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产业经济学重点精选(九篇)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1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服务外包 新经济增长点 路径

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服务外包产业将从IT领域向更广泛的服务领域和生产环节延伸,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不断加速。同时,随着绿色、科技、扁平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服务外包产业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关服务外包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报道也时常见诸于报刊及网络杂志。经济日报撰文指出,服务外包业成为菲律宾经济新增长点。菲律宾利用人才和行业发展优势和政策优势助推服务外包业,使其成为该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商业周刊》撰文指出,如今巴基斯坦政府正竭力效仿印度在IT产业成功的做法,该国软件企业也尝试用各种方法,培育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南京市指出,服务外包产业将是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天津市在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天津发展服务外包具有难得的机遇和独特的优势,服务外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上研究,都涉及到把服务外包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的重大理论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服务外包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新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了实现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对新经济增长点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点最早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的创始人马歇尔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中提出了“代表性企业”这一著名概念,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点的雏形。在我国,新经济增长点的研究起步较晚,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后,学术界不同程度地触及到经济增长点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层次和侧面进行了研究。周靖、禹传良(2000)认为新经济增长点必然有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与其他产业部门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使城乡经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何建平(2007)指出,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市场需要潜力比较大、增长比较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过努力可以较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陈青(2010)认为能够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新兴产业,就是新经济增长点。新经济增长点既可以由原有产业的分解、裂变产生,也可能是新出现的行业;既可以是内生的,也可以是外部移植的。它能够满足新需求、提供有效新供给,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新空间。

综合以上学者及其他学者的观点,一般认为,在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有效的市场供给、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及经济效益好等显著特征,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新兴产业或行业就是新经济增长点,它是经济增长新的源泉和新的推动力。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现象,在某个时期内对优化产业结构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提高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推动作用会弱化,并被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取代,它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同步的。

服务外包具备新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特征

(一)服务外包产业具有高效益性

附加值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当前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因素,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制造业向服务业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并已成为各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服务外包所创造的效益远比制造业要大。据IBM的调查数据显示,制造业来料加工的增值部分大约占总规模的2%-3%,最高不超过5%,而服务外包的国内增值几乎是100%。从收益上说,同样金额的出口业务,服务外包对国内经济的贡献是来料加工的20倍以上,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附加值,是传统加工与制造业的5到10倍。2009年浙江服务外包出口(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额)12.33亿美元,当年浙江全省加工贸易出口249.1亿美元,起步三年的服务外包经济贡献与发展了30年的加工贸易出口相当(张钱江,2010)。

(二)服务外包产业与自主创新有着高度关联性

是推进区域创新环境的催化剂。服务外包与自主创新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可以从两方面考量:一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生直接效应,并且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对完善国内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以及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生间接效应;二是在自主创新环境体系下,可以较快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逐步走向服务外包高端价值链环节。与发展加工贸易相比,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可以更进一步靠近国际先进企业的科技研发、业务管理等许多重要环节,可以更有效地放大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外溢效应”,为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飞跃的支点,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基”。

(三)服务外包产业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且产业关联度大

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和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服务外包产业包括软件开发、动漫设计、医学分析、生物医药、金融保险业等多种类型,业态日趋庞大,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中,无所不及,无所不包。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可以吸收大量的中高端人才就业,大大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截至2010年4月,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167.19万人,其中大学学历125.1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4.86%。服务外包产业不但自身就业人数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的增长。由于各地政府在政策上不断予以倾斜支持,有力地带动了支撑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配套产业的发展,包括城市电力系统、通讯和信息系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为第二产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从一定意义上看,承接服务外包更是项民生工程。

(四)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绿色和智慧”产业,是以占地少、资源消耗少、无污染、无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能有效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关系,改变经济发展中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可以明显缓解土地等稀缺资源的巨大承载力,有利于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外包正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高投入、高消耗脱钩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五)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化水平高

