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减排技术范文

碳减排技术精选(九篇)

碳减排技术

第1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煤化工;二氧化碳;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Q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12-01

目前,众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突破煤化工产业的高碳困扰,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新兴技术来解决煤化工产业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1煤化工产业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常见以及化工产业中向大气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因为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从而地球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可探测的煤炭储存量超过了1万亿吨,因此作为我国主要的资源利用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关键产业。

但是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从煤炭及石油元素的够成上可以看出:煤中氢原子及碳原子的比在0.2-1.0之间,石油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比在1.6-2.0之间。在煤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用煤来代替石油生产出石化工产品会由于氢原子与碳原子比调整等原因,向外排放过量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

在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也面临这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首先,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把固态煤在高压高温下与氢气进行反应,让煤炭直接转化成液体油。在反应的过程中,煤中的氧与反应环境中的氢气结合,产出二氧化碳(据估算,煤炭直接液化中每吨液化粗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2 t)。其次,间接煤液化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是经过三个大步骤:煤的气化、煤的合成、煤的精炼。在这三个过程中,煤的气化和合成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据估算,煤间接液化过程每吨液化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3.4 t)。

在煤制烯烃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估算,若根据每吨中间产品甲醇进行计算约为2.2 t,若根据每吨最终产品烯烃进行计算约为6.2 t。根据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工艺对其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估算:煤化工产业中因生产以上煤化工产品将会排放出超过2亿多t的二氧化碳。所以,煤化工产业中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压力。

2煤化工产业中节能减排技术

从对煤化工产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煤化工生产的单元及工艺比较复杂多样,必须重视加强对整个煤化工产业的效益分析,提高科技节能的意识及技术,不断地降低煤化工产业过程中的生产消耗,促进煤炭资源的绿色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1)开发大规模气化技术。煤气化生产技术一种煤炭综合利用率较高及洁净煤水平较高的重要节能技术。同时,煤气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煤化工、煤造油等重要煤化工产业之中。但是,大规模的气能技术的开发,需要继续以高效生产、经济、环保为目标深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确保在气化过程中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现代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气化压力朝高压化发展、气化炉向大型气炉发展、气化温度向高温化发展,以此不断提高煤炭有机物的充气化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运用多联产系统可能集成各类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充分考虑资源、能量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例如,采用新型双气头多联产系统,将富一氧化碳的气化煤气充分燃烧,从而替代富氢的焦炉煤气。通过对多联产系统的应用,若采用新型的双气头多联产系统不仅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节约了水及煤炭资源。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节能目标。

3)煤与焦炉、高炉气制和二甲醚大型化技术的应用。众所之知,甲醇可以应用于在多个领域,包括天然气、焦炉煤气等。由于,煤变油的过程对于煤质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对于高硫、高灰劣质煤等不能应用与煤变油的过程,但是却可以作为甲醇的生产原料。通过焦炉煤气制备甲醇,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3总结

综上,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从而,大大减少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结合煤化工生产的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引进国内外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做好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煤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发展煤化工,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工程,促进煤炭深度加工”。通过纲要的要求,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通过节能减排及洁净煤技术,集中处理在煤化工产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国内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

参考文献

第2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煤炭企业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65-02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现实背景

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

2.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温室气体的威胁日益严峻。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80%,可见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巨大。根据2008年斯特恩的《气候变化全球协定的关键要素》提出大气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的长期目标是450-500ppm,而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为389ppm(见表1),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本世纪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550ppm,将大大超过长期目标的稳定值,这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和气候灾难。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来看,近20年呈逐步上升趋势,到2030年将达到碳排放高峰,预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90年的210亿吨增至420亿吨,增幅达到50%。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或者正进入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由此可见,为了应对危及世界人民福祉的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二、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减少和控制碳排放,涉及广阔的产业领域,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等。在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化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可以说,低碳技术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2007年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是60.2785亿吨,占全球20%多。这些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任务紧迫。所以,煤炭企业必须依靠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能源技术,发展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消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三、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与瓶颈

近年来煤炭企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煤炭企业在不断进行努力和尝试,力争使围绕节能减排展开的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低碳经济重在碳减排,而碳减排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减排,主要是减少含碳能源消费(包括减少能源消耗总量和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增加碳汇,主要是利用森林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也包括碳捕获和碳存储等技术的使用。这两途径都需要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作支撑,但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存在瓶颈,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现有低碳技术水平落后,核心技术缺乏。在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欧盟国家约在20年前就开始研究,而我国研究才不过5年。我国低碳领域的总体技术水平离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低碳技术至少跟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20~30年,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都是向国外购买的。我国现有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核心技术缺乏。目前我们还主要是引进,自主研发还不够。

2.缺乏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长效动力机制。技术创新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不足很难催生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煤炭企业的盈利目标可能是短期而不是长期,煤炭企业的短期盈利目标很难促使其放弃当前的利益而投资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尤其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产业来说。未来低碳产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单个企业进行投资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未来收益能否弥补成本并获取可观收益以及创新项目能否成功都很难预测等不确定性因素将迫使企业放弃技术创新。

3.煤炭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技术创新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能力的强弱。目前煤炭企业大多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缺乏自主科学技术。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在低碳技术上主要是引进型技术创新和模仿型技术创新,简单消化吸收,只能简单重复现有技术。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技术支撑、产业支撑体系,迫切需要整合资源,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系统研究低碳技术与经济发展理论,实现低碳技术的原始创新与推广应用。

四、煤炭企业突破低碳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1.低碳生产层面。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因此,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生产领域的低碳生产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1)以技术引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低碳技术,技术起点过低大量投入得不偿失,因此可适当地依赖技术引进。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的义务,但在实施中技术引进仍然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先进低碳技术进行封锁;另一方面是技术转让方要求过高的技术使用费。(2)合作开发或自主研发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对于相对具有优势的核心低碳技术,企业或者研发单位可以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开发,不但能够降低研发成本、节约资源,还可以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美国政府1986年开始实施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2002年开始实施洁净煤发电计划(CCPI),并在这一领域取得较大成就。我国应该在该领域加强技术研发的合作与交流。对于遭到国外封锁的技术,我们国家和企业必须大力投入人、财、物自主研发,攻破重点、难点的核心技术,并力求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以保障低碳技术创新有序发展。

