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产业融合内涵精选(九篇)

产业融合内涵

第1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产融结合 经济内涵 法律界定

产融结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产融结合只是简单的将资本市场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追逐利益融合形成的产物进行概述,而对于产融结合的法律界定,也存在各种法律表述相互交叉,边界模糊等现象。为全面的认识产融结合,需要从产融结合的经济内涵出发,并在法律上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了解其法律特征。

一、产融结合的经济学内涵

产融结合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人事结合、信贷关系等将工商行业和金融行业联系在一起,实现工商企业和金融行业的互赢。对于产融结合的主体,其主要法律载体是企业,加上这类企业集团具有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等双重资本,因此,可以称这类企业集团为产融型企业集团。对于产融型企业集团而言,市场是追求资本增值的最佳场所,它能充分发挥金融功能来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对产融结合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广义上的产融结合就是产业和金融的有效结合,是从储蓄转向投资,即集体或者个人将储蓄的一部分通过入股、借贷等形式让其他集团或者个人用以进行生产投资,这就是产融结合的表现。而货币的出现,为储蓄转向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广义上,产融结合是金融业和工商产业形成借贷关系,例如银行向企业进行贷款。狭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源,采用贷款的形式在金融行业中获得生产资金,或者金融行业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采用股权参与、人事结合等形式渗透在工商企业中,为工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或者生产资源支持。工商产业的资本是指制造业、商业、运输业等非金融企业占有的资本。在狭义的产融结合中,资本融合是根本,其主要原因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了实现不断增值造成的。

二、产融结合在法律上的意义

在经济学和法学方面,产融结合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学方面,产融结合的重点是“生产”和“金融”的结合,而在法学方面,产融结合的重点是“生产”和“金融”结合带来的后续影响。产融结合的法学概念侧重的是在“结合”过程中的合规性,并通过惩戒违规的行为,来维持秩序或者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产融结合的法律内涵,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需要从公司法、金融法、企业集团法、反垄断法等法律范畴中进行产融结合的分析。首先,在公司法中,工商产业和金融业的结合,具体表现为企业合并、资产收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有资本转投资限制、母子公司关系、产融结合组织形态、法人治理等;其次,在金融法中,工商产业和金融业的结合是一种跨业混合联营,这就会极大的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这也是部分国家实施产融隔离政策的主要原因;第三,在企业集团法中,产融结合的形式经常表现为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全能银行等,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形式加强经济组织间的联系;最后,产融结合涉及到税法的一些问题,例如集团整体纳税申报与关联企业之间很容发生“非常规交易”的现象,这就会规避课税。

另外在产融结合中还涉及到反垄断法律规制。产融结合在促进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到垄断、限制竞争等问题,工商产业在接受银行的融资后,与其他工商产业进行竞争时,会产生一种不正当优越性,对竞争的公平性造成影响。因此,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对产融结合进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产融结合及其结合组织的基本法律特征

(一)多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子公司组成法律载体

由于产融结合的法律载体是企业集团,而企业集团是由金融机构、非金融子公司共同构成的,因此,当一个工商企业主导的企业集团有多个金融机构,但金融机构未处于主导地位,资产规模比较小,在行业中的影响不是很大,并且在企业集团中,金融机构和集团企业相互持股,则称这种企业集团为混合企业集团。这种企业集团并不是典型的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如日本的丰田汽车集团就是这种类型。产融结合的金融性导致产融型企业首先要对金融风险问题进行防范,并加强金融监管。

(二)产融结合的法律载体是多元化金融业务

对于产融结合中的各个金融实体,经常会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中选一种或者多种业务进行经营,因此,产融结合的实体有一些金融实体子公司,例如银行子公司、证券子公司、保险子公司等。在产融结合中实现多元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个业务之间的相互弥补,实现金融资源的共享,产融结合企业集团的多元化金融服务能满足不同客户之间的需求,这对规模经济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产融型企业集团各法律实体存在股权联系

产融结合是通过一个企业集团进行全面控股,对麾下的各个子公司进行管控,而不是将生产相同产品或者类似产品的子公司合并在一起进行加工生产。各个子公司通过相互持股、人事兼任等方式形成联系,从而协同企业集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不具备法人资格,各个法律实体是通过股权进行联系的,其联系方式可以是参股、控股、交叉持股、共同被控股等。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可以看做是市场经营者集中的表现,当其妨碍或者限制市场竞争时,就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则。

产融结合是在市场快速发展下形成的一种产物,随着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产融结合迅速的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经济内涵和法律内涵进行分析,对构建产融结合制度,规范产融结合行为,促进产融结合的规范化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晋产.融结合的经济内涵和法律界定[J].江汉论坛,2010(01).

[2]郑醒尘.对我国产融结合活动的分析与建议[J]. 现代产业经济,2013(05)

第2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随着当前人们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如今在进行茶叶产品消费时,人们不仅对茶叶产品的具体品质有相关要求,同时人们对整个茶叶产品中的设计理念进行有效丰富和完善。尤其是要结合各种元素和设计理念的系统化应用,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视觉效应的具体理念和内涵,根据当前人们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从而探究融入视觉效应的茶叶包装设计策略。

关键词:

视觉效应;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客观策略;生态理念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在长期的饮茶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茶叶产品。而随着当前人们健康养生理念日益成熟,如今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其不仅注重对茶叶产品品质的把控,同时对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理念和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特别是互联网电商模式经营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今整个茶叶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需要结合视觉效应的相关理念和内涵,从而实现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1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客观的说,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有效外在展现,从而为人们了解这一茶叶产品提供有效帮助。系统的看,在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也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整个茶叶产品营销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当前这一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和不足,表现为:首先,当前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对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价值的正确认知,无论是茶叶企业的重视程度,还是整个茶叶企业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体系,都存在较大问题和不足,系统的看,当前人们对整个茶叶产品的衡量标准和具体要求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品质,而是将整个产品品质提升与产品包装优化进行了系统化融合,因此,产品包装设计也是当前人们的需求点之一,正是对整个包装设计活动缺乏系统化认知,从而影响了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其次,当前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具体设计理念和设计内涵的有效融入,尤其是未能将生态理念和内涵,以及茶文化内涵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设计过程中,内涵实际上是一种底蕴,也是一种品格,而对于茶叶产品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内在元素与外在设计活动系统化融入的产品设计。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不仅需要对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进行系统化创新,同时也要将设计文化内涵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最后,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将人们具体需要和时代元素融入其中,因此,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缺乏应有的创新和完善。实际上,包装设计活动是一种外在展现,无论是整个设计活动的外在形象,还是其具体应用理念,都是一种创新与突破,因此在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未能结合时代特点对整个设计活动进行创新和完善,其必然影响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应有价值发挥。