是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切入口。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为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出台了许多促进产业发展的外包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各城市为抢抓发展机遇,倾心打造商务环境优良、服务水准一流,适宜国际投资者生活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化水准的城市。目前,我国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来源不断扩大。据《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国外需求释放到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的比例明显提高,其中美国和日本仍是中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主体。日本灾后重建给中国发展对日离岸外包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以及荷兰、英国、瑞士和芬兰为进入2010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十大来源地。我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尤其是离岸外包,可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服务业管理、市场运作规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外贸结构调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五大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上从服务外包的五大基本特征展开分析,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符合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五个基本要求,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题中之义,如图1所示。

结论

预计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到1.65-1.8万亿美元。在A.T.科尔尼公司“2011年全球离岸服务目的地指数” 排名中,我国位居世界第二。2011年,我国服务外包整体市场保持在40%的增长率,服务外包合同协议金额超过150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将保持约26%的年复合增长,到2014年将达到约43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强劲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对于全球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变量。“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服务外包以其显著的特征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绿色引擎”,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疑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参考文献:

1.服务外包业成为菲律宾经济新增长点[N].经济日报,2011-9-19

2.Naween A.Mangi.巴基斯坦: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后来者[J].商业周刊,2005,5

3.南京优化服务外包环境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EB/OL].

5.李海英.我国新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7(7)

6.周靖,禹传良.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旅游业[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7.何建平.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路径选择[J].浙江经济,2007(1)

第2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循环经济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生态工业园已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领域,但根据循环经济的定义可知,循环经济对于空间结构的认知,很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必须将空间结构纳入其研究范畴,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理论将弥补当代循环经济理论的缺憾。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是能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知识更新的渐进性,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循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循环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循环型产业的布局、循环型区域划分、循环型城镇体系、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循环型产业结构、区际循环经济分工与合作、城乡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影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与布局政策等是其重要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者和区域经济学者应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总结循环经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地理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改造,以指导中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层面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的层面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系统包括三个层面的循环:小循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中循环,指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大循环,指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门,作为原料重新利用。该观点是基于工业经济系统内部的循环经济分层,具有相对性。实际上,循环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工业企业可以与其它产业企业甚至社会之间建立物质循环。如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形成了种植系统、造纸系统、养殖系统、畜产品加工系统、生态旅游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生态产业链。青岛新天地生态园是静脉产业类生态园,主要功能是: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其它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利用等。

第二种观点是以山东省为例的以“点、线、面”为特色建立的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目前,山东省已有300多个企业推行了清洁生产。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产业链,形成由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生态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中循环。青岛啤酒集团资源循环链属于中循环,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后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参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循环,如酒糟、炉渣的再循环,纸箱、纸板、可回收瓶的再利用,废玻璃瓶、废易拉罐的再循环,包括以上工业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三个层面。社会区域层面上的大循环同样包括以上工业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三个层面,只是更加重视产品消费后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如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和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试点,开展社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工作。

第三种观点认为循环经济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企业层面即小循环,区域层面(生态工业园)即中循环,社会层面(通过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即大循环。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的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分类存在界限模糊和交叉的现象。对小循环的认识比较一致,对中循环的认识不同,但共同实质是企业之间的循环,大循环的共同特点是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因此,笔者认为可将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定义为小循环,将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定义为中循环,将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定义为大循环。这里的企业不仅是工业企业,包括一切产业企业,强调产业之间的融合;小循环和中循环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组织上的差异,共同点是不包括产品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即没有包括与消费领域之间的循环,而包括生产与消费领域之间的循环正是被称为大循环的原因。泛化的区域层面上的循环可以包括以上三种循环的一种或几种,较大范围的区域层面上的循环往往同时包括三种循环。如生态工业园包括中循环,但由于首先要求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所以生态工业园一般还包括小循环,如果生态工业园企业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或建立产品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企业,生态工业园也可包括大循环。

循环经济与跨越式发展

目前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高级循环型与和谐型的关系阶段,是人类社会在全面需求类型和可持续发展观支配下的,在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产物,循环经济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据此,很容易推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产物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人类社会之所以在工业化阶段没有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因为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小的背景下,人类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存在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缺陷,因此,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循环经济模式应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并不只是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关键是观念的改变。目前,在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继续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期间资源消耗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必然选择。

