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早教的核心竞争力精选(九篇)

早教的核心竞争力

第1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全国英语专业毕业生培养量大、质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能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毕业生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究的问题。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毕业生保持在每年50人左右,在本科高年级细分出文学、石油科技两个发展方向,学科培养特色日益明显。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基本保持了30%以上的升学、出国率,10%~20%的学生在石油石化行业就业,其余学生就业途径与其他院校英语专业就业途径基本相同。借助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的培养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培养特色日益明显,但也同样面临课程培养体系不完善,缺少掌握石油系统知识的复合型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二、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形成了在自身就业市场上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其他人模仿和替代的能力。本文分别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及用人单位,设计了《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指标研究(学生版)》和《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指标需求(用人单位版)》两份问卷,从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了解他们对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19和48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调查

1.专业成绩79%的同学看中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是将来能够寻找满意工作的一项重要凭证。而只有37.5%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成绩能够代表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说明高校课程培养效果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之间还有一定差距。2.英语技能应用能力用人单位和学生均认为,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学生认为“翻译证书”是最为重要的英语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大部分同学期望“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口头交际”“能够开展专业技术口译”“能够用英语与外商进行谈判”;用人单位则看重英语专业八级专业证书、各类笔(口)译类证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实用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得到重点培养。3.复合型知识结构58%的学生希望能够将英语专业与国际商务相结合,47.9%的用人单位认为“英语+其他专业”的双学位毕业生相对而言更具竞争优势,涉外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大。因此,为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了解和学习贸易、法律等方面知识较为有必要。4.个人素质大部分受访同学认为,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最缺乏“创新思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用人单位方面最为看中的非专业素质前三项分别为“沟通与口才能力”“创新思维”“文字表述能力”。结果表明,同学们对这些素质能力有着较为强烈的诉求,用人单位对此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调查

1.主干课程设置通过对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加强或增开哪些课程”答案的整理以及访谈。大部分学生希望加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增强专业性和竞争优势。课程可侧重培养日常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保持石油院校英语专业特色的同时,缩小与语言类院校英语专业之间的差距。课程考核时,可以考虑增加实用技能所占的成绩比重,更加注重考查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2.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们认为“英语+经济类”专业更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需求。在有效问卷中,74.8%的学生认为辅修经济类专业(“英语+国际商务”以及“英语+市场营销”)是首选。同时,学生偏重于成为人文类的复合型人才(其中“英语+法学”及“英语+新闻学”人数总和达到67人,占较大比重)。而倾向于辅修工科类的学生也占到总人数的19.5%。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之一。石油类院校应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向石油石化优势学科靠拢的意识,加深学生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3.其他因素(1)职业生涯规划大约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就业方向,对未来较为迷茫的人数比重较大。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关注程度较高,较为关注将来从事何种职业符合自身的特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提早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尽早地发掘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发现自身的特长,并且真正地将这些特长转化为就业核心竞争优势。(2)学校氛围根据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石油院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的回答结果,多数受访同学认为,石油院校的语言范围不够浓厚,交流机会较少。为增强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提升语言环境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

三、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研究

(一)从学校培养角度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紧抓专业基础课程学校应把培养基本功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作为根本。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口语表达方面的培养,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翻译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比重,提高学生自身对此的重视程度。2.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具备扎实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石油院校应探索培养“英语+石油行业背景”的复合人才的途径。如开始石油通识类课程,让学生掌握石油上中下游的系统知识;开设与能源贸易、产油国文化研究等实务课程,使学生在能源舆情、能源贸易、能源政治研究等方面具备优势;提高学生对石油能源商务合同、法律实务等文件的翻译能力,培养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3.扩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密切注意人才市场的动态与需求加大对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培养力度,建立更好的实习实践基地。在与企业、单位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了解社会的用人要求,调整培养方向,培养与社会需求对口的人才。加强与能源相关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及时掌握能源类企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就业市场动态,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了解能源类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期望,从而及时地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4.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口才训练、创新思维、商务文本写作等课程训练、实习实践,加强学生思辨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塑造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多元化人才。加强品德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扩展学生视野,充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建立一批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条件。5.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职业规划工作贯彻始终。增强学生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使学生发掘并培养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重视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建立系统化心理辅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二)从学生自我发展角度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明确目标,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应在大学低年级开始自己职业的可能性探索,通过职业兴趣培养、职业价值观澄清、职业人物访谈等方法逐渐探索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为自己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寻得先机。2.夯实基础,不断增强自身英语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口语训练、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主动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广泛地吸纳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充知识面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3.寻找自身复合型知识发展方向。通过学校双学位课程、网络课程、周边教育资源等优势,使自己逐渐成长为“英语+经济类”“英语+法律类”“英语+舆情研究”。4.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主动参加有利于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发展的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崔永光,韩春侠.涉海院校英语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15(1).

