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

第1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优良家风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49

1传统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1传承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一致性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父辈们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上,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行为处事的风格和特点。而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由此看来,家风的形成以及家风的传承都离不开每个家庭中“现实的个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交流互动,引导大学生吸纳认同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

1.2传承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契合性

一个优良的家风会对家庭成员的品行产生着润物无声的影响。正如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那么一个拥有优良家风的家庭或家族,往往伴随着一个良好的家教,旨在培养其家庭成员如何立德立身,向善向美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而营造一个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在此基础之上,将爱家之情升华为爱国之情。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通过各个阶段、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由此看来,传承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存在着契合性。

1.3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互鉴性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优良家风的传承离不开“上行下效”的道德教化即家庭中的长者、尊者通过自己良好的品行以及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规、家训、家约等系统的家庭道德规范对家庭成员实施教育影响。换言之,治理好家庭的法宝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风化”的潜移默化以及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教育方法强调自然的变化,是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达到自身的内在认同,从而形成内在推动力。而我们常说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真情感染人、以理性说服人、以行为引导人、以规范约束人、以环境影响人等,都是用来教育人、影响人的方法,这与传承优良家风过程中的道德教化存在一定的互通性,两者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可以互相借鉴,对教化主体实施影响。

2传承优良家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优良的传统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以优良家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爱国忠诚”是优良家风的内涵之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也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弘扬优良家风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孝”、“仁爱”也是优良家风内涵的应有之义,《孝经・圣治章》有云:“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爱自亲始,在家庭中培B大学生仁爱的品质,学会推己及人,使其懂得在养亲敬亲的同时,也要关爱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更应该将这份爱惠及全社会。这样的仁爱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从小树立友善待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拥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2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传承优良家风,以家风带动良好社风、世风的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和谐校园的形成,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良好的环境既是一种有形的,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一个拥有优良家风的家庭、家族必定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治家格言》中说道:“家门和顺虽粗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空无余,自得至乐。”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曰:“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优良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建设一个合乎人性的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

2.3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纵观几部著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无不涉及到个人修养,立德树人的训言,《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例如优良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孝的思想内涵。《孝经》中记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见孝的教化功能较大,孝是德之本,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作为人的根本,它是道德的基础,教育的核心。孝不仅仅是善事父母,还延伸出了更多更深刻的道德品质,比如说:“仁、义、礼、诚、勇”等。此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全体公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家庭美德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敬老孝老,敬老孝老被当作每个公民的道德品质塑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美好的品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孝作为传承优良家风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大学生敬老孝老道德品质的培养。

3优良家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3.1将学校视为家风教育的主阵地

教育者要全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认识论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体现。各高校应该做好大学生素养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养和做好调查的前提下,科学的运用教育媒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如制作好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情景再现,排练小品短剧。另外,再巧妙地将优良传统家风的内容融入学校课程中,比如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时候,教育者可以着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优良家风文化进行阐述,从而提高对优良传统家风的认知。

“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随着时代变化发展,“90后”大学生也呈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问市,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高校何不利用好网络资源,积极宣传优良传统家风文化,如建立优良家风文化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根据当下大学生的特点,打造学习优良家风文化多样化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学习优良家风的内涵和增加学生的认知,也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

3.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注重言传身教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其次,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树立平等的意识,平等意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后,家庭教育应该严爱相辅,既不能过分的溺爱,也不能异常的严厉。过分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骄纵蛮横的性格,异常的严厉,孩子往往养成叛逆或者胆小自闭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敬老孝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教育孩子善待家人,处理好夫妻关系,不要把不良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幸福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定能养成好的道德品质。

第2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法德兼施;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22-0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新加坡是世界最廉政的国家之一,并且同我国有着相似的国际背景和文化根基。因此,其成功的治国治政理念——法德兼施思想自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新加坡法德兼施思想的形成背景

新加坡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于1965年8月9日独立。作为一个后起之国,新加坡没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集中、统一,那就是灌输“国家意识”,形成“共同价值观”。在实施这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新加坡形成了法德兼施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首先,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背景。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中华人占70%以上,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等。多元种族导致新加坡呈现出信仰、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种族矛盾和宗派纷争时有发生,因此统一国民思想,避免冲突,淡化移民对移出国的认同和归属,加强对新加坡的认同和归属成为新加坡的首要任务。建国之初,新加坡政府及领导人就意识到,多元种族、移民社会的现实导致国民国家意识淡薄,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事。当时总理李光耀就强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复合民族的国家。我们不分人种、语言、宗教或文化上的差别,而将他们融汇一致。”[1]80年代后,继任总理吴作栋更加强调国家意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要把我们的价值观念提升为国家意识,并在学校、工作场合和家庭中教导,使它成为我们的生活指南”[1]。在国家领导人的指导思想下,新加坡大力弘扬东方价值观,即主要是借鉴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是人们日常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八德”中的“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培养国民对新加坡的强烈归属意识和热爱新加坡的浓厚感情。李光耀将“八德”作为治国之纲,这即是新加坡的以德治国。