2.低碳消费层面。市场消费模式决定着市场的价值取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市场消费模式为基础。低碳消费需求可以引导低碳生产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反过来低碳技术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良性的低碳消费。从低碳消费层面入手,可细分为个人消费层面和国家消费层面。(1)个人消费层面。个人的消费意识必须转变。提倡新型的低碳消费理念,推崇积极、绿色的消费意识,改变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方式。为迎合消费需求,企业根据消费者选择的改变而作出调整,从而促使企业为产品升级换代而进行技术创新。(2)国家消费层面。首先,政府部门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和办公用品,租用节能型建筑的办公场所,制定实施公务人员能耗标准等。其次,积极参与推动低碳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国家应该限制高碳排放产品的进口,对于高碳排放进口产品进行征税或者实行配额制度。对于外商的投资项目也实行碳排放标准,过高的碳排放产业限制其投资,各个地区的招商引资要严格把关,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国内低碳技术标准,将碳排放标准作为重要的经济衡量指标,贯彻落实绿色GDP、低碳GDP。

3.低碳制度保障层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条件作为保障。如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制度、规范排放贸易机制。意大利的“绿色证书”制度、“白色证书”制度等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鉴于我国的国情,在建立低碳法律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金融创新与财税制度、低碳外交和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等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必须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1)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框架,如《低碳经济法》,对已有的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为促进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2)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以低碳产业取代高碳产业,增加低碳产业比重。(3)金融创新与财税制度及时跟进。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碳金融市场规则,并发展和完善国内的碳金融市场,为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财政税收制度方面,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手段,有效地促进低碳技术创新。(4)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部级低碳技术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2)

2.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3)

3.丁玉梅,廖良美.基于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11)

4.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第3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二氧化碳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46-01

引言

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他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严重影响着地球的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我国在2009年的常务委员会中结合当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给出了未来的排放指标。指标要求在2020年的时候总排放量要比2009年下降40%。这就要求各地政府要充分做好优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作,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目标。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在1952年到2011年间,制造企业的增长速度由原来的19%增加到40%上升了21个百分点。制造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企业,因此要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必须控制好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量。根据2008年的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由于化工燃料的燃烧,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全国总排放量的90%多。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篇文章是用“转换份额分析”(Shift--shareAnalysis)的模式对制造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数据进行分解。

根据以上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变化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7个。(1)技术进步因素。它主要是反映了制造业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变化对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基于制造业的产品工艺的不同。所以制造业应该努力提高自己产品的生产工艺,开发研究新的产品,让单位产品在能源消耗上发生变化,这样就能做到节能减排的效果。(2)行业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反应制造业各个行业的产品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生产调整的影响。(3)能源结构效应。他主要是指制造业中由于生产使用的能源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4)技术进步与行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作用。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5)技术与能源结构的效应。我国制造产业的的技术不断改进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6)行业结构与能源的相互效应。制造业行业结构的变动与能源变动的综合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7)技术进步,行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针对这三者的结合对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二、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变动总体效应分析

在1999到2009年这十年之间,技术的进步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最大影响因素。接着是行业结构的变动,能源消耗的减少等因素。通过历年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各种因素影响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比值,其实技术的进步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24%左右,行业结构的变动让二氧化碳减少19%左右,能源消耗的减少使得二氧化的排放量减少了10%左右。由此可见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良对制造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影响最大。由于制造行业中一般都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因而能源结构的{整对制造业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行业数据分析

在制造业各个行业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影响最大的是金属的冶炼及锻压行业,技术进步与改良让整个行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0%多。紧着是非金属的矿物质制品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企业,由于技术的改良和创新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20%多。其原因是这些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工艺的水平发展比较快,使得能源的消耗大量减少。还有一些行业的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如通信设备,计算机,纺织业,皮毛加工制造业以及木材的加工制造业等等,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对能源的消耗影响不大。所以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对整个行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较小。

在行业结构效应中,对制造业影响最大的是石油化工,炼焦,以及核燃料的加工。他们平均让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减少了42%。其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企业,他们的行业结构调整让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减少了33%。这些行业的结构调整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减少。但是制作行业中别的产业的行业调整对二氧化碳强度的排放影响甚微。甚至有些行业的调整没有让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减少却还在增加。比如黑色金属的冶炼及压延,交通运输设备的制造企业,医药制造企业,专用设备的制造企业等。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出比重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能源消耗的下降速度,所以对制造业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

结论

气候变暖是如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缩短气候变暖的程度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制造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我国的各种原因导致很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技术得不到改善。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经济的增长和能源的消耗对制造企业的影响最大。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需要从二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整个制造行业的减排效果。在减排的手段方面要促进制造业的技术改进,让企业在优化生产技术的同时节约能源的消耗,以实现减排的目的。具体产业的变动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比较小,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良空间。可以多促进绿色制造,新兴制造业,大力开发可持续能源与再生能源。

参考文献

[1]李晶.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

[2]郭杰. 中国碳减排政策分析与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第4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碳交易结算货币;节能减排目标;低碳技术;博弈模型

工业革命之后,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温升高,世界各国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使得碳减排量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易的金融产品,从而催生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加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碳交易结算货币绑定权以及货币职能等问题,将对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进程产生影响。

一、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内涵

碳交易结算货币是指在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中,由于其币值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而被交易者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货币,具体用于碳排放权的计价、支付等。成为结算货币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起点,在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货币发行国将会得到巨大的收益和更高的国际地位。而对于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国家来说,首先能有利于获得碳信用的定价权,在全球碳交易中获得收益;然后能进而占据全球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体系的制高点,在新的一轮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确定中取得有利位置;最后对于发展中国家,该国货币成为碳结算货币,将有利于推进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带动本国金融体系的完善,获得铸币税、维护本国贸易安全、最终取得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等诸多好处。正是由于巨大的利益空间,各国为本国货币能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展开了新一轮博弈。

二、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博弈模型及分析

在这一轮充当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博弈中,欧元起步较早优势明显,美元依靠其传统地位也占据了有利地位,二者呈鼎力之势,其它货币如英镑、日元、卢比、卢布等虽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但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这次的碳货币交易主导权的争夺中,我们将参与人简化为两国:国和国。假设这两国的行动空间都为争夺和不争夺。

2.博弈模型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争夺国、不争夺国的博弈模型及其收益如下图所示:

其中:在一国争夺碳货币时,节能减排力度为;不争夺时,节能减排力度为。且;

和分别表示为国和国的低碳技术系数,越大,表示该国的技术水平越低;

为一国进行节能减排获得的收益,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节能减排付出的直接成本,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达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需付出的其他成本,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夺得碳货币交易主导权获得的超额收益,该收益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由于他国掌握碳货币主导权,一国遭受损失。

3.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1)给定国选择争夺的概率为,国争夺与不争夺的收益分别为:

(3)根据以上结果,所建立的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见式和式。

4.博弈模型的结论

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可知,取决于、);取决于、)。和分别代表国和国的低碳技术高低;)和)分别代表国和国不同的既定减排目标的完成。由此说明:一国是否争夺碳货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该国的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高低。