2视觉效应的具体理念和内涵分析

视觉效应指的是通过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让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审美内涵。可以说,整个视觉艺术中有着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正是其中所展现的生动内涵,从而使得这一艺术更能被人们所认知。对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来说,其不仅需要系统化开展这一设计活动,同时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其中应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如今在开展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时,其不仅要对整个设计活动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更要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中,进而使得整个包装设计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在视觉效应应用过程中,其实际上需要充分注重从以下内容视角出发,其一是整个视觉效应活动要系统化展现相关主题,而整个主题的巧妙合理表达也是整个视觉效应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而对于整个视觉效应应用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需要在充分注重内容审美性基础的同时,赋予整个设计形式应有的审美化内涵。其二是整个视觉效应要赋予人们相应心理审美效应。也就是说在应用视觉效应理念时,要通过开展具体的设计活动给与人们相应视觉认知。事实上,任何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和价值,其都需要将整个设计活动与视觉观赏者的客观需要相结合,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三,在整个视觉效应理念应用过程中,其必须充分注重将设计审美内涵与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

3当前人们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消费理念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在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的期待值也发生了系统化变化,而认知当前人们对整个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必然能够为实现最佳设计效果提供相应基础和保障。结合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状况看,整个包装设计活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在整个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与完善。尤其是要结合当前整个时展的具体要求,将更多元素融入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无论是色彩应用和色彩搭配,乃至设计方法的创新,都是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创新突破的重要方向。通过创新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开展思路,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能帮助人们有效提升自身对整个茶叶产品的有效认知。其次,在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必须充分注重将茶文化、消费文化等一系列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融入文化元素,从而提升其整体底蕴。对于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来说,其基础是茶叶产品,而完善的茶叶产品元素,不仅有着的丰富的价值理念和内涵,同时也要通过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希望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理念能够更为完善的诠释整个茶叶产品的绿色生态元素,,以及茶文化中所具有的理念,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在开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中,其更期待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能够通过整个设计诠释相关理念,尤其是要与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

4融入视觉效应的茶叶包装设计策略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人们饮茶历史,还是整个茶叶产业的完善度,都与当前整个时展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饮茶需要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新的消费热点。但是通过与当前整个茶叶产品的供给状况进行系统化分析,不难看到整个茶叶产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的具体内容,还是相关理念,都缺乏系统化的展现,特别是随着当前互联网电商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内容,因此对于任何产品来说,想要实现自身良好的产品经营目标,就需要与整个电商模式的客观需要系统化融合,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包装设计效果。从当前整个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多数茶叶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进而使得茶叶产品营销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当前整个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人们对整个包装设计活动认知日益成熟,无论是具体的色彩应用,还是色彩搭配理论都实现了成熟应用,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各种设计理念创新应用,从而实现理想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效果。视觉效应是一种全新设计理念,无论是素材的应用,还是其整体展现效果,应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从当前整个茶叶包装具体状况看,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未能与人们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要求相融合,这就使得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未能实现理想的价值和应用效果。而事实上健康养生正是当前人们在整个饮茶活动中的重要理念,可以看到,生态绿色消费理念正是人们参与饮茶活动中的重要要求。所以,要尽可能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通过营造良好的设计形象,从而为消费者挑选这一产品提供相应基础和帮助。当然,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认知日益成熟,还要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形式和内涵融入其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从而实现传统茶文化的有效融入。此外,随着当前整个包装设计理念和色彩搭配理论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茶叶产品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对整个设计方法和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尤其是要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对整本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丰富创新。还要尽可能的融入审美内涵,通过设立恰当准确的设计理念和内涵,从而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系统化开展提供有效帮助。结合互联网电商模式经营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在茶叶产品经营过程中,就需要及时更新设计方案。

5结语

视觉效应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完善的设计效果,其都是对观赏者自身理解效果的有效融合。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一艺术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不仅如此,开展这一活动,也是当前整个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人们在选购茶叶产品时的客观要求,想要实现理想的包装设计效果,就需要将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具体理念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在创新整个设计活动的同时,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辞.色彩间接心理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1):151-155.

[2]侯蕾.浅谈包装设计视觉效应对消费心理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12):114-116.

[3]黄正平.食品包装设计中品牌色的色彩语义分析及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8):24-26.

[4]田大江.食品包装设计中品牌色的色彩语义分析及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5(2):112-116.

第3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经济力 动漫产业 文化要素

对经济力(conomic force)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从文化产业中的动漫产业角度讲,经济力是指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化要素的重组、融合、裂变等创意方式,赋予原有文化要素新的内涵,形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推动作用,助推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力。

一、动漫产业经济力的内涵

对于动漫产业经济力的内涵,从国家整体动漫产业形态上进行关注和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文化要素转化为文化资源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结构重组、内容融合、价值裂变等创意方式,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建构,赋予文化要素新的涵义,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做形式和内容上的准备。

2、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文化要素被赋予新的内涵后,通过与社会互动,产生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形成动漫产业过程中,完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

3、文化资本助推动漫产业发展

文化资本产生后,反哺动漫产业发展前期资金和智力上的投入,造就领军型动漫企业。在领军型动漫企业的带领下,经过资本力量的社会能动作用,推动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动漫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集群。

二、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内容

传统文化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条件和内生资源,动漫产业在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运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1、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

文化要素的形式分为载体形式和内容形式。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主要是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和新的内容形式。

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把文学、戏剧、传说、神话、雕塑、风俗等所包含的动漫文化要素直接融入动漫作品,使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以影视、漫画、游戏、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

二是运用创意手法,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运用传统艺术手法展现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要素传统的内容形式;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要素现代的内容形式;运用传统艺术手法展现现代文化,赋予现代文化要素传统的内容形式;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展现现代文化,赋予现代文化要素现代的内容形式。

2、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创意手段,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对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与现代动漫文化要素进行结构重组。在传统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现代文化要素,或在现代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传统文化要素,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结合,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二是对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与现代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内容融合,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现代文化要素的外壳,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融合,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三是在传统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现代文化要素的价值理念或涵义,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主题或意义。

四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剥离划分,扬弃传统文化元素中过时的文化元素,保留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内核。

