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精选(九篇)

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

第1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视觉媒介;综合技能;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5-01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其领域与其他领域不断相互交叉,高校纷纷加大对艺术类专业的投入。在众多院校中,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是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计算机辅助课程归纳到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的,且成为该专业的骨干课程。

一、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设置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总的来说,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平面设计软件类(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Indesign)、二维动画软件类(Flash)以及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类课程(Aftereffect、Premire)。Photoshop作为一款图像处理和绘图软件成为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工具,其强大的作用及功能几乎渗透到视觉类专业的所有科目。Coreldraw、Illustrator软件作为必须掌握的矢量软件,在制作插图、标志、书籍装帧、版式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等主干课程中发挥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作为基础性软件,容易学习和上手,是学生入门的好软件。Flash软件可以用于二维动画和多媒体创作。Aftereffect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视频合成软件之一,广泛用于数字电视,视频的后期制作,在PC系统上可以完成较好的合成效果。

二、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设置现状

独立院校教育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计算机辅助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实践课时较多,以强化学生运用软件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日益增多的各类设计素材库,对图像进行处理,变化出更为丰富的视觉语言。如今软件升级换代十分迅速,这要求学生及教师能不断的更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和尝试,触类旁通去学习和寻找不同的操作方法。

三、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式教学法

学会工具的简单用法,最容易达到。通过了解功能、界面、菜单、面板以及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就大致了解。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以外,学会举一反三,大量的课外钻研也有必要的。

(二)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拿实际项目里的课题研究作为项目,它能为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这种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极大的提高。

四、 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存在的误区

在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侧重于工具的教授,然后辅以大量的图例去启发学生。有的教师则完全把软件课变成单独的软件培训班的模式,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情况只会使学生的软件学习能力停留在很低的层次。

在学习方面:学生不动脑筋,不愿意去探讨原理和基础工具运用,只是默默地跟着范例,至于为什么会,不去探究。另外有些同学不善于做笔记,不勤加练习,今天会明天忘,所以说软件的学习过程也是个需要潜心修炼的过程。

五、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有效进行

(一)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学校在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初期,可以尝试着去要求学生对常规软件(例如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达到创新的运用程度。其它的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多样性的选修。同时也可以在这三类基础软件上加大课时的投入,以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与相关单位紧密协作,定期到单位参观实习此外加大投入让学生能参与到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以赛代练。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第2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

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许多职业学校为了吸引学生,纷纷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今后每年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将突破100万,而每年高等院校培养的此类人才数量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弥补这样大的一个人才缺口的重担,就落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肩上。但计算机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实践性很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紧密,因此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比较高。

计算机人才是现在人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人才,但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本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专业对口率低;本属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往往我们的毕业生却不能够胜任等。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一般应用人才。但由于许多中职学校在办专业之初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的科学认识,盲目办学,致使培养的学生既学不到专业知识,又学不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已认识到,如果不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革,将很难生存。因此,许多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改变这种状况,主要的做法有:

1.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许多小专业,在专业名称上做文章,如网络技术专业、广告专业、办公自动化专业等。

2.优化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分层分级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

4.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核制度。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

以上做法各有各的价值,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上存在的弊端。

1.不可否认,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十分严峻,而且招收到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都被视为教师眼中的“差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就是抱着“拿一张文凭,找一份工作”的态度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的,他们在选择专业时,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计算机各学科的认识也是很片面,甚至有可能一无所知,所以对专业的选择大部分是盲目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教学。如在调查中笔者就曾问过一位上课爱睡觉的学生,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不是我想睡觉,而是我实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而且我感觉学习的内容根本没什么用,整天坐在教室里,就跟坐牢一样度日如年,上课就盼望着下课,上学就盼望着放学,这样还不如爬在课桌上睡觉。”这样的回答令笔者思索良久,怎样使学生上课时不再睡觉,不再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根本没用,让他们能听得懂,这正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做的事情。目前,将计算机专业细化为小专业,虽然解决了过去课程设置时广而不精的状况,但学生的选择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2.过分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容易造成学生“教什么,会什么”的状况,而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如果没有知识的更新、扩展能力,今后的转岗能力差,仍然会被淘汰。

