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新经济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新经济发展理念

第1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2.经济效益观念。现代企业作为一个白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取得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其最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理财人员必须牢固建立经济效益观念、在筹资、投资以及资本运营的过程中都要讲究“投人产出比”在日常的理财管理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

3.信息价值观念。在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要求理财人员关注信息的及时收集与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须知。信息价值与收益成正比。与信息成本及其质量风险成反比。

4.智力价值观念。新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源为条件的。为此。理财人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资产价值观。将智力价值置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在新经济条件下就是一种智力化管理。管理出效益,已是人们的共识;高水平的管理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超额价值。

5.货币时间价值观念。今天的1元钱同明天的1元钱是不等值的,现代企业理财人员必须树立货币有时间价值的观念。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点其价值量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差额主要是资金利息和机会成本(丧失的潜在投资收益)形成的:现实中看似有利可图的项目在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问题后变成了赔本生意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理财人员必须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

6.财务风险观念。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有蒙受财务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如何有效地防范或控制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是理财人员必须明确的。理财人员在日常理财工作中,应重视对各种可能带来风险因素的把握,加强财务监管和内部牵制尽可能回避或降低财务风险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也应看到风险是可以防范的。低风险往往对应的是低回报,取得高报酬就得冒更大的风险、这是理财中的辩证法。如何在风险与报酬之间取得最佳切合点。是新时期理财人员肩负的重任,也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7.环境价值观念。新经济要求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到资源有效配置,环境和生态的优化与平衡。理财人员要善于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公共关系。努力做到:对外,加强与财政,税务、银行、物价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以便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支持;对内,协调财务部门与公司内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第2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共有58个党(总)支部,其中有32个农村党总支部,8个社区党支部,3个企事业党支部,3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0个学校党支部,2个老干支部。共有党员1485名,其中女党员390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69名,36岁以至45岁党员352名,46至54岁党员331名,55岁至59岁党员258名,60岁以上党员275名,高中以上653名,初中文化程度以上832名。

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党委重视,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首要前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我们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党委全年工作的始终。

1、坚持专题例会。我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准确把握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党委作出的各项决策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坚持调查研究。以镇党群办干部为主,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常年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组,坚持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和各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调查研究,做到吃透一线情况,了解基层动态,时刻关注和掌握基层支部在做什么、想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

3、坚持科学规划。坚持每年年初结合县委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基层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现状,制定出切合城关实际、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如《城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城关镇2003—2007年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等。

4、坚持明确责任。始终坚持镇党委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组工干部是具体责任人,各党支部书记是包抓责任人。要求支部书记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所担负的责任,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刻拿在手上,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之上,常抓不懈。

——组织整建,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

镇党委始终围绕“五个好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分类施治,整体推进”的基层班子整建工作原则和“后进抓整顿,中间抓争创、先进上水平”以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工作思路,加大对“软、弱、涣、散”和工作平庸,思想陈旧的班子整建,不断提升基层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1、“两推一选”抓整建。针对两委班子不健全的村,按照“两推一选”,严格程序进行整建。在对新庄村进行整建时,整建工作队在走访该村全体党员的同时,又走访了该村181户群众,占该村总户数的95%,做到了充分听取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并按程序推选出了群众和党员共同拥护和信赖的村党支部一班人。

2、“选强、用能”抓整建。针对个别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平庸,碌碌无为的班子,采取换庸人、选强人、用能人的原则进行整建。八里店村、龙东村、太平村原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村上各项事业发展没有起色,多年来走的是“平稳过渡”政策。班子调整后,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在办实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撤并、互补”抓整建。针对村情复杂、矛盾多、长期不稳定的村,采取“撤并、互补、协调”的办法进行整建。我们针对肖李、西刘两村多年来紧靠西郊水库,发展优势转化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这两村支部合并为一个支部。这一举措为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在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大力实施合村并村工作,并本着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稳定的原则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合并一个”、不搞一刀切的工作思路,将原41个党支部合并为32个党(总)支部,将41个村合并为31个村,净减少干部职数63人。

4、“协调关系”抓整建。针对两委干部关系严重不协调的村,采取让“下台”干部顺心卸任的办法,反复做好被调整干部的思想工作。寇家村支部书记调整后,老书记思想想不通,有怨言,镇党委书记亲自登门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其积极配合新的支部班子工作。

5、以“强”带“弱”抓整建。针对遗留问题多、矛盾沉积时间长的十里铺村党支部,我们采取“结对子”、以强带弱的办法,把经济条件好的东渠岸村党支部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带动该村支部化解矛盾、理清村级经济发展思路。

6、“深入群众”抓整建。针对党员构成复杂的南关村,我们组建了四个工作队,通过走访党员、群众,提名推荐,顺利产生了群众满意的党支部人选,加强了党支部对村上各项工作的领导,使南关村的社会大局稳定,修路、打井等为民办事实得以顺利实施。

——教育培训,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力举措

基层组织建设搞的好不好,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解放人的思想问题,才能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教育培训就是用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武装基层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基层干部,用实用科技技能充实基层干部,从而提高增强基层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1、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为了培养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农村基层班子,镇党委制定了《村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党员学习日”及镇村两级党校,并严格党员活动日和“”制度,结合农村党员实际,采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部门负责,分类培训”的办法,将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纳新、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纳入到培训考核当中,镇党委定期予以检查、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我们还先后举办“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干部”演讲赛及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专题培训会13场次,有力的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2、因人制定培训内容。针对干部现状,我们坚持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和深化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教育内容,因人施教。针对农村干部文化低,接受能力差,思想不够解放的特点,我们将学习重点放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用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力争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使他们都能在短期的培训内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3、多种形式搞好培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分期、分层次、分类别实施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与办实事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群众增收相结合。在开展多样培训形式的同时,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镇内组建一批“有说、有学、有看”的优秀党员干部,我们把养殖专业户周钰同志、种植大户廖运喜、副食品加工专业户闫三群等人请到田间地头,请到镇、村党校,请他们现身说法,以传施教,并利用各种有效的载体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

近几年来,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多渠道、多形势、多层次对全镇农村基层干部进行轮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技带头人,先后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75户,党员科技示范基地5个,在全镇形成了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健全制度,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工作制度无疑是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

1、创新两委班子兼职制度。为了建立高效、精简的基层班子,我们大力推广提倡村两委班子成员兼职的做法。一是提倡把党支部班子成员按程序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并通过选举兼任村委会主任。目前,我镇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共有3人,支部成员兼任村委会成员的共45人;二是提倡支部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三是提倡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在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后再通过党内选举、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四是提倡村委会成员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党支部成员。通过推广、提倡、实施两委班子成员兼职,目前我镇基本上做到没有专职支部委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将党的力量影响并强化对村委会的领导,维护了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另一方面,通过交叉兼职,也把干部职数真正降了下来,实实在在的减轻了农民群众的负担,避免了工作推诿,体现了精简、效能。目前,我镇村两会班子平均职数均没有超过4人。

2、建立村务公开制度。镇党委坚持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提高支部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各村支部严格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在村务公开工作中,严格做到把好“四关”即公开形式关、公开时间关、公开程序关、公开内容关。特别是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公开好,把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公开好,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公开好。镇党委规定每年6月、12月份为公示日,特别是107道、园区征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一项,公开一项。

3、建立两委关系协调发展制度。侧重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教育、引导工作,始终明确村党支部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地位,正确处理党支部领导与村委会民主决策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同时,为了健全两委关系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相继建立了《两委会月工作例会制度》、《重大事项两委会集体决策制度》、《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审批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理顺两委关系、规范两委关系。目前,全镇各村两委班子都能做到“勤沟通、多协商、讲团结、谋发展”,一种“大事讲民主,小事讲风格”的两委会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