三、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和内容

国外文化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和外部资源,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引进国外文化与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相结合,借鉴国外文化的展现形式和设计手法,改造使用国外文化的外壳,融入民族文化的内核,助推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市场;运用创意手段,在民族文化的外壳中融入国际文化价值内核,促进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1、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主要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和新的内容形式。

一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民族文化要素进行动漫创作,使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中融入国际领先的技术表现手法,符合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扩大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内容形式。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借鉴世界上优秀的动漫文化要素,对其他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中对本民族充满敬意、对其他民族充满敌意的狭隘民族观念进行剥离,在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本民族文化要素的普世价值内核,或在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代表世界普世价值或通用价值的动漫文化要素,创作出受众心理上容易接受的动漫形象,传播民族文化。

2、赋予民族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促进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与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相结合,在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世界动漫文化要素,或在世界动漫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民族动漫文化要素,进而创作出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新内容。

二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替换等创意手法,剥离民族文化要素中不适合国际化传播的狭隘民族观念,保留民族文化要素的外壳,并融入世界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内核,创意出新的动漫文化内容,促进民族动漫形象的国际化。

三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产生新的主题或意义,促进民族动漫文化要素新内容的产生。

四是对民族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剥离,保留民族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融入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产生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①殷俊、谭玲:《动漫产业》(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②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③周粟,《日本动漫世界的诱惑所在――以名侦探柯南为例观照中国动漫业发展》,《电影评论》,2009(6)

④李琨,《“丑女”与“怪物”的结合――简评美国动画大片〈怪物史莱克〉》,《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3)

⑤邬红芳,《元素风格与文化张力:中国动漫电影发展的路径选择》,《电影评介》,2008(22)

第4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校企文化融合;高职;文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践性的办学特点和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大力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战略地位,全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校园文化。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是对高职文化的本质性认知,不仅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且进一步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部驱动力。

1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内涵特征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涵盖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氛围,既包括学校的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囊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高职院校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征,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理念,不仅要适应主导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而且要更多的突出行业企业特色,实现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全面对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理应融合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反映行业企业生产环境、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涵盖代表院校和行业企业先进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构建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真实意旨在于根据高职院校组织功能以及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背景和目标之下,按照现代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求,使高职院校在组织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凝聚学校精神与理念、构建整体运作机制而实施的系统性举措。由此催生的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包括:(1)企业化办学理念的构建。即学校树立相对开放的办学思想,积极创造条件,校企合作,推行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利用社会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2)企业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实施。一定的办学理念需要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支撑,企业化办学理念的实现也必然需要企业化管理制度和相应措施的落实和开展。(3)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全体教职员工在长期办学中培育形成的价值标准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的养成也必然离不开为企业服务这一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4)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育人是院校的基本功能也是终极功能,高职院校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需要确立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措施

2.1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借鉴和吸纳企业经营理念、战略目标等企业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与企业和市场紧密衔接的根本保证。

2.1.2 借鉴并吸纳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需要吸纳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树立以市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像企业选择经营方向一样选择办学方向,运用企业开拓营销模式的理念改革办学模式,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努力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在办学方向上,要注重“服务社会”功能的拓展,注重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其作为学院的重要职能之一。这一做法是对企业精神文化中“以市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经营理念的借鉴,更是高职院校文化企业化构建在办学理念中的创新,为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

2.1.2 引入CIS战略培育高职院校品牌文化。

打造企业品牌是优秀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战略目标,现代企业大多导入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战略塑造特色品牌形象,即企业通过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设计,塑造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获得内外部公众组织的认同,提高自身竞争力。高职院校也应树立品牌意识,培育校园品牌文化。高职院校要在深刻体会特色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尝试引入CIS 战略,并创设自己的IIS(Institute Identity System)战略,塑造院校特有的品牌形象,使全体师生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提升院校的整体竞争力。

2.2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关键点――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是按照社会对学生获得生存能力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高职教育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及课程活动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建设需要注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基于行业标准,使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展示课程文化内涵的行业企业导向性特征。

2.2.1 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基于行业标准。

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基于行业标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以开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行业企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改革,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共同确定实习实训方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内容能符合和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推动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制度化建设,发挥专业顾问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天然的企业化优势,为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化色彩。

2.2.2 课程设计体现行业企业导向性特征。

高职院校需要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在模块化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和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注重结合行业企业的不同标准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高职院校需要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加大顶岗实习的比重;在专业课教学手段上,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方式,尽可能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以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在专业课教学活动实施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较多的引入“头脑风暴”、“金点子”等行业企业推崇的创意活动,采取“小组会议”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研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单独的个体学习转变为集体研讨,重构课堂“准同事”人际关系,使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加强,使学生养成企业所推崇的“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师、只惟实”的良好学风。此外,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从而拓宽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2.3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突破点――物质文化。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有赖于企业文化的全面渗透,通过实习实训中真实企业生产场景和企业文化的进驻,为校园文化与企业化的深度融合提供物质载体。

2.3.1 在校外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中注入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大多设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训,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学生通过掌握真实的工作流程,身临其境感受领悟企业文化,真切的体会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学生通过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和沟通,耳濡目染他们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生产组织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3.2 打造校内实习实训环境的企业化特征。

真实的工作环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尤为重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是高职院校硬件建设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环境的建设需要完全仿效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共建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的仿真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实习实训行为守则的制定要仿效企业管理制度,实训服要完全仿照企业工作服,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时,要通过“身教”灌输学生“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等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2.4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行为文化。

师资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保障,是高职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2.4.1 加大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实践的力度。

通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进行顶岗实践,熟悉行业企业标准,熟悉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新产品和新技术等情况,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咨询服务、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生产前沿的科技动态,从而能有效地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基于行业标准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一体,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切企业、贴近新技术的发展,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2.4.2 引进行业企业人才,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优化。

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与能工巧匠的引入,能为高职院校注入凸显实践性、操作性的新生力量,还能带来企业的发展动态信息,能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贴近行业企业的新思路和方法。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与能工巧匠的引入可以采取直接引进、全职聘请、兼职聘请等多种用人方式。多途径引进行业企业人才,对于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3.1 民航高职院校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成效。

