了《圣母》、《圣家族》、《善牧》等作品,引起了宗教界的轰动,《传教报》给予了大量篇幅的报道。1958年,他又参加了“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会议”,为人民大会堂上海展厅创作了“农”、“林”、“牧”、“渔”大型樟木雕。1964年,轻工业部授予徐宝庆“雕刻工艺师”称号,徐宝庆作为上海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在徐宝庆的一生中,一共教了一百零一个徒弟。他带徒弟的热情非常高涨,只要徒弟肯学,他总是手把手地教,恨不得徒弟们明天就学会。在这种情况下,徐宝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黄杨木雕接班人,其教授的雕刻技艺也广泛涉及了木雕、石雕、玉雕等各种类型。如黄杨木雕上海市级传承人侯志飞是徐宝庆在新中国成立后带教的首批六个弟子之一,是国家邮电部1978年发行的工艺美术系列邮票中“飞跃”的原作者,他的作品既沿袭了徐宝庆的雕刻风格,又有自己的独特意蕴。

20世纪60年代,上海开始通过学校招生的方式培养海派黄杨木雕人才。当时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六五届木雕班,首创了留刀痕、显凿迹、粗细对比、光毛相对等一些新海派的表现手法,对于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汤兆基的作品《觉醒》,大胆运用密刀排列、粗细结合等艺术方法,一改以往雕刻中一味追求光、细、亮的传统。六五届黄杨木雕毕业生创作的《大庆精神》、《广阔天地炼红心》等一批作品,题材涉及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连美术界都为之瞩目,被誉为工艺美术中的宣传画。现黄杨木雕上海市级传承人毛关福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创作了黄杨木雕代表作《喜事多》、《爱民凯歌》等作品。

20世纪7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工厂黄杨木雕培训班七一届的学员王小蕙成为了木雕学科的带头人。她在海派黄杨木雕的创作上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并将自己的技艺精心传授给学生。她的木雕作品《惠安女》、《梦都飞翔》、《美甲系列》直至今日仍然令本行许多艺术家刮目相看。

海派的精髓,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都市中形成的海纳百川的精神。它既不摒弃传统,也不拘泥于传统,海派黄杨木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五、保护发展

近年来,黄杨木雕技艺传承遭遇瓶颈,一方面,黄杨木雕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优质学员不容易招集。徐宝庆先生在世时就曾说:搞黄杨木雕必须做好充分的吃苦准备,只有耐得住寂寞且吃得起苦的人,才能做这件事。另一方面,徐宝庆大师生前虽然教授众多徒弟,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多数弟子改行,已无法专心传承技艺。加之徐宝庆先生于2008年1月去世,海派黄杨木雕技艺传承一度濒危。

为保护和振兴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徐汇区文化局多线索开展拯救工作。为保存徐宝庆大师的黄杨木雕作品以及器具,区文化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大师的子女协商,最后收藏了大师的全部工具以及部分作品。2009年,区文化局专门组织人员前往黄杨木雕的发源地浙江东阳、乐清等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木雕保护工作情况,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明确了保护传承的工作方向。

经过区文化局积极筹备,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黄杨木雕”传习基地建成。徐宝庆老师的大弟子侯志飞老师以76岁高龄带徒10余人,开创海派黄杨木雕科班传承方式,培养技艺传承人。之后,刘文潞老师也前去指导。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有20余名学员接受了黄杨木雕技艺培训,其中数人表现出较好的素养,对木雕技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0年8月,徐汇区文化局、长桥街道、社科院文学所三家共同合作,启动编写非遗丛书《上海黄杨木雕》,图书将于2012年内出版面世。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也计划拍摄一部反映海派黄杨木雕的纪录片,以让更多市民们了解、感受上海黄杨木雕艺术。

海派木雕艺术浓缩民族元素和文化底蕴,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门需要时间磨练的艺术;相应地,黄杨木雕接班人的培养也需要整个社会长期的心血倾注。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海派黄杨木雕,但今天,其保护传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6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黑玉石雕刻是西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可能是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雕刻技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工艺,亦是玉与石并未严格区分的一门雕刻技艺。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13年的这一天,在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市,西藏牦牛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并接受海内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西藏牦牛博物馆建设的人士的捐赠。

 

这一天,西藏蓝雪工贸公司总经理曲尼贡布为牦牛博物馆专门制作的玉石牦牛雕刻艺术品如期完工,并将其赠送给了即将建成的西藏牦牛博物馆。

“小货郎”投身民族艺术行

康巴汉子曲尼贡布的老家在四川省德格县藏区,按照家乡的传统,曲尼贡布十几岁就外出经商,他们曾将江南沿海地区堆积在库房里的布匹、鞋帽等轻工产品销往尼泊尔、印度,赚得钵满盆满。

