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

第1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教育方法;三位一体

小学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发展相比城市德育教育有较大的差距,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为更高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所以小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责任,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小学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的德育教育,发挥小学德育教育作用,才能实现小学生的中国梦,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准备。

1.2 小学德育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首个课堂。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来说,小学德育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够实现更高层次教育的提升。没有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很难发挥更高层次教育的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强化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作为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小学德育教育能够通过耳闻目染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品质。

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进步,从德育教育投入,以及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相比城市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较低,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客观上,农村小学的硬件设备较差,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较为缓慢。课程设置上,德育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上得不到基本的保证。教育方法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上课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很少利用实践和讨论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客观上,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考试,所以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重视;家长和社会缺乏自身责任意识,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以至于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法实践

结合上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笔者根据小学德育教育主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提出强化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应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强化农村小学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1.1 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虽然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较差,但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依靠硬件的堆积和支持的。首先,利用已有的资源,对校园进行精心布置和安排,宣传德育知识,鼓励学生争做道德小标兵。其次,改善校园的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和准则,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1.2 丰富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课堂教育,从狭义的角度说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就是德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方法。首先,故事法,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讨论法,通过设置情景,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实践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所以必须参与实践,亲身感受和触摸,才能真正提高道德素养,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拜访退伍军人、农村五保老人、道德模范去学习道德文化知识,感受道德力量,从而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质。

2. 强化农村小学家庭德育教育方法

2.1 加强沟通和关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到和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导致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也容易造成了道德缺失。所以父母要多打电话回家,询问小学生的生、学习情况,多教育和引导孩子勤奋努力、相互帮助、不攀比、不骄傲。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鼓励他们要自立、自强、自信。

2.2 带头示范和引导

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能给孩子传播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首先,要严以律己,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行为规范上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要树立榜样和典型。其次,引导孩子从正确的路,多看书,和同学朋友之间要学会礼让和谦逊,胜不骄败不馁。最后,积极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慢慢的引导,孩子也能虚心接受,并改正。

强化农村小学社会德育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不断增大,社会道德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首先,社会要加强农村德育教育的捐资和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其次,提供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例如,免费开放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后,加强正面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多的人关注小学德育教育,关心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小艳.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学周刊, 2012(11)

第2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主要就是小学生群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来制定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乐、动、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体育教材选编与教学方法方面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受体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把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编排得较为丰富多彩,安排多种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又十分重视“动”这个实践性教学特点,我们应该在小学生乐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地身体锻炼,并根据人体生理技能变化规律与适应性规律来进行调适,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乐的特点与动的保障。最后,小学体育教学还离不开反复的练习来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这就需要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也就是说,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向小学生传递一定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技巧,让他们在乐学基础与动的技能基础上实现体育锻炼方法的内化过程。

2.我们应该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如果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将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产生厌烦、乏味和畏难情绪。在此,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与竞赛教学法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游戏教学法来说,它是一种内容较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它具有较强的游戏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它可以说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把游戏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去,让体育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的吸引住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原先显得有些单调乏味的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还可以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竞赛教学法来说,它也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把竞赛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去,让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结语

第3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目标式教学” 方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探究,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合理的通过“目标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还应重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体育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分析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运而生,这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及能力要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分析,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在结合实际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应用“目标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主要有: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的O计体育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体育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及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通过“目标式教学”方法,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注意观察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周期,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因此,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应用中,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其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体育教师为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通过安排系统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同时明确体育教学课堂的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体育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系统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这一教学策略。

(三)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基础。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对于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重视准确评价整体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策略非常关键。

(四)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重视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之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明确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以及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明确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以及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体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小学体育教学需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提出的需求,积极地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但可以完善以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体育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及学习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运用“目标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哈妍.适应新课程要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2,(50).

[2]王剑.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3).

[3]马振井.关于强化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策略[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5,(10).

[4]夏卢根.小学体育情境式教学的育人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12).

第4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1.1树立正确的体育课教学目的,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一件事要想做好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做事的目的,只有明确了事情的真正目的才会有可能把事情做好。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任务,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目的。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体育课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因此,体育老师对于体育课教学目的的理解把握相当重要。只有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并围绕此目的为中心进行教学,才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1.2实施情景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将情景教学故事化,依托教材,挖掘有一定价值的相关内容,结合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当老师教学生理解打羽毛球,就可以让同学们联想到平时玩的打口袋游戏类似,一个人打出去另一个接住并要打出去。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游戏了解并掌握了这个体育项目。因此,实施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营造和谐课堂,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才会更加愿意配合老师,这样也就会大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引导者,运用自身肢体魅力、语言魅力、情感把学生引进课堂,他需要热爱、尊重、关心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表现不好的提出批评但是言语要适当不要过激。只有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才会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非常大作用。

