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精选(九篇)

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第1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摘 要:根据专本科教育要素异同性比较,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与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应对策略

在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扩招、升格为重点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已达百余所,正面临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层次的提升是机遇、也是挑战,实现内涵升本更加剧了这种挑战的严峻性。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点。

1 专本教育内涵及其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层次学历的学业标准中,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业标准可以看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对专业理论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研究能力要求。因此,本科教育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专科教育的放大与拓展,而是一种内涵上“质”的变化。通过教育要素的比较,可管窃这种实质性的变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广大农村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是研究性与应用性统一的人才。

知识培养掌握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和规范,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除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技开发、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师资结构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主要担任教学任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学效果。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师评价既要考核教学,又要考核科研。

实验室满足专科教学实验室满足本科教育所需的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教育特征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创业性。

显然,专本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升格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升本,首先要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师资结构、实验室六个方面实现由专科向本科提升的转变。但是,在注重专本教育差异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趋同特性: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实用性与应用性人才的共同要求;都重视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任何一点贡献都离不开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本科教育不应对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其积累起来的众多办学经验,本科教育同样可以借鉴。

2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人们在高等教育竞争当中表现出的心态浮燥、功利较重、短期行为较多等原因,使升格后的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问题。专升本是一个跨越式、上层次的质的变化,本科教育观念与专科教育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教育观念、理念的更新与确立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部分干部与教师,没有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凭借自己具有多年从事专科教育的经验与突出表现,认为虽然学校升格,但自己作用不变,角色不变,职能不变,在实际工作中以在专科教育中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照搬到本科教育中。

(2)办学条件与任务问题。在升格前,大部分院校办学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专升本”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教学与科研设施不完备,已经影响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办学任务方面,大学本科强调两个中心,既教学与科研,大专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格守“以教育为中心”,对教师的考察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对科研工作缺少硬性要求,从而导致科研意识得不到强化,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任务上尚未跟上专升本的变化。

(3)师资结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本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同时,科研与技术开发薄弱,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导致在多数升格后的院校难以形成科研队伍和学术梯队,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4)课程建设问题。新建院校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由于时间仓促、观念模糊、特色还未确定的情况下,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课程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当前,许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学时数,或者照搬现有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前者不符合本科教育质量要求,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本科人才;后者重复老牌名校教学模式,不易形成新建本科的特色,定位不准,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5)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由于专科教育强调教学,本科教育强调教学和科研,因此多数升格后的本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薄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高层次的学术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在升格转型期,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之时,仍有许多教师缺乏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开展科研工作的压力不大,随意性较强,在省级以上课题立项中,仍然是教研课题较多,科研课题较少。

3 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3.1 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

(1)目标定位的转移。

新建本科专业教育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而应该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有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人才的一般要求,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且职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广,后续发展能力足,明显区别于高职高专人才。

(2)办学中心转移。

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导致专科在科研实力上与本科有很大不同,也是专升本后,专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3)教学内容的转移。

在知识面、知识结构上,基础课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应型,强化实践以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上,低年级实施通识教务,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3.2 内涵升本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前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开展本科教育观念大讨论,统一教育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本科教育观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应当受到重视:

①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大突破。素质教育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同,素质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某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相应能力,但基础能力弱,心理素质差,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弱。在本科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可再开发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事物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能力。

②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许多本科院校所提倡的本科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与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而专门化教育则围绕着能力培养进行深度教育。因此,大学本科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以宽基础,重方法为基本思路,强化通识教育。

③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新升本科院校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需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用科研成果的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性的同时,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关键。

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实现“内涵升本”提供切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同时并举的方针,“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发展潜在的可塑人才”、“引进外在的优秀人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一支能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师队伍。重视现有教师培训,整合教师资源,增加教师的凝聚力,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快引进人才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科学研究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动力。

第2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能力;综合提升;青年教师;外语院校

1.引言

教育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8)。这一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保证。在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是本科教学的主力军。在外语类本科人才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课时规定最多,备课量大,授课任务重,批改作业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数量也最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普遍不足,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积累不够,社会科学、人文知识、职业技能等综合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短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尤显必要和紧迫。

2.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外语院校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对教学能力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有科学的认知,以便找准问题和不足,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思路。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等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课程开发和教材处理、教学实施和课堂组织激励、教学评价与研究等能力。

2.1学科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是支撑整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和探究的各个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体案例等由此组成的知识框架体系,也即每次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本学科和专业领域比较完备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吸收本学科领域新产生的知识,不断完善学科和专业知识体系。一个教师的学科和专业知识不完备、不扎实,根本无法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完备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就外语院校而言,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逐步提升,但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仍有30%-40%只接受过硕士学位的教育,还有部分小语种专业的青年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学科和专业知识及技能较弱。近年来有不少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但归国任教后也存在着知识本土化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学科和专业知识,并使之转化为教学能力,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

2.2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的必要条件,包括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规范、得体,既能够准确传授知识、启悟学生,又能够启迪情志、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师也应特别重视非语言表达能力的修炼,包括脸部表情和手势等肢体动作,这些也是吸引和影响学生智商和情商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近十余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外语院校为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新设专业增加较快,已经由单一性学科向多科性发展,而专任教师总量明显不足,这导致学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具体表现为过于重视应聘者的求学经历和科研能力,对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考察重视不够;这些青年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课堂教学语言贫乏,照本宣科的情况屡有发生,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堂质量,这也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丰富这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必须考虑的问题。

2.3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主要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和对教材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高校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不但要有开发新课程的能力,而且要善于创新课程,拓展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把本专业领域产生的新信息转化成新的知识,能够把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体系,对教材内容做到深度把握,融会贯通,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知识传授,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由于经验不足和积累不够,青年教师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缺少“课程论”知识,学校虽然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但仍缺乏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只能由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和积累。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强化提升青年教师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2.4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堂组织激励能力

