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词汇课教案设计精选(九篇)

词汇课教案设计

第1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词汇学课程 历史回顾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59-04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和实体表征,是语言实践(听说读写译)的重要基础。历来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都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但学生的词汇学习往往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早期专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英语专业的词汇课程研究也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课程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学”方面,但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教材或教法,缺乏对课程设置历史轨迹的追寻,也没有较大范围的实证调查。本文基于外语教育史和国家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文件,对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予以追寻,利用网络平台对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总体状况与具体维度予以探析,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来审视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发展状况,以此扩展和丰富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研究,为词汇学课程改革提供历史与现实理据。

二、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史料表明,解放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重文学轻语言”。建国后,仿效前苏联模式重视语言理论教学成为词汇学课程得以独立设置的重要契机。这首先体现在国内的俄语专业,然后推及英语专业。我国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制定了三、四年制俄语专业学计划,弥补了我国无学计划的空白。其中现代俄语理论课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国内大学外语专业开设词汇学课程沿袭了苏联高校外语专业的做法。这与当时中国大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向苏联学习、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所形成的苏联教育模式这种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历史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已故著名英语教授陈嘉先生于1983年12月在为《现代英语词汇学》所写的前言中明确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关于英语词汇的规则一般都并入英语语法中讲授,仅占语法的一小部分。解放以后,传人苏联斯大林语言学学说,语法和词汇被并列为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而苏联高校内英语词汇学独立设课讲授的方法,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各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的院校。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志》,早在1951年,北外英语系就建立了基础英语、口语、翻译、词汇4个专业教研组,在一定程度上为词汇学设课做了前期的准备;1956年2月,北外英文系在苏联专家杜陆尼娜的指导下率先开出了一些语言理论课程,比如语言史、文体论、理论语法,词汇学课程则由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负责。

尽管建国后有关部门颁布过一些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文件,但具有实质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颁布的。相关研究表明,教育部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之后的1978年12月制定并完成了3个不同类型(外语学院、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些文件在课程设置中都将英语词汇学作为语言类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开设学期与课时分配也做出了一些说明,比如规定词汇学可开设在高年级,课时为36。

1983年12月初,高校外语教材编委会英语编审组和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的25所高校外语院系代表参加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对高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及设课的指导思想、高年级的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认为,读写译和文学、英语语言学基础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文学、文化课程和词汇学、文体学等可列为选修课。显然,在20世纪80年代,词汇学仍然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之一而加以设置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英语词汇学作为高等院校英语々业课程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教材,且开课的院校亦寥寥无几。直到80年代中后期,该课程才逐步走向普及与繁荣”。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多部由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英语词汇学教材,比如汪榕培和李冬的《实用英语词汇学》(1983)、陆国强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3)、林福美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5)等,这使词汇学课程得到了较大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规定,除了语技能(阅读、写作、翻译、学十论文指导)为必修课,其他关于语言、文化、文学的课程都作为选修课。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言学概况、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都是作为语言学类选修课程来设置的。大纲对选修类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实施(课程描述、课时、教材、教法和测试)给予了简要的描述。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将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列入必修课;关于语言、文学、文化的具体分支学科课程则作为选修课程,比如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等均列人选修课程。但就这些选修课程如何开设,大纲并未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除了上述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可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之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也将英语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类课程加以设置,旨在培养和检验自学者词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建国以来国家关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词汇学始终属于英语专业语言(理论/知识)类选修课程,但缺乏关于其作为选修课的具体规范。比如,从课程论的角度而言,选修课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但以往文件都未做出任何阐释。国家已有关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的规划,使各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词汇学课程设置上有了很大的弹性,这可从下而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反映。

三、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现状调查

2000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给出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参考性和指导性方案,但同时也指出:“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进行调整,确定教学时数,开设时间和教学内容。”那么,英语词汇学课程在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的开设情况

究竟如何?针对此问题,笔者于2010年12月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对国内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简介或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收集。鉴于一些高校没有提供网络版课程设置信息,笔者最终获得国内54所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详略不等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

(一)词汇学课程设置总体印象

近年来,有两项研究对个别省份或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有所报道。比如,乔相如借助调查问卷对湖北省17所高校的340位学生和12位教师(共计352人,实际332人)进行的英语词汇学教学现状调查发现,英语词汇学课程目前在湖北省高校的开设比率较高,但也有少数学校没有开设该课程。郝红梅基于全国各地115名英语专业教师和全国11个省市42所高校的42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关于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外语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的开设比例为62.3%,但该课程在不同类型院校英语专业的开设率存在差异:外语院校38.1%,师范院校84.2%,理工院校68.0%,综合性院校65.6%,重点院校58.1%,一般院校70.5%。重点大学和外语院校词汇学课程设置比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院校,这可能与前者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高于后者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反映了学校层次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

从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建国以来国家指导性文件并没有要求各个院校必须设置该课程,所以该课程的实际设置与否完全是南院校自行决策。本文基于网络调查的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涉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4所院校,已有调查(乔相如2009,郝红梅2009)与笔者的研究都表明,词汇学课程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育对词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词汇学课程设置具体情况

1 课程名称使用

从本文调查情况来看,97%的院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采用了“词汇学”或“英语词汇学”的名称,仅有个别院校使用了其他称谓。比如,中国科技大学设置了“实用英语词汇学”,“实用”二字彰显了该课程指向语言实践和指导语言运用的价值取向。再如,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计划中有一门“英语词汇学习”课程,其课程内容提要是:学习词的基本概念、词义的演变、词素、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词义与语境、成语、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词典学等。据此可以认为,该课程即为“英语词汇学”课程。不过,该课程的冠名也体现了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即希冀该课程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与发展。

