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体育产业趋势精选(九篇)

体育产业趋势

第1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目前是产量的大国、品牌的小国,面对世界著名品牌每年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量,我们的体育用品企业几乎还是与巨人作战的儿童。李宁公司要向市场格局的上方走,就要全面充分地掌握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规律,认清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同时,也要积极研究竞争对手的成功之处,取长补短,树立品牌竞争意识,采取正确的营销战略,差异化定位,做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

一、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中国体育用品公司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开始高速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后,从那时到今天,本行业生产企业众多,产品门类齐全,处于品牌众多的春秋战国时期。以李宁为首的国内品牌与国外的国际品牌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展开了十分剧烈的竞争。

国际奥委会一位官员预测:中国体育产业增长很快,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281.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值可由1998年的0.2%增到0.3%,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1%-3%之间。由此分析可见,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的前景看好,潜力极大!

(二)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状况

1990年,李宁注册‘李宁牌”商标,并于同年5月成立广东健力宝运动服装有限公司,于同年8月推出产品。1991年,广东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成立,负责“李宁牌”的体育用品经营。

1996年,10月实现单月销售过亿元,全年总销售额为607亿元。1998年,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成立,负责全部业务。2005年9月,李宁公司拟收购市值1.86亿英镑的英国著名足球用品供应公司——茵宝公司。1990年以来,李宁公司一直作为中国国家队的指定服装,直到2004雅典奥运会后才被adidas取代。

(三)李宁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状况

Nike是现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最强的体育用品公司。1964年成立蓝带公司;1972年蓝带公司推出"Nike"品牌;1978年Nike国际公司正式成立;20世纪70年代,Nike公司销售以年递增2-3倍增长,1979年为1400万美元,1983年超过9亿美元;1991年,Nike公司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资产超过30亿元的体育用品公司;2001年,Nike公司销售额为90亿美元。adidas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体育品牌之一,20世纪20年代创立,1949年正式成立adidas公司;60年代和70年代独霸整个体育用品市场,1979年销售额为10亿美元;1999年,adi-das公司的全球营业额为105亿马克。

二、李宁品牌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李宁牌创始人

体育精英的代表李宁,其名人效应提升到李宁品牌,李宁的个人影响力对品牌的起步和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宁本人作为李宁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就是李宁牌的最大品牌资产,也是消费者对李宁牌认同的一个基础。作为体育精英,李宁独具匠心地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体育服装产业中,并通过赞助亚运会等方式把这种定位传播出去,使喜爱和崇拜李宁的消费者们将李宁牌产品与民族荣誉感、英雄主义和亲和力联系在一起,很快接受了李宁牌。

(二)顺应市场的产品定位

李宁牌产品定位比较适合中国消费者。李宁牌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也说明了中国的消费者接受和喜欢它。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体育产业虽然极具发展潜力,但产品供给并不充分,这时的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如Nike,adidas还没有进人中国市场,存在许多市场空间。中国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刚刚兴起,但对体育和休闲服装的需求其实还是合一的。李宁公司选择和定位在这个市场并且将产品定位为“带运动感觉的休闲产品”,但并没有真正做专项体育产品。这种定位使得李宁牌产品赢得许多消费者的认可,这就决定了李宁公司只选择传播一种运动文化的感觉,而不做纯粹的专业的体育用品。

(三)体育赞助的市场推广手段:与消费者共鸣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广告词,是李宁品牌十几年来不断积累和完善的结晶。要让更多的消费者去真正感受和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群体。李宁赞助举办的大学生3对3篮球赛,受到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毕竟现在大学生是李宁比较重要的消费群体。李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体育紧密相连,体育赞助不仅扩大了李宁牌的知名度,塑造了积极健康具有民族荣誉感的品牌形象,而且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李宁牌是一个专业体育品牌的概念。

(四)体育营销:精心构建的系统工程

营销的精髓就在于品牌价值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好比社会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合理冲撞”,将二者统一协调是企业的必修课。体育营销不是“一锤子买卖”,单纯的体育赞助和“体育明星+广告”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品牌认知的渴望。体育营销是个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在体育赞助的时候,必须使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产品推广三者和谐统一,融人到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达到一种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状态。

从2003年底开始,李宁公司正式将运营策略调整,重新规划体育营销。从2004年开始李宁公司制定了专业化的发展策略,篮球品类尤其是篮球鞋以其较高的技术含量成为专业化策略的先锋部队。2004年6月,李宁公司与西班牙篮协签约;2004年8月,李宁篮球装备伴随西班牙篮球队扬威雅典奥运会;2004年9月,推出专业篮球鞋Free3umer系列,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军专业篮球市场的品牌;2004年10月,李宁公司成为大超联赛惟一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2005年1月,李宁公司成为NBA战略合作伙伴,极大提升了篮球品牌的专业形象;2005年3月,李宁西班牙系列篮球鞋上市;2005年4月,李宁校园篮球赛总决赛,冠军球队将获得赴西班牙比赛学习的机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李宁公司更是成为多个国家的体育用品赞助商,使李宁品牌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使得各项体育资源融为一体。

可以看出,李宁公司已经搭建出一个完善的体育营销体系:针对西班牙国家篮球队、奥运会,NBA等既有传统体育营销模式和新开发体育营销资源,李宁公司将其与品牌定位及专业化的发展策略有机地融合了一个整体。

(五)专业化之路:立足本土的国际化进程

自!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每届奥运会上李宁公司都会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此后李宁公司开始赞助国外代表队,启动自己的国际化进程。从赞助法国体操队、捷克体操队、俄罗斯大学生代表队、西班牙女子篮球队,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赞助西班牙男篮队,2005年年初成为NBA合作伙伴,再到200$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多个国家体育用品赞助商。体育为媒,李宁公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李宁公司通过与海外品牌、机构的合作加快了发展步伐以提升产品设计开发的专业化及国际化水平。

