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精选(九篇)

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

第1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虚拟世界经济的前置概念

虚拟世界经济的两个前置概念是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二者是后续研究的基本前提。

(一)网络游戏的概念

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研究机构对网络游戏的定义却具有相当程度的规范性。目前,在这一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两个机构分别是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以下简称CNNIC)和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以下简称艾瑞咨询)。二者给出的定义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多为产业经济学领域)引用率较高。根据它们的定义和分类来提炼概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需求并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CNNIC将网络游戏定义为以电脑为客户端,互联网络为数据传输介质,必须通过TCP/IP协议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参与的游戏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对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的操作实现娱乐、交流的目的。艾瑞咨询将网络游戏定义为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二者从市场角度进行的定义在考察市场规模进行定量研究时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缺乏准确的界定以及理论概念所需要的普遍性和前瞻性。它们关于网络游戏概念的内涵都局限于电脑游戏。事实上,在目前的阶段,还存在通过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等来进行游戏的情况。而且,通过手机进行网络游戏还是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各种网络的融合,未来网络游戏通过何种媒介进行并不确定。它们唯一的共性是联系人与人的网络,至于以何种形式来体现则不影响理论研究。因此,从经济角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只需保留两个要素,即“网络”和“游戏”,可以表达为“通过网络进行的游戏”。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这一表述是有效和清晰的。其中网络隐含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游戏是其目的和表现形式。“网络”的界定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在外延上发生变化,而“游戏”更多体现的是经济学中“博弈”的含义,而不是用来娱乐的游戏。明确这一点至关重要。其他的限定条件都无助于改善最终结果,反而会使概念不具备普遍性。随着后续研究的开展,对“网络”和“游戏”的界定将更加准确。

(二)虚拟世界的概念

在现阶段,网络游戏是虚拟世界存在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事实上,虚拟世界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网络游戏的“游戏”性质。它不仅是游戏,而且具有社会性。当通过货币将两个层次的世界联系起来时,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在其发展初期,虚拟世界总是作为网络游戏的一个产物,但是如今的虚拟世界渐渐具备相对独立性。虚拟世界的“虚拟(virtual)”会给人虚幻的错觉,因此也有很多学者称虚拟世界为“syntheticworld”,即人工世界或者合成世界,此种表述更符合其本质。在中文里,二者都被译为虚拟世界。早期的学者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供大量参与者以化身形式存在的、持续性的虚拟环境。这一定义界定了虚拟世界的部分关键要素,但是并未指出虚拟世界存在的手段和形式。而Bell认为虚拟世界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的供人们以化身形式存在的网络空间,它具有同步性与持续性的特点[1]。在欧美学者的研究中,这是认可程度较高的定义。计算机系统是其建立的工具,包括因特网和移动终端等各种网络系统。每个单独运营的网络游戏都是独立的次级虚拟世界,它们的总和就是虚拟世界的整体。网络游戏是现阶段虚拟世界的主要载体。分析虚拟世界与网络游戏的关系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出发点。在Bell的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词:Synchronous、Persistent、Networkofpeople和Representedasavatars。其中,同步性强调的是空间和时间的一致性,这是虚拟世界稳定的基础;持续性是虚拟世界存在的前提;关系网强调的是虚拟世界的本质;以化身为表现是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存在形式。狭义的虚拟世界主要指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Mas-siveMultiplayerOnlineGame)所构成的虚拟空间。而广义的虚拟世界则包括所有类别的网络游戏及类似属性的存在(即通过某种网络使人们进行交流,例如论坛及社交网站)所构造的虚拟空间。广义的虚拟世界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它包含了信息技术系统、信息交往平台、新型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等方面的广泛内容及其特征。虚拟世界和虚拟现实是不同的。虚拟现实是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集成起来所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现实,是一种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视、听、触等行为的高级人机界面。也有学者将虚拟现实视为狭义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类别有很多,但大多是以游戏类型进行的分类。从经济研究的角度来看,最有意义的分类是根据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否能发生直接的经济联系来进行,分为虚拟现实世界和虚拟主题世界。虚拟现实世界的代表有Secondlife(简称SL)和EntropiaUniverse(简称EU),通常运营商会规定游戏货币与美元能够直接兑换。虚拟主题世界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更接近于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生活,其代表是WorldofWarcraft(简称WOW)和永恒之塔。无论是虚拟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主题世界,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都可以和现实世界发生经济联系①。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界定与解析

虚拟世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不论在信息、管理以至于法律和哲学领域都是相同的。在经济学领域也是如此。在此基础上的虚拟世界经济概念比较明确。

(一)虚拟世界经济的概念

虚拟世界经济是指和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总称。考虑到经济联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世界,还有三类情况也符合虚拟世界的特征。第一,根据Bell对虚拟世界的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局域网游戏②最初并不是虚拟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是当第三方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和空间,那么也应将其视为虚拟世界。第二,QICQ类即时聊天软件最初仅是沟通工具,但是基于此的人们之间的网络也构成了虚拟世界的基础。特别是QQ农场之类游戏的开通,使其虚拟世界的特征更加明显。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Facebook。第三,论坛类网站增加服务内容后,例如提供游戏类和下载类增值服务,并需要支付“论坛币”,这种情况下,以论坛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成为虚拟世界的构成要素。虽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经济联系在不断加深和多样化,但是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还是主体。与虚拟世界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非常多,但其基本模式是通过现实世界中的资金交易,带来虚拟世界中的改变,达到双方的目的。从行为上分析,一端发生服务或者虚拟物品的交易,另一端对应的是资金的流动。正是这种资金的流动,成为联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媒介,也使对虚拟世界的分析越来越重要。通过这种媒介,虚拟世界的经济变化会传递到现实世界中。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解析

