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中等教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中等教育的特点

第1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 教育 特点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国的普通高中入学后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基本上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也只是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一所普通高中对所在学校的老师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即除文化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如建筑专业、服装专业等),这些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是从文化课方面着手的,主要是教师的理论教学。职业技术中学则不同,职业技术中学所开设的课程除文化课外,还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如建筑专业、服装专业、农学专业、旅游专业、计算机专业、林学专业等。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基础差、底子薄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六年、中学(初中)三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并不包括高中阶段。从我国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升入普通高中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继续自己的学生生涯,而提前步入社会的处境,即使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技术中学继续深造,但由于人们缺乏对职业技术中学的认识,很少甚至没有人会选择职业技术中学,宁肯小小年纪就面对复杂的社会,肩负起生活的重担。这也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完善前的实际情况。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初期的职业技术中学是由原来的普通中学改设的,到近几年来一些新设立的职业技术中学的出现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这也就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到目前为止升入职业技术中学的学生大部分为没有达到普通分数线的学生,也可以说职业技术中学招生的绝大部分学生为高中落榜生,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尤其是一些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基础甚至还不如中学生,这样就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障碍,这就要求就教于职业技术中学的老师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高和职高可以相互转换

我国的部分职业技术中学既招生职高生,也招生普高生,也就是说在同一所学校中职高班和普高班是并存的。但职高班和普高班的分数线是不同的,招生的学生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别。普高班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职高班的要好一些,但与纯普通高中尤其是省(市)的重点高中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样就会导致普高班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由于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也想了许多方法,出台了相应的对策。其中有一条规定:被职业技术中学录取的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建立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时,可以同时建立该校的职业高中学生档案,在入学一年内如果感到学习吃力,或其它原因,可以书面申请转入职业高中班。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个人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对所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应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升学深造:

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通过报考中职、高职衔接的高等职业学校,对口直接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每年有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前提是专业必须对口,一般采取3+X的入学考试办法,春季报名。“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夏季参加全市统一考试,“X”指专业课,一般是两门,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考试,最后统一录取。

第二,参加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从去年开始,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高考的资格已经不再受限制,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升入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第三,参加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成人高等学校受工作年限的限制,现在此项规定已经取消,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均可参加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升入成人高等学校学习。

第四,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开放性的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又开设了相应的高职专业,基本能够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创造能力

第2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学校;特色学校;转型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89-03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尤其是义务教育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均衡的关注度和需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有学上”的初级阶段,而是进入到要求“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高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1],这是首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决心和努力。如果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解决实现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目标,那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这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均衡”是对事物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它主要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的力量大致相当。“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2]。在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指导下,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相对均衡,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和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办学条件的均衡、师资队伍的均衡、受教育机会的均衡等方面。然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均衡发展问题还依然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甚至受教育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长期以来“重点学校”的存在却不能不说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点学校”出现之初,在教育资源作为社会稀缺资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实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向基础教育提出了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对于“重点学校”的批判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学校”将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在研究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一、教育均衡发展视阈下“重点学校”的存在之殇

1“重点学校”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重点学校”在当前遭遇质疑最多的就是其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得大量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学校里,绝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只能得到相对较少的资源甚至得不到资源,违背了“机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从而拉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全民性、公益性特征的基础教育,理应面向全体公民,保证所有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重点学校”的存在打破了这种平等,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中,使得这些学校在占有教育资源上处于优势地位。殊不知,这种优势地位实际上是在对其他学校应有资源的掠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严重影响了其他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另外,这些“重点学校”的培养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只能吸纳少数生源,势必将大多数人排除在外而无法享受这些资源,这既影响了教育公平,也背离了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2“重点学校”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对立

由于“重点学校”本身属于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竞相追逐的对象,这也容易滋生“教育寻租”等腐败现象。所谓“教育寻租”就是指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通过其掌握的稀缺资源,利用权力从制度上形成弹性或者在政策上人为设置需求障碍,进而营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来获得非生产性收入,这种非生产性收入是指利用权力寻租而获得的租金收入[3]。“重点学校”凭借其掌握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向社会“寻租”,而广大学生和家长为了“租”到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势必要付出比进入其他普通学校高得多的消费。一方面,“重点学校”处于买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它就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比如收取“择校费”、“借读费”等等,以此来获得其想要的利益;另一方面,为了进入这些好的学校,学生要拼命努力,争取好成绩,家长们则拼钱、拼关系,尽最大可能将孩子送进好学校,于是“择校热”、“乱收费”等现象愈演愈烈。每到新生入学时,“重点学校”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则门可罗雀,少人问津。因此,越是有钱人或是有权人的孩子越可以轻松进入“重点学校”,而那些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或是父母没有关系的孩子,除非自身的学习成绩很好,否则想要进入“重点学校”则很难。进入“重点学校”成了身份的象征,家长之间比谁能够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好学校,学生之间比谁所在的学校好,教师之间比谁任教的学校好,等等。长此以往,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对立。

3“重点学校”容易助长“应试教育”,不利于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方面,由于“重点学校”的数量相对较少,其招生人数等也有限,因此,为了能够得到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必定会有很多人竞争。另一方面,为了录取到优秀生源,“重点学校”往往采取各种各样的考试来筛选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盛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如果能够考取重点高中,那么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的校门,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进入“重点学校”,学生则会拼命学习,准备应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教师则想尽一切办法教给学生应试的方法和技巧等,大搞“题海战术”;家长则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并为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这些做法强化了“以分数论英雄”的价值观念,使得考试具有了高利害性,它对学生能否进入好的学校,从而能否谋得一个好的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决定学生“命运”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砝码。当然,“重点学校”并不是我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根源,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教育均衡发展视阈下“重点学校”的转型

1教育均衡发展视阈下“重点学校”转向何方

在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4]。这表明,我国从教育法律法规上已经明确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但在实际上,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校”并没有消除,我国当前实行的仍然是“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5]。尽管“重点学校”这个称呼在最近几年的教育行政文件中已经没有了,而且公开标榜某校是“重点学校”的情况也很少了,但是,在广大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心中,“重点学校”仍然存在,“名亡实存”,似乎仅仅是取消了这样一种提法,其实质和以前没什么变化。“重点学校”已经转为“地下”,成为一种“暗流”在涌动,而且随时有可能搅起巨大的漩涡。

