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精选(九篇)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

第1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重建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96-0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同时断裂是比较常见而且比较严重的膝关节运动性损伤,可以因为治疗不当导致膝关节功能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很多的并发症而影响膝关节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最近几年关节镜技术得到很大的发挥,尤其对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更加受益,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可以准确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因为手术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9岁;前交叉韧带断裂36例,后交叉韧带断裂49例,前后交叉韧带均断裂35例。受伤原因均为创伤,其中运动伤25例,车祸43例,施工伤52例。合并膝关节脱位29例、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17例、腓总神经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18例。对于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仅只重建后交叉韧带。对于合并内侧副韧带Ⅲ损伤外侧结构及后外侧复合体或半月板损伤的均做了相应的处理。

1.2 手术方法

硬要联合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膝关节术区皮肤,铺无菌巾,贴护皮膜,驱血后上紧止血带。分别取膝关节前外、内切口进入关节镜,关节镜下进一步探查确诊交叉韧带断裂,移出关节镜。取胫骨结节内侧皮肤斜切口,切口长约2.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浅筋膜,找到股薄肌及半腱肌肌腱,分别用取腱器将二肌腱取出,编织制作备用。

1.2.1 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下分别作前交叉韧带下止点及股骨上止点处软组织清理。胫骨止点的定位在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内侧髁间嵴连线的中点或后交叉韧带下止点前方前方7mm处定位,或通过下止点残端中点定位。在定位器的导引下,从胫骨结节内侧向前交叉韧带下止点胫骨旋入克斯针导针,通过导针用与制作的肌腱直径(6~8cm)象匹配的钻头制作经股骨隧道。在股骨外侧、髁间窝的内壁1~3点(左膝关节)或9~10点(右膝关节),距后壁约4~5mm处作为定位点,通过定位器定位,旋入克氏针导针,制作股骨骨髓道,股骨骨髓道的内下段采用与制作肌腱直径相一致的钻头钻入,长度3.0~3.5cm,外上段采用4.5cm直径的钻头穿透股骨外上方皮质至皮肤外。测量股骨骨髓道的总长度,选择合适的扣板,通过扣板的牵引线将扣板及制作的肌腱从胫骨骨道外口拉入通过股骨骨道拉出,感觉到扣板翻出股骨骨皮质后拉紧制作肌腱下端的尾线、反复屈伸膝关节二十余次、将膝关节置于屈30°位、小腿上段向后压紧后从胫骨骨道外口旋入挤压钉,肌腱下端再用门形钉加固固定。

1.2.2 后交叉韧带重建:常规清理后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软组织。分别在定位器的导引下,从胫骨结节内侧进入,通过后交叉韧带下止点(在胫骨髁后缘中点或稍偏外向下约1.2~1.5cm处)制作胫骨骨髓道、在股骨髁间窝内上方后交叉韧带上止点处进入向股骨内上方钻出制作股骨骨髓道。将制作肌腱常规拉入固定,其方法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肌腱、骨道制作及肌腱拉入固定。在前交叉或后交叉韧带重建后应在关节镜下屈伸膝关节,检建的韧带位置是否合适,有无卡压,以便调整。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关节腔及创口,依次缝合、关闭创口,无菌辅料包扎。棉花退常规包扎患肢,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血栓形成及支持疗法,切口定期换药,术后两周拆除切口缝线。术后膝关节外固定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麻醉恢复后即鼓励患者作踝泵练习及股四头肌舒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术后0~4周左右推髌骨锻炼,防止关节黏连。4~9周被动屈膝关节0~90°,8~12周被动屈膝关节0~120°,膝关节由部分负重循序渐进到12~16周完全负重。避免过早完全负重、过早过度主动的膝关节屈曲锻炼。

2 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8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重建韧带胫骨末端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有2例患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前抽屉试验明显松动,可能与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不恰当,过早过度主动活动有关。

3 讨 论

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患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时、特别是快步行走时患膝关节不稳定、打软腿。临床通过Lachman氏试验、前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重力试验等物理检查,结合X线片、MRI检查诊断,最终的确诊是关节镜下进一步诊断。近些年来,特别是高能性膝关节损伤、关节脱位患者,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外侧结构损伤、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及髌韧带损伤日益得到重视,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许多学者认为应早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修补损伤严重的内外侧副韧带,特别是后外侧复合体[2,3],以尽量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急性膝 关节损伤患者入院后还要注意血管神经损伤的检查,以免漏诊。Bin等报道对于前、后交叉韧带均断裂的患者,一期重建后交叉韧带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前方不稳时可不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本资料中前、后交叉韧带均断裂的35例患者,我们只进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随访时膝关节前方稳定性良好,未再行二期前交叉韧带重建。但本资料术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有待于长期随访进一步观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韧带重建手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后期应该针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制定一系列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丹,王建红,王乐.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J]. 北方药学,2013,11:188.

[2]李卫平,宋斌,杨睿,张正政,王立晖.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的中远期疗效对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05:939-943.

[3]狄正林,张经纬,何志勇,章军辉,冯建翔,徐荣明. 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双侧绳肌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01:18-20.

第2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属于常见的运动性损伤[1],韧带损伤后容易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的问题,甚至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继发退行性膝关节炎。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被广泛引用于前交叉韧带的重建领域。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作为手术的后续工作,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膝盖功能,提高韧带重建手术的效果。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40例韧带重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40例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并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接话,而另外20例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人员术后的康复情况。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0例患者,其中3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19-52岁,平均34.6±1.2岁;18例为左膝损伤,22例为右膝损伤。韧带损伤原因:16例由交通造成损伤,9例由坠落造成损伤,15例由体育运动造成损伤;22例为单纯韧带损伤,18例为联合性韧带损伤,(内侧半月板、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中的任意组织受到损伤);26例为急性韧带损伤,16例为陈旧性韧带损伤。本文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2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期等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机访问。

1.2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 (20例) 与对照组( 20例) ,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即在手术前制定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康复计划,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以及康复知识的宣教。同时,护士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后,指导病人做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对照组患者进行骨科常规治疗的护理和指导

