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精选(九篇)

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第1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 环境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01-03

一、环境与环境道德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更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环境的概念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环境道德是在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亦称生态道德,是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由环境价值观影响、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被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环境道德反映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它强调人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人在积极能动地开发自然界时,应该维护自然界良好的健康生存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道德既是一种新型的伦理道德,又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人类为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睦相处的环境道德观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环境道德影响的活动。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平衡的意识,从而提高环境思想觉悟和培养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的活动。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来保护生态环境,教导人们善待自然。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及社会各要素之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让公众有效参与环境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环境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环境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伦理保障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认为是以牺牲环境成本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近百年以来,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扩展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产物,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2/3提供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河流和海岸等。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如果目前情况仍继续恶化下去,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导致新的疾病蔓延以及气候出现异常变化等。”生态环境危机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要解决环境危机,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势在必行,人类必须创建一种以保护地球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标识的新型道德和新型文明。这种新道德就是环境道德,新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要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国家层面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法律法规等毕竟更多地指向那些已经成为事实的局面,对于如何防止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顾及得不够,它无法完全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放弃既得利益,去关注全社会的长远利益。要使每一个公民及后代牢固树立起环境道德价值观,以致真正地将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更重在环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牵动才能真正转变人们内心的意识,从而唤起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们在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伦理观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关键

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建立起关于环境价值观、生态平衡观等生态文化理念。同时反对视人为万物的尺度,并从人的利益来判定一切事物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依赖于数亿人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环境道德教育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教育人们珍惜自然资源、节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珍惜和节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永续不断”的资源环境。同时,环境道德教育引导人们选择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自净与生态恢复能力相适应的生产或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既满足当代人的合理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能力的利益,使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能积极能动地美化自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培养造就国家各行业、各层次建设、管理和综合决策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是对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示范性乃至决策性影响的社会群体。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将构成影响社会环境意识的主要方面,左右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让学生们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其将来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对于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保护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通过系列的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们不断反思和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把外在的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主观的内在要求,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出贡献。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的生态文明水平。

五、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环境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限制性选修课或必修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尚缺乏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环境道德教育。要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有效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应调整课程结构,将环境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学生的限制性选修课或必修课。针对文、理、工等各科类学生的不同情况,全方位地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到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课程设置为全校各专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使所有的学生都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内蒙古大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到对非环境专业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生命科学学院率先开设了由李博院士主讲的《生态学》全校公共选修课。其后随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又把《环境科学概论》列为全校公选课,使大批的学生接受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他们在后续工作中正确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采用案例和情景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触动与探讨中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采用案例和情景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全方位意识到现阶段发展中确实存在的系列环境问题。如在讲到水资源利用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面临的水资源枯竭现状。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用水困难的场景及一些绿洲因水资源的缺乏变成荒漠之后的苍凉景象。讲到固体废弃物处理时,让学生到郊外的废弃物处理厂看看堆积的垃圾山及其所占用的大面积土地,以实景触动环保意识。内蒙古大学在环境教育中,始终注重课堂内容与本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合,以草原生态退化和矿业开发污染为重点,把实际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审视家乡的环境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树立起深刻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加强实践环节,支持成立环保社团并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

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环境教育,仅靠学校的第一课堂所授的教育毕竟还是有限的,学校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成立学生环保社团,围绕“绿色环保”这一主线,以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各项环保活动。如每逢重大环境节日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等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时刻敲响环保警钟。还可以在学生餐厅附近设置废旧电池及其他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等,把部分回收来的废品通过手工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宣传回收再利用的意识。环保社团可就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需要大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做才算真正低碳等全民关注的低碳生活相关问题组织讨论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想法,应用到大学校园生活中,带头践行低碳生活,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独有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J]. 四川环境,1990,(1):1-5.

[2] 唐建生,马铭,周晚田等.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J]. 环境教育,2003,(2):24-25.

[3] 任彦君,王艳芳,肖潇.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18(1):86-89.

[4] 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52个部、委、公众团体和300多名专家编.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31-107.

[5] 贾耀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6] 史海生.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环境道德教育[J].学理论,2010,(35):114-116.

[7] 高明华. 论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

[8]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A Framework forAssessment[M]. WashingtonD C: Island Press, 2003.

