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精选(九篇)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第1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前 言

水能资源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中既清洁又没有污染的一种资源,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深入,水电水利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又一大工程。在我国,水资源有着十分丰富的储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在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一定不能“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1、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1对经济的促进。利用水力发电是近年来我国供应电的一种新型手段,对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利用和发电水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质目的。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南水北调等大批水利工程,还使得我国的电能得以保证。从古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兴建了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供电、供水、防洪,还为我国的航运和港口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许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修建了许多大坝,大坝的建成促进了当地的发电工程,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1.2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水电水利工程是一项非污染的工程建设,水电开发自古以来就在水利建设中发挥很大的比重,因此水力发电开发出的是一种既不会枯竭也不会污染的清洁能源,与其他工程建设相比,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小,在今后的发展中,水电水利工程很有可能会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此外,与我国传统的发电模式――建火电站相比,水电水利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如污染环境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可以很好的平衡我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的使用压力。

2、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思考

水电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使我们看到了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水电水利兴建之后的一些隐患。

2.1对水电水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是河流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那就是丰枯径流。因此,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要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兴建大坝,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一地区的水位,使当地水的库存量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然而,兴建大坝却也给我国带来了另一种问题,即兴建大坝就必须占用到大量的土地资源,使原来的河流改变流向,这就有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环境危机,而人们对这些危机的认识还不够。

2.2对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影响评价的工作不到位。目前,在全国各地兴起的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更多的人把焦点聚集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利益上,却少对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工作。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即使有些人对水电水利工程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也都是发表一些报喜不报忧的事情。对于水电水利工程可能造成的坏影响不愿意深究。

2.3没有制定详细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在我国,水电水利工程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但是就其发展来说还是不太完善的,许多地区的水电水利工程没有制定详细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随着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更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提上日程。对于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应该涉及到水电工程环境经济学、改善水电工程环境经济的动力分析、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费用与效益分析、水能稀缺资源与环境保护动态费用分析等一些重要内容和课程。只有制定了完善的保护制度,人们才能更好的遵守这些设计保护规范。

2.4决策者和执行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一般水电水利工程的决策者是政府部门的人员,而政府部门在进行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中,往往对全局的发展看不清,其下达的关于建设的法律法规等并不具有长远性,而执行者在建设的过程也缺乏同样的敏锐性,所以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

3、完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2006年,张光斗、钱正英两院士对三门峡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的影响做了令人震惊的报告,在报告中,两院士指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潼关的负面影响。虽然两院士只是很浅层面的提出了若干问题,这却在我过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人们从这些细微飞可能中看到了水电水利工程可能存在的更大隐患。因此,针对水电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国制定出了更加完善的水电水利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包括施工中的设计规范和环境评价体系的设计规范。

3.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应遵守的环境设计规范。按照事前规划的土地范围进行严格的施工,施工中的拆卸前提是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完工后要尽量恢复当地的土地;对于污水的排放要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处理,杜绝未经处理直接向水中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有计划的对施工中的弃渣进行掩埋和处理;合理分配施工时间,尽量减小施工对周围人们带来的不便影响;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要利用消烟除尘的方式加以解决和排放,例如施工中对设备或车辆汽车尾气的处理,可以在车辆后端安全尾气处理净化器;水电水利工程兴建之前,要事先考察附近有无重要文物古迹,如果有的话要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局做好沟通,做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3.2加强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国外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加强该项工作就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和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水电水利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也在逐年规范,因此对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竣工后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在今后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里,人们应该严格按照环境设计规范来进行施工和建设,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和想象要及时的报备并加以解决,对于工程建设完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要预先设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水电水利工程更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结 语

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水电水利工程的开展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建设,但是多多少少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为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逐渐的发展中,我国制定了一些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除了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之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贾洪涛,张鹏飞,李光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第2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冶金工程 环境保护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30-02

冶金工程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是我国重工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然而,同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冶金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自1960年以来的五十多年中,全球共发生了几十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而其中最具代表性、最骇人听闻的公害事件中,其中就有一半是由冶金工程所带来的恶果。尽管,全球包括我国都对冶金企业所造成的污染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治理,但是冶金工程具有相当特殊的特点,现在它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1 冶金工程建设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概述

“冶金”顾名思义就是“冶炼金属”。造成环境污染的元凶就是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所流失的、所弃用的、化学反应之后的金属元素。