3.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

4.有部分学校尝试推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但从可以查到的资料表明这些学校存在以下不足:(1)大部分是理论上的探讨,构建了课程模式之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2)实施之后的数据统计不够完善;(3)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及经验总结;(4)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5)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企业实训时间,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应当说,以上这些办法各有价值,也都相应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都不可能带来职业学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变化。要解决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应该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全面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全面推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3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1.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天津300071;2.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摘要: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兴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缺乏能够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课程内容连贯性的实验教学问题,提出“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智能化特色实验教学内容,介绍如何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增强其对分布式部署的飞行与地面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通信、规划、协调等相关技术的了解与掌握。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特色实验;机器人;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2014年新专业建设立项项目;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王鸿鹏,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技术,hpwang@nankai.edu.cn。

0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需要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既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能力,从而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所探讨的智能化特色实验教学,是通过建设分布式部署的飞行与地面移动机器人系统,构建多机器人/多智能体协调控制实验平台,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研发与实验,将智能技术、智能工程等课程中所讲授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计算、复杂系统控制等内容纳入到本实验教学中,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启发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1 智能化特色实验的开设时机

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首届本科生于2010年毕业。在10年发展历程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借助于南开大学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的学科优势,以及发展现代工学、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依托于计控学院自动化与智能科学系、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安全系等单位,在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专业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培养出5个年级的具有光、机、电系统综合知识、具备较强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应领域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去向较为理想。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南开大学近年来将“智能技术”课程调整为“机器视觉”“机器智能”两门专业必修课程,分别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与三年级上学期,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智能工程”“机器人学导论”专业必修课程,以及“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论”英文特色选修课程。

为加强学生实践环节与扩大学校的国际交流,从2013年开始南开大学实行夏季小学期,我们所设计与开展的“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实验已纳入到开设于大三夏季小学期的“智能专业实践”特色课程中,在4周时间里集中进行。此时学生已经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论、计算机数据结构等自动化、计算机相关课程与机器视觉、机器智能、智能工程、机器人学等智能专业特色课程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训练为学生进行智能化特色实验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对分布式部署的飞行与地面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通信、规划、协调等相关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学生们可以将该实验课程所掌握的技术进行延伸,既可以与“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创)”“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百项)”等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等智能专业特色竞赛相结合,也可以在四年级继续进行智能系统方面的本科毕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设计与实现的热情。

2 智能化特色实验的内容设置

“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智能化特色实验主要由飞行与地面移动机器人、网络通信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组成。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利用2013年度新专业建设经费采购了8台地面移动机器人平台,利用2014年度新专业建设经费采购了14台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平台,基本上构建起一套能够支持40名本科学生分组研发、联合调试的综合性实验平台。

本试验中学生所要实现的协作机器人系统是由多个具有一定智能的自治机器人组成,机器人之间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相互间的协作以完成联合探索与建图等复杂的任务。学生首先实现单个飞行或地面移动机器人的飞行控制与视觉检测,然后建立分布式多机器人系统的通信网络,最后进行多机器人系统的协调控制,如图1所示。

我们建议在开展实验时,每个机器人系统安排2名学生,分别负责飞行控制与视觉检测;通信网络系统共安排2名学生进行网络设计与程序开发;协调控制系统安排2名学生进行算法设计与程序开发,该实验平台按照2个飞行机器人与2个地面移动机器人的最简配置,可组织8名学生进行联合实验,更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增加机器人数量、各小组增加人数的方式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

2.1 飞行与地面移动机器人系统

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智能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本试验所选用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包括了多旋翼无人机实验系统与轮式移动机器人实验系统,每台机器人均配备了网络摄像机用于进行图像采集与视觉伺服。在飞行机器人方面选用了DJIS1000型8旋翼无人机平台与3DR-IRIS4型4旋翼无人机平台,两种平台有侧重,8旋翼无人机平台上搭载了可控自稳云台与高能微单相机,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视觉SLAM方面的实践;4旋翼无人机平台选用的是开源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无人机飞行稳定性控制方面的实践。两种无人机平台均具备自主飞行与视频图像采集的能力。在地面移动机器人平台方面,选用了QBot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学生可以基于MATLAB控制机器人和网络摄像机。

