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精选(九篇)

发热病人护理诊断

第1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来自墨西哥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上此病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此病传染性极强,一旦被传染,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则会由于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以此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本院对发热门诊进行组织管理、科学的防护,并且认真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1.1对发热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从医院中选取5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50例医护人员中,主要以内科系统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感染科医护人员为主,将其安排到发热门诊,并且制定相应的职责与工作流程,例如:预检分诊岗位职责、工作人员上下班流程、甲型 H1N1 流感患者处置流程及报病流程以及患者就诊流程等[1]。对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行体温测量,确保无发热现象和无流感样病例症状。此外医院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开展培训,除了要参加学习培训外,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熟练掌握甲型H1N1流感诊治穿、脱防护用品顺序、就诊流程、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传染病疾病抱卡制度、穿脱隔离衣、六步洗手法等以提高护理疾病技能和消毒隔离技术,并进行考核,还相互提醒监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须和患者接触,为了避免被传染,医院提供医护人员免费的营养餐、新鲜水果和奶制品,均衡营养,使医护人员增强体质、提高体抗力。实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病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将甲型H1N1 流感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对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和广泛性培训。

1.2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

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主要是对发热门诊设置挂牌、指向标志醒目以及门诊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等,我院将发热门诊单独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通风性较好,在发热门诊病人通道口醒目位置书写“发热门诊”字样,与门诊大楼、急诊间隔开来。由于发热门诊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设置比较偏远,加之又是新设置的门诊,患者及家属不易找到,所以在医院各个大门入口、门诊大厅、急诊大厅等重要区域设立明显的指向标志,把患者引入就诊范围,采用红色箭头指明方向,将患者引到目的地[2]。发热门诊应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即:成立专门的挂号收费室、检查室、药房、输液室、留观室,每个医疗室都必须齐全,便于患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大范围活动很可能感染上其他疾病,所以患者最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可加速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设立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让工作人员和发热患者从不同路径出入发热门诊,降低工作人员受感染的几率。

1.3制定消毒管理措施

对医疗工作区定期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工作需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1)工作区每天保持通风,打开窗户,使空气形成对流;(2)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每天二次,每次1小时,在消毒工作完毕后要保持室内通风;(3)在病人通道的入口处放置含有1:50稀释施康(相当于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地垫,并要求始终保持湿润,使用1:50稀释施康消毒液擦拭器械表面、桌面、坐椅及门把手,医用N95口罩每4小时进行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应马上进行更换,例如出现口罩潮湿。至于医用设备血压器、听诊器每次使用后都须用75%酒精棉片消毒2遍,眼罩等患者接触过的物品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保证医用设备上没有残留任何病菌。不可忽视的是垃圾桶与垃圾的处理,垃圾桶必须有盖,桶内用黄色双层医疗垃圾袋,处理垃圾过后,垃圾桶需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垃圾袋扎紧双层袋口,袋口喷洒1:50稀释施康消毒液后做无害化处理。护士长、院、感护士要落实好各项消毒工作,同时监督环境卫生情况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

2.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由于此病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死亡率高,因此备受人们所关注。发热门诊是医院控制、筛查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阵地,每一个治疗环节都备受重视,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行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门诊部适当的调整防控措施,从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到发热门诊的环境都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保证甲型H1N1流感爆发高峰期医疗工作依然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发热门诊对患者进行症状监察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是通过监察患者的呼吸道病状,若是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传染病即可早期进行治疗,是遏制呼吸道传染病恶化的主要途径[3]。人们都具有2003年的“非典”经历,对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的认识,医护人员对此病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医院从医护人员做起,对参加甲型H1N1流感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在培训中医护人员可提自身的医疗护理技术,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抗力,避免自身受到病毒的侵害,只有在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之下才可有效进行治疗工作。对门诊进行组织管理,做好消毒隔离等防御措施,在患者经过发热门诊的集中收治,一一做诊断排查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本研究随机选取50名医护人员,安排到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治疗以及护理,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可见,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可避免医院内产生外交叉感染,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

总之,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医院发热门诊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于晓恒.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62-163.

第2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护理干预

急性腹痛是急腹症最常见症状表现,病因复杂,其中又以各类急腹症为主,病情进行速度快、特异性强,确诊难度较大,年龄跨度广,老年人比重高,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退化、抵抗力低、器官储备功能不足,易发生并发症,约1/3患者需转外科治疗,急性腹痛伴随症状较多,患者可能合并呕吐、腹泻、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休克,护理与监护难度大[1]。本院急诊科或门诊共收治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241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试探析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总结护理干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41患者收治于2014年1月~12月,其中男144例、女97例,年龄4~89岁、平均(51.4±10.0)岁,其中小儿29例、老年人105例。伴随症状:发热81例、头晕23例、恶心与呕吐118例、腹泻26例、胸痛14例等。发病至送院时间30min~3d、平均(2.3±0.8)h。分诊至内科疾病152例、普外科61例、妇产科19例、泌尿外科8例、胸外科1例。纳入标准:①急诊科、门诊收治;②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③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观察要点

1.2.1.1急诊科 ①辅助诊断,配合医师进行常规检查、查体,及时获取相关分泌物、样本送检,观察记录患者症状表现,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时间与进展情况(加重与转移情况)、体温、呕吐频次与量、伴随症状表现,重点观察有无腹膜炎体征、意识状态、中心静脉压、血压、红细胞比容、电解质水平、血清标志物水平,判断有无坏死性、出血性病理表现,采用量表评估患者死亡风险,判断有无器官衰竭等严重致死性并发症;②留观患者,对于一时无法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护,观察记录基础治疗后症状表现。

