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第1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a)-0185-03

Nursing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care modes i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HE Ting-xi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Yangjiang 529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care i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respectively.Methods 100 children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randomly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specific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emperature of children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37.5±0.2)℃,lower than(38.3±0.2)℃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nursing care(P

[Key words]High fever in children;Specific nursing care;Routine nursing care;Clinic effect

研究@示,当高热患儿体温达到39.1~40.0℃时,便会对患儿造成极大的危害,若难以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对患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形成高热后遗症[1]。目前临床对于小儿高热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小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且容易出现一些临床并发症。所以需要注意,针对小儿高热患者不但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还应给予患儿相应的护理措施,方可取得最佳疗效[2],因此针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高热患儿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高热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0~30个月,平均(19.0±1.4)个月;体温37.9~40.7℃,平均(38.8±1.3)℃;病程0.4~5.1 d,平均(2.1±0.8)d。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9~31个月,平均(19.5±1.0)个月;体温38.0~40.5℃,平均(38.7±1.2)℃;患儿病程0.5~5.0 d,平均(2.0±0.7)d。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临床常规性、基础性护理措施,详细护理服务:为患儿家属介绍常规用药药效及必要性,并告知患儿家属药物的常规用法及剂量等;嘱咐患儿家属注意患儿的日常饮食,以易消化、提高免疫力食物为主[3];嘱咐患儿家属保证患儿的充足睡眠;若患儿高热长期难退,患儿家属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时,进行沟通安抚,并向其介绍小儿高热相关症状及知识等,使患儿家属在对疾病了解的基础上,改善自身情绪,更好地照顾、安峄级;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度,保证安静,经常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晰,且要保证病房湿度、温度处于正常水平,利于患儿休息;对于病房人员流动量进行限制,避免出现细菌发感或诱发其他疾病的情况;对患儿血压、体温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测[4]。

干预组在给予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同时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对患儿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不同患儿的个体差异,从而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②对患儿的饮食爱好进行了解,为患儿制定出不同的特色食谱;③针对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家属的精神压力,提高患儿及其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④针对患儿临床症状,给予患儿高热护理、惊厥护理措施,如采用药物降温法或物理降温法对患儿进行护理;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惊厥患儿进行处理,使其停止或减少抽搐,或对患儿人中穴、合谷穴进行同时按压,适当给予患儿刺激。⑤在解决个体问题的基础上,严密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形成良好护理循环,得到最佳护理效果[5]。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儿体温变化情况。

采用满意度调查表针对临床护理服务情况统计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共包括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项,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评分90~100分为满意;评分80~89分为较满意;评分70~79分为一般满意;评分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记录,评价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痊愈为经临床治疗护理后,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没有任何其他不良反应;良好为经临床治疗护理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改善为患儿体温有轻微下降,但仍需给予观察治疗;无效为患儿病情改善程度无进展,体温无明显变化或加重[7]。总有效率=(痊愈+良好+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的比较

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高热属于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尤其是近几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8-9]。患儿行腋下温度测量后,体温超出37℃且1 d内体温波动超出1℃,既属于小儿高热疾病患者[10-11]。研究显示,体温异常升高后便会出现高热症状,体温的升高与身体的耗氧量呈正相关,所以高热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身体无氧代谢[12-14]。随着体内环境的失调,容易造成细胞损伤,出现血清α-氢丁酸脱氧酶及肌酸激酶升高的情况,使得心输出量增加,对于患儿心肺负担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脑神经造成损伤,所以必须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避免对患儿身体及生命造成危害。

研究显示,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不但可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可改善患儿预后[15]。在本研究中针对小儿高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措施,与前者相比,行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达96.0%,且患儿临床症状恢复较快,护理后患儿体温为(37.5±0.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8.3±0.2)℃,可见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利于降低患儿体温,促进症状恢复;另外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于患儿预后具有较好效果,进一步证明给予高热患儿针对性护理措施的重要价值[16]。

综上所述,临床给予小儿高热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儿高热症状,且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琳.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8):87-88,91.

[2]斯格灵,阿斯娅・帕塔尔.赖氨匹林在急诊儿科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61-62.

[3]吕琦玲,梁汝青.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01-102.

[4]马志红,梁进娟,屈丹,等.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92-93.

[5]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29-30.

[6]殷伟芬.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58.

[7]林梅芳,韩天娥,姚桃金,等.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47-648.

[8]耿润红.小儿高热护理认识思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0):179.

[9]张薇,李兵,冯静,等.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05-406.

[10]牛琼英.不同降温方法对小儿高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探讨[J].甘肃医药,2014,33(10):791-792.

[11]李冬梅,陈楷珠,林金生,等.院前急救指导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13(13):19-20.

