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政治学习方案精选(九篇)

政治学习方案

第1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为重点,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全县“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为契机,大兴学习之风,以学风带作风、以理论促实践,培养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机关,力促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等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州、县的重要文件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内容,注重研究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并适时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汇报及座谈,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

2、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多形式、有计划地开展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讲座和专题辅导,系统学习《行政许可法》、《*州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及中央关于禁止两非第8号令等法律法规,坚持理论联系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学习与研究计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3、搞好技能化训练。组织机关干部系统学习信息网络知识,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子政务和机关办公自动化操作,推行使用办公网处理公文,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机关干部信息普及应用能力。

三、学习方式

局机关干部政治业务学习,采取组织集中学习、以股室站为单位分散学习、个人自学、开展学习交流与文体娱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1、集中学习定于每周五下午,根据机关政治业务学习的总体安排,统一开展专题辅导及专题讨论、观看电教片、组织参观与调研等学习活动。政治理论方面知识通过邀请县委党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局领导班子组织学习达到预期目的,业务技能方面知识由相关股室站按照安排准备教案进行学习辅导(具体安排见附表);

2、分散学习和个人自学以各股室站为单位,每月至少一次,在各办公室进行。

3、利用节假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和文体娱乐活动,增强机关学习的凝聚力。

四、学习要求

1、各股室站和个人要严格遵守学习制度,凡不能按时参加学习,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事先向分管领导请假,并告知办公室,事后应进行补课。

2、局办公室负责集中学习的考勤登记和分散学习的督查工作,并将学习出勤情况每月一次如实上报局领导班子。

3、各股室站负责人要根据学习计划和要求,认真组织好分散学习和个人自学活动。

第2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目标

1、学习了解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和要求;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氛围;

3、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引领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学校。

三、工作措施

1、充分利用校内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标语等加强宣传,切实做到形式多样化,时间不间断,内容常更新。

2、认真组织开展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专题培训,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利用党委会和中层行政会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辅导。同时利用每期开学之初全体教师培训和每月教职工大会时间进行宣传学习。

3、以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经常性地组织学习讨论,并结合学校与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4、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专家宣讲活动,通过“微课堂”、 “给师生讲解”、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学习宣传。

四、日程安排

1、3月份,集中学习党的四中全会精神,读原文、悟原理,确实读懂、读透。

2、4-5月份,利用校内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认真学习宣传两会精神,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3、6月份,聘请专家来校开展师德师风法规政策宣讲活动。

4、8月份,聘请专家来校对全部教师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及教育教学知识的宣讲活动。

第3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把我校建成高水平的应用型民办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学习时间与形式

(一)xx党支部、实训党支部

1.集体学习:根据上级“高校应组织教师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1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文件要求,全校落实“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每周四下午16:10开始,在A2-210根据实际统筹安排,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2学时。以精读文件、领导解读、录像视频辅导、研讨学习或线上答题等方式,积极创新学习形式、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日常学习:所有教师每日都需学习“学习强国”,每周都会汇总统计学习分数,每日学习强国分数不得低于xx分。

(二)学生党支部

1.集体学习:定期进行党课学习。

2.日常学习:“学习强国”周一到周天都要学习,每周群众最低140,团员最低175分,入党积极分子最低245分,党员最低280分。

三、学习内容

(一)教师党支部、实训党支部

1.加强教师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贯彻工作要点与重点、党史学习、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党6号和9号文件、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学习贯彻教育系统重要文件、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2.下载学习强国,主动学习。学习强国内教育频道、党史频道是必学项目。

(二)学生党支部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立场坚定,无不良表现,思想较为成熟、稳定,入党愿望强烈;

2.下载学习强国,主动学习。学习强国内党史频道是必学项目。

四、学习要求

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的重要平台。各支部要认真扎实的开展学习活动,每一名教职工都是学习主体,要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支部要不定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情况等进行检查督导,并将各政治理论学习落实情况,纳入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教师党支部、实训党支部

每周进行党课学习。如有特殊情况周四下午不能安排的,可调整其他时间组织学习,但应提前报备。参照我校印发的学习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院上半年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时间,严格学习纪律,规范学习过程,加强台账保存。要做到学习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考勤、有记录、有笔记、有照片的“六有”要求,确保学习中“人员、内容、时间、效果”四落实。所有教师每日进行“学习强国”的学习,每日分数不得低于40分,每周进行汇总统计。