其次,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新加坡资源贫乏,为快速崛起,新加坡在建国之初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国民道德滑坡、个人主义盛行,新加坡面临全盘西化的危险。70年代,国家领导人开始醒悟,发现了一头扑进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弊端,于是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新加坡政府认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除了向国民进行国家意识的教育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法治和社会政策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具有较高文明水准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创造性地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了详尽的且极具操作性的法律条规,自此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法德兼施的改革历程。

二、新加坡法德兼施思想的特色

1.借鉴儒家文化,确立共同价值观

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面对东西文化双重交汇的影响,新加坡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倡导东方价值观[2]。所谓东方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新加坡将儒家倡导的仁爱忠孝等思想发展为新“八德”,并作为本国的治国之纲,以此来培养极具凝聚力的国民,灌输“国民意识”。同时政府及国家领导人考虑到移民社会和多元种族这一事实,注重凝聚全国人心,求同存异,确立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力求通过人们都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来构建一个具有道德意识和凝聚力的社会,号召人们做“新加坡人”,大力弘扬“新加坡精神”,使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增强社会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加坡道德教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应的政策、规章制度,为道德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渐进式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渐进性,重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学校课程安排由浅入深,生动活泼,注重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如小学开展的《好公民》课程内容,一至三年级,以连环画为主;四至六年级,以生活实例为主。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也大大增强了其实效性。

为了更快地提升本国国民素质,新加坡政府认为,必须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即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学校能教育个人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家庭能塑造一个人的基本品格,社区则能强化和巩固个人的道德价值,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培养出个人的高尚道德。李光耀指出,国以民为本,有国先有家,家庭观念稳固,等于为国家凝聚了力量,故此新加坡政府在“共同价值观”中提到了“家庭为根”的内容,认为只有重家庭、重亲情、孝父母,才能守纪律、忠国家和社会。此外,新加坡还十分重视社区建设,通过开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邻里之间感情得到加深、信任有所增加,实现了从家到社区再到国家的层次渐高的团结。

3.推行道德法治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奖惩机制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现实可操作性很强的法律条文,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呈现法制化倾向。同时,人们的一些日常行为也被纳入法治化范围,通过这种严厉泛化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为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个优化的法治社会环境,使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朝着秩序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这一机制有力地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维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权威。

新加坡政府将道德法治化这一政策,起到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和高度的思想震撼,以法制作基础和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同,起到积极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还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为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不仅十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极力培养公民对“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意识,而且也十分重视法制教育,以求更好地保证和推进道德教育,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使其朝着秩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新加坡法德兼施思想实现了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新时期这一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重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加坡倡导东方价值观,特别是对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并且把它作为学校的重要课程来传授,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教育国民,实践证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理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辉煌。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因而,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动权、发展权,重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加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新加坡的实践证明,思想道德建设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法制化,以法律促德育,创造了有利于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在新加坡,从上到下,人们已形成强烈的法治意识。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与这一变革应运而生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权利意识、道德意识发生了急剧变革,仅仅依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思想明显力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德法一体”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法律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法纪的“他律”来提升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3.构建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公民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将法律和道德相结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国历来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新加坡政府不仅重视学校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并通过立法将家庭道德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以强化公民的家庭意识和责任,同时开展社区精神教育,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当作由点到面的重要环节来抓,定期开展社区文明礼貌活动来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信任,加深邻里感情。我国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但对家庭和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近些年我国出现一系列家庭伦理道德问题及社会冷漠度加深问题。因此,必须构建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模式,将家庭、社会与学校紧密联系,形成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的道德法制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培养公民在法制约束下的文明行为习惯,为我国法德兼治的治国方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缅甸;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启示

思想是行为的向导,有什么的思想就会有相对应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意识作为行动指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塑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通过个体的培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人才,从而实现国家目标。

一、缅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伦理思想教育

缅甸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原始的思想教育是伦理思想教育,可以说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伦理思想教育演变过来的,可以说其伦理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历史沿革下来的轮回报应教育、礼节教育、家庭关系教育这些伦理思想。

首先作为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缅甸宣传的是佛教的轮回报应学说,认为今世的所有行为的善与恶决定来世的吉与凶,罪恶的行为将受到惩罚,善良行为将得到幸福作为回报。通过因果轮回伦理思想教育使得人们心有“积善人生会有善报,来世会有善报”的思想意识,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把缅甸塑造成一个充满善良之心的国家。其次,在缅甸人的日程生活中有一套完整的礼节。缅甸伦理思想教育中重视礼节的教育,就是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合乎缅甸风俗的礼节教育,让学生们心中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礼节体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国家的富有特色的礼节。最后,在缅甸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里,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尊老爱幼,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维护父母的尊严,继承父母的优良传统。通过良好家庭关系教育,营造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父母的安享晚年;有利于传统美德的弘扬;最终有利于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政治观教育

