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公共建筑定义精选(九篇)

公共建筑定义

第1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场所精神;公共空间

1理论基础——场所精神

场所是有人活动的空间。任何人工营造的空间都是为人的活动所服务的,反过来,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活动又对空间产生着影响——使其成为“场所”。从更为完整的意义上来看,场所的概念应当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1]。因此,场所就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还有其精神意义。

2研究对象——新型城市综合体中的公共空间

(1)对象的选取——城市的逐渐发展,使得商业建筑仅仅提供物质消费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一站式的商业综合体已逐渐成为包含商业、办公、居住、观演、展览、娱乐甚至运动等综合各种不同的业态的超级建筑综合体或建筑群体,成为新型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共空间,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这些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具有相同的空间属性,承载着人的各类活动。商业综合体中公共空间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品质,因此,公共空间是新型商业综合体的精神核心所在。(2)对象的归类——在众多类型的公共空间中,按照空间形式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街道式空间(线性)、广场式空间(面域性)和院落式空间(点状)。街道式空间主要出现在商业建筑群体中,由一系列线性排列的商业界面相对围合而成,在一些体量较大的单体建筑中,街道式空间也是一种营造场所感的重要方法。广场式空间是商业综合体中较为常见的公共空间形式,依靠广场较大的尺度和空间自由度,成为整个建筑公共空间的结构组织核心,或者各类线性空间的节点。院落式空间一般形式是在一个较小的面积内,不仅包含一定的活动功能,同时还有一定比例的景观元素,是一种场所感较为强烈的公共空间。

3商业综合体建筑中场所精神的具体表达方法

在商业综合体中,公共空间的塑造不仅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本身的塑造,更深层次上是为人在其中的“居住”提供心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一定的空间成为场所。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场所精神的在各类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的表达方法。(1)楚河汉街——街道式空间的典范。楚河汉街位于武汉市沙湖与东湖之间,全长1.5公里,是纯商业性质的街道空间,因此也属于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尺度方面,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4到5层,高宽比约1.5,形成了类似于传统老街巷的空间尺度;在建筑风格方面,由武汉市老建筑街道界面变化而来的建筑,风格各异而体量相似,形成了连续而又韵律感的线性商业界面;穿插于其中的四个小广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院落空间,还有中国传统元素结合人居尺度的场景设计。(2)武汉天地——广场与建筑和交响。武汉天地参考上海市太平桥地区规划改造方法,将老城区居民区改造成为新型商业片区,建筑的改造与公共空间的塑造都体现了场所精神的内涵。在其中心广场的设计中,圆形的展览建筑作为广场的焦点,一定程度下沉式于广场平面,采用传统的材料质感和温和的立面形式,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尺度感,为人的活动提供主要的地位;旱喷、植被在其中点缀,是对自然环境的模仿塑造,增加了自然亲和力;一些居住遗迹作为小品被保留下来,作为记忆的载体。这些元素使得广场成为附近居民、游客寻找武汉记忆、感受现代生活和谐共生的场所。(3)群星城——院落式空间的集成。群星城是武汉市较为典型的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整个建筑围绕一个巨大的中心剧场式广场环绕展开。在建筑的各层,引入各种自然环境元素的院落构成了建筑中公共空间的次级系统。院落层叠的总体布局使得整个公共空间形成了立体园林式环境,营造出自然与都市共生的精神空间。在每个院落中,小型乔木、灌木、草坪、水景等自然元素和木质铺地、石板路等人工元素相得益彰,营造出身处自然之中的场所感受。以上的三种公共空间,虽然形式各有其特点,营造场所精神的方式也各自不同,然而其关键之处都在于利用建筑、材料、空间特性、和自然环境元素的相互配合,给人与建筑、环境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使人感受到参与感、认同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场所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赋予了场所其精神意义。在环境变化中保持场所精神是一种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尊重和保持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和重复原有的具体结构空间和特征,而是一种对历史的积极参与,人们在参与中获得了牢固的存在根基,而这正是场所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

4结语

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当今城市建设的新出现的建筑类型,而且其功能、空间、业态越来越发复杂,逐渐接近成为“超级城市”的一种雏形结构。公共空间作为提供人多样化社会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在这类建筑中直接影响到其建筑与环境品质。人的各种社会化活动,是基于对于所处空间的定位和确认而展开的。场所精神理论中人对场所的感知和体验是场所环境塑造的重要内容。场所精神的塑造是赋予公共空间精神意义的重要手段,只有创造出在特定时期对特定群体保持方向感和认同感,并最终形成归属感的场所,才能使人与建筑和环境三者和谐共生,使人在空间中更好的定居。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可识别性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分支,也是现在最普遍的综合体实践形式,由于能够很好的解决发展商单项目资金与现金流的平衡,释放了持有大型商用物业所背负的巨大财务压力而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它不仅是体现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的城市节点,也是展现城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标志。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交通枢纽、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灵魂,缺乏公共空间的城市是不具备持续发展力的。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者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1)以存在方式划分

