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精选(九篇)

生物多样性的表现

第1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蚂蚁群落;多样性;优势种;无量山

中图分类号:S7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386-05

无量山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气候类型和高大的山体,导致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和物种分化特别明显的地区之一[1]。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昆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由于蚂蚁易于采集,多样性高、对生态变化敏感,已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2,3]。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蚂蚁资源,课题组于2009~2011年间对无量山东西坡南北段4个垂直带的蚂蚁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取样及调查方法

以云南省南涧县拥翠乡和碧溪乡为北段东坡的调查点,以南涧县公郎镇为北段西坡的调查点,以南涧县无量乡和景东县安定乡为南段东坡的调查点,以南涧县漫湾镇为南段西坡的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上,沿山体海拔每升高250 m设置1个样地,在每个样地中,每隔10 m选取5个1 m×1 m样方,采集、统计样方内的地表蚂蚁,将野外采集的蚂蚁标本进行分离、制作。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不同蚂蚁逐一鉴定,尽量鉴定到种[4-6]。对于不能鉴定的种类,作为形态种对待[7]。

1.2 群落指标

样地中物种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0%的蚂蚁物种确定为优势种;根据Simpson优势度公式计算优势度指数;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公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根据Pielou均匀度公式计算均匀度指数;根据Jaccard相似性公式计算相似性系数[8,9]。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势种调查

对无量山4个垂直带21块样地中蚂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蚂蚁标本分属于6亚科30属91种,其中有41种蚂蚁在各自的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由表1可知,41个样地优势种分别属于5亚科19属,其中蚁亚科的优势种有8属19种,切叶蚁亚科的优势种有5属16种,臭蚁亚科的优势种有4属4种,猛蚁亚科和伪切叶蚁亚科有1属1种;优势种最多的是举腹蚁属(7种),其次是大头蚁属(5种),拟毛蚁属、立毛蚁属和弓背蚁属(4种)。41个优势种中,巴瑞弓背蚁在4块样地中都表现为优势种,立毛举腹蚁、菱结大头蚁、中华大头蚁、布立毛蚁和无毛凹臭蚁等5种在3块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上海举腹蚁、大阪举腹蚁、舒尔盘腹蚁、黑头酸臭蚁、罗思尼斜结蚁、丝光蚁、掘穴蚁、奇异毛蚁、黄毛蚁和东京弓背蚁等10种蚂蚁在2块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其余的25种蚂蚁都只在1块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在所调查的21块样地中,优势种数最多样地是南段西坡1 250 m样地(6个优势种),其次是北段东坡1 750 m样地和南段西坡1 000 m样地(5个优势种),南段东坡2 500 m和北段西坡1 250 m的优势种为2个,北段东坡2 500 m和北段东坡1 500 m样地只有1个优势种,其余14个样地的优势种都是3个。

2.2 群落多样性分析

对无量山4个垂直带21块样地中蚂蚁群落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样地的蚂蚁物种数为2~23,平均为10种,种类超过15种的有北段西坡1 750 m(23种)和1 500 m样地(23种)、南段东坡1 750 m样地(15种),而蚂蚁物种最少的是北段东坡2 500 m(1种)和1 500 m(2种)样地;不同样地的蚂蚁个体数量为2~267头,平均100.6头,个体数超过160头的样地有北段东坡2 000 m(267头)和2 250 m(265头)样地、北段西坡1 750 m(178头)和1 500 m(166头)样地、北段东坡1 750 m(165头)样地,最少的是北段东坡2 500 m样地(2头);优势度指数为0.101 5~1.000 0,平均为0.307 3。优势度指数低于0.200 0的样地有北段西坡的1 750 m(0.101 5)和1 500 m(0.115 0)、南段东坡1 750 m(0.1315)、南段西坡1 250 m(0.149 1)、北段东坡1 750 m(0.160 8)、南段西坡1 750 m(0.180 7)和1 000 m(0.198 6)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000 0~2.630 4,平均为1.613 8。多样性指数超过2.0的依次是北段西坡1 750 m样地(2.630 4)、北段西坡1 500 m样地(2.503 8)、南段东坡1 750 m样地(2.341 3)、南段西坡1 750 m样地(2.087 4)、北段东坡1 750 m样地(2.060 6)和南段西坡1 250 m样地(2.008 8),最低是北段东坡2 500m样地(0);均匀度指数为0~0.878 7,平均为0.701 3,均匀度指数高于0.850 0的样地有南段东坡1 500 m样地(0.878 7)、南段西坡1 250 m样地(0.872 4)、南段东坡1 750 m样地(0.864 6)、南段西坡2 000 m样地(0.859 4)。

总体上,北段平均每个样地的蚂蚁物种为11.4种,南段为8.8种,西坡为12.3种,东坡为7.6种;北段平均每个样地的蚂蚁个体数为149.6头,南段为56.1头,西坡为101.6头,东坡为99.5头;北段各样地的平均优势度指数为0.379 3,南段为0.241 8;西坡为0.219 4,东坡为0.403 9;北段各样地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15 7,南段为1.703 0,西坡为1.865 1,东坡为1.337 3;北段各样地的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589 7,南段为0.802 7,西坡为0.764 6,东坡为0.631 5。不同海拔高度样地重要群落指标的平均值如图1所示,不同植被类型样地重要群落指标的平均值如图2所示。

2.3 群落相似性研究

经统计,得到无量山4个垂直带21块样地之间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结果见表3。根据Jaccard相似性系数原理,当q为0.00~0.25时,为极不相似;当q为0.25~0.50时,为中等不相似;当q为0.50~0.75时,为中等相似;当q为0.75~1.00时,为极相似。从表3可知,21块样地之间的210组相似性系数中,有119组具有相似性,其中南段西坡2 000 m样地与北段西坡2 000 m样地(0.50)1组为中等相似,南段东坡1 750 m样地与南段西坡1 750 m样地(0.33)、北段西坡1 750 m样地与南段西坡1 750 m样地(0.29)、北段西坡1 500 m样地与北段西坡1 250 m样地(0.26)、北段西坡2 250 m样地与北段西坡2 000 m样地(0.25)等 4组为中等不相似,其余114组为极不相似;另有91组间没有相同物种,完全不具相似性。

综合统计,北段有蚂蚁73种,南段有61种,南北段共有物种43个,南段和北段的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47,为中等不相似;西坡有蚂蚁72种,东坡有54种,东西坡共有物种35个,东坡和西坡的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38,为中等不相似;海拔2 500 m所有样地中有蚂蚁7种,2 250 m有28种,2 000 m有26种,1 750 m有44种,1 500 m有34种,1 250 m有19种,1 000 m有9种,不同海拔高度的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值见图3。由图3可见,垂直带上蚂蚁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全都小于0.25,为极不相似,高海拔与低海拔样地之间几乎没有相似性。

3 小结与讨论

1)无量山西坡和东坡的蚂蚁群落属于中等不相似水平,西坡的蚂蚁群落多样性明显优于东坡。西坡有蚂蚁72种,东坡有54种,东西坡共有物种35个,东坡和西坡的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38。每个样地蚂蚁平均物种数、平均个体数、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西坡大于东坡,且物种最多的样地、个体数最多的样地、优势度指数最低的样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样地都出现在西坡。西坡的优势度指数小于东坡也恰恰说明了这一规律。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蚂蚁通常喜欢温度高、阳光充足、湿度较小的环境,在这一条件上西坡更适宜于蚂蚁的生活。

