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护理质量分析精选(九篇)

护理质量分析

第1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分层管理;护理管理;临床;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单位所提供的就医质量和就医环境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医疗单位所提供的护理模式向多元文化发展,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方向转变。护士是接触患者频率最多的医护人员,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及医院形象,因此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有助于帮助患者治疗及提高医院正面形象。护士分层级管理是一种符合现阶段护理工作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全面发挥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力,体现其自身价值,更好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满足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全面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1, 2]。我院自2011年1月开始,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7名护理认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为(29.2±4.1)岁;护龄为6个月~13 年,平均护龄为(3.2±1.1)年;护士为54名,护师为32 名,主管护师为19名;本科护士为37名,大专为53名,中专为27名。选取实施分层管理前与分层管理后我院收治的患者各350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常规管理模式:实施分层管理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由护士长按照护理人员各自的特点、经验以及综合能力安排日常护理工作;依照综合情况为各级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职责,并且严格执行;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需求以及工作量, 各项护理工作安排要按照每位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实施。(2)分层管理模式: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根据每个护士不同的学历、职称、综合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护理人员分成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层、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层、护理组长以及护士长层四个层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职责,在严格遵守其相应职责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并且指导下一层级的工作,辅助上一层级开展工作。

1.3 效果评判[3,4] 根据卫生部《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为指南准制定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同时,设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入院宣教、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服务及时性、耐心程度、健康指导等20 个条目。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落实情况、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健康观念的不断加深,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护理管理者同护理人员面临严峻的挑战。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以及现实状况,为了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分层管理护理模式便孕育而生[5]。研究表明,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P

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不同层级护士组成责任制护理小组共同护理患者,护理岗位设置与护士职称、资历、技能、沟通、协调等能力相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医生及病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根据护理岗位履行不同工作权限、职责与职能,责任明确,组员既分工又合作,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质保量完成。如果护士工作经验、学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在专科培训中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存在不同,而通过分层级管理,可以根据各级护士能力与知识,实施个性化培训方式、内容,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其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方向。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快培养年轻护士,建立专业进阶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对分层管理实施过程管理, 多听取临床一线的意见,广泛调研,采取有效措施留住资深护士在临床一线发挥作用,不断完善分层、考核、分配指标。结合护理工作的性质,在充分考虑人力成本的基础上探索,使护士工作达到最大的效益。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及时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岗位职责和工作方法,使各级护士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人人参与质量管理,避免人浮于事,确保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相匹配。

分层管理模式应用至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安全、护理管理质量等;在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推广至的临床护理工作中[6]。

参考文献:

[1] 成守珍, 王晓丹, 谢凤兰, 等. 分成次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11(11): 5-7.

[2] 陈昌锋, 胡传峰, 吴宪.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果分析报告[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5(1): 36-38.

[3] 刘红.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管理研究, 2011, 25(6): 1561-1565.

[4] 王东禹, 李佳慧, 姜楠. 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14):65-68.

第2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质量管理;改进;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指的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规律和过程,对护理质量要素进行计划、协调、组织以及控制,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能够达到患者的要求[1]。相关的研究认为,护理服务的质量能够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产生直接影响,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2,3]。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骨干所具备的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开始,我院将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应用在了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将护理质量满意度作为观察组。收集我院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共73例,其中,男2例,女71例;年龄在19岁~40岁,平均年龄为(28.2±3.1)岁。其中有34例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下,有32例从事护理工作5~10年,7例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73例护理人员当中有68例为初级职称,5例为中级职称。文化程度:11名护理人员为本科毕业,其余62例护理人员为大专毕业。

护理质量管理督导任职资格:从事护理工作时间高于10年,护理管理经验高于5年,具有优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方法 具体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措施如下:

1.2.1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定期举行培训,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护理质量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对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检查和考核,从而增加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1.2.2重视基础护理的管理和督导 制定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实施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或随机的工作质量检查,从而保证护理管理的质量。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及时找出管理和督导实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经统计总结后进行归纳,以书面形式上交督导办公室。