课堂教学实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按步骤科学有效地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师调控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要努力克服重语言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倾向,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学生,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把课堂作为发挥学生个性潜能或特长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树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和良好的人格品德。

2.5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

教学活动具有系统性,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系统中的最后环节。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元、连续、注重表现的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能力,包括选择或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实施评价的能力、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测和评价,善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善于观察积累平时教学活动的资料,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分析归纳写出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的研究性文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这些要求对于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是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努力,不断积累,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3.外语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职业素养紧密相关。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学术素养、职业道德等。这是能否从事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外语院校青年教师中,对教师职业素养普遍不够重视,或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认识肤浅,或理解有偏差,以为只要有专业水平,能上课就行。这种认识和偏见,不仅直接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会阻碍其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科学认知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对整体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必要。

3.1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个高校教师有无科学的教育理念,是评价其能否立足于大学讲台的重要依据。“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李萍、钟明华1998:22)的问题;有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描述教育理念的,如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认为,“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王冀生1999:11),“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王冀生1999:11);有从教育理念的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等层面来理解教育理念的,如韩延明在其博士论文《大学理念探析》中所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韩延明2000:67)。尽管上述认识不同,但都强调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育活动和教学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保证。

3.2积淀厚实的学术素养

蔡元培先生当年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蔡元培1984:23)。今天的大学教师更应该遵循蔡先生的这一要求,在教学之余自觉从事科学研究。当然,从事学术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所谓学术素养是指学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它是学术活动持续进行的内在动力,也是研究者高尚学术品德的体现。一个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就会自觉地进行学术研究,就会不断产出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教学提供鲜活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因此,学术研究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

3.3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其职业道德有着特殊的涵义。2011年12月23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涵盖了教师品格修养、知识素养、职责任务、行为准则等教师职业的各个层面,看起来简单,但要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把这些规范变成自觉的思想和行动,还需要长期的磨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经常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中,高校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样,教学能力也可以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水准,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都是“德艺双馨”的师德模范和教学能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就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陈宝生2018)。这“四个回归”,从理论上讲都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外语院校的青年教师,应准确理解这“四个回归”的内涵,做学生刻苦读书学习的引领者,做潜心教书育人的追求者,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开拓者,做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的奉献者。要做到这“四个回归”,就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胸襟,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立足于外语院校为国家培养国际化、跨文化、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尊重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4.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选择

除了上述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的科学认知,以及对教师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要根据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内涵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来进行。

4.1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对外语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单一,人文素养欠缺,导致课堂教学重技能,轻内涵;二是课堂驾驭能力薄弱,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活动中存在“教”与“学”分离等现象;三是教学经验不足,所学专业知识不能高效地转化为教学效果;四是部分刚入职教师缺少教育心理学知识,上课照本宣科,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缓慢;五是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方式导致教师教学发展意识不足;六是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相对单一,传统的评价体系以学校管理部门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前四个问题属于微观个体问题,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不够导致教学能力不强;后两个问题则是宏观政策缺失,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促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可从宏观外在的制度建设和微观内在的教师主体修养两方面来创造条件改变现状。

4.2宏观政策方面可选择的对策

一是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支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开阔眼界,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课题组所在的西安外国语大学于2016年11月23日出台《教职工学历学位提升实施办法(试行)》,对于促进本校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开设名师教育论坛,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到学校交流学科教育前沿问题,通过专家咨询、研讨会、教育技术辅导等多种方式,引进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三是组建由名师为主导,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参与的教学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四是强化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不足给予客观反馈和合理建议,发挥学校、院系两层教学督导的督促与帮扶指导作用;五是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激励制度,开展外语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微课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公开课”等平台,实现优秀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并将各类教学比赛中的成果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六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综合运用目标合同评价法、学生问卷调查评教法、教师自我评价法等评价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考核在教师整体考评中的比重,实施教师职称评聘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促使青年教师关注教学能力的提高。课题组所在学校青年教师众多,占全校教师总量70%以上,以上六个层面是对学校近年来在青年教师提升方面实施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的归纳和总结,这些政策和措施有些已经初见成效,有些还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4.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具体方法

第一,坚持岗位自修。岗位自修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之余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外语院校青年教师以往的求学经历,大多都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骨干,仅仅依靠求学阶段所储备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计划地安排好自身的岗位进修非常必要。特别是外语类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和节假日,加强自我阅读,扩大阅读面并拓展阅读视角,在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供知识能量。第二,重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教师职业也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有了解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知识帮助青年教师懂得教育规律,了解并掌握教学方式和方法;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及身体状况等。因此,懂得并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高校教师从事育人工作,提高教学能力的必备要求。教师只有善于了解学生,教学设计才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才有适配性,教学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加强科研能力,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科研能力薄弱,是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与以往求学时期学科设置及教育内涵导致知识储备和积累不够有关。随着国家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任务的提出,以及“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战略的实施,重视科学研究,加强科研能力是外语类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善于积累文献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关注学术期刊,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坚持进行学术研究,产出学术成果,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科研能力。当然,加强科研能力,并非是要放松提升教学能力。科研是学术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科研搞得好,知识就扎实,教学的底气就足;反过来说,教学也可以为科研提供研究的线索,提供研究的思路。实践证明,许多好的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教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感受,而且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科研更有意义,更值得去做。科研不只是为了发几篇文章,青年教师需将个体需求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应有家国情怀,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国家服务(文秋芳、张虹2017:71)。因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用扎实的科研来促进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第四,虚心请教,善于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长期的教学实践,使这些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要善于向优秀教师学习。不仅善于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外虚心请教,拜他们为师。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提升青年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对社会的使命感;青年教师还应该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科知识向教育知识的转化能力、科学讲授和师生互动的交流能力、反思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创新能力,从而熟悉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并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3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过程调控;PDCA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26-03

随着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时代,以往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正转向以注重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1]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新型的医学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质量调控。