2)无量山北段和南段的蚂蚁群落属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北段的蚂蚁群落多样性优于南段。北段有蚂蚁73种,南段有61种,南北段共有物种43个,南段和北段的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47。每个样地蚂蚁平均物种数和平均个体数表现为北段多于南段,且物种最多的样地、个体数最多的样地、优势度指数最低的样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样地都出现在南段,说明蚂蚁群落多样性在整体上是北段优于南段。但每个样地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南段稍大于北段,是因为北段东坡2 500 m和1 500 m有两个较为极端的不适应蚂蚁生活的样地,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极低。主要是因为北段植被保存相对完好,而南段山体中部和下部由于人为的农牧业活动导致植被次生化和片段化。

3)无量山各垂直带上的蚂蚁群落属于极不相似水平,蚂蚁群落指标在山体上表现为明显“中部优、两头差”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垂直带上蚂蚁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全都小于0.25,为极不相似水平,说明垂直带上不同海拔地段的物种之间差异显著。无量山因垂直高差显著,生物气候垂直带明显,蚂蚁群落也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即“中部优、两头差”的垂直地带性特点。每个垂直带上都是1 750 m样地的蚂蚁物种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并在1 750 m的基础上随海拔的升高和降低都逐渐减小,其中在1 500 m样地处有一些例外,是因为在北段东坡的1 500 m位置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干热河谷样地,从而导致了这一海拔位置的各项群落指标下降。就不同海拔高度所有样地重要群落指标的平均值而言,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几项重要群落指标也都反映出这一分布规律。蚂蚁优势种分布也表现一定的垂直分布特点,同一海拔高度上不同地段的优势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无量山蚂蚁群落多样性在不同植被类型中呈现思茅松林最优、河谷稀疏灌木草丛最差的特点。无量山所调查的7种植被类型中,蚂蚁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思茅松林表现为最好,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河谷稀树灌木草丛表现最差。因为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郁闭度高,林内阴暗潮湿,不利于大多数蚂蚁的生活,而稀疏灌木草丛分布于干热河谷地段,环境极度干旱,也不利于大多蚂蚁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喻庆国.无量山部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ANDERSEN A N. Functional groups and patterns of organization in North American ant communities:a comparison with Australia[J].Journal of Biogeography,2008,24(4):433-460.

[3] ANDERSEN A N,FISHER A,HOFFMANN B D,et al. Use of terrestrial invertebrat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in Australian rangeland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ants[J].Austral Ecology,2004,29(1):87-92.

[4] 吴 坚,王常禄.中国蚂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5] 唐 觉,李 参,黄恩友,等.中国经济昆虫志 膜翅目蚁科(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 宾厄姆.印度动物志 膜翅目蚁科[M].赵清山,译.广州:林业部南方森林植物检疫所,1985.

[7] BURGER J C, REDAK R A, ALLEN E B, et al. Restoring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coastal sage scrub[J].Conservation Biology,2003,17(2):460-467.

第2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但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眼眵就会在数量或性状上发生改变。这时候,眼眵的成分会有所增加,增添了脱落的组织细胞、炎性细胞、血管渗出物和病原体等。因此,通过对眼眵的观察,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某些早期眼病。这一点,对于儿童和戴隐形眼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临床上根据眼分泌物的黏稠度、颜色等,可将其分为水样分泌物、黏性分泌物、黏脓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和血性分泌物五种。人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性质的眼分泌物来判断所患的不同的眼部疾病。

一、水样分泌物:该分泌物常表现为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它的增多往往表明该患者的眼睛有病毒性角结膜炎、早期泪道阻塞、眼表异物或轻微外伤等。儿童由于鼻梁骨尚未发育完全,常会出现内眦赘皮、倒睫等情况,从而可引起眼部刺激症状,造成水性分泌物增多。老年人若患有眼睑位置异常(如睑内翻、睑外翻等),也会引起水样分泌物增多。

二、黏性分泌物:它多见于干眼症和急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黏稠状似胶水样,它还可使患者的眼睛有异物感和瘙痒感。

三、黏脓性分泌物:该分泌物常表现为黏稠的、略带淡黄色的物质。它的增多说明患者可能患有慢性过敏性结膜炎和沙眼。

四、脓性分泌物:它的出现常提示患者的眼部可能有细菌感染,应对其高度重视。新生儿在出生后3~4天内,如双眼出现了大量脓性分泌物,则表明该患儿可能患有淋球菌性结膜炎,俗称“脓漏眼”。另外,化脓性泪囊炎的患者也常出现脓性分泌物,但该分泌物一般多集中在内眼角。

第3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雅长林场速生桉;刺吸性害虫;动物多样性

速生桉刺吸性害虫主要包括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的木虱,叶蝉、角蝉、蚜虫、粉虱、蓟马、缘蝽、以及叶螨等。2005-2011年发现广西速生桉刺吸性害虫有83种,其危害特点首先是成灾害虫种类逐渐增加, 危害严重,常见害虫转移,如桉树芽木虱危害在一些地区特别严重,在来宾维都林场调查发现,大面积发生桉木虱危害,平均虫口密度达到14头/株以上,2010年5月虫口密度最高达到100头/株以上,如不及时控制将造成更大面积的危害。在有些地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吸性害虫同时危害一个林分,从速生速生桉幼苗到成林,在不同时期都有刺吸性害虫危害。雅长林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08′~106?23′,北纬24 ? 37′~25 ? 00′,目前仍保留着广西最大区直国有林场的称号,并且是广西面积最大的生态型林场,截止2004年4月,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69.62万亩,2004年后在场内也引种了近千亩的速生桉,因此研究雅长林场场内引种速生桉后出现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及动物多样性,对于预防速生桉害虫有一定意义。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广西雅长林场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及动物多样性研究〔1-3〕。

1.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在广西速生桉分布地区采用实地路线调查(踏查)所有速生桉林内动物,重点采集昆虫种类。对其它动物通过肉眼目击观察、听觉探测。此外对环节、节肢动物采用网捕、挖掘等方法。

一般分别抽取1、2或多龄的林分,选择具代表性的地块为样地(20m×20m)。限于试验基点的分布格局,采取单株逐一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主要的刺吸性害虫,定时调查(30-60min)的方法。详细记录计算主要害虫的虫口密度和林分虫害指数。即 F=〔∑(该级代表值×各虫害级木样株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1.2 室内鉴定与数据整理计算。

采用蔡邦华34目分类系统,在实验室双目解剖镜下观察鉴定。先把所有昆虫分目分科大致整理好,然后分目分科有条理地进行鉴定。

将野外调查资料和原始数据在室内用电脑输入Word文档后,在EXCEL里统计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采用1963年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多样性指数,即H=-ΣPiLnPi ,式中Pi=ni/N,ni是样方中第i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种的个体数,Pi是第 i种的个体数ni与个体总数N的比例。生态度优势度计算公式为:C=∑ni(ni-1)/N(N-1)。均匀度指数(J)计算公式:J=H /lnS,式中H为多样性指数,S为群落的种数,lnS为假设群落所有种都以相同的1/S存在,则群落多样性最大值Hmax =lnS。

