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精选(九篇)

亚健康的健康管理

第1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摘 要:根据多年中医证候学和亚健康研究基础,基于预防监测网络,以流行病学研究为基本方法,遴选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基础较好的亚健康监测与研究单元,研究面向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其标准,对推进亚健康研究和相关干预手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监测网络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39-02

健康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个人的总体感受,每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连、互为因果。而游离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也就应运而生了。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尚无器质性损害,而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临床表现多为自觉症状,并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和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从而给临床诊治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中医学对亚健康早有认识,《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指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积累过程,也就是所说的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是人体器质性、病理性改变,而中医学的优势在于它的认识论、方法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其临床干预往往也是对人体“功能态”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我国目前亚健康尚无系统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

1 研究要点

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从这一研究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制定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以四诊和其他诊断方法为基础,选定若干组相应证候群,对有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状态的相应人群进行诊断监测,同时研制《社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亚健康人群社会生活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等相关因素进行亚健康相关性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大样本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办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具体经验,为亚健康监测和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形成行之有效的诊断监测标准,推动亚健康的深入研究。

(2)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症状和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了解区域亚健康流行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亚健康流行规律和趋势,确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形成《社区亚健康人群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规范》。

(3)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系统对于亚健康人群实施监测和预防,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预防干预手段及效果评价研究对于科研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具意义和价值。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构架,在已有的预防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立1~2个省级亚健康监测示范城市。依托各省市健康教育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其它相关单位培养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亚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亚健康监测和评价工作。

2 构建思路

按照工作进度的要求,亚健康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应分为3个阶段实施,即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监测方案设计阶段;结合中医临床、医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评价分析和总结阶段。

2.1 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亚健康监测方案设计阶段

以中医临床证候学及医学心理学为基础,确定亚健康的诊断监测标准;制定、编制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中医特点的《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研究亚健康所构成中医证候的特征,选择若干项特定症状和指标,建立、修订和完善亚健康中医证候诊断和监测标准,研究调查问卷和监测模型的信度、效度及灵敏度的评测,同时依托预防监测网络,建立亚健康人群诊断标准、调查程序及筛选方法,制定亚健康状态人群监测采集、管理、质控方法及相关职责;并制定相关人员培训及管理方案。

2.2 结合中医临床 医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 大样本证候调查队伍的组织、培训和考核;实施大样本调查;建立亚健康人群证候学中医诊断及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和修定与完善监测内容

2.3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统计分析和评价总结阶段 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在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及其收集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结构、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的共性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包括:样本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工作,样本信度的分析评估工作,亚健康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网络运转及管理状况的评估分析工。

2.4 监测方法的研究内容及其拓展 配合第一阶段监测网络的建立,在其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亚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例如中西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对比性试验分析及评估,中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实施及其意义研究等。

第2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健康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健康体检作为自己的保健方式。怎样以健康体检为起点,通过宣传及其他途径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树立这种新健康理念,同时建立一整套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系统,并可以在人们没有发病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进行有效地管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能把企业员工的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当前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中一般都会对员工进行体检,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次,这是体现企业对员工的福利性措施,在进行体检时,一般都是由企业统一组织,到指定的医院或专门的体检中心来进行,体检模式为健康体检出体检报告在报告中发现问题员工个人咨询,第二年以同样的模式来进行,这种模式比较低级分散,主要针对员工个体的健康状况作出报告,而对群体的健康水平不能正确地评估,也不能做到有效地指导或干预。

体检报告还是各项检查结果的分散结果,体检者及体检的医务人员也不能对体检报告给予综合地评价,员工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体检没病求放心,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的水平上,没有意识到健康体检是为了预防疾病,是为了发现亚健康。而目前的健康实验室检查结果中不能反映出员工的亚健康状况,也不能在员工个体间形成互动,也不能在员工的运动、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上给予整体性或个体性地指导,更不能指导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

传统的医学模式主要是被动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新的医学模式则更加积极主动,侧重点放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对亚健康的调理上。健康体检就是一种较有效的全新的防病、保健措施,而现行的健康体检还缺乏有效地管理,因此,要把对健康体检的有效管理作为防病、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可以把健康体检作为起点,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在健康管理上把工作做实做好,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好对疾病的防控工作,才能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今后,要把健康体检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才能把健康体检提供到一个新的水平。

2健康管理的认识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被国内引进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科,也是新兴一个行业,其发展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慢性病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因此,使得医疗费用长期居高不下,人们强烈要求控制医疗费用,同时也在不断争取个人的健康权益,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对健康进行有效地管理,这也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的水平[1]。目前,在世界上健康管理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2006年卫生部在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教材中认为健康管理就是对人群或个体的健康进行整体上及个体上的全方位立体式检测,并作出评估,以指导对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或提供有益的健康咨询,其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来提高个体、集体及整个社会群体的健康水平[2]。健康体检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或起点,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前提,在健康体检中可以发现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体检报告作出全面评估,能为疾病的防治或对亚健康的调理提供参考依据,并进行有效地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控各种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还能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做好健康管理工作,能让健康体检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实现体检的目的,提高体检工作的质量。