2、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方法,手术后在护士指导和宣教下患者自行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2];实验组在骨科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干预,即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康复护理指导、术后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

2.1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热忱接待患者,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膝关节不稳定,出现膝盖屈伸和负重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希望通过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来恢复膝盖功能,解除患者的身体痛苦,但患者不了解手术过程和效果,心中对手术的成功性表示怀疑。同时,医护人员让患者了解膝关节功能恢复需要漫长的康复时间,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使其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

(2)术前康复指导

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术前康复训练的目的、注意问题和训练后的效果。同时,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规律呼吸、放松精神和转移注意力,以此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和不适[3]。医护人员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肌肉收缩的方法,以此进行足趾、踝关节和膝关节的伸缩训练。患者在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干预训练的时候,应该铭记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2.2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后6小时内需保持平卧姿势,并观察伤口渗血和疼痛情况。患者术后下肢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出现关节腔内积液,所以进行加压包扎。患者保持膝关节屈伸,并抬高腿30°。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循环,防止出现下肢肿胀,而且减少关节腔内积液[4]。术后6小时内膝关节位置放置冰袋,以此减轻患者关节肿胀和疼痛。

2.3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一般可分成3个阶段,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第1阶段(术后3周以内)

术后当日患者需要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然后放松,但不产生任何关节活动。依据上述方法,每日进行200次左右的训练,50次为一段训练。患者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应该最大限度地、有节奏地进行屈伸,防止出现频率过快和动作不到位的现象。股四头肌收缩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肌肉萎缩,为后期康复护理干预奠定基础。术后1天患者进行踝关节训练,髌骨推移训练和下肢抬高训练。患者下肢抬高约10,慢慢放下后再抬起。患者下肢抬高高度逐渐增加,但不能超过45°,每天3次,每次18分钟。术后早期可以伸缩膝盖,防止髌骨囊黏连,帮助膝关节恢复。术后第4天采用被动关节器进行训练,伸缩范围为30°以内,每日增加10°[5],每次2分钟。术后第7天,患者被动驱膝幅度达到90°,术后第14天,患者被动屈膝达100°。

②第2阶段(术后14周以内)

在第一阶段的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强化患者下肢肌肉和关节屈伸训练,股四头肌收缩每日500次,并增加下肢抬起的角度和动作的维持时间;术后第2-4周,患者负重力逐渐增加,第4周后独立负重行走,第6周后可以患者可以主动进行下肢伸缩,幅度在90°以内;术后第7周后,患者增加半蹲式屈膝训练,增加屈伸角度,每日3次;术后第10周后,患者增加屈伸训练,其目的在于强健肢体。患者双脚分开,上身挺直[6],手握护栏,保持下蹲姿势;术后第84日以后,患者可以进行抗阻训练,诸如,自行车训练。然而,训练强度不宜过大,每次15分钟为宜,每日3次。

③第3阶段(术后25周以内)

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强化膝关节运动,所以膝关节屈伸幅度为140°以内,主动膝关节屈伸幅度为120°以内。同时,患者不断进行身体平衡、阻力和关节的训练,诸如,自行车、游泳和快走等运动,避免进行动作剧烈的运动。

2.4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Lysholm方法对韧带重建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其中100-95为优秀,代表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95-80为良好,代表恢复效果明显;80-60为可以,代表具有恢复效果;0-60为差,代表无恢复效果。

3 统计学意义

上述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 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本组患者韧带重建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0%,实现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 01 ),如见表1所示。

表1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分析

注释:相对于对照组来说,P<0.01

5、讨论

5.1 康复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韧带重建术。目前,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忽视了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使得患者长期处于关节肿胀、渗血和不稳定的状态。康复护理干预作为韧带重建术后的主要辅助方法,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韧带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术后痛苦。术后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增加外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实验组20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实现手术前的心理辅导,消除手术恐惧心理;手术后的阶段性训练,快速恢复膝盖功能。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韧带重建术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5.2 科学地康复训练可以巩固手术效果

术后康复护理干预要抓好时机,尽量早地进行干预,缩短患者的痛苦时间。实验组的研究数据显示: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效果,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参考文献:

[1]李巍,潘洁,丛芳.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6):549-551.

[2]刘绪凤,高士杰,尹艳平,等.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的关节镜治疗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8,(1):119-120.

[3]谢伟红.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功能恢复的影响[M].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6.

[4]张三英,魏艳琳,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的护理.航空航天医药,2010,(12):2318-2319.

第3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键词】

关节镜;膝关节损伤;护理

关节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病例1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科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治疗的膝关节损伤140例,其中男91例,女49例;年龄16岁~55岁;致伤因素:运动伤72例,交通伤35例,直接撞击伤25例,行走扭伤18例;其中单纯半月板损伤62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7例;单纯后韧带损伤13例;半月板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巧例;半月板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12例;胫骨棘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4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10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股骨裸骨折3例。

1.2 治疗方法 均通过关节镜进行膝关节检查,在镜下进行半月板缝合、成形、次全切除;关节镜下骨一骸键一骨,半睦肌、股薄肌腆结嵌人固定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胫骨棘骨折撬拔复位内固定;关节镜监视下经皮撬拔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股骨裸骨折。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大多因突然外伤引起,起病急,突如其来的疼痛及肢体活动受限制,使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因素,护士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妥善安置患者,耐心讲解关节镜手术的先进性及安全性等优点,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 床上大小便训练膝关节损伤者术后患者不能负重,需卧床休息,大小便很不方便,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认真检查手术区域及临近皮肤有无伤口或感染灶,术前教会患者怎样进行术后的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锻炼,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术前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后大多数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恢复也较快。

2.3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注意关节是否肿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的肢端血液循环以及敷料渗血情况,注意观察弹力绷带的松紧度,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患肢肿胀情况发生;患肢术后当天抬高患肢20°~30°,将软枕放在患肢下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减轻膝部的韧带张力。

