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生命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生命教育总结

第1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全市中小学生(包括职中、中专、师范学生)。

二、活动内容

本次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包括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环境等,分两个模块开展:

(一)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

(二)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三、活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抓住重点,整体规划,选择专题,精心组织;要将生命教育与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法制、安全、环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四、活动分工

(一)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围绕上述模块或专题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宣传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和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知识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并作好参加市、区以及苏州市比赛的准备。

(二)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和要求,围绕此次生命教育的主题,选择一至二个专题为本地区活动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故事比赛和主题班会评选等活动,做好参加我局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的前期选拔工作。

(三)我局将针对各专题和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等情况,在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与苏州广电总合组织“生命如歌”现场美文大赛,与苏州市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生命警钟”演讲比赛,并根据各地各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评选本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安排召开全市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在教育过程中,苏州电视总台特别是苏州教育频道还将配合进行采访报道,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和先进典型将推荐给《苏州日报》、《苏州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刊登。

五、具体安排

3月,全市组织发动。

4月~6月,各地各校进行相关活动和评比。

7月~8月,我局组织有关比赛(比赛的具体参与、评奖办法另行通知)。

第2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生命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075-02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落实生命教育不仅要依赖教育主体的参与和教育平台的搭建,更要重视教育方法的选择与教育时机的把握。

一 教育主体多元化

为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促进教育的主体多元化,强化教育主体的教育意识。

1.学校重视生命教育的意义

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调整片面强调知识教学,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落实新课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素质、人格的培养,加强生命教育重要性的宣传,采取措施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结合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例,组织生命意义研讨会和宣传讲座,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建立生命教育效果考核体系,切实提高生命教育实效性。

2.教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导者,不能片面地紧抓专业素质,更应该重视自己作为学生的“生命关怀者”“价值观培养者”的作用发挥,努力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新课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提高教学生活化水平,积极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以求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转变。教师首先要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增强挖掘教学资源的能力,钻研教材知识,结合社会热点渗透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等知识的深入学习,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和技巧,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敏锐察觉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引导学生排遣负面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悲剧的发生。最后,教师应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不带情绪教学,不带偏见育人,尤其是处理教学问题和师生冲突时要保持理性,控制情绪。

3.学生主动提高参与意识

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对象,应该主动提高参与意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积极参与生命教育。首先,通过课内外生命教育场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主要的生命教育场所中,学生应该反思自身经历,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和专项研究,思考生命之意义,感悟生命之价值,同时在其他课程中,应该积极挖掘生命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在语文课上学习爱国诗人杜甫的《春望》,感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或是在历史课中研讨黄花岗起义中七十二烈士的英勇就义,体会今日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其次,通过多种生命教育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课外读物、电影电视、网络平台等各种形式参与生命教育,走下课堂,走入社区,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参观历史纪念馆,重温革命烈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事迹,或是走访基层群众,在社会调查与实践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或者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感悟不屈生命的执着精神,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二 教育平台多样化

积极搭建多样的生命教育平台,切实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扩宽课外渠道,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1.充分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核心,《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品德起着导向作用”。

新课程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模块之一 ――《生活与哲学》对教学目标作出以下规定:“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修模块――《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中要求增强学生法律常识、伦理常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等内容都是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和场所,具备特殊的地位优势,教师应该增强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意识,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重视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内含的生命教育资源,深挖课程内容与生命教育相通点和结合点,将知识讲授、价值观构建、思想引导、生命教育相互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达到“润物无声”之效果。

2.积极开发课外资源,建立生命教育的课外课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课程理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把握时代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努力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资源的开发者,以积极的态度投身课外资源的开发,提高课外生命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小组研讨会等形式建立生命教育课外课堂,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生命教育;利用社会焦点问题和生命教育典型案例,引发学生认知矛盾,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解决认知问题,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育方法多重化

要增强生命教育教学实效性,需要在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促进多种教育方法灵活结合与优势互补,发挥教育合力。