2.2 网络通信系统

通信是各机器人之间进行交流和协作的基础,本实验采用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机器人通信平台,学生应设计基于TCP/IP协议簇的网络模型,以Ad hoc方式组建基于移动自组网的多机器人通信网络,进行联合搜索与建图。

2.3 协调控制系统

本实验采用分布式的在线规划方法来进行多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协调,实验任务是多个机器人共同完成一个现场环境下的联合搜索与建图任务,学生实验中要学习与体会多机器人体系结构设计、机器人自主定位、多机器人协调协作机制等技术,并通过编程方式加以实现。

3 特色实验与课程体系的结合

智能化特色实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智能系统设计与分析方面的能力,“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实验涉及学生在多门专业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从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导论、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论等课程中学习到对于飞行或地面移动机器人的控制与编程;从机器视觉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对机载网络摄像机的应用技术,包括摄像机标定、图像采集与分析、主动视觉技术等知识;从机器智能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对机器人与环境知识的描述、空间搜索与路径规划、基于学习方法的视觉识别、多机器人协调控制等知识;从智能工程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如何分布式复杂智能系统设计、研发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4 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智能专业实践”课程采用大三小学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能够利用4周时间通过分组研发,协作实验的方式完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实验。我们所提出的“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智能化特色实验可以使学生们综合运用在基础性课程与特色专业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开发模块,共同实现一个分布式复杂系统的协调控制任务。

设计与开展智能化特色实验能够突出智能专业特色,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今后我们将在所提出的“空地一体化多机器人协调控制”进行效果评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进行示范,促进智能化特色实验教育工作开展,深化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方勇纯,刘景泰,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与实验环境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 (11): 21-25.

[2]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9):11-14.

[3]许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践课程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5): 120-123.

[4]许林.机器人课程在智能专业本科教学中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18): 78-81.

[5]许林,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19): 76-79.

第4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摘要:本文对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的过程进行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学科课程横向联系的可行性和方法,并透过师范性特点,提出了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课程有别于专业院校,其目的、意义和方法都要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课程整合;创新

计算机音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事件分离特点,把音乐音响的诸多属性分离呈现,使我们能够对构成音乐的各要素进行单独处理。这一先天优势在对音乐作品、音乐音响进行分析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充分。各种音色、不同音区和力度等对作品产生的影响都可以马上呈现出来,鲜明的对比效果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我们从事的是师范教育工作,计算机音乐更多的是应用在专业音乐创作领域,把它引进到音乐教育领域并开设成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能对我们的培养对象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计算机音乐是现代电子技术与音乐艺术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创作手段,怎样使计算机音乐和普通音乐教育很好的结合?我们的教学投入和人才的产出是否成正比?能否将计算机音乐技术的诸多优点应用于音乐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憧憬,1997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当时的师专音乐系成立了“音乐与电脑”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计算机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探索。课题组先后在《音乐欣赏》、《基本乐理》、《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学科教学法》和《视唱练耳》等6门课程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音乐的教学形式也从讲座推进到课堂,并纳入了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的教学计划,从2000学年度开始,正式将《计算机音乐基础》开设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我们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和知识拓展三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步。学校也逐年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建立起2间计算机音乐专业实验室,2间数码钢琴教室,1间电子打击乐教室,1间双排键电子琴教室、1间全数字化高精度录音棚、1间遵循音频行业国际标准构建的苹果计算机系统录音实验室,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级院校中都是比较领先的。

一、目前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的普遍方式及其局限性

计算机音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二十多年前引进到中国以后,就一直没有停下其发展和普及的步伐。据了解,目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里的音乐专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开设了计算机音乐的相关课程。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硬件等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也跟风开设。而且,绝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开设,主要教授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技巧。这样的教学模式,无异于对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培训,一旦不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很快就忘记了,甚至软件升级后就不知就里。