2.4 功能锻炼 膝关节损伤后在组织中的纤维化出现较早,如果不活动4 d左右即可能出现关节受限,损伤的关节固定2周就可以结缔组织纤维束带形成,使关节功能丧失;故术后第1天疼痛减轻就开始行CPM锻炼。起始度10~30度每次30 min,2~3次/d,循序渐进,也可在术后第1天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可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下床活动时间,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大幅度减轻,一定要避免患者因感觉好而过早进行下床锻炼,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指导下床时间,下床之前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扶拐下地,避免患肢负重,防止跌倒;出院前为患者制定详细具体的康复计划,使其能按照计划进行康复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患肢过度负重,继续进行膝关节主动和被动锻炼,逐渐加长行走的时间。

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术后膝关节活动正常,能进行日常工作生活;良,术后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偶有疼痛,能进行日常工作生活;中,术后膝关节活动略受限,时有疼痛,能进行日常工作生活;差,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持续疼痛,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生活。术后5年随访:优96例;良41例;中13例;差0例。

4 讨论

以往膝关节外伤,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及羊节周围骨折等多采用开放手术,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术后康复慢,且有关节黏连、强直等并发症。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膝关节损伤均可通过关节镜来进行修复和重建,关节镜手术使许多关节手术在不切开关节的微创条件下完成,真正做到了诊断准确,手术精确度高,损伤小,康复快,效果好。总之,关节镜是目前治疗膝关节急性损伤较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它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正确的出院指导,是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敖英芳.膝关节镜手术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 管金艳.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22.

第4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健词] 关节镜;重建术;绳肌;后交叉韧带;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39-02

后交叉韧带(PCL)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在保证膝关节后直向稳定与旋转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1]。在屈膝30°和90°时,PCL承受85%~100%的后向应力。PCL损伤后使膝关节稳定性改变,行走时关节面受到冲击,进而导致关节蜕变和功能丧失[2-3]。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利用自体绳肌肌腱单束四股在关节镜下重建PCL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院2007年11月~2012年2月共收治PCL 断裂患者80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8~55岁,平均36 岁。病程15 d~2年,平均3.5个月;左膝23例,右膝57 例;受伤类型:运动损伤67例,交通伤13例。23例伴有半月板损伤,5例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患膝MRI检查,均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和部分膝后内或膝后外复合体的损伤。

1.3 手术方法

常规膝前外侧及膝前内侧入路行关节镜检查,切除破碎的半月板和其他残片,明确诊断,再行关节镜下取自体绳肌PCL重建术。

1.4 护理方法

1.4.1 手术前 制定康复计划,让患者在身心两方面为术后康复做好准备,教会患者一些术后的训练动作。定做术后支具,教会患者如何穿卸。陈旧性损伤的患者术前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使关节活动度尽量达到正常;肌力训练达到最大肌力;步态训练以恢复正常步态。术前关节功能及肌力的恢复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手术前还应避免以热疗为主的物理治疗以免增加术中出血[4]。

1.4.2 手术后 第一阶段(0~2周),康复目标:减轻疼痛,控制术后肿胀与渗出,重获膝关节的伸直能力以及肌肉的力量,膝关节的活动度达到0°~90°,渐进性负重。方法:术后患者弹力绷带包扎,卡盘式膝关节支具伸直位固定,抬高患肢,给予膝部冷敷,以控制术后肿胀与出血,减轻疼痛。术后第1天起立即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收缩5 s,放松10 s,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每日练于500次;踝泵练习,嘱患者最大限度地有节奏地伸屈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直腿抬高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30°,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次/d;推髌骨训练,内外推髌骨,防止膝关节粘连;侧抬腿练习;平衡训练:后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受器受损,平衡功能下降,应早期进行本体感觉训练,患者可以50%负重时,就可以用不同质地的平衡训练垫进行本体感觉训练。术后1周支具保护部分负重,同时开始被动活动器(CPM)功能锻炼,一般从30°开始,每日增加5°~10°,每日2次,每次40 min[5]。

第二阶段(术后3~6周),康复目标:术后第3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要求术后4周内屈膝活动度达到90°,术后6周内达到或者超过120°,髌骨活动良好,恢复正常步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上阶梯练习。方法:随着股四头肌控制能力的提高,将支具活动范围调到0°~50°,可满足平地步行的需要,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负重,间断扶拐步行以恢复正常步态,当行走无痛时,可以去掉拐杖。随着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增加,可进行0°~45°半蹲练习;向前后,侧方跨步训练;继续加强平衡训练,多种不同平面的平衡及平衡干扰训练;当ROM达到110°~150°时,进行标准功率自行车训练[6]。

第三阶段(术后7~14周),康复目标:术后3个月内在支具伸膝位保护下可以行部分直至完全负重。提高下肢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ADL)能力,无痛且很好的控制下阶梯训练[7]。方法:继续加强ROM训练,直至恢复正常;增加下肢的肌力和灵活性,在倾斜的跑台上反向行走并逐渐增加倾斜角度,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的肌力;渐进性增加静蹲时间;下阶梯训练应由低向高,在无痛下进行[5]。

第四阶段(术后15~22周):康复目标:能无痛跑步,能满足日常活动的最大力量和灵活性的需要;跳跃功能患膝达到健膝的75%以上;为患者重返运动做准备。方法:进行向前跑训练,短距离加速跑和长距离慢速跑;在可耐受的范围内渐进性进行抗阻训练和灵活性训练;如果患者能在5 s之内用体重的60%静蹲5次就可进行功能性往返训练,由简单到复杂(如双腿跳)[2]。

第五阶段(术后22周后):康复目标:术后第4个月开始各种灵活性训练。全面恢复日常活动,运动员满足专项运动要求;跳跃功能患膝达到健膝的85%以上;患膝肌力达到健膝的85%以上。方法:继续强化下肢力量,灵活性,抗阻训练,至肌肉疲劳为至。游泳(开始时禁止蛙泳),慢跑,跳绳等。在次期间重建的韧带处于塑形期,不够坚固,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专项运动应戴护膝保护,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急停急转”运作[8]。

2 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I/甲愈合,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膝关节不稳定感均消失,无伸膝活动受限,屈膝活动度115°~140°,平均125°。术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术后3例Ⅱ度松弛,1例Ⅲ度松弛,其余均为Ⅰ度松弛。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优66例,良14例,平均积分(89.3±1.9)分。根据IKDC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A级65例,接近正常B级15例。

3 讨论

术后经过系统正规康复训练,可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及体育活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的髌韧带动力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患者功能的早日恢复十分重要。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目的是恢复一个稳定、无痛、保护良好运动的膝关节,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还要从主观上鼓励患者,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随着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技术的不断改进,康复治疗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玉杰,敖英芳. 膝关节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167.

