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精选(九篇)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第1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一

1. 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2.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3.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4. 大气上界离地面约-千米。

5.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7. 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9.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10. 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11. 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1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13.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4.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15.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16.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7.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18.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9.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20.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1. 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2.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23.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4.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25.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26. 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7.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28.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29.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30.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31.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32. 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33.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34. 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35.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36.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37.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38.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

39.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西岸

40.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大陆东岸。

       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二

41.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大陆西岸。

42.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43. 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世纪末以来。

44. 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45. 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46. 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夹角。

47. 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48.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49.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50.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51.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52. 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53. 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54. 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55. 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56.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57. 寒潮的防御提前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58.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59.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60.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61.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62. 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63.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64.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65.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66.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67.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68.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海洋占地球%。

69.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70.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千米的范围内。

71.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72. 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73. 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74.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75.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6.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77.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78.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79. 盐度的概念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80.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8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82.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第2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海洋渔业

中图分类号:S915文献标识码:A

一、全球变暖与海洋渔业

全球变暖,顾名思义,就是说气温升高。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乱砍滥伐树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总体上升。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4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的第15个高温年份,相比于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高了0.5摄氏度。这样的数据显示全球变暖已经变成大趋势。

对于全球变暖的科学论证并没有太多,最多的科学论证就是“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否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待商榷,但是全球变暖对于海洋渔业的影响是明显的。

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主要是南极大陆的冰雪融化,北冰洋冰山变矮。两极冰雪是整个地球很大一部分的淡水资源储备,冰雪导致淡水大量流入海洋。文献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我国的沿海海平面比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要快,可想而知我国的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有多么严重。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到海水养殖面积,海平面上升得越快,海水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就越大,生存环境就越艰难。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的含氧量降低,由于海水表面温度上升,海水的表层温度和其他部分的温差、内部之间的混合作用就会减弱,从而降低了海洋中氧气的含量,全球气温越往上升,海洋的含氧量就会越往下降。海水的含氧量下降,就会影响到海水中的鱼类资源,这将会对海洋渔业带来不小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的大量淡水流入海洋中,因此导致海水的盐性稀释。相关资料显示,密西西比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淡水为500立方千米;全球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入海洋的淡水有5000立方千米。海水变淡也会影响到海洋鱼类的生存,从而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

石油、煤等化工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海洋发生化学反应,燃放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海水进行化学反应,会破坏海水的酸碱平衡。有关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表面的海水酸性增长30%,这一变化是存在普遍性的。有研究认为,海洋的酸化将会影响到贝类等软体动物,而这些是鱼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贝类减少甚至消失,将会直接影响到海洋鱼类资源,对捕捞行业造成影响。同时珊瑚礁受海洋酸性影响也很大,对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也会很大。酸性增强使得贝类和珊瑚礁对酸碱敏感度高的物种生长发育越来越困难,这将对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的温度上升,会带来很多类型的病害发生。在长期处于平均温度高的环境下,海水养殖会出现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这类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常见细菌性疾病,该类病害的出现对渔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使养殖户出现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日本海域出现的海蜇数量越来越多,这会在捕捞过程中,出现“海蜇潮”堵塞渔网现象,影响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高温环境还容易诱发大面积的“赤潮”,养殖时,鱼池会出现“水华”现象,捕捞时,海域出现“赤潮”现象。赤潮能够覆盖大片海域,争夺鱼类生长的氧气,从而导致一定海域大量的鱼类死亡。同时赤潮生物死亡分解大量的有毒物质,会对鱼类生存产生恶劣影响。

当然,气温升高和海水变暖对海洋渔业也会有一些有益的促进作用。气温的升高会缩短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周期,缩短海洋渔业整体的生产周期。水温的不断的升高也可促进海水养殖活动中鱼类的新陈代谢,从而大面积提高养殖产量。水温的升高也会延长水产养殖时间,鱼类的个体成长更快,养殖产量提高。水温的升高也会使低纬度地区的养殖鱼类向中纬度和高纬度推广成为可能,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使得一些有高经济价值但是又受区域限制的鱼类养殖摆脱区域限制成为可能。