虚拟世界经济包括虚拟世界内部经济和虚拟世界关联经济。前者存在于虚拟世界内部,通过虚拟世界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后者则是依托虚拟世界所产生的衍生经济,主要包括RealMoneyTrade(简称RMT)与代练服务。虚拟世界内部经济是现实经济的反映和模拟。JesusDi-az计算出WOW北美服务器的货币供应量超过90亿“gold”,折算为1.92亿美元。假设全球WOW玩家的货币持有量是相等的,那么WOW总的货币供应量是7.47亿美元。这意味着运营WOW的暴雪公司成为一家可以发行多国货币的国际银行①。同时,他验证了在虚拟世界中,货币供给量增加同样导致货币贬值,或者至少说明二者是相关的。虚拟世界货币的价格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一直是下降的,它失去了2/3的价值。这期间,货币供给量持续上升至3倍。如果虚拟世界的规模持续扩大,那么其间的货币贬值将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②。RMT通常指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在虚拟现实世界中,因为虚拟世界货币与现实货币是直接挂钩的,因此,虚拟世界内部的交易会产生和现实货币交易等价的效果。而在虚拟主题世界中,RMT多通过第三方的交易市场来实现。

现实中,RMT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在SL之类的虚拟现实世界中,玩家需要先将美元兑换成LindenDollar(简称LD,中国用户可以通过PAYPAL或者部分外币信用卡来兑换),然后用LD来购买虚拟世界中的物品及服务。运营商主要出售“土地”,而其他物品的生产与交易则会于用户之间实现。如果用户来自不同国家,那么他们之间的交易便是国际经济研究的范畴。虚拟世界的内部经济和关联经济是密切相连的。虽然SL运营商提供即时交易数据,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因此虚拟世界内部交易的整体规模难以进行准确统计。在不严格的情况下,业内人士倾向于按RMT数字的10倍来近似估计虚拟世界的内部交易。

第二,在WOW之类的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通常是禁止RMT交易的。然而,“虚拟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也是围绕着一定的经济利益运行的”[2],由于无法监管,且RMT交易行为不违反法律,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并未受到限制③。RMT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当一个用户在网络游戏中获得一种虚拟物品(可能是武器、装备或者其他道具),他可以通过虚拟物品交易网站将其出售,获得人民币。也可能某个用户具备某种特殊的技能(例如可以强化武器或装备,这种服务是游戏内部服务,与代练之类的游戏外部服务不同),那么也可以通过出售这种服务来获得现实货币。如果某个网络游戏规模非常大,并且游戏中的货币对现实中货币的汇率较为稳定,那么这种交易也会体现为通过交易获取游戏货币,然后再统一出售以获取现实货币的行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即虚拟主题世界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交易的实现形式与在现实世界中是极为相似的。游戏货币被当做一般等价物,成为交易的媒介。当这种交易发展到极限,便会产生一批专业用户,他们通过各种游戏技巧获取游戏货币,之后直接出售给玩家或者通过虚拟物品交易网站出售。在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基于这种行为的工作室数量非常多。

第三,在低端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直接向玩家出售虚拟物品。这种情况下,由用户提供的虚拟物品非常少。这种运营模式会加快虚拟世界的折旧,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缩短运营时间,因此主要存在于低端虚拟主题世界,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中较常见。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这里的“通货膨胀”不仅指虚拟世界中流通的货币增加了,也包括虚拟物品的增加。因为在这类虚拟世界中,游戏内部货币不一定是一般等价物,或许只能购买低端产品。很多物品是不能通过游戏货币购买的,因此某些道具和虚拟物品的发放成为和货币发行并列的行为。运营商相当于现实世界的政府,其发行游戏货币与虚拟物品的成本都接近零,具有纸币的某些特点,过量发行便会导致“通货膨胀”。代练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微型”服务外包。在虚拟世界中,用户希望实现各种个人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投入时间,并且可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无论时间的投入或是技能的提升都存在机会成本。当用户认为将这些任务交给专业服务提供者完成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便会采取将任务外包的做法来达到目的。最初代练之所以能够产生是为了规避运营商设定的规则。在大型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通常规定一部分高端物品是不能够交易的,但通过代练服务可以获得这类非交易产品。代练通常是通过专业的中介及担保机构进行的。在网络游戏多国同时运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用户通过登录发达国家的服务器进入游戏,完成客户指定的要求,获取收益。个别情况下,即使网络游戏仅在发达国家运营,这一过程理论上也可以实现。但是,由于运营范围小,发展中国家的用户缺乏对这一网络游戏的理解与掌握,因此不具备用户基础及基数,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用户关注这一市场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这种活动属于服务贸易的研究范畴。虽然物品的转移是在虚拟世界中,但是资金的流动却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把虚拟世界看做一个“黑盒子”,我们所观察到的只是资金从中国转移到美国,但是并不了解它流动的原因和决定其资金量的因素。在现阶段,虚拟世界的关联经济以“金币”采购与交易为主,而作为将来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代练”,却并没有成为主流。平台的缺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三、虚拟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分析

由于虚拟世界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并且直到2001年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①,因此理论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很多基本问题至今未被明确梳理过,从而导致很多错误的解读。这种状况在中国更加明显。

