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医学现状范文

法医学现状精选(九篇)

法医学现状

第1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法医学 教育 现状

包头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是在我国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但基层公安机关极其缺乏法医学专业人才的背景下,于2006年(内教高函【2006】4号)批准招生的新增本科专业,同年招收首届本科生,目前已经招生6届,毕业生两届。现将法医学系本科教育工作作如下总结与思考,目的是查找办学中的不足,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一、法医学系本科生招生背景

1984年,教育部向各医学院校发出增设法医学必修课的决定,全国各医学院校增开了法医学课程。这些是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我院本科教育中法医学被设定为(必修)考查课,由一名病理学专业教师负责授课。

2005年10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实施,为社会鉴定机构开展法医鉴定工作打开方便之门。这些都增加了对法医工作者的需求。

包头医学院通过对国内法医学教育情况的调查,于2006年成立法医学系,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至2012年共招收6届241名学生,其中已经有两届毕业生计83名,在校本科生158名。

二、法医学专业办学条件

我院法医学系在学院雄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办学实力基础上,与包头市六医院、各盟市公安机关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全系有专职教师8人, 兼职教师3人,外聘教师2人,管理人员1人。教师队伍中教授4人, 讲师9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本科3人,先后有3名教师分别在四川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进修法医学专业课程,是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实力强、后劲足的师资队伍。

法医学系下设法医病理学与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和法医临床学三个教研室, 每个教研室设有相应的实验室,承担法医学概论、刑事科学技术、法医病理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物分析和法律班法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拥有130余件价值120多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 其中包括PCR 仪、循环冷却水浴系统、电泳仪以及轮转式切片机等设备。软硬件基本满足理论、实验教学的需要。

三、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包头医学院五年制法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规定, 我院法医学专业的实习分为临床实习与专业实习,分别安排在第8学期及第10学期。临床实习分配在我院各个附属医院进行,专业实习安排在专业实习基地。

法医学系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从2006年至今,先后与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牡丹江市等13个地市公安机关及司法鉴定所签订建立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聘请各地公安局具有丰富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法医师为兼职教师。

四、法医学专业教育计划

包头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培养坚持正确思想理论和政治方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法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司法鉴定程序,掌握法医鉴定基本实践技能,了解与掌握法学、医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及良好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或法医学教学、科研及专业管理工作的高级法医学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实践环节三部分,22分。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4.8∶1。必修课:设46门课程,共2948学时(152学分),其中开设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15门,专业必修课16门。选修课:需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开设公共选修课30门,专业选修课13门;实习实践环节(45周,共45学分):临床实习25周,其中内科7周,外科7周,妇科3周,儿科2周,骨科3周,影像3周;专业实习20周。全学程241周,其中教学144 周,考试16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实习进点教育2 周,军训和社会实践6周,假期32周。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项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分,按包头医学院《学生手册》相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五、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包头医学院法医学专业2011―2012届本科毕业生共83名,截至目前实现就业76人,考研4人,“就业率96.4%,其中去往自治区公安系统13人,外省公安系统17人,各级医院3人,鉴定机构17人,保险公司19人,研究生4人,7人从事其他工作,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良好。

包头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属于初始阶段,万事开头难,相信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本地政法系统的大力支持下,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学生勤奋学习,使包头医学院法医学本科教育更上一层楼,为我国法医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子琴.林几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法医学教育.法医学杂志,1998,14(1):58

第2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 法律社团 对策

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加强。法律素养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意识到法律对其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基于对法律的兴趣而自发地尝试组建法律社团。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法律社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有效地弥补了医学院校重医学专业技能,轻人文精神陶冶与法律修为的不足。然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校园特点及“法律社团”的宗旨属性却造成法律社团在建设发展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困境。据此,有针对性地改变困境,摸索出适合法律社团实效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特点、法律社团的基本属性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相对综合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单一,有着较强的医学专业氛围与环境。医学生课业压力大,知识学习强度高,课堂之外活动参与兴趣不高。法律社团属于专业知识性社团,法律社团的成员不仅需要对法律感兴趣,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

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法律社团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1.法律社团功能发挥上,状态不理想

高职高专的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这种法律意识是基础的甚至是浅薄的。在实际社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需要运用的法律专业知识,其成员往往是被动地等待指导老师的告知,不能有效自主地完成。例如,法律社团成员对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表露出极大的兴趣,活动策划书做得很是完善,但具体到模拟法庭的案例选取上,参与角色的任务承担上,及整个模拟法庭的前期准备、庭审程序等则无所适从,完全依赖于指导老师对模拟法庭活动每一个步骤中的法律知识的分析讲解,完成的是一种机械单一的复制过程。

2.机构设置流于形式,空效低能运转

高职高专法律社团在成立时,通常因为借鉴的是其他学生社团的机构设置模式,缺乏基于自身运行特点的机构设置,开展活动时,内部机构在组织协调时常产生冲突,效率低下的情况时有发生。再者,社团成员多为大一新生,参与活动有热情没实力,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的能力不足。