二、极端天气与海洋渔业

极端天气指的是灾害性天气,主要由台风、暴风、龙卷风、暴雨和一些反常的自然天气组成。暴雨会降低海洋的表层盐度,淡化养殖区域的海水,形成不适应鱼类生存的环境,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同时暴雨、暴风等环境容易对养殖的鱼塘形成破坏作用,造成养殖户财产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危及生命。冬季寒潮来临,超过鱼类生存忍耐的极限,导致养殖的鱼无处可逃,最后被冻死;或者出现冷空气降临,海水结冰,冰块覆盖养殖的水塘和网箱,导致养殖鱼类缺氧而死;海冰遮挡阳光,海藻类植物消亡,以海藻为食的海洋鱼类和养殖生物因食物短缺而减产。

极端海洋气候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为主要代表。海洋和大气两者之间由于不稳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洋面出现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全球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大,“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厄尔尼诺”的发生周期一般是3到5年,每次的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持续的时间是在一年以上。现阶段全球极端气候并没有得到改善,“厄尔尼诺”的出现频率和间隔时间形成反比,持续的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大,这使得“厄尔尼诺”对海洋渔业的发展影响更大。“拉尼娜”现象是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在“厄尔尼诺”出现过后,“拉尼娜”就会紧随出现,在中国,“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使华南地区秋冬季东北季候风得到加强,冬天明显比正常年份更冷,所以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海洋渔I的发展影响都很大。

三、海洋渔业的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是长远而深久的,这需要我国的渔业相关部门采取相关举措加以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促进海洋渔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渔业相关部门要做好自然灾害的信息收集工作,迅速而准确地灾害预警,以预防为主;及时收集自然灾害方面的信息,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抗灾抗害,把自然灾害的影响损失降到最低。收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没有防备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造成的后果是严重而可怕的。

只有多开展抵抗自然灾害的建设活动,进行资源的储备工作,健全预防灾难应对体系,面临自然灾害时才不会出现人手匮乏、资源短缺现象。

针对不同区域的灾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举措。出现海冰、“赤潮”等现象时,开展人工破冰和打捞工作,通过破冰增加养殖水池的氧气摄入量,为藻类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给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养殖品种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四、结语

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的海洋渔业资源,我国的极端天气现象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更加严峻,相关渔业部门应该重视环境影响因素,通过与环境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制定实际有效的服务政策,为我国的海洋渔业保驾护航,从而促进该方面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 “拉尼娜现象” 大气环流

今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月11日―2月3日大部地区连续雨雪日数达18―22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连续低温日数达11―22天,为1954年以来最长;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偏低4―6℃,为历史同期最低。由于雨雪量大、降雪范围广、积雪深、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对农业、交通、电力、通讯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严重。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点:雨雪过程频繁,强度大;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范围广,积雪深。笔者认为影响今冬气候异常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的气候背景,即气候冷暖周期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自然界的气候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变化。最近100年,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的升温与变暖。另一个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比较显著的影响是“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科学家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冻雨天气过程,就是一个极端天气事件。按照上述观点解释,全球增暖可能是造成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基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事件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二、海洋中“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往往能引起气候异常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大气层的水分有84%来自海洋;海洋上表层3米的海水所含的热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层所含热量的总和;海洋环流将在低纬度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向极地方向输送,调节地球表面的气候(气温等),其作用与大气环流的作用相当。

2007年8月,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LaNina)在西班牙语中是“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汽循环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与状态,主要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高或者偏低现象。气象和海洋学家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称之为“拉尼娜(LaNina)”,如果是偏高,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一般紧随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大自然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方式。拉尼娜现象影响全球的原理被称为“远程联系”,通过破坏海洋温度、压强系统及太平洋上空的季风,它干扰热带地区的大气流通。这就好像往池塘里扔一颗石头,在大气中释放振动波,改变空中数公里高处气流的强度及位置。因此,“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一个强信号。虽然只是赤道太平洋局部地区的水温变化,却能影响到热带地区之外的气候变化。这种海洋热状况的异常会对热带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全球气候的失常。