(一)虚拟世界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很多不同的相关或相近概念在中国都被译为虚拟经济。第一是FictitiousEconomy,主要指的是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等交易活动。第二是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的经济活动,比如外包、资源共享、电子商务等。第三是VisualEconomy,即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在中国,通常所说的虚拟经济一般指第一种。虚拟世界经济在西方的文献中称为virtualeconomy,直译过来应该是虚拟经济。但是在我国“虚拟经济”这个词组已经成为和实体经济对应的概念,并广为接受。因此,为避免混淆,我们的研究将virtualeconomy称为虚拟世界经济。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重新规范概念,将“虚拟经济”的名称“归还”给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经济,但社会重置成本太高,有待商榷。因此,我们将与实体经济对应的称为虚拟经济,而将与现实世界经济对应的称为虚拟世界经济。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衍生经济,而虚拟世界经济则是围绕虚拟世界产生的直接和衍生经济行为的总和。现阶段,虚拟世界的主要载体是网络游戏。虚拟经济是各国经济学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而虚拟世界经济在现阶段主要体现为与网络游戏产业相关的经济行为。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3]。这是相对狭义的虚拟经济定义。刘骏民认为如果从广义上来为虚拟经济定义,那么它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与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4]。从这个角度分析,虚拟世界经济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一种。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虚拟世界经济的交易规模则受虚拟世界内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当然,虚拟世界同样受现实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和传导机制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影响用户的经济状况来改变虚拟世界中的经济形势。(二)虚拟物品的价值和价格问题关于虚拟物品交易的问题在法律界讨论较多,但是从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有种观点认为虚拟物品不具有实体,不能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因此不具有价值,不应该进行交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虚拟物品的所有者付出了金钱和劳动,从这一角度分析,虚拟物品是具有价值的。在中国的虚拟物品交易中,偶然获得的装备可以以数万人民币甚至更高的金额成交。那么,价值规律是否还起作用呢?事实上,这一虚拟物品的获得对个体来讲是偶然的,对群体来说却是必然的。衡量价值的不是个体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考虑对裸钻的定价和业的类似特点,理解虚拟物品的价值会更加简单。在此基础上,供求则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当然,主流经济学只考虑供求决定价格,其结论更加明确。价格问题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这一问题明确之后才能使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②。

(三)效用的有效性及负面效应问题

第2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 年11 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 Asian Ecnomic Cooperation within the APEC Framework and China`s Policies》,《APC journai of Asian-Pacific 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

《跨国购并的迅速发展及其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5期。

《20世纪90年展中国家对内直接投资的回顾》,《外国问题研究》2001年3期。

《发达国家IT产业的衰退与世界经济的连锁危机》,《学习与研究》2001年6期。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郭连成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应对》(中国财政出经济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九章。

《投资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郭连成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应对》(中国财政出经济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十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与跨国购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展望与对策》,《领导决策》,2003.3。

《全球化新论》,《财经问题研究》2003.5。

《WTO农业谈判与坎昆会议前景》,《国际贸易》2003.8。

《日本WTO农业谈判的基本立场与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9。

《WTO农业谈判的破裂及其原因和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

第3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专题研讨式教学 教学设计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现结合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特色,对该课程进行专题研讨式教学探讨。

一、专题研讨式教学的概念

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专题研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经常有学生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东西,学习别人的比较好的理论分析方法,这必将有力地强化该课程的理论分析和理性思考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体现其理论性特点。

2、内容新颖。所谓内容新颖是指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新。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政治、主题、各类国家的对外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探索总结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启示等,它们有的是几十年前发生的,有的甚至是几个小时前刚刚发生的,这些新问题、新信息我们都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所以本课程的内容就必然呈现了“新颖”的特点。

3、综合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涉及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等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军事、科技、宗教、艺术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门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该门课程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得出理论、规律,再用这些理论规律指导实践,既讲史实,也要总结理论,还要分析洞察国际热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针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特色,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学团队精心组织,任课老师高度负责,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大纲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梳理出该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个大专题,以专题形式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授课过程中,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动手查阅索引,研读资料,撰写论文并积极开展交流和讨论,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主要划分为3大模块。

1、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划分为十大专题。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十大专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当代世界经济及其全球化发展”,“当代世界政治及其多极化趋势”,“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当代美国的政治经济及全球战略”,“欧洲联盟的经济政治及对外关系”,“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其前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

2、专题讨论。每个专题先由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该专题的教学与学习目的、学术界研究的状况,扼要地阐述重点与难点问题,确定需要讨论的主要题目,介绍需要查阅的参考文献和书目。讨论题目要精心准备,力保是每个专题中的重点、核心问题。以上述第一个专题为例,讨论题目可定为“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如何理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划分学习小组。将授课班级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以十人为宜,确定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由组长和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以讲课评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展开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几位同学在班上集中讲课。最后,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小结。

四、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分析

专题研讨式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体现了以学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专题研讨式教学,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当学生对某问题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投入全部的身心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如在讲授课堂重点内容时,提前向学生布置多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恰恰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他们就会在课前查找大量文字、视频和图片资料,搜集素材的能力将大大加强,课堂汇报方式也会多种多样,比如课件制作手段也多样化,除PPT外,还制作网页等其他形式。

2、有利于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专题研讨式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它要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团队的每个任课教师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授课之前需要精心地进行本课程每个专题的设计,并精心组织团队成员对每个专题进行详细的讨论,确定该专题的重点、难点及思考题。其次,它要求课程团队任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每个专题的理论前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知识更新迅速、内容新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任课教师能够跟上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方方面面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去分析这些问题和现象。再次,它要求任课教师具有相应的知识面和理论深度,并进行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情况描述,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在理论知识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并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理论对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

(注: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70703036。)

【参考文献】

[1] 阮晓莺: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2] 周选亮:专题式教学――高职“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第4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这个概念是在大萧条期间出现的,随后被经验反驳,因为美国当时进入了一个长期扩张浪潮。萨默斯指出,在近几十年来,美国经济避免停滞的唯一方法是产生泡沫。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保罗・肯尼迪时代“超级大国”的兴衰,表面上适用于美国的政策等方面,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更大。在肯尼迪时期,苏联的崩溃最有说服力。目前,经济长期停滞的假设似乎更适用于欧元区,而不是美国。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即使美国经济出现长期停滞,但似乎也是一个更具全球性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收入经济体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更何况与欧洲和中国比起来,美国提前一步完成了去杠杆化,金融危机的隐患已近乎消弭。