笔者曾根据经济效益在传统的经济效益型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对比及其与环境效益的组合关系,将循环经济模式分为以下六种主要类型: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该模式是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政府应鼓励企业采用该模式,以提高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但大于零的模式。该模式又可主要分为环境效益提高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高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不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高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低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不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低的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四种模式的发展策略不同;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等于零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小于零的模式;环境效益下降的模式,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该模式一般是应禁止采用的模式。当然,还可分为环境效益不变的模式。模式四和五存在只循环不经济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难以实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以及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均可大力提倡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试点

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在社会层面,进行了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工作。以上循环经济试点是以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融合,示范意义有限。今后,在循环经济试点过程中,应加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合理分工,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制定法律、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发展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等;通过对试点的跟踪研究,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措施,然后推广,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目前的循环经济试点以产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为主,对三次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系统缺乏足够的重视;重视行政区域内部(如上海市)的循环经济试点,忽视跨行政区域(如产业带、流域经济区、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循环经济试点;试点区域以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城市为主,试点区域类型单一。今后,应加强三次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试点,如构建工业、农业、旅游业、商业等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不同类型区域包括行政区、经济区、自然区和综合区的区划进行调整,并进行循环经济试点,重视跨区域的循环经济试点和农村循环经济试点,总结不同类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区际之间和城乡之间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试点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循环经济在产业和空间上的深化发展。

循环经济与就业

目前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可以创造大量劳动岗位,提高就业率。一方面,由于耐用保值性产品的生产、保养、维修、服务以及再利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循环经济可以创造一定的劳动岗位;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核心,强调在经济过程中用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往往导致劳动岗位的减少,因此,应从动态和全面的角度,重新认识循环经济对创造劳动岗位的贡献。

循环经济与空间准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实践中,由于控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规划实施的效果有限。循环经济模式为禁止开发区和控制开发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许多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效益较高的“零”污染模式,如山东凤祥集团形成了肉鸡饲养、加工、以副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药品和复合调味品、饲料等产业链条,生产废水治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以宰杀废品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新型医药保健品和现代复合调味品,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废弃物基本上实现了零排放。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下,要正确理解“禁止”和“控制”的含义,不能一刀切,具有生态环境破坏性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基本上消除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和控制开发区可适度发展,前提是不超过生态环境容量。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可适度发展“零”污染和无破坏的循环型旅游业。

参考文献:

第3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

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

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

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

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

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

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4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一、加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是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基础。经济运行调节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基础,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经济要素、运行态势的准确把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就是要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科学性。一方面,能够及时反映电、油、煤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生产要素供求紧张程度,能够及时发现主要行业运行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早组织紧缺安排错峰用电、紧急制订应急用品供应保障措施,保障工业商贸经济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能够为党委、政府及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为政府部门和领导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服务和依据。

经济运行调节是经贸主管部门的首要职能,同时,经济运行调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能够及时协调解决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另方面,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也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要确保我市工业商贸经济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增强经济运行调节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预见性就是超前把握,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减少时滞;针对性就是针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适时转换经济运行调节的方向,有效性就是把握经济运行调节的力度,并适时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取得成效。

二、加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预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加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的前提,是要确立监测预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一)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反映工业商贸经济宏观运行状况的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全国工业商贸经济发展情况。监测全国、全省工业商贸发展态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宏观调控的趋向。

二是珠三角及粤西地区工业商贸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是与我市类同的重点行业的带动作用,产品生产销售优势等。

三是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在省内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和次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要动态监测全市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监测工业生产、市场销售、经济效益等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反映全市工业商贸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以及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的发展优势和差距。

2.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增加起主要支撑作用。*年,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合计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工业增速,其中电子信息、金属加工、汽车零配件等产业增幅较大;资源型产业的增长空间较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要动态监测支柱产业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态势、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发掘高增长行业,发现行业运行的存在问题。