 

而当他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并已经在拉萨成家立业的时候,由于尼泊尔政局动荡,好几车布料的销售款都打了水漂。鞭长莫及、心灰意冷的曲尼贡布想到在西藏投资开发民族品牌生产玉石产品,他相约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学者朋友阿旺次仁到内地和西藏各地考察、调研玉石雕刻艺术文化。

 

石头在西藏随处可见。现在能见到的西藏最早的人类艺术遗迹就是西藏岩(石)画。西藏的玉石雕刻技艺历史悠久。据古书记载的民间传说,聂赤赞普曾将天降的经书、塔模等佛教圣物封存于洞中,并以黑玉石雕刻佛塔作盖,于是便有了西藏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件黑玉石雕刻作品。黑玉石雕刻是西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可能是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雕刻技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工艺,亦是玉与石并未严格区分的一门雕刻技艺。

 

在曲尼贡布的老家德格附近有个地方叫扎溪卡(即今川西石渠一代扎溪河流域)自古就是藏族石雕文化的繁盛地,至今还有以家族和师徒组合形式承揽佛教信物石雕工艺的宝贵人才在藏区各处宗教圣地流动劳作。

 

机缘巧合,曲尼贡布在拉萨找到了几代从事石雕石刻艺术的来自扎溪卡的两位优秀艺人,自此开始了双方的合作。

刚开始,曲尼贡布是想利用开发成熟的西藏仁布玉和琼结玉为主要原材料。后来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想法的黑色蛇纹石玉。

当时是曲尼贡布的企业和西藏达孜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培养人才。当曲尼贡布为心仪的石材四处奔波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家在达孜县帮堆乡的学员们向他推荐了当地山上出产的一种奇特的黑色宝石(当地艺人多用作宗教品雕刻用料),经西藏相关机构鉴定为蛇纹石玉。

 

阿旺次仁后来告诉我们,蛇纹石玉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玉石品种,在中国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就已出土了大量的蛇纹石玉器,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产地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玉石品种之一。

 

蛇纹石质玉的质量评价一般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等方面进行。一是颜色越鲜艳越好,越均匀越好;二是透明度越高越好;三是质地越细腻越好;四是块度越大越好。蛇纹石质玉产地多、品种多、产量大、硬度低,是中低档玉料,远不如翡翠、软玉珍贵。因此其价值应特别注意做工的精细程度。

 

迄今为止,曲尼贡布和他的公司是在西藏从事蛇纹石玉开发和加工工艺的唯一一家企业,麾下聚集着一批西藏最好的蛇纹石玉雕刻艺人。

“这是藏族人的手艺,一定要学好”

今年25岁的晋巴次旦是玉石雕刻厂的师傅,虽然年纪不大在西藏黑玉石雕刻方面却已经算是个“老人”了,他的技艺已然超过了师傅们,成为西藏黑玉石雕刻的第五代传承人。

 

晋巴次旦告诉记者,他的家在日喀则仁布县,在学西藏黑玉石雕刻之前,他就已经跟着一个河南师傅学习了几年绘画和汉族玉石雕刻,当时主要雕刻麒麟、牦牛等动物。

就在晋巴次旦进入仁布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刻的同时,在拉萨做生意的曲尼贡布开始接触西藏古老的传统技艺黑玉石雕刻技艺,他了解到作为西藏传统文化之一的黑玉石雕刻,并没有很好地保存和发扬,也没有专门开发这方面产品的工厂。曲尼贡布找到两位在拉萨已经小有名气的雕刻大师,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岗德林村成立了西藏蓝雪工贸有限公司玉石雕刻厂。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主要加工西藏黑玉石等工艺品。

 

而在几年后,晋巴次旦的玉石雕刻技艺终于学有所成了,这时候他以前的老板听到西藏蓝雪工贸有限公司玉石雕刻厂正在招收学习西藏黑玉石雕刻的学徒,他觉得这是藏族人自己的技艺,他告诉晋巴次旦你有这方面的天赋,一定要学习西藏传统工艺,并且想办法把它发扬光大。于是,他带着晋巴次旦来到拉萨,拜师在传承人土登加措门下,正式踏上学习藏族传统玉石雕刻之路。

 

晋巴次旦一再说,“这是藏族人自己的手艺,所以一定要学好才行啊。”

已经有绘画和雕刻基础的晋巴次旦,学起西藏黑玉石雕刻来非常快。学习黑玉石雕刻的基础,是学习绘画,从最简单的祥云、莲花等图案,到佛像头部的比例,再到整个一尊佛像的结构、线条和比例。聪明勤劳的学徒,光是学画画都需要两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绘画基础的学徒,才能开始学习黑玉石雕刻,这个过程也需要三至四年。