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沿袭了其具有悠久历史的伦理思想教育,还根据时展的需要增添新的政治内容,体现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如爱国主义、民族平等和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和人本思想教育等新内容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种整合社会意识的黏稠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得整个国家人们都具有一样的社会意识,这种感情激励学生们为了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一切力量,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还可以给外界一个反侵略的信号。民族平等和团结教育,“联邦不分裂、民族团结不破裂、稳定”不仅是缅甸政府的责任,更是子孙后代要承担的历史重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民族之间平等和团结的思想融人民族的意识形态中,有利于处理缅甸民族之间的分歧和增强民族之间互相信任。法制化教育,通过法制化教育使学生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法制化教育有利于加强缅甸人民的法制意识,有利于构建一个法制社会,促进缅甸的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政府提出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缅甸改革的目标,因此政府要关心人民,与人民沟通、合作。出台了“扶贫与经济发展框架”和提出“人民梦”这个概念,通过人本思想的教育让缅甸人民真切感受到政府对其重视,并承认政府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取得民心的治国方针。

(三)人生观教育

缅甸的人生观教育包括坚强勇敢精神教育、认输、不争品质教育、待人之道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缅甸国名梵文意为“坚强、勇敢”。坚强勇敢成为了一种传统精神文化,坚强勇敢是一种人生品质,其有利于个人和国家生存与发展。当前缅甸政局不稳定,而坚强与勇敢可以让他们在任何境遇中都有一颗不被挫折打倒的心。对于胜败,缅甸人认为“服输是心灵的凉药”,鼓励人们要学会认输,敢于认输,认输是可以让人心情安宁的良药。缅甸人推崇的是“服输、不争”,在缅甸认输与不争是一种宽容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可以太过计较输赢,这符合佛教所宣传的教义。待人之道是人生之道,生活之道,智慧之道,也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基础。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待人之道就是教育学生掌握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原理。甸人认为良好的待人之道不仅可以使人幸福还可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缅甸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让他们在新时代下学会利用宪法保护下的公民权利,明确自己作为缅甸人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这个国家的人民都有社会责任感,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发挥全民力量发展整个国家。

二、缅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作为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是缅甸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对其人民的精神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佛教学说和教义渗透在缅甸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社会也将对佛陀虔诚的程度,修行积德的数量作为一个人道德高低的衡量标准,缅甸伦理道德观念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渲染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传统的寺院教育至今仍是缅甸教育的一部分,缅甸僧人的文化素质很高,教信徒识字读书和做人的原则,高僧们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教育人们平时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们关注政治时事。受佛教的非暴力观念的影响,缅甸人民喜欢用比较平和和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受其反应佛教教义的伦理道德思想影响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政治教育三者密切结合

从古至今缅甸人民一直都推崇因果轮回报应学说,并且很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恭谦礼让和注重礼节,这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传统习俗至今仍然影响着缅甸的人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缅甸人们的思想也跟着不断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在这个新的大背景下,缅甸的伦理道德教育也与时俱进,为了适应社会与人们的发展要求,不但延续自己伦理道德中的合理部分而且不断注入新鲜的符合时展需要的因素,人生观和政治思想的教育被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前,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家庭、寺院、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缅甸充分地利用家庭、寺院、学校和社会这四种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家庭,人们从小就受父母对传统伦理思想道德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对于信奉佛教的缅甸人们而言,通过佛教教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主要阵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在其他的专业课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相结合,更具有理论基础。由学生家长、本学区的企业家及有经济实力的校友组成的学校后援会是缅甸教育的财政经费重要来源之一是。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大阵容的有效组合促进缅甸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缅甸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注重善良教育

善良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充满善良的社会人们才能相亲相爱,共同努力,为自己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基础,一个充满恶意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最基本的爱和信任,那将是社会倒退的前奏,甚至会走向灭亡。缅甸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非常注重善良教育,通过教义教诲大众要行善积德,善待他人,多做善事。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中受到很大的熏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却也出现很多道德缺失的现象。在物质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受个人主义和利益主义的影响,人们善良的本性慢慢被侵蚀,一个缺乏善良的社会并不是教育的初心。为了营造一个人人都拥有善良本性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生命的角度进行深刻反思,以感恩之心面对人、社会和自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善良教育对于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谐的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善良的品德,善良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推崇。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把善良教育作为人们其他崇高品质的基础,对青少年进行善良教育不仅是其道德发展、性格完善的重要方式,也是贯穿其一生的道德信仰和做人准则。

(二)坚持与时俱进

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其内容和载体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符合时展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要继承下来,同时也应该产生新的内容。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新载体也层出不穷,以前的黑板和粉笔时代被现代多媒体所代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运用现代媒介更加能够吸引学生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内容还是载体都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道德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总是同一切生活领域的行为方式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解决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思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新的时代条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才能使其走得更远,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永远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失去其该有的影响力,最终人们的思想将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实现。

第4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调查表明,新世纪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

四、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 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第5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治国的提出,国民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法”,法制社会,人们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法律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法律调整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规矩”。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外交往上,法制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规范。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知法懂法,不仅是振兴中华、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发展、维护人类和平的需要。党和国家从来都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全国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更是将青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然而,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约占65%,尤其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中学生预防犯罪法律教育的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违法犯罪;普法教育