通过自主研发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李宁公司逐步拥有了同国际竞争对手同台竞技的专业能力。从2004年开始,李宁公司相继推出了专业足球、篮球、网球、跑鞋、乒乓球等系列产品,受到了专业运动员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三、李宁公司面临的问题

(一)品牌定位不清晰

2001年4月,李宁请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公司做了一次全面的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将李宁品牌的暗伤暴露无遗——目标消费者模糊不清。李宁公司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年龄在14到28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但真正购买李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的年龄却在18到45岁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中等收人,非体育用品的中度消费者。消费者对李宁牌的印象比较分散和模糊,比如运动的、优雅的、飘逸的、荣誉的、亲和的、民族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感觉,却并非是李宁公司多年来奋力打造的“年轻的、时尚的、运动的品牌个性”。

(二)产品线过长

李宁牌产品既生产中档的体育服装、运动鞋和包、帽子等配件,又生产高档的高尔夫产品,年龄覆盖面非常宽,既有适合40多岁人穿的产品,也有14岁以下孩子穿的儿童服装、鞋和配件。产品线过长,但却没有一个生命周期特别长和稳定的核心竞争产品,这种缺乏市场细分的做法直接衍生出许多品牌管理问题。

(三)销售增长趋缓

自1996年以后的5年,李宁公司销售的增长也不像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增长得那么快,相对于19%年前的增长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李宁的市场份额每年都在下降。在2003年下半年,李宁在自己的“二次创业”阶段再次启动了一轮全新的品牌变革,长期在中低端大众体育用品市场徘徊的李宁,毅然将自己品牌推广的轴心转向了高端专业体育用品市场。李宁从此正式揭开了在高端市场与Nike和adidas直接交锋的一场全方位的品牌对决。事实证明,初人高端的李宁并没有感到明显的水上不服。它的Nike式的推广手法在高端市场成功地遏制住了Nike,adidas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还借势区隔了紧步跟随的安踏、匹克等二线品牌的倔强势力。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主板成功上市,从此进人资本市场,开始为其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李宁体育用品的品牌营销战略

(一)明确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创建品牌的基础,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也是寻找品牌形象与目标消费群最佳结合的过程。耐克在借鉴adidas品牌定位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品牌定位在年轻运动员的形象上,并沿用了adidas金字塔型的品牌创建模式,在品牌推广过程中都为突出品牌形象服务。adidas从单个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利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品牌效应则可以经久不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二)注重品牌质量

品牌质量包括品牌本身所代表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感受的质量。Nike品牌把adidas品牌“功能第一”的主旋律吸收为自身品牌质量的宗旨,并在努力保持产品高质量的同时,加大消费者对Nike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的影响,使Mike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永远是高科技的、最美好的品牌形象。质量战略和品牌战略的基础是质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对于品牌的综合估量。因为这是消费者对于品牌除了名称以外的第一感受。只有初次使用的效果较好,消费者才有第二次购买的欲望。

(三)健全品牌营销体系

品牌营销是品牌经营的重要环节。李宁体育用品企业的经营者要树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充分了解现代体育文化的特征,把体育文化与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成立专门的品牌营销邻门,引进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健全市场营销体系,运用广告宣传、媒体宣传、赞助赛事、主办赛事和运动员形象推广等市场营销推广手段来进行品牌的市场推广,使品牌更具有公众亲和力。2001年10月李宁公司首家海外品牌形象店于西班牙桑坦德开业。商场如战场,以西班牙为基地可以开拓整个欧洲市场。李宁公司不光要在西班牙开店,还要吸收当地的体育资源为己所用。

首先,应丰富品牌文化。品牌文化作为品牌价值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当今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向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转变,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在这样一种文化大背景下,在创造品牌自身文化的同时,应把体育文化和具有5000年历史的民族文化融人到品牌中,并把附带有文化的品牌注人到目标消费者已有的文化理念中,使品牌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体育观和生活观,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其次,品牌全球化。2005年1月i8日,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NBA在北京签订市场合作伙伴协议。毫无疑问,联手在全球体育市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NBA,对于李宁公司打造公司顶级体育运动品牌形象,提升在篮球产品上的专业化定位及加强在国际市场的拓展等都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赞助体育赛事是品牌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品牌独特而具有优势的营销方式。体育品牌的赞助也需要定位在品牌与体育的折射点上。李宁作为国内体育品牌中销售业绩最好的品牌,赞助起点较高,是我国大型赛事的主要赞助商之一,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使其品牌得到了质的飞跃。

第2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生态视角;体育旅游;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627―01

湖南经济的发展而自然环境环境阳光空气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众欣赏绿色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模型成大众共识.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经济、提高GDP发展指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但是选择生态的、可持续的经济形式也为众多国家所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健康、休闲观念的转变,体育旅游成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文明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发展体育经济中所展现出的多重价值和意义,引起大众重视,就产生了生态经济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1、 湖南体育旅游是生态位经济模式。体育旅游是大众新的消费形式,服务于健康休闲的人们,它以健身、运动休闲活动为载体,结合观光旅游等消费活动新的消费模式.。体育旅游特点是生态性、.绿色、环保、低碳引领消费新潮流,因为城市病的出现,自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需通过体育旅游与自然重叠使大众惬意。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不同,强调参与性、互动性,体验其过程,并通过体育元素达到人与自然重叠合一.由此体育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位消费模式。.