三、大气环流异常

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大气环流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它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下,尤其是在低纬地区,如青藏高原这一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印度低压),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值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水系,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北边的高值系统稳定,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带来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冷空气密度比较大,相对来说位于底层,暖湿气流密度比较小,向上滑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暖湿气流本身形成的水汽就会凝结,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在这一带地区一直有长时间交汇的作用,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这种冷暖气流的作用,相当于两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北向南运行,一条河流从南向北运行。这样的话,正常情况下这两条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河道中运行,所以两条河流交汇地点始终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这段地区。但是在稳定气流的背景下,有时还会有一些小的扰动,每一次的扰动一过,可能就会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这三次雨雪天气过程,基本上主要是位于比较偏南的西风气流之上,三次扰动,同时引起了西南暖湿气流的三次加强,相应的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雨雪天气过程。

这种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为: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长时间异常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青藏高南缘的南支低压潮活跃,促使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冷暖空气在长江以南的江南、华南频繁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为什么大气环流发生这种改变呢?专家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低温海水从白令海峡南下,并沉入海平面之下,抵达低纬度海域(西南太平洋)后才上升到海平面,造成西南太平洋海面温度下降,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我国东海、南海的暖湿水汽北上强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东海、南海的暖湿气流便长时间僵持在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一带,酿成大面积、大强度的降雪和冻雨等灾害天气。

(二)由于地理因素,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北冰洋低温海水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积雪持续减少、气温偏高(从拉萨的气温可知),对印度洋水汽拉动力也随之减弱,再加上我国近年在横断山脉的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库,这些水库大坝对印度洋水汽北上也造成了新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印度洋暖湿气流便转向东北方向,穿越云贵高原峡谷抵达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与北下冷空气交汇,更加重了贵州、重庆南部、两湖、两广等地区的雪灾程度。

(三)青藏高原积雪减少,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也与人造地形有关。根据人造地形气候学,大型人造地形,特别是峡谷水汽通道上的大型水库大坝,对气候和降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三峡大坝减少了东海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水汽量,澜沧江水库大坝和金沙江水库大坝,减少了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当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减少之后,青藏高原积雪也随着减少;青藏高原积雪减少,对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东海水汽的拉动力也随之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红旗.人造地形气候学(电子版).博客网.科技论坛.

第4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变动,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中国近100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15~018度,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使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但近年在中国南方已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极端气候现象是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农田减产。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由于气候变暖会对作物的生育期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生产和产量。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作物的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会减少,这将会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从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此外,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高温热害将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气候变化将使得温度继续升高,高温热害、伏旱将会更加严重,这将明显影响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随着高温热害的加剧,很多作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了限制,高温会影响到谷子、高粱、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也会强烈抑制棉花和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作物不同的生长季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的效果,随着种植水平、作物种类和分布地区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2、影响农作物品质。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以水稻为例,气候变暖将会影响稻米的外观和品质,开花至成熟阶段的高温可显著缩短水稻的成熟天数,造成成熟后的稻米籽粒充实不良,胚透明度低,籽粒不饱满,精米率降低,米粒无光泽。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也会造成影响,水稻生育期当中,如果光照不足将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特别是在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则垩白米发生会增多。但如果光照太强,温度相应提高,使水稻成熟过程缩短,则也会使垩白率增多。为了使作物茎叶所消耗的营养成分得到补充,更多的肥料就需要施加。

3、引发农业病虫害。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的发展,这是因为农作物害虫的生态学特征如分布、生长发育、繁殖和越冬等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使中国主要农作物害虫虫卵的越冬北界北移,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口数剧增,虫害发生期、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气候变暖会改变农作物害虫的地理分布,低温会使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一旦气温增高,就会使这些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扩大,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气候变暖会加重中国农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增加因农业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

4、加剧干旱局面。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气温的不断升高,中国北方干旱化问题日益突出。总体降水将相对减少,未来10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干旱,短期内干旱情况不会根本缓解。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高温热害的发生,使得伏旱更加严重。高温热害会使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的种植和产量受到影响。季节性干旱会降低果树、苗木和特种经济作物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使其经济效益下降。随着气候变暖,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暖温带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第5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是决定气候形成的五大基本因素。其中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为全球性因素,导致气候类型沿纬度和经度方向作有规律的变化,所以被称为地带性因素。

