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精选(九篇)

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

第1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深度合作 师资 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指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各级各类高职院校都在认真探索着校企合作的方式,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度融合发展。所谓校企深度融合,就是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深层次合作,不仅体现在招生就业、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而且还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度合作。

一、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师资要求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必须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办学,需由校企双方共同培育师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由此可见,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依靠学校专业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师资力量。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既教学生,也教校内教师,他们或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或担任教学任务,或进行专业引领,或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导师,或为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指导等。兼职教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企业的高度,市场需求的角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意见》还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必须在企业学习专业实践知识,提高“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在挂职过程中,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把脉”,有针对性地给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咨询服务、技术攻关或项目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目前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受体制、机制的约束,校企合作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停留在浅层次,达不到深度融合。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缺乏监管和实效

对于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度沟通。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挂职锻炼,大部分是教师自己联系的,或是家人所在的企业,或是亲戚朋友所在的企业。学校强调教师挂职锻炼的经历和时间,但对挂职目标和具体任务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如何,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解决哪些问题,学校也无法掌握。再加上企业对教师挂职锻炼并不十分欢迎,企业是最讲究生产成本核算的,教师在企业学习要请师傅指导,或多或少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特别是涉及商业或技术机密问题,教师更是接触不到。企业对教师挂职锻炼一般不纳入工作计划,没有明确的要求,也不作监管,致使教师在企业挂职显得很尴尬,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影响。教师挂职锻炼只满足于完成挂职天数,缺乏实效,挂职锻炼期间也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企业兼职教师选聘、管理不够规范

对兼职教师的聘任,一方面,学校不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不主动求得企业推荐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不积极主动向学校推荐人才。学校需要聘请的是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一些企业担心这些人才一旦被学校聘为兼职教师后,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负面影响,或多或少地会限制人才被学校聘请。受聘的兼职教师大多是系、部负责人或专业教研室主任通过私人关系介绍到学校来兼职的。兼职教师担任一定量的课务,以弥补一定时期内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教学教师短缺的问题。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大多是个人意愿,不是企业安排。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只是被聘任与聘任的关系,有课即上,无课即走,企业也不参与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校企双方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化状态。

三、校企深度融合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1.校企共同管理,提高教师挂职锻炼实效。高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还必须与行业企业保持一致,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而到企业挂职锻炼是专业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必经之路。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各环节的运作,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研发、管理中,提高实践能力。校企深度融合下,学校和企业要共同研究、制订教师挂职锻炼实施方案,对挂职锻炼的目标、任务、时间等都要有明确要求,并签订协议。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驻企业,学习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知识;企业要根据实施方案,把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纳入议事日程,合理安排与教师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并委派指导师傅。企业要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员工,严格管理,根据教师在挂职岗位上工作学习情况以及在企业遵章守纪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撰写挂职锻炼鉴定意见,以此作为学校对教师挂职锻炼的奖惩依据。学校要和企业联手培养教师“双师”素质,使教师的挂职锻炼不再是教师个人行为,避免以往学校对教师挂职锻炼松散、无序的管理弊端,提高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项目研发的能力,使挂职锻炼更富有实效性。

2.校企相互渗透,提升教师服务企业能力。企业要得到长远发展,必须与高职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在校企深度融合中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真正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宗旨,充分利用科研技术优势,组织专业教师针对企业的发展和需要开展科研攻关活动,提供信息传播服务、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与考证服务等。专业教师要带着课题、项目与企业人员共同研究,攻克难关,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的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实际,向企业提出带有前瞻性的建议,帮助企业进行方案设计、战略规划,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技术、设备、管理、设计、业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专业教师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取得实践体验,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兼职教师队伍

1.企业要向学校引荐兼职教师,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兼职教师的聘任是企业、学校、教师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合作的结果。学校要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制定合理的聘任办法。企业要从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积极向学校引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工作责任心、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从事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将生产和教育相结合,或承担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培训校内专业教师等。学校不仅要与受聘的兼职教师签订聘用协议,还要与兼职教师所在企业签订用人协议。这样,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企业,从根本上真正发挥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功能。

2.学校要为兼职教师作专门培训,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长期在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大多数没有从事教学的经历,或教学经历不长,在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教书育人的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欠缺。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在学生眼里他们就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实际工作与技能的优势,切实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学校必须对兼职教师进行专门培训。

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对兼职教师进行系统的入职培训。开展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情况等),引导兼职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的应知应会,了解教学规范和教学评价方法等,以帮助兼职教师尽快实现由企业技术人员向教师角色转换。

其次,为了让兼职教师较好地熟悉和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校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对兼职教师进行在岗业务培训。委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子,在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传、帮、带”, 帮助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师业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教学经验交流会、教研沙龙等形式,帮助兼职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促使兼职教师对学校人才培养工程进行全面了解,将生产案例与教学相结合,并很好地将生产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

3.校企要联手考评,实现兼职教师队伍再优化。在校企深度融合下,兼职教师的工作应由校企共同考核评价。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兼职教师的工作情况,实行齐抓共管。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最终结果是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知识汇聚到学校来,不仅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学校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情况的检查、督导,把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纳入学生的评教范围,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企业也要对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兼职教师的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不仅要作为其在学校评优、续聘的依据,还作为企业对其考核或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真正达到企业与学校互动,双向兼职,在互动中达到互通、互补、互利的目的,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努力不懈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骏,徐礼伯.基于深度融合的校企资源双向流动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8).