一、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学生普法教育的要求

(一)依法治国中普法教育的基本概述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也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度,其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前,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犯罪年龄、多元化犯罪类型、成人化犯罪手段的发展态势,青少年犯罪率逐步上升。在校学生犯罪突出,一些特殊青少年群体如聋哑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犯罪较多,数量多、蔓延大、危害大的青少年犯罪,俨然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亟不可待,法制教育对于帮助中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对中学生普法教育的重要性

法治社会要求当代每个公民要有一定的法律素质,懂得遵纪守法,才能更好地顺应和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律素质的高低依赖于法制教育,尤其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中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关乎着国家依法治国的进程,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对中学生的普法教育,可以使得他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识善恶,明是非,学法懂法,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为了能更好地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也是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时代重任将落在青少年身上,为了更好地肩负重任,中学生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需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因虽然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但普法教育形式化、法律教育认识不足、正面宣传不到位、现实生活中的消极影响,使得法制教育仍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现实中,14-18岁青少年案发率较高,并以侵犯财产性犯罪及犯罪居多,而团伙作案数量剧增,青少年犯罪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也是主观、客观因素相互作用:

(一)自我约束能力低

中学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而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学生,其心理变化主要变现为:交往需要增强,求知欲增强,富于幻想,喜欢刺激,虚弱心强,模仿力强,易接收暗示,易于冲动,认识问题片面、直观,缺乏分析、判断能力、身心发展不平衡,这些因素都使得青少年对于抵抗不良信息干扰的能力脆弱,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一旦受人唆使或在不良信息刺激,就很容易出现越轨行动,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家庭教育的失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学生最早接触的“小社会”,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是最为深刻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家庭环境是否健康发展,与父母对家庭的态度、责任,及对子女的教化,都与青少年自身言行和性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适当,自身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环境融洽,则其对子女的正面影戏较大,子女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反之,若子女受到家庭负面影响大,其实施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加大,甚至导致直接犯罪。近年来,离婚率直线上升,单亲家庭的增多使得孩子成长环境先天不足,一些家长行为不检点,涉“黄、赌、毒”等,或过分溺爱或家庭暴力等,都大大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使得子女形成人格,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导致中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网吧、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等文化市场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经营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黄、赌、毒”、封建迷信、充满暴力、凶杀、色情的书刊、音像制品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不正之风等都直接侵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教育体制改革依然在进行,然而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学校甚至对于差生及后进生放任不管,或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关怀和帮助,鼓励少,批评多,使得部分学生逃学、厌学,甚至辍学,自暴自弃,社会机构统计数据证明过早地走向社会的学生,更容易走向犯罪之路。

三、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分析

(一)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危害。

青少年违法犯罪,不管是暴力犯罪如侵犯健康、危害生命,还是侵犯财产,其直接的危害结果是被害人,造成被害人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除了造成对被害人的伤害,也给被害人家庭造成了间接的伤害,或家破人亡,或造成心理阴影等。

2.对自己及家人的危害。

中学生违法犯罪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被捕前的恐惧心理的煎熬及审判前的焦虑,军事化管理的磨练,回归前的困境等都将严重影响着他们,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此外,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一个家庭,给自己父母带来无穷的灾难。

3.危害社会及国家。

学生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虽是非物质隐形的,但其对公众安全的伤害,对社会稳定和学习、工作、生活等正常秩序的破坏时无法计算的,例如盗窃、抢劫、杀人等暴力行为,使得人们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心理;中学生违法犯罪,是对国家利益的挑战,在打击过程中,国家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以维护社会秩序及社会稳定。犯罪行为的调查取证,及审理、判决,收押管理,期间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给国家带来人力物力的损失。

(二)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违法犯罪危害之大,不容忽视,尽管国家加强了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但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对中学生法制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学校就是“先进学校”、“改制学校”、“特色学校”、“名校”都来自语升学率,在学校办学思想受制于家长、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的背景下,学校就很难将德育放于首位,法制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心理教育也就滞后甚至空白。

2.学生法制教育不够明显,在学生法制教育中,多流于形式,重灌输轻实效,重口头而轻举动,重形式轻内容,重教书轻育人。

有些学校的法制科,也仅是徒有虚名,图形式,走过场,实效不明显。

3.施教者法律知识薄弱,未能很好担负重任。

扎实推进普法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经过三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也明显增强,然而不断完善的法律及新法律,加受限于基础、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包括老师、家长在内的施教者也不一定能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知之甚少,如此也就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懂法、守法、护法,普法教育任重道远;此外,学生法制教育经费的欠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中学生普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中学生心理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该决定要求加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尤其对于在校中学生,在其在校期间或走出校门,都必须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其一些不良行为出现前,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及时诊治。“马加爵事件”令社会哗然,其实也是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教训反思,切实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根据中学生身心发育情况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相伴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要充分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除了自身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科学家教,耐心又到,当发现孩子不当行为时,要教育其及时认知改正,更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示范作用,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