[2] Chan KM,Freddie FU. 骨科运动医学的最新观点与争论[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4-131.

[3] 郭万首主译. Turek骨科学原理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2-421.

[4] Pasler HH. Neue techniken knieechirugie[M]. Heidelberg:Steinkopff Verlag Darmstradt,2002:72-78.

[5] 田伟. 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6-1031.

[6]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0-81.

[7] 张洪主译. 简明骨科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6-358.

第5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1月在本院行膝关节镜治疗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岁。半月板损伤13例,关节游离体4例,骨性关节炎5例,盘状半月板4例,滑膜炎6例,韧带损伤9例。对照组39例,男2l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岁。半月板损伤11例,关节游离体5例,骨性关节炎6例,盘状半月板3例,滑膜炎5例,韧带损伤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损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05)。

1.2护理康复训练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观察术口渗血情况、患肢末梢血运、患者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出院后指导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坚持在家功能锻炼。康复组:

(1)术后6h去枕平卧位,患肢抬高约30.,局部冰敷,利于减轻患肢肿胀及血液循环。常规上心电监护,了解患者术后生命征。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有无疼痛、肿胀、麻木等异常。注意患肢的术口外敷料渗血程度。术口放置引流管的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无渗血,如有问题及时检查术口及对症处理,留置24h-48h无异常后拔除。术后3~5d下床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早期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膝关节镜手术创伤小,但对关节内组织会有不同程度创伤,部分患者因术后疼痛拒绝早期功能锻炼。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使其主动配合,护士在旁监护,循序渐进,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锻炼力度,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并发症。内容: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膝关节伸屈练习、CPM机及膝关节被动锻炼、早期下床活动、压腿运动等。下床活动之前采取坐位,身体适应后再拐杖及护理人员扶持下地,防止血压突然降低致摔伤。出院前制康复方案并嘱患者执行,保持乐观的态度。

1.2.2疗效评定术后5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裂对患者的跛行、支持、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上楼、下蹲8个项目进行等级评分。总分为100分,优为>91分,良为81—90分,中为71—80分,差为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检验,P

2.结果

术后5周,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

第6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侧副韧带;交叉韧带;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韧带损伤多由于外伤所致,患者剧烈疼痛、关节及周围肿胀、皮下有瘀斑、关节有积液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治疗方法较多,现将本病目前的诊治状况综述如下。

1病因[1-5]

1.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①内侧副韧带损伤:为膝外翻暴力所致,即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②外侧副韧带损伤:主要为膝内翻暴力所致,即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

1.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①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伸直位下内翻损伤和膝关节屈曲位下外翻损伤都可以使前交叉韧带断裂。②后交叉韧带损伤:无论膝关节属于屈曲位或伸直位,来自前方的使胫骨上端后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后交叉韧带断裂。

2症状和体征[1-4]

2.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①内侧副韧带损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受伤后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股骨内上髁或胫骨内髁的下缘处有压痛点,膝关节内侧分离试验阳性。若为完全撕裂,在局麻下伸膝拍X光膝正位片,可见膝关节间隙内侧增宽。②外侧副韧带损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受伤后膝关节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头处有压痛,膝关节外侧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撕裂者,可有异常内翻活动,拍正位片时,可见膝关节间隙外侧增宽。

2.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深部,严重暴力可造成其损伤。暴力作用于小腿上端,胫骨向前方移位时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向后移位时造成后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时有一种撕裂感,疼痛剧烈并迅速肿胀,关节内积血,功能障碍,晚期病人行走时膝关节松动,失去稳定。抽屉试验、拉克曼试验、轴移试验均阳性;X光片显示胫骨向前或向后移位,或见胫骨棘撕脱之骨片;磁共振检查可清晰显示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藏的骨折线,关节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和处理交叉韧带损伤也十分重要。

3客观检查[1-5]

3.1X线检查在局麻下,伸直膝关节,按上述检查方法,强力使膝内收或外展,拍正位X线片,如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伤侧关节间隙增宽。

3.2 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藏的骨折线。对前后交叉韧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5%及100%。

3.3关节镜检查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十分重要。

3.4确诊交叉韧带损伤还有以下试验方法①抽屉试验:患者平卧床上,屈膝90°,屈髋45°,足呈中立位平放于床上。医生用大腿抵住患者足部,双手握住胫骨上端用力前后推拉,如胫骨上端向前移动很大,证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如果胫骨上端向后过多移动,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②拉克曼试验:屈膝25°做抽屉试验。术者一手抓住大腿,另一手抓住胫骨上端,肌肉松弛时,将胫骨拉向前方,并注意向前移动的尺度。③轴移试验:病人仰卧位,髋关节外展,胫骨外旋,或中立位,屈膝20°,医生用双手握住小腿上方,肌肉放松,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检查者给以轴心挤压及外翻应力使膝屈曲,反复复位,再现了膝部不稳的表现。④KT-1000关节韧带尺:用以检查和测量患者膝关节松弛程度的仪器。病人卧位,将韧带尺放于小腿前方,传感器垫放于髌骨和胫骨结节上,经过手把提拉力在15磅、20磅时听到声响,仪表显示数据,患侧与健侧对比数值之差超过了3 mm即可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⑤前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可以采用自主试验,检查方法如下:病人仰卧,患肢大腿下垫一硬枕,使患膝屈曲30°~40°,医生不用触及伤腿,让病人尽力放松腿部肌肉。让病人伸直膝关节,抬起小腿,足跟离床,再放下足跟,放松股四头肌。医生从外侧面观察膝关节的活动。如系前交叉韧带损伤,伸膝时,外侧胫骨平台在股骨髁上向前滑动,造成向前的轻度半脱位,膝关节松弛回到屈曲位时,可见胫骨平台向后移动,向前的半脱位复位。健侧膝可做同样的试验进行对照。