2 生态位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发展的多重价值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大众需求与消费理念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旅游更加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具有多重的发展价值和意义.

2.1、湖南体育旅游生态位重叠 能有效满足全民休闲消费的新需求.当前,体育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的一种消费形式,因此,发展体育旅游人们需要生态、绿色、自然、环保、惬意的生活环境。追求健康情趣、崇尚天时地利人和.它符合人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较高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大众的生活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大众支配的维度越来越大,生态位的宽度加大。体育旅游正成为湖南省体育旅游生态位强势发展趋。.

2.2、湖南体育旅游生态位产品开发利用 能有效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消费。体育旅游产业生态位发展强势有利于健身、休闲、娱乐、趣味、教育、文化。因此,加大了体育旅游产品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体育旅游具有带动性、影响力,颇能带动大众体育旅游.

2.3、湖南生态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旅游的时间.山、水、人文满足旅游者的感官刺激,消费者的时间大都停留在吃、行上,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额有限.而体育旅游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参与、体验、互动、观赏等形式,促进消费者在体育旅游中延长逗留时间,人均消费肯定提高。.

2.4、湖南体育旅游品牌 体育旅游生态位的维度大,由此参与、体验、互动等特征,使消费者对旅游地的印象更深刻、更持久,有利于提升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培养忠实、持久的消费者,与一般消费者不一样,体育旅游消费者可能多次旅游,多次消费.

2.5、湖南体育旅游产品需求 有着巨大的市场.产品有发展的原始驱动力,它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大众对健康、体育休闲生活的需求不是少数人的时髦,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大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体育旅游消费由少数人消费变为普通百姓的生活理念和热衷追求,因此,大众必成体育旅游主体,成为推动湖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引擎。.

3 湖南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湖南应该积极实施生态位体育旅游趋势特征的研究,给湖南省政府提出建议,体育旅游经济的构建上须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提高湖南体育旅游经济的维度。并且进行投入和产出的生态位模型分析。培养湖南体育旅游经济自己的研究性人才。加强体育旅游生态位战略定位研究分析,构建湖南自己生态位体育旅游强势发展。

3.1、湖南体育旅游规划 将体育旅游纳入地方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湖南省体育旅游生态文化构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做好本研究系统地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模型运用于体育产业关联特性的研究,并对体育产业关联特性进行时空对比分析,这不仅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证研究,则具有较强的研究方法意义,可以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湖南省应立足于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民族等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依据湖南省地域生态位特征经进行体育旅游发展规划与设计创意、确定体育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方案、开发步骤、实施手段,做到开发的有序、有制、有方向,避免盲目的生态位低端复制,坚持生态位的科学性发展观。.

3.2、打造湖南省体育旅游龙头 充分发挥事件活动旅游在体育旅游中的核心和龙头作用,抓住湖南重大社会活动的机会,搞好市场营销,生态体育旅游是发展的核心,提高湖南体育旅游故宫景区的影响力.依托国际、国内知名体育活动在湖南省主办的优势,吸引旅游者.通过举办赛马、赛车、足球、电子竞技等运动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构建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位世界强势特征。

4、构建湖南生态体育旅游项目宽度如下:

4.1整合湖南体育旅游的维度,开发合理配置湖南体育旅游资源

4.2、以地理位置为界,“板块式”合理配置利用湖南体育旅游资源

4.2.1、大湘西板块 湘西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它自然生态特色,五彩斑澜、民俗风情。体育旅游生态维度登山、攀岩、蹦极、漂流、洞穴探险。

4.2.2长株潭城市群板块 长株潭是湖南经济维度宽度的地区、是特经济的“试验区”,体育旅游政策优势宽度大,充分利用配置体育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4.2.3、洞庭湖板块 是以水域风光和湿地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其中,岳阳主要是开发以岳阳楼和龙舟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品;汉寿则是以开发西洞庭生态湿地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目前已有洞庭湖水上项目中心、龙舟竞渡等重要体育旅游资源。

4.2.3、大湘南板块 湘南板块包括了湘东南和湘西南两大旅游区,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兼有特点突出的群山名水、奇异地理。这里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适宜开展登山、攀岩的山岳型资源,又有适宜开展探险科考的溶洞型资源;既有适宜开展生态体育旅游的国家森林公园,又有适宜开展武术健身专项旅游活动的“武术之乡”——新化县。

第3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启示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黄育云(194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第4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以人为本 教育走出束缚--新世纪教育五大趋势 光明书评 立德国际教育研究院(香港) 21世纪全球教育的行动纲领,必须建立在教育既是崇高事业、又是新兴产业的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开始走进知识经济生产活动的中心并迅速成为知识经济百业之基、百业之首的新兴产业的巨大活力,和其直接推动崇高的教育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最基础和最前沿的战略地位等有利条件,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同发展的时代高 度,重新审视20世纪80~90年代,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已经取得的成就,挺立知识经济的潮头,把握和推动新世纪教育主要领域、主要层面发展与改革的大趋势,从而塑造出新世纪全球教育壮丽的未来。 大趋势之一:教育从基础产业,向基础、主导、先导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加快演进。 新世纪的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成长与壮大,教育作为参与人数最多(教育者和全民性受教育者的总和)、覆盖面最广(整个地球)、持续性最长(人的终身和经济社会发展无终端的进程)的基础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壮大,而且教育全局性、先导性的功能,也将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中心地带和核心领域,教育不仅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大有可为地将成长为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最终形成基础、主导、先导相结合的教育产业体系。 大趋势之二:学校教育的宝塔结构,由精英教育的瘦长型向全民教育的壮实型加快演进。 新世纪全球学校教育的宝塔结构,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依次急剧缩小的瘦长型宝塔之精英教育的旧形态,加快向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基本接近的壮实型宝塔之全民教育的新形态转变。只有加快这种演进的步伐,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各种高学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趋势之三:以书为本的学历教育,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育加快演进。 为了适应直接参与知识经济运行的需要,适应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教育的目的,必须由以书为本、以知识为本的学历教育为主要目的,向以学历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以人的创新能力教育为目的的发展方向实行根本性的转变。只有加快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才能根除“高分低能”、“高学历低能力”的积弊,以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研究开发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需求。 大趋势之四:从阶段性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快演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加快,只靠学校阶段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主动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的束缚,在营造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大趋势之五:教育科学,从部门专业学科向综合性大教育大学科演进。 新世纪的教育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已经是从经济生产活动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教育,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崇高事业的大教育,由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关联度日益提高,必将冲破传统教育部门专业学科的束缚,向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大学科演进,因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有相当大的转变与发展。 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呼唤大教育学。 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呼唤大教育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呼唤大教育学。