[9]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CurrentState andTrends, Volume 1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10]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Scenarios, Volume 2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11]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PolicyResponse, Volume 3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第2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到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后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完备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家培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循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它对于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体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增强其实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态观,做到知行合一。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丰富,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引导青年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在时代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使生态环保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其成为合格的新型“生态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确观念,生态文明教育更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蜻蜓点水”的层面,并且受传统观念束缚,为提高学校知名度,高校领导更加倾向于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在热门专业和科研中,致使生态文明教学“边缘化”。其次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未对生态文明教育予以重视,未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最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同时,由于专业课程的压力,从而忽视了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单薄且重复

具备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包含四门课程,每门课程中都包含着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八章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两个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第六章、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但是,这些内容均分散在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分量”大打折扣,而且有些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隐秘性,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这些都导致生态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许多重难点问题容易被授课教师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从教材和讲授的实际内容上看,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重复问题,主要体现在:“思修”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纲要”课程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马原”第一章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均讲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对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视

处于全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困惑之中。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思政课教学仍采取“以讲为主”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听、教师疏于?v”的困境。总而言之,教育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更多的仍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既不生动活泼,也不适应当前时展。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主体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欠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学生直接体验的方式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是一个内化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具有突出的渗透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为此,应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如图片展示、观看视频、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四)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文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事实上,相当多的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目前,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思政课的老师大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本身的知识结构中缺少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导致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点被教师一带而过;另外,有些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生态意识,不能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内容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三是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载体和平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更加需要通过实践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局限于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数量少,面较窄,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不能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结合。而且有些同学表示,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他们都去过,可以选择的实践基地较少。此外,虽然有些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学时会选择一些农村、社区、单位和企业等作为基地,但既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建立长期的联系。这种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次性的,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放弃。这种短期行为造成思政课生态文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弊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承担起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且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由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四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态实践基地缺乏创新,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对于规范人的生态实践行为,提升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生态责任意识无疑是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3]。由于高校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总是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之上,致使部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当需要为保护环境牺牲个人利益时,部分大学生会舍弃环境利益选择个人利益。例如:现代生活中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随意丢弃电池、追求衣物的“快时尚”、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等。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浪费水电、乱扔垃圾、损害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部分大学生也不会积极上前阻止,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文明的主体,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了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

具备一定的生态认知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当前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较为分散、片面,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关于世界环境日、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 “白色垃圾” “垃圾分类”“地球一小时”等基本生态环境知识,可以脱口而出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据相关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有 58.6% 的大学生不了解新的《环境保护法》,有 69.8% 的大学生不了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表述,只有 13.2% 的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基础知识相当缺乏[4]。甚至,部分大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肆意虐杀小动物,严重漠视生态法律以及公民生态义务。以上现象表明,亟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促使其更加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三)单一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弱化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时间、经费、基地、师资等众多条件限制的现实,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仍然采取过于注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模式,但往往只是“走过场”,有些班级的组织形式会有指导教师全程参加,而个别或组团参观的形式则很少或没有指导教师参加,这就或多或少地导致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思想指导,没有与课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实践基地很少对口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形式多是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参观博物馆、历史展览、志愿服务等进行,实践形式创新性不大,对于教师指定的一些实践基地,有些同学已经去过了,因此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

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实现“口头上”和“行动上”的双重视。既把生态文明教学视为思政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又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其次,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意识。在教学?^程中,自觉将公共课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观念,提高生态责任感。以“毛概”课程为例,在第一章讲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可以向同学阐释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第八章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阐述调整产业结构旨在限制高耗能、好污染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倡导学生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最后,加强大学生生态主体意识。通过集中学习、讲座、论坛交流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自己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以生态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质、养成生态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每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版块,添加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生态文明教学体系,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一是增加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专题研究,通过唯物主义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毛概”中,加入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题研究;在“思修”中加入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以及生态权利、义务的专题研究;在“纲要”中加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史的专题研究;最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新常态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治理思路研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在史料和理论的系统学习中,引发大学生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明确划分四门课程的界限。“原理”,即讲授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着重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大学生理顺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概”即着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及生态运动中其他的新思潮、新学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培养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思修”即重点讲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知识和公民生态道德感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纲要”即讲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切合四门思政课和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置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专题,整合零散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增设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因此,高校必须增设与四门思政课相衔接的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凸显生态文明教学的主题。一是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生态学方面的教师、专家编写系列教材,教材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在校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大体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治理基本思路及原理、公民生态意识养成及公民生态权利义务等,并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二是根据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明晰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基本布局,确立一套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校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计划和考核标准。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趣味、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涉教学效果的保障和教学预期的实现,对教学对象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沿用传统灌输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思创新,教学方式单一,极易造成学生的倦怠甚至反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实践的教学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主导的、与课程本身相联系的一切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科学生态观的养成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应由单一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转变为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效果。在学生进行完相关生态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实地体验等生态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矿企业,亲身感受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参与式”的学习中,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价值取向;带领学生参观环保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其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决心。