[12]莫君.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23-124.

[13]杨毅.小儿高热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06.

[14]郑景仙.小儿重型化脓性脑膜炎致高热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0):152-154.

[15]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第2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3例,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9.6±10.8)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憋胀等症状, 35例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病程7~41个月, 平均病程(23.3±10.0)个月。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 对照组17例主要采取常规性的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18例主要采取优质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房内环境整洁、安静, 空气流通好, 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减少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保证休息, 作息规律, 状态和精力充沛。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 强化基础护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主要包括患者入院介绍:耐心的讲解医院治疗环境,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病情特点, 有效地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基本流程。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讲解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理论和机理, 赢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做好相关体位、取穴护理操作, 减少烫伤发生率。

1. 3 观察指标 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情况。评价标准:痊愈:患者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 腰部基本可以正常活动, 直腿抬高实验可以达到90°;有效:患者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但是小腿或者足部有一定的麻木感, 直腿抬高实验角度为60°~90°;无效:上述指标均为达到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针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建立数据库,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情况如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腰部常见的疾病, 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 复发率低, 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 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患者接受程度高, 疗效确切[3]。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是目前本院刚刚引进的概念。优质护理中的“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控制服务成本, 制定方便措施, 简化工作流程, 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本研究中的优质护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入院介绍:首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病房和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环境不是十分了解, 入院伊始,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环境, 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尽快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的需求[4]。治疗前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耐心的讲解发病机理, 热敏灸、针刺眼区穴治疗方法, 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5]。治疗过程中获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配合, 强调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②健康教育: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治疗和疾病疑问给予耐心的解答, 耐心的讲解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优势和有效性。热敏灸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红外线辐射, 将能量转移至患部病态细胞, 促进细胞活化, 从而产生利于生物在分子氢键偶极产生受到激发共振, 进而出现得气感, 并且借助反馈的调节机制, 促进病理状态下能量代谢紊乱的纠正,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6]。热敏灸还可以调节和维持机体内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平衡, 从而有效地消除神经根炎症[7]。通过热敏灸联合针刺眼穴区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 缓解肌肉痉挛, 消除腰部的局部水肿, 并且促进突出髓核进行复位, 减少对于神经根的机械性刺激、压迫, 缓解疼痛, 并且机体免疫力的增强, 促进了应髓核压迫出现的炎性介质吸收, 尤其是致痛物质5-羟色胺明显降低, 减少了对于神经根炎性介质的刺激[8]。③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首先将患者安放在舒适的体位, 同时注意对于施灸部位充分的暴露, 将艾条点燃在相关穴位上施治, 当患者感觉到穴位区艾热向着皮肤深处逐渐灌注或者是发生了灸性感应传导时, 也就是透热、扩散性热、传导性热, 局部不热远部发热, 表面不热深部发热。护理人员要注意热敏化穴位时, 取穴的准确性, 在出现透热、扩散性热、传导性热等出现时询问患者感觉, 如果感觉不明显, 注意穴位调整,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和患者的感觉, 防止发生烫伤。一般热敏灸可能出现局部的水疱, 因其比较小, 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 如果有大水泡出现要通过碘伏消毒, 然后通过无菌注射器将泡内的液体抽出, 涂抹烧伤膏, 几天后可以治愈。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在热敏灸联合针刺眼区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预后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红姣.个体化护理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4):9-11.

[2] 徐华.艾箱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干预.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29(3):493.

[3] 张国福,杨阳,李华南.热敏灸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7):264-266.

[4] 梁颖华,李艳玲.银质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报, 2008,15(9):66-67.

[5] 唐福宇,黄承军,陈日新,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21(1):25-27.

第3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0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68-0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人体没有特异免疫力,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强,致死率低,临床上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要症状,重症病人可合并肺炎。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我院发热门诊共确诊并隔离治疗了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天,治愈出院14例,占100%,无死亡病例。针对确诊病例在进行及时报告、分开隔离、有效治疗同时并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确诊并留观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14例,其中男14例,女0例,最小20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5岁,体温>39℃的占50%,发热持续1-7天,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

1.2评估患者体温:高热病人及时给予药物退热或物理降温,呼吸重点评估呼吸次数、频率,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心理方面: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因社会因素及隔离环境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营养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

1.3护理评估:根据甲型H1N1流感患者症状、体征、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1.4临床症状和心理问题。

表1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症状与心理问题统计

由(上表)可得,发热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主要症状,全部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约有90%的患者表现为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精神心理方面有35.7%患者出现恐惧、焦虑。