2结果分析

2.1 广西雅长林场速生桉刺吸性害虫。

2009年8月4日调查发现逻沙乡2007年种植的速生桉纯林有桉树芽木虱Blastopsylla barbara Li、盲蝽、黑蓟马、长黑叶蝉、小黑叶蝉;2009年8月6日调查发现雅庭分场2004年种植的速生桉林中有叉线拟脉叶蝉、红头白叶蝉、小绿叶蝉、红蓟马、透翅蓟马、叶螨。2010年1月20日在在雅庭分场2009年11月17日挂的黄粘板上新发现桉树芽木虱,黑蓟马、小绿叶蝉、大青叶蝉、虫害指数32,场部主要害虫是黑蚜、粉虱。2010年4月22日在雅长林场果麻分场的3229上发现桉木虱、白翅叶蝉、黑蓟马,叶蝉危害率 70%速生桉芽木虱危害树梢断梢率100%。2011年6月发现麻皮蝽危害。

迄止2011年6月广西雅长林场总计速生桉刺吸性害虫有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3目和叶蝉科、蚜科、粉虱科、蓟马科、蝽科、盲蝽科7科16种。

2.2 广西雅长林场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及其它动物物种数与个体数关系。

表1 雅长林场广林9号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 及其它动物物种数与个体数(2008-2011)

样地时间地点树龄SScNcSc /S

12008.10YT4253220.1200

22009.8DM228580.1786

32009.8NC221330.1429

42009.8YT54693560.1957

52009.8JL2174210.2353

62010.3YT616340.5000

72010.4YT692150.3333

82011.6CB26250.3333

均值214540.2549

DM:东明分场;YT:雅庭分场;NC:那城分场;JL:九龙分场;CB:花坪;Sc:刺吸性害虫种类数,Nc:刺吸性害虫个体数

表2 雅长林场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及 其它动物群落多样性(2008-2010)

样地地点时间HcCcJcFNt

1YT2008.100.36770.82250.334723.651.30

2DM2009.81.43290.11110.890019.650.30

3NC2009.82.68980.00001.000020.760.07

4YT2009.81.61040.57090.356522.768.30

5JL2009.81.99610.72860.409034.701.20

6YT2010.31.03970.16670.946439.210.06

7YT2010.40.40800.52380.588638.300.37

均值1.36350.41770.646528.431.66

DM:东明分场;YT:雅庭分场;NC:那城分场;JL:九龙分场;CB:花坪;Hc:刺吸性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Cc:生态度优势度;Jc:均匀度指数;Nt:刺吸性害虫虫口密度。

雅长林场8个样地刺吸性害虫物种数与动物物种数平均值之比为0.2549较高。物种数最高的是样地4,46种,刺吸性害虫个体数也最多,达到356头,原因是该样地植被覆盖率高,有90%,地势平坦,昆虫生长环境良好,但到2010年3和4月随着其他昆虫物种的减少,叶蝉、桉木虱等刺吸害虫和速生桉枝瘿姬小蜂混合危害,速生桉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刺吸性害虫多样性指数逐年降低。

2.3广西雅长林场速生桉林刺吸性害虫与动物群落多样性关系。

九龙分场的速生桉刺吸性害虫多样性指数最高和虫害指数较低,分析原因它处于海拔1200米的高山,远离人为活动区。生态环境较好。雅庭分场的刺吸性害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虫口密度最高,为8.3头/株,主要有桉树芽木虱和叶蝉,雅庭分场53林班的叶蝉危害率达到了90%,速生桉刺吸性害虫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0.4。

2.4 结论与讨论。

迄止2011年6月广西雅长林场总计速生桉刺吸性害虫有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3目和叶蝉科、蚜科、粉虱科、蓟马科、蝽科、盲蝽科7科16种。雅长林场8个样地刺吸性害虫物种数与动物物种数平均值之比为0.2549较高,表明刺吸性害虫成为速生桉主要害虫类群。九龙分场的速生桉刺吸性害虫多样性指数最高和虫害指数较低,原因是它处于远离人为活动区,生态环境较好。雅庭分场53林班的叶蝉危害率达到了90%,速生桉刺吸性害虫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0.4,原因是纯林面积大。因此在预防速生桉刺吸性害虫时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尚文,覃良. 桉木虱种群突变模型的研究〔J〕. 广西科学,1995 (2):36一38

[2] 张雪科, 陈尚文,黄良宏.广西武宣县引种桉树后出现的主要害虫和动物多样性状况.现代教育教学探

索杂志,2009, 5(9):43-45

[3] 梁才, 陈尚文.雅长林场引种速生桉出现的害虫及预防.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9, 5(9):60-62

收稿日期:2011-06-15

第4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云杉人工林 结构调控下 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 研究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养料,在人们依赖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为生活保障的过程中,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却持续在下降,严重破坏了森林生物的稳定性结构。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必须要保持同步性,综合考虑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需求,利用结构调控的治理措施,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格局进行规划和完善。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结构调控下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有利于提高人工林生态结构的完整性,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所以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必须要结合人工林植物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分布结构,对其进行管理。

1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结构调控下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内容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标准,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工林更新林窗的促进情况、自然更新林窗、抚育间伐,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在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区域内设置了三个试验地,每个试验地之间留有过渡带,在样地内实施团块状采伐,采伐面积为50m2、100m2、150m2。在三个不同面积的林窗下,利用人工补植幼苗更新方式形成混交林,在混合林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株,均为一年生幼苗,株高为30cm左右,在这种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不同林窗面积下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过程。自然更新林窗种植面积和试验地选取与人工林更新林窗一致,会形成人造林窗,抚育间伐采用强度分别为10%、20%、30%,进行带状抚育间伐,也对不同林窗面积下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过程进行研究[1]。

1.2 研究方法

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会随着植株的生产和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多样性,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基于植株和土壤动物表现出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植物多样性的体现,对植株进行取样和每木检尺,记录乔木的高度、胸径、枝下高、郁闭度的变化过程[2]。由于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冬季积雪过厚,所以不利于多样性研究,研究人员需要利用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的方法对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在样地内随机设置研究样本,记录草本层的种类和盖度。土壤动物多样性利用外业工作方法对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在样地内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及个体数进行调查,在每个样地中随机布设三个样方,然后对样方区域进行挖取,中小型干生、湿生土壤动物土样采集需要对土壤进行剖面处理,利用圆形取样器从上至下提取,湿生动物由于活动性稍弱,每个样地共取75ml,取到样本后,迅速用100目尼龙纱包裹好,防止动物逃逸。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计数都采用直接计数法,计数过程要细致准确,避免出现误差,影响到多样性研究的结果[3]。

2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结构调控下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根据统计的研究发现,人工促进更新林窗调控、自然更新林窗调控、抚育间伐调控都会对植物和土壤动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并会随着结构调控力度的改变,影响程度也会逐渐加深[4]。

2.2 研究分析

人工促进更新林窗调控对植物和土壤动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组成及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适调控处理方面。物种组成及丰富度研究发现在一个样本区域内,土壤动物的种类和类群数量逐渐在增加,样地中的植物植株不同类群会生长在不同的样地中。Shannon-Wiener指数表明,样地在经过人工干扰之后,自然更新的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积林窗下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不同,这就说明指数会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5]。Pielou均匀度指数经人为经营干扰后,自然更新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积林窗下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整体上表现出随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Pielou均匀度指数与人为干扰样地面积有关。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表明,在人为经营干扰后,自然更新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积林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数在不同季节均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Simpson指数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多样性指数范围不同。最适调控处理方面受到人为经营干扰后,人工促进更新不同面积云杉人工林林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数会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时如果观测不同季节的植物和土壤动物多样性就会发现,在春季土壤动物多样性的表现能力显著大于冬季,其余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夏季和秋季各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发现,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下植物丰富度与土壤动物丰富度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所以在结构调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要明确注重相关系数之间的变化,进而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结构调控下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良辉,孔立成,唐嘉欣,等.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结构调控下植物与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120-122.

