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精选(九篇)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

第1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危险点分析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点,这些因素为施工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可以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环境因素。大型水利工程的许多项目受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选址多数远离城镇,像三峡大坝工程、小浪底水电站工程等,大多地处深山峡谷,交通不便,并且自然环境复杂,潜在的危险性大。许多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受气象条件影响而引发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大,经常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故的威胁,现场安全控制难度很大。

(2)技术因素。水利工程的建筑物构造形式多样、施工工艺复杂,如大坝、桥梁、隧道等主体建筑,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工种作业、多类型设备同时运行,在同一施工现场发生水平、立体交叉作业,这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员、设备危险因素,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对策予以消除或加以控制。

(3)人员因素。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分布地域广泛,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进行施工已是一种普遍的现场,分包单位的能力良莠不齐和用工的多元化,人员流动频繁,安全管理资源不足,加大了管理到位的难度。

二、PDCA循环的过程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关于管理过程运行的模型,又称为“戴明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方法。PDCA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英文的首字母的缩写,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闭环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要经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将PDCA循环应用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为整个企业、各部门以及各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科学化、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可以适用于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也可以适用于各分项工程和各施工工序,基层班组施工工序的PDCA循环包含于各部门分项工程的PDCA循环中,各部门分项工程的PDCA循环包含于整个企业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PDCA循环中。每层分别循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但是不管小环还是大环,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绕着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展开,通过大环套小环把企业部门以及工程各工序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基本原理是:制定某段时间安全生产管理的计划;针对制定的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根据实施的结果进行效果检查;对总结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进行解决。

P阶段:计划(Plan)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水利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通过分析找出危险源存在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具体步骤如下:(1)针对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现状,通过现场安全检查找出不安全因素,应用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对某一具体施工工序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具体的分类,确定危险源,这样的分类辨识方法便于危险源的动态管理。(2)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施工过程中产生危险源的原因。(3)从找出的的原因中分析出主要影响安全的因素。将危险因素作为主要控制对象,根据现有施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4)根据制定的整改方案和计划,具体落实到与危险源相关的人员,严格按照5W1H进行贯彻执行。D阶段:执行(Do)阶段(5)管理人员按照制定的安全计划和措施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实施。

C阶段:检查(Check)阶段(6)在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实际执行的效果的检查,与安全措施计划中的预期目的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偏差及时制定纠正措施,保证安全措施的执行的效果达到计划要求。

A阶段:处理(Action)阶段(7)总结经验,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安全管理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这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纳入有关的规章制度,作为进一步的工作标准;失败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防止以后再次发生。(8)一个循环的结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是连续不间断进行的,对于仍然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成为下一个循环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PDCA循环的分析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PDCA循环以实现“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为目的,以风险管理的过程为核心,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补充或者改进现有的安全措施。水利工程单位的各部门和班组都应根据各自的安全责任,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细化,制定管理和保障措施,确保上级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在PDCA循环运行过程中,不论大环还是小环,都随着施工条件、现场环境和施工人员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都会随着改变,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PDCA循环。尤其体现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技术、人员因素复杂多变,使安全事故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目前虽然许多施工现场开展了安全性评价,但是缺乏事故发生的预见性,只是针对施工现场的状态分析,不能预测和判断下阶段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这就需要通过PDCA循环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使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结束语

第2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宝鸡峡灌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抗旱防汛;应急抢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10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5.050

1 灌区水利工程概况

宝鸡峡灌区是一个多枢纽、引抽并举、渠库结合、长距离输水、大型建筑物多的特大型灌区,名列全国十大灌区之一。水源以渭河径流为主,引水流量95m3/s,灌溉宝鸡、杨凌、咸阳、西安4市(区)14个县(区)的291.6万亩农田。

灌区现有引水枢纽2处;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3.31亿m3;抽水站22座,装机功率2.69万kW;干渠6条,长412.62km;支分渠77条,长688.02km;退水渠24条,长51.488km;斗渠1956条,长2174.76km;共有各类建筑物5362座。水电站4座,总装机3.27万kW。经过多年建设改造,已形成新、老灌区结合,引蓄提排兼备,渠库井塘互补的大型灌排系统。灌溉面积占陕西省耕地的1/18,年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累计增产粮食257亿kg,社会效益达40亿元以上。

2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2014年,宝鸡峡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积极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和防汛安全目标,采取了多种措施,全面加强了灌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

全局上下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分监管责任、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逐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通过逐单位、逐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承诺签名等方式,按照各单位一把手对水利工程安全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当事人负直接责任的要求,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到单位、部门和职工个人,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狠抓水利工程安全的合力。

