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精选(九篇)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第1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 当前公共领域研究问题综述 国内网络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网络教学模式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公民网络参政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公共决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献研究综述 价值网络文献综述 国内学界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 产权公共领域研究:综述、评析与展望 公共应急管理文献综述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基于网络文本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网络语言概念文献综述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知识发现研究综述 《建筑现象学两大领域理论应用研究》课题文献综述 休闲教育在大学领域的价值及运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图书馆领域文献的计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道格拉斯・凯尔纳.技术政治、新技术和公共领域[EB/OL].

.

[3]Habermas,Jurgen."The Public Sphere"in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M].Cheltenham,II,1997,UK.

[4]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郭玉锦,王欢.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研究[M].北京: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7]罗坤瑾.从虚拟幻想到现实图景 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马军.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初探[J].前沿,2015(04).

[10]叶斌.从许霆案看网络公共领域对司法审判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1]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01).

[12]刘良.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13]孙海燕.网络传播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4]安珊珊.乌托邦还是恶托邦对公共领域及其实践的批判[J].当代传播,2013(2).

第2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 网络语言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红色网络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现状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点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综述 网络社区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劲松、麒坷.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一14.

[3]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A],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l-5.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

[5]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49.

第3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理论 网络使用

0 引言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被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所使用,由于互联网的发明把世界各地的人民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无地域的概念,网络以其便捷和能够突破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和优势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生活等种种益处导致大量网民的增加。但是互联网也存在大量潜在的消极影响。许多人上网不是为学习,而是看视频、打游戏、交友等。更有甚者整日沉迷于网络世界里,在现实和虚拟中矛盾彷徨,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而大学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达,许多的大学生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网络成瘾”(刘传雷 & 冯世德,2011)。“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逐渐被许多心理学家认可并正式被承认(马芳,2005)。

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背后的神经加工过程和物质成瘾的加工过程极为相似(Love, Laier, Brand, Hatch, & Hajela, 2015)。成瘾领域发生的一场范式革命,对成瘾的评估和治愈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研究发现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种应对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主观幸福感(麻爱华 & 王相立,2005)。Young的研究发现经常过度使用网络不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且对生活、学习、工作都会产生极大影响(陈侠,黄希庭,& 白纲,2003)。往常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综述(李小双,2015)。而高文斌等人对网络成瘾的综合心理干预和病理心理机制等重要心理问题等进行了概述(高文斌 & 陈祉妍,2006)。

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网络成瘾也日益突出,往日综述类的文章大多是对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影响进行综述,对网络成瘾理论方面的总数多局限在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理论上进行阐述,为了促进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展开,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理论模型进行一个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 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即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为IAD。但目前出现了许多对网络成瘾的命名有不同的看法,对它的定义,各家的意见也不一致,比如网络成瘾障碍、网络成瘾综合征、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行为依赖等,而目前以网络成瘾的概念较为普遍。网络成瘾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提出来的,并把网络成瘾定义为上网时间和上网频率超过了自己的预期且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却失败的症状。Todd love等人的研究认为网络成瘾背后的神经加工过程和物质成瘾的极为相似,且APA认证了其中一种网络相关的行为――网络游戏――一种潜在成瘾行为。他们发现网络色情成瘾和成瘾的机制是匹配的,与物质成瘾共享了相似的基础机制,认为网络成瘾的网络行为可以被看成是行为成瘾(Love et al., 2015)。

然而有研究认为“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是个有争论的概念。Vladan Starcevic 认为虽然“网络成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但是这个术语却是用词不当的,理应抛弃这个概念,且应该使用“沉迷于网络相关的活动”这个术语代替(Vladan, 2013)。雷雳等人认为病理性网络使用可以界定为用户上网达到一定时间量后仍然继续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其生理、情感、行为活动等都受到极大损伤,但依然继续使用互联网(雷雳 & 李宏利, 2003)。网络成瘾障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行为依赖等这些不同的学术名词都是对互联网使用不当的一种现象的描述。

2 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

2.1 Young的ACE模型

Young提出的ACE模型中,A代表匿名性,C代表便利性,E代表逃避现实,这三个因素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特征(Young, 1998)。其中匿名性是指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里不公开自己身份且没有丝毫顾虑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和想做的事。便利性是指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在家就能购物、交友、工作等自己想做的事。逃避现实是指人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暂时逃离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烦恼来得到满足和放松。正是这三大特点导致了网络成瘾的形成。

2.2 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Davis, 2001)