第3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它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我们应该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科学界的义务,除了要有各级领导部门和劳动者的重视,要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资本投入外,更需要的是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人们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的强弱和参与能力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文明观宣传和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作为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高校,其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影响到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仅就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以探究。

1 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是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之后的又一次进步,在内容上较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深入、更具体。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者进行系统而有序的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关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知识、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相应的技能,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或文明认同。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的专门教育,本文要论述的是后者。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进而使人们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在实践中,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对于大学生应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强化,生态情感得以培养,生态理念得以树立,生态行为得以践行。

2 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程度如何,一个社会走生态文明道路的自觉性如何,标志着这个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如何。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作为肩负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重任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

2.1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遵循的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的秩序为主旨。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教学、管理、科研的全过程,教育大学生会认知环境、理解环境、尊重环境,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能力,充分理解“人一自然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以后,征服自然史却一直是我们人类津津乐道的人类发展史,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就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人类发展也证明了对自然索要无度的哲学观造成的却是全球生态和经济危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和谐统一,双方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做到使其既不认同激进环境保护者的“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同时也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这样,由大学生发起一场认识、尊重、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革命,必将带动全社会的民众提高意识,转变观念,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2.2 弥补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空白的迫切要求

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环境伦理的教育,而我国的环境伦理教育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1972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已开始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据2001年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的博士生李恩・沃尔夫(Lynn wolfe)对美国469所大学的调查统计,55%以上的大学都开设了环境伦理、环境哲学和环境素养相关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作为通识课程而开设的。开课的院系以哲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为主,其他像文化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院系也有开设。而我国1992年才把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况且有些中小学并未认真贯彻实施。至于大学的环境教育,一直没有明确要求。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一方面,重视专业环境教育,忽视环境普及教育,非环境专业不开设环境类公共必修课程,相关选修课的开设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的行为习惯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关注的是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政治、哲学问题中没有寻求与环境伦理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忽视了人与自然和环境伦理的内容。所以说,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

2.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实践表明,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全面发展,真正的自由,是把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当做生态系统的最高利益,”[2]因此只有在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双重的和谐中,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实现的。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良好的自学和动手能力,而且要具备相当的生态学素养,成为生态道德的践行者。这就要求高等教学更应注重素质教学,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生态意识的培育及强化蕴含其中,因为良好的生态学素养涉及这四个方面,是人才健全素质的必要成分。但是,当我们审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时,会发现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志表现都呈现出比较好的趋势,在生态道德行为上却出现明显不乐观趋势。[3]行动和态度的不一致性,使得校园内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不良环境道德行为普遍存在。

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只有具备合格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对具有生态理性为特征的“理性生态人”的大力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根本动力。作为肩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任的大学生,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理性的“理性生态人”,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格的主体动力群。“理性生态人”是指主体不仅有充分的生态伦理学素养,还有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应的生态环境知识。大学生成为一名理性生态人,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具备理性生态人的特征,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符合生态规律,进而从观念和行为上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和熏陶。

3.1 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观

首先,具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世界观。世界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含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基本内容。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世界观是指大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到人与自然不仅具有争斗性,同时具有同一性,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其次,要尊重自然的价值,坚持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人们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给予科学评价,改变以往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生态系统中主动倡导生态正义,确立生态文明观。最后,秉持关爱自然、兼顾众生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大学生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

3.2 切实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成为生态道德的践行者

首先,保护环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切实履行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其次,尊重生命。大学生要具有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理念和关爱的精神。罗马俱乐部的报告提出:“对生态的爱护和对其他生命形式的尊重,是人类生命的素质和爱护人类两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4]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要养成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反对虐待动物、不吃野生动物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适度消费,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要在生活中形成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有利于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为标准。实际上就是减少无意义消费和有害消费,摒弃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提倡物质生活的简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每一点资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特别是其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肯定,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贯彻。现阶段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口头上重视、实际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应予以关注。只有使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得以保证,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158.

