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网络暴力的感想精选(九篇)

网络暴力的感想

第1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日前,舒淇因大尺度旧照片被“重提”遭到一些网友恶意攻击。她从3月26日起删空了自己的微博,直到变成“0微博”与“0关注”,以示抗议网上暴力。此事引起网友的热议,更有香港媒体拍到舒淇公园落泪的照片。3月27日,舒淇在其官方网站撰文向粉丝汇报自己的状况。舒淇表示“相互的指责谩骂只会对彼此增加负面能量”,她“感恩伤害过她的人”,并表示过去的那些“不是她的伤疤,而是她一路走来的故事”。

心理解读:

每一天都有千万甚至上亿条微博被贴到网上,我们浏览、转发、评论,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你是否会想到,也许你的一次不经意的“转发”就会对另一个人产生伤害?你是否会意识到,随意评论几个字就可能使你和“网络暴力”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样的伤害确确实实存在着,这一次的受害者是舒淇,下一次又会是谁?

网络暴力,简单说就是在网络上有意发表具有攻击性的、侮辱性的恶意言论,并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在网上遣词造句、表达观点时网民们比在现实中更少斟酌。一方面,人们认为即使在网上说几句不文明的语言也不会被抓住,因此可以“很安全”地攻击他人、发泄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言语对象“有形的”反馈,人们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伤害到了他人,所以也不会产生共情、无法感同身受;“转发”功能更是将这种“无意识”的伤害无限扩大。另外,人们可能会认为“其他人也是这么做的”、“其他人这么做也没问题”,这种从众心态也会促使人们做出用言语伤害他人的行为。

第2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公民法律意识;网络暴力问题;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不把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网络的发展也催生出大量的网络暴力行为,基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网络暴力问题一直处于法律的监管之外,从公民法律意识角度来探讨现行的网络暴力问题非常有必要。

一、网络暴力的特征

网络暴力就是网民中的个体或者群体在一定原因的趋势下,应用网络对某些人或者事件进行攻击的一种行为,这些事件严重违背了传统的思想观念,网络暴力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是网络行为示范的突出表现。常见的网络暴力行为有对当事人进行言语攻击,人肉搜索公开其隐私;将网络中的伤害延伸到现实世界;在网络上有关侮辱性、煽动性以及攻击性言论。虽然制造网络暴力的人动机不同,但是多是基于维护道德的初衷,随着是事情的发展,逐步的超出了道德底线,成为网络暴力事件。一般情况下,网络暴力参与人员多是用匿名身份来发表言论,利用自己的隐藏身份恣意妄为,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

二、网络暴力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关联

网络暴力严重影响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导致网络空间环境逐步恶化,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监管,一直都处于真空状态,如何规范网络行为是很多法律界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即便法律监管很到位,如果网络缺乏必备的法律知识,无节制的进行网络攻击行为,那么也是无法保证执法效果的,从网络暴力本质来看,其产生的原因就是由于网民缺乏必备的法律意识,没有实现权责统一,他们在自由的网络空间中窥探着他人的隐私,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注意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三、网络暴力背景下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1)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开化性基础上,公民需要通过参与公众事务来获取到这一特性,从公民意识形成角度而言,社会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关于社会公众事件,在网络上往往会持续发酵,一些网络言论甚至会延伸到现实世界中,从频发的网络暴力事件来看,大多数网络在未调查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会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致使这种热情走向了极端,最后非但不利于事件真实情况的查明,还会引发反效果。之所以存在网络暴力问题,就是由于网民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由的表达空间,但是也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前提。而关于责任与权益问题的认定,仅仅依靠法律制度的制约是不现实的,只有将其践行在社会实践中,让网民形成相应的品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网络参与网络讨论既享有一定的权利,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责任,制定出权责统一的空间环境。

(2)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

法治社会要求主体可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应负的责任,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客观要求。人们只有遵守法律,才能够追求自己的利益,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制度来办事。要完成法治国家的建设,单独依靠国家的强制性措施是不现实的,更多的要依靠公民的自主意识,而要净化网络空间环境,也需要网民在发表言论是可以遵守法律制度,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3)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的责任感是他们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的一个心理保障,责任与权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失去了责任的权利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因此,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主动承担与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人们的道德水平开始逐渐下滑,网络暴力之所以产生,其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网民的责任意识欠缺,对他人的权利保护缺乏责任感。因此,网络暴力所反映的恰恰是网民对权利的滥用,他们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尊重。这说明广大网民还不具备法治条件下的公民意识,更不具备实践公民身份和行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而负责任的公民才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石,所以,公民责任感的培植是造就公民社会重要的因素。

四、小结

网络对现身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秩序虽是虚拟的但它本身归属于社会秩序,“网络暴力”现象的存在,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互联网文明发展,更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赵文佳.从“多车碾人案判决争议”看公民法律意识片面性[J].神州. 2013(36)

[2]杨少英.市场经济与公民法律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探究[J].品牌(下半月). 2012(01)