对膝关节前向不稳采用前抽屉试验(ADT)、拉克曼试验、轴移试验,对膝关节后向不稳采用后抽屉试验(PDT)。

4治疗

国外大量文献报告认为关节囊内韧带(ACL和PCL)损伤后不能自发性修复,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修复。关节囊外韧带(MCL和LCL)损伤后有较强的自愈能力,特别是对MCL断裂不需要外科手术修复[1-4]。

4.1治疗原则[1-5]

4.1.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 ①内侧副韧带损伤:在急性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疼痛严重者可用氟美松磷酸钠局部封闭以减轻疼痛和水肿。慢性期可进行热敷、股四头肌锻炼等疗法。按摩手法治疗也有效果,可让患者仰卧床上,屈髋屈膝。医生扶膝握踝,一面以扶膝之手指揉按内侧副韧带处,握踝之手摇转小腿,再伸直下肢,然后双手合抱膝部揉捻。开始练步时,鞋跟内侧应垫高1 cm以防内翻。若为部分撕裂,可屈膝30°固定,并积极锻炼股四头肌,若为完全断裂,可以手术修补,用半腱肌或股薄肌腱固定于股骨内髁。②外侧副韧带损伤:比内侧副韧带损伤一般要轻,宜休息,在保护局部相对稳定前题下进行肌力锻炼。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可用手法治疗,患者侧卧床上,伤肢在上,助手固定大腿,医者一手扶膝按揉伤处,一手握踝摇转小腿,交替作拔伸、屈髋、屈膝,按揉伤处。即使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因髂胫束和股二头肌能部分代替外侧副韧带的作用,因而也不会造成严重的障碍。是否手术修补可酌情取舍。对陈旧病变关节不稳的患者,可利用阔筋膜和股二头肌腱移植,重建韧带。

4.1.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膝交叉韧带损伤以不全撕裂为常见,可先抽尽积血,然后用长腿石膏管型屈膝30°固定6周。在上石膏管型时,在石膏管型即将硬化成型之前,对前韧带损伤的病人,应将胫骨向后推,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应将胫骨向前拉。鼓励病人尽早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若为完全撕裂的病人,则宜手术修补,重建韧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凡不满2周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应争取手术缝合,目前主张在关节镜下做韧带缝合术。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目前的意见偏向于在关节镜下早期修复。术后用长腿石膏托固定膝部于20°位4周。

应当注意的是,本病多与半月板损伤、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存在,应对病人做周详检查,处理时要全面考虑病情,以求治疗完全。

4.2具体治疗方法

4.2.1非手术疗法

4.2.1.1物理疗法①冷疗法:冷疗法是通过传导(如冰敷)和汽化(如冷气雾治疗)作用,使病变部位的温度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的温度,但在0℃以上。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常使用这种方法。冷疗法能减轻水肿,减轻疼痛,有效地诱导肌肉松弛。Mac Auley[6]认为冷水浸湿的毛巾做冷疗法,10 min重复一次是最有效的,但不主张持续冷疗法。Raynor[7]研究发现冷疗法可以缓解韧带重建手术后的疼痛,但对术后活动范围改善没有统计意义。②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高频机械振动,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细微按摩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及多种理化效应。超声的温热效应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痉挛,促进胶原纤维分解,松解粘连;微声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结构、功能及渗透性,刺激组织修复;低强度超声产生的稳定空化对组织损伤修复有利;Warden[8]发现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加速韧带愈合,有利于韧带损害的早期恢复。③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一定部位,使磁力线透入深部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磁疗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水肿,提高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消肿、镇静、镇痛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有效率在90%以上。④高压氧疗法:高压氧能改善组织供氧,减少组织损伤后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进一步损伤,并提供足够的氧来促进组织修复。⑤微电流:Lambert[9]研究发现跨膜微电流治疗能减轻肌肉损伤的严重症状,其机制不清,可能与肌肉损伤后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的动态平衡有关。⑥射频:对组织透热深,有较好的热效应,对慢性韧带损伤有较好的疗效。韩文良等[10]采用射频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0例,治愈69例,好转11例,总有效

率100%。

4.2.1.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Shaw[11]等实验证实股四头肌锻炼能更快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并能增强膝关节的稳定。Grant[12]等研究发现有监督的最低限度性结构性康复方案在ACL损伤重建后头3个月比标准物理治疗更容易达到膝关节可接受的活动范围。Eastlack[13]等认为膝关节ACL修复后下肢正压步行对疼痛缓解有重要的作用。Mandelbaum[14]等发现女性足球运动员进行本体神经肌肉训练能直接有利于减少ACL损伤发生率。

4.2.1.3手法依次为:①医生用双手掌轻轻按揉膝关节周围肌肉3~5 min,轻推两侧副韧带5~10遍使软组织充分放松。②医生用双手大鱼际由下至上揉膝关节两侧副韧带5~10遍。③医生用双手大拇指由下至上轻推理顺侧副韧带,再用拨法松解粘连的韧带和组织约5 min。④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各按揉1~2 min。曾海辉等[15]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手法配合红外线治疗60例膝关节活动障碍,结果膝关节活动度ROM明显改善。何建华[16]采用手法按摩结合中药外敷和超短波治疗急性膝关节副韧带损伤取得较好疗效,65例中,痊愈48例(74%),显效17例(26%),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4.2.1.4针灸和银质针疗法①常规针灸:可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留针30 min。李钢[17]采用一次多针刺法,即找准压痛点或穴位,重手法提插,得气后在此针周围旁开3.3 cm左右向病灶另刺4~8针使各针尖均达痛点,留针30 min。共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100%。②银质针疗法:选取侧副韧带压痛点,使用15 cm、直径1 mm银质针15~30枚围痛点间1.5~2 cm环型排列,垂直进针,留针,用艾球套于针柄上,点燃,拔针后皮肤包扎3 d。乔奎元[18]采用银质针治疗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9例,结果痊愈48例,显效2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6%。

