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隔代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隔代教育的概念

第1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待享受即可,导致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2.能力方面:一方面,孩子受挫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于祖辈家长凡事都听从自己的意见,走出家门后,当面对他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会去动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溺爱导致儿童独立性差,儿童的所有事情由祖辈承包,自己无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一旦需要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为中心。由于在家庭中,儿童就是中心,祖辈围绕他转,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之后,容易导致情绪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爱导致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顾,根本就没有关心照顾他人的概念,所以,虽然老人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二)阻滞儿童智能的开发。

对于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小一些。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因为他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凭陈旧思想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导致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为突出的是,儿童此时正是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如生活常识还好解决,但当孩子问及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的时候(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些问题),老人有可能由于知识面狭窄而回答不出来,而此时如果他们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这么多问题,又或者自己编造一些答案来敷衍、误导孩子,很有可能就导致孩子的积极性降低,不再对知识有渴求欲,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对事物有创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滞了儿童智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将来也是有很深远的影响的,而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期,孩子所呈现的很多问题就较难解决了。

(三)易养成儿童不良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就说明了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但这年龄段儿童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长不重视培养,极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对其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缺憾。而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喜忧参半。

很多祖辈家长们,尤其是没有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是令人担忧。例如有些老人个人卫生做不好,有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很有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而孩子的模仿意识正是最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了,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终生。

(四)易引起家庭教育冲突。

祖辈家长由于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以及大量的教育子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要高,思想观念更为现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祖辈和父辈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上文所提到的不同,这就使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易导致家庭教育冲突,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事、各自为政,不能有统一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解决对策。

由于儿童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较好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及行为,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隔代教养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祖辈这一方面。对此,笔者就祖辈应该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二)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三)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五)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63-65.

[2]李妍。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7):121-122.

[3]李晴霞。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1(3):16-17.

[4]刘虹。幼儿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8(5):11.

[5]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8):137-139.

[6]陈芸,路世丽。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8(16):26-27.

第2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间隔年” 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理念 管理模式 国际交流项目

一、背景介绍

“间隔年”是指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为一年),让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间隔年期间,青年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去旅行,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通过这种方式青年人可以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间隔年”现象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随后,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并逐渐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体系。大量实践证明“间隔年”文化的践行对青年人价值观重塑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伴随着《迟到的间隔年》一书的出版,“间隔年”这一概念首次引入中国。新浪和英孚教育2012年6月21日在人人网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73.3%的受访者表示想去体验“间隔年”。同时,由豆瓣网组建的“间隔年旅行网”等媒体平台为“间隔年“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渠道。但实际情况是,那些表示想体验“间隔年”文化的受访者中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的很少。许多青少年对“间隔年”这一概念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实践需要的各种条件也未完全成熟。种种现状都预示着“间隔年”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将难以顺畅。

阻碍“间隔年”文化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即个人、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个人价值观和个人性格特征如何与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父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中国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间隔年”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间隔年”实践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均导致中国青少年难以更加深入地接触和践行“间隔年”文化。然而,进一步思考会发现,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录取标准、录取率、高等教育理念、管理模式、现行的国际交流项目状况等都是影响“间隔年”文化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英高等教育体系差异对两国大学生践行“ 间隔年”教育文化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录取状况

1.录取标准

在中国,“高考”成绩的高低一直是衡量候选者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尺,中国学生视分数为命根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间隔年”实践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生存能力和某方面较突出的个人才能等,不是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录取中所考量的标准。所以类似“间隔年”文化体验活动对学生来说便显得可有可无了,他们缺乏“间隔年”文化意识,更无时间、无精力践行它。

英国高等教育录取实行的是累积分制的A-level考试成绩、推荐信和面试三者综合,其中面试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和综合情商。“分数”不是录取考生的唯一衡量标准。这样一种录取方式使英国学生不用争分夺秒地背全每一个可能考到的知识点,这可以让其有机会有时间体验“间隔年”文化。“间隔年”经历中的所学所得能丰富其见识,为其申请入学资格增色,提高其能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2.录取率

教育学中一般以18―24岁适龄人口入学率为基准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校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据统计,2010―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60% 跃至74.33%。根据英国政府制订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到 2010年,英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50%。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同时也引申出“过度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扩张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随即引发毕业生失业或不稳定就业问题。据美国媒体2013年8月18日披露,中国21至25岁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16%。英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处的调查显示,同年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7.9%。

持续走高的高等教育录取率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攀升,无疑阻碍了中国大学生“间隔年”实践活动。紧张的大学生活一结束,很多毕业生随即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个起点,很少有人能给自己紧绷的神经插入间歇期。间隔年文化中的体验和经历等都是“生活”中的事,抵不过现实中的“生存”。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偏高入学率是造成中国大学生难以实践“间隔年”文化的重要因素。

(二)高等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

1.教育理念

“校训”通常被视为办学教育理念的浓缩体现。英国高等教育的宗旨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追求卓越、鼓励创新、育人为本、重视体验。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校训中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为:自强、立德、创新。“创新”“卓越”两项作为共有,此处便不赘述。有区别的是“育人为本”“重视体验”这两项。

英国高等教育中对“育人为本”的描述为: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完美的体验、远大的前程”。许多大学都将自己视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将学生视为平等的服务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有主动性及话语权。“育人为本”突出表现在学院制和导师制的实施上。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导师制,学院的职能在于发展学生的品格。导师制成功的秘诀在于它倡导学生与导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思想交流,要求学生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接受他人的建设性批评和建议。导师制把大学的集体教学与导师的个别辅导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业发展、个性发展及生活价值观教育等结合起来。英国学院制与导师制的实施使得高等教育受教育者更加“自我”,强调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受教育者身心兼具发展。“间隔年”文化践行给学生提供了寻找自我、检验能力、重塑价值观的机会。从这一角度看它和英国教育的追求目标相呼应。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学生被视为年轻的学习者,大学需要对他们履行父母的职能。课程教学方式仍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我探寻能力及动力。“间隔年”作为一次探寻世界及自我的旅程对于长期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传授的中国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有挑战性。中国高等教育接收者更习惯已知的被动的“观赏”而非主动的充满未知的“体验”。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差异影响了两国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实践意识及能力,从而形成了两国大学生对“间隔年”文化的不同践行情况。