“安全第一”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灵魂,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严谨思维下的规范行为方式、窗口行业中的任劳任怨服务意识等,已成为从业个体和群体意识与行动表现中认同的价值观、思想理念的文化。民航高职院校已逐步建立了融合“安全第一、优质服务”民航行业理念的企业化特色文化;注重航空安全、优质服务理念的教化(启发灌输)和濡化(耳濡目染),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学院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制度创新、质量保证等方面不断渗透和强化“安全第一”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体会理解民航企业强调“安全”和“服务”的精髓,比较研究与学生就业相关的优秀航空企业的持家之“道”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倡导“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特色校园文化,积极培育自身的品牌文化。学院把由“南航人、客户至上、安全、诚信、行动、和谐”六大因素构成的“南航新约”企业文化内涵融入到学校文化核心因素建构中。学院“蓝天之梦”艺术团“倡导校园主流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广东省高校(高职高专)十大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学院通过严格监控、改革考试方法和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将“安全、责任、严谨、敬业”的理念贯穿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工作中。学院积极挖掘“安全第一”民航安全文化核心内涵,尝试探索“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从严治校”的理念。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时效性和针对性,制度的实施体现严格性和规范性;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设立了专兼结合的院系二级的教学督导机构,职责明确,督教分离;建立了学期学生座谈会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反馈信息制度、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教考分离制度。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注重机务作风的培养,实习实训中要求学生做到安全第一、团结协作、遵章守纪、敬业奉献;航空服务类、航空港管理类专业注重安全意识、爱岗敬业、良好形象与优质服务的教育。

3.2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结合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高职院校对高职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广泛且卓有成效的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与提升,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核心要素之一,需要探寻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建设道路。目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略显苍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规划方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对接、凝练、升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实施办法,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东华 张健.从企业文化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机械职业教育,2005 .5

[2] 丁钢.文化吸纳---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和新抓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3] 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教育与职业,2006.3

[4] 王明伦.论高职院校精神.中国远程教育,2006.7

第5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业;产业链融合机制;实践应用

中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阶段,最典型的是出现了“文化旅游”新业态。近年来,有些旅游景区探索实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深受旅客欢迎,取得很大成功。如“印象”系列的文化旅游产品《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印象西湖》等;也出现影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如宁夏西部影视城、浙江横店影视城、吉林长影世纪城等。在此大背景下,探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融合机制及实践应用,可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具备融合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旅游消费市场不断追求高端化旅游产品,要求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消费需求升级需要文化产业参与创意创新旅游产品,催生了文化旅游新业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具有可互相利用的资源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具备了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具有部分相同的产业功能和消费群体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需求的“感受型产业”,旅游业是满足人们追求新颖需求的“体验型产业”,二者都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功能。文化产业可以丰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体验也不同。过去满足于从书本中吸取“精神食粮”,现在却要求从实物实景中感受“精神营养”。旅游业可以提供休闲娱乐,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为断升级,过去满足于单一的“游览山水、放松身心”,现在却要求“陶冶情操、享受生活、丰富阅历、实践梦想”。可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拥有部分共同的产业功能与消费群体,相互之间具有互补作用,具有共同维护和拓展消费市场的合作基础。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部分可相互利用的资源

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双方拥有可相互利用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将资源内容进行重新挖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将可多方面利用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利用。产业融合的基础是产业间的关联度。从产业关联度理论和实践看,产业关联度与资源相互利用率成正比。旅游业产业体系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中“吃、住、游、购、娱”与文化产业关联度很高,尤其是“吃、游、购、娱”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突破点。因此,文化产业可以利用旅游业已经拥有的市场网络推销文化产品;旅游业可以利用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做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部分环节较容易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功能与资源方面存在交叉,具备融合基础和条件,但它们各自产业边界明晰,难以实现全方位融合。从目前国内外融合实践看,既有可融合的环节,也有不适合融合的地方。

1.以文化产业为观察视角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1],文化产品的生产(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中的“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较容易与旅游业融合形成文化旅游产品(如旅游演艺、主题公园、节庆会展、旅游纪念品等)。“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可与旅游营销环节融合。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与旅游业的关联性不大,难以融合。

2.以旅游业为观察视角

旅游资源中的“自然类”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难度较大,需要应用科技手段和创意,才能融合,如“印象”系列的实景演艺。“人文类”旅游资源与文化产业较容易融合,形类旅游产品(如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遗产景区、少数民族村寨等)。人文类旅游产品可以是文化展示,也可以设计成让旅客直接参与,获得文化体验的旅游项目。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融合机制

产业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产业链具有“整合延伸、集聚互补”机制[2]。整合延伸机制,将生产业务上具有关联性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形成链条式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各个企业的总产出。集聚互补机制,将具有互补性的企业个体聚合为整体力量,增强整体竞争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正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延伸、集聚互补”机制进行融合发展。

(一)产业链整合延伸机制在文旅融合中体现为关联融合

利用产业链纵向横向整合延伸机制,寻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交叉相关联环节,作为产业融合突破口。运用产业链整合延伸机制,利用文化元素创新旅游业产品,拓宽旅游产业链。文化产业向旅游业不断提供创意产品和智力服务,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中,提升其文化内涵提高附加值(如旅游演艺、主题餐饮、主题住宿、旅游纪念品等),既丰富了旅游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又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旅游活动,延伸文化产业链。将文化产业的某些价值链环节开发成旅游产品进入旅游市场(如旅游景区内的歌舞演艺、参观文化产业园、参观影视基地、节庆会展旅游等)。旅游业向文化产业延伸,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业内涵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拓宽了文化产业创造效益的渠道,扩大了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二)产业链集聚互补机制在文旅融合中体现为互补融合

产业链集聚互补机制是通过产业链集聚具有互补的产业和企业,完善产业链而产生多元溢出效应。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发展初期从边界上看,是相互区别的不同业态。但随着旅游消费市场不断追求高端化旅游产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便开始共享各自的资源,形成文化旅游业。随着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需要配套企业和行业组织服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互补,从而发展成文化旅游产业园。在文化旅游产业园周围,往往集聚互补企业(如餐饮、酒店、交通、购物商店、娱乐设施等),完善价值链配套设施,实现多元化溢出效应。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融合实践

从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来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过“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环节融合”。

(一)应用产业链整合延伸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环节融合

应用产业链整合延伸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在旅游业“六要素”中,“吃、住、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生产环节融合的辅助元素。文化创意与旅游业中的“吃、住、行”行业融合,能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强化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体验,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的享受感,增强游客的满意度,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游、购、娱”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生产环节融合的核心元素。要在旅游产品生产环节要设计好游览项目(游览景区景点建设)、娱乐产品(娱乐演出作品)和旅游纪念品。可通过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互补整合,创造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共同的品牌,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

