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精选(九篇)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第1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 少儿电视频道; 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 模式; 社会教育功能;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徐福荫(1944—),男,广东广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电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口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1]。为了营造良好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明确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电视频道。此后,我国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进入了快速和规模化发展时期。央视少儿电视频道、上海哈哈少儿电视频道、广东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在品牌节目的打造、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频道收视率、频道运营和产业开发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少儿电视频道在节目数量[2]和质量[3]、管理和运营模式[4]、资金设备、人才资源[5]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少儿电视频道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经济效益,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深受广大少儿热爱的动漫,不仅对少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是蕴含巨大市场空间的文化创意产业[6]。国家广电总局和相关部委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国产动漫发展的政策,使我国动漫产业在原创漫画、动画影视制作和播出、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原创动漫产品数量和质量无法支撑动漫产品充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问题[7]。加上动漫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不规范[8]、动漫产业链断裂[9]等问题,我国动漫产业各产业链环节的社会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未得到充分开发。

从少儿电视频道的播出内容来看,动画片的播出和收视比重都是最大的:播出比重为64.02%、收视比重为76.14% [10]。一些研究者根据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之间紧密关联的产业属性,提出了“打造以播出平台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链[11]”,“播出带动,产业联盟[12]”,“把少儿电视频道作为动漫产业合作平台”[13]的观点。本文从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充分发挥我国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社会教育功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产业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由于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均是以创意为主导因素的内容产业,两者在内容创作,技术革新,信息互通,产业链开发等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儿童节目和动画片甚至在播出、推广、品牌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开发和经营等方面拥有共通的渠道和运作属性,这使得两者之间的产业壁垒逐渐降低,竞争合作的关系则不断加强,从而具备了在更大产业经济范围内进行产业融合的条件。

2. 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是指文化和创意产业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推动整个系统运转的形式和功能[14]。基于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各产业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以儿童为共同受众的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系统,整合产业资源,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收入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的目标。

3.符合电视产业经营学和动漫创意产业论的基本观点

电视产业经营学认为电视产业经营包括广告、节目、网络和延伸产业的经营[15]。少儿电视频道参与并融入动漫产业的作品开发、衍生产品经营等环节,可实现少儿电视频道延伸产业的经济效益,改变频道对广告收入的过分依赖,拓宽频道的收入来源,为少儿电视频道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资金支持。从动漫创意产业论的观点看,播出效果决定版权价值和创意影响力[16]。作为主要的动漫推广和播出平台,少儿电视频道在动漫产业发展和产业链资源整合中具有重要作用[17]。

三、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深度访谈了20位儿童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各产业链环节优秀企业的负责人。其产业链涵盖环节包括儿童电视频道、动画制作公司、漫画出版公司、品牌推广和授权公司、动漫音像制品发行公司、玩具公司等。例如,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咏声动漫公司、广州欢乐反斗城玩具有限公司、广州市天贝玩具有限公司、《漫友》动漫研究所、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部等。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分析法。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在系统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18]。对所有深度访谈的资料,应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ATLAS.ti,它能辅助研究者完成对大量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数据的定性分析(图2和图3分别为该软件的基本界面和扎根理论分析的编码窗口截图),提炼出融合发展模式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二维表,为本研究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创造条件。

图1 扎根理论分析法

图2 ATLAS.ti质性资料分析软件的界面

图3 ATLAS.ti的编码窗口截图

1. 开放编码

表1显示了开放编码把原始资料“打散”并赋予本土概念的过程;表2显示了开放编码后引入的45个本土概念及出现频次。

2. 主轴编码

从本土概念出现的频次表中可以看到,业界对各产业链环节的分工和整合需求十分迫切,因此需要从产业链各环节整合的思路寻找主轴编码所需的范畴。

表3显示了将一些相关或有重复内涵的本土概念进行归纳和合并,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和电视经营与管理理论的相关观点,在产业经济学理论关于基于知识流和资本流的产业链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对归纳合并后的本土概念进行整合,形成本研究扎根理论分析的若干个主范畴和子范畴。

3. 选择编码

经过上述编码分析,可以根据动漫产业与少儿电视频道各自的发展过程,提炼出两者在产业发展中所涉及的关键产业环节。鉴于两个产业在产业开发过程中拥有共同的产业链环节,我们将重复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合并后,得到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如表4所示。

四、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关系表

根据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和资本流两个维度,建立相应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关系表如下。

1. 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依据扎根理论分析中的各编码对要素之间知识和信息流通关系的表述,结合相关文献对各要素关系的论述,构建表5所示的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2. 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依据扎根理论分析中的各编码对要素之间资本和利润流通关系的表述,结合相关文献对各要素关系的论述,构建表6所示的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

五、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

融合发展的模式构建

1. 知识流融合模式的构建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得出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融合模式要素因果关系表(见表 5),结合相关理论中对各产业要素关系的论述,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流融合模式用图4表示。

图4 知识流融合模式

2. 资本流融合模式构建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得出的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本流融合模式要素关系表(见表6),结合相关理论中对各产业要素关系的论述,将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本流融合模式用图5表示。因为在该模式中,动漫品牌推广和动漫形象授权环节的功能有时是由动漫生产端完成的,因此,该环节在融合发展的资本流模式中是一个可选环节,故用虚线框表示。

表2 开放编码后引入的本土概念及出现频次

3.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知识流模型和资本流模型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知识流决定了动漫产业和少儿电视频道所产出的社会教育产品的质量,是二者实现社会教育效益和从事产业开发的基础。而资本流的融合和良性运转则是少儿电视频道和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了更好地融合少儿电视频和动漫产业的社会教育功能,需要整合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协会、

表3 范畴及其与有关概念的关系表

表4 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要素

图5 资本流融合模式

社会资本投入等因素;政府参与动漫产业的整合,并与行业协会合作形成对少儿频道和动漫产业强有力的规范、协调、服务和沟通体系;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对产业发展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产业利润的合理分配,保护创意产品的内容和品牌形象,也能够通过完善的市场规范和立法,合理规定产业链上各企业的权益,降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合作的效率;融合后的产业体系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引来自政府、社会、银行和行业协会的资金,社会资本的投入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频道与动漫产业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氛围。从而促进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对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构建少儿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如图6所示。

第2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 服务业 产业融合 新经济模式

新经济模式下的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产业融合基础

(一)新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融合概念的双重特征性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发起于互联网发展领域,以“三网融合”作为构建基础。产业融合概念的广义延伸可以定义为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和有机互补,逐步融合具有创新特征的综合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化的经济协同增长模式(见图1)。在图1中,A过程代表以旅游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延伸发展,B过程代表以产业聚集为目标的旅游资源开发,C和D过程则指代延伸和融合。从产业融合的循环作用路径中可以看出,新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融合概念具有双重特征性:

一是产业融合的内在推动力是经济效率的集聚性提升,由于经济效率、不同产业形态之间的聚集,从而导致了集约化优势,进而创造了产业间的共同资源基础,使得产业间基于生产地域距离寻找到有效的契合点。产业融合过程是以资本的融合作为催化剂,产业间竞争在由内部向外部发展时,必须重新定义无限合作条件下的有限竞争关系,调整企业组织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重新划分市场格局。

二是产业融合的过程往往伴随产品、业务和市场在不同地区间的界限突破,行业管制性有所减弱,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就可以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的产业和地区间进行充分流动。在地区和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由于要素交易和资本流动已经很难再通过一般性的市场等级机制得到协调,生产竞争等矛盾频发,此时产业融合是解决矛盾和协调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二)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的复合型融合诱因