2.管理模式

据已经实行间隔年旅游计划或是准备实行间隔年的大学生介绍,他们的间隔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在大四上学年,在校园招聘中签好工作后出发去旅行。另外一种是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从而萌发出去走走的想法。目前的大学升学体制使学生申办休学或者延迟毕业难以操作,因为从开始至结束,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学习似乎是一气呵成的,没有任何喘息的空档。在中国,休学几乎等于退学。休学的学生大部分因为疾病或者家庭经济情况而不得已休学。一旦休学,就几乎很难复学。虽然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但是一直以来,一些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学生休学。一般公众对休学生也抱有异样眼光,认为休学生不是有病就是贫困,甚至认为休学生一般是没有希望的学生。这种学生管理中的传统在制度层面上阻碍了中国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文化。

英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晚一年申请”是申请形式之一,即在高中与大学之间留出一年的空档时间,为“间隔年”的践行提供最佳的时间档。同时,英国社会大众对休学生不存在偏见,也有学生选择休学一年去践行“间隔年”文化。

(三)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学术交流状况

如泰希勒教授在《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一书中所述,英国大学通常注重为学生提供短暂的海外学习项目,认为居住和学习在国外的环境中学生能够领悟并获得跨文化的认识,超越学校内教学的收获。

“伊拉斯谟计划”是英国学习委员会采纳的高等教育应对政策,该政策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在国际化方面的进程。该项目是在欧洲范围内发起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通过与第三国的合作,促进人与文化的对话和对文化的理解。“伊拉斯谟计划”要求毕业生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相信他们通过此体验能较快地获得所处的社会的文化知识,外语学习也取得进步。

在中国,以国家为牵线人倡导的国家层面上的高等教育交流计划并未成型。高校层面上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数量规模上有局限,且无长期有效机制作为保障。

受高等教育期间的国际交流经历在经验和向往度方面对“间隔年”文化的践行有积极的影响。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机构甚至是国家层面的国际交流项目状况的差异对两国大学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有一定影响。

三、结论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之前这一段时间,准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文化的可能性及能力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时间的支配能力,取决于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系能否为他们提供“间隔”,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实践“间隔年”文化。高等教育结束至开始工作之前的一段时间,毕业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就业压力及竞争力等有关。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两国大学生对于“间隔年”文化的认识及惯性思维决定其是否选择践行该文化。大学生对“间隔年”文化的认识受高等教育录取标准、录取率、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体系中现行的国际学术交流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时间过了60多年,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笔者希望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能朝着有利于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文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录取标准和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学术交流状况有助于学生成为“间隔年”文化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陈艳萍.国外高等教育中“间隔年”的缘起、发展与意义.现代教育科学,2014(5):56-58.

[2]贾凌卉.浅析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47-48.

[3]连国辉.英国大学生的“间隔年”.教育文汇,2005(1):15-17.

[4]p朋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35-37.

[5]孙东纯.迟到的间隔年.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6]乌尔里希・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7]王丽娜.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7(1):67-69.

[8]王玉敏.高校学籍管理剖析.时代教育.2012(7):56-58.

[9]王玉祯.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调查研究.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77-79.

第3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人生价值、集体主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代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与难题也毋庸回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起了德育工作者的种种思考,笔者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这个角度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答案。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再审视

审视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难题,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对其思维方式有何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一思维方式能否反射、映照并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选择,甚至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相悖的教育方法、手段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还是科学认识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价值认识理论,而且由于我国长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政治性、阶级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教育方式占有主导地位,我们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是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只有我们掌握的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认识问题当作是科学认识问题,往往会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原则的传授上,其结果只会形成学生的“知识性库存”,这种“库存”不具有生成性,也就不能形成真正的素质教育。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我们想教什么,更要研究接受主体的特点、需要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较好地统一,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还是理论理性的范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希望传导社会主义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但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不是概念和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概念和理论如何转变为学生的智慧,并在生活中以这种智慧引导自己的行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围,我们就要承认“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求与实践的差距是必然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要接受这种事实,又必须正视解决它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必须转变过去偏重理论说教,特别是自说自话的观念,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说服力,即不是回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而是要在直面实践问题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运用概念思维方式,概念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当前,人们主要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面对世界、解释世界、把握规律、寻找本质。历史地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维方式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日益复杂化,概念思维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甚至有时会发生尴尬与冲突。黑格尔曾说过,当思维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出毛病的总是思维这一方。李德顺教授在《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一文中总结了概念思维存在的三个主要缺陷:抽象性、隔离性、凝固性。[2]这种缺陷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是抽象性。受概念思维的影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对物的理解和把握方式来理解人,就是把人先抽象为一种“知识”,然后去伪存真,找出“最科学”、“最终极”的知识,即人的本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看到的就只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而看不到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人。这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外在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能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能传授给学生充满人性关怀的规范和原则,现实中也会产生简单粗暴的“强权”教育。

二是隔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教育方式方法都来源于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经过历史沉淀、凝聚后的产物,它理应是对现实的生活背景的反映。然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态与生活状态却产生了隔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求学生牢记教育的内容并按其要求行事,而不去解释每一条原则背后的生活背景,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规范、规则、要求与生活背景无法形成交融,也使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只能反映规则、不能理解规则,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也会逐渐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三是凝固性。由于抽象与隔离,有一些概念就要凝固。思维方式的凝固,其结果必将是把教育对象也看成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人。这种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对现实中的人是不能完全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生存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把对人的解释、理解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还原为关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主体性。