3.法律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组织不稳定

高职高专的医学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法律社团吸收招纳新成员时,几乎全部是大一新生,而就是这批构成社团成员主体的大一学生却又在加入社团后,不久纷纷离开。这是由于医学院校专业学习压力大,其它年级的同学忙于见习、实习,学习生活圈子不在校园。大一新生则在认识到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置满而全,考试多,实训多等负担重的实际情况下,虽有一腔热情但奈何无力分身,加之法律社团不比一些文艺体育类,可以调节学习压力,丰富业余生活,迎合医学生课堂之外求轻松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团组织松散,缺乏稳定性,培养社团骨干成员更是难上加难。

4.社团活动单一,层次较低,运行缺乏内在活力

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符合一定的标准在校团委备案即可组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法律社团在成立时,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可能是发起人为了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而“标新立异”的结果。一旦社团成立,面临种种问题,发起人普遍采取逃避态度。在社团建设的过程中,定位比较模糊,目标低,组织规模小,开展活动少,是真实的现状。缺乏对法律的了解,欠缺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法律社团徒有虚名。

三、对策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该不该有法律社团。答案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学与法律知识密切相关。法律社团应该是医学生锻炼提高素质的一个平台,是一个传播法律知识,培养能力,发挥潜能,塑造自我的“第二课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法律社团应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和自身工作现状,使社团逐步规范化,同时注重汲取其他社团建设经验,锤炼自身,办出水平,做出特色,构筑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1.明确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

从实践中来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法律社团具有复合型社团特点:兴趣爱好,理论学习,倡导社会公益在整个社团建设中交叉存在。同时,成员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法律学习,无法把法律社团打造成一个运用专业法律知识服务校园的组织。但是“法律”二字是社团建设的核心与优势,社团要通过“法律”的魅力,不仅吸收对法律感兴趣的成员,而且要逐步培养成员的法律素养,建立以自我学法为基础,宣传普及法律为途径,动态反馈校园师生所需法律信息的运行模式。从这个角度说,法律社团自身定位应明确为校园师生进行法制服务的基础性社团,是构筑法制校园的一个重要活动载体。

2.创新社团内部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法律社团在成立之初过多地参照、复制了一般社团的内部工作模式及流程,与自身情况严重不符。据此,在法律社团建设中,应围绕法律社团的工作性质,工作途径,工作目的对内部机构及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法律社团工作的高效。

3.立足医学教育,创建特色社团

在医学校园里蕴育诞生的法律社团,社团成员又都是清一色的医学生,他们对医学事业感情深厚。活动是社团的生命线,法律社团的活动开展中,要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活动,例如组织开展卫生法规知识讲座,开展以“医疗事件”为内容的模拟法庭等。社团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完全可以把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开展活动时,突显卫生法律相关知识,发挥自身特色及优势的同时赢得校园师生欢迎,社团自身永葆活力。

四、小结

总之,法律社团的建设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构建法制校园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认清法律社团发展的意义,明确其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创新思路、科学引导,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法律案例的衔接,从学生自身的经历中选取典型案例,提高社团成员乃至全体学生的法律学习热情,营造一种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切实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法律社团建设成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第3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法律教育; 医学; 实习

[中图分类号]R19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73-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依法治国思想已深入人心。法律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医生作为医疗这一高风险行业的主体,必须掌握与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临床医学实习是集临床带教和医疗为一体的综合行为,受到教学和医疗规章制度的双重制约。目前临床医疗教学实践与法律制度提出的要求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生的摇篮,除教授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与医学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了了解目前医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法律意识现状,我们分别对150名我院低年资实习医师和70名临床带教教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长海医院处于学习阶段的年轻医务人员,包括轮转的住院医生、进修人员、未定科及实习人员共150名和长海医院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带教医师共70名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研究人员向被调查对象说明情况后,不记名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者当场完成并收回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1.3结果 150例年轻医务人员中不按照带教老师指令行为68例(45.3%),无带教老师指令行为45例(30.0%),对带教老师的指令认识不全行为74例(49.3%),医疗文书书写不及时或医疗行为记录不完善行为75例(50.0%),进入临床实习前未接受法律课教育54例(36.0%)。70例带教医师中在带教过程中不强调法律意识的有58例(82.8%),带教过程缺乏对年轻医务人员进行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有45例(64.3%),缺乏对年轻医师就医疗文书规范书写和管理指导的有30例(42.8%)。

2讨论

2.1 医学生临床法律教育现状

2.1.1医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本研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医学生普遍法律意识淡漠,自我意识较强,在临床实习中主要表现为不按照或无带教老师指令行为、医疗文书书写不及时、不完善等行为。就其原因可能由于目前的年轻医务人员大多属于独生子女群体,同时他们在心理态势上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的工作习惯。另外法律教育的薄弱也是造成医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重要原因。