1.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充分利用、有机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注重生命力课堂的构建,根据生命教育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加强讲授与讨论人文关怀和挫折类教育,辅以案例和谈话,挫折类教育要注重反思与总结、交流与沟通,根据生命教育的不同内容适当选择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结合相关的经典案例,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感受案例人物行为及其后果,引导学生自省,学会换位思考,理性对待矛盾,客观接纳挫折,学会尊重生命。

2.突破常规,积极践行

除了通过课堂上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外,还应该重视在行动中感受生命价值,在交流中反思生命意义。教师应突破常规教学,适当提供下基层、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志愿服务、社会走访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审视社会问题。此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调查问卷,通过谈话、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人际关系状况,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生命教育,防患于未然。

四 教育时机巧妙化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对象的多变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要素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效果的滞后性等原因都会影响教育效果。

1.抓住生命教育的“敏感期”

生命教育的“敏感期”指在诸如暴力、自杀等涉及学生生命的敏感事件发生后近一周的时间。此类事件往往发生在学生周边,对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思想冲击和情绪感染,教师应抓住这段时间进行生命教育,既不能对学生情绪置之不理,又不能过早地进行心理干预,应该在学生恐慌情绪得到一定平复时及时进行心理压力疏导和不良情绪缓解。

2.总结反思常规化

教师应该时常强调反思总结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自省习惯,在开展典型案例讨论、走入基层活动之后及时组织反思总结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反思中完善,不断加深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健全生命观。但要注意反思总结要体现学生切身感受和内心触动,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既要积极动员教育主体、慎重选择教育内容,同时应该灵活运动教育方法,巧妙把握教育时机。教育主体积极,教育内容科学,教育方法得当,教育时机恰当,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3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实验研究证明:在生命教育课改中责任教育研究成果突出,教师本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也得以提高,小课程发挥了大作用。

一、生命最宝贵,感恩要牢记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这个严肃课题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曾设计这样一堂学习讨论课:通过自学有关资料,首先就让我们的小学生对孕育人类、生我养育我的母亲肃然起敬,对伟大母亲要感恩终身。

在小学中年级课堂讨论中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女孩说孝顺父母就是要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干活,扫地、摘菜、刷碗;有的还说要自己叠被、洗衣服,少让大人操心;还有的说学习好、不让妈妈操心就是最大孝心;一位男孩鼓足勇气说:“我和爷爷在一起过日子,家里很穷,我从来不乱花零钱,上下学还帮爷爷捡塑料瓶卖钱,我不怕别人看不起。”这使我也深受感染,我含着泪花坚定鼓励同学们:“母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终身地无私奉献。爱父母就要心疼父母、感恩父母,终身敬孝父母,我们要毫无怨言地从现在开始、从细节入手;同时,我们也要对一切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人有感恩之心、感恩之行。感恩也是子女践行孝顺父母的初始与终身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这就找到生命教育与责任教育的对接点,画龙点睛,使责任教育寓于生命教育之中。”

在生命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敬畏并尊重生命,这是我们生命课教师的职责。例如,针对许多小学生关心还经常诉说某某明星以及各地大中小学生自杀的轻生事件,为此我设计一节生命课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讨论的课。记得当孩子发言后,自己十分激动地讲: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所有人都应当格外珍惜她,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我们幼小、年轻的生命承载着父母与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殷切希望,承载着人类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权利虐待自己的生命、轻视生命,应当重视她、保护好她,使之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迸发出闪亮的火花。

小学生命读本告诉孩子:宇宙与地球在亿万年的运动中,十分神奇地造就了万物与人的生命;人类经历百万年艰苦卓绝地生存与发展,使人的生命成为世界上最美好、最鲜亮的事物。因此,我们说生命最宝贵,生命值得我们每一位拥有生命的人引以为无比自豪与骄傲。我在小学生命课程教育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使敬畏尊重生命的观念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深深扎根,使之成为他们在毕生成长过程中认识外部世界的起点与基础。