Davis认为认知在形成和维持PIU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提出认知-行为模型(赵萌 & 黄悦勤,2008)。该模型区分了两种PIU,特定PIU是指由于特定的原因而形成的病理性的互联网的使用,而一般类化的PIU是指没有特殊目的的互联网依赖。该理论强调是特定PIU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认知所引起的,此外,个体不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会引发一般类化PIU的直接原因(徐伟 & 刘智莹,2013)。

2.3 Grohal的阶段模型

Grohal认为网络成瘾是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大致要经历成瘾、觉醒、平衡这三个阶段的阶段,第一阶段:成瘾阶段,网络新手整日沉迷于网络,或者有经验的网络用户被新的应用软件迷住;第二阶段:觉醒阶段,用户逐渐意识到自己上瘾并避开导致自己上瘾的网络活动;第三阶段:平衡阶段,用户上网的时间和其他活动时间达成了平衡。Grohol认为不同的个体达到这个阶段需要花不同的时间但最终都会达到成瘾、觉醒、平衡这三个阶段。

2.4 “需要满足”模型

M.Morris,C.Ogan“大众沟通――使用满足”模型(Merrill & Christine, 1996)指出网络和报纸、书籍、电台等信息媒体一样,人们会从心理对网络产生一种需求和期望,并通过上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表明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求,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际关系日益疏远,使得人们在现实中渴望交往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将这种需求转移到网络世界(李望舒, 2004 #53)。

3 当前网络成瘾研究的展望

首先,从定义上来看,网络成瘾与其他非物质的行为成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与其他行为成瘾又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人们上网的目的各不相同,倘若认为人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上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却在看书、人际交往和工作上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并且沉迷于其中,从而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等,却没有人把看书、看电视、工作这些时间称为上瘾。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也可能是在网上阅读、看电视等,但这种成瘾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时间上以及上网的类型上来看,怎样才算上瘾?而目前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并没有很明确地对网络成瘾做一个定义。可见对网络成瘾的概念还需做进一步更准确的定义。

参考文献

[1]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 - 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7(2):187-195.

[2] Love,T.,Laier, C.,Brand, M., Hatch, L., & Hajela, R. (2015). Neuroscience of Internet Pornography Addiction: A Review and Update. Behavioral Sciences,5(3):388-433.

[3] Merrill,M.,& Christine,O.(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4):39-50.

[4] Vladan,S.(2013). Is Internet addiction a useful concept? Aus 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47(1):16-19.

[5] Young,K.S.(1998).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17.

[6]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7]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8] 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9] 李小双.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5(6):81-83.

[10] 刘传雷,冯世德.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涵、诊断和治疗.北方经贸,2011 (5):131-132.

[11] 麻爱华,王相立.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华全科医 学,2005(4):352-353.

[12] 马芳.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述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36-38.

第4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赵启正院长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赵文启 (13)

程天权书记在庆典大会上的致辞程天权 (14)

何梓华会长在庆典大会上的致辞何梓华 (16)

方汉奇教授在大会上的发言方汉奇 (17)

赵启正院长与记者对话赵启正 (18)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届第五次会议召开郭燕 (22)

春风桃李七千树 群贤毕至论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50周年庆典 暨“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 (F0002)

春风桃李七千树 群贤毕至论新闻 (F0003)

致读者 (F0004)

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

大学问国际的合作意义不同寻常汤姆·鲍尔斯 赵心树(翻译) 刘艺菲(整理) (23)

新闻教育在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迈克·沃斯 于森(翻译整理) (24)

学习,学习,再学习扎伊采夫 庞冰洋(整理) (25)

媒体公信力与新闻学院的角色唐纳·洛根 鲁姗姗(翻译整理) 王岚岚 钟新 (26)

国际合作与学院的国际化弗里茨·克罗普 钟新(翻译整理) (27)

新闻教育如何赢得传媒业界萨莉·费尔德曼 钟新(翻译整理) 杨咏(翻译整理) (28)

重塑韩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元佑铉 黎雯(翻译整理) (29)

管理新闻学院面对的四个问题龚文庠 刘小燕(整理) (30)

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北京共识》 (31)

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

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戴元光 赵为学 (33)

理性认识传媒处理社会不和谐问题上的误区丁柏铨 (35)

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刘红 (37)

传媒经济对新闻传播理念的冲击吴文虎 (39)

环球视窗

美国报纸采编新趋势——戴瑞尔·莫恩教授人民大学讲座综述钟新 陈竹 黄超 (41)

2005年上半年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宁曙光 (45)

国外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分析朱秀泉 (48)

传播论坛

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杨保军 (53)