笔者认为,既然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取而不消”,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结在这个问题上了。当前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思考“重点学校”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下如何自处以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但遗憾的是,当前学界似乎都聚焦在应不应该取消“重点学校”以及为什么取消“重点学校”方面,当然也有学者为“重点学校”辩护[6],却很少有人对“重点学校”的转型进行研究。李莉琴等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名校都应该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7]。王后雄也认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名校’都应该是重点学校共同追寻的目标”[8]。靳林则认为,我们应“淡化重点中学,向特色学校转变”[9]。

笔者认为,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让每一所“重点学校”乃至普通学校都成为“名校”的要求可能有些过高,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而且“名校”很容易被误读为“重点学校”。因此,笔者认为,“重点学校”乃至普通学校可以以“特色学校”为转型目标,而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特色,那么离“名校”也就不远了。纵观国内外的所谓“名校”,无不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树立了鲜明特色的学校,因为“名校的存在就是要办出‘特色’,以‘特色’扬‘名’”[7]。

2缘何转向特色学校

首先,特色学校凸显差异性,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任务就是缩小差距,为区域、城乡、学校以及个体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成功机会,这也是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理念的最好表达和根本体现。具体可以从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受教育机会等方面着手。但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均衡发展不等于模式化发展,不等于平均主义、整齐划一,而是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允许差异的存在,这种差异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成功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过程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差异是和谐的本质”[1]。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定位为多元化、多样性、有特色,如办学理念特色、学校管理模式特色、学科优势特色、学生特长发展特色等。我们国家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1]。笔者认为,所谓特色学校,就是要体现差异,体现出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回归到2500年前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用特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其次,特色学校凸显优质性,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特色学校能够防止学校同质化,改变应试教育下“千校一面”的学校状况,避免学校间在教育资源占有上的恶性竞争,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学校间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对于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而言,向特色学校转型已经被证明是摆脱“薄弱”帽子、优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过去的“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以及普通学校之间体现的是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当前“择校热”、“乱收费”、“应试教育”等教育失范现象的根源;如果转型为特色学校之后,学校之间体现的就是差异了。这种差异有可能就是吸引生源的特质或成为“名校”的潜质,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如何实现这一转型

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特色,进而创建更多的特色学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最终价值诉求,在多样化中谋求均衡,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这不仅是未来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实现更高层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社会对优质、公平、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内在要求。

①此观点受到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局长李生滨的启示,在笔者与其交流的过程中,他曾提出了“从差距到差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点,认为学校之间应当从缩小差距逐渐发展到体现差异性。特在此表示感谢。“重点学校”向特色学校转型首先体现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这里的个性化发展包含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实质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11]。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活动,它是塑造人的一项“艺术”,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我们不能用“复制式”的教育去面对多样化的学生。我们要在教育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实行因材施教,彻底扭转以往只注重学习成绩、升学率第一的局面,以特色化教育满足学生的各类发展要求。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地为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和平台,这是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服务的;另一方面,学校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若干高水平的平台,这是为在某些特长方面有较高兴趣并有更高水平发展要求的学生服务的。

“重点学校”向特色学校转型还体现在以特色管理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上。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12]。特色管理则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依托自身实际探索出的个性化管理模式或举措,它往往因为抓住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从而能够收到奇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德鲁克说过:“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13]可见,学校管理也应具有特色,应当具有自己的“文化性”,能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从而有助于打造学校的品牌,提升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2010-07-29

[2]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3]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http://wwwmoegovcn2006-06-29/2010-09-27

[5]刘远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1)

[6]何雪莲重点学校:从理念回归常识——与杨东平教授商榷[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7]李莉琴,李欣茹“重点校”与“名校”辨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2)

[8]王后雄重点学校问题及其背后之坎[J]中国教育学刊,2009(8)

[9]靳林重点学校的形成及未来发展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7

[10]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11]邬志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新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1(3)

第3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要素比较;特点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

一、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研究现状

(一)美国职业教育研究者Curtis R.Finch和 John R.Crunkilton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Orlentation)。面向生产或就业,其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而且是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这样,职业教育课程是定向于生产过程(学校设计的经验和活动)以及产品(经验和活动的结果)。

适应性(Justification)。基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职业需求。

针对性(Focus)。直接帮助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教育目标(1n-school Success Standards)。“上手”或熟练应用。

校外实践教育目标(Out-of-school Success Standards)。课程成功的标准必须根据以前学生取得的成功来评价,表现为工作能力、技术能力、职业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及企业决策能力。

学校、工厂、社区的关系(School-Work place-Community Relationships)紧密。职业教育负责维持农业、商业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强大关系,强大的学校、工厂、社区合作关系即为课程的高质量和成功的表现。

政府参与(Federal Involvement)广泛。政府参与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府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支持者.如提供特殊设备;但另一方面,政府的一些不适当措施又限制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灵活性。

响应(Responsiveness)快。对社会中的技术变迁具有较大响应力,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对经常变化的工作岗位作出响应,不同领域的新发展必须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中,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该工作。

后勤保障(Logistics)的必要性。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时,整合合适的设备、装备及其他教学资源是所有人的主要关注点。保证一门职业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后勤工作是复杂而费时的,后勤保障是绝大部分职业教育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昂贵性(Expense)。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比普通教育课程的开发费用要昂贵得多,它包括以下几部分支出:一是基本费用,如供热费、水电费等;二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一些特殊设备;三是设备的升级费用;四是设备的保养费。

(二)台湾职业教育研究者陈昭雄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课程目标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课程内容直接反映科技进步;教材弹性化以适应地方性差异;教学方法多样化,配合学校特色;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教师具有行业技术专家、教学专家及辅导专家的身份;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一般通过人力规划;设备昂贵,属于高成本投资。

(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黄克孝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在课程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定向性。职业教育对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都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也因职业的类别、水平等要素的变化而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二是直接性。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均是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直接相关。三是兼容性。以前职业教育的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随着整个社会基础教育向高中阶段的转移,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兼顾培养对象文化程度的提高。

从课程内容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二是技能主导性。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操作技能与现场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重心所在。三是内容适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的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