2.护理问题分析及措施

2.1体温过高。护理目标: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体温>39℃的患者,每30分钟测一次体温;体温在38-39℃之间,每1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详细记录。②降温处理:体温>38.5℃患者,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降温处理,体温过高患者,如不适症状明显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体温未能降至正常时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体温

2.2恐惧、焦虑症状。护理目标:患者恐惧、焦虑症状消失,心理压力缓解。

护理措施:①针对确诊并需要隔离治疗的患者,护理时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因隔离治疗,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②认真做好宣教工作,详细讲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该病是可防可控并能够治愈的疾病,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3营养支持。护理目标:患者体重未下降或增加。

护理措施:①患病早期多伴有发热、纳差,护理时饮食方面多给予软食或半流食为主,鼓励患者多进食。②恢复期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及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患者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③考虑到患者需隔离治疗,不能随便外出,同时没有家人陪护,护理人员要做好临时家属这份工作,满足患者饮食方面额为的正当要求[2]。

3.讨论

通过这阶段的护理工作,我科护理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我们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针对甲型H1N1流感这种特殊疾病,与普通疾病有很大的区别,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视疾病的护理,同时要关注该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调整护理方案,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整体的护理,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第4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小儿高热惊厥一般发生于患儿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在患儿体温不低于39℃时发生惊厥,临床主要表现为双眼球凝视、斜视、上翻以及意识丧失等,对患儿影响较大。目前治疗高热惊厥主要以降温、控制惊厥以及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一般预后情况良好。有研究文献指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病因分析后再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就此展开了对比性研究分析,探讨了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总结了护理对策,现对其作如下详细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87例高热惊厥患儿,患儿中年龄最大为5岁,年龄最小为4个月,平均(2.7±0.8)岁,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39例,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儿中年龄最大为岁5,最小者为9个月,平均(2.9±0.7)岁,男女患儿分别为21例、22例;对照组患儿中年龄最大为5岁,最小者为4个月,平均(2.4±0.7)岁,男女患儿分别为27例、17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本次研究无影响(P>0.05)。87例高热惊厥患儿中,34例患儿为上呼吸道感染,26例患儿为肺部感染,20例患儿为感染性腹泻,另有7例患儿为其他原因引起发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降温、控制惊厥、合理用药以及确保呼吸通畅等常规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入院后的治疗措施同对照组患儿,对患儿的具体病因进行分析后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儿的具体病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持续降温措施;在惊厥发作时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将衣领解开,去枕平卧,并给予大流量吸氧,纠正机体缺氧状况,直至呼吸平稳后调节为小流量吸氧。发作期间需注意口鼻分泌物的及时清除,并在口腔上下齿之间置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②对惊厥中易出汗及嗜睡的患儿,护理时加强对患儿呼吸情况的护理,保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并及时将汗液擦拭干净或将被汗液浸湿的衣物换下,保持患儿皮肤干燥;③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保持对患儿的降温护理,若患儿体温高于39℃,则需要采取快速有效的降温措施,如利用洁净的被浸润的纱布在患儿额头贴敷,必要时可进行全身贴敷;④保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提前做好应对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案并采取急救措施,按照医嘱为患儿使用抗惊厥药物或是进行地西泮静脉注射;⑤保持病房空气良好流通,病房温度控制良好,及时调整患儿睡姿并对口腔分泌物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呼吸道;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食物,在发热和大量出汗后需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⑥及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家属的担忧、害怕以及焦虑等情绪,向患儿家属讲解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及预防知识,告知家俑呷染厥可治愈且不会留有后遗症,避免患儿家属过度担心。年龄小的患儿加强非语言沟通,通过抚触、眼神、微笑等安抚患儿情绪,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通过采用亲切的态度跟患儿交流,表达鼓励和关心,提高患儿的配合度。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和安慰,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高热惊厥发作次数以及癫痫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对比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以(±s)表示,若(P

2.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87例患儿均成功退热并治愈出院。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高热惊厥发作次数以及癫痫复发率分别为(26.6±4.4)min、(4.0±1.5)次、2.3%;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高热惊厥发作次数以及癫痫复发率分别为(37.1±6.5)min、(5.7±1.8)次、9.1%。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常跟急性感染所致体温急剧升高相关,在高热惊厥发作情况下患儿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病状,多数患儿治愈后无后遗症,但也有部分可能反复发作,需加强护理。有关研究文献指出,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可能会致使患儿出现癫痫,甚至对部分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故需要及时高热惊厥患儿采取治疗措施,降低高热、控制惊厥并予以药物治疗感染,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本次研究中,87例患儿中仅有7例患儿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高热惊厥,大多数患儿均由感染性疾病引发高热惊厥,其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而在患儿具体病因进行分析后再行对症护理措施,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综上,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该病临床特征表现为惊厥反复、持续高热等症状,对患儿具体病因进行分析后行对症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平均退热时间、减少惊厥发作次数并降低癫痫发生率。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中,一方面需注重患儿惊厥发作期的护理,一方面需做好日常生活护理,积极预防反复,加强对家长的知识宣教。综合护理是一种整体化护理措施,其通过心理疏导增加患儿安全感,减轻家长心理顾虑;通过惊厥发作护理、降温护理迅速改善患儿病情;通过饮食指导加速患儿机体康复,补充机体水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家长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视,积极预防复发,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高热惊厥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机体血清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第5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褥疮;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127-03