1.2.1.2分诊后 ①内科,观察症状表现、生命体征,据不同疾病类型设定不同的观测内容,如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观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大便情况、尿量,鉴别发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呼吸急促等失血表现,在治疗早期每隔20min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在给予对症治疗后,据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鉴别发现再出血症状;②普外科,做好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应激指标水平,评估手术耐受,关注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

1.2.2护理干预

1.2.2.1急诊科 ①分诊前,给予基础治疗干预,如药物镇痛,常肌注盐酸山蓑若碱注射液,或采用耳穴按压、平衡针等保守方法镇痛[2],对于有发热症状者,还给予降温处理,对于合并休克者给予抗休克处理;②据拟诊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如拟诊为胃炎急性发作者,给予胃肠动力药物,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禁水食,若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注射胃复安,或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若脱水症状较严重,可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3];②心理护理,急性腹痛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重病情,促进应激指标水平上升,还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护士应做好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安全感,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解释留观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留观并非误漏诊。

1.2.2.2分诊后 ①基础护理,作息管理,一般宜卧床休息,适当禁水食,遵医用药;②病情缓解或好转后,据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依次给予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③做好病房管理,防寒保暖;④据疾病类型给予专科护理,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排压迫止血(三腔两囊止血)、胃液抽取、护理,以预防胃反流、胆汁反流,观察内科治疗药物止血效果;⑤关注合并症管理,如伴有肝硬化等消化性合并症患者,应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安排专科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增加肝负荷食物,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做好血糖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处置低血糖反应,预防休克;⑥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采取积极的措施促患者镇定镇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默契的团队合作,体现护理专业性,减轻患者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选择风险诊疗活动如手术时,尽快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避免延误治疗,在患者出院前,还应据疾病类型、治疗情况,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预防复发、并发。

2 结果

2.1送院时临床表现 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181例、休克41例、发热(≥37.2℃)84例、中心静脉压(0.44±0.05)kPa、血清K+

2.2诊断情况 12内明确诊断144例、12~24h内明确诊断85例,临床表现属原发病典型表现94例(12h内明确诊断86例),采用病理诊断(手术与活检)84例,与拟诊相符80例。

2.3结局 死亡1例,为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其余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35d、平均(7.3±2.3)d。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12内明确诊断59.75%,诊断效率仍有待提高。原发病典型表现39.00%(94/241),原发病典型表现12h内明确诊断占91.49(86/94),提示急性腹痛患者多无典型症状表现,是致疾病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采用病理诊断占34.85%(84/241),与拟诊相符95.24%(80/84),病理诊断是急性腹痛病因诊断"金标准",但病理诊断多为创伤性操作,手术诊断风险相对较高,护士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手术适应证筛查。

急性腹痛病因较复杂,常见病因包括急性胃肠炎、急性阑胆石症发作、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机械性肠梗阻等,多以急诊科就诊,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特别关注腹痛发作、变化进展情况、伴随症状,发现典型症状,为拟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做好基本的对症护理、心理支持,拟诊后据拟诊结果给予治疗护理,分诊后据原发病护理路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治疗性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合并症管理等。

参考文献:

[1]肖红丽,王宇,王艳,等.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诊断杂志,2014,15(1):56-60.

第3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分诊;病人满意率;护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16-01

随着医学的发展,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病人需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其中包括对门、急诊病人的准确分诊,目前,由于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使医疗投诉次数明显增多,医疗投诉其中包括对门、急诊病人分诊错误所导致的医疗投诉。正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医院都将“零差错”、“无投诉”作为医院发展的管理目标[1]。因此,研究提高对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就显得特别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门、急诊病人人次为194596:,2012年门、急诊病人人次为228787,2011年和2012年门、急诊分诊护士均为谢护士。

2 分诊工作方法

2.1原有分诊工作方法

2011年1月份,谢护士从其它岗位调出到分诊岗位,未经任何关于分诊工作方法和知识的学习、培训,未对分诊工作方法进行探索、研究,直接进行分诊工作。

2.2 现有分诊工作方法

谢护士进行分诊工作一年,经向各科室医师及病人调查发现,对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不高,从2012年1月份开始,改进原有分诊工作方法,采用如下现有分诊工作方法。

2.2.1 认真学习诊断学的理论知识

分诊护士认真学习并掌握内科腹痛、外科腹痛、急腹痛、妇产科腹痛、癌性腹痛、炎性腹痛、各种性质的头痛等疼痛特点,认真学习并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热特点,认真学习并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并掌握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2.2.2 分诊护士向各科室医师进行电话预约安排患者就诊

分诊护士经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后,如果仍不能确定该病人属于哪个科别的病人,向有关科室的医师电话告知该病人的疾病情况,得到有关科室医师确认该病人应该到有关科室就诊,再告知病人应该去有关科室就诊。口腔科的病人,需要等候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诊治,也可以向口腔科医师打电话为病人进行预约诊治。如朱女士,于2012年2月4号上午8时来院准备补牙,分诊护士可以先打电话询问口腔科医师:“现有需要补牙的朱女士需要候诊多少时间才能够轮到她补牙?”,口腔科医师回答说:“下午1点半”, 分诊护士就可通知朱女士下午1点半来补牙。

2.2.3 认真学习并掌握传染病的理论知识

积极参加医务科组织的关于院内感染的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掌握传染病的分诊工作流程。分诊护士需不断地加强学习传染病知识,因新的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层出不穷,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疾病、甲型N1H1流感等,这就需要分诊护士掌握这些新的传染病知识。