我国大宝山矿石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冶金化工攻速电解铜产品是采用湿法炼金工艺。这一工艺始用于1974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依旧有废渣、废水、特别是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1956年,日本水俣湾爆发了一种奇怪的病,轻者口齿不清,步履不稳,四肢麻痹重者神经失常直至死亡。开始病因不明,经过重重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在此地建厂有30多年历史的氮肥公司。该公司建于1925年,开始合成醋酸,后改为生产氯乙烯,在这期间,他们毫无公德心、毫无警觉的把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排入了清澈的水俣湾海域,直至1956年终于爆发了后称“水俣病”的大面积“灾难”,这是重金属“汞”产生的污染。

除上述环境灾难,还有同样发生在日本富士的哮喘病是由于镉金属的污染:发生在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是由于异氰酸钾泄露;1934年洛杉矶大多数居民患病,其原因竟是由于城市内400万辆汽车日耗油量达到2400万升,释放烃类100多吨,致使400多位65岁以上老人患病死亡。

2 冶金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

在我国,主要有12种会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排放物,其中有6种是重金属,如上述所说的电镀过程中产生的产物铜、镉、锌、铁、汞等重金属危险排放物。这些重金属污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至今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研究出彻底清理的方法。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以消纳性处理,即将重金属排放物污染用水泥固定凝结后再填入海洋,尽管目前看来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近年来已经证明存在着二次污染隐患。另一类难以清理的污染排放物就是含重金属废液,例如不锈钢酸液,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稀释一下就直接排放,基本上谈不到处理,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流失了有价金属,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确定钢铁、有色、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准八条件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再建立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项目”。

2.1 绿色冶金

这里所谓的“绿色冶金”主要是指植物在冶金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很多植物对某些特定金属有着专一的“挚爱”。

1995年,俄罗斯生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时发现一种叫“蓼”的草本植物,它是一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土壤中吸收锌、铅、镉等重金属。科学家将蓼草种植在大约1公顷的土地上,成熟收获后放入800度的炉子里焚烧,结果从灰烬总得到了1.3千克镉、23千克铅和322千克锌。

近些年,美国也有新的研究发现,野生荠菜喜欢吸收土壤中镍金属。他们和俄罗斯科学家一样,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半公顷的土地上种植野生荠菜,晒干后烧成灰烬,在每100克灰烬成功中得到了15-20克镍金属。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植物,海洋中的海带可以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紫甘信可以吸收钽金属,40公顷的土地上可以得到200克钽;生活中常见的玉米性喜金元素,如果将玉米种植于富含金元素的区域,每1000公斤玉米种可以获得10克黄金:向日葵能吸收钾、车前草能吸收锌、黄腾草能吸收锡等等,我们未发现的具有这样能力的植物还有很多,这一“绿色冶金”技术虽然效果缓慢,但是毫无污染,值得全球各个国家大力发展。

2.2 细菌冶金

细菌冶金,是继“绿色冶金”的理念后又一新的处理污染的新方法。人们利用细菌“吃”金属,从矿石中提取金属。

人们发现这样的细菌是在上个世纪初的德国,科学家在下水道的铁末中发现按了一种微小的细菌,它能够分解铁化合物,专吃“铁”元素。接着,人们在毛里塔尼亚发现了另外一种吃铁的细菌和一种能吃硫的新型细菌。

细菌冶金又被人们叫做“微生物浸矿”,主要是利用细菌来治理废矿、贫矿等,回收某些贵重金属,减少了矿产资源的流失,最大限度的利用矿脉。

2.3 全干法收尘

这种方法是1989年研究发明的,是在二级旋风干法收尘和泡沫塔湿法除尘的基础上总结研发的。二级旋风干法收尘和泡沫塔湿法除尘除尘效率较低,并且铜元素有流失,最重要的是处理后会产生二次扬尘、能源消耗以及含尘的酸性废水等污染。使用全干法收尘后,处理后的烟气几乎对大气不产生污染,并且没有酸性废水排放,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方面取得了双赢。

2.4 脱铜电解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废水处理的,1立方米的净化电解液可以清理一吨电解铜,净化后得到的废酸还可以二次使用,仅排放含少量含酸废水,在经过中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是一种比较有效地治理废水的方法。