教学过程的精确调控与有效纠偏是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而PDCA模式(即PDCA循环)具有促进质量的提高与持续改进的优势,可通过PDCA模式来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2]基础医学院自2008年起,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为改进目标,摸索应用PDCA模式来改进临床医学、生物技术本科生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控方式,通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持续、动态的质量监控,摸索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两个PDCA循环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PDCA模式改进教学过程调控的阶段与步骤

在PDCA模式下,质量的持续改进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顺序循环往复[3],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精确调控及主要目标的有效改进。

1.计划阶段(P阶段):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目标,拟定改进方案。这个阶段可分为4个步骤:一是分析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三是从中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改进目标;四是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订改进方案,提出改进计划及措施。2.执行阶段(D阶段):执行P阶段制订的改进计划、目标及具体步骤、措施,全面落实改进计划。3.检查阶段(C阶段):把实施的结果与改进计划的要求作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纠偏。4.处理阶段(A阶段):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总结执行过程中有益的经验并转化为标准加以巩固,然后按照新的质量标准来实施质量监控;二是将执行计划过程中存在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再解决。随着下一个以及后续多个PDCA循环的展开,教学质量将会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续改进。

二、PDCA模式改进实验教学过程调控的具体做法

根据我校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基础医学院自2008年起,尝试应用PDCA模式来改进临床医学、生物技术本科生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控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对教学过程实施动态与精确的质量监控,摸索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析实验教学现状,针对问题与主要原因制订改进方案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基础医学实验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然后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内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课外科研训练环节薄弱。针对这个主要原因,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实验教学改进方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1.课内实验增加设计性、探索性等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使医学机能学、医学形态学、细胞与分子医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四个教学模块的课内创新性实验比例提高到15%。2.增开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科研素质的实验课程,如科研设计、暑假科研训练等特色实验拓展课程。3.将课外科研拓展训练作为实验教学的常规环节,制订了实验室开放计划以及科研训练、学科专项竞赛、协同育人实践的计划与措施等。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加入导师的科研小组开展实验研究。5.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多元实时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动态、精确和有效的教学质量调控机制。6.构建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涵盖基础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实验报告考评、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课外科技作品考核等内容,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而前三项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后三项考核成绩则占总成绩的20%。7.优化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加入新理论、新技术融入教学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等方面的指标,并确定其合理的权重,以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制定新开实验课程及课外科研拓展训练环节的质量标准。

(二)全面落实实验教学改进方案,培养创新科研能力

针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改进目标,全面、具体落实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案:1.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好课内实验增开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做好新增项目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安排好科研设计课程、暑假科研训练课程等新开课程的教学团队以及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等教学条件保障;3.扩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范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到创新实验平台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摸索实验室开放的预约管理机制,落实好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层次的学科专项比赛,如“挑战杯”全国和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以赛代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与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院、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的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产品研发能力;6.开展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注重形成性评价[4],落实好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及课外科技作品考核,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机制;7.开展学校教学督导组、院级教学督导组和实验中心质量监督小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深入实验室随堂听课、征求师生意见,了解教改开展情况,根据改进后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对实验教学全过程、各个子过程进行持续、动态的质量监控。

(三)检查改进方案的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纠偏

为检查改进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了解实施效果,并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基础医学院组织专家开展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工作。1.常规检查主要是对平时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听课评价、师生意见反馈等,重点是动态监控新开特色实验课程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课外科研拓展训练项目等教学过程的质量。2.专项检查包括年度检查与阶段检查,每年组织专家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工作,阶段检查则为每三年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全面的检查。定期检查改进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各项改进措施是否全面落实,教学过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是否到位,是否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预期目标,实施效果有无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课外科技作品考核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等等。3.对于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机制、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机制、质量监控的反馈与调控等,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制定整改方案与配套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与纠偏工作。

(四)对改进的成果固化为标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定期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如开设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课外科研拓展训练项目、开放内容的科学设计等有益经验,创新实验室的预约管理机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机制、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学生参加学科专项比赛的培训经验以及参与校外基地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等拓展环节的经验,及时将这些有益的经验转化为质量标准、规范加以巩固。2.按照新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来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动态、精确的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3.本着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将执行过程中存在及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以便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力争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续改进。

该教改实践设定每3年完成一个循环,即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为第一个循环,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为第二个循环。经两个PDCA循环的实践,“三维”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

三、实践效果

(一)“三维”质量评价逐年提高

2009年-2013年四个学年,学生、督导专家、教研室同行的实验听课评价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学生、督导组、同行对实验课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应用PDCA模式改进实验教学过程调控后,促进了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此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也逐年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近四年来学生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90.6%、91.5%、92.8%、93.6%。

(二)学生创新科研能力提升明显

应用PDCA模式改进实践教学过程调控后,每完成一次循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提升,实践效果明显。通过比较PDCA循环前、第一个PDCA循环后、第二个循环后的教学成效(见表2),结果显示:与实施PDCA循环前比较,第一个PDCA循环后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有较大提升,第二个PDCA循环后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有更明显的提升,这说明应用PDCA模式能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及社会满意度高

近年,我们为医药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毕业生因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岗位胜任力高,在广东省众多的医疗卫生行业及生物医药公司中广受欢迎,许多毕业生被实习单位优先录取。近年来,临床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8%-9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可见,构建PDCA下实验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模式,实施动态与精确的质量监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岗位胜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金龙.高等学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J].大学教育,2014(3):3-4.

[2] 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PDCA模式的实践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92-95.