产业融合理论包括三级特征识别体系,第一级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是否具有从技术到市场的创新过程;第二级是产业之间的差异性技术基础融合完善程度是否良好;第三级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区分是否趋于模糊。在此原则下,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具有复合型融合诱因:

一是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的直接诱因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出现是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区域性的集中规模经济效果达成,由此也实现了范围经济发展,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留存利润。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以市场需求作为直接带动力量,产业融合往往在创新供给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于跨产业边界的新型消费者需求的催生,新出现的市场需求则反过来进一步拉动产业融合向深化和扩大化发展。

二是新技术在产业融合中的引用使得旅游消费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以日益红火的电子商务为例,其在促成消费者搜寻旅游资源、拓展渠道途径方面逐渐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旅游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寻求与电子商务业务整合等新兴产业融合目标。后消费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强迫旅游企业发展产业融合业务,天生的开放性、低进入壁垒和垄断竞争格局使得旅游企业在进行产业融合过程中更方便掌握市场变化,及时改变产业价值创新策略,提升特色服务体验,应对市场波动更加从容和及时。

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模式构建

综合性强、联系程度紧密是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旅游业与之类似,呈现出较强的可融合性,表现在交通业、工商业、餐饮业、酒店食宿业、娱乐业以及博览会展等传统特色服务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可以将地区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特色产品,其中尤其以旅游公司对博览会展旅游市场的供应商具有很强带动作用(见图2)。在金融保险、信息通讯等高端行业的融合方面,旅游业一方面可以盘活区域资源,扩大相关服务行业的资源存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构建跨层级服务行业的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一)旅游产业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融合

在旅游产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创新性技术服务的融入具有核心关键作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融合会催生旅游业孕育产生新型业态模式,这已经在部分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如芒果网、捷程旅行网等,产业融合实践使得旅游服务体系更加丰富,旅游市场时间和空间局限得以打破;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与管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具有促进产业要素发展创新的作用,融合后的集成化产业会在资源整合、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以及服务咨询等领域更加具有运行效率,信息技术的融入对于集合化产业的边界限制具有很大的消融作用,产业业态融合不会面临中途停止的尴尬。

(二)旅游产业与金融资本服务行业的融合

旅游业是具有综合性发展特征的行业,无论是开发资源还是建设产业链条,都需要巨大的金融资本支撑,在经营初期并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旅游业和旅游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来说,融资渠道是否畅通、资金投入是否充足和及时对于地区复合型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而通过旅游业与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兼并融合就可以引入更多经营资本,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建设新型产业实务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化旅游产品服务组织形式,这既可以在较高的起点范围内谋求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完善高标准产品包装物流业务水平,又可以搭建趋于完善的配套性旅游产业价值链。

(三)旅游产业与新兴服务产业融合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在旅游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过程中,其具体实现往往包括微观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系程度紧密或松缓的业务市场,进而获取跨行业性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在产业融合实践中,不同企业间的融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组织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产业间并购模式也会经历由内部纵向并购向外部横向并购的转变,因此,政府在旅游业和服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尽量放松行政管制,领导建设地区间企业并购网络信息平台,出台政策促进服务性行业与旅游业的重组整合进程,鼓励地区性产业融合品牌的建立,通过拓展旅游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价值链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旅游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的新经济模式发展策略

旅游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要突破制度局限,在地区内达成以旅行社和景区建设开发公司为主的新型旅游产业资本、以娱乐休闲和餐饮酒店集团为核心的服务产业资本、以软硬件研发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为主导的信息技术资本以及以金融保险和信贷风投为主的金融资本的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传统与当代结合。

通过融合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与信息技术资本,加速建立新型旅游经济体。着眼于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高投入和慢回报特点,我国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政策也陆续出台,且要求旅游企业加速维护经营资金增长需求,这在各地旅游业发展中频频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中可以得到体现。然而,复合型旅游服务产业的打造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投资,新型旅游经济体必须着力解决资本融通问题,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以联合规划的形式来编制旅游服务业融合标准,调整新兴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实现地区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以资本为核心的联结。

通过旅游主管部门作为带头人,分配各地区主管部门自由开放市场,加速旅游服务业要素、信息技术业要素、金融服务业要素等充分流动。以复合型旅游服务人才、知识、品牌以及管理作为发展重点,以互利双赢为基础支持不同产业之间的跨地区交叉重组并购,搭建企业集团联盟,通过企业联盟来稳定和加速融合旅游新业态。在争端解决机制上,要建立以省级主管部门主导产业合作委员会的形式来建立统一合作机制,突破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等束缚,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产业博弈主体偏向问题。产业融合共同发展基金要交由专业化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以便用于重要产业合并项目贷款。

打破地区间行政管制局限,建立跨地区的旅游服务业合作协调机构。在经营资金以外,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服务业的融合壮大还在根本上受制于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政企不分、职责混乱、重复管理以及各自为政现象突出,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景区运营等存在脱节问题,统一性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需要建立。此外,由于地区间经济利益存在竞争性,旅游经济摩擦和要素资源争夺现象频发,地方保护、割据市场及服务贸易壁垒等难题得不到缓解,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结构、配套服务设施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统筹产业融合的约束保障机制,为旅游服务业发展创建适宜的制度环境。在统筹完善产业融合约束保障机制方面,要多角度进行产业二次创新,要注意到地区旅游企业与服务性行业的合作不仅包含组织形式变革,还包括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业务创新,因此,旅游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市场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出台各项法律法规,保护旅游服务业创新利润和创新动力。针对产业融合的行为主体约束开发机制,要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作为先行措施,规范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监督行业协会、企业和政府部门,在交易成本方面降低产业融合费用。

结论

新经济模式下的旅游服务业融合需要打破常规思维,综合渗透金融、信息技术、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由密集保守发展向动态离散发展也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新兴服务业对于传统旅游业的注入实质是现代旅游业全行业价值链渗透,这种具有转型思维的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会助力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广视角的进行行业发展前景规划,明晰现代服务行业利润来源,在后消费经济时代始终把握服务行业发展脉搏,为我国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阎如良.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2.李进兵.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企业自愿保护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1(10)

3.尚雪梅.基于旅游流空间结构视角的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2(7)

4.李志刚.浅析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六大误区[J].中国商贸,2012(3)

5.方百寿.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小费制度与旅游服务质量分析[J].旅游论坛,2012(7)

6.王德勇.黑龙江省旅游业系列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2)

第3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整个金融科学向更高水平层次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工程的产生不过十余年,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金融工程的实践提高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化程度,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型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现在起围绕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

第4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 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一、引言

2009年,国家41号文件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还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2011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2011年,旅游学刊以“产业融合与旅游”为主题展开了讨论,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以此为基础,对旅游产业融合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分工理论指导下,国民经济被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各产业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释放出大量的生产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产业边界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突破产业边界,延伸产业链,不同产业之间竞合关系的出现,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这种“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和消失”被称为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现象最早出现于同一技术向不同行业的扩散,Rosenberg(1963)把这一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出现了“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等。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在产业融合的大浪潮下,也不断在旅游产业内部或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重组,最终出现新的产业属性和新的业态。而这一动态过程被称为“旅游产业融合”。