2.5 绝热蒸发冷却稀酸,半封闭循环洗涤净化,两转两顺接触法

这种方法主要处理冶炼尾气,它可以接近百分百的利用硫,净化后的废气排放符合国家《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了冶炼尾气对空气的环境污染。

上述只是现在的比较有效的几种方法,还有许多方法人们正在进行着研究,例如对含硫烘焙炉烟气的治理和冶炼废渣的处理。

总结:冶金工程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是我国重工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冶金工程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一样严重。为此,各国生物、环境研究学者们都在积极的寻找各种预防污染、减少污染和清理污染的方法,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某些重金属方面,还依旧达不到国际标准。我们的目的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冶金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冶金与环保[J],江西化工,2003.2

[2]段玮,冶金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J],宏观管理,2007

[3]马红周,冶金企业环境保护[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第3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保障机制

想要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主要就是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子键,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短短的5年之内,环境保护上面的资金投入数量提高了10倍,虽然具有较高的涨幅,但是与发达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进行系统排查,有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措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真正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

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及主要环保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与工程项目相比较,自身在环境影响上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首先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上面所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正常情况下包含整个河段;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不仅仅涉及到生态环境影响,还包含水环境影响;最后水利工程水库运行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但是阻隔及淹没等等因素还是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上面,主要特征为:国家所建设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措施落实水平要远远优越于地方所建设的中小型项目;发达地区项目水平好于发达地区,水电项目要远远优越于水利项目。水利项目落实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的资金数量有限。为了能够将环境保护措施更好落实到环境保护上面,水利部门颁布了较多的规定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资金归纳到水利水电工程总体投资上面[1]。

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保障问题及其原因

水利部门在对于水利项目及水电项目落实上面所进行的审批程序不同,正常情况下,水利项目在进行审批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的是核准制,在对于水利项目进行审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就会多一些。本文在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螺丝过程中,主要从资金角度对于保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虽然水利部门在标准及政策等方面,已经为环境保护措施制定了十分完善的保障体制,但是在环境措施落实过程中投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由于:

2.1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工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需要保持一直,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深度与规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这三个阶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不同。工程设计深度要是不够,就会造成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在投资上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深度要是较浅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资金估算精准性较低[2]。

2.2管理部门审批对环境保护投资的影响

按照我国管理体制而言,水利部门在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就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设计、管理及审查;环境保护部门主要就是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管理;发改委主要作用就是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进行审查。这种管理模式也就表示水利管理部门仅仅能够对于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进行审查认定,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需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核。这三个部门在实际审查过程中,需要聘请不同专家,不同专家对于环境保护措施认知程度也不同,这样就造成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程度无法得到保证。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3.1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环境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已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制定了较多的文件,同时也对于传统文献内容进行了修改及条件,但是还需要对于概算定额有关文件内容进行确定,逐渐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体系,将有关规定全部划分到概预算范围之内。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水平与技术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所以就需要将重点放在三个阶段上面,分别是环境保护设计人员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上面,提高环境保护部分内容的深度。利用培训的方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项目建议书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这也就表示环境保护措施在落实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实际勘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影响评价人员及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充分了解,主要就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预算编制进行了解,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环境保护投资划分及费用编制上面。

3.2过鱼与分层取水设施投资从主体工程中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鱼道及分层取水设施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高,这就需要将二者从主体工程内分离出来,将其归纳到环境保护投资上面,这样能有效帮助投资进行审批。将鱼道与分层取水措施归纳到环境保护措施内,所涉及到的投资归纳到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上面,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结论: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需要提倡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式,积极创建鱼道或者是鱼类等等环境保护措施,真正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作者:周伟东 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的污染,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省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含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包括:

(一)工业建设项目。

(二)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垦工程等)、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干线、电讯工程、禽畜牧场建设项目。

(三)危险物品(火药、炸药、农药、石油、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仓库建设项目。

(四)饮食业、旅馆业、旅游区建设项目。

(五)医院、疗养院、大中专学校、研究院(所)、广播电视、出版印刷、电影制片等单位,及其所属工厂、车间、实验楼、发射台等建设项目。

(六)城市新区、新住宅区、开发区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

(七)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三条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经济合理条件下必须同时治理与该项目相关联的原有污染。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参与选址;负责审查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合同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确定建设项目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评价大纲及实施方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查初步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篇章,检查施工中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调查和处理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事件。