1.共享资源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业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其核心要素是“新、奇、特”等旅游资源(产品)。传统旅游资源(产品)大多是人文古迹或自然景观的原生态展示,旅游形式较为单一。而现代文化旅游产品,是从当地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在旅游业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融入文化产业的创意创新理念,开发出不同类型独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服务),给旅游者带来不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如近年来兴起的“印象”系列文化旅游产品,都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当地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巧妙融合,创造出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作为常态化演出的“夜间旅游项目”,丰富了游客的夜间生活。

2.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合理利用;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生态展示,另一方面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表现形式(演绎编排),打造成为独具地方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还可以拍成电影,并与视频网站合作进行线上传播。如泉州在传承“中国南戏活化石”梨园戏的做法值得借鉴。泉州为了传承和发展梨园戏,兴建泉州古典梨园剧院,定期演出原生态的梨园戏剧目,还选择观众欢迎度高的剧目(如《董生与李氏》),拍成电影,并在互联网上传播。

3.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品牌

根据当地文化资源的独特性,集中力量打造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核心品牌项目,依靠核心品牌项目并向外延伸(即依靠产业链的作用),完善产业内部架构的配套设施,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例如泉州打造“海丝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了泉州“海丝文化”与“海丝旅游”融为一体。泉州把海丝申遗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个遗产点(均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德济门是古城墙遗址,其它15个遗产点均为活态传承,至今仍在使用)串联成泉州海丝文化旅游线路。还根据不同层次游客需要延伸产业链,补充相应海丝景点,如世界古船模型制作基地、蟳埔民俗文化村、阿拉伯人后裔的生活习俗(晋江“陈埭镇”和台商投资区“百崎乡”)、阿拉伯人后裔的制香技艺(永春达埔镇)、世界瓷都•德化(2015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授予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德化成为全球首个世界瓷都)、中国茶都•安溪等。香料、瓷器、茶叶曾经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如今是打造“泉州海丝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元素,有待不断创新开发。

4.开发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承载旅游地文化气息的旅游商品,是为旅游景点的象征性产品。游客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的目的是为了回味与分享在旅游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文化气息,回忆旅游经历。旅游纪念品因为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地特色文化信息才吸引着游客。因此,旅游纪念品设计,应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内涵而别具一格。政府要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风情的文化旅游纪念品,把旅游纪念品设计成景区的形象代表。如泉州惠安女服饰题材的旅游纪念品。惠安女服饰具有显著特征,无论是色彩还是装饰上都独具风格,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呈现古闽越族遗风(惠安女在海边生活为了防风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是扎在肚脐下面。黄斗笠、花头巾、露脐袄、肥脚裤,被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在设计惠安女服饰旅游纪念品时,利用惠安女服饰特征、图案、色彩作为创作元素,既把民俗文化和现代产品结合在一起,又解决了惠安女服饰的单一形式,设计出具有惠安女韵味又有实用价值的旅游纪念品。让游客一看到惠安女服饰,就回想起惠安旅游经历。

(二)应用产业链整合延伸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营销环节融合

在旅游业价值链中,旅游生产商和旅游营销商都是旅游产品的价值创造者,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者。旅游营销环节是实现旅游产业价值的关键。在旅游营销环节,旅游营销商一方面通过推销旅游产品价值去吸引旅客,从增加游客数量来扩大旅游产品的价值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导游讲解旅游产品内在文化价值引导旅客消费,从而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旅游营销商往往通过旅游市场营销网络推销文化产品(如旅游纪念品等),带动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完善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旅游营销商还可通过文化产业创意创新策划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旅游营销商往往根据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和不同客源地特点,将旅游产品设计成不同的文化体验方式,组合包装成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在泉州涂门街,毗邻而居的有“道教”庙宇关帝庙(涂门街188号,建于南唐至宋代,有1000多年历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伊斯教”寺院清净寺(涂门街108号,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2年即公元1009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锡兰王子故居(涂门街118—120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客来到泉州涂门街,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道教信众、佛教徒或穆斯林,都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泉州宗教和谐相处的画面,可以感觉到泉州博大、包容的文化气息。因此,泉州旅游营销商往往把涂门街分别组合包装成满足不同层次游客(无神论者、道教信众、佛教徒、穆斯林等)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应用产业链集聚互补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消费环节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应用产业链集聚互补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在消费环节融合,可增加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如景区内的民族风情表演等);也可以增加不同的旅游产品或服务(如建设具有文化机制和旅游机制的主题乐园,让游客参与体验)。如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占地390万平方米。现有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梦幻世界、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娱乐演出、乐园餐饮等8个主要景区,各景区内有许多景点。运用现代技术,将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将文化娱乐融入游客体验之中,巧妙地实现了文化与旅游在消费环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

第6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工业化 信息化 融合 评价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度和融合效率的内涵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度的内涵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带到企业的工业化发展这家伙,利用企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来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不断进步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程度越高,那么就越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二者之间是一个正比例的关系。而且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会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生反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越高,那么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程度就越高。同时,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度会促使这二者进行更加规范化的融合,在这一方面,它的决定作用是不能被否认的。

(二)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效率的内涵

要理解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和效率的定义,首先必须要弄明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对信息化的促进究竟有多大的作用,第二个就是信息化的发展能对工业化的作用程度。第一种就是指在现有的工业化所有的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来的信息化的最大值,这里的最大值是指和原来的信息化产值星币,所增长的部分,所以又叫做增加值的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在最少的工业资源条件下,信息生产的最大值。第二种就是指在现有的信息化的条件之下,对工业化能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主要的标准就是对工业化的产出值中增长部分的最大数值,换句话所,就是利用最少的信息资源,来获取最大化的工业产值的增长。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综合之后,就能得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效率的内涵。

二、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的评价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的工业指标

这个指标有很多,基本上就是下面的六个指标。第一,工业增加值和GDP的比值,也就是工业生产产值中增加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能够反映出工业化发展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二,第二产业中的人均劳动率,就是用工业劳动者的总数除以工业所获得的所有的经济利益,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整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水平高低。第三,工业的资产利润率,也就是用工业所获得经济利益除以工业投资的总资金,那么结果就能够对工业企业的运行和生产情况进行最真实的反馈。第四,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就是用工业的固定投资额除以所有的资产投资额,这样就能看出社会对工业化的重视程度究竟有多少。第五,工业研究和相关人数所占的比例,是最能够反映出行业技术研发水平的指标。第六,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比重。