从课程模式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多样性。由于对象、地区、行业、职业等门类众多,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必然趋于多样化。二是应变性。应变性首先表现为对有效需求(或称“可靠培训要求”)的变化的适应,应变性还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有极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从课程运行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昂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要求非常高,要有较大的设备、人员和资金投入,通常要几倍于基础教育,甚至与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当。二是开放性。职业教育课程方案在开发及实施时均需密切与社会各方保持广泛的联系。三是个性化。一要彰显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二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首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从事操作、服务和管理的应用性人才。必须针对这一目标,根据各个职业领域基本职业活动确立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等。其次,区域经济与行业水平的不同,使得课程具有地区及行业特色,具有地区、行业的定向性。

应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表现为课程内容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所传授的是能在生产、服务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整体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现代职业教育力图构建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即课程实施要加上课程评价。整体性特征实际上是职业活动系统(包括计划、实施、评价)整体性的反映。

(五)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刘春生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岗位针对性强。即针对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群工作性质类似的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针对性。随着工作环境变化的加速,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增强,课程对职业适应能力也应加强。

对社会需求反应快。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最快的反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毕业就能上岗或经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是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校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必须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社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制定与实施。多数职业学校设有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设课程及其实施方法。

(六)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张家祥、钱景舫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阐释

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专业或工种设置与职业的对应性较强,有的甚至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

实用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态度的养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

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灵活性。一方面,职业教育要适应职业世界与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要素比较的方法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以上学者们的阐述既有从职业教育课程本身出发的,也有通过与其他教育种类的比较来分析的。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整个职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要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需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进行比较。

在课程开发方面,普通教育通常运用学科式的方法及教师的反省法,职业教育运用实证方法,如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

在开发主体方面,普通教育为教育专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职业教育为产业界专家、技术人员、经济界及教育界的专家等。

在课程目标方面,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一般化的,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具体的。

在课程内容方面,普通教育注重传授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重点传授实践性技术知识。

在课程评价方面,普通教育有较多的评价标准,而职业教育具有客观标准。

在编排方式方面,普通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职业教育采取功能模块化的方式。

在开设顺序方面,普通教育按照知识点的累积形成能力,职业教育则通过能力培养来理解知识点。

在课程实施场所方面,普通教育的现场经验是有限的,而职业教育有很多的现场经验、操作经验等。

在课程实施结果方面,普通教育是知识本位的,其产出的是知识点,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其产出的是规则、程序等。

在课程服务方面,普通教育旨在满足群体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注重个性化,旨在满足个人的需要。

在课程反馈方面,普通教育的反馈是很模糊的,职业教育能获得即时的、可测量的反馈。

在认知方面,普通教育以知识能力为主,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主。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

(一)应用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实用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面向实际应用,课程开发人员应依据调查结果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具有定向性结构特点。

(二)综合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某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通常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类型多,各种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动作技能课,需要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来传递。再次,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具有综合性,各种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是其课程内容的接受者。

(三)适用性

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适时地更新课程。首先,各专业课程内容要与地区、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相适应,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就表现出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要与各生产要素相适应,要与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相适应,要与技术的变迁相适应,因此它又表现出应变性的结构特点。

[参考文献]

[1]Curtis R.Finch.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M].MA:Allyn & Bacon company 1999.5th ed.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与课程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7,(8):11—15.

[4]张家祥等.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刘春生等.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4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思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逐步普及,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已经不再是零起点。根据这一特点,很多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将课程设置为“1+X”的教学计划,“1”就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X”是适应不同专业的一组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多媒体创作、网站设计等课程。其中的“1”也不是中小学阶段的重复,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广泛的介绍不求深入,实验部分是对中小学部分的加深和强化。这种方式解决了全日制本科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问题,但是对课时较少的成人教育来说并不适合,即使是通过在全日制本科学生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缩减的形式也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应该有一套新的和其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成人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历来重视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能够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国家教委在1993年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1994又发出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使得成人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成人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是约是93.2万人,1998年约为100.1万人,发展到2003年达到最多的222.3万人,经历了几年的下滑调整,现在基本稳定在200万人左右,详细看图1所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人数统计既包括全脱产的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像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函授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等,也包括普通高等学校以函授、业余或脱产的方式招收的成人教育学生。这些数据表明成人教育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几年以后开始进入转型期,不能再盲目的扩张而应该更重视内功,加强内涵与质量的建设,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特色培育,这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命运与长远发展。在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教育,而三分之二都是依附于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

2 成人教育的特点分析

成人教育对比与全日制的本、专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只有认识到它自身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案的选择。

2.1 教学对象的特点。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以计算机基础为例,有的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没太多了解,但是对于操作性的内容像安装系统,使用网络等有很好的基础。但有的学生甚至连打字都不会。在学习能力上成人学生的特点也十分突出,不像全日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18、9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成人学生的年龄差异较大,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理解力结构,年龄大的强记的能力差,但阅历丰富理解力强;年龄小的记忆力和探索能力强,但经验少理解力偏弱。不过所有的成人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目标明确,他们知道什么知识在工作中更有用,什么知识能提高工作的适应性等等。

2.2 教学内容的特点。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在发达国家较成熟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课程特色针对性的设计形式多样的教材,有的还会安排课程组协作开发自身的课程和教材。各办学机构还会经常的调查市场的需求,及时的修订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2.3 教学目标的特点。成人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对于普通全日制教育更加具有职业性和目的性.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上,充分发挥成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工作岗位高起点的优势。而目前我们的成人教育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培养目标往往和普通高等教育目标雷同,工作盲目性大,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

3 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

3.1 分层的教学方式。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教学方式应该以分层教学为主。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这里分层的科学性很重要,要进行调查和理论研究,科学的设置分层标准,允许层次确定后,随着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鼓励学生由较低的层次向较高层级递进。层次的划分不能存在任何的歧视性,只是为了因材施教,以全体学生的进步为目标,使教学针对每个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轻松进步、快乐发展。层次可大体分为三层,对第一层的加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目标定位于发展和创新;第二层的学生由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学、合作学习中掌握培养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目标定位于自身的提高;第三层的学生则是进行全程性的细致知道,努力使其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在评价的模式上也要体现出分层,评价模式避免单一化,成人学生因为年龄的增长大量的内容记忆比较困难,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在考核上可以综合开卷、闭卷、面试等多种方式。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理论研究,借鉴欧美成熟的成人教育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定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现成人教育内容职业性的特点。我们应该针对中国的社会实情有针对性的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在理论的指导下来设定教学内容,针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应该多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财会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应该开设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技能的课程,针对艺术设计类或者建筑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开设可以提高学生图形、图像处理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等。

4 结束语

成人教育在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过后正在进入转型期,统计数据表明美国1995年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就有0.52亿人,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美国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终身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大学本科毕业乃至硕士、博士毕业后再去接受继续教育,将会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5]。现阶段做好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深入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将会迎来成人教育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张海瑛,齐卫.成人高教英语学习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成人教育,2012,32(2):117-118.