[2]张义平,任芸丹,易飚.高职院校建构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

第2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师; 高职院校; 企业; 挂职锻炼

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为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挂职锻炼的效果。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师挂职锻炼开展以及达到预期理想效果的瓶颈。现结合本人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分析现状及原因

(一)缺乏较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高职教师挂职锻炼正处在探索期,部分高职院校对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政策笼统含糊,缺乏较为有效的组织、监控和其他有利的保障措施,有些院校由教师自己去寻找挂职单位,自己决定挂职的岗位及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锻炼效果的反馈渠道也较为单一,教师与学校处于相脱离状态。教师在选择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时存在着诸多问题,随意性的选择最终导致在挂职锻炼起点上的先天性不足,影响了挂职锻炼的效果。

(二)挂职锻炼教师的状况欠佳

许多高职教师响应号召利用各种关系到企业挂职锻炼,但多数挂职教师对于挂职锻炼的意义和具体操作还存在着认识不清、含糊操作的问题,更难做到科学安排工作,及时适应新环境,很多敷衍了事,并不在状态。究其原因除去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主观原因。高职教师作为挂职锻炼主体,存在双重身份、双重任务:既是为人师,要承担学院交给的教学任务,又是投身企业一线做“企业人”,承担企业交给的生产任务。这两种身份如果不能顺利转换,或者时间安排不适当,会直接影响挂职锻炼效果。这种转换既受挂职的方式、时间牵扯,又受挂职教师心态的影响。如何科学安排挂职的方式、时间,和调整心态,既是高职院校必要研究的课题,也是作为挂职锻炼主体的高职教师自身应积极面对的问题。

二、积极面对,勇于探索

一方面,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素质、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另一方面,这项工作又流于形式,效果难现,我们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尴尬呢?本文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

面对诸多困境,我们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真诚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只有搭建好这一平台,才能做好其他工作,否则只能“顾影自怜”。

1.认真做好专业剖析、市场调研。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双方资源优势得以共享的基础之上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故而,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做的是,从本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专业特点及教师队伍特点做剖析研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特点分析出与专业及教师队伍对口或相关的企业单位作为挂职锻炼合作对象。再把对方的工作环境、发展状况、开发项目等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清楚企业需求什么、教师能够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在合作中企业能得到怎样的创造价值、怎样做能减少企业管理成本的压力等等问题。必做的自我专业剖析和企业调研,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变“被动”为“主动”的必要条件。

2.校企共建挂职锻炼合作运行机制。

结合校企实际情况共同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共享多赢运行机制,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校方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并结合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有计划、分批次的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探究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解生产过程的同时,协助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企业则根据校方教师自身条件和专业研究方向,结合企业工作需要,提供相应的工作场所和条件,承担起对教师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任务;二是,在企业急需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组织教师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支持、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制定具体的研发合作方案供企业参考。而企业则为校方教师提供相应的课题研究任务及条件。

在合作运行过程中,要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双方共同妥善处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法律纠纷因素,诸如:挂职锻炼其间教师人员工资待遇、人身安全、管理等问题,为企业排除“后顾之忧”。

(二)加强管理,不断优化配套方案

对于挂职锻炼高职院校首先不要操之过急,要科学论证,周密部署,加强管理,弥补自身先天不足之症。本文认为这是所有问题之关键。

1.统一领导,分步进行,以点带面。

成立统一管理的领导机构,分成市场调研小组、校企合作开发小组、教师挂职锻炼监督考核小组等,各小组分工联动,使教师挂职锻炼工作处于统一的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的分批分期进行。挂职锻炼现阶段毕竟是一种探索性的改革,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建议有必要进行试点,寻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各种条件成熟之后,再以点带面进行全方位的推广施行,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形成配套方案,校企共同管理。

要以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出发,与企业共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其中需要做好合理选派挂职锻炼人员,科学安排时间、方式和制定一套管理保障体制。

3.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挂职锻炼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定各种制度,使其成为发展型、常态化切实落实到位。

(三)挂职锻炼教师要明确目的,摆正位置

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一名教师个人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作为挂职锻炼的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企业挂职锻炼的机遇。应该明确挂职的目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提高”的原则,认真思考勤于探索,把挂职真正变成锻炼自己的机会。