[2]黄玉梅,张健,杨万勤,等.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04(14):1646-1648.

[3]黄玉梅,刘庆,刘洋,等.亚高山森林植物层次去除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03(16):152-155.

第5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ominance指数;Pielou指数;三江―水磨

中图分类号 S718.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20-01

三江―水磨地区包含水域和陆域,有自然植被、人为景观,是一个存在人类活动量不同的复合区域,区域生态旅游是汶川震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植物多样丰富是完成三江―水磨地区生态旅游功能的基础,如何让三江―水磨地区植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的同时发展该地区经济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为了解三江―水磨地区生态情况及其植物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与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三江―水磨地区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为该地区生态旅游及震后“造血”式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三江―水磨地处云贵北部邛崃山脉之东南坡,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海拔2 2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最高海拔3 150 m,最低海拔920 m,海拔最高点为高低相差2 230 m。境内河流均属横江水系,区内有起源于汶川大邑县交界的寿溪河,区内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 ℃,无霜期226 d,年平均降雨量1 165 mm,平均降雨126 d;区域内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大多数为温属种类。

1.2 调查地点

根据三江―水磨的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情况的特点,选取区内各类具有代表性样地进行调查,一共确定8个调查地点:黑土坡、大岩洞、茅坪子、高峰、大槽头、龙竹园、照壁村、麻柳村。其中黑土坡、大岩洞、茅坪子、高峰地区人类活动少植物多样性自然;大槽头、龙竹园、照壁村、麻柳村人类活动频繁,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大。

1.3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调查区范围内典型设置反映该地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的样点,进行采样调查。每个样点进行种和群落学调查,种子植物记录种类、株数(乔木记录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蕨类记录种类、株数和平均高度;苔藓记录种类与株数[2]。

1.4 分析方法

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反应群落植物多样性高低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度量群落优度的Domina-nce指数(D)和反应群落中不同物种分布均匀程度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样地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3],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是第i种比例多度,给定为Pi=Ni/N,Ni为第i种物种个体数;Hmax表示当样方内各种的个体数目相等时,信息指数最大[4-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江―水磨植物分布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样地植物物种平均为49种,高峰地区在调查的8个地点植物种类最多有82种,而植物种类最少的龙竹园仅26有种,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按样地植物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高峰>茅坪子>黑土坡>大岩洞>大槽头>照壁村>麻柳村>龙竹园。通过统计,三江―水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是车前草、凤尾蕨(出现频率41.2%、32.4%)等常见植物[6],多个样点中常见植物种出现频率超过了20%,由此可见,三江―水磨地区各群落中常见植物分布较广泛。在龙竹园调查的样地中,物种排列与分布和人类种植活动有关,区域内人类活动少的地方种子植物高度发育。

2.2 植物多样性分析

2.2.1 多样性指数。由表1可知,三江―水磨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530~3.007,高峰、茅坪子、黑土坡、大岩洞地区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3.007、2.827、2.743、2.513)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物种最为丰富。8个调查地的蕨类、苔藓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来看,样地中蕨类、苔藓的多样性均不高,物种单一,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大于蕨类、苔藓,这种现象和区域内气候温和、日照量适中、种子植物本身适应强有关。从8个样地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统计看,麻柳村苔藓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0.849),龙竹园蕨类、种子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分别为0.974、0.530,说明人类活动少的样地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2.2 优势度指数。由表2可知,苔藓植物优势度指数最小,在0.109~0.250之间,说明在各群落中苔藓类各物种分布比较均匀,优势种不明显。8个样地中种子植物优势度指数最高,有3个样地种子植物指数大于0.5,这是因为龙竹园、麻柳村、大槽头三地人类活动多,人为种植的物种成为主要物种。蕨类植物优势度指数以高峰为最高(0.677),其中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var.nervosa Ching et S.H.Wu)为优势种。

2.2.3 均匀度指数。由表3可知,三江―水磨植物群落Pielou指数总体上较高。蕨类、苔藓Pielou 指数平均值为0.847和0.893,差异不大,这是因为三江―水磨地区的蕨类、苔藓类植物大多是自然生长的,人为干扰少。而种子植物Pielou指数差异较大,最高的为黑土坡(0.949),是因为人类活动少,群落中物种分布呈自然状态,最低的龙竹园Pielou 指数只有0.296,分析原因是龙竹园地区的植物种类、数量多是人工栽种的,人工种植的植物占绝对优势,野生植物种类虽多,因养护过程中常作为杂草除去,但数量非常少,样地内植物物种分布不均匀。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三江―水磨地区各样地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种子植物>蕨类>苔藓,Dominance指数的变化趋势是种子植物>蕨类>苔藓,Pielou指数则为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各个样地植物主要构成是大量的种子植物+少量蕨类+少量苔藓植物,在三江―水磨地区种子植物组成结构最为复杂,生态功能地位最明显,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种类不多,个体数比较少,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不理想,说明区内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群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应该加以改善;个别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人为优势种明显。以上调查分析表明,三江―水磨地区植物结构的层次和物种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三江―水磨现为5A级生态旅游区,区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当地支柱产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是有效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7]。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已建立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对三江―水磨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8],对三江―水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可以从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个方面着手,这样可以为当地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提供依据,力求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美的和谐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溥发鼎.岷江上游生态学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J].资源科学,2000(5):83-85.

[2] 方精云,沈泽昊,唐志尧,等.“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J].生物多样性,2004,12(1):5-9.

[3] 石孟春,和太平,招礼军.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J].广西学院学报,2008(2):130-133.

[4]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庄振宏,吴文龙,陈宗洵.21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类定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04-109.

[6]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热带雨林;恢复阶段;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S717.1+2;S718.57;Q346+.5(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347-05

热带雨林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1]。现在人们日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探讨,其中对山地雨林和低地雨林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2-9]。海南省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森林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热带雨林属于我国热带地区发育最盛、最接近赤道热带雨林的植被类型,是我国稀有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10]。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1];在景观生态学或群落生态学里,现有物种多样性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上,这种测度的结果反映在空间尺度上一般是以离散的形式来表示,而如何反映物种多样性在空间的连续变化迄今仍缺乏有效的方法与技术[12]。

在过去的40年里,世界上40%的热带雨林被毁;海南岛也不例外,在过去的25年中热带雨林的覆盖面积减少了71.7%[13]。而热带雨林是一个易受人类干扰的脆弱生态系统,一旦遭受干扰破坏,会产生恶劣的生态学效应,将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的保护方面[14]。山地雨林是热带或亚热带南部山地上的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其群落的结构和外貌与典型的热带森林相比,除林木的高度和种类组成上稍有差异外,其余的热带森林特征十分明显。作为海南岛主要水源涵养林的热带山地雨林是海南岛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基本要素[13]。因此保护和研究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本研究对海南省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3个不同恢复阶段的热带雨林样地进行了群落结构、森林资源监测及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恢复阶段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状况及森林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从而寻求保护和管理热带雨林的有效途径。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北纬18°40′13″-18°48′44″、东经109°45′26″-109°56′53″,海拔高度在50~1 499 m,总的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在气候上属于东亚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为1 870~2 760 mm,干湿季节划分明显,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的雨季;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旱季。年均温度20.8 ℃,最热月均温23.9 ℃,最冷月均温16.3 ℃。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和闪长岩,土壤自低海拔向高海拔延展发育着黄色砖红壤(海拔300 m以下)和山地黄壤(海拔300 m以上)[16]。 研究选择的3个样地位于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试验区内,基本情况见表1。样地植被类型属于热带次生林。群落结构复杂,乔木高大;调查区内竹丛、附生植物较多,板根和层间植物较少,偶有绞杀现象,多见有大型倒树和枯立木。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 选择的3个样地都设置为永久性样地,面积都为2 500 m2,样地1处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恢复的热带雨林中,样地2处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恢复的热带雨林中,样地3是原始热带雨林,因原来长势弱而从未采伐。调查样地的地理坐标位置、海拔高度采用手持GPS仪完成测量定位,并记录相应的坡度、坡向和山地类型等数据。