第五条 各级计划、经济、建设、土地管理、银行、物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结合本细则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纳入工作计划。

(一)对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各级计划经济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财政部门不予拨款,银行不予贷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筹建许可证。

(二)对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环境保护设计篇章的建设项目,设计审批部门不办理审批手续、建设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银行不予拨付施工用款,物资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

(三)对未经环境保护部门竣工验收并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三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审批机关及其负责人对建设项目的选择、布局负责。项目的选择、布局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保证其周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预审,监督设计、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预验收,监督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七条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其负责人,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落实设计与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负责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 引进的建设项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以及其他形式引进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规定的要求,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及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不得引进污染严重的项目;对产生污染,国内又不能配套解决的,必须同时引进相应的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

引进项目的考察、谈判必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签订的合同中应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具体条款,明确当事人各方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合同中不得有违反国家和我省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损害环境公益的内容。

引进项目的环境保护内容必须由相应级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审批。

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乡镇、街道企业(含私营企业,下同)的建设项目,除执行本细则外,还应当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等有关资料,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作简要分析说明。项目建议书批复部门应同时将批复件抄送环境保护部门。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在编制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将有关资料报送相应级的环境保护部门(指第十五条确定的审批环境影响报告的环境保护部门,下同),环境保护部门按该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及其环境影响,确定其环境影响报告的形式。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省环境保护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第十二条 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乡镇、街道企业同等规模的项目,下同),原则上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只需作现状调查或某个单项评价的项目,经省环境保护局同意,可由持相应评价证书的单位承担填报工作;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经省环境保护局同意委托审批的相应级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可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可由持有综合或单项评价证书的单位承担填报工作。

第十三条 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乡镇、街道、私营企业等小型项目,下同),原则上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经县级或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另行选址。

(一)在居民稠密区、生活饮用水源地、文教集中区、疗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与省确定的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保护区(以下简称特殊保护区)邻近建设可能破坏自然景观或污染扰民较严重的项目。

(二)在环境容量已趋饱和,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内建设排污量大或排放难以降解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第十四条 在特殊保护区内建设非工业性项目如:交通、邮电、商业、旅游、文教、卫生、城建(不含独立的煤制气工程)、科研、农林(不含围垦、垦荒)、粮食(不含粮油加工)等,均应先经省环境保护局确认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后,填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另行选址。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权限与程序:

(一)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虽属小型和限额以下的项目,但具有特殊性质或跨地、市界区的项目;受国家环境保护局委托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的项目主管部门预审,项目所在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后,报送省环境保护局审批;必要时由省环境保护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论证。

(二)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本地区跨县、区的项目;受省环境保护局委托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的项目主管部门预审,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后,报送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三)乡镇、街道企业或受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委托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的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报送县(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属《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所限制的乡镇、街道企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须报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时报省环境保护局备案。

(四)跨省的、特殊性质的(如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大型的(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省级以上(含省级)主管部门预审,省环境保护局签署意见后,报送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

对环境影响问题有争议或复杂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须由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五)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可更正下级环境保护部门不适当的审批意见。

(六)凡超越权限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一律无效。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审批后,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状况等有较大改变时,建设单位必须重新编报或补充修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本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的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七条 对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以下简称评价证书),在评价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在正式开展评价之前,评价单位须向委托评价的建设单位提交评价大纲实施方案、经费概算,由建设单位报送相应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建设单位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意见作为签订评价合同的依据。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对所提出的数据、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单位跨行业、跨省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须征得省环境保护局的同意;评价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评价证书转借给无证单位使用;评价单位之间的协作评价须以单位名义进行,并明确各自承担的评价任务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费用(包括评价审查费用)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量确定,按照福建省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评价单位不得任意提高评价费用。环境影响评价费用(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论证费用)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或前期工作费用)中支出;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建设单位须将有关设计文件及环境保护设计篇章在设计审查会前十五天报送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环境保护部门应在设计审查会后十五天内将审查意见送达建设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项目初步设计的部门应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审批。

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委托设计单位设计,设计单位不得承接设计任务,项目主管部门不得安排设计会审;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有关环境保护设计篇章的建设项目,设计审批部门不得批准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接施工任务。

第十九条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意见进行设计。

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其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依据;主要生产工艺及布局图;各种污染物的来源、浓度、数量,防治污染的工艺流程图,环境保护设施的类型、构造、效率和最终达到的排放指标(治理措施未完善的应有详细说明);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意外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监测手段;环境保护投资及运行费用概预算等。

