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管理与控制的本质精选(九篇)

管理与控制的本质

第1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

工程成本与工程质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工程投资,最优的工程质量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工程成本,成了建设单位(业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

1、以《建筑法》为依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成本管理实行积极、稳妥的深化改革,将工程成本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具体做法是:

1.1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首先明确一个质量控制目标。

1.2.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设计,不能任意扩大和缩小,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1.3在建设工程招标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招标办法,要大力推行公开招标,控制邀请招标,杜绝议标。

1.4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合理的工程成本是实现优良工程的根本经济保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受汛期影响大、施工强度具有显著不均衡性等特点。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从经营机制、管理方法上,都滞后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要求。一个工程投资必然有一个合理的工程成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盲目的压价,必然导致偷工减料,不按要求设计施工,使用劣质材等手段,给工程质量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确定工程成本呢?俗话说便宜无好货,但这并不是说高的工程成本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合理的工程成本要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的现行定额、现行取费标准、施工图、施工规范、现场因素、设备材料的市场行情,科学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并依据《中华人了共和国招投标法》,采取公开的招标方式,择优供货商和施工单位。

3、选择一流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控制工程成本,各承包施工企业应在保证工程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多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定最能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且使成本最低的方案。合理的工程成本确定后,还必须选择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支技术高、有竞争实力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有这样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有效的降低成本。选择施工队伍应采取招标形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

4、控制投资和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4.1不断深化和细化项目法人负责制

工程质量的保证必须有健全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控制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良发挥组织保证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统揽全局的主导作用,充分行使业主组织指挥、协调的职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施工、监理、设计和政府一道,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实行全面负责制,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为实现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4.2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深入推进创优工作

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提出质量管理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责任,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加大检查力度、监督力度、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在检查中做到事前有准备,指标有量化,检查有结果,事后有反馈;严明奖罚制度,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质量事故;建立质量月报制度,使质量管理处于动态控制状态。

4.3降低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安全和质量这根主线。发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工程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安全和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要敢于直言,不留情面,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本着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

4.4做好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现场签证而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因此对工程质量签证、工程量签证、设计变更签证、施工变更签证等都必须认真负责。

4.5降低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

材料是建筑安装工人加工或施工的劳动对象,包括直接消耗在工程中的消耗性材料、构成工程实体的的装置性材料和施工中可重复使用的周转性材料。材料费是工程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达工程总投资的60%左右。因此正确计算材料预算价格对于提高工程概预算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材料预算价格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材料费的基础单价,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工程所在地编制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在材料采购上注重规范采购管理,对所需各种材料实行集中采购,要求必须有三家以上供货商比价格、比质量,同时报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方能采购。严格执行材料入库验收制度,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安全认证标志等证书。采购员、技术员要层层查验采购物资的质量、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生产需要,保证利用率,避免积压浪费。材料员要认真检查跟踪、收集设备及材料使用的质量状况,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4.6严把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关

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过验收,质量合格后按规定的程序向建设单位进行最终工程价款的结算,是核定工程成本的依据。因此,要严格把竣工结算关,以免发生多报工程量、随意高套定额、取费计算多加少扣等现象。科学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费用,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程成本方面的有关定额、费用标准和方针、政策,确定最后工程成本。

第2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企业;成本控制

1.引言

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生物质能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发电发展空间广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生物质发电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物质发电刚刚起步,成本控制不理想,投产的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如何解决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仅指成本的过程控制,不包括前馈控制和后馈控制[1]。本文所研究的生物质发电企业成本控制是狭义成本控制,依此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成本战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2.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成本构成

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总成本计算公式为:

(1)

其中:C1表示燃料成本;C2表示职工工资;C3表示固定资产折旧额;C4表示大修理费;C5表示管理费;C6表示财务费用;N表示其他的成本费用。

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燃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2)

其中:d1表示原材料成本;d2表示运输成本;d3表示压缩成本;d4表示装卸成本;d5表示储存成本。

3.XX县生物质(秸秆)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

3.1 XX县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成本概况

XX县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情况介绍:建设装机总容量为2×12MW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配2×75t/h级秸秆燃烧锅炉,年预计发电量为1.32×108kw·h,秸秆燃料在250~300元之间,预计年消耗量为25.65万吨。该生物质发电厂主要的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该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中,燃料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67.40%,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要先从降低燃料成本入手,以降低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总成本。

该县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总成本为11039.554万元,则单位电力成本为0.84元/kw·h。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7月26日通知规定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上调为0.75元/kw·h,所以该县年处于亏损状态。