4、建立党员纳新发展经常化制度。我们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和考察。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把每个月第一个周周四定为“积极分子培训日”,对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有关知识培训,并给他们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接受考验的机会。同时大力推行和实施党员发展票决制、公示制,广泛听取党内外同志的反映和评价,全面真实地了解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表现。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及时将先进分子发展纳新到基层组织队伍中。几年来,先后培养积极分子190名,发展党员165名。

5、完善党务管理制度。为了把基层支部进一步引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良性发展轨道,我们还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每月召开支部书记工作例会,汇报当月工作要点,安排下月工作任务、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和方法;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规定每月5日为全镇党员活动日,包片领导、镇党群干部参加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开展各类组织生活。同时,我们还相继建立健全了支部书记召集、主持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村级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制度及村务、政务公开制度、党员干部帮扶制度和各村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给每村派驻一名镇机关党员干部作为该村的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帮助村党支部搞好各项党建工作。

二、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工作覆盖面广不广,工作成效大不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强不强,都要以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检验。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得到加强和发展。

1、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近看来,我们按照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对全镇所辖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对两个新经济组织建立了党支部,全镇党组织设置的覆盖面逐步拓宽,在组织设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努力做到“两有”、“两要”,即有党员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就要有上级党委管理;有党员有组织就要开展活动,就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2、加大对双管党支部的管理。为了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理顺双管党支部的关系。2004年我们对十个教育党支部进行了整建,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重新选举产生新的支部班子,推动了教育党建的发展,并撤销了城关国税市场支部,重新理顺了城关供销社党支部、新庄精神病医院党支部的管理关系,便于对两个支部的管理。

3、延伸和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我们大胆对社区在建立组织载体、转变领导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2003年我们按照县城居民居住情况,对各居委会管辖进行了重新划分,又新成立了两个居委人,并对支部班子进行了改选,先后投资20000多元对各支部办公场所进行了布置。2005年通过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各社区产生了第一届居民委员会。去年,以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职能,明确了目标要求,逐步建成以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4、开展“双示范、双培养”活动。近年来我们坚持在把农业经济能人培养发展为党员的基础上,注意发挥这些人的先进作用,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同时,我们还注意教育引导现有党员队伍中的“有技术、董经营、思路活、点子多、致富快”的优秀党员人才,发挥模范作用,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先后建立了解李挂面、大李香油、寇家瓶子瓶盖、五四大枣、西关东葡萄5个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和周钰养猪、穆润奶牛养殖、闫三群副食加工等75个示范户,先后将23名党员培养成为经济能手,为21名经济能人培养成为积极分子。

5、积极实施“党务工作十公开”。(即公开党委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情况,公开班子运行机制和制度,公开班子绩效的失误,公开党员履行义务的行使权利情况;公开学员培养、教育、发展和转正过程,公开党卷收缴管理情况、公开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公开党内奖惩情况、公开班子运行效果、公开问题整改情况)和党员十领先(即领先学习理论科技、领先宣传、执行政策法规、领先发展经济引导群众致富、领先完成工作任务、领先帮扶弱势群体、领先推广科学技术、领先排解矛盾纠纷、领先监组织事务、领先维护党员权利、领先履行党员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活动,将镇党委、人大、政府全体领导的相片、姓名、主管、分管工作及联系电话,张贴在政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向群众“庄严承诺、阳光执政”,接受群众监督。

6、认真开展“1、2、3、4”工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围绕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力争使各支部班子“强”起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的目的。在各支部积极开展了1、2、3、4工程,“1”即开展一个大讨论(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2”即搞好两个主题实践活动,即开展“三热爱三争当”活动:热爱党,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热爱群众,争当人民好公仆,爱岗位,争当先进工作者;开展“树”党员先进形象主题活动;党员身份亮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服务百姓干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3”即“抓住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围绕领导班子建设,重点解决领导干部跨越发展意识不强、宗旨意识淡化、工作创造性不够、率先垂范的作用弱化等问题;围绕党员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党员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组织纪律性差、党员意识和先进性意识淡化等问题;围绕镇域经济发展,重点解决思想解放不够、机遇意识不强、职能转变缓慢、工作干劲不足等问题。“4”即实现“四大”突破:班子功能大增强、党员素质大提高、干部作风大转变、各项工作大发展。并在企业支部、教育支部、社区支部分别开展“立足岗位培训比奉献”、“让党旗飘扬在三尺讲台上”、“争创红旗社区”等主题活动。又在全镇范围内举办了一场“相聚在党旗下”文艺演出,把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增强了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紧迫性,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通过先进性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7、以党建推动四大特色产业区发展。2003年新一届党委领导按照“围绕党建抓农业、围绕农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调整”的指导方针,利用半个月时间对全镇党建及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开创出了一条以党建促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两年来各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核心作用,积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走“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先后成立了大枣、葡萄等3个“支部+协会”组织,逐步形成了东片以解李挂职面、大李香油、寇家玻璃制品等5个村为主的专业加工区;西片以新立、西至西刘村清河沿岸的15个村的杂果产业区以及城区周边的南关、龙中等8个村的畜牧产业区,全镇广大群众积极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区”先后实现奶牛存栏2100头,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杂果面积达到2000亩。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全镇农民人无度纯收入较五年前增加935元。

8、党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通过“以人为本”的党建工作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的各项工作的发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协议45个,合同引进资金4.5亿元,实现到位资金1.28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福建亲亲、上海客都、寇家郭氏玻璃制品、西安大地植化、晶众家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镇,我镇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实现任务翻番,连续三年在全县获得“招商引资先进集体”一等奖。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围绕“一城五园”建设,先后为“一城五园”建设完成了近3000亩土地的征用工作,确保了“杭州娃哈哈”、河南“白象”、交大康桥、中瑞家具、西安大地植化、金瑞企业、米旗食品、昌鑫钢铁、硫酸钾肥、迪瑞泵业等32家企业顺利入驻园区。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说过:“没有城关镇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有*‘一城五园’建设的今天”。在全镇上下的艰辛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我们一举完成了107关中环线城关段全长14公里、征用土地699.8亩、拆迁房屋138户24608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有力地保证了这一惠及全省民生的重点项目顺利建设施工。为群众办实事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们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和“上级争取一部分,镇上补助一部分,村上筹措一部分”的办法,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想尽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10.3万元。打机井42眼,修复机井30眼,衬砌“U”型渠18500米,铺设暗管13700米,修复抽水站12座,改善灌溉面积12000多亩,兴建了3个大规模综合农贸市场,使全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几年来累计发放救济面粉10余万斤,救济款35万元,为328户715名贫困人口办理了城市低保,连续5年举行大规模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使得“亲民、爱民”的党委形象不断得以巩固。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少数支部班子思想观念陈旧、自满自足,在发展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不强。二是部分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核心力发挥不够。三是个别基层支部班子大局意识不强,对我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认识不清,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地域主义严重。四是现任村支部班子成员中年龄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贫乏。

对策和措施

全面提升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一批战斗力强、感召力强的支部班子,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提高农村基层支部的战斗力作为一项基础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一大批旗帜支部。

一、做好选人用人,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坚持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真正把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年龄轻、素质高、董经营、善管理,像寇家村朱清发、新立村闫三群、西关西村黄建民一样的干部,充实到基层支部班子中来,充实到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发展村域经济。

二、加强学习培养,提高基层干部自身能力。重点开展农村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领导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自身建设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深对党的知识和理解。认真组织实施好“双培养”工程,形成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体。

第3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合作;理念

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均是围绕“竞争”来进行探讨研究,但是却忽略了在竞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另一理念“合作”。“竞争”与“合作”作为经济学中的理念,在经济学的课文增添了很多经典案例。现如今社会的发展迅速,随着经济体的改变,笔者大胆的预测:“合作”理念将成为新经济学的主导,从而影响经济学的重大改革。