计算机音乐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它首先是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其次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可以开发很多教育功能。因此,它与音乐学科的很多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离开这些联系孤立的开设这门课程,其结果就会变成职业技能培训。

著名学者李开复曾说过:“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这段话,完全可以成为计算机音乐这类课程开设的指导性原则。

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手段,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指出该学科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前沿成果,特别是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这对我们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合格的标准,是要与时俱进、逐步提高的。21世纪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优化、更新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来。如果不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把革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传统学科的教法整合作为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成为绵阳师范学院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然之选。

二、计算机音乐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

有了以上认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横向联系,主动帮助其他专业老师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象MIDI文件的制作、简线谱的编排、音频处理软件的操作等等,都是老师们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掘专业音乐制作软件里的教学功能,使之为课程教学服务。

(一)和声课程的教学实践

在一次和声课的教学中,我院的和声教师尝试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绘谱软件制作了很多谱例和MIDI文件,改传统的钢琴单音色音响为多音色音响,教学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比常规课时大很多。上课前她一直担心讲授不完。但是,设计的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用了一节半的时间就上完了,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充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课后总结时她说:“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辅助教学,课堂的信息容量增加了,时间反而宽松了。而学生接受的信息和知识点更好了。如果用以前的方法,这次课的内容要上4课时,效果还不一定好。”

(二)钢琴课程的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好不好,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手段。在钢琴教学领域,我们将数码钢琴引入钢琴课程的教学,首先变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为一对多,其次,利用数码钢琴的MIDI接口功能,结合计算机作曲软件,可以记录学生弹奏的每一个音符,其信息包括音高、力度、时值、节奏等等,计算机音乐技术所具有的“事件分离”特性,把所有信息分离开,教师可以针对单独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比如双音、和弦及八度等技术,首要的要求是整齐,除了通过听觉辨别外,计算机所记录下的MIDI信息,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音符位置状况,在主观的听觉教学基础上辅之以客观的视觉化记录,使教师的判断更准确,学生的理解更直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有效。

(三)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实践

音乐是立体化的,音色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传统的视唱练耳课所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钢琴音响,一些学生在变幻音色后听辨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反映的不是学生的听辨能力降低,而是听觉经验的缺乏和缺陷。通过计算机音乐技术引入多音色听辨,可以使视唱练耳课程变成积累听觉经验、丰富听辨色彩、巩固听辨能力的有效平台。

转贴于

(四)紧密结合音乐教学论,积极倡导多媒体教学

在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里面,专门加入了音乐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与学生实习试讲结合,指导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可课件,对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设备的使用率,真正做到教学设备为本科教学服务。

(五)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在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凡是涉及与计算机音乐有关的活动如合唱、乐队所需乐谱的制作、音视频录制编辑等工作,均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协作完成。毕业生的独唱、独奏音乐会,作为计算机音乐课程录音教学内容的课程实践机会,学生分组进行录音实践,既夯实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创新实践结硕果,教学质量上台阶

通过创新实践,计算机音乐技术与传统音乐课程的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几乎每门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都可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我们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从计算机音乐概论、MIDI制作技术学习、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等三个方面设计新的知识技能体系。立足师范教育,以培养目标为指引,在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教学中尽量开发各种音乐软件辅助教学的功能,并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辅助教学技巧。在辅助教学的前提下,进行软件的学习,这样既避免了专业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又突出了师范性特点,特别是与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目标紧密结合。我们还提倡老师参与该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程带动相关课程老师增强科技意识,大胆突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为在更广的范围里开展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的教改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我们以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为龙头,在师生中形成了一股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在促进和引导师生树立现代化教学意识、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更好地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为了积极推广已取得的成果,我们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与时俱进的发展方针,从系统的角度将计算机音乐技术渗透到各传统学科,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在音乐学院局域网的基础上,建立“数字音乐图书馆”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将教学中所要涉及到的教学资源,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在服务器上,由于每个教室都有节点,可以很方便的调用资料,给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教学中保持知识新、信息新,积极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现状,鼓励学生的创作实践,积极开拓公开发行的渠道。从2005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举办原创计算机音乐作品音乐会,产生了一批较好的作品,2007年参加“全国音乐院校学生配器大赛”获得评委好评,近年来,学生作品多人次在专业杂志公开发表。