[2]尚亚宁,曹敏杰.核心竞争力视阀下的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J].新西部,2007(18).

[3]张哲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2(3).

第2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通讯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不仅面临着各种机遇,还面对着诸多挑战,如生源减少,招生难;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改革,着重凸显办学特色,积极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确保高职院校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逐步形成自身品牌。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内涵最早源于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刊登的一文――《公司核心竞争力》,该文作者是普拉哈拉德与加里・哈默尔,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经整合知识与技能,实现对生产技能的协调及对技术知识、技能的有效整合,就产品及服务关系而言,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组织核心的产品及服务技能。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独特的、可以经受时间考验、且竞争者难以轻易模仿的一种能力。这一概念在诞生之后迅速在各国广泛传播开来,并引入中国,由企业逐步蔓延到教育领域。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析

行业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通过院校和区域间所形成的合作关系,使该紧密合作全面融入科研、教育、文化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充分传承院校的办学特色,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教版图中勾勒出高职院校的板块特征,彰显院校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的思想。

为了逐步发展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注重在办学实践工作中,大力整合资源、组织教学科研工作,加快创新知识与技能,加强教学技术管理,使其在教育行业市场竞争中掌握独特而持续的竞争优势,具备深入发展的整合能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如下含义:是在高职院校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能力,难以为其他竞争者所替代,且随之不断创新和改革,全面体现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三、提升通讯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对于通讯类高职院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学习、管理、创新以及培养四大能力,为了提升通讯类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分别提高这四大能力,以下具体进行分析。

(一)增强学习能力

对于通讯类高职院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方面,例如,能否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根据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及技术创新需求的综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为了顺应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快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出一批学习能力强、致力于服务社会的人才。此外,应关注培养学生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综合技术能力,加强高技术含量特色化专业教育,增强学习能力与竞争能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增强器科研、教学能力,提高其科研应用能力。

(二)提高管理能力

通讯类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通讯类人才,积极发展和创新通讯技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等使命,为了顺利完成这些要求,必须提高院校的管理能力,如决策、资源整合、经营、组织协调等能力。高职院校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领导干部的素质是确立专业建设方向、调整专业结构、组织开展高效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加快建设专业教学队伍,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专业品牌的基本保障。再科学的决策,若无高素质管理人员有效实施,就难以得到高效的产出。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打造一个名誉社会的专业化品牌,逐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确保管理队伍的高效运行,保障决策的正确性,例如,可以尝试采用董事会领导管理体制等。

(三)拓展创新能力

在提升通讯类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要求院校应加快改革职业人才培养体制,积极推行工学相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快主体多元化、合作共赢式的办学机制,使行业全程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此外,应主张加强专业化建设,分别从专业布局、课程、教材、师生培养培训、行业指导、技术应用、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创新与探索。以学分认证为基础,加快学习方式的改革,构建开放式职教学历、学位制,推进职业资格证与学历证“双证融通”,最终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布局、教学与生产、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与资格证、职教与终身教育的有效对接。例如,通讯类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基于校企“双主体”的1221培养模式,所谓的“1”是指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平台;“2”是指构建知识、技能培养系统;“2”是指实行毕业证、资格证双证教育;“1”是指建立毕业学生“回炉制”。此外,应注重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一个完善的培养方案,推行“2+3+1”教学方式,其中,“2”是指前两个学期开展文化、素质基础教学,“3”指的是3、4、5学期重点针对专业课程,开展分段式教学,“1”是指第6 学期全面推行顶岗实习。

(四)提升培养能力

对于通讯类高职院校而言,培养能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师资、实训条件及实践教育水平方面。专业化教学团队是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加强技术、技能的培训,完善高职院校硬件配置,包括实训基地及相应的配套实训设备等。

四、结束语

当前,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容小觑的一个方面,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全面理梳理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思路,建立完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采用科学的理论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供指导,不断开拓与创新,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基于通信类院校特色建设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B2012032

参考文献:

第3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FL(K2][KG2]“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产品质量等方法,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以资源利用为目标,以用户满意为衡量标准,由图书馆的主要构成要素、信息开况和服务质量等多方要素优化组合决定,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最终为社会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增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突出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建立高职院校特有的图书馆资源体系,凸显高职院校图书馆职业教育的特征,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技能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一、以职业教育为目标,突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职业教育作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为最终出发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充分考虑本院校的特色,将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创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中职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更加侧重研究型文献和学习型文献信息,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以就业和地方经济为突破,拓展服务领域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和声誉。因此,必须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并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设置相关专业,改变招生模式和办馆理念,并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优势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比如通过开展就业创业讲座,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学生毕业季,到人才市场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工、整理,制作出符合大W生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指导书,并发放到学生手中。

三、以组织读者活动为创新点,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读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关系。图书馆的满意度包括资源保障率的满意度、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资源利用的满意度三个方面。首先,对于资源保障率满意度来说,由于层次不同,使得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就不同;其次,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要组织开展多种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多种文献信息,开放读者数据库;再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提升馆员的综合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才能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

四、以实践和技能教育为依托,构建高职图书馆服务体系

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知识储存地,象征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广大师生提供知识和信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紧跟院校发展的脚步,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根据资源特点,创新资源建设模式,可以采用1+1或是1+2教学模式:所谓1+1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的时间;1+2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与学校教学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按照1:2的比例进行。采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高职院校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之后还要对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发展跟上高职院校改革的脚步。首先,可以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服务工作;其次,可以将专业建设和专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为在校外实习的学生提供服务,建立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为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需求。

五、结语

总之,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图书馆建设,以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将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以组织读者活动为创新点,提升图书馆工作渗透力,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构建全新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和服务模式,提升大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4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摘 要: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性教育为依托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甚至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的开放大学的创办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就是将“以服务全民开放学习”作为其办学的核心价值体系,继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与提升开放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多元”、“特色”、“共享”、“责任”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继而其不仅要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导向、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将教育教学科研作为调节杠杆,且应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根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生招教助管为中心线索。那么,黑龙江省要创办与打造具有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开放大学也不例外。至此,笔者依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在2020年的出台,创办开放大学不仅被炒得热火朝天,而且其已被列入国家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议事日程,并形成科学的建设方案,继而创建工作被迅速启动起来。至此,摆在黑龙江开放大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打造与提升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继而开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理解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何为核心竞争力

关于何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受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演进而得到,其备受学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早在上世纪90年代,潘汉尔德与哈默就在《公司核心竞争力》就第一次提出:所谓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公司所特有的可以确保公司为客户谋取利益的一种技术与技能。

当前,关于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流观点是大学长时间蓄积的内在实力以及在获得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以核心学科为内核的可以有效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的与同行其他对手相比所特有的能力或能力体系,其有助于确保学校获取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

开放大学作为一类新型的大学,全民终身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是其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广播大学的转型与升级。与其他高校相较,该大学核心竞争力独具特色。至此,开放大学更要发挥其本身特点与优势,继而形成高于一般高等院校的以资源建设、文化建设与学习支撑为核心的能力体系。

仔细斟酌我国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与使命,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该省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将“开放学习、服务全民”为其办学的核心价值目标,继而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具有自身优势的可以不断创造价值,从而培植内涵、产生重大影响力,最终为发展而服务的一种能力。在此,其以“开放”、“多元”、“共享”、“责任”与“国际化”为理念;以上层建筑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更为发展动力;以平台、资源、师资、学术为重要着力点。相应地,归结到各个省、各个地区,其应更加注重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本地区学习人员的学习,且可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立足于本地特色的师资服务团队。

(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结合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并仔细思量开放大学的主要特色,个人认为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组建一支以地方特色为立足点的师资服务团队

建设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能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师资服务团队不仅与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而且也是创办一流开放大学的根本之所在,这必将直接影响到构建开放学院与实施的每一步骤。

2.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服务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创办开放大学的重要保障,即开放大学的创办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主要是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服务。衡量一所高校是不是具备竞争力及竞争力的强弱与是否可以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准就是当地经济社会的认可度。至此,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不论是开放大学的办学思路、办学行为,还是办学特色都应当以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

3.能够满足该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种新型高校的开放大学,其将“促进全民开放学习”作为重要使命。能否满足该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可否促使学习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知识理论水平、掌握实践技能与提高学习能力是判断该类学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坚守打造与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一)开放性

开放性的办学理念是开放大学的内涵变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与传统普通高校相较,每一国家创办的开放大学都打破了原来高校传统的“象牙塔”般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其有助于探索全民终身教育途径的开辟。以印度英迪拉开放大学为例,其以“提供更多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继而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从而使教育成为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一。”为宗旨。至此,为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开放理念是首要,如此才能坚守“人人皆可学、处处都好学、时时都能学”的办学准则,继而向打造该省一流开放大学的目标冲刺。