第4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政治;时事;案例

1.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重要性

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总结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时事政治,通过初中政治教师对发生的时事政治进行分类总结并直接发给每位学生,然后让初中生根据教师总结的时事政治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全面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不利于初中生今后的政治学习,当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由于没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导致学生跟不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思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政治素养,需要政治教师将时事政治合理的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社会当前时事政治新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初中生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全面的提高初中生课堂政治学习质量。帮助初中生逐渐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初中政治知识理解能力,初中生全面提高政治素养,初中生通过掌握我国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上的时事政治新闻,有效提升学生初中政治课堂学习效果。[1]

2.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方式

在政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针对在课堂上初中生播报当前社会的时事政治新闻,教师应根据这些新闻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应根据播报的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找出对课堂政治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在政治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国际海牙仲裁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并给出指导意见,使学生更加理性的去分析问题。通过教师合理的将时事政治引入到政治课堂中,使学生们意识到时事在政治的重要性,并不是单单为了应付政治考试而学习时事政治。通过在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可以提高学生整理时事政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合理渗透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力。[2]

3.分析初中政治渗透时事政治和案例教学方法

3.1把握时事政治案例教学的重点

在开展初中课堂时事政治案例教学时,政治教师应该严格筛选时事政治信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兴趣,应该使学生明确案例具体作用,教师在选取政治新闻信息时,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课堂教学时政治教师可以将经济全球化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在课堂上引入中美贸易战案例,贸易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为了让学生了解贸易战不单单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分析国际上当前局势,使学生了解中美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到美国跟中国和美国跟日本之间关系存在着差异。得出维护国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需要提高民族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维护国家的利益,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政治课堂理论知识。[3]

3.2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案例教学研究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在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课前通过引入PPT以及相关视频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在开展哲学生活指导课堂教学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内容,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到哲学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合理的引入寓言小故事,通过讲解寓言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哲学的含义。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合理引入案例,有效集中初中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顺利开展下一政治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本节课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创建相应情景展开课堂教学。使初中生熟练的掌握当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相同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对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学生独自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加的成熟、稳重。[4]

第5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导学案教学模式;初中;政治;应用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模式中,往往是老师在上课之前备好教案,上课时进行讲授。而老师在准备教案时都是从自身出发,很少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这就造成了以往的初中课堂教学变成了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使课堂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老师讲授课程辛苦但学生由于缺乏互动、思维开放程度不高,往往收效甚微。尤其对于初中的政治教学更是如此。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非老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定义

导学案即老师以学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排序制定成学习方案,它有别于现有的教材、教辅,不是按既定教学程序进行的文本,而是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书本知识的再现。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2]。导学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兼顾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1初中学生学习政治心理

初中时学生从孩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过度阶段,也是学生身体和智力成长以及人格建立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渐渐告别孩童时期凡事听从家长和老师安排的依赖心理,自我意识渐渐觉醒,渴望拥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和自。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也相较于孩童时期有更多的逆反心理。

政治作为一门对理解和记忆要求都较高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准确记忆,相较于其他学科更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初中政治导学案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更多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要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应在维持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讨论问题,开动思维解决问题的乐趣。

2.2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般,导学案在初中政治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在初中政治中,学生刚接触政治,需要有一个争取的学习目标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政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让学生自主去学习。

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一直都是学习的重点。导学案要求老师在教授中难点时重视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老师将中难点设置成场景,让学生合作学习来解决中难点。

学习小结:一节课结束后,老师需要对学习内容、学生表现等方面做出总结,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来提高下一次课堂教学。

目标检测:导学案进行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一定途径来检测学习结果,为接下来的教学做计划。

3.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优势

改革之前的政治教学方式是教案,改革之后的课堂主要采取的是导学案,传统政治课堂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授学生听课。政治不同于数学等科目,政治的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是一门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科目,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让学生彻底学习好政治,导学案却是更多以学生为主,老师是引导者,不是灌输着,老师教授学生方法,告诉学生方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符合政治这门需要多思索,多交流的科目,能启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想法,初中正是学生在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导学案的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性,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结束语

政治是一门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科目,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解记忆能力,更要求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联系实际的能力。而对于刚从孩童时期过渡到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而言,政治学习若只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很难让学生理解初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因此,初中的政治教学要求老师能结合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更能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使老师教学更轻松高效、学生学习更快乐。

【参考文献】

[1]姜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4

第6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在高中政治教学一线,导学案已经成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格局,教师有原来的管理者、指挥者转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导学案已针对性的知识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的任务、路线和途径,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导学案还实现了课堂知识的有效总结,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记录,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学习资料,并且还能让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经验借鉴。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环节处理