doi:10.14033/ki.cfmr.2015.25.061

褥疮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等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性病变,其多是由局部受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诱发组织细胞持续性缺氧所致[1]。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影响固有疾病的康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甚至诱发严重感染以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褥疮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褥疮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长期卧床老年并发褥疮病例共60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褥疮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8~87岁,平均(83.4±6.8)岁;卧床时间1~13年,平均(6.3±0.8)年;褥疮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17例,Ⅲ期及Ⅳ期共15例;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36例,股骨头坏死6例,恶性肿瘤5例,其他疾病13例。

1.2 褥疮临床分期

根据患者褥疮症状的不同,临床上将褥疮分为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Ⅱ期)、浅度溃疡期(Ⅲ期)及溃疡期(Ⅳ期)四期。

1.3 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康复状况,对60例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多会伴随大小便失禁,并且褥疮常会散发出异味,患者难免会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变化,耐心为老人讲解褥疮的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3.2 加强饮食指导及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物,鼓励患者多食鱼、肉、新鲜蔬菜及牛奶等易消化食物。定时帮助患者做翻身动作,2 h/次。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翻身时间和皮肤颜色变化,针对患者易发生褥疮的身体部位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垫气圈、棉垫等),每日要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1.3.3 褥疮各分期护理干预措施 (1)Ⅰ期护理方法:将爽身粉或炉甘石涂抹于皮肤肿、红、热、痛或麻处,以减少局部摩擦。严禁为患者按摩,避免软组织损伤恶化[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2)Ⅱ期护理方法:使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创口,以避免创口继续恶化扩大。患者若出现水疱,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于水疱边缘行消毒工作后,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将碘酊(2%)涂抹于创面,配合使用红外灯照射创面进行杀菌,最后选用无菌纱布包扎创面[3]。在整个水疱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水疱表皮的完整性,以避免发生水疱感染。(3)Ⅲ期和Ⅳ期护理方法:患者创口行常规消毒后,将磺胺嘧啶因软膏涂抹于患者创面,并配合红外灯照射杀菌,3~4次/d,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创面的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褥疮各分期症状改善情况,对6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1)Ⅰ期: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或麻症状全部消退为痊愈;以患者皮肤肿、红症状消退,热、痛症状显著减轻为显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无任何改善为无效。(2)Ⅱ期: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为痊愈;以渗出消失,患者皮肤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得到显著好转为显效;以患者渗出、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3)Ⅲ期和Ⅳ期:以患者溃疡结痴并脱落,皮肤局部组织得到修复为痊愈;以患者溃疡结痴为显效;以患者溃疡面积有所减少为有效;以患者溃疡无任何好转,甚至溃疡程度出现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60例患者中,总有效例数为59例,总愈显例数为53例,其中Ⅰ期愈显率为96.4%,总有效率100%;Ⅱ期愈显率为88.2%,总有效率100%;Ⅲ期和Ⅳ期愈显率为86.7%,总有效率93.3%。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

经治疗、护理干预后,在出院前1 d,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4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7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98.3%。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褥疮在老年病患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皮肤代谢功能较低,加之有些老年患者需长期卧床,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5]。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褥疮防治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还通过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护理等宣教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褥疮防治的认识,促进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度,同时还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了患者护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总而言之,在临床护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加强褥疮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褥疮发病各阶段的病理特点,采取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均,王颖.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0,27(7A):987-988.

[2]查云飞.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31-132.

[3]易容.卧床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51-152.

[4]蒋琪霞,李倩,耿广莉.提高瘫痪者褥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2):10-17.

第6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

Application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in the nursing care of uterus my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on uterus myoma patients.Methods Depended on 4 kinds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in the theory of Roy,which are physiology,the ego concept,the role function and mutually,nursing was carried out for 25 uterus myoma(UM) patients treated with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Results After the Roy Nursing Procedure was carried out,patients were stable and the surgical operations were smoothly,partnering treatment and nursing.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can raise the adaptability of UM patients treated with UAE.