我们教育孩子敬畏生命是每个生命个体的责任,因此,必须让他们从小牢记:人的生命集结着崇高的父母之爱;保护幼小生命体现高尚的人类文明;今天珍爱生命,为的是让你的未来更加美好。

二、身边小常识,责任大道理

在生命课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平时深入学习读本、研究读本,不断挖掘生命读本中实施责任教育结合点、衔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将教材中所隐含或显露的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联系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讲清讲透,达到思想性、科学性与学生自我完善三者有机统一。

因地制宜,对于我们东北人来说,豆角是一年四季最爱吃的蔬菜之一,但是没有煮熟的豆角极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这个沉痛教训往往被我们忘记或忽视。我在结合生命读本《注意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一节的“安全案例”――没有煮熟的豆角可引起食物中毒组织教学活动。

我先在学生与家长中调查,对此情况不知晓者分别占100%与72%。接下来我交给学生一些资料结合读本,让大家阅读。豆角中含有有毒成分溶血素与皂苷,如果豆角没有煮熟,皂苷进入胃肠刺激肠胃粘膜产生炎症反应,豆角中还含有溶血素它容易进入血液中破坏红细胞而出现溶血,豆角中毒可能危及人的生命。依此让小学生逐步悟出自己身边日常生活小常识却孕育着生命责任的大道理,我也提倡孩子们把其中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提醒全家关注生命安全。

最后,我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根据经验总结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不安全因素。五年级的学习讨论组交一份集体作业,总结如下:

1. 家庭:安全用电、煤气、防止食物中毒。

2. 学校:注意校园安全与体育运动、课余活动安全。

3. 社会:遵守交通规则,预防火灾,避免人多踩踏,坏人教唆上当。

4. 自然界:躲避地震、防止雷击、预防冻伤等。

“身边小常识,责任大道理”,注意引导孩子们自觉地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小事情,便可以总结出安全小常识,却能够阐述人生与生命教育的大道理,从小就尽心关注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与价值。

三、我在群体中,担当记心中

从个体的自然人过渡到群体的社会人,便构成了人类社会,每个生命个体便打上社会属性印记,在社会生活与发展过程中,就必然要相互依存与相互协助,形成一个利益相关的生存与发展的集体。人们之间爱的相互传递,世代的责任担当与传承,才使人类发展到今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就是我国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法律条文。初等教育是国家法定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公民这也是他们成长良好的开端。因此,小学生的刻苦学习与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发展,就是对自己负责最好的责任担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小学生进步与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实施责任教育课题研究中,我把生命教育作为责任教育最好教材与载体,把责任担当贯穿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始终,让他们从小在心灵中深扎责任担当的意识并初步见诸于行动。教育学生为他人负责,在学校首先要提倡为同学服务,当好值日生、当好班级小干部、学会关心别人;然后,要为班级、为学校着想,学会关心集体。

第4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谢曼盈编制的《生命态度量表》,自拟调查题目对大学生生命态度进行测查,了解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情况。被试者选取采用随机方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河北某3所大学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为被试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88. 2%。被试平均年龄20. 67土1. 39岁。被试具体情况分布见下表。表1被试人口学情况分布表(含占被试总体的比例)      

(二)研究工具    

研究问卷包含两个模块:第一模块为被试基本信息和生命教育相关情况,第二模块为《生命态度量表》。      

《生命态度量表》,2003年由台湾学者谢曼盈编制,共70个项目,包括理想、生命自主、存在感、爱与关怀、生命经验和死亡态度6个分量表,计分方式为七级评分,从1-7分代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则代表生命态度越积极。国内有学者在2009年运用该量表对大学生生命态度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该量表Cronbach' s a系数为0. 906,各分量表的Cronbach' s a系数均在0. 650以上,量表分半信度系数0. 943,并且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研究结果    采用spssl9. 0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为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具体结果如下。      

(一)《生命态度量表》得分情况    

运用描述性统计对大学生生命态度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值与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详见表20表2《生命态度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情况      