可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维方式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困境中徘徊。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由概念思维走向实践思维。

二、实践思维: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进路

思想政治教育要展现其生命力和育人魅力,其思维方式必须要有所突破。即突破传统的概念思维方式,树立一种实践思维方式。因为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发展,正是符合人的本质、能力和人的规定性的。以实践理性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进路有其内在合理性。

1.实践思维是一种关系思维

概念思维是一种实体性思维,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认为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都一定是某种实体的存在或是与这种实体的存在有关,于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努力去找这样的实体,并认为一旦找到,就可以实现对“人”的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使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回到对关于人的知识的寻找上来。实践思维不同,它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它关心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存在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关系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是如何存在的作为中心问题来研究。这样做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社会中的、不断实践活动的人,把学生放回到现实世界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实践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因而实践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主体思维是指思考问题的重心从单纯地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同时要关注和承认人自身,追求一种主体性意识,使主体性的思维开始增强。从关注客观世界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人自身,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思想政治教育也理应改变思维方式,从过去更多地关注、思索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人自身,把人的发展作为这种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但这种主体思维并不意味着单纯张扬权利意识,而是张扬一种健康的主体性,即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主体性。

3.实践思维是一种多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向思维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价值思维,二是全面发展。所谓价值思维在这里是相对于知性思维讲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认识的特征在前面已经阐述,思想道德的价值认识理论属性必然要求其价值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为主体性。所谓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单向度发展而言的。过去,往往看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社会适应性功能,即要求学生遵守既定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稳定,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本质和重要的发展性功能,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在当今社会,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人和自己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面、多维、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类自我完善与发展多样性、丰富性的趋势。因而,培养和造就能够占有和支配财富、既能工作又能生活的、目的型的、全面完整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及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多维性、多面性,更要尊重、重视人在生活实践中自己选择创造的权利与责任。

4.实践思维是一种动态的变革思维

动态的变革思维是一种很高的思维境界,它要求人们理解事物能像历史和现实生活本身那样,呈现动态化和历史化。因为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动态的、综合的。这种动态的变革思维实际上是马克思一直倡导的实践思维。简单的概括就是:“是什么”和“如何是”是统一的,重要的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如何是”。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是怎么样的人;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要看它怎么生产,一个社会怎么生产,这个社会就怎么样……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把人当作先验存在物,因而在教育实践中背离了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使本来应该充满人性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无视学生主体能力、令学生厌烦的灌输和说教。

三、实践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的现实问题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维方式,除了观念的改变还必须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一思维方式,变更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陋习”,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健康发展的指导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实践思维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世界中的多样性、丰富性的学生需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成长的需要相契合的目的。

首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识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尽管‘价值接受’不仅是一个情感的问题,但如果没有情感的接受,就谈不上理性的接受。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情感的内在需要,就会对这种教育产生抵触、拒绝,甚至反感、抗拒。”[3]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现实中的生动活泼的人,他们就存在着个性特征,忽视这一点,一味强调人的本质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可接受性也自然被削弱。在针对学生的类本质进行整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具体教育、个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增加促进学生个性、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知行关系。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但实际的道德水平却难以与之匹配,知行脱节现象严重。这表明,道德感知和道德内化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必然的生理通道和逻辑通道。[4]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所接受的外在的规范要求通过内省内化转变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完成化知为智、化智为行、以德率行的过程。[来2.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转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都日益增强;开放环境所带来的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也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思想先锋,他们对社会变化的思想反应、心理反应更加强烈和敏感,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也更多,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发展自己,还处在自说自话的阶段,不能满足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需要,其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就会呈现萎缩态势。

首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发展性”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在于帮助学生的发展,帮助引导他们人生的健康成长,表现为对学生长远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把发展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原则,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性教育的特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它在一定的意义上强调了唯物主义的教育立场: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等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当某种具体形式不能真正地起到关切人生、发展人生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和改革。”[5]

其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开放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途径。要想改善教育效果,必须不断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进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形式手段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贴时展,及时回应时代问题。例如,在信息时代学会用信息手段包装自己,利用网络推广自己的思想,及时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在开放环境中,研究西方国家隐性教育的手段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理念,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防范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

第4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和类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最早出现于1990年,最开始被定义为“父母在海外,半工半读,很难抚养孩子,因此,由上一代帮忙抚养的儿童。”从广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其他地方,而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狭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由于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并委托其爷爷奶奶以及其他监护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由于我国农村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因此,我国很多父母为了挣钱从而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将孩子留在农村,使得我国有较多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类型

在我国所有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的86.5%,约有1980多万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同代监护。隔代监护是指双方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由农村子女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上代监护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孩子留在农村由孩子父母的同辈进行监护;同代监护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孩子由其哥哥嫂子或姐姐姐夫进行监护。在我国农村中家庭隔代监护所占比例最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隔代教育问题

(一)缺乏长期交流

我国大部分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因此孩子一般过年才能与父母团聚,一些偏远地区的儿童甚至几年才能见到父母一面,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仅限于电话,这样使得父母与孩子缺乏交流,父母与子女的爱无法真正表现在生活中。而且,孩子对父母的概念很模糊,甚至会抵触与父母的交流。长期下去,会造成留守儿童变得内向,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同时,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祖辈身边,祖辈用教育父辈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或过分苛刻,或过分宠溺,容易使留守儿童养成扭曲的性格。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不够