美国衰退论还有第二种表现形式:弱势说。有人认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崛起已经削弱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美国不再具有霸权,政治社会学家伊恩・布雷默和戴维・戈登将其定性为“G零”,具体表现则是人民币和中国逐渐取代美元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和经济体。

关于美元的作用,衰退论已经有完整的理论,他们只是缺乏证据。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衰退论都认为欧元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许多观察家认为,金融危机冲击很大,特别是处在震中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市场,它敲响了美元的丧钟。

在美元衰退论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议使用特别提款权来取代美元,这种理论被津津乐道。最近,一些观察家认为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会挑战美元的地位。美国一家大型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竟然鼓吹央行可以使用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多样化中的美元替代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挑战,即使在那个时候,衰退论者已经在到处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年筹备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后。

2013年以来的美元反弹,让那些认为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终结的人哑口无言。此前,由于美国政府的预算和贸易赤字飙升,美元地位受到欧元的强大挑战,各国曾计划减少美元储备、增加欧元储备。然而,一场浩浩荡荡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元再次成为唯一的避险货币,欧元几乎被击垮,欧元取代美元的说法已偃旗息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通过政策支持强势货币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经济的支点。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则是最近被衰退论者欢迎的证据,并以之作为美国走向衰退的最新证据。印度和中国是世界银行两个最大的借款人,巴西则是第九大借款人,这三个国家总共从世界银行借款660亿美元,这比金砖国家新成立的发展银行的初始资本(500亿美元)还要多,金砖银行可以作为边缘性的补充,但它不能取代世界银行。

第5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新时期;时代特征;时代观

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的时代内容,把握时代脉络,发展出符合当下时代特点与中国国情的时代观。

一、准确判断新时期的时代特征

进入新时期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都有极其快速的发展和大的调整。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建设也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之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认清这些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对于建立正确的时代观,确立今后发展道路是必要的。

1、当今世界是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

对于当今世界以及身处其中的中国,认清时代形势对于建立正确的时代观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时期,变革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国家之间的关系、格局以及国际新秩序的改变与建立。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主要表现便是一众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的兴起,从而新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秩序得以逐渐建立。中国的迅速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发生重大变革的最有力表现,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568845亿元,从而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兴起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并没有完全改变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主要话语权,并试图谋取更多的更大的利益,因此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着矛盾。

2、当今世界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今天的世界发展快速且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政治多元化是世界政治总的发展趋势,民主,不论是以何种形式,都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接受,然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治仍然存在,也造成了一些国家之间的冲突,尽管世界不再被分为两大阵营,但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依然存在。其次,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不可避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生产力大大提高,传统产业也逐渐开始依赖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知识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然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仍然是科学技术相对先进的发达国家,激烈的竞争使得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经济发展畸形。因此,面对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再次,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各民族间的文化愈加融合。文化繁荣促进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合作,但是其造成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些矛盾,面对一些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入侵,如何保护本国文化避免在意识形态上被颠覆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最后,世界局势的发展总体上说是和平稳定的,和平也是各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局部冲突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国家间周边安全以及恐怖主义活动使世界各国和平稳定面临极大的挑战。

所以,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飞速发展背后的各种隐患,以及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挑战。只有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历史性变革的脉动,科学判断时展特征和趋势,才能更好的在这个时代中提高发展自身。

二、建立正确的新时期时代观

建立新时期的时代观应建立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所处的时代状况,认清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走向,发展出新的时代观。

1、树立“共同发展”的时代观

进入新世纪,在世界发生极快变化,所有国家都在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自己的国家谋求最大的利益是每个国家的终极目的,然而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甚至呈现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认识到当今世界需要各国紧密联系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因此建立共同发展观是必要的。

“共同发展论”的主要思想是各国通过“互尊互鉴、合作共赢”来实现共同繁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只有通过互相间的合作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利的而不是竞争的。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尊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与文化是关键。共同发展不仅在于各国间的融合,也在于相互间的包容,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

“共同发展”理论揭示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超越了各个国家只为自己谋求利益的狭隘观念,也表明了中国在世界中发展态度,更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同时,“共同发展”论表明了中国不仅寻求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在努力为世界共同发展寻找途径,承担自己的大国责任。

2、树立“共担责任”的时代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愈发高涨,世界高速发展的背后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许多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使得国际安全面临威胁,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危机与公共卫生危机,能源与资源的短缺和气候环境的恶化等等诸多情况都令人堪忧。这些严重的危机危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的正常有序的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今的世界已经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项危机导致的后果已经不仅仅影响一个国家,而是影响着一个区域甚至整个世界上的国家,同时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也无法解决这些危机。因此,很好的处理这些世界性的难题和威胁是全球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 “共担责任”论的提出,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

对于“共担责任”论的具体内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上,主要发达经济体应承担主要责任,积极维护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复苏;应对全球重大危机上,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照顾到世界各国之间的整体利益,在合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就是对于维持世界稳定的最大责任,为此,实现自我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应有的责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在近些年的国际事务越来越积极的参与,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时代观应从时代全局出发,在深刻认识当今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建立不仅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时代观,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与世界的和谐稳定都要有所推进。认真分析时代现状,把握时代特征,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本文作者将目前中国经济归纳为六大特征,客观的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中国经济“百象图”,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后发性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就全世界而言,现代化过程是各国相互关联、相互竞争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许多国家“后来居上”,实现了追赶或超过现代化先行国的跨越。