WHO调查发现,在对人类健康或寿命的影响因素中,不良的习惯及生活方式占到60%,自然及社会环境因素占到17%,遗传因素占15%,医源性因素仅占8%,这更说明做好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

3企业员工实施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

“慢性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都是健康管理的适用对象,其中亚健康处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易转化为疾病状态,在所有人群中占有的比例最高,因此,亚健康人群成为了健康管理的主要对象。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治是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尽量让亚健康向好的方向转化,避免发展为疾病。实施健康管理改变了过去健康体检没有管理及后续服务的缺点,使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真正做到了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服务模式。笔者认为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方面要采取如下的模式,包括如下的步骤。

3.1健康调查健康调查一般是采取问卷的形式或通过咨询的方式,这是了解员工健康状况的有效的方法或途径。通过调查或问询可以了解员工的心理因素、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并作出评价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可以对员工制定针对性的体检方案,这也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3.2健康监测通过调查得到员工个人的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的电子档案,做到对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个人信息档案中要详细记录个人健康的基本信息、体检报告、评估报告、防治方案,应用体检软件及其他计算机先进技术对健康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对员工的信息还要跟踪检测,并对以后的体检报告中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健康问题,确保员工健康信息的连续性、预见性及完整性。

3.3健康评估,进行干预对个人的健康信息中的生理、心理及生活行为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科学客观的健康报告结果,按照报告对个体的健康状况作出前瞻性、个性地分析,并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免疫状况、衰老状况及慢性病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对个体按照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级别来给予归类,为个人制定出科学的健康维护计划。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了解发病或出现亚健康的原因,对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评估或预测。在企业中就是对员工的整体健康问题做出评估,针对整体健康问题采取群体干预措施。

3.4健康干预,全面防治在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健康管理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可以运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针对评估报告中对象的表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案,可以对其采取心理、药物、健身、生活方式及中医保健等全面的措施进行干预,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分层次来管理,还要全面地管理,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地健康管理模式。

争取在疾病没有发生或没有发展进行积极地干预,真正实现健康体检的目的。

3.5长期连续,促进健康与体检对象建立长期地联系机制,确保健康服务的长期性连续性,可以为对象提供日常的健康知识、免疫接种常识并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并为其健康定期督促,实现动态管理,对日后的个人信息要在采集、在评估,还要对健康管理计划作出调整,确保健康管理的长期切实地落实,达到如下目的:①以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重在预防,不断地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②通过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使亚健康有所改善并逐渐转变为健康状态。③个人发生疾病或处于预警状态,通过保健预防并结合临床治疗,促进个人的康复[3]。

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管理重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对亚健康状态的保健,要积极控制影响到员工健康的危险因素,在预防上要一、二级预防并举,通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对亚健康对象的生理、心理、行为、生物、社会等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重点是要预防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危险因素,还要对个体的血脂、血糖、体重、腰围等采取针对性地干预措施,逐渐提高其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好要进行早发现、早诊治及系统管理的二级预防。总之,对员工要进行健康体检,并有效地进行管理,还要结合临床预防及治疗,以确保其健康。

参考文献

[1]白书忠.在第三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的讲话[Z].北京.2006.5.

第3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从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到大洋网新闻中心副总监王建峰,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杭州网通总经理杜斌,域名注册系统顶尖专家、中国频道的CTO黄柏林,摩托罗拉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格利高里・弗洛斯特,前任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中兴通讯某营郑州处工程师程明,IT界有关透支健康导致生命早逝的噩耗不断被报道,关注IT人士的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其中东软集团嵌入式软件事业部大连开发中心副主任张东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32岁;网易CEO孙德棣去世时年仅38岁。深圳华为公司年仅25岁的员工胡新宇猝死的新闻更是敲响了IT人关注健康的警钟。

“健康是1,其他都是0”这一21世纪的健康新观念已深入人心,健康需要维护,健康是责任。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心理平衡,个人、家庭需要科学的健康管理,企事业组织同样需要健康的管理与规划。健康属于自己、属于家庭、属于社会。健康管理必将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面对IT人的健康状况,北京康亚医院有针对性地做出健康管理方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人体处于亚健康时评估人体健康状况采用的是模糊医学的方法,是对人体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价,是与传统医学不同的另类医学的观念。现在传统的医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期望。亚健康状态时,人体没有器质性病变,现有传统医疗检测设备很难对其原因做出描述和判断。因此要多方位的检测,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翔实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客户特殊的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具有量身定制的内涵。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揭示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使疾病在产生前就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的结果是健康而不是疾病。

