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体育竞赛体制精选(九篇)

体育竞赛体制

第1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竞赛体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46-03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documentary: historical material, talking, analysis and so on , This paper looks back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system, analyses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The aim is to elaborate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afte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hope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erfe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Key words: 2008 Olympic Games; competition system; developing direction

体育竞赛是以运动为内容,以竞赛为形式,以运动规则为尺度,以健身娱乐或营利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现代体育活动中,竞赛起检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及调配竞技体育资源的作用。体育竞赛体制是保证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组织体系,以及维持该组织体系运行的竞赛制度、法律法规的总和[1]。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从成立之初起就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后,现行的竞赛体制在实践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的进步,我国现行的竞赛体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与体育竞赛发展规律不相符的现象。本文根据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结合世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竞技体育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及发展的。在这种状况下,体育竞赛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体育行政机关下达竞赛计划,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集中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证竞赛计划的实施和成功完成。这种单纯靠国家拨款,政府包办的集中管理体制,使我国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能急速摆脱落后地位,迅速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固有的缺陷也日益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一、国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极大的挫伤了社会办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二、排斥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把体育竞赛当作是一件纯公益的事件,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三、忽视竞赛的效益和效率,由于是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往往很少考虑效益和效率问题,造成有的竞赛项目过多,竞赛面广,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弊端,我国对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登上新台阶。1993年,国家体委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在体育竞赛体制方面,该意见认为“体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订竞赛的方针政策、规划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工作,部门和行业综合性运动会由主管部门负责;单项比赛由各运动项目协会负责;其它类型比赛逐步放开。”,“进一步开拓体育竞赛市场,加强竞赛管理。按照‘谁举办、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拓宽竞赛渠道,扩大商业性、娱乐性、表演性比赛”。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指出“开放体育竞赛市场,通过招标、申办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承办各类体育竞赛”。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竞赛发展规律的,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实施奥运战略的新型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2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优点

2.1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

现行的竞赛体制是适应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国内竞赛与国际比赛接轨的同时体现中国特色[2]。这个体制是大的特色就是举办每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就像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一样,全运会也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作为展现自己竞技体育实力的一个主战场,各个省市均进行了充分的备战,因而每次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一次全国性的竞技体育水平高峰,例如:在召开第6届全运会的1987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43次,占前5届全运会以来所破世界纪录总次数(57次)的75.4%;并在18个项目的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获得147个世界冠军,占历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总数的57.6%;而在第8届全运会上就有179人659次超过41项世界纪录,其中16人19次超7项奥运会项目世界纪录;另有8人17次超世界青年纪录;100人三队367次创55项亚洲纪录;88人六队142次创66项全国纪录[3]。因此,以全运会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最高组织形式的竞赛体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2 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界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现行竞赛体制明显提出了“进一步开拓体育竞赛市场,加强竞赛管理。按照‘谁举办、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拓宽竞赛渠道,扩大商业性、娱乐性、表演性比赛”。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竞赛行为的主体及各联合体共同关注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拓宽了竞赛资金来源渠道,将计划经济体现下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经费运作方式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4]。

2.3 提高了承办地市的凝聚力及城市建设发展速度

不仅是国际体育大赛有政治功能,国内的体育赛事也具有这种政治功能。从申办比赛起,各大媒体就会对申办城市给予关注。而随着比赛的展开,各大电视台及报纸、网络等,都会聚集承办城市,承办城市也可以借此宣传它们的地理风貌、人文环境、历史等,展示它们在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会扩大它们的知名度,提升该地区人民的向心力及凝聚力。

此外,在各大赛事的开始前,承办城市都会利用资金的投入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点从承办过我国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四个城市可以看出,它们的市容市貌在承办前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资料显示:上海为承办第8届全运会,除利用原有的44个体育场馆外,还新建和改建了38个体育场馆,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由于八运会的召开,使上海市的2010年体育场馆规划的目标提前接近实现[3]。

2.4 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起来后,体育界就开始积极探索走社会化的道路,寻找发展体育产业化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开始认识到,承办体育赛事可以刺激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例如:资金的投入可以加速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外来人员的涌入将会给城市的旅游、娱乐、餐馆、文化、宾馆等第三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与体育相关的消费品将会出现旺销现象;体育广告、体育转播权、比赛门票、体育赞助等相关体育产业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精彩的竞赛活动也将唤起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体育锻炼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推动体育市场更加发达。

3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弊端

3.1 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低造成融资渠道不顺畅

目前,在我国所举办的大型竞赛中,一般还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组织承办,往往忽视竞赛市场的开发,还没有形成顺畅的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单一,经营内容单一的局面。再加上有些竞赛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社会普及程度低,观众少,竞赛市场的局面基本没有打开;即使有的比赛竞赛水平很高,但组织者也往往忽视价值规律,广告价位、门票价格确定不合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些都给融资造成很大程度的压力。

3.2 赛场上的不正之风制约着竞技体育的竞赛质量

赛场上的不正之风总体上说是道德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法制的健全,它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坏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秩序,从而打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据有关研究人员调查,目前赛场上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无法纪政纪,使用禁用药物;不讲道德风格,搞假比赛,打假球;赛场上打架斗殴,有意伤害对手;无视竞赛规程、规则的权威性,停赛罢赛;不尊重、不服从裁判,辱骂、追打裁判;裁判员,有意偏袒;用行贿手段对裁判员施加影响或压力;在运动员资格上弄虚作假,互挖墙角[2]。这些不正之风严重制约着竞技体育的竞赛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本身的认可率。

3.3 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全运战略”,轻视“奥运战略”

在我国除了有奥运会之外,还有全运会,这两者代表了不同的利益格局,奥运会代表的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利益,而全运会考验的是各省市体育局的能力,再加上全运会的名次成了评价各省市体育局工作的指标之一,这就使得很多省市在发展竞技体育时,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在全运会争金夺银上面,而忽略了如何为我国奥运战略目标的实现做更多的贡献。这种“全运战略”及“奥运战略”相冲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体育总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如调整项目设置、加大奥运项目计分等,但始终扭转不了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一直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我国奥运战略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

3.4 重视奥运项目,轻视非奥运项目的竞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型的非奥运项目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成为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传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制定,使国内出现“奥运会”绝对导向的现象,全运会、地方运动会都围绕奥运会设项比赛,非奥运项目往往被忽略,使这些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造成体育项目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难以形成我国体育项目“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3.5 有的竞赛项目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有些综合性的运动会上常常出现项目设置过多,竞赛规模过大的现象,这种情形给承办城市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也使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能力和机会承办诸如全运会类的综合性运动会,难以促进全国各地区的综合协调发展。相对项目设置过多,而另一方面真正有机会参赛的运动员数量较少,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4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发展方向

4.1 大力促进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

由于竞赛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世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竞赛体制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已远远跟不上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速度。而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是增强竞赛活力、保持竞赛后劲的有力措施。在政策上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竞赛,扩大参与竞赛管理的主体范围;重视竞赛的市场化进展,实行竞赛经费来源的社会化;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和参赛者的积极性;利用有效的措施(例:出售竞赛的贯名费、出售竞赛电视的现场直播权、出售赛场内外的广告费、征收印有竞赛标志商品的特许费、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体系等),引导项目实体创造经济价值,使体育竞赛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

4.2 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建立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对竞技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还处于很片面的状况,习惯把体育的衍生功能、次要功能,例扩大政治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等,看作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而忽视了体育真正的本质(即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锻炼身体、娱乐享受等),因此,对体育衍生功能的大力追逐引起了竞技体育界很多的不正之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本身的认同。国家行政部门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服人,促使竞赛参与人员自觉自律,形成良好的竞赛氛围。同时,制定法律条文来对竞赛参与人员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创造公平的竞赛制度,以推动各项运动项目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4.3 以竞赛为杠杆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