1.2.3防范护理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 通过会议讨论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由护理人员和督导管理者共同商讨这些问题或缺陷出现的原因,同时制定改善措施,并及时实施,防范护理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

1.2.4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的措施制定 督导管理者定期对高危、频发以及潜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如果在排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应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整改,同时协助护士长不断完善和健全交接班等相关制度,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针对性修订,从而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并规范相关的管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了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内容,由本院自制,各项满分均为100分,由随机抽取的患者和主治医师进行匿名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字2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3讨论

护理质量不但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影响医院的公众形象,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4]。本研究结果证实,应用后的基础护理、压疮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和沟通、文件书写、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均

另一方面,护理质量管理督导能够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因为在督导中应用了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实现了监控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而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和会议讨论,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6]。更重要的是,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加强了对一线临床的直接管理,并充分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督导,能够夯实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中的能动性,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松茂.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11(31):266-267.

[2]白煜峡,杨松兰,郭璇,等.护理质量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4(15):62-64.

[3]田梓蓉,李越,赵美燕,等.护理质量台账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36(02):251-253.

[4]吴莉萍.督导组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08):8-10.

第3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抽取某医学院护理本科生105人(男31名,女74名),对比分析不同性别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评分及其影响的因素。结果 护理本科生女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得分略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学习压力度、专业满意度、就业前景、家庭摩擦或与他人冲突和食欲状况与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有关。结论 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中等,专业满意度、学习压力、经济状况、就业前景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生存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护理本科生在未来医学领域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只有具备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学业,为将来从事护理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解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状况,本次对某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广西某医学院在校三年级护理本科生,以班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为95.5%。

    2.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qolbref)[1,2],为了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原表中“您对自己的性生活满意吗?”改为“您对有无异性朋友或追求异性朋友对您学习生活的影响”,其余基本不变。另自行编制了《大学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其设计28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每周休息、运动和学习时间(可能与生理领域有关),自信度、失恋、学习和经济压力、家庭变故(可能与心理领域有关),与师生关系、与他人冲突(社会领域),以及性别、专业、居住和学习条件(可能与环境领域有关)等[3]。

    (2)调查的质量控制 

在实施调查之前,由调查者做现场动员,以增加学生的合作程度,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然后发放调查表,被抽查学生按调查表的内容逐条如实回答,当场收回。在整理资料时,当发现某问卷有10条的资料缺失时,该问卷便作废。

    (3)whoqolbref量表计分方法 

whoqolbref量表4个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以4得到。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不同性别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比较 

某校护理本科生男生与女生的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女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得分略高于男生,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不同性别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略)

    2.护理与临床本科生[4]

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某校护理本科生在心理、社会领域得分低于临床本科生,其中心理领域得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社会领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不同专业本科生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略)

   

3.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各领域与有关因素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学习压力度、专业满意度,就业前景,家庭摩擦或与他人冲突和食欲状况与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有关(p≤0.05或0.01)。见表3。表3  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各领域与有关因素的相关分析(略)注:p≤0.05 ,p≤0.01

讨 论   

生存质量也称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自然而然对自己的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好的生存质量可以使人们充满激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为了解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状况,本次随机抽样调查某医学院105名护理本科生。发现该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生存质量属于中等水平。护理本科生女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得分均高于男生,但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女生在各领域得分相对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学习护理专业的适应性比男生较强有关;在与该校临床本科生比较时,心理领域的得分较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这可能与护理本科生就业压力、专业满意度、就业压力、自信度等因素有关。护理专业由于受传统习俗和社会的偏见,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以传统观念看待护士职业,认为护理工作很简单,只不过是打打针、发发药而已,这些低期望值的评价常使对为来充满憧憬的护生产生困惑与动摇,以至丧失信心[5]。在这种理想与现实冲突下,护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加之现在社会上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就业压力也不小,更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而医生在人们心目中向来是救死扶伤的能人,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人物,得到公众的支持与认可,从而拥有更好的心态。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与经济状况、就业前景、学习的压力和家庭摩擦等与生存质量的四个领域多数量显著相关,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5]。需要注意的是,本调查将2005级护理本科生与2003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的对比,只是一个粗略比较,由于护理本科生与临床医学本科生在学制(分别为4和5年)上的不同,其年龄段、在校的时间段、距离毕业的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使对比的结果产生一定误差。但通过调查,我们仍可以肯定,该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感受学习压力大的比例为68.2%,就业前景压力大为60.5%,家庭摩擦对学习生活有影响的为66.8%,经济压力大的为58.4%, 说明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生存质量有影响,这些因素状态不好的学生,各领域得分越低,其生存质量越差。如何有效排除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生存质量,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去完成学业,迎接未来的挑战,是高校教师思想辅导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郑良生,田辉成,谢诺增.医学生生存质量评估[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22-129.

