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开放型经济规划精选(九篇)

开放型经济规划

第1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国家立法;政策推动;低碳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2-0050-04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条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在2012年前温室气体减排的种类、时间表和额度等。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被宣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在此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寻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获取清洁能源,转变经济结构,实现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可以说,低碳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在发展模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突破。[1]而发达国家依借其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的优势,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举措上成就显著,很值得中国的借鉴和学习。

一、从战略高度部署低碳经济发展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部署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战略规划,2009年,又公布《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旨在实现低碳经济战略规划的实质性拓展。2006年,美国公布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旨在占领绿色技术制高点,开拓低碳经济战略新格局。2007年,布什政府开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博弈中积极谋求主导地位。奥巴马政府则将绿色能源技术的开发、低碳经济的战略布局、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与经济振兴进行战略对接。[2]2009年,欧盟决定在2013年前斥巨资打造“绿色知识经济体”的战略构想。2009年,日本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方案,强化低碳经济发展规模。[3]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可谓高瞻远瞩,步步推进,而且形成整体规模,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前导性影响。按照生态足迹理论(ecological footprint EFP)①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是他们认识到自身生态足迹已经大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生态安全出现种种危机景象,生态环境具有了不可持续性发展的态势,而且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结果。这些战略规划是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危机、发展危机、资源危机的应对举措,是对目前全球生态问题深刻和全面认识的必然选择。

二、以国家立法规划低碳经济发展

从1991―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以及《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大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2005年,美国通过新的综合性能源政策法案,确立美国未来能源政策的法律基础。2007年,美国通过《低碳经济法案》,明确促进零碳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标。同年,美国通过《美国气候安全法》,实施超标排放额的购买制度。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立法形式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4]2007年,英国出台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立法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国家,[5]英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走在全世界的前列。[6]2009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和规划“碳预算”的国家,确立了碳排放目标和低碳发展计划。[7]

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物质消耗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但在工业化实现转轨后的特定阶段,经济增长时物质消耗呈略低甚至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结构模式,这是脱钩理论分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相应关系。正是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由耦合走向脱钩的最终发展态势,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采纳完善系统的立法规划推动低碳经济的战略发展。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因此,从日本的系列能源法规到英国的《气候变化法》,再到美国的《气候安全法》,都显示出发达国家意图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的战略选择。

三、借强力政策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以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1999年,欧盟国家开始推行节能减排的低碳税制政策。2000年前后,欧盟开始实施碳交易政策,[8]通过排放量交易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北欧国家先后在高排放行业开始征收“地球变暖对策税”。英国通过气候变化税、碳基金、资金补贴、碳交易、减排监测报告和独立认证等一整套政策实现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和立法规定。[9]2009年,美国开始贯彻绿色能源政策,明确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对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实施排放权交易等。[10] 2007年,日本开始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对环境污染重户课以重税,对节能减排效应好的高排放用户实施减税。2009年,日本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制定“领跑者制度”,推广节能建筑。

实践证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遵循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曲线规律,即从碳排放强度到人均碳排放量再到碳排放总量的倒U型曲线规律过程。这三个曲线过程形成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高峰期到碳排放总量下降期四个阶段。而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借助的技术手段截然不同,第一阶段主要借助能源和碳密集型技术进步,第二阶段主要借助经济增长驱动,第三、四阶段主要借助碳减排技术。[11]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走过第一个发展阶段,正在由二、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所以,从英国的碳基金政策到欧盟的碳交易政策,从美国的绿色能源政策到日本的领跑者计划,发达国家都借助各种碳减排政策推动本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与环境污染脱钩的战略规划。

四、建设低碳社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建设低碳社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中日本最为突出。日本国内能源匮乏,一贯大力倡导建立“低碳型社会”。福田康夫时代,日本就开始着手以能源和环境的高新技术开发和运用打造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2008年,日本《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重大举措,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建设低碳社会。生活领域让消费者全部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视化,推行绿色积分制度;家电领域推行“领跑者计划”,对低碳排放量家电购置进行补贴;住宅和办公领域制定“低碳化住宅建设标准”,推进绿色信息通信系统;交通运输领域确定二氧化碳排放量课税标准。[12]丹麦为建设“低碳生活”倡导低碳出行的自行车运动,首都哥本哈根成为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代步已成为丹麦建设低碳社会的文化符号。[13]2009年,韩国在全国实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值卡”计划,鼓舞民众参与低碳社会建设。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不可能一次实现。所以,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型轨迹绝不是坦荡通途的线型道路,而是人类环境质量的“过山车”。而要削减过山车轨迹的峰度和上坡路的里程,低碳社会建设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低碳社会的整体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控制过山车的峰顶不高于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是削减过山车低谷路线尽早经过拐点的不二选择,[14]这也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推进低碳社会建设的终极原由。

五、对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战略的启示

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能脱离世界的大环境来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不断引进、消化、汲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展开多层面、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不断提升低碳经济的战略层次和水平。[15]

1. 战略布局。发展低碳经济关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规划,必须进行战略性布局。[16]200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7年,中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同年,《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提出能源发展战略,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战略重点。2011年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这些规划对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全局性的部署和规划作用。[17]

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相比较,中国的战略布局必须解决好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中碳排放权的界定和分配问题。只有清晰地界定了排放权限,才能最终实现总量控制、减量排放的战略目的。200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炮制多个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方案,完全忽视发达国家历史上二氧化碳人均累计排放量已是发展中国家7.54倍的历史事实,而且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6.7倍的人均未来排放权限。这严重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直接违反国际信守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减排原则。[18]而《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预算分时段、临时性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这对碳排放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来说更是设置了层层壁垒。所以,碳排放责任多少和权限大小直接决定了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布局,对未来国际间的低碳经济交流合作关涉重大。

2. 健全法规。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通过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制度上确保低碳经济战略规划的实施,使低碳经济发展走上法制化建设的轨道。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19]健全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影响因素繁杂。就中国而言,人均GDP的大幅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倍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而中国现有的能源使用效率和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型。可见,健全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低碳经济战略发展,重心不在能源效率和结构的抑制作用,而在于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依此实现中国产业转型与节能减排的双赢发展。