(1)若国和国都为发达国家,都承担一定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则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二是一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影响:取决于),)越大,国需要完成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越大,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越多,对我国越有利,较低的既定节能减排任务越有利于一国掌握碳交易货币。同理可推,得出结论一致。

(2)若国和国一为发展中国家,一为发达国家,若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暂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所以,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仍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影响:取决于),)越大,国需要完成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越大,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越多,对我国(发展中国家)越有利;取决于,又由于,国不需要完成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使发达国家在争夺碳货币主导权上处于劣势。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同理,但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在技术因素上,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3)若国和国都为发展中国家,都不承担既定节能减排目标,且,则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受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

三、碳交易货币博弈模型的现实意义

欧盟和美国对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以上模型,不难发现,欧元和美元均有可能成为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主导权的有力争夺者。原因如下:首先,碳排放权资源占有额度较大。从当前碳交易市场的供求现状看,可以把碳排放权视作一种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占有程度包括资源占有量和对资源控制力度,资源占有程度高的国家就相应地拥有选择资源结算货币的权力。根据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欧盟市场EU ETS所拥有的碳排放权占世界总份额的比例相当巨大,数据显示,EU ETS2007年的交易量达到16.5亿吨,成交额达280亿欧元,分别占全球碳交易量的68%和交易额的70%,2008年仍保持在很高水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占全球总交易量、交易额的64%和73%[3]。巨大的占有量决定了全球超过60%的可用于交易的碳排放权与欧元挂钩。美国区域性碳交易强制市场(RGGI)也呈快速上涨趋势,点碳环境分析公司预计,2010年RGGI二氧化碳的交易量将达到9.8亿吨,交易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9%,达到22亿美元(约合16亿欧元)。总之,以美元计价交易的强制和非强制碳交易市场规模不管是在碳排放权交易量还是在交易金额上仅次于欧盟碳交易机制市场,因而美元成为目前仅次于欧元的碳交易结算货币。然后,欧盟和美国在低碳技术和资金支持上的优势。最后,稳定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的标的物已逐渐成为一种金融产品,所以,欧盟和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无疑更为欧元和美元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除欧元、美元外,英镑、日元、卢比、卢布等也在碳交易中占据一定份额,但比重较小。首先,由于本身有减排义务,碳排放资源占有额度较小,能用于交易的碳排放权很少,所以以这些国家货币进行计价的货币份额也就较小;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所,JI市场中主要的碳排放权供应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并没有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最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碳交易风险不能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有效化解,如印度,虽然它坚持用本国技术和资金进行减排,获得碳排放权,由印度提供的碳排放权就采用卢比进行结算,但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因而以卢比进行计价的交易份额也就不如欧元、美元。

人民币也面临成为碳交易货币的选择,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欧元和美元双足鼎力,英镑也能维持一定的比例,日元、港元、卢布等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发展中国家的卢比也占有一席之地[4],人民币如果还不能及时赶超,将有可能失去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进而成为国际货币的机会。因此,助推人民币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为我国碳交易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逐步掌控碳排放资源的定价权,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际碳交易,不仅为参与者提供金融咨询服务,还为交易风险的缓释提供碳金融创新工具,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在二级CERs市场上的话语权,从而增加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其次,填补我国在碳交易法律政策上的空白,使我国企业在选择碳交易结算货币是有法可依;再次,鼓励我国自主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降低在CDM交易过程中失去技术支持的风险,在国际CDM交易中提供企业的主动权,从而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最后,适度放松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上的可自由兑换,通过货币互换等手段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稳定汇率,保证币值,借助国际碳交易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范围,帮助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结算货币。

参考文献

[1]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2]碳点公司.2009年碳市场报告[J].Carbon,2009.

[3]王颖,管清友.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J].当代亚太,2009(1).

[4]管清友.低碳经济下的货币主导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8).

作者简介:

韦起(1988―),女,河南南阳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2007级本科生。

第5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际碳博奕;CO2减排;低碳经济;中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1-34(8)

碳博弈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始就一直在环境谈判中发挥其影响。如今,各国在全球需要减排温室气体放的大方向上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对于如何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权,如何履行减排义务等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每一个气候协议的达成都暗含着国家之间的无数次博弈,去年12月份落幕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如我们盼望的那样达成一个“明确、有效、实质性”的方案,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毫无疑问,碳博弈将在未来的气候谈判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如何在碳博弈中利用游戏规则,在满足人类共同利益的条件下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这将是各搏弈方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碳博弈的发展,探索碳博弈分歧点所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将对我国未来气候策略的走向起到指导性作用。

1、碳博弈的形成与发展

碳博弈从字面上来看是一个合成词。“博弈”一词有下棋的意思,最早来源于《论语・阳货》的朱熹集注:“博,局戏:弈,围棋也。”延伸到理论范畴指的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目标:“碳”则是为博弈提供了讨论博弈的语境,碳博弈就是指博弈方在二氧化碳减排的问题上为达到取胜目标而进行的斗智斗勇。

谢识予在《经济博弈论》中给博弈下了一个“直白的、非技术性”的定义:“博弈即一些个人、对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者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备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可见,规定或定义一个博弈需要设定3个方面:首先,博弈当中需要有立场对立的博弈方,碳博弈当中存在着的两对分歧分别树立了利益相悖的博弈方;其次,博弈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博弈空间,博弈的形成必须存在冲突,碳博弈的存在环境条件则来自于日渐稀缺的环境容量引起的争夺及传统的国家利益领域内的争夺:最后,博弈需要一定的规则,即规定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做法或经济活动的水平、量值等。碳博弈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规定了博弈方需遵守的游戏规则。

1.1 碳博弈弈方的形成

碳博弈中的分歧是对立的博弈方形成的主要原因。碳博弈中有两大分歧,第一个分歧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主要分歧点在于气候变化的责任、财政援助和技术转让等问题;第二个分歧存在于发达国家集团内部,美国与以欧盟为首的其他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博弈,主要分歧点在于对环境领域主导地位的争夺问题。