总而言之,挂职锻炼不是某一人的任务,而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高职院校要协调与企业的关系,营造好一个合适的锻炼环境,让教师发挥其良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利进行挂职锻炼,使挂职锻炼取得“名至实归”的实质性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红,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浅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年04月第24卷第2期。

[2]. 范彬彬,蔡建平,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与探索[J],网络财富,2010年9月。

第3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关键词: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意义作用;内容形式

社会各界已经对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形成了共识,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见》。但是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学校还是局限在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而职业学校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还很少,甚至是空白。然而职业教育不仅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还有语、数、外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还有各级管理人员对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因此,中职学校不仅专业课教师需要到企业锻炼,而且非专业课教师也应到企业锻炼。

1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学生。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更好的渗透企业文化、先进的理念,保证教师所教授知识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因此,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更新观念、拓宽职业视野,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突破,也有利于实施课程改革。

2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内容和要求

2.1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带着教育问题到企业锻炼

我们职业学校的一些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常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英语课是一门学生厌倦、教师难教的课程,英语老师按照教材讲课,学生听不懂,也不愿听,常常是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学效果可见一斑。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现代企业同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人员的交流需要英语,进口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英语,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掌握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出贴近实际的校本教材,并创设相关专业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会有明显的改善,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围绕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去参观、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的要求,看企业是如何提高员工综合能力进行管理的,可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地影响。

2.2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不断革新

教师到企业锻炼,受益者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生。因为教师到企业锻炼除了一定程度提高技能,关键是要改变思维方式,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不断进行革新,职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往往是“过去时”,教师到企业锻炼后,就会在授课中会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企业的文化介绍给同学们,同时也会将企业中常常出现的“反面教材”介绍给大家,让学生们感同深受,觉得不空洞。让学生在平时就能了解到企业需要的精神品质,可以使学生将来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文化并适应企业的管理。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服从管理和执行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2.3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与企业及员工建立良好关系

在当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缩小中职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与开发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必须适应职业资格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核心技能为主线,以岗位需要为依据”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和企业员工的沟通,和企业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项目的达成,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4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了解并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个时髦的话题,但是企业并不了解学校究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下不了“单”,而学校又不真正了解企业这个“单”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就无法订单。如果把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送到企业锻炼,就能够了解并学习到企业文化,真正了解企业需要的员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缩小中职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减少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

2.5 非专业课教师应该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提升服务能力

企业的每一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不容出错,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容许任何环节出错,企业的决策更是需要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文化基础课教师如果对学科之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来上课和管理学生。而这些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学习企业文化行业发展动态,市场对中职生的需求等。根据调研研讨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学生专业发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开发学习情境教学案例等方面努力,更好地提升文化课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2.6 学校管理者应该借鉴企业管理方式了解企业文化

职业学校做班主任是很辛苦的事情,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事事举轻若重,自己很累,学生很烦。如果我们能把企业中优秀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让学生能够明白老师管理的目的和用意,更容易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教育出企业想要的员工。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学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如何培训、管理员工的,如何把企业文化传播给每一位员工的,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让员工能吃苦、服从管理、执行力强、具有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

3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形式

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要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去,主要以实践为主。重点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了解新知识、新技能,为完善专业课的教学方案服务;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通过现场参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访谈技术工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去,了解企业对工人素质的需求,对企业文化方面的要求等。也可到同行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工作中去。

4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时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能更新很快。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和企业共同认识到,只有当所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去,真正了解了企业的管理,对工人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才能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员工。因此,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一般要求两年到企业去实习两个月以上;而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相对来说,时间就不要求那么长,几年内到所教专业相对口的企业去一次,时间一次一周左右为宜。

5 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组织

5.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体规划

和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一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确定本地区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并折算为继续教育学时的具体标准。应全面负责本地区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实施、检查和评估。

5.2 市级以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

结合本地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协调相关行业部门,选择一批在行业中代表性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职工培训基础较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联系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5.3 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争取企业支持

充分依靠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单位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由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实施,做好教师的组织选派和管理指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经费的保障工作。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中职教师,尤其是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疑是最实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师生互动、互利双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2]教职成[2006]11号,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Z].

[3]教师到企业实践要迈几道槛[Z].中国教育报系列报道,2007(04).

[4]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10).

[5]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江南论坛,2007(11).

第4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Abstract】 Professional teachers' enterprise training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improve teachers' skill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aking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er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urpose, mode, practice, harvest,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t not only provides a train of though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to do business practice,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formulat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develop curriculum systems and integrate teaching content.