3. 落实政策。我国必须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构建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经验,全面贯彻落实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达国家认为碳税和碳关税是最经济的节能减排措施,所以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上几乎不遗余力。但对中国来说,碳税和碳关税政策对GDP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将使中国经济状况恶化,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有所下降,长远看碳税和碳关税征收的负面影响将不断弱化。发达国家的碳金融政策是金融机制的创新,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协调金融制度和碳交易金融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推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发达国家的碳汇政策在国际气候变化制度中扮演关键角色,对我国利用土地调整和推动林业发展举措储存温室气体于生物碳库的政策制定具有前导性的价值。在碳捕获技术政策的推广领域,发达国家的政策标准和尺度与我国相差较远,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只具有启示效应。而地方政府则应充分利用好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20]。

4. 全民参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确保低碳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走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旧路,这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正值发达国家低碳社会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我国应鼓励全民走低碳型生活之路。这就要加强低碳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要让全体国民了解节能减排的意义,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熟知低碳生活的基本要义,并能积极参与低碳生活建设,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21]

5. 国际合作。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这既有助于确保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又能及时表达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利益诉求,并积极地参与到建设低碳经济的时代洪流中,实现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转变,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全球性变革。

注释:

①也称生态占用理论,是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和服务功能的理论。就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特定的单位人口需要的生物生产力地域空间,以生产人自身所需的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理论可以定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参考文献:

[1]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04-21.

[2]陈亚雯.西方国家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创新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8):1-6.

[3]雷鸣,郝莹,龚迪.世界低碳经济趋势与中国的发展[J]. 中国环境管理,2010,(4):23-26.

[4]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12-116.

[5]SternN.The Eeonomie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m Review[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55.

[6]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2003:2.

[7]Stern Nichola.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85.

[8]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26-27.

[9]Cui Shenghui,Niu Hongbin,Wang Wei,et al.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of the bus rapid transit(BRT)system:a case study of Xiamen 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rld Ecology,2010,(4):329-337.

[10]Lu Bing.Developing newly emerging high-end industries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J].Ecological Economy,2010,(6):131-139.

[11]戴红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思考[J].企业经济,2011,(8):58-60.

[12]Shimada Koji,Tanaka Yoshitaka,et al.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7,(9):4690-4703.

[13]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36.

[14]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1),

[15]戴红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思考[J].企业经济,2011,(8):58-60.

[16]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路[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8.

[17]Wang Yi.A Low 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9,(4):240-243.

[18]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5-18.

[19]王志华,陈晓雪,陆玉梅.国内低碳经济研究进展[J].管理学家,2011,(9):34.

[20]张晓艳.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44-46.

第2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规划有望近期推出

上海自贸区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拟将通过以点带面的增长方式,加快并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随着上海自贸区利好题材的持续发酵,中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宏伟蓝图正迅速的扩散铺开。遵循十报告创新纲领的指引方向,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的新政有望于近期密集出台。

沿边地区仅仅作为一个统筹概念,涉及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8个省区,涵盖长达2.2万公里的边境线,贸易对象覆盖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4个与中国接壤的周边国家。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黑龙江对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为10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该数据也是继2011年回升之后再次遭遇到负增长的情况。

尽管如此,中国沿边地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前景却依然值得憧憬。今年3月份以来,当之后频繁出访俄罗斯以及中亚等多个国家,进一步增强与亚洲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希望在双边政治、经济、能源以及技术等多项领域展开深层次的合作。从这个角度而言,沿边地区的开放开发规划势必已经大势所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上欧美债务阴霾挥之不去的大背景下,中国急需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开放区域由沿海向沿边地区延伸,坚持并深化沿海、内陆、沿边“三位一体”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助于推动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泛自贸区概念频现

除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挂牌、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规划尽快出台以外,近期国内各地的“泛自贸区”概念频繁闪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累计有超过10个省市正在积极筹划泛自贸区改革试点的方案,诸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拟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青岛意欲申报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不同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特点,泛自贸区规划均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拟通过发挥当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天然优势,不断吸引产业资金流入区内,并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十报告确立的沿海、内陆、沿边“三位一体”的开放思路顶层设计,与上海自贸区、沿边地区,还有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三者概念之间交辉相应。

后者城市群的总体规划草案有望于明年6月份出台,以期提高长江流域沿江经济带的总体发展规模与抵御风险能力。在原来划入的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皖江城市带等4个省份的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周边地区,有助于使得更多的沿江城市享受到改革政策所带来的红利。

综合各个规划区域所处在的地理优越性,泛自贸区概念有望形成多点开花的繁华局面,拟分别通过并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新疆与中亚、西亚等国家打造新的欧亚大陆桥,大湄公河区域合作,黑龙江和内蒙古也作为对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通过完善以上泛自贸区的建设,同时覆盖了东西南北中部等全方位的经济区域,有助于实现中国转型经济的升级版,以期巩固并提高中国经济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活动当中的领先地位。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不过,考虑到当前欧美日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欠佳,中国理应增加投资和消费部分在GDP三驾马车当中的戏份,全国各区域振兴规划亦被市场寄予厚望。透过资本市场来看,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区域规划题材,开始受到资本资金的流入关注。

2013年前2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分别下降至7.7%、7.5%,延续着近3年半以来逐季放缓的势头。当前,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迥然各异。其中,东部沿海普遍下调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并致力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目标,积极落实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装置,更加注重能源、生态与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正在不断追赶东部沿海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第3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

1.1循环经济的定义

所谓循环经济,又叫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主要是指在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1]。

1.2循环经济的目标与意义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以较小的排放达到最好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在系统内的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资源的产业化、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依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破解发展难题,从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资源利用[2],降低废物排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的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永定红”石材产业园区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2.1规划层面的问题分析