[Key words] Roy Adaptation Model;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terus myoma;adaptability

Roy适应模式是目前各国护理工作者广泛运用的护理学说[1]。笔者于2002年9月~2005年6月依照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执行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对25例行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的子宫肌瘤(UM)患者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医患依赖方面的整体性适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年龄24~52岁,平均36.5岁。均经妇科检查和B超、CT或DSA等证实为UM。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月经过多(经量增多和/或经期延长)、腰痛、下腹部坠痛、习惯性流产等。2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100g/L),血红蛋白范围56~90g/L,平均72g/L。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10天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放置5F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内,尽可能远地超选择插管至瘤体供血动脉分支内,以减少正常子宫组织的损伤,经造影证实后注入PVA颗粒+庆大霉素8万u,至肿瘤染色消失。

2 适应性问题及其护理

2.1 生理方面

2.1.1 栓塞后疼痛的处理 (1)护理评估。UAE后,出现盆腔疼痛及继发痛性痉挛的发生率为100%[2],24h内疼痛较剧烈,持续3~5天后消失。与主要刺激(UM侵犯平滑肌组织、压迫神经,以及UAE后组织缺血)、相关刺激(术后沙包压迫和卧床引起的疼痛)、固有刺激(对手术的担心等精神因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等有关。(2)护理目标。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无痛苦,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3)护理措施。UAE后,给患者使用光达PCA电子镇痛泵,加入药物为吗啡0.2mg/kg,48h后如果疼痛仍不能忍受,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必要时肌内注射度冷丁。辅之以热敷疼痛部位;阅读娱乐杂志分散其注意力;听舒缓悠扬的音乐,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4)效果评价。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2.1.2 阴道出血 (1)护理评估。表现为UAE后1周左右阴道常有少量咖啡色分泌物,黏膜下肌瘤较多见,瘤体可脱落,引起突然下腹绞痛及少量阴道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1~3天停止。与主要刺激(UM瘤体缺血脱落的刺激)、相关刺激(部分子宫黏膜缺血脱落的刺激)、固有刺激(因UM也表现为阴道出血,担心手术失败等)有关。(2)护理目标。控制阴道出血,防止继发感染。(3)护理措施。术前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使其能正确对待术后的阴道出血。出血期间根据需要常换会阴垫,禁盆浴,避免使腹压增加的动作,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2~3次,保持外清洁。(4)效果评价。4天后所有患者出血均停止,无继发感染发生。

2.1.3 发热 (1)护理评估。UAE 后12h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一般体温37.5℃~38.5℃,持续1周左右,仅有2例患者体温升至39℃。与主要刺激(UM缺血、坏死吸收造成的吸收热)、相关刺激(可能的继发感染)、固有刺激(对继发感染的恐慌等不良情绪可以加重患者的不适)有关。(2)护理目标。控制体温,鉴别有无感染发生。(3)护理措施。术前告知,发热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衣物,保持身体舒适。遵医嘱适当增加补液量。如高热持续不退,可给予消炎痛,排除感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配合物理降温等措施。(4)效果评价。患者在体温升高期间能正确对待,1周后所有患者体温全部正常。

2.1.4 膀胱刺激征 (1)护理评估。术后7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与主要刺激(子宫前壁肌瘤坏死刺激膀胱所致;也有报道系少量栓塞剂进入膀胱动脉,导致膀胱壁局部栓塞,严重的可导致膀胱坏死[3])、相关刺激(术后为了防止造影剂的副作用,补充液体较多)、固有刺激(因疾病和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有关。(2)护理目标。让患者了解尿频、尿急、尿痛的原因,避免因这些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3)护理措施。手术插管过程中尽量靠近子宫,避免栓塞膀胱。术后上尿管2~3天,观察有无膀胱栓塞,并可避免患者不必要的下床而影响穿刺部位的止血,因为穿刺部位止血需要沙袋加压6h[4]。(4)效果评价。所有患者均无膀胱栓塞,3天后均无尿频、尿急、尿痛。

2.2 情感方面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1)护理评估。表现为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负性情绪,尤其是未育妇女表现更为突出。与主要刺激(UAE手术以及栓塞综合征的不良刺激)、相关刺激(由于病痛的折磨让其难以忍受,;担心难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固有刺激(对UM的疾病知识、UAE手术过程以及栓塞综合征的认识不足,另外对医院的收费制度不了解)有关。(2)护理目标。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能积极配合并能愉快地完成手术治疗。(3)护理措施[5]。手术之前,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向他们讲述UM的特点和UAE的优点、大概操作过程及成功的病例;鼓励家属、朋友多来看望和陪伴,减少孤独感;手术期间导管室的护理人员也应和蔼亲切,提前到病房与患者交谈熟悉,使患者能更快适应导管室的环境,在患者紧张时握住患者的手,与其谈心,倾听患者的心事,并讲一些幽默笑话等[6],消除紧张情绪。(4)效果评价。患者心态积极,正确面对手术和术后的症状改变,积极配合治疗。