2.2.4 虚心向医师求教为病人的切诊方法

护士在护理学校和护理工作生涯中,学习了护理知识和实践了对病人的护理,但对病人的切诊仍然是护士的薄弱环节,分诊护士须向各科的医师虚心求教,掌握对病人的切诊方法。

2.2.5 运用改进的护理程序进行分诊工作

分诊护士运用“护理评估―医疗诊断(原为护理诊断)―实施(给予分诊)―评价(即由医师或病人进行评价分诊的准确性)―如果分诊护士为病人分诊错误―分析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改进措施”方法为病人进行分诊工作。运用改进的护理程序为门、急诊病人进行分诊工作是整体护理意义的延伸,丰富了整体护理的意义。如:病人陈某,女,83岁,因慢性下腹痛来院就诊,护理评估:分诊护士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分诊护士经观察得出医疗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给予分诊:通知导诊人员带领病人去妇产科就诊,经妇产科医师检查,无妇科疾病,妇产科医师评价:此患者不是妇科病人,应该去康复科就诊,分析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向康复科医师求教,康复科医师解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和腰椎骨增生虽然都有下腹痛的表现,但病人腰椎骨增生仅有下腹痛,但没有白带增多的表现,而慢性子宫内膜炎性疾病既有下腹痛,也有白带增多的表现,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腰椎骨钙减少而致腰椎骨慢性增生,腰椎骨慢性增生可导致慢性下腹痛,经向病人询问,陈女士无白带增多的表现,分诊护士分诊错误的根本原因为分诊护士没有询问患者的白带情况,导致分诊护士为该病人错误分诊。改进措施:如果再次遇到此类病人,一定要询问病人有无白带增多的表现。

2.2.6 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对病人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观察病情要细致;对病人要热情;视病人如亲人;坚守岗位;学术求精。

3 结果(见表1)

2011年和2012年分诊准确率的比较表(表1)

由表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和2012年分诊准确率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对门、急诊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明显降低医疗投诉

如病人张女士,45岁,于2011年4月因患肿物就诊,询问分诊护士需到哪个科室诊治,分诊护士安排病人到妇产科就诊,张女士在妇产科侯诊厅等候了约1个小时,才轮到张女士诊治,妇产科医师告知张女士,肿物属于外科疾病范畴,请张女士到门诊外科就诊。张女士火气大发,向有关部门投诉,诉说让她白等了1个小时。又如病人赵女士,42岁,于2012年6月因患肿物就诊,询问分诊护士需到哪个科室诊治,分诊护士安排病人到门诊外科就诊。赵女士能够得到准确分诊,未有投诉发生。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见表2。

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表(表2)

由表2看出,病人对分诊护士投诉次数从2011年的10次将为2012年的零投诉。

4.2 对门、急诊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如患儿陈某,6岁,于2011年3月就诊,因腹胀(但无痛苦面容,无发热,无呕吐)就诊,被分诊护士安排到外科就诊,经外科医师检查,告知患儿家属患儿腹胀属于内儿科疾病,需到内儿科就诊,由于分诊错误,患儿的诊治不及时。如患儿成某,5岁,于2012年3月因腹胀来院就诊,分诊护士观察患儿,无痛苦面容,无发热,无呕吐,经观察和综合分析,安排患儿成某到内儿科就诊,内儿科医师及时为患儿成某进行了诊治。

4.3 对传染病人进行准确分诊能够使就诊流程符合规范

如患儿张某,4岁,于2011年5月因手足部皮疹就诊,分诊护士认为患儿患有皮肤病,被安排到皮肤科就诊,经皮肤科医师检查,告知患儿家属患儿患有手足口疾病,需到内儿科就诊(内儿科有独立的手足口疾病病区),因此,不准确的分诊不但造成患儿就诊不方便,更造成患儿就诊路线不符合规范,易造成手足口疾病传染给其他小儿。又如患儿赵某,5岁,于2012年4月因手心、足心皮疹就诊,分诊护士仔细处观察患儿,疾病诊断拟“手足口疾病”,分诊护士安排导诊人员带领患儿按照院感科指定的传染病人就诊路线到内儿科科室就诊。

4.4 减少了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量

由于分诊护士能够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大大减少了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量,导诊人员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总服务台的其它工作,如:各种检查报告单的发放、解答病人的药物咨询、双向转诊、免费测量血压等工作。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见表3。

2011年和2012年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表(表3)

由表3看出,导诊人员对病人导诊的工作时间减少了平均1小时/天。

4.5 减少了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

由于分诊护士能够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又由于分诊护士向各科室医师进行电话预约安排患者就诊,大大减少病人就诊时不必要的候诊时间。门、急诊病人就诊时候诊时间见表4。

2011年和2012年门、急诊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表(表4)

由表4看出,门、急诊病人就诊时的候诊时间减少了平均20分钟/人次。

4.6 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由于分诊护士对病人进行准确分诊,大大减少病人就诊时不必要的在其它科室的候诊时间,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因此,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见表5。

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表(表5)

由表5看出,2011年和2012年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分诊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

4.7 减少了各科室医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由于分诊护士对门、急诊病人进行了准确分诊,从而使各科室医师减少了对非本科病人的不必要的体格检查、问诊及书写病历等工作,从而使各科室医师有更多的时间对本科病人进行详细的诊治。

5 结论

现有分诊工作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门、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门、急诊病人对门、急诊分诊护士满意率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投诉,现有分诊工作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6 分诊工作进一步改进建议

因对病人的切诊和对诊断学知识的掌握是护士的薄弱环节,建议把护生对病人的切诊和对诊断学知识的掌握纳入规范的护理教育课程,同样,在护理工作中,建议护理部把护士对病人的切诊和对诊断学知识的掌握纳入护理理论和操作考试范畴。门、急诊病人病情复杂,需要掌握全面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的高年资护士才能够为门、急诊病人进行准确分诊。

第4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11月共收治32例持续高热的恙虫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1.2±1.2)岁。全部病例均有野外作业史或活动史,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其并发症主要有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等。12例入院时已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出现多器官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冷寒战、高热伴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