此外,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词汇语义学”课程。显然,从学科关联来看,词汇语义学既是词汇学的分支和细化,也是词汇学与语义学的交叉。词汇语义学虽然仅仅是在两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但也反映了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有进一步细化的趋势。

2 课程类型定位

基于课程管理方式和学生学习选择自由度,课程可以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一门课程属于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定位是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求分析来确定的。必修课是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的强制性修业课程,往往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选修课则是扩展学生学科和知识视野、培养其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偏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指向等方面的拓展性和发展性课程,可细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通常与一个专业的学科类课程或方向/倾向类课程相关联,因而成为模块课程的有机构成。词汇学作为必修课或任选课,反映了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权利和自由的考虑。

那么,国内高校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型定位情况如何?已有专题问卷调查表明,一些省份的高校(如湖北省)开设词汇学课程,其课程类别或者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或者作为专业选修,但必修比率高于选修比率。而基于更大范围的相关问卷调查则显示,在开设词汇学课程的院校中,必修类型比率为26.5%而选修类型比率是73.5%;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学(选修课)的选择比率则在54.8%。

本文所调查的52所院校(共54所,其中2所院校缺乏课程类型信息)中,词汇学课程作为必修类型的院校仅为8所(15.38%),其余44所(84.62%)院校的词汇学课程均为选修类型。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程,除23所高校的词汇学课作为选修课的具体类别信息不明而无法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分析之外,5所高校将词汇学归人专业“任意选修课”,16所学校把词汇学作为英语专业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经贸英语、法律英语、双语、翻译等方向的限制选修课。

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对语言学习和应片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现行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建议,将作为英语专业知识核心的语言学、文学、义化各取一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将基于三类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种课程安排,从保障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习得、遵循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流程以及考虑专业教育课时的分配等角度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总体而言,本文所调查的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别定位与既往和现有的英语专业教育国家指导性文件所拟定的课程类型定位基本上保持一致,即将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加以设置。至于一些学校自行将词汇学作为必修课程予以设立,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学生词汇习得和发展需要的双重角度去审视,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话题。

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的具体划分,相对于强制性的必修课,任意选修课赋予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最大,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自南选择欲选修课程,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但调查所涉及的词汇学作为限制选修课的设置却存在一些问题。(1)词汇学课程在同一学校英语专业的某些方向开设而另一些方向却没有开设。那么,词汇学课程是否适合于英语专业的某些专业方向而不宜另一些专业方向的学习?词汇学课程是否具有专业方向区分性?是否在学习对象上应该窄化?依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现行大纲关于英讯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大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英语专业的方向/倾向设置呈现出多元格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案也根据专业分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但课程设计的专业方向性区分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2)个别学校对词汇学课程在相同专业不同方向的模块课程中给予不同的课程类别定位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现象。比如,某师范大学的“英语词义学”和“英语词汇学”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课程计划中的课程类型划分就出现了既是限定选修课又是任意选修课的情况。课程类型如此划定的依据是

什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既缺乏词汇学与词汇学习的关系考虑,也没有课程论的相关依据。

3 课程时间分配

一门课程的设置时间,其内涵包括开设课程的学期划定、每周课时、总学时以及学分赋值。目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开设的课时分配情况如下:

(1)学期分配。在21所提供相关数据的高校中,词汇学课程除了1、3学期之外均有设置,其中在高年级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有16所,在基础阶段设置该课程的有5所。由此可见,词汇学课程的学期安排大多在大二三或大四。该课程的学期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知识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将该课程与高年级专业方向设置有一定关系。至于部分学校将词汇学课程下移至基础阶段则可能与该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定位有关,即希望尽早通过词汇学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2)学时规定。调查证实,词汇学课程周学时为2。由于各个高校学期教学周数存在差异,因此调查中发现词汇学课程每学期总课时在各所高校中少则24学时,多则56学时,但以30-36学时居多(18所高校)。由于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局限――倾向高年级阶段以及大多历时一个学期,所以该课程的学时有限。

以往有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涉及对词汇学课程学期和学时的规定。比如,教育部于1978年颁发的三个文件都有相关描述:在《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作为语言方面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总课时为36,在三四年级开设,但具体学期未作规定;在《综合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词汇学被安排在5-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72;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将作为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设置在第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369。此外,1990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对所有选修类课程的课时做出过指导性规定:周学时为2,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从目前国内部分高校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分配和学时规定调查来看,其情况与以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的相关规划基本一致,即词汇学课程在高年级设置,历时一个学期,每周学时为2。

(3)学分赋值。学分制是基于选科制而产生的一种将课程学习时间换算成学分、学生修完该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取该课程学分的课程管理制度。因此,学分是指学生成功地完成某一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分值,是用于计算学生课程学习量和达到合格标准的一种计量单位。从相关研究来看,基于规定学习量和考核合格底线的学分制在计分方法上较为简单易行。比如,潘懋元认为:“每门课程每周上课一学时,自学二学时,修满一学期,经考试及格,即可获一学分”;也有研究指出,国内“大学选课和课程学分计算的差异不大”,“大约16个学时计1个学分”。相关研究似乎都倾向于将一个学期的课时量转换为一个学分的标准。在本文所调查院校中,除词汇学课程在临沂师范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学分为3、河南工业大学为1.5学分之外,其他院校均为2学分。这表明,绝大多数院校对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的学分赋值定为2个学分。由此可见,课程学分赋值的具体标准可能与各个院校规定的学分制度及其专业教学计划有着直接关系。