市场经济即是市场在进行资源分配中期基本型作用的经济,从我国改革开放来看,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搞市场经济,客观上肯定了“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肯定“竞争”的同时,“竞争”自身并不能代表这个市场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劳动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是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的发生,必须采用“合作”来维持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绝对的“竞争”与“合作”,更多的采用以“竞争”为基础上的“合作”。所以,经济学有以“竞争”为主导转向“合作”是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一、“合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哲学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这重要的指导作用。“合作”型经济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新型经济发展现象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交流日益密切,伴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条件的不断完善,“合作”将在“全球化”和“一体化”进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有利于误会的降低,在全球化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各国家之间交流的摩擦,达到“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发展,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使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得到深化和发展。

“合作”经济学切实符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而合作经济学恰好符合这一经济理念,在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数学发展,在经济学中的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传统的经济学已经沦为数学的“奴隶”,数学中经济学中发展应用的程度越高越复杂,在实际市场操盘时把经济学看成数字的无限演算,如此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推算,必然导致经济学走进误区。因此经济学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到来,经济学过多的注重数字带来的客观性,往往忽略了以“人”为主题的社会,合作经济学注重在竞争带来的效益的同时坚持人性化管理理论。所以合作必将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主流。

二、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背景奠定了合作经济学的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主义的国家中,由于经济的影响往往决定了国家帝王的更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例如:道家主张“无为”思想即使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法家的“严刑峻法”主张,可以说成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及哲学启蒙思想等等。

在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在以往的发展是以“竞争”为主流,如今提出“合作”经济学,并不能说明竞争经济学是错误的。作为竞争经济学本身来讲其最为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竞争,揭示了竞争市场,并指导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另一面合作在传统经济学中一直被忽略。而早在中国文化中,如:“无为”、“兼爱”、“非攻”、“以和为贵”等思想都带有“合作”的气息,这些古典思想必将作为合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为创建“合作”经济学提供良好的文化发育土壤。

三、合作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依然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研究

1.合作经济学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力的交往

生产力的交往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交往;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对话。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负责的,他不仅包含客观技术与条件的改进,还包含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都是有众多生产力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新型经济学中,人们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流水线,只有一起劳动,互相协作、取长补短,才可以确保生产安全无误的进行。整体化的经济需要“合作”来进行优化,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

2.实践型生产关系

实践的生产关系有社会性生产关系和技术性生产关系两种。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技术性生产与社会性生产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结合起来,使生产和技术有效的互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讲,社会性生产关系主要体现了生产价值,因此生产关系对物质生产关系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物质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所以我们更要重视物质生产关系的“合作”实现。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传统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竞争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必然转向合作经济。中国发展新兴经济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传统文化将为合作经济学提供基本方法论。其经济崛起已经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希望我国抓住机遇,使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贾根良 美国学派:指导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学说[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第4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一、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立足××市情,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发展模式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切实做到不仅要经济增长,还要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讲求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秦巴生物多样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其逐步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生物资源南北兼有,极为丰富,林业资源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为西部第二,是阻挡风沙南下和西南酸雨北上的重要屏障,被专家称为调节西部空气、气候的重要“肺叶”。××是陕西乃至西北的水资源富集区,水资源总量219.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因此,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迫切需要。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现实要求。××有“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略勉宁被誉为“中国的乌拉尔”,生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近年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为突破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但工业发展既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更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绿色产业、烟酒食品等产业。通过整合资源,优选扶持耗能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关联度强的产业化龙头项目,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特别是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其成为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二、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产业集聚区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等领域。结合××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突出“循环”和“集聚”两大主题,以产业链为主线,以资源的高效、集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飞地经济为途径,促进工业集中布局,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资源节约利用,废弃物循环回收,污染物低排放。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油气石化、有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产业,“一个中心、一个辐射区”的产业布局,整合提升现有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六基地一中心”,即:以航空、数控机床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钢铁、锌冶炼为主体的冶金有色产业基地,以二氧化硅、石膏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石化产业基地,以“猪、药、茶、菜”为特色的有机农业基地,以生态和两汉三国文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旅游创新中心,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使集聚区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片、企业发展的平台和工业经济强势发展的“航空母舰”。

(一)围绕产业集聚和循环,做强装备制造业。结合× ×装备制造业现状和产业基础,整合××航空工业园、褒河机械工业园区、铺镇工业园区,以汉航集团、陕飞公司、汉川机床等骨干龙头企业为重点,围绕航空、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航空配套零部件研制、精密数控机床、专用刀工用具制造、精密工具仪表及输变电器加工等产品研发,建设我国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坚持循环发展理念,积极引导企业改革传统工艺,构建产品研发、生产循环产业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适当加工处理作为原料,返回到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废物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清洁生产,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循环系统。当前,要围绕骨干企业的协作配套,在园区内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孵化区,提供可租赁的标准化厂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环保处理条件,实施技术研发鼓励政策,引导和扶持小企业集聚发展,迅速壮大装备制造业规模。

(二)树立资源节约型理念,打造冶金建材产业基地。依托勉略宁及周边丰富的矿产资源,整合现有企业和园区,以高新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升级为主线,采用“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统合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与生态化。在勉县设立现代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钢铁冶炼和锌材料加式产业,以矿产资源和有色冶金深加工为主,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改善工艺流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实现资源低消耗和废弃物零排放,建成陕南最大的钢铁冶炼和材料加工产业基地。具体以汉钢、略钢和八一锌业为重点,围绕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矿石―铁(锌)精粉―烧结矿―铁(锌)―钢―机械加工业”生产链和“矿石―铁(锌)精粉―烧结矿―铁(锌)渣―钢渣―矿渣超微粉”、“焦炉煤气—焦油—精笨”或“焦炉煤气—硫铵—磷铵”的废物代谢链,实施好500万吨钢资源整合、30万吨锌冶炼等扩能技改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大力发展线材、板材及特种钢,扩大电解锌及锌合金冶炼规模,打造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能量、物质循环利用,构建冶金有色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依托五郎工业园区,以硅产业研发、生产为核心,发展“硅矿单选—硅合金—硅微粉­—多晶硅—单晶硅”的产业链,逐步建设有机硅及光伏产品生产线。围绕镇巴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勘探和开发步伐,用全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打造陕南油气化工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快石膏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新型建材生产线,辅以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生产,提升资源及其衍生品利用水平。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有机食品示范市。依托××的环境资源优势和有机农业发展基础,以现有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度加工为主线,建设以畜禽、茶叶、柑桔为主的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三个六”(60万亩高产密植茶园、60万亩柑桔、年出栏600万头生猪),“四个优”(汉米、汉菜、汉油、汉药)农业主导产业,把××由全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变为集农业商品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生态农业发展上,通过 “畜-沼-粮”、 “畜-沼-蚯蚓(蝇蛆)-畜(渔)”等循环,尽可能控制或避免对现有耕地、水域等农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现农业系统资源的闭路循环。在绿色产业发展上,强力推进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60万亩优质柑桔和年出栏600万头生猪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汉药、汉菜、汉米、汉油”等“汉”字特色品牌,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生态环境监测,加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认证保护力度,壮大产业基地。在培育龙头企业上,大力发展生物发酵肉制品、干燥肉制品,茶叶提取物、饮料开发,西洋参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项目,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打造循环经济型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的生态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秦岭巴山生态优越,自然田园风光独特。我们将按照“资源高效率利用、景区保护性开发、产品生态性设计和游客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长青华阳景区、黎坪景区、定军山三国文化景区、张良庙紫柏山景区和红寺湖、南湖、兴元湖、南沙湖等重点精品旅游景区,以旅游聚集人气,烘托商气,带动产业。以关中、成都、武汉等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为重点,强化旅游宣传与整体营销,加强川陕旅游区域协作,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使××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中心城区“双百”战略,进一步拉大骨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成为“一江两岸”会客厅、“两汉三国”魅力城、宜居休闲温馨地,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和配送中心、大型商贸服务中心、批发贸易中心和旅游商品市场,主动承接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武汉都市经济圈三大经济区辐射,大力发展一批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开发和培育金融服务、休闲旅游、健身娱乐、社会化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全力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