可以分为街道,广场,公共绿地,附属公共空间四大类。附属公共空间分别与街道,广场,公共绿地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

以使用方式划分

根据是否使用以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分为车行公共空间和步行公共空间两大类。车行公共空间主要以道路空间为主,步行公共空间包括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广场,公共绿地,以及附属各类功能用地。

(3)以功能特征划分

根据空间的功能特征,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城市街道空间,城市广场空间,城市公共绿地,大型市政设施等类型。这些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公共活动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活动内容。

(4)其他分类

根据所属地区用地性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中心区公共空间,商业区公共空间,行政区公共空间,住宅区公共空间等。

可识别性概念的引入

可识别性的定义及外延

可识别性就是某个事物或物质给人一种认识和辨别的性质。这种性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本身客观存在的、固有的性质,再人为的给予定义的一种识别性,称之为物质流;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存在的,为了给人带来生活、工作上的方便,则人为的创造一种识别性,称之为意识流。一个完美的识别性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是最具有视觉认知识别等信息传达功能的设计要素。

可识别性在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制,现代建筑由于功能、性质的不同,在建筑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可识别性。例如政府办公、写字楼、宾馆酒店、住宅等在建筑形式、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强烈的识别性让人能一目了然的就能辨别出这是什么性质的建筑。

(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仪使中国的等级观念非常的严谨,封建体制中权力的象征在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建筑的色彩运用、开间大小、屋顶形式来体现区别各级的身份和权力。

(2)现代建筑形式的识别性则是根据其功能、性质的不同来设计。政府办公由于其庄重、肃穆、严谨的性质决定了其建筑形式,基本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心轴对称建筑布局。而高级写字楼是时代的象征和发达经济的代表,由于功能和性质的定位决定了其建筑形式相对自由、活泼,更具有时代感。

(3)酒店宾馆、民用住宅在功能、性质上有着特殊性因而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也与其他类型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总而言之,可识别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同时也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可识别性设计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中的体现

公共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

一个具有明确识别性的空间必然具有明确的结构,并且元素具有特色,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这对于空间环境塑造有着极大的意义。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商业区区别与其他商业区的特征;二是在同一个商业设施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可以被消费者很容易的识别和辨认。

建立可识别性的方法

(1)建立中心

舒尔茨认为:人都具有对中心最基本的存在要求,都具有向心感,存在着一种心理归属。没有中心,社会内部是混乱的,有了中心,才能使人在心理上建立秩序的终点,通过人们的活动,使本身的秩序建立起来。

(2)确定方向

定向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有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和知觉。定向是人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的基本需要。在商业空间中,利用建筑空间的处理进行室内定向,可以使消费者留有较深刻的印象,对识别内部环境产生较好的作用。

(3)加强建筑元件的表现力

在进行内部空间的营造时,商品经营者有意识的发挥各种构成元件在环境中的潜在表现力,通过材质,色彩的对比,衬托出整体优美的空间环境。成功的有标志性的商业建筑不仅需要突出的建筑形象和内部空间,还需要将建筑物与建筑构件,视觉主题和设计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内部空间性格和外部建筑形象相互联系,达成统一。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可识别的设计原则

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充当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归结到具体的设计上来,必须符合基本的设计原则,在具体原则的指导下合理的设计其公共空间,可以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整体性原则

通过有整体意义的空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完整的空间意义。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尤其是当其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内的重要位置时,其公共空间的设计除了要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母体的统一,还应贯彻城市设计的理念,把公共空间设计置于城市设计中去,把建筑甚至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多样性原则

统一与变化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注意空间统一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建筑空间的多样性,没有多样性,任何有机的整体都会成为乏味的东西。公共空间的空间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根据整体的要求,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公共空间功能多样的要求,表现出空间划分丰富,联系灵活紧凑的空间形态。

城市背景下的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研究意义

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作为与都市人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城市公共接口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化,可识别性设计对于其公共接口空间来讲,不仅能够改变城市空间的形态,同时也是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下的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