在我国农村学校中,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还不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还不够,甚至是没有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师资力量不够,且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这些教育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不够,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受到不良诱惑从而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留守儿童监护效果不佳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并且祖辈普遍存在监护能力不够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因此,如此的监护环境导致了留守儿童的监护效果下降。祖辈的年龄普遍偏大,只能简单地对孩子进行饮食照顾,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祖辈来说,孩子还要为祖辈洗衣做饭,这样的监护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没有太多帮助。并且,祖辈与儿童年龄差距较大,大部分农村祖辈很少接受教育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认识字。因此,祖辈只能用其保守的思想理念对儿童进行教育,这种做法使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与同龄人产生代沟,不能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且在沟通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往往不了解儿童内心的想法,也没有进行过多的交流,长期下去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闭心理以及养成暴躁的脾气,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些消极作用。同时,一些农村家庭由于祖辈太过年迈,因此有时会让其他监护人进行监护,也正是由于监护人的不断改变,使留守儿童没有得到还有关心,使留守儿童没有安全感,从而养成孤僻的性格。因此,监护环境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效果不理想。

三、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改善途径

(一)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性格塑造以及人格发展有些重要作用。父母是儿童最合法的监护人,因此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管父母在哪里,都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关心和爱,让孩子明白即使父母不在其身边,但是一样关心着孩子的发展。所以,进城务工的父母不仅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在电话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短暂的通话时间里建立与孩子沟通的习惯。父母可以在电话里对孩子进行语言关心,让孩子将学校发生的事分享出来,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同时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在父母准备挂电话时,告知孩子明天还会打电话回家,并且父母可以每天给孩子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第二天打电话时由孩子汇报完成的结果。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可以让父母随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状况,父母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是不能丢失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

在解决农村问题中,政府管理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政府要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对学校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力度。同时,学校自身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换言之,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留守儿童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下规范其行为,从而树立一个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良好的监护环境

我国农村父母大多进城务工或经商,留下孩子与祖辈等一起生活。在此时,学校就应该肩负其留守儿童的教育重担,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学校应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留守儿童的特征开展品德讲座以及情感讲座对留守儿童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同时还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心理以及走出心理的阴影。除此以外,家庭监护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也很大。父母若要将孩子委托给被人照顾,则首先要对监护人的综合条件进行筛选,不能选择不健全的家庭,如经常家暴等的家庭,将孩子留给祖辈有好处也有坏处。因此,最好将孩子留给有祖辈以及父辈的健康家庭,并且父母若要将孩子委托监护,则要长期委托在那家,不能经常更换。将孩子委托在祖辈和父辈同堂的家庭里,能营造出一个正常家庭的氛围,从而引导孩子树立一个健全的人格。

四、结束语

第5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变化率思想;微积分;价值

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的自主能力,“使人更自由,更有创造力。”[1](177)为此,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课程知识要突出其核心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1](177)课程内容尤其是作为以思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数学知识,更应如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2]比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微积分的课程设计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逾越了形式化极限概念的学习。在对这一重要变化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中的微积分课程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反思,关注学生对导数本质的理解和对微积分思想方法的掌握,使传统微积分课程中缺失的价值得以回归。实验是在山东省聊城某高中进行的。我们让尚未学习微积分的A班级(63人)和已经按传统课程学习了微积分的B班级(59人)都分别按《标准》讲授“导数及其应用”,进行课堂观察,然后在学生中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授课教师及其他有讲授微积分经历的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问卷分A、B两种,A班用A卷,B班用B卷;B卷相对A卷更侧重于对新旧两种微积分课程设计的比较。在实验中,发出问卷122分,收回122份,且全部有效;被访谈的10名教师,也都根据访谈提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开设微积分课程具有多层面的价值需求

“紧接着函数概念的采用,产生了微积分,它是继Euclid几何之后,全部数学中的一个最大的创造。”[3]早在18世纪中叶,许多数学家就认为,“自然科学上的任何问题,只要做到从数学上来理解,也就是说,找到它的正确的数学描述,就可以借助于解析几何学与微积分学而获得解决。”[4]时至今日,不仅自然科学如此,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许多问题也是如此。对学生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掌握解决变量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高中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奠定基础,是人们基本认同的高中开设微积分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高中开设微积分课程的另一重要价值,即大众文化的需求。524%的学生在问卷中反映,他们在学习微积分以前就已经对微积分有所耳闻或简单了解,具体途径有:报刊,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老师介绍,他人的言谈,网络,等等。从而这些学生对微积分有一种潜在的好奇心,有学习微积分的心理趋向。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数学亲自感受微积分是什么、有何用,有的甚至想了解到底是什么驱使数学家创立了微积分。据被访教师反映,过去当教师(出于高考原因)宣布高中阶段不再讲授积分时许多学生深表遗憾。事实上,微积分的确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现代数学名词。我们在保安、电梯工、理发师等社会人群中做了随机调查:“你听说过微积分吗?”“你知道它属于哪门学科吗?”结果读过高中者(包括“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全部知道微积分这一名词,并且知道微积分属于数学学科。大约近50%没有上过高中的人表示听说过微积分这一名词,认为微积分应属于数学或物理。

另外,微积分的数学文化含量是非常厚重的,也是《标准》所强调的。学生反映,他们通过学习微积分进一步懂得了数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看到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牛顿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历史贡献和科学精神。授课教师专门强调到,他们二人的贡献就是面对前人的浩翰工作,敏锐地从纷乱的猜测、不成熟描述中,抽取出合理的、有价值的“碎片”,再靠自己的勇气和想象力把这些“碎片”拼接成美丽的数学体系。当然,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知识积淀和独立思想基础上的,有关牛顿学习和研究的众多感人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诠释。