3.2 XX县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成本控制分析

量本利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的基础之上,对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2]。盈亏平衡分析是量本利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以上成本费用的计算,可以得到该县生物质发电的盈亏平衡预测,如表2所示。

通过表2的盈亏平衡分析,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用P、a、p、b、x分别表示企业的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和销售量,则根据量本利的基本公式:

(3)

可以计算得出:该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单位发电变动成本:

(4)

则该县生物质发电的燃料成本为:

(5)

其中:x1表示发电量;x2表示燃料的年消耗量;b1表示变动的职工工资;b2表示变动的管理费用;b3表示变动的制造费用;b4表示其他费用。

计算得出若该企业想要保本发电,燃料的收购价不应该超过210元。然而要想控制秸秆的价格,必须从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压缩成本、装卸成本与储存成本等方面着手分析,寻找解决措施。

4.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燃料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

燃料成本过高是导致生物质发电企业亏损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季节问题,秋季收获,秸秆存储空间紧张;其他季节存储空间闲置。正在建设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将陆续投产,燃料市场竞争将更激烈,燃料收购半径长和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将会愈加突出,投产就亏损的尴尬局面将无法避免。而且秸秆本身不适于长距离运输;秸秆资源分散,增加了收集成本。

要突破瓶颈,必须在燃料收、运、储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成本。首先,要建立起“农户分散收集晾干-秸秆收购站购买-运输公司运输-电厂”的生物质燃料收、运、储模式。建立专门的收购站保证燃料供给,减少储存成本。使用机器将秸秆压缩打包、压缩大捆,还可以使用成型造粒工艺增加秸秆的比重,可部分解决运输问题。为避免同行竞争,积极开展价格联盟或开发新的燃料品种。

(2)维修费用控制问题与对策

设备稳定性也是该县生物质发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尽管汽轮发电机、锅炉等关键设备运行比较稳定,但给给料系统、水泵、引风机等辅助设备由于噪声大、震动大等缺点,影响到整个秸秆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不时地停产检修,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为降低维修费用,生物质发电企业要制定日常的设备检查办法,减少现场设备的出现缺陷的几率,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生产运行人员要参考其他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及时调整指标。由于生物质发电企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运行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机组的运行参数。

(3)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财务软件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财务人员地核算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有多不完善的地方,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数据分析、指标分解、削减成本、成本控制等过程的控制比较薄弱。

严格控制成本预算,就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部门要准确编制预算开支,减少资金浪费的现象;加强费用的控制,强调预算刚性,要根据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建立与之配套的会计服务体系,提供规范的会计核算和准确的财务数据。还要加强内部控制,缩减成本开支,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4)政府扶持现状与改进建议

尽管政府颁布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生物质发电的发展,但支持力度还待进一步加大。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发电享受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在目前的电价和税收政策下,生物质发电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约为11%,其远远高于火力发电(税负约6%~8%)和小水电(税负约3%)税负,生物质发电离不开国家财政、税收的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对生物质发电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全国生物质资源整体情况的调查和评价分布情况,编制发展规划,统筹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区域布局,防治盲目建设。其次,完善生物质发电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管理,严格项目核准,制定行业准入和技术标准。再次,完善生物质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实行合理的投资补贴和产品补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引导资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陈丽辉.生物质发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2]高孝春.发电企业成本控制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3]崔和瑞.邱大芳.任峰.我国秸秆发电项目推广中的问题与政府责任及其实现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

第3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控制和管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规定;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孙向军,2005)。传统观念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改变了这一认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多方位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思路也适用于社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涵义和实质

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普遍的经济范畴,美国会计协会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做了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产生的前提是这样一个基本经济事实:资源是稀缺的。这就构成了机会成本概念的基础。不管是国家、厂商还是个人,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任何资源都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一般在使用资源的时候,总试图在不同的用途中去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用途。另一方面,当我们选定了某种资源的用途,就放弃了资源用于各种用途的“机会”,放弃这些机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在这个意义上,被放弃的收益也就成为一种“成本”。严格地说,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通常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在选择资源用途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对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它是用经济学的眼光对资源进行估计的成本。虽然精确计算机会成本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但它的大小的估计对于资源的使用方向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上考虑的是每一种单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而一个国家的经营需要使用许多种资源,那么,从经济分析的观点出发,国家经营的总成本就应该将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这就是国家经营的总的机会成本。我们把如此计算出来的总成本称为国家经营的经济成本,也就是说,经济成本等于国家所有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之和。故成本控制与管理必须在效率的基础上谋求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公平。政府必须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全面衡量各经济组织产品或服务寿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效益,以社会成本最小化,而不是以制造成本或顾客成本最小化作为成本决策的依据,此即社会成本控制。它通过运用影子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综合考虑经济组织行为对有关各方环境的影响来实施宏观的成本控制,此时成本控制管理战略演进为一个由全体经济组织构成的整体国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开放性系统。