国内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几年,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输入主题词“产业融合”及“旅游”,得到文献总量为994篇,主要分布在2010、2011、2012、2013年,跟《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的政策指导有重要关系。其中2012、2013年最多,2000年以前几乎没有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与某一具体的产业之间的融合问题,或是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某一个问题,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性的研究较少。综合来讲,这些文献共同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体系:概念,动因,过程,产品,模式,机制,路径,效应以及与具体产业融合的机遇、障碍和对策。

二、理论梳理

(一)概念。

对于旅游产业融合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各位研究者的定义相差不大,总的来讲,旅游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放松规制、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等原因,旅游业与其它产业或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重组,最后形成新产业属性和新业态的动态过程。

旅游产业被认为是开放的系统,且具有关联带动性,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看,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必然存在各种联系,旅游不可能独立于其它产业而存在。旅游产业融合实质上是旅游产业系统外延的进一步延伸,以及内涵的不断丰富过程。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旅游产业分化为不同种类的过程。

(二)动因。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也没有同一的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种将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分为技术创新、放松规制和消费者需求(陆晓清,2009)。技术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的物质技术条件,放松规制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制度保障,消费者需求是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导向。另一种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主要取决于旅游业自身的特性以及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过程

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以张海燕,王忠云(2010)提出的旅游产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结合其它研究者的观点将其分为:资源融合,需求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图2)

旅游经济活动是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将旅游资源进行技术开发,转化为旅游产品,然后通过旅游企业和组织进入旅游市场,传递给旅游者,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

旅游产业融合必须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对于旅游的需求融合了更多其他的元素,主要表现为旅游的功能更多样,如旅游加休闲,旅游加养生,旅游加修学等。

旅游资源边界模糊,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资源也突破了原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界限,更加多元化,旅游资源融合体现在旅游活动与其他产业资源的结合,如农业资源加旅游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资源加旅游的工业旅游等。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技术基础,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的技术融合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技术与相关产业产品的生产制造技术基于同一平台,二者结合构成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产品融合主要表现为其他产业的资源加上旅游元素或旅游资源加上其他产业的元素,经过技术开发产生新型的具有多产业属性的产品,这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重要标志。

业务和组织融合,由于两大产业的技术、产品等方面融合,各产业的公司出现竞争合作关系,组织结构不断创新,出现一体化等现象,公司的业务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同产业的业务内容出现在同一平台上,出现新型的组织业态和业务流程。

市场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产业间技术融合、业务和组织融合,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融合,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四)模式。

根据程锦等人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综述,他们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指旅游业跟不同产业融合时所呈现的模式。研究者们对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并没有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案例分析旅游业与某一具体产业的融合模式。

(五)效应。

旅游产业融合的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联带动效应。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不仅可以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系统性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可以实现1+1=1>2的协整效应,即产业通过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业态或新产业属性,而新形成的融合产业要拥有比原产业效益之和更好的效益。

2.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产业融合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3.促进市场结构的调整。旅游产业融合促进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企业在产业融合时会延伸企业价值链,向其他产业发展,通常表现为一体化经营。产业结构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改变了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等,从而促进了市场结构的调整。

4.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产业融合产生不同的旅游产品、更高效的旅游运营模式等都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需求。

三、案例分析

以定制旅游为例分析其中的产业融合过程。

1.创新观念的整合。当实物产品过剩,人们对于同质化、标准化产品不再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时,实物产品出现了更多的定制化生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生产个性化、一对一的产品。相同的创新观念可以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也出现了定制化生产。 定制旅游是一种国外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的设计。定制旅游实现了旅游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2.产品的整合。国内定制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而国外定制旅游已经非常流行。定制旅游满足的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其产品设计也必须个性化,现阶段的定制旅游产品多是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产品,如加拿大狩猎定制旅游,将海钓、狩猎、培训、产品加工以及旅游结合在一起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

3.业务的融合。定制旅游催生了一批为旅游者提供定制旅游产品的公司,如森海行旅游网、太行旅行等,另外,传统旅行社也开始关注定制旅游,设计了一套定制旅游的业务流程,这些旅游业务同时融合了其他产业的特色化业务,如药王谷医疗定制旅游,经营旅游业务的同时还融合了医疗、产品销售等业务。

4.市场的整合。定制旅游是在旅游者的参与下完成的,旅游者对于定制旅游的融合产品所具有的不同功能都有需求,两种产业融合下产生的产品在市场运作、市场营销、、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都可以同步进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升产品竞争力。

四、总结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对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性研究比较缺乏,无法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对旅游产业融合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有些问题分析不够透彻,需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

[2]张辉,黄雪莹.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J].旅游学刊, 2011,4.

[3]张凌云.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旅游学刊,2011,4.

[4]宋子千.旅游业应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性[J].旅游学刊, 2011,4.

[5]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

[6]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4.

第5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集团 产融结合 机理探析

企业集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在我国方兴未艾,近几年作为企业集团的一种发展战略被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所推崇。尤其是2010年我国放松金融管制之后,产融结合日益趋热。本文拟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加以探析。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融合的动态过程。产业资本是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对产融结合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通过全部金融过程而实现的动态现象,它强调金融机制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把金融储蓄向产业投资转化的一切资本连接方式和手段都视为产融结合,包括体现为债权债务的信贷关系,如常见的产业将剩余资金存入金融机构、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等等,也包括体现为产权的投资关系,都属于广义产融结合的内容;狭义的产融结合仅仅是指在生产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工商产业和金融业通过股权参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事结合等方式所形成的资本直接融合关系,突出表现为产业组织和金融组织的相互投资和人事互派,如工商企业向金融业投资、金融机构向工商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相互参股等,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

企业集团是由通过资本、技术等为纽带形成的、为满足企业系列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所形成的企业联合体。在我国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和“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企业集团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提升规模和提升竞争力的时代,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已经成为实现集团扩张的一种资本运作模式。企业集团由于实施产融结合的方式不同,而形成由工商企业向金融业渗透的“由产而融型”企业集团、由金融企业向工商企业渗透的“由融而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内部设立控股或全资财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三种模式。由此可知,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主要是前述狭义上的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的机理带有规律性,不同的理论对产融结合机理的分析会各有不同。本文撇开广义的产融结合机理不谈,将研究范围只界定在当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机理方面。无论企业集团采取的模式如何,其实施产融结合的战略,必是存在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融结合机理。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分析

资源基础理论又被称为企业资源理论,它是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一文中指出,“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资源可以定义为企业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资源的例子包括: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有些情况下,只要行为理性,资源拥有者能够维持一个与其他资源拥有者和第三方相对优势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资源拥有者享有资源定位壁垒的保护”。沃纳菲尔特还指出,“如果企业尽量建立独特的资源或资源定位,他最大化市场不完全的机会及获得购买便宜的机会将是最大的”。

Wernerfelt在1984年从企业资源角度来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开创性,对当前的产融结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的最初动因是降低交易费用而不是取得竞争优势,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集团中的先行者向金融机构渗透的结果是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掌握了一定的金融资本,这些金融资本是企业集团所建立的“独特的资源或资源定位”,具有了“先行者优势―资源定位壁垒”,这种情况“可以使壁垒内的企业对于外面的企业来说拥有优势”,也就是说,已经拥有资源定位壁垒的企业使后来获得资源者的成本和收入处于不利地位。