二、高中微积分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变化率思想

高中微积分课程教育价值的核心体现在哪里?怎样设计?传统高中微积分课程设计的链条是:“数列—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连续—导数—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这种设计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实际上是高等数学微积分课程设计的“缩编”或者简单的下放。这种设计能反映高中开设微积分课程的核心价值吗?《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鉴于此,《标准》明确强调高中数学课程要“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作为“下放”的内容,高中微积分课程更要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理解导数概念的实质、把握导数概念的生成所反映的思想和方法,是学习微积分的重中之重,从导数概念的发生、发展来看,变化率则是导数思想方法的核心,亦即中学开设微积分课程价值的核心。事实上在实验教学中,变化率的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思维、建立导数概念的“焦点”。

“变化率”是抽象概念,属策略性知识范畴。根据《标准》设计要求,导数概念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在已有的平均变化率知识基础上的建构。在实验中,86%的B班学生反映,过去学习导数的主要任务是“套公式,做题”,其中求导数题目、考察函数性质题目是主体;对于导数概念的理解却仅限于对定义的“死记硬背”,即使记不住、不理解也无所谓,因为高考一般只考根据公式求具体函数的导数。结果,B班仍有13.5%的学生把导数理解为“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37.2%的学生认为导数“太抽象,不易理解”。在访谈时,教师也坦言过去讲导数重在计算和推理。因此,在微积分教学时课堂气氛比较沉默,学生主动探究较少。

然而,实验告诉我们,“正如牛顿所做的那样,理解导数之本质的最好方法是考虑速度。”[5](125)按《标准》围绕速度进行导数教学,学生迎头就是思维冲突,不自觉地便进入了探究过程。

首先,学生已经从物理学得知自由落体是匀加速运动,其位移是s(t)=,瞬时速度为:v(t)=gt,那么物体下落2秒时的瞬时速度为2g。换个角度从平均速度进行逼进也可获得此结论。教师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间隔上的平均速度:[1,2]上的平均速度是,依此类推,[,2]上的平均速度是,[,2]上的平均速度是[,2]上的速度是,…,[2-,2]上的平均速度是2-g。显然,当时间间隔越来越小时,平均速度也就越来越接近2秒时的瞬时速度──2g。

在实验中对这一过程A、B班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一般的非匀速运动是不会这么有规律的,那么它的瞬时速度怎么求出呢?

教师给出学生一个具体的问题情景:一学生百米撞线时的速度是多少?在A班,学生1:“不知道加速度”;学生2问到:“是匀加速吗?”……大家议论的结果:“不是匀加速”。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3试探到:“用第10秒的平均速度近似代替。”教师认为可以考虑,并问到:“怎样更精确呢?”数个学生举手,其中学生4答到:“取的时间间隔越小越精确。”至此,教师将事先具体测得的一系列相关数据提供给学生,学生经过讨论便得出了这个学生撞线时的瞬时速度,认同了瞬时速度的具体存在。接下来,教师又将这一认知过程迁移到平均变化率,再到变化率,认识导数从而也就水到渠成了。B班的课堂气氛也很热烈,几次出现传统课堂上很少见到的学生与教师激烈争论的场面。

至此,不系统讲授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学生同样也能建立导数的概念,而且是在相对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导数概念,是在解决认知冲突的矛盾中逐渐形成的概念。一方面,瞬时速度是一个变量,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不能像计算平均速度那样直接用运动时间去除以位移,因为在给定的瞬时移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都是0,而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承认瞬时速度的客观存在。《标准》的妙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平均速度的逼进变化形成思维的嬗变,升华出瞬时速度的概念,理解变化率思想。可以说,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已有的知识框架建构出了新的知识──导数概念。事实上,这也正是当初微积分产生时的朴素思想和基本过程。后来,经过几代数学家不懈的努力,才使极限、连续等概念用于微积分的基础,从而使微积分成为由一系列概念和逻辑结构构成的“全部数学中最微妙的学科”。[5](124)事实上,在1872年,外尔斯特拉斯那个著名的“处处连续却无处可导”的例子曾让世人惊讶。“如果让牛顿和莱布尼茨知道了连续函数不一定可导,微分学将无以产生。”[5](175)的确,严谨的思想有时可以阻碍创造;那么,过于严谨的课程设计同样可以丧失课程激发学生创造的价值。因此,对高中的微积分课程来说,我们何必去为了并不“自然”的严密去淡化本质的东西呢?

三、课程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课程观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就一般而言,采用新的课程,对教师来说,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所以,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课程实施最大的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6]当然,这里的惰性主要指惯性。数学课程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课程,尤其对于微积分来说更是如此。当前的高中教师在微积分教学方面已经具有一套成熟的策略,可以说已成为“习惯做法”。在访谈中发现教师普遍有一种倾向,即认为传统课程设计下的微积分学生能学会,尤其是[δ]中的极限概念仅局限于|an-a|和|f(x)-a|描述,认知难度不大,所以,传统的微积分课程设计没必要改革。新课程中的极限设计定位于直观认知,活动建构,教师虽总感觉微积分课程设计链条不够系统和严密,但实验证明学生却是非常易于接受。长期的教学惯性使教师默认了微积分课程的浅层价值的唯一性,把逻辑推理和计算作为学习微积分的终极目标,忽略了微积分思想方法层面的价值,影响了课程核心目标的实现。课程的评价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认知上,关键在于考察是否实现了课程的核心价值。不能将瞬时速度、变化率与导数建立起本质联系,仅仅记住了导数的形式上的定义,怎能说是理解和掌握了导数概念呢?不能正确理解边际概念的现实含义,又怎能说是掌握了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呢?功利性的课程实施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课程实施,常常让人产生错觉──学生似乎得到了很多。实际上,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同实践却证明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也失去了很多,而且失去的常常是不易弥补的更具价值的东西。总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客观上制约着微积分教育价值的回归。因此,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果,而且要懂得结果的产生过程、结果的意义,感悟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树立新的数学课程观是解决教师讲授新课程感觉“别扭”的关键,也是树立学生良好学习观的基础。

高中新课程对教师不仅是观念的挑战,也是学科知识的挑战,这是被包括一些课程专家在内的人所忽视的客观存在。应该说A、B两班授课教师对微积分教学都比较有经验,解释也算直观,但一旦遇到涉及实际应用的导数问题,如边际成本、边际效益问题就很难说得直观了。为什么就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掀起盖在微积分头上的面纱”呢?