IT业发生率最高的疾病是颈椎病、心理障碍、心肌供血不足等。这些疾病往往在普通的体检和医院全然查不出来,因此北京康亚医院通过亚健康系列体检、评估,给予IT人健康管理,最终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IT人大部分都年轻、精力充沛,但这些往往导致他们不珍惜健康,不善待生命,因此健康管理是督促、监理身体状况最好的方式。WHO的一项全球预测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中年人的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作为城市中多数正处于盛年的IT人,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都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肩负工作、生活双重负荷,但生理功能开始下降,代谢异常,加上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缺少运动,极易出现慢性疲劳、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和失眠、腰腿痛等症状。国家体改委曾公布的专项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当普通的体检没有能够检查到疾病的时候,并不意味着疾病就没有产生。因为,这时肌体可能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在健康管理中,健康评估是先锋,健康教育是铺路石,健康管理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结局。我们通过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对IT人身体状况进行直观、方便的数字化计算机管理,使IT人时时关注自身健康、时时提醒自身维护健康,全面改善IT人的健康状况。我们的国家会腾飞,我们的社会会稳定,我们的IT人也会更健康。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中路志新桥西北角志新村小区 25号院 1号楼 100083

第4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亚健康 干预措施

亚健康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我国于1996年5月正式提出。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等[1]。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失眠或睡觉障碍、心理疲劳、便秘、障碍、时差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多种心身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外,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险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疾病。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干预处理,身体则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这正是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所在。

1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有人指出:中国人口中健康人群占15%,非亚健康者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率不同,最高达到96%,且与职称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 。暨南大学医学院对广东省19所高等学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3]: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为79.17%,小于40岁组发生率为男性为71.3%,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更令人吃惊:近5年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5岁。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笔者2007年曾对河池学院226名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4]:有77.50%的女教师和69.81%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34.96%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症状。

2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2.1 身心过度疲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科研与职称评定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导致教师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造成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引起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期望值较高,过分追求完美,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

2.2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膳食不平衡、吸烟、酗洒、过少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原因。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2.2.1 膳食不平衡 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均可引起疾病。一些教师工作和科研任务较多,时间紧,对一日三餐安排得不合理,饥一顿,饱一餐,有时不吃早餐,有时暴饮暴食,一些教师应酬多,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摄入量过多;也有部份女教师追求苗条,有意节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或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隐患。从我院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不断上升及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 吸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少量的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但同时降低了大脑的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受到破坏。短暂的兴奋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超限抑制和疲劳。长久吸烟,尼古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智能衰退,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工作和学习效力下降。

2.2.3 酗酒 洒精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为中枢抑制。少量饮酒出现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兴奋等现象,大量饮酒后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也会降低人们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会损害肝功能。

2.2.4 运动不足 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常常以车代步,用于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沉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长期运动不足,使得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协调性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久而久之会出现新陈代谢减慢,思维迟钝,大脑功能退化,免疫功能降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或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3 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 水源、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3 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亚健康是机体在功能状态下降时发出的信号,但亚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它极不稳定,易于转化,随时可以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恢复或由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恶化。究竟向哪一方面转化,就要看人体自身采取的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普遍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学校应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年龄,亚健康类型分别进行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工作,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2)调整个人心态,减轻工作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寻找最佳的,合理的休闲方式来摆脱压力。(3)加强教师食堂管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4)遵循生物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严格作息时间与生物钟同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5)合理科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6)定期健康体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高校教师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各方面困难,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降低亚健康状态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 考 文 献

[1] 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 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9-111.

第5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健康管理是什么?

健康管理的定义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实施健康管理是为了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由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健康管理公司和医疗机构是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干预实施。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各个角度对个人进行的全面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健康管理的科学依据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险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从发生早期病变,到出现临床症状,最后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具体来说,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随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通过有效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可以改变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就能得到控制并降低,这就意味着个人患病几率的控制和降低。这构成了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科学依据。例如: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对于这些危险因素,个人无能为力,无法改善,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血压、血糖、运动水平等,可以随着生活行为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增加运动量和合理膳食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这些危险因素的降低可以降低发生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和乳腺癌等。这些因素是个人可以控制并改善的,是健康管理的依据所在。

健康管理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第二步:健康状况评价和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第三步: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即解决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健康管理就是遵照上述的步骤不断循环,解决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实现最大程度地避免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最早在欧美风行,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兴起是由于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寿命延长和各类慢性疾病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而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的饮食被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饮食所取代;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形式被以脑力和轻微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形式所取代。这看似舒适的生活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温柔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了人们的健康。这个隐匿、温柔的杀手就是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运动量不足为主要代表。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我们统称为生活方式疾病。这些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病,以及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提高,不仅使个人遭受了疾病的折磨,也使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

面对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挑战,美国政府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提倡人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等,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下降50%,其中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糖尿病发病率下降50%,肿瘤发病率下降1/3,人均寿命延长10年。

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生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

企业决策层也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改变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导向。美国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为其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除了人群的健康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其效益费用比是:3.24:1。其中:高血压:4.29:1;高血脂:5.25:1;戒烟:2.24:1;体重:1.69:1。

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90%和10%的规律: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参加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为什么要健康管理?