(三)加强师德修养,以人为本,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对教师法律教育的培训,增强老师的法律意识,扫除教师的“法盲”,在教学中讲求以德服人,关注特殊群体,讲求教学的艺术和效果;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将学生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并纳入正规的教学课程,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例如法制会议、法制讲座,在文艺活动中编排与法制有关的节目等,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学生形成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正确形式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抵抗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

(四)提升社会对中学生法律行为养成的重视

一是营造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清理文化市场,整治取缔学校及周围的非法的“三厅一吧”(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网吧),严厉打击对制作传播色情、暴力的杂志、报刊、音像等制品违法犯罪分子。社会各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等公众媒体也要积极肩负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更多的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品位文化产品。二是政府更要落实其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的青少年法律制度,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对学生能力的单一评判标准,引导学生积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对违法犯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结语

二十一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将落在青少年的身上,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在依法治国的时代,中学生必须学法,懂法,用科学的法治的理念武装头脑,不仅要学些、掌握科学知识,也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为祖国的长治久安、经济腾飞提供保障,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张天一 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青年研究.2000(4).

第6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作者简介]师曼(1979-),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周口46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QN-17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39-02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快,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变迁的文化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使我们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庞大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社会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价值观不但是他们个人行为选择的依据,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及发展方向。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在发展多样性的同时,更应该坚持主导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日益凸显它的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一)尊重学生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品质的过程”①。“经验说明,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明确宗旨和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还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②全面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的特定的思想水平及其认识、接受、理解的能力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一切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全面发展,而人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有赖于对人这一自然有机体的合理维护,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以学生为本,充分把握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变化和特点,调整教学重点和布局,才能争取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应该体现真实无妄的科学态度,努力追求求实的精神。教育不能因为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一味地回避现实问题,漠视负面现象的存在,与实践相矛盾的灌输终究是经不住历史的检验的。应在调查求实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归纳,达到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求是”效果,以真诚守信取信于受教育者,学生即使一时不能理解,但会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慢慢理解这些道理,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有义务和责任宣传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帮助人们澄清认识,化解误会,抵制各种攻击和责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既不被动吞取社会主流价值观,也不随波逐流地进行价值的选择,而是在经历各种价值教育过程中主动内化必要价值观和理性进行价值选择。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一)理论灌输法

一提起灌输,总会使人联想到强制性的生塞硬灌。其实,灌输并不是天生应受这种不公正的对待,它不过是一种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而已。就原则而言,它偏向内容层次的理解,主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教育,用理论知识、政治意识、伦理道德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言:“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维护其制度的思想。”③灌输也使学生懂得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及依据。就方法而言,它偏向形式层次的理解,强调以“说教”的手段向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灌输的方法很多,如演讲讨论形式的间接灌输、专题讲座形式的软灌输、调查实践形式的活动灌输等。

(二)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或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树立正面榜样,通过他们生动、鲜活的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和实例教育学生。他们的人格力量、勤奋业绩、感人行动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他们的事迹具有可亲、可近、可信的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如何把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紧密结合起来。

(三)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挖掘和整合校园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各高校可以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此外,各专业都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专业实习往往都有专项经费支撑和专门的实习基地,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以搭专业实习的顺风车,实现资源共享。

(四)疏通引导法

同志曾经指出:“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针对学生具体的思想认识问题,空洞的思想说教于事无补,除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而进行正面启发和诱导之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取得进步。只有因势利导,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解开其思想疙瘩,价值观培育才可能取得实效。

(五)生活指导法

生活指导法是就人生的整个生活领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具体引导和帮助,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并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炼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生活指导包括学习指导、品德指导、身心健康指导、个人生活指导、职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生活指导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另外,还要注意思想引导在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坚持严格要求,又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生活指导着眼于个别差异,尊重并相信每个学生都存在自我发展的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训练学生为人处世的日常行为规范。

(六)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教育自己,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想实际,正确地评价自己,严格解剖自己,克服缺点错误,通过不断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通过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渐增强。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1.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系统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充足的教育时间、专业的教师队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因而在大学生价值知识的接受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上,效率也最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有利于不断巩固和提升培育工作的效果。探索课堂教学的规律,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路,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社会思潮,是根源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现象,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或一定规模群体的利益和愿望,是一定规模群体中比较趋同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以及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思想潮流的综合表现。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把握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基础,也要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和利益分析法,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应当进行辨证地分析和引导,兴利除弊,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2.专业教育渗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强调,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专业教育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价值观教育浸润在专业知识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教材的价值观教育资源,讲授专业课的发展史,介绍与学科相关的优秀历史人物,介绍所学学科与当前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介绍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也有益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感情、实事求是的学风以及尊重规律、开拓创新、勤奋不懈的研究态度,激励学生为真理而奋斗进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渗透着高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感召力,它时刻都在潜意识里向学生传导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微观社会环境,这对他们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把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运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促进校园社团发展,注重宿舍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味,渗透校园文化精神,搞好校园网络建设,激发校园文化活动的凝聚力。特别要注重校园学术活动,如举办校园理论学习活动,通过组建读书小组,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学生自办报刊、征文比赛、演讲辩论、学术理论沙龙、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展开探讨和交流;创建网上论坛,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新论题;教师轮流值网,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还可以邀请专家、校友等来校做专题报告。