大陆国际传播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周亭 (57)

新闻教育

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下)——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蔡雯 周欣枫 (61)

媒介经济

传媒业的产品及特性分析张辉锋 (67)

广告·公关

对广告的理性审视禹建强 (70)

传播史话

20世纪初哈尔滨俄文报刊分析赵永华 (74)

学术动态

中国电视:如何成为传媒全球化时代的叙事主体陈玲 (78)

百草园

一副铁骨鉴忠心华诞九秩 满腔热血育精英杏台半百——甘惜分教授从事新闻教育50周年暨90寿辰纪念研讨会召开王斌 (80)

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陈力丹 陈秀云 (5)

2007年台湾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分析王毓莉 (11)

从“增量改革”到“语法革命”——2007年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概述喻国明 王斌 (16)

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综述付玉辉 (21)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构造——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李彪 (26)

日本推出口译手机 (10)

效仿BBC法将建“世界台” (25)

中国2007年网路游戏市场收入逾人民币一百亿 (51)

法新社2007度最佳图片选登 (F0002)

美联社2007度最佳图片选登 (F0003)

百草园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艾丰意义与媒体人责任”研讨会召开李玉洁 李影影 (20)

中国网民突破2.1亿将成全球第一 (56)

本刊征集话题稿启事(第1号) (75)

2007年总目录 (76)

本刊特稿

媒体市场开放度:实测与解析 (30)

受众规模与媒体广告:全国主要城市人均承载广告额分析 (36)

宏观经济与广告市场:影响及规律的实证分析 (42)

传播学研究

形名学或记号学:记号、信号、符号,谁是谁?杨钢元 (47)

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媒介环境学派李明伟 (52)

在历史的作用下认识传播研究的临界点——读《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王怡红 (57)

解读《第二媒介时代》——对媒介批判理论的批判李异平 (62)

探讨与争鸣

试论人内传播的“蛋式传播模式”——兼与林之达先生商榷刘金星 (66)

注意考察论题的研究史和遵守模式的法则——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林之达 (71)

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陈力丹 汪露 (5)

2006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综述李彬 曹书乐 (11)

现实困顿之下的理性起步——2006年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概述喻国明 王斌 (16)

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综述付玉辉 (21)

2006年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综述展江 戴鑫 (25)

国际新媒介研究近况概述——对一年内《新媒介与社会》杂志的内容分析何威 (30)

2006年81记者殉职创新高 (76)

消息

第六届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展江 (20)

首届“文明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姜飞 (54)

桃李灼灼惠新闻 硕果累累享学苑——祝贺方汉奇先生80华诞暨从教55周年邓绍根 (71)

环球视窗

美国新闻媒体现状与趋势潘文功(编译) (34)

“免费报纸”概况述评邓涛 (38)

当代国外党报概况述评王卫明 (42)

传播学研究

媒介环境学辨析何道宽 (46)

大众媒体俯视效应及对策修宇 (50)

网络传播研究

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蔡骐 (55)

博客名誉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该当何责?——“中国博客第一案”引发的法律思考王眉 (59)

新闻与法

俄罗斯传媒法评述李玮 (63)

证明责任倒置与媒体高败诉率的关系宋素红 田丽丽 (67)

新闻史研究

勘误补遗:密苏里荣誉奖章与中国新闻界邓绍根 (72)

“记者”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和使用李开军 (77)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盛希贵 (5)

聪明的移动者:手机与新闻摄影黄文 (11)

数字时代视觉表征的变化——对“我们:数码相机记录的影像生活”摄影比赛作品的内容分析任悦 (16)

百草园

《新闻学论集》复刊暨征稿启事 (10)

《面向新闻界》(增订本)出版继奋 (20)

比尔.盖茨:互联网5年内将“颠覆”电视 (25)

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香港举行杜骏飞 文妤 (54)

环球视窗

当今日本新闻业的实用主义石川旺[日] 张弦(译) 周婵校(译) (21)

传播学研究

“怒江事件”中的风险传播与决策民主郭小平 (26)

“五常”与儒家“慎言”传播思想张景云 (30)

新闻学研究

简论新闻精神对新闻制度建设的作用杨保军 (34)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张征 (39)

有感而发不是定性研究——对于新闻学定性研究的思考何志武 孙旭培 (44)

体育期刊大赛报道策略分析——以雅典“奥运会”和德国“世界杯”报道为例高贵武 叶杨青 (48)

网络传播研究

首例博客名誉侵权案法理探讨——兼与《博客名誉侵权,网络服务商该当何责?》一文作者商榷陈堂发 (52)