现代人健康现状及亚健康

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是这样规定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持续完好状态。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且生活无规律,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出现种种不适的症状:身体疲乏、腰酸背痛、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衰退、焦虑烦躁、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但到医院去做健康体检,又没有特殊的异常发现,下不了具体的疾病诊断。这种既不是健康人,也不是病人的中间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亚健康”。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之间,发生年龄主要在35~60

岁之间。人群分布特点为: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干部、私企老板、影视明星是亚健康高发的人群,青少年亚健康问题令人担忧,老年人亚健康问题复杂多变,特殊职业人员亚健康问题突出。

亚健康的主要起因:

1,过度紧张和压力;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等;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

亚健康的主要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中,它可能自发的向疾病状态转化,也可能通过个人的自觉改变向健康状态转化。但是向健康状态的转化是需要个人付出代价与努力的,这就需要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保健康,省支出

健康管理可以:

科学评估自己患慢性病的危险性,了解健康隐患;

主动预防、降低并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对疾病患者,通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

――据医学专家研究,一个人自发育完全成熟之日起即开始走向衰老(一般男人为25岁,女人为22岁),只是起初很缓慢,难以觉察,直到中年才开始显现,及至老年则不断加速。尽管人的衰老与死亡这一自然现象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和逃避,然而减慢衰老,延长寿命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参加健康管理虽不会使人永远年轻,但可以使个人的衰老减慢,并保持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就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健康管理的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有效的主动预防与干预,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按照医嘱定期服药的几率提高了50%,其医生能够开出更为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的几率提高了60%,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了50%,医疗成本降低了30%。

――在计算对于健康的投资与回报时,虽然对于不同疾病的高危群体的投入与产出是不一样的,但是一个可以值得参照的数字是:在健康管理计划上每投入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以减少8―9元钱。

谁是受益者?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它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健康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常规医疗中的患病者,而是所有人,它的受益者包括所有的健康人和非健康人:

健康人群

希望保持健康身心的健康群体。已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评价,保持低风险水平,尽享健康人生。

亚健康人群

希望定期得到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价及健康改善指导的亚健康群体。在健康顾问指导下随时监控健康状态,有意识地参与健康改善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整体健康水平。

高危人群

已有明显高危倾向并需要立即改善健康状况的群体。需要定期得到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价,并在健康顾问的指导下密切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已患病者

在参与就诊的同时希望积极参与自身健康改善的群体。需要在生活和行为方式上进行全面改善,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它山之石,如何攻玉?

它山之石――国外经验

美国是健康管理发展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健康管理策略在美国主要有6种,这6种健康管理策略,都值得我们结合国情,予以借鉴。

1、生活方式管理:主要关注健康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健康风险,这些行为和风险将影响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生活方式管理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择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使用对健康或预防有益的行为塑造方法促进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减少健康风险因素。生活方式管理方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者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此,要调动个体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心。生活方式管理的效果取决于如何使用行为干预技术来激励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行为。四类促进健康行为改变的主要干预技术措施是教育、激励、训练和市场营销。

2、需求管理:以人群为基础、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健康以及寻求适当的医疗保健来控制健康消费的支出和改善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需求管理试图减少人们对原以为必须的、昂贵的、和临床上不一定有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使用。需求管理使用电话、互联网等远程病人管理方式来指导个体正确地利用各种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3、疾病管理:着眼于某一种特定疾病,如糖尿病,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与强调病人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支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疾病管理强调利用循证医学指导和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疾病恶化。疾病管理以改善病人健康为基本标准来评价所采取行动的临床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4、灾难性病伤管理:为患癌症等灾难性病伤的病人及家庭提供各种医疗服务,要求高度专业化的疾病管理,解决相对少见和高价的问题。通过帮助协调医疗活动和管理多维化的治疗方案,灾难性病伤管理可以减少花费和改善结果。通过综合利用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病人自我保健的选择和多学科小组的管理,使医疗需求复杂的病人在临床、财政和心理上都能获得最优化结果。

5、残疾管理:试图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并从雇主的角度出发,根据伤残程度分别处理以尽量减少因残疾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残疾管理的具体目标是:防止残疾恶化;注重残疾人的功能性能力恢复而不仅是病人疼痛的缓解;设定残疾人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详细说明残疾人今后行动的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对残疾人的影响;帮助残疾人和雇主进行有效的沟通;有需要时考虑残疾人的复职情况。

6、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通过协调不

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这些策略都是以人的健康需要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般来说,在美国,雇主需要对员工进行需求管理,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需要开展疾病管理,大型企业需要进行残疾管理,人寿保险公司、雇主和社会福利机构会提供灾难性病伤管理。随着健康管理实践和研究兴趣的不断扩展,美国发达的流行病学、管理科学和行为医学为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如何攻玉?――国内发展