1.1.1 南北碳博弈是碳博弈当中的根本

发展中国家认为,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虽然所有国家都要承担保护气候的共同责任,但“共同”并不是“平等”和“均摊”。从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看,发达国家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负主要责任,在近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由于相当部分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至今仍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据统计1900~2004年全球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约80%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要求发展中国家付出同等代价、采取同样措施为主要由发达国家造成的危机承担责任是不公平的。此外,发达国家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先进的环保技术,有能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承担更大的义务。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的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一直要求发达国家能够在技术输出与资金输出上提供更多帮助而不是仅限于语言上的支持,通过低碳技术、资金的交流完成“共同责任”的要求,但是包括欧盟这样的减排积极分子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保持着较为消极的态度。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承认了自己国家身上背负着的碳历史责任,愿意为本国的历史责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买单,对于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作出了具体数值上的承诺。但至今为止,美国作为附件一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国家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气候责任,认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印度等)也应该与发达国家一样立即承担刚性减排目标,完全忽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是“生存性排放”而不是发达国家“奢侈性排放”的主流观念。其他发达国家虽然没有与美国一样采取如此激进的态度,但他们也一直在呼吁把中国、印度等未来国际潜在对手拉进《京都议定书》需要立即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国家名单,减缓发展中国家大国的经济增长。对于低碳技术和资金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问题却常常避而不谈,极力保持本博弈方在技术、经济上的优势,以期盼在未来的博弈中获得更多的主导权。

1.1.2 发达国家内部的博弈更多的是为两大利益集团提供一个彼此竞争与牵制的新舞台

欧盟因其清洁能源在本国能源构成中比例较大,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足的资金,极力要求立即采取较激进的减、限排温室气体措施。目前,多数欧盟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能源利用率高,温室气体排放己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减排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欧盟看来,为了减排达标的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另一方面,新兴的环保产业能够产生新的创造财富的机会,而且全球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长远的、根本性的经济利益。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为了满足经济扩张和全球战略的需要,近年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仍呈现上升趋势。对美国而言,温室气体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固然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损失,但履行《京都议定书》也会付出巨额资金,引起国内能源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资本外流,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加之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收益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美国在碳博弈中站在了积极作为的欧盟的对立面,并在全球提倡低碳经济的压力下,以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发展中国家未履行义务为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美国与欧盟的碳博弈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欧美之间的分歧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争取环境领域主导地位的政治考虑。

1.2 碳博弈空间由人类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的矛盾所决定

实际上,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碳博弈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博弈行为,而是在近10~20年来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活所依靠的太阳能为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来源,并排出很少的二氧化碳,对于大气的环境容量无法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阶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稳定在250~280ppm左右,这个浓度对于地球大气温度的变化起到了平衡作用。大气的环境容量在当时人类的印象中是无限的,能够满足所有国家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农业社会各国不需要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博弈。

随着化石能源的发现,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史,能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化石能源在工业社会的能源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充分燃烧能产生巨大能量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工业社会,已经有了关于碳的博弈,因为与化石能源使用量的紧密相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了工业文明中国家竞争力的评判标准,碳博弈在当时就是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竞争。长期以来,人们对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积累并不在意,事实上,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大气的环境空间消耗殆尽,从1850~1860年英国以蒸汽机为标志有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150年中,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到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90ppm左右,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550PPM,它将严重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

在人类开始意识到大气环境容量日渐稀缺,并且需要自己为这种稀缺买单时,现代意义上的碳博弈才真正的而生。2006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斯特恩报告》,该报告是一份影响力巨大的有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要求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1%,约合1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这一问题高5到20倍的代价。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可见,大气环境碳排放空间的缩小带来了可预期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碳博弈方在国家发展上的;中突。如果各国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继续采用工业社会高碳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无视大气容纳温室气体的极限,人类将在不久的将来面对高额的治理代价,甚至是灭亡的威胁。因此碳博弈方决定共同商讨,为国际碳博弈设定规则和目标。

1.3 制定游戏规则让碳博奔走向有序

如果我们把工业社会中各国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的竞争看成是一种无序下的碳博弈,博奕的胜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那么在意识到大气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后,人类就提出了让这种博弈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游戏规则去引导这种博弈,而引导这个游戏规则制定的正是碳博弈本身。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环境问题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开始,碳博弈的规则也就开始慢慢形成并日趋完善了。在此次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明确提出了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碳博弈的进行定制了最基本的准则:碳博弈只能在不增加或者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前提下进行,可以说碳博弈完成了一个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真正让碳博弈有了具体规则的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经历了长达5年的国际碳规则制定的博弈后,《京都议定书》在2003年正式生效,为碳博弈制定了三大规则:一是明确了全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在2008~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在1 990年的基准上至少减少5.2%。二是规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即综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应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减排责任。三是架构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即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联合履行(Joint lmplemented,JI)、清洁发展机制(CIeanDeveIopment 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 Trade,ET)。三种域外减排和减排额交易,使发达国家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碳减排”的抵消额,以低成本获得“碳减排”配额,缓解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

我们可以从三大规则中作出这样的分析:第一规则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基本准则给定了具体的数字,为碳博弈方在博弈的同时必须进行合作定下了基调:第二规则则明确了发达国家在与其他博弈方进行博弈时需要受到刚性的约束;第三规则表明了发达国家可以选择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减排。三大规则的规定一致指向了碳博弈的最优结果:在保证人类共同利益的同时,不影响或者增加本博弈方的利益。

2、碳博弈方的策略选择

碳博弈可能产生的两种结果:第一种为“争夺”,也就是博弈论中的零和博奔或者负和博奔,在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下,国家间对于环境容量的“激烈竞争“将进入白热化,最终结果造成社会总收益减少或者不增加;第二种则被称作“蓝图”,也就是博弈论中的正和博弈,建立一个更有秩序的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让社会总收益增加,大气对二氧化碳的环境容量恢复到较好的水平之上。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为碳博弈方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从英国《能源白皮书》的预期来看,走低碳经济道路将会让碳博弈的结果更接近于“蓝图”。

碳博弈方对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做出正确决策是碳博弈结果走向“蓝图”的基础,而竞争与合作是两个基本的决策选择。

2.1 碳博弈弈方之间的竞争策略

在碳博弈当中,各博弈方都了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优选择。因此越早进入低碳发展轨道的博弈方将在碳博弈中最先占据有利位置。不断的进行博弈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发展方式上的转型,而碳博弈背后的二氧化碳减排竞争在各国已经悄悄的进行。

2.1.1 政治领域中碳博弈是碳博弈方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

在政治领域的碳博弈从表面上看体现在一轮又一轮的国际谈判当中,各博弈方都据理力争,力图实现在博弈规则下的利益最大。实际上各国竞相颁布政策法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才是碳博奕方在政治领域的最主要竞争形势,因为只有本国的碳排放降下来才能更好的利用碳博弈的国际规则,在碳博弈中占据主动。