【P键词】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探索;人才培养

【Keywords】professional teachers; enterprise practice; explore; talent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5.1;F2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13-02

1 引言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实践性,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他们没有现场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由于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况没有切身体验,教师在讲授时,难免会觉得底气不足。教师到企业锻炼,便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下企业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1]。

2 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

2.1 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

由于多方面原因,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 他们一般没有实际工作经历, 缺乏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如果专业教师能够每年(或 1~2 年)有固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 不仅可以拓展视野, 了解实际工作现实, 学到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2.2 有利于建立校企联系,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桥梁和基地

“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 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改革方向,挂职锻炼教师作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2]。此外,经过教师和企业的相互了解,还可以进一步将在校学生送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工学交替,让学生提前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与企业接轨。

2.3 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与企业投资人、管理者、员工进行多方面交流,对本专业的岗位需要做更深入的了解和调研,可以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可以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毕业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而相应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方式作更切合实际的更改和修订。

3 专业教师下企锻炼的方式

职业院校要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的制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安排教师做企业的兼职技术顾问 ;②专业教师跟随顶岗实习的学生下企业进行锻炼 ;③利用假期、双休日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④到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各个学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比如专业设置、学期工作安排、教师课务等具体问题让教师自主选择或推荐上述某种方式。从教师个人的角度出发,能在学校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有时间有途径深入到企业中去,提高充实自己,也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个人的良好愿景。

4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探索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名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软件方面的教学,近些年到过本市几家规模较大的软件企业或网络公司进行学习和调研,对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收获体会较深,现以最近一次与学生一起顶岗实践的经历总结几点见解:

4.1 深入了解软件企业业务、经营情况,开拓专业视野

我所实践的这家公司是与日本株式会社FK-JAPAN等合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软件外包业务,在日本、美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配套外包业务,提供面向制造、服务等行业的综合管理系统开发服务,在承接国外嵌入式软件外包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不但开拓了个人的专业视野,也可以通过了解软件企业的最新动态,让学生在心中描绘出一个初步的发展前景。

4.2 熟悉企业进行软件开发的流程和涉及的专业知识,学到比教材上更深入的实战经验

本次企业实践,我们一起尝试了对Android系统的最初体验,参与了整个Android系统的开发流程,把学校学到的JAVE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到项目中,这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第一手资料,讲课会更加有目的性、生动性。

4.3 可以进行深入的岗位调研,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定提供有参考性的建议

本次实习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参与企业运营,我们了解的岗位要求有三方面:一是熟悉和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能力,细化到每种语言掌握的程度;二是要具备开发本公司项目的技术;三是学历要求;四是对外语的要求,包括外语种类和等级要求。这些具体信息的了解,为我们选定课程科目、制作教学目标、计划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4.4 为软件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教育资料

作为专业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引导。本次带着学生进行企业实践,学生不但学了专业技术知R,还能与企业员工一同作息,在同一工作场所工作,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氛围和文化熏陶[3]。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很容易认可平时灌输给他们的职业素养: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项目整体的把握和控制力,学生会自觉听从企业指导师傅的各项安排,高效完成任务,这是在校教育很难达到的效果。

5 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一点探索和思考

专业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发展及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又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要从两个方面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5.1 作为教师个人而言,要充分认识企业实践的重要性

一要在实践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对自己的专业提高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做好实践申请和计划,带着任务去实践。二要在实践中虚心学习请教,与企业领导和员工充分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内容和企业用人需求,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在挂职锻炼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比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岗位及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等;也要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是否全面,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素质是否过硬、 专业能力是否足够等;还要反思学校的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模式、设施设备的配备、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是否合理,以对学校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5.2 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切实为教师的企业实践提供帮助

一要建立学校与优秀企业的长期合作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主动为教师的企业实践架桥铺路,为各专业教师提供合适的实践单位。二要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时间上的保证,减轻在校工作的压力,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实践当中去。

职业教育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所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在职业教育中显出成效。为了使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个人都应十分重视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和政策会更加完善,实践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实现学校、教师、企业三方“三赢”。

【参考文献】

【1】黄红.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浅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6(08):55-58.

第5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中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不够原因分析,探讨了与学生同岗、引入企业账务与人员、任务驱动等方式赴相关企业锻炼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会计专业;企业锻炼;对策

1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意义

1.1在企业文化感受上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通过入企锻炼可以切身体验会计从业人员的踏实、爱岗、肯干、敬业,有着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也感受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做事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这些能力和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在会计人才培养上积累更丰富的经验第一,熟悉会计业务操作技能,即熟悉会计业务核算流程中的资料装订、票据分类、会计分录、粘单等实际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际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在校期间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账务处理能力;第二,熟悉凭证传递流程与会计实务业务流程,可使以后的课堂教学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第三,提高会计专业能力,要使会计业务实践与会计理论结合,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分析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等财务应用能力;第四,检验所授知识的够用度与实用性,即检查平时所教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3在专业前沿上能及时掌握、跟进会计专业紧跟法律、政策的发展,会计业务核算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企业是对新法律、新政策的执行是最敏锐的,学校对最前沿理论、实践的接触远没有企业迅速,所以教学环节常常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只有会计教师到企业中锻炼,才能使会计教学跟上法律、政策及前沿理论的发展,才能掌握专业前沿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及时为企业培养出适用、有用的人才。