1.2.2 样地植物调查 各永久性样地在此次调查时随机选择若干个10 m×10 m的小样方,均采用“单木调查法” 实施样地调查[17,18],测量、记录样方内乔木层所有植物的种名、株(丛)数,测量平均树高、胸径、枝下高等林木结构特征值数据。

1.2.3 样地里林下植物调查 在每一样地中随机选2 m×2 m的草本层、灌木层小样方各6个,分别记录草本层、灌木层的植物种类、数目。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基本数据 对测定得到的3个样地乔木的树高、胸径、枝下高以及物种数、株数等基本数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分别汇总。

1.3.2 物种重要值 群落内各物种的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V)用综合数值来表示,它是确定群落中每一植物种相对重要性的一个综合指标[2],以体现样地的优势种。物种重要值公式如下:

IV=(RD+RF+RP)×100%,

式中的RD、RF和RP分别为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群落中所有物种重要值IV之和等于300;有些研究者将重要值除以3,则群落中所有物种的重要值之和等于100[2]。

1.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群落物种多样性可用α-多样性指数(Alpha-diversity index)来体现[19]。α-多样性指数主要关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α-多样性指数范畴中的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物种多样性指数(Index of species diversity)、均匀度指数(Index of evenness)、生态优势度(Ecological dominance)以及Gleason指数来分析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①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R)指出现在样方(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数(S)。

②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时采用以信息论范畴的Shannon-Wiener函数为基础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19],公式为:

H′=-∑(ni/N)ln(ni/N),

式中,ni为物种i的个体数,N为群落(样地)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③均匀度指数,采用以Shannon-Wiener函数为基础的Pielous均匀度指数(PIE)[20],公式为:

PIE=H′/ln S=[-∑(ni/N)ln(ni/N)]/ln S。

④生态优势度,用Simpson指数(SN)表示,采用生态优势度可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和动态水平进行更为透彻的说明[21]。公式为:

SN=∑[ni(ni-1)]/ [N(N-1)]。

⑤Gleason指数,

DGl=S/lnA,

式中,A为样地(群落)面积[2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样地中群落结构分析

2.1.1 群落优势种 各样地的优势树种个体数和重要值调查与计算结果分别见表2、表3、表4。调查结果显示,在样地1里共记录到乔木897株。经分析鉴别,共有195个植物种。从种的重要值来看,前10种植物九节、大萼木姜子、叶轮木、水石梓、琼榄、东南栲、海南鹅掌柴、黄椿木姜子、狭叶泡花树、山杜英为优势种(表2)。在样地2里共记录到乔木946株。经分析鉴别,共有195个植物种。从种的重要值来看,前10种植物米花木、海南杨桐、陆均松、海南鹅掌柴、钝齿木荷、 水石梓、狗骨柴、华南毛柃、五列木、鸡毛松为优势种(表3)。在样地3里共记录到乔木613株。经分析鉴别,共有196个植物种。从种的重要值来看,前10种植物粗毛野桐、岭南柿、九节、海南柿 、鸭脚木 、柄果木、红鳞蒲桃、药用狗牙花、蝴蝶树、琼楠柿为优势种(表4)。

2.1.2 样地林木结构分析 3个样地乔木层林木结构特征值汇总情况见表5。通过表5可以看出,样地3的乔木平均胸径是10.65 cm,这是3个样地中乔木胸径平均值中最大的,而样地2的乔木树高和枝下高平均值都是3个样地中最高的,分别是7.78、4.51 m。个中原因是原始林的树龄最长,导致其乔木胸径最大;而样地2的乔木树高和枝下高最高则可能是由于人类采伐之后优势种发生了变化造成的,不过在实地看到,样地2的各乔木植物总体树高与枝下高要比其他2个样地高一些。

2.2 生物多样性分析

2.2.1 样地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群落里的物种数、个体总数及种群个体的均匀度是群落结构的要素[23],而物种多样性则是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通过计算得出3个样地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各项指标数值,具体结果见表6。从表6可见,3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生态优势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数值都比较接近,只有均匀度指数各样地的差异相对较大;其中样地3的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优势度与其他样地的较为接近,所以样地3的物种多样性最大;样地2的多项物种多样性指标要大于样地1的,因而物种多样性大于样地1。相比之下,样地3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样地1与样地2的物种丰富度相等。总体而言,样地3的物种多样性大于样地2,样地2的物种多样性大于样地1。

2.2.2 样地内林下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3个样地的林下层物种多样性各项指标数值,具体结果见表7。从表7可见,3个样地的草本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人类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影响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发展导致的。

2.3 群落分析

经过统计汇总,样地1有乔木植物195种,分属46科84属;样地2有乔木植物195种,分属49科61属;样地3有乔木植物196种,分属45科72属。在样地1里,九节、大萼木姜子、叶轮木、水石梓、琼榄、东南栲、海南鹅掌柴、黄椿木姜子、狭叶泡花树、山杜英10种植物为优势种;在样地2里,米花木、海南杨桐、陆均松、海南鹅掌柴、钝齿木荷、水石梓、狗骨柴、华南毛柃、五列木、鸡毛松10种植物为优势种;在样地3中,粗毛野桐、岭南柿、九节、海南柿、鸭脚木、柄果木、红鳞蒲桃、药用狗牙花、蝴蝶树、琼楠柿10种植物为优势种。3个热带雨林样地中,除了样地1与样地2具有共同的优势种植物水石梓、海南鹅掌柴外,样地1与样地3还具有共同的优势种植物九节,其他优势种植物的种类差异非常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群落的优势种为出发点,探讨了3个样地的群落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植物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等的变化。分析了3个不同恢复阶段热带雨林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发现随着时间的进程,3个样地植物优势种的差异在增大;按重要值分析,3个热带雨林样地中排在前十位的植物为优势种,其中大部分优势种的种类差异非常明显。从单木测定的乔木平均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数据看,20世纪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以下简称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平均树高和枝下高比20世纪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以下简称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和原始热带雨林样地要高;而原始热带雨林样地的乔木平均胸径大于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乔木平均胸径大于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这是由于样地内的植物树龄不一样产生的,树龄越径则越大。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乔木高度相对于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和原始热带雨林样地乔木高度在整体上要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采伐后优势种发生了变化,导致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树高生长较快。从3个样地的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标来看,原始热带雨林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优势度与其他样地的较为接近,所以原始热带雨林样地的生物多样性最大;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标多数大于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因而生物多样性大于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相比之下,原始热带雨林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最大,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与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的物种丰富度相等。由于人类的采伐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采伐过的林地生物多样性因而会下降,物种丰富度也会降低,这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调查发现,在林地恢复时间差别不大(分别是40年、50年左右)的前提下,高海拔林地的恢复要比低海拔的林地好一些,这是由于高海拔林地的水热条件要优于低海拔林地。此外,坡向对森林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原始热带雨林样地的坡向为西南向,植被生长状况要优于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7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坡向为朝西,优于60年代恢复的热带雨林样地朝北坡向。总体而言,3个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差别不大,这是由于20世纪60、70年代距今时间较长,并且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力度较大,所以被人类采伐过的林地已经恢复得比较好,接近于原始森林的自然生长状况。同时提醒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好大自然,不能乱砍滥伐、肆意破坏生态系统,在合理的砍伐之后要给予林地一定的时间休养生息,才能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陈昌笃.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3-67.