互联网在中国大陆扩散的区域性差异郑素侠 (55)

传媒研究

浅析报纸的“有效发行”张辉锋 (60)

中国报业集团多元化拓展的基本路径刘年辉 (64)

是“适度差距”而非“严重失衡”——论中国西北地区与东部报业发展差距赵星耀 (68)

新闻史研究

第5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 考虑要素

① 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3 开题报告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论《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中国古代小说一些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要经历三次才算完成的情节设计,杜贵晨先生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

“三复情节”从不自觉运用到有意为之,已发展成了一种传统的结构模式。它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很客观地反映出了民族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了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哲学观、神学观及审美观。虽然人们已关注与研究了多部作品中的“三复情节”,但是,对《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在构织情节时大量使用了“三复”模式,且技巧娴熟,灵活多变,因此,对《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细腻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为深入地领略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运用已臻成熟。由于其运用构成了独特的结构美学效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在一些专著中有所提及。

就国内研究状况来说,杜贵晨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中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重点剖析了中国古代数字“三”的观念,阐述了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探讨了《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并归纳出了67部通俗小说中含有的97次“三复情节”,其中便列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三复情节”,还有一些遗漏。郑铁生的《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提到了“以三为法”的叙事结构,另外,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对“三复情节”也有关注。

就国外研究状况而言,美国的浦安迪在其所著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突出的次结构特点是经常运用定数序列事件,其数字序列的基础经常是“三”,实际上他的这种说法类似“三复情节”,只是没有细究罢了。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也提到不少三国戏和说书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发生为基本图式——如“三让徐州”、“三勘吉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显然都仰仗于研究民间传说和通俗文化的学者们观察所得的常见“三重效果”。

总的讲来,中西皆有涉猎,但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

三、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引言:

“三复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一种耐人寻味的模式,一个突出的美学现象。《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创造多是有意为之,较之以前的小说,《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运用也更为娴熟。

“三复情节”的关键在于一个“三”字,这个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认为“三”是自热之始祖,万殊之大宗。司马迁在《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孔颖达疏引王肃云:“礼以三成。”总的说来,“三复情节”的渊源脱离不了“三”最初代表的哲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中国人“礼以三为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是“三复情节”诞生与发展的基础。

文章主体:

(一)何为“三复情节”

“三复”取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即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三”被解释为“多次,经常”,也可解释成“一日三次”。本文的“三复”取“三次重复”之义。情节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语义系列。“三复情节” 指“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经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设计。其特点为: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

(二)《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分类研究

从总体上看,《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主要表现在“明写”与“暗藏”两个方面,即下文所提到的“置于明处”与“隐于暗中”。

(1)“明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是直接出现于回目,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三国演义》中明写“三复情节”的地方不少,而且方式各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连写”式

连写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写一个事件从头至尾,一连写去而不间断,其特点是情节紧凑,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最妙的莫过于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了。司马徽荐名士诸葛亮,刘备便同关羽、张飞同去隆中,首次,二次,三次,一气呵成,时间跨越度为“天寒——隆冬——新春”,几个月内三访贤才,一连写去,情节显得十分紧凑。

②“断续”式

断续即断写,也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是把一个事件在文本中的位置切割开来,在这个事件中还插有其他的情节。其特点是情节张驰有度,有调节叙事节奏的功用。

最妙的乃是“孔明三气周公瑾”,从回目安排来看,一气在第五十一回,二气在第五十五回,三气在第五十六回,有长度,有跨度;从情节设置来看,用不在一起的三回书来写一个事件,并在这三回中间插入其他的几回来叙事,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使得故事情节看起来张弛有度。

(2)“暗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隐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现在回目处,一般不太明显,仔细读来便可发觉。

《三国演义》暗写“三复情节”的手法是多样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淡化数字痕迹来叙写“三复情节”

作者不用一、二、三标明所重复的次数,而是用其他的言语来代替。如刘备三次向水镜先生问求贤才,水镜先生三次笑曰“好,好!”左慈三次戏弄曹操;周泰三番冲杀两救孙权;黄忠三射关云长,等等,都没有用显的数字来计数。

②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现“三复情节”

主要是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说是时间序列,来发展故事情节。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晚上又如何。

黄忠首日战关羽,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被马掀于地,云长释之;次日天晓,黄忠先是虚射两次,第三次射中云长盔缨,算是报恩。韩玄用“前日、昨日、今日”三个日期来责问之。

③以数字“三”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的“三复情节”