通过创新实践,学生的受益面扩大了,从2000年至今,已有8届近150名学生选修计算机音乐方向的课程,毕业的同学有的进入文化馆、演出团体、电台、电视台从事专门的音乐制作,有的进入高校从事计算机音乐的教学工作,有的自己成立工作室开展相关业务。学生的成才也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创新实践,我们构建了“计算机音乐方向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核心、拓展三个层次共六门课程。由于课程设置合理、目标明确、教学效果较好,该体系获得我校200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通过脚踏实地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明确了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计算机音乐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现代音乐特别是创作手段的发展状况,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技术手段,学会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方法,遵循相关原则,达到教学最优化。该课程积极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向纵深发展,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以及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素质的全面提高、适应现代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与未来同行[M].人民出版社,2006.

第5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 MOOC视域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宽口径”人才模式下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深化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 融合专业特色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试论摄影基础课程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特色化教学改革的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结构与教学改革 浅析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专业应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纽曼,J.大学的理念[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1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0.

[17]肖少北.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5):79.

第6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的高效率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大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就如同能够掌握英语一样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然而,经过几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笔者发现,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教材难以跟上其变化

教师能够上好一门课,学生能够更论文联盟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教材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百花齐放”,不能不说经过几年的课程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涌现出一批质量较好、受益面广的教材。但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我们的教材始终处于一种追跑的状态,经常过了一两年教材就落伍了,学生往往就会忽视这门课程。

2.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统一

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是所有专业以及各个领域都面临的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师资队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不能排除有浑水摸鱼者滥竽充数。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一部分教师疏于学习,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也不管不顾,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效果。

3.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相信每一个上过计算机基础的老师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大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教师总是感觉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顾全大局。

4.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入校后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够重视。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不是自己的专业课,不需要认真学习,考试及格就行了;一部分则认为自己上网聊天、购物、网游都很在行根本不需要老师来教他们计算机基础。

二、对策

1.放宽视野、突破教材

现实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教材不可能赶上计算机技术的推层出新,年年更新教材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放宽视野、突破教材,对教师而言将是自身学习与教学创新的双重挑战。只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应用知识。

2.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等方法,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绝不罔顾撒科打诨者。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由资深教师就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的科学利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课堂师生互动、课程教案的编写、上课时间的控制、上课的技巧问题等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们进行现场指导。另外,在集体备课中不间断加入新的东西,提高所有老师的教学水平。

3.大力推进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了很多年,学者们也对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想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往往面临操作复杂的困境。因此如何分层教学,如何使其更易于操作是摆在我们高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校也不能因为其操作的复杂性而弃之不用,分层教学是解决高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4.优化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首先要提出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例如:告诉学生word和excel将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管其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次优化教学模式,例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自主——协作”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实例等等,通过这样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自然而然,学生也就慢慢地感觉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第7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一个创新。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大赛,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壮观场景。借助竞赛机制的刺激,把竞赛的理念、观点、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但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中逐渐被边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教学内容守旧

 

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得很快,日新月异,培养计算机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必须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还按部就班地选教材、订教材、教教材,教学内容也还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如计算机专业课核心课程里还有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等理论性很强的或编程语言趋于淘汰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选择不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接受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因此,选用陈旧的学习教材,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内容讲述,没有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导致专业知识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二)教师能力不足

 

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极速翻新,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从实施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才能胜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然而,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

 

1.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比较欠缺,尤其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有些教师上课时往往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对教材中内容听之任之。讲授过程中,主次不清,重难点不突出。在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控制教学节奏和管理课堂等方面把握及控制不力。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不钻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根据教学多元素的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始终只会用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或偶尔采用讨论式,名义上是让学生讨论学习,实则是放任学生不管,感觉课堂气氛的“轰轰烈烈”,实则是学生聊天的“兴高采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不当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使学生学有收获,提高学习兴趣,反而费时费力,引起学生的不满。