结语

社会发展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体现了人类多元化文化的共存。21世纪的中国是文化统一与多元共存的时代,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城市商业综合体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这种共存形式。无论是在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中,商业综合体建筑都是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它能有效的整合多种城市功能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城市空间结构等。而对于其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也不再仅仅是个建筑设计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市设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冬青、冯金龙 著.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 著. 《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牛力. 建筑综合体的空间认知与寻路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3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公共建筑;现代造型语言;构建;语境

现代主义的地区化,民族建筑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设计也必然无法脱离这样一个历史进程。然而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封闭,原生文化留存较好,其本身的文化多元,建筑形式多样,加之时代变革、社会影响、文化融合兼具,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公共建筑的现代造型设计会遭遇更多的困境和面临复杂的语境,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而本文研讨的范围包含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乡、村及少数民族集中生活的非行政区划区域。贵阳因是贵州这样一个民族省份的省会,必然会以某些民族特色的现代公共建筑体现省情,加之其周边集中或分散居住了较多少数民族,因此,也会涉入其中。由于公共建筑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等的物质载体,往往作为重要形象为某一区域“代言”,因此本文把其设定为研讨对象。而其中又以文化类和标志性公共建筑为主。当然,例证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普通类型建筑。

二、各种设计现象与困境

近年,不少建筑师立足贵州本土,结合贵州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对新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第一种现象最多,它直接复制、模仿和重现传统。如西江苗寨等地的许多新建筑,全部按“古制”修建,或改变部分结构形式及材质,当然也包括给砖混结构的平房穿上“木头衣裳”,戴上“青瓦坡顶帽子”的改造建筑。第二种现象是沿袭传统建筑形态,但体量、功能以及与人体的比例关系已改变。如花果园西入口的鼓楼和风雨桥,凯里和都匀的公交候车亭等。它们即便使用了最传统的造型语言,建筑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现代性”。第三种现象是建筑造型主体无论在造型、构成方式还是材质、空间、功能等方面都采用现代语言,却又直接取民族传统建筑的屋顶、构件置于建筑顶部、门头、梁柱等处,甚至把完整的建筑单体搭接、组合于建筑顶部或局部。这一种形式语言的应用相当广泛。典型的如黔东南民族博物馆、体育场、印江民族体育场还有玉屏、大兴、印江、平坝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第四种现象是建筑造型完全现代,为照应少数民族传统,在建筑局部以少数民族题材、浮雕、纹样进行装饰,但这些装饰部分本身进行了新的创作。这一类建筑如原贵州民族博物馆、贵阳市图书馆、青岩堡的部分建筑等。第五种现象是脱离对民族建筑本身的参照,以少数民族图腾、器物、纹样进行组合,对牛角、芦笙、唢呐、铜鼓、银饰、面具等元素直接、简单组合应用。这一形式的实例如巴拉河公路入口景观。第六种现象是建筑主体造型采用纯粹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但各个传统建筑单体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建筑总平面依据民族元素而产生新的形式,再设置民族特色或现代气息的装饰构架、环境小品。气质和装饰内容的入口、装饰柱、构架以及现代景观等。这一类建筑如多彩贵州展示中心、凯里民族风情园主体建筑。第七种现象是取传统建筑意向,更加含蓄地照应传统。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民族文化宫、花溪迎宾馆、铜仁机场等。第八种现象是建筑造型语言更加抽象、隐晦,创作来源不一定局限于民族建筑,更多地是对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结合和映射。如省博物馆新馆、贵阳机场新航站楼、黔西南民族文化宫方案等。第九种现象是传统意蕴较弱,更多地以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参与建筑造型,或完全丢失地域性与民族性。