社会成本增大的原因

社会成本是一国的政府、经济组织及个人发生的一切成本的总和。目前我国社会成本增大也就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

政府社会成本过大。其一是政府机构和官员有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偏好。原因有二:政府机构规模越大,则可以获得的预算越大(傅光明,2002);政府支出的大小与官员权力大小成正向关系。其二是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其三是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社会损失。其四是政府官员“失节”,即贪污腐败造成的损失。其五是政府效率失常引起的损失。 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过快。其增长趋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工资的比较差异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认识也是诱发人力成本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也导致劳动时间的减少,在劳动效率变化不大的状况下,致使人力资源成本升高;教育费用增长过快,合格劳动力培训成本急剧上涨,未来人力成本普遍增长。 资源价格不断攀升。这里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来源,一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决定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2000年我国石油及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加之自身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自然资源价格飙升。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而治理环境的成本日益增大。

融资成本和科技创新成本的升高。从理论上看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但渠道大多不畅通。如商业银行的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股票筹资市场不规范等。科技创新是一国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普遍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条件,主要在于缺乏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风险分担模式。

社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面对社会成本逐步增长的不利形势,我们应采取切实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具体对策如下:

控制和管理政府社会成本的对策。其整体思路:使最广大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改革实践和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过程,这是经济改革公正性的基本保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相适应,是使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再分配符合社会偏好的基本保障;改进政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如政府的纵向层次和横向幅度以及该结构基础上的管理规则;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对改革的受损者予以补偿;处理好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之间的关系。

第4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航天产品;质量成本;质量控制

根据ISO9000国际标准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顾客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是为企业内部产品研制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管理活动,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由此可见,二者虽分属企业管理中的两个部分,但产品质量这一企业永久的追求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航天产品的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到航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能否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渗入,现代航天企业应愈加关注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多元化管理手段,用质量控制来调控产品质量成本,以期在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1航天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近年来,为了适应买方市场的大局面,航天企业在质量控制、成本管理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积极实施、推广质量成本管理,但从实施过程和效果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1.1管理体系信息不畅航天企业的综合性、协调性、系统性极强。而在实际管理中,一些环节信息流通不畅,质量成本基础数据项目不确定、采集不及时,数据汇总不精细、不全面,影响了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准确评估,导致质量成本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1.2设计阶段质量成本控制不足设计质量成本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研制和服务成本,而且可能影响到领导层对设计过程的优化决策和企业体系的持续改进。航天企业在设计质量控制上投入了大量的质量成本,策划、实施了包括:设计的“六性”管理、设计的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复核等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对这些过程的质量成本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和提供决策上尚有不足,有可提升的空间。而且如产品设计未能满足质量需求,就会因重新设计、产品报废、返工/返修、质量问题归零等产生内部成本损失和外部成本损失及额外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效益和顾客满意度。1.3忽视质量过剩成本质量过剩成本指企业产品的质量超出了顾客需求而产生的成本。这一点在航天企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由于可靠性寿命试验验证的资源、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及质量问题归零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压力,在设计、研制阶段,航天企业往往更重视产品质量的不足成本,而忽视过剩成本。这导致质量成本增加而使产品综合成本升高,不利于航天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1.4制造质量成本风险的评估航天产品的研制除了技术风险外,由于航天工程的要求决定了航天产品往往是小批量、材料特殊且费用高、工序精细、关键工艺和特殊过程多、环境要求高、进度紧等,故还具有制造风险,而且越到工序后期,产生内部损失成本的风险就越高。目前在航天企业中对制造质量成本评估在维度和层次细化上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2.1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相互矛盾由于航天产品在应用上的特殊性要求,航天企业必须通过保持强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这通常意味着产品质量成本的上升。反之,如果质量成本的管理和使用不到位导致质量控制不到位,其结果必然是产品质量下滑。从这一点看,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2.2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成本是目的,质量成本指导质量控制的实施,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成本的实现。企业实施各种管理的直接目的在于降低质量成本,同时,质量成本影响着质量控制的实施,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核算质量成本,企业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同时,就两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来看,简单说,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质量控制的定量管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那些投入质量控制的成本发挥最大效益,没有质量成本的投入,质量控制难以有序进行,当然若质量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则质量控制也无法实现管理效益。由此可见,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作用平衡点,对航天产品自身质量、航天工程发展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3优化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举措