4.2.1.5小针刀小针刀可以对粘连的软组织实施闭合性松解术,起到松解粘连,松弛肌肉,达到恢复韧带和肌肉功能的作用。赵元福[19]采用小针刀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120例,结果痊愈90例(75%),显效18例(15%),好转6例(5%),无效6例(5%),有效率为95%。王茂锋[20]采用小针刀配合痛点阻滞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03例,结果痊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治愈率79.6%,有效率为98.1%。

4.2.1.6神经阻滞疗法用10 ml 注射器抽取0.1%亚甲蓝复合液10 ml(0.75%布比卡因5 ml、维生素B121.5 mg、地塞米松5 mg、0.1%亚甲蓝0.5 ml、注射用水5 ml),在压痛点处标记刺入深处,回抽无血后,将药液注入患处,每点注入2.5 ml。王茂锋[20]采用痛点阻滞结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03例,治愈率79.6%,有效率为98.1%。

4.2.1.7中药外敷何建华[16]采用中药外敷(药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羌活、独活、木瓜、大黄、枝子、血竭,将上述药物制成粉末,加适量高度白酒制成药酒,用药棉蘸药酒,用弹性绷带包扎),同时还进行按摩和超短波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5例,有效率为100%。

4.2.1.8矫形器外固定[5]国内有研究认为加锁膝关节铰链矫形器配置,有利于膝关节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功能训练,有效解决制动与功能训练之间的矛盾,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综合功能。还发现与关节连接的外固定能减少各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压力,减少交叉韧带不足时的前后平移。肢具还能对患者不稳定性感觉和功能康复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4.2.2手术[2-4,21-22]

4.2.2.1手术原则和方法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宜在10~12周膝关节获得较好的功能后进行,但也有学者主张早期进行重建手术;对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往主张不用手术治疗,只须股四头肌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早期行重建手术;目前多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定位准确,创伤小。

4.2.2.2关于韧带损伤国内治疗有以下进展 ①有切开关节向关节镜下手术转变,有大切口向小切口转变。②损伤的分度与治疗:对Ⅰ度交叉韧带损伤可保守治疗,对ACLⅡ和Ⅲ损伤应该行ACL重建手术,对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损伤也主张早期行重建手术。③对多发韧带损伤主张在急性期过后待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再进行关节镜下手术。④采用髂胫束、髌腱、半腱肌腱、同种异体组织及人工韧带重建交叉韧带。

4.2.2.3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训练王惠冰[23]对关节镜下ACL、PCL重建手术并修复内侧副韧带的8例患者术后进行三个阶段性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后0~7 d):从第2天开始,着重进行双下肢主动抬起和下压膝关节练习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同时进行强化夹紧大腿的动作,锻炼股内收肌,以稳定膝关节。第二阶段(术后8~14 d):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CPM练习,术后第10天开始坐位伸屈膝训练,并逐渐进行阻抗练习以利于发展肌力。第三阶段(术后15~21 d):继续加强患膝活动度的训练,使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90°以上。开始可借助步行器行走,进行平衡能力练习,加强步态指导,纠正异常步态;进行上下楼梯练习,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练习。经过康复训练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5)°,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25±1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0±6)分,KT2000时患/健膝比值为(2.6±3.8)mm/(2.4±3.0)mm,关节稳定性和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磊,编著.膝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95-221

2孙康.有关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诊治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626-627

3王立德,潘孝云.国内诊治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概况和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5,28(5):7-10

4林霖.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3):31-34

5岳亮,张长杰. 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63-64

6Mac Auley DC.Ice therapy:how good is evidence? Int J Sports Med,2001,22(5):379-384

7 Raynor MC,Pietrobon R,Guller U,et al.Cryotherapyafter ACL,reconstruction:a meta-analysia,J Knee Surg,2005,18(2):123-129

8Warden SJ,Avin KG,Beck EM,et al.Low-intensity pulsedultrasound accelerates and a anti-inflammatory dug delays knee ligament healing. Am J sports Med,2006,34(1):1094-1102

9Lambert MI,Marcus P,Burgess T,et al.Electro-membrane microcurrent therapy reduce signs and symptoms of muscle damage. Med SciSports Exere,2002,34(4):602-607

10韩文良,杜杰,金强.射频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5):334

11Shaw T,Williams MT,Chipchase LS.Do early quadriceps exe-rcises after the outcome of ACL 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ed.Aust Physiother,2005,51(1):9-17

12Grant JA,Mohtadi NC,Maitland ME,et parison of home versus Physical therapy-supervis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m J Sports Med,2005,33(9):1288-1297

13Eastlack RK,Hargens AR,Groppo ER,et al.Low body posi-tive-pressure exercise after knee surgery.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1:213-210

14Mandelbaum BR,Silvers HJ,Watanabe DS,et al.Effectivenessof a neuromuscular and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program in prevent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females athletes:2-year follow-up. Am J Sports Med,2005,33(7):1003-1010

15曾海辉,金冬梅,燕铁斌,等.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1):692

16何建华.按摩结合外敷中药和超短波治疗急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5,21(8):25

17李钢.一次多针配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J].临床医学,2006,26(4):87-88

18乔奎元.银质针治疗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J].中 国正骨,2005,17(12):42

19赵元福.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2):22

20王茂锋,张月宇.小针刀配合痛点阻滞治疗膝关节内侧 副韧带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10):52-53

21腾学仁,赵永生,周伦,等.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的技术经验与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5):10-11

22李瑞平,张建利,许光耀,等.栓桩式固定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316-317

第7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关键词:关节镜 交叉韧带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22-01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膝关节前后交又韧带同时损伤断裂多见于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常伴有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膝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1]。随着科技的发展,最近几年关节镜技术得到很大的发挥,尤其对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更加受益,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可以准确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因手术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对32例该病患者在关节镜下一期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术后采用可调式支具外固定保护、分阶段进行被活动、主动运动等综合康复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8~58岁,平均为34岁。车祸致伤11例,运动伤21例。13例合并半月板撕裂,5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表现: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者有明显的撕裂感,常可闻及撕裂音,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患膝不稳且不能负重,膝关节活动受限,均采用异体肌腱植入术在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多为青壮年,病因突发。突然受伤,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表现为焦虑、烦躁、怕残废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关节镜手术属微创手术,对机体损伤小,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让患者了解手术必要性、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过程,以取得其信任,让患者知道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股四头肌萎缩,使他们解除顾虑,保证患者处于治疗最佳状态。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时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始终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常规的皮肤准备。术前禁食禁饮,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的训练,防止因环境和的改变而出现大小便的障碍。教会患者如何使用便器,并教会患者促进排尿的方法。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确保手术按时进行。