(五)着眼于区域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维护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和保护汉江水源水质为重点,下功夫引进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规划、评估、监测技术等,初步构建起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民生态文化普及和环境监管能力等五大环境支撑体系,形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型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最佳人居环境。推行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逐步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转化水平;加快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扩大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规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电、改路步伐,加大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力度,蓄养水源,改善、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实施蓝天、碧水和绿色生态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政策、机制、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尽快完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统筹安排节能、节水、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坚持在规划指导下,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在生态企业建设上,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抓手,鼓励企业研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实施一批低耗能、低排放、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内部循环为主的循环经济微观基础。坚决关停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分析每个园区现有企业的能源、水和原料利用状况,积极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降低和减少企业排放和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生态社会建设上,运用生态理念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挖掘全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立起不同层次之间的循环链接。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上游企业生产的废弃物就是下游企业的原料,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生态环境最佳。在生活领域,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回收利用。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生产和生活之间建立连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

(二)依靠科技,加快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针对重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和产品深加工,加强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转化技术研究,使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废弃物的排放最少化,组织市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积极争取省级科研支持,借脑借智,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引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型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开发生产再循环型产品,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生态转型。

(三)完善政策,整合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提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加大外调原材料的资源税征收力度,从而促进资源的本地化深加工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速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气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5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在主持这次学习会时,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在“问题倒逼”中形成牢牢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战略和根本举措,形成协同发力的总体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新的回答,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学说系统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与学术话语体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突出体现在“术语的革命”的形成及其影响上。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发展来说,新发展理念凸显了“术语的革命”的深刻意蕴。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成就时曾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十分看重《资本论》中“术语的革命”的科学价值。1868年1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后不久,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就谈到《资本论》中的“三个崭新的因素”,这就是:“(1)过去的一切经济学一开始就把表现为地租、利润、利息等固定形式的剩余价值特殊部分当做已知的东西来加以研究,与此相反,我首先讲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所有这一切都还没有区别开来,可以说还处于融合状态中。(2)经济学家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本身,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理解的现象。实际上,对问题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3)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这三个“崭新的因素”,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术语的革命”。

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作为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显著标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观点、根本方法和基本立场的表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中,原创性的“术语的革命”,如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等,也有更多的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如交换价值、货币、资本等,是对当时政治经济学流行的术语的扬弃。

对“术语的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有过类似的说法。他认为,“科学革命就是科学家据以观察世界的概念网络的变更”,“接受新范式,常常需要重新定义相应的科学”,“界定正当问题、概念和解释的标准一旦发生变化,整个学科都会随之变化”。在《必要的张力》中,库恩认可,他所说的“科学革命”,指的就是“某系科学术语发生意义变革的事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同样集中体现于“术语的革命”上。在渐次成熟的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中,形成了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富和共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小康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等属于原创性的“术语的革命”,还有更多的属于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这些自然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崭新的因素”,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话语和学术范式的显著标识。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中原创性的“术语的革命”,正确辨明政治经济学中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标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发展来说,最显著的就在于学术话语权上的“术语的革命”。五大发展理念,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中心线索。同时,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方面构成的新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根本方法和基本立场的表达,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

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显著标识

对于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成就,如何作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阐释,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内涵,也成为增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是以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变化为根据,从“术语的革命”上展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成就。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等观点,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的核心思想,凸显了马克思提出的“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论断,以及“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思想的当代意义,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创新理论的新境界。协调发展理念,强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协调中拓展发展空间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也真正成为人与自然“调节”发展的“自觉”过程思想,以及对《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部类和部门之间平衡发展理论的新的运用,是对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新的阐释,是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地区协调、城乡协调、产业协调等方面发展思想的集中概括,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视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突出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系列观点,这些是对世纪之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凝练,也是对恩格斯关于我们“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思想的新的遵循,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方向。开放发展理念,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的开放新格局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的新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升华;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建共享相统一,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等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理论视野的重要拓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纲领和决胜攻略的核心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的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的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发展的显著标识。

新发展理念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务实提升

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发展实践的理论和学说的提炼和总结,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

新发展理念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首先在于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全过程的重大课题的科学解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是在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新的回答中,凸显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蕴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以“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一些朴实的话语和坚定的信心,从思想理念和政治意识上阐明了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怎样持续稳定发展的深刻内涵。邓小平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看作是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否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理念及其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实基础。

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向21世纪的进程中,江泽民继承和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基础紧密地联系起来。进入新世纪,“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得到多方面的丰富。胡锦涛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在党的十八大,胡锦涛对新世纪以来发展理念概述时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出了多方面的新阐释。提出,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靠人民,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概括和凝练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理念,赋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以更为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赋予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意蕴。

新发展理念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还凸显于“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上。“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对新发展理念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刻论述。他认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就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之“固然”和“所以然”。认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理念成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成为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的主导线索和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话语体系。

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内涵。新发展理念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和示范例证。

第6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发展理念;理论飞跃

从建国到建党95周年,我国经济发展走过了67年的发展历程。在这67年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面对的经济建设环境和任务各不相同,提出的经济发展理念也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到2015年10月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实现了四次重大飞跃,在经济发展理念的演变中国民经济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四次重大演变,阐释我国经济发展理念转变带来的重要意义,定会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给予有益启发。

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一次飞跃

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社会局面,由于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当时经济建设需要一切从头开始。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1],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这个总的建设理念指导下,从十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个关系”。“十大关系”中有一半的关系都在分析当时经济建设问题,“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条、第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2]。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开始迅速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但后来由于的发生,我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主持经济工作,开始对中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做法大刀阔斧地调整和改革。在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树立了新的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时代,彻底纠正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理念,实现了发展重心的转移。在此基础上,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对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作了深刻论述,认为社会主义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才能坚决支持和拥护走社会主义道路。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一重大转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首先,经济理念的提出和转变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社会形态里,社会生产力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把发展生产力放在中心位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其次,这一次转变也启发我们经济发展理念的演变要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我国经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抛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而闭关自守。最后,这一次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演变也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很难避免各种错误的出现,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也要总结国内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二、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二次飞跃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肯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语境下着重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所遇到的矛盾的根本方法。这一理念强调要坚持和深化改革,要抓住发展机遇,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第二次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的启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不能只看到经济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这一发展理念辩证回答了经济发展中发展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要从战略高度看清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要看到物质文明的重要性,又要看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越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会越好,经济发展的成果越多,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这一发展理念极大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野和空间,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也反映了我国社会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三次飞跃

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著名论断,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三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启示。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不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而是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之后,顺应国内外形势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征而提出来的重大经济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突出了发展要坚持新的方法论,必须做到全面、协调、科学,要做到统筹兼顾,更加彰显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因此,这一发展理念对我国当代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从这一发展理念中,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相互适应,要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提出具体的经济发展理念,这一点须臾不能偏离和忘记。其二,这一重大经济发展理念告诉我们经济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法论,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关系和矛盾。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整体效益,而不是只看到“快”而忽视“好”,将经济发展理念更新为“又好又快”,“好”字当先,改变了过去“又快又好”的经济理念,给我们今天经济发展实践以重大启发。因此,第三次经济发展理念的更新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经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才能无往而不胜。

四、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第四次飞跃

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到“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召开之后,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解决现阶段改革发展的所有问题,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把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再一次升华,全面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我们要实现的发展必须是“五位一体”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启示。创新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万众创新创业的新局面。协调是指经济发展要和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处理好相互联系,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绿色是经济发展方式方法的重大突破,必须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是指经济发展不能限于国内,要在世界大局中把握中国发展脉络,实现与国外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共享是指发展成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用,要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五大发展理念是今后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针,它使我们对经济发展理念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到“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发展理念的四次重大演变,总结这四次发展理念的重大飞跃及其启示,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第7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国家发展;理念;价值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26-02