1.4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提高小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课堂管理问题是有效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场地躲在室外,当对于在教师的文化课课堂形式,不易于纪律的管理。这种不易于纪律管理的学科,应该更加重视课堂纪律的管理。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才会使学生们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们的听课效率。如果体育课堂的纪律方面做好工作,也将会大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体育老师需要建立一整套体育课堂常规制度,并且要让学生学会遵守,维持良好的体育课堂纪律,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1.5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的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进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可以利用比赛进行教学。在竞争中,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以及提高学生们上课的热情。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理特征、体重、身高、性别、身体素质等,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项目,例如身体素质好的个高的男生可以重视他们打篮球的训练,这样充分发挥他们的身体特征。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三是,丰富体育授课的形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使体育课变得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对体育课的上课热情慢慢地降低,上体育课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因此,改变原有单一的体育课授课方式,丰富体育课的授课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丰富体育课的授课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可以适当组织学生们进行比赛,通过组织比赛的形式,把握学生们的好强心理,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们就会更加认真听讲,更加认真学习。二是,可以对上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励,对于课堂捣乱不好好听课的同学提出批评。这样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三是,增加游戏环节,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余,可以适当游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们可以开心快乐的进行学习。以上三点都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2.结语

第5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让孩子更早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一个良好的小学教育可以让小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终身受益。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在小学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基础呢,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研究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其达到最优化,从而对教育过程进行理论指导,针对不同学生对教育任务实行具体化,对学生进行区别教育并掌握好最优的教育速度。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分析

对小学教育方式的研究文献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曾提出,在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成绩不好、经常留级等现象时,需要对学校教育整体进行优化,而不是只针对某些薄弱环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指的是在一定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改善优化教育方式寻求最合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老师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知识得到更好发展。其实简单说来,教学最优化就是教学的整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它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针对整体效果而不关心局部出现的问题比如某些人成绩差,也不能因为要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成绩而只关注他们对他们实施过多压力导致问题发生。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教导学生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只针对薄弱区如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关注而忽略了整体,从而产生在教育过程中拆东墙补西墙以损伤其他方面作为代价来进行工作的现象。教育过程最优化就是要抓住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更加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在不造成师生更大的压力和负担下,使教学效果达到效能最大化。现阶段下我们的教育已进入了深度改革时期,为了快速提升教育能力,老师们自然而然地就要开始改变以前的传统教育方式,寻求新的更加合理的方式来获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最优化的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人会更有冲动和动力去了解某种事物或活动,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小学生又是兴趣激发最强烈的年纪,更加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一旦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不能照本宣科地通过灌输式教育强行试压,而是通过建造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融洽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课堂上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辅以教师与学生在平等融洽关系下的沟通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心里状况、知识素养、思考角度等等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而这也是学生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的结果。教师们应该摒弃从前为师从严的旧习,放下唯师是从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支持,鼓励他们保持自己的个性,在不同学生的不同人格汇聚下建立一个能够做到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发挥自己想象,让学生们能够发表自己独特建议。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做到敢说,乐于说,勇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清楚的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不断提升自信心。

三、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对每一位老师都很熟悉,可是真的知道如何去组织教学,又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学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却又是每一位老师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教学方式也包括了上课时的讲授方式,孔子也曾提到过分类教学的理念,老师在上课时也应该注意每位同学不同的特点注意方式的选择,有组织的进行分类管理。讲课方式的多种多样,而老师的责任是去启发学生并使其明白其中原理,所以在实际讲课过程中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细分方法,针对不同问题灵活多变地进行不同的方式配合,这是一味地去灌输知识所不能做到的。在不同的上课方式中,讲授法是老师使用语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讨论法需要学生散发自己的思维,通过思想的碰撞获求一个共识性的结果;而实践法使通过实验室试验、模拟等等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原理。老师在备课时就该注意各种方式的转换及配合,并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一个人的学习方法,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快速养成,并对现今及之后的学习成效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还是本文之前提及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想学、爱学,才能做到能学、会学;其次,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老师们需要对学生推荐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不断跟进成效进行调整,当今社会下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被看中,现在学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很多的实践活动,老师要教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养成良好的且适合自己的思考及学习方法,

五、总结语

本文论述的要点是小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最优化,这其中有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是教学效果,即学生成长程度;第二是教育时间,即不能对学生和老师造成太大负担,并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效益;第三是教育年龄,即小学教育,此阶段为学习能力快速成型阶段,需积极有效引导。可以看出,只要让师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能力下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案,取得最佳地教学效果,我们便能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苏教版;体育;创新

体育教学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不仅针对学生的体能、体育技能等生理方面的培养,还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在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使课程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需要教师下功夫进行课程的建设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学生劳逸结合为目的的教育,学生的课上内容往往是体育锻炼。课程的主体为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完成学习的教学内容,课程往往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达不到课程所需要的效果。新课标下,体育课提出“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概念,教师应该充分地因材施教,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深化学生对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理解。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所以形成了不重视体育课的思想,使体育课教学方法和思路都落后于其他课程的建设。此外,体育课程在小学教学时间较少,很多体育教师往往只会根据课程大纲进行教学,缺乏对于课程的创新、改革的热情,教学方法常年不变,一方面使体育课难以到达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体育教学的形式化严重