1.2观察与护理

1.2.1仔细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尽早明确诊断

1.2.1.1认真寻找焦痂或溃疡本组26例有焦痂或溃疡者,门诊首次发现60%,40%的病例均为入院后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及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故仔细寻找焦痂或溃疡对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恙螨幼虫好侵袭人体潮湿、气味较浓的部分,溃疡一般不痛不痒,患者本人也不易觉察或即使是发现了也不重视;或溃疡发生在隐蔽处,患者羞于启齿而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如1例女性患者因为溃疡在会阴处,不好意思告诉医生,入院第4天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时发现,溃疡面积2.5cm×2.5cm及0.5cm×0.5cm,中心覆以黑色焦痂。报告医生后,确诊为恙虫病合并多系统功能损害。经换用对本病有效的药物氯霉素治疗,15d后病愈出院。

1.2.1.2详细观察和注意辨别皮疹根据资料报道,该病皮疹见于病程第4~6天,为暗红色斑丘疹,多为充血性,少数呈出血性,不痒,皮疹持续3~7d消退,可遗留少数色素沉着。本组皮疹检出率为61%,出疹日期为3~10d。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观察,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亦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佐证。本组中,1例患者因发热待查入院,以静注阿莫西林过敏就诊,但仔细观察发现皮疹虽分布广泛(遍及胸、腹、四肢、面部、嘴唇),但部分皮疹呈水疱型,而后结成黑色焦痂,考虑与一般阿莫西林过敏不同,报告医生后,确诊为恙虫病。故临床上应强调对不典型皮疹的观察与分析,避免误诊。

1.2.2观察体温

①注意热型改变,本病一般呈弛张热型,发热期为2~14d,平均7.5d。②降温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枕、冰帽、温水浴,慎用药物降温,因大多数患者粒细胞减少,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影响观察皮疹和诱发皮下出血。若无继发感染,对症治疗1~3d体温逐日下降,至病程第6天降至正常;但大多数患者由于就诊较晚,毒素在体内作用时间长,致使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热程亦长。3例热程达14d以上。

1.2.3对皮疹及溃疡、焦痂的护理

皮疹、焦痂若无继发感染,不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擦破皮肤,可自愈。若继发感染一定要给予相应处理。本组1例因焦痂与溃疡发生在,由于卫生习惯差致焦痂脱落,溃疡感染多日不愈,笔者用桂林西瓜霜、洁尔阴稀释液合用治疗恙虫病并发口腔炎而得到启发,喷敷患处2~3次/d,3d溃疡面即愈合。

1.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针对本病好出现并发症,特强调以下几点护理:

1.2.4.1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恙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广泛的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和血栓形成,肺部受累十分常见,尤其是原发性间质性肺炎较为普遍,严重的肺部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意识变化,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精心治疗及护理。

1.2.4.2中毒性心肌炎的观察及护理本组并发中毒性心肌炎2例,分别出现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进食及大小便;严格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脏负担;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B及能量合剂,口服补钾,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2.4.3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观察及护理本组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尿蛋白(+)~(+++)4例,眼睑及下肢水肿、血BUN、Cr升高2例,未出现尿少及尿毒症症状。嘱患者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才可适当活动。水肿者限制水、盐摄入;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注意观察水肿、尿量、尿色、血压等变化,测量体重,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时收集和送检血、尿标本(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及尿量的观察),为医生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1.2.4.4中毒性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本组有6例出现肺炎,胸片检查示双肺局限性或弥漫性阴影,其中1例出现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气急者取斜坡卧位,控制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成人不超过60滴/min,以免引起肺水肿;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排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药物,以吸引器吸痰,取标本送检,及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

1.2.4.5注意出血倾向及处理恙虫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因此,治疗操作、穿刺注射时要特别细心,尽量减少刺激机会,拔针时适当延长穿刺点的按压时间。特别是注射部位有明显瘀血时,常提示凝血机制差,要警惕发生重要脏器大出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2.4.6做好基础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首先要重视口腔护理。因患者高热、纳差、呕吐或口鼻出血,极易诱发口腔感染,且毒素本身可直接损害口腔黏膜致口腔溃疡,1例有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虽每天漱口,口腔黏膜表面无红肿且无溃疡,但患者进食吞咽困难,自诉咽痛,发展到张口说话亦困难。经仔细检查发现舌下黏膜明显水肿、触痛,给予细致的口腔护理配合洁尔阴稀释液漱口、喷洒桂林西瓜霜,3~4d后症状消失。

1.2.4.7心理护理因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有持续高热,因误诊而致病情严重,患者可产生焦虑、忧郁、多疑、烦躁、恐惧等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致病原因、传播方式、临床特征及预后等;解释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患者不需隔离,接触者不必检疫,使患者及家属解除顾虑,安心养病;同时向其讲解每项化验、治疗、护理的目的,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1.3防治与宣教

在防治本病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院内防病治病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宣教工作和出院指导,使患者既能得到康复指导,又能得到防治宣教。首先,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强体质。其次,宣传恙虫病的知识,认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除杂草,灭鼠,消灭恙螨滋生地,喷洒灭虫剂,杀灭恙螨。此外,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被,在流行区野外活动时,为了防止恙螨叮咬,应束紧袖领及裤脚,可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驱避剂)。

2结果

由于我院医护人员对本病认识到位,24例恙虫病患者来院即诊,6例以发热待查入院,在治疗过程中确诊。院前诊断中,11例诊断为流行性感冒,3例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接诊时发病2~12d。本组中有2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入院确诊后经使用氯霉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32例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8d,平均5.28d。

第5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一、 、科室的基本概况:

急诊科共设有4张温馨床、17张留观床、9张坐式输液椅、1张清创床、保证一次能30个病人输液,每间观察室都按有饮水机、空调、电热毯,温馨病房还设纱发、电视、茶柜、鲜花、餐巾纸,让病人住进后能有家的感觉。