2.1.2医学生法律教育结构尚待完善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内容偏重生物科技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一些人文社会课程甚至于未曾列入考试范围,而法律教育也仅仅是局限于短期的法律基础教育,内容则以宪法、刑法、民法等基础知识为主,也只是浅尝辄止而已,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医用法律教育,而实习前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又仅仅从道德层面上倡导医学生要遵守医德,达不到德法并教的效果。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医学生进入临床后仅从医学角度考虑问题,而缺少必要的法律和医疗风险意识,面对日益复杂的医学领域,医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也提示临床带教医师在带教过程中未强调法律意识现象最为普遍。

2.2解决目前现状的策略

2.2.1医院要重视实习生法律意识教育 临床带教是医院经常性、长期性的一项工作,是医学生接触社会进入社会角色的桥梁,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对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医疗纠纷隐患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新形势下临床带教工作的管理,比如应首先定期对带教医师进行法律培训,定期举办医学和法律关系讲座及事例分析等。

2.2.2加强医学生基础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进修实习生对普及法律知识和开设法律课重要性的认识。要努力探索灵活生动的法律课授课方式和普法考试的新形式,如观看录像、听法律讲座,力求贴近生活,有所启发,务求实效。临床实习生在完成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外,还应了解有关的医学法律法规,如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法律课教师还应多讲授符合医学生特点的法律知识,以弥补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另外,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实习生的法律观念,努力提高实习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

2.2.3将法律教育贯穿始终、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法氛围带教者应将带教、医疗及进修实习行为置于法律的框架之内,树立医疗风险意识,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教育,实行依法带教、依法行医、依法实习。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聘请专业律师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及医疗纠纷案例讨论会等,增强自身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还应学习其他医院相关的经验。应聘请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使带教老师能“有法可依”。

2.2.4 加强医疗文书的管理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1],医疗文书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证据,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带教老师对各种医疗文书的签字。病历的完成要及时、准确、专业,手术记录必须准确完整。对病人或家属不合作的情况要有所记录,对病人因各种原因不听医院劝告私自转院的情况必须由病人或病人家属签字并及时记录,以防病情变化,使医院举证不利。带教老师应根据进修实习生在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病历评审的形式将问题一并提出,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在日常医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收集能够证明医疗行为必要性、合理性、安全性的资料,检查要仔细、全面,汇报、会诊要及时,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和记录,避免误诊和漏诊,防止在医疗纠纷中难以举证,而处于被动地位。

2.2.5 重视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医患沟通是密切医患关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条件[2]。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在对年轻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强调和指导进修实习生掌握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不违反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医患之间的信息传递,以便积极与病人沟通,赢得病人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也只有医患双方达成共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华,姚榛祥.举证责任倒置对临床实习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46-48.

第4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86-02

在中医学范畴里,病理状态是一组症状和体征,中医称之为“证候”,中医的临床证候是以脏腑(局部器官)病变为中心,同时注重全身状态的辨识,为人体机能状态定义,以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说明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人体机能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机能状态并非各器官机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1]。状态医学的模式实质上就是现代中医学,其诊断依据、状态的评价与西医截然不同。在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基础上,状态医学是一个新的临床诊疗体系,其药学体系有如一面镜面,反映状态医学的各种特征[1]。“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两者不同的表述方式构成了人们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法。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相互不能取代。作为中医的状态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方法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在临床上的独立地位。

1 中医学的特点

1.1 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传统中药药理和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各具特色。前者是从整体出发对中药作用的总结和归纳;后者是以实验生物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是深入发展和认识传统中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药的归经学说,五味归经如酸、苦、甘、辛、咸分别入肝、心、脾、肺、肾经。中药五味根据其归经不同,功效也就不同[2]。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是复方用药,即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方,很少单味用药。如四君子汤中的党参补气益胃为主,白术燥湿健脾为辅,茯苓渗湿为佐,甘草健脾和胃为使,合而补气健脾养胃之功。有的方剂中药物的配伍经研究均有很高的科学性。对中药复方的药理研究,也应注意不能局限于原方不变,应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用现代科学方法去阐明中药治病原理,有着广阔前景,也是发扬、提高中药事业的重要环节,是对中药在长期发展中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应注意中药传统的经验和理论。

1.2 中药的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的关系

中药的状态与西医的病因病理是整体综合反应与局部病灶的关系,它们在临床上有不同表现。

首先状态与理化指标不一致。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见到虚寒和虚热两种状态,持续高热1~2周的病人,可以见到持续寒冷的状态[1]。其次器官组织的各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上可见多种状态失常。例如脾虚证、肾虚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胆湿热证、湿痰(二陈汤)证等等。

局部器官患病,代偿功能正常时,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例如部分乙型肝炎病人、肾盂肾盏结石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