三、所遭遇的困境

缘于旅游业和风貌塑造的动机,贵州民族聚居区的许多地方利用“方言”大量模仿的民族建筑,使得建筑的现代性、创新性缺失。而一些公共建筑直接借用民族建筑语言,改变传统材质和结构形式,放大传统建筑体量,使固有的建筑比例失调,与人体可对话的比例关系打破产生了一种“反文化”的行为。将民族建筑元素和单体与现代建筑造型主体相组合的造型语言较为直白,是初级的形式语言。但由于它强烈的民族特征,能直观的“看图达意”,所以又往往会被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尤其外来者接受,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公共建筑语言的发展。黔东南民族体育场、世博会贵州馆等建筑采取邀请民间工匠按古建木作方式对传统部分进行施工的方式来贴近传统。但传统工艺的逐步失传会使这种设计思路的实现越发艰难,同时增加造价,也使造型设计更依附传统。在城市中大量设置完全民族风格的候车亭等建筑,丢失了民族建筑本身依赖的环境,也无法获得群体建筑的聚合效应,显得十分孤立和突兀。利用民族题材的壁画、浮雕、器物、纹样、图案对现代建筑进行装饰,是一种较容易关联传统的方法,但塑造的建筑形象却不一定整体,为了装饰而装饰,难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在民族聚居区使用民族图腾、器物进行建筑、景观创作的现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局限在铜鼓、牛角、芦笙等极为有限的民族元素上,且手法具象、直白。还有一部分作品会简单地把一些民族符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造型,如把铜鼓和头部装饰的银饰进行直接拼贴,是一种粗暴的创作方法,缺乏整合的力量。采用明确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进行重组的建筑造型,民族特征明显,建筑色彩、形象明确,单体与群体之间容易谐和,但因为现代功能要求,必然会使建筑细部和整体之间、各功能空间产生一些矛盾。部分传统建筑单体主要为了风格、造型服务,却不易发挥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摆设”。取传统建筑意向而不是直接模仿,不局限于借鉴传统建筑而拓展更广阔的创作思源,是较高级形式语言产生的前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这种形式下,于传统与现代两极向度的把握上却很难。过于描摹传统,容易被判定为缺乏创新意识;过于变化与大众文艺加工,又不易在新形象中解读传统。同时,新的建筑造型要做到整体、完美而有文化内涵,要能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实属不易。由此,对造型语言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就连普遍被大家认可的依据侗族鼓楼而进行创作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其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的统一性、顶部造型及其与主体造型的组合形式、比例等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研讨。现代公共建筑讲究理性、强调功能,忽视民族文化层面,轻视周边的原在环境与建筑,采取国际主义设计手法,与地域文化对决,整体建筑形象趋同。其新的建筑语征,往往在制造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刺激后遗留着虚无和空泛。

四、需应对的语境

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公共建筑造型设计语言所关联的语境要比非民族地区或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有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审美、发展等因素,也有文化融合、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地域特点在内的综合因素的影响,还有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复杂语境下的设计行为常常表现得矛盾、暧昧和游离不定。其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特定的高原山区地理环境,环境多样、气候特征明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风貌和民族原生文化。在构建新的建筑造型语言时,需综合考虑山地、生态、地域、民族、现代等要素,但民族化、本土化程度应比别的地区更加强化。二是贵州除汉族外,有着苗、侗、布、彝、水、仡佬、土家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5%。其分布特点为成片聚居,交错杂居。民族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具备独特、多样、神秘的文化、风情、习俗、服饰、节日、建筑等。民族文化的多元,增加了建筑造型语言的表达的难度,但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源泉。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聚落形态多种多样。黔中地区有岩石建筑,黔东南地区有干阑建筑和吊脚楼,黔北仡佬族、铜仁土家族、黔西彝族、黔南瑶族的民居都富有特色。建筑一般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尊重自然的环境特色及结合山形地势的建筑空间特色,还有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的营造特色。这说明可以直接借鉴的建筑造型本体语言的复杂多样。四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进步,少数民族聚居区原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体被打破。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之间、各民族聚居区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加剧,建筑形态也互相借鉴、模仿。汉族地区“民族建筑”所走过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正以某种同时呈现的方式存在。如何借鉴并区别汉族传统及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公共建筑如何表达个性?同一地区的多个民族又如何协调其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体现?是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还是综合表现?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在彰显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如何体现自身的性质和创新性?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得创作时对于文化的选择、甄别、照应产生较大难度,公共建筑的文化、主题、形态确立也更加复杂、困难。五是当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全球化思潮的冲击,同样呈现出许多具有国际色彩的设计思想和作品。民族地区的民众既有民族文化的根性,又有求变的诉求。一部分力量坚持对固有建筑文化的坚守、强调和放大,一部分力量又倾慕于现代建筑文明。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往往并存国际化设计手法和本土传统设计意识,两极分化明显。六是现代文明的冲击及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正逐渐改变。原有影响建筑生成的条件诸如地理环境、材料、民族文化、稻作文化、技术等在不断改变。快速发展使传统建筑缓慢而有机生成的系统被打破。摆脱欠发达,走向现代文明与留存古老民族文化间客观地存在矛盾。在现代建筑生成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对自身文化的信心。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重视“变”的思想,变是一种永恒的规律。从来就没有恒定不变的民族传统。我们无法阻止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融合分化与异化,我们也不必忧虑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现代建筑造型设计语言发展面临的复杂语境,而应立足于少数民族的当代诉求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深层次思考,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多元化的语态和复合理念、前沿思想和综合手段来应对。

参考文献:

[1]罗德启.贵州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6).