(二)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的信息指标

这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也有六个,具体如下。第一,信息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也就是信息产业生产总值中增加的部分和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能够综合反映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状况。第二,第三产业中信息化的人均劳动效率,就是将信息产业的工作人数除以信息化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能判断出整个信息行业的生产效率。第三,信息固定投资额的比例值,具体的计算方法就是将信息的投资总额除以全部的投资总额,这样就能看出社会对信息产业的重视程度。第四,信息产业和工作人员的数量,这一个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的内容就是信息产业技术研发水平的高低。第五,移动通信设备的拥有率,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就是统计每100个人里面拥有的移动通信设备的总和,这个指标就是对信息产业社会服务水平的综合反映。第六,每100个人使用互联网的数量,这也是能够反映信息产业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效率的评价指标

(一)信息化促进效率中工业化因素的评价指标

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中整体上可以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种,其中的投入指标就是固定投资额、经费费支出、工人总数和企业规模的经济效益,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产出指标则是指息产业的增加值、移动通信设备百人拥有率的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

(二)对信息因素的评价

它的评价内容也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种,其中的投入指标和工业化的非常相似,只不过侧重的是信息化的方面和信息产业的从业人数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而产出指标则包含了工业增加值、人均劳动率的增长值和资产的利润率。

四、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几点思考

首先,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融合水平和质量会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融合效率。如果融合效率低,那么就表明工业企业应该积极的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推动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如果在生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其次,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例如企业可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促进两者的融合,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并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从各个方面为实现两者的融合创造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效率和融合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着两个方面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最后提出了笔者自己对于如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考。另外,本文没有对评价的模型和评价的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也是笔者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1 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分析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各个茶叶企业都认识到消费者对产品健康和安全性的重视,因此,大多都能注重茶叶产品品质的把控。但很多企业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缺乏相应认识,很多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简单、草率。还有一些直接抄袭其他茶叶包装设计,这不仅与茶叶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符合,同时对自身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没有任何作用和价值。而随着当前人们茶叶消费理念日益理性,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外在包装也有了更高期待。因此,茶叶企业要想让自身产品能被市场消费者所认可,就必须通过优化自身包装设计工作思路,改善包装。当前商品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各种商品充斥市场,如今任何一种产品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占据竞争主动权,就必须充分注重自身品牌建设,通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从而为产品的价值内涵丰富提供有效保障。从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状况看,大多茶叶企业都未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其对包装设计与茶叶品牌化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度不够。以至于整个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发展并不占据优势。对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从品牌战略构建入手,构建品牌,就必须通过赋予其中相应的内涵,结合包装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为茶叶品牌塑造奠定重要基础。

此外,从目前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变化来看,消费者不仅对产品的品质和健康有相关要求,同时对产品本身的品质内涵也有深层次要求。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来说,其发展历史悠久、体系成熟,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理念不断成熟,加上国际茶叶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暴漏的问题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问题就是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多数茶叶企业未能形成必要的产品包装意识,多数茶叶产品包装简单,缺乏融入人们需求。在茶叶产业品牌化、链条化发展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完善其包装设计思路,通过有效选择元素,从而实现其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

当然,在充分了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之后,我们要认真探索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工作。首先,对于品牌茶叶来说,其价值和竞争力不仅在于茶叶,同时也和品牌形象、外在展示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想要实现其品牌化、现代化,就必须充分注重包装设计对其产品形象的影响。因此,在开展茶叶包装设计时,必须充分有效应用其造型和色彩手法,结合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应用,从而有效诠释茶叶自身所蕴藏的文化美学。其次,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还要注重对自身桥梁纽带作用的有效展现,通过打造紧密联系消费者与市场的茶叶产品,从而为茶叶产品营销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当前想要构建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就必须注重茶叶文化底蕴、内涵价值的有效输出,只有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茶叶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才能最终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各种适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有效开展的技术和元素,通过具体融入,从根本上实现茶叶企业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无论是茶叶包装设计,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都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的产物。想要充分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工作,需要摄影艺术为其提供良好支撑,同样摄影艺术也需要结合相关应用载体,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而想要对其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深度解析两者的含义和具体关联。

2.1 茶叶包装设计概述

包装,是一种产品外在,是消费者在无法品鉴产品内容时的主要依据,因此做好其包装设计,就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既要充分有效表达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要对消费者的感知需求进行合理把控。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包装要求日益提升,我们进行包装设计时,选择优美的图案内容,优化包装色彩应用等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逐渐成为茶叶包装的新要求。清晰美观的图片、照片能让消费者有效将茶叶与生态、健康养生相关联,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认知。

如今整个时代的产品内容日趋丰富,无论是图画,还是色彩、图片等等,都成为外在包装和形象设计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很多茶叶企业不能够结合茶叶实际进行包装设计,存在夸大现象。而还有一些茶叶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忽略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具体融入,其产品的整个包装设计未能充分有效的展现产品应有的内涵,而在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上,也极为缺失。因此,亟需相关技术,丰富茶叶包装设计思路,优化相关理念。

2.2 摄影艺术概述

所谓摄影艺术,其是一门体系化的艺术类型。首先从其艺术特征来看,整个摄影艺术有着先进艺术特色,其创作素材就是拍摄物质形成照片,通过结合色彩对比度等要素照片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增强拍摄物的艺术感。充分应用拍摄艺术,能够让整个照片完全超出产品本身的视觉感官,通过摄影技术和器材的有效应用,将使得商品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其次,摄影艺术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在相关摄影理论指导下,能够直接有效对产品的颜色进行搭配,从而改变其他设计理论下,色彩较为单一的现状。同时,设计者可以借助产品的颜色搭配选择合理的色彩。而目前在我国摄影艺术应用度还不够,同时该艺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具体融合,以至于该艺术的应用优势未能被充分展现出来。如果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应用摄影艺术,那么将大大增强茶叶包装的色彩和艺术美感,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有效推广和普及茶文化。