(二)多元化

面向全社会进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是新形势下的开放大学的主要办学任务,不过学习人员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则地方政府就应当鼓励、支持开放大学全面、系统地推行与拓展层次化的学历教育,主要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同时授予相对应的学位。相应地,在进行非学历教育时应加强企业与各个行业的协作,加强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培训与各类证书培训。最后,关于公益教育,要积极参加学习型组织建设,尽可能地发挥开放学习的各种优势,继而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

(三)特色性

作为开放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开放大学,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应当树立特色的理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本身特有的优势,更要以“特色”促动整体生命力的提高,继而为黑龙江省的经济的发展服务,动员全校师生,为创建一个,甚至多个实力雄厚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专业、专业群而努力。

(四)责任化

自主学习是就读于开放大学的的学生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此制约开放大学学生是否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点是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不是健全及人员的责任心是不是强烈。至此,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人员应秉承知心、热心、细心、开心、热心与耐心的服务理念,继而给创办本省一流的开放大学提供了坚强后盾。

(五)共享化

知识经济时代,不管是哪个组织,还是某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那么,黑龙江省要提升其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坚守共享的理念是关键,如此才能提高融入现代社会的积极性。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 构建人人共享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从而整合优秀教师资源。(2) 构建人人均享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继而整合各地优势与特色。(3)创办共享的学分银行系统,以确保开放学习的灵活性。(4)创建终身学习的平台,为不同层次的人员的学习提供保障。

(六)国际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至此,创办开放大学不仅要坚守国际化的理念,还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着力点,同时要敢于立足国际化高端领域,强化与世界知名大学、一流大学的交流,构建多种合作机制,借助于“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尽可能地吸收、借鉴海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从而确保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 找准并抓好打造、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一) 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继而推动功能定位的成功转型

从国家创办开放大学的方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开放大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集电信、广电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于一身的自主进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继续教育,并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类新型高等学校。其迫切需要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及自主参与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继而推动学院快速功能定位转型。至此,黑龙江省创办该类大学,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应尽可能地满足众多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

(二)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基点,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受建构主义之自主学习理念的影响,加之开放大学十分关注资源与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那么,我们当务之急就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基点,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首先,应及时拓展资源类型,充实数字化资源库,从而不断地满足各种专业学者的不同需求;其次,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改造资源建设实验室,加快网络设备的优化升级,继而满足数字化资源的学习需求;最后,逐步完善与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尽可能地涵盖所有领域,动员本校全体师生,加强与其他行业与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完善相关资源建设。

(三)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向导,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是创办与发展开放大学的强有力的保障。至此,在进行该类大学相关专业的设置的时候应当以服务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为最终归属,如此才能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独具特色的优势地位;应当主动整合自己的的各种优势资源,继而全力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品牌专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专业的模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体建设的发展。应全面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联系该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从而确定开放大学的优势建设专业;

(四) 坚持学生招教、助管为主线,继而促使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开放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中环心节主要有学生招收、助学服务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它们是否被切实地贯彻与落实与开放大学学生的理想学实效的取得密切相关,且该类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其影响。至此,黑龙江开放大学必须坚持学生招教、助管为主线,从而促使其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因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相关招收、录取与注册等工作,从而为创办开放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积极探索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潜力与创造潜力,联系该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继而有力、有情、有序与有效地展开助学支持服务。还应为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多提供相关服务与指导,继而为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指明方向,从而确保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多多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与业余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归属感,最后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而服务。

(五)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在于人才。在早期,闻名世界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没有建设校园,但是它聘请到众多世界上一流的优秀学者,继而才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至此,黑龙江开放大学应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点,广纳各界著名学者积极参与教学,从而确保其自身核心竞争力量的增强。

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采用引入方式,招贤纳士,聘任专业人才,继而确保学校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与专业学术水平的合理化;加大该校内部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借助于各个派遣参训、专业与行业培训、激励自学、学习深造与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逐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以打造一流师资团队为目标,将众多优秀人士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组织科研,进行学术攻关,从而引领与带动师资队伍健康成长与科学发展。用重金高薪聘请海内外一流学者来校任教讲学,积极营造优良的科研、学术氛围,从而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六)以教育教学科研为支撑,增强办学品牌效应