2.3 角色功能方面 有3例患者有角色适应不良。(1)护理评估。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断询问家里的情况,想放弃手术等,与主要刺激(由在家庭中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等角色转变成医院的患者角色)、相关刺激(缺少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情绪;担心家里老人小孩无人照顾等)、固有刺激(性格内向)有关。(2)护理目标。患者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即将来临的手术。(3)护理措施。鼓励家属和亲友多来看望和陪伴,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觉,倾听其诉说,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帮助;协助家属安排好家事,减少患者的顾虑。(4)效果评价。这3例患者均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适应患者角色,充满期待的住院治疗。

2.4 相互依赖方面 2例患者由于术后体温升高至39℃以上,感觉身体不适,认为手术失败,可能给她们身体造成了伤害,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1)护理评估。表现为态度变坏,拒绝吃药和输液等,与主要刺激(术后的高热持续不退)、相关刺激(担心手术失败和产生继发感染,住院时间延长时费用增加)、固有刺激(性格急躁)有关。(2)护理目标。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能配合治疗。(3)护理措施。积极退热,检查排除继发感染以后,应用必要的抗生素,并采用糖皮质激素退热和物理降温相结合,迅速退热。医务人员自信亲切地与患者交流,主动关心患者的感受;由护士长将每日发生的费用与患者家属交流。(4)效果评价。2天后患者迅速退热,医患相互依赖关系重新建立。

3 讨论

Roy适应模式的优点是从整体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为增进有效适应,护理应不失时机地对个体的适应问题以及引起问题产生的刺激因素加以判断和干预,从而促进人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整体性适应,帮助患者减少无效反应,促进适应性反应[7]。

UM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创伤大子宫作为女性的生殖器官,是女性自我认同的重要部分,对于子宫的损伤或切除会造成女性精神心理的缺失感[8]。而UAE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保留子宫等优点,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可达到与妇科手术切除相当的效果[9]。而且由于阔韧带动脉、卵巢动脉等代偿作用,在肌瘤坏死后仍可保留子宫的功能,不会对正常生殖造成影响[10,11]。避免了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痛苦大、并发症多、恢复慢的弊端,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12]。

笔者通过运用适应模式学说,将4种适应方式贯穿于UAE术患者的护理中,根据手术的进程,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时作出护理评估,分析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制定护理目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医患依赖方面促进患者的整体性适应,使患者能够从容面对UAE引起的不适,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护理比较,能有效增加患者对医疗活动的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常规护理措施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肢体制动,沙包加压6h防止穿刺部位血肿和血栓形成[13];防止发生造影剂肾病等。但是由于UAE是治疗UM的新措施,不同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或剜除术。栓塞综合征会使患者额外产生一些不适,而且Al-Fozan H等报道[3]有些并发症还是非常严重的,可以发生子宫感染和肠道、膀胱的缺血坏死。治疗失败通常发生在伴有子宫感染的黏膜下肌瘤和直径>8cm的巨大肌瘤。因此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患者增加其整体性适应,能减少患者的不适,促进患者的恢复。

在实施Roy适应模式的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1)护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疾病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2)必须有一定的宗教、伦理以及民族方面的社会常识;(3)有爱心和同情心;(4)该模式的运用程序较复杂,在临床上普遍使用必须简化程序,建立常规程序,逐渐融入常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蒋晓莲.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4,11(19):963-964.

2 Goodwin SC.New horizons in gynecologic embolotherapy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uterine fibroids.Excerpts from a presentation March 1998,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San Francisco,Cal,1998.

3 Al-Fozan H,Tulandi T.Factors affecting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Obstet Gynecol Surv,2002,57(12):810-815.

4 邢映影,Callista S.Roy适应模式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24.

5 Mitchell M.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re-operative anxiety.Nurs Stand,2000,14(37):40-43.

6 Mallett J.Humour and laughter plement Ther Nurs Midwifery,1995,1(3):73-76.

7 屈小英,罗依.适应模式在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57.

8 谢宗贵,程永得.妇产科介入治疗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7.

9 堂.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航空航天医药,2000,11(4):233.

10 Burbank F.Childbirth and myoma treatment by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do they share a common biology? 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2004,11(2):138-152.

11 Grabo TN,Fahs PS,Nataupsky LG,et al.Uterine myomas:treatment options.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1999,28(1):23-31.