现状石材企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较为分散地分布在陈井塘、上山、半径、田梓4个片区,且主要沿公路而建,许多企业在公路两边随意堆放板材,影响交通安全,粉尘问题管理不到位,废水偷排,污染周边农田、溪流和龙湖水体,矿山业主无序开采,造成“青山挂白”,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在规划层面上必须走集约化道路,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循环型经济工业产业园,规划粉尘、废石、废水、荒料的处理方式方法。通过规划,将循环经济落实到各个层面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2.2产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现状的石材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的企业,总体层次较低且技术装备较为落后,生产利用率低下,大部分为小型私营企业,造成现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传统的石材企业大都遵循单向式直线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深化,不能实现资源在自然间的循环再利用,传统模式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低、集约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的石材产业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应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低排放、低消耗、低成本的标准,继而才能用无污染、无破坏、高效率、高利用、低成本的工艺流程来使企业达到良性循环,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我国石材行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2.3政府层面的问题分析

矿山安全监管问题。目前,全乡矿山开采证均已到期,矿山断电关停,但市场对荒料需求紧,导致矿山企业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铤而走险,偷采盗采时有发生,打非治违工作压力大。由于石材产业政策不够明朗,多数企业认为近两年就会被政府责令关闭,所以不愿在环保方面投入资金进行技改提升。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规范化管理。

3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理念与措施

3.1循环经济理念

3.1.1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石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材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材行业属于资源垄断型行业。要想发展壮大石材产业,就必须抓住石材的资源优势,从开采、荒料运输、板材加工到新产品的开发与资源再利用等环节入手[3],引导石材产业向生态工业转型,由原来的资源牺牲型产业模式向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引导石材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图1所示。3.1.2循环经济规划原则(1)减量化原则要求“永定红”石材产业园尽可能减少石材原料的开采,以投入最小化为目标,达到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2)资源化原则以废物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加强石材企业间分工与协作,提高石材的再次利用次数,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2]。(3)无害化原则以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就石材产业链各环节所产生的废物,多次进行回收再造,实现废物的资源化,达到废物的最少排放。(4)重组化原则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为目标,对产业链接的全过程进行把控,通过产业的转型或重组,从而使整个园区体系达到最优化。

3.2发展循环模式

石材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废水(循环使用)花岗石荒料板材边角料工艺品石浆(粉)碎石建材(免烧砖)

3.3创新技术的运用

(1)提高石材开采成功率和资源利用率统筹规划,更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石材资源,加强监督与管理,让勘察开发准入的条件更加健全,从而逐步限制和淘汰传统的开发模式,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提高开采技术,减少资源破坏和浪费。同时,应注意延长洪山乡矿山的寿命,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3]。(2)走新循环经济模式过去石材产业采用的“传统模式”(即粗开发,高污染,走“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道路)和“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对石材产业的要求。因此需要引导石材产业进入“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生态保护,废物利用等手段,实现“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最终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高的财富”。此外,要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石粉、碎石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建立完善的废弃物集中控制处理中心。(3)循环利用废弃物石材工业园区在规划中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循环再利用的理念进行规划布局。企业通过利用新技术回收利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生产出新产品,不仅能减少污染排放,还增加了企业收益,使园区污染物零排放,各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协作,资源、信息共享的状态[4]。(4)整治和利用第一,加强矿山的管理,做好环境保护、生态防护等措施;第二,要适当地提高矿山开采的条件,严格审批企业的开采申请,加强矿山的整治力度;第三,综合利用废弃的矿山,用其生产其他建筑材料。

4循环经济的运用

4.1总体控制

“永定红”石材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要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来设立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根据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功能定位,整合现状企业资源,将现状分散的企业,统一规划、集约发展、规范化管理,还需要科学地规划厂房布局,大力推行厂房的标准化建设。4.1.1产业定位产业定位:力争把石材产业打造成为全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精品产业;创建闽粤赣周边区域性石材生产加工和贸易集散中心。(1)从整体上统筹园区规划,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永定区“永定红”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并逐步实施未来的发展目标。(2)构建园区生态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闽粤赣周边区域性石材生产加工和贸易集散中心”形象,实现园区科学有序的运营和管理,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园区能够健康有序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成为洪山乡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石材产业的聚集点。(4)成为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4.1.2规划构思规划遵循注重生态、完善配套、功能明确、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等原则,并根据洪山乡的发展条件合理地规划布局各功能区块。(1)产业区块:根据企业的特性和要求,确立不同类型的产业区块,从而形成东西两侧的石材生产加工主体部分。(2)商贸区块:以县道630为依托,设置以交易、商贸、商务办公为主,龙门吊转运为辅的功能区块,为整个园区提供商贸服务和安全保障。(3)居住及公园区块:依托山、水,合理设置居住、公园休憩功能区块,解决一部分工业区职工的安居需求。4.1.3区域协调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园区发展,着眼全局规划建设,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建设等,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把提高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实现产业园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合理规划园区道路网络系统,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解决园区内外交通需求,使区内、区外的联系通道畅通无阻。为了更好地适应石材园区开发特点,道路系统应以格网状为主。4.1.4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规划区用地发展规模主要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用地面积为153.93hm2。非建设用地为园区内部的水系和山体,用地面积为54.12hm2,占总用地面积26.01%。工业园区人口规模由两部分构成,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规划区总居住人口为6540人,该部分人口主要为园区的安居工人及集镇区迁移人口。预测产业工人总人数约为6800人。根据带眷系数公式计算:工业区总人口为1万人。4.1.5功能结构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建立合理的用地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健康的投资环境;实现土地的适度开发和合理控制下的利用;加强与完善园区功能,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结合用地布局、道路及生态格局,打造建设用地空间适度集中紧凑,生态空间开放开敞的空间形态,构建“一核两轴多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如图2所示。“一核”:围绕规划区中部的会展广场形成的绿核。“两轴”:分别为依托县道630,作为园区的对外道路发展轴、园区内东西向的道路主要景观轴。“多片区”:即精品大理石加工厂、石材工艺展览园、永定红精品加工厂、综合配套区、永定红面板加工区、条板及石材商铺、配套商业。4.1.6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地方的有关要求,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业园区用地,如图3所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为2.61hm2,在地块西北处以山体为依托,解决部分工业区职工的安居需求。沿产业二路两侧布置商住综合用地,便于对接集镇区,用地面积为2.16hm2。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49hm2,主要用于石材的研发与技术的创新。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1.34hm2,主要沿产业二路布置,以石材销售为主,形成“百里石材走廊”。园区主要以三类工业用地为主,规划用地面积68.03hm2。按企业的产业性质以企业簇群的方式,采用内聚的组团式布局。