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开放大学,其主要是借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过这种代谢功能的塑造基础通常在于学术及科研。大学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其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的交换,而社会的交换也有赖于学术和科研。至此,该校的学术与科研的竞争力的强弱是该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应地,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科研这一杠杆的强有力的支撑与撬动。那么,作为开放教育的一类主要办学机构的开放大学,必须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学术、科研实际情况,从而确定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专业或学科,继而为该校的科研重点、科研方向、科研团队与科研战略的确定而服务,继而借助于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主攻课题、整合力量与强化激励等诸多途径,逐步提升该大学的学术、科研水平,从而促进其办学品牌效应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新形势下,黑龙江省要打造与提升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开放”、“多元”、“特色”、“共享”、“责任”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导向、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将教育教学科研作为调节杠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根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生招教助管为中心线索,从而向打造具有海内外一流的先进水平的开放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唐伟.论开放大学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J]. 云南电大学报. 2011(01)

[2]蒋洪池,黄小敏.学科建设: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3)

[3]林金艳.产权结构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4]朱健仪.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02)

[5]胡晓松.建设开放大学应明确的几个战略性问题――“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布局与思路[J].开放教育研究.2011(02)

[6]李亚婉.荷兰开放大学教育创新的使命与经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

第5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管理;动态竞争

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自从安索夫的战略定义提出以后,西方战略管理文献一般便将战略管理分为两大类: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

1972 年安索夫在《企业经营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 ”的概念, 1979 年他又专门写了《战略管理论》一书。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有利于人们自觉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战略理论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动态战略理论阶段。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现点。20 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现点。1938 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它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 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 设计学派。这一学派是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 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 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 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

5. 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 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 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政治因素。

8. 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

挥作用的过程。

9. 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所起的作用不过起到了一种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

10. 结构学派。结构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转贴于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 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一) 行业结构学派。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波特认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行业,行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为此,波特创造性建立了5 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5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

(二) 核心能力学派。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所谓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 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2.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核心能力学派认为,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能否成功,已经不再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取决于其行为反应能力,即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对变化中的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另外,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 战略资源学派。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

四、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一) 动态能力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 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 第一, “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第二, “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二) 竞争动力学方法。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竞争的企业质量、企业的竞争速度和灵活性分析,来回答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决策,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竞争动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应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首先,它研究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这种竞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竞争作用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第三,它还对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 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是:1. 动态竞争是高强度和高速度的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s) 明显加快。2. 任何一个抢先战略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的反击行动所击败。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可以保持的。4.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领先,更主要的是及时地建立新优势。5. 在静态竞争条件下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主要对成本与质量、时间和专有技术、建立进入障碍、规模优势等四个领域的竞争有直接贡献,但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上述四个领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成熟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由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四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理论上通常都是按上述的顺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步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几个步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或是按着不同于上述步骤进行的。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创造性的设计、应用战略管理系统,并且,这一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时刻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这一动态过程理论上称之为战略管理过程。以战略管理过程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动态企业战略管埋研究,在国内外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项保华,李庆华.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 . 经济学动态,2000 , (7) .

[2] 徐二明,王智慧.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 , (10) .

[3] 耿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J] .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 , (6) .

[4] 邹昭日希. 企业战略分析[M]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第6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 “90后”竞争意识正确引导

离新生报到还有一周,我已陆续接到许多素未谋面学生的电话。中午吃饭,一新生打来电话:“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某某,我只是想让您早点知道我,留下对我的记忆!”下午又一新生咨询:“老师,怎样争取奖学金?”现在的新生真不简单,超前意识太强,我不由暗暗佩服“90后”。晚上,我意外收到一条自称是未来班长的新生的短信,短信内容如下:“老师,我是您的新学生,我叫某某某。这学期我要竞选班长,我很想尝试一下,因为我想通过当班长给自己适当的压力,同时将压力变为动力。我知道班长在班集体中具有核心作用,是可以撑起这个班的重要人物,我相信我会做到的。我有信心,希望您能考虑一下,谢谢!”

“90后”,竞争意识非同一般。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90后”的孩子把竞争放在第一位,意思即是说,“90后”的孩子最讲竞争。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对6555名“90后”的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转型期的这一代年轻人已经早早开始感受到同龄人间的竞争与分化。在小学或初中就感受到同龄人的竞争和分化的比例中,“70后”中占到58.6%,“80后”中占到54.9%,而在“90后”中,这一比例高达75.9%。与“70后”、“80后”相比,“90后”成长中的竞争更加激烈。他们甚至在刚出生时,就要面临人生起跑线的竞争,然后紧接着的是幼教、幼儿园、小学、中学。经过与这几位素未谋面新生打交道,我再次感受到了90后们的竞争意识。