2.1.3 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即让患者了解康复的原理和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即在肢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2.1.4 指导关节活动支具的使用。关节活动支具的应用时关节外科中取代石膏固定的重要革新,支具控制关节活动度既简便、安全、又可靠。专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现代支具应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能及时解决佩戴支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正确掌握支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症的变化。术后平卧6小时,定时观察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发现渗血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2.2.2 基础护理。术后患者卧床,发热及刀口疼痛等因素常导致患者饮食欠佳、便秘等。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尽量为患者调节饮食,多补充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以防止便秘。鼓励患者尽量在床上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问题以及活动健肢,以树立自信心,促进恢复。

2.2.3 患肢血运观察。术后患肢全长均匀棉垫加压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天,以防止关节内出血和积液,观察患肢血运、皮温、感觉、踝足趾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皮肤颜色发紫、肢端麻木、肿胀疼痛难忍,说明加压包扎过紧,静脉回流受限,造成血循环障碍,立即给予适当松解。

2.2.4 患肢。抬高患肢,使膝关节固定在屈膝30°的位置,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以利伤口愈合。小腿近端后侧垫一软枕,术后3~5天可扶戴支具不负重下地活动。

2.2.5 疼痛观察护理。术后常规给予止痛药,缓解患肢疼痛,术后5-8小时内出现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张力大、皮温高、甚至全身发热,患肢不能直腿抬高,考虑关节积血导致,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关节腔穿刺抽血,患膝继续加压包扎。

2.2.6 并发症的观察。脂肪栓塞,感染,膝关节血肿。

2.2.7 康复训练。术前应敬告患者交叉韧带重建后,并不意味着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只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开始,不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韧带重建的效果就难以体现,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关节的稳定性、全身情况和运动类型来制定膝关节运动的时间。

(1)可调式支具的作用:固定膝关节,手术后48小时后,小切口进行换药,0~6周膝关节在佩戴可调式支具的情况下0°为行走,第1周在支具的保护下,扶双拐可完全负重。第2~3周在支具的保护下,扶双拐可完全负重,休息时膝关节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

(2)肌力的训练:术后第1天,进行踝泵运动锻炼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主动抬起和下压膝关节的练习,每次持续5-10秒,反复练习,以防止术后肌肉萎缩,200次/天。术后第2天,继续以上练习,加强抬腿练习,包括静力性抬腿和直腿抬高练习。

(3)术后6周~3个月,目的是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在此期间患者应达到全范围关节活动度。3个月内活动型膝支具保护下行走,部分负重。4个月以后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2]。

3 结果

32例术后电话随访4个月~3年。Lysholm经SPSS11软件t检验,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体会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认真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肢体的血液供应及疼痛状况,正确指导功能锻炼,能提高疗效[3]。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术后康复的目的,是让患者通过功能锻炼恢复到损伤前的运动水平,即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早期康复锻炼过程中强调被动锻炼是最重要的,分阶段进行,并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为主,从而减轻患肢疼痛及肿胀,以避免关节粘连及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必须遵循早下地、晚负重的原则。对于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同时重建的患者,通过合理的专科护理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膝关节的功能能够恢复到接近患者受伤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卫小春,毕树雄.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3):174-175

第8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6例,术后对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功能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

结果:护理干预后,76例患者,优46例,占60.53%,良22例,占28.95%,可8例,占10.53%,差0例,总优良率为89.47%。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应用外固定器的依从性,避免膝关节僵直的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镜 外固定器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7-02

膝关节镜术后应用膝关节固定器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1]。但由于膝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患者出院后感觉疼痛减轻,无不适,于是不遵医嘱继续使用膝关节固定器,而是自行想戴就戴,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进程。因而,对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功能康复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的依从性,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6例,术后给予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功能康复,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7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53.26±4.57)岁。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术,受伤至行膝关节镜手术时间为1.5~3周。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功能康复。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耐心向患者讲解关节镜适用范围、创伤程度以及膝关节镜开展的成功率[2];对于心理情绪反应较大的患者,可以向其介绍同类患者应用膝关节镜治疗成功的病例,并让之与其沟通,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术后要坚持应用关节固定器进行功能康复,并向其讲解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的必要性,以加强患者对膝关节固定器的了解,为提高术后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的依从性打下基础。

1.3.2 康复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膝关节的生理特点,以及手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性。以避免患者因怕痛、怕意外而不活动,或因急于求成,运动过多等情况;同时,改变手术后需要关节恢复而不能进行锻炼的错误认识[3]。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膝关节固定器的原理,以及其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根据患者创伤情况、损伤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指导。

1.3.3 膝关节固定器护理。术后第2天应用膝关节固定器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康复训练;首先护理人员遵医嘱调解好角度,一般第一天调解伸直角度为0度,屈曲为30度,然后将固定器置于患者患腿下帮助患者佩戴好,以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调整膝关节位置使其达到满意的屈伸角度。待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调节和佩戴膝关节固定器,以便患者出院后能自行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康复锻炼。

1.3.4 出院及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患者出院时多数膝关节症状已恢复,疼痛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的关注也有所下降,膝关节固定器的应用依从性显著降低,因而,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反复向患者强调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即使关节无痛,屈伸功能良好时,也一定要坚持应用膝关节固定器进行康复锻炼,以避免关节愈合不良而造成二次损伤[4]。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同时,出院后定期以电话或登门拜访等形式对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的依从性进行调查,以督促患者坚持应用膝关节固定器,直到膝关切功能完全恢复。

1.4 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带依从性对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患者对护理干预应用膝关节固定器依从性强的有46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膝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可完全伸直,屈120°以上;依从性一般的19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膝关节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伸直受限60°;依从性差的1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差,膝关节疼痛症状无改善,伸直受限≥10°,活动范围