资源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者杰伊・巴尼(Jay. Barney),在他1991年发表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则认为“企业资源是指由企业控制并能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提升其效率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和信息资源等。用传统战略的话来说,企业资源是使其能够设计和实施相关战略的力量。”显然,这种资源的定义是从战略的角度进行的。并且,杰伊・巴尼把资源到战略资源之间的演变过程做了揭示,他认为战略资源不仅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能为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资源要拥有这一能力必须具备四大特征”,即:该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资源在当前和潜在的竞争中是稀缺的;资源是不可完全模仿的;资源不存在战略上的等价替代物。“企业资源的这些特性,可以认为是企业资源异质性分布和不可流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经验标志”。

“金融是一种资源,是通过自身配置可以进而配置其他一切资源的特殊资源”(白钦先,1998)。从理论上看,金融资源不仅仅包括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资本或货币资金;也包括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信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包括法律、法规)供给都属于金融资源的范畴;还包括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即前二种金融资源协调配合运作而产生的经济金融功能也属于金融资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直接结果是获得资本或货币资金、控股或参股或建立金融机构并由此产生经济金融功能,所以,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会形成集团的金融资源,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能够给集团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金融资源具有战略性资源的特征:金融资源具有价值性。金融资源,特别是货币资金或资本这一基本核心金融资源,可以通过借贷这一形式具有资本的放大效应,反映一定时期的价值积累;而且,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具有吸收、快速聚集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和规模扩张的筹资能力,帮助企业设计实施战略来提升效率,所以,金融资源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金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包含特定质的规定性,如,金融制度安排、金融政策制定、金融机构审批权力、一般企业进入金融业的规定多、门槛较高;也包含量的规定性,如,金融资源不可能主观臆造或任意扩张、萎缩、不能过度地利用金融资源。金融资源具有不可完全模仿性。竞争对手由于受制于企业集团中的先行者独特的历史条件、企业文化、金融业务内部的专业化和人力的专有性等,一般很难完全模仿。金融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金融资源,尤其是货币资金或资本,其特有功能在于其特殊的价值表现和价值增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的某种激发、推动、扩展、诱导、调节和配置功能,这是其他资源根本不可能具备或不可能拥有的功能,所以,金融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正是由于金融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业集团积极寻求产融结合,以期发挥金融资源的战略性作用,并依靠集团资源的扩大和升级,使企业集团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持续竞争性优势。

英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女教授伊迪丝・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型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实质上是在追求企业的动态成长,只不过每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水平以及自身资源的不同而使他们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毋庸置疑,企业集团的成长首先表现为在市场和技术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我国金融行业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所形成的高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是非金融行业企业集团进军金融产业的“吸铁石”,我国上市公司中133家制造企业逾半涉足金融业便是佐证。

在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经过了第一阶段资源积累、第二阶段的以股份制形式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保证积聚起来的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的成长过程之后,开始进入成长的第三阶段―“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的市场或开发其他业务,以便能够有利可图地使用那些仅仅部分得到利用的资源,或更加有利可图地使用那些已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于是,通过设立适合企业集团的金融机构形式,如,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财务公司这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是参股、控股集团外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企业集团顺理成章地以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满足其发展或扩张所需的资金,同时,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作用,使集团资源被充分持续地利用。

当先行从事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虽然可使企业集团持续地扩大对资源的利用,却不能保证这些资源被有效地利用。因为,通过现有的组织结构来协调各种不同的职能活动以满足多个不同市场的需要,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时,企业集团有必要开展结构的重组,尤其是对属下存在的多形式的金融机构。正如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发展的若干篇章》所说,“多分部结构因此应运而生,它可以在短期和长期方面同时满足使资源利用有利可图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如果说这种充分利用资源的需要为企业提供了改变组织结构和战略的动力,那么对这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的性质则有助于决定公司发展及其后续的组织结构变化的进程和方向。”由此,企业集团进入了成长的第四个阶段。我国的华能集团公司和华电集团公司便是这一成长阶段很好的代表,其成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不仅改变了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促进了企业集团的成长,而且还有效地防范了集团内部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风险的传播。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通过产融结合,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分享了其他新兴领域的利润”;也在投资金融机构的同时,拓宽了融资渠道;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有效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且,产融结合给企业集团所带来的规模效应、经济效应和财富效应,迅速开阔了集团成长的空间、提升了成长的速度。

注意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双刃剑”

尽管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得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的支撑,也必须认识到,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是把“双刃剑”,在有效利用资源和增强持续竞争优势、扩展企业成长空间和加速成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风险。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中所阐述的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中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上也具有“双刃性”。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在我国所表现出的特定质的规定性,形成一种行政推力,这种情况下的产融结合并无完全适应市场选择的机制,更无法有效防范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风险联动;金融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所表现出的金融业务内部的专业化和人力专有性等,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现行的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人才储备的匮乏而造成对获得持续竞争性优势方面的制约。

另外,企业集团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产融结合所带来的融资和资本配置的便利,产融结合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建立适合整个企业集团资源有效配置的产融结合模式和组织机构模式,完善我国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研究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魏梦杰.产融结合再升温133家制造企业逾半涉足金融业[N].上海证券报,2010

2.Berger 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

3.Jay Barne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4.白钦先.再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1998.7

5.程丽霞,孟繁颖.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6.2

6.(美)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发展的若干篇章[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中心;竞争力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4-0096-0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信息技术飞快发展以及新兴市场迅速崛起,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扩展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网络,国际资本流动加速,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国际金融业购并重组迭起。同时也引发了金融活动和机构在少数重要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于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下采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探寻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对金融产业集聚最早的探寻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经济学家powell(1915)在其著作《货币市场的演进》对金融业空间演化的关注,在书中他详细描述了银行集聚并集中在伦敦的金融机构演进过程,同时运用了许多生物学上的类比,比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经济史学家Gras(1922)曾深入分析了作为大城市功能之一的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之后,学者对金融的研究发生了转向,更多地集中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效应及对金融政策的研究和评论。值得注意的是,1955年,法国学者Jean Labasse最先将地理学的视角涉及金融业的研究,描绘了里昂地区银行网络的发展,以及中心城市问的金融联系。此后在20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曾掀起了研究金融中心的热潮。我国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理论研究关注不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迫于产业升级和国家城市竞争的压力,特别是政府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口号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金融产业集聚和金融中心的研究。

一、金融产业集聚的现象及内涵

在金融产业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际金融集聚区,而在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金融机构集聚趋势。新加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通过税收政策优惠、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和对证券期货市场予以支持等措施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集聚。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北京的金融街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上海浦东金融机构聚集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早期的空间分析体系承认产业集聚的存在(Weber(1909/1929),最初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正式阐释却是由Marshall给出的,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他的分析缘自Adam.Smith对劳动力专业化的观察。对产业集聚的经典定义则来源于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它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主要指生产、制造性企业。目前,理论界尚未有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明确定义,相比而言,金融产业集聚则包括了更多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同样可以描述为一种状态或者结果,它既是金融资源、金融系统在结构、功能、规模、等级上的时空有序演变的结果,又是金融资源与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金融产业总是以企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高度集聚的产物(Panditetal,2001)。因此,目前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内涵散见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之中,Kindle Berger(1974)从功能角度给出了金融中心的经典定义: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而且也可以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香港大学饶余庆(1997)将国际金融中心定义为“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趋近,并进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如存款、放款、汇兑、资金转移、外币买卖、证券买卖、黄金买卖等等的都市”。最近的经典文献则把金融中心定义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及其附属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