4.2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4.2.1“永定红”石材产业园废渣循环利用(1)根据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两处石渣堆放场,其容量符合石材加工区的配套要求,同时在用地间建设边沟渠。企业通过水喷雾形式,将空中石粉降解至就近边沟渠,并排向石粉处理站处理。A、B基本单元各设置一处石粉处理站,用地面积分别为7160m2、3144m2,如图5所示。(2)废物利用与环境管理。积极开展废物综合利用研究,加大荒料的利用力度,利用石粉生产更多副产品。建立垃圾统一清理转运制度,对各企业实行有偿服务,实行企业责任制,谁污染谁治理,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5]。传统石材产业产生的废物率约为50%,按照洪山乡2015年生产成品石材80.8万吨,产生废弃物约为75万吨,资源的浪费极大。利用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技术革新与企业间的协作,石材的利用率可以提升至80%~90%,按现有的产量计算,每年可以减少约58万吨的废弃物。4.2.2“永定红”石材产业园污水循环利用规划园区污水处理厂设置在中北部地势较低处,区内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再排向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放体制。生产废水及粉尘湿式收集后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水明沟加盖板统一收集到粉尘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向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传统工业区计算,本区平均日污水量约为3000m3/d,其中生产废水量约为2000m3/d,生活污水量约为1000m3/d。利用循环技术可以将70%的废水循环再利用。因此,本区最终的日污水量约为900m3/d,每年大约可节约766500m3的水资源。4.2.3“永定红”石材产业园粉尘循环治理(1)在工艺上尽可能减少扬尘点,安装喷雾风扇,把水雾化后均匀地洒落到空气中降低扬尘浓度,少布置物料的转折点,在卸料点采用密封罩,建造粉尘收集室。(2)石材加工过程中选用密封性能好的输送设备,安装负压风机和收尘罩,安装强力抽排粉尘的除尘设备,减少粉尘在车间里面的含量和堆积。(3)粉尘源头位置安装粉尘吸风罩,安装管道抽风机连接管道,净化过滤沉淀在收集室内。储存成品、荒料的堆场等地方应经常洒水降尘,周边设置绿化带与边沟,防止粉尘飞扬。(4)道路主要通过种植绿化与洒水等方法防尘。

4.3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

洪山乡政府应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为循环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通过设立科研机构,在技术上帮助企业建立以高效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解决各种影响循环模式的生产技术推广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建立相关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模式,实行排污总量企业责任制度,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使企业自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分期建设规划如图7所示。

5结语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石材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十分重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协作。首先需要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其次企业应该引进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落实到各个层次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才能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高慧蓉.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作用机制探析[J].商业时代,2009(19):71-72.

[2]康永.发展钼产业循环经济的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1(30):23.

[3]马强.循环经济:灵寿石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石材,2005(07):47-49.

[4]郭经伟.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促进石材产业持续发展[J].石材,2008(06):7-9.

第4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一、“十一五”规划出现的重大变化

(一)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

自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五年计划的定位、职能、特点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一五”时期国家正式将计划改为规划,体现了政府经济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表明规划的作用、性质和体制将面临迫切的调整。

计划改为规划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指令性向指导性转变。规划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尽量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性色彩。二是微观性向宏观性转变。规划主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避免沉陷于烦琐细碎的微观领域。三是随意性向约束性转变。规划更加强调对政府、企业、投资者的约束功能,提高规划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具体性向战略性转变。规划侧重于未来五年及更长一段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安排,突出规划重点和特色,避免小而全和面面俱到。

(二)规划期限趋于灵活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体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各级总体规划应继续保持5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基本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运行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和节奏,保持5年一个周期也便于各级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但是各级各类专项规划以及区域规划应根据规划的内容、主体和地区,在规划周期上灵活大胆地调整和尝试,完全不一定囿于5年。一些生命周期较短、更新换代较快的领域、行业,如信息、电子等高新技术行业,应制定周期2―3年、甚至更短更快的专项规划;而一些短时间内不容易发生变化的领域和产业,如生态建设、教育等,则需要制定周期8―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项规划。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不断建立完善

2005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逐步构建由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总体、专项和区域三类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不断增强规划体系的全面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国家、省和市县按照行政等级层次构建从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纵向规划体系,力求各级规划的有机衔接;总体、专项和区域规划则是按照规划的功能和类型形成从整体到局部的横向规划体系,实现各类规划之间的分工和相互补充。规划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促进政府管理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强调推行规划评估

“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强规划评估工作,不仅包括中期评估,而且包括期末评估,充分发挥规划评估对于规划的引导和完善作用。通过加强规划评估,为时机成熟时进一步实行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奠定基础。

(五)探索开展区域规划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由总体、专项和区域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特别要加强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国家已经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开展区域规划的试点,目的就是统筹协调和安排两大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人才和信息共享等重大问题。在总结国家层面区域规划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和促进有条件的省市制定区域规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由过去单纯注重产业行业规划向产业行业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并重转变。

此外,规划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有效地保障了“十一五”规划最大程度地集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一)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将成为“十一五”时期贯穿始终的主线,体现在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保持既快又好的发展。发展又必须是科学发展,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强“五个统筹”,促进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型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立足于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必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和层次考虑功能定位、资源配置、要素流动、分工合作和空间布局,最大程度地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获取经济全球化的收益,规避相应的风险。既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又要积极地扩大内需,优化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统筹考虑国内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的资源组合和市场分工,加快形成内外互动、开放有序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三)充分考虑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宏观层面,应结合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明确战略方向和重点,加快构建区域间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微观层面,应结合国家及省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区域规划,加强区域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关联配套、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等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板块之间分工协作和竞争格局的形成。

(四)体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性特征

“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这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基本前提。应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时期的桎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和提高各级政府驾驭和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铁路、电力、航空、通讯等垄断行业和领域的改革,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进入,促进产权多元化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切实从法律地位、银行信贷、财政担保、技术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加快国有资产向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集中,逐步退出竞争性、一般性行业和领域,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加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体系。

(五)高度重视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应加强土地、淡水、煤电、油气等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2010年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控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利用境外资源性产品的规模和方式。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重点整治河流、湖泊等水体污染、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固体废物、垃圾堆放等工业污染,合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力度,打造生态宜居生产生活环境。