[2]张作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67-74.

[3]董晓梅,王声湧,池桂波,等.广州市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5-226.

[4]陆贤杰,周 敏.马筱岸,等.民族医学院大学生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3):355-356.

第4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59-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给予患者人性化管理和关怀至关重要。而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1]。笔者现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分析汇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科手术室内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80例,女性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管理细节化、优质化,现将具体实施方法汇报如下:

1.2.1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强化细节化护理管理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达到细节化护理。将优质服务变为持久性工作,将个体自发行为变为全体自觉行为[2]。自订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人员管理规定》、《规范化服务流程》等,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实施动态护理质量监测,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量和质控的基础,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护理管理,护理部为总体控制,科室之间相关监控,护士之间相互监督,使护理服务理念始终连续有效的监控之中。

1.2.2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措施

1.2.2.1术前护理手术前进行细节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手术能否按计划顺利进行并成功结束。术前巡回护士要到病房进行患者巡防工作,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前的各种检查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手术室的相应护理计化。

1.2.2.2术中护理①洗手护士的细节护理工作: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为医生提供无菌手术器械,迅速的配合医生保障手术有序进行。时刻保持手术野以及器械托盘的无菌和整洁干燥。手术过程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医生的需要,做到迅速、正确地传递所需要的器械物品,及时将用过的器械收回,并将血迹擦拭,时刻保持物品功能状态,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时清点敷料的数目和观察器械的完整性;术中切下病理组织应妥善保管好。手术结束时,协助手术医生擦净切口及引流管周围的血迹,进行包扎伤口。②巡回护士的细节护理工作:巡回护士主要检查手术间内各种药品,物品以及设备是否齐备且处于完好状态;按预定时间正确接进手术病人;协助安置麻醉和手术,并与洗手护士在手术前与手术后详细清点、登记手术台上敷料、器械等数目[3]。防止将器械或敷料遗留在体腔或组织内。随时注意手术台一切情况,监督所有人员进行无菌操作等。③术后护理:巡回护士在术后次日针对患者进行回访,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恢复情况,讲解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3考核标准由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一项为手术期间两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明显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细节化、优质化的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对医生手术的成功进行、对病人生命安危来讲,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可以用100-1=0来进行比喻。作为一位医疗工作从事者,工作能力与方法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手术室的各项工作中,虽然医生是病人的守护神,但是护士是这位守护神的哨兵。病人将自己的生命都完全的交到了医生和护士的手里。如果护士在手术中没能细致的配合医生的进行手术,未做到细节护理,在手术中为患者造成了很小的损害,那么无论医生的手术进行得多顺利,也算不上手术的成功。因此,手术室细节化、优质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3(8):281.