 

2.专业知识理解能力不足。由于专业知识变化快,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时不够准确、理解不够到位;在上课前不认真备课,缺少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己的感觉讲解。导致上课时缺乏自信,自言自语,乱讲一通,使得学生弄不清楚老师在讲什么,就像在听天书,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能睡觉、玩手机或干别的事情,教师也视而不见,跟学生一起混课堂等下课。

 

3.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没有过多的研究和设计,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老师一个人只顾着讲,不去关心学生能否接受所讲授的知识,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的开小差,走神。许多高职院校引进了很多一体机,基本上每个教室配一台,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使用,直接盲目套用。有的教师把多媒体变成一种愉懒的工具,把书上的附带的课件直接拿去演示,没有按照课程的特点、知识点的变化作必要的修改,几年上同一门课的老师的课件一成不变,从不更新,缺乏创新力。

 

(三)学校忽视计算机专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

 

在互联网浪潮的带领下,战略新兴产业兴起,行业交叉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导致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很多高职院校在这种浪潮冲击下,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出发,专业建设也作适应调整,增加热门的专业。但由于新增设的专业从师资、招生、教学设备、实训基地都是没有的,为了从无到有,学校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使新建的专业步入正轨。如我院今年新开的电商项目,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学校从教室大楼的建设、师资的培训、设备的购置等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在这一建设阶段中,所有的教师几乎人人参与其中。而这样的过分投入,造成了大量的资金使用转移,不利于均衡分配,对老专业的投入微乎其微。以我院计算机专业为例,近十年没有增添任何的教学设备,计算机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机房,没有专业的网络实训设备,跟全校所有的专业共同使用公共机房,硬件实训设备是淘汰下来的老旧主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是一间空房等。

 

以上这些都阻碍着专业的发展,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更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竞赛机制对教学的作用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借助大赛平台,可以检验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就业都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一)引入竞赛机制,活化教学课堂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学习基础差,不爱学习,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缺点,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很难专心听讲,大多数学生整堂睡,玩手机,甚至干脆旷课早退等,上课的老师也很无奈。为了逐步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按传统教学那样满堂教,而应想办法去把学生调动起来。引入竞赛机制,可以活化教学课堂。竞赛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它能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作等各个器官都全面调动和统一起来,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兴趣大增,变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为主动自觉吸收知识。以C++程序设计这门课的“石头剪刀布”为例:在备课时,首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作有吸引力、易理解的课件,在开始上课时,要先告知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安排,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完必要的知识后,利用一节课的后半部或两节连上的第二节课时间进行,采用随机抽签进行分组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编写“石头剪刀布”程序,让小组间进行比拼,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快,程序最简洁,最后把所有程序按照完成情况划分成不同等级,并以小组合作的成绩列入他们的平时成绩。通过这样竞赛比拼的形式,让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自觉学习知识的目的。

 

(二)以竞赛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师责任感

 

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加上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了事,机械地教,形式主义地工作,甚至投机取巧,那么学生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通过竞赛机制,让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计算机技能竞赛,或教师本人参加全国各类教师技能大赛,取得的荣誉让教师找到自身的价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赛前的组织培训,比赛现场的指导,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通过竞赛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技术要求,这对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转换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师本人也可以参加全国教师类的技能竞赛,通过竞赛的角逐也能让教师在竞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竞赛的教育教学需要,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

 

(三)借助竞赛机制,把专业做大做强

 

一个学校里的一个专业,如果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任由其自生自灭,那么这个专业的专业教师也不重视教学,上课不认真,随便应付,学生学与不学都不管,学会不会更不知道,老师在耗时间。同样,学生本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高,在教师慵懒表现的催化下,学生更是得过且过,不思上进。这样,久而久之,专业就慢慢被边缘化,慢慢的也招不到学生而趋于淘汰。因此,作为学校,应该从长远出发,对学校的专业群建设要有一个大规划,新的专业要增设,而老的专业只要社会上还有需求,就不能让它被淘汰。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该技术在当今社会里处处需求,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高技术人才还相对短缺,因此,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应该把计算机专业做得更大更强。借助竞赛的平台,把计算机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标准应用到教学中,重新明确教学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的教学方向,深化课程改革,把一些老旧的,行业已不需要的专业课程进行简化和整合,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计算机专业人才质量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更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