(六)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

应立足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基础和特征,着重在规划中体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利用特色获取持续的竞争力。注重挖掘和发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依靠比较优势培育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应确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领域和方面进行规划,一些并不迫切和关键的领域方面应少写甚至不写。通过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风格各异的规划,切实破除规划的“八股文”,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七)战略前瞻和量力而行兼顾

应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和长远影响,积极做好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应对资本并购重组的准备;同时充分估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国内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巨大影响,确保各项规划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但是,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立足于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确保规划量力而行和现实可行。

(八)连续稳定和灵活调整并重

应坚持以前规划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内容,修改完善已经不适应最新形势要求的内容,剔除那些被证明不正确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危害的内容,使得最新制定的规划建立在已有规划基础之上,但又超越原来的规划,增加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亮点和内容。同时,规划的编制要留有余地,尤其在一些目标任务的确定上要保持灵活调整的空间,以备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急剧变化而要求规划进行及时的调整的可能,特别要充分应对类似石油涨价、SARS、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被动和冲击,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冲击和损害。

三、“十一五”规划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一)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政府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政府职能应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提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积极培育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的目标,这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理顺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方向。

(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决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保持与国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控制力,着力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而不是注重占领过多的领域、行业和规模、数量。其他大量的竞争性、一般性领域,放手让国内外各类投资者进入,大力培育不同规模、类型和层次的民营企业,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规模实力。国务院已经颁布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在准入领域、信息服务、技术扶持、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大胆放心进入和茁壮成长。同时,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法律、纳税、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引导和监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成长。

(三)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是社会进步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仍然是今后一定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对于扩大我国综合国力、解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特别是我国目前处于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0%的发展阶段,应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适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切实解决不少地区因忽视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短腿”现象,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战略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国家进一步提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中央又明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标志着统筹城乡、协调互动将成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特征。城镇化的推进应保持合理的速度稳步推进,避免城镇化的泡沫和无产业支撑的“虚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则应按照各地实际情况明确建设重点和模式,确定现实可行建设目标和任务,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量力而行,杜绝形成新的群众运动和形式主义。

(五)协调区域发展与控制地区差距的关系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空间管理的类型区域,明确今后将更加注重分区管理,避免简单武断的“一刀切”政策。而且提出建立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在内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都对我国自“九五”以来一直比较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十五”时期已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将进一步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在“十一五”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浦东开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这些都是“十一五”时期协调区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同时,国家将进一步控制地区差距扩大的势头,公平与效率兼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加大山区、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区域协调、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六)自主发展与借助外力的关系

充分引进利用世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实现自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充分利用和依靠外力加快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加强自主发展、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放在突出位置,摆脱长期依赖国外和受制于人的状况。“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今后我国加强自主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

(七)稳步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第5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一、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第6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进步;转型;规划;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以及经济的变化会促使各个方面发生变化,当然,这是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城市规划的改变,也会对经济以及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的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使城市发生变化,就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考虑,除此之外,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顺利完成城市规划转型的任务。

城市规划转型的分类

城市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它的规划转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一是城市规划转型的根基,二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依据,三是城市规划转型的方向,四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人格担当,五是城市规划转型的功能。

根基

在城市规划转型时,必须要考虑到公共价值的因素。关于公共价值,通常来说,它是政府以自己的价值以及需要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一个过程。

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是很不成熟的,一是缺少一些必要的理论,二是思想方面准备不足,三是伦理方面准备不足。然而,时不我待,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要转型,继而促使城市规划要转型。很显然,我国在这方面准备得不够充分。

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理性根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具理性方面,二是价值理性方面。

工具理性方面。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需要。在一个城市中,需要有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存在,只有这样,就能够满足居民的需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来可以把各个行业进行分区,从而集中;二来可以把各行各业进行分散布置,这样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在规划时,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价值理性方面。在城市规划中,价值是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价值理性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特点,最能够使城市成为独一无二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以价值作为核心,来进行设计。比如,一个城市以科技作为自己的价值所在,就会建立多所大学,或者是,吸引来大批的拥有先进科技的企业。

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应该服从于后者的。

3.依据

在城市规划转型时,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再加上外国的先进经验,就需要以以法理作为依据,一是法制,二是法治。

在某些成功转型的城市,在规划时,侧重于行使公共权力,之所以成功,是在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在法律法规方面,提供了依据;二是对于权力的行使,受到了法律以及居民的制约。这样做,就能够有效促使政府为城市的发展,大展手脚,不遗余力,与此同时,又能够避免滥用权力的现象出现。

我国也努力向这个方面发展,与西方不同的是,是用政策推进城市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府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一整套长期的战略计划;二是在法律法规方面予以完善,并且为城市的转型提供依据;三是在执行能力方面进行了加强;四是在经济方面予以支持,只要表现在公共设施的齐全。

尽管政府做出了各种努力,但是,还是有一些滥用权力的现象出现。为了有效的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法律法规方面对该类事情做出明确的制约,让人们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时能够有法可循;二是应该增强居民在对某些不正之风进行遏制的能力。这些在城市规划时是可以予以体现的。

4.方向

城市规划转型,需要有一个发展的方向。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从技术工具向公共政策方面发展。

城市是一个众多居民聚集的场所,它最终是要为众人服务的。因此,城市的发展方向就需要向公共化发展。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方向是要以政府的发展方向为准的。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单一的经济体制,就导致了城市的功能非常单一;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进行深刻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思潮变得日益活跃,日益多元化,这就对城市的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公共化发展,二是向多元化发展,三是向人性化发展。

向公共化发展。以往,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吃饱穿暖,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也是如此。但是,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不局限于只是经济,在自己的权利以及生活的质量方面也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规划转型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公共化。

向多元化发展。以往,由于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单一的经济体制,这也对城市的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城市显得单一。自从改革开放,接受外来了事物,一切开始活跃起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到多元化,尤其是在文化方面。

向人性化发展。以往,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就需要以大局为重,对个体的幸福则是忽视掉了。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对个体也日益重视起来。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体现人性化。