第5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高等教育 发展战略 分析

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何种战略加快江浙沪三地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以实现做强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具有“高校多、规模大、学科全”的特点。我们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应首先从这些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寻找解决方案。在长三角地区可供选择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分别分析如下:

第一种是规模扩张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学校数量,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扩大江浙沪三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大众化方面已有的优势,实现以规模大、普及率高为亮点的大众高等教育。

第二种是集约型特色战略。改变对多而全的各种专业门类的追逐,对各院校重点的优势学科予以加强,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专业,重点培养在国内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重点实验室等。形成江浙沪独有的特色学科优势。

第三种是区域联动与资源共享战略。在各个省份目前具有的优势教育资源之间建立起互补与共享的机制。合理利用江浙沪三地的软硬件教育资源,实现对教育投入的充分利用,鼓励学校间的交流,和不同思想的碰撞。

具体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这还得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对规模扩张战略的分析

通过数据已经可以看到,目前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普及率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果计算江浙沪三地的校均规模,则其在全国同类地区中已经处于首位。毛入学率也已经居全国领先位置。可见,扩大规模目前并不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所急需的。

相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校均规模逐年增加,师生比却在逐年下降。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资源的紧缺日益明显。虽然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高等教育毕竟不同于义务教育,在倡导全民教育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对教育质量的把握。我们应当依据“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保证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成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

由此可见,规模扩张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走大众化教育模式的战略,是追求“面”的战略。对于目前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并不十分合适。

二、 对集约型特色战略的分析

集约型特色战略的发展观点是集中发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希望通过对这些学科加大投入来构建出具有长三角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赞同。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可行。

首先,少量的特色学科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的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齐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其经济领域涉及生产、制造、金融、贸易、航运、教育、科技、文化、环保等各个方面。每年对于各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巨大。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具有全面的人才培养能力,各类学科和专业齐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其高校的综合性。少量的特色学科纵然具有优势,也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的。

其次,教育投入过分向特色专业集中将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的时期。如何能让优质的教育资源的产生更广的辐射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才是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再次,江浙沪三地各自发展特色专业,依旧属于各自省市的发展,并不能体现出将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而带来的优势。

集约型特色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点”的优势的战略。

三、 对区域联动与资源共享战略的分析

关于区域教育联合方面的研究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并有着不同的名称,如“无边界高等教育”、“区域性联合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办学联合体”和“校际联合实体”等。英国大学副校长与院长委员会和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在2000年一份题为《无边界的教育业:英国的视角》的报告中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形象地描述了世界高等教育跨越边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出边界的跨越并不是没有边界,而主要是指一种过程,即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机构性和地理性的边界正在分解,变得可以渗透或者说没有边界。这种淡化边界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涉及教育设施、教师、学生、学术科研等多个人方面。

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存在一些类似于我国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这样的,包含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等教育区。例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美国纽约都市圈、英国伦敦都市圈和法国巴黎都市圈等。他们在构建和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高等教育区域联合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区域联动与资源共享战略在运用于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在硬件方面(如图书馆藏书等),共享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第二,在软件方面,允许学生跨校选修课程,教师跨校讲座、授课,通过网络进行学术交流、共享优秀课程等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校间的交流。智慧是可以互相启迪的。科研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可以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衍”所带来的狭隘。

智慧的交流不同于传统的“以物易物”,它将带来思想的碰撞与知识的增加。

综上,区域联动与资源共享战略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教育投入,增进江浙沪三地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的高等院校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可见,在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保持各自省份传统的高等教育优势的同时,加强区域内的联动与资源共享,将是目前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战略。

参考文献:

[1] 奚洁人等.《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J].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0

[2]David Martin. Opening teaching idea [J].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张会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层次及实现途[J].保定学院学报.2008.7:113-115

[4]汪利兵,阚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文凭互认国际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5:89-90.

第6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立项的状况与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改进 政府协调机制: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课题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和问题 美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体验式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状况调研 英法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及其推进策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职业教育类4项课题通过鉴定 美国高等教育类教材的出版和服务借鉴 我国高等教育探索与分析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 瑞典高等教育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蒙古国高等教育信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的量化分析 再议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反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李明忠.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现实审视与发展思路:基于《高等教育研究》2001-2010年的载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60.

[21]Gall, J.P. , 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第五版.屈书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2.

[22]Hutchinson, S.R.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Published in Key Journals in Higher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4,(4):383-403.

[2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6.

[24]胡建华.近2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六五”至“十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5(2).

[25]泰希勒,U.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政策及实践的关系[J].包艳华,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2-9.

[26]皮埃尔, D.定向研究.佚名,译.[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代学术通观:社会科学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40.

[27]华勒斯坦,E,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

[28]张继明.通往高等教育研究强国――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1(3):20-22.

[29]范围,高耀明.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 1979-2008[J]. 高等教育研究,2010(2):43-52.

[30]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简介[EB/OL].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5-05-20)[2013-10-15].http:///introduce.asp.