第4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经济企稳回升、总体向好能不能持续保持,我省经济能不能率先走出困境,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诚然这取决于国际经济大势,取决于国内政策取向,取决于我省扩投资、拓市场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但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我省经济能否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民营+块状+专业批发市场,这一特点决定了我省经济非常富有活力,但同时也导致我省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了一条低成本扩张的道路。低成本扩张,使我省许多企业攻城掠地,把许多对手打垮;但也使我省相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大量的企业靠仿制,没有研发设计能力;产品的附加值低,许多产品附加值低到令人无法想象,主要靠批量和规模;过度竞争,把企业之间的竞价推到白热化程度;低成本扩张又常常以抑制人员工资增长为代价,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这些年,低成本扩张的路越走越艰难。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只不过使这方面的问题暴露得更为充分了。还必须看到,世界性金融危机正在加速世界性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升技术和附加值,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突出取向。无论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还是着眼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经济都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浙江的必然选择,这也是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高校领导者,我们应该深入理解省委省政府做出这一决策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服务转型升级,应是浙江高校的自觉责任和历史使命。

转型升级,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以生产工具的创新为标准,而在生产工具创新中,科学技术、人的素质提高,发挥着根本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推进转型升级,关键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服务转型升级,高校肩负着重要责任。高校本身就是培养人才的高地,孕育科研成果的高地。在浙江,我们高校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这是由省情决定的。一是我省缺少国家布局的大院大所。像海洋二所,水稻研究所这样的部级研究机构在我省屈指可数。二是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对比例,中小企业无论从资本还是从吸引人才角度分析,都缺乏从事科研开发的能力。在我省,科研人员相当部分集中在高校;每年授权发明专利32.7%左右在高校;在每年评出的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中,与我省高校相关的奖项一般要占到55%;在我省的大学生人口中,由我省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约占到80%。这么多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集聚在高校,高校理应用好、发挥好这些资源优势,为推进转型升级服务。

转型升级,是决定我省企业命运的大事,我省经济命运的大事,也是决定我省高校发展命运的大事。没有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发展就没有经济基础。这些年,我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对头、高校艰苦努力外,最基本的还是我省企业发展快、经济发展快。没有经济发展,我们有什么能力搞高教园区建设和化解高校债务,有什么能力一掷千金搞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我们高校的科研经费又怎么可能大幅度增长。去年我省高校科研经费共达到39.7亿元,相当于10年前的4.2倍。又有什么能力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事业费,去年我省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8771元,比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高出2309元。这些年,企业发展,经济发展,有力地支持了高校的发展。今天企业发展遇到了严峻的困难,一些企业甚至为生存而奋斗,作为高校,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应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凭借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以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支持企业攀登一个又一个艰难的阶梯,实现转型升级。

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服务转型升级,不仅仅是高校对企业的支持,同时也包含着企业、行业对高校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促进。转型升级,不仅企业需要,行业需要,高校同样需要转型升级。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一方面,转型升级,意味着企业、行业进步,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会对科技提出新的要求。面对各种新要求,我们继续囿于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水平行吗?企业、行业以及相对应的产品、产业在变,我们就要变。企业转型升级,高校也要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服务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转型升级,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行业以及相对应的产品、产业竞争加剧,也带来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这些年伴随着高校大发展,高考招生录取率的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正在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现在对许多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有没有大学读的问题,而是读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作为高校,特别是起步比较晚的高校,教育水平不太高的高校,必须看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分析,转型升级已不仅仅是服务企业、行业的问题,也是一些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跟不上转型升级,我们一些高校就会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落伍、败北。

这些年,我省各个高校在为企业、行业服务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我们为我省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培训了大量员工。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成功企业的背后都可以看到我省高校的身影,在绝大多数科技成果中都可以发现我省高校的参与和贡献。这可以从科研经费增长、从高校技术转让收入中窥见一斑,近五年,我省高校科研经费平均每年增长15.6%,其中横向科研经费平均增长4.8%,技术转让收入平均增长22%。我们许多高校已经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块状经济体的重要智力和科技支撑;一些老师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发展致富最受欢迎的人。

当然,与我省转型升级要求和需要相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培养的人才还不够适用,一些企业、产业急需的人才,我们还缺少培养能力。科研开发总体水平不高,除浙大外,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在地方高校基本上还是空白;在国家科技进步系列评奖中,一等奖我省高校还从未获得过。科研成果转换率低,相当多的科研成果还仅仅停留在论文、评奖阶段,大量专利并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为突出的是,全面主动地服务转型升级的意识在我省高校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在一些高校,既表现在基层,也表现在领导层。不少人并未把服务作为自身的责任,仅仅看成是交给的任务,更多看重的还是论文数量、获奖数量。

服务转型升级,我们应该深入地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从每个学校实际出发,一一破解各类难题。

三、全方位主动服务转型升级。

不久前,在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时,省委赵洪祝书记提出,今年下半年,认真贯彻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全省要“力保经济持续回升,强推经济转型升级”。“力保”,我们高校要多做贡献,“强推”更要多发挥作用。

怎么为转型升级服务,我们每个高校都要研究,每所高校都有用武之地。我们应从自身的条件、特色出发,努力参与转型升级,为地方、企业、行业转型升级服务。

(一)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是我们办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服务转型升级的基础。现在在学科专业上,我们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是特色。对一些高校来说,学科专业设得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教学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本身就不够用,又大量设新的学科专业,一个骨干在好几个机构兼职,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分散化配置。一些高校,设置学科专业比较盲目,什么热就办什么,既弱化了自己已有的特色和优势,又使学校之间的学科专业设置日趋雷同化。一些高校设置的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需求不对路,有些尽管名称看上去不错,但内容差距很大,还是有什么教什么,以不变应万变。水平不够,更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学科专业强,服务转型升级能力才能强。打铁首先要自身硬。高校服务转型升级,除了需要良好的热情,更需要把自己的服务基础夯实。要下大力气研究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首先是把自己的条件、能力搞清楚,把社会的需要搞清楚,在此基础上研究完善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对已有学科专业,要着重于扶强扶优育特色;对新设学科专业,要着重于建设自身有一定能力,转型升级又急需的学科专业;对一些跟不上趟的学科专业,加快有计划地进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要多听相关企业行业的意见,多引进一些行业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标准,努力走出我有什么就办什么的陈俗套路,坚决避免盲目跟风。