2.2 突出工作重点,确保防汛安全

全局一是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完成了6座水库度汛计划与防洪预案修编工作;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及时下达落实防汛应急项目40项;分头组织召开了6座水库联防会议,落实了联防机构及人员职责;组织召开了全局防汛会议,全面安排落实防汛任务。二是努力提高防汛工作能力。在抓好全局设防单位日常值班、巡查的同时,健全局机关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处置突出事件;编印《宝鸡峡灌区防汛手册》,规范指导全局防汛工作。三是切实抓好秋淋天气灌区防汛。9月份灌区出现连续降雨,防汛形势严峻,安全隐患频发,局防汛办密切收集传递灌区雨情、汛情,及时预警,科学指导6座水库调度运用,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及时统计整理水毁隐患实情,下发督办通知,认真做好应急处理,确保了灌区枢纽、水库、98km、南北干渠及重点建筑物安全渡汛。

2.3 强化安全引导,促进工程安全

一是落实专项经费、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审查修改等,完成了98km及北干渠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灌区6座水库大坝安全应急预案及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工作。二是完善渠道巡护查险制度,及时处置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密切关注渠道引水状况,严控渠道警戒水位红线,确保了灌区工程设施运行安全。三是全年安排落实重点维修及应急项目53项,及时消除了重点部位安全隐患。四是组织开展了“98km工程安全及运行管理会议”、“北干香里渠道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加强工程管理,多项措施并举,全力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2.4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防患于未然

重点抓了渠道行水、发电生产、工程施工等领域安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分析工程安全方面的重大隐患,落实责任,认真排查治理,防患于未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及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限期整改落实。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对完成除险加固但尚未通过竣工验收和洪水考验的水利工程,落实承建单位加强隐患排查,完善治理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2.5 多方协作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

督促各在建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多方抓好水利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各项目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细化各环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规范操作,防范高处坠落、坍塌、滑坡、岩爆、触电等事故发生;加强汛期施工安全管理,严防较大水毁事件发生,确保水利工程建设

安全。

2.6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各级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宝鸡峡灌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办法》,坚持不懈学法、遵法、守法,多方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按照陕西省政府职工安全培训要求,分级负责,分批实施,组织开展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使大家熟知安全法规,自觉遵守安全制度,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自觉性,努力提升各级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扎实做好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健全工地安全管理网络,切实提高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2.7 开展安全应急、救助演练,夯实工程安全基础工作

指导各单位贯彻《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积极完善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不定期组织应急救助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在建工程“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编制工作,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监管。按照水利部、水利厅关于开展水利项目安全评价要求,先后完成了98km存在问题及隐患排查、灌区干支渠道挖伤取土侵权检查、南干渠兴平段工程现场调查、灌区水库安全监测工作调查报告、灌区工程现状“十三五”调研报告、灌区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北干板桥退水渠工程调查报告,摸清底子,明确对策,有效夯实工程安全管理

基础。

2.8 加强渠道安全防护工作,提高群众涉水安全意识

管理局下拔专项经费,督促各站在渠堤水库、路口栽立安全警示牌、警示桩,统一购置配发涉水安全救助器具,开展总干、南干、北干渠群众涉水安全事故应急救助演练活动;出动宣传车,开动广播喇叭,印发通告、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积极做好灌区日常安全宣传、警示、防范、巡护和应急,多方维护水利工程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合力打造平安灌区。

3 实际效果与体会

经过多方并举,狠抓落实,2014年宝鸡峡灌区水利工程运行实现了安全无事故,职工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抢险保障、涉水安全救助能力明显提升。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责任到人是关键;加强教育、警示防范、积极预防是基础;突出巡查、科学调度、保障防汛是重点;排查隐患、采取对策、综合治理是手段;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救助演练是助推器。

4 结语

第3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聚焦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和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两条主线,紧扣“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观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切实压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强水利安全生产防范治理能力,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有效防范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我县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整治目标

(一)推动各单位坚持以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

(二)压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完善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进安全生产由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推动为主向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行政执法检查为主向生产经营单位日常自查自纠转变。

(三)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一岗双责”、“三个必须”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三、主要任务

分为2个专题和5个重点领域。

(一)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各单位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把安全生产纳入水利干部职工培训内容,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学习,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制定并落实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完善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强化分级监管、上下联动、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相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三是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题重点任务见附件1。

(二)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专题。一是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相关规定,完善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推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导则(试行)》《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水闸)运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等要求,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辨识管控危险源,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每月定期上报危险源、隐患和事故信息。三是大力推进水利标准化创建与达标。水利运行工程开展“三化”改革,推动管理标准化;推动水利在建项目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创建,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农村水电站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鼓励和支持全县水利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及自评工作;指导水利施工企业达标创建,加强标准化达标的动态管理,健全达标单位退出机制。专题重点任务详见附件2。

(三)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整治。重点整治水利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承揽工程及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等问题;水利施工重大危险源(尤其是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起重吊装、围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工程以及油库、炸药库等)的施工专项方案编制情况和风险隐患防控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水库工程建设及除险加固、小水电站建设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山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整治重点任务详见附件3。(有关科室、单位分工负责)