2会计教师下企业锻炼不够原因分析

2.1学校专业教师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中职学校普遍缺乏专业教师,平时课务量大,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生师比偏高,很难抽出时间下企业锻炼,寒暑假期间必须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的教师培训,否则职称评审一票否决,另外,教师希望在寒暑假能好好休息。二是水平不够。由于财务政策调整快,教师多年来沉积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与企业会计岗位技能要求差距大,特别在制单、粘单、EXCEL应用、财务软件应用等方面亟需加强训练。

2.2企业自身利益问题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实体,同时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势必会涉及企业自身的一些利益问题或商业机密。因此教师深度介入,企业要冒不利于自身利益或商业机密外泄的风险,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愿接受教师下企业锻炼。

2.3学校管理制度问题虽然大部分专业教师下企业提升专业技能意愿强烈,从教学一线走向管理操作一线,学校也认识到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单一的管理制度和僵硬的考核方式,教师下企业的岗位、内容、计划都没有明确,锻炼期间缺乏对专业教师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无法达成实践锻炼的目的,保证下企业锻炼的质量。

3推进教师下企业的对策

3.1建立政府和学校层面的激励机制和保证政策从政府层面来说,出台建立支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经费政策和相关保证,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达到1:2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的规定配齐配足专业教师,确保教师下企业时间,同时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表彰和专项评比,对做的突出的合作企业予以奖励,让企业行业接纳教师锻炼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义务。从学校层面来说,明确教师下企业的政策和待遇,把教师下企业工作纳入教学考核指标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3.2引入企业账务与人员,开展实岗训练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等当中聘任兼职教师,并将企业账务中隐去单位名称给教师与学生练习,开展切合企业实际的实岗训练,真正做到契合企业行业需求的实践锻炼。一方面专业企业财务负责人和教师可以通过同备课、同授课,做到协作授课,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中财务负责人具体账务的编制,通过师徒关系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3.3与学生同岗,确保教师下企业落到实处根据目前中职学校教学计划,每个学期学生均有相应的下企业体验,专业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赴企业职业体验,在最后两个学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教师分批分层分时下企业,逐步推进。这样安排可以解决目前职业学校难题:第一,可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弥补现有师资不足情况下,作为学生外出职业体验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既可以保证教师下企业时间,做好下企业锻炼,又达成技能提升目标;第二,教师下企业有双重身份,一是企业员工,二是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现真正的教学教育实习,保证学生职业体验或顶岗实习质量。

3.4实行任务驱动,做精下企业锻炼明确专业教师下企业目标,教师带着任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实践锻炼,根据企业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教材开发、课程改革等。总之,中职会计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真正“做精、做实”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对专业实践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双师”素质的会计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实账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颜炼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

[2]侯迎新.会计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意义及经验总结[J].商业会计,2012.08.

第6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中职教育推行“学校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学生对接职业”办学模式,阐述了“以健康教育为本”岗位体能锻炼为核心的职业体能培养理念及拓展元素,拟定了“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的内容。 

在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而融入各专业之中。其教育目标是贯彻健康教育、增强体质、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品德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职业工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有的教育目标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集中表现在:一是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及营养结构的改变,学生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却持续下滑,中职生就业因体能不足不能适应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负荷而转岗的现象有增无减。二是学生个性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不能和谐相偕,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承载力较弱而引发系列社会矛盾令人担忧。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优化提高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而增强学生体质,以促进中职生以强健的体魄直接投身岗位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定位及拓展元素 

1.“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定位 

在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因基础课而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出发点是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体质并施以品德教育,其课程作用辐射范围局限于使学生以强健的体魄适应学校的教育要求。这种始终围绕教育、学校和学生为一体的课程观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教学为教育服务,忽略了教学为职业岗位的需要服务和社会需求的视角,其实质就是一种狭隘的课程观。而改革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观模式则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职业体能准备的和谐”。因而课程锻炼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增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能为核心,按社会及企业岗位对人才体能的具体化要求,实施岗位体能需要训练、团队团结合作需要训练、创新能力需要训练、服从服务与生存需要训练、心理适应性需要训练和体能承载劳动强度需要的训练,切实提升毕业生对未来职业工作应对的能力”。这种职业观培养模式与课程观培养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拓展了教育、职业、企业、社会间的视角。融入了社会发展及企业文化元素、职业岗位体能应对元素、健康教育深层内涵元素。使得课程培养元素呈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促使课程效能最大化,使之达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和谐相偕之目的。 

2.“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需要拓展的元素 

(1)企业文化元素的拓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性质决定了本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当企业文化或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与劳动者认识与观念不能和谐相偕而引发系列社会矛盾自然令人担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教育和企业而言,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拓展教育、职业、企业、社会互惠视角,以利和谐发展就显非常必要。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要实现培养元素多元化,按企业文化需要引入团队团结合作、创新能力、服从服务与生存、心理适应性和体能承载劳动强度需要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在校学习期间对未来职业和岗位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就显的非常重要。 