[2]依必盛.生命生产的双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自然和谐的母子维系[J].学术汉坛,2006(5):17-21.

第4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和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内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力量,是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在动态平衡中协调发展的观念等等,都将拓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内容。因此,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范畴,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和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在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后,同样面临着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等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全面反思工业文明发展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新文明观,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经济建设、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兴起要求高校教育观念得到相应的转变。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习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这是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书记在决定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系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大学生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是生态文明理念倡导者和践行者。因此,高校应承担起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教育他们如何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进而示范和带动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能力,而且要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部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和谐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举措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本身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各有侧重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专题教育,使他们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大学生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进程,充分认识到生态发展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

2、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融于文化校园建设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为师生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具体而言,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一是通过校园网络、报刊杂志、宣传栏、微博等媒介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环保教育。二是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生态文明社团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引导大学生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养成重视生态、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是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环保节日,举办有关环保的演讲比赛、征文、摄影、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生态文明知识日常化和普及化,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第5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高校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构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维护主义出发,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的产生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障,人的一切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高级形式的体现;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中介,人不像其他动物简单的利用外部自然界,人能够通过劳动和思考在自然界中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进而支配自然界,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间媒介

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通过制造劳动工具来占有自然。但是在劳动中,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按规律办事,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马克思同样把劳动置于人与自然的重心位置,把劳动看成是从自然界索取使用价值和改造自然条件的媒介过程。他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类在改造和占据自然的同时,“类存在物”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内涵

马克思首先认为物质变换就是新陈代谢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生理规律,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生命是新陈代谢的过程,通过摄食和排泄进行自我完成,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蛋白质;其次自然界中无机物的物质变换跟新陈代谢也紧密相关,受物理和化学规律的制约。土地、肥料、机械生产、化学反应都要新陈代谢,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最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变换受到生态系统规律的影响,这种变换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产品交换、产品分配,人类的消费行为以及在社会上产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等等,马克思认为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学生转变意识观念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人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界形成的既有利于人地生产和发展又有利于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旧的哲学自然现象的批判,对现象本质和实践行为的揭露,正确解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辩证关系,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如何实现和谐共存进行归纳和总结。它有助于在生态危机的年代,帮助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思维方式,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对人与自然进行整体性的思维认识,确定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认识生态文明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是正确处理和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让自然自由生长,让社会健康发展”,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客观规律,在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上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生态循环发展”的客观认识,能保证人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头羊,可发挥其独特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把培养“生态人”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科建设、学术观念、科学研究等方法,培养一批擅长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青年理论家,推进理论创新,成为先进文化的孵化器。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撑

大学生作为掌握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新鲜事物的接受者,也应成为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观或者是人的价值观的问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自然生态的立场出发,处理好生态环境、个人主体与社会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用和谐的生态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生产实习等活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觉转化成实际的社会行动,实现师生和谐、低碳校园的良好态势。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文明理念,实现层次教育

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树立主流意识的灌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变化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补,可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教育方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和生态原理知识的,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知识―文明素质―文明行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链”。

(二)借鉴国外经验,成立联动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是集合了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教育体系,要实现教育的成功必须形成全校上下一条心的联动机制。成立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各部门齐抓共管,师生齐心协力,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在从事的学科工作中,在教育方向、教育内容和教育重点上进行专业渗透,形成生态文明“知、情、信、意、行”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和立体化教育。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模式,密切关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理论和环境保护的新动向。可成立高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生态文明的系列研究,对农林牧渔、生态旅游、工业技术等方面的生态技术进行专项研究。