第7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教育本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高等教育本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98-02

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它构成了所有重大理论问题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论界对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至今有关高等教育本质的探讨依然热情不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进行总结,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不被重视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是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开始起步的阶段;从1992年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至今,是多角度、广泛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不受重视。新中国初期,教育界受苏联理论的影响,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长期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来研究,以致于教育被片面地强调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1956年5月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鼓励学术争鸣的背景下,大学也开始进行一些学术争鸣。潘懋元先生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首次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中提出了高等教育本质是高等专业教育。[1]其后,从1968年起高校连续三年停止招生,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也中断了。此阶段主要是将教育本质归结为上层建筑,并绝对化、政治化,以致将教育作为阶段斗争的工具,并中断了由个别学者初起步的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工作。

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到1991年: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为教育理论界注入了新的活力。1978年《教育研究》发表了于光远的《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率先对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的论断提出质疑,认为教育中虽然包括某些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但整体上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打破了对教育本质论断的大一统局面。1979年起,教育界围绕教育本质问题展开了更广泛的讨论,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教育是生产力。二,教育是上层建筑。三,教育部分属于上层建筑,部分属于生产力。四,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前三种观点是我国学者从哲学角度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而第四种教育本质观则是从人的角度提出的。这场论争是教育理论界的思想解放运动。虽未形成定论,但启迪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教育的本质,有利于对高等教育本质再认识。20世纪70年代末,潘懋元在论述高等教育特点时,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2]。此观点得到了高等教育研究界的普遍认同。此阶段关于教育本质和高等教育本质的探讨虽未形成一致观点,但加深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探讨主要是从高等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这一整体思想出发的,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这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阶段:从1992年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至今:多角度、广泛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本质。1992年之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日趋活跃。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前三次年会的召开以及在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引起了关注。

此阶段参与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人数之多,发表论争文章的报刊之多观点的分歧之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是罕见的,丰富和发展了高等教育理论。

二、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视角与观点

1.探讨高等教育本质的视角。学者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本质与高等教育本质一致的角度、高等教育自身的特性角度、高等教育本质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的角度、个体的价值和人本角度四个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本质的。

首先,大部分学者从高等教育本质与教育本质一致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本质,如胡正强等人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推演出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是同一的,即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类通过改变自己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工具”[3]。

其次,有学者从高等教育的特性视角提出高等教育本质观,如龚放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有序地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4]。吴岩认为“专业性和学术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质”[5]。还有学者从历史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应该由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传统和高等教育创办时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决定”[6]。有学者受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将高等教育与文化、社会背景等联系起来,丰富了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如何云坤认为“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高深文化的遗传机制和创新进化机制的矛盾统一体”[7]。另有学者受人本教育观的影响,从个体的价值、人本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高等教育本质观。如:近年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由、自在、自为地全面发展”[8]。

2.形成基本的高等教育本质观点。经过探讨很多学者基本达成一定共识,认为高等教育本质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学术性和高深性”或者是“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活动”。近年来出版的高等教育理论著作多数仍采纳了潘懋元的观点,只是在表述上稍加修改。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提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9]。

三、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关于高等教育本质内涵的分歧和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的困惑。若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将会影响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

1.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认识不清。学者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观点不一,主要是因为没有确定的问题领域。虽然都在探讨本质问题,但是在探讨不同的问题。这须确定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弄清本质问题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首先须明确界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

所谓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可具体细化为三个问题: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和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指的是高等教育在过去和现在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指的是高等教育在将来可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指的是特定认识主体对高等教育理想状态的主规沟建。高等教育本质是要回答:“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以及“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但学者们在探讨高等教育本质时最为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而对于“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似乎已达成共识。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就被视为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重点。但是,高等教育本质的主体内涵在于回答“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而以往的探讨忽视了这一内容。

只有先弄清了“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才有可能设想“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如果只专注于主观构想,而忽视“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由此探讨的高等教育本质,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虚构的不质。

2.探讨高等教育本质方法论的不足。从普通教育的本质出发,推演高等教育的本质,已成为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中公认的方法论取向。它蕴含着一个推论:既然高等教育从属于一般意义的教育,那么普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如果还有些许不明确,稍加限定即可。实际上,这一潜在推论既违背逻辑,又不合事实。从逻辑上看,研究进行初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所进行的普通教育哲学,基本上是把高等教育排除在外的。因此,作为普通教育哲学之研究产物的普通教育本质,并不必然适合于高等教育。从事实上看,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虽然两者间的差别仅在于程度不同,但这种差别之大足以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从而产生新的本质。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当代高等教育机构和形式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如何界定“高等教育”概念将变得更困难,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难题。此外,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论重新考察高等教育本质,将成为研究高等教育本质问题的新思路。

总之,我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有成果也有困惑,只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本质观,优化研究范式,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编.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Z].1956-1957年第一学期编印,前言.

[2]潘懋元.必须开展高等数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当议[J].厦门大学学报,1978,(4).

[3]胡正强,王恩丽.高等教育的本质论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3).

[4]龚放.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容忽视[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5]吴岩.中国大学科技体制改革论[M].京华出版社,2000.

[6]程广文,宋乃庆.论高等教育本质与高等学校管理科学性[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8).

[7]何云坤.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与适应性变革的限度[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

[8]李枭鹰.从大学称谓变化看高等教育属性嬗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第8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Berdine&Black-hurt,1985)。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的民权运动(CivilRights),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Winzer,1993)。二战以后,美国民权运动者提出了“分开就是不平等”的口号,要求不同种族、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Haring,McCormick,&Haring,1994)。回归主流的思想就是在民权运动及一系列相关的法庭案例辩论的基础之上、以北欧的正常化教育原则为蓝本、并在1975年颁布的94-142公法里得以确认的。

94-142公法确立了非歧视性的鉴定、个别教育计划、最少受限制环境即根据儿童障碍程度确定不同的教育安置形态的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TheContinuumofSpecialEducationServices,包括普通班、巡回教室、资源教室、自足式特殊班、特殊学校、医疗机构等)等原则。全纳教育思想是在回归主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全纳教育并非回归主流的自然延伸。相反,全纳教育是在批判、反思回归主流教学实践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krtic,1991)。这些批判集中于94-142公法中与特殊儿童鉴定程序相对应的等级制安置体系。例如,全纳教育的倡导者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对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离、各自平行发展的双轨制体系(dualsystem)提出明确的批评,认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重新组合、建构、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以满足所有儿童的学习需要。”(p•102)。

美国教育部前助理行政长官,Will(1986)也指出回归主流存在着:1、不科学的鉴定与障碍类别的划分导致特殊教育效率低下。2、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各自平行发展,二者不能很好地协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3、等级制服务体系中儿童容易被隔离、歧视。4、家长和教师经常对儿童的教育安置,即儿童应该在哪一等级中受教育,见解不同,容易造成冲突。可见,回归主流及94-142公法中用以确定儿童安置类型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是根据儿童的障碍的程度来确定儿童教育环境受限制的程度,即隔离的程度的,是不公平的等级制度,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并容易将儿童的障碍作为教育问题的原因,而非学校本身条件的不足①。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呼吁重组学校、破除教育的等级结构,使普通学校成为满足社区内所有儿童学习需要的地方。