统一疾病,如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全身反应状态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疗效的方药[3]。中药称之为“同病异治”。不同疾病出现相同的状态,使用同一方药治疗。如冠心病、癌症、肺炎恢复期等3种病因病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可以出现气虚状态:面少华色、乏力少气、纳差、四肢倦怠、舌淡、脉弱,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中医的“异病同治”。由此可见,状态时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问题。

同卵孪生者在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方面,是不同个体最大限度相同的例子。但在不同个体,其内部协调不同。状态不同必然反映在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反应。

2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2.1 发展阶段

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治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辩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2.2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有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通过对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进行结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结合;对方剂药物的研究进行结合;对针灸及经络研究进行结合。

本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现代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成果为西医所利用,中医相形之下变得弱小。西医有理化指标,诊断明确,对器官疾病分析入微,且可见可数,故不少中、青年中医下意识地忽视了中医理法方药的主导地位,以至见到体温升高就投清凉之剂,高血压伴见气血虚弱也不敢进补。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疾病(过程)作定性定量等客观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但通过对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复方的临床验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些成果证明了中医药、针灸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3 结论

中医的状态医学与西医的病因病理医学在理论上市可以融为一体的,但在临床实践上,由于两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野人形成了事实上的两个临床医学体系:西医的病因病理学说是对器官病细致入微和多层次研究的理论,它的相关诊断、治疗方法,对器官病是首选,很多治疗时特效的。因为不同个体,不同种族的病人,只要病因病理诊断相同,其有效药物的作用点和过程也是相同,相关治疗就“经得起重复”,这就是所谓“特效”。中医学在状态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的有效方药和相关理论。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理论,是今后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但怎样用西医体现状态治疗时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中医的状态治疗时西医的病因病理之外的另类事物,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备,人体内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使中医的状态医学必然存在。

中西医结合的要点是:遵循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对状态诊断、治疗贯穿疾病的始终,西医治疗须综合中医治疗的原则。中医学和西医学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研究要突破,需要在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寻求统一,消除两种医学模式之间的差异,要冲破疾病医学的疗效观和评价标准,要坚持发展中医学的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

参考文献

[1] 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观念[J].医学与哲学,1999(1):7.

第5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 已病;未病;中西医学比较

“已病”“未病”,“治已病”与“治未病”,始出《内经》,经过了历代医家的阐释、发挥,应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实则不然。本文以“未病”为“中文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发现1994~2009年间,有关文章条目达277条之多,而其中只有数条为会议文章。较之历代医家的解经,最有新意的当数涉及“未病”与“亚健康”关系的讨论 [1,2]。有人将亚健康调治视为“治未病”,从而将中医的“未病”等同于“亚健康状态” [3,4], 而不计二者的标准和方法背景。谈到标准,涉及中西医学的体系和方法、背景,就不是几句话可以了然的了。于是就有了笔者关于“已病”“未病”的多重思考,涉及文意、标准及未病与亚健康。

1“已病”“未病”文意辨识

涉及“已病”“未病”最多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该篇通论人因何需要及如何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来调摄生活,并告以违背这些规律的危害。在篇末所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与“病已成而后药” 比较而言,恰如“乱已成而后治”,“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介入过晚、仓促迎战,既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自然也不经济。“治未病”是未雨绸缪的古代圣人之智在中医学实践中的必然主张,这是最经济的医学模式。应该说,上述道尽了《内经》关于“治已病”还是“治未病”理由,是最经典的、且为最多数注家接受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内经》论及“已病”“未病”,不为交代“标准”,而为传播医学智慧法则。

尽管如此,有关的文义仍不能忽视。现代学者关于“已病”“未病”的理解,有两种特别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是段逸山先生的“病为疾之加”说 [5]。作者引《说文·病部》对“疾”“病”二字的解释,认为“已病”和“未病”都是患病状态,但二者有病轻病重的分别:“疾,病也”,“病,疾加也”,“疾”轻而“病”重。作者还引清代医家陆懋修在所著《世补斋不谢方·小引》中“经盖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乃后人以疾为病”,“不知经言未病,正言已疾”的文字佐证自己的观点。

段氏的上述说法依据不足。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数见桓侯,而每次见面都望见对方病情有加重,从“疾在腠理”到“疾在肠胃”,再到“疾在骨髓”的无药可救,始终未用“病”字,一“疾”而终。这就是说,即使在古代汉语中“疾”与“病”也可等而视之。这可能是之后“疾病”一词出现的原因。由此看来,无论“疾”了,或是“病”了,都是与“未病”相对的状态,并非“未病”即“已疾”,至少,字面上“未病”就是健康的无病态,与“已病”(已疾)相反。说“未病”即“已疾”有违语言本意,也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未病先防的宗旨不符。