(四)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整治。重点整治水库大坝、水电站(含农村水电)、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安全监测、应急处置措施等不健全;维修检修时有限空间作业失控;不按规定蓄水等。整治重点任务详见附件4。(有关科室、单位分工负责)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清晰、存在监管盲区、应急管理制度不落实、有条件交给专业单位管理但未交其管理、多年积存不用的危化品剧未消除等。整治重点任务详见附件5。(有关科室、单位分工负责)

(六)水文监测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水文测船、巡测车定期检查、维修不到位;消防救生设备、堵漏器材配备不到位;缆道等易发生危险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涉水作业安全防护和救生器具穿戴不齐;应急监测未落实安全措施;水文监测和实验室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健全;测船、码头、缆道、实验室危险区域等重点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规范;水文测验和实验室危险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水文设施装备操作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缺失等。整治重点任务详见附件6。(有关科室、单位分工负责)

(七)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水利勘测设计执行《水利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有关安全生产规程规范不到位;工程概预算未按规定足额计列安全措施费用;野外勘察、测量作业和设计查勘、现场设代服务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避险预案不齐全、不到位;山地灾害、水灾、火灾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方案不到位等。整治重点任务详见附件7。(有关科室、单位分工负责)

四、进度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各专题和领域的重点任务,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7月至12月)。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危险源管控、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张清单”,对其中危险源管控、问题隐患“两张清单”实行向上级主管部门、本单位职工“双报告”制度。对已经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应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采集系统上填报,对拟制定(修订)的制度措施清单,要制定时间表,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三)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要每月通过水利安全生产信息采集系统动态更新“三张清单”。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三张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大专项整治督导力度,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建立健全本地区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力争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深化阶段(2022年)。各单位要深入分析水利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要全面梳理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系统总结经验做法,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有条件的可建立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做好动员部署,及时掌握专项整治落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要充分发挥好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作用,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联动,督促各类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对照2个专题和5个领域重点任务进行自查自纠,确保重点领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排点,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完善本地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制定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和应急处置经费保障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在建工程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措施费提取使用规定,保证危险源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费用的落实。各地要督促已建工程利用工程维修养护等经费及时整改隐患,对于重大隐患治理资金不足的,要按照有关程序申请立项解决,在彻底治理前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要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标准化创建强化制度建设,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三)改进监管方式,及时报送信息。要全面深入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式。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定制问题隐患清单、危险源清单、制度措施清单(见附件8)和专题落实情况统计表(见附件9)。各单位要使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相关信息,利用系统分析各领域和区域安全生产状况;要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上报信息、当月上报零隐患、当季上报零危险源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对存在隐患整改率低、重大隐患未整改、危险源管控率低、重大危险源、事故多发等高风险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抽查,确保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第4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风险辨识是根据工程建设方案、生产流程、设备布置、主要设备等,辨识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1.1工程选址和总体布置风险工程所在地点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工程特点、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以及枢纽规划等,对安全与作业环境都有直接影响。工程在选址时,需对区域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震等不利安全因素严格考察和论证。工程枢纽内建筑物间安全距离、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通道及进出交通道路等布置与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也密切相关,在总体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及消防水源等问题。

1.2枢纽建筑物风险枢纽建筑物的安全性,是水电站职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前提条件,也影响着所在地周边环境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溢流堰是重要的挡水建筑物,它拦蓄水流、抬高水位,宣泄多余水量,承受着巨大的水平推力和荷载,对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质量、运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溢流堰运行中,在监测、维护等方面未能按规范进行管理或管理中存在缺陷,将会造成溢流堰及其他水工建筑危害。

1.3生产设备风险厂房内主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正常发电的关键,由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自然因素等原因,机电设备可能发生设备故障,将会给机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特种设备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若存在缺陷和人为违章操作将产生重大事故。

1.4生产过程风险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过程中如有施工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未及时处理,机械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堰体失事、爆炸、触电等危险。

1.5安全管理风险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易造成安全管理漏洞,无章可循,安全意识不足,人员操作设备失误,引发重大事故。

2应对策略分析

2.1总体布置工程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节能、施工、检修、厂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在工程总体布置设计方面,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洪水、雷电、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周边情况,预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各建筑物、交通道路、安全卫生设施、环境绿化等进行统一规划。

2.2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2.2.1地震风险防范工程选址时选择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地块,尽量避开区域性大活动断裂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工程抗震设计标准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根据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工程经验合理确定工程各建筑物结构和基础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地震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

2.2.2暴雨、洪水、泥石流等风险防范严格按照防洪标准要求设计,重点做好电站及其他建筑物的防洪、度汛措施,加强电站运行管理及水情测报,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充分考虑气象等不利因素,加强监控,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2.2.3低温及冻融、冻胀风险防范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含有不同矿物质成分和不同性能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从材料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严格混凝土制作配合比,根据结构类型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关键设计参数,掺入外加剂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冻性能,依据规范进行结构和基础防冻设计、施工,改善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减少或改善致使混凝土冻融受损的各种不利因素,严防渗漏,加强排水,对易受冻害的边坡采取喷护、排水等综合措施。

