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精选(九篇)

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

第1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第2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体系

一、政治教学课程缺乏核心素养的现状

1.政治教学课程内容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现阶段,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我国的政治结构以及政治体系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学生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2.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我国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政治最基本的原理与其发展规律。这样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整个政治体系,并没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去教导学生,所以,高中的政治教学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之中。

3.政治课程标准中缺少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议

我国高中政治标准中只针对政治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给出了相关建议,缺乏提高学生政治能力的建议。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应该针对核心素养提出建议,并要给出关于高中政治课程资源使用的建议,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要以学生素养为教学核心,科学合理地使用政治教材。

二、形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理念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为改革方向。所谓政治素养,实际上就是指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以及政治水平方面的内在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上去看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政治理论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政治课程教学能够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能够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具备各种素质涵养来应对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该具备政治思想、知识、理论、能力等。

三、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1.政治学科教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程目标方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形成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体系。

其次,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原来追求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形成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体系,将政治学科的教学课程内容分阶段、分层次,有明确的知识重点,以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要有明确的教学建议,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形成政治学科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2.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政治课程教学中,要以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能力、政治态度、政治评价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政治事实或者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与政治相关的现象等,学生对政治现象的关注可以促使自己进行实践,进而培养自己的政治观念、思想、能力等。

3.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一,教师要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相结合,树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对政治教材的详细分析,将核心素养观念融入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政治品质的人才。

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时刻关注国际发展、现实生活与政治的联系,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视角和政治思想去影响学生,实现教师专业提高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学科教学;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素养”即一个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公民的“素养”高低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国家与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素养是人在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创造,更要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变化,要求教育要培养能适应全球化社会信息时代的、有创造性、有个性、具有高素养的人才;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承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把知识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立德树人。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研究落实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方针的举措,修订高中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教育总体目标具体化,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一、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1、思定位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也不能抛弃基础性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植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2、思评价

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是可评价的,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科核心素养所讲的“素”,应该是一个量与质结合的因素。而各种评价与测量所构成的量化指标,最终归结为基于学科教育目的所实现的教育成果定性认识。我们要培育的那个教育对象,在经历了课堂之后,能够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

3、思实施

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来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也需要学生更新学习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其关注的焦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向了素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教学活动变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时刻体现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关切;学生的学主要体现为通过参与课堂呈现素养提升。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的教学过程,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是教与学的综合,也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素养的提升。

二、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方针

我国基础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正是为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会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各个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素养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个基本要点。其中,人文情怀的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学会学习”素养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基本要点。

2、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各学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学科特质而又含有跨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集中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3、落实和测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落实和评价学科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达成度,需要结合各学科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界定并描述了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者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素养所应该达到的水平。

第4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核心素养研究和培育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趋势。OECD的研究提出: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使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 ,以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包括使用个体的语言的能力、实用的 IT 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等。OECD提出核心素养有三个基本特征: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反思性;在变化的情境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的。[2]

欧盟的界定是:“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3]“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个体应具有的起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素质与涵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很明显突出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第二,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文化素养,也就是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是为了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复杂情境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指标。“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指标。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在严格意义上,核心素养不能说成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容易产生歧义。核心素养指向人本身,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及其程度或水平来衡量,核心素养不能衡量或修饰学科。[6]

学科以知识、概念、原理体系来表征,学科可以达成某些核心素养,但它不等于核心素养。学科包括核心概念、核心原理,但这不是核心素养。非要说学科核心素养,那只能理解为学生发展的学科素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宜说“学科核心素养”,但学科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意义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显然离不开人文W科,科学素养也显然离不开科学课程。只是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任何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学科都有其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

比如科学课程除了主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外,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其他素养如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发展。这就是共性贡献。特定学科的育人价值最重要的是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独特或个性贡献。比如历史学科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就是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贡献。[7]

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这是需要不断明晰化的过程。只有明晰本学科在特定核心素养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义,揭示学科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才能发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对指导课程改革、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据欧盟统计资料显示,欧盟核心素养提出后,对四分之三以上成员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些国家都实施了针对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和行动计划。

依照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程度不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核心素养体系在课程领域的应用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8]第一类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研制和开发,之后逐渐与课程和教学相融合的模式,代表者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等。第二类模式在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能力和素养,并指导课程的内容与设置,代表国家主要是芬兰。第三类模式,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单独做出规定,但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的许多部分都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宗旨,代表国家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核心素养对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使课程目标更清晰具体化