 

黑玉石雕刻过程非常繁杂,第一步当然是上山采石。这种石头质地精密、细腻透明,一般产于拉萨河中游北岸墨竹工卡县境内的帮堆乡,但是产量非常少,很不容易找寻。石头采回来,先根据要雕刻的佛像或者香炉等形状大小切割,切割好的石头首先在表面涂上一层白灰,然后按照尺寸比例画出基本的线条,进行粗加工,雕刻出佛像的大致模样。“接下来是细加工,也是整个雕刻过程中最繁杂最谨慎的部分,技艺较好的雕刻师,心中已经有了一尊佛像的样子,不需要再画,靠记忆和感知来雕刻。不熟练的雕刻师,要画一层,雕刻一层,再继续画继续雕刻,这样重复十几次,才能完成。”晋巴次旦说,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和谨慎,要全神贯注,从佛像的头部开始往下依次雕刻,粗的地方用小锤子细细地敲打,细的部分就用刀子慢慢地刮磨。“一旦走神,一锤子敲下去,把不该敲掉的部分敲掉了,很可能一件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作品就被毁了。”想起那些“废品”,晋巴次旦还心有余悸。

一尊约莫20厘米高的佛像,需要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最大的一尊约莫1.2米高的佛像,三个人差不多雕刻了一年,才完成。细加工完成之后,就用牦牛皮进行抛光,然后上油,有的还需要在佛像上镀一层金粉。最后一道工序是开光,这样一件黑玉石雕刻工艺品才算完成。

 

晋巴次旦说,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大致有以下四种:“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镂”: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剔”:又称“摘”,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雕”: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晋巴次旦

告诉我们,结合传统的习惯,还可将石雕制品按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又可以分:

浮雕 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

圆雕 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

镂雕 也是一种雕塑形式,也称镂空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当然还有透雕等其它雕刻方式。

玉石雕刻是一项工作量大、周期性长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技术,雕刻人员从早到晚都要盘腿坐在垫子上进行工作,晋巴次旦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但是每天早晨,他还要趁着大脑清醒、思维活跃的时候,读一会书。“主要读一些跟西藏文化和佛教历史有关的书,比如西藏雕刻的历史,我雕刻的某个佛像的传说故事,这样可以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西藏黑玉石雕刻,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西藏黑玉石雕刻。”晋巴次旦说,白天工作结束后,他还要跟其他学徒一起学习两个小时画画。

 

晋巴次旦讲述从艺故事

尽管专家认为西藏蓝雪工贸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十一世纪成型的南亚风格”,但曲尼贡布一再说他的理念无疑是开创具有西藏本土风格的玉石雕刻艺术,而且作为商人他很喜欢“人要衣饰,佛要金饰”这类的古训。作为公司主要技术把关人,晋巴次旦对此并非完全赞同——

 

“我到了蓝雪工贸公司以后才开始正真从事藏族黑玉雕刻工作,这就必须要求有唐卡艺术功底,我们就白天学雕刻技术,晚上学习唐卡绘画。不仅是学线条了,特别还要学习大象、山羊、金翅鸟等动物和树叶、山水等自然景物,因为佛像周边都要雕刻这些东西。你光知道雕佛像,不懂得这些技艺你就只是一个瘸腿艺人,在我看来反而要把学习这些放在前面。当这些东西用我们的手立体地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可比画在纸上还要漂亮多了。这样学了六年。我自己感觉刚开始就抓大件比较舒服,因为怎么拿都顺手,而且线条比较粗糙,容易掌握,一开始就雕刻小件反而不得要领,容易毁件。 所以我要说我在这里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扎巴、巴桑、土登嘉措老师等,特别是扎巴老师经常教育我们、鼓励我们。土登嘉措老师技术高超,他带我们两年多,他的先辈是康北大德杂巴珠仁波其的高徒,有比较完整的传承谱系,现在我也是他的传承人之一,他对我们提高绘画技艺帮助很大,我们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请教,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晋巴次旦认为,黑玉石雕刻最大的难点是要把平面的设计稿如何以立体的雕刻作品表现出来。把平面的设计稿放到四四方方的石材上很容易,但是一刀一刀的下去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立’起来太难了,也会浪费很多石材。所以首先必须要有好的绘画基础,能把平面设计稿的立体关系理解透彻,包括图纸上看不见的镂空部分等。

 

黑玉石优点很多,是雕刻佛像绝好的材料。第一它材质不是特别细密,容易雕刻,第二,它很容易出颜色,它本身底色很好不说,当把佛像雕好后用砂纸给它打磨,然后上藏青油反复磨擦,多上几次油以后石料充分吸收油份,颜色越来越好看,然后就可以上金饰或彩饰。