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开始涉足。王步芳(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是指金融产业的各种企业和机构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金融产业集群综合了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科层组织的功能,能够形成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金融生态组织,从而在金融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科层组织所不拥有的整体竞争优势。金融中心则不过是金融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金融产业集群不是靠政策导向就能够发展起来的,而是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连建辉、孙焕民(2006)等认为:金融企业集群是复合性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中间网络组织,构成所谓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其存在有内在的经济逻辑。金融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区域金融创新优势、风险缓释优势以及生产经营效率优势,能够为区域内金融企业带来租金,也能够为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强劲的成长动力,由此成为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栖息地。滕春强(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是具有空间地理接近性、行业接近性、社会接近性的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企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达到一定规模和密集程度的介于金融市场组织和金融企业的一种中间网络组织。梁颖(2006)则把金融产业集聚定义为:金融产业集聚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综合以上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定义,因此金融产业集聚可以定义为金融机构、金融企业、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某地域高度集中,通过市场联系和非市场联系,形成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产业群体。

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

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包括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的驱动因素及内在机理问题。多数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金融产业集聚生成动因的理论依据方面,大多数学者以Marshall(1920)、Weber

(1929)、Porter(1990,1998)等的集聚理论为基础的,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经济因素:外部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Kindleerger(1974)认为是规模经济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选择一个特定的区位。外部规模经济是自我加强的,更多的金融部门在一个区域内定位,那么这些区域对于其他金融参与者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韩国经济学家Park(1982/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集中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他认为当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国际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空间集聚,表现为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更加邻近,流通环节的减少,信息沟通的便捷等。Naresh R.Pandit(2001,2002)等学者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集聚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相关性。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1984)在《城市20年: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一文中指出:“金融中心发展缓慢,但是一旦建立,它们就显示出生存的巨大能量。这部分是因为习惯的力量、顾客的忠诚或者简单的惯性(或者说是“路径依赖”),但大多是源于建立金融中心所享有的各种规模经济。”Arthur(1994)提供了一个路径依赖模型来描述下面情形:如果外部经济(或者集聚经济)盛行,那么一个具体企业定位是怎样变得比其他更为优越。他表明,对于一个特定种类的金融业务,这会使得这项业务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些规模递增收益有助于一个地理上的“锁定(lock-in)”。也就是说,这使得一个区域优于其他区域,在此模型中,只要有新的企业进入,一旦它们选择了区域就很难有移动。Taylor(2003)等通过对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地理邻近和面对面接触而发展密切的人际关系是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过程。熟练的劳动力、顾客和供应者三者关系的地方化对金融服务企业的创新和产品、服务的递送很重要。

金融地理学主要从信息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进行多角度的阐释。Porteous(1995)一系列的工具去说明和解释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比如“路径依赖”说明为何某城市能长久在区内维持优势;而“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信息腹地论”则能解释为何“路径依赖”优势会被改变或者削弱。Gehrig(1998)利用场摩擦理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趋势与另外一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趋势并存。为了理解这看似矛盾的现象,根据信息内容将金融活动分类是特别有用的。信息敏感性的证券交易更易集中于相关证券信息更集中、更易交流的地区,而标准化证券可能较之更自由,对成本差别的反应更敏感。Zhao(2002)则运用信息腹地理论来研究中国金融问题,他将信息分为标准化信息和非标准化信息。要想准确解释非标准化信息的内涵和价值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准确了解这类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日文化)。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金融部门需要接近于信息源。该研究还指出,信息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不仅是塑造信息腹地的决定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地区等级和全球层次的重要因素。标准化信息与非标准化信息的另一种表述为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默示知识(tacit knowledge)。这是演化经济学常用的表述方法。金融地理学家借用了这一概念,指出默示知识的学习需要面对面的交流(face to facecontact)。因此,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地理因素的约束。Davis(1990)则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通过专业的劳动力人才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企业协助,例如会计业、保险精算、法律咨询等,金融服务产业将更加接近市场,减少交易成本,通过彼此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开发出创新技术。他指出,许多外部经济与优良的信息流有关,假如在更加准确和更加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上,金融市场越大,那么它的效率和流动性就越高,并且金融市场是高度相关的,彼此之间相关度将不断增强。Risto Laulaiainen(2001)则从金融资源的流动性角度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他认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者一个重要国家的政府债券实际上是一种商品,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同等交易,而逻辑上这种交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大金融中心进行。

城市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理论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论述。在城市经济中,城市功能的分化导致经济系统中等级框架的出现。Gras(1922)描述了从乡村、城镇到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将专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大城市一项功能来研究,他描绘了城市作为腹地的四个阶段,商业、工业、交通和金融业,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面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的集中能够促进为熟悉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

金融产业集聚生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选择了同一个区位,但在竞争性的产业环境中,只有部分空间具有适合金融产业的空间要素,这种特殊的场所被Markusen称为“光滑空间中的黏结点”。这种独特的场所之所以成为金融产业集聚的合适温床,就在于具有独特的空间区位。空间区位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基本要素。Martin(1999)研究了不同金融机构的区位分布情况得出:银行与证券交易机构、外汇交易机构的区位会有所区别,前者会相对较为分散,而后两者会较为集中。Porteous对银行区位模型进行了很好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距离对银行贷款监督成本影响的模型,他认为,如果市场潜力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在不考虑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将产生银行的集聚,其结果类似霍特林(Hotelling)对企业的空间分析模型。Choi&Gehrig对世界主要银行业中心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了地区间贸易流量、直接投资规模、距离的远近、文化的差异及当地银行业商业机会的大小等因素是影响银行跨国区位选择的因素,但仍缺乏对这些因素重要性的实证检验。E.P.David(1988)首先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

金融中心的形成研究中,并于1990年对企业选址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该理论主要解释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区位中,特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的原因,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成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均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他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即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可分为供给、需求和外部经济三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企业选址的利润最大化模型。但是利润最大化模型有弊端,而且过于简单化。我国学者潘江丽(2002)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1.地区成本优势;2.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3.电信设施的先进性与安全可靠性;4.金融监管环境与税收制度。

从上述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原因的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还缺乏专门针对金融产业特性的集聚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而仅仅是分析促使集聚形成的具体因素,况且针对这些具体因素的研究也比较分散,缺乏系统的模型。因此,从总体而言,对金融产业集聚内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有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对其进行整合。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

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是从动态角度探讨金融产业集聚。英国学者Dow总结了伴随着其组织变化的银行业空间演化过程。即银行业空间系统演化分为六个阶段。1.服务当地社区的金融中介;2.经营者信誉带来市场拓展但仍限于本地;3.银行系统向全国发展;4.依据国内向海外拓展;5.在全国市场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6.放松管制带来国际竞争并最终导致相关活动在金融中心集中。该过程可概括为,银行系统开始于当地或区域银行阶段,通过全国性银行的分支分散阶段和金融活动在特殊区位集中形成区域性和全国性金融中心阶段,达到国际发展和向国际金融中心集中阶段。

Naresh和Gary(2003)认为金融服务业集群是动态发展的。在Swan(1998)提出的集群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他们指出,金融服务业集群产生的积极效果并不会无限期地持续存在,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成熟,这时集群内的拥挤和竞争现象会加剧,集群内企业的进入和成长速度就会降低,最终会导致集群的衰落。他们还分析了导致金融服务业集群动态发展的原因:金融服务业集聚能够带来利益,也会产生成本,当利益大于成本时,集群就会成长,包括集群内原有服务企业的成长,以及不断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而当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成本大于收益时,集群就会逐渐衰落,他们用表1来表示促进金融服务业集群成长和导致衰落的因素。