核心素养提出后,课程与教学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把教育方针中培养目标的内容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本学科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本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为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今课程实践中的最大难题就是知识太多,更新太快,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教要学,我们有太多的知识选择,但又感觉无从选择,很难选择,因为选择的依据并不清晰,“精选课程内容”往往成为空泛的口号。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如此感叹:教育内容的确定问题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和迫切。

我们总说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可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斯宾塞的这一问题成为百年课程难题:是杜威全力推崇的实用知识还是永恒主义精心遴选的经典知识? 是Know-what 的知识,还是Know-why、Know-how、Know-who 的知识?具体到特定学科中,是更多的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是更多的欧洲史还是亚洲非洲史? 是更多的陈胜吴广还是唐宗宋祖? 是更多的唐诗还是宋词? 是更多的鲁迅还是胡适? 是更多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

OECD依据知识的表现层次对知识进行了新的分类:(1)Know-what,即关于简单数据与事实的“知道是什么”型知识;(2)Know-how,即关于技能方面的“知道怎么做”型知识;(3)Know-why,即抽象的、解释层次的“知道为什么”型知识;(4)Know-who,即“知道谁有知识”型知识。

让哪种知识在多大程度进入课程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什么让情况更为复杂?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创造的知识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传播,知识无限,生命有限,学校生涯更有限,解决“生有涯”而“知无涯”的问题显得极为实际和迫切。

传统上,我们是依据学科逻辑来确定课程内容的。以学科知识结构及其知识发展逻辑为依托的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材编撰,路径相对明确,但内容选择的困难程度日益加大,内容越选越多,所选内容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却没有保障。

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也即转向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和提升核心素养的那些知识,这样才能解决内容精选的问题。在突出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材编撰,将从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路径,转向兼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依据的路径,这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更大,更明确,更有保障。

比如,在英语学科,如果只是学习翻译,那么确定教科书内容――翻译材料――可能更纯粹的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相对容易。但假如涉及核心素养,涉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那么确定内容的依据就要有所变化。此时的课程内容的确定既要依据学科因素、遵循语言学逻辑,也要考虑素养因素,遵循核心素养发展的逻辑。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内容既能够较好地实现语言的目标,也能够充分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目标?

又比如,依据学科价值,物理课程对于地心说、日心说的内容的确定并不困难,重心是关注这些知识本身的呈现及其如何被学生真正掌握。而依据核心素养的价值,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基本知识点,还特别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真正领悟科学家不迷信不盲从,献身科学,为真理而执着追求的品质,培养物理课程追求的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一核心素养。这才是我们特别需要的、唯一不变的贯穿所有时代的高F品质。那么,如何确定体现这一特殊要求的内容呢?在这一意义上,课程内容的核心素养的价值甚至比学科价值更值得期待和关注,也更具有挑战性。

判断某一内容的价值高低,既要看它的学科价值,还要看它对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我们既要依据学科内容价值来确立课程内容,又要依据核心素养价值来确定课程内容。

(三)核心素养能够引领教师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师在厚重的书本和习题背后,在置生命而不顾的分数背后,看到了明确的让人成为人、以教育来成人的目标。目标在前,知识为我所有,知识助我成长,用教材教、高效率的教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以往我们总在追求和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我们获得了有效教学的美誉,但本质上我们并不追问自己辛辛苦苦的有效教学是为了什么。我们越来越被每个极小知识点里层出不穷的可能的考试信息绑架,我们获取它,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如此。这种教育下,孩子们被培养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本领:应考能力出奇的高。但核心素养呢?做人的本质呢?

比如我们有效地让学生十分正确地掌握了低碳生活的知识,但他的日常生活可能完全是反低碳的。我们有效地让学生知道人生而平等、生命至高无上、自由至高无上的道理,但现实中他们完全有可能对此不屑一顾。

我们打造了众多高效率的课堂,但我们并不追问自己辛辛苦苦的高效教学本质上是为了什么,为了考试分数吗?我们教学生知道并懂得低碳生活的准则,但显然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自觉、自主、自发地把这些准则应用于自己的全部生活之中,甚至能够影响身边的人。这就需要设计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第5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 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04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深入认识地理学科,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有重要帮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任务落实在每一节地理教学活动中来。由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笔者同样有心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出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目标之中

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堂地理课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与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殊途同归,因此,教师可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中来。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可谓是教学的指向,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离不开对教学大纲的参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要想在地理教学中真正落实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责无旁贷地需要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性的目标,在教学中都应该得到体现和落实。但是并不是在每一课中都需要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逐步达成。