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先后出现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经济起飞花了43年时间追上英国;第二次是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起飞,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美国。日本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28倍的世界纪录(年平均增长率1.95%);第三次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

因此,国家从现代化角度看可以分为先行国和后进国,先进国和落后国,追赶者和落伍者;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可以分为创新者和追赶者,主导者和模仿者。所谓后进国是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国家。按照格申克龙(Gerschenkon)所说,后进国与其说是在某一点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发动工业化和进入工业化时这一问题上,发动(进入)时间相对滞后的国家。中国属于现代化的后进国,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称为后发性经济。

转型中的经济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涉及29个重要国家近16.5亿人口,是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目前以及相当长时期也都处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变革对经济学提出了重大挑战。

当前,集中体现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在经济转型实践中已经遭到失败,而根本不符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标准处方的中国改革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还只是初步建立。

在比较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行政管理、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关键性领域仍然存在着体制,需要突破;市场经济体制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露;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而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取得的某些积极社会经济成果却在体制转轨中有所流失。因此,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任务还没有完成。

还要看到,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是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才达到现在的成熟完备的水平。所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完善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的推进。

成长中的经济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追求像发达经济体那样的的平稳增长,是各个发展中国家的理想目标。然而,当今世界上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却呈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成长中的经济,一种是停滞中的经济。

成长中的经济,从近期看,都是问题成堆的,比如说,工人下岗、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生产安全事故不断等。但是每隔5年或10年回头一看,就能看出经济的巨大变化。停滞中的经济,从近期看,好像问题并不突出,隔了10年回头去看,发现变化不大,这种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几乎是停滞。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一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认为,成长中的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从这个特征来看,我们要允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努力把这些问题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这就像骑自行车,骑得必须快一点,骑得快就稳,骑得慢就晃,不骑就倒;走钢丝必须往前走,“走”才能保持平衡。从中国经济的这个特征出发,就必须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大国经济

从国际化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战略,有大国战略,也有斯堪的维亚半岛的小国战略。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以前不被人当成大国来看。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采购和国内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影响在上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大国战略。大国战略的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首先要争取一个大国的国际环境,要从世界规则的接受者走向世界规则的制定者。以前中国对国际经济规则的设想太少了,建设性不够。

第二,我们要兼顾国内国际政策协调,在汇率政策、利率政策上,我们的国际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完全有办法以正面的、巧妙的办法回答和解决外界的疑问。

第三,要从追求双顺差转变到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一味的追求双顺差,会有很多利益损失。

第四,内需为主非常重要。国外形势好时对于我国经济有拉动,国外形势不好时我们说“这边风景独好”。因为我们是大国,不会受特别大的影响,内需很重要。

社会主义经济

有不少人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时,不喜欢或不愿意承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实,经济不可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性质而孤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公平。

在谈到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时,邓小平指出,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他说:“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小康目标所达到的一万亿美元算不了什么,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也就是百分之几的人生活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还是贫困。“但如果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处于小康状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但是,必须清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非均衡经济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对中国基本国情做出了如下精当的概括。

第一,“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过去50年中国长期形成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及两种差异甚大的生活方式,它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

第7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北京 北京经济 京津经济圈 知识型经济中心

(一) 关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的

近年来,“首都经济”一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中,但笔者认为“首都经济”的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首都是属于政治范畴。首都是全国的首都,是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力是全国性的。与之相对应,首都经济也应该是影响全国的。事实上,从经济辐射功能的角度上,在我国首都的这种影响很小;二是从国外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出现“首都经济”的提法,倒是有人专门过大伦敦地区经济或大巴黎地区经济;三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国首都或永恒不变的,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并非定位于大城市,有些原来在大城市后迁移到小城市或新区。而北京市作为的一个城市,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北京经济”是一个永久性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与“首都经济”的提法相比,“北京经济”的提法更适合。

我们知道,城市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要素和非基本要素。一切非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部门、国防军事单位等都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存在和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直接的决定作用。而非基本要素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而非外埠)需要的。据此研究范式,我们也可以把“北京经济”分为“基本经济”与“非基本经济”两类。前者是指为北京以外的地区(即外埠)服务的经济,后者是为本市(即本埠)服务的经济。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二者的关系来看,后者应包含前者,“首都经济”应是“北京经济”的一部分。其关系如下:

首都经济的一个比较流行定义是:首都经济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充分发首都优势,充分反映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的经济;是既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又体现较好效的经济。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对“首都经济”这一概念的涵义的最好界定。其实,从逻辑学的角度上讲,这一定义是过于宽泛,不太符合给概念下定义的要求。如果把上面定义中的“北京”和“首都”都换成国内其它某一城市(如上海、天津等),那么就变成“某一城市经济”(如上海经济或天津经济)的概念,这似乎没有不妥。因此,与之相比,我们认为,首都经济是“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的定义,是一个更恰当的定义。

(二)关于“首都经济圈”、“北京经济圈”与“京津经济圈”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国各地区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形势,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各国各地区而言,利弊并存。纵观全球,以地缘与人文背景为基础的“联合称霸”、“联合抗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欧盟与东南亚联盟的成立与扩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非洲联盟成立的首脑会议的召开以及目前世界其它100多个区域化经济集团的组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国内,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寻求新一轮的合作,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也在加快协调整合,特别是上海市打“长江牌”,把协助周边地区发展经济当作自己的任务,在安排投资、贷款和项目时一视同仁。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大大增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北京市不能不考虑同天津及周边县市加强联合,聚散为整,增强对外抗衡力。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把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称为“首都经济圈”或“北京经济圈”或“京津唐经济圈”。但笔者认为,“京津经济圈”这一叫法较为妥当。正如前文所那样,首都经济圈就象首都经济一样,也不是一个理想概念。因为,如果有首都经济圈的话,那么,整个中国都应该在这个经济圈之内,而不象现在所说的那样,仅包括京津及其周边地区。因此,相比较而言,北京经济圈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概念。