现在我们已将专业存量调整的权放给了各个高校,希望大家用好这个权,以专业优化促进学科优化,使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更具特色和优势,为参与服务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学科专业保证。

(二)完善育人模式。在服务转型升级上,作为高校,我们应大力宣传一个理念,培养出更多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我们高校服务转型升级的最重要任务。不能把高校服务转型升级仅仅理解为帮助企业搞科研开发和成果应用。那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各类较高层面的人才。

现在,社会上对我们批评得比较多的是培养的人才不够适用。当然,这要做具体分析。有要求过高的一面,希望大学生一到岗位就能顶岗使用。这样的要求,高校显然做不到。社会上的岗位千千万,我们不可能做到按一个个具体岗位培养学生。我们只能细化到类。相对于具体岗位,我们培养的人才只能是通才,即具备某方面基本职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我们不可能代替企业、单位完成量体裁衣式的岗位培训任务。不仅仅因为我们缺少单位、企业那样特定的职业岗位环境条件,而且还在于我们要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能力或职业迁移能力。学生知识和能力面过于专一,对学生不利,对社会也未必有利。

但更多的批评内容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尤其是关于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思想品格培养等方面的一些意见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我们的教育变化太少。这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事实上这些年这方面的探索并不少,不过具有实质意义的探索并不多;更表现在教育内容上,相对于方法,这方面的变化可能更少。课程陈旧、教材陈旧、讲义陈旧,在一些专业已非常突出。怪不得在一些学校一些专业,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少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思想品格培养都显得不足,更缺少针对性。

现在看来,完善育人模式,我们既要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多搞些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性教学,更需要研究和改进教学内容,应该把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放到一个突出位置。通过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充实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品格教育,同时配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努力为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提高科研能力。毫无疑问,为转型升级服务,对于一所高校很大程度上取决并表现在科研能力上。这些年,我们高校对科研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进步一般都超过教学。但对照转型升级需要,提高办学水平需要,高校科研仍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科研一定要着眼于教学,以科研推进教学进步。这是高校科研与企业科研、科研院所科研的最大不同。一定要着眼于服务社会,在今天尤其要服务转型升级,以科研推进社会进步,这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毋庸讳言,、评职称、获奖,是一个老师或学校品尝科研成就的重要方面,但不应该是最重要的方面,更不应该是最终的追求。现实生活中,不少科研成果停留在、评职称、获奖阶段实在是太可惜了。作为高校领导者,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科研目的,在学校牢固树立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服务转型升级的思想,动员和统领广大老师及学生,为着大目标,积极开展高校科研工作。

搞好高校科研,服务转型升级,除了要研究高校自身条件、能力外,尤为重要的是要研究转型升级的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除了需要研究省里的具体要求外,我们各个高校应对自己面对的行业和区域发展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深入了解行业、区域转型升级的主要想法和举措,针对转型升级需要以及自身的能力,研究确定学校的科研方向和重点。这次我们将省里的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编制材料等印发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进一步深化对全省转型升级的了解,增强我们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科研服务转型升级,除了需要加强科研本身力度外,还需要重点研究加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这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一大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在服务转型升级中应着力破解的难题,要着力建立完善有助于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制度和利益机制。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推进科研的有效形式。它有助于高校了解社会需求,有助于高校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更有助于高校借各方面力量促进科研活动。这几年,我们各个高校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这些年,我们各个高校主要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个好办法,这方面的工作还要加强。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联系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充分利用他们联系企业会员多的优势,寻找合作伙伴。还可以通过校友,开展多形式合作。多形式开拓产学研合作渠道,以使我们每一所高校都能形成一个服务社会、服务转型升级的工作网络。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首先是要建设好,利用好学校自己的平台。学校自身的学科组织、实验室,甚至课题研究,有条件的都应该建设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平台,以此运用我们的一些可以利用的学科条件、科研条件,主动为产学研合作对象服务。其次是积极参与社会平台建设。特别是政府、大企业集团构建的一些平台,辐射影响面往往比较宽,我们应积极主动参与。这些年,一些地方建区域性、行业性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的积极性比较高,这对我们许多高校是个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这方面的建设,使我们的学科及实验中心、工程中心成为某一方面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

第5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科研价值观;“教师科研工作室”;“工程师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90-0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的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意见,是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的“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意见的丰富和发展。当前,大家大都把目光集中到培养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上,而忽略了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殊不知,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就像鸟儿的两翼、人类的双腿一样,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鸟儿将不能飞翔,人类将不能行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着科研基础差、底子薄,角色理解模糊,科研方法不对路,科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科研功利性强,缺乏“问题”意识等发展瓶颈。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培养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成为我们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内涵

教师科研能力是指教师能够胜任科学研究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结构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不仅要有在教学实践和企业顶岗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进行破解的能力,以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社会服务能力。此外,教师的科研价值观又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应该包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与破解问题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正确的科研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寓研于教学实践、寓研于企业顶岗实践”。培育高职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决定了高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和企业顶岗实践,它们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源头”和“活水”,也是检验科研成果有无价值以及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高职教师科学研究应定位于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过程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成果要服务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应是高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离开了实践,高职教师的科学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寓研于教学实践、寓研于企业顶岗实践”应是培育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就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能够发现问题是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核心能力。

培养高职教师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是要求教师多反思教学实践案例和企业顶岗实践案例,记录遇到的困难,反思实践中的得失,这些困难和得失就是高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要求教师多思考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并探索破瓶颈的方法和途径,无形之中就提升了高职教师发现问题的科研能力。

(二)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教师破解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高职教师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要实行“研中做、做中研”的模式,即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研究。

一是学校可以建立以教师姓名命名的“教师科研工作室”,作为研究平台的工作室以校内有一定科研管理经验、科研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为领军人物,并吸纳其他教师参与,以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方向,在集体攻关中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二是学校要建立完善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机制,在知名企业建立教师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在企业担任一定的实职,确确实实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作表面文章,使教师的顶岗实践落在实处;三是在学校内部建立以企业能工巧匠和工程师为主、以本校教师为辅的“工程师工作站”、“技师工作站”,进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技术创新等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借此帮助高职教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教师社会服务的能力