例如,“关于人地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比较从现象中总结归纳一般规律,并运用抽象的地理知识对现象做出科学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关心环境,热爱环境。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该三维目标指向的就是高中生地理的人文素养、地理技能和地理科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力争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由此可知,明确并实现教学目标是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二、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应在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应该同时注重教与学这两方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长期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在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更突显,学生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导致教与学失调。新课程改革较好地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正力图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调和,实现教学相长。其实,新课程标准给教与学作出了较好的诠释,教师的教旨在引导学生学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优化学生的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将学生的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先搞清楚二者之关系,在教学中才会更加注重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相比,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发现问题、自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总结学习经验。而教师则应该着重于引导组织,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搭把手”“使点力”。

比如,笔者考虑到《大气的运动》这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因此,首先是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接着,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出教学的重难点。毕竟只有将教学重难点解决好,课堂教学才算成功。笔者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过教学反思,经过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热力环流的效应,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讨,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总体而言,实现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创新化教学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的创新。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甚为重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考试对学生的考查越来越高。比如,高考地理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以纯粹的地理知识为主,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性能力,也就是在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考的压力导致教师“越俎代庖”,做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做的工作,教师直接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又将其生硬地接收。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少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思考探究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较难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和素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运用。而新课程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和启发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将理论实践化,推动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城市的兴起、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与学生的生活极为密切,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查阅、了解相关资料。笔者就将生活化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比预期好,足以说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有利。

第6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的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但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也开始强调核心素养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十条措施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2012年,北京教科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研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7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学科能力标准及教学指南;2015年又出版了《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丛书》共19册。

近年来,北京市还依托成熟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利用教科研院所广泛、开放的教研体系和合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建立起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2013年,教育部启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从国家层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及相关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北京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4年10月,为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北京市教科院还与培生公司合作,举办了为期3天的“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和评价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训会,来自北京市10个区县和20多所中小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近80人也到会聆听。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禁止小学阶段进行统考、统测;并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物理、化学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本次教改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北京中小学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第7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含义

纵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过程,"双基"―"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中凸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聚焦性。当前,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热点,教育工作者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而数学素养和核心也具备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这一层面上看,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必备品格中涉及到联系、语言、量化、综合、反思,而关键能力主要指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具体化

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一向多发展,提高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整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体系要具备完整性,丰富课堂教学环节,从课前引入到课后反思巩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浅显易懂到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整个课堂教学体系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丰富学生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数学素养,进而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

(三)操作性

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积极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感受数学

人文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从数学素养开始着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教学理念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人本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落实核心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和收集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实现核心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将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解各个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服务于教学目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要将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目前而言,最常见为信息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软件开发网络课程等形式。

(三)完善教学内容,贯彻数学思想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得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观察,善于用辩证性思维看待数学问题,丰富解题技巧,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掌握基础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中可以自动检索网络体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本文以小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一课为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有自然数知识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丰富学生自然数的认识,明确自然数之间倍数和因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每个自然数都有不同个数的因数,为以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通分、约分和分数加减作必要的准备。本节课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二是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三是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探究

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两对父子去吃饭,每人用一个碗,可只要了三个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相互依存关系,为倍数因数的理解打下基础。在探究环节中,教师要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播放,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并出示实例,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观察与比较,为因数探究指明方向。学生寻找因数的方法有很多,既有根据乘法算式想,也有根据除法算式想,但沟通方法之g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一对一对"找的,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这有什么好处呢?".经过这样从不同到相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学生的思路也因此变得清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三)教学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第8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企合作;药学类应用型本科

1药学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内涵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相较于老牌名校,存在办学历史短、整体实力欠缺等问题,但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不仅承担着立德树人,创新科研等职责,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校提出的新要求。现今大多数应用型高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效仿老牌高校,重理论轻实践,药学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种模式并不符合药学专业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毕业生往往欠缺行业竞争力,就业压力大,企业缺乏可用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本校实际,以药学专业核心素养为依据,培养“六星药剂师”为目标,建立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需要为导向,培养学科底子扎实、知识能力全面、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胜任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充分整合大学、企业双方资源,进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标,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主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产学研平台建设、校企融合、订单式、工学交替、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具体内容主要集中于:教学实践基地、科技项目合作、科技平台共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和企业技术核心骨干人才互聘、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测分析和信息资源情报互享等。通过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既能有效提升药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解决学生培养与就业错位的两难问题,又能增强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大大缩短其岗位适应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换言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校企结合提高药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解决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