国际运动竞赛的发展历程表明,竞技性高、观赏性强的项目将逐步取代枯燥、单调的运动项目[2]。在我国,应对群众体育给予更多的关注,使高度发展的竞技体育与蓬勃兴起的群众体育结合起来。为此,在竞技体育的项目设置上要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增加竞技性高、观赏性强的项目,以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另外应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这种群众体育竞赛应侧重于普及,以小型竞赛为主,项目的设置应灵活、娱乐性强,竞赛的时间安排应不影响学习、工作,以方便群众参加及观看比赛。在比赛项目方面,可适当降低项目的难度,以及场地、器材、服装等方面的要求,使参与的人群更广泛。

4.4 缩小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规模,增加单项竞赛次数

我国综合性的运动会主要有全运会,它主要是按奥运会项目来设置竞赛项目的,有些项目短期内在国际赛场上拿奖牌是不可能的,也有些项目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高或很少为人所知,造成在全运会方面很大的资源浪费。应对全运会赛制进行改革,直接与“奥运争光计划”进行连接,其所设置的竞赛项目是我国具有优势和潜优势的奥运项目,废除那些投入大、产出低和社会普及程度低的项目。这样可以大大缩小全运会的竞赛规模,使很多的省市都能承办。

此外,应多举办单项锦标赛和冠军赛等,增加运动员的竞赛次数,满足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的普及程度。特别是多增加一些针对后备人才的竞赛机会,在保证运动员资格水平的前提下,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在社会转型期逐步形成的,其优点在于:极大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界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了承办城市的凝聚力及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看到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低造成融资渠道不顺畅;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全运战略”,轻视“奥运战略”;重视奥运项目,轻视非奥运项目的竞赛;有的竞赛项目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5.2 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有关竞赛体制的弊端,借鉴国际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2008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方向:大力促进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两手抓,建立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以竞赛为杠杆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缩小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规模,增加单项竞赛次数。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 运动竞赛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0-52.

[2] 韩建国. 我国运动竞赛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体育文史,2001(1).

[3] 徐本力. 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利弊及走向的探析[J]. 体育学刊,2001(1)

[4] 金玉, 潘绍伟.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体育与科学,2006.

第2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比赛预案 功能研究

争取优胜是竞技体育永恒的追求,随着竞技体育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竞技体育离人类的极限越来越近,各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竞争显得异常激烈,所以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或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比赛成绩的下降甚至是颠覆性的失败。而参加综合性运动会的教练员、运动员除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外,还会受到时差、语言、饮食、天气和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将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制约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因此影响运动员比赛和结果的因素是多元的,是全方位立体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部分优秀运动队,随机抽取8个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随机抽取部分国家队比赛预案进行参照对比。

1.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部分优秀运动队现有比赛预案模式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预案的合理部分与不足之处,主要采用下列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乒乓球、田径、足球等8个项目的30名主教练、管理人员发放了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是当场发放当场回收,所以回收的问卷也是30份,问卷回收率是100%,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1.2.2专家访谈法

制定访谈提纲,走访乒乓球、田径、足球等多个项目专家,这些专家基本都是高级职称以上,这些一线实践经验对于预案制定的研究具有更直观的帮助。

1.2.3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检索、整理中国期刊网等大型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查询2000年以来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从中了解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和比赛中的实践运用,为本文的设计、分析讨论奠定基础。

1.2.4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些新的名词进行定义,归纳共性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

1.2.5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用软件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对比赛预案的基本态度

一般在赛前制定的比赛预案是依据以往掌握对手情况、规则、规程情况草拟的,而对手情况、比赛规则、天气等都是动态变化的,到了赛区经过认真观察分析后发现实际情况和当初的估计存在差异,那么计划就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尽早、尽可能地适应这些变化,早适应早占先,谁适应谁占优。所以到了赛区要认真观察主要对手的状态、场地天气情况及比赛人数有无增减、比赛场次有无增减等诸多细节,并对所掌握的细节辨别真伪、去粗取精,再对预案做出适度调整或根本改变。

本课题所调查的运动项目普遍比较重视对主要对手的分析,根据训练学理论,决定最终比赛名次的因素除了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外还有就是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经过调查发现,我省教练员对对手的分析一般是对几个主要对手的分析,主要是从对手技战术特点、体能、近期状态、有无运动创伤等方面进行分析,技战术特点、体能等方面因素在赛前就有了预判,而近期状态和创伤方面的信息一般是通过近期的其他比赛获得,但最直接和有效的参考就是到了赛区后,根据赛前的热身分析判断,主教练可以根据获得的这些信息进行调整。

2.2合理制定比赛预案能帮助取得预期成绩

比赛预案的制定与取得预期成绩呈中度相关(0.3

比赛预案的制定,是在多方分析和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各方因素进行优化,通过重新组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加强某一方或多方的优势为手段,以形成整体优势、综合效应为目的,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2.3信息情报收集对预案制定起辅助作用

比赛预案制定与情报收集不相关,|r|

情报的收集和分析目的是探索规律,了解多方客观情况,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信息收集是分析判断和后期准备的前提,是为实现后期目标服务,是展开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石。在收集对手信息的同时吸收先进的训练理论、方法。世界是运动的、发展的,对于信息情报的忽视就好像置身于原始森林,将自身孤立、静止起来,任何封闭、自守的故步自封都将导致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简单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竞技赛场。

在比赛预案制定过程中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有助于取得预期成绩。取得预期成绩与情报收集呈不相关,|r|

现代竞技赛场上,竞争是全方位的,许多项目的差距非常微小,谁的情报收集工作准确无误,就能预先采取相关针对措施,从而为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做好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也不能说情报收集得全面、准确,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比赛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要看后期的对策是否合理有效,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没有完全贯彻比赛预案的要求,如果对手的实力远强于自己,那么即使你的信息再准确及时也于事无补。

2.4赛前心理调控利于运动员尽早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预案制定与心理调控无线性相关,|r|

大量实践证明,对阵双方运动员在彼此实力接近时,心理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得运动员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技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克敌制胜。本次调查和分析结果说明我省部分教练员对心理调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平时运用心理的教练很少。

2.5预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比赛规程、规则的变化

取得预期成绩与比赛规程分析相关性低,|r|

事实上,比赛规程应该是比赛预案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大部分比赛项目的规则、规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不变的,或者是部分的变化,而且比赛的规则规程一般在比赛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下发了,在平时训练中也已经充分熟悉并运用了,所以对此的重视程度自然就下降,但次要因素并不能忽视。

比赛规程与项目规则分析在预案中是不容忽视的。比赛规程分析与项目规则分析呈中度相关,0.3

2.6对手情况分析直接影响比赛进程

情报收集与对手情况分析呈中度相关,0.3

3.结论

3.1我省教练员对比赛预案的功能持肯定态度,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对预案核心内容认识不清的现象。

3.2多数教练员认为,情报收集、赛前心理调控、了解规程规则、分析对手情况对制定预案有积极作用,而合理地制定比赛预案有利于比赛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但对胜负的影响存在个人认识和项目上的差异。

3.3比赛预案内容包括常规内容和核心内容,在比赛预案的各阶段由于项目不同,教练员主要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在有关训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苏省体育局,2006(12).

[2]石岩,赵阳,田麦久.我国重大比赛备战动员机制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7(9).

[3]杨桦,池建.竞技体育实战制胜案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

[4]张中秋.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实用指南[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0).