(三)创新教育方式,发挥媒体优势

高校要创新教育方式,发挥教学课堂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上制定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计划、倡导学科渗透教学、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共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实施方式;印刷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普及型教材和读物,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教育途径中向大学生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借助主题网站、微信、博客、飞信、论坛等媒介,积极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以“绿色生态、低碳校园、节能环保、共建文明”为主题的演讲、辩论、书法、征文、摄影、动漫设计等活动,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低碳高绿”的高尚文明生活方式,确立马克思主义精神价值观。

(四)注重社会实践,实现优势互补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认识自然,尝试用社会制度形式去认识和协调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借助节庆日、环保日等节庆日开展以低碳节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生态经济相关的课题研究,各个学科和专业要发挥专业优势,理工科的专业侧重在提高能源利用技术、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环保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技术、节能监督智能检测技术等领域进行研究;文科类专业侧重在生态社会的政策研究、政府考核经济发展的经济指标体系、碳交易市场机制、公民的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倡导低碳绿色宣传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赵颜柳.浅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学理论,2011(1):83.

[3] 陈春红,黄旺生.论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17(1):72-74.

[4] 安彦彦,徐趁丽.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3(11):68-69.

[5] 彭秀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学术探索,2012(2):186-188.

第6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列入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探微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列入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要把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高校必须从生态文明教育这个主渠道入手,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严峻的生态现实要求人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终身而全面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本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科学文化素质高,在若干年后,将会成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他们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绿色大学的必然要求绿色大学是一个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绿色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模范社区,绿色大学建设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绿色大学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与制度以及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等。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单元,绿色大学建设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以及大学生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必将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因此,大学作为高素质群体密集组织,应在践行生态文明要求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通过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会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而且还将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推动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还要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为大学现行的素质教育增加了新的内涵。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促进自身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二、不断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要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责任担当意识,正确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善待自然,享受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二)开展生态文明认知教育,构建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思想。”[3]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认知教育,首先要向大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只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二是对生态文明现状的认知。要向大学生讲清楚我国生态演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党和政府作出的治理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新的战略部署;讲清楚有关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构想、新思路、新规程、新方法。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的认知,进一步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三是对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认知。让大学生在了解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了解掌握支撑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四是对优秀生态文化的认知。要让大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生态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经典著作,从中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经验,弘扬优秀生态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开展生态法制教育,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对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运用法制的约束力来规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通过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育大学生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促使大学生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有序性,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生态审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的审美素养生态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确立审美地对待自然生态的态度。“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确立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它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是生态美学这一理论形态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与途径。”[4]建设美丽中国要求高校教师要准确把握自然美的时代内涵及其与社会美的关系,建构起科学的生态审美观,发挥生态美学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精神。

(五)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确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管理、技术的支持,也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持,尤其需要当代消费主体———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消费道德上的完善。”[5]在当前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要求大学生将节约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觉抵制奢侈浪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只有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才能达到尽快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6]

(七)开展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导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要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形成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推进绿色发展人人出力的良好风气,从而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的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使绿色发展成为大学生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三、准确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熏陶的园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科学营造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校园环境。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运用环保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通过环保征文比赛、环保宣传标语评选、环保创意比赛、环保卫士评选、绿色摄影比赛等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争当绿色使者、节能标兵、文明卫士,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高校应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一门高度综合、能囊括各种生态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作为大学各专业学生必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开设应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体现针对性,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高校还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程,加强特色生态文明教育。目前,要以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教材,确保尽早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运用生态文明知识,联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突出讲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生态道德、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教育。要重点讲授《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要突出讲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保护环境”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内容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要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阐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性。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自然与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认识统一起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近代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讲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清楚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国情教育,借鉴历史经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素质。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大学生对我国目前生态现状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德育教育功能,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广大教师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将课堂教学渗透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要注意渗透的适度性,在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三)纳入科学研究规划高校聚集着众多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了解生态文明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科研实践经验。组织这些专家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实际,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创新生态文明理论并把科研成果反馈到社会,使大学生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最新的研究成果。高校要把生态文明研究纳入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学科、各专业的科学研究之中。要增强生态文明科研工作意识,以生态文明研究为抓手,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鼓励大学生在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调研活动中,形成既有理论水平、学术价值,又立足实际的科研成果和调研报告。