正确的发展理念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国家进步的先决条件,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是国家发展的价值定位和路径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来讲,发展理念的先进程度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发展理念的正确与否,决定国家发展的成败得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种发展矛盾和风险已经充分显现,如何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稳固已有的发展优势,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党和国家提出能够打破发展瓶颈和障碍的先进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各种问题的最新指导思想。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每个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创新发展,再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的大量且低成本投入换取的,这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经济社会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而突破这一瓶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类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要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始终坚持创新实践。创新发展,就是要求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境和矛盾,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创新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二)协调发展,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

社会有机体是由多元主体构成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统一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整体与部分、全局与个别的平衡,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协调发展,追求的是辩证发展、整体发展和系统发展,使社会经济主体自身利益在发展中实现平衡,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唯有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参与主体的共识。现阶段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相关要求,协调好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注重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并进,形成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支撑发展的新局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三)绿色发展,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发展方式虽然创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奇迹,却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的部分区域表现的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要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绿色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在各个层面落到实处。

(四)开放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在全球化浪潮持续发酵、全球治理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发展已成为各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稳固已有发展成果,在现有的发展成就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持续深化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求认清世界各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坚持互惠互利的发展战略,发展高水平的外向型经济。就是要求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3]

(五) 共享发展,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更多的强调了效率优先,对公平的兼顾在很多层面没有落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阶层人群差距持续加大等发展不协调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发展宗旨,达到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协调平衡发展,使得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特征

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指导思想,内涵丰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紧密,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联系紧密、体系完整的有机整体

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首先是各具内涵、各有侧重的自成体系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根本保障。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更好的进行发展创新的基本支撑,五大发展理念又共同统一于发展这一基本范畴之下。

(二)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提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其首先是作为理论呈现的。同时,五大发展理念是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普遍问题提出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其立足点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发展问题,其出发点是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具有强烈的实践性。[4]可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鲜明特征。

(三)五大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都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是消除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主要手段,而共享发展更是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五大发展理念有机的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之下。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普遍规律的再一次探索与深化,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大发展理念从诸多方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内涵,充实了发展内容,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了发展重点,明确了发展目的,强化了发展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升华”。[5]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总结与深化

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对我国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是对世界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走势的理性思考。[6]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提炼升华,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

(三)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结合,是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未来发展行动的思想灵魂”[7]。“深刻认识和把握五大l展理念的实质和内涵,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五大发展理念是从我国和世界各国多年发展经验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全新的发展指导思想,切合我国实际、符合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是我国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谷亚光,谷牧青.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创新、理论 内涵与贯彻重点[J].经济问题,2016,(3).

[2]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 育,2016,(6).

[3]程恩富.论新常态下的五大发展理念[J].南京财经大 学学报,2016,(1).

[4][5]朱宗友,张继龙.国内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16,(3).

[6]管永前.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新篇章[J].晋中学院学报,2015,(12).

第8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济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还有利于促进企I保持良好的优势和地位,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高效整合原有的资源,还有利于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投入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帮助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使企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合理分配与整合资源的过程,企业资源获得优化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使得企业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经济发展。

.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已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外部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只有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才更有利于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才更有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明确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就会由于缺乏目标而决策失误。然而,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将企业经济管理看做企业综合管理的一个很小分支,对于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综合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理念,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优势和地位

2.管理制度比较落后,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只是注重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具体实施时却不重视管理制度的落实,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监督和控制欠缺,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企业只有快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才素养,才能够在面对市场风险与危机时,能够坦然轻松应对,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然而,在企业管理进程中,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不到位。目前,为防止企业资金浪费或流失,一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内部控制时,都是采取财务审计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权利等因素的限制,财务审计这种管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企业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容易造成内部管理缺乏、管理人才缺失、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1.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

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充分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能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管理理念创新,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领路人,一定要创新管理理念。只有领导者在思想上具备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企业的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创新管理理念,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活力。二是管理理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逐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切记不能急功近利,要保证贯彻创新理念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还要注重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就是要提高其思想意识,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使其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能够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以创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企业领导者竞争意识弱、缺乏创新理念,是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先创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才能够唤起其创新意识,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去深化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思维模式,改变经济管理的既定看法,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2.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调整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特点,对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模式,压缩管理机构,建立横向组织结构。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宽。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信息传达,减少领导者的工作强度,也有利于提高反馈效率,实现信息传达、反馈的快捷化,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减少成本浪费。二是建立一些临时的组织机构,以有效增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使企业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如果遇到一些出现频率较低、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临时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约束强的缺点。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经济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高校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在内部制定一些具有约束性的条例,还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内部控制创新,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要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还要努力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以便于能够快速的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非常关键,内部控制创新,对于强化企业监督与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控制,经济管理与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让企业领导者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经济活动,提升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效能,使企业的发展轨迹不偏离,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支撑。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另外,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能够让企业发展具有可控制性,让企业拥有充分的动力,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人才,以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素|。人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还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在促进其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第9篇:新经济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 经济法理念;历史发展;成就;不足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09.04.18

这是一个值人深省的学术研究推进过程,理念作为法律最上位的思想,在中国经济法律的制定及经济法学的探索中,却是最晚进行主题式析解的对象。很长一段时间里,理念研究的“空场”并非研究水平的问题,而是由于经济法比其它法律部门承受了太多的拒绝与斫伤,以至于学者们将智慧更多地凝结于确证经济法的存在与独立。尽管这些时期也存在与理念同质却没有冠之以理念标题的探析,但最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基本体质是先天不足的;在后天的发展中,又遭致司法界撤庭改制的抑压,使经济法面临命运吊诡的危机。然而,恰是这些不足与挫折,成为经济法学者们深刻自省和迅速成长的动力,决不选择离开,而是更加执著地进入,经济法理念探知的领域里现在是生机一片。下文将对中国经济法的“理念”研究进行集中的整理和爬梳,作为一次学术历程的通览,也作为经济法发展中一长串脚印的记录。

一、 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经济法理念研究雏形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行前,经济法和民法学界就经济法的对象、体系、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旨在确立经济立法的发展方向,即是采用部门经济法调整体制还是民法和行政法的综合法律调整体制,“纵横经济法学说”、“纵向经济法学说”、“综合经济法学说”和“经济行政法学说”

前述学说详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梁慧星、王利明所著之《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一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几种观点。虽然它们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认识并不完整且有偏差,但皆关注到国家的纵向管理性手段介入经济关系,在中国经济法学的起步阶段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讨论和学说都没有触及经济法的理念问题。

譬如当时被中国学界广为接受的“纵横经济法学说”亦只论及经济法的产生、独立地位、基本原则、主体、法律体系等问题,参见刘文华《“纵横统一说”是经济法的理论基础》,1985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法理论会议材料。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出台结束了激辩已久的经济法、民法关系之争,也推动了经济法学说进一步的反省和修正。此阶段涌现的杨紫烜之“经济管理与协作关系说”、漆多俊之“国家组织协作的经济管理关系说”、谢次昌之“经济管理关系说”等理论是经济法学者们反思的成果,但对于经济法理念的探索还是付诸厥如。