第7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了6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鉴于科学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减少患者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为Ib期。年龄在30-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15)岁。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具体对策如下。

1.2.1预防措施

1.2.1.1术前教予患者正确的膀胱功能的训练方式,即盆底肌肉、排尿中断和腹肌等训练。盆底肌肉的训练指导患者能够自主的收缩尾骨和耻骨附近的肌肉,且保持臀部肌肉与下肢的不动。排尿中断的相关训练即指导患者排尿时采取分段排尽的方法。腹肌训练即指导患者进行抬腿训练或仰卧起坐,7min/次,3次/天[1]。

1.2.1.2给予患者术前宣传教育和心理预防,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紧张和恐惧。力争取得患者信任,配合护理。

1.2.1.3选择正确的拔管时机。患者出现尿涨感时即可将尿管拔除,尿管拔除后,嘱咐患者立即进行排尿。同时,还应嘱咐患者每日保持1500ml左右的饮水量,增加排尿量[2]。

1.2.1.4预防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术后每日采取碘伏棉球进行会阴部清洁,2次/天。间隔3天更换一次尿袋,始终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并记录患者尿液颜色。

1.2.2护理措施

1.2.2.1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对病情产生的疑问,安抚患者情绪,培养其良好的治愈信心,积极的配合医师的治疗。

1.2.2.2诱导患者排尿可以让患者听水流的声音,产生排尿的条件反射。采取热敷法,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热敷患者下腹部的膀胱区,使患者腹肌产生收缩后成功排尿[3]。同时,还可采用按摩法,由护理人员用手左右轻按患者膀胱的膨隆处15次,再由膀胱的底部向下按压,用以减少膀胱内的余尿。

1.2.2.3若患者尿管拔除2天后的余尿量大于100ml,应再次留置尿管。并配以必要的口服药物和针灸治疗。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实验组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3例(9.68%),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29.03%)、尿路感染3例(9.6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妇女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早期患者多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子宫切除的范围非常的广,对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术后膀胱功能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导致诸如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尿潴留发生率很高,若不进行预防和护理,会使患者的膀胱因过度的膨胀而出现逼尿肌受损,而留置尿管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尿路感染。

第8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医院 骨科 住院病人 护理安全 隐患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06-02

面对先进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就医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安全日益受到关注。骨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因此,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对策,对提高护理质量,搞好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至关重要。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 坠床 受伤后有神志障碍的患者,当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会引起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

1.2 跌倒 骨科患者大多行动不方便,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体质弱、视力减退。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座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容易发生跌倒。

1.3 烫伤 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障碍,当使用热水袋保暖或用红外线理疗时未掌握好温度和使用方法,容易发生烫伤。

1.4 褥疮 骨科患者大多数要长期卧床,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存在感觉引动障碍、老年患者全身抵抗力差、晚期骨肿瘤患者因疼痛不愿意翻身、一些牵引设施导致病人活动受限等,均容易发生褥疮。严重的褥疮可危机病人的生命。长时间坐轮椅、夹板内压垫放置不正等,也可造成组织受压而引起褥疮。

1.5 肺栓塞 骨科患者因长期卧床或手术后受限制、下肢牵引、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等,都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肺栓塞,引发猝死。

2 预防对策

2.1 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对容易发生意外倾向病人,其护理安全应纳入护理计划中。在患者一览表上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2.2 防止措施

2.2.1 有坠床危险的高危人群,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龄老年、痴呆患者、应反复向家属强调床栏防护、肢体约束的重要性,不得擅自取下床栏、松开约束带,并教会家属正确使用床栏、约束带。病床高度不大于50cm,有空调设施的病房,热天尽量不用凉席,以防凉席外移而发生坠床。

2.2.2 能活动却体虚的高龄老年人、骨科长期卧床患者恢复期需下床进行功能锻炼者,因身体虚弱,随时有晕厥、跌倒的可能。首先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如地面材料防滑、干燥,拖地时应设警示牌,厕所、洗漱间需增设防滑垫。座凳带扶手,稳定性好。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起时借力。病床、轮椅的制动闸性能良好,用轮椅护送患者时系上安全带。其次应加强巡视,主动给予帮助。高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愿意麻烦他人的心理,他们往往拒绝护士及家人的帮助。因此,护士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合病历分析跌倒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危害,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重要的注意事项及时予以书面告知,护士与家属双签名,如下床、入厕、坐立有人搀扶,功能锻炼时采用稳定性好的鸡爪形拐杖、四边行保护器具及摩擦力大的防滑鞋等,久病卧床及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遵行“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以防止性低血压晕厥发生。