(四)建设生态文化校园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校园建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带动作用。人建环境,环境育人。良好的校园布局,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感化心灵、培养良好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要建设绿色校园。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开展话绿、赏绿、颂绿、添绿、护绿等主题活动,因地制宜,创建绿色校园,做到绿化与美化、净化相结合,用好校园的绿色资源,充分发挥其陶冶人、愉悦人、修养人的作用。二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普及节能常识,增强广大师生节能意识,杜绝浪费现象,做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三要建设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无纸化办公,定期回收可利用废物资源。

(五)推进实践教育活动高校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现实需求,在关注大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重视生态文明实践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围绕生态建设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社会生态现状,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要建立一批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批直观、形象、有特色、多功能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基地考察,参加绿色志愿活动,让大学生亲身参与,直接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促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各类特色活动。活动是内化为素质的最佳路径。要运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戒烟日”等特殊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在大学校园里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重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米,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拒食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六)建立健全工作体系要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开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最有效的结构单元是班级。”[7]同班级大学生拥有相同的背景,具有相近的生态文明认识水平,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便于活动中交流和配合,班级人数少便于活动中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有利于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活动。发挥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引领作用。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已经成为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和生态文明素质,增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辐射作用。发挥高校广大教职工的示范引导作用。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举措贯穿于共青团的具体工作中去,深入挖掘工作项目,准确把握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组织和带领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去,形成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七)完善规范有效制度首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要把工作任务具体分解、量化,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其次,制定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方案,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十三五”规划,与学校其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再次,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把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的综合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相应把生态文明的有关要求列入其中,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总之,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教师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41.

[3]黄承梁.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N].人民日报,2012-05-22(07).

[4]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18.

[5]王康日.建设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J].青年文学家,2009(12):171-172.

[6]孔海兰.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报2012(04):20-23.

第7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大学教育过程中,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目前我国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提倡和谐校园的建设,那么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即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又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以推动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1]。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中“有道德”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己全面的人格,进而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不高,且对生态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达到系统、全面、深刻的高度,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保护公共环境、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浅层次的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行为容易受到情绪和意志的影响,不能自觉地遵守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导致知行相离。同时,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很多同学只是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据调查统计,大学生对酸雨、沙尘暴和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2.8分,对生物多样性较少、赤潮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和热带风暴等环境问题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仅为2.6分,但是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白色垃圾、绿色食品等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高达3.2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其对生活的密切程度完全成正比例关系,而且大学生对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也很低。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教育中来,但是重视度仍然不够,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个别的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的课程,但没有制定出针对全校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内容,但是目前除了生态环境专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还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层面上,深度和专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3]。同时,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将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正式纳入教育考核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该项教育的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认识度也不够,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而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师资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策略性探析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进行培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开展,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师资力量,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应该积极筹办,通过商讨,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高度中来。首先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道德水准的教师为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讲解,扩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并将该课程拉入学生考核的范围,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上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分析,不仅仅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例如进行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基础知识的教学[4]。同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讲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体污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化等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对策。这样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近生活,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障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性的专业化人才。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学会从各个学科中总结概括出一些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提高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同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来一些勤俭节约、爱国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传统思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会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责任观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切实的履行到实践中来,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5]。

(三)进行教育平台的创新和建设,辅助教学实践来完成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网页,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专题性网站,对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创新,吸引学生浏览这些网页,进而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举办一些社团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积极的适应社会。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生态常识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感知,实现知行统一。

四、结束语

第8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1-0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新拓展,近些年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有的学者区分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的学者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出的缘由和实现的路径,有的学者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等等,但是鲜有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培育“生态人”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了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这一论题。通过展开对“生态人”的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思路,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一、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需求的关照。万光侠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1]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2]通过以上两位学者给出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于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因此,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必须培育人的生态意识,追求一种“生态人”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追求和核心诉求。

(二)培育“生态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的原因

“生态人”原本是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现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并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地分析了人与生态的关系。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人在自然界中谋取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4]第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自然,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良性生态系统。第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受“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支配,人类征服自然的举动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甚至造成了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又会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人”的概念,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然―人―社会”中的“人”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也即“生态人”。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培育“生态人”提供了理论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拓展: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的“人”被认定为“政治人”,目的在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基本政治认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相应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把人的价值身份仅仅局限在政治层面。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这必然要求在学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旨在探寻一种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不仅仅是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高意义上,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彰显,即通过‘理性生态人’的培育和建构,实现人的新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的积极回应。”[6]因此培育“生态人”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的诠释,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回应生态危机的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才能体现自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