现我科设有清创室后,小清创、小蓬合、换药、拆线、小包块切除术等都能在我科进行,减轻外科病房压力,方便群众就诊。

二、2008、9年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现我科每天值班医师分正班和副班,实行24小时值班,主班主要负责门急诊病人的就诊,保证诊断室随时有医师看病。

2、副班医师主要负责“120”出诊,还负责清创缝合(副班没在,主班负责)、抽胸水和抽腹水、包快切除等,做到病人来到有医师在。

3、护士白天班至少有4个,夜班有2个,保证留观输液病人多时,让病人能及时得到输液,护士提倡淡妆上岗,服装整洁,“七声、六心”服务,全天24小时都有护士值班,清除以往夜间看病,到处喊医生、护士的现象。

4、门诊大厅设有导诊护士值班,佩戴“导诊护士”红肩带,专门负责给病人导诊,方便群众看病能找对诊断室,改变以往老百姓看病找不到地方而到处乱窜的现象。

5、输液区环境改善,过道墙上贴有各类温馨提示,留观室有饮水机、电热毯、新式高档床、新棉被、新床单,让病人住进后,夏有凉风,冬有暖气,口干有水喝,病人住进后有在家的温馨,输液间每张床头墙上装有电脑传呼护仪按铃,让病人输完液或有事可以直接伸手按铃,改变了以前在老医院病人有事挂起输液瓶到处喊护士(如要求拔针、换药等),既方便病人又方便护士,即使病人多而忙时,仍然是忙而不乱。

(二)制定了各种制度并上墙,具体如下:

1、首诊负责制、肠道门诊制度、各级医师职责、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疗安全制度、抢救室制度、发热门诊制度、清创室制度等;

2、完善了几种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程图: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等;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制度和抢救流程图;

4、制定了“120”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和制度;

5、制作了急诊科的健康宣教宣传栏和急诊科的基本情况及医护人员的简介;

6、建立“120”急救中心的网络医院,明确网络医院职责;

7、建立各种转诊知情协议书,完善转诊制度,防范医疗纠纷;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

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十七报告精神,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实质,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急诊科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例如:本人到昆明参加《2008年第三届中国急诊急救医师年会》回来后,及时给科室医护人员讲课,同时还在大会议室给全院职工介绍的《非麻醉人员的紧急气道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转运》、《微创气管切开术录像》,以及急诊科护士长杨蓉到省人民医院学习后回来介绍的《现代护理管理》,在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相互交流,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强管理,协助环保科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第6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全科医护人员共18人:副主任医师2人,医师4人,护师2人,护士8人,“120司机2人;每天有3个医师值班,科主任上行政班,另外两个医师分别值主班和副班,有专人护士和副班医师负责”120“出诊,主班司机值24小时班,保证随时都能出诊救护。门诊还设有导诊台,导诊护士负责导诊,方便群众就诊。

急诊科共设有4张温馨床、17张留观床、9张坐式输液椅、1张清创床、保证一次能30个病人输液,每间观察室都按有饮水机、空调、电热毯,温馨病房还设纱发、电视、茶柜、鲜花、餐巾纸,让病人住进后能有家的感觉。

现我科设有清创室后,小清创、小蓬合、换药、拆线、小包块切除术等都能在我科进行,减轻外科病房压力,方便群众就诊。

二、2008、9年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现我科每天值班医师分正班和副班,实行24小时值班,主班主要负责门急诊病人的就诊,保证诊断室随时有医师看病。

2、副班医师主要负责“120”出诊,还负责清创缝合(副班没在,主班负责)、抽胸水和抽腹水、包快切除等,做到病人来到有医师在。

3、护士白天班至少有4个,夜班有2个,保证留观输液病人多时,让病人能及时得到输液,护士提倡淡妆上岗,服装整洁,“七声、六心”服务,全天24小时都有护士值班,清除以往夜间看病,到处喊医生、护士的现象。

4、门诊大厅设有导诊护士值班,佩戴“导诊护士”红肩带,专门负责给病人导诊,方便群众看病能找对诊断室,改变以往老百姓看病找不到地方而到处乱窜的现象。

5、输液区环境改善,过道墙上贴有各类温馨提示,留观室有饮水机、电热毯、新式高档床、新棉被、新床单,让病人住进后,夏有凉风,冬有暖气,口干有水喝,病人住进后有在家的温馨,输液间每张床头墙上装有电脑传呼护仪按铃,让病人输完液或有事可以直接伸手按铃,改变了以前在老医院病人有事挂起输液瓶到处喊护士(如要求拔针、换药等),既方便病人又方便护士,即使病人多而忙时,仍然是忙而不乱。

6、“120”救护中心成立后,实行24小时值班,两个司机分正副班,主班负责出诊,副班实行听诊,每天有固定的医师、护士和司机负责出诊,如果遇到有同时两起求救电话或突发公共事件时启用副班司机,两辆救护车24小时在医院待命,保证救护电话铃响三声有人接电话,90秒内医师、护士和车出诊。杜绝以往有病人求救时,找不到司机出诊或等待时间太长的现象。自今年5月份以来,加强对救护车辆的管理,现规定救护车停在医院内,司机每天检查车辆状况,打扫车内外卫生,让救护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重新树立“120”急救新形象,改变了老百姓对“120”的看法,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诊病人逐日增多,使我们科全年(08年)共接诊人数19776人次(平均每天就诊人数50—60人次),留观输液人次11066人次(平均每天留观人数30—40人次),清创蓬合(包括拆线、换药)共568人次,“120”出诊共466人次(平均每天出诊1—2次),抽胸水67人次,抽腹水48人次,局部封闭针56人次。我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上升。

(二)制定了各种制度并上墙,具体如下:

1、首诊负责制、肠道门诊制度、各级医师职责、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疗安全制度、抢救室制度、发热门诊制度、清创室制度等;

2、完善了几种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程图: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等;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制度和抢救流程图;

4、制定了“120”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和制度;

5、制作了急诊科的健康宣教宣传栏和急诊科的基本情况及医护人员的简介;

6、建立“120”急救中心的网络医院,明确网络医院职责;

7、建立各种转诊知情协议书,完善转诊制度,防范医疗纠纷;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

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十七报告精神,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实质,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急诊科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例如:本人到昆明参加《2008年第三届中国急诊急救医师年会》回来后,及时给科室医护人员讲课,同时还在大会议室给全院职工介绍的《非麻醉人员的紧急气道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转运》、《微创气管切开术录像》,以及急诊科护士长杨蓉到省人民医院学习后回来介绍的《现代护理管理》,在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相互交流,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强管理,协助环保科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旧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急诊科首当其中。所以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认真细致诊治每个病人,尤其是发热病人,才能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详细做好记录。所以科室多次学习传染病防治法。

此外,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置和要求,针对问题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患儿的情况,迅速按照院部的安排,开展对我县问题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患儿的筛查诊断和救治工作,并做好详细登记。

(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切实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做到“六心、七声”的微笑服务。护士给病人打输液前,先给病人和家属作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的环境(如厕所、安全通道、饮水机的位置等)、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有事请按铃、热天开空调制冷、冬天开空调和开电热毯取暖。经环境改善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后,病人对急诊科的服务比较满意,现我们科每天来输液的病人不断增多,说明我们的服务得到全县人民的认可,才使急诊科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七)规范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自5月份急诊科医生、护士负责出诊过后,我们规范了转诊知情同意书和急诊科病历,做到转病人前要有家属签转诊同意书,移交病人时,要有接病人的病房医师签字,病历和转诊书都归案保存。10月份开展了挂号看病,首诊医师要在门诊病历本上写主要的症状、体征、主要辅查结果、考虑的诊断及处理意见,规范就诊程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以免发生医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留观室的环境卫生不够干净整洁,特别是在病人输液完拔针后,床上用品及地面垃圾不及时收拾整理,显得房间很乱,与我们到周边考察的医院相比,我们医院的环境卫生还是很差,所以要加强清洁工的管理,督促清洁工每天致少3~4次巡视病房,保证病房时时处于干净整洁状态;

2、“120”车的管理不到位,主班司机时有喝酒现象,车内卫生不够理想,“120”车有事无事开上街影响不好。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实行惩罚制度;

3、医师对门诊疾病治疗用药不规范,时有个别医师对病人试验性用药,今后必须加强对常见病的规范治疗,确保医疗安全;

4、时有医师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和门诊目志漏登;

5、抢救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6、急诊室医师经后要轮转到病房上班,特别是年青医师,因为急诊科面对的疾病面广而杂,需要有一定的急救技术;

7、急诊室护士太年轻化,应急急救经验不足,难以完成紧急救护任务,经后一定分批分次去学习培训,加强队伍的业务训练,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四、2010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常见病的复习,对常见病的治疗要统一规范用药,要按原则用药,不能大包围用药或实验性用药。同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要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大讨论,以提高科室诊治水平。

2、加强政治学习,特别对与医疗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3、抓好门、急诊病人的就诊服务,在“以病人为中心”指导思想的精神下,全科室医护人员持续改进“微笑服务”、“深化”人性化服务,才能打造好医院一流服务窗口。

4、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安排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到上级医院学习急诊急救,回来给科室上课,以便带动科室整体急救水平。

5、鼓励科室人员学习电脑,应用电脑信息促进业务发展。

6、继续对“120”急救队的管理,加强对急救技术的培训,到上级医院借人体模型来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实体训练,提高急救水平。

7、对“120”急救车内急救物质(药品、仪器)的管理,保证急救物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加强对急诊科环境卫生的管理,做到环境周围时时处于干净无垃圾状态。

第7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儿科门诊 ;护理服务;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39-01

在我国,自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普遍受到社会及家庭的重视,孩子生病更是牵动全家人的心。尽管我院推行24小时门诊、设立夜间专家门诊、开通用药咨询电话、专家咨询电话、设有导诊护士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使门诊的医疗护理服务跃上了新台阶。然而,门诊是由多个服务单元组成的窗口部门,是医院工作的前哨,每天接待的病人多,流动快,沟通时间短,整个就诊流程涉及多个部门,服务内容多,服务区域大,大大增加了服务难度,加上患儿无自主能力,沟通的对象又以家长为主体,服务要求更高,一旦服务环节未衔接好,出现不周之处,就会出现矛盾,甚至发生投诉和纠纷,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 树立窗口形象,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保障就诊流程畅通

1.1门诊设立导诊岗位,导诊护士统一服饰,站立迎接,微笑服务,贴心关怀,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为门诊诊疗工作开好头。

1.2 履行首问负责制,为就诊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服务,便民服务,帮助解决困难,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促进诊疗过程的流畅和谐。

1.3 维持一医一患的就诊秩序,为医患双方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一方面可以保护病人隐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医患双方有效诊疗时间沟通顺利。

1.4 做好医生和病人的双向服务,缩短候诊时间,实行弹性制工作时间,高峰时间人员充足,保证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上班有时,下班无时,满足医生和病人的需求,保证就诊流程畅通和护理服务有效。

2 把好医疗工作第一关,保障门诊医疗护理安全

2.1 加强0-3岁患儿的预检工作,见人挂号,做到一看(面色、皮肤、精神等)、二问(病情、症状等)、三摸(头、额、手等)四测(体温),快速正确判断病情,辨别轻重缓急,对急诊、危重以及病情变化的病人由专人护送到急诊室救治,赢得抢救患儿的时机。做好交接,杜绝环节上的漏洞,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2.2 根据病情及家长要求,护士帮助家长合理选择专家医生及专科门诊,让病人能够在最需要的专科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得到及时的诊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缩短就诊时间,还可以有效分流病人,避免就诊拥挤和盲目选科,促进诊疗工作正常有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护理安全。