这是一种特殊的“三复情节”。它只用数字“三”来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如“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这是一种省略了过程描写的“三复情节”,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冲突的,是一个悬念,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而无碍大局。如果换一种说法,“三突傕阵”,铺写开来,也未尝不可。

同样在《三国演义》中,如“水军寨中发擂三通”、“五斗道教辖境内有犯法者,必恕三次”、“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等等,皆属此类。

(三)《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成因

(1)表层原因:源自三国史书、平话小说及“三国戏”

①史书:《蜀书。诸葛亮传》载有“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是“三顾茅庐”的源头。戏曲 《三顾孔明》则是“三顾茅庐”的另一种说法,也是“三复情节”的一个版本。

②著述:葛洪《神仙传》载有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其中便具体描写了三次戏弄。

③平话:《三国志平话》写“三复”的地方更多,有“张飞三出小沛”、“曹操三勘吉平”等等。

④“三国戏”:元杂剧对《三国演义》审美生命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现今存留的元杂剧“三国戏”剧本多达50多种(其中包含了一些仅存剧目的“三国戏”),如戴善甫的《关大王三捉红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无名氏的《张翼德三出小沛》、仅存剧目的《老陶谦三让徐州》等。

(2)深层原因:源于中国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

主要是对“三”最初代表的哲学与文化意义的理解,其内涵渐次发展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礼”的规范,进而在文本中反映了出来,形成了一种“礼以三为成”的文化传统和“三复”的思维定式与习惯观念。

(四)《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美学内涵

(1)以数字“三”为情节的结构手段,保证了情节的繁简适中

也就是说,“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重复中的反重复手法使得“三复情节”更具艺术魅力

三次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于重复中寓有变化发展。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因重复而带来的单调乏味。

(3)“三复情节”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

一些“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从接受美学看,这是一种运用悬念来延缓叙述进程的收益效果。

四、工作进度

4.20xx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阶段

五、参考文献

[2]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李史峰。二十四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 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 [西汉]司马迁。史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2]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 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学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0]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 普丽华,江少川。现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 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25] 张文。浅论聊斋志异的“三复情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6] 梁雁。论红楼梦的“三复情节”[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27]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28] 舒志武。数字“三”的文化意义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9] 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论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2007(5)。

第6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教育;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00年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考试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01年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educationalearning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ebscodatabase、ericdatabase、global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and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learning、openlearning、on-lineeducation,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adjust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时,则在上述数据库和其他期刊中可找到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献。如“adaptationindistanceeducation”、“adaptingdistanceeducationforindonesians”、“网上人大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分析”等。另外,在的“网上大学”网页下也可查到关于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下面我从3个方面进行综述。

1.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和学习适应性是什么的研究

由于网络教育与网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先来归纳关于网络是什么的观点。

网络是一种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老师可将教案、作业或补充资料放在网上,但那决不是说学生从网上得到这些就可以不来课堂上课。虽然也有人提出,应将网络从辅助手段跃升到基础手段,从而把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从一种辅助地位提升到基础地位,并依据网络所能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教育。2但实质上仍将其定位在手段上。

网络是一种环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可营造一种虚拟的、信息快速更新的环境。正像李力所述:“人们面临着的将是不断变化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变化的本质特征就表现在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3以及卢锋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学习环境正经历着由场所向氛围、由物理向非物理、由实到虚的转变。4

网络是一种文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就是交流。网络的根本性质来自于人类的信息交往的要求,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5网络已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在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念。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有下述观点:

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

从网络是一种手段演绎出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如张有声认为:“网络教育不是一种模式……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6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学到东西,对于在校生,他们除了以课堂面对面的学习外,也可借助于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

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

从网络是一种环境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人认为:“网络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学员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7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从网络是一种文化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类教育自由的崇尚与人性自然的顺应,即为人类的教育消除各种限制与障碍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按需求教育者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生活状态、生活喜好,来设计提供多种教育的形式,指导需求教育者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积极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形式来寻求教育”。8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网络教育会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而构建一种允许多样、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9

我认为在研究成年学生通过网络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应将网络教育界定为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教育也无形中在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正像吴刚所述:“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涵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10

关于适应和学习适应性有如下观点:

适应(adaptation)是指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

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

学习适应性(learningadaptability)是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11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12我认为,学习适应性应包括学习观念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等三个层面。

2.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现实中存在学习不适应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13

网上大学凭借跨越时空的特质,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网络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适应所有的人。北京蓝色调查公司于2000年2月首次开展的以“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为主题的包括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的群体构成、就读动机、学习目的、疑点困惑等项目的市场调研结果也可说明这一问题。14