[2] 王伯荪,余世孝,彭少麟,等.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0.

[3]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2.

[4] 蒋有绪,王伯荪,臧润国,等.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20-226.

[5] 王峥峰,安树青,DAVID G C,等.海南岛吊罗山山地雨林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1999,19(1):45-51.

[6] 周红章.物种与物种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0,8(2):215-226.

[7] 陈红锋,严岳鸿,秦新生,等.海南铜铁岭热带低地雨林群落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03-112.

[8] RUTGER R, DIETER 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in an Amazonian lowland rainforest in Venezuela and the impact of the ENSO-cycle [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7,337:377-390.

[9] HADAS R, ZENG X I. Hainan Island Geographical [M].Beijing: Science Press,1989.1-27.

[10] 江海声.海南吊罗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 陈灵芝,钱迎倩.生物多样性科学前沿[J].生态学报,1997, 17(6):565-572.

[12] 余世孝,臧润国,蒋有绪.海南岛霸王岭垂直带热带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析[J].生态学报,2001,21(9):1439-1444.

[13] 安树青,朱学雷,王峥峰,等.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6):804-809.

[14] 胡玉佳,李玉杏.海南岛热带雨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5] 俞通全.海南岛的山地雨林[J].生态科学,1983(2):1-9.

[16] 林伟强,刘惠明,张 璐,等.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J].生态科学,2004,23(1):42-46.

[17] 方精云,沈泽昊,唐志尧,等.“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J].生物多样性,2004,12(1):5-9.

[18] 杜道林,刘玉成,李 睿.绍云山亚热带拷树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5,1(2):149-157.

[19] 钱迎倩,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165.

[20] MAGURRAN A E.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s Measurement[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63-167.

[21] 孙儒泳,李 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61-167.

第7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7日

随着网络普及,网上购物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购物正在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而大学生代表着时尚的消费文化,正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市场空间。

一、大学生网购基本情况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在校大学生的网购情况,本文采取以河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

(一)男生网购比低于女生。本次样本中,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大学生,其中男女各占样本比例的50%,但男女网购经历却截然不同,其中男生的网购比是88.6%,女生的网购比是96.1%。数据显示出女生网购人数多于男生,这与淘宝研究结果中,男女网购人数比例的对比结果是相同的。这种结果是可以想像的,女生比男生更加追求时尚而且热爱购物,而网购是潮流的地带,所以更多女生选择网购来满足自己,并且网购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二)学生不仅网购人数多,而且网购的频率也是相当可观的。在这次调查的样本中,有50%的大学生一个月至少网购一次,还有不少女生网购频率高于一星期一次。这充分说明,大学生是网购潮流中的大军,是商家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三)学生网购存在金额限制。学生虽然网购人数多,频率高,但是基于大多数没有收入来源,每次的购物金额十分有限。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仅有5%的大学生平均每次购物金额在200~500元之间,95%的大学生平均每次购物金额少于200元,而且在男女生中呈现不同的情况,男生中网购金额少于100元的比例是25%,100~200元的比例是64%,而女生中金额少于100元的比例是49%,100~200元的比例是44%。这充分说明在大学生购物金额不多的趋势下,男生的平均每次购物金额比女生稍多。

(四)学生网购偏向于知名网站。目前,购物网站主要分B2C(商家-消费者)和C2C(消费者-消费者)两类。当当、卓越亚马逊及其他团购网等大型网站属于前者,淘宝和易趣等属于后者。样本中,大学生经常选择的有淘宝、当当、卓越亚马逊、京东、拍拍等。其中,淘宝、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排前三名,这说明,大学生在网购网站的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品牌偏好,偏向于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网站。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大型返利网站的出现,它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使用。

二、大学生网购心理因素分析

(一)基于网购客观因素的大学生购物心理。基于网络购物中卖家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和网购的便捷,无需消费者花费过多时间、精力等客观因素,大学生对网络购物趋之若鹜。(表1)

1、求实心理。于大学生的消费倾向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他们又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加之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消费多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因而,他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更看重商品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实惠性。网上的商家他们大部分没有实体店,这样他们的成本就比较低,因此网上商品的价格一般都比实际商场中的优惠很多。花更少的钱买同样品质的商品,这就是网络购物最大的优点。如表1所示,样本中有160人次选择网购是因为产品价格便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购物还是网络购物,价格都是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的生活来源决定了其消费水平,所以他们会选择相对实惠的方式去购物。

2、求新心理。学生是一个追求时尚潮流的群体,网络购物能够如此吸引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产品的新颖,能够紧跟时尚的步伐,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对其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其中,大学生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追求。如表1所示,样本中96人次认为商品新颖更新快是其选择网购的原因之一。

3、多选择心理。学生选择网购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可以为其提供更大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商品的个性需求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满意的商品。在网络购物中卖家提供的商品,可谓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大学生可以在其中满足自己追求多样性的心理,如表1所示,样本中有40人次认为网购商品种类丰富是吸引其购物的原因之一。

4、求便心理。学生课业、活动繁多,而某些消费需求又必须进行,网络购物应时而出。网购可不受时间限制,买家可根据自己的安排随时查询所需物品或购物,而且此过程用时短,操作简捷。这恰恰适应了大学生这一特殊购物群体。如表1所示,样本中90人次看中网购方便快捷这一特点。

(二)基于本身主观因素的大学生网购心理。在网购大军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网购中表现出多种心理特点。

1、从众消费和个性化购买并存。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许多大学生不甘落于人后,甚至物物都要进行攀比,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时刻追随潮流。于是在大学中形成了网购风潮,互相转告和炫耀自己网购的商品,有空没空逛逛淘宝、浏览京东也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一部分。样本中,有148人次认为常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有50人次受广告和其他外部影响因素,在身边很多人都在网购的趋势下,从众心理使大学生更快地加入到网购大军中。

但大学生从众心理,并不意味他们对商品的选择和他人趋于一致,相反,大学生更注重个性化的追求。每个大学生自身条件有所不同,个性心理也存在差异,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行为的个性化趋势也尽显无疑。他们在消费中,更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渴望树立一个与他人不同的自我形象,通过网购中购买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商品,彰显自己的成熟,确定自己的价值,表达自己的个性,显现自己的审美水平。

2、理性购买和情绪化消费并存。大学生与其他消费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他们追求时尚,兴趣爱好和性格气质还不稳定,喜欢标新立异,求新求美求个性,并且富于想像。在网购风如此疯狂的年代,大学生常常无法判断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是什么,呈现出一定的情绪化购买。样本中有3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网购的商品有时是不需要的,这说明他们在选购商品的时候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直观地选择商品,而忽视对自己真正需求的商品的思考,所以大学生在网购消费中感彩较浓,冲动性购买较多。