Gehrig重点对金融中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影响金融中心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其中向心因素包括:(1)规模经济,即当地的经济规模。已经存在的金融业规模,这一因素对于金融业集聚非常重要。(2)信息溢出效应。金融机构的集中使得有效信息更容易扩散,增大了金融从业者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新思路、新想法的出现。(3)市场的流动性。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的地区,而在流动性强的市场中,单独交易者对价格的影响比不流动的市场要小。因此,市场流动性强,相应的交流量更多。离心因素是指市场进入成本,政治上的干涉以及地方保护等。这些因素往往造成金融业进入的壁垒。

从上面的文献中可以看出,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既受集聚区内成本和利润变动的影响,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金融制度等。因此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应比静态视角更能说明金融产业集聚这种复杂的经济现象。

四、金融产业集聚竞争力研究

金融产业集聚的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当中。对国际金融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Sagaram(2004)。他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有关资料、选择指标,选取包括集聚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内银行总部数、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对国内银行总部数与外部国际金融中心联系的个数、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外银行总部数等在内的指标分析了除美国以外的37个1FC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状况,得出提高竞争力是促使金融资源集中的重要诱因。Lee和S.Marwde(1993/1995)具体研究了集群内金融生产和创新的运作方式与金融产业集群彼此间竞争的关系,认为金融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关系是金融服务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与金融产业集群的生产能力之间的辨证。他们特别强调“金融生产”的作用,认为金融业也有其实质生产条件,金融产业集聚正是市场、服务和组织间互动网络发生的场所;金融中心本身的竞争力来自其中运作厂商地方能力的总和,即金融服务业的本地化。Audress和feldman(1996)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因此,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聚区内经验共享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Richard Mc Gahey(1990)等也从竞争力角度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指出了区位成本和区域优势,劳动力和人力资源优势,通讯和技术,法治与税收四因素决定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殷兴山(2003)构建了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指出金融综合竞争力由金融聚集力、金融区位力和金融资源力构成。倪腾飞和孙承平(2005)利用模糊曲线关系模型和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计量了城市金融功能竞争力指数及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权重,并对哪些城市能够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进行了判断。

五、总结与展望

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问题,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方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总体而言,相对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显得较为单薄,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认为,对金融产业集聚的进一步研究,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从金融产业的特性出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金融产业有不同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其集聚的机理及集聚模式可能会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所不同,因此应该紧密联系金融产业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

第7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民营银行;路径选择;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75-02

1 民营银行的理论内涵

在国外,私人银行(Private Bank)一方面是指银行向高端客户提供的包括存贷款、个人信托和资产转移等服务,另一方面是指向上述客户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在我国,央行于2002年12月2日声明不允许发展私人银行。徐滇庆也否认民营银行等同于“私人或家族式的银行”,强调民营银行是“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股份制银行,而绝不是任何一种私人银行或家族钱庄,也不是低档次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对于民营银行的理论内涵,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产权结构、资产结构以及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加以界定:

(1) 产权结构论,即强调产权结构,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国外多数学者都赞同这种观点,认为民营银行就是与国有银行(state-owned bank)相对的银行,也就是私人(除国有资产以外的资产所有者)控股的银行。霍德明、李纪珍(2002)结合台湾地区的经验,认为“民营银行的标准在于公股数量低于50%”。

(2) 资产结构论,即强调银行的资产结构,认为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部分学者将民营银行视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认为中国民营银行目前较合适走“社区银行”之路。沙虎居提出了“区域性民营银行”的概念,即只有区域内自然人和民营企业参股、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银行。邓薇(2010)认为在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要发展民营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输血。

(3) 公司治理结构论,即强调民营银行的治理以及市场化机制经营特点,认为民营银行应该是以良好的治理为基础,采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巴曙松(2001)认为“民营银行是指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大部分学者则主张从资本结构、银行业务、经营原则、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民营银行的性质。如张杰(2003)提出判断民营金融的三大标准,即“归谁所有、由谁经营、由谁来监管”。熊继洲(2003)认为民营银行应该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运行的拥有合理产权和市场化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李健(2005)在分析了三种界定原则之后,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即“向民营企业和城乡居民定向募集资本而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银行业务,依靠银行自身的信用,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组织”。

2 发展民营银行的理论基础

(1) 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分为传统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传统金融中介理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加以分析,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克服与金融资产交易相关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及由金融交易中的不对称信息和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交易成本。Benston和Smith(1976)认为在没有任何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上,也就不会有金融中介存在。L-eland和Pyle(1977)通过模型证明拥有私人信息的企业可以通过将自有资金投资于该项目,使外部投资者相信他确实拥有私人信息。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强调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性中介,具有管理风险、节省参与成本的功能。Diamond和Dy bvig(1983)在其著名的DD模型中从流动性转换功能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中介(主要是存款类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Allen 和Santomero(1998)认为由于存在管理者的自我利益、税收的非线性、财务困境成本和资本市场的非完美性四个原因,企业需要金融中介为他们规避风险提供相应的避险产品和增值工具。国内学者冯斌星、何炼成、窦尔翔(2005)将效率观作为分析出发点,解释在不同经济形态下各种金融中介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区别于以前研究采用的结构观和功能观。

(2)金融结构理论。早期的金融结构理论研究主要把金融活动和金融现象作为一种结构即金融结构来研究。Goldsmith(1969)将各种金融现象归结为三个基本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他同时认为金融理论的主要职责是“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述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近期的很多金融结构研究则主要关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相关性。如King和Levine(1993)、 Levine和Zervos(1998)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金融体系发展水平的数据与有关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数据密切相关。他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与更快的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积累、经济效率提高总是高度正相关的。Rajan和Zingales(199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金融发达的国家,融资依赖度高的产业其发展速度也较快。国内学者则主要借鉴国外的分析指标分析我国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如王广谦(2002)和杨再平(2002)。

(3)金融深化理论。Machinnon(1973)和Shaw(1973)指出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存在着利率管制、金融结构严格管理和金融效率低下等问题,金融效率的低下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Machinnon 提出经济货币化率指标M2/GNP作为衡量一国金融中介体的总体规模。早期国外学者提出金融深化理论都是基于同一信念,即在金融领域和其他一切经济领域一样,可以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所以应当减少对金融的干预。我国学者也结合国内实证研究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一定的发展。金纯(2006)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程度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及金融相关率的线性分析,证明融资渠道的拓宽和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将极大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陈凌佳、顾雪娟、杨剑波(2008)则认为“中国金融深化的数量化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而其发展的内在质量不高,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3 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1)存量改革,即通过对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形成民营银行。王自力(2002)强调“把加快存量改革作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邱兆祥(2003)认为,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引进民间资本,发展非国有民营银行的路径,既可以新设,也可以通过存量改造。但鉴于我国中小银行已有一定存量,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对现有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进行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使之走上市场化经营轨道是最佳选择。白钦先(2004)认为民营化是中国金融业的趋势,在具体步骤上,应先改造农村和城市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然后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光(2002)和张汉亚(2008)都提议将现有的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可以填补我国县域金融不足或真空。

(2)增量改革,即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本全新创设民营银行。林毅夫(2001)认为,必须放松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以实现银行业的完全竞争。徐滇庆、巴曙松(2002)认为改造一栋危楼要比重建大厦难得多,强调创建新的民营银行。赵守国(2004)提出以发展民营银行为重点,推进中国银行业“体制外”发展的增量模式,才能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适度竞争的商业银行体系”。孙大午(2006)认为“拆大、放小、民营化”是发展民间金融的主要路径选择。