(二)大学生生命态度差异分析    

通过对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被试群体的生命态度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在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群体的生命态度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在不同自杀态度水平上则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对自杀现象非常赞同与非常不赞同这两个水平上的被试,其生命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差93. 58,  PG0. 05 )。从分量表来看,不同自杀态度的被试在死亡态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分量表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情况    

问卷以4道题目,从不同角度考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看法及建议。结果如下:

三、调查反思    

这项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了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情况。结合数据处理结果,对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现状、对自杀持不同观点的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根据当前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情况,试从积极心理学教育角度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建议。      

(一)大学生生命态度现状分析    

从总分来看,研究中大学生生命态度总分平均值为357. 29分,标准差50. 54 0对照常模发现,该分数对应百分等级87,高于85,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命态度是健康积极的,而仍有少数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态度消极,这可能导致其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值得关注。    

从理想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5. 26,标准差10. 61,该分数对应常模百分等级73,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有值得投入的生活目标。然而,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得分较低,这表明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可能导致其生活的空虚,不求上进。   

 从生命自主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9. 62,标准差 10. 39,对应常模百分等级68,说明大学生的生命自主意识基本上乐观,能主导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而仍有少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自主意识有待提高。    

从存在感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5. 98,标准差10. 60,对应常模百分等级85,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仍有少数大学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并且对自己的存在感受不深刻,常常觉得空虚与茫然。从爱与关怀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69. 50,分等级87人与事物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所处世界抱着积极开标准差10. 08,对应常模百心的态度,懂得关爱周围的而少数大学生对自身以外的事物缺乏关心。    

从死亡态度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7. 52,标准差9. 49,对应常模百分等级80,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死亡抱着正向的态度,而有少数大学生对死亡抱着排斥、拒绝和逃避的负向态度。    

从生命经验层面来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58. 87,标准差9. 24,对应常模百分等级85,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用积极正向的态度看待经验,能获取经验所带来的丰富意义,在经验中学习与成长;而少数大学生倾向用负向的态度看待经验。     

第5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 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4] 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68.

第6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为深入贯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党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铁岭县支公司实际,铁岭县支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对现阶段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及安排部署教育活动

9月3日参加启动全市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讲话和王滨总讲话。9月3日铁岭县党支部集中学习《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大家统一进行学习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等内容。

会上,王卓经理传达市公司“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第二批主题教育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卓、副组长:任韬、组员:铁佳),明确任务与职责分工,有序推进主题开展。安排部署铁岭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未来至11.28日,铁岭县将开展支部集中学习,全体党员大会,党员主题活动及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二、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及党员检视问题

为广泛征求对县公司党支部成员的意见,下发征求意见通知到营销职场,结合调查研究,采取座谈访谈、充分听取客户、党员群众对支部成员、党员干部存在突出问题的反映,对改进作风、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0.12日全体党员进行集中问题检视并做好下一步整改措施。

三、开展支部集中学习和党员大会共同学习相结合

坚持原原本本学,学习市公司下发《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书籍,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支部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相结合。

支部集中学习:9月3日下午,学习《中央关于主题教育安排部署的文件》;9月13日学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王滨董事长在中国人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王卓经理任韬经理分别进行领读。10月8日下午,学习王滨董事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及贾玉增同志《在公司主题教育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10.11日铁岭县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学习报告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部分及《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10.16日再次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学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的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

四、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和党员主题活动

9.30日王卓经理深入到营销职场为全体党员及业务伙伴讲《长征》党课、10.11日铁岭县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10.13日全体党员到阿吉镇陈平村为当地贫困学生送温暖,为学生采购过冬棉衣,下午到阿吉镇帮助业务伙伴秋收、10.14日上午铁岭县王卓经理为在职党员及营销员党员讲授党课,集中学习《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7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同志们:

根据中共XXX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研讨学习的通知》(X教组办发﹝2019﹞X号)精神。今天我校在这里召开会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研讨学习。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县纪委(监委)派驻第X纪检监察组副科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副组长XXXX同志,县纪委(监委)X级主任科员XXX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首先是校总支委员作研讨发言,其次是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组领导作工作指导。最后是校党总支书记、校长XXX 作总结讲话。下面分项进行。