二、何谓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的思想自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明确提出后就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焦点。尽管许多国家都将全纳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理想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全纳教育是什么仍然众说纷纭。以下是西方文献中对全纳教育的一些解释。全纳教育是家长、教育者、及社区工作者发起的运动。它寻求创设以接纳、归属、社区感为基础的学校。全纳教育通过在邻近学校的高质量(highquality)、年龄适合(Age-ap-propriate)的普通教室来实施,并得到所有儿童欢迎、承认、甚至强调他们的价值。全纳计划寻求建立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目标的、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支持性社区(Salend,1998)。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

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Bailey&duPlessis,1998)。全纳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和信仰系统。全纳学校的基本信念包括ABC:即接纳(Acceptance)、归属(Belongs)、和社区感(Com-munity)。全纳强调如何支持每个儿童特别的秉赋和需要,努力使校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Falvey,Givner,&Kimm,1995)。全纳是一种价值倾向。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它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的学校活动的机会(Smith,Polloway,&Dowdy,2001)。全纳是指在最大程度上使有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受教育的努力。它倾向于让学生在普通教室,而不是抽出(pull-out)在普通教室外接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Zionts,1997)。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全纳的定义很模糊,内涵与外延很不明确,很难为特殊教育实践与教学提供准确的、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如其说全纳教育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亦或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潮。所以在理解全纳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教育概念,而应该更多的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分析。

三、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概念之间的关系

全纳教育与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与哲学基础,都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以西方个人自由、社会平等等价值为社会文化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多数时候专业人士都是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概念的,很少注意到它们间的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是很难鉴别究竟是在进行回归主流还是全纳教育。这些概念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回归主流本质上仍然是以特殊儿童应该在普通教室以外的隔离环境中受教育为前提的,它要求特殊儿童必须达到某种预定的标准(鉴定结果)才能被普通教室接收,这意味着儿童必须通过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Booth&Ainscow,1998)。所以回归主流由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安置形式组成。全纳教育则认为特殊儿童本来就应该属于邻近学校的普通教室,他们不仅有权在普通教室里受教育,而且也应该在那里接受相关支持与服务。

因此,回归主流可以看作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的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的安置,而全纳教育则是全部时间都安排在普通教室里。它们的区别可以形象地归纳为:回归主流学校经常问“我们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么?”,而全纳教育学校则问“我们怎样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一体化通常泛指将特殊儿童从较多向较少隔离的环境中转换、过渡的过程,因此回归主流和全纳教育都可以被包含在一体化教育运动中(Ainscow,Farrell,&Tweddle,2000)。在西方文化背景里,主流环境被认为是儿童最标准、正常的安置环境。一体化强调调整学校的物理环境以促进学生逐步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全纳教育则是一种重组学校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学习需要的意愿与价值倾向(Johnstone&Warwick,1999)。总之,回归主流是一种使特殊儿童尽量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受教育的哲学思潮,一体化强调的是一步一步向普通教室转换的程序、过程,而全纳教育则与特殊儿童在正常环境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有更大的关联(Bailey&duPlessis,1998)。

四、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论

人们关于全纳教育争论的焦点不在于“特殊儿童能否被全纳?”,而是儿童应该如何全纳:应该以激进的方式完全容纳进普通教室,即Fullinclusion(暂译作“完全全纳”);还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有选择的全纳,即Selectivein-clusion(暂译作“部分全纳”)?

(一)、完全全纳派的观点。完全全纳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全日制的普通教室安置。它是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认为不应该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来安排他们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而应该在普通教室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普通教师应该在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下承担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责任(Zionts,1997)。完全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1、将特殊儿童抽出教育、对他们使用标签(label)的做法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Nelson,Ferrante,&Martella,1999)。2、所有的儿童都有学习和成功的能力,学校应为他们的成功提供足够的条件(Villa&Thousand,1995)。3、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Sage&Burrello,1994)。4、应该让特殊儿童在具有接纳、归属、社区感的氛围中接受教育(Salend,1998)。5、在普通教室里,特殊儿童通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教学、学生之间的伙伴学习、以及提供的各种相关服务而获益(Cook,Semmel,&Gerber,1999)。可见,在完全全纳教育者的眼里,全纳教育是不需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来证明的,它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

(二)、部分全纳派的观点。部分全纳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它认为普通教室安置并不适合所有的特殊儿童。它支持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资源教室的存在,提供从最多(隔离的学校或机构)到最少(普通教室)限制的多种教育安置选择(Smith,Polloway,&Dowdy,2001)。部分全纳教育支持者对完全全纳教育的批判集中于它的基本假设,即所有的儿童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Lewis&Door-lag,1995)。Daniel和King(1997)认为在普通教室里,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内容简单而厌倦,特殊儿童又因赶不上教学的平均进度而焦虑;完全全纳教育者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太过重视,很容易将学业成绩作为次要的任务。部分全纳教育者因此认同等级制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用,相信特殊儿童的安置选择应以儿童障碍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为基础。他们的这些基本观点与回归主流很相似。有的部分全纳教育者还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太理想化,如Low(1997)指出:“对完全全纳的追求是一种幻觉,它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概念。”(p.71);Croll和Moses(2000)也认为“完全全纳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p.2)。因此,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过于极端、理想化,大多支持特殊儿童在必要时到资源教室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与服务。更多的情况则是观念上、原则上支持完全全纳教育的理想,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采取部分全纳即回归主流计划的做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实践中则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目前阶段是如此。