第3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论文摘要:学生体育竞赛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在运动中实现“育人夺标”,而竞技体育的冲击导致学生体育竞赛偏离轨道。从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3方面探讨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回归其本来面目的对策。

ContemplationofthedevelopmentofstudentsportscompetitioninChina

CUIRui-hua1,LIUYu2

(1.DepartmentofPhisicalEducation,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27,China;

2.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Abstract:Thefundamentalpurposeofstudentsportscompetitionistopromotetheactiveparticipationbystudents,andtorealize“studentcultivatingandstandardmeeting”insports,whiletheimpactofcompetitivesportshasresultedinthedeviationofstudentsportscompetitionfromitstrack.TheauthorprobedintomeasuresforthereturnofscholasticsportscompetitioninChinatoitsoriginalself.

Keywords:scholasticsportscompetition;mediacommunication;competitivesportssystemreform;China

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中指出,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是指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或单项体育竞赛。举办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要以育人为宗旨,突出教育特色,讲求综合效益,体现“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通过竞赛活跃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检验和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1]。然而,近年来竞技体育对学生体育竞赛造成巨大的冲击,竞技体育项目几乎占据了学生体育竞赛内容的全部,根本无法达到学生体育竞赛的目标即增强体质、锻炼身心、最终实现“育人夺标”的价值。大学生运动会是学生体育竞赛的最高赛制,然而参赛队员中大多数为专业运动员,很少能有真正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各类学校体育竞赛的参加者多数是体育尖子生,普通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只是作为“看客”。学校体育竞赛变成了由少数人参加的、以争夺锦标为目标的比赛,失去了学生体育竞赛群众性参与、“育人夺标”的真正意义和内涵。而竞技运动中的异化现象也对学生体育竞赛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在学校体育竞赛或体育升学考试中出现了违禁服用兴奋剂的现象,营私舞弊、弄私作假也时有发生。这些都说明学生体育竞赛逐渐偏离了其发展的主航道,必须予以纠正。如何尽快还学校体育竞赛本来面目,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3方面作了探讨。

1学校教育是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根基

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充满着社会文化和鲜明的民族气息,是体育竞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学生体育竞赛可以说是竞技与教育之间相互融合的“交点”。“竞技”是以“夺标”为目的的竞赛,是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主要激发参与者的竞争力、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其核心理念是“教育人”,人是目的、是主体,而竞争则是一种手段。因此,学生体育竞赛虽说是一种竞技,其目的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在吸收学校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强体育竞赛的锻炼,从而实现真正的“育人夺标”,但不是只追求锦标的竞技。在我国学生体育竞赛中仍然存在着的赛场打架事件、不遵守比赛规则、顶撞裁判等一系列现象,就是学生运动员只追求单纯的“竞技”又缺乏教育而累积的“产物”[3]。

学校教育是学生体育竞赛的根基。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特别强调:“不允许把运动员视为获胜的工具,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业,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员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任何权利,享有应有的待遇,参加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只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比赛“健身育人”的深刻内涵,避开竞技体育内部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竞赛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促进学校体育更好地发展。

2媒体传播是学生体育竞赛进步的“推动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新闻媒体日益关注体育,电视、报纸、刊物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在报道竞技赛事,如NBA比赛,西甲、欧冠等足球赛事也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然而,这种对竞技赛事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对赛事丑闻的过度炒作,给学校体育竞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只有竞技赛事才是体育竞赛,学校体育竞赛也应如此。另外,兴奋剂一直是竞技体育的梦魇,在任何一个大型比赛中几乎都能发现它的踪迹,众多新闻媒体反反复复热衷报道这些现象,而没有对其危害进行广泛的宣传。对于青少年来说,好的引导能够使他们引以为戒,引导不好则是“启发”他们走向“效仿”的道路。兴奋剂出现在很多学校体育竞赛和升学考试中,与我们的媒体宣传不当不无关系。因而,应该通过媒体传播一些有利于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有教育性的优秀节目。另外,媒体要多宣传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体育竞赛。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尤其是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体育赛事也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力争和社会合作,争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4]。如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菲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耐克中国中学生足球联赛等等。新闻媒体加大对这些赛事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的发展。然而,这些比赛仍然是项目单一、参加人数有限,广大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因而,媒体应多宣传一些广大学生能参与的体育竞赛,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是学生体育竞赛前进的“发动机”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管理和指令为基本手段的体制,它的高度集中已不利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另外,由于竞技体育体制对竞技成绩的重视,往往只求“物”、求金牌,不重视人的培养。学校体育也一直受竞技体育的制约,实现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关系重大。在提倡“奥运与健身同行”的今天,通过国家对竞技体育体制的宏观调控,把各种赛制运动会区域逐渐缩小,例如,比赛项目的种类增多、难易程度分明、趣味和竞技结合、参加的人数增多等,重视集体参与。针对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新的举措,由辽宁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和省委共同组织和倡导的团体操、三人制篮球赛等学校体育赛事,要求参赛者必须是全日制非体育专业学生,使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参赛人数、比赛时间和赛事规模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赛事,这样的学校体育竞赛,既达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也为我国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方向起到引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体育竞赛,学校教育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媒体传播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则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还学生体育竞赛本来的面目。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第4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属于学校体育管理之一,从某种角度又属于社会学范畴[3],因此,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从竞技体育的社会性意义来划分,华南师范大学卢元镇教授将竞技体育划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商业职业体育.自身具有非正规竞技体育和组织化竞技体育的基本要素,但已被某些商业目的和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种体育是一种商业行为.第二类,组织化的竞技体育.组织化的竞技体育具有一个活动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在竞技体育的基本宗旨的指导下,保障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第三类,非正规竞技体育.这是一种为了娱悦身心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其活动有一定的规则指导,但某些规则是由参加者临时协商制定的[4].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学校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因此,主要是指卢元镇教授划分的第二、三类.本研究在卢元镇教授划分类别的基础上,把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划分为三类来进行研究:第一类,正规的学校体育竞赛,主要是指按奥运模式、正规竞赛规程进行的体育运动竞赛.包括全国、各省、市学生运动会,如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以及学校自己牵头的体育竞赛,如校田径运动会,校篮球联赛等;第二类,非正规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以系部、班级、寝室、协会等自行组织的各种小型多样的校内比赛.是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有效补充与延伸;第三类,自组织的校内体育运动竞赛,是指在校园内,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自主地进行非正规的、协商性的各种比赛活动,活动竞赛规则可以协商同意自定,管理完全是学生自我之间的管理.例如半场篮球赛、半场足球赛等[5].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的概念是:学校体育的管理组织者或机构,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任务和目标而对正规、非正规、自组织的三类学校体育竞赛,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协调的活动过程.即在学校范围内,以教育和增强体质为目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开展正规的、非正规的、自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

2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体协的干预太大,体协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体协的组成,大部分由政府行政人员组成,这种人员组成势必影响了学生体协自身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协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体协只是一个虚构的名字,一切行政部门说了算[6].第二,缺乏立法监督和强有力的处罚.中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目前制度和管理办法只重视竞赛的规模、收益、学生运动成绩(锦标),而忽视了竞赛的教育本质功能,现有赛制挫伤了学校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助长了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赛风不正现象,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第三,校际体育竞赛组织分类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参赛学校不多,影响参赛学校积极性.如中小学比赛一般就是一个组.现在影响比较大的大学生篮球联赛,分组主要是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两个组别,非体育特长生几乎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校大型比赛.根据对600名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7份,调查情况如表1.表1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况调查统计(N=557)0次1-2次3次以上学生人数35713862百分比64%25%11%读书期间没有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学生共357名(占64%),与运动会开幕式热闹情形相比,整个校运会比赛期间除了参与者外,人员稀少,不少老师、同学把校运会当作又一次的长假.另外根据收集校田径运会秩序册统计了部分学校2013年学生参与学校田径运动会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显示,现在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比赛的人数占总学生人数比例很低,服务人员有时却占比赛人数的近一半,这完全是一种极少数人参加的“”学校运动会,没有普及性与健身性.