1989年7月学者江山所著的《中国法理念》出版,随着中国第一部法理念学术专著的问世,中国的法学界开始关注理念这样宏观高度的理性构建问题。1991年6月刘瑞复推出《新经济法论》在开篇的第1章“经济法本体论”中谈到:“当我们把经济法当作法的新的扬弃形式加以研究的时候,不能不首先从对经济关系、法观念和法三者交互作用及其演进的分析开始。”循着这样的逻辑线索,经济法是“垄断经济——社会本位法观念——调控法”[1]。此章中我们注意到“法观念”一词的频繁出现,通常而论,法观念是一个容括理念在内各种法律思想意识的总称性概念,由于在该书中由于具化为本位法观念,所以细究其义,应是与法理念通用的狭义所指。1992年,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召开年会,会上许多代表就经济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展开了讨论,这些对经济法应然性规定的有益探索,是学者们追求经济法理念的初始形态。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后,经济法个别学说中也凸显出经济法理念的雏形,尽管这些思想零散见诸于经济法的其他主题性研究,同时也依然没有以理念定名。如李昌麒的需要干预论揭示“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本位思想[2],尽管这些阐释是在论述经济法基本原则时出现的,但却是契合经济法理念本质意义的观念。王保树的“新经济管理关系论”提到:“对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应该从行政性转变为社会公共性[3]。本质特征中“社会公共性”的总结暗合着对经济法精神的探寻。王家福的“经济行政法论”对经济法公法属性的界定虽可诟病,但“它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的描述,及对“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4]的强调却是理念高度的认知。

(二)经济法理念研究初始期

此阶段的学术著论始见“理念”二字,但将经济法理念作为经济法律制度内在精神进行解读的文章很少,李金泽、丁作提的《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是发表于期刊杂志上关于此主题较早期的文章之一,为经济法的独立性饱受疑义时的作品,该文所指的“定位理念”围绕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之特点展开,文章指出:“经济法定位的本体基础”是“多元化、立体化和复杂化的社会经济关系”[5]。这样的理念研究模式在今天的学术界已不再使用,原因在于以社会关系为角度的探析并不是符合理念本义的研究路径,但该探索方式在经济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运用,具有特定历史意义。何文龙的《经济法理念简论》明确解释了经济法理念的定义:“是关于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归纳,是经济法诸项制度的灵魂。”并指出经济法的理念涵盖“本体论”、“本位论”和“价值论”三方面[6]。本体论包括作为经济基础的经济本体和作为国家经济职能的政治本体;“本位论”两分为主体本位和利益本位;价值论中兼纳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社会正义、整体效益和经济自由。该文展呈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理念蕴义:“经济法因立足于国家经济生活而以整体为本位(或称社会本位)”;“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追求和促进公法上的社会正义,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经济法“以牺牲少数人的自由去争取大多数人乃至社会整体的自由”。但文章在经济法理念的内容认识上糅入了经济基础、经济职能、价值等并不类属于理念内涵的概念,这样混杂的表达让人困惑;同时,该学者把经济法作为“国家经济生活为本体的公法”之观点也不足取。

检视此阶段的经济法著作,谈及经济法理念者亦寥寥。1999年出版的《经济法原理》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界定:“所谓经济法理念,一般说来就是关于经济现象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和相关的各种观点学说的理性认识。”该书对经济法理念的直接揭示抓住了理念的本质——一种主观性的理性认识,但其“经济法概念既是经济法理念之源,又是其核心”[7]的表述在今天看来却是不恰当的,它打乱了理念与概念的序位层级。

(三)经济法理念研究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获得加速发展,有大量的文章面世,现捡其要者略述如下:张守文在2000年第5期的《中国法学》上著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简略概括经济法基本理念的含义。2001年1月董延林在《求是学刊》上发表《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理念加以客观审视。程信和、李挚萍于2001年2月在《学术研究》上撰文《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整理出经济法一系列的基本理念。2001年第3期《法商研究》刊载了陈云良的《谨慎干预——经济法的现代新理念》;徐孟洲、谢增毅在《法学家》2001年第5期具文《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修改》。陈运华于2002年3月的《河北法学》上发文《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提出“经济法的理念是建立在“道德人”理念之上的。”2003年有2篇系统全面论述经济法理念的作品,一是史际春、李青山在华东政法学院院报上发表的《论经济法的理念》,另一是昝淑珍于《政治与法律》上所撰的《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该年7月,单飞跃、罗小勇取程序研究角度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经济法程序理念论》一文。2004年《科学经济社会》开卷的第1期登载了吕志祥、辛万鹏的《再论经济法的理念》,2004年第4期《云南社会科学》推出了杨三正的《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2005年是经济法理念文章盛产的一年,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有:《现代法学》中的徐孟洲、谢增毅的《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江帆的《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常健的《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的齐建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的刘映春的《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法学杂志》中的秦守勤的《经济法和谐理念之我见》等。2006年3月,《江汉论坛》刊登吕忠梅、陈虹的《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的拷问之下》,该文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全方位地冲击着法律所奉行的理念,……其中尤以对公平观的扩展和更新最为典型。”《法学》2007年第3期上发表了顾功耘的《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7年第6期的《环球法律评论》登载了江帆的《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许石慧在2007年11月的《理论界》推出《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一文,等等。

这一时期经济法理念的著作也相继出版,主要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单飞跃的《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成涛的《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6月版徐文超的《经济法理念与体系重整研究》与9月版张莉莉的《经济法自由理念研究》,2007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还推出了赵立新的《社会和谐之经济法治理念》。与此同时,关于经济法理念的课题也陆续开展,

如李昌麒主持了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经济法理念研究》(项目编号04FX039),湖南省2000-2001年社科规划课题中有《中国经济法法理观念与价值研究》。经济法理念的研究进入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特色

(一)构建观点的现代化

在就作为经济法律制度及运用之最高原理的经济法理念的探索中,经济法学者们坚持着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精神,这种精神的把握,并不否认对传统理念观的秉承,认定经济法理念的历史性特色,是一种获具时代意识的扬弃。

以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的会议主题为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现代化特色。2001年和2002年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学者们就与现代精神相合经济法理念的内涵、意义提出多种理解,讨论极为热烈。2003年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强调,经济法学研究应当与时代同步,应对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种背景变化,经济法的指导思想、理念和具体制度应增添新的内涵。”同时学者们联系金融、财政、竞争、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对经济法理念作了具体的研究[8]。2004年第十二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涌现出了许多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理念研究成果,具有深度的价值意义。2005年第十三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则将经济法理念放入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命题中加以创新,关于经济法理念的认识愈见走向成熟。具体内容详见《法商研究》2002至2006年每年第1期对第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的综述。

检视经济法理念的学说,许多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新兴观点出现,如“谨慎干预论”、“均衡和谐发展论”、“科学发展观论”,“人本论”,“协调论”等

详见文章第三部分关于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的脚注。,皆力图揭示经济法理念之内在奥义;同时,在学者们的各种著论中,我们也看到了植入当今社会改革中的自由、效益、安全、公平、正义等理念,传统经济法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延传和更新。

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借中国当今日新月异的发展跃入了它现代性特征锤塑的年代,正如常健谈到的:“现代性运动及经济法历史发展进程表明,经济法理念正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性的时代意识、理性化、进步观念与反思精神的法律确认与表现。”[9]现代性要求对理念的探索与时代的中国构成深刻的关联,在此意义上,经济法理念没有终结性质的发现。

(二)探索视角的多元化

考察学者们解析经济法理念的文本展呈,多元的探索视角使得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出一种生动性:

1.观察性视角:这是一种朴素而传统的研究视角,它是经济法学者探索的基本角度,即面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现象,循着观察——提炼——思辨的轨迹,得出言约义丰的结论。

如董延林通过析解经济法现象的合理性、复杂性与变动性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客观的审视[10]。程信和、李挚萍从经济立法宗旨的演化中观察到经济法发展观的变化。

程信和、李挚萍在《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撰文《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指出:如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提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 1996年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颁布的《节约能源法》等提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98年再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及2000年修改重新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徐孟洲、谢增毅则在研究《产品质量法》后指出:“相比国外单纯规定缺陷产品侵权责任的产品责任法,中国的产品质量法在内容上的这种公法和私法的融合,是经济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整手段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国家介入经济生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理念的反映。”[11]

“经济法理念是对经济法现象的各种理性认识。”[12]“是关于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归纳。”[13]对经济法理念的理解提示我们:认识和归纳都是观察的结果,这样的研究视角是与法理念的本意相洽的。