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为局部地区因素,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所以它们被称为非地带性因素。下面以几种典型的非地带性气候为例,总结分析如下:

一、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纬度低、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经过)和中美洲东北部(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圭亚那暖流经过)。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二、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例如,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⑤地降水状况的分别是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2)①地与②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并解释①地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⑥地在大陆东部,却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试分析其成因。

解析:正确认识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是答好本题的关键。①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其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使其终年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④⑤两地纬度位置相当,相距不远,气候类型迥异的原因在于地形对气流(西风)的阻挡作用。⑥地是火地岛,终年有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丁 乙;(2)热带沙漠气候?摇热带雨林气候?摇①地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同时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3)④处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⑤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成为温带荒漠;(4)⑥地处南半球的西风带,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濒临海洋的热带沙漠气候

沙漠气候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大陆中部,但是在副热带地区的荒漠气候却在西部直逼海边,除了受副高的影响外,还受寒流和地形的影响。例如,北非西海岸、澳大利亚西部、秘鲁和智利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都与寒流有关。而且秘鲁和智利的热带沙漠气候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还与地形有关。

六、人类活动

第6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1.影响气候因素(图1)

2.方法指导

(1)气温成因分析:按照“纬度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的思路分析。第一步,分析纬度。一般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决定了温度带。如比较气候差异的成因问题,若被比较的几个地点纬度相当,或者气温与对应纬度不符(如纬度高但气温高),则不再是纬度起主要作用,就应该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纬度高的地点气温低,则纬度一般就是主要因素。第二步,分析下垫面。下垫面的分析应按照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的思路分析。首先,距海洋近则受海洋影响大,一般海洋性更强(表现为冬季偏暖,夏季偏凉),反之大陆性强。其次,根据其位置进一步考虑其影响因素。如果所分析的地点位于内陆则只需要分析地形,包括地形的起伏状况、坡向等,通常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阳坡气温高于阴坡。也正因为如此,往往陆地内部气温异常均为地形所致,正常则为太阳辐射所致。如果所分析的地点位于沿海则分析地形和洋流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作用,而寒流具有减温作用。第三步,分析大气环流。如果位于季风区,则从不同季节进行分析,冬季需考虑所分析地点受冬季风影响的大小,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和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一般距冬季风源地越近且地形阻挡作用越小的地区气温低。夏季则分析受夏季风影响大小。第四步,分析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一般通过改变下垫面、改变大气成分、直接放热等方式影响气温,如城市热岛效应。

(2)降水成因分析:按照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的思路分析。第一步,根据位置分析大气环流,分析大气环流的前提是要记住全球大气分布的规律。分析区域所处的位置,低压控制区多雨,高压控制区少雨,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多雨,从陆地吹向海洋少雨,低纬吹向高纬较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多。第二步,分析下垫面。通常按照海陆位置地形和坡向洋流等顺序进行分析,方法类似于气温分析。首先,通常沿海降水大于内陆。其次,若位于大陆内陆则主要分析地形,若位于沿海则分析洋流。需要注意在分析地形时,应结合盛行风向,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洋流的影响是暖流增湿寒流减湿。第三步,分析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降水,如人工降水、增加或减少植被以改变局部降水。结合以上思路,既可以对选择题选项进行逐一排除确定答案,也可对简答题答案做到要点清楚、思路清晰。

二、关于气候特点的考点透析

1.气候特点分析(图2)

2.方法指导

若没有特殊说明,在对某地气候特点作分析时,往往应从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方面逐个进行分析。可按照此思路进行:概括描述气温特征描述降水特征描述大风日数和光照总量。首先,概括描述气候特点,即描述气温降水的基本季节分配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基本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其次,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分别按照“总量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的思路进行。分析总量,气温一般用热量丰富、高温、温和、温凉、寒冷或温度低等词语描述,降水用丰富、稀少、干旱等词语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特点,可描述成热量丰富或终年高温;而寒带和亚寒带的气候可描述成气温低,气候寒冷。分析气候的降水特点时,一般降水量大于或等于800mm的地区可以描述成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量少于400mm的地区描述为降水稀少或气候干旱,降水量介于400~800mm之间的区域,若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可用“降水较少”描述,若位于温带或亚寒带可用“降水较多”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降水较少。分析时空分布特点,如果分析气温应强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然后再分析气温的地区差异。如我国降水时间变化特点可描述为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特点可描述为东南向西北减少;并且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内陆盆地、背风坡和高原降水少;降水最多地区位于台湾,降水最少地区位于托克逊。