对于导学案教学来说,基本的思路就是以政治学案为载体,实现学案与教材的完美整合,师生教与学之间的配合,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突出他们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及创新。运用导学案教学的环节有如下几个部分:

(一)编写政治课程导学案

导学案教学的基础工作就是认真编写可行的导学案,这是基础工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综合分析教材、教辅和教学大纲,设计的导学案一定不能偏离学习主题,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设计的导学案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编写导学案的时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指导性原则,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在学法上和深度引导上给与辅助;遵循层次性原则,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挖掘学生资源,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参与到编写工作中来,使得导学案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依托导学案自学

导学案重在围绕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鉴定和检测。导学案的逻辑性一般比较强,知识体系也比较清晰,所以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导学案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理清知识体系,学会反思和总结。

(三)师生讨论评析

在导学案的学习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并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给与解决。在此过程中,政治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并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做出精细解释,做出评析,供学生参考学习。

(四)老师答疑与评析

通过学生自学、教学交流,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之上,政治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的疑问,错误理解给与解答和纠正,做到精讲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突出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达标总结

所谓的达标就是紧扣本节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而设计针对性的政治练习题,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总结是指学生对从课前预习到达标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评和初省,是一个整理、提高的过程。

三、高中政治运用学案导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第7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政治;教学;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8-01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叛逆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性格和意识逐渐饱满,思想与意识也更加敏感,这种特性决定了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众多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重视的议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切实可行性

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师适当引导和启发之下,学生可以理解和思考所学的知识。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关系。通过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具有切实可行性。政治课堂中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愿意进行思考和参与,学习兴趣与动力大大增加。案例教学法一般比较生动和具体,可以把初中政治中比较抽象的知识,更加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无论是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方面,还是从学生的思想觉悟塑造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案例与教师的引导一起进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展开论讨,思维在碰撞中得到提升,理论在碰撞中溶化到学生脑海中,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带动了师生的良性互动,把政治课堂的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走出课堂,回归生活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解决案例、回顾案例突出学生主体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应该有意将案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逐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与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习和升华的目的。随着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学生将逐步认识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案例,通过分析与解读,学生的能力与意识也能得到提升。生活实践是收集案例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能快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譬如,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消费知识和维权途径,教学难点是增强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了解身边消费侵权真实故事的处理方法。实施教学过程中,播放《消费时代》关于生活中"强制消费"的一个视频案例(或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一个强制消费的事件),通过案例讲述引导学生分析和审视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对合理消费和科学消费进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消费方式和维权途径。教师以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参与热情,将课前调查题目和结果用幻灯片显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交流学生在课前做的关于维权方式的调查结果,就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懂得具体的维权途径。

3.利用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政治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要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在备课时,选择好恰当的案例,在课堂上恰到导入,通过文字资料或者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并且进行思考,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认真的对待将要学习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讲解《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节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与网络交往、网络诈骗相关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进行阅读,并且提出问题: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隐私。

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学生独立分析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谈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与学习他人的观点,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和评价,促进学生知识与素质的同步培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案例,寻求恰当的时机导入案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并且利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不仅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政治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总结: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去辅助学生理解对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时,需要对该阶段学生的具体信息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教学交流,使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案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具备正确的心态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基本应对方法,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政治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的风向标和激励点,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获得一些必要的政治启示。

参考文献:

[1] 甘维青.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186.

第8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老师 政治学习 实效性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75

政治学习也称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是要学习政治理论,更进一步说就是有组织地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向民众进行灌输,使他们接受并且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活动或过程。但在实际的政治学习中,过于浓厚而沉重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使我们沉醉于寻求高度一致的宏大目标,一切都是不容置疑或不能辩驳的,唯有接受和服从。这种居高临下的、压迫式的宣讲和灌输,在表现形式上难免单一呆板,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内心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高知”们的厌恶和反感。对于这样的政治学习,多数教师是能躲则躲、能逃则逃,躲不掉逃不掉则敷衍了事。实际上,老师们对这种学习也是很不满意的,大多数老师认为当前政治学习形式化的东西太多,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端正态度、明确认识,是提升高校教师政治学习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由于历史或现实的原因,部分高校老师对政治学习存在一些模糊不清乃至错误的认识。如有人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或辅导员、班主任等主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老师的事,作为专任老师,教好书、做好自己本职的业务工作就行了;也有人认为政治学习是“虚”的,可有可无,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还有人认为政治学习是说起来重要其实并不重要,教学科研还忙不过来,哪有功夫搞政治学习;更有甚者认为政治学习是意识形态灌输,完全是“洗脑”,是适应革命形势的产物,现在我们已经“告别革命”[1],不再需要了。如此等等。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对政治学习有一种反感,往往采取躲避或应付的态度。因此,要保证高校老师政治学习的实效性,就必须澄清这些不合适宜的认识,要让高校老师认识到政治学习不仅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且对老师们做好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也有益作用——显而易见,政治学习能有效提升老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用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精湛的技艺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2]因此,高校老师的政治学习并未过时,而且还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只有明确了认识,老师们在政治学习中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也才会理性地把政治学习看成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追求,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政治学习的实效性。