若,则意味着当h很小时,;实际上,在几个小时的行程中,1秒就是很小的时间间隔;在成百万的批量生产或销售中,一个产品微乎其微……时间间隔非常短时的平均变化率可以作为导数的近似值,反之导数也可以是间隔很小时平均变化率的近似值。微积分所讨论的就是这种非常小局部情况下的近似。经过访谈我们得出了问题的答案:传统微积分课程设计与实施造成了教师有关微积分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教师先前所学与所教的导数概念是追求严格形式化的,教师所掌握的导数应用也主要局限于考察函数的性质。他们所得到微积分概念都是现成的定义,他们心目中的微积分与现实生活没有关系。另外,对数学确定性及形式化的相对理解,也是教师普遍缺乏的素养。所以当教师一旦遇到边际成本等应用问题、涉及微积分的思想本质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M.Kline,古今数学思想(第二册)[M].张理京,等,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49.

[4]A.D.亚历山大洛夫.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M].秦元勋,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7.

[5]M.Kline.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李宏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6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我们接受成熟期市场策略是看到了眼花缭乱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一些行为,所以把他们的很多行为照搬照套;另一方面,不管是广告公司也好,策划公司也好,做的很多也都是成熟期的市场策略。

■ 成熟期的细分策略是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选择的

成熟期是因为市场的普及率很高,消费者对产品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产品进入市场,不要再教育什么产品,只需要让别人注意到你是谁,是什么品牌就行了。因为这时的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各个品牌在市场上分兵割据,成长期的军阀混战都已经结束,各自的主要产品和品牌占据了不同的市场区间。每个企业都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块,都以自己的品牌产品的性格去区隔出他们自己的一块市场。

在成熟期,如果企业还想进入这个市场的话,就要看一看各个企业分隔下来的市场还有没有缝隙。

比如说,服装有打休闲装概念的,有打职业装概念的,有打商务装概念的,那你是打他们之间的缝隙概念呢,还是利用卖点。如果是民族服装或者是什么其他的服装,就要看看这些缝隙市场有多大?还是说你进入市场之后,就打商务装,或者是就打休闲装,在这个商务装或者休闲装的空间里再细分某一个产品类别。还是说在这两类大的区隔里边找一个缝隙。比如说,休闲装里边也有各类各式的,有户外休闲、室内休闲、时尚休闲以及运动休闲等不同的休闲装。在休闲装里边你是找出一种大家都能够认可的利益,还是另辟蹊径,找出一个差异化来。总之,你是跟着别人走,跟着某一个大品牌走,还是找出一个自己的新产品概念,这都会产生不同的市场规模和需要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

如果想做缝隙市场,就要再找出一个新的休闲方式来,用一种方式建议消费者选用这种衣服,或者是说启发式地领导这个潮流,这也是成熟期的一种市场策略。只不过这种策略启动市场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在成熟期市场的策略中,如果不在大的一个空间里找缝隙,就是在一个区隔的空间里找缝隙,或者是在一个区隔下的缝隙细分的市场里边再找缝隙,但细分下的市场缝隙找出来的市场空间往往很小,很多时候是不划算的。

做成熟市场的营销策略,对一个企业来说,首先要看这里边是否真的有缝隙。如果没有缝隙,我们就要采用尾随策略,找一个最大的产品类别然后跟着领导品牌走,从他的蛋糕上切出一块儿。如果他占据的是A类市场,没有占据B类市场,比如说,他占据的是沿海的发达城市市场,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市场,而中等或者小型城市他还不屑于或者暂时没有精力去占据,那你就打中小城市市场,或者打内陆市场,打另外一个区隔下的市场,而不是A类的细分市场。

■ 成熟期不要创造新的产品概念

刚才讲成熟期,主要是选择缝隙切入市场的策略或者选择无缝隙条件下的尾随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企业来讲,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的产品特点来对应市场的条件看问题。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在成熟市场上参与竞争,企业是否选择创新性产品进入这个市场,如果有这种可能,这种创意性的概念产品,也一定是在市场空间里产生的,不可能是无本之木,脱离市场的需求条件而产生。

现在看到市场上有很多的营销专家,攒出一个概念来,试图给你弄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式。这个与众不同是什么呢?就是在一个大的市场上,找出一个缝隙上的区别,或者是产品概念上的区别,要么就是市场区域的缝隙区别,要么就是尾随大概念下又走自己的个性概念的区别。这些区别不分市场大小、机会多少,只是从概念上给你一个创新。它看似新颖,其实容易忽略了市场的本质的东西,市场空间和需求教育的可能性。

现在,在成熟期有很多概念性产品,他们不是说创新了一个新的品类产品,而是做了一个卖点的选择。何为卖点呢?就是在成熟期,卖服装的不去卖服装,把服装改变了一种性质投入到市场,比如说卖雨衣,这是一个新的市场状态。