(2)职业岗位体能需要元素的拓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社会己见端倪,创新及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及先进的科技。同时,现代化劳动环境及条件也促使了人的本能退化、适应能力降低、体质弱化等现实问题。在日本,科技部门针对果农上肢手臂因长时间高举喷雾器打农药而导致上肢及身体不适专门设计了人体手臂支撑器以此减轻果农劳动负担。这些人性化科技和举措虽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却真实反映了人体体能素质机能退化与职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现实。因此,关注人力资源体能素质不仅是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也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3)健康教育深层内涵元素需要的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推行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并引领当今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却出现了一些偏差,集中表现在“无病即健康”被视为健康的真谛,而忽略了健康整体观和健康体能锻炼。实践证明,现实中学生营养结构及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却持续下滑的相向现象,毕业生体能无法从容应对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事实告诫我们体育人,正确认识健康教育,拓展健康教育内涵中健康体能和整体元素是增强学生体质根本办法,也是我们课程改革必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对接的路径可行性分析 

1.“学生对接职业岗位群”可行性分析 

在职业岗位群体中互相联系的分支群体所构成的职业系统中。在实施“体能锻炼与职业对接”方案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健康教育和职业岗位体能锻炼两大主题,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长发育规律的。 

2.产业链中“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分类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通过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产业链中学生就业较集中的各职业岗位群中工作方式的调研,我们把各职业岗位群工作方式相近职业进行归类得出四种类型职业岗位群,形成了“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的有效路径。 

(1)“坐位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坐位型职业”岗位群包含电会、文秘、制图、化验、计算机、电子、仪表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长时间含胸、低头、弯腰、以坐位方式伏案工作或静坐在流水性生产线上,由于工作精确度要求高。导致心理紧张性增高。具体参与“坐位型职业”工作的身体部位是头胫部、上肢、腰背部。 

(2)“直立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直立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机电、汽营、医护、烹调、工模具、营销、农林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该岗位群因长时间站立且含胸工作。导致人体协调机能、大脑思维活动负担重、压力增大。参与“直立型职业”工作身体部位是上、下肢、腰背部。 

(3)“动作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动作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旅游、幼师、汽修、物管、保安、数控、家电维修、建筑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该岗位群工作方式体能动作较多且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劳动条件艰苦复杂。导致体能消耗大、运动系统,心肺功能负担过重。客观环境条件对身体不良影响多。因而参与工作身体部位是身体各部位及身体体能耐久能力。 

(4)“特殊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特殊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水下、地矿、地质、森林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劳动环境差、有一定的危险性。参与工作身体部位是身体各部位及身体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 

三、“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众所周知,具体的岗位工作是在人体相关机体部位协助参与下完成的。加强各具体岗位参与完成具体工作的相关身体体能素质是“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及职业岗位群须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的核心依据。 

1.“坐位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敏、协调性素质练习;发展静力性素质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练习;发展一般耐力练习;发展体育舞蹈、健美操、形体训练的练习。 

2.“坐位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散步、慢跑,武术、医疗康复体操、健身体操、徒手及持轻器材体操等活动促使颈肩、伸展筋骨放松肌肉等,消除颈肩部疲劳;通过篮球、排球,快速推举轻杠铃、哑铃、增加肩、臂肌肉及腰背力量;通过手指卧撑、负重引体向上、增强手指、手腕、手臂力量及灵活性、准确性;通过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接力跑、游泳、保龄球、飞镖等运动,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增强心血管和运动器官的机能。

3.“直立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素质的练习;发展灵敏、协调素质的练习;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4.“直立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慢跑、篮、排球、游泳、跳绳等项目的锻炼,增强学生心血管和呼吸、运动器官的功能;通过器械体操,健美操、负重搬运等锻炼增强学生上肢肌肉力量;通过武术、太极拳、医疗保健操、大众健美操、体育舞蹈、立定跳远、连续蛙跳等下肢活动性练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通过体育游戏或参加娱乐性体育活动及户外体育集体锻炼活动,消除肌肉紧张,促进机能恢复。 

5.“动作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敏、柔韧素质的练习;发展支撑、攀爬、悬垂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腰腹力量素质练习;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练习;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6.“动作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负重搬运、持器械体操、负重引体向上、增强学生力量素质;通过障碍跑、负重深蹲、田径接力跑、立定跳远、发展学生速度与灵活性,提高弹跳能力及下肢和踝关节力量;参加游泳、田径长跑、自然越野跑、登山、足球等活动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耐力素质;参加娱乐性体育活动;参加武术擒拿格斗训练。 