3.1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航天产品从立项设计到交付需经设计、生产、调试、验收、交付用户及维护服务等多个环节,质量成本管理应关注到每一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保证各环节的质量且成本最低。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实现质量成本与效益的最大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隐性成本和过剩成本,规避成本风险,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航天企业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还需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的核算、数据收集、分析、控制、考核等相关制度。企业在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流程和责任制时,要使程序中各因素环环相扣、层层透明,进而为质量改进提供最可靠的依据。3.2紧抓质量控制,控制质量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航天产品的设计质量决定产品的制造、使用、服务质量,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是企业生命线。航天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控制对设计质量成本的调控作用。首先,在质量控制中要对设计质量成本进行预测,编制设计质量成本计划,并将其纳入成本会计范畴。技术评估各种设计方案,通过损益分析法、质量分析法等评估边际贡献,选择最优方案。其次,采用设计过程与设计成本相结合的方法,对设计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并考核质量成本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责任制,落实分级核算与管理。同时,需加强生产现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做好:(1)精心组织生产、开支有度、利用合理。(2)监控操作质量,加强自检和互检。(3)加强专检。(4)加强产品流转中的防护等,以降低内部损失成本。3.3强化信息化管理,控制成本投资航天产品效益的实现,信息完备化是要素之一。质量成本管理需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和质量成本信息反馈。首先是数据集成工作。各部门要及时沟通,确保采购、生产、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数据信息全面系统并集成。其次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数据库并适时更新。再次是畅通的质量成本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决策层进行合理评测和决策。3.4实施数字化管控,指导质量成本管理在质量成本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对质量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完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全过程成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技术统计分析,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模型和寻找影响因素,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指导。用指标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明确质量损失成本与其他成本的关系、内外部损失成本的量化比例和水平,计算单次和某一时期的损失成本,制定降低损失成本的措施。3.5优化管理队伍,进行分散质量控制不但要关注到产品显性成本的管理,还需关注到人力资源这一隐性因素的管理。将管理职责分散到每一环节和岗位,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最高的财富。如成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实施标准、岗位责任制、奖惩措施、技能培训措施、团体绩效制度等,规范各岗位行为准则,通过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合作竞争能力、航天文化和待遇,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3.6渗透技术管理,提高质量航天产品追求技术高可靠、状态高稳定且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航天产品必须要以高质量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航天企业需要更新传统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信息化与技术化的管理措施。要积极引进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提升原有技术人员的技能与创新能力,实现以高新创造高效。

4质量成本管理的持续性作用

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成本控制是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可以帮助领导层决策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方向,质量控制又可影响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4.1利于以质量成本管理为参照,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成本分析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管理层明晰各项费用及比例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决策者调整发展方向。质量成本管理关注到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提升质量成本管理对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其次,航天科技产品要面向市场,发展军民融合,就要适应、掌握市场特征,找到航天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切合点。企业在全面评估质量成本后,应根据企业实际制定长远计划,并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实施战略等,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4.2利于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升经济效益质量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对全过程的各环节实施精细化、分散性管理,以增强员工的质量成本意识,使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举。同时,质量成本管理也关注损失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进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4.3利于落足航天产品服务功能,促进军事、经济发展航天企业服务于互联网、定位系统、通信、导航、军事、气象、环境等多个领域。质量成本管理重视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关注产品更新和新产品研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要,这就在满足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了航天产品的服务功能,也利于航天产品扩宽市场,实现产品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的统一。质量成本管理强调质量第一,这就决定了航天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军事、卫星侦探等领域,这对实现航天军事发展、国家稳定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5结语

航天是一个特殊性很强的行业,航天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将质量成本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中,并通过完善质量控制体制、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队伍等多元途径使质量成本管理发挥最大作用,关注和有效运用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磊,李毅军,孙涛.航天企业质量控制若干薄弱环节分析及改进策略[J].质量与可靠性,2010(3):32-34,38.

[2]李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用[J].冶金财会,2016(3):47-49.

[3]赖伊诺.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经贸,2016(1):222.