四、结语

要认识现实必须首先了解历史,历史研究是作为现实研究的基础并为现实研究服务的,而且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是任何系统研究的基本向度。“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研究时,必须对该课题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正是我们探讨任何教育问题应把握的两条基本线索”,“只有使二者结合,才能理清事物发展的基本线索,抓住事物发展的各个环节阶段和联系”。这是进行教育研究时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林福美,现代英语词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在西方开始引起重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第2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一、背景介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自2013年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环境科学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采用“三分之一”机制,即三分之一课程全中文授课,三分之一双语授课,三分之一外教全英文授课,具体课程的授课教师由双方学校考核师资力量共同确定。2015年度拟定5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派教师授课,这5门课程是“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环境气象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

二、基于学生需求的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1.学生需求模块。模块的设计从教学开始前就将学生纳入教学的设计中,极大刺激学生对未来课程的学习投入度,设计上着重2项内容的执行,一是召开专业课程说明会,二是进行《课程学习期望》调查,从而获得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期望与想法。具体为: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召开专业课程说明会,详细向学生介绍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外文教材及配套中文教材情况,同时发放期望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涉及:学生自评英语熟练程度、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简述、期望学习到的专业内容、期望的教学方法、期望的考核方式5大主要内容,涉及课程开设前、课程进行中、课程结束后对课程教学的相关期望。授课教师将调查表回收后进行整理,从而为教师执行模块的设计提供基础

2.教师执行模块。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是本模块设计的主要原则,模块设计兼顾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施,并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教学各相关环节设计上教师须掌控以下主要内容。

(1)双语教学类型。学生通过1年的学习后,全部取得大学英语四级合格成绩,达到双语课程学习必须具备的英语水平,但采用何种双语教学类型则必须结合课程语言特点,即明确课程语言是内容强制词汇居多,还是内容兼容词汇居多。内容强制词汇是密切反映学科知识的语言和词汇,是学习相应学科知识必须具备的,学生不掌握这些语言就无法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而内容兼容词汇是指学生可通过一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习得的语言和词汇,但并不是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所必需的。本研究将5门双语课程词汇按课程分别建立语料库,并使用WordsmithTools4软件,统计每门课程内容兼容词汇和内容强制词汇覆盖率。

5门课程以“环境规划与管理”内容兼容词汇覆盖率15.17%最高,以“环境毒理学”内容强制词汇覆盖率12.27%最高。参照程昕对双语教学类型的划分,这5门课程可采用3种类型的双语教学模式,即对内容兼容词汇较多的课程宜采用强化型双语教学模式(授课语言90%为英文),内容强性词汇较多的课程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授课语言90%为中文),内容兼容词汇和内容强制性词汇相对居中的课程适合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授课语言中英文不分主次,交替使用)。因此,“环境规划与管理”采用强化型双语教学模式,“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气象学”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而“环境工程学”和“环境监测”则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鉴于双语教学所用教材均为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一般是专业领域内的资深学者所著,图示、案例、习题设计较好,在教学方法上可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穿插使用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和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法。例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版教材每章都是通过案例将规划中遵循的原理进行阐述,并附有完整的案例资料。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案例,通过英语分析与讨论,吸引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并突破原有知识的范围,从中学会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各教学方法的使用中,还需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声音、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对内容强制词汇的理解速度。

3.考核方式。高校普遍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和考查,且通常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这一考核方式有着较多的优点,但随着高校鼓励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它也逐渐被新的方式替代,例如,有条件的开卷考试、团队作业、阶段性多次数考核、模拟表演等等。这些考核方式也可应用到双语课程的考核中,突破“一张试卷一间教室”的约束,使得考核变得有趣。这些考核方式的考核语言一般选择是英语,因为考核突破有限时间有限辅助工具的限制,学生可以广泛查阅资料、用充足的时间准备考核所需资料,减轻了学生对即时语言短缺的问题,更有利于评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支撑模块。

(1)专家团队支撑。专家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外双方学校优势,确定双语课程设置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审核任课教师拟定的教学计划、教材、课堂双语教学类型、考核方法等,辅助任课教师将学生提出的各项教学期望,有效的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有效教学与满意教学的效果。同時,专家团队在教学执行过程中采用随堂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与学生互动,与教师交流,对教学过程相关环节进行必要的校正。

2.网络平台支撑。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在课后花较多的时间巩固课堂内容,同时还需留出足够的时间预习新内容。双语课程的教材是英文原版教材,有大量的生词和专业词汇,学生还需查阅字典,才能正确理解教材内容,这无疑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加强课后的辅导就势在必行。利用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网络平台,教师可在课后与学生互动,辅导答疑,建立相应的讨论组、微信群、微博号等,将已完成的授课内容实时更新与学生交流共享,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在讨论组中与教师沟通,将自己的课程作业等发送给教师批改等等。学校构建Blackboard网络平台则更好,集成多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展示、作业、测评、辅导答疑等多个教学环节提供支持,且有学术诚信保障系统,是双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三、结语

第3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牛津 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设计方案 探讨