同时,大学生作为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选购商品的时候不会过于盲目,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商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网购中具有较高的理性成分。由于经济因素的普遍存在,大学生在网购时非常关注价格因素,他们既要物美价廉的商品,又要个性时尚的心理满足。因此,他们非常喜爱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搜索和对比功能,在综合价格、质量、个性化程度等因素后,做出购买决定。样本中,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购买的时候很理性,在网购时不会太随意,也很好地说明了以上问题。

3、规避风险的心理。大学生可支配的消费金额少,更加注重消费安全,这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风险感知能力,特别是对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网上交易的资金是否安全)、产品风险(主要是指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服务风险(主要是指购物网站的功能是否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的防范意识更为强烈。在选购商品时他们会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商品,努力做到支付最少的钱,承担最小的风险而买到满意的商品。在支付时,他们绝大多数都采用现今最为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商品的对价支付。如果商品到货后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这会增加消费者对卖家的信赖并且能够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但是如果卖家虚报产品的某些性能,或者根本就是盗图欺骗消费者,那么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网购群体,就会更加厌恶这样的卖家,同时为了规避风险,在以后的购买中会减少对这样卖家的光顾或者干脆不再购买这家的商品。

三、大学生网购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对网购趋之若鹜,这并不代表网购中毫无问题,在网购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也会有许多担忧。

(一)网购产品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

1、卖家对产品描述不属实。目前,网上欺诈的现象十分猖獗。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一般都是卖家对商品进行描述,消费者缺乏对商品的实际感知。这就导致一些卖家通过对所卖商品进行夸大描述,对所拍的照片进行特殊处理来诱使消费者购买,甚至还出现了专业互评队,这些都严重欺骗了消费者。如表2所示,在样本中,有144人次认为网购物品描述不清,难辨真伪。(表2)

2、商品配送中的污损问题。质量问题在商品的配送过程中同样存在。现实中,平邮速度太慢,EMS费用太高,所以大多数交易双方都会选择快递。目前,我国的物流和快递公司良莠不齐,商品在配送过程中丢失或者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但是卖家的损失,而且给买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表2所示,在样本中有30人次认为产品配送中有污损,影响购买。

(二)网购导致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安全

1、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网上购物时需要注册自己的账号,填写真实的资料,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和住址等,以方便购物和接受服务。但是有些网站却将客户的私密资料随意散播,甚至还出售给需要的人群,给客户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对客户的隐私造成了极大的侵害。

第8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表皮样癌;黏液;眼部

发生于眼部的黏液表皮样癌颇为罕见,至今国内外报道较少[1],现将我们遇到并诊断的3例眼睑黏液表皮样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例1 ,男42岁,右眼长肿物2年,PE:右眼鼻侧球结膜有一粉红色肿物,蒂部位于泪阜,活动,大小0.8×0.6cm。手术所见,肿物蒂部位于球结膜下,无粘连,呈状。大体:息肉样物一个,带蒂,大小,0.8×0.6×0.3cm。例2,男25岁,左眼长肿物1年,左眼泪囊部新生物,蕈伞状,与周围无粘连,手术摘除。大体,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块,0.4×0.3×0.1cm。例3 ,男30岁,右眼长肿物2年,PE右眼睑结膜一息肉样物,活动,大小0.5×0.4cm,与周围无粘连,手术摘除。大体息肉样物一个,0.5×0.4×0.2cm。

1.2 方法三例标本均用10%中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特染,光镜观察。

2 结 果

2.1 大体三例标本分别呈息肉状,蕈伞状,体积0.4×0.3×0.1~0.8×0.6×0.3cm。

2.2 镜下肿瘤细胞由黏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黏液细胞分化成熟,呈杯状或柱状,胞浆透明,核在基底部,表皮样细胞似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至,胞浆少, 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肿瘤细胞呈片状,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

2.3 PAS、阿辛蓝、及粘蛋白卡红染色,黏液分泌细胞的浆及黏液物质均呈阳性,而且对透明质酸酶的消化具有抵抗性[2]。

3 讨 论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也称黏液表皮样瘤(mucoepidermoid tumor),Stewart 等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将其称为黏液表皮样瘤,并又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WHO也曾采用黏液表皮样瘤的名称,但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名称并不恰当,认为此肿瘤全部为恶性,应称为黏液表皮样癌,多发生于涎腺,眼部发生颇为罕见。

3.1 临床表现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其它部位则少有发生,眼部尤为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1.5:1,本文报道3例均为男性。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活动,表面光滑,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

3.2 病理改变(1)大体形态位于角膜缘的为红黄色质块,白斑及隆起的结膜溃疡,位于球结膜的则呈息肉状、蕈伞状。低分化者倾向于早期复发及局部侵犯,可有眼内扩展及侵犯眼眶组织。(2)镜检黏液表皮样癌由黏液样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黏液样细胞分化成熟时呈杯状,胞浆透明,核在基底部,分化不成熟时,似腺癌细胞,胞浆内含黏液,胭脂红染色阳性,表皮样细胞类似口腔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偶见角化,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至,胞浆少,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中间细胞可向黏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演变。高分化者,黏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较多,中间细胞较少,瘤细胞可形成不规则的片状,但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常衬覆黏液细胞,黏液样细胞可覆盖于表皮样细胞上,也可夹杂在表皮样细胞之间,较大的囊腔可有突入,腔内有红染的黏液,低分化者,主要为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而黏液样细胞较少,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分裂,实质性上皮团块多,囊腔少,并可见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3)免疫组化 肿物中存在简单黏液型糖类抗原(T、Tn和syalosyl-Tu),有学者指出,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具有特征性表达CK7、CK14和线粒体抗体,提示有纹管样分化。(4)生物学特点 黏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上皮细胞,低分化者常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高,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到骨,脑,肺者较少,但高分化者可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后复发较少[3]。

3.3 鉴别诊断本癌的鳞状细胞成分,往往很多易误为鳞状细胞癌,宜仔细观察,进行黏液染色对鉴别有很大帮助。

3.4 治疗及预后黏液表皮样癌原发灶的处理主要是区域性根治性切除,黏液表皮样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对低分化型术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疗,有可能提高疗效或减少复发。黏液表皮样癌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eyelid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眼科学报,2005,3.

第9篇: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范文

(一)资产的两重性 森林生物样性资产由森林生物资产(包括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效益资产)构成。森林生物资产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生物转化功能(岳上植,2002.)。生物转化是指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质量(遗传价值、密度、成熟期、脂肪层、纤维强度)或数量(重量、立方米、纤维的长度或直径)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从转化的机理上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主要靠自然力的作用和自身的转化能力实现其再生和转化。林业生产活动只起“催化剂”作用,会经常出现数量不减反增的现象。因此,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应定期地结合评估,以评估促进核算。

(二)价值的多元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这一综合地域类型中所呈现出来的生物多样性。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四类(国家环保局,1998)。直接使用价值是指森林生物多样性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又可分为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森林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功能的价值;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张颖,2002)。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困难与复杂性。森林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其所体现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当代人提供直接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目前及将来所创造的巨大的非直接使用价值,所展现的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资产的整体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互统一的整体。当森林生物多样性作为提供木材、竹材和蘑菇及其它动植物产品来源时,释放的是直接环境效益,此时属于有形的森林生物资产;当森林生物多样性作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等森林生态效益资源的时候,释放的是间接环境效益,此时属于无形的森林生态资产,两者的结合点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同一载体。森林生态资产不能脱离森林生物资产而独立存在,两者相互依存,其价值的形成、消费和补偿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森林有形资产在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增减变动过程中,森林无形资产也相应地发生变动,其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地会发生变化。因而在对森林有形资产的价值确认和计量中,也要相应地对森林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确认与计量。