第5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一、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过于重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负责工程项目时往往把权利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项目负责,这样有利于提高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促使他们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收益。但在实际情况中,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不高,往往过于关心利润,却忽略了对成本开支的控制,甚至没有指定项目成本的计划,在这种无计划的条件下,会导致原材料随意领取、费用开支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出现,使得项目成本失控,工程竣工后出现亏损的情况。

(二)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注意到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建立了相关的成本制度,但面对具体问题时,成本制度就形同虚设,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规定,没有把责任、权利、利益结合起来,使得有些项目出现问题时,把责任都归结为项目经理。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需要管理者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对员工就没有控制成本的具体方法,会忽略成本控制,使成本失控。企业也没有设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出现问题时,人人都推卸责任,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三)缺乏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有些管理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局限,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成本进行核算,成本核算就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做好记录和整理,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就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效果,从成本控制效果上可以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建筑施工做好准备,提供意见和参考。但是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一次性的特点,一次建筑施工中很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上一次总结的经验教训未必能够用于解决本次施工遇见的问题。并且成本的核算往往在施工已经结束或将要结束时才进行,这时成本核算就失去了作用,总结的经验教训也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应该受到重视。

(四)没有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慢慢演变成为质量的竞争,提高工程质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应该注意对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或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而必须使用的一些费用,也包括原材料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企业自身承担的经济损失。质量和成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过于重视质量,忽视成本,虽然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但容易减少企业用在其他部分的成本,或者使企业的预计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企业的收益;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对质量的要求,可能会造成质量不过关,重新买进材料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

二、解决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更新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理念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用现代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理念来改变过去成本控制粗放的状态,这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管理者应该进行成本的预控,在成本预控的基础上把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使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得到协调,还应该把现代成本控制的观念传授给每一位员工,使员工形成成本控制的意识,配合领导控制成本的措施。这样能够统一员工和领导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工作中来,有利于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实施,使降低成本的目标更快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

完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能够使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对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优化管理结构,并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的成本进行整合,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对不同的工程成本体系的规划也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成本,比如在对多栋建筑的施工中,场地设置、原材料的存放地点等会增加二次运输成本,但在设备、材料就近存放的单栋建筑的施工中,二次运输成本就会减少,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把成本的管理和员工的奖惩结合起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员工自觉严格控制成本。

(三)做好成本预控工作

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首先要做好成本预控工作,比如定额管理、工程计量、预算管理等。建筑企业的定额是对施工项目进行分包、限额、考核等,目前很多企业为了适用政府颁布的定额,在定额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因素,企业在定额时往往会偏离一些实际。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制定定额,规定产品耗用的材料数量标准,从数量和价格方面控制成本,并在建筑施工中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对降低成本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技术管理不到位,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不但要重新施工,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因此,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明确管理目标、划分管理内容,并要对技术管理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管理的项目负责。技术管理一般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志、施工图会审、材料检验几个内容,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降低成本。

第6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总包工程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建立并实施一整套的总包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施工合同管理和施工信息管理等,是强化建筑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管理方法

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保证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的“灵魂”是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以下论述的内容为施工管理方法:施工进度控制方法,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一、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体系

1.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应用的特征

(1) 选用方法的广泛性。由于现代化管理方法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故凡是现代化管理方法,均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选用。

(2) 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方法服从于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各种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与企业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由于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故企业管理方法与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具有密切关系。

2.工程施工管理方法的分类

(1) 按管理目标划分,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进度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成本管理方法、资源管理方法等。

(2)按管理方法量性分类,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综合方法。

(3) 按工程施工管理的专业性分类,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行政性管理方法、经济性管理方法,技术性管理方法和法规性管理方法。

3.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原则和步骤

(1)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原则

根据我国应用工程施工管理方法的经验,应用其原则有四项:一是实用性原则,即与工程、专业、目标对路;二是灵活性原则,即灵活选用方法,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三是要有坚定性,即在遇到干扰和产生困难时,应坚持正确的做法,不可轻易否定方法的有效性而半途而废;第四要有开拓性,研究为了用好某种方法而进行开拓和创新。

(2)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步骤

应用其方法的步骤如下:

1)研究管理任务,明确其专业要求和管理方法应用的目的;

2)调查进行该管理所处的环境,提供选用方法的依据;

3)选择适用可行的方法,即专业对路、能实现目标、条件允许;

4)对选用方法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制定保证措施;

5)在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使之产生好效果;