第5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理文件;终末质量;对策

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在医疗与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是医疗护理活动行为的记录,是医疗护理活动重要的法律依据[1]。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的32500余份护理文件的终末质量检查中发现,护理文件的记录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类叙述,并提出相应的纠偏措施、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1 终末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问题分析

1.1体温单记录的问题 体温单上日期书写错误;大于39℃的体温无降温符号;体温漏划,备注栏内却无相应的去向记载;出院、死亡等应在体温单相应格内用印章进行标识记录,部分文件标识不清楚、占格不正确,时间与医生医嘱不一致;漏记出入量数据;漏写1次/w的体重、血压的测量记录。

1.2医嘱单记录的问题 医嘱单记录错误:药物过敏试验,医嘱未开皮试结果,护士执行给药医嘱;给药时间早于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时间;漏开护理常规、护理级别、饮食现象;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间隔过长;有的医嘱在出院、转科、死亡医嘱之后,未开补录医嘱。医嘱单质量体现医嘱护士审核的准确性和执行医嘱时间的合理性。

1.3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存在的问题 重症护理记录单楣栏漏写患者诊断;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记录的内容与医生记录内容不符;记录内容没有完全体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的科学程序,有的记录措施不当或不全,欠结果观察,不能反映危重患者病情演变的连续性和护理效果评价时效性;宣教的内容没有体现个体化,类同的疾病宣教内容雷同,缺少前后连贯的个体差异及针对性;应付书写;个别处体现理论基础不扎实,如主诉的内容书写不符合主诉的要求;个别处欠缺记录,患者存在特殊检查及治疗,但护理人员无记录。

1.4打印排序发现缺陷 未及时更换打印墨粉导致打印不清;文件表面有污迹;排序不规范;不完整缺少部分文件。

2 原因分析、对策及效果

2.1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群体中,低年资护理人员问题多于年资较高的人员;从工作量来看,同一部门工作量大的时候问题多于工作量小的时候;科室领导有调动时,在熟悉工作的一段时间内,记录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多;新换岗或新上岗的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多;同一科室无固定人员书写与管理的较有固定人员书写与管理的出现的问题相对多。上述几种情况表明,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欠缺、管理上的欠缺、工作环节衔接不当、缺少认真的工作态度等都是造成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的根本原因[2]。检查中发现,护理文件书写错误在纠正一段时间后,有时有反复的现象。

2.2对策 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如下纠偏措施: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存在的问题,对于可追溯性修改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对于部分书写问题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纠偏到位;与护理部、护士长、相关科室领导及时沟通解决书写中存在的标准问题,使全体护理人员对标准质量达成共识,执行标准与各级质量检查顺畅;对于书写较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对于书写存在的问题定期书写总结,护理部在护士长例会上予以指出,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辅以针对性地检查,加强整改力度。护理部组织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讲座培训,示范护理文件展览。由于以上纠偏措施的实施,使我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确有提高,大部分书写中的问题已得到纠正,如书写漏项问题大大减少,绝大部分护理人员书写文件字迹清晰,问题大量减少,目前无1例因护理文件书写问题造成医患纠纷的现象。

2.3效果 由于医疗体制、个体差异、职业素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尚存在影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诸多因素,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特定条件下问题整改后的反复,这也要求护理人员仍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杜绝问题。

3 小结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于不胜任其特定本职工作的人员,要换岗处理;强化教育与行政措施相结合,做好各级护理人员的各种岗前培训工作,激励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在可能的条件下,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满足岗位要求;加强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特别是各级护理人员的质控作用,建立科室内层次质控系统,使质量保证环环相扣;提倡护理工作无缝连接,无论是护士与护理管理人员在确保熟悉岗位工作、达到岗位要求或岗位责任有充分保证的前提下上岗工作;医护工作密切配合,互补漏点。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少质量缺陷,强化质检监控可以提高终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 医患沟通;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099-02

促进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观念,建立医患之间良好的诚实互信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1]。在认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和各类医患沟通知识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符合本科实际的《医患沟通服务规范》、《医患沟通制度》、《科室投诉体系》;医疗组积极结合临床实际,制订出各类沟通规范,并从各种细节入手,制订了班与班之间、医护之间、医患之间、护士之间、科与科之间、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流程和沟通内容。促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各种沟通技巧和交流用语,确保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认真履行职责[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3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60例,女140例;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2.5±3.7)岁。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无意识模糊、精神疾病;均意识清楚,思维感受正常,能正确表达自身感受,愿意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