第3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学生逃学、校园暴力等。报上,网上经常报导有学生暴力行凶,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都与网络游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实,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对抗性的暴力游戏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在这些游戏的背后,有一种更为隐蔽、更为可怕的思维在慢慢地向青少年的头脑渗透。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无视生命,残忍、肆虐,甚至达到丧失人性、令人发指的地步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网络游戏中找到部分答案。

为了吸引更多的网络游戏爱好者,设计者竭力将一些暴力游戏的场面设计得更血腥,环境更逼真,力图综合地运用声光电,最大限度地产生视听觉上的效果,满足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游戏者往往情绪紧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至于许多人完全陷入游戏的角色,真正达到了“人机合一”的程度。游戏往往设置为积分制,“杀人”越多分值(或等级)越高,这在无形中刺激了青少年的嗜血性。长时间这种近似真实的体验使他们习惯了厮杀与血腥场面,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把游戏与生活实际相混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高度紧张,情绪变化更剧烈,富于攻击性,暴力倾向更强,这正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另外,网络暴力游戏中设置的一些对抗情景,要求你必须出招快、狠、准,才能置“敌”于死地,这也使青少年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道德约束和法律威慑都荡然无存,人性中长期被压抑的生物性本能就在征伐杀戮中毫无掩饰地被释放出来。由于沉迷暴力游戏不能自拔的往往都是一些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因此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导致悲剧的发生。

在一些暴力游戏中,设置了虚拟货币、武器装备、宝物等,并且设计了“招降”对方的规则,即如果你“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对方阵营的大将就可以向你“投降”!这种规则潜在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是在把“招降”的观念悄悄灌输到孩子头脑中!设想这样的“规则”经过多次的成功运用,不断验证,逐渐强化,最终就会在这些孩子的头脑里形成共识。天真的孩子就会把这一观念加以无限地泛化,“金钱至上”的思维将在他们的头脑里确立,进而将形成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第4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advanta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using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rs, at last, pointed out we should adjust positive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网络;网络思政教育;传统教育;创新

Key words: networ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twork;traditional educa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10-01

0引言

李岚清同志在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创新性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其中,10~19岁网民占比为31.8%。《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蓝皮书按此数据测算,中国10~19岁网民规模超过1.22亿人,如果再加上10岁以下的网民,到去年年底,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超过1.26亿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内容就是玩网络游戏,而“中国市场目前销售的网络游戏中,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题材为主要内容。”也有人曾对我国部分在押未成年犯做过调查,结果也表明:“经常观看含有暴力内容并受影响的占83%。网上色情和暴力污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诱因。”

大学生网络游戏诱发的暴力事件更是触目惊心的,2007年在美国发生的两起命案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反思: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发生枪击事件,凶手赵承熙在枪杀32名师生后自杀。肇事者正是暴力文化崇拜者,喜欢玩暴力色彩浓重的网络游戏。同年12月22日,两名少年模仿电子游戏中的危险动作,将一名7岁女童殴打致死。这些案例都让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个共同的体会,我们的传统教育对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方面还存在的最大问题”,很多家长不懂网络或者不了解,很多老教师也很少涉及这个领域进行教育,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针对浩瀚的网络还是一个死角。

2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法研究

2.1 学生工作进网络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校务公开,更可以快捷、真实地获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校园网络成为学校与师生员工交流思想、密切感情、增进信任的桥梁和纽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2.2 心理咨询进网络如前所述,大学生网络诱发犯罪,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接受网络暴力思想灌输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有很大关系。因此,心理咨询工作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目前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电子信箱咨询,网上聊天咨询,网络会议咨询等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开辟独立的网络心理咨询邮箱,接收学生的心理邮件,网络聊天和网上会议等形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来进行心理咨询,特别适用于那些暂时不愿意暴露身份的来访学生,同时也克服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通过适时的对问题学生的网络心理疏导,可以将一些潜在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从而达到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

2.3 红色教育进网络探索规律,运用网络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前进的源动力。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中,我们在“学生党建网”中精心设置了光辉党史、理论学习、我的党校、党建论坛等栏目,依托网络党建新载体,很好地实现了传统党建工作功能。思想建设方面:能通过党建网中的递交入党申请书、递交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审复、积极分子考察、预备党员考察的功能模块来实现。提高党建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参加的热情。

3高校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探讨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上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伦理性、真实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原理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培养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的科技工作者而努力奋斗。具体措施:

3.1 熟练运用网络知识,占领文化主阵地高校教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要。那么就要逐渐加强自身的学习,特别是网络知识、网络心理学的学习和运用等。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思潮敢于开展批评。

3.2 建立学生工作网络覆盖模式开设校园网站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网络相互间交流思想,同时,学生工作者建立和学生沟通互动QQ群,社区、党建网等及时传达和解决日常学生工作,方便学生的交流的同时,提高学生工作效力。

3.3 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日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而往往粘贴一此学生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甚至还出现人身攻击或某此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加强对BBS的监答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正确引导。为此要坚持辅导员介入网络教育。

网络世界给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情感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但冲击和混乱从来就不会主导人类,也不会一直伴随当代大学生。让新世纪的大学生从诱惑中学会拒绝,从迷茫中把握希望,将是21世纪大学生新的发展起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希望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研究会对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英.努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J].内蒙古电大学.