首先,请XXXXX同志作研讨发言。

(XXXXX同志发言后)

请XXXCX同志作研讨发言。

(XXXXX同志发言后)

请XXXX同志作研讨发言。

(XXXXXX同志发言后)

请XXXXX同志作研讨发言。

(XXXXX同志发言后)

请XXXX同志作研讨发言。

(XXXXXXC同志发言后)

接下来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组XXX组长作工作指导。

最后,请校总支书记、校长XXXX同志讲话。

(XXXX同志讲话后)

第8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摘要: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黔西南生动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贵州精神谱系,革命先辈先烈事迹来开展研究,旨在介绍外国语学院针对党史学习情况开展的各类工作,特别是支部在创先争优中的各种实践,结合黔西南州的“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从夯实组织基础、强化领导班子;优化队伍结构、加强理论培训;创新工作机制、灵活开展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黔西南生动实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黔西南;外国语学院;实践

0 绪论

根据黔西南州州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州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安排>的通知》(州学组发【2021】1号)要求,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自全州开展党史学习争先创优以来,外国语学院主动作为,学院党支部努力在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上开展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和党支部晋升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党员受教育、学生受启发、学院谋发展的目标。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活动,如到红军村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党史教育活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行“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办《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四史”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同心•彩虹行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培训。通过这一些列活动来有效提升基层组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着力彰显党的职责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1]。

1、夯实组织基础、强化领导班子

近几年来,在省、州、市、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学院坚持组织机构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水平为主线,狠抓学院思政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夯实基础组织,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把党组织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学院各项党务工作的新局面。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加强政治学习,在全院周二例会上,印发资料、共同学习,形成了学院良好的党史理论学习氛围,在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党史理论特色教育活动,凸显“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素养[4]。要求大家要从筚路蓝缕奋斗牺牲中感受信念意志,从奠基建立国家中感悟奋斗豪情,从顺应潮流改革中感悟开拓创新,践行初心使命,明大德、立大志,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深入学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好全校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认真履行党史学习教育主体责任,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迅速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在学习教育中强化领导、压实责任,专题学习、专题宣讲、基层调研、“办实事解难题”、警示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细化深化、落到实处,全校上下掀起了学习党史的新热潮。刘文新同志在州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座谈会上从政治、历史、人民、发展、治党的高度,准确把握在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2、优化队伍结构、加强理论培训

我院在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认真组织师生开展活动,让全体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做到党史学习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党史理论学习,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作用,让其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抓好学院党史理论学习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体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方式,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开展相互交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召开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会。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评选办法。要求学生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于担当,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3、创新工作机制、灵活开展活动

学院支部结合学校工作实践,深入开展各项党员活动,浸润心灵。从老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总体到局部、从组织到个人全方位开展党员先锋模范带头活动,开展党史党建工作,让党史春风吹遍校园每个角落、让党的力量摧毁腐朽顽石、让党的理想信念熏陶每位师生。面对党旗、面对师生、用党的精神引领学院发展、用党的行动打动师生、用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内在潜能。通过多种形式使每个党员激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力争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效着力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党的奋斗历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切实增强学院师生爱国、敬业、奉献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4月13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组织教职工、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及全院教师到威舍红军村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参观了红军长征文化长廊、革命历史文物展厅、红军电台指挥部旧址、红军洞遗址,瞻仰了红军长征纪念碑,认真地了解红军长征在我州兴义境内的历史。从黔西南的光荣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长征精神,勇于担当、不怕艰苦、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4]。4月2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师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表达对革命先烈无比的敬意和无限的哀思。号召同学们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愤图强、立志成才,做有理想、有行动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活动中,师生党员、共青团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和入团誓词,参观红色印迹—兴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更感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号召大家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举行“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专题党课。通过支部集中学习交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四史”党课、举办系列活动、抓好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帮助党员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党课讲述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求大家要通过“四史”学习,从中汲取信仰之力、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党性之力、不忘初心;汲取发展之力,勇担使命[2]。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