自拟护患沟通调查表,在医院护理部和相关科室护士长的协助下,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表,一人一卷,护理部协助统一收回。发放调查表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8.33%,其中有5份因填写错误及回收遗漏视为无效表。

2 结果

调查结果发现,280例患者认为有必要与护士交谈,15例患者认为只需与医生交谈或者没有必要与护士交谈。见表1。

3 改进护患沟通措施

3.1 增强沟通意识

通过沟通活动的深入进行,各科室积极开展医患沟通、医护沟通和科与科之间的沟通,工作人员的主动沟通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中,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自觉通过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等方式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帮助患者解疑释惑,并积极推出了各类方便患者的便民举措[3]。如各病房纷纷配置了装有针、线、衣扣、纸、笔、信封等物品的服务箱,方便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需要;药械科结合药房工作人员和接药护士之间就发药、接药等环节主动组织人员进行了广泛讨论,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总务科主动深入各科室进行沟通,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作,为各临床科室搞好服务。

3.2 提高沟通技能

通过沟通活动开展,各科室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沟通技巧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在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的沟通技能考核中,成绩都比较理想;在各科进行的医患沟通满意调查中,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均表示满意。开展医患沟通活动,熟练掌握各种沟通技巧和服务技能,倡导文明用语及规范各项服务流程,做好从入院诊断、治疗到出院全过程各种沟通行为的落实,使医患沟通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确保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融洽。

3.3 建立监控系统

医院实行管理责任制,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护理部每季度对患者进行意见调查,检查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每月下科室进行护理制度、职责及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提问,并与奖金挂钩,加大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同时不定时到全院各科室开早会,督促护理规章制度和重视患者护理的落实情况;每月定时和不定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监督护士长的病房管理、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和夜查房情况,加强夜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使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检查分析,防患于未然[4]。

3.4 规范护理过程管理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分析护理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制订了《防范意外事件的护理预案》,如护理安全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压疮防治管理、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等12种应急预案。要求护理人员如遇有输血、输液反应或发生纠纷时,应保留和封存实物,及时进行记录、汇报。

4 讨论

工作以质量为核心,形成了“全科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推行缺陷化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坚持门诊首诊负责、病区三级查房制度;院感、病案质控小组等组织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强化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促进医疗和病历质量的提高,全科护理质量指标达到指标考核标准。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一切服务以患者满意为标准,规范医疗制度[5]。如入院诊治流程、手术患者手术流程、住院总制度、开展医患、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等。定期征求患者的意见,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在检查、诊疗过程中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维护了患者的权益,赢得了患者的信赖[6]。

在推进实施阶段,各科均把转变服务观念,落实沟通制度作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为,纷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沟通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家树立了改变第一印象是良好沟通开端的意识,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整齐着装、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热情回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产生信赖感,给患者留下良好形象。针对患者比较关心的药效等问题重点进行了沟通解释,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加明白所用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赖。开展医患沟通满意度自查,认真倾听患者、家属意见和建议,并积极进行整改,确保了患者满意度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2]陈田林,陈勇飞,钟双喜.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2):59-60.

[3]占建华.从举证责任倒置谈护士的自律行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0-352.

[4]许慧清.和谐护患关系的若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8.

[5]张伟勤.从行为理论谈新时期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308-1309.

[6]杨爱军,焦俊花.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22-23.

[7]刘蔚娅.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68-170.