非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篇章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施工过程中会造成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其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所需的资金、设备和材料,施工单位不得任意削减或挪用。

施工单位未经设计单位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并应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

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质量和有关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建设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项目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和银行有责任给予协助。

第二十一条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振动等的污染及危害;防止对水源、植物、景观等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妥善处理废弃物;及时修整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相应级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环保设施竣工及试运行计划报告》经环境保护部门检查同意方可进行投料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应委托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污染物监测,对污染治理达不到要求的环境保护设施应限期改进,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应即停止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产(试运行)期间排放污染物,必须按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投产或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情况,治理的效果,达到的指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应以设计文件的环境保护篇章和设计审批文件为依据,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建设项目的配套工程,单项工程,分期工程,必须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并经上述的检查、验收程序,才能试产(运行)、投产或使用。

第二十四条 环境保护部门自接到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章、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之日起,分别在二个月、一个月、一个半月、一个月内予以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确认同意。

特殊性质或特大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本细则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表现突出的,或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污染事态扩大,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与奖励。

奖励金额一般为罚款金额的5~10%,从罚款中支出。

第二十六条 凡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本细则的规定,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下列行政处罚办法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处罚。

(一)警告。

(二)限期改进,包括补办审批手续、完善治理设施。

(三)责令停止施工、停止试运行、停止生产使用。

(四)罚款:

1、评价单位违反本细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错误造成严重环境后果的,除对所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宣布无效外,并可处以评价费用50~200%的罚款。情节恶劣者,可降低其评价证书的等级或吊销其评价证书,取消评价资格。

2、设计单位违反本细则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承接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设计任务,一经发现,处以设计费的10~20%的罚款;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处以设计费20~50%的罚款并承担赔偿损失的费用。

3、施工单位违反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削减、挪用环境保护设施的资金、设备、材料,或者任意更改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使之不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或不及时修整施工过程中受破坏的环境的,处以五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4、建设单位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填报规定,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并责令限期达到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

建设单位违反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未落实好环境保护设施的资金、设备、材料;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进行投料试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生产使用的,除限期达到要求外,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并责令补办验收手续。

建设单位拒绝环境保护部门对施工情况的检查,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罚款。

对于受罚单位的主要领导、主要责任者的处罚,视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大小处以五十至一千元罚款;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有关处罚规定,由省、市(地)、县(市)环境保护部门按其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权限执行。

受处罚单位或个人须在收到罚款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不服处罚决定的,可在收到罚款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缴纳者每日加收罚款额千分之三的滞纳金。由执行的环境保护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罚款不得摊入成本费用。

罚款按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审批权限,由受罚单位分别缴入各级政府财政,作为坏境保护专款资金。

第二十八条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有关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和适当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福建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防止污染

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防止破坏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第5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道路环境;城市环境;公路绿化;环境保护;公路工程

公路及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开发,但是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伴随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温室效应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在以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经济体建设理念下,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在环境保护设计中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应将二者进行针对性的保护设计,以达到合理统筹、规范施工和专项治理的目的。

1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定义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在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建设中综合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保护式开发,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提高道路的持久性和人类生存的可延续性。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就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根据施工地区环境合理采用绿化树种、植被,从人类审美的角度将道路、人文与环境相融合,建设成为既具有公路及城市道路功能的道路,又能够让道路与环境浑然一体,保证道路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损坏。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阶段;二是设计阶段;三是施工阶段。在各阶段融入环境保护思想是公路科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调研阶段要充分了解道路建设规划的区域环境特点,通过大气、植被、水文、土壤等调研,让公路建设充分规避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阶段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将公路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强道路的作用,同时避免公路对环境的破坏;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公路及城市道路是人类出行和生活的主体内容之一,所以对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的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2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水土流失问题、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和边坡塌陷问题。其中公路道路工程施工中主要会造成水土的流失与边坡的塌陷,而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会对自然人文景观造成失衡。

2.1水土流失问题

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施工,此时如果施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或者是防范措施不到位,则会导致松散的土方出现塌落的问题,尤其是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施工完成后,如果没有做好回填土的压实工作,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工程质量,道路的损坏不仅会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而且极易造成水土的流失,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2.2自然人文景观失衡问题