(二)以家庭教育为依托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伴随着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家庭教育的得与失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家庭的兴衰以及国家的发展。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家庭教育更具有连续性、持久性、终身性。对大学生而言,虽然在空间上已经以高校生活为主,日常生活中与家庭联系相对减少,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生活习俗、家庭对外交往方式、家长的个人爱好以及家长对子女择业、待人处世、社会交往、恋爱婚姻等方面的指导都会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中去。对于大学生的家长而言,应该主动配合高校的教育教学,引导子女在完成大学学习的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家长要教育子女遵守家庭和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广博的兴趣以及正当的爱好,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社会教育为拓展

社会是最好的人生课堂,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社会环境本身未必设定过教育目标,但是社会环境中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等客观的存在以及社会上特定事件的自然发生,会自发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以及校园周边环境。首先,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次,必须坚持党对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舆论阵地的领导。必须增强舆论阵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质量和效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媒体应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科学分析、正确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沿着健康理性的轨道发展,不给敌对思潮提供传播空间。最后,必须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严肃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避免影响学校稳定、社会稳定的事端滋生,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不受干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不争的社会现实,它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家的共识,遵循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全面配合,对于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罗洪铁,张丽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2004(8):93.

②中央宣传部.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72.

第7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优质 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明显的保证功能,这种保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是调动人们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可靠保证、是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可靠保证”。而这种保证功能是当今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一、塑造优质的人格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人们的经济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维护特定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批叉一批经得起时代与实践考验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无疑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塑造优质的人格是转型时期的社会诉求。中国的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始终以伦理文化为主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是一个道德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在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物质资源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道德资源缺失现象。所谓‘缺’,就是道德相对于经济、科技与社会快速发展而显得稀缺;所谓‘失’,就是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主导性道德的某些流失与丧失”。这种道德资源的缺失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中间则表现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行政不作为等问题的发生,导致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对党政干部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某种对立情绪,结果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在一些社会成员中间则表现为所谓的“有钱变坏、变坏有钱”等丧失伦理与严重拜金主义倾向;在经济领域则表现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等违背市场经济规则乃至违法犯罪等现象的出现,“三鹿事件”就是一个突破人性底线的典型事例;在文化领域则表现为学术浮躁甚至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术与科研的严肃性,也严重地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问题虽然都发生在社会上,是一些社会问题,好像与我们的大学生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大学生都来自社会,都要认识社会,而且最终还要走向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主力,成为民族发展的脊梁,即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增强他们的免疫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成为一个建设强大国家、振兴民族的栋梁之才,这自然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 塑造优质的人格是信息时代的文化诉求。今天的世界处于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人类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交流平台的网络文化时期,网络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文化,也是一种共享性的文化。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是指“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接收信息,而且可以发出信息,甚至可以要求信息源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在网络上,每个人既是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文化的制造者”,“它更能够激发人们的参与欲望,满足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想参与而无条件实现的愿望。因而更具吸引力。同时网络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粉碎了传统金字塔的组织,消除了身份的差别和等级的障碍,消解了权力的中心,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进入网络编织的文化世界,参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探讨,因而它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共享性是指网络资源上的各种文化产品人人都可以平等地拥有,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西南北,每一个进入网络世界的主体都是各种文化产品的主人,是“自由的人”。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迅猛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然而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影响着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一些西方大国已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达到其武力与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可见,“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面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文化产品,面对西方世界强大的文化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更加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塑造优质人格的基本内容

“所谓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优质的人格则是指经由社会化过程而获得的个人优质结构,其思想是先进的,其行为是高尚的,其先进的思想表现于其高尚的行为,其高尚的行为反映出其先进的思想。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应该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思想,他们的行为应该集中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在当前就是为了建设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具体而言,大学生的优质人格表现为优质的政治人格、社会人格、职业人格和家庭人格。

1 优质的政治人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人文要求。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他们都是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主体,离开了人的政治将是不复存在的政治,离开了政治的人将是不完整的人。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就是说,作为社会的人,他是一定要参加所处社会的一系列政治活动的,如选举、投票、控告、集会、游行、结社、出版,等等。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这些参与政治活动的人,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动机与政治目的是否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在政治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是否是文明规范的,这样就涉及了一个政治人格的问题。如果其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动机、政治目的与言谈举止是出于一种政治阴谋活动。那么他的政治人格就是卑劣的;如果其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动机、政治目的与言谈举止是出于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那么他的政治人格就是优质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关心政治,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关注民生与社会发展,其次要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再次要明确自己的政治情感、政治理想、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是健康文明的。即他们的思想动机与政治目的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是优质的政治人格,培养如此优质的政治人格首先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 优质的社会人格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要求。既然大学生来自社会,又要走向社会,那么社会关系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生产劳动使人们建立了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任何人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要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优质的社会人格首先要求大学生学会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各种人际关系,进而生活在一种轻松、愉快而又充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之中,这就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沟通与理解能力,随着沟通与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将有助于大学生“既站在自身角度和立场,也兼顾对方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有利于缩小双方的角色差距与思想隔阂,增进角色理解和信任,使群体与个体产生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促使群体成员保持心理平衡,实现心理相容,形成共同目标”。其次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宽容的社会态度,如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学会容忍所谓的“异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和处理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社会现象。再次,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模范地遵守社会秩序,在各种可能的场所自觉地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让周边的人感受到这一特定的“道德主体”应该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3 优质的职业人格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专业要求。大学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来自于专业课的教学,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又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专业素质的培养上。而应该将培养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及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由此可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地、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意识;同时,剔除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不良职业道德意识。