早在200多年前,达尔文就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译语)。世界充满竞争,我们的这个时代更是无处不存在着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每一个时代的学生都被赋予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所以“90后”们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适应当今竞争社会的表现。在竞争社会里,具有竞争意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应是一种进取心,是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这种进取心是人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并肯定这一代孩子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不能鼓励学生盲目地去竞争,而要让他们了解竞争的意义及在竞争中要表现出高尚的情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在竞争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竞争取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呢?经过思考,我认为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1.理性地对待竞争

要使学生明白,竞争是一种超越,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不要把胜利寄希望于对手的失误,更不能诋毁对方,竞争不是相互残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对手的强大才能激发自身高昂的斗志和潜力,从而使自身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假如自己竞争胜利了,不要沾沾自喜;如果竞争失利了,受挫了,要记住“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要有敢于面对竞争失败的勇气。另外,在竞争中不要去嫉妒他人,甚至采取卑劣的伤害手段戕害他人,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应该消除竞争中的嫉妒心理。

2.竞争手段要正当

竞争要凭借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而赢得成功,不能靠投机取巧。竞争的手段要合理、要公平,要符合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过度竞争等问题。如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盈利目的,在竞争中违背竞争规则,靠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欺骗他人手段去获胜。这些不正当的竞争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90后”的孩子们的竞争观念也或多或少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背后对竞争对象进行污蔑,暗地里做小动作;为了取得老师的信任,打击诽谤他人;为了评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或加入团组织、党组织而请客、拉票、甚至送礼;有的学生害怕学习成绩落后于他人而对同学采取“封锁资料”、“复习误导”的对策,等等。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使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在竞争中发扬友谊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3.竞争要加强合作。

新的课改观念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白,竞争不排除合作,没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单枪匹马是孤独的,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经济领域有一个典型案例:设在中国总部的北京微软公司和汉王科技公司之间,其主营业务都在微软领域,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们的产品人工交互智能都在同一个市场上。两家公司在市场上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双方都是凭着自己的真实本领,按照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的准则竞争,共同开发新兴市场,共担风险和责任,共享资源和客户。他们在竞争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所以双方都能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成功。

第7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论文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初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早期战略理论阶段、经典战略理论阶段、竞争战略理论阶段和超越竞争战略理论阶段。按时间顺序阐述在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些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取得的主要理论成就。

1. 引言

战略是一个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和范围,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企业战略管理是对宏观环境、行业态势、竞争对手以及自身资源情况做出分析,并根据企业的愿景开展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与优化的整个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初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早期战略理论阶段、经典战略理论阶段、竞争战略理论阶段和超越竞争战略理论阶段。文章按时间顺序阐述了在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些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取得的主要理论成就。

2. 早期战略理论阶段(20世纪初期~20世纪60年代早期)

在早期战略理论阶段,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侧重点集中在运用战略思想对企业内部诸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在20世纪初期,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战略概念,把战略观念引入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确立了“环境—战略—结构”分析方法,形成了“结构追随战略”思想[1]。

3. 经典战略理论阶段(20世纪60~80年代)

在经典战略理论阶段,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幅度越来越大,企业经营已从单一主业发展到多元化经营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注重内外环境结合的研究,形成了10个不同的理论学派[2]。

3.1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ool)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肯尼斯•安德鲁斯教授。该学派认为战略是对公司实力和机会的匹配,是领导者有意识的但非正式的构想过程,战略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战略应当清晰、简明,且易于理解和贯彻。

3.2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

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安索夫。该学派认为:战略构造应该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计划的全过程;战略计划的实施则应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进行。

3.3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

定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该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3.4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

企业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科林斯和摩尔。该学派认为具有战略洞察力的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强调领导的积极性和战略直觉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将战略制定归功于个人直觉,另一方面认为不存在规范的战略制定过程。

3.5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

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斯道。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由于战略家们认识能力有限,面对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和有限的时间,战略过程也可能被歪曲。

3.6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

学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奎因。该学派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学习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1)自然选择观点,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具有很强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任何综合性的战略都难以应对;(2)逻辑渐进观点,认为由于组织和环境非常复杂,战略家们无法制定出一套全面的最佳方案;(3)文化和政治的观点,认为组织文化有助于组织适应外部变化但也束缚着管理人员的思想,而政治因素导致决策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过于注重相关利益;(4)想象观点,认为有些理性分析方法和技巧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难以发挥作用,管理者应凭自己的直觉和想象。

3.7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

权力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费弗。该学派认为战略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运用权力、施加影响和不断谈判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共同认可的战略意图,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和战略执行活动。

3.8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莱恩曼。该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战略制定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战略的变化不会超出企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现存文化。