[2]曹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建筑”概念的语境流变[J].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2010.

第4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两型社会即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其建设核心是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促进建筑行业朝着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不同理念的建筑类型对比

在提倡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各种针对建筑的发展理念代表了不同的探索和努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这里将这 3 种建筑类型与“两型”建筑做一下对比。如表 2-1。

1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定义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绿色建筑的评定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第二,绿色建筑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第三,绿色建筑必须要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第四,强调因地制宜,与自然相和谐。

2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有着自身明显的特征,首先,低碳建筑也是着眼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第二,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其对环境的保护表现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三,低碳建筑重点提到了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制造,因为它们的制造过程也会消耗资源能源并产生碳排放。由此可见,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有互通之处,低碳建筑其实是绿色建筑的另一种更为具体的体现形式。

3  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决定了其设计原则:第一,必须考虑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文化底蕴,嵌入其文化元素;第二,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倡导采用适当的生态可持续建筑相关的技术,培养该方面的公众意识;第三,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理等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第四,少用或不用高蕴能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建材,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第五,尽力减少建筑在建设过程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第六,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减少建筑体量,减少建材的使用。

4  “两型”建筑

目前只有湖南省两型办了“两型”建筑的定义,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高度相合,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提出建筑的“两型”化发展,更能顺应株洲市的发展形势,为株洲市的两型社会建设发挥独特的作用。

5  不同建筑类型的对比分析

无论是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还是“两型”建筑,都强调了全寿命周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两型”建筑,能够从不同理念的建筑形式的发展中借鉴宝贵经验。

三、建筑两型化审批利用的相关理论

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整合了多方面内容的一套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是利用机械理论来指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是使用生态学知识来规范和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理论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引导人们进行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同时保护环境,这对于株洲市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能为人们认可的就是布氏定义,即: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该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既使资源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但也要对资源合理利用,而不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浪费。可持续发展理论着重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等几方面来定义,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其发展理念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比如表 2-2。

3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一般管理范畴中的子集,其特点就在于公共性,即通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公共利益,同时接受公共监督。公共管理可以划分为 6 项职能,即 4 个职能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 个综合职能——决策和创新。在建筑的两型审批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的正是以上大部分职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株洲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政府的职能正向着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湖南省相应的两型化标准和控制方法

湖南省两型改革[2012]10 号了长株潭城市群第三批两型标准,其中《“两型”建筑建设标准(试行)》(如表 2-3)为湖南省的建筑两型化发展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评定依据。该标准由湖南省两型办负责组织实施,该评价标准虽然可以将单栋建筑作为评价对象,但从其具体标准可知,它仍以评价住区建筑为主。“两型”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该标准中约束性指标要求,另外,参考性指标项数共 13 项,设计建设期的 8 项必须有不少于 5 项达标,运营维护期的5 项必须有不少于 3 项达标。

《“两型”建筑建设标准(试行)》给出了“两型”建筑的定义,明确了“四节一环保”,并提出“两型”建筑必须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该《标准》体现出了其鲜明的特色,首先,凸显了节约型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二,重视废弃物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突出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实现对环境的友好;第三,“两型”理念贯穿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两型”建筑评价标准架构涵盖设计、运营、拆除三个阶段的分指标体系。设计建设期分为场地选择、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质量三个分项,运营维护期分为两型管理、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质量三个分项,拆除期分为材料回收利用和环境质量两个分项。各分项的基本内容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相结合。

五、其他夏热冬冷地区相关的标准或措施

目前来讲,其他夏热冬冷地区还没有关于两型化建筑的审批标准和控制方法,但是其他省市关于建筑的节约环保的发展理念与“两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部分措施很具代表性(如表 2-4)。