很少关于网络教育中学习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网络教育虽然在西方已有近10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很少关于学生对网上学习体验的调查和从学生视角对网上学习进行评估的研究。虽然有些,如“尽管学生也指出这种远程课程强化了分离和被动学习的感觉;但学生也同时指出,最大的益处是一种控制学习环境的感觉,如什么时候观看、什么时候中断、一个特定时间段收看多少内容等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15但为数太少。

使人们增强适应快速变化的不稳定环境的灵敏性

人类资源开发的实践者们持此观点,认为:可依据学习效果,将学生引向采用适合特定学习环境的学习风格,从而创立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条件。

我认为,通过研究可较准确地了解目前中国网上学生的学习适应程度,并通过分析找到导致不适应问题的因素,给出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怎样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适应性属心理学术语,学习适应性属学习心理学术语。所以人们在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时较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用现成的心理学测试量表去研究

如研究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人常采用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该方法的缺欠是不适合成年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量。

用访谈加经验分析方法去研究

有研究者采用访谈加经验分析的做法,了解学生对下述4个方面的体验。(1)在远程课程中使用技术的体验;(2)对指导者的教学技能的评价;(3)学习资源的可获性;(4)对学习环境的感觉等。该研究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被测学生(一组为100%,另一组为75%)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再次选用远程学习这种形式来学习。16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它只是针对利用交互电视和事先录制的录像带两种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调查,并未涉及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

也有学者从远程教师对远程课程的评价来研究远程教育更适应于哪一类群的学生。经对40位教师、29位网站管理者、2个国际公共广播用户和1个学习中心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经优化设计和组织的远程课件,其有效性与传统面对面课程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样的影响并获得同样的满意度;(2)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便利性课程,使它们特别适合成年在职人员和要求更新、再训或再获认证的专业人士;(3)远程课程的有效性与个体学生的动机和个性特征有关,它更适合于成熟的、有内在学习动机和更自律(可自学或自我调整)的学习者;(4)远程课程不适合没有经验的学生或新生及不能自导、阅读能力差或没有先前的远程课程经历的学习者;(5)通过因特网交互多媒体技术传递的远程课程其最大优势就是课程以24小时/天,7天/周向学生全方位开放。17该研究的缺憾是:(1)没有从学生的经历去了解远程课程的适应性;(2)远程课件是以videotape手段为主,而不是以internet为主;(3)调查对象多为西方老师,不包含任何亚洲或中国的老师或网络教育的辅助人员。

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对影响远程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环境是学生是否适应远程学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对两所澳大利亚大学远程学生的调查)。其中独立性受来自社会环境(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得到的社会支持)、动机(学生出于就业需要、个人内在需要、对学术追求、对经济的考虑)、时间(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可用来一次持续学习的时间、是否有规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分离(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分离、缺少支持的感觉、学生自我选择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环境受来自物理环境(学生学习时可用的空间、学生所需要的独处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设施、学生的经济限制)、学习准备(查阅学习指导手册、收集参考材料、制定学习时间表)、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18

另外,还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

用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抽象的适应性的程度

艾什比认为:“一种行为方式是适应的,它就能使基本变量保持在生理学的限制之内。”19他试图将抽象的适应性转化成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的程度。这一点对通过学生学业的稳定性作为测量其学习适应性的一个子项是有理论上的支持的。

通过学习风格来研究学习适应性

还有人从学习风格和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thelearningstyleorientationofthelearningenvironmentonlearningoutcomes)间的互动效果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风格匹配研究,得出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不相匹配时则可帮助学习者开发适合环境要求的学习能力,并可通过培训增强学习适应性。20

生物进化与学习适应性

还有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提出根本的适应过程就是进化过程。而“进化的网络包含遗传的学习性向,可描述为(1)最初的条件引导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上。(2)行为的趋势是加强意识到的不同环境间的差异,从而决定改变输入刺激物以促使适应变化的学习。(3)达到所希望的稳态的能力。”21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上述的从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程度及通过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

组织管理与学习适应性

阿尔文·托夫勒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适应性问题并指出:“为临时目的组建的组织将大大地增加。从永久性的形式变成临时性的形式,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对社会高速变革的现实做出的广泛而根本性的适应。”他认为:分散的为各种需要服务的小组织,它们提供服务的前提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静态的能从事生产的工人,而是为了使个人能够适应经常发生的变化。22

