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探究式教学的问题精选(九篇)

探究式教学的问题

第1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中学化学;问题;对策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有利于克服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和创造能力的不足,因而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受到重视。实际上,只有满足“时间充裕,学生基础好,教学内容适合”等特定条件时,探究式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大多效率较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们通过对武汉市、孝感市两所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问题

1.探究式教学与现实的矛盾。由于受长期的讲授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现有的一些方面与探究式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1)应试教育与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评价、课时、教学目标等方面有冲突。第一,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探究式教学。从对教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除了传统评价外,经常使用其他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师为0%,37.5%的教师有时使用,其他的教师偶尔用。很明显,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尺。这种过分注重分数的评价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阻碍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进行。第二,课时问题,应试教育与探究教学在课时上有冲突。调查发现,有多达62.5%的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课题中出现过课时不够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课时是固定的,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至少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保证,因而在规定的课时内很难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第三,应试教育与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从对教师的调查中可以看出,87.5%的教师都认为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帮助,甚至还有12.5%的教师认为帮助很大,没有一个教师认为没有帮助。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通过探究性学习在这些方面受益匪浅。这充分说明了,与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知识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过程轻结果”。(2)实验室配置及相关方面无法满足探究式教学的要求。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75%的教师表示学校只能为探究式教学中要求的小部分的实验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甚至有25%的教师表示学校什么也提供不了。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不多。这是由于在现实教学中,学校的实验室配置有限,每个班的同学多,探究的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很难保证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探究的机会[2]。2.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在现代教学观念看来,“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引路者,能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学生正确的指引学习方向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①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有50%的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对探究式教学的使用占整个学期的1/5,另外50%的教师有的是1/3及以上,有的约1/4,还有的是1/5及以下,各不相同。在对探究式教学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有37.5%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透彻并能熟练应用,也有同样多的教师对此只是一般了解,还有25%的教师则是清楚了解但不能熟练应用。而在对探究式教学实践中使用到计算机技术的情况的调查中,有62.5%的教师偶尔用用,12.5%的教师有时使用,还有25%的教师没有用过。这份调查结果显示,每个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间、对探究式教学的了解程度等都大不相同,也就是说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②不少教师不重视、不看好探究式教学。在调查中,虽有部分教师觉得在化学课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有必要,但有近一半的教师觉得一般。有一半的教师只是偶尔会和其他的老师一起研讨探究式教学,有12.5%的教师甚至不会和其他的老师一起研讨。在对通过探究式教学后学生发生了的变化的调查中,有12.5%的教师都认为通过探究式教学后反而使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很明显,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优势,也并不看好这种教学方式。3.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在探究式教学系统中,“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学生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积极程度和态度是影响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因素。①学生缺乏自我探索的意识。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提出问题”,但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0.5%的学生经常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这表明多数学生并没有质疑问难的自觉性,也缺乏交流合作的意识。②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现代教育观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有时会进行探究活动,另外一半的学生有的经常进行,有的偶尔进行,有的根本没有进行过。在对老师布置探究活动方面的课外作业的期望的调查中,有13.2%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但同时也有13.2%的学生表示不希望,13.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③学生激情有余,课外整理与反思能力不足。在教师的调查中,所有的教师都表示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表现活跃,大部分的学生也表示出了自己对探究活动的喜欢,不难看出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欢迎程度,但同时教师也提出了学生课外整理与反思不足这个问题。从对学生对科学探究例如科学探究的本质、一般步骤等的了解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此非常了解的只有5.3%的学生。而在对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情况的调查中,也只有7.9%的学生表示很好。很显然,学生课外整理与反思不足这个问题确实是造成低效探究的因素之一。