2 结果

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应用膝关节固定器依从性强的,关节功能恢复好的占60.53%,护理干预依从性一般的关节功能恢复良的占25%,护理干预依从性差关节功能恢复才的占14.7%。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的损伤,其具有损伤小、反应轻、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膝关节损伤后由于关节内和周围软组织出血等原因,易使关节出现纤维化,如不尽早进行锻炼,患者关节很快就会出现活动受限。膝关节固定器可根据患者康复要求,选择固定角度和活动幅度,以帮助患者膝关节功能逐步恢复。且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但目前临床中患者术后应用膝关节固定器依从性较差的,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还是存在不少,占39.47%,因而,我们还应加强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应用外固定器的依从性,避免膝关节僵直的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荣华,周英妮.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04):86-87

[2] 刘曼,卢丽.康复护理的干预对膝关节镜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9):276-277

第9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骨伤康复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摘要] 目的 评价关节粘连松解术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84例关节粘连患者,给予关节粘连松解术以及配套的康复治疗,评价关节活动度改善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髋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与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与踝关节屈曲度数、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伸展度数低于治疗前,患关节伸展度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与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髋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膝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粘连松解术适用于髋部、膝部、踝部等骨伤术后粘连治疗。

[

关键词 ] 康复医学;骨伤;关节粘连;关节粘连松解术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56-02

[作者简介] 李旻(1977.11-),女,山东黄县人,学士学位,现供职于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骨伤康复科,研究方向:康复医学。

关节粘连是骨伤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长期制动、功能锻炼不足患者,是致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关节粘连还是关节僵硬、软组织挛缩、骨折愈合畸形主要风险因素,防治关节粘连是骨伤康复重要内容之一[1]。中医对关节粘连认识较早,认为其为气血瘀滞、寒湿凝结所致,关节粘连松解术运用历史悠久,被证实防治关节粘连效果显著[2]。该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4月就关节粘连松解术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总结运用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共收治骨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5~78岁、平均(43.8±11.9)岁。骨折与损失类型:骨盆骨折13例、股骨骨折20例、膝部骨折与韧带损伤10例、胫腓骨骨折23例、踝部骨折9例、足部骨折9例。共涉及108各关节。病程4~5周。手术至伤后时间3 min~1周,平均(3.2±0.8)d。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均接受过该院或外院手术治疗;(3)骨折愈合良好;(4)单纯性关节粘连,未合并关节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有康复希望;(5)已无需外固定,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活动受限。

1.2 方法

1.2.1 热疗 主要包括蜡疗与中药熏洗两种。蜡疗通过热传导可起到消炎、润滑、软化瘢痕、粘连松解作用。取医用石蜡加热涂抹覆盖关节皮肤,一般40~45 ℃左右,治疗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可通过揉搓、按压等方法减轻不适。1次/d,30 min/次。若皮肤过敏或效果不佳,可换中药熏洗。

1.2.2 松解术 先进行必要的肌肉练习,避免松解术产生继发性损伤。取关节放松位,此时皮肤温度尚在40 ℃左右,以揉法、捏法,放松表面皮肤,一般需1~2 min,而后以弹拨法,分离松解局部肌肉肌腱,逐层松解至关节周围。而后,据关节解剖位置,采用牵伸、摇晃、抖动、挤压、牵引等手法进行关节松解。一般徒手操作,以低速度、大振幅操作为主。以常见的膝关节粘连为例,具体操作方法:(1)纵向牵引股胫关节,前后、侧方滑动,伸屈膝摆动;(2)推住髌骨两侧边缘,缓慢上下左右极限做工,20次/组;(3)单人操作,一手扶住股骨远端,一手扶住胫骨近端,缓缓牵伸膝关节,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维持60 s/次。

1.2.3 辅助治疗 (1)肌肉训练: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肌力,增加关节稳定性,预防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

(2)冰疗:预防、治疗疼痛与肿胀,冰敷20 min/次,1~2次/d,每次间隔5 g左右,10 d 1个疗程,直至关节消肿、疼痛缓解。

(3)其它:①若肌肉萎缩较严重,可给予推拿;②若关节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冰敷无显著效果,以治疗仪中频消肿;③出院后进行关节训练,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度与适量原则,不宜过早开展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参照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评价患者患病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统计记录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

1.4 统计方法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力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

治疗后,髋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与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与踝关节屈曲度数、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伸展度数低于治疗前,患关节伸展度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

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与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髋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膝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祖国中医并无“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粘连”名词,但从症状表现、体征来看,关节粘连当属“筋伤”范畴,现在中医研究内容较丰富,最受认可的证型包括气滞淤血、气虚血瘀、寒邪凝滞,表明关节粘连应为实证,也可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标本兼治或直接作用于局部[4]。但应注意的是,关节松解术从本质来看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力学作用,人为松解关节、解除粘连,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若粘连较严重,强行行粘连松解术,还可能造成继发性损伤,粘连松解术还易引起无菌炎症,加重术后疼痛、肿胀症状表现[5]。故,为配合粘连松解术,降低风险、增进与巩固疗效,还需配合其它康复措施。该组患者采用术前热疗、术后冰敷,贯穿于始终的康复训练,以及中频等对症治疗。

结果显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1083±216)、(948±126)、(975±217),多数患者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恢复,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就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症状改善与康复情况来看,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4.7±1.6)、(4.2±1.8)早于髋关节(6.1±1.2),膝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6.9±1.3)、(5.8±1.2)也早于膝关节(8.6±1.0),与膝关节相比,髋关节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以关节粘连松解术为核心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

参考文献]

[1] 刘皓. 五扳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 靳立巾,张杰,贺媛,等.功能锻炼督查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43-44.

[3] 朱雄武.血瘀证与骨折迟缓愈合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3:33-35.

[4] 王晓兰.膝关节置换术后CPM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32-33.

[5] 张利,梁永宁,张海涛.股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43-44.

[6] 张鑫,刘波,刘辉,等.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3,25(4):34-36.

[7] 黄淑明,兰树华,郑荣宗,等.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7):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