3.9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

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茨伯格。该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是环境迫使组织进入特定的生态位置,从而影响战略,拒绝适应环境的企业终将死亡。

3.10 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

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米勒。该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即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即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4.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早期)

在竞争战略理论阶段,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从环境转移到竞争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得。

4.1 行业结构学派

行业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教授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提出了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创建了用于行业结构分析的“五力模型”,即进入者威胁、替代者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正是这几种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并且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模式: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波特还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模型,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分析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3],[4]。

4.2 核心能力学派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并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寻找最有价值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难以模仿、复制或超越,并具持久性,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源泉。在核心能力理论的指引下,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等战略方法被普遍认同和采用[5]。

4.3 战略资源学派

1995年,克里斯和蒙哥马利在《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战略资源观,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企业战略管理的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运用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企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6]。

5. 超越竞争战略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而战略联盟的出现,则使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重点由竞争转向联合,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超越竞争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5.1 战略转折点理论

战略转折点理论的提出者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该理论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变化日益加剧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引起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的“战略转折点”(SIP)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该理论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明确了高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适应性学习型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的重要性[7]。

5.2 战略生态理论

1996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生态理论。穆尔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商业生态系统不遵从传统的行业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不断发展,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8]。

5.3 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

1996年著名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教授发表的《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竞争:趋向理论的整合》一文,综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间竞争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了基于产业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思想、并给出了两个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以预测企业间进攻与反击行动为目的的竞争分析框架[9]。

5.4 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组织技巧、资源与功能性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过程、地位和路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的构建正是基于这三个关键要素[10]。

5.5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1998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边缘竞争》一书中提出了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变革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调整和改造企业优势,以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11]。

5.6 竞争动力学方法

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解决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如何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问题。竞争动力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包括:(1)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可能性;(2)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3)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的分析和对比[12]。

5.7 战略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CM)。美国会计学者库伯和斯拉莫得将SCM定义为: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之目的。获得成本优势、从竞争中取胜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12]。

5.8 平衡计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总裁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一种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新方法,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企业绩效,适应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需要。平衡计分卡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有助于管理者始终关注整个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并确保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与公司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12]。

5.9 企业集群战略理论

企业集群战略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兴起。该理论认为:在一定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同时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企业集群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经验、知识、技能也能够很快地在集群内传播开来,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未来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12]。

5.10 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

2005年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该理论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当今市场由两种海洋所组成: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简称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存在的所有产业,即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

红海战略以竞争为基础,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属于传统竞争战略理论,是零和博弈,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其特点包括:竞争于当前市场空间;击败竞争者;挖掘现有需求;在价值与成本之间取其一;根据差异化或低成本的战略选择,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

蓝海战略以价值创新为基础,使得市场博弈成为一个非零和博弈,给企业带来了高回报的可能性。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等重视。蓝海战略特点包括:开启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创造和获取新需求;打破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13]。

6. 结论

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由静态转为动态、由战略制定与实施相分离转为相结合、由单一转向综合。面对技术创新加剧、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商业活动的巨大冲击,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和地位变化更加复杂,使用任何单一的战略模式都难以解决错综复杂的发展战略问题,可以预见,未来的战略管理研究必定向着构建多种战略研究理论相结合的框架方向发展,多种理论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 汪涛. 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3):7-12

[2] 徐二明, 王智慧.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99(1):25-29

[3] [美]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战略[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5-43.

[4] [美]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6-38.

[5] Prahalad C.K., Hamel C.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5):79-91.

[6] David J. Collis, Cynthia A. Montgomery.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95:120-122.

[7] 李涛.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43-45.

[8] [美]穆尔. 梁骏等译. 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1-96.

[9] 王清平.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脉络[J].理论与现代化.2005(6):92-94.

[10] 王晓东.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3):21-24.

[11] [美]布朗, 艾森哈特. 吴溪译. 边缘竞争[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36-147.

第8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运营

通过对许多大公司的研究分析得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开展某项业务的前提条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入市场竞争的门票,但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实质上是企业能力理论的一般逻辑推理,它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Prahalad and Hamel,1990,1995)。

一、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理论界有多种理解: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向顾客提供价值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 Hamel,1990)认为它是企业达到“一组先进的技术的和谐组合”,而“先进技术”不仅仅是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本身,而且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其后他们又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1995)。蒂斯、皮萨诺和舒恩(Teece & Pisano & Shuen,1990)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埃里克森和米克尔森(1998)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ton,200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员工的技能、物理体系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观4种形式的技术竞争力。另外,还有人从知识的角度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方法性的初级知识,可以创造价值;从资产的角度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中的关键部分,反映了企业的本质(杨浩、戴月明,2000)。概括地说,核心竞争力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具有的令企业保持长期、连续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特定性或不可模仿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意味着这种竞争优势既是企业参与市场分工协作体系不可替代的要素。从以上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性, 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另一方面又使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刚性(Leonard-Barton,1992)。