2.2.4生产设备风险防范严格设备选型,选择有资质厂家的合格设备,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按相关规定对设备焊缝进行检查。严格运行管理,发现超标振动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停机检修,做好设备运行维护、试验和调试工作,按技术规范要求工况运行,加强对生产设备各部位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及岗位培训,焊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持证上岗。完善设备巡视与台账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加强安全管理

2.3.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监察机构,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2.3.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培训工程项目应配有专门负责安全的人员,选择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有充分应对危险能力的人员,对于新入厂的工人和调换工种的工人应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3.3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管理制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器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实施演练,建立事故分类和等级划分标准及调查、处理、报告、等级、制度和事故管理档案,做到“四不放过”,即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3.4水工建筑物安全建筑物抗震等级应满足结构抗震规范要求,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工程等别、水工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区建设条件合理确定水工建筑物形式、尺寸、抗震措施等,对建筑物选址、结构、基础处理、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各环节严格控制,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水工建筑物防渗体施工、地基处理等,建立科学的洪涝与地震等时期的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应对不可预见危险的能力,定期进行水工建筑物监测、检查与维护。

3结语

第5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EPC总承包是指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按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服务,并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向业主交付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EPC模式下的总承包的特点是:合同简洁明确,对总承包方管理能力要求高;风险大,利润率较高;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院基于对于市场开发及后续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坚持水电能源设计及咨询领域的专精路线外,加大了对水电项目总承包的投入,希望通过中国水电能源加大开发的时机,实施对自身业务范围领域的拓展,完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在发展总承包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希望在总承包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设计上的优势来带动总承包项目。正是由于梯级流域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业主少或唯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的EPC总承包建设模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具备成长性。因梯级流域项目开发呈现多项目、长时效性,在较长时间工作中EPC项目部应具有灵活的调整机制,以满足业主及外部环境的需要;将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方法或有效措施作为过程资产加以固化,在后续工作中实施应用,使EPC项目管理呈现不断调整完善的趋势;(2)横向对比及动态调整。由于梯级流域电站建设所具有的时效性,可能在建设期间有多处项目展开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项目部应积极提供关键数据及方法对比,以得到更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模式或方法。

机电施工管理特点

对于水电项目来说,现场机电管理项目繁多,涉及专业互通性差,专业技术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从而给现场生产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故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下对于现场机电工程管理人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在多项核心设备技术上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合理安排安装工期并组织施工。对于水电项目来说,土建工程在项目施工期内所占时间较长,而机电项目占用时间较短,且多集中在项目后期。在有效的对项目进度和实际工期进行分析后,对专业分包人队伍的资源投入加以动态管理成为合理安排生产的关键,特别是要结合机电安装工作的特点,重点区分前期土建配合、主机及大型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并网试验发电几个关键工期的不同,对资源投入进行合理管控。由于机电现场生产工作场地集中在厂房和首部枢纽部分,与土建施工工作相互干扰较大,前期在土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机电专业的配合工作,主要集中在埋管、埋件以及接地工作上,后期在机电安装调试阶段,需要穿插土建尾工及装修等工作。对于土建与机电安装工作来说不但是紧前工作,而且也是紧后工作。由于涉及部位较多,需结合进度局部进行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总承包项目必须对业主负责,且涵盖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加之机电设备在水电站项目增值及运行期管理中至关重要。机电工作在项目后期延伸性较长,故有必要在设备准入后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完备的供货商选择计划及较高的安装质量,以保证后期项目运行移交及工程移交顺利完成。