第5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专业设置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发展趋势

1.1专业宽化趋势

专业宽化趋势是指专业设置为适应不同岗位或岗位群工作需要,专业口径宽窄并举,以宽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必将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复合型口径专业的学生适应性较强,专业覆盖岗位群集。专业宽化,既为人的潜能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2专业综合化趋势

专业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有些专业内涵跨学科体系,其培养目标是精一兼数、一专多能。因为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需求正在上升,多机床操作及多仪表看管等也正在发展,这是现代化高技术企业运转现场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经济学角度、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共同考虑的必然结果,这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必然趋势。

1.3专业实体化趋势

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专业不仅应成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而且还应成为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的综合实体。即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依靠专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技术辐射、生产经营与咨询服务,以使专业设置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目前,我国部分专业已呈现上述发展态势。

1.4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

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是指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行业协会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的作用,并且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它们参与,共同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级考核标准和技能认证体系等,这也是专业改革方面值得注意的趋势。

2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点的切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专业名称趋于规范,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要求,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专业的设置,主动适应了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重视品牌专业和特色示范专业建设,注重对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等。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3.1专业设置――建立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

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又是高职教育专业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其产业结构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发展规模。众所周知,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的结合程度。

3.2专业建设――建立政策主导、院系主体、行企参与的政校企发展机制

从宏观层面,国家和省级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完善制度,重点扶持,在“质量工程”“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进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近十年来,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中观层面,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协调好领导、指导、引导和主导的关系。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涉及每一位师生员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从微观层面,二级院系要认真制定各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建设部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各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4结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只有做到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罗海丰,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

[2] 冯和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第6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体育用品制造业;曼奎斯特指数法

中图分类号: G 800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49904 文献标志码: A

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率变动状况,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有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估计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此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或者进一步分析和发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的理论和方法;还有解释单位资本产出和人均产出的动态分布规律,以Chow的研究为标志。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中国经济总体TFP。尽管由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对资本存量的估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中国经济总体TFP的研究在具体估计结果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改革之前TF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改革之后则有了显著提高[14]。2)各行业的TFP。在过去的10多年里,众多学者研究了服务业、农业、工业、航空业、交通运输等行业TFP的增长状况[57] ,其趋势在行业间有很大差异。3)区域的TFP变动及发展情况[89]。研究区域TFP变动虽然各有差异,但整体上以改革开放为界体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那么,作为体育产业核心领域的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其庞大的产业规模、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广阔的体育需求市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投资。而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011],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创新体系[1215],市场结构[16],OEM商业模式对其影响[1718],以及经营管理[19]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论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如何,其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2000-2006年的经济增长源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地区因素、内外资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1 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

1.1 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及数据选择

1.1.1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估算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运用Fareetal提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20]来估计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Malmquist指数最初由Malmquist提出,Cavesetal首先将该指数应用于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此后与Charnesetal建立的DEA理论相结合,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实证分析中,研究者普遍采用Fareetal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

这种方法通常是直接利用线性优化方法给出每个决策单元的边界生产函数的估算,从而对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把观察值到前沿面的偏差都当作无效率的结果,完全忽略了测度的误差,它不需要任何具体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对各种形式的投入产出都能适用。不需要有关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这在投入要素的数量和价格等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其优越性尤为明显。它不需要行为假设,减少了条件限制,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适用性。

在本文的分析中,把我国各省份分别作为一个决策单元,从t时期到t+1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为避免时期选择的随意性可能导致的差异,仿照Fisher理想指数的构造方法,Cavesetal用式(2)和式(3)的几何平均值即式(1),作为衡量从t时期到t+1时期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从t时期到t+1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根据上述处理所得到的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ch),其分解过程如下:

1.1.2 分析中采用的数据

本文统计数据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球类制造、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器具制造、其他体育用品制造等,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所用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国研网以及中国轻工业统计年鉴,期间为2001-2006年,按照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类。出于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的考虑,在研究范围中剔除黑龙江、内蒙古、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其剔除原因之一是上述部分省份体育用品制造业较差,不符合本文选择的统计口径。原因之二为部分省份(内蒙古、海南、重庆、云南)只有2000年的数据,其余数据缺失,出于统计期间过短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考虑。

本文产出变量选择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投入要素选择中,劳动要素投入数据受限于公共统计资料的显示,不能得到工人工作时间和工资的数据,而以历年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代替。资本要素投入数据选取体育用品制造业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

1.2 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本文使用Colelli给出的数据包分析DEAP计量软件,分析得出我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