“科研不能老是从资料到资料进行推演,也不能在实验室忙活虚幻封闭的理论,一定要为社会解决实际的问题。唯有这样,科研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的科学研究只有立足社会、扎根企业,才能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接地气”。也只有这样,教师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服务社会中“茁壮成长”,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方面,学校把校办产业、校企合作单位等作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技术咨询,把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的生产力,以此提升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服务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下乡服务、为企业培训技术骨干等方式,让教师的科研成果贴近实践、贴近生活,在服务社会中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加强信仰教育,培育高职教师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第6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 自我提升 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结构上具有多维性,每个维度都包括多个单项能力。这些单项能力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统一于教学能力的总体之中。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视角来反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其着力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

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对所授学科的内容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并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地处理使用教材、使教学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2]。高等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的终端教育,这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固守已经给学生选定的教材,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讲授,而应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学科的内容,建立一个开放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地吸收本学科所涉及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材料,根据学生的情况恰当灵活地处理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学科的思想方法、基本规律,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不仅能使本学科知识形成网络,而且还能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整合,从而顺利地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2.提升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 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与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所以,要想提升教学能力,必须重视提升教学认知能力。

3.提升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手势、表情、言语的感染力等,它是维持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具。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

4.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指高校教师独立地选择课题、设计研究程序、搜集整理信息、撰写论文的能力,是偏重教学实践应用层次的研究能力。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 成为教学科研的直接参与者,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推动本学科发展。教学研究能力还体现在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平日的教学应注重研究性学习,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敢于提问题的心理气氛;另外还要介绍本学科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在解决某个问题的逻辑思路,研究设计的规则等等。

5.提升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高校教师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促进自己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还应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能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批判精神。

6.提升终身学习能力

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7.提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就是把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始终用于造福于世界,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只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统一才能促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当下部分大学生漠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部分高校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说,既富有科学精神,又富有人文精神的高校教师,其教学能力结构才是鲜活的、有灵魂的、有生命力的。

结语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这种过程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有丰厚收获的过程。理解和把握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有方向性、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一定有助于高校教师自我提升职业能力,尽快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7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随着社会竞争程度的加剧,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任务。其中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修养和学科素质,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对事物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能够在改善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他们对事物感知能力的提高。要想借助文化育人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在实践中优化教学模式,为发挥文化育人在实现高中生学科有效培育目的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意义

本课题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及教育心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对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实施模式及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可以确保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在高中学科教学效率提升方面应用的科学性。还可以在高中学科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升华,因此本课题提出的关于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本课题依据“立德树人”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我校核心文化,有效融合学科特点,逐步完善培育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感恩和责任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学校对自己的栽培之恩、社会对自己的关怀之恩,领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塑造包容情怀,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接触、理解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在竞技比赛或日常生活中尊重对手、欣赏别人,来加深学生的人文积淀,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与跨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担当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的精神,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核心概念界定

文化育人:文化是育人之本。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是利用文化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传授过程。从教育的环境来看,文化是一个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生态文化系统,为学生提供文化气息,营造宁静心境,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文化能够帮助教育对象完成社会化,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意志的社会人。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本课题中开展的研究主要是依托文化在高中生中进行渗透,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影响,在学科中进行渗透,以此来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关于利用文化育人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中进行运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做出的研究却是比较多的。学者胡志梅指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特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刘凌飞指出文化育人在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很大帮助。刘刈、张晓敏在其论文《高中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与素质教育开展途径分析》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处在压力中的人们更加需要学科的熏陶。在高中正规的素质教育的内容里,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中生缺乏这一方面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向更好去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文化育人在学科核心素养改善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也加入了这个研究计划,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应用文化育人打造方面的能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进行关注,"核心素养"最初是经合组织提出并进行大规模研究,由欧盟进行推广。美国的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和工作者都需具备的能力,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时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莱恩提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修养与学科素质,不只是包括学科知识与学科实践能力,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澳大利亚提岀的学科核心素养即为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一种能力等,并对学科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生发展方面的意义做了阐述,指出开展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课程,能够使学生接受学科知识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英国有学者提出可以在高中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课,把学科带进课堂,能够让学生比较正规地接受学科知识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身心健康。拿学习教育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如何利用学科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生活,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实现课堂效果,对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教学中实施文化育人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但是针对利用河南文化育人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应用后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本课题,希望可以为高中教师在借助文化育人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预定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对本校师生的问卷调查,摸清当前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开展情况,为本课题制定研究思路和措施提供依据。

2.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发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创新开设的思路,并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活动与文化育人有效融合的教学实施方案。

3.通过本课题设计的基于文化育人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提升和教师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借助文化育人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处农村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较落后、教师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观念欠缺、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现象时有发生、高考注重分数的指挥棒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学科教学活动在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提升中的可行性和条件。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

(2)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科育人的沃土。

(3)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4)教师教学观念改善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一致性。

3.借助文化育人实现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育的策略。

通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及课堂育人模式的创新等等,实现借助文化育人提升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师业务能力的目的。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1.重点

(1)结合我校高中生实际情况总结出依托文化育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策略。

(2)依托我校核心文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实效的调查与评价体系。

(3)针对教学实践推进过程中反馈的困难及问题,改善策略,优化培养实践。

2.难点

(1)多数教师对文化育人把握不精准、借助文化育人融入学科教育的理念不一,将提升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深度、广度不同会影响课题研究的推进。

(2)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调查与评价体系。

(3)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存在很大基础差异、家庭教育部分缺失造成家校配合度低等都加大了课题开展难度。