7.“特殊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巧素质、耐力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素质的练习;发展腿部力量素质练习;发展野外生存练习及专项素质训练;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8.“特殊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参加游泳、田径长跑、自然越野跑、登山、足球等活动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耐力素质;通过障碍跑、负重深蹲、田径接力跑、立定跳远、发展学生速度与灵活性,提高弹跳能力及下肢和踝关节力量;参加武术擒拿格斗训练;进行野外生存练习及专项素质训练;通过户外体育集体锻炼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单双杠、支撑跳跃练习,培养控制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结语 

当代中职教育是以彰显职业能力开发及职业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教育。通过“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教学实践,不仅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科学有序修正学生健康状态的需要。也是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和增强职业岗位体能素质的需要。更是为就业,为生存,为社会服务打下坚实基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职成司,职教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为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需要提高会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与专业应用能力。而进企业锻炼恰是提高这种技能与能力的有力途径。本文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企业锻炼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20-02

收稿日期:2015-02-18

作者简介:鲜梅(1976 -),女 ,汉族 ,四川省成都市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会计教学与研究。

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怎么构建“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话题。

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等实践活动,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能否培养出一流的会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必须有序地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

一、会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意义

(一)企业锻炼能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企业锻炼,专业课教师不仅能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所教授知识广度及深度的适当性,而且能在会计基本操作技能、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等若干方面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及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等方面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能亲身体会企业的真实需求,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难以顺利对接的问题,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还可以收集大量有用的信息,如会计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养等,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深刻感受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

企业有着自身的传统和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是企业发展理念的体现。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决定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员工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纪律。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会在无意中和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延长了学生毕业后适应企业的时间。

通过入企锻炼可以感受到员工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性,切身体验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勤干,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及时掌握专业前沿技术发展

会计核算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企业是对新方法新技术的触觉是最敏锐的,学校对最前沿技术的接触远没有企业迅速,所以教学环节常常落后于技术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教学跟上专业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性人才呢?教师到企业中锻炼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在企业中工作,掌握专业前沿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所需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才能制定出适应性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及时为企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会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实践水平,是一件学校、教师“双赢”的行动。虽然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同时给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一定的补贴,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实效性仍不容乐观。

(一)专业教师下企业积极性不高

根据对某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调查,在企业工作或锻炼一年以上的教师仅占38%。专业课教师对下企业的必要性还是有共识的,认为很必要和有必要的占50%。对于教师下企业的形式,有50%的教师接受“在职教师每工作满五年到企业工作半年”,有25%的教师希望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有38%的教师反映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专业教师大多认为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不错,但社会经验不足,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得不多,欠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上大部分教师服务能力较弱,因此,下企业去工作既怕适应不了,又怕帮不上忙。这也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晋职称更多看重的是学历的高低、课题的级别、论文的档次及数量等有关。

(二)企业不愿意接纳专业教师,缺少社会担当

首先是合适的实践企业难找。大部分企业都不太愿意接受教师的实践锻炼,特别是短期的实践锻炼。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实体,由于多年来沉积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还有教师心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无心在企业恋战,因此企业对教师不青睐,教师也对企业冷漠;其次是专业教师下企业,合作企业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要占用工作场地和设备等,因而,许多企业将接受教师实践视为负担,功利在前,缺少社会担当的责任感,即使是接受的企业也多是因为老师的个人面子;最后,目前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多数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也不规范,受条件限制,这些企业也的确无法安排教师的实践。

(三)政府的引导、激励、监督、扶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还没有出台过像德国、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规定的企业必须承担教师和学生培训任务的法律要求,对企业没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由于企业安排教师实践需要一定的付出,况且教师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参与管理,而不是像学生顶岗实习那样,一定程度上作为劳动力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引导、激励、监督、扶持。学校与企业应该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对教师提出合适的要求,规范管理,这样才能与企业保持长期的紧密的合作。

三、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一)建立政府和学校层面的政策保证与激励机制。

从政府层面来说,必须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下企业锻炼实习的政策保证和经费支持。专业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习实际所需要的费用,可以从企业应上交的教育附加费中抵扣,同时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专项评比和表彰,对做得好的企业予以奖励。使企业行业接纳教师和学生锻炼与实习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义务,而不是由着企业推三挡四,甚或提出附加条件。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专业教师下企业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根本途径,要舍得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应明确教师下企业的政策和待遇,把教师下企业的表现和实绩列入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条件。

(二)引入“访问会计师”培养模式。

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兼职,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其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三)引入“现代学徒制”的“双师型”培养模式。

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引入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担任“师傅”,使年轻专业教师与其建立“师徒关系”。要求教师定期去师傅的企业,开展实岗训练,做到真正有目的实践锻炼。一方面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可以通过“协作授课”的方式,做到“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师傅的项目。通过“师徒关系”达到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双赢的目的。

(四)实行“任务驱动式”实践模式。

当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行课程改革、需要开发新教材等时,将任务分配给专业教师,由教师带着“任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实践锻炼。

总之,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加快建设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不仅能增强教师的实账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会计专业实践课内容把握的准确度,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非常重大。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要真正“做精、做实”,通过有效的方式去实现,从而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飞虎.试论高职院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十大工程[J].会计之

友,2007,10.