1.2.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1―2006年出现-19.3%的增长,其中技术效率出现负增长-17.8%,技术进步发生了负增长-0.18%。具体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在2003―2006年发生了衰退,其余2年为增长,其中2006年达到了-56.1%。除2005―2006年外,技术进步变化均为正向增长的影响,而变化幅度最大的2005―2006年,降幅达到52.8%,这也使当年的技术效率负向增长-7%更加显著,使得2005―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5.26%,而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4.8%。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增长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如果全要素生产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体育用品制造业将获得快速增长,其在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完全是可能的。

2.2.2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为了比较地区差异对体育用品制造业TFP 变动的影响,在已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将本文考察的18个省份进一步划分为东、中、西部3大地区,获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2001―2003年期间,我国所有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均为正的增长,中部、西部为负增长。而本文的研究结果(见表2)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东部地区除2003―2004期间呈负增长外,其余则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而中西部地区有增有减;但在2003―2004期间,东部地区TFP增长率明显低于西部及中部地区。其原因之一是当时“非典”对东部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冲击。而后,2005―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TFP变化引发原因为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降低。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产生上述结果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期间选择范围较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增长期并未在本文的统计范围之内。2)对投入要素转换为生产率的期间未作全面考虑,本研究选取的是2001―2006期间的5个数据,其间5年,而对于投入较大的企业其要素投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以2005―2006年东部地区较为特殊的江苏省为例,在此期间,该省的投入要素中的资本存量增长率达到25.47%。这么大幅度的固定资产投入在当期表现在工业总产值上的可能性较小,因而仅就全要素增长率指数而言,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分布未同经济增长趋势相一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3)劳动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不均衡,仍以2005―2006年江苏省为例,在资本投入达到25.47%的增长率的同时,其劳动投入增长只有为5.27%,劳动与资本投入的不均衡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挥。

2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原因分析

2.1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根据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进一步将TFP变动分解成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2个部分,以找出它们各自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见表3)显示,2001―2005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整体出现了增长趋势,但在2006年出现了大幅衰退,幅度达到52.8%,这也直接引发了当期TFP的下降。在技术进步指数方面3大地区趋于一致,在2001―2005年呈现进步趋势,2005―2006年衰退。

技术效率的概念是Farell提出来的,他所说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实际产出同一个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之比,因而技术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各省份的技术效率(见表4)可以看出,我国2001―2003年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2004―2006年呈现负增长趋势,而区域差异体现在3大地区不规则波动上。考虑到2003―2004年东部地区TFP下降的问题,追溯东部地区当期技术效率可发现其达到-50%的增长率,此为TFP下降的主因。

结合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数据,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效率的衰退。技术进步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中起着积极的提升作用。

2.2 外资与内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

根据国研网的统计数据,外商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中的投资占有相当大比重。本文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为内资、外资2部分考察TFP是否受到所有制类型的影响。

从表5、表6可以看出, 2001―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数据表现为:外资企业偏高,且其在大部分时间呈下降趋势;内资企业TFP在不同年份有增有减。将TFP进一步细分可发现内外资企业不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TFP构成中技术效率负增长,而技术进步变动均值大于1,外资企业的纯效率增长和规模增长均为负。这些企业必须调整规模及增加产出。

3 结论

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18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发现与2000年之前的关于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不同,呈现以下特点。

1)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2001―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呈现负增长趋势。从资本和劳动投入上可看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存量大幅增加,而劳动投入并未能够随之相匹配。这种矛盾表现为较快的资本深化过程,而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正是由于这一过程中资本代替劳动或者资本排斥劳动的结果。

2)从地区差异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在近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出明显的地区优势,其数据除2003―2004年外,均呈现按照年度上升的趋势。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体育用品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以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均值为比较指标,我国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70倍,是中部地区的21倍。这就解释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明显的问题。

3)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这是由于外资企业无论在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素质、技术水平,还是在资本与劳动的配合程度等层面上均高于内资企业。这种差距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上十分明显。内外资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后均呈现出技术效率衰退的特点,这说明随着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改革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效率的释放大大低于技术改革初期,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的经济性,以及技术的使用效率降低。

参考文献:〖JP〗

[1]李京文,齐建国,汪同三.我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与支柱产业选择[J].管理世界,1998(2):89101

[2]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4]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22(7):3742

[5]刘建翠.R&D和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4549

[6]高新才,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基于支撑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101107

[7]于剑.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航空公司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4750

[8]李荣富,王丽娟,曹雪峰.安徽对外开放、TFP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08,(11):1720

[9]鲁丽梅,李建梅.湖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9(3):6468

[10]连桂红,孟凤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931,38

[11]孙继龙.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210

[12]李建设,裘琴儿,童莹娟.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5991600,1603

[13]林建君,李建设.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71448

[14]王乔君.宁波市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现象及发展模式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3):111114

[15]宋狄雷.民营体育用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271029

[16]刘建刚,连桂红.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2224

[17]李冬梅.OEM商业模式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0):3740

[18]窦红,冯喜军.OEM商业模式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影响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6):1517

第7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体育 本土品牌 营销模式 创新

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注重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变革,这不仅由于体育事业潜在的精神文明价值,更是因为体育具有广泛的商业价值空间,带动了诸多投资者参与到体育产业经营中。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也吸引了国外体育企业,共同融入到体育产品的品牌推销,这对中国本土体育品牌无疑是极大的竞争压力。

一、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对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主导产业经营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商品贸易的金额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各个行业借助国际市场开辟了全新的经营模式。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为企业提供更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给本土产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竞争趋势严重,如表1。