五、启示

国内学者一般都承认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行的随班就读是在西方一体化或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朴永馨,1996,p.43)。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然而,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全纳教育的概念很模糊,与一体化教育、回归主流的分野并不明晰,尤其是部分全纳教育的观点与回归主流没有什么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更无区别。因此,从广义地理解全纳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忽略全纳、一体化、回归主流思想的细微区别,将所有试图把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力都看作全纳教育。从这个角度讲,随班就读应该属于全纳教育运动范畴。至于随班就读的民族性,它与全纳教育的理念并不冲突。因为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不同的国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全纳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而且,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其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结果(Cook,Semmel&Gerber,1999)。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我国因地制宜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仅没有违背全纳教育思想,相反丰富了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为其它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应该大胆地将随班就读纳入全纳教育的范畴,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理解、做法有些自己的特色就非要说自己搞的是完全不同的一套。而且,将随班就读纳入全球全纳教育运动的范围,不仅能使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自觉地运用全纳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吸收别国的经验,从而有利于明确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方向、提高质量;而且为国内学者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提供便利。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使用“Mainstreaming”(回归主流)或“Inclusion”(全纳教育)来描述随班就读发展的情况,如穆克利等(1993)在美国CEC(CouncilforExceptionalChildren)年会上宣读的论文就使用“Mainstreamingexperiments”来描述随班就读;陈云英博士(1996)在CambridgeJour-nalofEducation期刊上发表Makingspecialedu-cationcompulsoryandinclusiveinChina(让中国特殊教育义务化和全纳化)的论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EducationforAll”(教育所有人)运动的年度报告中也使用China:InclusioninPractice(中国:全纳教育的实践)来描述中国随班就读的(UNESCO,1998)。尽管我国的随班就读属于全球全纳教育运动之列,但其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第9篇: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

一、上海特殊教育情况介绍

自2000年以来,上海将特殊教育作为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类型、高起点、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满足残疾学生的多种教育需求,使上海市的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我市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残疾学生的入学需求。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其中,辅读学校19所,盲童学校1所,聋校5所,初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特殊幼儿园1所,全市共有学前教育点38个,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共9384名,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4640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4341名,特教班就读学生403名。全日制盲聋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约92名,学前班在园幼儿564名。(1)保障所有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上海市将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对象由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等三类儿童拓展到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儿童,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不同安置方式,使不同残疾程度和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均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2)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根据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等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可能,采用举办专门的特教职业学校、在普通职业学校举办特教班、普通职业学校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为残疾学生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为残疾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升学打基础。目前本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已经接近10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智力残疾学生中有66%继续进入中专、职校接受学历教育;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和市盲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3)注重拓展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渠道,为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自2000年起举办艺术类聋生大专班,上海师范大学自2002年起为视力残疾学生开设本科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起招收视力残疾学生,并不断拓展专业。我市在全国首创视力残疾学生在普通高校随班就读的方式,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充分利用设备、师资、专业等资源,开展融合教育。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312名高中毕业生中,有207名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入学率为66%;市盲童学校45名高中毕业生中,有43名进入高校就读,入学率达96%。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电视大学等高等学校相继通过举办成人业余职业培训班、开展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为盲、聋、肢体等残障人士就业、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条件,积极构建残疾人终生教育体系。(4)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减轻残疾儿童的障碍程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逐步开展对0~3岁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工作,以普通幼儿园特教班为主体,部分特教学校学前班为补充,开展以融合教育为特点的残疾儿童开展早期教育与康复工作,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自闭症等残障儿童开展早期教育与康复,努力为残疾儿童提供一个无障碍、无隔阂、能与普通幼儿进行共同学习与生活的相互融合的丰富的环境,该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康复后的聋儿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比例达50%以上。

2.加大经费投入,不断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1)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2005年至2010年,我市新建改建特殊教育学校校舍92122平方米,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经费达11735.31万元,添置设施设备的经费达4817万元。此外,市教委自2004年开始建立特教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特教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现代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市教委专门制定了高于普教学校的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教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目前,28所特教学校都实现了信息网络校校通,建有多功能教室。同时,每所学校都配备了用于语言训练、肢体训练、感官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的器材。(2)率先在特殊教育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从2005年2月1日起,免除在盲、聋、辅读学校接受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课外教育活动费等费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不同程度地免除了残疾学生在校的伙食费等费用。(3)对特殊教育学生实施帮困助学。市教委、市民政、市残联等六部门自2003年起联合推出“扶残助学春雨行动”,为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建立了助学保障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累计接受帮困助学的各类残疾学生达72029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0284.1万元。一些渴望踏进大学校园的残疾学生,在春雨行动的支持下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此外,市民政局还通过福利公益金,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特教残疾学龄儿童检测、康复等工作。

3.深化特教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根据特殊教育发展要求,上海市研究、编制和开发了一系列新的特殊教育课程和教材,制定了《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聋高中课程方案》《聋高中课程标准》《盲高中课程方案》《盲高中课程标准》等规定。同时,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在特教学校普遍开展,取得初步成果。

4.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制定专门的鼓励政策。将特教津贴的发放方式由原来的每月300元变为按工资15%的比例发放,并随工资的增长自然增长,从事特教事业满25年的可记入退休金。对从事聋、盲教育满25年、智残教育满10年的教师发给“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设立“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专项奖励,定期对特教学校、普通学校、教研等部门从事特教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研究人员给予表彰奖励。(2)充分发挥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和上海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的作用,全面开展特教学校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以及各种类型培训工作。在全国率先实行特殊教育教师“双证”制度,规定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证书,特教学校新教师全部为特教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目前,特教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素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全市1189名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占7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占4%,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占55%,评选出3名特级教师。全市建立了开展特教名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名师培养基地。#p#分页标题#e#

二、特殊教育中的蒙氏教育

1.蒙特梭利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

蒙特梭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后,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在这段时间,她接触到了智障儿童,从同情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于是,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的特殊教育著作与伊塔的研究报告。在接触智障儿的过程中,蒙特梭利发现这些智障儿童所需要的不单只是同情、关心,她认为:“只要以特殊教育方式教导他们,一定能有效地改善智能障碍的问题。”从而奠定了她的教育基本理念—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在就任意大利国立启智学校的校长后,蒙特梭利把她从塞根和伊塔的实验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孩子们身上,同时,还用特殊观察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不仅如此,更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具,把所设计和改进的教具放在创办的“儿童之家”,让儿童通过自由选择进行使用。只要是儿童不感兴趣的,她就会把那些教具淘汰掉,最后留下的都是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感兴趣的教具,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还在使用的蒙特梭利教具。结果两年后,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她认为不可能的事,并且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举行的公共考试。因此,她自己也说:“在国立特殊儿童学习这两年,才是我真正从事教育的开始。”现在,蒙特梭利学说在国际蒙特梭利学会继续推广之下,遍及世界各地。