三、关于气候分布的考点透析

1.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如图3)

2.方法指导

气候分布的记忆在于把握好分布规律,大陆西岸以每10个纬度一种气候类型由热带雨林气候更替至温带海洋气候;大陆东岸以季风性气候为主,分别分布热带雨林、热带季风至温带季风气候,且大陆东岸中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均只有亚欧大陆才有分布,其它大陆分别表现为热带草原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记住几个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等。

3.类型判断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数据,按照“确定半球确定温度带根据降水特点确定气候类型”顺序,逐项筛选,得出结论。具体分析如下。

(1)确定半球:最冷月出现时间(1月前后——北半球;7月前后——南半球)。

(2)确定温度带:依据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单位:℃),如表1。

(3)确定气候类型:结合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判断气候类型(表2)。

(4)两种气候类型的判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降水总量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大于1 500mm,而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小于1 000mm。

第7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工业大气;海洋大气;燃机防腐;油漆;镀锌;不锈钢

Abstract: The erosion degree of the atmosphere increases with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atmospheric moistur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the atmosphere can be divided into rural atmosphere (pollution-free), industrial atmosphere (atmospheric) city, no pollution of atmosphere and ocean atmosphere, the indu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atmospheric combustion engine corrosion design analysis.

Key words: industrial atmosphere; marine atmosphere corrosion; gas turbine; paint; galvanized steel; stainless steel

中图分类号:O34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海洋大气腐蚀影响因素

1.1大气相对湿度

海洋大气中相对湿度较大,空气的相对湿度都高于它的临界值。因此海洋大气中的钢铁表面有腐蚀性水膜。表面水膜的厚度对钢铁的海洋大气腐蚀有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到钢铁腐蚀速率和腐蚀机理。同一般的大气腐蚀相比,由于海洋大气环境具有高的湿度,钢铁表面通常存在较厚的水膜,且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加,腐蚀速度变大。对于海洋大气环境的不同湿度,所形成的水膜也具有不同的厚度,因而在不同海域的海洋大气腐蚀形式也不完全相同。由于日晒和风吹,钢铁表面的水膜厚度也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钢铁表面大气腐蚀的过程。腐蚀性水膜对钢铁发生作用的海洋大气腐蚀的过程,符合电解质中电化学腐蚀的规律。这个过程使氧特别容易到达钢铁表面,钢铁腐蚀速度受到氧极化过程控制。此外,海洋环境中的雨、雾、露中的水分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相对湿度,进而影响钢铁的大气腐蚀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钢在相对湿度大于70%时腐蚀严重。

1.2大气含盐量

海洋大气中因富含大量的海盐粒子,形成含有大量盐分气体的环境,这是与其它气体环境的重要区别。这些盐粒子杂质溶于钢铁表面的水膜中,使这层水膜变为腐蚀性很强的电解质,加速了腐蚀的进行,与干净大气的冷凝水膜比,被海雾周期饱和的空气能使钢的腐蚀速度增加8倍。海洋大气区海盐的沉积随风浪条件、距离海面的高度和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随着海岸线向内陆的扩展,大气中盐雾含量逐渐降低,海洋大气腐蚀现象会相对减弱,直至过渡到一般的大气腐蚀环境。

盐粒当中对大气腐蚀发生较大影响的是NaCl等氯化物,NaCl的存在促进了腐蚀的发生,离海洋距离不同时空气中Cl-和Na+的含量变化见表1。含有NaCl等盐粒的腐蚀可以说是Cl-环境中的腐蚀,Cl-是严重影响海洋大气腐蚀因素之一,它的作用随着气候改变。Cl-对于钢铁大气腐蚀的加速作用取决于一个地区降雨机制的特点。如果一个地区有较长时间的雨季或较大量的雨水那么对于一定的Cl- 沉积率可能会出现比较低的加速腐蚀的速率。另外,在海岸带的大气中常含有钙和镁的氯化物,这些盐类的吸湿性增加了在金属表面形成液膜的趋势,这在夜间或气温达到露点时表现的更为明显。