英国作为碳减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制定上一贯以来表现得非常积极。从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开始,英国就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低碳能源的推广与普及的工作,在2007年又了以应对能源挑战为主题的能源白皮书,再一次重申了发展安全高效的低碳能源的重要性,以低碳能源 作为英国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核心。因为英国作为一个能源稀缺的国家,早就开始了在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推广低碳能源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英国清洁能源方面的优势,还能在国际碳博弈中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我国在碳政策的竞争中则引入了“能源强度”的概念,能源强度是能源消费量和GDP得比值,主要作用是衡量经济体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为减缓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都是围绕降低能源强度而展开的。我国的“十一五”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能源强度要比2005年水平降低20%的要求,降低能源强度是一个相对减排的概念,作出降低20%的承诺表明了我国承担“共同责任”的强烈意愿,并通过这个概念延缓承担具体减排任务的期限,为刚性减排任务的到来争取更久的发展时间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一直在二氧化碳政治领域的竞争中扮演反面角色,受到了各方面的不满与谴责,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前,美国最后的“盟友”澳大利亚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因此美国成为了碳博弈中唯一的“反派”。在众多的国际压力下,奥巴马上任后的政府终于在碳博弈的政治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在6月26日通过意图管制吸热气体(heat-trapping gases)排放量的法案,宣示其对抗全球暖化,改造美国生产与运用能源方式的决心。

2.1.2 “美元体制”与“碳本位制”是碳博弈在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形式

碳博弈在经济领域中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美元体制”与“碳本位制”的竞争。早在上个世纪早期,美元就已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货币体系实行的是金本位制,战后由于美国保持了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稳定最强势的货币,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金汇兑体系。

与美元相比,碳本位制是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后才出现的。京都议定书的三机制催生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形成了融资潜力巨大的“碳市场”,在碳市场上二氧化碳排放权可以像普通货币那样自由买卖,并能与国家货币进行一定比率上的转换。欧盟与日本等国家敏感的发觉到了“碳排放权”上金融资产的潜质,于是另辟蹊径的提出了“碳本位制”的概念。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元的稳定性受到了巨大的质疑,为了在经济领域保持稳定性,欧盟与日本拿出了与本国货币之间挂钩的“碳本位制”与“美元体制”进行分庭抗礼。因为美元“独大”的金融市场给各国国家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冲击,所以“碳本位制”受到了很多国家的追捧,“美元体制”与“碳本位制”的竞争关系在碳博弈的背景下正式形成。

2.1.3 技术是碳博弈方在竞争中注重的关键领域

大量研究证实,技术进步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IPCC在《排放情景特别报告》和《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强调: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lEA在2006年的能源技术展望中通过情景分析指出“到2050年在关键能源技术的作用下,届时全球碳排放量可以回到目前水平,石油需求的增长将会简便。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核能技术,来建设电池的碳排放,将是基本的要求。”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转换率,节约用能的技术,二是燃料替代,发展低碳能源的技术,三是从化石能源利用中分离和回收二氧化碳并进行封存的技术。目前已启动的减排技术项目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寄希望于国际碳合作机制以获得减排技术上的飞跃,但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更愿意在合作机制中向发展中国家输入资金以保护技术的垄断,因此,技术竞争也成了南北国家博弈的一个重点领域。

2.2 碳博弈弈方之间的合作策略

合作也是碳博弈当中的一个策略,以“共同的信念”来维持国家之间关于碳减排的合作关系显然约束力不够,要求发达国家无条件的提供技术与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或者要求发展中国家无条件提供环境容量帮助发达减排都是不现实的,碳博弈条件下把利益的因素考虑进去,当选择合作策略的获益大于竞争策略时,博弈方就会自然的选择合作策略。

在碳博弈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最主要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合作中获益。

2.2.1 关于CDM项目而形成的合作关系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12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其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从而获得由项目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lonReductions,简称CERs),使其自身达到《京都议定书》所要求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目前没有减排的指标要求,减排指标CERs可以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完成其在下的承诺。通过“销售”获得可观收入,同时引进发达国家的投资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合作关系下,发达国家用技术、资金等要素从发展中国家换取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以低于国内减排成本的价格进行了域外减排,并避免因无法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刚性减排目标而受到的惩罚,因此在合作的博弈策略受益;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用本国的碳排放空间换取了发展的技术和资金,对于本国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也同样在合作的博弈策略下受益。

2.2.2 关于先进设备转让而形成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欧盟国家在先进设备投入产业化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国内市场过小的困境,而节能设备在产业化中需要更大的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才可能把成本降下来;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四国”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并一直积极的推进国内降低能源强度的步伐,政府部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产品领域有很大的采购计划,并以此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因此,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产品和设备领域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将会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在先进设备转让方面的合作使发达国家获得了比国内大得多的产品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于先进设备的引进能够支持国内政策的规定,为碳博弈中发挥“后发优势”打下硬件基础。

2.2.3 关于技术转让而形成的合作关系

由于发达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很先进,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当前可再生能源的也相对丰富并被政府所推崇,巴西的生物质能利用、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运用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技术层次较低,应用科技能力的企业量少力弱,科技创能力低,这样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科技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利润末端阶段。因此在技术 交流转让、科技服务方面等新的经济合作领域,发展中国家可与发达国家展开充分合作。

在技术合作关系下,发达国家用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获得了收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能在更高技术水平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获得的收益将大大到超过从发达国家购买技术的支出。

竞争与合作是碳博弈中的主要策略,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巩固国家地位,用合作的方式来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通过竞争获得更充裕的时间去调整国家战略以适应“低碳”的发展趋势,通过合作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技术实现“后发优势”加快经济的发展。

面对气候谈判中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每个国家都会有不同的立场,体现了碳博弈背后永远存在的竞争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每个国家都需要依靠与他国合作降低减排成本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体现了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在分歧中合作,在竞争中互助是将是碳博弈的发展方向。

3、国际碳博弈背景下我国的对策

我国在国际碳博弈中有着特殊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碳博弈方,我国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讨论焦点,这与我国的具体情况是分不开的

首先,我国排放总量增长迅速,历史累积量不高,人均排放量较低。我国的经济和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特别是2002年以后表现得尤为迅速,据英国《卫报》2007年6月20日报道,在荷兰环境评价部4月份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达到了62亿吨。现在的高排放并不代表我们需要承担高减排任务,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的累积,在1900~2004年我国二氧化碳累计排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远远低于美国的28%与中欧的17%和西欧的14%。而从人均排放量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均排放量只有不到两吨,而美国人均排放量约为12吨,而人均排放量最高的澳洲,达到了20吨。