梯级流域中总承包下的机电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梯级流域项目上的开展,结合机电现场管理工作的特点,对在梯级流域总承包模式下的机电管理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工作。占项目投资较小部分的机电项目会直接影响总承包项目部的考核计划及工程使用增值,故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如何结合EPC模式下机电工作特点,结合流域开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是梯级流域中总承包模式下机电工作的重点。在梯级流域电站开发过程中,开发序列一般会按照滚动开发模式进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院在白水江流域梯级电站总承包项目开发过程中,青龙水电站于2012年5月完成发电投产时,上游多诺水电站处于项目建设期。该流域业主单位唯一,青龙及多诺项目EPC总承包单位及机电安装专业分包单位均为相同单位。结合文中3.1看,不管是业主或EPC承包方及机电安装单位在项目投入人员上均存在人员富裕度不高,人员专业覆盖不够全面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青龙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承包管理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人力资源调整和应用措施,确保了项目的有效实施。(1)项目部专职机电人员的培养及综合利用。项目内机电工程师的培养应结合机电生产及EPC模理模式的特点,重点在全生命周期内机电工程的全面性掌握及关键部件安装技术和工期的掌握。在以战为练的思想下克服机电管理工作的难点,完成项目部工作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流域项目机电工作的工期特点,在多项目进行资源调配,以达到良好的管理及经济效益。在白水江流域总承包项目建设中,工程部机电工程师、采购部机电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机电经理采用多项目兼职的方法,将固定的人力资源同时参与了青龙及多诺项目的建设,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人员效率、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2)施工单位的资源整合及利用。在青龙项目建设发电高峰期间,正值多诺水电站机电工作前期安装期,我们结合工期特点,在两个电站之间进行了安装单位专业施工人员的有效调配。例如,在青龙水电站发电高峰期间,将多诺水电站发电机、水轮机及电气安装人员大量借调以解决该电站发电期间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在青龙水电站发电完成后期,除留下结算人员外,其他保用期服务人员由多诺在建期间机电人员进行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单位的人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结合颇具特色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形成有设计特点的总承包建设,其中过程资产尤为关键。过程资产体现在两个阶段,即:项目决策和施工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应根据类比项目的工程经验和先进设计理念,围绕如何有利于项目业主增值上进行服务。例如,在梯级项目上,如何在流域统一调度及优化运行上,总承包项目部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设计在项目前期的自动化及通信等系统设计规划上加以体现,从而为业主在有效利用流域资源上提供支持。在施工阶段,结合机电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总承包项目部应重视过程资产的收集整理,将现场涉及机电设计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内容。通过固定的交流和及时与设计进行相关工作的沟通,让设计充分认识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或优化设计,形成过程资产。该过程资产可有效利用到流域的后续项目中。例如青龙水电站项目实施完成后,业主运行方提出了消缺意见,项目部及时与设计联系,对其中的部分设计可优化调整项目进行确认。对较大项目进行了专业技术研讨会,形成了书面意见。该成果在后续多诺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将会作为设计进行复核及调整的依据。机电设备的保用率对电站项目使用阶段至关重要。在梯级流域开发建设中,由于业主方少且唯一,故多电站机电设备保用应采用整体保用率概念,而不易采用单一电站保用方式。EPC总承包建设应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的保用特点,在流域建设中应带入全流域机电设备整体管理及保用保障概念,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1)关键机电设备的选用以及有利于后期运行方面的质量管理控制。对于重点机电设备的选用,有必要在设备准入后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完备的供货商选择计划。此计划的出发点是采购主要机电设备时成本最低化。该成本最低化并不是指中标价格最低,而是性价比最好,系指在达到业主需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设备合理化成本最低。由于项目运营阶段的保用责任在总承包项目部,但管理责任已经全部移交给业主,故在供货商选择计划中积极引入业主参与,可以在设备招标过程中使供货商的选择更灵活和准确,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运行质量的目标。对于流域开发水电站,选择业主熟悉和在已经投运项目上的相同厂商设备,无疑会给安全可靠运行及维护检修带来很多便利。以青龙水电站项目为例,对于水轮发电机组、主变、计算机监控系统、GIS设备等重要及复杂的机电设备,选择了与业主已经投运项目相同的厂家。这些措施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对设备的熟悉和实际运行、操作,为项目投产发电后尽快办理从总承包项目部向业主运行移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有利于后期运行方面对关键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控制。机电安装工作对安装要求的精度较高,很多关键设备都有严格的国家技术规范指标要求。这些安装数据实际反映的是安装质量的优劣,亦是业主后期运行阶段可靠性的有力保障。所以,在梯级流域EPC总承包项目中,应重点考虑业主后期工程的使用增值,在关键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做到严格控制质量,精益求精。

第6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闸;安全鉴定;工程管理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泗局)是沂沭泗水系的水行政管理单位,管辖着沂沭泗水系内共26座控制性水闸工程,其中大中型水闸18座。这些水闸工程是沂沭泗流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都位于沂沭泗地区主要行洪河道上,位置重要,调度频繁。为保证水闸安全正常运行,确保地区防洪安全,组织实施水闸安全鉴定是一项必需而重要的工作。

1.韩庄节制闸基本情况

沂沭泗局直管的韩庄节制闸(以下简称韩庄闸)位于山东省微山县韩庄镇南四湖南出口处,是韩庄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四湖洪水经韩庄运河南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属大型水闸工程,具有蓄水、防洪、交通等功能。该闸1960年建成17孔老闸,1980年在老闸两侧各扩建7孔新闸,共31孔,2005年完成加固改造。老闸全长91.50m,新闸全长143.60m,总宽435.60m,单孔净宽12m,弧形钢闸门;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高程老闸30.30m,新闸28.50m。设计流量2050m3/s,相应闸上水位33.50m,闸下水位33.25m;校核流量4600m3/s,相应闸上水位36.80m,闸下水位36.49m。

2. 安全鉴定的程序及结论

水闸安全鉴定主要包括水闸安全评价、水闸安全评价成果审查和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审定三个程序。