6)在应用过程结束以后,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方法的应用水平。

企业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方法”。要完成其基本任务“目标控制”,必须依靠这项基本方法。进度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网络计划方法”;质量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成本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可控责任成本方法”。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全面质量管理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热潮,对推进我国各种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取代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作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全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主要是全企业要形成一个质量体系,在统一的质量方针指引下,为实现各项目标开展各种层面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而每一循环均使质量水平提高一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全员范围内的“QC小组”活动,开展质量攻关和质量服务等群众性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对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建设项目等形成的全过程和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有效的,这一点应充分肯定。大量的实践证明,它在项目管理中的突出地位不可动摇。

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不要混同于数理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以往在宣传该方法时往往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数理统计知识上,我们应该承认,数理统计方法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方法,发展到TQC以后,统计方法虽仍然有效且可用,不能停留在数理统计的水平上,而应该易于被广大职工所掌握。

3)推行TQC控制项目质量目标的重点应是工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序控制要以控制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实现;质量检验要求把好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各项检查验收关,不允许有任何一项和任何一环不达标。只有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结合起来,才是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

例如:某建筑公司承建的工程,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为预制桩基础。施工方采用静力压桩的施工方法主体建筑地下5层,地上22层,建筑檐高81.4m,该中心(东楼)工程与西楼工程连成一体,体现具有独立的交通体系、设备系统及一切配套设施。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采用“三全一多样”的控制原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全方面做好过程控制,最后达到控制目标。夺得鲁班奖。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可控责任成本

成本是工程项目各种消耗的综合价值体现,是消耗指标的全面代表。成本的控制与各种消耗有关,把住消耗关才能控制住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供应、使用与管理都是消耗的环节,都要把关。在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以下程序实施管理:列出成本控制的总任务,确定各项成本目标,通过责任成本目标的落实,确保可控责任成本的实现―统计实际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动态控制。

2)为实施可控责任成本方法,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包括成本预算、成本计划和成本统计。要算细账,算实账,算准帐。

3)可控责任成本方法实施的全过程,就是“目标管理方法”实施的过程。确保可控责任成本取得实效。

4)项目经理部应以项目成本核算制保证可控责任成本方法的成功应用。

以上我们突出了项目目标控制的四种方法。它只说明我们应重视的主要(基本)方法,它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管理方法的应用。另外,这四种方法也是相关的,不可孤立地对待它们。

第7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想要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仅要不断整合企业经营去开拓新的市场,还应该从企业内部抓好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只有同时做好“开源节流”,才能够应对新形势下市场带给施工企业的新挑战。本文针对现阶段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了精细化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解决对策,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设企业加入到建筑市场中来,虽然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建筑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市场内部来看,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赢得了大部分的市场利益。而一些资质较差的中小型建设施工企业则往往不能够获得较高的利益,有些甚至在项目中不能盈利,甚至亏本。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型建设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管理的控制不够严格,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就是许多施工企业不重视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与施工管理的短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筑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将权、责、利实现有机结合,某些项目经理只是粗糙的把工程成本管理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实际上,项目经理在整个成本管理工作中具有至高的权力,在项目效益与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对建筑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其他业务部门主观及其他管理人员也都要有其权力、责任以及与利益分配配套的管理制度,使其成为约束他们的主要力量。

 

第二,在建设施工管理中难以取得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控制,质量与成本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两个因素,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根本,而成本则是建设企业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许多建筑单位在建设施工管理中没有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无法达到二者的平衡,许多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至上”,却导致了施工造价的过于高昂,有的则过分控制成本,导致建筑项目的质量不达标,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第三,建筑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经济观念当前,在国内建筑企业存在着这样一种局面,即企业内部搞工程的部门只负责生实施生产、工程进度,搞技术的部门只负责质量、技术,搞材料的部门只负责施工材料的购进、验收工作。对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的管理意识不高。

 

2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

 

2.1 树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

 

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到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一系列经济与技术的因素,确保在质量达到标准的同时,实现施工成本的最低,继而有效提升项目建设收益。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保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多方协调,以此保证施工质量。

 

2.2实施建筑工程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2.2.1 成本控制原则

 

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成本控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控制原则:

 

全面性原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所有参与到施工项目施工的主体都会产生成本,因此,项目成本控制必须要把握其全面性,这种全面性既包含了对所有参与到施工过程的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也包含了多有参与施工过程的所有物质资源的控制。

 