历史上,元代医家朱震亨也不以“未病”为“已疾”。他在《丹溪心法》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朱震亨没用“未病”,而用“未疾”来表达对《内经》思想的认同,也是对《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 “(治)未病”最好的注解。可见,在朱震亨看来,“未疾”无异于“未病”,疾与病无异。当然,朱震亨也并不是真得不治“已病”之人,而是他贯彻了《内经》宗旨——“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即未病先防。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二是“已病”“未病”既指整个机体的状态,也指某一脏腑器官的状态。治未病,既是防病,也是防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内经》中未病先防的思想的发挥,即“既病防变”。这种发挥是允许的,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决不违《内经》的原意。另外,《灵枢·逆顺》讲得很清楚,“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即“已病防甚”“既病防变”。

《内经》“治未病”是强调为医的圣智,对“已病”也是一定要治的,而且是古今医家的大任——尽管较之“治未病”有 “亡羊补牢”的遗憾。

2“已病”“未病”的标准

《内经》涉及“不治已病”“治已病”的篇章未明确“已病”“未病”标准,但不可就此断定中医学关于“已病”“未病”就没有标准。在今天如果不做特别的场景限定,“已病”与“未病”的标准已不再是《内经》的标准、中医的标准,而是涵盖中西医学,将涉及两个相应的医学体系的诊断方法,与各个具体的从医者及患者有关。

理论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未病”和“已病”分别不是绝对的。在理论上,一方面如果仅将“已病”“未病”的理解停止在语意和表述逻辑上,可直接断言:非“已病”,即“未病”;另一方面,机体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和空间上结构紧密无间的整体,“已病”还是“未病”,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从空间的无隙状态都难以确定二者的绝对界限。或者说,机体并不存在患病抑或健康的绝对界限,而往往处在一个连续的变化和动态中。所以,理论上“已病”“未病”的绝对界限难以确定。

“未病”“已病”的中、西医标准都有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医学注重客观证据的科学性,其“已病” “未病”标准主要依据客观发现的证据。这个体系标准的特点就是依据客观发现而确定的诊断指标,而且每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具体的,标准和证据链条的联系是缜密的。尽管如此,科学认识、现实设备及执行医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性都会影响已病、未病的判断,影响诊断结果。

中医的“已病”和“未病”标准,理论的表述比较复杂。尽管有“望而知之”的操作上的简单性存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形肉血气必相称”,等等,似乎总不外“阴平阳秘”“九候若一”,但在实践中,人人可行的“察色按脉”,最终却可能以“视而不见”了结。依赖于医生主观能力的诊察、判断,也不是时时、人人都可以给出“未病”抑或“已病”的绝对明断。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现实的医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病、未病在任何标准下,都不可能总是绝对正确和一成不变的。

3“已病”“未病”与亚健康状态

对以主观“不适”为主诉的状态,现代医学还未建立“疾病”客观诊断的指标,故冠之以“亚健康状态”,以表达对这一非健康态客观性的认可。“亚健康状态”的定名,说明现代医学对“已病”“未病”绝对分野的模糊。与“亚健康状态”作为疾病诊断缺位同时出现的,是现代医学对实施医学干预的依据和措施的缺乏。这被中医视为自身介入的时机,有人据此把亚健康的治疗放在了中医“治未病”的名目之下。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中“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立项来看,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统观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亚健康”(可能具有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涉及及生理与心理方面,约有30种症状 [3]),就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是因为自身缺乏相应的客观检测指标和相应的标准,亚健康的病态才成为它的“亚健康状态”,成为现代医学标准下的、没有客观发现(应该是没能客观发现)的“未病”。而上述“亚健康状态”的任何一种“症”在中医标准下都符合中医“已病”的诊断了。故不可认为现代医学将“亚健康状态”归入其标准下的“未病”,就等同于中医标准的“未病”。因为二者的尺度、标准、方法都存在不同。在亚健康状态面前,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的优势是具有充足的实施医学干预的理由及丰富而有效的方式;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给出的“已病”的诊断,使得其干预更迫切和及时。中医干预亚健康是其特长,属于中医“治未病”谋略智慧的“既病防变”“既病防甚”,显然是“亡羊补牢”的后发法治病。这个认识无损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贡献,同时提醒人们应检讨自身在哪些方面违背了中医保持健康的摄生法则。

秦立新.“已病”“未病”议第1期更多的现代人意识中存在中、西两个参照系和相应的判断标准,无论他们是否已经自觉到。在他们思考诸如“未病”的概念、标准时,“未病”已经具备传统和现代医学的两个标准了。就是说,此“未病”而非彼“未病” 了。对此医学标准的双重状态,学者必须清楚,而且应该让参与讨论的人也清楚。中医以为,亚健康的状态是因违背中医养生法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等)所致,亚健康状态是中医不折不扣的“已病”。但在实践中,“未病先防”和“已病后治”不存在方法上的对立,气功、体育锻炼、饮食调节、中药、针灸等,只要适人、适时、适度,都可。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寻求“已病”“未病”的真意,不必对《内经》的“已病”“未病”语义做超乎寻常、甚至貌似“独辟蹊径”的演绎。《内经》直示了未病先防的摄生保健原则及已病防甚的先早期治疗原则。中西医学都有自己“未病”“已病”的标准,彼此不同。“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现行疾病态诊断标准缺失、干预乏术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不对应传统中医的“未病”,或者“已病”与“未病”的中间态,而是确定的中医“已病”。“亚健康状态”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在未来新的检验指标确定后,可能会升格为“已病”。对亚健康的调治可以按中医地道的中医法则进行,但不能把调治的有效性视为将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对应中医“未病”的依据,虽然亚健康调治可以归为“治未病”的“既病防变”或“已病防甚”。