加强全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建设工程,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积极引领党员干部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道德情操,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做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何安坤院长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题带领全院师生学习了《讲义》的第九讲“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带领大家重温了对教育的部分重要论述,帮助大家了解党和国家对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就,并从好老师的标准以及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展开,引经据典,通过很多好老师的感人范例,带领大家深刻理解“四有”好老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要求我院师生结合自身实际,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理性的爱国品格和明辩是非的能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师范生应有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早日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黔西南的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党总支部专职副书记余松林带领全院师生学习了“四史”相关知识,他从“什么是四史”、“为什么要学习四史”、“怎么样学习四史”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历史真实资料、真实图片向全院师生展示了新中国漫长而又艰难的发展历史,并展示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全院师生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5、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我院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尊重每位教职员工,完善教代会制度、院务公开、推行依法治院、民主治院、阳光治院。在学校第二届第五次教代会召开前,认真广泛听取广大教工对学院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修订学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关爱每位学生,搭建党员结对子送温暖工程,严格按照党员干部正衣冠、照镜子的要求来廉洁自律,全面落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建章立制各种,让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服务质量[6]。为深刻领会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院于4月20日下午在市内校区大礼堂举办了《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四史”教育专题讲座。院党总支部书记尹建宇,院长何安坤,党总支部专职副书记余松林进行主讲,全院教师、学生600余人聆听了讲座。党总支部书记尹建宇带领全院师生学习了《讲义》的第一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第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并与大家一起学习了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6、总结

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和学习有助于全院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理想信念,达到了预期成效。老师在师德师风中践行自己的行为,学生通过党史学习吸取党的力量和责任担当精神,全院党风学风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每位教职员工都能够严格按照党员干部正衣冠、照镜子的要求来廉洁自律,全面落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建章立制各种,让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服务质量[5]。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黔西南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贵州精神谱系,革命先辈先烈事迹在黔西南大地深耕和传承的结果,是“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活动的成果体现。

参考文献

[1].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J].本刊编辑部.中国民政. 2021(04)

[2].民政部党组传达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民政. 2021(04)

[3].民政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部署民政部直属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工作[J].中国民政. 2021(04)

[4].黔南州委老干部局传达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J].曹红利.晚晴. 2021(03)

第9篇:生命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命性课堂 教学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受教育是生命的一种发展需要,教育不仅要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与其说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累积的过程,不如说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表达方式,是个体生命意义的彰显和倡扬。

由此,叶澜提出,我们要从更高的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基于以上观念,以生命教育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学化学课程的特点,尝试将生命性融入中学化学课堂,把两者有效地结合,为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寻找新的理论视角,打造化学教学新内涵,提升化学课程的内在品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依据已有研究理论深入认识了生命性课堂,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以后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生命性课堂的特点

1.1 生命性课堂的理解

生命性课堂,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性,使课堂生动起来,实现师生之间多方面的交流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均能感受到生命的完善,对知识的学习是从知识的生成和生长过程中来获取,对课堂充满智慧的探险,知识的传授与接收如同生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效。

1.2 生命性课堂的构成因素及特点

(1)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抽象的知识记忆和复制的场所,而成为充满生命律动,使课堂活力焕发、自然舒展的寓所,学习就是建构人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

(2)对教师而言,传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观念已不再适用,教师的生命同样需要关怀。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为学生、社会奉献的活动,同时也是建立自己的生命家园,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激情的乐土 。当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既引领学生生命发展,同时又是自身生命力得以彰显的享受过程,教学不仅是为人的活动,也是为己的活动,课堂才是富有激情与活力而并不枯燥的课堂。

(3)对于知识而言,其本身是富有生命意味的,是生命对事物的一种理解、体验和意义的赋予,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受个体经验、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和不断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这应该是当今课堂教学知识观的核心理念。用这种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就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过程。从宏观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学科教材的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这样一种过程。