[2]刘天杰,刘江毅,袁小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共存[J], 党史文苑.

[3]陈承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利用网络与时俱进[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5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犯罪社会学;暴力犯罪;社会控制论;微观分析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血腥、逼真、交互性和竞技性强的特征,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网络游戏,抑制其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不能因噎废食,网络游戏也有自身存在的重大的意义,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及其发展状况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虚拟性、社区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虚拟性是互联网世界的最大特点,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极尽夸张,华丽,满足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想法和愿望。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我国网络游戏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而且未来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的带动也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一)网络游戏引起的“满足冲动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渴望自我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是很难的,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有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找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在网络游戏虚拟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约束,更没有法律规范,在网络游戏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其犯罪的罪恶感也会大大减弱。这不仅极易导致青少年不良思维定式的形成,而且会使他们轻易地从最初的冲动作案发展到习惯性作案,青少年连续实施暴力性犯罪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二)网络游戏引起的“侵财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网络游戏的费用负担是青少年侵财性暴力犯罪的诱因。青少年玩网络游戏需要相当的费用负担,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其侵财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用于网络游戏的费用数额较大的且是持续性的开销,对于没有太多经济来源的青少年而言,用以支持自己游戏进程的费用负担的确是一个问题。网络游戏的费用承担和游戏中疯狂肆意的打怪杀人即可获得金钱形成鲜明对比,这对于每一位游戏玩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冲击,这也正是多数青少年实施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网络游戏引起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微观分析

(一)社会控制论的分析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一名17岁的男生钟平将网络中的血腥杀戮克隆到现实中,将同班一女生残忍杀害后分尸。“他在网络里找到了自我,可能到最后,他已经分不清现实和网络了”,一名老师说。通过进一步了解钟平的成长轨迹可知道他犯罪的真正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中仅剩年迈的奶奶照顾他。他学习不好,时常逃课。老师发现后,把他赶出教室,钟平就去泡网吧。他经常通宵上网,白天上课就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喜欢(在游戏里)杀人,战士能量最强、最暴力,很适合他。”他的一个同学觉得这种游戏环境影响了钟平,“在网络里,杀人是不用负责任的。”我们从犯罪社会学的社会控制论对此做一些分析。社会控制论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解释犯罪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违法犯罪,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犯罪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要受到许多社会约束:个人的、父母的、同事的以及像学校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机构的。当这些约束加强时,个人因担心越轨犯罪行为会危及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应地位,他就不会冒险去参与越轨犯罪行为。反之,当对个人的社会约束削弱时,他们就会更“自由”地实施犯罪行为。钟平的暴力犯罪正是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缺少监护人、学校或者社区来纠正其不良行为,最终导致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亚文化群体及差异交往论分析

22岁的易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选择了逃避,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很快,他找到了一些同道网友在虚拟世界中“打打杀杀,闯荡社会”,并组建了游戏战队,自封为“忠义造反者”。易华向未成年的队友灌输“忠义”和“造反”的观念,要求队友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但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经济入不敷出,易华感到了现实的无奈,他急需钱,决心在现实中“干一把”,这是网络游戏亚文化群体的典型。差异交往论正好可以解释这个案例,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交往的互动中习得的。犯罪行为的习得主要发生在与犯罪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频繁接触,其中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会在互动中被学到,这种接触是不同接触。在这个案例中易华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渐渐产生影响,使爱好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逐渐行成一个群体,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即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他们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结论

网络游戏并不是引发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网络游戏只是一个诱发原因。在犯罪社会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还是早期教育的缺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多:社会方面,可供青少年进行良好的课余生活的地方少之又少,因此许多青少年选择结伙去网吧娱乐。其次,政府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监管不力,导致黑网吧丛生,滋生网瘾青少年。通过犯罪社会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归于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来还青少年一片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广聪.犯罪学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

[4]陆玉林.虚拟时空中的角色探索--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9).

第6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空间;网络多数暴政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6102

1 网络多数暴政的表现

1.1 网络语言暴力型

网络语言暴力型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因偏激的情绪和不理性的情感宣泄,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手段对事件或者当事人进行谩骂、侮辱、诽谤等行为。这种行为是网络多数暴政的主要表现形式,往往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使当事人在网络空间中被网民的语言暴力所胁迫,无法主张自己的观点或证明自己的清白。这种类型的网络多数暴政主要针对:一是现实社会中的官员和富人,并将网络上的打击面由一个孤立事件扩大到当事人所代表的阶层,例如哈尔滨的“宝马撞人”事件;二是否定自己偶像的当事人,例如年前发生的韩寒与方舟子的网络大战;三是事件中处于强势的一方当事人,例如2010年10月的“药家鑫”事件。