举个例子:现在内衣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但是它出了一个瘦身内衣的概念产品。其实瘦身内衣也是内衣,也是属于内衣这一块儿的市场范畴。只是一个个性的概念,瘦身内衣的概念。比如“婷美”,就是一个瘦身内衣。这个瘦身内衣市场有多大?一定是低于内衣市场的份额。而有些专家则认为这个市场一定会大于内衣市场,如果是这样,那它一定会独立为一种新的产品存在。但如果它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就要重新教育市场,而这个产品的市场教育不是企业的责任,它包括社会意识觉醒、社会教育等诸多问题,很难通过企业的营销行为改变。营销里边的 “需要”行为是创造不出来的,而只能慢慢回归到内衣的正常产品概念的 “需求”行为上来。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把保健品变成礼品,这也是不可行的,他只是短期的促进行为。所以,我们确定概念和策略的时候都要注意这样的问题。

以上是成熟市场主要的定位策略选择方式。

■ 成熟期的产品个性和品牌的捆绑

成熟期的市场执行策略要考虑什么呢?成熟期市场普及率很高,消费者注意度很高,这个时候产品进入市场时,选择产品缝隙之后,你就要教育消费者认知产品和别人的不同性,要做不同性的诠释。其次,要做产品的品牌属性,就是说品牌个性和产品的个性要连在一起做。

成熟期惯用的方式是强化产品个性,这个个性做出来了之后,就会产生很多的尾随、仿冒者,这些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企业这个时候需要捆绑品牌一起做,把品牌和产品捆绑进入到一个概念当中,实际上告诉别人这个产品概念的同时传达出这是什么牌子的,什么个性的产品,让消费者记住个性过程的同时也记住了品牌。这就是在教育产品个性概念的时候,把品牌的个性概念也阐述出来。这是成熟市场推广策略的一种方式。

■ 成熟期渠道利用的策略方式

第7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学校教育应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给所有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因性别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男生或女生都会受到“区别对待”,被视为另类,被打入另册。本文试图用全纳教育思想分析学校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二、学校中的性别反全纳现象

1.性别排斥现象

(1)在幼儿园和小学,被罚站、被“隔离”的多数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他们不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而且也少有机会成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体中的声望与影响大受影响。甚至有调查显示,幼儿园中男孩的独立性总体水平低于女孩,并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在学校教育中,男教师被排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之外,而女教师被排斥在学校领导群体之外。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但能够充实到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仍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中70%~80%的教师均为女性。一旦有那么几个男性教师,又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同等条件下的女教师,则很难得到提拔。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担当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男生越来越多,而女生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隐性的性别排斥。

(3)在学校性教育中,异性教师被排斥在任课教师之外。学校在安排性教育教师时,往往是让女教师给女生讲课,男教师给男生上课,也许存在已婚女教师给男女生上课的情况,但极少见男教师(无论婚否)给女生上课的情况。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虽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对性教育教师的性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同性教育,却没有学生主动选择异性教师进行性教育。

2.性别歧视现象

(1)尽管男孩儿从小“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但人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男孩智力水平较高,属“大器晚成”型,将来定会“睡狮猛醒”,在中学或者大学赶上并超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即使大学成绩也平平,也不影响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女生如果从小学习成绩一般,那不仅会让师长深感失望,而且还可能被讥为“傻子”、“傻大姐”,使人格受辱,心灵受到伤害。

(2)尽管在中学生中发生“早恋”或者说是“交往过密”现象,都是因为男女生“两性相悦”,但对于男生而言,人们的评价最多是“不务正业”、“鸡娃打鸣”,而对于女生,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作风不正”、“品行不端”。有此经历的男生并不会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女生的声誉却会多一些瑕疵。

正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别排斥与歧视现象,所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形成新时代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3.性别教育隔离现象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较过去有较大提前,女孩月经初潮最早为9~10岁,小学高年级学生间,异往过密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性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从小学开始。然而在现实中,性教育至少存在三种隔离现象:

(1)学段隔离。多数校长、老师和家长们认为性教育从初中开始即可,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必要,更有因提前教育而承担唤醒性意识、教唆的风险。

(2)男女隔离。即使在能够进行性教育的学校,目前多数做法仍是男女学生分开授课。

(3)内容隔离。既然性教育的对象是分开的,那么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男女有别的。

上述性别教育的反全纳现象,使得开展正当的性教育阻力重重,科学的性知识难以普及,开明的性别观念难以推广,青少年在性别问题上的“自主探究”难免会不时遭遇各种性陷阱与性危害。故此,笔者提倡实施全纳性别教育,推广普及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三、性别教育的全纳教育观

性别教育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在以下几方面用全纳精神进行性教育:

1.教育对象的全纳

长期以来,性别教育的对象被局限在青年中,人们普遍认为青春发育以前的少年儿童和成年以后的人没有接受性别教育的必要。然而,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性生理和心理变化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性问题,因而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接受性教育、解决自身性别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根据笔者所理解的“性”及“性别”的概念、内涵,性别教育还应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性格性情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人性的发育和人格的完善。从广义的性别教育和泛义的性别教育的意义来看,在性别教育活动中,不应存在因年龄、性别和身份等因素而阻碍接受性别教育的现象,即性别教育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与程度的排斥现象,性别教育的差别只应存在于因年龄而设置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2.教育者的全纳

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男女两性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唯一成人性别楷模,单一性别榜样对有效促进男女生的成长是有缺陷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分析,恰当的“性别比”(群体中男女两性的人数比例)会使两性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而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失衡,可能产生不利的教育后果,即由于女性缺乏男性的坚强勇敢、大度豁达和勇于负责的品质,而使男生个性的发展可能会倾向于女性化。另外,性别教育的教师不应只是同性教师,如果说进行性生理、生殖和生育教育为避免尴尬,可以采取男性教师给男生上课、女性教师给女生上课的办法,那么在社会民主、两性公平、两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完善与社会进步等问题上,教师性别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相反不同性别的特色与优势会使教学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