在我国。健康管理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健康管理的从业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估计全国在10万人以上,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的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兴的健康管理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一支健康管理专业队伍,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目前有各类体检机构5000多家,但做健康体检的人数还是远远少于就医的人数。当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普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时,我国仅占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2007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白书忠指出,解决13亿人民的健康,不能单靠“药片和手术刀”,而应主要依靠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产业及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

根据我们的国情,微观上,健康管理针对个人、公司和企业;宏观上,健康管理针对政府和整个社会。

微观健康管理:对个人来说,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组合,因此应针对个人自身危险因素筛选出个人健康管理处方,使每个人都能更有效地针对自己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企业来说,健康管理还可汇总、评价群体健康信息,作出人群健康管理资讯报告,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群健康需求的参考信息。

第6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亚健康; 健康体检; 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61-02

doi:10.14033/ki.cfmr.2015.03.033

亚健康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低质的健康状态,这种低质状态虽然还是健康状态、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但是如不加以调节或治疗,则有可能发展为疾病,因此亚健康对人的健康已经构成危险。目前,关于亚健康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危险因素与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医诊断与干预方法研究等方面,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在亚健康的监控与判定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要想发现亚健康,健康体检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因为它可以通过发现受检者检验值微小的变化,从而做出临床判断,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防治[1]。司徒志强等[2]研究发现,心电图表现可以较为敏感的反映人的亚健康状态。笔者亦通过对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无创、廉价、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可以作为亚健康的初筛方法推广应用。现将之总结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亚健康状态判断标准及《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的亚健康状态筛选流程,从2013年7月-2013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的1056人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亚健康人群共216例,并同时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人群83例,将他们的一般资料及心电图结果纳入统计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亚健康状态的判断标准

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拟定亚健康状态的判断标准:(1)反复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2)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所偏离但不符合临床疾病诊断;(3)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4)尽管有非重大器质性疾病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减退无因果联系。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年龄25~45岁,性别不限;(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3.2 排除标准 (1)处于围绝经期女性;(2)有吸烟及嗜酒史者;(3)检查前1周内有服用各种药物者;(4)检查前1 d内有饮用咖啡、浓茶及情绪激动者;(5)专业运动员。

1.4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检查前安静休息3 min以上,取平卧位,全身放松,采用12导光电心电图机(日本光电ECG- 1350P型)连续描记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检查,纸速25 mm/s,增益1 mV/cm。确保所记录基线平稳、无干扰、图像清晰,诊断标准以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推荐的《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3]为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记录和判断结果。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亚健康人群组心电图结果中存在有窦性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心电图改变。健康人群组与亚健康人群组异常心电图出现率分别为13.25%与2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的生理状态大致可以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游离状态。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有可能向疾病转化,在这一中间状态中,可能会有这些疾病的早期表现或先兆症状,但这些早期表现及先兆症状往往被人忽视,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让科学的检测与评估技术成为健康、亚健康与疾病评估的基础[4]。对于无明显疾病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常常被人忽视,这恰恰是很危险的,如老年无症状的心律失常,因为得不到自己与医生的重视,因此其危害更大[5]。

亚健康作为一个当代医学的新概念,对医学尤其是保健医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6]。随着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正越来越大[7]。尤其是公务员,近年来,他们已经成为亚健康的高发职业人群[8]。既往医学界关注更多的是对疾病的研究,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对于健康的重视,亚健康问题正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亚健康的产生最主要是社会心理应激原引起的应激情绪反应,主要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适度的紧张与焦虑可以提高警惕人的警觉水平,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如果过度的、长时间的紧张与焦虑以及精神长期或反复处于紧张状态,则会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功能的持续亢进,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亚健康虽然不属器质性病变,但长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导致亚健康逐渐演变为各种恶性肿瘤和慢性心血管疾病。

在亚健康的诊断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国内主要有临床症状诊断及量表诊断法[9]。在亚健康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所提供的各种检测与分析技术[10]。亚健康的成因有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上述因素均可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11]。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激动的电学活动,心肌的功能活动由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这种拮抗性能可以灵敏地调节心脏的活动以维持其稳态和适应机体的需要。心电图的改变一般认为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涉及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全身代谢的影响、药物的作用等。而亚健康的产生最主要是社会心理应激所产生,长期社会心理应激以及睡眠节律的失调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电图异常改变。心电图检查有异常发现者的人群当中,当然有部分属于心电图的正常变异者,但仍然存在部分非正常变异者,这些非正常变异者此时并非健康状态,而是亚健康状态,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处于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有必要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所发现的心电图异常有助于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12]。心电图在亚健康人群中伴有正常范围改变或轻度异常改变均能演变为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是器质性疾病的前兆[13]。但是,如要充分发挥心电图检查在亚健康监测中的诊断作用,单靠一次心电图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心电图某些波或波段的异常改变,有可能预示患有某种疾患,但也有可能是正常变异[14]。例如,右束支在解剖学上细而长,易发生阻滞,其临床意义应视心脏其他方面情况而定,如出现在健康临床上无明显心脏病者常无重要意义,对既往心电图正常突然发生的右束支阻滞则应考虑病理意义[15]。加之心电图记录的只是心肌激动的电学活动,心电图检测技术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还受到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影响。此外,心电图结果与年龄因素也有关,譬如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加,心电图阳性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与增龄呈现正相关[14]。因此,建议定期复查,建立心电图检查档案,对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动态分析其心电图变化与演变,并密切结合其它检查与临床资料如年龄与性别等等,如此才能得出有利于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的正确解释。