3.推动经济发展三大拉动力情况

出口:近年受国家多次调整外经贸政策、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市工业出口增速不断下落。要密切跟踪监测出口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保持工业出口较快增长,促进工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消费:内需不断扩大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主动力。近年我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不断创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要跟踪监测市场供应和市场消费的变化,跟踪生活物资、大宗消费品、高档消费品的供求情况,引导内需市场不断扩大,促进工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投资:合理的投资结构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必需条件。要跟踪监测全市工业投资情况,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投放,增强全市工业发展后劲。

4.区域发展态势

东南部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50%,密切跟踪监测东南部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对把握全市经济发展趋势尤为重要。而跟踪监测四个山区县经济发展情况,则能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程度。

5.煤电油供应保障情况

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市煤炭消耗全部依靠外地调运,电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电源和电网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油品供应指标不足,煤炭和油品运输距离长、受影响因素多。要跟踪监测煤电油供需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的变化。

6.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

加强节能降耗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实现节能降耗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对政府部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及时跟踪监测节能降耗情况,发现影响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突出问题。

7.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波动情况

主要是跟踪监测煤炭、油品、钢材、有色金属、基础化学原料等重点生产资料价格波动情况,引导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

(二)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方法

监测预测方法主要分三个层次:

1.以全面准确监测分析统计数据为基础

通过与统计局、发改委、交通、电力、金融、税务等部门建立的快速信息通道,及时了解、掌握工业商贸经济综合运行情况和重要产品的产、销、存的动态变化情况,建立月度和年度数据库,形成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图表,分析预测下阶段经济运行趋势。

2.以跟踪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区、工业转移园区发展情况为抓手

充分发挥经贸工作贴近行业、产业集群区、工业园区和企业的优势,建立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区、工业转移园区联系点,及时掌握发生在经济第一线的具有代表性的鲜活材料,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析工业商贸运行趋势,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

3.以运用计量分析数学模型建立监测预测系统为辅助

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数学模型建立监测预测系统,收集整理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基础统计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监测、分析、预测与专家会商判断相结合,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反映工业商贸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态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样既提高监测预测工作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科学性,也可与前两种监测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三、加强工业商贸经济监测预测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党的“*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经贸工作实际,按照“坚持一个宗旨、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一个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五个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水平。

(一)坚持一个宗旨

即坚持“四个服务好”来开展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一是做好为领导决策服务,二是做好为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服务,三是做好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四是做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围绕一个目标

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工业商贸经济合理增长速度,防止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三)抓住一个突破口

即以加快经济运行监测预测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增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科学性、及时性、前瞻性,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六个方面建设

1.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制度与工作平台建设,健全监测预测工作机制。坚持局内月度经济运行监测例会制度,实现科室信息沟通、工作互动;完善与省经贸委、省内周边城市、市内有关部门和煤电油重点企业的沟通、协作、协调制度,实现跨部门信息快速交流、情况互通;健全与各县(市、区)经贸部门及重点企业信息交流制度,加快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速度;建立与行业协会的信息交流制度,积极发挥协会在行业统计和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优势,及时收集、分类整理协会反馈的有关信息资料,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在省经贸委指导下,逐步建立全市联网的实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平台,完善市、县二级监测分析网络,并与省经贸委的分析系统平台相连接,便于经济运行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信息沟通与交流。

2.进一步完善“大运行”的重点检测企业联系制度,畅通经贸系统与重点企业的监测预测信息通道。加强市县二级经贸部门经济运行信息沟通,建立重点产业集群区、产业转移园区、龙头骨干企业联系点,及时了解各地经济运行情况,尤其是掌握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并通过企业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

3.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信息数据库建设,夯实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基础。在目前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反映节能降耗、商贸流通运行等的有关指标。

4.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专题调研工作建设,提高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水平。立足于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问题,不断拓宽经济监测范围。重点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国内金融运行,国内产业和技术转移,国际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供求变化及对我市经济影响等重大问题的跟踪监测和预测。