(3)无论存量改造还是增量发展,不仅取决于我国现阶段金融的总体现状,更取决于改革、发展的趋势。杨云斌(1999)提出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情况下将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改组改造为独立的专门性银行,或者新建一批中小企业银行,执行国家优惠政策,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孙世重(2003)认为“既要为民间资本参股原有的正规金融体系开辟合法渠道,也要为设立新的民营银行创造制度空间”,同时把孰轻孰重、谁先谁后的问题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巴曙松(2002)、晏陆蓉和林晓甫(2003)、杨仕晋(2003)、朱思爽(2005)、王修华和彭建刚(2007)、王剑灵(2008)、张淑芳(2010)等都强调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农业和社区内居民金融需求的社区银行的必要性,路径选择可以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采用存量改造或增量发展。

也有的学者认为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路径可以有四种:一是全新设立,即增量改革模式;二是通过收购兼并地区性商业银行或城乡信用社进入市场,可称为收购模式;三是对基层金融体系中产权结构中已经包含非国有成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民营化改制,可称为准存量改革模式;四是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民营化转制,也即存量改革模式。

4 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

(1)成立区域性的中小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林毅夫(2003)认为发展民营银行的主要目的是“补课”,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占绝对优势,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目的是设立合适的金融机构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樊纲(2003)指出民营银行就应该定位成区域性、民营性、地方化的中小银行,在业务上补大银行的缺漏,而不应该立足于和大银行竞争。许小平、杨晓艳(2005)提出在改善中心企业融资困难上,民营银行具有信息、组织和机制方面的优势。李健(2006)认为民营银行在客户群的选择上应将地方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理由是国有银行主要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少顾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或者其调研资费较高、审批程序较长而导致贷款成本比较高,使中小企业难以接受。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户多面广形式多样,对信贷的需求具有要得急、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要求民营银行为其提供高度灵活的专业化服务”。王元京(2010)认为民营银行应发展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民营银行在其他银行开展的同类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不断创新其他银行尚未开展的业务和服务,强化民营银行的弥补优势和创新优势。

(2)通过政策引导,实行业务多元化,改善金融结构,应对外资冲击。樊纲(2005)建议中国应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的发展既需要全国性的大商业银行,同样也不能缺少地方性的小型民营银行。刘卫红(2002)、韦衡(2003)、傅白水(2005)、钱方明(2008)探讨了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后,传统的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受到的挑战,指出民营银行必须借鉴外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等模式,确定新的市场定位战略。龙海明、李莎(2004)则支持民营银行业务多元化,认为民营银行业务发展的着重点不是在储蓄上与国有银行竞争,或在规模、技术手段、中间业务方面与外资银行较劲,因为若靠这种金融战略,民营银行最终只能狭隘地停留在社区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或信用社的层面上。因此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民族银行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程工.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方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5):27-33.

[2]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J].现代管理科学,2002(7):19-21.

[3]董红蕾.增量改革模式中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J].财经问题研究,2003(4):46-48.

[4]李健. 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71-77.

第8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金融产业 结构优化 产业组织理论

电子金融产业的前后产业联系

电子金融产业有着复杂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前向联系金融业,与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金融制度相联系;后向联系IT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比如说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媒资讯、生物特征识别等相联。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电子金融,有利于电子金融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我国现有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中央实行大部制,就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使产业间关联度迅速提高,传统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思路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相互关联的职能部门必须整合。同样,确立电子金融的主导地位需要政策整合、政府部门职能整合、产业相关资源的整合。电子金融产业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资金、技术、扶持政策、法律、人才、教育形成横向配套,纵向的IT产业、金融产业、传媒产业、其它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样电子金融产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够发挥出来。

电子金融具有复杂的前后产业联系,是战略性行业,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为电子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机遇。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要意之一就是要主动,通过计划与市场手段结合的办法来加速电子金融创新的速度、质量、规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战略利益。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明了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优化的方向。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电子金融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数、技术能力、潜力挖掘等方面。我国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以,我国金融软件升级需要不断推倒重来,这种方式使大量的人才集中于终端开发,缺少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电子金融下游产业(金融业)内部人控制,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国际化乏力,衍生业务开展少,金融产业化发展不足。电子金融产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电子金融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金融IT工作的人员来说,并不难。但是,由于IT治理结构原因,我国金融业没有CIO机制,在决策层缺少电子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电子金融没有相应的地位,发展起来束手束脚。电子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IT技术分工、金融IT产业链优化、金融IT前沿分析等等重要工作没有相应人去做。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金融IT安全所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依赖国外,金融IT的主要利润也由外资企业获得。所以,电子金融高级化非常必要。建立电子金融品牌,研发、推动、总结相应电子金融标准,研发高端电子金融技术,提高电子金融监管能力,是未来努力方向。

(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纯市场机制。这种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电子金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产业结构成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为公平竞争,政府在多数时期内不对产业结构的成长施加任何直接影响:有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基础,产业结构的成长侧重于依赖结构内部的自均衡、自调节过程。外部的政策力量的作用是间接性的,是一整套以价格、税收、利率等为主体的市场参数体系。产业结构政策大部分侧重在需求方面。

市场垄断性模式。我国电子金融市场基础薄弱,表现为:市场主体规模偏小,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创新的能力弱;市场环境不好,如中介机构功能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产权保护不力,等等,导致企业单从市场竞争难以获得充足的成长资源,企业必须寻求市场之外的力量,以便生存和发展;政策环境不够理想,要实现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使产业成长摆脱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短缺的束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政府扶持企业成长,同时又要给产业以创新求生存的压力,大棒和胡萝卜相结合。

计划模式。通过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和国家直接配置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手段,带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国家出面弥补电子金融产业的薄弱点,消除瓶颈,以使产业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目前,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都有相应资源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电子金融创新。目前,我国依托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手段,已经实现了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市场关系和产业组织环境。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企业行为、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具有两个相反的研究发展方向,一是微观;二是宏观。微观经济主要侧重个体(企业和消费者)经济行为及其经济性问题的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侧重宏观经济要素(包括供给、需求、价格、利率等)与整体经济发展(就业和收入)关系问题的研究。而产业组织理论则以产业组织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性、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根据传统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制度的基础涉及两个基本范畴,产权和公平竞争。产权多样化,并且以私有主导,有利于解决企业间竞争的根本动力。西方传统经济学特别肯定竞争、否定垄断,垄断与竞争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而对垄断与竞争的研究又细分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方面。对市场结构的研究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成本(费用)、垂直结合等,对市场行为的研究有价格策略、广告和销售、研究开发、合并等,对市场绩效的研究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等。

根据垄断与竞争关系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方面关系的不同,西方先后有五个流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影响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与市场绩效(P),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而市场结构又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对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包括反托拉斯、贸易管制、公共事业管制等,对需求的研究包括可替代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等,对供给的研究包括供给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工会组织制度等。

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处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需要进行产业管制。因此,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学派。斯蒂格勒因对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而荣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研究认为,从短期看,市场的垄断势力和不完全竞争会影响市场绩效,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果不存在政府进入管制,市场高度集中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从而打破原来的垄断。因此,从长期看,竞争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是能够实现。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进出市场的唯一壁垒是沉没成本。在沉没成本为零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中,哪怕完全垄断也是有效率的,因为企业必须选择超额利润率为零的价格。提高市场绩效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降低沉没成本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制度应该得到鼓励,同时,避免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新产业组织经济学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并建立了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对于分析市场参与双方出于利益动机而采取的应对行为十分有效,对于行政权垄断主体(政府)、经济垄断权主体(垄断企业)、人力垄断主体(工会)、思想垄断主体(传媒)、技术垄断主体(专利等)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运用于政策效果的预测和政策失效的诊断。