1.2 网络恶搞型

网络恶搞型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通过“PS”等图像处理工具,将当红的网络草根明星或网络事件的当事人照片进行恶搞,并有大量网民盲目跟风进行转发、评论的行为。这种类型的网络暴政一般以丑化当事人的照片为主,由于参与者只追求自己的感官刺激,缺乏自我节制,往往忽视了当事人的感受。例如近年来的“芙蓉姐姐”、“凤姐”事件,反映出了网络多数暴政带有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1.3 网络隐私侵犯型

网络隐私侵犯型是指跨越了道德的边缘,在网络空间中刺探、公布当事人的隐私,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的行为。网络隐私侵犯型的主要形式是“人肉搜索”,一般由“网络领袖”“人肉搜索令”,众多网民通过网络刺探并公布当事人的隐私,往往还伴随着大量的网络语言暴力,甚至将网络暴政延伸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中,纠集网民在当事人的单位、住所等处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严重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例如2007年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网民不仅在网上发帖、留言对这个后妈进行谩骂、侮辱,而且对其进行了“人肉搜索”,将她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随后一部分网民给她打电话、发短信辱骂,更有甚者前往她的家门口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2 网络多数暴政的成因

2.1 网络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自由、开放、匿名等特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众可以参与到网络空间的虚拟活动中。而网络空间的种种特性,又使网络空间中的群体极化、沉默螺旋、数字鸿沟等现象的消极作用得到放大。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的概念。他指出,网络空间中也会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他说:“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使得具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孤立他人越来越容易,并且也容易使他们听不到那些不同的观点。仅仅这一原因,他们就培育了群体极化的基础,并且对于民主和社会和平都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因网络的开放交融,使电脑前天南地北、持有相同观点的网民通过网络很容易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根据观点和立场划分的网民群体。由于在网络空间中聚集而成的网民群体带有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倾向,网络空间很容易成为产生极端思想的温床。因为在同一个群体内,观点或立场相同的网民不愿意、也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因此更加坚定并且强化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群内一些网民的偏激思想和言语的影响下,群体便会逐渐走向极端思想倾向,从而形成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提出的。她认为:“人们表达观点时的克制使得受到大声支持的观点显得比实际上更强势,而另外的观点更弱。在意见传播的螺旋过程中,一种场域形成的意见向其他场域传播,同时,这一过程鼓励人们要么大声支持某一观点,要么保持沉默,直到一种观点在公共场域占据上风,而其他观点在它的支持者变得哑口无言后从公众意识中消失。这一过程可以叫做‘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发生作用的过程一般是:理性的网民因保持克制而言语温和,而那些思想极端者因肆无忌惮而言语偏激,致使理性的声音不断受到打压,变得越来越微弱,而极端的声音则越来越大;介于两者之间的声音,一部分选择了沉默,另一部分则走向更偏激,最终的结局则变为网络空间中少数极端思想的网民裹挟了沉默的大多数,网络多数暴政出现的便利之门也随之打开了。

数字鸿沟是指在掌握和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人群中存在的差距。可以说,网络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数字鸿沟的影响。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6.2%。这说明,尽管我国网络普及率持续上升,但仍然有2/3以上的中国人不是网民。从这次报告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少数人因占有数字优势而掌握了网络空间话语权,表面上构成了网络空间中的多数,从而引发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并非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意见。

2.2 政府监管的弱化

我国的网络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网民的数量也节节攀升,而政府的监管却一时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需要。政府监管弱化主要表现在:

(1)网络立法滞后,政府监督机制缺位。我国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制定出网络方面的基本法,有关网络监管的规定多是各个部门制定的法规或规章,导致立法层次较低,缺乏法律权威性,法律效力打了折扣。此外,我国网络立法主体较多,例如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导致出现了立法冲突的现象。而立法的主体同时也是监管的主体,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部门间扯皮、踢皮球的现象。

(2)把关人作用弱化,社会监管渠道不畅。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以及新闻审核机构等,信息是从上至下传播的,受众所看到的新闻都是经过把关人筛选、加工后的新闻,媒体对信息的把关很容易,对舆论的掌控也很容易。而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自由、开放使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信息不再是从上至下传播,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弱化。

2.3 公民意识的缺失

公民意识的缺失在网络空间中主要表现为:

(1)公民的自由平等意识缺失。我国传统文化流传数千年,其糟粕的一面使大多数国民缺乏自由、平等的意识,从而孕育出崇拜强权的习惯,形成漠视个体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中则表现为一味听从网络领袖的号召,缺乏自己的理性思考。而网民的年轻化趋势,因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弱,从而在网民群体中埋藏着容易冲动、不理性的定时炸弹。

(2)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淡薄。我国的宪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公民在现实社会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以及网络立法的滞后,绝大部分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权利意识淡薄。他们自认为公民的权利义务在网络空间中是不存在的,从而忽视了他人的个体权利。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往往就是网络多数暴政的诱发因素。