2.3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关系概述

通过对两者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其关联主要表现在:首先,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相关影响,互相补充。拍摄出优美的图片需要素材,而对物质素材进行外在包装,需要相关艺术进行深化。因此想要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就需要充分发挥摄影艺术,通过对茶叶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包装及推广,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效果。其次,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丰富产品的内涵与价值。无论是包装设计艺术,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特征和内涵价值。因此通过使用摄影技术对整个茶叶产品中想要集中推广的优势进行重点宣传,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茶叶的认知。此外,茶叶包装设计想要与实际销售相结合,就必须融入相应的茶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相应的附加值。最后,应用茶叶包装设计和摄影技术都是打造精品品牌,提升茶叶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摄影艺术以其丰富、强大、时代化的特点向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产品的内容,这无疑是向客户等量传递信息的最有效办法。将摄影技术与包装技术深度融合,向我们展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产品内容。

2.4 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相关影响和价值

结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在优化开展包装工作时,必须合理完善应用摄影艺术,通过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从而为茶叶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具体而言,有效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及茶叶包装设计来说,产生有效价值和影响。将摄影技术充分有效应用到包装设计工作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丰富了其产品的内涵。而产品内涵的有效丰富,将有效拉近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茶叶产品与商品之间的市场转化率。此外,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外在表现,其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消费者呈现产品的内容和特性,当然在传递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合理化包装。良好的包装是提升消费者认知和产品层次的必然要求。摄影技术无疑就是从客观实际中取材,在结合专业技术进行优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如果能够将其充分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势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全面、最丰富的产品内容。

第8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数字内容产业 三网融合 发展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普及,推动了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重塑了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数字内容产业集内容服务、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交叉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之中。基于数字内容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各国和地区大都制定了有关战略规划引导和促进对策。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国务院于2014年2月26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要求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数字内容产业尽管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必然是美好的,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其发展中经常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急需加以关注和开展研究。

数字内容产业内涵界定

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数字化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强调数字技术在传统内容产业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新特性,其核心是基于数字化内容的产品化和服务化。

数字内容产业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外。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首次提出“内容产业”概念(Content Industry)。1996年,欧盟在《信息社会2000计划》中提出了“数字内容产业”的概念。1998年,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的创意产业工作组提出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首次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2002年,爱尔兰政府出台的《爱尔兰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将数字内容产业定义为创建、设计、管理和销售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产业。

数字内容产业的概念在中国提出较晚。200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数字内容产业的提法。2004年,中国台湾把数字内容产业称之为“数位内容产业”,并在《2004台湾数位内容产业白皮书》中将数位内容产业定义为:“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并加以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2006年,“数字内容产业”首次在部级文件――国务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正式出现。此后,“数字内容产业”频繁出现在各类政策文件中,如《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2011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数字内容产业”仍然被列入其中。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标准中,也新增加了文化新业态部分,主要包括数字内容服务中的数字动漫制作和游戏设计制作,以及其他增值电信服务。2014年2月26日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数字内容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同国家、地区和组织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相继提出了各种概念。如美国称之为“版权业”,经合组织(OECD)称之为“内容产业”,欧盟称之为“数字内容产业”,英国称之为“创意产业”,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澳大利亚称之为“创造性产业”,韩国称之为“文化内容产业”。然而,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入和扩展,其内涵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

由于各国产业划分体系及分类标准有所不同,尽管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但有一点得到共识,即数字内容产业萌发源于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衍生产业,是信息化、数字化产业的总和,以内容为核心,信息或数字为纽带,强调不同产业间数字产品的交叉和融合,涵盖了诸多传统产业的延伸发展内容,属于新兴产业。

由于信息技术的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所涵盖的领域也是不断变化。欧盟在《信息社会2000计划》中指出,数字内容产业包括各种媒介印刷品(书报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服务、光盘服务和游戏软件等)和音像传播(影视、录像和广播等)等多个领域。英国的创意产业包含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十三个领域。中国台湾把数字内容产业分为数字影音应用、电脑动画、数字游戏、行动应用服务、数字学习、数字出版典藏、内容软件、网络服务和数字艺术产业等八类内容。

数字内容产业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如果把所有关联行业都纳入其中并不合适,何况各国都有自己特定的产业分类体系,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产业分类体系。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参照国内外有关分类,有必要对数字内容产业涉及领域进行适当精简,以便突出产业核心体系。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内容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将数字内容产业分为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学习和数字娱乐四大类(见表1)。

“三网融合”的发展进程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演进过程中,相互渗透,互相兼容,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三网融合”,最早的目的是通过集约化建设,节约社会资源,从而实现物理融合,因而称之为“三网合一”。随着理念的不断发展,“三网融合”取代了“三网合一”,不仅是物理上融合,而且实现了业务应用上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在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

“三网融合”在国外起步较早。世界各国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了三网融合,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三网融合的发展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出台的《1996年电信法案》,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了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日本政府通过新的《信息通信法》草案,统一了与通信和广电相关的《电波法》、《广播法》、《电气通信事业法》等9部现行法律,同时政府为了防止任何企业利用自有资源搞业务垄断也加强了监管,从而创造出一个通信、广电相关企业都能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英国于2003年成立了新的通信业管理机构,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职能,促进了三网融合的产业发展。法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较快,电信和广播电视彼此是对称开放的,预计2014年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目前,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的日益加强,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对“三网融合”的探索始于20世纪末。1998年社会各界对“三网融合”展开了大讨论,2001年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概念,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经过近20稿修改的《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在两年间先后公布了54个试点城市名单,“上海模式”“武汉模式”等各种试点次第涌现,全国的网络基础建设也有相当进展。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除了上述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力量逐鹿三网融合之外,诸如国家电网、物联网、家电及诸多企业也纷纷从各自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研发、业务创新等措施,以多样化形式切入到我国三网融合的试点工作中。

中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有四年有余,在过去四年多的试点工作中,广电、电信、互联网等行业及领域发生了巨变。从全局来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关键在于与三网融合、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部级相关扶持政策的助推。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等也出台了适合于本地区的三网融合相关配套政策。

然而就整体而言,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面临的不仅有技术难关的解决,还面临利益方的多方博弈,最大障碍就是体制障碍。具体来说,我国三网融合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我国三网融合刚刚起步,除了技术和市场因素外,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政府监管权分割,部门多头介入;二是电信和广电领域的法规和部门规章相互独立,形成进入壁垒,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效力有待协调;三是广电、电信等部门体制改革进程的不同步,严重影响了业务的推进。

“三网融合”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不仅是将现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而且将极大拓宽数字内容产业的传播渠道,刺激数字内容产业的市场需求,推进数字内容产业的升级。