[2] 武俊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

教育(高教),2010,06.

[3] 周亚夫,许辰雨.高职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性[J].北京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7.

[4] 侯迎新.会计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意义及经验总结[J].商业会

计,2012,08.

[5] 陈健.中职教师进企业“充电”成潮流[J].教育,2012,25.

[6] 徐金娥,徐金燕.企业锻炼为专业课教学改革带来的启发和

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

[7] 颜炼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

教育与职业,2014,15.

[8] 刘红梅.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

第8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AutoCAD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及当前教育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的教学方法,使高职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贴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欧特克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开发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工程、电子、汽车、造船、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等领域。

在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中,大部分院校都已开设了autocad相关课程(如通信工程制图等),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对AutoCAD应用技能的把握不足,使高职学生在AutoCAD应用领域的就业不理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AutoCAD的教学要从通信行业对AutoCAD人才的特殊要求出发,围绕培养学生适应工程绘图能力的目标开展教学。

一、高职通信专业AutoCAD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Auto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图形软件课程有很多公共的原理和特点(如Photoshop等)。学习autocad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否则autocad的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autocad的教学应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紧跟实际应用的需要展开教学。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AutoCAD相关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应用等突出问题,仅局限于学习AutoCAD软件本身操作上,不能与工程中得应用紧密相连,使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距离岗位要求甚远,

教师的能力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的教师队伍基础上都缺乏实践经验,没用参与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对现实中应用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将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就业时,普遍缺少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autocad的教学已应从实际应用出来,锻炼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调整高职AutoCAD课程的教学思路,面向社会的人才需求

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用性能力只有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当中去,学校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只有企业才能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岗位,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实习锻炼。《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我们应从以下几点优化autocad教学:

(一)培养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开展教学的根基,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的经验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教师队伍,应当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从学科专业型向专业与技能综合型的转变,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从学科专业型向专业与技能综合型的转变,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除此之外,在教师的引进上,应当进行改革,让更多工作在相应岗位上的技术性人才进入到高职的教师队伍当中。

(二)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通过鲜活的案例,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讲座,讲授工作经验,并通过大型案例是学生了解日后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随着课程的进行,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增多,要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得到定岗实习或见习实习,使学生深刻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

(三)定岗实习,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课程的进行,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增多,要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得到定岗实习或见习实习,使学生深刻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

与此同时,深入行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职业岗位对AutoCAD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能容,真正做到学位所用,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设计改革。

三、结束语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活动不能只在课堂内展开,应到走向社会,走向岗位,AutoCAD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AutoCAD的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着提高学生应用绘图能力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AutoCAD专业绘图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9篇:教职工体育锻炼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中职学生的体育现状与体育锻炼的意义

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每周学校安排的一两节体育课外,课外锻炼情况不容乐观。日常生活学习中思想懒惰,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缺少体育锻炼导致上课喜欢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余时间喜欢去网吧通宵上网。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设施投入不足,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一个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使每一个同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使同学们真正成为健康的青少年。

二、缺乏体育锻炼使生命力脆弱的真实案例

2012年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猝死的事件。11月13日,广州增城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小莲,早上6时许,她与同宿舍的2名女孩一起去宿舍旁的田径场跑步。跑完800多米时,小莲突然倒下,送至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抢救,最终也未能挽回小莲的生命。同年11月14日下午,广州白云区某中学初二女生小何跑步后不适,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运动生理学专家的解释,长跑时发生猝死,大都是由于突然增大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导致心脏缺血或产生严重的供氧不足,诱发各种心肌病所致。

三、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体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学校不仅要从师资、场地、教学理念上重视体育教育,更要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为前提。

1.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师任课制度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对体育教师的发挥也有限制。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多元化教学,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任课制度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来安排专项教学制度。因为对于一个45人以上的班级来说,一个教师上课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多个教师分项目上课既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课程的效率。

2.完善学校体育场地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针对不同人群加大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建设,对不同人群要有不同的场地器材标准。比如要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

3.大力在校园内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以及体育意识,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家长协助学生培养体育意识

家长们认为学生在学校是以学习为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校要让家长认识到学生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以及怎样提高和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感受体育的氛围。

5.学生自己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

强壮的身体素质是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没有强壮的体魄,会承受不住以后的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自发地从事体育锻炼。学生个人的自我体育意识对其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要树立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在体育训练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完成训练任务。在课外活动中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欢乐,让自己更有能量,更有信心的学习。

体育锻炼也须作为一种终身教育推广给青少年学生,培养其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中职学校要充分学习贯彻国家政策,积极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把体育运动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广大学生吸引到健身场所,以此提高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提升学校整体的体育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