在新课标下,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迎来了崭新的面貌,词汇教学便是其中之一。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加以优化完善,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就《牛津初中英语》而言,它不同于其它类型的英语教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词汇量更大、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最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陈旧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够更好地展现英语学科的拓展性、科学性。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于这方面,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英语词汇学习对策指导的重要,过分重视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以牛津英语教材而言,词汇量比之前增加了很多。而在记忆这些词汇的时候,学生大都死记硬背,效率极其低下,只能短时间记住这些词汇。更严重的是,一些学生连基本的音标都不能准确的认识,不能正确拼读单词,混淆不同的词汇,花费大量时间,能够灵活应用的词汇却很少。其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把重心都放在语音语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语境教学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教学生读新的词汇。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词汇课堂教学毫无兴趣,不主动进行学习,阻碍了英语词汇教学。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对后期的巩固扩展引起重视。教师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把所有记忆词汇的方法一次性灌输给学生,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而在后期教学中也不注重对应的扩展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二、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

1.需要进行预设性的“前设计”。就前设计而言,它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的预设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的任务、教学整体状况等各方面。一是: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全方位认识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比如,教学原则、教学主体。由于《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具有浓浓的时代气息,需要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创设对应的语言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教师需要进行具体化的设计操作,更好地呈现不同单元词汇的操练。就词汇教学而言,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是其关键所在。因而,在词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安排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音教学,规范学生的读音,并引导学生以单词读音规律为切入点来拼写单词。二是:教师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把单词所表达的意思更好地呈现给学生。对于这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以图片、视频为媒介,把抽象的词汇知识形象化,展现给学生,比如,关于自然灾害课文的学习,Natural disasters。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各种自然灾害,并认识到其危害性。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词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拆装复合词、反义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能够学会对生词的意思进行猜测,还可以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趣味性。以“summertime”为例,它属于复合词,可以利用拆装法,即夏天的时间。由此可知道该单词是夏季的意思。

2.中设计和后设计。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具有即兴性特点的“中设计”。换句话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即兴设计。因而,在词汇教学中设计方面,教师要从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出发,以教学情境的多变性为媒介,进行即兴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对话离题是一种常见现象。教师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到原有的话题上,有效避免课堂内容严重偏离教学轨道,浪费有效的课堂时间。在后设计方面,需要充分展现其反思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完善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对于这方面,教师需要经常进行总结,明确词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艾宾斯遗忘曲线所具有的先快后慢的规律,指引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就牛津版初中英语词汇而言,词汇之间的复现率非常低,词汇量很大,教师需要进行系统而具体的教学设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应的教学设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教师明确初中词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不断完善已有的课堂教学方法。它能够完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更加科学的记忆单词,能够灵活应用,注重语言知识之间的连接性,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还能使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注重知识的应用,不断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成为新时代下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聂进梅.浅谈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51.

第4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1.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听懂一些学习用具单词;能够介绍自己的物品并询问物品所属;能够阅读介绍物品所属的信息和失物招领启事,能够写出关于寻物及招领的简短公告牌信息。

2.本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Selfcheck是课后自我检测和评价,包括对本单元所学词汇的检测,词汇扩展训练,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和评价。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训练,使学生对本单元语言目标的掌握程度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3.本课内容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以school things为话题,设计了五个部分的内容。旨在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复习辨认物品的所有者、询问物品所属的英语表达法,并延伸练习寻物和招领任务活动。

4.教学内容的调整、整合、解构和补充

本课教学针对词汇、句式及写作重点增加了一些活动,将Section A 中的4a 活动及Section B 中的3c 活动重新出现,强化复习重点。

学情分析:

1.学生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词汇、语句还很少,缺少语言基础,表达的句子也较单一,对任务的完成还会有一定的难度,对刚刚学完的字母、数字和单词也需要进一步进行练习、巩固和运用。

2.应对策略

对学生应注重兴趣的培养,采用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复习词汇:pencil, pen, book, eraser, ruler, pencil case, dictionary, backpack, baseball, watch, key, computer game, notebook .

复习句型:

Is this your…? Yes, it is./ No, it isn’t.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an…

How do you spell it? P-E-N.

2.语言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通过小组活动、组间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习英语文明礼貌的询问和回答方式、拾金不昧的做人原则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复习“询问物品所属”的句型。

学习难点:能够阅读并写出寻物及招领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和辅助用具;学生完成学案、操练“Is that/this your…?”

教学过程:

Step1.习 Warming-up 5’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practice what it is and How you spell in English. See who is quickest in spelling them right.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并运用本单元的句式导入单词复习。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引导复习本单元的单词读音及拼写。

设计意图:调动兴趣,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快速记忆单词。

Guess :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which are unfinished practice words。

教师活动:设计游戏对学生进行检测,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游戏,复习单词。

设计意图:重复练习单词,训练学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Step2.引 Presentation 2’

Revie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and that .

Review the adjective owner pronouns. Finish some exercises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代词 this 和that以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学生活动:回忆this 和that以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拼写及用法,完成一些练习题。

设计意图:以图片对比形式对比指示代词的不同,以图表的形式重现物主代词,使知识的复习清晰明白,利于记忆。

Step3.学 Group 10’

Play the game “Find the owner” to practice “ Is this your …? ”

教师活动:设计游戏,练习句式,复习寻物及招领启示。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游戏。

设计意图:体现在做中学以及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游戏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Step4.练Practice 25’

Finish the preview papers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学生活动:完成学案并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自我检测,做到心中有数,查遗补漏。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测的材料,以导图形式、归纳形式和习题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Step5. 评 Summary & Homework . 3’

Summary the words &dialogs.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词汇及句式,讲清作业要求。