三网融合将拓宽数字内容产业的传播渠道。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将加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推动数字终端设备数量增长,快速普及数字技术。内容提供商在三网融合之前的产业链中,往往受制于分销渠道,而融合之后则改变了对传统的内容单向传输渠道的依赖。举例而言,电视剧制片商以往只能将版权出售给电视台,而三网融合后将增加互联网、手机等更多的渠道和终端。传播渠道的拓宽,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渠道基础。

三网融合将刺激数字内容产业的市场需求。在网络大规模建设、运营商广泛介入、终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更多新媒体形态、更多的受众资源不断涌现,对内容的需求将迅速提高。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固话、移动和互联网用户群,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电子媒体,构成了一个覆盖多种消费人群的终端体系,提升了用户对数字内容服务的接受程度、应用水平以及消费能力。就以出版行业而言,传统出版物由于受市场需求约束,出版物的出版数量少、成本高、渠道单一,而三网融合后的电子出版物,尽管局部地区市场需求量不高,但分散在各地的用户需求经网络平台聚集起来,因而市场需求数量剧增。更多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也使内容提供商受益于渠道多样化,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市场需求的强劲,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市场基础。

三网融合将推进数字内容产业的升级。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而技术和应用是推动融合的手段。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伴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数据传输网络资源得到不断丰富,接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视讯技术飞速发展,各方运营主体都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做着全媒体、全渠道、全终端的渗透。三网融合促进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是催生了新兴的内容产业发展,二是推动了传统内容产业的改造。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升级改造”。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均将受益,特别是内容服务商将成为市场主导,受益最大。事实上,三网融合下的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涉及多个细分行业,包括生产、交易、传输、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等多个环节,有传统的,也有新兴的均需重新架构,进而形成新的产业版图。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思路

以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三网融合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具体方式和形态将由商业实践过程的诸多因素决定。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在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数字版权保护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对于数字内容产业而言,内容提供是数字内容产业基本价值链的顶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控制整个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尽管数字内容产业高度依赖于技术基础设施,非常容易受到技术变革的影响,但是拥有知识产权的内容始终是数字内容产业的核心。要发展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仍然要强调内容为核心的理念,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任何产业的发展,最初总是离不开政策扶持。因此,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必须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一是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数字内容产业。二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以低息、无息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数字内容产业企业的资金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三是落实税收政策,通过适宜的税收减免等措施,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四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通信、广电、互联网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及合作模式,构建新型的产业生态链。

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数字内容产业包含数字内容产品生产、交易、传输、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需要政府部门从宏观上加以协同管理和正确引导,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改善目前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不到位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在改进文化市场监管与文化安全管制的同时,要承认网络与技术的中立,应允许运营商自行选择相应的网络传播内容。

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交易规则正在建立之中,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缺失严重,数字版权侵权盗版问题严重,极大地影响整个数字内容产业链的良性发展。知识产权是数字内容产业的生命线。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离不开严格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因此,应该以加强数字版权保护为主,完善网络环境下数据库保护、虚拟财产保护和著作权保护等法律法规,规范数字内容经营者的行为,加大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以及网络上恶意侵犯他人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减少消费者被侵害的危险,抵制不良倾向,为数字内容产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下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基础。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有其独有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技术更新换代快,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数字内容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各方力量的有效互补,形成一定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如建立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集成产业链并实现延伸拓展,才能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味依赖政府力量,只能搞低水平重复布局。政府只能帮助数字内容产业在发展初期克服市场化瓶颈,搭建共性技术的公共供给平台。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利益的驱动,应鼓励竞争,鼓励多种形式并存,在良性市场秩序下实现自由竞争。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数字内容产业由于价值链较长,产业环境复杂,需要有大量复合型和多元化人才的参与,保障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数字内容产业专业人才供给的缺口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的建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国家着力进行数字内容人才建设,例如韩国政府就建立了培养数字内容专业人才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从职业教育到大学教育等各个教育层次。我国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大数字内容产业人才培养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高校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优势资源,加快培养数字内容产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蔡宏波.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界定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10(2)

2.李本乾等.三网融合背景下推进上海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2(6)

3.罗海蛟等.上海数字内容产业预测与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0(Z1)

4.山红梅,邹佳利.数字内容产业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2)

5.王志东,汪霏霏.“三网融合”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学习,2010(5)

6.罗海蛟.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是部级的战略决策[J].中国信息界,2010(3)

7.周志平.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4(3)

8.王风云,牛盼强.甘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政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3(5)

9.金业阳.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

10.黄德俊.“钻石模型”视角下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途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

11.相丽玲,刘红丽.数字内容产业的演化路径及研究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7)

12.吴琳琳.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与合作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13.迪莉娅.我国数字内容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6)

14.杨海平.数字内容产业运作机理与商业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

15.刘用,杨梅,靳玲.重视新兴业态优势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成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环境与创新空间[J].经济体制改革,2010(6)

16.王薇.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下一代内容[J].现代传播,2010(5)

17.曹三省,等.三网融合进展与技术演进趋势分析[J].现代传播,2010(5)

第9篇:产业融合内涵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处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才能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内涵和养分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才能构成高职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日积月累、逐步发展的产物。文化一经形成,便可产生无形的力量,即所谓的文化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富含竞争、合作、质量、创新、规范、职业、岗位等元素。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潜在智慧和能量激发出来。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办学实力、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处于浅层次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处于深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能够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校园文化的内化而完成的。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看似有着不同的内容、特点,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群体。但是,它们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的共性是一致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都是有情感的社会人。校园文化培养人的能力,企业文化发挥和提升人的能力,都是借助文化这一载体使群体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以此来增强群体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高职校园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企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空间,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前提。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无限宽广的话语空间。高职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奏,企业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延伸。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到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体会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学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中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态度、坚韧的职业意志。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以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

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在充分挖掘校园现有景观、雕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含企业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具象或者写意的手法,把一些象征标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在校徽、校服、建筑物的命名、指示牌的标识上都应力求突出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让静态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训室等实现动态化、人性化和职业化。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画像,在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营造出职业氛围和环境。学生统一服装,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里,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领悟企业文化的真谛,加深对职业内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打下企业文化的烙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引领者。高职院校要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赴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根据挂职教师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工作需要确定挂职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挂职锻炼活动,即教师在挂职过程中必须参与到企业的研究项目中,或者自带与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密切相关的项目、课题到企业中,与企业有关人员合作开展研究。教师在参与企业活动的同时,学习研究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真实地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先进工作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运作和发展的前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企业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作用。

3、以课程文化作为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