 

从信徒或佛家的角度讲人要衣饰,佛要金饰,一般佛像制品都要作装饰。但晋巴次旦认为保持石料本身高贵的颜色是最好的也是最美最自然的,这在欧洲早期艺术中体现得很明显。“我去年参加全区非物质展示活动,因为我们的玉石作品涂抹了太多的东西,很多观众一看就说是木雕的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黑玉石雕刻不了解,另一方面就说觉得粉饰太多反而把石雕艺术的特点湮没了。”

第7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一、传统建筑木雕的主要用途

1.外檐木雕

对我国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可知,传统建筑木雕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尤其是安阳殷墟考古发现的雕花木板,就是传统木雕得到实际应用的最后证明。对秦汉、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木雕进行研究发现,木雕装饰从普遍运用、简朴大方到巧夺天工,经历了辉煌的发展过程。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木雕的美学韵味的影响非常深厚,这对于提升建筑物整体形象和美学品味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建筑木雕中的外檐木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隔扇和槛窗方面的传统建筑木雕,在我国传统建筑中,门窗都是用木头做的,在结合裱糊纸张或绫绢的情况下,用棂条作为门窗的骨架,使得传统建筑木雕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在唐宋时期,门窗主要以垂直与水平条相交格式为主,而宫式隔门的棂子式样是在元代到明清期间被使用的。在玻璃材料被使用后,窗棂的式样有了八角景嵌、花结嵌、冰纹嵌等多种风格,使得传统建筑木雕的造型变得更加精美。特别是在晚清时期,窗棂的样式变得更加繁多,如海棠菱角式、如意菱花式等,使得传统建筑木雕的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隔扇的抹头和裙板的木雕是根据建筑风格来确定的,在内容和纹样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如宫廷装饰中的传统建筑木雕主要是以团龙纹为主,下抹头板芯是以翔龙纹为主。

②支摘窗、帘架和夹木窗的传统建筑木雕在传统建筑的殿堂、庭院等很多地方都安装有支摘窗,根据建筑风格不一样,木雕的装饰纹样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福、禄、步步锦等。一般情况下,帘架是在明间!扇门的外面使用,而夹门窗在居民住宅中比较常见,其上均刻有各种各样的木雕装饰。

③雕花栏杆中的传统建筑木雕在传统建筑中,栏杆是非常重要的木构件,在楼层平台、亭榭等地方都设置有栏杆,既具有一定安全防护功能,同时还可以发挥装饰作用。如龟纹云心、万字花心、富贵宝瓶等多种样式。一般在短栏中,传统建筑木雕采用的样式主要有双环式、六方四联式和单环式等,而长栏一般是由3个或者4个小的图案组成,如灯景式、二仙传桃式等,发挥了很好的审美艺术效果。

2.内檐方面的传统建筑木雕

在内檐中,传统建筑木雕主要是指木!断、博古架和橱等,具有玲珑剔透、独特、造工精巧等多种特点,有着非常强烈的美学艺术特色。首先,碧纱橱、隔断墙方面的传统建筑木雕。通常情况下,这些传统建筑木雕都具有可移动、重组和调整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并且,木雕的样式非常多,如宫式、菱花心、棂条花心、步步锦等。而罩方面的传统建筑木雕种类也非常多,如落地罩、栏杆罩等,并且,还可以将落地罩的中心做成不同样式的门,如:园光罩的正园门洞、八角罩的八等边形等,使得其风格显得庄重大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还包括板壁、太师壁和博古架方面的传统建筑木雕。在传统建筑中,进深较大的门间一般设置有板壁,为了避免木板变形情况出现,一般将木棂分成多个小块,在上面进行绘画与雕刻之后,使木雕更具备了文化意蕴。而南方园林与公共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是太师壁,可以很好地装饰明堂后檐,从而提高视觉效果。一般博古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在作为家具陈设物品的时候,使整个建筑的美学意蕴更加浓厚,从而不断提升整个建筑物的形象和艺术品位。

二、传统建筑木雕代表的含意

在传统建筑中,装饰方面的三雕是指木雕、砖雕和石雕。其中,木雕艺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遥遥领先,通过对传统建筑木雕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各种样式的木雕,所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充分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特征,在体现传统文化价值上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传统建筑木雕代表的含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化的审美语言在民族意识和趣味爱好中得到展示,各种艺术形式不断生成和发展。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可知,儒学主张的忠孝仁义、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佛学提到的极乐世界等,给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传统建筑木雕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追求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其代表的审美观念是崇尚永恒之美。