(四)研究的创新点

1.选题的创新

自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起,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充满了这个词语,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词。但仅有少数人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对高中学科教师的理念更新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2.理念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依托我校核心文化,将文化育人与学科特点有效融合。不仅促进高中生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而且开拓了学科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对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有着较好的实践意义。

通过推进本课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对育人方式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角度的创新

本课题组本着“研以致用”的态度,不搞纯理论的研究,而是突出实践性、操作性的对策研究。所以我们选择研究内容的角度都是可以在高中常规学科教学中开展的,并且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学科教学中并可推广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4.方法的创新

研究对策是否真正有效,必须有一个参照,所以我们选择有实验班级,有对比班级,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中展开,进行一段时间后,对比学生对待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课程的态度、参与学科学习积极性、学科核心素养改善情况等各方面内容,在有客观依据的情况下进行总结,更有说服力。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关于该项课题的研究是极具综合性的,会运用到的综合性比较强的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可能单独使用,也可能综合进行。以下为该项课题可能涉及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这项课题中,我们最终要实现以文化育人为依托,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能够在改善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他们对事物感知能力的提高。我们研究人员通过检索电子材料和纸质文献,查找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相关资料,以及文化育人相关文献,在这项课题的研究中主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提炼精华。

2.规范化研究

根据目前我校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切实建立对以文化育人为依托的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的实践创新模式,在扎扎实实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规范化的研究。

3.案例研究法

选取相关高中在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工作方面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通过对几门不同学科现存教学模式的实际成效进行案例分析,以总结出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的宝贵经验,改进我们的研究过程,得到研究的有效结论。

4.问卷调查法

根据这项课题项目研究目标的需要,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设计具有明确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等工具和形式,对我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调研,并把调研资料汇总起来,认真分析。并将调研结果形成可量化的数据,作出直观的图表,进行系统的科研对比。

(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首先,针对我校及相关高中的学科教师,对他们在借助文化育人开展学科教育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其次,组织本课题组成员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

第8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总和[1]。同时,也是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构成的一种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对高校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2],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是“双能型”教师,既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又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内容驾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科研促进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3],同时还必须具有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等。

2影响应用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普遍不高,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太合理,整体素质不太高

学校学生规模发展迅速,教师引进难度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职称教师引进的难度更大,引进的教师以刚毕业的年轻硕士、博士居多,生师比严重失衡,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多青年教师刚毕业就直接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2.2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学校新引进的教师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尽管在岗前培训中学习了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等内容,但因为时间短,学习不够充分,无法形成系统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同时,在培训中缺乏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堂管理等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造成教师教学能力欠佳,教师的教学能力、授课质量与本科教学要求有较大差距[4]。

2.3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知识传授,对生产实际不熟悉,实践经验不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和教学要求把握不准。一些教师习惯于原有思维和方法,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法研究重视程度还不够;了解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不多、不够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理解还不够准确、不够清晰。

2.4部分教师科研促进教学能力不强

一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整体不高。二是对于科研服务教学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服务教学的主动意识还有待增强,在一定时期,在教师职称评定等制度设计层面上一定程度存在着“科研化”的倾向,对教学中心地位的保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个人的科研活动与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之间联系性不高,把科研和教学割裂开来,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导致教学水平不高。

2.5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校外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种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分散,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机制不够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的调控作用不能完全发挥。

2.6缺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专门组织机构

大部分高校的机构设置也比较笼统,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没有独立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有的是人事处下设的师资科负责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规划工作,有的是教务处下设的教研科主要负责教师教学奖项的评选以及新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二者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都对教师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但发挥的作用有限[5]。鉴于上述原因,势必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大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教师改善自身教学能力结构的需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6]。

3应用型高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举措探讨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我院作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下面结合我院的一些主要做法,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举措。

3.1健全师资建设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近年来,学校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有关规定》,《铜陵学院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铜陵学院“选派百名教师访学工程”实施方案》、《铜陵学院百堂“精彩一课”实施方案》和《铜陵学院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强新教师岗前培训,强化教学基本技能;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突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教师教学监督和动态评价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自控能力;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促进教学能力;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2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促进教师树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

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此推动教师深入思考、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规律,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和培养渠道,进一步确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校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全过程。

3.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以实施“五个计划”、实现“五个一批”为重点,充实专任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即:尽快研究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计划”、“百名教师访学计划”、“百名教师挂职计划”,努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聘请一批“双能型”教师、共享一批优质师资、培育一批学术带头人、转岗一批不胜任人员。3.3.1着力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引进力度,采用学校内部聘任和人事等形式,弥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重点加强学校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的师资力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结构。修订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争取省厅的政策支持,为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争取政策空间。加强返聘、外聘教师工作,返聘教学效果好的退休教师,建立相对固定的外聘教师群,加大从行业、企业弹性聘请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进一步落实与合作高校优质师资队伍共享共建。3.3.2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努力实现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计划”,制定《铜陵学院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及管理办法》,实施校内学科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3.3.3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培养“双能型”教师。继续实施“百名教师访学计划”,每年选送20-30名教师到境内外访学交流。实施“百名教师挂职计划”,用3年时间选派100名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制定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再提升实施办法,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严格执行助教制度、岗前培训制度、专业培训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开展“一帮一”、“以老带新”和“传帮带”活动,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岗位职责、学术道德、教师风范等方面的教育。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教坛新秀和教学名师,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核心竞争能力。3.3.4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的作用。成立引进教师审核委员会,严把教师引进的入口关,确保引进人才的素质。组织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经常开展示范教学、观摩教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多媒体教学评比等活动,扩大教师参与面,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重视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同行相互之间的帮扶和学习。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几年的建设,学校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4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3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坛新秀,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2011-2013年共有60多名教师申请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了100多名教师赴国内外访学进修、125人次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2013年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学校选派的3名教师分别获得文科组和工科组一等奖、理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在2013年度“英国国际微电脑鼠大赛”中,学校一名教师的两件作品在决赛中分别喜获冠亚军。