第8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检索;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Opencv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8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0 引 言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的载体从传统的以文本为主的方式转变为图像,视频,语音以及文本等多元化载体的方式,计算机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也从传统的数值和文本扩展到了图像,视频,语音等多媒体数据。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产业也成为了目前计算机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许多新兴的应用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畴之内,如人脸识别;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多媒体搜索引擎;移动视觉搜索等。因此在学科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在本科生开设多媒体信息检索对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检索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根据用户的输入,从数据源中检索到用户需要的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检索,多媒体信息检索的用户输入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方式,可以是图像,视频和语音等多媒体形式,其结果也是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然而,目前与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相关的大多数课程,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搜索引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在研究生阶段才有系统的学习,这些课程在本科生教育较少开设,或者部分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同时并没有适合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和内容。本文在此对本科生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包括理论课程内容和实验课程的设计;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

1 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的必要性

近5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入到了市场应用中,尤其智能设备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多媒体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快速,其应用覆盖了到工业生产,个人电脑,手机,相机等各种设备。例如在工业产品生产流水线中基于视觉的产品检测就是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之一;个人手机或者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是通过输入人脸图像检索其身份,也是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典型应用;还有百度,谷歌,必应等搜索网站图像、视频和数字图书馆,地理和医学数据图库等都是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最直接应用的产业。这些产业在近几年有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对面这样的行业环境,要求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有必要开设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类的课程,以完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4]以及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行业发展。而本科生教育是目前行业人才供应的主要“源泉”,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这类课程的教学,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竞争力。

2 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内开设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或者类似的课程的高校较少,或者部分课程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随着产业的发展,部分高校也开始设置多媒体信息检索的课程,尤其是近几年,许多高校设置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多媒体信息处理类的课程也出现在了部分本科生的日常教学中,例如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开设的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课程。同时,这些课程都开设在本科生的高年级阶段。

这类的课程采用的都是研究生的教材或者国外翻译的教材,这些教材并不适合本科生阅读和学习;同时各个高校同样的课程,教授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缺少一个好的适合本科生的教材,这成为了制约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发展的一个瓶颈。例如,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教材非常多,对于图像数据处理教材有:《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著、《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桑卡著、《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Richard Szeliski著等;文本和语音处理教材有:《中文文本信息处理的原理和应用》苗夺谦著、《统计自然语言处理》宗成庆著、《本本和语音处理系统评测》戴布克耶等;信息检索方面的教材有:《现代信息检索》Ricardo著、《搜索引擎,信息检索实践》克罗夫特著、《机器学习》米歇尔著、《模式识别》Sergios著;同时还有许多相关的教材。

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才刚开始进入本科生的课堂,而且目前缺少合适的教材,使得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教授这门课变得更加困难。

3 本科生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案

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同时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和基本计算机专业知识,因此该课程开设的时间应在本科生三年级阶段最佳。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

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分成2部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

3.1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3.1.1 文本数据的基本方法及其发展(4学时)

(1.1) 文本处理的基本方法

(1.2) 文本处理的基本发展

(1.3) 文本处理的研究现状

(1.4) 文本分类与信息检索

3.1.2 图像/视频数据处理技术(12学时)

(2.1) 基本图像特征抽取方法

(2.2) 边缘检测方法

(2.3) SIFT特征与HOG特征

(2.4) 视频中的二维分析

(2.5) 人脸检测与识别

3.1.3 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4学时)

(3.1)声学特征

(3.2)声学模型

(3.3)语音搜索技术

(3.4)线性预测参数

3.2 信息检索技术

3.2.1 聚类分析(4学时)