城市道路的建设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性会对障碍山体或者自然沟渠进行施工清理,而被清理的山体和被填平的沟渠会造成山体表层或者地下水的破坏,而影响道路周边植被的生长,由此造成整体生态的破坏,损害道路工程周边的环境。现代化城市生活离不开绿色景观的建设,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整体构成的主要部分,其绿化是关系到市民生活环境的关键,而因为修路方便人类出行而造成自然人文景观的破坏则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2.3边坡坍塌问题

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公路道路建设通常涉及到在陡峭的边坡,此时采用的是回填土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土地保水和排水功能缺失,极易导致边坡的坍塌。虽然目前一些边坡在设计上预留了排水孔和排水道,但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采用水泥、回填土、石材加固的边坡会由于地球的运动而出现整体坍塌,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3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3.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环境,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提升建设的环保意识,采用整体评估、整体规划的方式将环境保护融入到道路的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标准,将道路施工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统筹规划、分析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弊关系,结合现有最新技术,在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公路建设后期的绿化建设与维护,尽最大可能提升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

3.2健全法规与施工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审批,着重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健全道路施工环保标准,通过签订施工环保责任书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科学化的管理,保证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选用要严格把关,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避免对道路周边土地造成污染,严格规范施工取土来源,不可在道路就近取土,造成道路周边的水土流失。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以严格的执行力度对道路工程单位进行管理,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3.3加强监督管理

供给及城市道路工程的使用要根据设计内容进行精心调配,充分利用路堑切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占用,施工废土要妥善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加强职能监督部门对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同时融入环保部门对公路施工环境的监督,对于影响环境的施工和对环境已经造成的破坏的施工要严令整改,并对其进行严厉处理。道路施工单位内部也要建立工程环境监测部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人为的破坏造成道路周边环境的污染。道路竣工后不仅要对道路质量进行监理审查,也要对道路环境进行审查,确保道路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4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4.1公路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公路的建设以城市、乡镇的贯通为主要目的,建设中会对影响道路通行的山体和沟壑进行人工处理。而大规模的人工填方不仅会改变原有的山体地貌,而且对公路周边的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公路建设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的严重,所以在进行公路道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对道路工程环境进行保护。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通过种植适宜植被巩固边坡、建设生态型公路、加强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的植被设计等。在复杂公路环境,尤其是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原有的边坡通常采用回填土加水泥固定,而由于地壳的活动,往往在短期内就会造成边坡的塌落,不仅给交通通行造成危险,而且对公路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边坡设计中,考虑林草植被的固土作用,结合区域植被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树种进行人工栽植培养,使其能够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公路的建设是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拓,所以会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性造成影响,所以在公路建设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在施工中注意公路周边环境的原生态,公路施工结束后要不断加大公路周边的绿化建设,让公路与生态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公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左右通行车辆而设计的分割地带,它更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给驾驶员创造良好的驾驶视觉,防止出现晕眩。同时隔离带的绿化树种的要以本土植被为主,选择生命力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树种,如乔木类、阔叶类等。

4.2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绿化等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中,道路的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而且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要注重体现道路工程环保的功能性,不仅要求具有消除汽车尾气与噪音的功能,而且要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欣赏性的美观功能。城市道路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通常城市道路多为沥青混凝土结构,行车道路与人行道路是以路台、隔栏、植被等分割。随着近几年城市大气污染、沙尘暴、城市噪音等问题的出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设计上要发挥植被的重要作用,选择乔木、灌木等植被相结合,通过阔叶树种降低城市的噪音,抵抗风沙,降低污染。同时城市道路工程周边的植被要与道路相得益彰,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城市文化,通过道路工程周边的绿化凸显城市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景区、景点等特色鲜明的区域道路,要采用具有人文特色的植物进行装饰,让游客快速融入到城市人文之中。在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后期工作尤其重要,针对不同植被的特点进行定期杀虫、浇水,维护城市植物生态平衡。

5结语

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给我们带来了通行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的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所以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要将环境保护放到首位,通过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设计与施工使道路工程建设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让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平衡达到统一,共同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

作者:丁燕 谢莲湘 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智平.浅谈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

第6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污染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第7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设;环境;监理;

一、前言

环境监理就是对我们的建设项目负责,建成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程项目。又对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负责,把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降到最低或延缓到最低程度,对当地的环境质量和周围老百姓的生存环境负责。共同做好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