2 改进和创新政治学习的方式方法,是增强高校老师政治学习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学习逐渐形成了“领导念文件、读报纸,自己当听众”这一刻板印象。实际上,正是这一呆板形式不仅使“政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更使其声誉扫地。因此,在新时期创新政治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增强其实效性已是势所必然了。

2.1 在传统的主题式发言中,让每位老师轮流坐庄主持

在实际的政治学习中,多是部门领导确定政治学习的主题并主持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常是领导先发言表态,然后是其他教师讲自己的看法。领导先发言表态,这实际上是定了调子,作了结论。尽管领导个人会一再申明,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是,“说大不说小,说远不说近”,谁都不会直接去反对自己的“头”儿。这样,学习者就分化成了两类人。一类是“马屁精”,这是少数人的取向。这部分人会接过领导的话说,并极力夸赞领导的讲话如何全面,如何系统,如何科学,如何到位……另一类是“失语者”,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大多数人的取向。由于这类问题不关乎自己切身利害,在领导的“调子”前,大多数人既不屈意逢迎,又不愿冒可能开罪领导的风险而表现出不同于领导的意见。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而不言不语。召开这样的会议,进行这样的学习,尽管在次数上可以无限叠加,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通过这样的政治学习,我们既不能获取新知、增加认识,也不能提高觉悟、升华境界。

有鉴于此,可以尝试安排每位老师轮流坐庄主持政治学习。显而易见,这样的安排更能激发和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3]相反地说,如果在政治学习中,老师只是当听众,很难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

2.2 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政治学习氛围,相互启发讨论,鼓励不同观点间的争鸣和交锋

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互相交流,它可以有效地激发、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想在政治学习中通过讨论来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做到:首先,讨论前要有充分准备。在每次政治学习之前,主持人要根据本次政治学习的内容做好前期准备,选择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及时通知到每位老师以便其提前认真思考、积极准备。在确定政治学习的主题时,一定要结合本部门实际,注意高校老师的专业特点。比如思想政治专业老师的政治学习,一般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世情、国情、党情等时效性问题作为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使政治学习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其次,在讨论中要有争论,要允许不同观点的交锋和争鸣。因此,在政治学习中,主持人尤其是领导或“理论权威”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参加会议的老师畅所欲言。同时,主持人要善于组织讨论,对讨论中提出的新问题或出现的明显不妥当的言论,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使讨论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有序进行。最后,讨论后一定要有总结,通过总结把老师们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为此,主持人对老师在讨论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纠正。[4]

2.3 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专题辅导

在实际的政治学习中,其内容大多是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或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丰富,意义深远重大。如思想政治、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老师会以高度的自觉性来学习或研究这部分内容,但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老师想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刻学习和领会这些与自己日常工作关联度不大的内容,确实有些勉为其难。因此,在政治学习中围绕时政热点、中心工作或前沿课题,特别是针对那些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学校通过形势报告会、学术讲座等形式进行解读,以进一步拓宽高校老师们的理论视野,增强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5]

2.4 精选案例,做好案例分析

高校老师政治学习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是指在政治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运用案例,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学习内容和指导老师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案例,并从中找出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要实现案例与政治学习互证、互释的双向运动以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就须特别注意:首先,案例要“精”。所选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能有效说明政治学习的内容,能够调动老师们的注意力,具有令人深入思考的空间。其次,案例要“真”。所选案例须真实可靠,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最好是能够从学校、老师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材料。[6]再次,案例要“新”。所选案例要有时代感,要密切关注现实,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现象,不可总是拿旧事话说当年。最后,案例要“深”。由于高校老师已经有了较强的理解力,因此所选案例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能揭示出某些实质性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激发老师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联系案例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2.5 细分小组,做好分类指导