2.3 正确预检传染病,及时隔离处置,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维护非传染病及传染病病人的共同利益和安全,特别在甲流、手足口病等流行病防控工作中预诊服务把好了门诊第一关。

2.4 候诊区加强巡视观察,为发烧患儿,复测体温,防止高热惊厥;为病情变化的病人安排提前就诊或护送至急诊室诊治。对冬天蒙被和夏天高热等问题患儿,做好观察和健康教育,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5 对0-3岁患儿重点管理,候诊时安排在就近分诊台的座位上等候便于观察;接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经常巡视观察患儿的精神、面色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农村及边缘地区来的患儿做好特别指导和关怀,杜绝由于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无效服务,危及医疗护理安全。

3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和谐医院

3.1 门诊护理服务是医生与病人的桥梁,就诊前的指导、诊疗中的配合和诊疗后的告知,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2 门诊护理服务贯穿在整个就诊流程中,护士通过护理服务可以发现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现场的纠纷苗头,及时做好协调解释,帮助解决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将大事变小,小事化了,保障就诊环境的平安和谐。

4 健康宣教,促进儿童健康

4.1 专人进行健康宣教,在候诊区发放健康处方,讲解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治疗。

4.2 随时进行健康指导,如:对发热患儿,指导测量体温,服用退热药的指针,协助物理降温;季节交换时,指导家长根据气温增减衣服;腹泻患儿的饮食指导等,帮助家长了解常见病的家庭护理知识,配合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4.3 分诊台设有电化教育屏,循环播放卫生健康教育片,护士随时帮助解释指导,便于家长掌握知识,学会运用。

第8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传染病

急诊科做为一个多学科、多病种、多危急重症患者的接诊及诊治科室,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今年SARS的袭击,使得急诊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03年6月接诊的传染病患者情况,见表1;2003年3月20日~2003年6月30日分诊发热患者统计,见表2。

1.2 资料分析 如表1所示,急诊科接诊的患者中每年均有不同数量的传染病患者就诊。涉及各类传染病十余种。通过资料显示,2002年较2001年传染病例数增加132例,2003年1~6月其它传染病例数为156例,SARS为100余例,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这应引起我们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另外,在急诊长期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与传染病人接触,之所以没有造成此次SARS这样巨大的危害,与所接触传染病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有着很大的关系。SARS的到来为急诊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SARS作为一种新的烈性传染病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迅速地在北京及其它省市传播开来。各医院急诊科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冲击。如表2所示,我院急诊科自3月20日~6月30日共接诊发热患者6400余例次,其中确诊SARS患者100余例,临床医学观察800余例次。急诊科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从未经历过的冲击;急诊医护人员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急诊科不仅要能抵御散发传染病的侵袭,更要做好爆发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表1 2001年1月~2003年6月接诊传染病患者统计

表2 2003年3月20日~6月30日急诊分诊发热患者统计

2 方法

为了杜绝各类传染病在急诊的传播,减少传染病对急诊医护人员及病人的侵害,急诊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防范意识、行之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恰当的防护措施。通过对几年来急诊传染病工作的总结,尤其是通过对此次抗击SARS工作的总结。我们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和了解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2)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广博的临床经验。提高对传染病的认知能力。确实掌握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3)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传染病人和疑似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该类传染病人送到指定的诊室或医院进行诊治。(4)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一般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限时上报,特殊传染病立即上报。并有监督机构进行严格监察,防止、杜绝漏报迟报的发生。(5)如遇传染患者污染诊室时立即开放第二诊室。将传染病患者与其他病人隔离分开。(6)依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①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开放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等进行传播。其传播特点是传播广、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故发现此类患者时,将其放置一室,保持病室通风,患者离开后紫外线照射2h。②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造成疾病传播。将病人单独放置一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密切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需经2000mg/L的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拌后放置2h后倒掉。待患者离去后做终末消毒。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为昆虫传播疾病,乙脑为蚊虫传播疾病,设置防蚊设施,安纱门、纱窗等。工作人员穿长袖衣裤,以避免蚊虫叮咬。④设置发热并呼吸窘迫抢救间,制定抢救间的工作职责、消毒隔离制度,备有一定的抢救用物,配备足够的防护用物,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防护衣、鞋套、护目镜、插管用的防护面罩等,以备发现此类病人之用。(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一次性物品的消毒等。

我们的做法是:(1)每日晨间做卫生时均用1000mg/L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桌面、治疗车等。在保洁的同时达到消毒的目的。(2)各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h。(3)抢救室及大厅分别放置空气消毒柜,每日常规消毒3h,必要时随时消毒。(4)诊查床每日夜用1000mg/L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5)转运 床使用1次性床罩,1人1更换。每周消毒转运床1次。遇有血迹污迹随时清洗消毒。(6)1次性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定先浸泡再回收。(7)在抗击SARS期间,每日8AM、10AM、2PM、4PM用0.2%~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4次。(8)传染病患者护理和治疗时尽量使用1次性物品。呼吸机管路等非一次性物品,用后先浸泡消毒,再进行灭菌消毒处理。(8)良好的防范意识。良好的防范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接触传染病人时不仅要知道防护,更要知道如何有效的防护。就诊患者中,危重症患者经常是入院已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急救,有时在抢救初期难以断定是否为传染性疾病,待检查过程中才发现为传染病患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具有良好的防范意识。(9)必要的防护措施。每一种传染病均有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作为一名与传染病毒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如:鉴于此次SARS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我们为医护人员配备了护目镜、N95口罩、防护衣等防护用品。3月25日我院建立发热门诊,3月27日接诊第1例发热患者。医院为急诊及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配备了护目镜及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制定了关于防治SARS的工作预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SARS的认知能力,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我院急诊科在承担全院发热病人的筛检过程中,无一例医护人员因分诊而感染SARS。