现代医学不是中医存在的理由,所以不必从现代医学的缺位缝隙寻求中医空间。中西方两种医学一直在独立地运用各自的概念和理论总结、提高、丰富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并发现规律,简单、机械地将它们对等,于医学及其研究对象均徒劳无益。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才是可能和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中医现代研究中简单的中西医对位的结论越少越好。因为这样的结论越多,中西医的特点就越模糊、甚至混乱,草率、苟且的结论更不利于任何一方。中、西医学方法和标准各具特色,二者的结合才是患者的福音,这一点始终应该在研究者的意识中;惟其如此,两个理论体系的比较,临床上的互相借鉴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提高疗效,二者的合作才更富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雯洁,王天芳,李力,等.试论中医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J].2008,31(1):7.

[2] 张洪钧. “未病”不是“亚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7-10-10.

[3] 于雅婷,陈飞松.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02-09.

第6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医学占据了世界医学的领地,而博大精深的中医已经淡淡被人们遗忘。怎么才能让中医学再次走进世界人民的眼中,变成世界医学的潮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很多的医学和生物科学工作人员所面临和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最近几年来生物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学方面的思路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此情况下一些以综合技术为特点的学科正在不知不觉的兴起。而这些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不但能证明中医学的科学性,而且还能说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时代的潮流性,这些就能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我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让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样就能为中医学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契机。本文将从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出发,提出对中医学发展的新的见解,并对这一见解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做出相应的探讨。

2、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

通过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生命科学技术能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生命科学技术成了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即使是这样,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也要遭遇一个瓶颈期,因为很长时间以来,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证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生命科学技术上找到一个发展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我们发展中医学的关键,那么这个突破口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呢?我认为其一是,中医中症状的科学解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所在。而所谓的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学的思维,以辨明疾病的原因。诊治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症状。因此,中医学的症状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以中医症状理论研究作为中医学发展现代化的突破口是理所当然的。其二是,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药方和药剂是中医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形式和手段,药房和药剂本质就是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揭示他隐藏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要对症状进行规范化的研究,并把对它的描述由定性变成定量。为了能做到这些,我们可以围绕中医学上望、闻、问、切的手段和方法所能获得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定量检验的数学模型,为症状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确定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是把症状作为机体的一种异常功能状态,不应该奢望在解剖学上找到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而应该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细胞组等上寻找其具体的功能网络。而且我们还要在阐释具体功能网络时,不仅要有反映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反映患者心理状态与遗传背影的相关信息。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全方位阐释症状的本质。

3、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我们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就能得出中医学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第一,我们要找出和完善一个能快速而高效的提取和分离中草药里化学成分的方法和思路。比如,我们可以利用LC-MS、GC-MS等技术来建立一个中药成分的代谢产物组,来科学地解释中医中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为日后的中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二,我们还要找到和完善一个能够适合中医药物的筛选方法。现实中由于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且是它里面的多种成分发挥药效,所以,用对西药筛选的方法难以完成对中药的筛选。我们需要从生命科学技术出发,找出一个从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上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4、结语

第7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状态是许多种证候的综合表现。亚健康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体质筛检、情志疗法、针灸、推拿及食疗等中医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健康/中医药疗法;食疗;针灸推拿疗法

按照2006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规定,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的干预包括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两层含义,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总的原则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中药调理和非药物手段等中医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整体观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药擅长调节人体机能状态以维护内外环境及身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干预亚健康的目的。以往中医证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中医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起作用。

    2  辨证论治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中医治病,既着眼于“病”的异同,更着眼于“证”的区别。“证”是一种状态,有轻度心身失调的亚健康状态、疾病前的潜临床亚健康状态,又有疾病恢复期的后临床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可以是许多种证候的表现,其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型概括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虚湿阻、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8种。

    3  中药调理法

    关于中药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报导很多,且疗效都很明显。如叶子[2]用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所有病例均有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温茂兴[3]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具有亚健康疲劳典型表现的66名患者。服药平均40d后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虚烦失眠、胃纳不佳等典型症状明显改善。

    4  非药物干预措施

    4.1  病理性体质的筛检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病理性体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映性亦不一样,王琦[4]主持的“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的机会远大于非痰湿型体质。因此,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亚健康病因预防措施的核心。通过筛检,可以从人群中找出病理性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