二、“生态人”的含义及人格动力结构

(一)何谓“生态人”

人类文明依次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嬗变,相应地人的存在范式逐渐由“自然人”、“道德人”、“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自然人”是指没有独立的意识和个性、个人完全臣服于自然的人;“道德人”是指以道德作为内心的法则、重义轻利的人;“经济人”是指贬低道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新的人的存在范式,它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7],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境界。“生态人”是对“经济人”的超越,他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此时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并且,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理想人格的诉求,培养“生态人”必须明确它内在的人格动力结构。陈秉公认为,“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应当是:在环境刺激下,‘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8]依据这一原理,我认为“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由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构成,并且在生态环境的刺激下,发挥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生态行为。

“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生活的需要,这是维持他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生态人”还有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生态生活需要、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人”的人格需要力。

“生态人”的人格判断力是产生生态动机和行为的决定力量,它由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构成。生态意识是人们反映、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关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意识,理性反思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的忧患意识。培育“生态人”首先是使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所以生态意识是“生态人”人格动力结构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对于人的意义,它包括和谐的生态观、协调的发展观以及绿色的消费观。生态思维是个人和群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坚持整体的、全面的、开放的思维,摒弃只追求眼前现实利益而忽视后代利益的思维方式。生态责任是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它既是人们的道德义务,也是人们的法律义务。

总之,“生态人”在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下,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生态人”培育的向度

培育“生态人”的关键是形成它的人格判断力,即形成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一)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

生活化是指德育以生活为场景,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的育人方式。培育“生态人”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促使教育方式由单纯注重生态知识的传授向更加注重生态体验的教育方式转变,启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

生态体验是让人们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喜爱优良的生态环境、厌恶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生态体验不但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态情感,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认知。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引导人们“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9]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反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而激发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形成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培养高度的生态责任感,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种生活化的育人方式能将抽象的理论还原为生动的情境,将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觉悟,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新探索。

(二)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

培育生态人固然需要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然而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10]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育人层面的新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目前生态法的制定缺位,法规也不明细,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另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不详实完备,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法律,发挥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第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培育“生态人”必须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人们了解其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让人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贯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三,健全法律约束机制,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明明知道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但是仍然肆意妄为,致使生态危机更加严重。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约束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使人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人们在法律的惩戒和约束作用下,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三)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看,教育对象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双主体说”在现实的教育层面就体现为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即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和互相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为双向互动奠定基础。在横向上,生态教育面向社会大众,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和素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纵向上,生态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必须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程体系,坚持层次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并将生态知识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使他们在双向互动中内化各自的生态价值观。

第二,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平等对话营造氛围。要使生态行为外显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多股教育合力,让人们在平等对话与和谐相处中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完善“生态人”的评估机制,为互相评估提供制度安排。在这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可以成为互相评估的主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生态人”,不能仅仅依靠生态知识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而应该重点评价他对生态的情感,包括生态归属感和生态责任感,评价他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4.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6〕王学俭,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7〕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50.

第9篇:生态文明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09-0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思想观念、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决定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共存既是世界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都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认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的全球化并非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历史进程。它在深刻地改变世界的生产方式、利益格局和经济秩序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使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这些都对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成了新的挑战。