从表1看出,2011年中国市场内,本土品牌以李宁、361度为代表,国外品牌以阿迪达斯、耐克为代表,中外体育品牌的销售业绩存在很大的差异,单从总营收额数据就可说明本土品牌的销售状况,远远落后于国外品牌[1]。尽管经济全球化为本土企业创造了更广的国际销售市场,但同时国外各种产品也开始涌入社会主义市场,两种经济体制碰撞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力。

二、本土体育品牌推广的意义

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选择消费时认这个产品,投资商选择合作时认可这个企业。面对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应立足于本土品牌价值的培养与提升,增强本土企业对抗国外市场冲击的竞争实力。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列举我国本土品牌在新环境中的经营对策,如:李宁、安踏、匹克、361度、特步、康踏,从营销管理角度提出本土产业品牌培养与提升的相关措施。做好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营销模式创新才能保持国内市场的优势,抵制外来品牌对本土品牌造成的冲击。

三、我国本土品牌营销模式的创新策略

品牌营销是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过程,是企业要想不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构建高品位的营销理念。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科技及高端质量,快速地占据了国内销售市场,给本土体育品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营销模式的创新改革,必须注重以下几点措施的应用:

1.品牌个性。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深刻认识到参与世界经济组织对本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体育品牌市场,本土企业首先要重视品牌个性的塑造,包括品牌命名、包装设计、产品价格、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形象风格、品牌适用对象[2]。例如,李宁品牌创建之初,凭借李宁本人在世界体坛的影响力,创建中国著名的体育品牌,这就是品牌营销创新的表现,也是中国本土品牌营销的成功典范。

2.品牌传播。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发展,人们看到了国际市场对国内企业创造的发展空间,带动了进出口贸易金额的持续增长。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大量地涌入本国,且凭借其独特的商品优势而快速地占据市场主力,这无疑对本土体育品牌销售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未来中国体育品牌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品牌传播是创新过程的必备措施,其包括广告风格、传播对象、媒体策略、广告活动、公关活动、口碑形象、终端展示,在国内外市场全方位展示本土品牌的价值,带动消费者参与购买的积极性。

3.品牌销售。面对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企业必须加快本土体育品牌的培养与提升,才能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占据主导优势。本土品牌销售创新,应包括通路策略、人员推销、店员促销、广告促销、事件行销、优惠酬宾。此外,为了避免外国市场对本土经营的恶劣冲击,本土体育品牌企业要建立切实科学的应对方案,包括队伍建设、营销制度、品牌维护、渠道管理、经销商管理[3]。体育产业需从市场行情出发拟定多样式的营销管理模式,避免本土体育品牌在市场上被国外品牌占据市场份额。

四、结论

本次以中国本土体育品牌及其相似的本土体育品牌为对比,从经济全球化背景认识了我国本土体育品牌在经营阶段面临的各种风险。面对国外品牌对本国造成的冲击,应从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入手,拟定更加科学的品牌营销决策。

参考文献:

[1]庞大庆.我国体育运动品牌营销策略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2011,23(6)

第8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1.1资料来源该研究选取新安气象站1979~2008年逐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以及逐年、季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资料。

1.2划分标准季节划分采用气象学上的标准:春季是3~5月,夏季是6~8月,秋季是9~11月,冬季是12月和次年1~2月;高温天数指气温≥35℃的天数,低温指天数气温≤-5℃的天数;无霜期指从春季的无霜日到秋季的初霜日为无霜期。

1.3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等方法。通过引入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来研究各要素的气候倾向趋势和变化幅度,并采用相关系数统计检验方法,检验气候趋势系数是否显著。

2气候变化特点

2.1气温变化特征

2.1.1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30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如所示。新安历年平均气温是14.3℃。从中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气温最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平均气温在平均值以上的次数越来越多,相对峰值和相对谷值都呈明显升高趋势;从90年代开始,波动较大,升温剧烈。新安近30年来,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拟合方程为y=0.046x+13.54,升温倾向率达0.46℃/10a,相关系数为0.71,高于中国50年的0.22℃/10a平均水平。

2.1.2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各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如所示。新安春季的平均气温是14.8℃,从中可以看出,新安春季增温比其他各季的增温都剧烈,波动也比较大,线性增温倾向率0.92℃/10a,相关系数为0.73,在四季中增幅最大。从9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上升速率加快,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春季气温平均值基本都在15℃以上。新安冬季气温升高明显(),线性增温倾向率达0.36℃/10a。新安冬季的平均温度是1.9℃,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冬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波动较小,80年代的平均温度基本都在2℃以下,1984年出现了30年来冬季的最低值;90年代的平均温度基本都在2℃以上,从90年代开始,增温速率加快,冬温显著升高,暖冬现象严重;进入2000年后,冬季的气温波幅远远大于其他时期,气温忽高忽低,说明新安在冬季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出现暖冬与冷冬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新安秋季气温波动较大(),虽然有升有降,但总体在波动中上升,增温倾向率为0.36℃/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39,与冬季线性增温倾向率相同;平均气温是14.3℃,与全年平均气温相同。由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新安的秋季平均气温基本都在14℃以上,呈稳定上升趋势。新安夏季气温波动较大(),平均气温是25.9℃。总体来看,虽然新安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增温倾向率为0.18℃/10a,但气温随年度变化的相关性还不强,尤其是从1997年开始,新安的夏季平均气温在波动中有下降趋势。