2.4 社会信仰的沦落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因利益诉求不同而极易产生偏见、反感和冲突。与此同时,弱势阶层的利益诉求表达的正常渠道往往不通畅。于是,一部分人就利用网络的自由性在网络空间中宣泄对社会、政府不满的情绪。当看到在网络中曝出代表公权力的官员贪污受贿、代表财富的富豪为富不仁的事件后,弱势阶层的心态便会严重失衡,他们聚集在网上,发表仇官仇富的言论。在网络群体极化的催化下,他们放大了社会的阴暗面,思想变得更加偏激,正常的社会信仰被扭曲,从而演变成一股网络多数暴政的行为。

此外,我国正处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时期,一些人在市场经济中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逐金钱,抛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于是在网络空间中,他们不再顾虑道德和信仰,用玩世不恭和嘻嘻哈哈的态度生存,不可自拔的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集体狂欢中。例如在网络中起哄、恶搞他人,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纯粹的为了娱乐而娱乐,毫不顾忌当事人的感受,使网上刮起一阵低俗、娱乐的不正之风,道德和法律已经被他们置之一旁。

3 网络多数暴政的危害

3.1 摧残个人身心

网络多数暴政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摧残当事人的身心,包括虚拟伤害和现实伤害。

虚拟伤害一般是指当事人身心只在网络空间中受到伤害,没有延伸到其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恶搞是虚拟伤害的主要手段,由于虚拟伤害只针对当事人的虚拟身份,没有危及其现实生活,只要当事人避开网络,就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相对于现实伤害的程度,虚拟伤害的程度较轻。

现实伤害是指当事人所遭受的虚拟伤害从网络空间传播发展到其现实生活中,给当事人的身心带了现实伤害。我们应该注意到,引发当事人受到现实伤害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网民是否对其“人肉搜索”、曝光其隐私。在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被曝光前,网民无法得知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只能在网络空间中对当事人的虚拟身份进行网络语言暴力攻击。而一旦当事人被“人肉搜索”出来后,他就毫无隐私可言,如同被扒光了衣服一样任人羞辱。此时,虚拟伤害便有了从网络空间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条件,只要网民愿意,就可以出现在当事人的工作单位门口,或者住所门前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种现实伤害不仅给当事人带了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更是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当事人自杀。许多经历过“”的人恐怕对此深有体会,不少经受不住语言暴力的人选择了自杀。

3.2 阻碍网络发展

网络多数暴政最突出的危害就是阻碍网络空间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给不实传言乃至恶意谣言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加之把关人作用弱化,大量虚假信息以讹传讹。不仅给网民的利益带来了损害,也使网络的公信力受到质疑。现代网络媒体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追求信息的时效性,网络媒体往往不经过严格的信息审核就将网络上流传的消息出来,从而使许多虚假的信息有机可乘。而有的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甚至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例如“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的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恐慌;听信一句“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市民们大量抢购碘盐,一时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网络空间现在已经成为虚假信息的重灾区,长此以往,网络的公信力就会逐渐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也会受到质疑,从而阻碍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3.3 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多数暴政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由于网络空间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特征,往往一个普通网民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因为众多观点相同或者不明真相的网民会很容易的聚在一起,参与到网络讨论中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这种网络舆论往往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参与者的网上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解决,参与者便会从网上走到街上,用游行集会等群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例如2007年的厦门PX项目事件,厦门市民在网上要求政府搬迁PX项目没有得到政府回应,便在网上组织市民去市政府前散步抗议,事件虽以市政府作出PX项目搬迁的承诺结束,但其反映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郭玉锦,王欢. 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熊光清. 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2011,(3).

第7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产生原因 正负效应 发展趋势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

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时期,人们口中不离“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

任何社会行为的变革总能推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的流变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表现。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新媒介的产生,有可能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纵观人类传播史,传播媒介的变革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社会,人类是“口语社会”;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转向“眼睛社会”;广播电视产生之后,人们的关系开始疏远。而网络产生之后,人类开始“参与社会”。在网络制造的“参与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媒介环境中来,自由发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传媒引起人们认知世界方式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表达思想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改变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网络媒体为信息提供传播形式,也不可能有“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存在。网络的出现,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参与社会”,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据DCCI 互联网数据中心2007 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当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2008年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2009年网民已达3.8亿。在这些网民中,年龄在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上网地点在家、网吧、网校、网络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占60.3%。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大,上网者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上网时间多为休闲时光。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生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他们在休闲时光上网,在这样一个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他们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以社会上出现的有强大影响力的事件为背景。每一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做人不要太CNN”,源自在报道“3・14”拉萨烧事件中,美国CNN对中国的歪曲报道;“躲猫猫”,源自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一男子离奇死亡;上溯2005年的“凉粉”、“玉米”,源自当年娱乐界的大事件“超女”;等等。

无论是哪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母体,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网络时代,网民对当下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看法在当时的语境下传播,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

网络流行语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渗透。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存在两面性,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

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打酱油”、“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这些特殊、简单、幽默的语言背后,都蕴涵着或者复杂或者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有些体现国际关系的改变,有些记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有些在展示经济方向的变革。网络流行语用自己独有的简单、幽默、生动、隐喻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虽然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没有传统大众传媒那种语言严谨、完整的叙事方式,但它同样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角色。