2.2非正规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个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开展好坏,与学校校长直接相关,并且影响因子最大.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不够普及,主要是受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过份强调文化学习有关.特别在中、小学这方面现象尤为严重,甚至有文化课占用体育课,课余体育竞赛取消,全力抓文化学习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显露出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够健全.第二,管理观念落后.现代学校体育课,已摆脱了“三基”教育的束缚,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教育、教学观念,使学校体育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工作,应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我们在学校体育课上有了较大改革,但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方面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首先,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厌恶体育竞赛.其次,单纯的生物型、应试型学校体育运动竞赛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竞赛存在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这种思想在注重体育的生物学功能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社会拓展功能缺少开拓,难免陷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7].从调查情况来看来看,学校体育竞赛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表3显示,不到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和健康基础”和“获得了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到30%的学生选择了“使我身心愉快”、“获得了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能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们学校体育竞赛不但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令人满意,在竞赛娱乐性上更差强人意.第三,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目前,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与制度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上世纪末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呈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整体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8].调查显示,在体育竞赛的管理上,体育老师、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团委、体育协会等均可以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很多时候造成竞赛内容的重叠,或者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怪,互相推诿,导致计划不能落实,制度空洞[9].另外,从教师与学生所选择的结果差异分析:说明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制度与宣传上没有规范化,管理混乱.第四,经费、场地不足.经费和运动场地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学校目前年人均体育经费不足7元,而在西部一些农村学校不足3元,即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小学校,也因体育经费短缺,导致只有20%左右的学校按最低要求配备齐了体育器材.目前国家规定学校生均体育场地面积约7平方米,而大部分学校根本达不到这个条件,如长沙市教育局在2008年4月14日下发的文件中,对中小学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作了如下规定:学生体育场地面积标准:小学和九年制学校不低于每生2.3平方米,初级中学不低于每生3.3平方米[10].

2.3自组织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分析

第一,学生受传统体育课与正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在自组织体育竞赛时,还是较多的沿用正规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只是在场地、人数、比赛时间、胜负分数上有别于正规比赛,在组织上还是偏重竞技性.第二,学校和体育科组对学生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缺乏积极的引导,平时对其指导也相当匮乏,调查情况显示:教师对自组织体育竞赛的指导更多学校只是停留在偶尔的指导,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指导.指导情况见表5.第三,受学校场地、器材硬件的影响,自组织体育竞赛开展数量有限.现在许多学校在课余时间和周末把体育场馆承包出去,学生想在课余时间使用体育场馆与器材,还需要出钱,严重影响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的开展.调查问卷显示学校开展自组织体育竞赛的相关情况如下:从表6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的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项目有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开展的项目匮乏.表7显示,学生们平时参加自组织体育运动竞赛普及率还不到一半,只有48.7%的学生经常参加,有51.3%的学生并不经常参加,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从来就没有组织并参加过类似的体育竞赛活

3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发展与改革的对策

3.1政府宏观管理与学生体协微观管理结合

目前,政府在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中的角色更多的是宏观与微观管理的双重角色,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抓住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来有的放矢,政府应放权,只是在大局上把握总体方向.具体计划的制定,具体方案的落实都交给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学生体协和学校相关体育部门来管理.

3.2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加快体制改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学校体育竞赛要想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加强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立法管理,首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扩大宣传,加强对法规的学习.有法可依,但一定要执法必严,严惩违纪违规,以其收到杀一儆百的管理效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校长”是第一法律责任人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切实保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的合法、有序运行.这就要提高到法律层面,制定相关体育法规来进行约束.另外,要加快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转换教育部对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间接调控,变微观调控为宏观调控;使学生体协的管理职能实体化,担负起推动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职责.

3.3改变管理观念,开展倡导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的竞赛活动

管理理念是学校体育管理和发展的基础.21世纪,学校体育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学校体育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各级领导必须改变以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来.就体育竞赛改革而言,要把体育竞赛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来落实,同时,将学校体育定义为: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保障.

3.4加强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管理心理学认为,追求较高目标是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每个人的工作动力.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杜绝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现象.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措施,由上而下,制定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检可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书,细致分工,层层负责.在工作中积极创建校校联合,校家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使学校体育竞赛不仅贯穿于学校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5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保障管理制度功效的发挥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切实改善体育场馆和配备足够的体育器材.学校也要利用政策,自筹资金,优先保证体育场地设施资金的投入.从而改善学生的锻炼环境,保障各项运动竞赛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管理者应该作好长远发展规划,预留体育场地用地,因地、因资金情况制宜,多建设一些投资、规模不大,简洁实用的练习场馆.同时,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评估校园环境、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考核内容之一,以督促学校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场地建设好了,器材配备齐了,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起来,供学生练习使用,而不是仅仅用于教学和承租.

3.6对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分组合理化

第5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1中、美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比较

1.1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完全由民间组织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其协会历程长,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至今发展已有近l00多年历史,发展得相对成熟和完善。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有23个项目,面较广。美国各类学校学生校际体育竞赛活动相当频繁,校内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也十分普及。美国的全美高中协会联盟(NFHS)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是管理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的直接机构,两者均是自发性、自行管理、非营利、非官方性质的社会群众团体。主要职能是:组织、发起全国校际体育运动竞赛计划,推广体育运动的发展;制定协会联盟章程、体育竞赛规则;监督赛事的举行;通过章程、细则,对大家普通关心的问题协商解决,并立法,保证体教结合不分离(图2)。

1.2比较中美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美国宪法规定:“社会组织的自由经营和自我管理具有无上权威”。美国学校体育竞赛的管理体制是独立于政府的社团型管理体制。由此可见,美国的学生体育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完全自治,在外部接受国家奥委会的领导,但并不受美国政府的管理,国家奥委会也是社会组织,不是政府。美国奥委会依据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业余体育法》对NCAA、NFHS进行依法管理,并不对其内部事务进行行政干预,NCAA、NFHS有高度的自治权。就其内部而言,NCAA、NFHS是美国大、中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完全对赛事进行具体组织实施,完全不用政府部门参与。它制定完善和详细的章程,使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NCAA、NFHS有健全的竞赛组织、管理、监督等机构,各个机构层次分明,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组成了严密的管理系统。中国学校体育竞赛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通过指令性计划共同领导,教育系统注重于各级学生运动会,体育系统更注重奥运会,全运会。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学校体育竞赛更多为上级竞赛服务,上级计划举行什么比赛,下面各学校就跟着组建什么运动队,中小学也就只注重相应竞赛项目的选材与组织课余竞赛与训练。学校和教练员也把运动成绩当作自己的政绩与业绩,而不是为着: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来开展工作。自从体育特长纳入高考加分政策后,针对加分项目组织运动竞赛,学校根据加分项目组建运动队的现象尤其明显。那些没有纳入高考加分的项目各省市相关部门或者不组织该项目的比赛,或者几年组织一次,组织了该项目的比赛,结果参加者寥寥无几。

2改革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的路径

2.1借鉴美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实权化我国学生体育协会从中美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比较来看,中国学生体育协会上面压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二座行政机构大山,省市学生体育协会,同样受制于省市一级的教育厅、局与体育局,活动的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过程,都要受制于上级教育与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从中国的实情来看,相对人的官本主义还是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官本主义也会带到体育赛事的计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而美国的学生体育协会则处于最高决策层,只要对理事会与校长专门委员会负责即可,协会有实权计划、组织、实施每一年的体育赛事,并且具体操作都由体育协会根据学生兴趣,市场需求来组织管理。美国的学生体育竞赛更多的趋向于市场化,自主化,全民化。借鉴美国成功的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首要的是必须对学生体育协会进行实体化,给与各级学生体育协会实权,让其自治,政府只是给以宏观指导,不对其内部事务进行行政干预,具体计划与落实完全让学生体协和基层学校体育部来组织管理学校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