第7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教育;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00年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01年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为止,以“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educationalearning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ebscodatabase、ericdatabase、global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and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learning、openlearning、on-lineeducation,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adjust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时,则在上述数据库和其他期刊中可找到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献。如“adaptationindistanceeducation”、“adaptingdistanceeducationforIndonesians”、“网上人大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学习适应性的因素”等。另外,在的“网上大学”网页下也可查到关于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下面我从3个方面进行综述。

1.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和学习适应性是什么的研究

由于网络教育与网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先来归纳关于网络是什么的观点。

网络是一种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老师可将教案、作业或补充资料放在网上,但那决不是说学生从网上得到这些就可以不来课堂上课。虽然也有人提出,应将网络从辅助手段跃升到基础手段,从而把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从一种辅助地位提升到基础地位,并依据网络所能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教育。2但实质上仍将其定位在手段上。

网络是一种环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可营造一种虚拟的、信息快速更新的环境。正像李力所述:“人们面临着的将是不断变化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变化的本质特征就表现在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3以及卢锋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学习环境正经历着由场所向氛围、由物理向非物理、由实到虚的转变。4

网络是一种文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就是交流。网络的根本性质来自于人类的信息交往的要求,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5网络已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在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念。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有下述观点:

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

从网络是一种手段演绎出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如张有声认为:“网络教育不是一种模式……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6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学到东西,对于在校生,他们除了以课堂面对面的学习外,也可借助于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扩展和补充。

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

从网络是一种环境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人认为:“网络教育是以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学员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7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从网络是一种文化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类教育自由的崇尚与人性的顺应,即为人类的教育消除各种限制与障碍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而是一种观念。是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按需求教育者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生活状态、生活喜好,来设计提供多种教育的形式,指导需求教育者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积极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形式来寻求教育”。8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后教育。网络教育会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而构建一种允许多样、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9

我认为在研究成年学生通过网络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应将网络教育界定为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教育也无形中在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正像吴刚所述:“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涵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10

关于适应和学习适应性有如下观点:

适应(adaptation)是指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

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

学习适应性(learningadaptability)是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11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12我认为,学习适应性应包括学习观念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等三个层面。

2.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现实中存在学习不适应问题

“教育心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13

网上大学凭借跨越时空的特质,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网络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适应所有的人。北京蓝色调查公司于2000年2月首次开展的以“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为主题的包括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的群体构成、就读动机、学习目的、疑点困惑等项目的市场调研结果也可说明这一问题。14

很少关于中适应性的实证

网络教育虽然在西方已有近10年的,但到为止,很少关于学生对网上学习体验的调查和从学生视角对网上学习进行评估的研究。虽然有些,如“尽管学生也指出这种远程课程强化了分离和被动学习的感觉;但学生也同时指出,最大的益处是一种控制学习环境的感觉,如什么时候观看、什么时候中断、一个特定时间段收看多少等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15但为数太少。

使人们增强适应快速变化的不稳定环境的灵敏性

人类资源开发的实践者们持此观点,认为:可依据学习效果,将学生引向采用适合特定学习环境的学习风格,从而创立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条件。

我认为,通过研究可较准确地了解目前网上学生的学习适应程度,并通过找到导致不适应的因素,给出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怎样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适应性属心术语,学习适应性属学习心理学术语。所以人们在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时较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

用现成的心理学测试量表去研究

如研究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人常采用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该方法的缺欠是不适合成年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量。

用访谈加经验分析方法去研究

有研究者采用访谈加经验分析的做法,了解学生对下述4个方面的体验。(1)在远程课程中使用技术的体验;(2)对指导者的教学技能的评价;(3)学习资源的可获性;(4)对学习环境的感觉等。该研究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被测学生(一组为100%,另一组为75%)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再次选用远程学习这种形式来学习。16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它只是针对利用交互电视和事先录制的录像带两种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调查,并未涉及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

也有学者从远程教师对远程课程的评价来研究远程教育更适应于哪一类群的学生。经对40位教师、29位网站管理者、2个国际公共广播用户和1个学习中心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经优化设计和组织的远程课件,其有效性与传统面对面课程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样的并获得同样的满意度;(2)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便利性课程,使它们特别适合成年在职人员和要求更新、再训或再获认证的专业人士;(3)远程课程的有效性与个体学生的动机和个性特征有关,它更适合于成熟的、有内在学习动机和更自律(可自学或自我调整)的学习者;(4)远程课程不适合没有经验的学生或新生及不能自导、阅读能力差或没有先前的远程课程经历的学习者;(5)通过因特网交互多媒体技术传递的远程课程其最大优势就是课程以24小时/天,7天/周向学生全方位开放。17该研究的缺憾是:(1)没有从学生的经历去了解远程课程的适应性;(2)远程课件是以Videotape手段为主,而不是以Internet为主;(3)调查对象多为西方老师,不包含任何亚洲或中国的老师或网络教育的辅助人员。