二、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优化建议与策略

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很有必要,但要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效率与学习效率,使化学教学与课改相适应,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优化。(1)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透彻,继而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师加强对新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对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①建立新的教学观念,跟上改革的步伐。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对探究式教学有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并有搞好探究式教学的意愿与能力。②适应新的学生观,在探究式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当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从旁引导和协助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反馈的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学生才有可能创新思维,才敢于求新求异。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愈来愈受到关注,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严师”的角色,渐渐向“亦师亦友”转型。(2)支持和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探究式教学在实施时需要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上的探究远远不够。课堂探究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①重视对课本中家庭小实验的探究。新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活动与探究小实验,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本中家庭小实验的探究,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开发思维,培养实验技能。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尽可能的把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不但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懂得生活中的化学,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去研究,体会探究性学习的魅力,在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增添对化学的兴趣。(3)建立新的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应当树立综合质量评价观,坚持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动态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内容综合起来,把各种评价主体联系起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4)有效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的机会。我们在组织安排时,应当根据需要设计合理的方案,若有缺乏的实验仪器、药品,可以适当地改进实验或自制替代的实验仪器、选择替代药品,并在教学方案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旨在改变沉闷的学习气氛和过于重视知识教学的状况,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行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研究探讨优化策略,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作者:邢玉琴 娄兆文 单位:1.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 2.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黄修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2009,(1):150-151.

第2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意义

问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师是主导者,是教学内容及要求的设计者,由体育教师去创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以问题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该问题,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于是我们想,让“问题”作为桥梁,在体育教学中用问题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保持问题探究式学习心态,不断地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给学生铺设一条“轨道”,使学生能沿着这个“轨道”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因此,体育教师要设计一系列“渐进式的问题”来铺设这条“轨道”,使学生沿着这个“轨道”,逐步深入地通过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

二、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具体要求

1. 要转变体育教与学的观念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传递式教学模式,将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用到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导趣让学生乐学;教师导思让学生活学;教师导法让学生会学。要创设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作好准备。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的模式,缺少了主动发现这个重要环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并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而创设问题情景则是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 设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几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应逐步将启发式教学过渡到探究式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是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跟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牵引下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这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手,一步一步地走到目的地,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下面是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的几种方法:

(1)问题导入法:在教学中,教师把教授的知识、技术或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成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观察、分析、想象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案例:在田径弯道跑教学中,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教材弯道跑技术学习,教师设问:雨天,转动伞柄,水珠的飞行方向如何?为什么?用口哨作示范,握带子的一端旋转,如松手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课所要学的弯道跑技术。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现象能直观地感受跑弯道的一些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2)设疑探究法: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设置一些疑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在进行足球脚内侧接反弹球技术教学中,以问题导入,如在足球比赛中需要接球时,一般用什么方法,你能说出基本的技术要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同时强调接球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现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疑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问题,并通过自主、合作实践来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答案。本课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达到共同探究脚内侧接反弹球的动作方法。

(3)对比解答法: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对比、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生动的案例比教师讲解或教育、批评对学生更为有效,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在弯道跑教学中,本人把学生分四小组,进行小组协作尝试学习。学生带着三个问题(①哪种姿势最难跑?②在圆上跑与直线上跑有什么不同?③出现了什么现象,你用什么办法克服的?圆上跑时有什么不同?)做圆周跑体验: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只用左手跑弯道只用右手跑弯道双手配合跑弯道 。

案例分析: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3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任务与目标更加明确,教师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物理教学,可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非常适合的,可以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知识思考、知识探究,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等,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但要想使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如此才能保证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质量,更好地教授和培养学生。

一、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

新课改明确规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高中生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实施探究性教学,使之与物理学科发展特点、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安排物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由此可以确定,探究式教学方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值得广泛推广。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

的确,探究式教学既符合新课改,又符合物理教学特点,合理地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适合的。但前提是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应用探究式教学,应着重考虑物理学科的特殊性

高中物理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及范围较广,与电学、力学、光学、声学等学科具有很大联系,因此在开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以上学科,这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各个领域,正确把握探究方向、探究方式等,从而保证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感知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时,注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或事物尽量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进而探究物理知识。所以,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需要考虑物理学科特殊性问题。

2.应用探究式教学,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探究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打破了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物理知识学习、探讨,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增强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尽量结合实际需要,而非探究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等。因为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等方面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单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根本得不到结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以上内容的探究毫无意义。所以,物理探究式教学时需要考虑探究对象的问题。

3.应用探究式教学,应注重考虑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较多物理实验,这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穿插物理实验课,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那么,在物理探究式教学时还应当考虑物理实验课重要性的问题,根据物理实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参与物理实验操作、观察、思考、探索,从而掌握知识。

4.应用探究式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等,物理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弥补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在开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时应当考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整个物理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使其自主地动手动脑学习与探讨知识,最终理解并掌握知识。所以,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还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用的问题。

5.应用探究式教学,应考虑不同课题的实际情况

物理课程标准对探究式教学提出了七个要素要求,但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生搬硬套七个要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否则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教育教学的不尊重。因为在具体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之中,设置的课题不同,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物理探究式教学有效性。因此,在进行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课题设置问题。

三、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基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较多。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如何优化开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呢?