2.教化作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建筑木雕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化作用。根据各种神话故事、小说等的内容可知,传统建筑木雕与文化内涵有着极大联系,其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含蓄,如“八仙过海”样式的传统建筑木雕,代表的含意是进仕、福禄寿喜样式的传统建筑木雕,代表的含意是吉祥的。

3.祈福祝愿

在传统建筑木雕中,有很多关于祈福祝愿的内容,是人们传达自己意愿的重要方式,其形式都比较含蓄,通常以谐音、象征等方式表现出来,如:用观音的头像来代表求子、用桃木做的木雕表示辟邪等

4.象征意义

根据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可知,龙和凤是重要的图腾,一般在规格比较高的传统建筑中采用,而狮子象征的是威严,麒麟象征的是吉祥,梅兰竹菊等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传统建筑木雕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蕴,与美学内涵相符。

三、传统建筑木雕的雕刻技法

对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木雕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雕刻技法有如下几种:

1.混雕技法

通常情况下混雕也被称作是圆雕。雕刻完成以后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三维主体效果,同时也可以从多面进行木雕的观赏,这在传统建筑的撑拱、垂花等位置比较常见。在实际进行木雕雕刻时,采用混雕技法可以使各种事物的形象得到非常精细的刻画,从而使木雕造型富有生气。

2.剔地雕技法

在传统木雕中,最常见的雕刻技法是剔地雕技法,一般是将花形以外的木质先剔除,从而达到突出花样的效果。总的来说,剔地雕技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被称作半混雕刻法。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先很深地进行花样剔地,然后采用混雕方式对主要形象进行雕刻,以确保其为半立体形象。这种手法雕刻的木雕在传统建筑的额枋上比较常见。另一种剔地雕技法指的是浮雕刻法,花样周围的剔地比较浅,不需使花样凸出,刻刀在花样上进行浮雕和透雕创作,其深浅程度各不相同,可以将花样的起伏变化展现出来。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花样上进行刻线加以装饰,通过勾勒各种花形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3.线雕技法

一般是用刀刃来进行花纹的雕压方法。线雕技法非常注重刀法,在合理运用情况下,这种雕刻手法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通常情况下,在刻画花纹、勾勒形象、雕刻纹理等创作时,基本上会采用这种技法,可以使景物的质感更加强烈,最终增强各种事物的装饰效果。

4.透空雕技法

一般是先将木板刻穿,使木雕的上、下、左、右都相互穿透,然后再进行剔地刻或线刻。木雕制作中如果采用这种雕刻技法,要求必须具备非常高超的技巧,才能使木雕的正反两面同时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这种方法在传统建筑的花罩、雀替、木门窗等木雕中比较快常见。

5.贴雕技法

在传统建筑木雕中,这是一种创新的雕刻技法,一般是指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与建筑构件相粘贴,因此,其在剔地难度较高的刻件、连续纹样、轴对称构件等的雕刻中使用得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采用这种雕刻技法材料,非常方便和快捷,在保证木雕艺术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成本和时间消耗,从而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四、传统建筑木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现代居室中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的居室中,比较常见的传统建筑木雕有雕花板、格扇雕饰,其中,楼楼梯栏杆、木隔断、博古架等可以作为木雕装饰,被运用到现代居室的各个位置,使得现代建筑居室的民族文化意蕴比较浓厚,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为生活增添无限风韵等发挥重要作用。

2.公共场所中的应用

随着传统建筑木雕的不断应用,在宾馆、礼堂等很多大型的公共场所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木雕艺术,起到重要装饰作用,如:屏风、门饰等,大大提升了公共场所的艺术氛围。另外,传统建筑木雕与塑胶材料、不锈钢等相结合,是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木雕不断在应用的新方式,对于提高传统建筑木雕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重要影响。

结语

第8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 石模具; 石范手工雕刻;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3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018-02

一、“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历史和现状

从古代铸造技术角度考察,石模具技术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一门铸型工艺,据历史考证,我国年代最早的石模具,出土于山西、甘肃等地,相当于夏代的遗址中,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从青铜时代许多遗址、墓葬出土大量的刀、斧、凿、钩、剑、钺等文物考证,石模具最早应用于青铜浇铸、制造工具、礼器、祭器、钱币、武器、马车饰品等。石模具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加快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个旧石模具的使用最早发现于汉代,历经唐、宋、元、明,至清代达到鼎盛。“锡都”个旧的锡制工艺品,是使用石模具制造的典型代表,素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馨”独具特色,明代已国内知名。清代生产兴盛,年耗精锡约900吨。在众多品种之中,有造型典雅的日用器皿,装饰精美的祭器,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形态逼真的飞禽走兽,花卉鱼虫,具有使用、把玩、观赏、珍藏的价值,源于世界锡都的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锡矿资源,蜚声中外。