学生活动:总结本单元重点。

设计意图:有效总结本课知识点可以增强自习效果,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应允许他们将课内未完成的内容在课后完成,这也是将课内学到的内容,在课外巩固发展,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

Homework:

1.完成Unit 2 单词句式常规作业(作业本)。

2.完成学案(选择性习题自愿)。

3.设计一份英文Lost and Found海报。(可自由发挥)

第5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会计英语;定位;规划

一、《会计英语》高职教学定位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日常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处理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业或商业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总账报表、预算、资金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统计、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助理审计等方面的工作。

(二)《会计英语》在会计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地位十分重要,很多企业都涉及跨境电子商务或者境外交易,高职院校的会计学生就业范围越来越广泛,学校也非常重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通过会计英语的教学消除涉外经济就业中语言的障碍,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仅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会计知识,熟悉日常业务中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工作。

(三)《会计英语》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会计英语》课程还是必须以普通英语语言系统为基础,大部分词汇还是和普通英语相同,语法构造也一样。《会计英语》词汇意义比较单一,遵循逻辑,很少使用夸张的手法,和会计专业本身相匹配,显得比较严谨,如果是词汇组合就会显示其变通性,比如balance sheet是资产负债表,note payable是应付票据等;在《会计英语》中的句子长,结构复杂,不好分析。

二、《会计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高职院校的学生进校时具备的英语基础水平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方面都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的一定的差距。会计专业重在实践,对于动手操作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强,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报税和手工会计实训课程等。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英语》课程还是采用传统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强调词汇的积累,死记硬背等方式,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自然就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过于成旧,师资不满足要求,很难与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形成对应。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课程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比较陈旧,主要原因是在高职院校承担该课程的老师可能仅仅只具备会计或者英语一个方面的知识,很难编写出高水平的会计英语教材;或者编写的教材过于侧重理论基础的构建,传统英语能力的培养,强调词汇的记忆,不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实务技能;现在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为英语专业出生,会计专业的实务知识时效性很强,每年像会计准则、办法、制度、税收法规等都可能有新的变化,但英语专业出生的教师很难将会计知识同步,按着陈旧的教材进行讲授,很难与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匹配。

(三)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很多高校都将《会计英语》课程写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是开设的时候仅仅以选修课或者考查课的方式去进行,时间一般也设置在第四到第五学期,笼统的去进行统一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认可程度不高,重视程度当然也不够;由于课时较少,该课程的学习自然又回到了单一的词汇学习上面,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必要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毕业后工作中英语操作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三、《会计英语》高职教学规划

(一)分层次课程教学。可以将《会计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先词汇,再文章”的思路,基于会计专业重在实务,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级阶段先以跨国公司企业会计实务案例为切入点,先使用翻译软件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其中与自己已经具备会计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理解,这样认知起来会变得简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初级阶段该课程的开设时间应该在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会计基础课程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教室多媒体以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案例展示,课时数建议为24节或者32节,帮助学生初步进入会计英语的世界。

在中级阶段就应该加入会计实务中难度相对高一些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逐步了解英美国家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初步掌握使用英语完成会计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等内容,具备独立的涉外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这个阶段的学习建议开设在第四或者第五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手工和电算化等操作技能,为该课程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课时数建议为32或者40节,能够为学生培养其使用英语完成会计工作的能力。

(二)分层次进行教材选择。教材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阶

段,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教学目的去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前面提到的初级阶段,侧重帮助学生放下学习英语的包袱,提高大家学习兴趣,因此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侧重趣味性,内容简单,引人入胜;中级阶段侧重于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体现了专业性,应该组织英语教师、会计教师以及企业财务人员共同编写教材,体现实务性和专业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分层次进行考核,课证融合。《会计英语》课程考核应该打破传统考试一张试卷考天下的常规思维,在初级阶段侧重语境和任务的考核,降低试卷考核的比重,语境和任务可以占比60%,试卷占比40%;至于中级阶段的考核,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再进行分层,如按BEC和TOEIC考试两种层次进行设计区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前述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按相应考试成绩来进行本阶段考核的评定。

(四)强化复合型师资培养,提升《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目前的师资现状是复合型教师不足,该课程一般归口在会计系,应每年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尤其是承担本课程的教师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会计知识学习和英语知识强化;每学期选取1-2门课程,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时,使用双语教学;成立《会计英语》学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和学习,扩大影响。

(五)分层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毕业挂钩,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时除取得与专业相关的会计从业证、助理会计师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外,还应该取得行业英语证书,如BEC和TOEIC证书,或者根据各学校学生具体情况设置参加上述考试达到的成绩;会计系应加强和用人单位联系,了解毕业学生在涉外会计岗位工作的情况,建立毕业生数据档案,分析其在工作中对该课程的需求、对教学和教材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会计英语》课程在开设、教材、考核、师资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明确课程定位出发,该课程的定位就是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服务,从上述存在问题的角度去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课程地位,为经济国际化的当今社会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后练习

0 引言

在语言课程中,要想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就需要从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进行反复的操练,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是如此。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大学英语的各种教材,每个学习单元都配有相应的练习题。以笔者所在的南京某高校的独立学院为例,采用的是,本教材练习部分的篇幅大、覆盖面广,包含了对学生文章内容理解、词汇记忆、语法结构、拓展写作等多方位的考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课后练习的处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是时间的限制。教材课后练习的量不少,但是一般的教学进度计划的练习课只有2-3个课时,不可能都放在课堂时间内当堂操练和讲解。