2.比较性视角:比较之目的在于界清混芜,从而承托出研究的重点。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比较视角有两个维向,一是同其他法律部门的比较,二是与经济法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比较。

将经济法的理念与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部门法的理念相较,是经济法通过基础理论的自足而自立之重要表现。对此,学者们作出了不少的努力:如高小勇“站在本位理念的视角比较经济法理念与民法理念、行政法理念的不同”以证明“经济法理念具有独立性。”[14]甘强通过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界清了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分野[15]。

厘清经济法理念与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关系,则裨益于正确深入地理解经济法理念的内涵。基于此视角,昝淑珍指出,经济法理念“不仅高于法律表象,而且高于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与经济法领域中的其它概念如‘经济法观念、经济法目的、经济法思想、经济法理想’等皆有不同。”[16]姜方利则对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的价值、基本原则、宗旨、功能加以辨析[17],以表明理念在法律现象最高、最抽象层面的意义。

3.批判性视角:学术的批判与争榷,是检验已有学说与激发新兴见解的重要方式,经济法学者们进行观点的互评,其意并非图“树起一帜”之位,而是希望通过一种反省式的论辩来帮助经济法良性成长。

站在此视角,学者们有大量批驳的具指,如刘水林“法本位作为法基本理念的‘硬核’,也即最高层次的法理念,经济法的最基本理念为社会本位理念。”[18]之说遭到朱卿、吴志刚的质疑:“法律本位……绝对不能上升到理念高度。”[19]

史际春、李青山否定了经济法学中存在着的一些“欠适当”、“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

史际春、李青山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的文章《新论经济法理念》中指出:由于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社会化和公私融合、官民平等合作的真谛,经济法学中存在着一些欠适当、有些是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为了学科建设和科学,要藉此机会对事不对人地提出。诸如“经济法是公法”、“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法”、“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平等”。姜方利批评了郑汉杰认为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就是经济法的宗旨,就是经济法的主要目的和意图的观点[20]。李长健认为“‘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法学理念变化的结果”的“这一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李长健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的文章《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中指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社会本位”应是“个人本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个人为获其更大、更高、更好、更持续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原则的理想抉择。。武中俐从劳资争议解读了经济法理念方面的失误,直指式的批评更是一针见血。武中俐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的文章《从劳资争议解读经济法理念方面的失误》中指出:经济法原则和理念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效益第一”和“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的缺陷,为劳资争议加剧提供了制度依据,也给经济法的理论制造了混乱。

尽管其中的一些诘责批评也存在偏误和歧解,但各种观点充分的置喙与表现利于问题的辩识,学者间见解的摩擦使得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充盈着活力。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化

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呈现出创新的趋势,不仅利用交叉性学科的探索手段,还有探进内部联系与规律性从而提升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系统论方法。

如刘大洪、岳振宇在《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发表的《论经济法的发展理念——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范式》一文采用就是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尤以跨学科门类的研究表现最为突出:除传统法学思考进路外,经济学、哲学甚而在其他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中甚为罕见的理学研究模式共同丰富着对经济法最高原理的认知。

经济学方法是法学研究最常借鉴的路径,但在上个世纪经济法理念的探索中,适用该方法者很少,对此有学者专门著文张本经济学方法的重要性:“现代经济法的发展,其基本理念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类理论,别是经济学理论的影响。”[21]21世纪里,学者们对经济学方法开始更多的运用,如:陈乃新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对经济法本质进行探求,采用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曹泮天在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时,选择的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3];朱红彦对经济法社会和谐理念的解析,则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24]。

作为万学之学的哲学,其特征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追求真理、考问本质,这样的探索特色也正是经济法理念研究所需的。因此,一些学者们沿循着哲学之路去发现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如:许石慧在阐述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时[25],常健在探讨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26]时,皆采用了现代性的审视方法;刘亚丛和程延军借用哲学中庸思想为经济法确立其价值目标

在2007年8月举行的“13省市自治区法学会第23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上,刘亚丛与程延军提交的论文《经济法基本理念的思考》认为,“经济法要追求一种‘中庸’,不要为短期经济发展目标而走上太过偏激的道路,“中”就是要以全社会中间部分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为保护对象,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整体利益。;王福波解读了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27]王福波在《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一文中认为经济法“社会本位”、“平衡协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蕴涵着儒家思想和学说中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中庸精神以及和谐精神。;陈运华则从哲学的人性论将“道德人”理念作为最基础的理念[28]。

在以上研究方法之外,有学者还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创新,如单飞跃在《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一书“理念论”中进行了经济法的“社会力学分析”:“国家与社会理念力的斗争,即‘自由、效益’理念和‘平等、权威’理念的妥协,产生了经济法部门的‘公平、合作’理念,”[29]并用立体的模式图演示了经济法的惯性力学原理。力学乃物理学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此概念被应用于经济学,有诸如经济均衡的解析,而在经济法学领域,借用力学分析者未有前例,其巧智用心可值嘉许。

三、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一)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成就

1. 经济法理念研究确立了其与时俱进的探索基调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的灵魂,经济法是部门法中时代气息最强的行为规则体系,因此,经济法理念应是中国经济法时代精神的凝炼与升华。学者们若要科学地认知这些时代精神,就必须从空中楼阁式的封闭和隔绝中出来,开展应时性的探索。

纵览现有的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学术成果,“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知识经济”等时代性特色鲜明,除前文两部分列展的佳作外,还有如朱大旗、邱潮斌的《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30],吕志祥、张馨予的《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31],王刚的《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32],肖辉的《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33],刘普生的《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34]等。可以说,此种回应时展的研究方式,在前后代经济法学者们的不懈探索中获得了自己更为坚实的品格,而在这之后,它在指导立法实践的同时更得到了深化。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总结: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从探索起步时局限于继承一般法理念的学说到如今既有学说与新立学说的兼容,已达成了在认识问题上从理念固定论转向时代迁变论的共识,确立了其与时俱进的探索基调。但同时,我们并不认为经济法理念的探索已修成正果,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学者们不停地在经济法思想的深层进行挖掘。

2.经济法理念研究建立了其多音争辩的榷议模式

在经济法理念思想单薄的年代里,有太多关于经济法独立性的诘难,正是这种打击生存式的历史境遇,使得学者们在后来进行的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中意识到:虚空的高调论战是苍白的,惟有回归本体研究,才是真正的成熟。“理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课题,不仅要以沉伏的静研之态,扎实于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而且要进行观点互榷式的摸索,建立同行间学术的良性互动。

借鉴却不简单地趋迎,批判亦非无端的攻讦,经济法理念研究这种多音争辩的榷议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真正可贵的学术旨趣,这正是经济法发展所切实需要的。近年来,学者们的许多理念研究作品就是这种榷议模式下的成果,学者们没有随意趋附某一种观点,而是努力自思,针对相互观点的抨击和否定,使得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在“破”之层面上未显任何怯意,而继后的“立”意更堪激赏。

当然,多音争辩的榷议力度也受到辩论风气的礼数限制。如在质疑同仁之论上,单飞跃的《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书中统以“有学者认为”来契领,如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对有欠适当、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却特地表明“对事不对人”,这些疑义和批判的文字均未见脚注或尾注中学者的名字与观点出处,原因并不能归结为疏漏,乃中国传统学术风气中的“礼貌”使然,但是礼貌有余,却从客观上削弱了学术辩论的严谨性。

3.经济法理念研究开启了其制度指引的转化进程

“各种现念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精神追求,但仅存于精神层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现念融于或转化为现实的制度。”[35]许多学者开始着力于将经济法的理念用于解决中国本土的现实问题,如:李昌麒用整体公平、实质公平、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理念来研究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36];刘映春强调“坚持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消减城乡双轨制下的经济特权”[37];李长健、辛晨运用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可持续发展、公平公正理念来解决“民工荒”问题[38];徐孟洲则两度撰文呼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的经济法体系[39]。在“社会本位”理念下,蒋悟真梳理了经济法的主体制度[40],刘水林探讨了区域经济制度问题[41],赵力对未来中国西部反贫困的制度进行了设计[42],李勇则尝试以该理念来破解信托业监管制度的难题[43]。