常规的政治学习是各部门以“集体”为单位独自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某种共性从而寻求一律的效果。对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师德教育等内容的学习,采取这种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种学习方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只在乎共性、统一性,而忽视了个体间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事实上,在以“集体”为单位的常规政治学习中,集体的构成“分子”具有一些共性,同时也表现出丰富的差异,如年龄、技术职称、岗位职责、行政职务、政治面貌及学科背景等方面。尤其是岗位职责、行政级别、政治面貌和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政治学习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党风廉政教育等内容的学习上,对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人员在学习内容的层次、掌握深度、学习方式等具体要求都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漠视这些差别搞一刀切,就不能充分反映并满足个体或基层组织的真正需求。这样,政治学习的实效性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必须注意集体中分子的差异性,做好分类指导。

3 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考评监督制度,是解决高校教师政治学习实效性问题的长效机制

对高校老师政治学习进行考评,就是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政治学习活动作出检查和评价。科学的考评机制就是“将过程与结果并重,即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7]

3.1 形成性评价

对高校老师政治学习展开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把高校老师政治学习的活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结合既定目标对每位老师在政治学习过程的实际表现进行判断和评价。显然,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政治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评价,适当给予高校老师一点压力,有助于提高其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以促使其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当前,高校老师政治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老师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不高,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学习氛围不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极复杂的,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评估体系,没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和监督。

3.2 终结性评价

除了对政治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政治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即是所谓的终结性评价。政治学习中所体现的效果价值,所反映的成绩经验,所暴露的失误和教训,所有一切有关政治学习的利弊得失,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考评加以判定。考评中对学习的成绩、经验等作出激励性评价,能够有效巩固、深化学习效果,激励受评对象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提高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学习失误、教训的预警性评价,也能够有效制止、克服学习的不良效果,激发受评对象吸取教训,避免重犯错误。[8]

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政治学习的考评机制,对高校老师政治学习实施科学评估,能有效克服政治学习中的形式主义风气,从而确保政治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J].读书,2004,(5).

[2]袁贵仁.用十六大精神统领高校社科研究与思政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3,(7).

[3]安祥仁,徐锋.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9,(12).

[4]王胜炳.创新高校老师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7).

[5]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6]马德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7]谭丽娟.高校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分析评定法”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第9篇:政治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0-01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高中政治课新的内容和要求,需要教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实现高效目标。结合高中政治科的学科特点,我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学习著――《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学思想,即通过讲解、分析例子,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启发式问答法”,把自己比喻成是“助产婆”通过举例和提问,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到“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高中政治科理论性强,与高中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现阶段部分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很好的完成角色转变,仍然沿袭过去“语言暴力”式的教学方式,也一定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2.加深学习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高中政治课的课程相对来说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距离。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代替传统的理论灌输,可以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接受、分析教学信息,由静止、抽象的知识识记过程到动态的知识理解和生成过程,很大程度的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政治科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这也是各个学科都要遵循的要求。在这里仅从学习能力方面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的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高中政治教学案例的选择

1.案例要有目标性

新课改环境下许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常常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案例给学生讨论,看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实则是无目的、无意义的探究,浪费了课堂时间。教学案例的运用是为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必须要能契合我们要学习的主题,充分体现案例的目标性。选择的案例要与相应理论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桥梁和媒介作用,使学生在解读日常生活现象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时,增强对材料的把握,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的时候,先例举“我区近五年房价变化情况”这一典型案例,设置问题:你认为导致我区房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纷纷讨论,有的说“现在建房子的人工贵了、有的认为是因为我区的住宅用地供应量紧张造成的……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大概讲述出来了,只是缺乏概括性、归纳性,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案例要有思想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与评价指导》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社会和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仍不稳定、容易受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误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应慎用、少用。例如在讲《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可以运用一些积极正面的案例如“载人航天精神”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3.案例要有时代性

高中生的主观心理特征往往对新事物比较有兴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中生大容量的接受新事物提供了客观条件。高中政治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许多学科知识的更新很快,如《经济生活》模块中关于“分配原则”等知识点就在不断与时俱进。鉴于以上两点,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力求紧跟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性。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时,教师可以收集中国和南海争端问题的相关资料,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也增强了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以及民族使命感。

4.案例要有生活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政治学科的理论观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单调的理论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如果能将贴近学生实践、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经济生活》模块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自身的消费习惯,如买名牌衣服、买苹果手机等现象,设置问题: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②你觉得作为中学生这样的消费合理吗?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消费?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应当遵循政治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