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对影响远程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环境是学生是否适应远程学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对两所澳大利亚大学远程学生的调查)。其中独立性受来自环境(学生的状况和得到的社会支持)、动机(学生出于就业需要、个人内在需要、对学术追求、对经济的考虑)、时间(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可用来一次持续学习的时间、是否有地安排学习时间)、分离(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分离、缺少支持的感觉、学生自我选择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环境受来自物理环境(学生学习时可用的空间、学生所需要的独处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设施、学生的经济限制)、学习准备(查阅学习指导手册、收集材料、制定学习时间表)、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18

另外,还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

用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抽象的适应性的程度

艾什比认为:“一种行为方式是适应的,它就能使基本变量保持在生理学的限制之内。”19他试图将抽象的适应性转化成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的程度。这一点对通过学生学业的稳定性作为测量其学习适应性的一个子项是有上的支持的。

通过学习风格来研究学习适应性

还有人从学习风格和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thelearningstyleorientationofthelearningenvironmentonlearningoutcomes)间的互动效果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风格匹配研究,得出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不相匹配时则可帮助学习者开发适合环境要求的学习能力,并可通过培训增强学习适应性。20

生物进化与学习适应性

还有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提出根本的适应过程就是进化过程。而“进化的网络包含遗传的学习性向,可描述为(1)最初的条件引导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上。(2)行为的趋势是加强意识到的不同环境间的差异,从而决定改变输入刺激物以促使适应变化的学习。(3)达到所希望的稳态的能力。”21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上述的从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程度及通过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

组织管理与学习适应性

阿尔文·托夫勒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适应性问题并指出:“为临时目的组建的组织将大大地增加。从永久性的形式变成临时性的形式,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对社会高速变革的现实做出的广泛而根本性的适应。”他认为:分散的为各种需要服务的小组织,它们提供服务的前提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静态的能从事生产的工人,而是为了使个人能够适应经常发生的变化。22

第8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

(正文字数:6300字)

【参考文献】

[1]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刘婉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1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7]黄秉刚,《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之探索》,《人民教育》,2002.4;

[8]郑晓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杂货内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2.2;

[9]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

[10]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11]毕作勤刘强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

第9篇:网络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于国家开放大学支持联盟的思考

开放大学建设与“立交桥”的搭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启示

学习支持服务:开放大学的视角

电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蓝海战略规划协调机制

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未来趋势与挑战——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解读

关于教育管理思维的探讨

构建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发展共同体的需求调查

网络学习评价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与创新思维

远程开放教育“导学”探讨—提升学习者元认知能力

“娱教”视角内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究——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

哈佛大学网上公开课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分析

以信息化推动大学的变革发展——美国孟菲斯大学IT治理的个案研究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路在何方?——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会议综述

建设开放大学必须做的几件事

实质性增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价值诉求

基于ICT的远程教育之有效性研究——以上海电视大学为例

网络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心理问题研究

对开放教育学生“惰学”现象的思考

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增强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性——以常州电大学前专业学习网站建设为例

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网络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中教师角色构建及话语策略研究

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课程的教学互动

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学资源有效性探析——以课程辅导答疑库为例

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影视教学的契合

基于网络维力的德育信息资源效能提升研究

运用德育弦论解读“德育为先”理念的本质内涵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落实高校德育为先

论高校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技术支撑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

美国信息素养标准化评价项目及启示

对教育技术学发展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教育公平——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视角

试论开放大学的内涵发展与能力构建

中国远程教育的新使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

对虚拟学习社区的解读

网络学习中的虚拟团队的形成与交互机制解析

远程教育文化比较研究纲要

现象志学的理论与方法——e-learning研究的方法论

E-learning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问题表征的支持系统设计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例

略论网络环境下的法学实践教学——以法律诊所教育为视角

基于网络的高等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利用网格技术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研究

ISO9000在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障碍与对策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个人知识管理有效性设计研究

网络环境下成人学习中期阶段动机维持策略研究

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与学术自觉

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研究

试析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

语言的多媒体组合在远程教育服务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加强电大内涵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动机理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转型期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终身教育理论对我国远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者知识工程模型的研究

远程教育中数字图书馆与学习者界面管理研究

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反思性思维层次评估研究

建构主义下英语CAI教学模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