个旧的石模具由民间艺人通过日积月累,总结出系统的成型技艺流程,经口传手教传至清代(李伟卿)、民国(李宗泽)、中华人民共和国(程林、李军)。

李伟卿(已逝),男,一生收徒30余人,民国22年作品“关云长勒马望荆州”曾获“巴拿马亚太博览会”金奖,民国27年亲手制作了“白鹤烛台”、“青蛙檀香盒”等各种锡工艺品,为中国传统锡工艺品的典范之作,流传于世,被后人视为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创始人之一。

李宗泽(1928-1996),男,李伟卿之子,李宗泽老师是云南省个旧市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虎纹笔洗”、“虎纹笔筒”、“水烟筒”等八件作品,作为国家一级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程林,男,1967年生,作品多次入选部级、省级工艺品大赛;现任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红河州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有徒弟:王彪、向东升、张开田、钱可伟、沈艳萍、丁宁等大批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技术骨干,至今活跃在当代的锡工艺制造产业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制造渐渐取代了古老的手工技能,使这一传统技艺在当今金属工艺品制作中几乎绝迹。个旧地区的锡工艺品制作由于一直沿袭了传统石模具的运用,使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得以保存至今,程林现有的石范获奖作品有:

1.《盛世大福鼎》高:370mm,直径:210mm。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铜奖;

2.《玉顶酒宝壶》高:370mm,直径:21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银奖;

3.《观音像》高:1460mm。存放于云南省个旧市空心山观音寺内;

4.《玉顶功夫茶套装》高:100mm,直径:9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银奖;

5.《锡制笔筒》高:150mm,直径:9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铜奖;

6.《锡制温酒壶》高:120mm,直径:105mm。有较高的欣赏性和实用性。

据了解,目前完整保留传统技艺并仍在使用的,仅有云南红河州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林,至今保留并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它的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那么此手工技艺将濒临绝迹。

二、“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特色

汉代以来,个旧锡制工艺品就开始使用石范生产,产品至明代时已国内知名,清代参加“国际巴拿马亚太博览会”获金奖而世界蜚声。石模在集使用、观赏、珍藏价值为一体的锡制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广泛运用,无论是典雅的日用器皿和精美的祭具,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兽、花、鸟、鱼、虫选型,主体铸选、压制成型、纹饰雕刻等,均大量依靠石范技艺。

近代以来,虽然锡制工艺品的生产大量采用新科技,但石模仍然作为独特的传统技艺相传沿用至今,与现代科技手段互为补充,通过璀璨的锡制工艺品反射着非物质文明珍品。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就是石模具的使用技艺,其材料多为青色或红色粉沙岩,经过手工雕刻和打磨,在石材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铸型制造出精美器物。它的历史与青铜器的文明同源,为后来的金属工艺诞生开创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模具最古老的技术源头。

石范堪称当代“工艺美术界的活化石”之一。它与现代模具的本质区别在于文化底蕴不同,其精妙绝伦之处在于“以刀代”,艺术智慧完全体现在大师的刀锋上,在精雕细刻中,制作者的艺术创意、情感理念、个性色彩与作品形神合一,创造灵感得到极致的发挥与呈现,具有生动性、独创性、多变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

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较为复杂:首先必须选用质地松软、便于塑型的青色或红色粉沙岩,其次在裁剪打磨过的石块上进行细致的绘图。手工雕刻是本技艺的核心,要求刀工平整,线条流畅,不留白点,刀与刀交接处不重刀,根据图案的呈现效果采取深刻或浅刻手法,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清醒的创作理念,直至作品完成。作品雕刻完成后,表面保留刀工效果,其余部分依次用粗、细沙轮打磨至光亮,至此石模具成型。浇铸是模具运用的另一关键环节,将高温熔化的锡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利用模具和金属液的温差,快速将未凝固的金属锡液倒出,金属液在模具上冷却凝固形成壳体状立体作品,整个工艺由人工完成。

现代模具多用铁或钢材作为材料,并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制作便捷,使用寿命较长且可以多次复制,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核心细节部分必须用手工技艺来展现才更完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艺术品的个性化和原创风格,手工雕刻的工艺方法也越显稀贵。

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蕴藏着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工艺大师用石范手工雕刻技艺打造出的精美工艺品,与高科技机械工艺品并驾齐驱,散发出民族文化特有的气息,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种类里,始终独树一帜、源远流长。