1.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要素,既然探究式问题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首先要有可探究的问题,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展开物理探究式教学。那么,如何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呢?“问题”是引出探究式教学及教学良好开展的前提条件,引出问题的提出是非常讲究的,不能盲目而为之。对于可探究问题的提出,教师需要详细了解物理教学内容,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情境,如此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影响,产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问题,再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如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并且让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知识学习。

2.猜想并形成假设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接触一个自身知识范畴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是比较迷惑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猜想是学生有效进行探究的良好开端,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其帮助学生迈出第一步,去思考问题、去探究问题,让学生逐渐接近科学的结论。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及经验进行猜想,降低学生的猜想与科学结论之间的偏差程度。

3.制订方案并实验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情况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猜想,制订探究方案,进行问题探究,最终解答问题。设计方案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努力解答问题。

4.得出结论并评价

在每个小组都完成问题探究,获得问题答案的情况下,要求每组出一名组员负责问题探究的过程及问题答案的说明。最终,教师综合评价各个小组,说明问题的答案,说明问题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点及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非常适合的,可以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知识思考、知识探究,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等,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但要保证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需要考虑物理学科特殊性、探究对象、物理实验课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用、课题设置等问题,从而合理调整探究式教学,使其与物理学科发展特点、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良好地教授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再团.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读写算(教研版),2015,5(8):259.

第4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历史课堂 问题和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3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历史教学中,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目标。对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且在这些方面有了具体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最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使学生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在历史教学中,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下,而产生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通过他们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师则是起到了组织、指导的作用。作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论在课上、课下,还是在校内、校外,都可以自己单独去进行,也可以多人通过合作、研讨的方式进行。对于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认为在课内进行探究教学是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对于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要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深化、理解,认识内容。其中,其主要过程为探究的活动。在程序上,分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猜测、问题的假设、问题的比较、问题的制定和计划、最后实施、在结果与结论上进行反思、评价,以表达的方式进行交流等。而在方法要素上分为思考、讨论、实验、交流等。与以前的比较,即把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地位变化[1]。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往往为了学生形成一种独立去探究的目标,而不给出现成的知识。换句话说,即是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为获得知识而参与进来。现代教学的理论研究认为,在学校进行的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引导每一个学生努力而获得智力的发展。对教学来说,作为结论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更在意的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努力的过程,即看看学生能不能去发挥自己的智力而去活动,能不能在自己以及和其他人的合作下去进行探索。探究式教学,尤其是在课堂的教学中,除了教师给学生讲授了学科的结构、知识外,还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方面的精神,或者为解决问题而形成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对于历史探究式教学,按照形式和内容来分,为“对理论的探究和对实验的探究”。对于前者,侧重点是对学生在分析、归纳、推理、想象的能力的培养。不管何种探究的方式,我认为都是要实现新课程的标准。具体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策略。

(一)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找,即创设生活中所具有的历史情景。例如,如何感悟老一辈的革命者对于战争的理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索新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来说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兴趣,学生就有渴望感而去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去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渴望获取知识结果的能力,努力地去学习,逐渐喜欢上历史这门课。

学习的动力越大,学生就越会积极进行学习,愉快地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正确的历史史观来分析社会现象,获得对社会现象更深刻的认识。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历史的逃避心理,使得他们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思维活跃,学习状态极佳[2]。

(三)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人员。而作为历史这门课,体现出的是一种活动性的教学。因此,我们要与学生进行一种教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呈现一种快乐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就是要事先将整节课的思路设计好,设计好历史背景环境,本着使课堂教学生动和有趣的方向进行,师生达到一个互动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提高,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件、社会的热点等来创设问题情境而探究。

四、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知识学习、探究活动之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这样反应出了教材重视探究的活动设计。其中,对于有些结论,不是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先去实验而推理得出,即通过归纳、总结得到。对于历史的用语、历史的概念、历史的原理等,这些知识则需要教师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而且,把“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变为一个整体,可使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等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把历史基础的知识、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方法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就能实现过程的促进、方法、目标的达成。