第5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 暖通空调系统; 能效

中图分类号: TU831.3+5 文献标识码:A

能源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能源节约、能源守恒、能源有效利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公共建筑的供暖系统、制冷系统开始不断的进行完善,使其减少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耗能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通暖空调系统,其耗能占据了总耗能的60%之多,并且在夏、冬季的用电高峰期,暖通空调系统极大的增加了其负荷度,如果能够提高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尤其是夏、冬两季高峰期的暖通系统能效,那么将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包括办公建筑(写字楼、政府办公大楼)、商业建筑(商场、百货、娱乐场所)、旅游建筑(名胜古迹)、科教文卫建筑(学校、医院)、通信建筑(邮电局、广播用房)、交通运输建筑(车站、机场)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定义能效就是指发挥作用与实际能耗的能源量之比。从消费观的角度来定义能效为终端用户提供的服务与所消耗的总能源量之比。现代意义的节约能源并不是强制地去减少使用能源,降低生活品质,而应该是如何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耗,讲的通俗点也就是“该用则用、能省则省”。公共建筑的能耗包括大楼所消耗的电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而在这些能耗中,又以耗电所占的比例最高,因为在公共建筑中,人员较为密集,人流量相对而言比较有规律性,且在公共建筑中,公共通道、走廊等所占面积较大,门、窗的开关十分频繁,其与居住建筑相比,需要设置全年性的供暖、通风系统,而且室内环境参数的标准较高,所以电的能耗也很高。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发现,商场的耗电指标在230-340 kWh/mZ之间浮动,酒店的耗电指标在50-150 kWh/mZ,综合性商业大楼的耗电指标在50-250kWh/mZ之间,其中空调和照明系统耗电比重较大,特别是空调系统,其耗电占据了50%之多,想要做好公共建筑的节能,空调节能是主要的切入口。目前在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的效率与额定值相差较大,冷水机组的冷量配备往往在设计时都选择偏大的机型,从而造成无形的浪费,以及能源的损失。

二、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2005年7月颁布,该标准中对公共建筑的通风、供暖以及空调设计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设计要求。在设计阶段进行创新,来降低空调的能耗,是从源头来控制节能,一个设计完全的空调系统对于节能、省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室内设计的温、湿度和建筑冷热负荷进行合理的确定以及精准的计算,这样能够更好的优化系统的形式。以建筑的实际负荷变化为基础,来进行冷水机组装机容量和台数的配备,完善输配系统,能够更好的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效用。

第一,计算出全年不同时段的动态负荷量,负荷指标是空调设计中一个重要依据,每个工序的冷、热负荷的确定都要根据负荷指标来确定,但是用负荷指标所推断出的冷源安装容量与实际需求还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一般要大了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也对该项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如果是建筑的能耗与标准的刚性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时,就必须计算出全年的动态负荷量,其中包括冷负荷、热负荷以及全年的能耗。目前技术该数值的软件也较为成熟,例如常用的DeET ,DOE-2等,根据软件计算出来的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全年各个时段冷、热负荷的累计规律,进而在优化热源设备的控制策略上更具针对性。

第二,有效的提高输配系统的效率,输配系统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将冷热量和新风从空调机房传送至房间。公共建筑与一般的住宅不同,在60-70%的电力耗量都在分配与输送冷量的过程中流失了,其中风机水泵在传输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电量就占据了10%之多,但是在这一部分降低耗能的可能性往往是最大的,也是公共建筑节能应该把握的重点。

(二)室内环境的设计标准更加合理化

目前很多房屋的业主在选取室内环境的设计参数时,往往不是很合理,例如夏季室内温度过低,冬季室内温度过高。这种设计就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装机容量很大,而且风机水泵的选型上也很大。这样在投资的初始阶段,费用就很高,能耗就很大。

有关的专家通过计算发现,只要将供暖的温度降低8度左右,就能够节约5%-10%的能源,供冷的温度提高8度左右,就能节约8%-10%的能源,而且在这种经过调整后的温度下,对人体的健康也是更加有利的。所以在进行室内温度以及湿度的指标设计时,必须科学合理,不得盲目选择。人类对于空调舒适度的感受是可以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只要没有超出这个区域,那么人体的舒适感就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只要保持在这个范围之内,冬季适当的降低室内温度,夏季的时候适当的提高室内温度,都能够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情况下获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同时,在进行新风处理的过程中,能量的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盲目的增加新风量只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应该在卫生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新风量的产生,当然,在过渡季节段还是应该加大新风量的产出,尽可能多的利用天然能源。对于新风量的标准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三)完善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做好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实现节能控制的关键环节,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设计上的缺陷,提高对于整个设备运行的管理控制,更加合理的利用能源。例如在目前空调控制的系统中,主要使用的节能运行措施包括对供水系统压力的控制、对设备运行台数的控制、对最合适的启动/停止控制、焙值控制等,这些措施的使用都能够降低约30%的耗能,当然目前最为理想的节能控制手段当属通过完善建筑的自控系统来实现能源节约。该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在于,通过在建筑内安置的各种设备来进行监管和测量,进而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引入楼宇自控系统,对于建筑的节能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公共建筑的现状来看,楼宇的自控化程度不高,自控系统也不够完善,管理能力不足,使得建筑设备的运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不难发现,在新老建筑中,其自控能力都较差,更不谈系统化程度,基本都是依靠人为判断来进行机组运行监管的,另外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空调制冷的专业知识,虽然公共建筑内的负荷在发生实时变化,但是并没有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来调节空调的运行系统。这样楼宇自控系统的缺乏逐渐成为了阻碍空调节能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公共建筑已经开始建设楼宇的自控系统,但是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对工艺设备的控制流程把握不到位,另外生产厂商也并未提供完备的使用资料,使得其楼宇自控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应用。根据上述的调研现状,必须完善运行管理与控制,根据建筑能耗基础数据以及负荷的变化情况更好的实现节能效果。