1.全球化进程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所谓意识形态,广义而言,是指社会统治集团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狭义的意识形态则是指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即该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即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服务的。所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不能回避的严峻课题。全球化进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过程。另一方面,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国际化过程。其直接目的就是影响进而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取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已是不争的客观现实。具体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大肆传播西方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并且通过隐蔽的渗透的方式,使年轻学生接受甚至崇拜西方的价值观、政治观、民主观乃至生活方式,消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信仰,并使其内化到意识形态深层,成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达到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大学生无疑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大学生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生观、世界观受到极大的挑战。一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冷漠甚至排斥的心理,爱国主义情感淡化,缺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产生了信仰危机,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产生了动摇。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培养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市场经济建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当今的大学生处于一个以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的环境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能力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但是,多种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边形和差异性增加,思想观念剧烈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凸现,例如:社会不公的加剧、贫富差距在逐步不断扩大、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对于人的发展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拜金主义的泛起。市场经济中,人的关系通过商品关系表现出来。货币不但是一般等价物,而且是一种社会权利,凭借这种权利,就可以占有他所需要的东西。其次,个人利己主义的盛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品生产者的基本动机。这种关系反映到人身上,往往导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最后,个人的片面发展。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法则的运作,使一些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发展为代价。市场经济这些负面效应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中出现了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的倾向。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淡漠,缺乏国家安全意识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来势凶猛的西方文化,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学生作为比较敏感的社会群体,产生了诸多困惑和无所适从。这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目前,在一些大学生当中存在的游离、淡化甚至漠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现实,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面临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和敌对势力的威胁认识不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淡漠。这反映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轻视的思想,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于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中。首先,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各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落后于时展的需要。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动辄十几个班级一起上课。教师无法实现师生的有效的教学互动,很难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讨论,演讲等活动,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流于形式;最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对比,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手段僵化、教育方法简单、教育内容老套等方面的缺陷都影响到了其实效性。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释缺乏说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2.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现实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对其认同感不足。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型和多变性。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批判功能。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尤其是当前网络的发达,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了解社会现实问题。他们非常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并对很多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是涉世不深、对问题的理解容易受别人左右,存在简单化、片面化倾向。而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强调正面教育,并且无法有效的解释很多现实问题,大学生的困惑、疑虑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解答,就会觉得理论和现实完全是脱节的,从而对于教育所传输的内容失掉信任感,产生无意义感,最终降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程度,降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发展的,没有僵死的教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也不例外,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与时俱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结合社会现实,实现理论创新。但是长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墨守陈规,很大程度上脱离社会实际,仍满足于简单的灌输基本理论,致使学生兴趣不高、甚至反感、拒绝接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下降。这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3.网络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日渐发达,网络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教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渠道,网络以其快捷性、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被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并能实现及时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通过网络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也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化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文化内容道德维度的缺失,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隐形交往导致社会责任感的丧失等。混乱无序、缺少规范性,甚至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网络信息战等一些威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形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模式等腐朽思想也会随着网络渗透进来,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形成,但是尚不成熟,在辨别信息真伪、判断是非方面存在难度。所以,如何占领网络文化这块阵地,趋利避害,让网络文化成为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力手段,已经成为当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面临的课题。

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社会现实,以及它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关系到民族安危、国家安全的大事,必须不断地研究现实,力求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

1.重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并把它提高到和专业学习同样的高度,从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上贯彻实施。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上课的现状,增加教师配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改变单一灌输的授课方式;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工作,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变革,以马克思主义解读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建立日益完善的教育机制,以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性,使其入耳、入脑、入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加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只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实现科学化、人性化,才能切实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发挥实际的作用。总之,提高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大问题。

2.立足社会现实,大力创新主流意识教育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较量与斗争,核心就是争夺青少年。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针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脱离社会现实的实际,首先必须根据现实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创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使理论教育符合实际。在探讨、研究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课题时,要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社会问题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影响不在于社会问题本身,而在于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于各种媒体对社会问题的解读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于教师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密切结合,以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在坚持传统的灌输和强化方法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理论体系,更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并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深入人心。

3.规范网络文化,利用网络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首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参与者的行为。在高校可以实行上网实名制,确保信息来源的可查性,以利于及时追溯到不良信息的源头;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开发网络监控软件,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保证网络内容的纯洁性。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大对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网络本身发展快速,但是相应的网络文明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本质上讲,网络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必须把网络文明的内容引入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并提高到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和遵守;鼓励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培养学生作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性,使他们自觉成为维护网络秩序、建构网络道德的积极践行者。其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实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动态和存在问题,规避风险,化解矛盾,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善于利用网络特点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主动传播合乎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信息,从正面扩大影响,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上传播的主阵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网络为基础的形式、内容、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尝试。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全面做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将来担负起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做好充分准备。

[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编号:11552259;2.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扶持共建项目“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10E089]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徐晓风.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