2.1 水闸安全评价内容

沂沭泗局作为鉴定组织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鉴定承担单位,按照水闸安全鉴定工作规定,从工程现状调查、现场安全检测、工程复核计算、安全状况总体评价等四个方面全面了解了韩庄闸工程现状及运行工况,认真分析评价安全状况,形成了《韩庄节制闸现状调查分析报告》、《韩庄节制闸现场安全检测报告》、《韩庄节制闸复核计算分析报告》和《韩庄节制闸安全评价总报告》成果资料。

2.2水闸安全评价成果审查

沂沭泗局组织召开了水闸安全鉴定审查会,组成了专家组,对韩庄闸安全鉴定成果资料进行了审查,形成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

2.3 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审定

淮河水利委员会作为鉴定审定部门审定,鉴定结论为二类闸,并印发了韩庄闸安全鉴定报告书。

3.几点体会和思考

水闸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国家、社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水闸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显的尤为重要。通过此次鉴定,发现了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工程存在的部分隐患,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水闸开展维护以及补充完善运行及日常管理制度等方式,推进水闸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做到“防患于未然”。

3.1 确保防洪安全达到要求

防洪保安是水闸工程的一项重要功用,在运行管理中我们要确保其达到防洪保安的设计标准。韩庄闸自2004年11月除险加固完工验收至今已11年,期间共执行洪水调度指令127次,水闸总体运行良好,未出现影响水闸运行安全的事故。此次鉴定结论显示,除交通桥部分桥墩及盖梁混凝土不密实,存在蜂窝孔洞现象,部分盖梁存在钢筋外露锈蚀等问题,其他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了设计标准,没有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缺陷。

3.2 进一步加强水闸工程检查

工程检查是发现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2014)规定水闸工程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而水闸安全鉴定对水闸工程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从表面的察看到结构的检测,从计算复核到综合评价等。为此,水闸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等工程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工程管理人员于汛前、汛后认真对水闸工程及设备进行检查、观测;汛期加强巡视,严密监视运行工况,及早发现存在问题;同时,在工程运行期间应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运行。

3.5 高度重视维修养护管理工作

维修养护工作是消除工程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针对检查、观测查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局部修补或改善,整修加固或更换等处理,以保证工程设施完整、安全。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维修养护,针对水闸安全鉴定中发现的可以通过维修养护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申报维修养护计划,组织开展维修养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汛前汛后的重点养护。维修养护实施中慎重选择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注重工程质量管理,收集齐全施工资料要,提高管理效率。

3.6 密切关注交通桥日常运行

根据《韩庄节制闸现场安全检测报告》结果显示,交通桥部分桥墩及盖梁混凝土不密实,存在蜂窝孔洞现象,部分盖梁存在钢筋外露锈蚀的问题。由于地方经济飞速发展,河道两岸的公路等级标准不断提高,重载车辆日益增多,因此为韩庄闸交通桥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少隐患,存在超负荷运行状况。虽然经过检测和稳定计算,交通桥可正常运行,但是为防止出现结构性破坏,需要对交通桥加强检查观测,对存在的裂缝切实进行处理,实施限速限载措施等,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3.7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事故猛于虎,安全重于山”,水闸的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开展水闸安全鉴定是发现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水闸的安全运行管理日常化、规范化、现代化、精细化来说,建立健全水闸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规范闸门启闭机操作、维修养护、工程检查观测、设备检修等方面要建立系列的科学管理制度,使水闸的运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防汛组织、安全组织、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安全巡视工作有案可查。制订水闸安全运行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对水闸安全运行管理等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8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沂沭泗局基层水闸管理单位存在着管理任务重、管理人员缺乏、专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普遍现状,水闸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产生着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在本次韩庄闸安全鉴定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则是由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经验能力不足在日常工程管理中应发现而未发现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管理的步伐越来越快,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使之具备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所必备的技能水平,切实提高管理人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水闸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 1 ] SL75-2014(替代SL75-9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第7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1.1优化资源配置

水利工程项目实施需要很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源、材料设备、财务资金、技术等方面,施工方要按照一定的原创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并进行动态管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管理是施工目标的已实现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分析施工要素的特点,对配置情况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1.2组织合同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合同管理以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是为项目目标进程服务的,这些协调不仅限于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内部,同时还在于组织外部,组织与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合同的组织管理,来实现对对项目的管理,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1.3总结项目管理

从项目的发展来说,就管理的循环原来而言,项目管理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对项目管理的总结是对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执行、检查等的升华,在总结阶段,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教训总结,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组织形式不合理

很多项目经理部门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项目的实施,组织形势不合理导致机构负责、消耗大、效率低,一旦项目实施过于专业化、技术化,经理部门不能及时改善相关机构,阻碍了项目的运行。

2.2责任制不够明确

项目机构的组织形式不合理必然导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现实施工中,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是目前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规定做到位,然而利益的规定会非常模糊,导致了很多亏损现象。