第二是学生的意识。如果教师把练习的准备工作放到课外,能否达到练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无法独立完成练习,他们要么不做,要么就照抄教参的答案,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失去了练习的意义。所以,简单的把大部分练习推给学生课外自觉练习是不现实的,主要还得靠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效完成。

第三是教师的方法。在练习课上,许多老师就是按照练习的编排顺序和学生逐题讲解或者对答案,学生听得无趣,老师讲的也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不少教师甚至认为练习做不做无所谓,连核对答案这一步也省去。另外,现在市面上的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都写的非常详细,从课文背景到语言点分析,从文章结构到练习答案,应有尽有,对学生来说,专门的练习课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针对大学英语练习课的教法,国内不少语言专家和大学英语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从教材本身的编排、教师对练习的处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都是为了使练习课成为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的有效场所。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的具体教学实践,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修订版)Text A后的练习为例,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精读练习课的处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独立学院英语精读教程课后练习的处理方法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修订版)的每个单元包括Text A, Text B和Text C三篇文章,都配有相应的习题。其中Text A是精读课上的重点,其余两篇文章一般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完成。Text A后面的练习主要由Reading Aloud,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Vocabulary, Word Building, Structure, Cloze, Translation, Reading Analysis和Structured Writing等九个部分组成。Reading Aloud选择了课文的一两段文字供学生朗读和背诵来增加语感;Text Comprehension采用问答式题型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Vocabulary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单词和词组的用法;Word Building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词缀以扩大词汇量;Structure部分操练一些常用的句型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Cloze部分根据课文内容改写而成,具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巩固词汇知识的双重作用;Translation有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前者针对的是课文段落的翻译,后者为句子翻译,要求学生主要使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来遣词造句;Reading Analysis和Structured Writing是有机联系的,指导学生在分析课文篇章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以上这些练习题型的设置构成了一个紧扣单元课文的全方位的练习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这些丰富的练习非常关键。

1.1 灵活掌握做练习的时间

教师平时安排教学进度和进行备课的时候,通常会把每次课的任务划分清楚,分为词汇学习、课文讲解、课后练习等几个先后的步骤,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必拘泥。练习本身就是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所以完全可以穿插到相应的学习过程中去,或者说,把不同的练习放在不同的授课时段来处理。比如说,Vocabulary中的词汇填空题,在单词学习结束之后就要求学生完成,“趁热打铁”,及时把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检查;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可以结合课文的讲解进行;Structure练习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句型而展开的专项训练,也可以将其穿插到课文内容讲解的时候进行,在讲到文中相应原句的时候结合练习进行分析和训练,目的明确,效果会更好。其余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统一在练习课上或课后完成。

1.2 合理调整练习的形式

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考虑到的是所有学生的需要,从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将课后练习进行适度的调整或者加工改造,使练习的难易度和趣味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做练习的效果。比如说,Vocabulary部分的填空练习,不仅要把合适的词和正确的形式放进去,还要解释整句话的意思;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中的问题的数量和难度不一定合适,教师可以删减部分,或者改变问题的说法;Structure中给的练习句子很多,在课堂上只需挑选三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句子训练一下就可以了,节省时间;中译英练习可以要求学生为每个句子提供不同版本的翻译,尝试使用多样的词汇和句型,避免学生照抄答案;Reading Analysis和Structured Writing部分结合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要求进行练习,学生动脑动笔的目的性和动力就更强。

2 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2.1 参考书的使用问题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缺乏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或不愿独立思考,所以他们对各类教学参考书的依赖性较强,平时学习、做练习和复习迎考都指望参考书,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照搬答案,死记硬背而非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所以教师在一开始就要强调参考书的正确使用:课堂上不要带来,课后作为复习整理时查漏补缺的参考。

2.2 教师之间加强合作

教师要安排好练习课,势必会增加备课量,而且理想的做法是针对各个单元的特点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单个教师的时间、精力和创新性可能不够,考虑也未必周到。如果教研室的教师可以合作编写和建立一套与课文配套的练习活动资源库,提供多样的设计和材料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就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负担。

3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课时少,任务重,练习量大,内容多,如何上好大学英语的练习课非常关键;独立学院的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心理特点更是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这些都要求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要加大备课力度,关注学生需求,群策群力,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教学和练习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巩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淑贤.《大学英语教程》练习课教学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03).

[2]李艳.谈《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课后练习的处理方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3]毛立群.外语综合实用能力的培养与练习设计[J].外语界,2004(03).

第7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词汇 规则 课堂模式 导学 合作

新一轮的课改之风已经吹过十年了,在这十年中,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深深体会到了课改的必要性,部分教师按照课改新思想、新理念的要求,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我想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新理念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所以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抓住了新课改的重点。鉴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词汇教学和听、说、读、写能的培养,而词汇又是各种能力训练的基础,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如果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知识有欠缺,学生也可以理解和使用一定量的英语,所以抓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先得从词汇教学抓起。

国家英语新课程要求学生初中毕业时1500-1600 个单词和 200-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怎么在来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熟练掌握这么多的词汇呢?我们不能像传统的方法一样让学生背生词表,甚至背字典,应从词汇学习的规律入手。众所周知,单词的学习包括音、形、义三项内容,音和形是紧密相联的,教师指导学生学单词应从音开始,再由音及形,所以单词的第一步是学习音标。我们要借学习26个字母的契机,让初学英语者把音标学好,字母音标同时学。如字母A/ei/、B/bi:/,学会了字母A,学生就会认读双元音/ei/,学会了字母B,学生就会分解认读音标/b/和/i:/。如果有学生还没有掌握音标的班级,那怕是牺牲一点正常的教学进度也要把它要马上补,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浓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教会学生读音规则,音节划分,以及各字母在其音节中的读音,因为有了正确的发音,才有正确的拼写。如:cake、take、wake等。一个单词,不管有几个音节,只要读得准,一般都能拼得准,无需一个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如: com-pe-ti-tion、con-tri-bu-tion 等。这样单词的记忆就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不再是枯燥无味。