2.2体教结合,改革学校体育竞赛模式我国目前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赛制不论上层比赛,还是基层比赛,大部分都秉承正规比赛竞赛规则,导致参与主体学生大部分是体育尖子生,学校通过选拔,把体育尖子生统一起来进行训练,然后组队参加比赛。因此,正规比赛的赛制剥夺了普通学生参与的权利,通过选拔组成体育尖子队进行统一训练,又违背了体教结合的大原则,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背道而驰,学校体育竞赛成为了少数人的活动。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当初把体育特长纳入到高考加分,初衷是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但最终很多加分者变成了拼爹赛事,给体育加分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雾霾。体育特长生加分没有错,错在加分认定制度漏洞。因此,首先要把体育加分的体育竞赛进行改革,由原来的一次竞赛,改变为多次评定,比如现在的英语高考一样,进行多次考评。考评从学校平常教学中进行,班级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使体教不分离,体教与竞赛、评定相结合。其次是开展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竞赛规则不一定要完全遵循国际竞赛规则,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比如田径比赛中,可以将栏距、栏架缩短、降低;接力比赛可以是10人,甚至20人接力;投掷标枪、铁饼可以更换为投掷手机模型。排球比赛中,不一定规定三次触球必须过网,增加至4-5次,场地可以缩小等等。

2.3加强立法,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体育高考加分的乱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体育法的不健全,对体育竞赛管理没有一个完全的法律制度。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体育竞赛管理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中,特别要加大对体育组织者、体育竞赛参与学生与家长违规的处罚力度,建立诚信机制与档案,对于违法的组织者从严处理的同时,对违法的学生不仅仅取消其加分资格,甚至取消其高考资格,家长负有监督责任参与其中,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对于违法事情,要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民众的监督,杜绝上级领导打招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结果,给我国学校体育竞赛一个人治走向法治的净土。

2.4高考加分政策由“堵”变“疏”目前,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大量缩减加分项目,缩减加分分值;对认定加分比赛的运动竞赛由每年一次,减少为3至4年一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要求提高,甚至要求达到二本最低线。从新政中我们解读出来的意思更多是堵体育加分的路子来平民愤。但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堵”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会造成新的不公平,比如从2016年开始实施新政,那么很多从小学、初中开始已经在从事体育特长学习的学生来说,突然一刀切了,他们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又如何平复政策突然改变带来的不公平呢?从更为有效的方法来考虑,本研究认为由“堵”变“疏”会更有利于公平。“疏”的方法就是首先从漏洞开始补漏,严查资格审定。其次具体组织比赛由教育厅与体育局,以及社会力量三方共同承担,互相监督。然后加强裁判水平培训,不仅从业务水平上加强培训,同时加强道德修养培训。从而有效的防止作假,引导体育比赛走向阳光、透明、公平、公正。

3结语

第6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关键词: 高校 群体竞赛 组织结构 竞赛运作模式

1.前言

群体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推动全校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的主要工作途径。随着全民健康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健康第一”已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而以传统的竞技体育为主的学校体育竞赛模式已无法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尽管传统的竞赛模式曾在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体育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组织观念、竞赛体制和管理措施制约了校园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应转变观念,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以便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目标服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北省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内群体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对象包括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问高校体育专家,了解近几年高校校内群体活动的开展的现状,并对近2年湖北省部分高校群体竞赛进行调查,努力探索高校校内群体竞赛的新模式。

3.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近2年湖北省高校的项目开展情况、比赛组织单位与社会参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3.1各项目开展情况统计

对近2年来8所高校的群体竞赛活动进行调查,各项目举行的情况见表1:

表1 近2年各项目开展情况统计表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除田径运动会是各高校每年必须举行的比赛外,以3大球为主要项目的群体竞赛占52.6%,其次为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另外,还有部分高校举行了棋类和休闲拓展类体育项目,如:自行车、三足跑等。由此可见,传统对抗竞技类项目依然是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而以健身、欣赏为主的项目也逐步为学生所喜爱,休闲拓展类项目成为大学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湖北经济学院举办的以拓展项目为主的体育周活动吸引了全校95%的学生参与。

在对大学生参与竞赛意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80%以上的学生渴望参加竞赛,但由于运动水平、竞赛组织等原因造成只有30%左右的学生真正参与到比赛之中,这说明传统项目虽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竞技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部分喜爱运动的学生的参与,因此如何让喜爱运动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3.2竞赛组织的调查

校内群体竞赛组织单位调查见表2。

表2 运动竞赛组织单位统计表

由表2可以看出,学校各级单位都在积极组织校内体育竞赛活动,除由学校体委、团委和体育课部主办的田径运动会、单项竞赛外,80%的比赛由各院系和学生体育协会主办,其中10%的竞赛由学生自发组织。由此可见,校内群体竞赛活动开展的主要依靠各院系和学生体育协会。因此,协调各院系、体育协会的比赛组织将成为学校群体活动开展的重点。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明确的校内群体竞赛模式,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部分时间段举办赛事冲突的现象。

3.3社会参与程度调查

随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体育竞赛不仅成为人们锻炼身体、宣泄情感的方式,还逐渐成为社会交流的平台,通过办竞赛达到交流和合作的目的是非竞技体育开展的新方向。对于高校集中,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积极吸引社会参与也是扩大学校影响、加强学生社会交流的有效手段。目前,这个新方向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对各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只有3%学校正在尝试与社会合作办校内赛事。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类合作赛事开展较为普遍。如浙江大学与企业合办羽毛球比赛,学校和企业共同组队参加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4校园体育文化的调查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校园体育竞赛开展期间,通过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知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对于贯彻全民健康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在对参与竞赛活动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70%的学生希望对所参加项目有更深的了解,包括规则、文化等。真正了解所参加项目的只占10%。尽管在体育课上能学到相关的知识,但无法满足大部分热爱运动的学生的要求。因此,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将成为学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组成部分。

4.校内体育竞赛模式的新思路

4.1明确校内群体竞赛模式的指导思想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纲要,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仍能长期乃至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并依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体质的根本性提高,就必须将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范畴,而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领域”。可见,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情绪、智力、精神、社交等方面,新的健康定义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功能和新的使命,“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和全面落实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第一”的实质,彻底转变传统的以单一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全年以某几天为竞赛时间的传统观念。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4.2校内竞赛内容的改革

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应成为全体学生投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舞台,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体育爱好展示体育才能的无限空间。因此在竞赛内容的设置上,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竞技类项目,要努力开展能促使大部分学生参与,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培养终身体育观念的运动项目,应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参与到群体竞赛中来。

现阶段各高校中所开展的竞赛项目竞技性较强,使大部分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参加竞赛。因此,应增加形式简单、参与性强的项目,如自行车、拔河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基础性,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单一的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有选择地安排一些适宜于大学生的部分竞技项目和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强的大众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使群体竞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4.3竞赛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调查访问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群体活动开展频繁。各院系、协会之间的比赛常常出现抢占场地的情况,各个比赛组织者之间缺乏协调。竞赛管理模式是将各级竞赛统一管理的程序,有助于理顺组织者的关系,对各项竞赛的准备、控制和竞赛任务的完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就学校而言,比赛的主要组织为校体委、团委、体育教学部、各院系和体育协会。据此,我提出以下管理模式,形成群体竞赛校办、院办、民办的三级管理网络。见图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1

体委办公室作为全校群体竞赛活动的职能部门,对全校群体活动进行统一协调、监督和管理,运行模式见图2:

图2

下面进一步对以上管理和运行模式加以说明:全校的体育群体竞赛的组织单位主要包括团委、院系体育机构、体育教学部和工会。每个组织单位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由于体育教学部作为学校体育开展的主要部门,应在竞赛开展上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承担着大型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更要对各个体育组织机构进行专业培训与赛事的协调。为了避免比赛某时间段过于集中或场地冲突的现象,体育教学部应加强与各组织机构的联系,各组织单位应及时将比赛的组织方案交于体育部,以便统一协调安排。通过体育部的统一管理达到全校群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4.3竞赛运作模式的创新

受传统比赛的组织模式影响,几十年来高校的群体竞赛运作模式单一,大多是通过上级部门下发竞赛通知,各院系队伍按规程参赛。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融入体育竞赛之中,体育竞赛的意义早已超出竞赛本身,更多地表现为提供一个能展现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对于高校而言,体育社会化的概念已逐步对其产生影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企业体育的联姻为校内群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企业共办体育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了解社会的机会,对于合理利用体育场馆、解决比赛的经费等问题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扩大学校影响。

除了在组织形式上创新外,力求在竞赛赛制上有所突破。一般高校比赛通常采用锦标赛的赛制,比赛在几周内便结束。2006年湖北经济学院对个别有影响力的比赛如足球、篮球采用联赛单循环制,每周末举行一轮,比赛持续时间为一年。每学期举办裁判员培训班,部分比赛裁判由培训合格的学生担任。实践证明,周末联赛制活跃了校园周末的体育氛围,每周固定的比赛也对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高校体育群体竞赛而言,培养体育习惯比竞赛本身更为重要。因此,体育竞赛运作模式的创新将成为影响高校群体竞赛开展的关键因素。

4.4体育文化的传播

当前的社会体育竞赛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和娱乐性。然而,对于学校体育而言,更应该突破竞技项目的局限,将娱乐性、健身性和民族性较强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传播体育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大学生自身特色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内容新体系。例如,举办体育节或体育周,开展以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主的运动竞赛,并在活动期间举办体育和健康知识讲座、体育摄影展等文化活动,此类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率,还能增加他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

5.结论

学校群体竞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湖北省高校体育的调查显示,当前高校体育活动受传统体育竞赛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竞赛项目单一、竞技性强、缺乏统一的管理及赛制缺乏创新等特征,从而导致大学生对竞赛的参与率不高、比赛冲突等。

高校群体竞赛应以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作为目标。努力将传统竞技和大众化体育项目相结合、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突破高校传统竞赛模式,并传播体育文化,以群体竞赛为平台,充分展示大学生的运动风采,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周红萍,魏家俊.初探重组高校运动竞赛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2]张淑民,米力云.试论学校体育竞赛现状及改革的构想[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3]何康.对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陈文杰.探讨普通高校学生校内群体竞赛的组织与实施[J].体育科学研究,2005.6.

第7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形式过于集中、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现行大运会竞赛制度发展不完善、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是大运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完善竞赛规章制度、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等6各方面提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对策

1前言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举办的,是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次大检阅,它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有效地促进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wwW.133229.cOm从198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到2007年7月在广州大学城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其比赛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也越来越高。大运会的举办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20多年来的大运会发展实践表明,大运会发展虽逐年有所改观,但仍存在着不足。目前,有必要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管理体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整理我国有关大运会管理体制的文献和国内有关赛事管理的多篇专著和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学习,并做分析归纳和提炼。

2.2.2专家访谈法

采用面谈及电话形式就大运会竞赛组织管理体制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3研究过程

3.1大运会组织体制模式

图1我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管理体系

通过图1看到,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组织管理体制仍然是政府领下的一种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特征是以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相应的有关分管我国学校运动训练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我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为主,发挥地方政府、体育协会、行业协会和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分级管理的综合型管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管理是靠上下级隶属关系,通过纵向的信息指令和行政手段来控制大运会竞赛的运行和走向。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的管理权限是通过大学生运动会竞赛制度、运动员申报年龄的限制、项目设置、奖牌分配比例和各单项的得分多少等形式的控制,迫使各省市地区等下属单位做出大致符合上级体育部门要求的决策。[1]

3.2大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

根据《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2]中的第二章第八条中,每届运动会所设项目不宜过多现阶段实际情况,全国大学生综合运动会可设置6-8个项目,其中必设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另外,可选设1-2项易于普及的群众体育项目,如武术、健美操、羽毛球、网球等。鉴于此,我国大运会基本上按照《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安排项目。根据当时我国大运会开展的竟技运动项目,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重点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共6个项目。第二类为一般项目,有足球共1个项目。第三类是非奥运项目,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桥牌共4个项目。

纵观大运会的项目设置和我国奥运会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不难看出大运会的项目设置不能与之相比。就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前所要承担的主要比赛任务而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显然要比奥运会更紧迫一些,所以我国大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应优先考虑世界大运会比赛项目。对我国高校尚未设置项目应尽快选择进行内部调整,达到最佳效益,建立结构合理、优化组合、多维支撑的项目布局体系。通过逐步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同时也为将来备战世界级的比赛奠定基础。通过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的调整,尽可能的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奥运会项目设置接轨,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这些项目,扩大群众基础,提高竞技水平[3]。

3.3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组织形式过于集中

现在的大运会赛制一般都集中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层次的对象中进行,使得大运会只有某一个承办城市的直接受益,很难扩展到全国绝大部分非主办城市,他们只能在电视中观赏大运会的比赛和感受大运会的文化熏陶。大运会参加的对象基本上是属于高校大学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运会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消弱了大运会这一全国最重要、最大规模的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在社会的影响程度。所以说过于集中的组织形式削弱了大运会的总效益。

3.3.2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

我国现有的竞技体制和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经济体育运动的发展,从管理体制上讲,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既不隶属于各级政府,又不从属于各单项运动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由参与学校选举产生,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实际上,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和运动竞赛计划的实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的干预,这就不利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竞赛活动的良性发展。

3.3.3项目设置不合理

大运会的目标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目标服务。但现行的大运会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对“奥运争光计划”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双重服务目标的作用与效果不大。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13项,从数量上大运会项目要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少,从而说明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项目设置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相差较大。如果与我国2008年奥运项目相比较,大运会项目要少16项,远远不能满足参加世界级运动会的项目所需。可见我国大运会项目的布局不能满足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世界级运动会,这样就限制了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就应增加大运会项目设置,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支持这种目标实现的项目情况,所以在考虑项目时应把握整体,面向全局。既要突出项目优势、地域优势、也要兼顾全局,不能为了发展优势项目而使得一些潜优势或劣势项目逐渐萎缩。既要突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项目,又要注重开展在大学生中基础性较好、观赏价值高、易普及和推广、有市场的项目。

3.3.4法律、法规不健全

通过访谈有76.19%专家都认为大运会的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度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是影响我国高校运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首要问题。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法律、法规较少。通过访谈所得,造成体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代表资格制度,大运会比赛共设甲、乙2个组别,甲组为高水平组,乙组为普通大学生组。大运会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证有实力的运动员都有参赛机会,同时促进体育比赛的交流,求得共同发展。但这些制度从实施以来就伴随着一系列的弊端。就出现了违背体育比赛公平、公正原则的场面继续发生。

3.4大运会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3.4.1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周期时间较长,导致大型高水平体育竞赛缺少,制约了大学生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缩短赛事周期,扩大竞赛面。构建良好体育竞赛平台,完善大学高水平体育竞赛制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最高级别,是各大学运动训练水平检验的最主要手段。

3.4.2完善竞赛规章制度

大运会的竞赛项目的设置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使大学体育竞赛的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削弱大运会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作用。通过访谈有80%的专家认为体育竞赛内容应体现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传统性、时尚性相结合的特点,有的专家认为应减少体育竞赛规则的竞技性,多体现群体性;有85%的专家认为民族体育竞赛模式应向开放式、多形态、综合化的竞赛模式转变;75%专家认为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应增加集体项目。同时大运会普通组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应增加集体项目,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改变大部分学生因无参与体育竞赛的机会,而不能养成体育参与意识的状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4.3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