但是,北京经济圈的概念也不全面。因为它没有突出本圈层的另一特大城市——天津市应有地位。天津市也是一个人口1000万以上、行政级别与北京相同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它对北京地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能被忽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在给这个圈层命名时,应该考虑天津的地位。至于圈内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无论是行政级别上,还是经济、社会影响力方面,均与北京市、天津市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在这个圈层的命名上可以不加考虑。所以,我们认为,京津经济圈是一个最好概念。(三)关于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集中和作为一定区域的、、文化中心为本质特征的。在划分城市等级时,通常是以非农业人口数量作为依据。在我国正式的城市分等中还没有都市这一概念。都市一词来源于日语,但在日语中,都市与城市有同等的意义。因此,大都市即为大城市。从人口规模角度来界定大城市,不能揭示一些城市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与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国际大都市(international metropolis)等。

英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霍尔(Peter Hall)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1)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它不仅是国家和各类政府的所在地,有时也是国际机构的所在地。世界城市通常也是各类专业性组织、总部的所在地;(2)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它们通常拥有大型国际海港、大型国际航空港,并是一国最主要的和财政中心;(3)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世界城市集中广大型、大学、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各项科教文卫设施,它也是新闻出版传播业的中心;(4)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世界城市或城市集聚区都拥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5)世界城市是文化娱乐中心。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J.Friedmann)和戈兹· 沃尔夫(G.Wolff )等认为,世界城市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世界城市的判别标准为:第一,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即作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作用,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面向世界市场的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性、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等等。第二,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如金融及市场控制的范围是全球性的,还是国际区域性的,或是国家性的。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的涵义相似。与世界城市相比,国际大都市和国际城市的内涵并不十分严密,通常是指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力的城市,而且国际性有时具有世界性、全球性,有时则只具有国际区域性意义。国际大都市与国际城市相比,在于大都市的人口较多,如日内瓦只有30多万人,只能称作国际城市,而不能称作国际大都市。一个城市的国际性并不和其人口数量成正比。因此,国际城市或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外延较广的术语。根据国际城市的特点,可把国际城市划分为不同类型:国际政治中心城市,如维也纳、日内瓦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城市,如檀香山、蒙特卡罗等;综合性国际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

国内一些学者把世界城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球性城市(Global City或 World City):是指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发挥全球性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国际一流城市。公认的全球性城市有纽约、东京和伦敦,集中了远远超出常规比例的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机构(如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等),发挥着全球性的战略作用与影响。二是即区域性国际城市(Regional City):是指经济实力雄厚,功能相对齐全,能够在世界上几个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处于这一层次的城市往往被看成是地区性国际城市中心或次全球性城市。它们既是国际资本和商品集散中心,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点。如巴黎、柏林、罗马、悉尼、大阪、洛杉矶、香港等大约20个城市。三是国家或地区中心城市(Central City):这是一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的首要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都很迅速,一般兼为各国主要海港或航空港口,多数为各自国家的首都或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中心,联系外部世界的窗口,也是带动国内各类城市融入世界城市格局的前卫力量。在亚洲、拉丁美洲这样的巨型城市正在兴起,的北京和上海就属此列。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世界城市格局最主要的层次,进入第一与第二层次的城市通常被人们称为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处于世界城市发展的领先水平。有些学者把处于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国际城市统称为国际大都市,但是考虑到它们在国际社会发展作用层次上的差别和影响力的不同,区分这两个层次是有意义的。

分清上述概念后,结合北京市目前的市情,我认为,笼统地说把北京建成“国际大都市”,不太确切。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当然,前面均还可以加上“化的”几个字。

(四)北京也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我们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而不强调北京的经济中心地位。但是,作为一个13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很强的经济功能——这种功能对北京以外地区表现也非常明显。其实经济中心性并不一定表现在工业或制造业上。北京的巨大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全国的枢纽的地位和“买世界,卖全国”贸易中心地位等,就足以表明北京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经济中心。更何况北京还有着较为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呢?据北京市经贸委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11月,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59家在京投资。目前全市共有外商投资性公司119家,占全国总数的55%。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家,各类研发机构50多家。 另椐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了2004年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未包括地区)仅有15家,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人寿、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化工进出口、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其中前12家的总部均在北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也是中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控制与决策中心。北京经济中心的地位,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不仅不能削弱这一中心地位,反而应该强化它。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和北京市目前的发展特点,在强化经济中心地位时,特别要强化北京市的“知识型经济中心”地位。为此,应该做好北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禁止新建、限建或转移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用水量大的产业或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高精尖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主要:

1. 杨开忠等著: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M),广东出版社,2000年2月。

第8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 键词:高校 培养目标 "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素质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工程师、有人认为应当是创业者;有人认为应当是宽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有人认为应当是合格的中国公民;…。上述观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看,又都不无偏颇。笔者认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两课"内容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

把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确立为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现实要求,也是国外的经验借鉴,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1、 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也是知识流动的全球化,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无论是那种资源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的,最具活力的、起载体作用的是人的流动。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因此说,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这里的人才是有特性的人才,他必须是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运动中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的挑战和认同,才能在全球文化的交互运动中突显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会被堙没。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应当把培养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三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约1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2%。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3142万人,下降27.9%,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1517万人,下降了50.3%;同期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近400万,私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648万,个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27万,这些新增岗位大部分为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所填补。广州市的外资企业共有356家,总人数96044人,外籍人才3800人,仅占总数的2%,本土人才占到98%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近8%。目前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63.9%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外企。另外,12.10%和7.92%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移民和自立创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大学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这表明三资企业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主要的趋向。而绝大多数三资企业具有国际背景,大学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和出国,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进程。实践表明,具有世界性眼光、民族文化灵性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毕业生,最容易适应三资企业的文化生态,并很快成长起来。相反,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而缺少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者,很快被淘汰。这说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