后SCP流派,即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研究企业与市场,打破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从垄断角度研究市场的思维模式。新制度经济学从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我国的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呈现出特殊性。我国电子金融行业自2003年以来获得了爆炸式增长。我国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电子金融的供给如何改善呢?这就要考虑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规模企业少,除非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IT部门。我国的金融IT公司无法达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金融研发、维护、数据中心各千人规模的程度,独立金融IT厂商质量和数量不足。我国的金融IT公司大量的人力消耗在产品销售和维护方面,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少。金融IT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胜任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金融IT公司关门倒闭。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培育了一批金融IT公司,如恒生电子、信雅达、金证股份、华胜天成、浪潮软件、中国软件、东软集团等,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对于行业垄断来说,外资企业垄断了高端市场,根据绩效原则和高科技IT企业规模优势的实际,培植国内的规模企业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才是上策。人为限制国外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原因导致的垄断,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绩效提高并不利。企业集团、网络型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是解决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问题的解决办法。

结论

充分认识电子金融产业的重要地位。电子交易是使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参与主体增多,交易规模扩大,投机性增强。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风险性、创新性要比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更加优越。发展电子金融,降低手续费、佣金等成本,创新期货、期权、股票等金融产品是金融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9篇: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范文

金融电子化概述

金融电子化概念

金融电子化是指采用各种电子化设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金融业务处理自动化,从而为客户提供多种快捷方便的服务,并为各级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完整、科学、准确信息的过程。

金融电子化作用

由电子信息技术与金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金融电子化,是金融业的第一生产力,是金融业务与管理的一项创新,它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电子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与现代银行的关系;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金融电子化研究意义

在知识经济挑战金融业的背景下,国内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新挑战。本文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金融电子的产业发展状况,借鉴了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先进经验,分析了中国金融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策略。本论题对于国内金融业的决策层,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考价值。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状况

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最大变迁莫过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按照“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电子化的发展策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努力,现已形成了总投资逾50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化产业格局。国内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迅猛发展,招行、广发、深发、光大等银行率先在所有营业网点实现了大机集中处理业务的模式;在综合业务系统方面,工行、建行、农行、光大、深发等已经完成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其他商业银行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发过程中;在网上银行方面,继招商银行1995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家网上银行后,各家商业银行相继跟进,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上银行;在商业银行内部电子化方面,数据仓库技术、数字存贮技术、电子识别技术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其他新兴业务方面,移动银行、呼叫中心、个人外汇买卖等,都已有系列产品推出。由此可见,国内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子化手段已在国内银行的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理论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财经、金融及MBA院校,对于金融电子化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两个极端:一是理论和实际案例过于陈旧,没有适应现今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二是既有研究对国外经验不够系统,或者片面引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案例,导致与国内实际情况脱节。

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金融电子化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缺乏统筹规划,从而导致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由于观念陈旧,从而导致的金融电子化系统管理水平低下问题;由于国内金融电子化发展起点较低,基础设施簿弱。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中、美两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巨大差距。

美国金融电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与银行业经营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高科技的运用与发展更居于国际金融同业前茅。因此,探究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轨迹,应能约略梳理出国际金融业高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历史及现状

美国著名的MIS专家K.G.Laudon指出:“在美国,70年代是IT技术支持业务,80年代是IT技术运作业务,而到了90年代则是IT技术再造业务。”这种说法,基本上概括了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渐进演进顺序以及不同年代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金融电子化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花旗银行的ATM目前已能处理150多种交易,从现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资,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使客户加深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同时,以电子化为特征的新兴业务,如ATM、POS、CDM、网上银行、企业银行、移动银行、全天候自助银行、CALL CENTER、数据仓库技术等层出不穷。

互联网的出现可谓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人类信息时代的到来,由此形成了金融业全新的经营模式――网上金融。1995年10月,美国在因特网上成立了全球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省略)。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外金融企业都在考察因特网所能提供的金融业务机会。在美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网址的银行有150多家,且在未来4至6年内将以年均90%的速度不断递增。其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创建银行内部通讯网络;实现数据集中处理、挖掘、采集、分析等。

同时,金融工程日益为美国银行业重视,其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和企业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固定客户制”。其实现的载体就是客户综合服务网络,通过该网络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目前,美国金融业一方面已经取得了电子化时代金融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仍在加快对信息技术的战略性投资,以增强其在国内乃至全球金融业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理论研究状况

美国商业银行电子化历程造就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其中美国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M1-M2-M3理论,是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理论的核心。M构造理论是指银行信息技术管理的三个层次,该理论也就是银行信息技术成本的概念化。

M1层技术属于提供技术的厂商而非银行,且该层的技术、产品已较成熟和普及,故对银行的竞争优势影响不大。M1层的关键是商业银行如何吸收消化厂商的技术而提高处理效率,及选择标准的处理体系结构与平台,努力制造规模效益。

M2层主要用于开发银行内部应用软件和提高业务人员使用电脑的技术,并把银行的策略通过M2层推向市场。传统上美国银行倾向于自己开发M2层的应用软件,力图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独有的软件。但实践证明,M2层上自己开发出的软件与对手的基本雷同,且都是低水平重复。同时,要为此投入巨额资金以及承担开发失败的风险。因此,美国银行业得出结论,M2层的软件不值得自己动手开发,而应在市场上购买。

M3层反映需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销售、决策和业务的分析和管理。该层是银行制胜的关键及投资的重点。应尽可能使该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否则,M1、M2层的投资效益就不明显。目前,对M3投资已成为美国银行业的重中之重。

美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技术在美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已经从以往对业务处理的支持和模拟,转向广泛深入运用于投资理财咨询、金融业务咨询和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客户化趋势;集成化趋势;业务外包趋势;流程再造趋势;金融衍生趋势。

上述五个特征表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已使银行业同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之间产生了高度相关性。银行业的金融创新高度地依赖着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今后,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的水平决定着银行的金融综合科技实力,决定着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更是衡量银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美国金融电子化的经验和教训

产业发展经验 探究美国金融电子化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美国银行金融创新,成为其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通过参与同业的合并与兼并,参与混业经营,以完成经营结构的重整,从而向大型化、综合化、科技化的超级银行发展的举措,为其金融电子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产业发展教训 美国银行业的高科技运用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正是高科技在银行的广泛运用,也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负面效应就是金融风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高科技犯罪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信用卡犯罪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犯罪现象;电脑网络导致的高科技“污染”;银行高科技本身缺陷导致的危险;银行高科技带来的法律及其他配套制度问题。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策略

中国金融电子化在发展策略方面,必须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但这些并不排斥对国外金融电子化发展经验的借鉴,甚至可以说,只有通过对国外金融电子化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学习,方能使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少走弯路,更快、更稳的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主要包括:完善的电子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的高度集成与整合;拓展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效结合;重视客户信息的管理;重视技术标准化建设;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环境的建设。

在比较研究美国经验时,一方面要注意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注意总结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中国的国情,总结国内银行本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国内银行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充分研究当前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充分考量在上述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差距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发展目标

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将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全面共享的金融网络为重点,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支付系统现代化、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