公众的解压阀。网络流行语承担着“解压阀”的作用。部分网络流行语透露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不满和发泄。中国内地的网民中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这部分人年轻有朝气,有文化,有思想,强调个人主义,有着强烈的民主意识,善于洞察社会现象,喜欢用激烈的语言表达思想,用夸张、自由的语言来表达心声。这种夸张语言在相同的语境下引起网民共鸣,迅速传播,引来网民纷纷跟帖,表达同样或者相似的感受。

便于提高网络世界传播的时效性。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网状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关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占用了人们很多时间,以至于各种人际交往的时间也在被压缩。此时,简洁的语言显得十分重要。而网络流行语的简洁恰恰契合了人们这种快节奏社会的要求,一个字符代替一段话,一个句子代替一个故事,便于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交流。比如,一个“玉米”表示:李宇春的歌迷。“躲猫猫”讲述了一个长长的故事:2009年2月12日,24岁的云南男子乔明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里离奇受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事后,警方称其是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墙致死,同样深含着吊诡的语义,有关机关一定在掩饰什么真相。这一网络流行语表达了民众对公权机关失去信任的特殊情感。同样,“酱油男”除了可以代表一个故事,还代表一种心态、一种情感。

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虽寥寥几字,含义却很丰富。在当前的语境下,运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传播思想,无疑提高了人际传播的速度。

创作者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中国互联网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10~29岁的网民占76.5%,这些网民是出生在80后的独生子女,在疼爱的目光下成长,一部分如今已到了步入社会的年龄。但他们缺少现实社会的关注,缺少社会的认同感,很难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就开始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

网络流行语也是对传统语言的一种创新,它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当这种新奇的语言得到快速传播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些语言,创作者也从中获得了认同感、成就感。因此,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些80后的青年获得了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

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带来的负效应

影响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属于一种需要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在得到认可时总能给人带来喜悦感。“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引起广大网民共鸣,使得创作者得到认同感和成功感。特别是那些80后的网民,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急需这样的“认同感”,通过创造“网络语言”而得到满足。也正是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成就和现实社会中的失落,容易造成网民的角色冲突、角色异化,使个体的自我认识模糊、混沌,甚至影响到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结果是,那些年龄较小的网民往往容易逃避现实社会,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造成不良的后果。

语境不同易使人在交流中产生障碍。网络流行语,容易在传播中产生障碍。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但是由于没有共同的语义空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导致无效传播。

中国互联网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10~29岁的网民占76.5%,这一代人恰好是我们所说的“电视孩子”。他们的出生和成长过程是电视的普及过程,电视语言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语言中存在的跳跃的感性成分较多,思维跳跃逻辑性较差。如今再加上越来越隐讳的“网络语言”的使用,如果不放入特定的语境中,很难找出语言的逻辑。而他们的父辈,大都是60后和50后,他们是在纸媒介的包围中形成的语言习惯,充满了理性的思维,语言讲究逻辑。这种“感性”和“理性”、“跳跃”和“逻辑”在交流中相遇,难免会产生无效传播,交流产生障碍。

网络语言还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现在的中小学生写作文满篇使用的网语,老师看不懂,家长不明白,已是屡见不鲜。

容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流行语在迅速传播的过程中和部分缺乏调查能力的网民相遇,容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

网络暴力是网民对已经证实或者未经证实的事件,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人身攻击,已经超过了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更将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后果,违背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

曾经在网络上流行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在各大论坛上流行之后,刺激了网民兴奋的神经。缺乏调查的网民义愤填膺声讨“后妈”,甚至有网民声言要除之而后快。一时间,“后妈”成了前夫所指,经常接到辱骂电话,走到街上被陌生人拦下大骂。由于舆论压力,“后妈”曾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

后来证实,孩子的吐血是患病所致,后妈从未虐待过孩子。但是网络暴力已经形成,一句“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流行,引来无数“道德警察”给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在《新闻联播》中用“很黄很暴力”评价目前部分网页的那个北京小学生。一时间,“很黄很暴力”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言,这个小女孩和家人的相关资料被网友公布到网上,部分网友还截取了新闻片断恶搞小女孩。可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德国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以《逃避自由》为题,探讨了人为了逃避责任而加入群体后表现出的暴虐和放纵倾向,他认为如果这种暴虐被加以正义之名,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愈发的膨胀,并导致群体暴力。

未来的趋势

网络流行语虽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广泛传播,但因其源于现实,所以与当前的社会密不可分。它虽然不属于大众语言,也不是主流语言,但它是时代的反映,是中国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下,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进一步发展,并扩大其影响力。我们不必去推广它,也不需要禁止它,这是中国网络时代的必然现象。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的那样:“每一个新媒介的产生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正是网络媒体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会随着网络的兴盛而兴盛,也会随着网络媒体的衰退而衰退。

参考文献:

1.约翰・维维安[美]:《大众传播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 暴力游戏 暴力倾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网络游戏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最近十几年内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各地警方发现,在青少年喜欢玩的电脑游戏中,其情节内容基本上都带有暴力内容,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由于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存在可能的联系,而当前网络游戏在社会上日益流行,我国还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为此,积极开展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便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在已有的网络暴力游戏的研究中,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接触暴力的网络游戏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论证,主要是通过让被试者玩不同暴力水平的游戏,再分析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因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暴露于网络暴力游戏都导致了暴力行为的产生。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包括研究的可重复性,样本的大小是否足够,信度、效度是否控制,是否有时间次序,以及潜在的虚假因素的影响是否控制,交互影响是否考虑等。而最不足的是缺乏长期的研究以及多角度、多变量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更好地认识网络暴力游戏这个日益流行的现象,探讨其与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关系。

本文以传播学的“涵化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的网络成瘾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的状况。文章考虑了性别、年级、每月可用零花钱、网龄、父母学历、与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因素。

根据相关理论,我们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

(1)暴力游戏:游戏中含有“血腥”、“杀戮”、“战争”、“攻击”、“打斗”等内容的游戏即为暴力游戏。

(2)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根据《大众软件》的划分方式,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A 零级。是指游戏中无任何表现血腥、暴力及非人的内容;B 一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力’面的暗示,有少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场景的内容;C.二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有一定数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行为的内容;D三级。指游戏中有详细表现肢体分裂的过程或状态,有明显的施暴过程以及表现其它非人性的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3)暴力倾向:是指具有暴力的想法且有可能发展成实际行动的一种心理与行动趋势。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16所中学(包括初中5所,高中11所)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574份,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有效回收率是93.2%。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性别比例是4:6;高中与初中学生的比例亦是4:6;其中,将近7/10的被访者就读于省/市重点中学;超过7/10的被访者每月零用钱不高于300元;超过九成的被访学生网龄超过1年。

2 调查工具

通过Excel2007对样本进行数据录入,并以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3 调查程序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3-5月,历时两个多月。调查问卷由课题组五位高校传播学、法学老师在文献资料搜集、分析下制定,并在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在研究变量(被访者认知、态度、行为)确定后,进行变量操作化并设计成问卷。在问卷初步拟定之后,由广东工业大学三位专家共同审读问卷内容、斟酌文字,力求提升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问卷初步确定后,进行了前测与试测以了解问卷的确切性,并依据测验结果对相应题目予以修正。最后确定问卷,并由广东工业大学社工系学生调查组对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三、研究结果

1 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

(1)玩网络游戏的频次与时长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访者(样本为334;约62.4%)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将近15%的中学生每周玩超过5次。

笔者就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的334个被访者进行调查发现,将近半数的中学生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为1-3小时,而超过三小时的中学生有将近三成(样本为98;约32.4%)。

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每周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高中生(t=6.852**)(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女生(t=7.158"*)(见表2)。

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与“性别”显著正相关(t=2.224*)(见表2),但与“年级”、“网龄”无太大关联(见表3)。

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在与父母关系融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536,p

调查结果显示,“每月零花钱”、“父母学历”、“父母关系融洽程度”对沉迷程度也有所影响。每月零花钱1000元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非常明显地高于500元以下的同学(t=4.129*)。父母学历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t=2.536*)。

2 所玩网络游戏的级别

调查显示,被访问的中学生中,有将近1/5(样本是58.约17.4%)所玩游戏的级别在二级及以上(见表6)。且最受中学生喜欢的游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QQ游戏(N=110)、CS(N=50)、CF(N=37)、魔兽(N=28)、卡丁车(N=27)。

相关分析显示,玩网络游戏的级别同被访者“年级”、“性别”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玩游戏的级别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中生(t=4,604**)(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级别明显高于女生(t=5.522**)(见表2)。

父母学历对玩网络游戏的级别也有所影响。父母学历为“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级别要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同学。

2 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与暴力倾向的相关性

(1)不同游戏级别对暴力游戏的认知

从表7可以看出,对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

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的认知,零级和一、二、三级差异显著,零级更不赞同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而赞许度与认可度通常是暴力倾向形成的前提。

(2)对暴力游戏负面影响的认知

本次调查将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设置为三个指标,分别是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导致精神紧张无法放松、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笔者将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中立、不太赞同、非常不赞同赋予分值,分别是10分、8分、6分、4分、2分。所有被访者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5分

3 对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的看法

关于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看法的调查发现,被访中学生中竟然有近六成对暴力游戏的未来发展持明确支持(样本为94,约17,6%)和中立(样本为193,约36l%)的态度。这也印证了上文中得出的中学生对于暴力游戏负面影响认知不够的结论。

4 周围朋友/同学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例子数量

调查显示,被访者周围的朋友与同学中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数量回答“非常多”、“比较多”、“一般”的人数占到44.1%。回答“比较少”、“非常少”的人数占到49.6%。