(1.1)相似性度量

(1.2)划分方法

(1.3)层次聚类方法

(1.4)基于密度的聚类

(1.5)基于网格方法

(1.6)基于模型方法

(1.7)蚁群聚类方法

(1.8)粒度计算

3.2.2 索引与检索(4学时)

(2.1)索引和搜索的概念

(2.2)倒排文件索引

(2.3)词汇表存取方法

(2.4)后缀数组索引

(2.5)签名文件索引

(2.6)单模式匹配算法

3.2.3 信息检索模型(4学时)

(3.1)布尔模型,扩展的布尔模型

(3.2)向量空间模型,

(3.2)概率模型和基于语言模型的信息检索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3.3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采用OpenCV作为实验平台;OpenCV是一个基于开源发行的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库,实现了许多数据检索,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以及图像视频语音等数据处理的算法[6]。目前在许多企业和项目开发中也逐步投入使用。实验课程的设置如表1。

4 结 语

本文针对现阶段本科生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检索类课程开设的现状,论述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多媒体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方案,以促进该课程在本科生教育的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晶,张.新形势下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改革路径[J].才智,2013(36):151-152.

第9篇:计算机视觉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个性化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资源

1 概述

自2000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面推进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在各省市高职高专院校中广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响应,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初步探讨其它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其它高校的研究经验及方法,更好地开展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工作。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忽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初等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开设学校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内容与初级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出现了重叠,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且重复。日益普及的家庭计算机也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已经是非零起点,甚至有学生已通过各种考试并得到相关证书。

2.2忽视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的需求差异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根据专业的不同稍有区别。但大多数此类课程材,学计划和进度,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忽视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的差异,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及兴趣爱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相对分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安装软件等基本操作都觉得困难重重,学生实践操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应用创新能力不够。有兴趣的计算机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点,对于没有兴趣的计算机课程,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就会感觉枯燥乏味、畏难不前。学生自主择课的自主性仍不彻底,仍不能适应今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柔性化。

2.3教学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教学环境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计算机基础课程非常关注教材里的内容,而不大注意对这个具体的实际内容加以拓展,去把它环绕在教学的周围进行多元的综合整合,并加以利用,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理念,课外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整合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环境。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建议

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不是单一的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部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公共课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

3.1适应高职特点,精心自编教材

教材的更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种类多,学时有限,要想使这门课程开展好,教材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计算机基础教材要与当前教育改革相适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它的实践操作性。

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以大纲要求为标准,我们已编写并公开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第一版,在整套教材中,实操贯穿理论,每章前面有知识要点,知识理论体系和技能体系巧妙地融合,每章的实训案例前面有操作要点,操作练习精选,注重实用性,每个实训均来源于实际应用,步骤清晰。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综合训练简单明了,思路清晰,实用有效。教学实践证明,概念容易记忆,操作要点清晰,实训实用,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顺利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测试,得到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好评。

3.2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学生的非零计算机基础水平,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班教学。即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测试,理论和实践操作各占一定比例,根据成绩进行分班教学。

我们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根据不同专业修改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通过测试分层次教学。根据计算机公共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延续性要求将其渗透到各专业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学习过程当中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计算机技能同步提高,形成可持续性教学。

3.3通过深入调查加强教学实用性

教育部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应用教育”,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根据各专业的应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公开课程教学一定要和他们的本专业特色及需求结合起来。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水平要求不同,对此,我校将深入调研,对用人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能力要求,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及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将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为采取2+X的模式,即在2门计算机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求或兴趣爱好,选修若干门课程。

3.4着力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种信息活动,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和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将课程大纲、网络课件、操作示例及练习题目、师生互动等学习资源在校园网上或教师的个人网站上,从而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要进行以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资料,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还要进一步丰富和不断充实。我校精品课程已在逐步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一线课堂教学的教师参与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学习辅导类,辅助教学类和师生共享类三大类。其中有网络课件库,习题试题库,教案素材库,视频教学等,而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已逐步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4 结论

计算机应用的日益重要以及社会的需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体现课程改革思路,初步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艳,陈志松.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10.

[2]冯中毅,董海棠.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3]王莉.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