4 优质的家庭人格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情感要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家庭团结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来自家庭,最终还要建立自己的家庭。马克思说:“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对于人类自身繁衍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血缘关系对于维系家庭的纽带作用。既然家庭因为其亲情与血缘而得以维持和运作,而且家庭在社会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成员一定要因此而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履行相应的家庭义务,这样才会有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家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够回避家庭人格教育的,首先要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尤其要尊敬和关心祖辈、曾祖辈,对于老人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衣食等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给以精神层面的关爱。老人是有孤独感的,晚辈精神层面的关心所具有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物质生活资料所具有的作用。其次是夫妻之间的道德责任教育,形成互敬、互爱、互信的家庭道德责任意识,批判那种“家外有家、家外有花”的错误思想意识,因为夫妻之间的道德责任是维系家庭的最为根本的道德力量。

三、塑造优质人格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必定是要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而化解社会矛盾首先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具备了优质的人格才能容易化解矛盾,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一个塑造优质人格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那么在教学环节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途径:

1 将荣辱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所谓荣辱观,是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国现阶段,评判人们荣辱的尺度不是金钱的多少、职务的高低、地位的尊卑、事业的成败,而是看他能否或多大程度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付出自己诚实、辛勤、合法的劳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就总体情况而言,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是应该给以充分肯定的,但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圣,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的社会现象,而这些社会现象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与高尚文明的社会风尚是极不协调的。面对这些现 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应当反对和抵制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务必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务必引导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将主导性与多样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课程,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将教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教育内容的主导性就是指其内容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即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在实行开放政策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外,还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残余及宗教主义的干扰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影响增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性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教育内容不是单一和固定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那些与主导性内容具有一定兼容性、扩展性的内容补充进去,如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西方社会中的优秀文化教育,全球问题教育,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等等,其内容可以涵盖历史、哲学、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理工科学等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性质和方向,叉增强了教学环节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达到了塑造优质人格的教学目的。

3 将教师的人格魅力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以其独特的优质的主体精神出现在课堂内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是“一定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规范的传授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既然是思想品德规范的传授者,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传播者,那么他自身的人格首先应该是优质的、高尚的,能够让学生们感觉到站在他们面前的老师的人格是有感召力的,老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楷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优质人格不仅仅表现于他在课堂上具有渊博的知识与高雅的气质,更表现于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与国家统一的优质政治公民,也表现于他在社会上是一个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德的优质社会公民,还表现于他在家庭里是一个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夫妻和睦的优质家庭成员。如果教师在政治上、社会上和家庭里的人格是一种劣质的甚至是变态的人格,尽管他的知识是何等渊博、气质是何等高雅,但这都会严重地影响总体形象,并给其教学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将教师的人格魅力贯穿于思想政治的始终,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需求,其作用是巨大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其影响是长久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3]郑永廷,马建国.论道德资源的缺失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7,(6).

[4]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

[9]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人民出版社,2006.

[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11]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4.

第8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突出教育主题,促进和谐发展

一是以“改进作风、服务人民”为主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让每一名交通干部职工懂得“爱国、团结、感恩、守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将主题活动纳入作风建设中,大兴爱国守法、团结拼搏、求真务实、感恩奋斗之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爱国、团结、感恩、守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以“热心公益、共谋发展”为主题,在群众工作联系点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积极搭建平台、拓展空间,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方式,把感恩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治教育和公民道德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联系点群众爱国、守法、知恩、感恩的意识,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群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信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三是以“尊老爱幼、邻里和谐”为主题,在交通干部职工家庭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是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前提。要在家庭成员中深刻反思父母的生养之恩和夫妻、兄弟姐妹间、同志间、朋友间、邻里间真诚的帮助之恩,认真查找在恪守孝道、营造家庭和谐、同事和谐等方面存在问题,进一步深化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对左邻右舍和朋友,要开展“亲帮亲、邻帮邻”服务活动,以展露一个微笑、送上一句问候、奉献一份爱心的实际行动,共同营造邻里互助、幸福和美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弘扬孝道文化,形成孝敬父母、珍惜朋友、宽容邻里、关注弱势、回报社会的感恩氛围。