5.人格担当

在城市中,必然会有一些文化设施存在的,必然会要求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出现的。在近代,有一大批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出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的特征发生了改变,一是向细密化发展,二是向专业化发展,向深层次发展。就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迫使知识分子发生了转变,向官僚转变,向管理人员转变,向教授转变,等等,他们不再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沦为金钱的奴隶了。因此,以往,在城市的规划中,侧重于经济的发展,而对文化设施忽视了。为了改变这种困境,就需要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适当的对文化设施予以重视,要从长远来,要培养有担当的知识分子,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方面给予助力。

6.功能

由于时代的不同,城市的规划也必须要做出改变,这也体现在功能的改变方面。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功能转变的因素。就目前而言,功能的改变分为几大类,一是政府机关功能的转变,二是服务各行业的转变,三是文化设施的转变。

政府机关功能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部门不再以发号命令为主了,而是向服务类型转变。因此,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服务各行业的转变。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允许私营经济的出现,这就导致了顾客的地位提高了,在商城的位置以及构造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文化设施的转变。就目前而言,学生的业余生活是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教育了。应该着重建立一些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建设一些文化馆,在城市的建筑物上应该把文化与建筑物融在一起。因此,在城市规划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结语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从长远考虑,同时也要利于眼前的发展。这是比较困难的。至于城市规划的转型,就会更难了,因为它需要舍弃以往的经验,非但如此,还是需要避免受到经验的束缚,这就需要自己来搭建基础,在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在转型时,可以进行创新,但是,不能够盲目创新,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贺江兵.对中国中小型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16):256-257.

[2]王天惠.论城市规划中城市测绘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2009,17(13):216-217.

[3]杜俊刚.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4(21):116-117.

第7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校园规划;低碳校园

0引言

在2010年,“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两会的热门议题之一,尤其,近来频繁的重大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家越来越感受到气象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因此让整个社会进入低碳生活状态已经刻不容缓。

高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要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意识的重任,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赋予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高校要当好“低碳经济”的排头兵,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在我校规划江宁校区西区建设之际,建议以建设“低碳校园”为目标,构建一个和谐、美丽的节约型校园。

1低碳与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同时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机会,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近来很多学者也对低碳经济做出了定义,低碳经济[1],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文献[2]中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3-5]。

低碳经济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的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如今,“低碳”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2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问题[6-7]

2.1高校间盲目攀比,过度的景观建设——大湖面、大草坪、音乐喷泉、各类树种等

部分高校热衷于建大型广场(占地几十亩),建大型音乐喷泉,不注重土地使用效益和投资经济的合理性,浪费大量的学校资金和社会资源。

大学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规划趋于形式、大广场、长轴线的现象突出。校园空间尺度过大,缺乏亲切感;道路过宽,建筑密度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过多的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名贵树木等,不经济、不适用。然而大学师生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运动设施、器材和活动场所,以及能形成树荫的速生树种却较少。

2.2校园建筑盲目建设,使之失去了文化内涵

高校的环境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整体规划。但部分高校的环境建设往往按“一把手”的喜好而定,使之失去了校园原本的特色,有的盲目模仿,甚至增加造价,浪费资源而又对改善校园环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3环境建设“重于改造,轻于保护”

部分高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对基地及周边环境的自然环境往往不注意保护,追求观赏性和经济价值,把天然树林变成人工林。这样完全是舍本逐末,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建国强调,在规划设计时应牢固树立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校园基地并不是绝对的越平越好,要善待基地中的植被。国外许多大学校园并不讲究整齐划一,保持着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印痕,形成特定的环境特色。

确实,这样既保护了环境、生态,又节约了社会资源,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4能源浪费,过亮的夜间照明、过冷的空调、过高的供暖温度等

在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等地方,我们经常会见到冬天门窗全开而空调温度设定很高;夏天进房间需要加外套,或者在冬季有暖气的情况下同时又打开空调将温度调的很高;常常还会发生人走后不关空调、不关电扇、不关灯的现象;夜间照明过亮,景观照明过度过滥现象等都是能源的浪费。

3引入低碳经济概念对建设新校区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减少碳的排放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高校理应成为倡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排头兵,高校应采取先进技术、严格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到校园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立足解决校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在高校校园规划中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各国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低碳校园建设。在美国,各高校成立了“气候变化应对协议校长联盟”、“环境改进委员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材料回收等。耶鲁大学对校园里90栋大楼(全校共300栋)的供暖、通风和冷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全自动控制,大楼安装隔热窗,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在哈佛大学,推行了校园节能计划、资源效率化计划、学生绿色生活计划和综合能源管理等一系列推行低碳校园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另外,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新校园也是低碳型校园建设的典型范例,是目前公认的生态建筑标志之一,设计突出生态设计的特征,在废旧工业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建,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一种发展方式。我国是世界碳排放量的大国之一,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国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高校应积极作出响应,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引入“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在高校校园里让“低碳”无处不在。

4建设低碳校园规划的举措

在高校校园,尤其在新校区的规划中,提出以生态原理为指导思想,优化整合各个系统、各个层面的低碳生态技术,最后实现低碳、持续发展的低碳校园。

一般说来,校园规划应考虑以下方面[8-10]:

4.1建设校园环境,生态优先

全面了解规划区域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特征与校园活动的联系,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方法和原理,合理的设计和建设校内建筑,追求校园整体的优化和总体关系的和谐,强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使校园内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校内办公、教学、生活等建筑与当地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整个系统能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2实现校园数字化

同时校园不能独立于社会,是社会的缩影,所以校园的规划和发展应立足于当地经济与资源条件,形成校园文化和周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互补,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协调发展。

在校园建设中,应重视弱电工程建设,运 用网络加强校园与社会的联系,让校园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实现与社会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管理等。

4.3建筑设计上,实现节约型校园建设

建设低碳校园,当然离不开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的内涵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学校推行绿色低碳校园的发展,在采暖、制冷、电力等方面的能源使用上考虑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校园建筑使用的光源尽量选用节能灯、led等低耗能产品,某些建筑可以采用光导管照明技术,满足建筑物对自然采光要求;在建筑屋面、墙体周围、外窗种植植被,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减少对大自然的侵扰;

4.4提高师生低碳意识

学校需采取先进、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全校师生一起做好校园节水节能、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校逐步形成节约能源光荣,浪费能源可耻的氛围。

5结语

引入低碳校园规划的理念,尤其在新校区建设中,合理规划设计,具体安排实施,建设低碳校园;引领社会,为学校的低碳校园建设做出自己贡献。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低碳经济[ol].中国新闻网,2010-07-08,/ny/2010/07-08/2389535.shtml.