在大运会体制改革进程中,其产业价值日益突显,管理部门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对部分运动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运动竞赛实行招投标制度等。目前,我国大运会从管理体制上讲,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既不隶属于各级政府,又不从属于各单项运动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由参与学校选举产生,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实际上,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和运动竞赛计划的实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的干预,这就不利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竞赛活动的良性发展。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配置体育资源,阻碍了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要建立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重新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内生产、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大运会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4.4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

当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应根据仲裁法的规定组建自己的仲裁机构,建立符合体育社会化和法制化方向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能够纳入国家统一仲裁法律体系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制度。我国大学生运动会也可以借鉴美国仲裁协会的方法,在大型体育竞赛期间可设立临时派出机构,培训一批解决“即时”争议的仲裁员,专设大运会特别仲裁庭,专门处理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发生的各类体育争议。

3.4.5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对单位会员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情况、学校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学校体育运动普及情况等将单位会员分为甲级、乙级、丙级。按照不同级别进行比赛,并规定各级开展运动项目的最低数量、限定每个运动项目每年最低参赛场次等,以促进更多的比赛交流和公平竞争。

4结论与建议

4.1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八届以来,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设置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4.3大运会管理体制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形式过于集中、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现行大运会竞赛制度发展不完善、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法规不健全。

4.4大运会管理体制的应对策略包括: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完善竞赛规章制度、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宝.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

[2]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n/ol].人民日报.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7/206009199705.html.

[3]颜中杰.关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的思考.安徽体育科技2006,27(1).

[4]许永刚,孙民治.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42-43.

[5]孙康林.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

[6]孙麒麟.我国学生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与实施方法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flb030629.

第8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关键词】高校;足球团队;竞赛培训;目标体系;构建

A Stud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SHANGGUAN Yi-qin, WANG bin

(P.E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2,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etition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football team in China,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level” college football league system and the “two-level” “race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builds “a foundation, four-level, three goals"”“race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system and two actual combat training model, and cracks down the two bottlenecks of the development in “Grade-two players” and “Team backbon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football team and department football team,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sports talents, optimization of student football team-building, enrichment of campus sports and cultural lif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level of the school.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public PE and spe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otball team; system construction

足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已经普及,[1]但专项教学竞赛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校代表队”建制和“竞赛教育”培训体制。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内虽有“选项课”和“校联赛”的设置,但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与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需求上差距较大,“选项课”教学效能与“校联赛”竞技技能之间缺少合理过渡、有效转换,中间缺少一个“年级联赛”环节的过渡;在专项顶层设置上,没有“校代表队”建制的高校比例约占70%,“竞赛教育”培训仅限于少数学生裁判方面、缺乏参赛学生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指导。现实中,有“选项课”普及而无“校代表队”提高,有“校联赛”组织而无“竞赛教育”培训,这种重视课堂、忽视课外、忽视竞赛教学培训的思想倾向和部分教师对体育专项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模糊认识,以及教学与赛制不能系统衔接的现状,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10年,“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学生足球专项团队“竞赛教育”培训目标,完善高校足球教学竞赛制度,建立“竞赛教育”培训以及校院团委管理体制,在探索高校体育专项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学生体育优秀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在全国中文期刊文献资料中,对此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为此,将我们多年专项教学、竞赛教育培实验的结果总结出来,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任务以及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专项发展的潜能和需求,我们将构建学生足球团队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1.1访谈法

课题组通过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校院代表队员,正在北京、南京、广州、西安、湖北、四川等农业院校和上海交大、西南财大、重庆工学院、天津商大、河南大学等22所国家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攻读农工、财经等学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了解该校体育教学和足球竞赛培训情况。

1.2实验法

2000年3月至2010年11月,通过河南农业大学举办“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赛前采用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专题理论讲座、分析比赛和准备比赛、执法比赛、联赛总结等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的99--09级足球项目的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组织者”、“裁判员”和校代表队员进行“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

1.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各项数据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4逻辑分析法

根据足球教学竞赛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专项发展的需求,从建立校园“三级联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出发,探讨竞赛培训体制建立和实施培训教育对学生体育人才成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揭示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各个层次之间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逻辑发展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学生足球基础不同则发展目标各异。在我校,大学一年级参加足球选项课学习的人数达780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6.6%;大二时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则参加比赛的需求增加。通过建立“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养学生裁判员833人,其中主裁判323人、助理裁判510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53人,自1999年实施“双裁制”以来,学生独立执法比赛600多场,成效显著,开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校联赛”的新局面。其次,培养学生教练员438人,其中院队教练306人,校代表队员132人,“校联赛”评选最佳射手8人、最佳阵容运动员88人。在上述1270余名体育骨干中,有83人考上本专业硕士研究生、1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还有毕业留校、高校任教等10多人。在2000-2006年期间,校代表队在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中,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2.1建立高校“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和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培训学生裁判员、教练员,拓展参赛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多年竞赛实践,在体院支持和专项教师指导下,逐步完善“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的“三级联赛”竞赛制度,建立专项教师指导、院团委管理“大二联赛”、“校联赛”以学生工作为主培训“裁判员”制度以及院代表队参加“校联赛”和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专家指导院队组织者、校代表队员培训“教练员”的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如图1所示:

第一、培训学生裁判员:主要采用师生组合、学生以老带新的“双裁制”培训方法[2-3]。

(1)低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由专项任课教师指导、足球教研室管理培养低年级学生裁判员,15个学院可培训校内“助理裁判员”60人。

(2)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培训,组织“校联赛”,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培养高年级学生裁判员,可培训校内“裁判员”60人。

第二、培训学生教练员: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竞赛指导与总结等方法。

(1)院队助理教练员培训,在“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院团委管理组织院代表队组织者培训学生“教练员”30人。

(2)院队主教练员培训,在“高校联赛”中,由专家指导、校团委管理组织校代表队训练、指导校代表队员(部分院队组织者)培训“院队主教练”25人。

第三、提高学生运动员比赛技能:举办“大二选项班联赛、校联赛”,组织校代表队参加“高校联赛”,发展参赛运动员技能,形成“二年级队、院代表队和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层次。

2.1.1创办“大二选项班教学联赛”,建立学生裁判员培训制度,发展大二年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参赛学生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各个高校足球竞赛体系还不完备,校内仅有一个“校联赛”, 而参加“校联赛”的院代表队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普及的“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在参赛人数比例和竞技水平上差距较大、中间缺少一个“基础”环节的衔接。

在我校,通过对大二足球选项课的调查,有89%的学生希望参加正式比赛,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项训练、备战与指挥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其中12%的学生希望学习裁判知识、掌握执法比赛技能。因此,我们在大一足球选项课基础上,创办“大二教学联赛”,将足球选项班教学与校联赛衔接起来;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为“大二教学联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0多年的教学竞赛实践证明,“大二教学联赛”在选项班与校联赛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为选项班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可以弥补足球课中竞赛学时的不足,也为学生裁判知识技能“实践”提供机会,拓展了体育专项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了教学内容和方法[4]。

2.1.2建立“校联赛”以培训学生裁判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院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院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普及的专项选项班教学和大二教学联赛为“校联赛”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骨干”人才储备。“校联赛”为“大二教学联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校级竞争的舞台。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校联赛”安排已成制度,各个院系都非常重视并提前予以准备,学生足球干部已经成为各个院系代表队训练和比赛的“教练”。但是,“学生教练”处在专项选项课教学和校代表队培训之间,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因此,我们以“校联赛”的准备期为主,建立院代表队备战“校联赛”培训“学生教练员”制度和“校联赛”由学生裁判员工作、实行“双裁制”方法培训“学生裁判员”制度[5-6],提高院队骨干训练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以弥补高校体育专项竞赛院代表队“教练员”、“裁判员”知识技能培训的不足;建立“校联赛”团体名次奖、学生最佳裁判员、最佳射手和最佳阵容运动员评选奖励制度,逐步形成“校联赛”学生工作、教师指导和院团委协调一致的“绩能效”管理模式,促使校园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2.1.3 建立参加“高校联赛”以培训校代表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为主的培训制度,发展校级团队协作配合意识、拓展校队运动员实战技能