表1 离海洋距离不同时空气中Cl-和Na+的含量变化

1.3大气温度

不同海域由于温度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差异,海洋大气的腐蚀性差异较大。海洋大气腐蚀环境的温度及其变化通过影响金属表面的水蒸汽的凝聚、水膜中各种腐蚀气体和盐类的溶解度、水膜的电阻以及腐蚀电池中的阴、阳极过程的腐蚀速度来影响金属材料的海洋大气腐蚀。

在一般的大气环境中由于相对湿度低于金属临界相对湿度,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由于环境干燥金属的腐蚀仍然很轻微。但是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中由于空气湿度大,常常高于金属的临界相对湿度,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度升高使海洋大气腐蚀明显加剧。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提高到2倍。所以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会影响腐蚀速度。温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一般热带海洋大气的腐蚀性最强,温带海洋大气次之,温度较低的南北极最弱。

1.4干湿交替

暴露于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金属材料表面常常处于干湿交替变化的状态中,干湿交替导致金属表面盐浓度较高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干湿交替变化的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通过影响金属表面的水膜厚度来影响干湿交替的频率。日照时间如果过长导致金属表面水膜的消失,降低表面的润湿时间,腐蚀总量减小。另外降雨、风速对金属表面液膜的干湿交替频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海洋大气区金属表面常会有真菌和霉菌沉积,这样由于它保持了表面的水分而影响干湿交替的频率从而增强了环境的腐蚀性。

1.5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是影响材料海洋大气腐蚀的重要因素。光照会促进铜及铁金属表面的光敏腐蚀反应及真菌类生物的生物活性,这就为湿气和尘埃在金属表面贮存并腐蚀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在热带地区金属受到日光的强烈照射,同时珊瑚粉尘和海盐混合在一起使金属的腐蚀极为严重。另外,海洋大气中的材料背阳面比朝阳面腐蚀更快。这是因为与朝向太阳的一面相比,背向太阳面的金属材料尽管避开太阳光直射、温度较低,但其表面尘埃和空气中的海盐及污染物未被及时冲洗掉,湿润程度更高使腐蚀更为严重。

油漆

涂料习惯被称为“油漆”,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固态薄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由于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在合成树脂为其主要原料,故称“涂料”。本规程所述油漆也指涂料。

涂装施工工艺是指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涂膜干燥时间和涂层质量控制等。设备、管道和附属钢结构的油漆应该是从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涂料选择、涂层配套设计、涂装施工和验收的一个完整过程,任何一项工作未达到要求,均会对下一道工序以及整个涂层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涂装体系预期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涂层往往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或不能同时满足防腐、耐候、美观等使用要求,因此,大多数金属表面涂敷几种涂层,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发挥功效,这一涂层体系包括底漆、中间漆、面漆。

第8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最高气温;风向;天气现象;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56-02

The Impact of Wind on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Coastal Area of Huludao

Yu Yawei1 et al.

(1Hulu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Huludao 125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numerical model data,Micaps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and observations by the ground station automatically,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Huludao coastal area in May19,2009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wind direc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hange of summer temperature in Huludao coastal area,directly relating to the summer heat,and cloudy weather is also an important cause of temperature change.

Key words:The highest temperature;Wind direction;Weather phenomenon;Huludao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四大气象要素之一的温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现有的T639、中尺度数值模式等数值预报方法已经大大提高了温度预报的准确率,但是由于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太多,且各因素变动性较大,人工修正数值预报产品的温度预报结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郑祚芳等[1]探讨了北京周边地形及城市下垫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焚风效应来实现的,城市下垫面通过所获得感热和释放潜热的不同进而影响近地面层温度。

2009年5月19日葫芦岛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在21.3~26.0℃,内陆(建昌)地区最高温度33.7℃,这与所预报的沿海地区最高气温32.0~34.0℃存在显著差异,实况温度比预报温度偏低7.0~10.7℃,而对于内陆(建昌)地区最高气温的预报较为正确。为此,本研究从风向、天气现象2个方面对影响2009年5月19日本最高气温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数值模式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19日最高气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2 实况对比