[2] 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8-11.

[3]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4] 贺庆棠.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n].中国绿色时报,2009-8-4(2).

[5] 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 -19.

[6] 余亦文.高校节约型校园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程季.对当前高校校园规划的现状及突出问题的思考-引入低碳经济概念[j].才智,2010(8):233-234.

[8] 王宗强,尹洁,王颖.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性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2):171-173.

第8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逻辑

第一,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关键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古语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经济区地处国家中心地带,是交会东西、贯通南北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突出。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提出了两纵两横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正处在这两纵两横的中心地区。同时,中原经济区还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汇集了京广、陇海等几大干线铁路,是全国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地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全国交通网络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河南省以全国1.74%的土地承载了全国7.47%的人口,以全国6.5%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3%的粮食和1/4的小麦。保护中原经济区的农业本底条件,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三是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在陇海经济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构筑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形成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域经济战略腹地。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具备成为我国核心都市圈的基础。中原经济区的面积和人口超过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居第一位,经济总量居第四位。从近年来发展状况来看,中原经济区已经逐渐成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重要区域增长极,经济总量和城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是全国重要的要素和产品市场。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内需市场相对旺盛,是中国未来内需市场潜力最大的区域,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对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足的劳动力要素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和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原经济区将发挥重大作用。

第二,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改革开放30多年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增强了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能力。过去受限于物质条件的战略或规划都有了付诸实施的空间。因此,针对我国东中西地区差异不断扩大的状况,2004年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

近年来,在沿海向内陆转移产业的大环境下,中部的比较优势正在显现。2011年,中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时机日趋成熟。目前,周边地区均已有国家战略性规划,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后的第七年,国家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可谓恰逢其时,雪中送炭。

同时,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交织期。一方面,国际经济危机使内需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进程也在加快,内陆地区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很多潜在的优势尚未形成现实优势,人地矛盾、产业结构粗放等问题突出,也迫切需要国家战略指导。因此,将国家战略部署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并中原经济区规划,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第三,中原经济区规划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一是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基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该总体战略的空间尺度偏大,需要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在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有长株潭、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区、山西综配改区等区域规划支撑的情形下,河南及周边地区也需要规划引导,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出台则进一步细化了中部崛起战略,并填补了这一区域空白。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的必然选择。国际经济危机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内需经济和内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内需市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针对这一地区制定国家层面的规划,是我国战略性、全局性的选择。

三是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全国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口密集地区、传统农业地区和新型工业地区,中原经济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很多矛盾和难题在这里都有集中的体现。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可以为中国处理很多结构性矛盾提供新的思路和样本,为全国同类地区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中原经济区规划是实现地区转型的有力支撑。一是有利于中原经济区跳出低水平均衡。从区域发展态势看,中原经济区虽然经济总量较高,但发展水平和效率仍然较低,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比较低,“中部塌陷”现象仍局部存在,地区整体还处于低水平均衡的状态。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有利于激发地区潜力,实现经济起飞。

二是有利于统筹解决中原经济区内较为尖锐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又要保证工业化的土地供给,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以及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因为资源存量减少、开采成本升高而面临转型,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层次的战略指导。

三是中原经济区的一些发展短板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比如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整体滞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不足,财政实力也相对较弱。以河南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支出位列中部六省之末,2009年人均财政支出居全国倒数第一。这些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依靠地区自身解决,均需要国家层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主要特点

第一,“两不三新”是规划的主基调。中原经济区规划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了“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条“两不三新”的主线。其中,“两不”是底线要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三化协调互动”则是破解地区发展矛盾和难题、变资源潜力为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中提出要建成“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在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中是首次提出,它要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联动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也是该规划最为核心的内容。

第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中着重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将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列为五大战略定位之首。同时,在主线中也强调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换取发展。粮食是保持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础。以往粗放的发展道路对农业带来了一定的侵害。如果再沿着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和城市化的路子走下去,不但要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的自给自足也将难以实现。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展来看,保证农产品和粮食供给的安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愈发重要。重视农业,不以损害农业发展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大的原则问题。

第三,突出跨省区的开放合作。自2010年我国首个跨省区的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公布以来,跨省区的协调合作愈发受到重视。近年来已经出台了长三角、关中-天水、大小兴安岭林区、海西、青藏、成渝、武陵山片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东北地区等10个地区的区域规划。其中西部6项、东部2项、东北2项,中部地区尚没有此类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跨省区的区域规划,也是跨省区最多的区域规划。

中原经济区跨5个省区,涉及河南省全境和周边河北、山西、安徽和山东4省15个市(县、区)范围。这些地区因为地理邻近,同属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发展阶段相近,且都面临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共同任务,因而被纳入了统一规划范围。这种打破行政区的规划更有利于区域的统筹分工和一些共建共享项目的对接协调。同时,由于各地区主要基于联系强度划分在一起,更有利于协调一致的城市群形成。中原经济区还将建立基于五省政府高层的协调机制,并鼓励省际交界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合作示范区,可以为我国打破省际行政壁垒提供经验。

然而,这种跨多个省区的区域规划客观上也增加了区域协调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区同质程度较高,面临项目、资金等竞争的情况下,基于同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往往很难发挥作用,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区域统筹发展机制。

第四,产业集聚区成为特色抓手。在“米”字型的基本构架下,以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为抓手,来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规划要求“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以城镇功能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以借助产业的前后向联系不断提高产业的集聚度,进而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经济区的整体实力。

由于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重要举措。

第五,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针对部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专门提出了扶贫开发的要求。如实施大别山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扶持豫西山区、黑龙港地区和沿淮、沿黄低洼易涝等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建设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等。

在民生方面,中原经济区规划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为17813元,2020年要增长到3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为6629元,2020年要增长到16000元。