第5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知识教学;有效实施;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内容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包含4课: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虽然看起来仅是一个单元4课内容,但是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内容等方面来说,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简史。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来看,涵盖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从涉及内容而言,囊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及资本主义萌芽等各行业经济发展历史;涉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朝贡贸易、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等诸多历史概念或现象。

本单元教学内容复杂,史实密集,头绪多,史与论混合,教学难度颇大。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加之经济史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因此教学难度更大。倘若教学中完全依赖教材叙述,按部就班、一点一滴地施教和学习,其结果学生仍是学得一塌糊涂,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实现本单元知识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反复思考和探究,以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知识目标要求为纲领,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采取优化教学内容,细化知识要点的措施,宏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及其特点,微观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概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加以论述,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列表归纳,系统直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概貌”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虽然教材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发展分别做了大篇幅叙述,但教材叙述较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把握和对比性地掌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列表归纳的方式,横向突出要点,纵向进行比较,系统直观地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1.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概貌

2. 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3.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

二、由此及彼,多角度全方位梳理古代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

“了解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是课标的另一基本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起源、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技术水平、行业门类、世界地位等方面有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教材对这部分知识没有具体文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从而解决问题,并训练能力。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培育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②古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古代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实行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②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不断细密。④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手工工场。⑤手工业地域分布广泛,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地域分布重心也发生相应变化。⑥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我国商业起源早,逐步发展繁荣。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②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商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等全面发展。商业发展促使都市、城镇大量兴起。④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房、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⑤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厚往薄来”。⑥古代商人组织历经宗族亲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到地缘组织的发展变化,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三、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

本单元涉及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等。这些知识不仅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学意义重大。对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教学,应从原因、内容、实质和影响等方面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地剖析,最好选择典型例题强化训练。

关于小农经济。①全面分析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直接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从生产单位、生产结构、生产目的等角度掌握其特点。③强调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④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个体农民处境等角度对其进行认识、评价。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①分析出现的原因。②知道出现的时间、地点、部门、标志。③重点剖析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其他原因: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和影响等。

关于土地兼并现象。①分析根源——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制度。②了解表现,分析影响。③知道北魏至唐朝前期、明朝等时期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典型措施。④本质上认识:土地兼并是我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封建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①知道其含义、原因、目的及商鞅最早提出。②掌握西汉武帝、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措施,并触类旁通,概括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基本措施。③运用两点论,从封建社会的早晚期以及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等方法全面剖析其影响。

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①全面剖析实施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决定,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主观原因——“天朝上国”思想。②准确把握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③运用两点论全面分析其影响。

第6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实际操作

一、企业集团建立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意义

经济运行分析是指运用经济的、财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集团及时掌握和评价各子公司在各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保障出资人资产安全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走势,是企业集团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子公司提高市场经济驾驭能力的基本功。对于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产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设计思路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以“一条主线,三个方面”为宗旨开展编制工作,即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这一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业务管理——及时进行业务发展导向;综合协调——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这三个方面工作。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运行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三个坐标轴构成,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分析坐标体系。其中,⑴运行监测是手段,通过对各子公司经济运行情况的纵向监测、对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的二维模式构成监测数据网,全面反映产业经济运行情况;⑵数据统计是基石,通过搜集、整理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重点数据,准确地量化反映经济发展态势;⑶汇总分析是结论,根据获得的详实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从反映情况、归纳分析、问题预警、措施建议四个层次逐步深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出具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根据财务报表和统计资料反映出的指标状况,从产品的合同、收入、支出、利润、主营业务运行情况、资产经营状况、人员情况、市场状况及前景、竞争对手对本单位的影响、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运用财务和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

1、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外贸收入等经济指标,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新产品研发投入费用等内容,概括反映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包括:⑴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运用销售收入、利润、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效益指标反映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的效益增减情况,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给予客观的概括和预测。⑵科技创新情况,运用科技创新强度(即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开发费用、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重点管理指标,阐明分析。