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各历史阶段又不相同。商早期至商中期,模面只具几何形状基本无纹;商中期以后至西周,在模面上制作一些主纹;春秋中期以后,模上尽可能多作纹饰,以减少范面的操作。夏代开创了分型制模、分模制范、活块造型、芯盒制作,这四项范铸技术中最基本的工艺技术,不但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而且被采用至今,老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详细制作程序如下:

第一、采料:从石材中选取最佳质地的材料,材质必须符合石模雕刻的要求,根据所采集石料造型,大小来构思设计作品,一般多打为方砖待用,采料工具主要有: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等;

第二、规划:即对所选材料进行打荒,用大号钢钎雕去掉材料的多余部分,把作品的基本轮廓粗加工处出来,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第三、塑型:在初型基础上进行细致塑型;

第四、打磨:将塑型后的石模表面打磨光滑,以便绘图五、描绘:用铅笔在石模上描绘出所需要的造型图案;

第五、初刻:在打磨好的石材上沿图形线条进行浅刻;

第六、精雕:主要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手法,雕刻工具主要有: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工夫台等。根据描绘出的造型图案,利用各种雕刻刀具进行手工雕刻,如果是简单的平面图案,两边雕刻的深度要对称,在雕刻过程中要不断用尺进行校验,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浮雕图案,往往是平面图案重复叠加的过程,在基层的平面图案完成后,再次进行绘图,将复写纸裁剪成凹陷部分的形状,再次复制图案,利用更精细的刻刀进行手工雕刻,到第三层以上,借助放大镜进行雕刻,如果雕刻过程中出现败笔,整块模具就得重来。雕刻完毕后,利用刻刀由外向内,由浅入深,预留一道槽沟。

整个过程要求刀工平整,线条流畅,不留白点,刀与刀交接处不重刀,对细节部分进行深刻、细刻、修饰、完善,整个过程是“以刀”的技艺,整个雕刻过程中始终要有清醒的创作理念,人的因素是主要的,主动的,是没有章法的章法,不会被材质和雕刻中小的失误所牵制,直至作品完成。这也是本雕刻技艺的一大特点;

第七、打磨:石模制作最后一道工序是打磨,作品雕刻完成后表面保留刀工效果,将模具表面保留刀工的毛刺部分小心打磨光滑,其余部分先用粗,细沙轮手工依次打磨,再用粗细砂布依次打磨至光亮;

第八、浇铸运用:将高温熔融的锡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利用模具和金属液的温差,快速将未凝固的金属锡液倒出,模具中的金属液渐渐冷却,最终在模具上凝固形成壳体状立体作品,巧妙运用于各种器具铸型。

三、“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旧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始于汉代,承载着世界锡都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技艺锻造出各种造型典雅的日用器皿,装饰精美的祭器,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形态逼真的飞禽走兽,花卉鱼虫,使个旧锡器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珍藏的价值,蜚声中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艺品的制作程序中,机械化操作渐渐取代了手工技能,提高了产能,节约了成本,而石模的雕刻时间长、使用寿命短,易破损,难制作等特点,使手工雕刻技艺面临淘汰。加之石模手工雕刻技术要求高,习艺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此技艺。导致保护传承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如果不及时加以传承保护,将面临失传的危险,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

四、“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保留至今并使用者寥寥无几。近乎绝迹的石范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石范手工雕刻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青铜器制作,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民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文化价值。石范具雕刻曾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铁等金属工艺器具的制作,与中华青铜文明同源。它能够体现华夏文明的文化创造性、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活的历史见证。蕴藏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些世代相传积淀而成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本质和核心。石范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得以传承延续至今,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极为罕见的。

3.工艺价值。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流程很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精细度要求很高,是其它同类工艺制作不能比拟的,也是现代制作工艺无法替代的。这种生产技艺是一代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历久弥坚的人类创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的几点建议

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因此个旧市市委、市政府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将个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特别是要保证非遗工作人员确实到位,要避免在职不在岗、要通过政府拨款、筹集资金等方式,建立非遗保护的专项资金,对诸如“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这一古老濒危的非物质好遗产给予扶持,使个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局面。

2.要抓好个旧“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宣传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对石范的文化价值进行宣传、推介,可以结合个旧市每年的重大文化宣传活动中,如春节、端午节、文化遗产日、“三八”妇女节等节日活动中,政府部门可以为“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和传承人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开展非遗现场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群众了解“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积极自愿参与到传承保护非网站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台报刊等宣传平台,开辟专栏进行媒体宣传。

3.要充分发挥“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习馆的传承作用

在2011年8月,成立了“个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器制作传习馆”场馆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陈列室、展示厅、接待室,充分运用“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承基地,运用原始材质、基石、浇铸、成型模具等实物,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传习活动,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承人---程林传承大师从理论到实际,对学徒进行技艺的传授,培养传承人,向世人传授展示“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这一濒危的的历史文化及精美作品。这对于研究个旧市锡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雕刻技术入门知识范文