3、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19世纪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英国伦理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检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审视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举措。1987年10月6日,日本《推进教育改革大纲》正式启动,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自主自立,富有团结精神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培养国际社会真正信赖的日本人)。强调教育要适应国际化,(1)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理解日本文化的个性和其他文化的优越性 ;(2)不仅作为日本人要爱国,而且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命运;(3)深刻理解多元化,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成为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为检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推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审视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4、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格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目标结构,才能满足学生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成才规律的认识,及时地更新教育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和方向,而且也是确立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对我国教育发展最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纳入《党章》,"三个代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必然得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文化修养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合格公民。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具有世界眼光,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与"两课"的责任

那么,世界通用中国公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

所谓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认知国家和世界赋予的权利,同时自觉承担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的中国人。进一步来说,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三个特点。

所谓世界性,就是总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关心的命题,比如人类自身的关怀、环境保护等。他要求新一代大学生要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世界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多样性的眼光。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应当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应当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和批判。

所谓民族性,是同世界性紧密相连的范畴。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首先要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有尊重和崇敬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心态;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要对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充分的把握,对行使权利和享受义务具有成熟的心态和合理的期待。

所谓知识性,是指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对社会、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识的广泛了解与掌握。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有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作为专业人士对本身所从事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发展;二是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国内和国际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世界公民良好行为的基础。

民族性是根,知识性是体,世界性是方向。只有世界性、知识性,而无民族性的人,缺少个性,没有厚重感,很难赢得其他民族的尊敬和认同;只有民族性、知识性,而无世界性的人,容易陷入盲目;只有世界性、民族性,而无知识性的人,缺少质量,容易浮躁。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称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才能够成为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骄傲的中国人。

2、"两课"的责任与局限。

那么如何来实现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这一目标呢?多年来,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有人主张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为此,许多高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有的学校高达20多门。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三:一是课时的限制。人文类选修课一般排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分之后;二是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来选,确少前后的系统衔接;三是教材缺乏适用性。大多数人文类选修课教材是由专业类教材直接转化过来的,有的甚至就是专业教科书,不适合非专业学生选用。因此,如果继续循着人文教育的思路多开几门选修课,来进行世界通用型中国公民教育显然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以目前中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两课"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这一时代重任,而且,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这是以为:

第一,高校"两课"是必修课,对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教育质量有利;第二,高校"两课"课时有保证,尽管目前课时紧张;第三,目前高校"两课" 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必须对其内容进行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两课"内容的改革,来实现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教育目标。

不可否认,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据调查,某高校有75%到78%的学生不喜欢"两课"。不少人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两课"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家便千方百计的在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实践证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两课"内容不进行必要的改革,"两课"的尴尬局势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代著名思想家约翰·罗尔思(John Rawls)有点害羞,而且口吃,他为本科生开大课的牌一挂,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济济一堂。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哈佛的大学生看重的不是罗尔思的讲课技巧,而是讲授内容。目前高校"两课"内容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课"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现行教材存在着严重滞后性,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思维的产物,通篇贯穿着一种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等,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什么类型应当怎么做。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深入分析深层次的理论,有相当多同学认为,"两课"教学内容离自己很远,内容空泛,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

二是"两课"总体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两课"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使学生感到"两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忽视了"两课"诸课程之间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与"两课"课程体系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接问题。同时,在学科体系、教学实践和教学要点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现行"两课"教材越来越倾向于全国统编教材或全省统编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尽管体系越来越严密,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一步步地遭到扼杀。

党的十六大报告反复强调,要与时俱进,搞好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课"内容只有创新,才能使"两课"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才能担负起培育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重任。

三、为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高校"两课"内容的改革

1、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内容架构思想

"两课"教学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适应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目标的培养,"两课"内容体系的建构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思想:应当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应当注意在理论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整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世界实际相统一,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相结合的原则,界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使同一内容的讲授避免简单重复,并体现各门课的特色;应当体现学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最新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新政策,处理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2、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具体内容架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两课"内容构建原则的需要,笔者认为新的高校"两课"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门课程:

(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践的成功与教训;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

(2)《自然辩证法与思想方法》,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系统介绍人类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中国历史与世界文化》,主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多元文化,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世界文化。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政治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世界(包括中国)政治学思想理论和实践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系统介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学范畴的真实含义及其发展规律,展示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必然性,帮助学生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中国的政治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解。

(5)《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介绍市场经济思想、法律制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实践以及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6)《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向学生系统介绍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伦理道德意识,重视伦理道德实践。

3、适应"两课"内容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要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很重要,但是,只有内容的改革而无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的改进,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根据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如下配套改革意见:

(1)要进行"两课"考试制度的改革。开设"两课"的初衷乃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人。因此,"两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应当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作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改变现行"两课"考试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

第9篇: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范文

在判断2003年世界经济形势时,有3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对2002年世界经济走势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因为2003年的世界经济是2002年世界经济的继续和发展。

200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大致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达2.8%。如果说,2001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比以前多数衰退更为和缓,那么,2002年的复苏是一种缓慢的复苏。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乏力的复苏”。

2002年的世界经济所以复苏乏力主要由于3个原因:

一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复苏所以缓慢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部门生产过剩和股市过热的程度比我们原先估计的更为严重。人们对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由于其程度缓和而高兴,但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衰退程度和缓未能使过剩的生产充分“消肿”而使2002年的复苏只是一种“乏力的复苏”。2003年美国经济能否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2002年美国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消肿”。

二是欧洲经济增速放慢,日本经济复苏无期。估计2002年欧元区GDP全年只增0.9%,比4月份IMF《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低大约0.5%。日本经济目前虽然已经停止恶化,但全年GDP仍有可能下降(预计为0.5%)。

三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工业经济体深陷于经济金融危机之中。其中阿根廷正经历其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收缩,在到2002年底的4年里,预计经济产出将累计下降20%以上,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两倍。预计拉美经济会在2002年全年出现下降趋势。

2003年上述三方面的情况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无论哪一方面都不会出现奇迹。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投资“爆炸”,特别是在电讯业方面投资过度,常常是因为有很高的回报率。但过度投资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下降,它使信息产业的复苏时间会相对滞后。2002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是靠住房等消费而不是靠投资的增长实现的。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提高,没有投资增长支撑的消费增长能维持多久至今仍然是个问题。在外国投资方面,这两年,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年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3000多亿美元;2001年减到1080亿美元,减少2/3;2002年上半年减到196亿美元,其中第2季度只有86亿美元。2002年,由于金融市场动荡、国债收益率下降等原因,国际金融资本反而进一步撤出美国。仅7月份,美国证券资本净流出额就达500亿美元,大大高于“9・11”当月的流出额(300亿美元)。这是美国单月撤资的最高记录。2003年美国的投资环境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上述情况会有所改变,但要恢复到衰退前,即2000年水平的可能性不大。这些都会抑制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

2003年欧洲经济的增长速度会高于2002年,但2003年不是欧洲经济的高速增长年。2003年欧盟将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巩固内部一体化和扩盟上,主要不是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德国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世纪之交的德国经济却遇到结构调整受阻和失业现象更趋严重等问题。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公布的报告说,德国东部地区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成为德国统一12年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目前已接近10%。政府为缓解失业问题增加开支将成为2003年德国财政的一大重负。

2002年日本经济大致已走到谷底,但结构调整仍然任重而道远。据日本财务大臣透露,日本政府将在2003年4月1日起的财政年度里,推出大规模的减税方案,减税金额超过1万亿日元,减税对象以企业为主,期限两年。这一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消费和投资,目前还难以估计。

第二,要正确判断和客观估计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影响。]

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虽然处于低潮,但这不等于信息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尽头。有人认为,半导体芯片每18个月其容量就会翻倍增加,价格也会随之下降。这种趋势仍在继续。这是技术应用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存储技术的发展也很快,这两者加在一起将支持信息技术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发展。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对于美国来说,信息产业发展的高潮已经过去,目前正处于两次产业革命的间歇期。“信息技术产业的垄断利润下降,对该产业的投资热情减退,而极可能主导下次产业革命的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还未达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由于缺乏有力的主导产业,经济较长时间的强劲增长变得比较困难。

第三,要正确估计发展中国家对2003年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2年的一个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间,不但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的差别。当阿根廷和巴西都陷入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亚洲新兴工业体却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2002年,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除中国和东亚外,前独联体国家、东欧和非洲是2002年世界经济中的亮点。这种情况在2003年大体会得到保持。特别是中国经济还将保持高于7%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英国一家老资格的研究所认为:中国和印度对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高达1/3。

2003年的世界经济将以发展不平衡为其重要特点。

这种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两个内容:地区和国家类别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同阶层间的发展不平衡。

就增长速度来说,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将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2002年一个令人注目的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间,不但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差别。2003年,前面这个特点(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将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后面这个特点(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差别)可能会有所缓解。

2002年后半期,在美国支持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向阿根廷提供300亿美元的贷款以解决后者的金融危机。这笔钱主要将在2003年发挥作用。拉美地区金融形势仍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2002年那样的金融动荡和危机可望程度不同地得到缓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除此之外,东亚在扩大内需和探索符合本地区和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方面将跨出新的步伐。这将对拉美等地区正在进行的同样性质的探索产生积极影响。

在发达国家内部,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欧洲和日本。目前各国际机构都已调低对这些国家200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数字。一般认为,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5%,欧元区的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1%。在欧元区各国中,德国的情况最令人担忧。在欧元区的产出中,德国占1/3左右,但2002年德国的GDP估计只能增长0.4%,2003年也不会高于1.7%。日本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2003年增长前景是否会出现,从而结束长达10年之久的增长停滞局面,仍然难以肯定。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重大成就,但日本10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却失败了,既浪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又造成相当于GDP140%的债务,成为发达国家中负债最多的国家。日本的问题不能靠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来解决,而“需要采取克服长期结构的果断行动”。2003年日本能在这方面取得多大进展,人们并无把握。

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将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两极分化虽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要求“管理”和“约束”全球化的呼声很高,但发达国家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反应。迄今为止,缩小全球贫富差距的呼声主要还停留在口头的号召和书面的决议上,采取的实际行动并不多。前不久,OECD30国一致认为,目前阶段规范和调控全球化是“很困难的”。这无疑给世界反贫困化运动泼了一盆冷水。

2003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将会有进一步的表现。

首先,2002年就已存在的美国大公司丑闻、全球股市的暴涨暴跌和拉美金融风暴等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美国企业制度和监管体系的改革刚刚开始,现在又出现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和中东局势是否会失控的问题。据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不管局势会如何发展,2003年油价对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这些不同领域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一个接一个发生,相互交叉,对经济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使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和程度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这种特点,许多国家会进一步在3件事上做文章,这就是:1、扩大内需;2、实行多元化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3、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在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方面,东亚和美洲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将最令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