2.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的特殊教育理念相一致

蒙特梭利针对智障儿的研究及成立国立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等,都显示其理论学说与特殊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与关系。作为一种脱胎于智障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该通过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深入学习,认识并吸取其教育精髓,努力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寻求一个切合点,使其服务于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以促进智障儿童得到适合其个性的发展。

(1)儿童才是教育的中心。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者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良好的智慧与品格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和工作习惯。《特殊学校课程改革研究方案》中提出了要“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强调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环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改革指导思想恰恰与蒙氏教育法中所倡导的“以孩子为中心”“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

(2)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强调身心协调,手脑结合。蒙特梭利在罗马精神病所工作期间觉察到:“儿童除了食物外,还会在房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找寻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的抓握能力。”她认为孩子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蒙特梭利把身心协调、手脑结合作为教育的关键和指南。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全部要点也在于联合手和脑的动作。她声称:“自由就是动作”“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动作练习具有发展智力的目的。她认为如果儿童在每个发展时期都能够从事适合其自然发展的、既动手又动脑的特殊“工作”,就可以造就和谐的个性。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蒙特梭利教育体系中包括了大量的练习项目。一类是实际生活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这类练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日常生活技能紧密联系。另一类是“发展的练习”,它包括感觉训练、读写算的练习等,这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动作练习来实现的。蒙特梭利认为,日常生活训练可以在人格形成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性,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她还认为,这种练习是一种要求神经系统与肌肉高度协调的综合性运动,对儿童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在蒙特梭利“儿童之家”里,蒙特梭利设计了不少诸如练习走路、正确的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开门锁、系鞋带、看书等一系列的练习和专门的教具,力求将动作完成得准确、迅速。为此,还可将较为复杂的动作(如穿衣)进行合理的分解,指导儿童有分有合地进行训练。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入手处。我国特殊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要培养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讲究文明礼貌;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和计算的初步能力;发展学生的身心机能,矫正动作缺陷,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它强调了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正常化。这样的总目标也揭示并决定了特殊学校课程生活化的本质特点,即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理念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把教育教学活动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又是与蒙特梭利主张的“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让儿童在手脑结合的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蒙特梭利教育法虽然脱胎于智障教育,但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正常儿童,其教育活动从内容、形式到目标都是针对正常儿童而言的。而智障儿童有着与正常儿童不同的特征,他们的智力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根本无法同日而语。那么,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一些训练项目设置、目标要求以及训练方法等都必然存在着不能通用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和特殊教育思想以及智障儿童的个性特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蒙特梭利教育法中所列举的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方法和训练目标进行必要的改动或增减,使其适用于特殊教育,使蒙特梭利教育法更好地为我国的特殊教育服务。

三、蒙特梭利教育法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案例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招收轻度弱智儿童向招收中、重度弱智儿童、多重残障儿童转变。生源的复杂化、残障程度的陡然加剧,对特殊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对在特殊教育过程中融入了蒙氏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我们认真研究总结了特殊儿童的特点,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教育目标,并逐一细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个别化训练为主,分组化教学为辅的多种形式,采取多途径、多时间、多地点、多器具进行训练,给予补偿性帮助和提高。下面我们以上海某辅读学校为例。该校选取了一到五年级“中重度”残障学生,包括智障、自闭症、脑瘫、癫痫、情绪障碍、多重残疾的儿童,其中智障和自闭症、多重残疾学生占主体。年龄从五到十六岁不等约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行动研究法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进行研究。#p#分页标题#e#

1.中重度残障学生的特点

中重度残障学生包括智障和自闭症、多重残疾学生均有以下的特点:(1)感官的感受性相当迟钝。往往对强烈的声光刺激没有半点反应,不会主动集中目光注视物品,甚至对教师指令毫无反应。(2)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较小。学生对变化快的东西不感兴趣,反而对没有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如两指对捏将小木块竖起这个连贯动作,学生面对示范常不知所措、无法完成。(3)精细动作发展极其滞后。很多学生甚至连整手抓握也不会。(4)感知分化程度明显薄弱,主动选择性差。例如学生不能区分出粉红色、大红色;不能区分出有叶子和没叶子的两个苹果的不同。(5)感知恒常性差,无整体概念。观察时盲人摸象是他们的显著特点。(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感知程度低。教师将玩具放在盒子前边,让学生照做,学生不懂对照操作,往往会放反或不知所谓。他们的这些特点,给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目标确立及细化

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班级安置是以生理年龄为参考纬度,不是以智龄划分,很可能四、五年级学生的能力还比不上二、三年级的学生,因此,我们以高中低三个年级段为经度,以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和操作难易程度为纬度,将目标分成低、中、高三栏,并将这三个级别的目标细化为操作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很多有情节的活动,以增加学生练习的兴趣。如:撕“星星雨”给老爷爷撕长胡子、给姑娘做草裙、水果大丰收(撕水果)等,变着花样训练同一项内容。

3.训练的形式

目前,同一年龄段学生的发展差异很大,造成集体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然而由于受到班级设置、课程设置、师资等的限制,不可能完全依赖于个别化训练,因此,除个别化训练外,分组化教学则成了不错的选择。分组教学即根据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组甚至ABCD四组。在同一教学内容范畴下,各组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和练习强度,配备不同的教职人员负责。以“撕纸”为例进行说明,(见表2)。

4.效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探索蒙特梭利教育法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据统计,通过训练,有95%的弱智学生在各训练项目的成绩有进步,其中30%的学生是有极其明显的进步,35%的学生有明显进步。为更直观地说明学生的这一变化,我们从四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的各项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年级受试的重度弱智儿童中大部分的学生,受试各项目训练平均成绩在进行感知康复训练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除四种不同粗细小棒插孔、手指沿线移动两项,训练前后差异不太显著,其他各项训练前后均有显著进步。说明他们的小肌肉精细动作、手指力量、各关节灵活性经感知康复训练有显著提高;同时他们的视觉观察能力、认知能力也有很明显的进步。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的视知觉、观察模仿能力、精细动作、协调等各种运动能力都有普遍提高,在生活中体现非常明显,给其他科目的学习带来了帮助;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加强;也为弱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与思考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精细动作、观察认知能力的训练后,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符合智障学生学习特点的,是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精髓是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内在需求,允许孩子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在辅读学校中,大多数低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3到6岁这个智龄阶段,利用蒙特梭利核心理论中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理论,针对不同能力与水平的智障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