其次,我国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从能源结构上来看,我国是世界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国,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而煤炭单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所有能源之首,给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在能源利用的技术上还相对落后,能源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普通钢、水泥、合成氨等能耗产品单位能耗要比最先进国家高出50%、60%、33%,也就是说要比发达国家消耗更多的能源才能产出相同数量的产品,也就意味着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这种技术上的差距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减排的潜力,如果达到发达国家相同的技术水平级,就能自然的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最后,我国是帮助发达国家域外减排的主要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CDM项目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较高的几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巴这三大发展中国家占了CDM项目总注册数量的64%,我国占了其中的一半以上。G8集团承诺在2050年前消减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其中一半左右的减排量将由域外减排的形式来达到目标,而拥有良好政治、经济环境的中国将毫无疑问成为当中的主力。

因此,我国在国际碳博弈中作出的决策一方面要符合国际规则,在另一方面又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在发达国家要求立即承诺减排的压力之下,必须负重前行,不断参与国际碳博弈,与发达国家直接对话,保持自己的原则与立场,进行最有利于我国的战略选择。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碳博弈,我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3.1 在碳博弈的直接对话中,我国应坚持气候外交方针

在公约及其议定书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应付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坚持我国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之前不承担强制性的、绝对的减限排义务的基本立场;强调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的优先任务是发展经济和消灭贫困:同时考虑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承担可能的相对减排义务。对于具体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策略参与谈判,以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坚持发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指导作用,遵循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全球减排规则的制定,使其更符合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在国际制度中的作用既不是单一的挑战或伙伴、旁观或领导,而是几种角色都要选择,在不同问题、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起不同作用。”“中国应参加到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去,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参加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进程,才能在体系内部维护中国的利益,同时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国际环境制度中,虽然发达国家已经占有了一定的主导权,但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发挥作用的空间,中国应该努力争取在某些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中国一欧盟一美国在气候公约的谈判中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制衡的博弈关系。我国必须利用多边协调的国际制度来维护自身利益。

3.2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我国应该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第一,将二氧化碳减排的概念和措施落实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中,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满足发展的要求,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战略。

第二,加强减排促进政策研究,对我国制定科学的减排策略提供定量的支持,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公平性与减排义务分配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碳博弈为能源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低碳畿源技术将是我国走低碳经济道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中的含碳量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要双管齐下,在新能源市场化上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坚持低碳能源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低碳能源利用道路。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第二产业的比重,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支持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3.3 在对外合作上,我国应抓住CDM项目带来的机遇

第6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地区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区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地区特点,基于地区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地区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地区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地区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地区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地区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地区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地区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地区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7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内容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倡导节能减排,保护气候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来自气候、能源、生态等诸多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现状 问题 发展策略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及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能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我国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京都协定书》的签订到“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再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顺利落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相比较以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进,低碳经济的内涵得到了拓展,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解决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快速的发展使资源、环境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环境等问题,其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保障能源安全问题。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需求压力大,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低碳经济发展是新型的经济方式,能够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有巨大破坏作用的污染排放,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从《京都协议书》一直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落幕,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大气温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已经成为当前的共识。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改变现状势在必行。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合理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积极的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向世界体现我国应对气候问题的态度。

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虽说一方面增加了成本,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带来了新的商机,有利于刺激节能减排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促进技术的发展,形成技术优势。我国尚未掌握一些关键的节能、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碳封存技术等,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推进我国该类技术的发展。二是可以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机制获取资金和技术,有效的利用当前国际改善气候变化的契机,推动我国相关领域技术的进步,进而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的恶化与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起步虽然较晚,但我国积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编写了《中国与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国应对气候的国家方案》等发展规划,明确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思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2005年,我国与欧盟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共同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2007年,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致力于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改善我国“煤多油少气少”的资源条件,据统计,到2008年底,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约为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其中水电为1.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70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明显,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近三年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能下降10.08%,COD、SO2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

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与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发展低碳经济困难重重。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我国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我国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炭为主的局势将在中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而煤炭的低利用率和碳的高排放使得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预计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将持续增长。能源与工业化的高碳需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相矛盾。如何协调好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冲突是关键问题。

推进节能减排过分依靠政策手段,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解决措施。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推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减排压力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政府部分运用行政指令要求企业推进节能减排,这种通过层层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在短期内能够快速的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并取得一成效,但从长期来看,行政指令方式的刚性约束必然会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转。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市场柔性措施疲软,无法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推进中的约束力与调节力。如何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作用机制共同推进节能减排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企业节能减排缺乏政策支持,动力不足。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但是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我国企业在自身条件、政策支持、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必然需要设备的投资,在没有政策支持或者政策欠缺的前提下,高昂的投资使企业承担的成本过高,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企业要么偷偷排放污染物,要么面临破产。其次,实施节能减排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企业的融资难使得企业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是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1.5%,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2%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其次,技术转让存在着严重障碍,发达国家不愿意将有利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转让,同时,转让费用高额也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难以承受。再次,轻视技术吸收消化。我国企业重视技术的引进,但是却忽视技术消化吸收,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生产力,却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反而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

公众的观念仍需提高改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作为社会的公众才是最根本的环节。目前来看,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和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改变社会公众根深蒂固的认识还需要时间。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

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引导企业、社会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低碳观念的推广,引导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发展。有效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公众与企业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的措施、必要性的了解,培育企业、公众绿色低碳观念,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鼓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调动企业、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有效运用市场力量。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低碳经济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企业进行新能源开发,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有效利用行业协会、环保组织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作用,加强行业协会、环保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标准制定、贸易促进、行业准入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环保组织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作用,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及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需求增长,使得我国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能源局势。因此,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政府支持、引导企业从事新能源开发,促进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的发展,解决能源结构障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措施,推进节能减排进程。制定扶持鼓励政策,放宽信贷条件,引导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进行工艺的改进,治污设施装备的引进,发挥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主体的能动性,缓解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需求的增长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引导为主,以市场调控为辅,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调控为辅,引导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以低碳理念进行产品设计、工艺的改进,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加强企业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设置低碳技术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等低碳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有效运用高校、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带动高校、科研院所低碳技术的研发,共同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从我国发展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内在要求,国际关于改善气候环境等方面强调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接着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国际合作、再生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的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出了我国存在资源特点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存在矛盾;低碳经济实施手段单一;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技术发展和利用水平较低;公众对低碳经济发展意识较弱等问题。最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加强低碳经济观念的推广,带动社会公众共同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再生能源;提高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政府加大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扶持力度,合理有效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等措施,保证我国低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俊,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第8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Key words: carbon tax;cap-and-trade;a hybrid policy of cap-and-trade and carbon tax;game model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01-04