根据22所高校的调查,平时能够坚持“校代表队”培训的学校不多,有7所高校能够赛前组建“校代表队”、参加本省市的高校联赛,另外,还有70%的学校存在日常没有“校代表队”、而不参加高校联赛的情况。在我校,自2000年以来,在举办“校联赛”之后,我们注重选拔各院核心队员和表现突出、有发展潜能的运动员,组建学生校足球团队包括最佳射手、最佳阵容运动员和最佳裁判员,安排“校代表队”训练和对外比赛,建立专家指导、校体委与院团委管理、参加“高校联赛”制度[6-7] ,见图一,我校共6次参加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连续三届获得名次奖和连续五届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实践证明,“高校联赛”后,校代表队员回到各个院系组织院队参加来年的“校联赛”,带领学生进行的课余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促进了院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以校队员促院、以院队发展促校队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学校整体竞技水平。

2.1.4建立二级“竞赛教育”培训体制,制定完整培训计划,确保竞赛教育培训成效

根据大二教学联赛、校联赛和参加高校联赛“三级联赛”制度的安排,我们以教练技能和裁判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技战术训练、热身赛、联赛实战与自修、联赛总结与指导等方法,建立实战培训模式,确保二级“竞赛教育”培训成效。在培训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学生教练、裁判“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1)在训练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位置技能与战术训练、体能与技战术训练,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取胜规律与整体攻守方法,自修内容是基本技术训练;

(2)在竞赛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赛前对手技战术分析、布置本队比赛阵型与打法,必修补充内容是比赛观察分析、比赛阵容调整与指挥,自修内容是局部战术训练;

(3)在保健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比赛的自我保护与损伤预防处置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能疲劳、恢复与营养,自修内容是体能、身体机能评价;

(4)在裁判指导方面,必修内容是专项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哨声、手势、旗示技能和选位跑位原则与方法,必修补充内容是双主裁判与助理裁判的配合,自修内容是裁判执法分析与总结[10]。如表1所示:

在培训的课时安排上,

(1)在培训教练员方面:学生“助理教练”即“校联赛”院队组织者的培训课应达到13次,每次60分钟。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方法指导4次应占总数的31%,余下的69%为指导球队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学生“主教练”即“高校联赛”校队队员的培训课应达到41次,其中专题理论讲座、技战术训练22次占总数的54%,其余46%是在专家指导下准备比赛、执行比赛方案、参与比赛、总结比赛的实战锻炼。

(2)在培训裁判员方面:学生大二联赛“助理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中,比赛执法场次和赛后小结37次应占总数的88%,余下的12%为专题理论讲座和裁判基本功训练;学生校联赛“裁判员”培训应达到42次,其培训方法和次数与“助理裁判员”培训相同。

经过多年培训和比赛统计,学生裁判员比赛执法场次两届联赛相加在8次以上、助理裁判执法场次在6次以上,均能胜任校联赛的裁判工作[8];学生教练员由于他们自身专项技能发展、主持院代表队工作实践和参加校代表队的培训经历,使他们由低一级层次逐渐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兼有院队特色的教练指导技能。

2.2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破解“二年级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

根据竞赛培训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建立“一基础、四层次、三目标”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即以选项班(爱好者)为基础、“二年级院队(助理裁判员)、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裁判员、助理教练员)和校代表队(院队教练)”为四个层次、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三个目标。如表2所示:

在构建“三级联赛”塔式“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中,我们以“选项班”为基础、以校代表队为最高层次,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为突破口,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两个瓶颈,弥补足球选项课中竞赛学时不足和院队骨干缺乏培训的不足,优化“院代表队”建设、促进“校代表队”发展,形成学生“教练员裁判员二级、参赛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足球发展的特殊需求,将选项课教学效能持续发展成为联赛实战技能,巩固足球选项课教学效果、提高足球竞赛培训成效和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提出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足球团队“以足球选项班为基础,以二年级院队、学院代表队、院队骨干和校代表队为四个层次,以学生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目标”的教学竞赛培训目标体系,强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结合,巩固体育教学效果和提高竞赛培训质量。

3.1.2通过采取创建“大二联赛”、“校联赛”制度和参加“高校联赛”等措施,建立专项教师指导“裁判员”和校队运动员、院代表队“教练员”的“竞赛教育”培训体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校联赛执法管理水平和院代表队整体竞技水平。

3.1.3确定“竞赛教育”培训内容和二级实战培训模式,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补充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专项选项课教学与竞赛培训的协调发展,提高实战技能,培养高等教育兼有一技之长全面发展的体育骨干人才。

3.1.4专项选项课教学、院队骨干培训和校代表队建设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三驾马车”,采用以“大二联赛”培训年级骨干和“校联赛”培训院队骨干的方法,破解“大二院队”、“院队骨干”层次向上发展的瓶颈,完善高校体育专项教学竞赛培训体制,培训校院级优秀体育人才和体育骨干。

3.2 建议

3.2.1高校体育应进一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密切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增加实战教学内容和竞赛培训方法,以实现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养和终身体育为目标。

3.2.2高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竞赛经费的投入,保障校代表队的常规训练和竞赛,校代表队应采用“派出去,请进来”和参加高校联赛的方式,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专项综合素质和团队配合技能。

3.2.3补充完善校内各级代表队获得优异成绩的奖励政策,健全学生参赛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保险制度,形成大二年级、院级和校级专项骨干培训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上官义勤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两年制专项教学模式的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3(4):120-121.

[2]上官义勤等.对高等学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的实验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 2001(2):90-91.

[3]赵自明,上官义勤.“双裁制”在高校足球比赛中的运用与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0(2):90-91.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04-441.

[5]亚洲足球联合会编著;中国足协翻译审定.亚洲足球教练员c级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9-169.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6-169.

第9篇:体育竞赛体制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 竞赛 组织 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47-02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它面向全校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精髓。体育竞赛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体活动诸方面的工作中,无疑带有竞技体育的色彩,它包含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许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已成为传统,但大多数学校的运动会仅局限在田径项目上,其表现是内容较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更缺乏高水平的竞争,很难反映学校体育竞赛的综合状况。如何让学生的课余体育竞赛项目及内容运作成为对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运动训练水平以及群众体育开展与普及的一次全面检查,并起到宣传与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促进体育教学以及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作用,是学校体育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学会并掌握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从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来看,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竞赛来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深入、更广阔地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功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终身。学校应积极鼓励和帮助组织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兴趣小组以及家长互助组,让他们在学校统筹下自己组织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将之纳入学校竞赛计划,为其运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还可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内容。另外,组织、实施这种模式的运动竞赛,有许多工作,如编排、宣传、主持等,若放手让学生做,能发挥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作用,对于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各

种才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一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内容与形式

学校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持久性和适用性而又不乏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使体育活动竞赛蔚然成风,这就要求组织者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面,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的积极发挥,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平时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场地、器材可以交叉使用,不受条件限制,举办容易。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赛又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竞争是体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的宗旨,推动群体活动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

二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运动参与怎样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学校应根据中学生思维能力较活跃、好奇心较强、表现欲也较强、精力充沛的特点,确定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有挑战运动极限的体能类项目,又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又有对抗性项目和非对抗性项目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树立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途径

通过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以促进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