3.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考评制度

第9篇:个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80-03

一、新升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

新升本科院校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的战略调整下,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通过自身提升、合并将原有专科层次的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的院校。新升本科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种职能。

(一)目的性突出

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明显不同于原有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首先,它是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而生,因此,一定要承担着培养本科教育的重要责任;其次,由于源于“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的专科学校”,新升本科院校教育势必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需要的“已较好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化冲突并存

尽管新升本科院校成立的方式有多种,但无论是原有单一专科院校升格,还是多所院校合并而成,首先,均要从办学理念上实现专升本的转变,改变以往简单讲授技能的授课方式,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制度供给和遵循方面,重点关注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的贯彻和落实。

(三)职业性明显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高校职业性特征突出,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更要突出专业设置的职业性。从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新升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性院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线高级职业人才需要而设立的院校。一方面,从新升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依据看,均要考虑学生就业后职业能力提升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相对于专科职业教育的层次而言,本科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适应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能力,还应当使之在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具有职业开创能力,即实现职业适应能力向职业创造力转变的人才。

二、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新升本科院校,虽然总体上基本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但经过系统研究和深入调研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普遍不强,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更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教学上,教师只是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递,缺乏对前沿知识的了解、把握与运用,缺少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兴趣与爱好的了解,缺少对教学的研究,将教学工作视为简单的搬运工作。科研上,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动力,只是满足于科研数量的增加,满足于学校等相关部门规定的科研成果数量的完成。在社会服务方面,由于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二)片面理解专业发展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丰富而广博,但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受制于专科教育的传统,将专业发展片面理解为教学上的专业发展;或盲目崇拜科学研究,将专业发展过程等同于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或只认识到专业发展中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社会服务维度。

(三)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虽然在引进人才、师资培训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数量上基本达到了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但由于习惯于长期的专科办学,师资队伍整体上还存在科研能力偏弱、知识老化、学术视野狭窄、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很大一部分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比例虽然达到了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但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极低。特别是高学历教师所学习的专业与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相匹配的程度较低,例如,有的教师硕士、博士学习专业与所讲授的课程没什么关联,甚至有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不相同。

(四)教师在职培训体制不完善,专业发展途径单一

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主要有教师交流计划、学术休假、参加学术共同体、岗前培训、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听课观摩、教学比赛、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新升本科院校与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整体水平低下,缺少有威望的专家、学者、名师,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也不能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现有的教师在职培训体制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培训的目的具有功利倾向,只重视培训的参与,而忽视培训的效果,政策上缺乏连续性。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一种管理性评价,也就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多以奖惩为主,不仅不能有效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反而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评价主体是校方管理者,教师是评价对象,教师很少真正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评价主体单一,存在着不平等的评价关系。

三、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不断学习、持续更新、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制约因素,如国家和社会的切实投入、学校的政策支持、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等等。新升本科院校及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基于地方高校的发展环境和特点,探索和建立一套快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一)制定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1.加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体制上的完善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要以制度化的方式赋予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较大的学术和专业自,为教师参与高校决策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教师的职业动力,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从事大学教育工作特有的操守、责任和追求;其次高校教师还要具备扎实深入的专业学科知识和良好的学术能力以及教育方面的基本技能。鉴于此,基于高等教育管理的需要和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非常迫切。通过推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带动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学术能力、教育学知识以及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为处于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地方高校提供可比较的一致的标准,尤其是为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提供客观的科学的工作原则,以避免行政权力的盲目和滥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也是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二)建立校内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发展中心”

1.开展教师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开展职业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新入职教师的师德养成和教学技能培训并编写入职导航,通过“师道”工程开展师德、授课技巧、教学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制作和课程网站建设等多种课程,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系统的职前培训。其次,开展在职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将为在职教师提供个性化的专项培训。面向中青年教师及不同学科专业、职称等不同类型的教师,举办教学专题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最后,“教师发展中心”将选派教师赴国(境)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研修与社会实践,同时,检查考核教师在校外研修和企业实践的方案和效果。

2.开展教学咨询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组织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开展教学专题研讨和咨询、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教学研究和教学发展专项研究和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名师资源,就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在充分发挥有经验老教师优势的基础上,广泛搜寻国内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名师,聘请专家为师生作专题报告。

3.关注教师素质测评,引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一方面,开展教师综合素质测评。如通过对教师能力、知识、个性匹配测评,形成教学能力综合适应性评测报告等,分析各项测评报告,针对制约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个性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由专业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个人职业规划。“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形式将包括职业规划工作室、青年教师研习营、名师工作坊、专家讲坛、文化沙龙、心理导航室等。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发展中心”引进和采用现代的教学培训软件,建设教师专业能力实训实验室,组建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实训团队,开发教学设计案例库、教学反思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创造性人才选拔系统、网络互动平台等实训资源库和软件系统,探索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模式;实施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证书制度,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教师能力实训提供引领和示范;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建立并维护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专家、项目、课程、课件等资源,提供网络教学素材,建立跨学科、跨学校和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服务。

(三)教师树立专业理想,快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增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所以,教师个人对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走出发展误区和困境的内部动因。教师不要因学校在世人眼中的“三流”地位而甘做“三流教师”,要意识到学校和自身肩负着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在专业发展方面要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以消极的眼光看待专业工作的倾向,树立崇高而远大的专业理想,争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良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合理地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应该基于对高校教师专业性的充分理解和学校情况的判断,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自己拟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其次,在努力中寻求机会,充分使用各种资源来促进教师个人的自我专业发展。最后,教师最好确定专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以保证专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2.强调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反思一方面要针对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一方面要针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前者可以帮助教师自己了解内在专业结构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克服原有的专业结构可能对专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后者的反思则可以让教师得知目前自己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主发展能力。”高校教师要善于记录和分析自己的专业成长史,善于研究自己和自己的教师生活。在这种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学术生活不断的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过程中,高校教师会更为深入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进而为成为更好的“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

[2] 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