(四)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相对稀缺的,这不仅表现在天然存量方面,还表现在生成率方面。同时,地球上生物物种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因而各物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绝对意义上是不可替代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产生了对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体现在会计上是必须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

(五)产品的公共性和市场的无形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发挥的生态效益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它超越了进行森林经营活动的林业行业以外的外部影响,即不通过市场机制反映的影响,进而会产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收益中的社会收益。公共物品是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典型例子。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发挥的生态效益主要是一种无形效用,不能贮藏和移动,生产者难以对其控制,即无法迫使受益者偿付了补偿费用后才能享用其生态效用。因此,森林所提供的生态效益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同时,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中的生态资产一般不存在市场,所以应更多地考虑非市场价值的计价方法,实现对其生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会计确认、分类

(一)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会计确认 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确认是指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作为一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森林生态效益记入会计载体的过程。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理的会计确认标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要能够作为一项资产加以确认,应当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会计确认从理论上讲要同时满足四项标准:(1)可定义性。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给出的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最本质特征。森林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药用、食用、纤维、芳香油等)和野生植物资源(如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等)。作为林业经营组织来讲,一旦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其所拥有或控制就能为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净现金流入。因此,它们符合确认的第一个条件——资产的定义。(2)可计量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可以通过现有多种计量属性选择达到对其计量的目的,但是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其计量比较复杂。同时,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科学定价主要通过对其价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从长远来看,随着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做到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合理计量。(3)相关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于富生等,2000)。显然,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存量和流量信息,从而会影响到他们为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所采取的宏观或微观的经济决策。(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会计信息给予充分信赖。“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能够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3)。真实反映是可靠性的核心标志。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计量结果,可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林业经营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森林生物资产和森林生态资产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足以使决策者信赖。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分类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分类标准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按存在形态分。按存在形态可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分为有形的森林生物资产和无形的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物资产是指森林中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栖息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个体基因,包括林木资产、林副产品及以森林为依托生存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因此森林生物资产是一种有形资产。森林生物资产在价值层次上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价值和基因多样性价值,在价值总额中主要表现的是直接使用价值。森林生态资产是指森林生态效益所形成的资产,包括有机物质的生产、的固定、的释放、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水土保持、净化污染物等。森林生态资产在价值层次上表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在价值总额中表现的主要是间接使用价值和和部分直接使用价值(如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此外森林生物多样性所表现出来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也归属于森林生态资产。

(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 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角度考虑,目前主要可侧重于森林物种多样性价值方面的核算,特别是其中植物和动物多样性价值的核算。虽然森林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但目前人们对每个层次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相对而言,物种多样性最明显也最容易测定。而森林遗传基因多样性多发生在分子水平上,它主要包括染色体的多态性、蛋白质的多态性和核酸的多态性三个方面。就目前人们的研究手段和认识水平看,要做到完全掌握森林中有机体,即动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中的氨基酸的排列次序及其结构还是比较困难的。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定比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更困难,因为系统的边界都是模糊的。同时,对于物种多样性,也部分受到研究手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定与确定比较困难,所以物种多样性目前主要着重于植物与动物多样性的测定,特别是其中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脊椎动物。因此,一般来讲,目前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核算主要是以物种多样性中的植物与动物价值的核算为代表,暂不考虑基因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核算。

三、森林生态效益的会计确认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概念及特征 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种间接效益,就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出来的效用。其具有几个重要特征:(1)外在经济性。外在经济性在林业中是最普遍的现象。当森林生物多样性发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和保护物种及基因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的时候,这种生态效益却被非林业经营部门乃至全社会无偿地享用,而不必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2)非减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直接效益的发挥,意味着森林生物资产的减少。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减少森林生态资产。(3)模糊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效益随着木材、蘑菇、动物毛皮等的出售而实现,并可用货币直接计量。但森林生态效益没有物质载体,无法对其效益进行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估计来反映。因此,森林生态效益的确定具有模糊性。

(二)森林生态效益的会计确认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林业会计中核算的收益部分只是对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进行确认,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效益外在性不予确认,使得大量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游离于会计循环之外,严重阻碍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效益的发挥,危及了林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林业经济经营组织必须考虑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外部产生的影响,会计上应反映这一巨大的森林生态效益,将森林生态效益外在经济性作为收入要素纳入核算体系(温作民,2003),从而进一步转化为林业经营组织的环境效益,真实地评价其业绩。根据财务会计的收入定义,收入是一种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显然,森林生态效益外在性部分并没有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传统财务会计确认收入的流入和流出概念不能满足将森林生态效益完整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要将森林生态效益作为收入要素纳入会计系统,其确认可以根据其标准进行:(1)符合定义。符合森林生态效益定义,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种间接效益,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出来的效用。(2)可计量性。据有关部门测算,森林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13倍。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每年都要进行准确的核算。(3)相关性。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提供了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非木材价值的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投资者和决策者对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可以为林业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或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提供依据,适应新时期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4)可靠性。模糊性虽然增加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难度,但是只要是估计的合理,仍然具有可靠性。因此,凡是符合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能够用货币计量,并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的效用,都可确认为森林生态效益。

四、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计量

(一)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尺度 计量包括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就货币计量而言,其计量单位笼统地讲就是货币,由于货币能把经济业务全面、综合地反映出来,所以货币成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应同时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形式。这主要是由森林生物多样资产的特点和森林生态效益的特点决定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两重性、价值的多无性、产品的公共性和市场的无形性以及森林生态效益的外在经济性、模糊性等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对其价值计量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即使它们的价值通过一定的方法得以计量,但在其计量结果的公众认可度上目前仍存有争议。因此,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完全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为了满足提供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会计信息,使其具有较强的可理解性,应当尽可能多地考虑运用非货币计量尺度。在非货币计量形式中,可同时使用包括实物计量、劳动计量、混合计量等多种形式。运用货币计量形成一些财务指标,运用非货币计量则会形成实物指标、劳动指标、技术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和文字说明等,从而提供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属性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是一项广为流行的会计惯例。对于一般实体资产来讲,在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较小的情况下,其历史成本与其价值的差异是较小的。然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一项特殊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却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一个致命弱点,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大部分是由自然力作用形成的。少部分是由自然力和人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它们往往没有或只有较低的历史成本。另外,它们又是有生命力或活动力的,其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在变化,只有在交易的那一刻才能暂时相对固定其价值。因此,如果仅按目前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来计量,它们的价值计量会偏低,违背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原则,不能达到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属性,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历史成本计量,而应包括面向市场、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会计计量属性,从狭义上看,其表现形式有: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历史成本固然可以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有时为了管理或决策上的需要,要求会计可以提供以公允价值反映的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另外,象森林生态资产一类的历史成本原本就没有,用公允价值反而可以更可靠地反映它们的真实价值。在这些情况下,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进行计量也是可行的。当然,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公允价值的确定避免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怎样提高和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是一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从目前我国会计现实来看,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尚不具备(张心灵等,2004),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可以选择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之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具体计量时,应分别不同资产及不同阶段加以考虑。森林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森林生态资产的初始确认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森林生物资产及森林生态资产报表日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如实际市场价法、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或条件价值法等,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进行评估取得。从发展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流(黄世忠,1997),那么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将来应主要选择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即采用“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局:《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3]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4] 温作民:《环境外在性的会计核算》,《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11期。

[5] 于富生、黎来芳:《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上海会计》2000年第8期。

[6] 岳上植:《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与计量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