(四)健全与完善节能管理制度

由于公共建筑在规模、类型以及区域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在能耗以及变化规律上都不尽相同。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目前政府在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上并不完善,所以各级政府必须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尽早的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节能标注以及新建筑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在公共建筑的运行管理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进而控制住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另外,公共建筑的管理部门还要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转变运行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培养其节能意识,使得节能工作能够更加长期有效的进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更好的推动政府节能措施的实行,也能够更好的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笔者认为可以引入定额用能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能耗统计的资料与信息,并综合各项指标,来对公共建筑的耗能进行测算,并根据地域、规模以及功能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定额标准,如此一来,实现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将更将有效,并且简便易行。

结束语

公共建筑可谓是所有建筑中的用电大户,加强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效能的提高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优化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新建筑中,主要是调整室内的设计参数,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在准确把握建筑负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节能技术,在节能功效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已有的建筑中,主要是根据收集到的基础信息,并优化负荷系统的运行管理,来弥补已有设计上的缺陷,实现能源有效的节约与控制。当然在推进节能事业的进程中,还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耗能中,必须有相关的条例或者法规来进行约束,才能更好的控制能耗。最后,每一个建筑中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完善其内部管理制度,重视工作人员节能意识的树立,并引入能源消耗的定额标准,通过多种途径的结合,更好的优化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甫生.雾霾天气、环境与能源――暖通空调行业的对策[J].暖通空调,2013,09:33-47.

[2]潘文彦,杨柳.西安大型商场建筑空调能耗调查与节能分析[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1:5.

[3]段涛,张曦.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火灾防控新技术――风管感烟火灾探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12:17-20.

第6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坐落在灵山秀水中的一府六县之徽州大地,有着数不胜数的极为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存: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古园林,古三雕等等,真是栉比鳞次、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能吸引人注目和最能引发探其究竟的是那一座座的徽州古牌坊。它们看似建筑,有的单一而立,有的成组横列,而有的前后比肩而去地坐落在村口或道路桥梁的入口处。它们有着极具审美意味的整体造型,无论或大或小,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建筑般的架构,众多的数量规模,都无不分明地承载着无数徽州人的精神寄托。以其独特的风采,一种迥然有别于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许多地方的古牌坊,显示出独有的艺术个性。被称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之一的古牌坊,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似乎已被定性为一种古代建筑形式,但笔者认以为,徽州的古牌坊,就其艺术的空间造型、人文精神的承载与纪念和审美功能的纯粹性等方面的独特艺术属性而言,和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的古建筑形式的定性是根本不同的。它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古代建筑形式,它其实早就成为一座座美丽而神秘的立体雕塑,一座座耸立于徽州大地上的极为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已成为徽文化的一种重要象征物,一种博大精深的徽州人文精神的重要承载体和公共艺术环境中象征千百年的中华文明、人文精神的不朽的纪念碑。

雕塑和建筑都是人工制作的、占有立体空间和有形的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而二者不同的是,建筑强调的是遮风避雨、居住、集会等实用功能。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而注入其更多的美学概念,将艺术的造型功能如雕刻、绘画等运用并装饰其中,但是实用性依然是建筑的最本质的功能。而雕塑所要表达的则是精神层面的更具有象征和审美意义的艺术造型。在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古人类群居的遗址中发现的具有一定造型的实用工具,如石刀、石斧等,其造型虽已有了最初的审美和雕塑的空间感,但因其造型的目的仍然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上,因而这些工具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艺术雕塑。但实物功能的变化,其自身属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古人将这些实用工具的简单制作变成装饰用的配饰创作时,就转变成具有审美意义的雕塑艺术品了。而将这些装饰物转变成具有象征意义和精神信仰的物体时,或将其放大并置于公共空间用来作为震慑或朝拜的象征物时,同样的造型,因其功能和体量空间的转变,这些装饰物自然地变为纪念碑式的公共雕塑艺术。