2、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

⑴主导产业经营情况。将本单位的主营业务归入主导产业的相应类别,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研发费用、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数据,反映主导业务领域经营情况。⑵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在总业务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对总体盈利或亏损做出因素分析,为产业导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重点产品/项目进展与市场开况

⑴重点产品/项目经济运行情况,对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点产品/项目,通过本月新增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新签订合同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反映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⑵重点产品/项目市场开况,通过新合同签订/中标、营销渠道建设、产业合作推进等市场开拓的重大事项,反映产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优劣势等因素分析,说明重点产品/项目的市场开况。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项目简介,投资总额(包括自筹资金、国家拨款、银行贷款),预期效益(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方面进行说明。

4、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根据大量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指标的升降、市场的大小、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情况,通过总结、归纳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关键的因素和重要的原因,给出发展趋势的判断或提示,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四、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管理制度及保障

1、信息来源

各子公司每月搜集一次经济运行材料,包括上月财务数据(财务标准报表)、产业实施情况,认真编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月度经济运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集团领导。

2、工作要求

各子公司信息统计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对编制上报的统计报表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所有对外提供的统计报表必须保持内外口径、前后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日常评价与管理

企业集团按月对各子公司上报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和各类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按季度进行情况通报,对报送材料及时、内容质量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多次不能及时报送和材料内容质量差的单位提出警示。每半年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工作通报会,总结分析企业集团当期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体系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第7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作为现代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介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中观经济学。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产业经济学发展非常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经济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研究中的热门学科,1998年更是被教育部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成来看,其研究的着力点主要是从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其强调对经济现象和相关概念的规范和定性理论研究,同时也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博弈论等现代分析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经验性归纳的实证和定量分析。但是,由于产业经济学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如何在教学中突出产业经济学原理对我国产业经济问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成为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实践呈现亟需研究的各类新问题,如产业组织纵向分离和网络化、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价值链整合、产业竞争力、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教育论文,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了解、思考和解决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1现阶段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目标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产业经济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来认识和理解实际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对其重视程度远低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学生不但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提高。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既然缺乏具体技能和技术等专业培养的基础,那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成为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

1.2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前修基础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中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素质培养难获重视,进入大学阶段后,绝大部分学生马上就开始了专业学习,这使进入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不足,学习的广度不够,学生产业经济学课程之后,实践应用能力不尽如人意。学生只要通过学期考试就完成任务,少有学生能够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社会问题。

1.3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但实际上,许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长期采取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全面讲授概念、原理,学生被动地听,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易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小论文。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缺少老师、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理解有难度。当然,教师自身与社会交流、沟通不够,对现实产业发展缺乏了解,无法给学生传递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映像,也是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1.4 教学内容应用性弱教育论文,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

虽然公认为产业经济学应偏重于案例教学,提倡产业经济学实验和社会调查,但是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给产业经济学分配了36个学时左右,无法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内容讲授完毕,只能从中挑选部分内容匆匆讲解,更没有课时开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内容存在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无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社会调查、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手段和工具相对落后,教学实验设备与实践基地缺乏,社会实践更是走马观花,很多都是流于形式,产生不了实践效果。

1.5考核方式单一,注重理论考核,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产业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一般采取期终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方式。期终考试以书面理论考核为主,一般占总成绩的70-80%左右;平时成绩分成作业和考勤,约占总成绩的20-30%左右。其缺点显而易见:学生仅重视对概念、理论的掌握,忽视运用知识和解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上课应付考勤,下课拷贝作业。因此,这种考核方法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2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对策

2.1端正思想,正确对待产业经济学,力促产业经济学中国化。

产业经济学诞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基本经济制度相比,处于低一级层次,其自身不具有独立的杜会属性。因此,我们对待西方产业经济学应当抱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应当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有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 迄今为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总是与各国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 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论文,它的建立、健全与完善过程,都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 我们对待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态度又应当是:学习、借鉴,但决不是完全照搬;实事求是,决不搞一概排斥。在产业经济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中国特色,促进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和中国化。通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使产业经济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凸显其应用性特征,即教学应紧跟理论前沿、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现实。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产业发展问题,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产业竞争和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垄断与竞争关系、高技术产业发展、垄断性产业的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等问题