二、环境监理的由来和发展

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有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往实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有“事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事后”的“三同时”的验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这两项制度是进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大措施。但是这两个环境管理制度实际上只是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及后期两个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及措施。而在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则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往往导致在执行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政策方面缺乏力度,在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环保措施方面得不到有效监督。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疏于环境管理,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施工期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景观影响及其他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管理上相对薄弱,使得建设项目到竣工时,施工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影响已经不可逆转;有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周围群众的环境投诉,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纠纷,甚至出现环境事故。所以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如果没有形成规范化、可操作性的制度,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理机构,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现场环境监理。

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基本概念

1、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业主)的委托,遵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承包合同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与法人签订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合同,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实施和施工过程中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目的是保证工程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配套设施得到落实。

2、环境监理的性质: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开展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环境监理通过服务,协助业主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实施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监督“三同时”环保配套工程的按时、按质得到落实。

3、环境监理的职责和权力

(1)宣传和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各项政策、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受项目业主的委托,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区域及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定期向业主报告工作情况。

(3)填写监理日志,记录巡视情况,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对于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要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期限整改处理。对超出合同的重大问题要及时通知业主决定。

(4)负责审查施工单位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环境保护措施。

(5)定期召开由业主、施工单位、环境监理单位参加的例会,讨论工程建设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环境监理的目的

(1)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审批文件、项目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 措施和环保配套设施。

(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或减缓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施工区域的环境质量。

(3)监督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和利用情况,防范和降低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

(4)落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合同条款。

(5)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对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情况及时得到整治和恢复,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5、环境监理的原则: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的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

6、环境监理的依据

(1)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设计文件。

(4)项目环境监理合同等文件。

(5)建设项目各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6)施工过程的有关环保问题的会议纪要、文件等。

7、环境监理的时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一般从项目的“三通一平”开始到试生产通过结束。

8、环境监理的范围

(1)建设项目施工区域,一般为直接施工的现场、临时道路、临时占地及周围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2)建设项目施工辅助区域及施工过程环境影响涉及的区域,一般为办公场地、生活营地、施工道路等。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涉及区域,如水利工程的河流下游、饮用水源、水库淹没区等

(4)移民安置区域等。

9、环境监理的工作方式:巡查;旁站;现场记录;跟踪检查;利用监测数据;文件;环境监理工作会议;协调;审阅报告;公众参与

10、环境监理的制度:文件的审核审批制度;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检查、认可制度;会议制度;现场环境紧急事件报告、处理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环境验收制度;环境监理实施方案、报告的质量审查制度

四、环境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

我国在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领域开始推行的环境监理制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环境监理单位如果能利用自身在环保设施、环保措施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优势,可以引导和帮助建设单位有效的落实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强化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强化环境管理,落实于项目配套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实现“三同时”;监督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的到位;对建设单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环境监理要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强化对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内部环境管理,发挥监督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环境监理可以通过“服务”,在业主、施工单位之间,在业主和各级环境主管部门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五、结束语

环境监理的专业化就是环保专业的专业化,环境监理要能够看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引导和帮助建设单位有效的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要求;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强化对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内部环境,确保环保设施和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到位;发挥好环境监理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

第8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工程验收阶段。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9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的施工兴建也越来越多了,然而在这些基础建设的兴建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质量,目前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正在积极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地防治,以提高环境保护质量。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意义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中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当前我国已经把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作为了验收工序的一部分,明确规定了一些施工期间对于周围环境影响特别严重的高速公路工程是不允许给与竣工的;其次,在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的保护工作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只有在施工期间就做好了环境的保护工作那么再投入到使用过程时才能够直接被采纳利用,不用在专门进行环境的治理工作;再次,在高速公路的施工期间就做好了环境的保护工作不仅仅可以确保自己本身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工程施工方不想遇到的各种纠纷,以避免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最后,在高速公路的施工期中进行环境的保护工作并不是对于金钱的浪费反而是能够有效的节省一部分的施工支出,比如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就可以避免边坡的冲毁现象,从而节省了工程的额外支出。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错误认识