规划的实施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区域一体化程度将不断加强。一是区域内部一体化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各项跨地区的合作将陆续展开,区域合作将不断增多。内部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将会大大提升城市间联系强度,人员和资金流动将更加频繁,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影响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将被打破,同时区域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

二是对外开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将进一步密切中原经济区与沿海地区的关系,产业转移将不断加速,跨地区合作将进一步增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未来将成为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和空港经济区。

第二,地区综合竞争力会大幅提升。中部地区目前经济增速已经开始领先于全国,随着沿海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中原经济区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深入,粗放、低端的发展方式将逐渐被淘汰,地区核心竞争优势将转向资本和技术创新,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议

第一,牢固坚守农业和生态环境红线。中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与农业的冲突。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两不”的主线原则,不能牺牲农业基础和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由于部分区域可能会变成纯农业的粮食产区,未来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区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第二,以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重心之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家在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应该把握这个良好契机,结合中原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城镇化道路,充分挖掘城镇化在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为目前土地财政依赖的状况寻找出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经验。

第三,敏锐抓住政策机遇先行先试。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初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成效。随着地方性资源存量和人均水平的降低,尤其是可利用土地的减少,人地矛盾可能进一步突出,未来改革创新的难度会变大。应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规划提供的政策机遇,尽快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就目前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迫切的问题拟定方案,在人地挂钩、占补平衡、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新的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更大范围内的统筹机制,创新农村社区化改造政策。

第9篇: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第一、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全局上把握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

上坊的特殊区位决定了上坊必将成为江宁城市化推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上坊的南边,开发园区的建设框架已经涵盖了上坊的部分地区;北边,白下区几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与上坊仅一路之隔;西边,现代、宽阔的104国道使上坊与主城区紧密相连。上坊被城市化包围已成为最显著的区域特色,然而上坊原有的乡村特征仍未根本改变。上坊要发展,就必须正视“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农村”的客观现实,主动融入全区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以科学统筹思维,协调一、二、三产发展,努力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特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上坊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都市效益型农业经济。尽管农业生产在上坊GDP中比重下降,但农业在上坊的战略地位却不能动摇,其稳定功能、增收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依然存在。因此,发展以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规模种植为特色的效益型农业将成为我们街道阶段性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现代工业经济。上坊的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发展新型工业又必须以发展城市化为支撑,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上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做大以新型建材、服装轻纺、机械制造和电子为主导产业的高科技性、高效益型、高税收型的现代工业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三产经济。发展三产经济是我们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将以区经济适用房、鸿信房地产开发为先导,有计划地适当发展以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和商贸集中区为重点的现代三产经济。通过协调一、二、三产的发展,把握上坊经济发展的大局,形成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第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策略上把握经济发展关键的能力

区委王建华书记提出,“江宁发展要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外延式和内涵式实质上也就是对应于粗放型和集约型。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当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面对国家土地政策的刚性约束,电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日益趋紧,上坊初步确定了集约发展的策略。

一是给土地量身定价,提高投入强度。我们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街道内地块定的身价是:内资低于2000万元、外资低于200万美元、亩均投入强度低于100万元的项目不得进街道落户。2004年上坊在手在谈的8个内、外资项目中,外资项目天心木业每亩土地的投入强度达到24万美元,内资项目苏泉工贸公司土地投入强度超过200万元。在上坊,凡是不符合投资强度和环境要求的项目,都被坚决谢绝。

二是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现集约利用最大化。对现有工业集中区内的用地10亩以下、投资体量小、技术含量低的小型企业项目(未及时开工的),劝其退出集中区,引入标准厂房,今年以来,被盘活的地块达300多亩,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是鼓励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增长资源半径。近几年,通过增加投入、开发新品、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坊近10家千万元生产规模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上亿元产销体量的规模型企业。我们通过企业的做大做强不仅使原有土地的投入强度成倍提升,而且使税收强度随之提高。切实将上坊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放到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上。

四是将科技优势凝聚成经济发展强势。我们正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成果资源和信息资源,全力构建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科创电器、腾亚五金、江陵机电等公司67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他们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科技型规模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牢牢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

第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优势上彰显经济发展特色的能力

培养具有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核心环节。我们上坊将紧紧围绕现有产业布局及资源优势,围绕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围绕企业及项目发展的成长性,围绕本地市场发育的成熟度,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从科学发展观上确定今后上坊经济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将着力培育民本型、规模型、开放型“三型”经济。

一是精心培植民本型经济,全力打造新型建材集群。民本经济是富民经济,也是上坊实现经济内生力不断增强的持续动力。民本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打造具有民本性质的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打造上坊经济特色、壮大经济实力,而且可以通过品牌效应使上坊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富生命力。上坊是传统建材大镇,在产业集群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以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为突破口,引入且培育一批具有较大投资体量、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型建材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道鹭建材、三和管桩和天心木业等龙头企业的新型建材产业群。一些高科技品牌建材产品被广泛用于“三峡工程”、城市地铁、奥体中心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新型建材产业初显集群雏形,使上坊正逐步成为省市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之一。去年,建材行业实现售销10亿元,占全街道工业销售总额的50%,今年将突破15亿元。以建材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民本型经济已经开始为上坊打造了一批民营老板,并从思想深处激发起老百姓的致富欲望和创业激情。今后,我们还将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市场服务以及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倾心扶持,竭力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适宜成长壮大的“经济生态”。

二是精心培植规模型经济,全力打造亿元企业集群。培植规模型经济是上坊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规模企业的崛起,不仅可以涌现出一批现代企业家,创造出丰富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在上坊集聚,进一步推动上坊支柱产业规模化的不断升级,对上坊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我们通过政策支持、强化服务、引进吸纳等多策并举,上坊加快发展了一批具有较高起点、较大体量、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龙头支柱企业。道鹭建材、三和管桩、市政拌合等五家建材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新增设备,均成为销售过亿元的大型企业;华瑞、南纺两个产业集团通过更新工艺装备、优化产品结构,也成为销售过亿元企业;江陵机电、一夫实业通过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成为规模型高科技企业。在今年10家(3亿元企业1家、2亿元企业2家)销售过亿元企业的基础上,通过4到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街道亿元企业达到30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