0 引言

随着国际环保法规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制约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积极推行基于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政策,并承诺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的碳排放量降低40%~4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碳减排机制,如碳交易机制[1]、碳税机制[2]、以及碳交易与碳税两者相结合的复合机制[3]等,这些机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了实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中国正通过在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多个省市建立碳交易所来推进省级碳交易试点。同时,国家财政部门曾多次表示要研究征收碳税的相关事宜。在环境保护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下,我国的减排政策究竟是选择碳交易还是碳税,抑或是碳交易与碳税两者相结合的复合政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文献[4]和文献[5]认为在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以及零交易费用的条件下,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具有等效性,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只要将价格或者排放上限确定在边际减排成本与边际减排收相等处即可。但现实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很难满足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和零交易成本的假设,两种减排机制的政策效果并不相同。近年来关于碳交易和碳税的选择问题,学术界各执己见。部分文献支持应采取碳交易政策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6-9]。他们认为:①碳税虽然可以保持碳价格稳定,但是它不能确保既定的减排目标的实现,而碳交易机制通过确定碳排放总量提高了环境效益,碳交易优于碳排放税;②碳交易机制为减排提供了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降低企业碳减排成本,受到了企业的青睐和决策者的支持;③从长远来看,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相对稳定;④在碳交易机制中,碳排放权按照拍卖方式进行分配,一方面,拍卖方式可减轻广大消费者面临的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拍卖带来的经济收入可被用于降低其他扭曲性税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部分文献认为碳税机制有优势[10-13],他们认为:①碳税比碳交易更简洁更容易管理,即使在征收碳税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阻力,随着对全球变暖问题认识逐步深化,阻力也将会日趋降低;②碳税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价格信号,反映减排现状,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排放;③在既定碳减排目标下,碳税所需管理成本与经济成本最低,碳税优于碳交易;④碳税的税收收入如果用于补贴企业提高减排技术和其他扭曲性税收,不但会有效减少碳排放,而且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增收。还有部分文献认为根据减排目标需要和两种减排机制的适用性,在不同时间和地区使用不同的减排策略或者采取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可以更有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刘小川,汪曾涛[3]认为在近期内应以采用碳交易为主再逐步向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机制过渡;袁永娜,周晟吕等[17]认为将碳交易和碳税结合的复合政策可以克服碳交易过于灵活和碳税过于死板的特点;石敏俊,袁永娜等[15]将碳交易和碳税结合起来考虑,通过政策模拟手段,比较分析碳交易、碳税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复合政策在减排效率、减排成本和经济影响等方面的的优劣,认为复合政策减排策略减排成本适中,不但可以确保既定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使较为分散的排放源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降低减排机制覆盖行业的减排压力,是较好的减排政策。

目前,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大有成为潮流之势。在我国,在碳减排机制的选择上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存在着分歧,以往文献的研究多集中在碳交易和碳税概念和定性的探讨[5,15-16],或从减排成本、减排效果以及经济影响角度比较其优劣[17]。本文考虑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的属性,设计了单一碳交易、单一碳税以及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的不同情景。通过构建政府与两个具有竞争关系制造业在三种不同政策下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逆向求解,比较分析了在单一碳交易政策、单一碳税政策和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下社会总福利水平、产品的定价策略、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利润,为政府碳减排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1.1 问题描述

本文以政府和双寡头市场下的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代表性制造业企业为研究主体,其中制造企业1采用常规生产方式生产普通产品,制造企业2采用低碳生产方式生产低碳产品,两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足够大,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碳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此外部性问题,政府首先根据国家总体减排规划和以往碳排放情况以及社会总福利水平对市场上两家企业选取合理的碳减排规制政策,并制定该行业征收碳税水平或碳交易排放权和单位产量碳排放配权的市场价格;两家制造企业针对政府实施的碳减排规制政策,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来确定各自最合理的减排研发技术和生产技术来降低碳排放并获取利润;两家制造企业在充分考虑其之间的竞争关系、各自生产的产品低碳水平的差异性、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程度等因素以及自身利润最大化确定各自产品的最优定价和最优产量。

1.2 模型假设

为简化模型,本文作如下假设:

①在双寡头市场下,有两家具有竞争关系的制造企业,分别为:制造商1和制造商2,两家制造企业生产并在市场上销售同质产品,两种产品可相互替代,具有互补性和共存性,消费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产品。设制造商1生产普通产品,制造商2生产低碳产品,各自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分别为cj和pj其中j=1,2,本文假设三种减排策略下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同。

②市场容量为N,为简化计算,取N=1。并记制造商1生产的普通产品和制造商2生产的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并有q1+q2=1

③用T表示低碳技术水平服从均匀分布,制造商1生产的普通产品的低碳技术水平为T0,制造商2生产的低碳产品的低碳技术水平为T2,政府规定企业不被征收碳税或在碳排放权之内的低碳技术水平为Tl,则有T0

④设产品每提高一个单位的低碳技术水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为k,当满足条件p2=p1+k(T-T0)时,消费者选择购买普通产品或低碳产品是无差异的。

⑤制造商2生产低碳产品,由于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节省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使得生产的边际成本下降,设为?浊(T2-T0),其中?浊为成本降低率。

⑥由于生产低碳产品,制造商2需要投入一定低碳技术研发成本R。根据文献[18]可设投入的研发成本正比于减排率的二次方,设?着2为低碳产品的单位产品减排率,则低碳产品的低碳技术研发成本R=■?茁?着■■(?茁为研发成本系数)。

⑦在单一碳交易(T)规制下,政府初始分配的单位产品的碳配额为g,折算为单位产品的碳减排率即?着0(0?燮?着0?燮?着20)(仅考虑单周期,可认为碳交易价格不变)。

⑧在单一碳税(S)规制下,普通产品的单位碳排放量为e,政府规定对碳排放征收的碳税税率为t(元/吨CO2)。

⑨在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TS)的复合政策下,政府初始分配的单位产品的碳配额与单一碳交易规制下相同,但碳交易价格为■(仅考虑单周期,可认为碳交易价格不变);政府规定对碳排放征收的碳税税率为■(元/吨CO2)。

⑩消费者在购买制造商1生产的普通产品和购买制造商2生产的低碳产品时获得的效用分别记作U■■和U■■,两个制造企业的利润记作?装■■和?装■■。政府的最优目标是使社会总福利最高。故可用社会总福利表示政府的收益函数,即政府的收益?装■■=社会总福利=消费者效用U■■+制造企业的利润?装■■+政府对企业征收的碳税[19-20],其中i=T,S,TS;j=1,2。

2 三种碳减排政府规制策略博弈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两家制造企业产品的产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三种碳减排规制政策下,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量为q■■,且q■■=1-q■■,则制造商1和制造商2的需求函数为:

q■■=N×■■dT=1-■,(N=1)(1)

q■■=1-q■■=■(2)