在学生掌握了读音规则后,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词汇的能力,这时老师应把记忆单词拼写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放在课后,老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上。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听到有些学生说单词的拼写记住了,但是却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单词的学习没有放在特定的语景之中。现代英语教学法注意把词汇教学放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之中,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包括所学词汇在内的上下文情景,让学生真正了解词义。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来教学。这是上好一节英语课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老师多讲英语,才能更好地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理解词汇的情景。不过,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英语应有所选择,那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尽量使用学生学过的词汇和句型,不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来解释词义,对于初学者,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中文解释词义,但不宜过多用中文。用英语解释词义的方法很多,比如:可用构词法方面的特点来解词。如:学生先学了visit和 person 这两个单词,等到要学visitor这个词的时候就,老师就可以这样解释: A visitor is a person. It’s from “write”. A visitor is a person who travels and visits some places。还可把生词放在句中,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理解词意。

第三,词句文三者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教学应注意词不离句,置词汇学习于情景之中,教师尤其应在课堂上选择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话题,使目标词汇反复“再现”。

第四,初学者学习生词时,要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初学者要学一些常用的名词,表示动作的动词和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副词等,要避免用中文翻译的办法学习这些词汇,就必须借助直观教具。例如:学名词时,用实物或者用图片、简笔画等。有的动词如 ride、swim 等可由教师或学生模拟动作。

第二大抓手是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什么是模式?英语叫pattern,换言之,就是框架,是一种流程和结构。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模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就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年四季的轮回更替。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是教育学里常提到的,很多教师对此很熟悉,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无时无刻地践行着。该模式的特点是:第一,以教师为中心;第二,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三,先教后学。我们一听,这是与新课改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把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先学后教”等教学理念是相悖的。在传统经典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虽然我们的有些教师是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这种成绩是在师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教学中得来的,老师每天昼夜不停勤勤恳恳地工作,课堂、课后都累的满头大汉,成了十足的劳动模范,师生的课外负担都很重。我们教师要学会愉懒,特别是我们英语老师要学会做”懒汉”,在课堂上要少讲一点,让学生多悟、多练一点。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呢?我们首先要考虑得是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先教后学,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老师由写教案变成写学案,打破教师上课先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讲一遍的陈旧模式。所谓导学案是指由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不同于练习题,它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的小提示、小链接、小技巧,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盏灯。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为学生的先学提供了内容,让学生有事情做,而且能够做,也为老师的后教提供了依据,真正能让老师能够做到少讲、精讲。为了使导学案的内容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吸收、自主消化,我们在学生组织上要采用四或六人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要建立一系列的考评奖励措施,如课堂表现采用积分制,考试成绩只计算小组平均分,以此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的目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为学生主自、合作和探究学习提供了平台。合作学习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成果之一,我们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上,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能学会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各种优良品质都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导学引导,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编写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导学案是问题的关键,培养好学习合作小组是问题得于解决的保障。学案的设计编写教师要花费大量的心血,需要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所以最好要集体搞,建立学校校本化学案库,年年滚动修改,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这样才能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彰显出它应有的活力。

第8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Abstract: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s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English courses. This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concept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knowledg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use of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nstructional design so that better services for the English course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English.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英语课程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instructional design; English courses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77-01

一教学设计的本质与意义

首先提出教学设计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加涅,他指出:“教学是对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布里格斯(Leslie J. Briggs)提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式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我国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如何将教学设计用于课堂,怎样来制定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科学化;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3有利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4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5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设计就是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分析学生需求

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比如,我们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具体分析来针对性地确定新授内容,强化训练的内容,巩固的内容和拓展的内容次序和比重。

2分析学生特征

教学设计的一切都起源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才可以设计出符合这一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技术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标准。

3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建立在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1)语言知识。包括四方面:①语音。英语音素语音拼读规则和语调是语音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②词汇。词汇目标涉及词汇量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学习项目以及词汇的主要用法。③语法。语法目标需要确定语法学习的范围,并以句型为主要形式提供主要的语法条块的具体学习项目。④功能。功能目标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日常交际用语。(2)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项技能。(3)情感态度。它主要表现为持续的信心浓厚的兴趣明确的动机和丰富的感情。(4)学习策略。即具体的学习技能,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问题计划学习时间学会记笔记主动提问题互动积极与教师配合探寻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4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是教师比较熟悉的课题。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即复习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歌曲游戏故事日常交流和复述课文等形式来达到此活动的目的。(2)新学习内容呈现(Presentation)。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故事、图片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确这堂课所学的东西。(3)阅读(Reading)。学生通过阅读能明确这堂课的语言目标。①读前(Pre-reading)。教师通过大屏幕呈现重点词汇的英文解释或同义、反义词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或词组。②读中(While-reading)。学生通读文章后,教师让学生个人或分组来归纳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中心思想。③读后(Post-reading)。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通过讨论的形式来回答问题。④语言知识点(Language focus)。在实施任务、解决问题当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短语和句型。(4)小结(Summary)。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需要做简练的学习小结。(5)作业(Homework)。教师应该将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相结合,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5设计教学评价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同步向前推进的。因为英语课堂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调控的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检测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活动时应注意评价内容、主体、方法、工具和用语等问题。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还是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教学设计的具体问题,带着教学的实际问题,用有效的教学设计程序,收集信息、分析情况,并不断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执行能力和教学质量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9篇:词汇课教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行动研究;中职英语