2.1.3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年际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如所示。新安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和12月,极端最低气温气候平均值是-10.9℃,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2007年最高值-4.7℃比1990年最低值-14.7℃高10℃。极端最低气温变暖趋势十分明显(),增温剧烈,30年来极端最低气温除1990年的特殊年份外,总体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拟合气候增暖倾向率为每10年1.06℃,气候趋势系数为0.5。新安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8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是39.4℃。新安1979~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年际变化中(),有升温趋势,线性升温倾向率0.26℃/10a。极端最高气温差异十分显著,1993年最低值36.6℃比2005年最高值41.7℃低5.1℃。与极端最低气温变暖趋势相比,极端最高气温趋势波动较大,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气温升高与降低的周期一般为4年。

2.1.4高(低)温天数年际变化特点。新安平均高温天数是15.4d,在高温天数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波动较大,1997年出现高温43d比1983年出现高温2d相差41d。新安1979~2008年近30年最高气温天数年际变化如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新安高温天数峰值升高趋势比谷值升高趋势明显,高温天数的增加也十分明显,高温天数线性上升倾向率为2.29d/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27。新安平均低温天数是19.3d,在低温天数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波动较大,1976年出现低温40d比2001年出现低温5d相差35d。新安1979~2008年近30a最低气温天数年际变化如所示,可以看出新安低温天数的减少十分明显,低温天数线性下降倾向率为5.11d/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52。

2.2无霜期年际变化特点新安平均无霜期是220d,在无霜期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波动不一(),在1979年到1982年间,无霜期波动较大,最大值在2006年的271d与最小值在1976年的195d的差值为76d。从1979年开始到1988年间,无霜期上升趋势比较稳定,是第一个高峰期;从1991年到2002年处于较低的缓慢地上升期;从2004年开始无霜期上升迅速,振幅增大。从无霜期年际变化的总体角度看呈明显性上升,上升倾向率为10.86d/10a,气候倾向率为0.55。

2.3降水变化特征

2.3.1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新安1979~2008年降水量的变化序列如图8所示,新安年平均降水量为646.3mm,降水量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明显减少,降水递减倾向率为3.97mm/10a,干旱化趋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同时还明显看出,气候变暖后,年降水量振幅的相对变率比气候变暖前有明显的增加,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新安年降水量变率增大,出现大旱大涝的可能性增加。就年代变化而言:80年代为丰水期,降水量比较稳定,高于平均值34mm,90年代波动中急剧减少,低于平均值44mm,为严重干旱期;2000~2008降水量比90年代有所增加,如果不考虑2003年的峰值,仍低于90年代的平均水平,其中,2003年的降水量是30年来最高,为严重洪涝年,使得10年平均值增大,其他年度降水量仍相对较少,干旱威胁依然存在。

2.3.2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新安1979~2008年近30a来各季降水情况如图9所示。新安平均春季降水量为126.8mm。从图9中可知,新安春季降水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6.87mm/10a,但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而降水波动性规律较明显,春季最大降水量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7~8年的周期性,最小降水量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5~6年的周期性。春旱现象越来越严重。新安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22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对全年降水影响最大。由图9可以看到:新安夏季降水同春季降水一样呈减少趋势,递增率为3.78mm/10a。虽然夏季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但夏季最大降水量波动规律性最强,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6~7年的周期性变化,最小降水量波动规律也相对较明显,在整体变化趋势中相对呈5~6年的周期性变化。新安平均秋季降水量为167.4mm。由图9可知,新安秋季降水略有增加趋势,其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降水波动规律也不明显,波幅较大,突变性较强。从2003年以来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新安平均冬季降水量为34.2mm。由图9可知,新安冬季降水略有增加,递增率为3.23mm/10a。由于冬季降水总量较少,故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影响不大。

3气候变暖对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气候是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气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着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因此,从农业的观点看,气候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以气候变暖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必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1]。因为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是太阳能量的转化和储存以及地球生物圈赖以生存和平衡的基础。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含量增加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温度升高、有效水分减少会抑制作物对CO2的吸收,进而减弱光合同化过程的强度。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发生变化。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升高1℃将引起农田蒸散量增加10%,地表流经量将减少62.9%,水资源总量将减少40%,土壤含水量减少10%,气温升高0.5℃耗水每公顷将增加30~75m3,加剧干旱的影响[2-6]。

3.2气候变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不定因素增多,气候变率加大、振幅增高,时空分布不均,气象自然灾害有明显的加剧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从新安的降水量来看,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明显减少,降水递减倾向率为3.97mm/10a,再加上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力加大,造成作物水分亏缺,产生严重干旱;②降水变率加大、振幅增高,在干旱发生频繁的同时会导致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自然灾害的加剧,甚至出现严重洪涝;③从各季气温变化振幅来看,冬季的振幅最大,正负差值达到4.2℃,说明在冬季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温度的不稳定程度有所增加,出现暖冬与冷冬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冬季的寒潮和雪灾也会时有发生,低温冷害和霜冻会给农业造成损失。④从增温速度和波动情况来看,春季增温比其他各季的增温都剧烈,波动也比较大,说明新安春季的倒春寒发生概率也很大,对农业影响更大。由于果树因气候变暖开花期提前,处在开花、授粉期桃树、梨树、核桃、苹果等抗冻能力下降,倒春寒不仅影响传粉授精,更严重会导致果树花朵冻枯脱落,产量下降。⑤从高温天数和最高气温变化情况来看,新安极端最高气温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高温天数以每10年2.29d的速度增加,说明新安炎热时间不断延长,干热风、热浪和酷暑的影响不断加大。由于作物生长对适宜温度、能够忍受的高温和低温都有一定的要求,超过上限的高温会使作物遭受高温胁迫危害,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大大降低,如果高温和干旱结合,就会导致植株大量失水,迅速枯死。夏季是苹果、核桃、柿子幼果膨大期,超过35℃以上的高温会严重抑制果实的生长发育,气温高达38℃以上就会对果实产生日灼伤害,使果实停止生长、枯死、脱落。