2.3固化现象严重

动态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项目经理部门对项目的施工和生产基本实现了优化管理和动态管理以及分类管理,将施工方、项目等分离、清晰化。可是,很多施工单位存在固化现象,施工人员、设备都比较固定,不利于施工项目的完成。

2.4管理分工不明确

目前,管理层的分工存在很不不明朗的地方,主要的问题有两种,一是以包代管,任务项目承包后就不存在管理的问题;二是对项目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干预,将项目经理部门看作是企业的下属。这些现象都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管理的意义,将安全放在施工首位,只有保证项目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目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管理的前提,要在制度基础上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做到未雨绸缪,要加强演练,一旦遇到问题,冷静处理;落实安全检查,要对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将安全问题落到实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实施项目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要想获得利润,就必须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施工单位要以市场为依据,要以成本最低化为原则,在保证项目进程、安全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但绝不能以次充好;要全面控制成本,在施工时做到全企业控制、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奖优罚劣。根据施工发展的变化,随时调整成本管理,确保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吻合。

3.3加强质量管理

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项目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组织建设,多多选聘专业技术强、素质道德高的人才,持证上岗,惩罚分明;要实行全过程动态控制,施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施工后要及时总结;要加强材料、设备当面的管理,首先要确保材料质量,管理到位,还要注重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包养。

3.4加强进度管理

第8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规范施工 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中小水电站1、工程概况

某二级水电站。上游与已建成的一级水电站相接,下游与已建成的县电站相接。电站厂址距闸址约1lkm,下距县城约9km,距城市212km。电站为低闸引水式开发,水库库容15.24万m3,正常蓄水位高程2087m,死水位高程2085.5m,电站装机容量3×30MW,厂房为地面厂房,升升压站布置在厂房上游侧,为地面式升压站。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1业主安全管理是机构

业主成了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主总经理任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建设各方项目经理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业主项目部,设办公室主任一名,由业主的一名副总经理担任。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传达和发放地方政府、业主的安全管理是文件。

2.2监理部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在总监的带领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以总监为安全领导核心,下设安全监理工程师一名,现场监理人员为成员,形成了总监—安全监理工程师(项目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理工程师认真落实业主及业主上级部门的安全工作部署,始终不渝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工作原则”。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责任制落实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2.3承包商安全管理机构

承包商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管理科、工程技术部、机电物资部、综合办公室等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施工作业队的负责人为成员,以确保全面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作业队设一名专职的安全员和一名兼职的消防员,在安全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安全工作。各班组作业班长为兼职安全员,在队专职安全员的指导下开展安全作业,对本班施工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健康负责,确保其作业按照规定的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措施进行施工,不违章作业。

3、安全管理制度

监理工程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小水电站安全文明施工规定》等文件的要求,督促承包商建立完善的巡全管理制度。督促承包商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水电站安全作业规程》(包括爆破、施工用电、混凝土浇筑、加工制作、水上作业、高空作业等)、《水电站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条例》、《水电站环境管理制度》、《水电站大型设备管理制度》、《水电站消防管理制度》等,对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方方面的规则与指导,满足了工程安全管理需要。

3.1严格审查施工技术方案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审查承包商提交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其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审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是否合理,不合理则提出具体要求等承包商落实后方可实施。

3.2重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严把安全生产关

严格要求承包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安全控制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控制,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安全方面的法律(规)、业主、地方政府和监理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加强日常的安全控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各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全面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施工作业场地布置合理,道路通畅、平坦、无积水不扬尘等各种标志、标牌、标识必须清楚,颜色和图形符合标准,重要的部位应有专人负责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佩带安全帽,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在其临空、临水面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栏杆各种临时的施工通道的跳板、扶梯栈桥等必须牢固、平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绳,栓好安全带,且采取必须的安全措施交叉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看护、设置防护和醒目的提示标志;引水洞内作业必须搞好各项通风、出尘措施;生活区宿舍、食堂、厕所必须清洁,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固体废物的处理、三废的处理必须遵照相应的规范进行等。

3.3加强防汛管理

每年的4-10月为汛期。在汛期施工,安全问题更为突出。为达到安全控制目标,在建设期间,要求承包人在汛期前必须提交防洪抢险预案,成立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防洪抢险措施,做好防洪物资的储备工作。成立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要求承包商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边坡排水沟、生活区下水道、冲沟等进行全面清理,保持其通畅。建立汛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使安全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3.4重视专家组检查

在加强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时,亦应重视专家组的定期检查。按照检查小组通知的具体要求、及时组织施工单位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全面落实,热情迎接检查组到工地检查工作,及时为检查小组提供必要的资料,便于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检查工作结束后,针对检查工作小组提出的意见逐一整改,并形成整改记录备案。

3.5定期召开例会,及时传达文件

在平时召开的周例会、月生产会议上对本月的安全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解决处理,并将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单及时上报,以便监理工程师核对其整改的情况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则要求施工单位继续处理,必须达到应有的效果,辅助采取一些必须的经济手段或其它方式对施工单位不负责的安全行为进行处理。

4、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的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参与生产建设的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建设者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两件事情,贯穿工程的始终。安全是管人,质量是管物,质量是建设的最终目标,安全则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通过对该二级水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中小水电站管理的体会。

⑴要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的力度,集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关方针政策等,提高参建各方的安全意识,使工地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⑵要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同时要加强安全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台帐。⑶一定要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忽视了安全,也就放松了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家俊.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大坝与安全.2005年.5期.