2校企合作优化药学类应用型本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培养是校企合作解决药学人才供需错位的基础,同时校企协同发展也是优化药学类应用型本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保障。只有充分了解企业、行业需求,才能将学生发展所需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打造适应行业发展的关键人才。可见药学类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过程应有企业、行业深度的参与,通过校企双方协同发展,深入合作,解决药学人才供需错位的困局,可从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着手,保障核心素养培养。

2.1融合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起点和终旨,其定位是否科学、准确、合理,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质量和达成度。药学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邀请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明确毕业能力与核心素养要求。此外,还要建立毕业能力、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映射关系。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品格和能力往往与课程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某一课程可能渗透多种核心素养,而同一核心素养也可能存在于多门甚至全部课程中,素养与课程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立足行业发展特点,明确学科核心素养,设置更加科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面向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明确各门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与毕业能力、核心素养的直接关联,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有效调动其教学、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根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将知识技能、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在学习知识、实践技能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岗位竞争能力。这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

2.2彰显核心素养的多元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项目,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则承担引导者的职责,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这种任务驱动式的课堂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摒弃了传统式课堂教师滔滔不绝灌输理论知识的模式。这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同时,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有利于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感。这种课堂模式,更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规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训环节的设计、开设可以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如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场景和过程。学生在参与中,不仅能够体会课程在岗位中的定位,提其高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应用于未来工作中。

2.3保障核心素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模式是否有利于推动药学类应用型本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能否在现今多元职业环境和复杂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需要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制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且具可操作性的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该体系应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本,保障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涵盖药学毕业生所需专业能力、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生存素养等指标,体现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能力。

3结语

第9篇: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以下简称“贺家土小学”)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老校。近几年来,在学校“知行合一,精微至大”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倾心于国学教育的研究和信息化校园的打造,致力于“现代人”的培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现代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通过哪些课程来培育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

一、基于人的现代化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思考

教育现代化是目前全球非常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对教育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始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十多年来,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深化,正努力朝着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我国教育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迈进。

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即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促进人的发展。或者说,教育现代化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教育为建设现代国家服务、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也必须通过培养人即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去间接实现。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

而人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人”变成“现代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现代人,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打上现代精神的烙印,是否具有现代的精神气质。

现代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平等开放。秉持民主平等观念,认为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尊重他人人格,能尊重并宽容不同看法。心胸开阔,乐意接受新思想、新经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而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独立自主。表现在独立做决定、独立解决问题,不过多依靠依赖他人,尽量少受别人的影响,有个人主见,独立于传统权威,不人云亦云。第三,乐观进取。对人对事都持乐观的态度,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如相信个人努力可以克服恶劣环境,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过上幸福生活等。拒绝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采取被动、顺从和宿命的态度。第四,科学理性。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探求未知世界并寻求因果关系。不信鬼神,不把一些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能理性看待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相信理性的力量,并积极运用理性去积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即“现代中国人”。基于以上认识,鉴于贺家土小学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在“办具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们把“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力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和国际相结合。具体而言,该育人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①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③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自主学习者;④具有创新意识、勇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这四个目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哪些素养、特别是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指向“育人目标”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的核心素养的高低。那么,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呢?于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启动了“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发起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之后,欧盟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以及日本的研究报告《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等,都体现出社会变革对于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的呼唤。

因此,可以把核心素养简单界定为“21世纪关键素质”。这些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21世纪,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培育现代人,落到最后就是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21世纪这个新时代现代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为了让育人目标有更清晰的指向性,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传统,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入手,从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初步提出了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即创新与实践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信息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身心素养、审美素养。这六大核心素养互相关联、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见图1)。

图1 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

学生核心素养图采用同心圆形图表示,共分为四层,这四层分别是:

第一层:学校育人目标――“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第二层:学校育人目标的四个维度。

第三层:学校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

第四层:各类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贺家土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的达成目标如下:

(1)创新与实践素养。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国民素质也是我国学生素质的最大短板。2015年全球各国创新能力排名,韩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我国排在第22位。就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而言,日本到2015年共有21个科学家获此大奖,中国到2015年才刚刚实现零的突破。这种差距,是创造性的差距,也是主体性整体的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发展,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发展”理念实为我国最需要的发展理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新命题,创新与实践素养成为学生一项必不可少的素养。

我们的学生应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实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2)公民与社会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成为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同时,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因此,我们的教育既要让学生扎根中华,又要面向世界,做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学生要有诚信友善,尚礼谦和,崇德弘毅的道德品质;要有坚守担当、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要有热爱家人、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球化意识与跨文化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的国际视野。