(二)探究式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

教师应按照好、中、差等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层次不同的目标、要求,即因材而施教,对其进行层次不同的教学、辅导,以及层次不同的检测,使每一类的学生都有发展。而在选题、猜想、实验设计时,以“双基”的内容为主而进行;在探究后,关注学生认识结论的进度,在课后练习和训练时,对基础的知识、探究的能力等加强力度[3]。

(三)在探究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要充分体现

在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积极进行参与,还要让教师能够很好地组织、指导,使学生有效、有序的进行探究。

总而言之,教学中的策略、艺术,是需要广大教师去逐渐探索、反思,从而得到的。这也可以通过广大教师之间的互学、互相、互鉴而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把探究活动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去研究、探讨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任印录.历史探究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2]陈兴林,李秀.探究式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8).

第5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组织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可以是单人独立进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研讨,甚至可以是课内、课外内容,但作为教学的主渠道,我们认为课内的探究式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自主独立或合作探讨研究,再在教师帮助下整合,深化理解,提高认识,其中探究活动是其主要过程。程序上往往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比较、制定计划、实施、结果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交流等要素;方法上往往涉及思考、讨论、实验、交流等要素。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出发,特别强调创立和发展的现代认知过程,其核心观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提供现成的知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布鲁纳认为:“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

三、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想象能力,适合于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及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管哪一种探究方式,笔者认为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问题的设计策略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策略应引起重视。

(1)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增强课堂感染力。

(2)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我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

(3)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及如何控制等。

四、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知识学习与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初中物理内容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些结论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那么,物理的基本知识是否就不重要呢?如何处理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相互关系呢?本人认为:物理用语、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识固然可以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但是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和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将“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6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师角色定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下更多的突出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教师简单的扔给学生几个问题就结束了,它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要在不同的阶段充当起不同的角色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那么,教师在不同阶段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呢?

1. 在问题准备阶段,教师是探究问题及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1.1 探究问题的设计者。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构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所以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好“问题探究式”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质量决定着该模式所取得的最终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研究课标,依托教材,以教材为本。问题的取材和设计要源于历史教材的学习内容,不能偏离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去设计问题,但问题的设计难度又要高于教材,避免过于简单而导致学生没有动脑的情况发生。第二,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认知水平能力来设计问题,要做到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学有所得。第三,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生为本。设计一些有趣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更加积极的探索,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第四,要联系实际,以生活为本。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学生就会学会用历史的经验解决现实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历史的重要价值。

1.2 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教师除了要设计好问题,还要设计好教学过程,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要设计好:什么时候发问,什么时候学生讨论,什么时候进行适时的点拨,当学生讨论出现新情况后怎么办,怎样让学生得到准确的结论而不偏离主题,什么时候的出结论……,这些过程设计好了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1.3 学习小组的设计者。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所以对问题的讨论及解决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学习小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总体历史认知水平如何?那些学生基础较好?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搭配?不同性格的学生如何分配?根据不同的学生如何分配探究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配不同程度的探究问题。在分配学习小组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两个问题:第一,避免把基础相似和性格相似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容易出现一组“活跃”,一组“沉寂”的情况;第二,避免人数过多。每组的人数在3至6人比较合适,人数太少无法体现合作探究,人数太多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有的学生不会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去;避免“一窝蜂”现象,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环节,任务分配教师一定要指点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的顺利进行。

2. 在答案产生阶段,教师是答案产生的“助产者” 在这一阶段中,学习小组要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合作进行自主解决。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水平,交际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无法查找资料,有的学生不愿意或者不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甚至有的小组内部意见分歧较大而无法协调一致,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应该转变为答案产生的助产者,及时帮助学生,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得出准确的答案和结论。教师在充当助产者这一角色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简化,转化为一些较为容易的小问题,便于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便于学生查找;第三,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最终的出结论;第四,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获得准确的信息,这也体现了合作精神。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助产者,教师不能够代替学生思考,总结答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干预的越少,学生的实践会越来越多,最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7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专题课 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要求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科学实用,符合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理念.

一、专题案例:抛物线焦点弦问题

在这四个命题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三个,作为题设条件组成新的题目,得到另外一个结论,从而获得四个新的结论,即(2)(4)(1)?圯(3),(1)(3)(4)?圯(2),(1)(2)(3)?圯(4),(2)(3)(4)?圯(1).