表1为2009年5月19日葫芦岛地区预报温度与实况温度资料对比。由表1可看出,沿海地区预报误差为7.0~10.7℃,内陆(建昌)地区预报误差仅为1.3℃;沿海地区以绥中温度最高,兴城温度最低,2个地区相差4.7℃,沿海地区与内陆(建昌)地区最大可相差12.4℃。

表1 葫芦岛各县区预报温度与实况温度对比(℃)

[地区\&预报温度\&实况温度\&误差\&连山\&34.0\&24.0\&10.0\&绥中\&33.0\&26.0\&7.0\&兴城\&32.0\&21.3\&10.7\&建昌\&35.0\&33.7\&1.3\&]

3 气象条件分析

3.1 500hPa环流场分析 5月18日、19日欧亚大陆多槽脊活动,19日08:00欧亚中高纬度呈三槽两脊环流形势,辽宁地区受弱脊影响,高空在西北气流控制下。

3.2 850hPa形势场分析 18日20:00到19日08:00,辽宁地区受暖脊影响,18日08:00与19日08:00葫芦岛均在16℃范围内无明显升温现象。

3.3 地面形势场分析 18日白天葫芦岛受低压后部影响,天气晴好;19日白天葫芦岛受弱低压影响,天气为多云转晴。

4 欧洲中心预报场分析

4.1 500hPa流场分析 18日08:00葫芦岛地区受东北冷涡影响,19日08:00冷涡东移北上,中心有所减弱,葫芦岛地区受弱脊影响。

4.2 850hPa形势场分析 18日08:00贝湖西部到蒙古国有一暖脊,葫芦岛受脊前温度槽影响,在12~16℃范围内,19日08:00暖脊东移影响葫芦岛市,葫芦岛市在暖中心16℃范围内。预报出略有升温的趋势,与实况不附。

4.3 地面形势场分析 18日08:00葫芦岛受蒙古气旋后部影响,此气旋逐渐东移北上,19日08:00蒙古气旋位于日本北部,葫芦岛受地面弱高压场影响。预报场与实况不附。

5 影响因子分析

5.1 风向的影响 风的方向对沿海地区夏季高温起着重要作用,白天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为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的比热容,故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利于地面高温出现;相反,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海洋升温慢于陆地,故海面温度低于陆地温度,风将海面上较低的温度带到陆地,不利于地面的升温。同时,洋面上水汽含量远远大于陆地,风从海洋吹响陆地携带一定的水汽,而水汽可以吸收和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也不利于地面的升温。从表2可以看出,5月19日白天葫芦岛沿海地区以南风3~4级为主,内陆(建昌)地区偏东风转偏西风2~3级;沿海地区在08:00~15:00这一主升温时段升温缓慢,升温幅度小,内陆(建昌)地区在这一主升温时段升温迅速,升温幅度大。对于海岸线沿东北-西南走向的葫芦岛来说,南风正是从海洋吹向陆地,且风力较大,严重影响了当日温度的上升。而绥中地区在12:00~14:00吹南偏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较少,因此,在这一时段内,绥中地区升温幅度大于沿海其他地区,这也是绥中地区白天最高气温高于沿海其他地区的一个原因。而18日我们对19日的风向预报为西南风,西南风为陆地吹向陆地,对气温变化无明显影响。而对于内陆建昌地区来说,由于离渤海较远,不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建昌地区白天最高气温远远高于沿海地区。因此,风向的影响对白天最高气温的影响尤为重要。

5.2 天气现象分析 云对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都有着很好的散射和反射作用,因此云量多少是影响温度变化的直接因素。白天云量增加,照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经云体反射和散射,不利于地面升温;夜间云量增加,地面辐射经云体反射和散射,热量扩散的少,不利于地面降温。张敏等[2]经过分析发现,夜间当云量减少或云层抬升变薄时,气温下降;当云量增多或云层加厚时,气温升高;当云量或云层没有发生变化时,温度呈正常的日变化。由于夏季白天主要升温时间在08:00~15:00,而19日上午连山、兴城2地以阴天为主,云量80%~100%,缩短了升温时间段,故连山、兴城2地白天升温时间短暂,气温较低。绥中地区上午以晴天为主,云量10%~20%,故绥中地区白天最高气温高于连山、兴城2地。而18日预报葫芦岛辖区19日白天为晴间多云天气,与实况不附,导致19日白天沿海地区最高气温仅为21.3~26.0℃。