这里说到古代实用性的泛雕塑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的历史进程,目的正在于从雕塑艺术发展规律角度来探讨作为古代建筑代表之一的牌坊,特别是徽州牌坊的艺术学定位定性,个人认为徽州牌坊早已不仅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样式而存在,它们在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演变中早已逐渐从实用功能产物转变成一种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艺术审美意义的雕塑作品,一种古人精神领域中的信仰与崇拜的公共纪念碑;而这种由实用功能转变为承载人文精神的极有意味和纯粹性的公共纪念雕塑,更进而演变成一种极具强烈人文精神和崇高艺术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古徽牌坊不仅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而且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而崇高的地位。它实在是徽州人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徽文化中古代封建宗法制和程朱理学在人们精神文化中所起到的至高无上所独有的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徽州的牌坊传承于北方的牌楼,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街坊和村落中的“门”,被称为“衡门”,它前身可能是由望柱等造型象征物演变而来。特别是汉代阙,在中国建筑史中被称为奇特的“门”,而这种阙是遥遥矗立在宫殿、城池或陵寝的入口或孑然独立于其他建筑之外,静而威严地立于远古的大地上。此时的阙,已从院落中剥离而来,建筑的实用性不再重要,象征意义和雕塑符号化的意义则是其成为公共艺术标志。由于中国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核心,高大的木质阙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可从众多的陵墓遗存中找到石质阙,如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它有着深厚而庄严的立体空间,雕刻精湛,从整体上看,门的实用性已经消失,更多的是其庄重、威严和静穆的永恒性,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物和典型的标志性纪念雕塑,而阙矗立在公共空间中,自然成为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则是不争的事实了。

由于这些阙或门楼的设计,并不是针对历史上的大事件或历朝重大战争战役等而进行专门设计和雕刻的(陵墓除外),虽然标志性强,但个性化纪念性不足。到了隋唐时期,这种门楼又演变成新式的牌坊,被称为乌头门或棂星门,“棂星”取自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意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中国的夫子庙(文庙)与曲阜孔庙中的第一道大门都叫棂星门,既然是文人学士集学之地,也是用来祭祀天地的门的造型,这时的门已从汉唐时的标志性通用建筑到开始赋予其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但依然没有真正作为象征意义纪念碑的象征意义而存在。那时的牌坊的设立有严格的的等级制度。按《唐六典》规定,六品以上官员府邸,才允许建立“乌头门”。宋代时称其为“阀阅”,已有了旌表门第的意思。这表明,要想建立这样的标志物,是有门槛的,这种标志物已成为一种达官贵人用来彰显门第的一种公共标志物,这与汉代阙用在城池宫殿、陵墓的入口处时的意义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汉时的阙不仅是汉代城池、宫廷及皇陵的标志物,也是大汉的威严与皇权的象征,个人是没有权利享用的。唐之后的牌坊,由于赋予了其更多的象征意义,随着社会制度及文化的变化发展,牌坊不再只是皇权的唯一象征标志,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门第规定中的官宦人家和商贾儒士的特定象征性标志物。此时牌坊的“公共性”,已因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而得到加强,为明清时期的牌坊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牌坊的原型是门,唐代城池的特定建筑布局“里坊”,组成了众多的“坊门”,门的实用性又再次加强,至宋代,由于坊不再适合城市生活的需要,被逐渐废除,而坊门的建筑形式却遗留下来。到了明清时期,牌楼成了不可或缺的城市街景。同时门的功能性已经消失,而在象征性、标志性上得到了加强,造型上则更加多样,同时形成了南北差异。北方牌楼高大、简约,注重油彩的描绘,南方牌坊则更加灵秀、精致,特别是徽州牌坊在造型、立体空间的组合、雕刻上更注重艺术性、象征性,演变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和雕塑艺术意义的公共艺术纪念碑。

第7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1. 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 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 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 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第8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3]任怀新.杨维菊.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工业建筑[J].2012(02)

[4]董永禄.刘南山.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理解.山西建筑[J].2009(05)

【摘 要】公共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公共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共建设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风险性、标志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公共建筑的创新设计的关键是要围绕功能设计创新、形态设计创新和技术设计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3]任怀新.杨维菊.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工业建筑[J].2012(02)

第9篇:公共建筑定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