3.性别教育的公平公正

性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育给男女两性的评价和期待都应一样的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因性别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或给予不同的期待。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与期待模式,因此,要用现代社会学“女性是被造成的”观点替代传统的“女性是天生的”观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并不会自动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即使是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思想观念不革新,制度与实践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社会观念与社会实践中,只有一种思想对我们“男女携手,共同进步”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公平公正”。只有抱定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放松,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男女的真实面貌,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也只有公平公正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异心同”的社会人——无论男女,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正常的情感态度、豁达的胸怀、达观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性别,也不应刻意强化性别特征,而应将两性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向着“人”的本质与真谛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徐文勇.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以北京回民中学和宣威民族中学为例[D]∥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5~574

第8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教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其次,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同时,隔代监护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赚钱忽视读书重要性的道路,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形成,文化水平低无法给孩子提供知识的熏陶和新知识的补充,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成长道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水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备,娱乐设施就更无法进入到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们的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无法在单调的学习中获得放松和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无法为孩子提供父母般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也就不能在学校找回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

3.政府方面的原因

3.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不健全。首先是城乡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教育投资方面,国家投入力度重点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低,教育设施不完备,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其次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表面上的制度却不能真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农民需要寻求自我保障的形式;最后,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严重,缺乏相关保障农民就业的政策制度,农民工不能同工同酬,社会地位较低。

3.2农民缺乏本地获取经济收入的渠道。农民在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都是依靠土地,但是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消费水平,如教育经费,生活必须品消费等方面。迫使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3.3政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文化的力度不够。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新型的娱乐方式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农村黑网吧在利益驱使下,无视国家明令禁止未成人上网的规定,将暴力,血腥以及低级趣味的不良文化病毒一样的祸害着农村留守儿童。国家由于对城乡制度重视程度的不同,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缺乏对农村复杂形式的研究,未能针对农村的特殊性制定特定的监管制度。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1.祖辈和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作为监护人的祖辈们应主动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将只注重孩子温饱转到注重教育和健康成长的中心上来,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和想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孩子更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长。祖辈作为监护人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引导孩子学习,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

2.学校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学校生活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就应该发挥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去掉功利性色彩,将只注重学业知识的获得为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激励留守儿童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3.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履行相应的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严厉打击农村“黑网吧”接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其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户籍制度的缺陷使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这就需要政府打破教育壁垒,降低城市中小学入学门槛,方便进城务工子女能够入学。第三,农村因为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引起的一系列教育瓶颈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改善教学基础设施,聘请高素质高水平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最后,政府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鼓励发展乡镇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留住农民发展本地经济,实现本地就业,更有利于教育子女,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减轻留守儿童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智,朱成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4:7-10.

[2]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第9篇: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创造性人格 家庭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Family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Creative Personality Study

Abstract Creative personality talent is the hope of the country, the creative factors include family, social, school and their own. Excellent family environment, proper atten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arents,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as well as the right of parents education, these are the favorable impact of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ormation. Family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unfavorable way, the only child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arents neglected education force is the 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not conducive to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ctors formed.

Key wor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mily; education

众所周知,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键时间段在早期,儿童的早期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最为密切的关系之一,因此在儿童早期创造性人格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家庭环境应该怎样发挥影响作用的,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探析,提高人们对孩子对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视程度。

1 创造型人格的实质

1.1 创造性人格的涵义

英国的Galton于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是国际上最早关于创造性研究的科学文献,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力的开始。尽管对于其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理论界定,但目前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对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创造目标的实现产生动力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 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因素

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因素通常由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组成。(1)学生自身方面。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其创造性人格有明显的正相关。(2)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营造的整体学习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导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敢于疑问,敢于创新,而不是讲思维禁锢在考试和书本范围。(3)社会文化方面。由于社会上长久以来对有序遵从这一观念的灌输,学生往往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被教育谨小慎微,尊重伦理,以集体的价值为主等,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4)家庭环境方面。通常父母文化较高的,家庭环境宽松的家庭的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

2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家庭是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属影响的广义概念。结合已有研究,家庭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期望目标等。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优越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在物质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样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由表达想法和愿望和基本环境,有父母和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会帮助孩子形成轻松的心理氛围,增加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

其次,父母的期望目标会促进儿童创造望的激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常常与出生顺序相联系。个体所处的特殊位置引起了父母格外的关注和期望。现在的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孩子成为家长的唯一关注希望,在获得更高的关注的同时,是否能将这种关注很好地利用其积极方面,是当代家长和我们所需要研究的话题。

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孩子创造性人格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智商、情商、社会阅历、社会地位、成长经历等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儿童的父母更注重开放式的教养方式,他们重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开放的教养方式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主动去进行可能的创造。

3 创造性人格培养中现存的不利因素

(1)隔代教育抑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国独特的家庭结构造成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管教。隔代的溺爱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更多关注集中在物质生活上,集中在衣食起居的问题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思维的训练有所欠缺。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程度。隔代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逾越道德规范问题、情感缺失问题、生理教育不足问题以及产生教育不当问题。

(2)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对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相对其它孩子来说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独生”,因此,在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方面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独生子女往往具有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投资不遗余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进行培养,这些都会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智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是和人的交往,而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再与人的交往中难免有欠缺的方面,孤僻、自私、自我中心等都是常出现的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3)忽视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孩子,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学校的班主任和带课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根据老师的指导家长要学会“赏识教育”,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的同时学会表达,让孩子找到自信。从而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使得创造性人格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聪绒,郑莉君.创造性人格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 程良道.论创造性人格的实质[J].科技创业月刊,2002(10).

[3] 戴冰,张惠,张庆林.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刍议[J].教育探索,2004(6).

[4] 葛孚瑾.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 权月彤.家庭环境中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 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8] 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功人生第一步[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