5 对网络、现实中矛盾的解决方法

调查显示,多数被访的中学生是可以区分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的,针对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虚拟/现实),解决方式也有所区别。对待网络上的矛盾,多数被访者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样本=243,约45.4%),其次,多数中学生选择“同对方就在网上PK”;而对待现实中的矛盾,将近六成的中学生选择“用现实生活中的方式解决”,其次是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而不论网络中的矛盾还是现实中的矛盾,选择“将游戏中的暴力方式复制到现实中解决”的人寥寥无几,前者只占了1.3%,后者只占了1.9%。

6 暴力行为赞同状况

本部分调查中,笔者将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分为五个递进的层次,分别是“暴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暴力只能解决一些问题”、“无所谓”、“不太赞同用暴力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用暴力解决问题”。其中,前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第三个指标(即“无所谓”)表示对暴力行为持中立态度,后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不太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调查发现,有超过1/5的中学生(样本为109,约20.3%)对暴力行为持赞同的态度。这一数据确实应引起青少年教育者及传媒人的注意。

另外,笔者将“暴力行为赞同状况”这一指标同其可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就现有的数据发现,中学生“暴力行为赞同状况”同被访者“性别”、“年级”、“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学历”、“每月零花钱”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正相关,即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与“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正相关,即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越高,被访者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见表8)。

四、结论与讨论

1、所调查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更深,无论是频次、时长,还是游戏级别,都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的频次、级别明显高于高中生。

2、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沉迷程度还与家庭的各因素相关:每月零花钱300元以下和300-500元之间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频次、时长和级别方面差异不大,但1000元以上的青少年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显著高于其他人;父母学历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或研究生及以上的,每周时长和游戏级别明显高于其他人。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

3、青少年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认知不够,只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

4、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一定的暴力思维倾向,玩过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中,超过1/4的人存在崇尚暴力的倾向,且游戏级别越高,崇尚暴力的倾向越大。同时,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也受他们玩暴力游戏的时间及游戏暴力程度影响。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就行为上而言产生的影响较小,

以上结论印证了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即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某些暴力性倾向,不知不觉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现实观,导致了青少年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沉迷网络暴力游戏的程度越深,青少年所受的“涵化”影响也越深。

第9篇:网络暴力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12-01

网络道德教育,是指个体受到网络虚拟世界的道德规范影响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育。二十一世纪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网络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网络虚拟世界与青少年紧密联系,已经成为新世纪青少年的生活基本元素,对当代学生心理与道德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世界前所未有地闯入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来,对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如开阔视野、扩大社交、增添新的生活乐趣等。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如信息过载、垃圾污染、网上交友游戏、网络成瘾,甚至网络犯罪等。

一、网络对学生品德的负面影响

(1)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严重腐蚀学生的思想道德。现在的互联网,只要打开网页,就容易弹出一些黄色、暴力、反动的网站。这些网站的信息往往以吸引人眼球和满足低级趣味为目的,对于判断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一些学生来说,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网络上瘾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中学阶段是个体道德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有调查表明,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心理与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长期沉迷网游,宅在家里或网吧里,学生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而心理损害更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与家庭疏离,与同龄人疏离,不能正常学习与生活,性格孤僻、易激怒,情绪不稳。

(3)沉迷网络游戏易诱发学生犯罪和道德感弱化。经常沉迷于网络,网络消费会使学生滋生开支的“黑洞”,极易诱发他们产生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当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和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严重腐蚀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致使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淡化,甚至变质。网络中充斥着海量的暴力游戏,这些暴力游戏宣扬着暴力至上的处事原则,唯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的错误世界观,极易引起学生群体道德感的弱化,把游戏中的暴力情节转化到现实世界中来。令人担忧的是,当下社会上确实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暴力游戏情节相一致或相类似的案例,引人深思。

二、针对学生开展网络教育的对策

目前,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也积累一些成功经验,在网络拦截有害信息的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和成效。但是不得不关注的事实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中有害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是无孔不入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是严峻的,网络道德规范的更新与教育远没有跟上。许多地方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完全纳入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范畴,缺乏相应的规划与管理。

(1)全面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已经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也立法规范了网吧、互联网运营商的行为。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戒除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与危害。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相关网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教师与家长要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青少年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实现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无缝对接的唯一途径。当前学校的网络有专门的信息管理,但不能否认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网络信息则是无法控制的。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家长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讲座,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教育。在课堂上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同时也必须加强正确的政治意识教育,大力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加强共产主义信念与理想教育。

(3)网络道德教育宜疏导,不宜禁堵。学生对网络世界感兴趣,易接受,喜欢通过互联网接触外部世界,这是客观事实。在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有人认为就是戒断法,切除网络与学生的链接。这种做法极容易引起学生群体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对抗。禁止不如疏导,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对网络虚拟世界有一个正确认识,担负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责任,在更大的教育视域下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学校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入了解与体验他们的心理感受,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改变他们的非理性的需要。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迅猛发展,网络将直接进入课堂,学生课堂学习必将与互联网来一次完全亲密的零距离接触,网络道德教育将成为未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也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广大教师要重视和研究网络教育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