参考文献

[1]杨菊.2640例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64-65.

[2]司徒志强,王明飞.人群亚健康状态与心电图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30(9):1507-1508.

[3]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译.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4.

[4]刘贵杰.亚健康测量技术与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92.

[5]季敏娜.老年健康体检无症状心律失常综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51-53.

[6]王俊,郭雯,王景芳.亚健康与21世纪医学[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1):106-108.

[7]张国方,罗美香,林燕.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5-97.

[8]辜洁妮,朱惠莲,许斌,等.广州市越秀区部分公务员亚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2):124-127.

[9]刘键,李锋.躯体亚健康的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2):222-224.

[10]周辉,项平,曾强,等.亚健康状态的现代化评估[J].北京中医药,2009,28(11):852-855.

[11]孙雪梅,马直勉,张卉.某高校2629例教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527-528.

[12]肖炉芳,孙钰,林振中.健康人异常心电图的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1):88-90.

[13]刘景霞,孙晓宁.亚健康人群中的111例心电图特征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3):239-240.

[14]韩玉芬,庞素念.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心电图对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4):550-551.

第7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中医药;辨证论治

current research on sub-health status for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yan zhe-lin,liu tong-hu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ade the definition of sub-health status as no organic lesion with som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patient.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sub-health is the critical state of both phys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stitution.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effective manner to intervene the sub-health status.this review focuses on sub-health research progress combined with its clinical features.

[key words] sub-health statu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这种虽无明确疾病却不健康的状况并不稳定,其中潜伏着发展为某种病理损害的可能性极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疾病,因此可将亚健康状态看作是一系列器质性疾病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的先兆。但如果及时给予合理的干预,机体还可以恢复到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疲劳,睡眠障碍和精神情志的异常。而引起这些症状最基本的原因是情志失调及心理压力过大,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据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0%,其中80%以上年龄在20~40岁[1]。

现代中医认为:亚健康处于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的临界状态。生理上,个体体质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兼夹体质尽管包含病理变化的特点,但体质的兼夹现象毕竟不是病理过程,至多只能看作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与体质之间关系甚密。例如,素体脾气虚者,其疲倦、乏力之症明显,胃口欠佳、便溏;而素体肝阳偏盛者,则烦躁易怒明显。中医理论认为对亚健康状态要“防患于未然”。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3个层次,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对于“治未病”,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瘥后防复”,分别指“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病的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已经好转或痊愈后要采取适当方法防止复发” [2]。

1 亚健康群体的证候分布

1.1 文献分析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学者对亚健康状态结果作出模糊聚类分析,亚健康群体主要属于中医所说的郁证、痰湿和虚证三大类。由此可见,针对病理性体质者所处的亚健康状态而言,可从体质入手将其分型为:脾、心、肺、肝气虚型、肝郁型、瘀阻型、痰湿型、内热(实热与虚热)型、脾肾阳虚型[3]。

现代研究表明,亚健康多为身心疾病的患者,也即中医所说情志所伤,持续的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必将使机体交感神经、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发展成亚健康状态。此类体质者亚健康状态多属于郁证。亚健康中的郁证型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但情志因素是否导致郁证,除与精神刺激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关系密切。机体“脏气弱”,是郁证发病的内在因素。郁证病变初期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若经久不愈,则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的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肾亏虚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反复多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4]。

亚健康中的虚证型发生原因复杂:生理上,先天禀赋虚弱,或者随年龄增长的自然衰老,均表现的脏腑功能衰退,正气内虚,卫外不固,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降低;生活方式上,包括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情志内伤,嗜欲等都是罹患虚证的重要原因;其他也可见于疾病后期的康复阶段。不同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体质而形成的亚健康虚证,虽然患者主诉症状复杂多样,但其病机性质和传变趋向,不外乎阴、阳、气、血四虚。

此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亚健康虚证可能只起于一个脏腑,但由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脏腑间生克制化的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如果亚健康状态不及时调整,往往演变为多个脏腑、阴阳和气血的亏虚,临床可表现各脏腑功能的明显减退[5]。