    4.2  情志疗法  中医的情志疗法在医史上不乏记载。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能导致气机紊乱,而“百病皆生于气”,所以情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不但说明了保持良好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还明确指出了心理调整的关键是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移情疗法、易性疗法、以情胜情疗法和情境疗法等[5]。 4.3  针灸疗法  关于针灸调理亚健康行之有效的报导也较多。如安丽萍等[6]采用毫针、七星针及耳穴压丸的组合针法应用于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人群200例,并与自我保健按摩组102例和服用保健品组80例进行同期对比观察。其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其毫针针刺主穴为腹三针(中脘、天枢、气海)、体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头三针(本神、百会、安眠穴),梅花针取华佗夹脊自第1胸椎至第2腰椎两侧叩刺,耳穴取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双侧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附按压。结果在规定疗程中,200例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100%。赵?珏等[7]针刺治疗亚健康42例,患者各表现为肝脾不调、脾胃气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5种证型之一,设立针刺组,耳压组,针刺配合耳压组。针刺组主穴: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耳压组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配穴:肝、脾、胃、心、肾等穴加减。结果表明:针刺及耳压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周震等[8]应用贺氏“强通法”于膏肓、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亚健康状态6例,以达祛瘀生新,补虚泻实的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4.4  推拿疗法  推拿是疗效确切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方法 ,其在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康复治疗中效果尤为明显。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整经络系统和扶正祛邪、防病保健,从而消除亚健康患者的种种不适症状[9]。如黄铁银等[10]运用一指禅推法、揉、抹、按、捏、擦、滚、拿、搓等9种手法,分别在卧位、俯卧位、正坐位对以容易疲乏、食少、纳呆和睡眠欠佳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患者60例进行全身推拿调理,收到良好疗效。谢慧君等[11]则提出了应该采用辨证论治的推拿方法和自我保健按摩来调治亚健康状态。

    4.5  其他  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预防亚健康的根本方法。中医自古就强调食疗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千金要方》提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李爽姿等[12]认为中医“寓治于食”的食疗养生营养方法对保健强身、促进亚健康态向健康态转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此外,临床报导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措施还有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综上所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形式多样、疗效显著,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疗效标准将更加客观化、其辨证体系将更加完整规范。可以预知,中医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艳君,胡朝阳.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1-4.

[2]叶 子.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J].新中医,2004,36(7):62.

[3]温茂兴.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亚健康疲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31-32.

第8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各级医院开展不同术式复发率的统计见表2。统计学分析发现,县级医院开展不同手术方式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82,P=0.169);市级医院开展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比较,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手术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0,P=0.021);省级医院开展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比较,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中与其他几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61,P=0.000),其中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术式复发率最低。

二、适宜的推广方式

8所(10.96%)医院认为讲座为适宜的推广方式,13所(17.81%)医院认为到上级医院进修为宜,20所(27.40%)医院认为手术观摩为宜,32所(43.84%)医院认为举办集中培训班为宜。各种适宜的推广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P<0.01)。(17.81%)医院通过培训班学习了翼状胬肉的新术式,51所(69.86%)医院学习了手术技巧,9所(12.33%)医院通过培训班学习了新的手术方法。

三、讨论

第9篇:法医学现状范文

【摘要】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的分型。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进行聚类研究。结果:初步拟订6个中医证型,即:心胆气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脾肾两亏型、肾虚肝郁型、气郁化火型。结论: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证实质

抑郁症(Depression)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种精神、心理疾患。它的历史相当久远。与抑郁症相关的临床描述,自我国先秦时期的《左传》《管子》和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十个世纪。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法和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各医家提出的辨证分型及治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研究。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评定,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以期为今后探讨该病的中医学规律奠定基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③符合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④符合抑郁症原发性的患者;⑤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一定表达能力;⑥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中、西药物者。同时符合上述6项标准者,方可入选。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或属于精神分裂症后出现的抑郁;②有证据表明抑郁发作与某一躯体疾病有病因关系;③属于抑郁症复发的患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观察者。符合上述其中1项者,即予排除。

1.3 一般资料 在2004年5月至2004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5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34例,占31.3%;女性71例,占68.7%。男女比约为1:2.1。年龄:18-65岁,平均(40.85±14.10)岁。其中≥18岁但<30岁24例,占23.3%;≥30岁但<50岁51例,占48.4%;50岁以上30例,占28.3%。轻中度抑郁症患者97例,占92.4%;重度抑郁症患者8例,占7.6%。

2 方法

2.1 建立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专家组 专家组由11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组成,在观察表制定、证候归纳、统计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指导。

2.2 证候观察

2.2.1 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表格主要包括74项中医症状。

2.2.2 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中医证候学数据库。

2.2.3 对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观察结果录入数据库。

2.3 数据分析 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火亢盛,脾气虚,脾阳虚,肝气郁,肝郁化火,肝阴虚,胆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痰湿,血瘀。将74个变量降维成为16个变量。

对16个变量进行分析,证候聚类分析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2、3]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4]。