在竞争对手众多的现代市场中,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保持有利地位,必须要有明显优越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不断健康、顺利成长、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在其扩散效应的推动下,企业利用该战略性资源,不断扩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生产将由单一迅速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是企业内部各种要素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在外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企业以反应能力为基础,不断地就企业内部要素之间的匹配进行调整,形成以人为本的知识性企业管理战略组织。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本的运营

企业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企业员工生产、管理积极性、创造性和其聪明才智的发挥。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的网络结构,而这种网络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人力资源能力、效用的发挥大小,并且,这种能力的有机性决定了各环节能力大小的匹配和整合。如何把每个环节点上能力的大小进行合理的经济的分配,这是企业知识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根本目标。

舒尔茨曾经明确指出,“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消耗稀缺资源,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包括人的知识和人的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并非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我们把它称之为人力资本”。他还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际知识以及智能的发展和传播”,“人类的未来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即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所拥有的企业知识、人力资本。二战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指出今天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则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他们的能力水平。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其构成要素来看,表现为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核心技术)。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就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因此某种程度上学习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威廉姆森就认为,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也即知识(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企业人力资本是指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也即是对劳动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支出(直接成本)和其在接受教育时放弃的工作收入(机会成本)等价值在劳动者身上的凝固,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企业人力资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收益递增性。收益递增亦称动态规模经济,指的是生产率的提高与产出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二是外在性。卢卡斯指出,每一个人力资本的提高都直接引起了产出的提高,同时也引起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社会平均的运作效率,总体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又使每个企业和个人从中受益。三是时效性。人力资本是以人口自身的再生产为存在方式的,由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有限性,人力资本如果不能及时地被利用,或者是不能适时适当地被利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丧失其作用。四是累积性。每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一般都不是由一次投资而形成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它是不断地进行多次投资的结果,这也是由其载体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的累积可以被认为是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三、企业人力资本的监督和激励

1. 人力资本的企业产权激励。既然我们称人力资本为资本,那么人力资本的收益就不应该仅仅是工资(这只是劳动报酬),资本的收益应该是产权,所以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应该拥有产权,只有让人力资本拥有企业产权,人力资本才有激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有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谁出资谁拥有产权”,然而这个提法现在已经过时了,因为有的人没有出资,但是他却拥有产权,这就是人力资本。激励企业人力资本全身心投入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对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有效和长期激励作用的最佳制度安排,就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将同物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2. 人力资本的企业地位激励。其实就是经济学中的位置消费。人力资本的地位激励最早源于西方的一些企业,他们通过设立CEO、CFO、CKO、战略决策委员等职位来提高人力资本拥有者的企业地位,使其获得优越的位置消费。CEO不是董事长、不是总经理,但权力非常大。自从企业设立了CEO这一职位,董事会也就变成了一个小董事会,董事会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对企业重大决策拍板,仅只是选择、考评和决定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当然近些年出现的独立董事,也不是企业的出资人,与企业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但它的投票权却跟出资的董事一样是极为重要的,这也属于人力资本。

第9篇:早教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46-02

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现象不难看出,招聘与求职遭遇“两难”境地。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企业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没有过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二是企业不愿承担培养储备高校毕业生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就业能力低、职业素质缺乏等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降低了他们就业的砝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高级人才的缺乏使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人才短缺。在庞大的中国毕业生群体中,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1]。在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更快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由14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但直至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的“导师制”实质都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并不用于本科生。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的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针对那时我国大学教育的“教法呆板、重知识灌输轻思想启发、师生关系生疏、重技术之授轻人格陶冶”等问题,提出我国大学教育应该学习、借鉴英国导师制的优点。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一批符合预定条件的导师,每个导师分别分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要求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种课外学习、科研和实践任务。这一新模式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两位教授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施炜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2]。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

基于Mansuour Javidan给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层状结构图,杨其滨将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就业核心资源、就业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人才三个层面。就业核心能力包括品质力、技术力、实践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认为就业核心能力是能给毕业生创造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关键能力,包括品质力、技术力、实践力、学习力和创新力[3]。

1.能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品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来完成,但这种专兼结合的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够解决较低的师生比所造成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尽如人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建构纵横交叉的立体教育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