体育课程是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一般局限于教学大纲,只进行固定的项目学习和考核,课程的开设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无法达到苏教版新课改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三)难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课的需求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对于体育课是比较喜欢的,但是体育课的教法单一,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仅注重对学生的身体训练,并没有关心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不能够完全地了解体育的精髓,忽视了体育精神的学习,导致体育教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

第一,教师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创新,必须以教育部对于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政策等方面为基础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不仅关注课程大纲的内容,还要关心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状况,正确认识到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引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够只关心学生身体的锻炼,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心理的变化。除此之外,教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

2.教师要注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在环境友好型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品格。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向学生讲解世界上优秀的体育明星的优秀人格,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3.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

体育训练不仅是人们常说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真要把一个体育项目做强做精就需要进行思考,运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方法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化地进行教学,不能过于强调学生体育动作的规范化,被动地让学生学习,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体验后,告知学生相关技巧,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思考。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力和脑力都达到了运动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方案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不能一成不变,在假期阶段就要合理地制定下学期的教学方法、教学日历和教学大纲,将体育精神贯穿到整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体育课的态度。此外,还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课堂。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模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寓学于乐,引导学生从小热爱体育锻炼。

2.采取分段式教学模式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每个知识点内容不宜过长,可以采取一节课内分不同时段讲授不同内容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护课堂秩序。

3.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的学习,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要不断地备学生,积极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体育课程中的趣味性,不断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将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脑力、体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

4.创新教学平台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传授体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需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可能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通过合理的整合各种体育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锻炼,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对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体育课对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1.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也主要看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受益情况。兴趣是一个人最大的动力,一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就会积极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快速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要依据小学生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2.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还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明确自己的教学角色,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

3.教学环境方面

小学体育不能跟其他科目混为一谈,它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小学体育教学环境包括体育场地、体育设备、学习氛围等,教学环境不但影响到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为体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只是个形式,不能够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一些小学让其他科的老师兼职体育老师带领小学生简单的玩乐。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觉得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组织小学相关人员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使学校从内心深处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明确体育学习对学生未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积极地投入学校体育活动中。

2.规范体育教学活动

没有规矩不能方圆,体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需要有合理的规范。规范既包括对教师的规范,还包括对学生的规范。对教师的规范包括对教学评价的规范、教学设计的规范、课堂教学组织的规范、关于布置场地器材的规范等等,这些规范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规范体现在体育课堂常规的规范,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严格抓好课堂纪律,使学生具备很高的纪律自觉性。体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3.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科学的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是小学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其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小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作为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在深入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合理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玩乐中习得体育锻炼的一些技能和知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在对学校的场地、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有阶段性,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并且与教学内容恰当地配合,从而实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刚刚起步阶段,有着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持续性差等特点。体育教学方法不能太过单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体育活动。实践经验表明,小学生更能接受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与小学生的爱玩的天性相吻合,学生更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更容易学到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体育课堂趣味十足,学生和教师都乐在其中,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传授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有效方法

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传授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只是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内容。小学体育教学要将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用心体会体育知识。并且相对于体育知识来说,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更不容易忘记,更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

6.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才,其专业素质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呢?首先,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要严把关,既注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还要注重其道德素质,为学校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为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努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多阅读相关专业资料,活到老,学到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阅读相关的资料,提高相关的专业素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多阅读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对教学活动多做总结,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将其分类存档,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教训;多与其他体育老师或相关权威人士交流,相互交流经验体会,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针对自身的情况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7.不断完善各项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教学活动需要相应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学校要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完善的设备,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师要定期检查体育活动场所和相关器材,以免因体育设备的老化或损坏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8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1.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务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并不是只单单上思想品德课,因此如果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各科教材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因此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校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在实施德育工作时,一定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身上的"刺", 选择正确的方法正视这些不良习惯。不要试图硬生生一下子拔掉他们常年长在身上的"刺",他们不仅会痛,还会反抗。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方法。

2.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2.1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的身心得以宽慰,此时的教师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中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教育。讲解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教师对特定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行为的标准和方法,以指导行动。教师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学生借助具体材料,来领会道德要求的基本要点。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谈话是说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学生的问题。它不会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等等的限制。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对个人或集体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教育相对来说更随意。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情况,也可以针对当前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更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使说服更有针对性,灵活生动,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但教师在与学生谈话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谈话的内容、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因材施教。谈话后要积极向学生提出行动上的要求,使每次谈话都有实质性的作用,做好巩固工作。谈话应该是经常性的,不只是在学生犯错误后才进行。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态度应该亲切、真诚和自然,使学生从内心接受你的方式,从而打开自己的心扉,愿意让你走进去,否则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功。

2.2 情感陶冶。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于说服教育,它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2.3 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特别要注意选好典型,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学生接受。选择正确和恰当的榜样对于进行德育教育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榜样时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9篇:教育小学生的好方法范文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身心准备、身心激发与发展、身心调整三部分组成的,由于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身心激发与发展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身心调整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

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的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了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