第7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47-02

为落实医疗护理服务科学发展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对医院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改革和提高[1]。ICU收治的病人大多为病情危重或者具有潜在生命危险,这使得ICU具有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仪器设备复杂等特点[2],需要临床护士要具备应急思考能力和娴熟的临床技能等,此外,病人因自知自身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甚至绝望的心理,这同时需要临床护士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帮助他们消除各种消极思想,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科学的护理管理办法、高效的护理技巧是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的关键[3]。为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达到“一切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要求,该院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对临床护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实施成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并与常规临场护理模式进行了平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ICU病房收治的72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5.7±7.2)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3±6.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长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成组责任制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①成立责任制小组:任命护士长为总组长,总组长负责将ICU病房所有临床护士平均分成4个责任小组,并根据临床能力以及个人素养选出4名小组长。小组长及各组成员施行12 h轮岗制,确保病房24 h负责制。②各岗位具体职责:总组长负责分配给护士个人分管的病人、安排护士值班表、每日例行检查各小组负责病区的护理情况、每月评估各小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等。各小组长负责配合总组长进行每日例行检查工作、帮助和指导所在责任小组的护士处理临床疑难及复杂的护理工作,及时与责任小组负责病区的病人进行沟通,了解护理情况和满意度并汇报给总组长。各责任小组护士负责责任病区病人的护理工作,配合临床大夫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膳食。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③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评价:定时对各责任小组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病房管理、病房护理、表格书写、护理安全;病人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水平、仪表仪容、病房环境、应急水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成组责任制护理后,临床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在实施成组责任制护理后在服务态度、护理水平、仪表仪容、病房环境、应急水平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病房的病人多具有:病情急、严重和潜在生命危险等特点。因此,ICU病房首先要求临床护士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技巧。此外,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和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也必不可少。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多缺乏责任心,患者对护士也常会有陌生和恐惧的感觉[4],临床的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均较低。

第8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监控

众所周知,供应室是医院向所有临床提供各种无菌器械、用品,控制感染的重要部门。为了加强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的安全,适应医院文明建设的要求,我院应该从自我内部管理控制和外部控制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监督的基础是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供应室有自己特殊规定的建设布局,同时避免交叉感染,供应室的布局应该合理。供应室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布局,流程顺畅,分工明确,将清洁物品与已经污染的物品严格分开,且拥有专门处理污染物的通道,派有运输无菌物品的专车。

此外,供应室的消毒设施应该配备齐全。确保仪器清洁与安全,例如,配有最先进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纯化水供应装置以及空气净化器等大型必须设备,并且在无菌物品的传输过程中配有专门的负责人员,随时监控供应室的湿度与温度,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我院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配备齐全。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部要求通过专业化的考试,并且定期进行操作考核,时刻警惕操作人员熟练操作技能,确保护理的安全。

2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监控的支柱是建立和完善自我监控体系。

成立由护士长和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的护理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管小组,更直接更有效的管理供应室的工作,其中护士长担任监督员,护理人员担任质控组长[3],每周,组长可以固定选取组中一员,跟随监控其工作状况,指出工作不足,要求其及时改正,对该月的工作作出详细分析,讲评检查结果,并做完整记录,制定出一条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操作程序,检查标准和整改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管理体制,每月向各科室、抽查病房发放调查表来收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意见,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医用器械的清洁程度,进行无菌操作的严格程度,供应室工作流程是否合理,污染物的处理是否达标以及人员对于改进目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最后,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供应科应专门成立培训小组,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该培训小组由护士长、质控组长和岗位组长组成[4],定期对护士进行专科理论、应用技能的培训,保证其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保养技巧,了解与供应室相关的微生物理论,熟练热力消毒的做法。培训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一般包括集中上课,单个培训和模拟演练的三种方式,该资料需要建档存档,加以保管,使该培训正规化,体系化,最大发挥作用。

必要时可以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竞争作用优胜劣汰,严格记录考核内容,给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分发高薪和奖励,给出现工作失误的员工进行警告处理,分发低薪或扣除工资,对于根本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采取解聘措施,一次来真正发挥考核机制的作用,给员工不断提供动力,增加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监管的重要之处是规范工作的流程。

医院使用产生的污染物有标准的处理流程,包括分类回收,清洗包装、杀菌存放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都要做到细心操作严密监控,每一个流程都应科学执行,保证顺畅[5],在这一方面,我院已出台标准规定,细致之处包括清洗剂的使用量,清洗过程的浸泡时间,洗手和物品包装的规范化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有准可循,都要做到完整记录。

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与时俱进,适时作出调整,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核定标准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程序等各方面。

4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监控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定期宣传法律,增强人员的法制观念,督促其认真规范的完成工作,从而按照标准认真执行工作流程,把安全隐患降到最小。

5总结

供应室对于医院和病患都是重要的,是不容出错的,本文通过对我院供应室的管理实际研究探讨,总结了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要求和要点,就如何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从自身内部和外部监控等多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方法,如能严格执行,落到实处,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规范化和正规化。

参考文献:

[1]何学文.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监控方法的详细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143.