3.3气候变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气候变暖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异常高温会给粮食作物带来以下影响:①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热害,胁迫作物来不及灌浆甚至中断或终止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而提前成熟;②温度升高加速土壤中肥料的分解和流失,蒸散率增加抵消了原本不多的降水量,从而使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③较高的温度加快了作物的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使之来不及累积光合同化产物、充盈籽粒而提前成熟,导致籽粒不饱满或瘪粒而减产。玉米、高粱和谷子是耗水量较小的喜温作物,适应性强,气温升高对玉米、高粱和谷子产量影响不大[7];大豆是喜凉作物,气温超过25℃,就会抑制其生长,致使减产;小麦是喜冷作物,由于冬季变暖、寒冷期缩短,会使其停止生长的越冬期缩短。王石立等的计算揭示了气温升高时因蒸发变大而导致小麦水分亏缺情况,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农田蒸散量将大于当前气候8%~12%,以小麦拔节、抽穗阶段更为突出,由于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加剧引起的小麦减产值将比当前气候下大8%~20%,灌溉将增加25%~33%,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小麦可能增产,但灌溉增加使生产成本提高,而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水分胁迫加剧则将导致减产。

3.4气候变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害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高,其生理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环境温度低,其生理代谢弱,生长发育就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春夏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引发危害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春秋季温度升高,将延长害虫和病菌的可生育时期,有利于病虫害春季早发,冬季休眠推迟,危害期延长;而积温增加,可使1年中病虫繁育的世代增多,致使农作物受害概率增大;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植株中含碳量增高,含氮量下降,致使害虫的采食量增大,导致对农作物的危害加重。

3.5气候变暖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地球表面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取决于年降水、年生物温度与湿度3个要素。未来各类自然植被将发生明显北移,南方的热带季风雨林将逐渐引进,相当多的树木面临不适宜的新的气候条件可能变得更为脆弱,尤其是寒温带针叶林将向北移入,部分树种甚至面临濒危状态。气候变暖,降水不能保持与温度的同步增加,导致植被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供应不足,相当多的树种面临不适应新的气候条件,会变得更加脆弱、更易遭到病虫害侵袭。根据李英年对1987年以来黄河源区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分析,黄河源区下垫面蒸散量的加大使土壤向干暖化发展。这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十几年来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按9.506g/(m2•a)的倾向率下降[8]。

4对策与建议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流经、旱涝灾害频率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山体滑坡和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等。因此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探讨增强新安农业应变能力的对策措施,为新安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布局的调整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可供选择的对策方案。

(1)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业。

(2)水资源在减少,水需求在增加,水危机在加深。面对此环境,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集雨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力度,把开发空中水资源作为解决新安缺水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

第9篇:体育产业趋势范文

关键词:劳动需求;产业结构;就业

中图分类号:F0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121-04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5.1%,到2007年的时候,下降到11.3%,因此,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逐年地下降,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

在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9%,到2007年的时候,上升到了48.6%;与此相反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在2002年到达最高比重41.5%以后,在逐年下降,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这是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根据表1画出图1,可以鲜明地看到:近年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依然是依靠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变化趋势,本文根据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画出了第三产业内各行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图。观察1978~2007年期间整个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在1993年以后,各行业的比重变化趋势趋于平稳,因此1993年以后,我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稳定。

从1993年以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在逐年地下降,这些行业是传统的第三产业,它们产值的下降也是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律。

“其他行业”的比重在1993年以后逐年上升,不过在2003年以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在2003年以后没有进一步向更好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其他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是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新兴的服务业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一)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分析

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之前,首先对我国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做分析,然后再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各行业就业的影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见图3。

1993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1993~2002年的十年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下降,但是从2003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1978~2007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上升,而且上升非常地平稳,最近5年内也基本保持了1993~2003年期间的增长势头。因此总的看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来自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减少,也可以认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还是主要转移到了城市第二产业。

由于我国2002年的统计年鉴对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2003~2007年的数据和行业的划分都不同于以往的年份。根据我国2003~2007年的统计年鉴,得出我国最近五年的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的行业有:教育、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有:制造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升幅度最大,有近4个百分点,房地产上升幅度也较大,有近3个百分点。其他行业上升幅度都非常小,在1~2个百分点左右。

就业基本保持不变的行业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采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各行业的就业比重的排序是: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其中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六个行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近66%,因此传统产业的就业比重最大。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很大,但是就业的比重却比较小,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小,而就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用那个指标来衡量就业需求量的大小呢,以生产总值还是以就业量呢?

不同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地衡量各行业的就业大小,我们应该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衡量。本文使用各行业1亿元产值需要的就业人员(1人/亿元)来衡量不同行业的就业带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1亿元产值Li需要的就业人员比较多,那么,该行业的生产总值越大,对就业的带动力就越强。从图4、5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单位产值的就业需求量从1978年以来逐步下降,特别是1993年以来三次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图形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部门,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与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因此,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三、我国就业结构的偏离度

(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

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各个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画出图形见图7。

从就业结构的偏离系数来看,第一产业的偏离系数是负数,而且绝对值越来越大,特别是2003年以后,偏离系数越来越偏离x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第二、三产业的偏离度下降较大,如果仅仅从这一点观察,可以认为我国的就业结构是越来越合理了。但是,第三产业的曲线在第二产业曲线之下,而且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的趋势。

(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偏离度

2003年后,房地产业结构偏离度最高,但是除了房地产以外,其他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都非常低,这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没有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