(4)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而言,社会和时代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生命性的,在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具有创造力与活力的人才,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该成为让教师和学生拥有创造力、观察力和发现探索能力的一个过程。

2 化学学科的生命性和实现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教材中物质的形态、化学变化、化学现象、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应用等都能给予生命以美的召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无论是从化学知识的发展还是实验过程的探索和化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化学是具有生命性的一个学科。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特点,寻求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营造一种焕发生命活力的氛围,尝试把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学科的生命性有效结合,将成为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寻求的新的理论视角,以期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同时,也为化学教学过程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为化学教与学提供充足的动力,提高化学课程实施的质量。使课堂教学活动生成应有的生气和活力,充满好奇心和对智慧挑战的刺激,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因此构建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生命性课堂,使学生不仅要学化学知识而且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推理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化学问题的层次。使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生命发展,同时又是教师自身生命力得以彰显和创造的过程。

3 构建高中化学生命性课堂的具体策略

3.1 实验教学

生命性课堂围绕一个“活”字,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构建生命性化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策略。如何利用实验教学使课堂活起来,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说实验”、“讲实验”的现状,教师应多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思考实验原理,设计探究实验过程,动手验证实验结果,让知识从无到有,还原知识的生命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扮演讲授者的角色,而是成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引路人,与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3.2 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都是实现化学生命性课堂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多投入,化被动为主动,自我学习的参与程度大大增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获得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创造力。

3.3 新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机制

(1)构建学生层面的“1+1+1”学习模式(即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学习+小组间竞争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进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

学生根据老师创设的关键问题——即抛出的“锚”,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各组组员分工合作完成所学课题;学习完成后,每个学生除了独立完成学习报告以外,还要求各小组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中要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解答,教师对小组的总体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并在小组间进行综合对比评议,小组间良性的竞争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开放式教学可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的自我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式学习小组,每组4~6名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准备。教师创设问题并由学生完成。

通过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课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托教材内容深入学习。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相互讨论,也可在指定时间段与教师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准备情况并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代表抽签,当场回答所抽中的问题,展示小组准备情况。指导教师和另外几个小组代表分别给回答问题的小组打分,当所有小组回答完所有问题后,由指导教师统一进行点评,并展开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完成教师规定的所学课程的相关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讨论和拓展。

学生完成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由学生自定,但在总结中要解决教师规定的若干问题。此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2)确立“1+3” 综合对比评价体系(1指教师评价,3指学生层面的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引入了良性的竞争机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和全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为了给学生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我们构建了“1+3”综合对比评价体系,“1”指教师评价,“3”指学生层面的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前对学习的准备情况,在学习中对教材的掌控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学习验后对整个学习的总结能力以及自学设计能力等。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既能避免指导老师由于其主观性给学生评价所带来的偏差,也能体现评价并不仅仅是以学习结果为标准,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重视能力培养,主动深入研究,并通过给别人评价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 总结

生命性课堂将成为体现教育生命观的载体,它使得原本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调的“教—学”关系,而是包含了各类个体、群体与多维生态因子的动态组合和互动,包含了各类生态群体与生态因子的力量波动、消长与平衡。课堂中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在其中获取其期望的价值实现: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人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机会。本文将化学学科作为生命性课堂构建的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意义及构建高中化学生命性课堂的几种策略,有利于获得构建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希望能够为以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周立群为本文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0159)

参考文献

[1] 叶进.人文视野下教师教育的生命关怀[M].湖南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7(8):103-105.

[2] 刘济良.走向人文化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5-7.

[3]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2):62-63.

[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7.

[5] 王锋.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2009(4):10-20.

[6]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4):79-80.

[7] 徐月新.新课程视域中化学教学的生命关怀[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2):7-9.

[8] 谢利民.课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7):19-23.

[9]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学理,2004(1):49-53.

[10] 张辉.论对教师生命的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7(4):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