【内容摘要】“让创造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成为创造的源泉,让欣赏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享受。”是我篆刻教学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三年来,在我校教科室的帮助下,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

【关键词】  篆刻 兴趣 文化 传承

引言:篆法表现文字之美传统印章文字多用篆书,所以称之为篆法。篆刻是以篆书为基本元素,运用抽象的线条进行造型的艺术。篆刻作品之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篆书是篆刻的母体,是篆刻艺术中篆法美的基础。

一、怎样把学生拉近篆刻的殿堂

 1.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一般的写作状态中握着学生的手,慢慢地教学生“一流的写作”印章雕刻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的。2.学生发现过程:教师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情境,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得出新结论。学生成为“发现者”,信息处理者,而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3.新老交替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选择,发现自我,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二、古今结合,激发兴趣

小学是孩子们最好奇的时期。因此,一个科目或一项技能,只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产生兴趣,就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生雕刻印章时,我把一些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结合起来。从时间的跨度上,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印章雕刻漫长而神秘的历史,感受到这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作品中,我列举了我国最权威的印章“御玉玺”,玉玺诞生于秦朝九年。它见证了汉字的发展,演绎了几个朝代的兴衰,使学生们感到惊奇。

三、问题及背景

 1.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美育资源、德育资源、创新教育资源、艺术探究资源、印章雕刻特色课程资源,旨在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艺术教学内容及相关主题活动。2.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探索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3.培养创造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探索,为自己开辟知识空间。

四、篆刻教学中发生的小故事

 我记得上学期初,我要求新生在跳板上练习印章书写。很明显,他们把这些字变成了“天书”。

其中一个学生更经济。他不愿意买这个印模,直接在手里雕刻。事实上,有一定经验的人在手中创作作品是正常的。只要处理得当,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个学生总是把石头的顶部握在手里。他抄近路和断线时什么也没发生。当他在边缘刻了一把长刷子时,问题出现了。因为新手很难控制刀的力量,一些刷子冲向石头边缘的外侧。我只听到“啊”一个红色的手指,“认真的”?“尽快处理伤口”是其他几个学生的共同问题。学生的手指已经变成了一个软石雕。我正在指导另一组学生写作。当我听到这个电话时,我从另一个小组冲到学生跟前。幸运的是,他的力量不够强大。这把刀只是从他手指的皮肤上刮下一道疤,涂上一些消炎液,然后包上一块伤口补片。现在孩子们更矫揉造作了,同学伤了手再也没有来过,结果给整个学习社区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家长过来说这个项目太危险了,“我们的孩子不参与”,家长的关心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我在想这个问题。突然的大问题,是“一个人独自吃鱼吗?”当它们卡在嘴里鱼刺时,它们再也不会吃鱼了吗?

在我通过各班班主任与父母交谈后,我让他们明白,书法印章雕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家长注意了,学生才会认真对待。经过与几位家长的深入交谈,这个棘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五、篆刻教学的目标、内容要点与价值

 1.研究目的和内容:1.校本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2)校本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研究。

2.研究重点: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反映了艺术学科在理论上的新趋势,如强调艺术的人文性,重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书法和印章雕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感受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篆刻教学的价值:

(1)文化价值:①印章雕刻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几千年来先民文化艺术的结晶。如果把印章切割艺术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到其他学科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印章切割艺术的未来和传统文化的未来。②温州著名篆刻家在中国文艺界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方洁坎、林建丹、马一钊、张朔都是中国印章雕刻艺术领域的大师,它们是温州文化的旗帜。

(2)审美价值:印章雕刻有其独特的审美方面,包括白文、朱文,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封条法、封条法和刀法,它还可以分为印刷面和附言,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体会印章雕刻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六、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让创造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成为创造的源泉,让欣赏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享受。(1)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习探究;(2)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4)评价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可能的创新。印章雕刻教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是实现我校校本课程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契机,也是充分发挥我校校本印章雕刻课程现有资源优势的好途径。从2016年开始,我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培训了大量的学生学习印章雕刻,整理了小学阶段的校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可以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中,把校本的印章雕刻课程与艺术基础学科结合起来,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具有最相似的特点。

七、篆刻教学的核心

 中国的书法和印章雕刻艺术非常注重文字,“文字是第一人,人的怪字来自古代”。印章雕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它可以称为国宝,在海外广泛传播。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自觉学习、研究和继承,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乐石社学生篆刻》----作 者:齐卫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书法篆刻素质教育丛书》作者:周斌.上海:绣文章出版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