第9篇:发热病人护理诊断范文

1.1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四诊”进行有效护理。(1)望诊。首先,“神”作为机体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外在表现,若患者有“神”则说明其五脏功能均比较正常或是病情较轻,倘若其五脏功能已经衰败或是病情比较危重,则为“失神”,故在急诊中,倘若患者意识清醒、目光有神、面色红润、言语清晰、呼吸稳定、四肢活动正常,则表明该患者病情较轻且正气也比较充盈,预后效果良好,倘若患者神志不清、目光涣散无光、言语无力、呼吸缓慢或不规则且口唇青紫,则表明该患者病情已较重,正气也较衰弱,预后较差,必须立即给予其针对性救护措施;其次,通过神色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倘若患者面色由原先的暗淡转为红润,而目光也变得有神,呼吸和缓有力,意识转为清晰,则说明该患者病情正在逐渐好转;反之,则说明其病情正在逐渐恶化,预后效果较差;最后,观察患者舌象了解病情发展。若患者舌质较红而苔黄,则为里热实证,倘若表现为舌体瘦小且乏津,则为热伤津液,说明其病情正从实转为虚,或虚实结合;若肝病患者出现紫暗舌情况,则说明病情从气发展到血,且瘀血内停[3]。(2)闻诊。即应用听觉与嗅觉观察患者发出的各种声音、排泄物气味来推断其病情发展的一种诊疗方法,因机体发出的各类声音与气味均是在脏腑病理与生理活动下产生的,故通过声音与气味可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首先,声音主要包括患者言语、呼吸、咳嗽、太息、喷嚏、呕吐、肠鸣等相关声响,可根据声响高低、缓急、清浊判断寒热虚实。比如,若患者声高且气粗浊,则多为实证,反之则为虚证;若患者言语混乱,则可能是心之病变,而咳嗽、喷嚏等情况则多与肺病相关,呕吐、嗳气或呃逆则与胃失和降有一定关系,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其次,气味主要包括病体与病室两类,前者气味多是由于患者遭受邪毒侵入,导致机体脏腑、津液与气血出现败气,并从体窍与排泄物中散发出来。若闻之酸腐臭秽,则可能是实热证;若闻之略有腥气或无臭味,则可能是虚寒证;后者气味则多通过病体与排泄物发出,例如在瘟疫患者室内可闻及霉腐臭气,而失血证患者室内可闻及血腥味,水肿病症晚期患者则可闻及尿臊味等[5]。(3)问诊。即通过问诊患者,获取患者的主观资料,准确了解患者身体、心理与生理上的感受。在问诊过程中需注意对患者及其家属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进行识别,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询问,以确保临床资料的完整性。问诊问题应力求简明,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一般情况下,问诊主要包括询问患者与病情相关的疾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疾病史等,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寒热、疼痛及其二便、睡眠质量等情况。若发现患者陈述模糊,切记不可主观臆断或给予患者暗示,以免造成资料失真[6]。例如,对于急性腹痛的女性患者需重点询问其月经情况,将宫外孕情况考虑进去。(4)切诊。即包括脉诊与按诊两类。中医学将人体脉象分为28种,且每种脉象所对应的病情发展也有所不同,故接诊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脉象进行初步诊断,若发现其心跳频率正在逐渐减缓,则可将黄疸、甲状腺功能障碍与颅内压增高、伤寒等疾病考虑进去;若患者脉象紊乱,则可将心房纤颤、异位节律与II、III度的房室阻滞等情况考虑进去[7]。而关于按诊,若患者表现为腹痛,护士则可通过触摸患者疼痛位置以了解其疼痛程度与范围。若在腹部触之有结块,且如蚯蚓样蠕动,则可考虑是蛔虫病,若患者右下腹部位置作痛拒按,且触之有包块,则可考虑为肠痈。故在临床上,一般进行初步切诊之后结合“望诊”“闻诊”“问诊”三诊进行全面诊断,进而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1.2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误诊、漏诊情况、抢救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误诊、漏诊、抢救与护理满意度、医护配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从本质上说,中医“四诊”强调的是患者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情况的变化,机体生理性变化可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可从症状中发现病源所在,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通过中药调养,使患者脏腑功能逐渐恢复。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神色变化、分泌物与排泄物情况,基本了解患者病情。如本次研究中,有一65岁患者来我院急诊,其有24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因受寒劳累发病,表现为胸闷憋喘、咳嗽与心悸。医护人员望其神色,发现其目光涣散、面色较紫黯且口唇呈紫绀色、呼吸缓慢、舌质暗红、苔黄少津,故认为其可能是心功能衰弱、正气不足、精气内夺,整体预后较差。基于此,通知内科医师给予其抢救处理,患者在经过面罩吸氧、药物利尿与强心、扩张血管等相关急救措施后转危为安。

通过闻诊,辨别患者语音高低、呼吸缓急与咳嗽轻重以及一些特殊气味,以此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通过问诊,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诱发原因与既往病史、药物史等,以此来明确治疗的根本。如本次研究中,有一48岁患者由于“左眼底部出血”入院诊治,医护人员观察到患者表情较痛苦,且情绪不高,伴有啼哭,给予其各项化验与全身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故亲切询问其情况,得知患者因家庭矛盾而情绪不稳。基于此,护士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并告知其肝火传动对疾病的影响,引导其进行药物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患者情绪渐渐平稳,出血情况也渐渐消失,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