消费者购买制造商1生产的普通产品获得的效用为:

maxU■■=■■dT=■(3)

消费者购买制造商2生产的低碳产品获得的效用为:

maxU■■=■■dT=■-p■■+■(4)

2.1 单一碳交易策略(T)

制造商1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q■■-e(1-?着■)q■■?滓(5)

制造商2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浊(T■-T■)]q■■-■?茁?着■■+e(?着2-?着0)q■■?滓(6)

此时,政府的具体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max?装■■=maxU■■+maxU■■+max?装■■+max?装■■(7)

2.2 单一碳税策略(S)

制造商1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q■■-eq■■t(8)

制造商2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浊(T■-T■)q■■-■?茁?着■■-e(1-?着■)q■■t

(9)

此时,政府的具体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max?装■■=maxU■■+maxU■■+max?装■■+max?装■■+eq■■t+e(1-?着■)q■■t(10)

2.3 碳交易与碳交税相结合的复合策略(TS)

制造商1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q■■-■eq■■-■e(1-?着■)q■■(11)

制造商2的利润最大化博弈模型为:

max?装■■=[p■■-c■+?浊(T■-T■)]q■■-■?茁?着■■-■e(?着■-?着■)q■■

(12)

此时,政府的具体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max?装■■=maxU■■+maxU■■+max?装■■+max?装■■+■eq■■+■e(1-?着■)q■■(13)

根据以上公式分别求得各碳减排规制的最优策略和最优利润列于表1中。

3 三种碳减排政府规制策略博弈模型的比较

3.1 命题1三种减排策略下,■>0或■>0。

命题1表明在三种减排策略下,政府制定的碳税税率或碳交易价格越大,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价格均会增加。

3.2 命题2 三种碳减排策略相比

①当0■时,普通产品的价格大小关系为p■■

②当0■时,低碳产品的价格大小关系为p■■

命题2中①说明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若?着2,?着0给定,政府制定的碳交易价格和税率符合0■), 即政府制定碳税税率较高(碳交易价格较高),此时,碳税(碳交易)规制下普通产品的价格最高,碳交易(碳税)规制下普通产品的价格最低,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复合的政策,普通产品的价格处于二者之间;命题2中②说明低碳产品在三种策略下的价格规律与普通产品相似。不同的是,当■?燮■(■?叟■),即0

将三种碳减排机制下的最优价格带入需求函数得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最优市场需求量如表1所示。

3.3 命题3 三种碳减排策略相比

①当0■时,普通产品需求量的大小关系为q■■>q■■>q■■。

②当0■时,在减排机制下低碳产品需求量的大小关系为q■■

命题3说明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若?着■,?着■给定,政府制定的碳交易价格和税率符合0■),即政府制定碳税税率较高(碳交易价格较高),此时,碳税(碳交易)机制下普通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碳交易(碳税)机制下普通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在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下,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处于二者之间。

3.4 命题4 三种碳减排策略相比

当0■时,生产普通产品的制造商1和生产低碳产品的制造商2的最优利润大小关系分别为?装■■>?装■■>?装■■,?装■■

命题4说明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若?着■,?着■给定,政府制定的碳交易价格和税率符合0■),即政府制定碳税税率较高(碳交易价格较高),此时,碳税(碳交易)规制下制造商1获得的利润最少,制造商2获得的利润最大,碳税税率远高于碳交易价格时,普通产品与低碳产品之间的竞争趋近于低碳产品垄断情形;碳交易(碳税)规制下制造商1的利润最大,制造商2的利润最小,碳交易价格远高于碳税税率时,普通产品与低碳产品之间的竞争趋近于普通产品垄断情形;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制造商1和制造商2的利润处于二者之间,不会形成垄断。

3.5 命题5三种碳减排策略相比

①当0■时,在减排机制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关系为?装■■

命题5 说明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若?着■,?着■给定,政府制定的碳交易价格和税率符合0■),即政府制定碳税税率较高(碳交易价格较高),此时,碳税(碳交易)减排机制下,社会福利最大,碳交易(碳税)减排机制下社会福利最小。这是因为,当政府制定的碳税税率高于(低于)碳交易价格,碳交易(碳税)带来的经济收入影响小,碳税(碳交易)带来的收入不但可以用于补贴企业提高减排技术和其他扭曲性税收,有效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增收。将以上命题结论汇总列于表1。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考虑同一市场中在三种不同减排政策下不同产品的竞争,基于单一碳交易、单一碳税以及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特点,构建了政府与企业间在不同减排机制中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在三种减排政策下的社会总福利水平、产品的定价策略、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利润,分析表明在?着2和?着0一定的情况下,三种减排政策下的社会总福利水平、产品的定价策略、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利润受碳交易价格?滓和碳税税率t取值影响:

①在三种减排策略下,普通和低碳产品的价格与政府制定的碳税税率和碳交易价格相关,会随碳税税率或碳交易价格增大而增加;

②政府制定碳税税率较高时,在碳税减排政策下社会福利较大,低碳商品的价格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生产低碳商品的制造商获得的利润较大;碳交易减排机制下社会福利较小,低碳商品的价格较低,市场份额较小,生产低碳商品制造商获得的利润较小。

③政府制定碳交易价格较高时,碳税减排政策下社会福利较小,低碳商品的价格较低,所占市场份额较小,生产低碳商品的制造商获得的利润较小;碳交易减排机制下社会福利较大,低碳商品的价格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生产低碳商品制造商获得的利润较大。

第9篇:碳减排技术范文

一、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虽然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但是建设“低碳中国”是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建设“低碳中国”,应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和勇气。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和政府应该反映敏捷,超前认识,超前谋划,积极应对,行动适时,特别是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建立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使中国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上,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活动企业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模式制度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体制社会化――低碳合作国际化――低碳文明生态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我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四是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原则考虑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三、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四、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

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也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

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

发展碳金融不仅有利于中国降低减排成本、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和减缓碳风险,拓展金融创新的领域,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以国际价格计算,预计2008~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市场备受瞩目。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示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因此,要把碳金融发展纳入到国家气候变化、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使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要尽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减排上的基础作用。利用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在专业服务能力、市场基础设施、交易结算系统上的互补性,开展碳交易和气候衍生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实现交易的规模效应。要建立为碳管理服务和低碳技术投资的碳基金,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和环保项目发行债券,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投资基金,开发绿色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信贷业务和保险产品。通过协同银行、保险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等机构,共同努力,实现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

七、建立有关法制保障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清洁生产促进法》、《促进循环经济法》已经审议通过,成为中国发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基本的法制保障。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八、加强国际合作,研发形成低碳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