四是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主题,深入推进依法治州依法治交工作。以法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民族宗教政策、治安管理相关规定、《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为主要内容,与“六五”普法法制教育相结合,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维护合法权益与行使法律义务统一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法学法用法,合法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以“学习先进典型,发挥引领作用”为主题,大力开展向优秀党员干部、骨干群众先进事迹和群众工作先进人员事迹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学先进、赶先进,使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不断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广泛宣传毕世祥、菊美多吉、小热登、袁雅逊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和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共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二、多措并举,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一)开展主题宣讲。利用每周四的政治学习时间,开展“爱国感恩守法团结”主题教育,对主题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讲深讲透。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机的融入“爱国感恩守法团结”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有效的推进主题教育活动。

(二)强化舆论引导。坚持“常规宣传与重点宣传、专题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聚集宣传优势,落实宣传责任,提高宣传效果,在全局形成“人人关心宣传,人人支持宣传,人人参与宣传”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宣教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开设聚焦群众工作全覆盖专栏不少于1个。

第9篇:家庭法治教育的意义范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当前政法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人民法院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能力的迫切需要。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80%在基层,80%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基层,直接面对农村广大群众的也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因此,基层人民法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当大有作为。

一要提高认识水平,从讲政治高度认真对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主题教育活动较多,据笔者在海安县法院统计,今年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条到块,该院目前正在开展六项主题教育活动,少数干警对如此之多的主题教育活动不能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主题教育年年搞,年年都一样。因此,基层法院领导从讲政治高度对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觉带头做好表率显得十分重要。院领导既要认真抓好教育活动,加强领导和指导,又要率先垂范,当好标杆,做到带头学习,带头授课,带查找问题。基层法院应当把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摆上议事日程,真正把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上级法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及时准确把握教育中干警的思想动态,澄清模糊观念,克服错误认识,有针对性的加以教育和引导,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教育,使广大干警进一步明确教育的重大意义,防止法院队伍受到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负面影响。

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从司法为民高度认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使教育活动得到顺利推进,基层法院应当根据上级法院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意见,并严格按照部署学习、对照检查、互查评议、整改提高、总结汇报等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随着形势的发展,单纯的宣传发动、纯粹的说教已难以使主题教育活动入脑入心。因此,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是防止社会主义理念教育走过场的必要条件。从这几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来看,撰写心得体会、主题大讨论、摄影、书画比赛、专题培训、专题报告会、理论测试、征求人大代表、行风监督员意见、领导与干警谈心、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是非常有效的活动载体。同时,各地法院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走出、请进来的办法,相到取长补短。要努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使干警思想素质更高,使司法理念更端正,使司法效果更佳,使司法为民措施更实,使司法行为更加规范。教育活动的成果还应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要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人实现权利。

三要紧贴中心工作,从党的领导高度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因此,基层法院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将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活动中,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找准司法工作的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工作部署,提高依法服务大局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以及案件的难度都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不少基层法院人员编制不足、缺编不能及时补足和两庭建设资金紧缺问题凸现出来。从基层法院这几年的情况看,要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及时解决法院难题,离不开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基层法院应当及时向当地党委报告上级法院工作要求、本院工作部署、重大活动安排和工作落实情况,听取党委指示,争取党委支持。同时,加强与当地人大、政府、政协的沟通工作,主动邀请到院调研,自觉接受监督。

四要加强法庭建设,从司法便民高度认真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一段时期以来,撤并法庭成为不少地方热议的话题,似乎撤得越快、并得越大就越好。其实,这种做法对许多地区而言,既不符合现实的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也与司法便民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基层法庭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成果向最基层延伸。基层法庭应要求本院基层法庭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审判职能的发挥,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要健全一批司法为民的制度,加强对农民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在法庭醒目位置向群众公开受案范围、受理条件、办案程序、收费标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义务、举证须知、诉讼风险的提示等,对农民当事人实行诉讼引导制度。增设一批为民服务设施,增设便民联系箱,收集社情民意,力所能及地解决当事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当事人休息室,配备雨伞、雨披等便民工具,方便当事人雨天回归;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设置专座,体现人 穹ㄍ /FONT>人性化的关怀,在休息室配备毛巾、饮水机、打气筒。聘请一批人民调解员,加强诉调衔接,发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各法庭要聘请一批人民调解员,参与法庭案件调解。各法庭审判人员应到对口乡镇为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讲解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调解实务,由他们参与疑难案件调解方案的会商,及时解决人民调解员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要回访一批涉农案件当事人,对于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对当事人进行回访。要了解案件调解工作的效果,特别是对近年来法庭审理的赡养、抚养、扶养案件,农村宅基地纠纷、通道纠纷以及矛盾易激化纠纷案件进行回访,以进一步钝化当事人的矛盾,敦促当事人积极履行义务。要结合"五五"普法,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各法庭在其所辖乡镇要开展以宣讲形势送政策、解疑释惑送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解答群众问题。引导百姓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教育人民群众依靠党和政府解决矛盾、依靠司法解决纠纷、依靠法律维护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