2.2.3 烫伤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属的护理知识缺乏,对于感觉障碍或减退的患者,护士应反复向家属交待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热水温度不超50度,袋外加布套,不宜直接接触皮肤。有空调设施的病房尽量不用热水袋。行红外线理疗的患者,瞩其不要擅自调节距离,以防烫伤。

2.2.4 护理干预是预防褥疮发生的重要措施。骨科病人绝大多数都需绝对卧床,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褥疮的预防。病人入院时,护士应先对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评估其活动情况及自理能力,检查全身皮肤情况,针对个体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成功的护理能够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成功的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第9篇: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老年患者是医院患者中相对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内科,老年患者多,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出现生理性退化,反应迟钝,视力及肌力减弱,关节僵硬,加上病理改变,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护理安全问题,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200例老年患者中出现的护理安全意外问题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13o例,女性:70例,年龄最小65--83岁,平均74岁,单纯患一种疾病的有50例,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疾病的有65例,患有四种以上疾病的有85例。

2 护理安全意外问题分析:

2.1 压疮〔1〕 压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或坏死,见于长期卧床、身体衰弱,昏迷及瘫痪的病人。

2.2 跌倒、滑到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老年人跌倒后轻者可发生软组织挫伤、关节脱臼、骨折,原有病情加重,重者可危及生命。跌倒危险因素有:疾病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衣着过于宽松,鞋子偏大,鞋底不防滑,其他外部因素:床制动不好,床挡固定较差等。我院因患者起床后发生眩晕5例,起床后跌倒致股骨颈骨折1例。

2.3 坠床 多见于意识不清和躁动不安、不合作的患者。

2.4 误吸、误食 常见于痴呆老年患者,我院误将外用药内服者发生一例。

2.5 烫伤 老年人感觉迟钝,对冷热感觉不灵敏,容易发生烫伤。

2.6 自杀 癌症晚期患者、心理有问题者容易有自杀倾向。发生自杀一例。

3 防范措施:

3.1 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

3.1.1 去除或减少局部组织、皮肤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每2-3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并按摩骨突处或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告知便后及时清洁,保持干燥。

3.1.2 换衣、翻身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对皮肤的损伤。

3.1.3 长期卧床、昏迷患者使用气垫床。

3.1.4 营养不良患者应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保证足够营养摄入。

3.2 跌倒、滑到的防范措施〔2〕

3.2.1 每天检查病房设施,保持设施完好,杜绝安全隐患。

3.2.2 入院后帮助老年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在容易发生跌倒、滑到处贴有醒目标志。

3.2.3 对老年患者进行动态评估,识别易跌倒的高危患者并重点防范。加强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

3.2.4 老年人衣服、鞋穿着应合身,不宜穿拖鞋,应穿防滑的鞋子。

3.2.5 室内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告知清洁工随时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干燥。地面全部使用防滑砖,容易滑到的地方铺设防滑垫,墙壁上安装护手等。

3.2.6 告知老年患者变换时动作以缓慢,清晨醒来后不宜立即起床,先活动四肢后再慢慢起来。

3.2.7 睡前和夜间不宜饮水太多,以防夜间上厕所影响睡眠,防止夜间不慎跌倒。

3.2.8 对步态不稳者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搀扶。

3.3 坠床的防范措施

3.3.1 我院对所有老年患者加用床栏防护,24小时有人陪护,对躁动不安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保护,防止坠床、摔伤的发生。

3.3.2 要求各班护士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3.4 误吸、误食的防范措施

3.4.1 对有吞咽困难患者交待缓慢进食,不可催促,防止噎食或呛咳,根据病情选择合理饮食,选择舒适,避免误吸的发生。

3.4.2 在摆放药物时,需将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放置,发放给病人的外用药有醒目的标记。发放内服药时,将用法、用量交待清楚,护士必须看患者服用后才可离开。

3.5 烫伤的防范措施〔2〕

3.5.1 设立醒目标识(如热水、开水等)。

3.5.2 及时、准确评估患者情况,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宣教。

3.5.3 告知患者开水瓶统一放置在安全、固定且不易触碰的位置。

3.5.4 患者在使用热敷或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过高(

3.5.6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生活设施。

3.6 预防自杀的措施

3.6.1 对所有窗户安装了防盗网。

3.6.2 要求护士检查患者室内环境、用物,清除不安全的器具和药品,必要时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约束。

3.6.3 要求护士从患者入院起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有异常的患者,更加要细心,耐心,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告知家属需24小时陪伴,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并及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进行重点交接班防止患者在院内自杀。

4 小结

我院条件差,为了给患者一个温暖、放心的住院环境,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上问题的风险预案及处理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力度,2011年来我院收治的患者未发生一例以上安全问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