[2]王海珍.在新形式下提高供应室护士素质的要求[J].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2,22(3):612.

[3]王志明.基层医院供应室集中处理质量监控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31.

第9篇:护理质量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 施工问题 发展对策

Abstract: the ro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way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and particularity of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is requires us to introduce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highway. Perfect specification for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regulations, examination system,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new products, promotion. From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heigh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highway.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桥涵等构造物多、公路设施比较齐全,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它们一般构成国家公路网主骨架,是国家公路交通运输主动脉。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养护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养护方式,同时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及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施完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使高速公路养护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由于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与一般公路有很大不同,其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5)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1.3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

二、公路养护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道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路养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使我国现有公路技术档案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不全、错漏甚至缺失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较低,不利于我们对公路管养工作分析。

(2)我国的公路管理仍为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检测评价方法。

(3)养护管理的经营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单位存在只重视重建,不重养的错误观念,养护部门要充分发挥养护实力,强化公路的日常养护。

(4)养护设备落后,先进技术普及度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公路的良性建设,大型化、多功能类型的养护机械设备是首选工具,这既可以减少财政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也符合环保理念。

(5)养护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6)养护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个别养护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统一着装:在作业区外乱堆乱放机具、材料和杂物:施工作业车辆标志不全,交通标志设置不规范,没有及时更换、补充受损和缺失的交通标志;施工封闭现场存在着交通标志不全、锥简摆放的距离偏大以及交通标志丢失、损坏、倾倒没有及时的补充和更换、对养护作业现场和过往车辆安全形成威胁。

三、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分析

公路养护是为了保持公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防止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应首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在养护体制管理上整体规划,优选队伍,确保公路施工质量。严把质量关,确保公路养护质量上台阶。其次,加强对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再次,加强养护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水平与加速设备机械化进程。机械化的养护是公路未来化发展的方向,它是保证公路功能的关键。第四,养护技术专业性,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第五,严格工作制度,健全养护机制、建立建全公路技术档案,要进一步从完善养护措施、健全管理体系,确保公路运营更加安全、管理更加有效、养护更加科学。第六,重视公路的养护检查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必须重视公路的养护检查。每月至少要有一次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公路外表可见的病害和缺陷,为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第七是建立公路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编制公路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网上的重点公路的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管养队伍,配置足够的检测、养护、维修机械设备,建立公路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有需要的可实施实时监控,提高公路管理的技术含量。最后,要聘请专业实践知识强的高素质公路养护人员,加强对公路管理人员的养护知识培训。此外,还要全面调查相关部门人员的职业知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知识储备,进行因材施教,保证公路养护工作各个环节的专业性。

3.2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高速公路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确了解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及时安排道路养护维修。

2.发现和弥补因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设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高速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3. 减少并杜绝因道路和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和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因此引发的不必要的各类事故。

4.预防道路和各类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出现的道路病害、设施损坏,延长道路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五、养护机械发展的策略

5.1 随着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大车流量、大载重量和高速行驶在成为当代公路交通明显特征的同时,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要求: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现代公路要求养护作业快速、安全、优质、低耗,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完善的服务功能。 社会文明的进步也要求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因而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5.2随着养护工程的需求,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随之对养护机械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我国的公路工程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断地发展国产的养护机械的生产,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配套率和装备率。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公路工程的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是公路管理部门经营企业目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国从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根据我国建立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满足公路工程的使用公益性,我们有必要遵循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策略,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适合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不断向前推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