2.2推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联系实际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授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设间、提间,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手段,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同时,要强调学以致用,解决教学中空泛、脱离实际的问题。这样既体现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互动的重要原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2.3结合中国经济实践,采取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国外经济管理院系教学中的十分重要、流行的方法。美国耶鲁、哈佛等许多大学把案例教学视为教学过程的一种主要手段,用以培养大批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取得很大成功。在案例教学中,要选择与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大量“热点”问题、学生所熟悉的企业、学校所在地区的优势产业、学生周围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讨论材料。比如供求分析与山东大蒜、家电下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分析、网吧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教育论文,等等。其它经济管理课程的案例也可以拿来分析。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收集资料,分析和编写案例,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肯定会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2.4完善实践性教学

坚决实施校企合作小论文。实践教学意味着教学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依托一些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企科研项目,为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决策方案。同时,要准备模拟实验软件,将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计算机软件工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校内、在短期内实现“教学”和“产业”的“无缝”对接。

2.5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5.1上好讨论课。每次课程开始时,对上次课程讲授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针对上次课程留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甚至采取辩论的形式,活跃课程气氛;强化多媒体资源的交互性,要求学生多提问、多交流。第二节课开始花一些时间,找一些准备充分的学生上台讲,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2要学生动手。利用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思考解决我国经济和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难题;利用课外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团队,研究产业组织与结构中的一些难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思路;利用考试环节,出一些应用性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整合起来,形成解决方案。

2.5.3更新教学方法。比如:“案例——理论——建构”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S-C-P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发现——研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上可以将板书、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论文,多种教学形式的组合可以避免视觉疲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动画形式,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视频片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视频片断可以来自于电影、电视新闻、科教影片等,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6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考查学生能力。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既要考查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素质。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考勤、笔记抽查、课堂贡献、产业分析报告、闭卷笔试等多种形式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即使是闭卷考试,试题形式也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试题,评分时,只设评分原则,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过程正确,分析结论与原理或案例背景相符,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采用这一考核方式,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知识,创新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Wang XuePe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 AnHuiFengyang 233 100)

Abstract: As one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Industrial economic is a very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to the whole curriculum. But inthe long run ,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thecourse ,which shows mainly fo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 seriously gettingout of line with industry practice, and not tocultivate students to like the course, fail to achieveteaching objectives. So, to sum up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practice and study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basic ideaswill help promote the reform of China'sindustrial economics teaching and practice.Keywords: industrialeconomics; course; teaching methods[1]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 发展要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F0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44-01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呈现出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市场化,农业经济持续增长,逐渐形成复合型的经济结构的发展特点。但是我国农业经济仍然存在科技水平比较低,农业投入不足,利用市场信息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对于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要取得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要进行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整合优化各种农业资源,并且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增加农产品的产出。例如,要根据市场、季节、地域的差异性,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业发展要向集中化规模化的产区进行转移和发展。其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关产业的发展,生产市场需要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与速报系统,可以对水旱灾害、生态环境以及农业资源等进行及时监测与预报;建立信息数据库,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立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可以推广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农业信息化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进步,逐渐采用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自动化发展;并且可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改变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事知识劳动的劳动者增多,促使农业增长向知识密集型的增长模式转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效益。

三、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将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结合于一体,并且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完全统一起来,有效的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能够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将散落的资源进行集中并优化配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抵抗市场的风险给农产品带来的冲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有效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四、坚持科技兴农策略,并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转化能力

(一)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资仍然很低。因此,必须增加用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投资。只有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才能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般包括技术研究开发、科技管理、技术服务以及科技企业等。重组农业的科学技术机构,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五、结语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增加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第9篇:产业经济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

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到了“低碳经济”,几年来,这个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研究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低碳经济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其中重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新的产业结构模式支撑。因此,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合理的产业模式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国内外重要文献进行梳理,首先简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然后阐述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接下来举部分行业在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最后评价文献并得出相应启示。