(3)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的一种更高要求,也是人们在信息环境下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的学生应具有信息意识,具备对信息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媒体工具,能有效地选择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数字化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改进学习途径,提升学习力。

(4)终身学习素养。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素养,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的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大胆质疑和反思,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学习;能把学习所得充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5)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之基础。

我们的学生要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练就强健的体魄;要有乐观的心态、阳光的心理,要热爱生活,学习微笑,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具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险有逃生自救的能力;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坚韧、拼搏、竞争、友善、合作、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6)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源于我校校训“求真、至善、唯美”的最高美学境界。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意识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应能感受和追求各种美好事物,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知美和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具有艺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艺术表达的兴趣和创意表现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升生活品质。学校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能有效促进教育从过去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生成。同时,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既指向学校育人目标,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搭建了载体和平台,又为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构建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习得的,是可教可学、可培育、可塑造的。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探索并构建一个适合学生需要和多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学校现代课程体系(见图2),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提升年轻一代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1. 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从“知行合一,精微至大”的理念出发,遵循儿童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着眼于“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的培育,构建了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和特色课程四大类的现代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素养的根本途径,包括五大领域,即品德与社会、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它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认同、公民道德、全球意识、语言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等。

拓展课程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是基础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分为四大类,即阅读类、创意美、情趣类和健身类,指向的是阅读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和身心素养。

实践课程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体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特色课程满足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校育人目标的需要,分为国学课程和国际课程。主要指向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培育。

总之,学校现代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力图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之中,既扎根中华,又面向全球,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成就具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2. 课程的实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贺家土小学课程的实施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蓝本。我们以此为框架,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创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但国家课程具有普适性,很难顾及到地域、校情和学情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必须校本化,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于是,我们在学习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选择、处理、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会以教材为蓝本,选择相关的文章予以拓展和补充,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

在学校课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课程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也非常喜欢,对于这类课程,学校会对它不断地修订、优化和完善。相反则予以淘汰。比如,主题突出的校园节日课程,凸显学校国学特色的经典诵读课程,注重实践的绿色营地训练营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象棋围棋课程等,这些课程消除了学科边界,拓展了学习领域,注重了“大综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受到学生的欢迎。

另外,我们还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开展了“基于信息环境下多元分层个性化作业系统”的深入研究。该作业系统根据不同学情对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业。系统监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产生自动评价与解答提示,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作业与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链接,学生可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2)国学课程的特色化实施。自2009年学校将“培育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以来,国学教育逐步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品牌,国学课程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了国学教育特色课程群,促进学校国学教育的不断升级。通过环境、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文化、传统体艺修养等课程的实施,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学生对国家认同感和为国家奉献的决心,从小让学生扎根中国魂,打上中国印。

注重环境熏陶,认同民族文化。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增强学生的情绪能量和认知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形成无形教育力量的教育环境,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和领域。贺家土小学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入手,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形成了“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学海和玉笋雕塑),三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文化长廊),四馆(国画馆、国文馆、国风馆、国乐馆)的国学特色文化,让学生“浸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诵读文学经典,感悟国学魅力。中华文学经典丰富立体,博大精深。少年儿童阅读大量经典,定能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他们的自豪之情。我们按照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论语》,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等纳入课程之中,让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文学韵律,感悟国学魅力。我们还把《千字文》的诵读融入到段位拳中,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体验中华拳术的特质,感悟中华武术的精髓。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课程和评价设计,如除了该校本课程开课的时间外,还安排了“一日三部曲(晨诵、午练、暮省)”中的15分钟的晨诵,主要是诵读经典;学生在“学校楼层开放图书柜”和“班级图书角”进行阅读,解决了以往学生受阅读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设了国画、书法、围棋象棋、武术、民乐、手工制作折扇、脸谱、灯笼以及传统节日等校本课程。为使课程深入开展,我们还充分开发了国学课程资源,如中国饮食文化、民族服饰文化、中国瓷器、汉字发展史等丰富的资源,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生成二维码,形成我校独有的《国学》网络课程,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极大积淀了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为学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另外,我们还把传统文化内容与教育实际结合的相关主题,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汉字五千年》《国风》《我是谁》等大型文艺节目,让孩子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式。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育出核心素养的。于是,我们从区域层面出发,整体性推进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芦淞区主体性课堂指导意见》和各学科主体性课堂评价表为蓝本,通过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主体性课堂督查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主体性课堂的落实。因此,我们必须从关注教师的教中走出来,聚焦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趣状态、参与状态、交往主体和思维状态等,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继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