动态控制原则:施工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征,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同施工时期、进度,其成本控制的目标和手段均有所不同。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原则:既要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通过采用质量较好的建设材料、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来提升建设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要合理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的合理利用、施工设备的科学使用,避免资源浪费。相关管理人员要将施工过程中的收入与支出做到心中有数。

 

成本最小化原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下建筑企业的最终目标,成本最小化原则是指项目工程在保质保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既有权力也有义务和责任,只有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原则,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的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收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做到奖罚分明,项目经理应该对各部门、各班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

 

2.2.2 成本控制内容

 

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控制,需要做好各项费用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费用控制:首先应该建立一定的绩效考评机制、奖惩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让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有效的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对于基层施工人员,应该加大施工前的技术培训,保证施工质量,避免返工;对于管理人员,则应该划分管理责任,并且规范施工管理的纪律,避免腐败。

 

材料费用控制:在材料选型过程中,应该根基项目设计质量需求选择达到质量标准的建设材料,同时注意多角度的比选,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本土的、经济性较强的材料,不盲目追求建设材料的奢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材料的用量控制,避免建设施工中的材料浪费,还应该定期的做好材料抽查工作,避免材料的“鱼目混珠”。

 

机械设备费用控制:应该根据施工方案合理的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

 

间接费用控制:现阶段,建设项目“吃喝”风气较为严重,应该进一步的规范纪律,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队伍,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严格控制各项间接费用的支出。

 

2.3科学编制施工预算,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而言,建设单位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预算书的编制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成本信息化管理建设,通过使用高效数据处理的信息计算机系统来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采用分步编制的预算的形式来加强对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意义。

 

在施工成本控制落实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要加强对现场管理和监督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的产生进行监督,主要包括现场材料保管、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材料堆放、材料使用等各项工作的监督。

 

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做到:制定科学的财务开支计划;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准确确认债权债务和账款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财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

第8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也从一种简单的认识模式上升到系统综合、自成一体的科学体系。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方面: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以及工程合理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2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管理内容和过程的规范化日益受到重视。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内容和过程,就是要求广大企业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统一思想认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认真履行和实践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职责,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类别的,配备相应的管理力量,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并按各自的职责明确相应责任。选配项目管理班子时,应注意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决策才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竣工审计考核结束后,对项目管理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建立业绩档案库,为今后选聘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应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这是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管理活动规范化的决定性因素。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首先,应当完善安全质量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制”和“三检制”,层层落实安全质量目标责任;其次,应实行有效的资金集控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此外,还应规范项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将合同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

3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

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与实施控制,是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关键因素和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进度计划与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标准”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就施工进度计划而言,其内容应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月(旬)作业计划、施工任务书,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而在实施进度计划控制时,应按照四阶段循环控制原理:即计划、执行、检查、纠偏,不断循环。在进度控制中,应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质量计划与控制。

质量计划是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计划应以IS09004—5《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中的《质量计划指南》及企业质量手册为依据。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首先将质量计划中的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形成有效的质量责任体制。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应跟据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原材料质量、机构设备质量、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质量计划实施控制过程中,应将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要使这些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发生偏差及时纠偏等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之下。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组织编制的项目成本实施计划,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项目成本计划应首先通过项目分解,合理确定成本目标,按照成本预算一成本管理目标一成本计划三个层次进行成本计划,并遵循计划的实际性、可操作性、弹性以及信息化等原则。

在成本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目标分解的方法,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实现有效的成本责任制体系。并且依据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则,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严谨科学的管理。.

4工程合理变更的有效管理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的合理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在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分类控制可把工程变更分为三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即:重大变更;重要变更;一般变更。三类变更的限额可依据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合同控制目标和两级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等因素综合设定。

第9篇:管理与控制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成本优化

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当注意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不遗漏关键点与重要部位。全面系统的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最有效办法。

1 相关定义及目标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指的是在成本形成的环节中,按照相关合同条款之约定,以及先期制作完成的成本计划方案,对于工程所产生的所有费用与支出,按照既定标准原则进行控制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以达到预期成本控制目标。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其最终目的是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控制建筑工程各类相关因素,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使目标成本降至合理最低。若想实现成本最低这一目的,则一定要有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周密控制,精心实施,在控制实施的所有环节,都要积极发掘所有可能成本控制因素。在项目工程全部环节落实相关措施,使成本最大限度降低。用最少的经济投资得到最大化的生产产品,用最少的人力投资完成最优化的生产管理工作。现在的建筑市场,在投资主体表现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基本上全部的工程项目都要有招标投标环节。建筑投标前期所涉及的投入越来越多。能期望的利润越来越薄。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每一个项目负责人首先要考虑的严峻问题。