第9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一直深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落实大坝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效益,现就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8.5万余座,水库总库容达5542亿立方米,约相当于全国河流年径流总量的五分之一。全国水库防洪保护范围内有3.1亿人口、132座大中城市、4.8亿亩农田;全国水库等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约6000亿立方米,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内,全国有100多座大中城市,主要或全部依靠水库供水;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4.24%,水电年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4.77%。水库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优化水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工程措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库在历年的防洪抗旱、生产生活供水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5年,水库的科学调度为珠江压咸补淡、应对松花江水质污染,以及在汉江、闽江防洪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水库也存在建设先天不足、后期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仅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甚至发生过垮坝,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非常惨痛。虽然近年来由于加强管理和开展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安全形势总体有所好转,但对水库安全仍不能掉以轻心。各地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库大坝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切实做好水库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综合效益,为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提供坚实基础,进而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二、全面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

各地要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全面建立和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大坝安全责任制要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按照隶属关系,逐库落实同级政府责任人、水库主管部门责任人和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明确各类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水利、建设、农业、交通、国资、林业等部门是其所管辖水库的主管部门;企业业主是其所属水库的责任主体;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水库,由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主管部门责任,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为政府责任人。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管。水利部每年汛前在全国性新闻媒体公布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责任人名单的公布方式。

请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2006年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按照附件形式填好后于2006年4月30日前报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要求用Excel制表,在报送文件的同时报送电子表格,电子信箱:ytxu@)。以后每年4月30日前向水利部报送本年度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原责任人工作变动,新任领导即为责任人,并及时向水利部报送。

三、制定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各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按照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在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水库突发事件指因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溃坝、水质污染、战争或恐怖袭击等因素导致的水库重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应急预案原则上按管理权限由相应的政府审批并组织落实。应急预案应在2006年主汛期前完成审批。

四、建立水库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水库突发事故报告制度。报告制度中要明确各类事故的报告主体、程序和时限,说明水库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威胁对象和拟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

发生重大险情、垮坝、影响县及县以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库水质污染及人员死亡等重大事故,水库管理单位及主管部门要立即报告受影响地区的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报水利部。水利部受理电话为(010)63202689,63202807;传真电话为(010)63202807,(010)63202685。

五、落实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等制度

要切实落实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所有水库要在2006年12月31日完成大坝注册登记工作。大中型水库要在2007年6月30日前、小型水库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首次安全鉴定。不具备安全鉴定条件的小型水库,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有关水库主管部门进行基本的安全评估和大坝安全类别认定。水利部将对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进行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水库安全检查、巡查等各项制度并切实加以落实。

六、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各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属地方项目,按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负责进行除险加固。对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补助项目,各省要按照我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书明确的有关责任,逐库逐条加以落实。对目前中央补助项目中有的存在前期工作薄弱、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到位率低、投资计划管理混乱、"三项制度"落实不规范和验收率低等问题要重点加以解决。各地要对本地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制定规划并做出整体安排,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以实施,要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现有大中型和位置重要、险情严重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在建工程,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施工期度汛安全。除险加固项目未验收的水库,不得按正常水库投入蓄水运行。尚未进行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要对水库安全度汛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合理的调度运用方案并严格执行,并对病险部位加强巡视检查。有重大险情的水库,有必要的必须空库迎汛,确保水库安全。

各地在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论证通过降等、报废解决水库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将降等、报废作为解决水库安全问题的措施之一。

七、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各地要切实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意见》要求,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经费、加强安全检查、加大培训力度和推进小型水库规范管理等方面重点突破,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每座小型水库都要确定一名相应的政府行政领导为安全责任人,对水库安全负总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要健全小型水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配备管理人员,并落实管理责任。无专门管理机构的小型水库,要将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落实到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水闸、淤地坝、塘坝等其他水利设施,也要按有关规定将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八、加强水库管理队伍能力建设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库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对水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运行观测人员、维修养护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将学历教育与岗位证书培训相结合,将脱产学习与在职日常培训相结合,将长期培训与短期轮训相结合,注重职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水库管理队伍。各类水库管理人员要逐步达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要求,关键岗位要逐步探索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九、加快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2]45号)要求和本地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扎扎实实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抓紧完成定岗定编、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费用的测算等基础工作并加以切实落实,积极推动管养分离,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保政策,保持改革的稳定,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改革较好地解决水库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建立起满足新形势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水库的良性和安全运行。申报中央补助计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同时报送经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批准的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原则上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必须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