结论5:抛物线中,如果有一条弦的一端点没有过顶点,另一端点也没有过抛物线的顶点,那么要想,这条弦和抛物线相平行的对称轴直线的交点在准线上,那么这一直线必须过焦点.但是该结论证明的难点在于,必须使用到例题中的逆命题结论:

通过对题设进行适当的分解与组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实质,从而获得新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有着促进作用,同时,新命题的发现还能够使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分解组合式方法,首先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自主对题设进行组合.其次,调整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组成新的题目.最后,独立完成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问题实质的理解.

结语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反映出高中数学专题课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由老师通过习题对学生进行问题设置,一层一层地引导和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架构,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第8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医疗事业的进步,专业化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紧缺,培养综合性护理人才,成为当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为更好的解决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化的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当前我国各院校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完善的教学体制和专业的教师是十分重要的,临床护理的教学效果成为对各院校教师的评价标准之一,解决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1.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招生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各大

院校临床护理学科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同时,并未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解和测试,具体考核标准化也没有能够实现。

教学管理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当前的临床护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教学管理体制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不规范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监督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评价,使得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临床护理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就很难得到保障。[2]

1.2师资力量较为欠缺,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临床护理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这就需要各高等院校临床护理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综合性专业化的教学技巧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在当前的护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具备专业的教学资格,大多教师由医院的护理护士来兼职担任,兼职护士的综合技能的拓展途径狭窄,主要以培养专业化的护理人员,这也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提高;临床护士由于工作量繁重,也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让教师处于教学主动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以小组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自如的表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断提高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3]

2、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综合渗透式、借鉴模仿式以及双元制教学,

这三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借鉴模仿的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以问题设计、课题设定以及方案设计、拓展研究、得出结论等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借鉴其他优秀的临床护理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教师在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优质的授课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鉴模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广泛应用。

综合渗透式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系统化教学模式,综合渗透式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进,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知识素养等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护理知识和积极参与学校及医院组织的实践学习机会为主,将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双元制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拓展视野,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有效创新,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和学习能力。

3、讨论

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究,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增强学生对护理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综上所述,三种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推进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从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这与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是具有较大区别,总而言之,本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佩源,卢萍,周月琴,沈燕萍. 以护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探讨[J]. 中华护理教育,2008, 04: 173-175.

[2]陈桂芳.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临床护理,2008,07:63-64+2.

第9篇: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范文

本文以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二面角”中为例,谈谈在新授课如何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探究。

案例:“二面角”

《二面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学生在学过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之后,学习两个平面垂直之前,又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角。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平面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面角的平面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突破:通过三个探索过程和学生动手实验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类比,猜想,直角等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模型的操作,观察,分析来强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应用中体会数学源于实践并用于实践的思想,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法学法

1.教法:类比发现法,引导探索法。采用“创设情境——探索交流——猜想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

2.学法: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猜想——自我验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自己由学会变为会学,乐学。

3.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多媒体动态演示,不仅让学生突破从二维到三维的障碍,也为其创设了开放的学习情境和探究平台。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拔评价在后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情境引入——探索新知——例题探究——反馈练习——拓展思考

(一)情境引入

在开门的过程中,墙、门所在平面之间的张合程度有怎样的变化?观察手提电脑两个面所组成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二面角的定义:思考: 1.该如何定义二面角呢?

2.在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通过类比,同学们能给出二面角的概念吗?画一画: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课本打开一定的角度,并改变放法,作出它们的直观图。归纳出两种画法:平卧式和直立式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动一动,看一看:请同学们将书本打开、合上,注意观察这一过程中两个面的相对位置发现:各二面角的“相交程度”,即大小不一样想一想:该怎样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

(三)例题探究

例题:立体图形 V—ABC 的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画出二面角 V—AB—C的平面角.

变式题 1:在 V-ABC 中,若 VA=VB=AB=BC=AC=1, 求 VC 长的取值范围。

变式题 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画出二面角 A-BD-C 的平面角。

(四)反馈练习

1.你知道木工在测量工件的两个面所成角时,活动角尺是怎样放的吗?2.教室相临两面墙及地面可以构成几个二面角?分别说出这些二面角度数?

(五)总结反思

我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我还有哪些问题是感到困惑的?

(六)教学评价

1. 许多人把着眼点放在讲好一堂课,如何把知识点讲明白了上。而根据“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我把上课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获得知识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整节课是一个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实践体验和共同提高的动态过程。并贯彻成功教学、愉快教学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和适度,实现评价的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