亚健康中的痰湿型多由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引起,尤其是脾阳不运是发病的关键。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血液流变学表现出浓、黏、凝、滞之血瘀痰阻样改变,痰浊、瘀血为机体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脏腑功能低下与病理性产物积聚相互影响,加速衰老或疾病进程。痰阻型亚健康患者如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6]。综合考察各类型的亚健康患者,其证候要素按所占比例多少依次排列如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脾虚湿阻、肝肾阴虚、痰热内扰、肝郁化火。

1.2 临床医学调查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其分为以下8型[7]:(1)肝气郁结证:有学者[8]对肝失疏泄辨治作了探讨,认为肝失疏泄,功能减弱或太过为主要病机,以肝失疏泄为主轴疏肝解郁为基础,是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良策之一。有学者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其中肝木虚寒,肝失疏泄占有重要地位[9]。(2)肝郁脾虚证:有学者[10]调查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多见。有学者[11]报道50例具有情绪抑郁或情急易怒、胸胁胀满、心烦失眠等症状的肝郁气滞型亚健康状态进行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3)心脾两虚证:有学者[12]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具有疲劳、记忆力下降、睡眠欠佳等症状的4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有学者[13]用归脾汤治疗48例疲劳过度患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4)肝肾阴虚证。(5)肺脾气虚证。(6)脾虚湿阻证。(7)肝郁化火证。(8)痰热内扰证。

2 亚健康结合临床特征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指明了方向。通过研究亚健康病证结合临床特征,可以从中探知亚健康中医证候的辨证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根据亚健康状态的定义,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相关研究文献,制定了亚健康状态的判断参考标准,包括两个方面:(1)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无明确疾病诊断;(2)或尽管具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14]。

依据上述标准,对前往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部分人群进行非随机抽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参加体检的人员现场发放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问卷在调查员的指导和监督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当场回收。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原始调查数据出发,寻找小于原始数据的独立公因子,用独立公因子解释原始数据的内在联系,进而获得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临床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腰背酸痛,疲倦乏力,腿膝酸软,咽干,失眠多梦,脱发,盗汗,大便干结,耳鸣,眼涩,手脚心热等:另外,还有心慌、记忆力差、头晕、听力减退、眼花、眼胀、反应迟钝、小便短赤、性欲减退、手足麻木、怕热、少气懒言等症状出现频率较低[10]。

3 亚健康病证结合临床特征的研究思路及展望

中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影响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因素很多,证候的产生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宏观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它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是一组独特症状的集合群,用模糊数学语言来讲,“证”可看作是一种由相应的“症”所构成的模糊集合,“症”的不同模糊集合,构成了不同的“证”。目前证候宏观标准的产生很少在群体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数理统计推断,多元分析是研究多因素和多指标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群体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探讨中医证候是实现证候规范化、客观化的手段之一。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未发现特异性致病因素。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针对亚健康中医证候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需要关键解决的问题:(1)严格按照美国cdc诊断标准收集病例,保证病例诊断的准确性,这是决定研究能否出结果以及结果是否可靠的前提。(2)病例来源尽量散在不同城区,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合作研究,这是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推广使用的前提。(3)选择合适、科学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收集资料,并选择恰当的多元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调查资料的内容合理、全面,而且要解决中医症状的量化问题,事先制定统一的症状量化标准。(5)结果需要经过临床反复验证、修改、完善。从而提出亚健康的证候的规范化、定量化、易操作的辨证标准,这是提高亚健康防治水平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快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武月萍,刘爱华,周军丽.“治未病”与亚健康.光明中医,2009,2(24):314.

2 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河南中医,2001,21(3):11-13.

3 袁立霞,刘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证治评析.中医药学刊,2005,23(3):494-495.

4 吴童,任一心,王志国.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概况.中医药学报,2004,32(1):57-58.

5 杨志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426-427.

6 黄超岚.论传统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与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信息,2003,20(4):4-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8 何源浩,吕军影,吴新贵.亚健康状态从肝失疏泄辨治探讨.中国中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5:426-427.

9 李士懋.应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4,23(5):306-307.

10 杨丽莎,王秋萍,周劲刚,等.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34-37.

11 何文莉.逍遥散加减治疗亚健康状态50例.新中医,2008,10:79.