2 成本控制关键点

(一)应当注意成本控制的整体性

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成本控制不单纯是具体某一过程或者某一环节所承载的问题,而是贯穿在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成本控制整体性体现,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全程都受到有效控制。工程内所有参与人员都应当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当中来。控制过程里,不但要控制全部的工程费用,还要控制可能的变动费用及其周边费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工程决策者、管理者、技术工作人员、普通工作人员控制成本的意识,还要使意识与措施融为一处,付诸工程实践当中去。

(二)应当注意成本控制中的权责结合

优化成本控制管理,第一要坚持对项目经理部进行最优化管理,保证在成本管理中做到权利与责任的互相有机结合,达到工程控制内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工作范围、工作权利、工作职责的清楚划界。明确在此权利与职责范围内,所有的费用开支能否做到合理有效。与此同时要对各时期成本控制进行专项再者考核检查,把各部门、各员工绩效考核成绩同工程总体成本控制结果相联系。保证成本控制能得到具体落实。

(三)应当注意成本控制中的工程质量问题

对于成本控制来讲,它和工程质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并不是说工程质量高,成本控制工作做得越好,反之亦然,成本控制并不是简单地说明降低工程成本,而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经济效益同成本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注重经济效益的合理化。虽则工程质量同成本控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决不是说二者没有任何关系。建筑工程若是出现质量事故,就一定会增加故障成本投入,造成成本总体上升。所以若想完全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建筑工程质量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工程质量提升是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的重要方面。

3 成本控制优化办法

(一)应当把握成本控制中的所有环节

1.施工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优化。建筑工程需要在源头阶段,即在投标报价、项目中标、合同签订等所有阶段做起,按照工程性质、规模大小、工艺特色等要求,再根据建筑单位自身能力大小、技术装备水平高低,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动能调动,制订、修改与完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选择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给予执行。施工各阶段可能涉及到的所有方案都要做好预期安排,在加强管理、组织作业、控制工期等工作完成的同时,应当实现成本支出的有效降低。

2.成本降低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工艺。

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之前,承包人就应当制定出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节约办法,对于可能在施工环节中应用到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做出统一的安排与周密的规划。方案在科学验证以后,应当对已经确定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方案坚决给以贯彻落实。保障技术方案得到安全完整的实施。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应当注意安全质量管理,防止损失、杜绝事故,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与安全生产规程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完善自检与互检制度。已经完成工程应当做好成品保护。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于可能出现事故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施工单位要不断提升施工操作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严格落实质量验收检查制度。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操作,坚决避免因为混凝土捣厚、垫层加厚、基础挖深等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物力与人力浪费。

(二)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度

应当对成本控制目标予以确定,健全相关的成本责任制度。成本控制目标落实过程里,要把握住工程实际建设情况,根据招投标情况等,确定细化的控制目标,以保障目标的现实性及可操作性。目标能否得到落实,目标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关键在于能否落实承包责任人的责任与权利。签订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当同时确定目标成本。让成本控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

(三)做好费用管理

1.机械费管理控制。机械费管理控制重点指的是选择与利用合适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做好维护保修工作。提升设备保护效果与工作效率。为增加产量,保障施工如期进行奠定基础。

2.人工费管理控制。人工费管理控制首先在于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以提升其业务素质与工作效率。再者要建立科学的奖励处罚制度,塑造平等且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施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第三,应当加强工作纪律管理,把非生产人员数量比例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第四,应当改善组织劳动关系,减少并力争杜绝窝工浪费现象。

3.材料费管理控制。材料费管理控制首先要做的是严格执行材料验收进场及限额领料制度。第二是对于材料设计、采购、收发、运输、管理等各环节工作实行立体式、综合式管理,让管理体系制度化、整体化。明确全面把握能在最大限度内减少损耗,降低成本。第三应当积极采取新技术为节约材料作贡献。

4.管理费用控制。管理费用控制指的是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层次、管理范围。对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全面节省工程管理费用。

4 总结

如上面所讲,建筑工程管理各环节中,有效控制与管理成本,是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办法。建筑行业国际化让成本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它可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赢得生存的机会,有利于建筑企业实现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商的经营模式与合理成本[J].今日工程机械2005(12)

[2]尹文彬.缑相斌.韩俊龙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6)

[3]杨秀英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控制[J].交通财会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