一、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1]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表述。国外一些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深入的定义: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2]。牛文元[3](2009)、贺庆棠[4](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国内学者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袁男优[5](2010)低碳经济由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个要素构成。发展低碳经济有低碳社会、低碳市场、低碳产业3个切入点。作者划分为三个切入点,低碳产业是其中之一,为能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行产业调整,本文将从低碳产业调整方面文献进行梳理。

(二)产业结构的内涵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新一轮的经济变化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作为产业低碳化发展基点和抓手,通过实现产业节能、产业增加值、提高产业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改善我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能耗的态势,缓解我国在低碳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中面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带来的压力,以实现低碳经济的中国含义。苏伟[6](2010)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给当前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为我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动力。有学者指出我国实行低碳化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应发展碳强度绝对值小、边际碳强度有下降趋势、并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

(三)碳排放与产业经济调整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国内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大量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影响。NoamBergman[7](2011)指出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内能源消耗占四分之一,传统节能减排方法与发展新能源产业相比具有直接、低成本的优势,但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的社会效应,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马艳,李真[8](2010)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济有机结合。邹秀萍[9](2009)等利用1995年-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碳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随着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增加,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后又上升的变化趋势。由文献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排放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切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二、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

Lin Sue J,Charles[10](2007)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生产力和平均能耗情况,设计了关于经济、能源、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应调整产业结构,为了减少能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应由高能源密集型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Koji Shimada[11](2007)阐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地方制定的长期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并指出为了达到目的,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措施是必要的。同样,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时认为中国要走向低碳经济,必须首先对现有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是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前提及有效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很大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比例不协调等。陈春[12](2010),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又保证低碳排放,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有较大问题。刘再起[13](2010)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视国情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不会增加而且会减少碳排放量,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调整力度与步伐。

综上观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务之急。前两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低碳经济产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出一番非凡的增长态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推动节能减排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部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在目前状态下,中国应主动向新型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新能源、低碳技术产业、有机农业产业、环境概念产业等,在不同产业内部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研究重点。近年,世界各国都加大此项研究力度。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践看,主要包括构筑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等诸多领域。我国不同领域专家对不同产业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吴垠[14](2009)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革命本身即意味着对现有产业制度进行创新,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制度的两个维度:即“高碳产业链条”与“高碳产业结构”。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刘德伟[15](2011)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在行业上,低碳经济涉及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在技术上,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将改变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当价值链的分布从资源型企业向高技术产业倾斜时,即向掌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的环节和链条倾斜时,将推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低碳经济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助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四、对文献的评价和启示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及其经济学界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其中新能源产业及技术调整是研究热点,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究节能方法等都能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实现低碳化。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也以进行大量研究,但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化的探讨层面,相关政策建议较为表面,可操作性不强,实践阶段尚待进一步试验。国内在研究方法上以借鉴国外经验为主,缺乏对中国含义低碳经济的适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正确基础理论的指引,对产业低碳化发展道路选择不明确,不能确立合理的测度方法。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支撑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因此,还有待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berr.gov.uk/files/file10719.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Z].

[3]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13-19.

[4]贺庆棠.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N].中国绿色时报,2009(2):8-4.

[5]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1):43-46.

[6]苏伟.储亚平副主任带队调研低碳经济发展[J].人大建设,2010(9):25-29.

[7]Noam Bergman,Nick Eyre.What role for microgeneration in a shift to a low carbon domestic energy sector in the UK[J].Energy Efficiency,2011.

[8]马艳等.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9-123.

[9]邹秀萍,陈劭锋,宁淼等.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9(3):34-36.

[10]Lin Sue J.,Lu I.J.,Lewis Charles.Grey relation 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mong economics,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aiwan[J].Energy Policy,2007(35):1948-1955.

[11]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Kei Gomi,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 [J].Energy Policy,2007:4688-4703.

[12]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3]刘再起.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4]吴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N].理论参考,2009,18(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