第8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亚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如是规定:健康不仅只是没有疾病和功能衰弱,应该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1]。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亚健康(sub-health)进行了定义: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它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的心理或生理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又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它既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于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并且患有亚健康的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坚实基础,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前提。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是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将公办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的民营资金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但由于办学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同于普通高校,办学条件也不如普通高校完善等因素的限制,因而导致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现状,深入分析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疏导和调适方法,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质,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处理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以促进独立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

由于独立学院具有特殊性,其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教育也比其他普通高校显得更加重要。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实际问题不难可以看出: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多为城镇独生子女居多,从小接受的是父母的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人生活无规律性,养成各类不良嗜好,缺乏适当适量的运动锻炼,致使造成自身生物钟失衡,最终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陷入身体上的亚健康状态。

2)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入学成绩较普通高校大学生低,学习自觉性较差,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均衡,这些都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和心理调节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区别,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

因为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是相互联系的、互补促进的,所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的形成前提就是要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做基石,而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又能承担起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长期特殊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培养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各类优缺点并存的心理素质特征,仅仅机械性执行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进而提高独立学院管理水平,达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态的最终目的。引导策略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积极普及健康知识

学校方面应当扩展健康教育,重视健康知识普及,使学生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并且引导他们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健康促进的核心内容,对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独立学院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健康信念培养、营养膳食和身体锻炼等,教会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并理解促进健康的手段,强化学生们预防亚健康意识和疾病的能力。倡导健康的运动方式,运动可以调节身体和脑的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大大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可以激发正能量,使之精力充沛,改善心理素质[2];另外,体育运动被人们认为是防治亚健康的有效途径。体育运动应遵守循序渐进,合理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频率,持之以恒的原则。

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科学的学生课余生活,宣传既健康又有活力的休闲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健康交流和团队合作,适应团体生活,广泛阅读书籍、多走进大自然,从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3];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维护健康、抵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秉承“早睡早起、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健康生活宗旨。人体保持健康一项重要条件就是充足的睡眠时间,正常的睡眠习惯维系整个机体的正常生理运转,保障整个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器官行使功能。因此,倡导学生按照人体生物钟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更应注重膳食营养平衡,膳食营养科学化是健康的有力保障,若要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困扰首先应改善日常膳食结构及规律,按时进餐,按需进餐、注重营养搭配,切忌暴饮暴食,保持正常体重,通过多食瓜果蔬菜和粗粮来补充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4]。

4)引导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校方应积极开展帮助、教育学生拥有正确合理的学习安排,节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随时观察,使厌学及压力过大现象“零发生”[5]。当前,专家学者一致同意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最有效方法是自我调节的见地。当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并积极正面地面对它,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摆脱亚健康的状态。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加大对学生关心的力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业和业余生活中去,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学习和娱乐生活,多开展贴近学生兴趣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做到劳逸结合,缓解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2.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

引用文献:

[1]Karen G,Barbara K.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J].2011,17(3):339-402.

[2]王平,韩慧亚,宋慧君,等.超高倍多相显微镜亚健康血象10000例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2,3(2):131-134.

[3]王静,谢宜鹏.安徽省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0,20(2):0217-02.

第9篇:亚健康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护士心理亚健康康奈尔医学指数研究与分析

“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可能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由于工作负担重,行业管理严格,人际关系矛盾,角色冲突,护士经常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死亡以及职业的低社会评价等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此效应影响护士的情绪状态,既而影响忽视的健康水平。为了解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采取有效的干预和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长春市3所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以长春市(及附属县级)3所医院的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正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③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告知调查对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本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92.6%。

方法:⑴本研究采用定式问卷的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⑵调查问卷包括:①基本资料问卷。②康奈尔医学指数,根据不同的得分情况分为4个区:Ⅰ区(正常);Ⅱ区(准正常);Ⅲ区(准神经症);Ⅳ区(神经症)。排除神经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患者后,其余人员不良心理状况持续2周或以上,被确定为心理亚健康状态。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士一般情况:138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岁27人,21~30岁744人,41~50岁159人,51~55岁12人;平均年龄33.47±1.32岁。中专学历261人,大专学历720人,本科学历408人。无行政职务1240人,病区护士长134人,科护士长15人。

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在1389名护士中,根据CMI神经症识别图判别分类,处于区域Ⅲ的护士516名,对该区域护士进行精神科访谈,其中有6名护士不良心理状况持续时间<2周,最后确定此次调查的护士中有510名处于本研究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占被调查对象的36.72%。

不同年龄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5.52,P<0.001),随后又做了多重比较(SNK和LSD法),结果显示,31~40岁年龄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任何年龄组护士(P<0.0045)。

科室、职称、婚姻状况、是否轮夜班,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都不同,急诊科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任何一个科室(P<0.001)。

临时组护士、合同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正式组护士(P<0.001),不同行政职务、学历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36.72%,高于张清华的调查结果[4]。其原因可能是地区和社会差异或与样本量的大小有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提示有关部门应针对护理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因素:在调查中发现31~40岁年龄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最高,这是由于他们正处在家庭和事业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家庭方面要扮演多重角色,家庭负担较重;在事业方面个人专业需要增加,工作责任感增强,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解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身体平衡失调,易发生器质障碍。

合同与临时护士缺乏工资福利、单位政策、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同时又缺乏成长发展前景的激励因素。按照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论、合同与临时护士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没有得到了满足,而当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让其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所以合同与临时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式组护士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