6 结语

对于局地小气候来说,地形与下垫面对温度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风向对葫芦岛沿海地区夏季最高气温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南风或东南风不利于夏季高温出现。当天气现象为多云时,亦不利于夏季高温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郑祚芳,王迎春,刘伟东.地形及城市下垫面对北京夏季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6(6):672-676.

第9篇: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范文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湖北巴东444300)

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范围很广,尤其是在北半球,如亚欧大陆近一半的面积、北美大部分,另外有南半球阿根廷的一部分。但这些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各自表现的特点及成因不尽相同。

一、内陆型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和西亚的部分地区以及美国中部地区即此类型。这些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又可分成两种。

一种是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和西亚的部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或者由于山脉的阻挡而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局部地区的差异仍然很大,如地形中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导致降水的差异,中国新疆的北疆和南疆就属这种情况。

另一种如北美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落基山以东、100°W以西的大平原中部地带以及科迪勒拉山间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北部等地。其中半干旱即温带草原气候区在北美分布较广。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冬寒夏热,降水少且变率大,年降水量约250--500mm。其原因:(1)从纬度位置来看,属于北温带。(2)北美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和其间的平行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海洋水汽只局限在西部沿海,且南北延伸,很难深入内陆。东部地区,北有拉布拉多高原,南有阿巴拉契亚山脉,加上沿岸拉布拉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其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而中部的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冬季来自极地的冷气团和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都可以长驱直入,尤其是加剧了冬季的寒冷,使温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3)北美大陆和大西洋的面积较小(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相比),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影响微弱,也使此地降水较少,大陆性明显。(4)北部东海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当然,在上述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地形是主导因素。总体而言,该类型气候对应的植被多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气候的大陆性很强。

二、焚风型

南美大陆的阿根廷境内及为此类。虽然地处西风带,靠近大西洋且陆地东西狭窄,却同样也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究其原因: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西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大陆东部,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大陆东岸的西风表现为从陆地吹响海洋的离岸风,且沿海有福克兰寒流的影响。

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也有别于其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突出表现在大陆性不强烈,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7月均温0--4℃,1月均温12--20℃,年温差较小。降水稀少,并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西部在安第斯山有缺口的山麓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太平洋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250--500mm,故属半干旱气候;至中部一带不足250mm,近东海岸降至150mm以下,降水的季节分配普遍以秋冬为多。此外,本区因风力甚强,促进蒸发,更增强了干旱性,常引起尘暴。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就集中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荒漠即为著名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三、亚寒带型

俄罗斯、北美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即为此类型。大部分地区分布着以亚寒带针叶林为典型植被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1月均温在-20℃左右,夏季温和,7月均温约16℃---18℃,因此气温年较差很大。

降水的差异也很大。在俄罗斯,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其他地区为500--800mm。降水的季节分配西部沿海比较均匀,冬季略偏多,向东逐渐转变为夏季偏多。在北美北部,年降水量西部和北部在250mm--500mm,东部可达500mm--1000mm,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弱,湿度很大。本区的水热条件与亚洲同类型气候区相比,具有湿润特点,大陆性程度也不如亚洲同类型气候极端。

其成因是:(1)位于50°N---60°N,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2)北临北冰洋,易受极地高压产生的寒冷气流影响。(3)大陆面积宽广,气候的大陆性极强,在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是东亚等地冬季风的发源地。(4)东部沿海的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四、东岸型

北美五大湖附近地区即为此类型。该类型属于温带纬度东岸型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又称温带森林气候,分布在35°N~55°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100°W以东。1月均温南北相差很大,约在0℃--20℃,7月均温为16℃--24℃,年平均气温在5℃--15℃左右,年降水量在700mm~1000mm之间。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寒冷少雨,气温较低且湿度较低,但常有锋面气旋经过。冬季降水比温带季风气候要多。夏季温和多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本气候区里的农业有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

五、过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