对于在高速公路施工期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于把环境保护的重心放在了竣工阶段从而忽视了施工期的保护,事实证明在施工期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竣工时的“三同时”原则也是很有帮助的;2)在这些错误认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施工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高速公路的主体工程上;3)即使是有的施工企业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施工期进行环境保护时也会出现一些设计方向的问题,没有结合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4)在进行环境保护时,过分的倾向于景观的观赏性,只是把重点放在了美观上,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安全性;5)在进行环境保护栽植树木时过分的求新求变,大量的引进新物种,可能就会导致这些物种的适应性不良和在后期维护中产生重大损失。

三、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对于环境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随着高速公路数量的增多确实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施工期造成的,一般说来,在施工期对于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于农业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就会穿过一些农田,或者在施工中车辆会经过一些农田,这样造成的一些粉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产量;2)由于工程车辆都是吨位比较巨大的,因此在经过一些草场或者有绿色植被覆盖的地区时就容易产生碾压,造成当地植被的严重损坏,此外,在施工中也会不可避免的破坏一些绿地来进行高速公路的修建从而减少了表面绿地的覆盖率;3)其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周围动物的损害也是比较严重的,施工声音巨大就会使得周围生存的一些动物很不适应造成迁移从而影响了周围的生态平衡;4)另外,施工中还可能对于周围的水质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进行高速公路的深基处理或者是进行隧道的挖掘时极有可能损坏当地的地下水系统,从而影响到周围广大居民的饮水质量和周围植物的生存,另外因为施工中产生的一些工业废水流入地下水系统也极有可能造成到底居民饮用水水质的下降;5)在施工过程中还极有可能造成当地地质构造的损坏,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在山中进行打洞处理和劈山开道造成的。

四、公路设计中的环保措施

为了减少占用良田耕地面积,减少对沿线自然植被的破坏,减少拆迁安置,在公路勘察设计时,公路选线尽可能的避开良田耕地,避让沿线自然林带,避让城市村镇,充分利用原有的道路基础,在必要时,选择滩涂、荒地、荒山,做到保护耕地,减少随意侵占。同时,要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逐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路域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噪声防治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及水污染防治四个方面。

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尽量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减少水土流失。(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自然环境恢复,如在滨海路施工中,注意挖填平衡,将开挖山体的碎石土壤填充废弃虾池。(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产生边坡崩塌、滑坡。(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同时,设置挡土墙,改变地表径流流向,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挡土墙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或浆砌网格绿化。(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严格履行国家《环保法》和工程处所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部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全部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进步认识,形成全员过程环保局势;对于临时便道的修设,尽可能应用原有道路,对其进行加宽整平,使其路面宽阔、顺通,并结合具体情况修设路边排水设施,做到晴天行车不扬尘、雨天路面不积水,同时道路排水通畅,不致冲入农田;在办公、生活区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点,并定期对垃圾进行清理。厕所的选址力求远离生活区,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保护公路工程附近有价值的古文化和建筑遗址。

2、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有条件的并设置隔音带。(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并积极设置声障,保证学校和单位正常上课、工作。(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大气污染防护

(1)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远离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保持距离200米以上。(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水污染防治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建筑节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使命。公路工程施工中所能采取的节水措施进行探讨。

(1)减少管道和阀门泄露浪费的水量。

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解决此问题需合理选用优质的管道和阀门,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

(2)建立中水系统。

中水主要是指生活污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中水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污具有积极意义。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冲厕用水和绿化用水。解决了水源紧张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排污量,减轻了室外管网的负荷。

(3)雨水回用系统。

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雨水回用也成为我们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现阶段雨水回用主要为三个方面:调蓄排放、地面雨水入渗、回收利用屋面雨水。

(4)、节水

对于节约水资源来说,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和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阻挡、遮盖等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总的来说,落实环境保护投资,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到主体工程设计当中,对环保要求做出明确说明。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审查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力保环保措施到位、有效。加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测,以数据说话。将工程防护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确保既有土木工程坚实的基础,又发挥生物材料稳定性强、自然优美、生态平衡的特色,两相配合,共同协调,各展所长。实行工程计量环境保护人员签名权制度,提高环保人员的责任心。强化对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消除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破坏。

结束语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交通部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公路环境保护指标,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公路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公路建设与公路环境治理的水平,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陈海涛,杨军,张斌.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2001,(03).

王金学.浅谈现阶段公路勘察设计中de环境保护措施[J].中国农垦,2002,(09).

孙小苗.夹江公路二桥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J].铁道工程学报,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