一、研究背景

词汇是语言学习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竹怀侠,2014)。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词汇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学习2200个左右单词,同时学约400个左右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量。然而,许多中职学生词汇极度缺乏,词汇遗忘率高,不能正确使用词汇,词汇记忆效率之低使得许多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和动力,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内化和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二、研究过程

1.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一年来通过观察学生的词汇学习习惯,我发现学生词汇量小且掌握的不牢固。通常都是死记硬背,记了又忘,忘了就不想记了。因此我提出了以下假设: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词汇学习策略的缺失。由于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学生经常事倍功半,影响词汇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因此培养词汇学习策略意识,内化词汇学习策略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前期调查

基于这一思考,我在2014年10月份设计了一份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调查问卷。问卷在14级21班和14级10班共106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学选择2选项,即通常不是。问卷中拼读法,分类记忆以及卡片记忆等策略(问题1,3,4,7,10,13)的使用率等都在90%以下。

3.确认问题

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很少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在问卷中选择完全是的学生非常少,都是介于0%到15%之间。为了进一步确定问题,教师通过上课观察以及作业试卷的分析中发现,学生词汇量不仅小而且能够正确使用的词汇量更少。许多单词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可见学生的词汇量缺乏不仅仅是词汇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词汇学习深度的挖掘。因此行动研究的目的确立为内化词汇学习策略,养成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

4.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教师设计了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词汇学习策略,内化学习策略,养成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教师选用高教社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词为例,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深化词汇学习习惯。在每节课上课前10分钟,教师以2个单词为例,展示正确的学习词汇步骤。正确拼读单词是词汇学习的前提。因此,我把正确拼读单词作为词汇学习的第一步骤。学生课下按照该步骤继续学习3个单词。如表1:

该步骤的设定参照了吴燕(2010)的词汇教学模式即呈现―探究―操练―运用。首先使学生明确读音和意义,再熟悉其用法,巩固以及指导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词汇策略学习意识。教师要求学生分组,以模块为单位,对词汇进行整理分类。每个小组完成整理后,与全班同学分享,希望同学们互相借鉴和学习。在完成词汇整理后,让学生按小组模仿教师在测验中的题型,出题。如表2。学生从出题人的角度思考,不断地查阅资料,分析语境。从而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更加深入的了解词汇运用的语境。

5.行动方案的实施以及反馈

每节课前十分钟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学使得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增加。每次上课前同学们都特别兴奋的告诉教师,老师我昨天又学会了五个单词。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不断积累的词汇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断积累的成就感使得学生们越记越有动力。刚开始有的学生觉得麻烦,还是死记硬背,图省事,应付作业。由于每天的任务量不多,在教师每节课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了这样的词汇学习程序。在词汇分类整理以及模仿出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各种丰富的词汇练习以及老师的监督下,词汇学习变得有趣,效率也提高了。杨治良(2004)认为熟悉程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具体和相关联的词一般都会提高记忆。记过的词汇也更加牢固,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也更加清晰了。

当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习小组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参与性以及积极性不是很高。并且各个小组的出题难易度不均匀,出现了大量超纲词汇。增加了同学们做题的负担。

6.行动方案的调整以及实施

为了解决难度不均的问题,教师在模块三的学习后,制作出分类整理的具体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的具体要求去整理。如表3所示。学案的要求实际上涵盖了多种词汇记忆策略的指导。如同义词,反义词记忆单词,利用词根词缀记忆法。利用搭配,种类分类联想法等。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熟悉了词汇,且了解了词汇策略的实际应用以及操作方式,无形中内化了词汇学习策略,为将来的词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词汇测试题改为教师出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了加强学生词汇语境意识,学生利用工具书,每节课在班上分享昨天所记单词的经典例句。互相学习。

三、数据及结果

在整个行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实验前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展开了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显示,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意识极为薄弱。实验过程中教师收集了学生的词汇分类作业,单词记录本,例句本以及出题本。在分析和检查这些材料和数据的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学生基本掌握了词汇学习策略,养成了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行动研究减少了学生零学习(no learning),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单词的情形,而转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 learning)(洛林.W.安德森,2009)。在研究后期的观察和访谈中可以发现。许多同学开始自觉地记录更多的单词,并使用词汇记忆策略如联想法,分类记忆法,词语搭配法等。在他们的单词记录本上可以看到学生利用工具书记录下了许多典型的例句。在单词的听写以及测验成绩也在慢慢地越来越好。②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大大提升。经过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计划。学生积累的词汇量,以及能够灵活运用的词汇大大提升。不仅遗忘率得到控制,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成就感以及满足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四、反思

这次的行动研究是个师生携手,教学相长的特殊的研究之旅。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一味的要求学生记单词,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尽管行动研究费时一个学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时间和付出是值得的。在学生词汇量不断增加,学习积极性增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成就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虽然行动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它不是探索的终点而是起点。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继续行动研究之旅。

参考文献:

[1]洛林.W.安德森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9.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8-21.

[3]吴燕.呈现-探究-操练-运用词汇教学模式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4):20.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2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