2.4 制定证型主次症及诊断标准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4]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 本研究将74项中医症状归纳为16项证候因子,按照各因子均值排序,结果见表1。表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表结果显示,肾精不足、脾阳虚、心血虚、胆气虚、肝气郁结为分值最高的证候因子。

3.2 证候分层聚类分析 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对证候因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变量自己的距离进行聚类,将距离最近、最不相似的两个变量先聚类,然后逐步考察各个变量的距离,直到聚类终止。经逐步聚类分析,15个步骤后,聚类过程终止,其聚类过程及结果如树状结构关系图所示,见图1。

树状结构关系图

综合参照分层聚类树状关系图以及Kmeans聚类,可将16个中医证候因子聚为6类:①心气虚、心阳虚、胆气虚。②心气虚、心血虚、血瘀。③心阴虚、肾阴虚、心火亢盛。④脾气虚、脾阳虚、肾阳虚。⑤肾精不足、肝阴虚、肝气郁结。⑥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阴虚。

经专家组按照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讨论后,拟订6个证型,即:

心胆气虚、气虚血瘀、心肾不交、脾肾两亏、肾虚肝郁、气郁化火。

3.3 证型诊断标准的确定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具体内容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指南》)。

4 讨论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分型和治疗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处于混乱的状态。各医家提出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初步拟订抑郁症的中医分型。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4.1 完成了较客观、全面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

客观、全面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是进行证型制定的基础。本研究使用的中医症状调查表由专家组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而制定,纳入心、肝、脾、肺、肾、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代表症状,并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对症状进行标准化。因此,在设计时就注意了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在调查结束时,将74项中医症状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方差分析:F=49.5748,P<0.0001,说明该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7634,标准化Cronbach α=0.7704,内部信度较高,可客观、真实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而且本研究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显示:位于频数分布前30位的症状也基本反应了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因此本次研究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是客观且较全面的。

4.2 采用较合理、不失真的降维方法

因抑郁症的证候涉及人体多个脏腑系统,因此抑郁症的中医症状数量也很多,导致运算时代入的变量过于庞杂,统计分析往往得不到较好的结果。而且在中医症状中,有许多交叉症状,而统计学中大部分数学模型属于非此即彼的判定模式,对于交叉症状的处理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在进行运算之前,首先进行理论指导,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本研究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并经专家指导,借鉴心理学量表的因子运算方法,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项中医因子,一方面将线性的统计运算中融入中医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则达到降维升阶目的,从而减少变量,使结果更加客观,更加符合中医理论。降维后,将16项因子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采用alpha模型。方差分析:F=67.4957,P<0.0001,即重复度量效果良好;Hotelling T 2检验:各证候因子间具有较高的内在相关性;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9751,标准化Cronbach α=0.9786,说明经因子归纳后可反应97.86%的抑郁症中医证候,信度很高。将各证候因子与国际公认的HAMD抑郁量表因子和总分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候因子均与HAMD量表总分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中医证候因子可客观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因此,本项研究的降维方法符合中医理论及抑郁症症状的分布特点,客观、合理、较完整的反映了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因素特点。

4.3 经中医专家组的指导和判定

本研究的专家组成员为11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从事相关领域的临床工作20年以上,有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专家组在研究进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并参加了证型诊断标准的权重判定。经应用德尔菲法,综合各位专家的经验和意见统计分析后,最终确立证候诊断标准。

4.4 聚类结果符合中医理论

以聚类所得的肾虚肝郁证型为例:有调查表明,70%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焦虑症状[6],因此临床所见的抑郁症患者多以抑郁和焦虑症状并见为主。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与肾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相符,而与焦虑症状相符的是肝气郁结、肝郁化火[7]。因此抑郁与焦虑并见的中医证候,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肾虚肝郁证型。其病因病机为素体肾精不足者,长期紧张担忧,忧虑不解,或经历惊吓恐惧,致使肾精受损。肾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而脑髓为脑神存在的物质基础[8],故肾精亏虚,脑神失养,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兴趣索然、疏懒退缩、意志减退等脑神机能低下之症状。而肝肾同源,肾精亏虚,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疏泄功能不调,气机不畅,从而因虚致实,而形成肝气郁结,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肾虚肝郁证候。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与烦躁易怒并见为主要表现,属本虚标实证,肾精亏虚为本,气机壅滞为标。另外,我们在证候观察的基础上,以益肾疏肝立法,对于属于肾虚肝郁型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盲法的治疗研究,也得出了满意的结果[9]。

由研究结果及理论探讨可以看出,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了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进行证候观察,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本研究,初步拟订了较符合中医理论,较客观的证型分类,为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条较新的思路,为揭示抑郁症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陈 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李永健,方肇勤,邸若虹.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8-9.

[4]卢纹岱,朱一力,沙捷,等.SPSS for 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5]见曾光,主编.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6]蔡焯基,主编.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曲 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