针对经济法的具体立法问题,学者们也尝试以经济法理念作为研讨向度,如徐孟洲、徐阳光在2005年全国经济法年会上指出:“中国经济法的理念包含‘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应当在财政转移支付法立法中予以贯彻”;王欣新在2004年第2期的《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具文《论破产立法中的经济法理念》,强调新的破产立法需运用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沈凯、唐松涛于《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建议将经济法以人为本、平衡协调、社会本位的基本理念作为出发点,制定出“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文件”等等。

以上用经济法理念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尝试开启了经济法理念其制度指引的转化进程,这个进程的主题是:随时观照经济法是一国干预其经济的法律秩序图景,决不偏离本土意义在经济法的基础理论舞台上演出“舶来话剧”,亦不脱离实际情况进行超现实幻想。

(二)经济法理念研究的不足

1.成果表现的非多样性

尽管近年来对经济法理念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学术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的迟晚,以至于理论成果表现的数量不足,表现的形式亦很有限:主题式文章近年虽有增加,但专论性著作较少,课题类钻研更是缺乏,指引法律制度的转换成果也不充分,这已成为经济法理念研究无法回避的“硬伤”。对此不足我们首先必须予以解释:经济法部门法地位犹疑的时代,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是经济法是否纳进民法的问题,理念是远离这个中心的抽象论题;当《民法通则》的颁布解决了当时在学界聚讼已久的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纷争后,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经济运行状况,学者们竭力所思的则是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联与区别;市场经济方向确定后,司法改革中启动的“大民事审判”方案又将经济法推入前途未卜的阴霾。没有更多时间投入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也没有更多精力去提淬真正意义的理念内涵,经济法学界疲于应付着一场场变动。

这样的原因解释的确是客观而合理的,但我们同时也要正视问题的另外一面:正是由于对经济法理念等关键课题的忽略,使得经济法贫血于基础研究的自足,弱质之躯何以顶风而立?因此,壮大经济法理念的研究队伍,增加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成果数量和丰富研究形式应成为当前要务。

2.理念总结的非全面性

经济法的理念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科学反映经济法理念的特有属性,为经济法理念做出适当的定义。在此界定问题上学者们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也没有过多激烈的争论:究其因,一是由于法理念是个古老的论题,所以经济法理念的定义研究能吸收相当多的历史养分;二是本来法理念的定义就存在差异,表述的不同并没有从实质上损害对理念内涵的基本把握。尽管没有难度,也没有激争,但在各种定义经济法理念的大段文字中,我们仍然需要一些确定、精炼且更为全面、统一的东西,学界的工作未竟而须继续。

什么是经济法的理念?这是现今总结最为不足的问题。当前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是“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

一元理念论的代表有:史际春、李青山的实质公平正义论(《论经济法的理念》,《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51页);顾功耘的社会整体利益观论(《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学》,2007年第3期,第16-24页);杨三正的人本论(《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22-26页);姜方利的社会本位论(《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第32-34页);马跃进,李彦芳的协调论(《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42-46页)。

二元理念论的代表是平衡协调和社会本位论。持此观点的有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17-123页),还有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84-87页)。

多元理念论包括:程信和、李挚萍关于发展观、效益观、安全观更新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7-75页);吕志祥,张馨予拓展公平、安全、效率理念,增加协调发展理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50-54页);王刚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安全发展理念、快速发展理念和公平发展理念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第70-71页);徐孟洲、徐阳光的“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论(徐孟洲、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若干建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第1期,第80-83页);昝淑珍的社会整体利益、政府有限干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论(《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第90-101页);吕志祥、辛万鹏的自由竞争理念、公平发展理念、经济安全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论(《再论经济法的理念》,《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1期,第89-91页)等等。的局面,这其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厘清经济法理念层次构造的问题,而关注此问题的学者也相当少。

对此,史际春、李青山指出法理念具有层次性,分为最抽象(最基本)的法理念和具体形式的法理念,“公平正义是最高层次的法理念”,“而‘平等’、‘自由’、‘效率’、‘秩序’等则是次于公平正义具体的法理念”。部门法之下的某种或某类制度,也可以有其自身的理念。两位学者的见解提引出经济法理念研究必须直面的一个课题:经济法部门法层级上的理念应是一元还是多元?多元格局中是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的集合体还是诸多平位的理念?部门法下的单行法是否需要自身的理念?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与具体法律制度的结合分析中,没有论及单行法的理念,皆以经济法的理念来指引,那么,单行法的理念该如何提炼?经济法是否还要划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理念?

有学者将经济法的理念细分,具体界划出实体法的理念与程序理念。如单飞跃、罗小勇在2003年第4期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撰文《经济法程序理念论》指出“经济法的程序理念指导经济法程序规则的创建;同时,受制于经济法的实践理念,贯穿并表现出与传统程序法不同的价值趋向,作为其内容的实质平等、保护公益和多元善治理念,都应当通过传统程序规则的修正和补充,来构建和完善其程序制度支撑。”唯有理清这些关键问题,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3.研究界限的非明确性

此问题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划分出经济法理念、原则、概念不同的位阶层次,二是没有界清经济法理念、观念、思想、目的、理想、宗旨、功能等词语的区别。

其具体表现之一为:含混地将前述诸种与经济法理念摄含于一文之中,如周俊鹏在《税务研究》2008年第3期的《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的经济法理念》中谈到“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应遵循的经济法理念”时,指出“经济法的责权利效相统一的原则为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的合理有效提供了根本保障”,将经济法原则与理念混淆在一起。马跃进、李彦芳在《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一文中也没有区分经济法的理念和功能,将“协调理念”与“协调功能”在同一意义上通用。

表现之二为模糊用词、未明其义和一些学者在论及经济法理念内容时出现“价值理念”、“价值目标”混用等同的表述,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其中心实义不明,令人疑惑。譬如李长健在《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的行文中同段里出现“理念”和“价值理念”并用,后文更是将“价值”、“概念”都混同于“理念”;顾功耘在《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含混表达;刘亚丛、程延军在《经济法基本理念的思考》中则混用了“理念”与“价值目标”两词。

该文的介绍见本文二(三)的脚注

长期以来,对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忽略了清除研究界限上大量的含糊其辞,该问题限囿了探索的清晰度与深度,如不及时克服此陈弊,经济法理念的成果意义将被局限。

4.探索路径的非科学性

在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中,很多中、青年学者以一种探索的锐气,运用了一些新的分析方式,但析解的科学性不够。如单飞跃在《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理念论”中对概念“惯性力”的生造,惯性并不是一种力,此提法欠缺科学性;曹明星、霍阳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著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一个矛盾分析的框架》,该文阐释经济法的理念时基本脱离经济法本体的关注,而以推动民法、行政法的独立与来获取经济法的发展,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案难以获得认同。

从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缺乏到现在言必理念的势头,也需要我们深思一些探索的恰当性,比如周吟吟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发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经济法理念及其发展》一文里,将企业文化的本质、评价标准与发展途径与经济法理念相结合,忽略了经济法的理念是法的理念这样根本的东西;再如袁碧华、冯卓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发文《解决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一种新思路——建立积极动态法律防治机制》,该文摘要中提到须“借助经济法理念,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但通篇行文根本没有涉及经济法理念;另外,该文写道:“公法因素介入公司内部治理,这使公司法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而且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也呈现出经济法的属性”,但其上下文对何谓公法因素、如何介入及怎样表明其经济法属性等关键问题也没有合理的阐释。

经济法理念并不是学术时髦的标签,不能在研究中随意标挂、生硬添加,研究路径的选取与方法的适用都要强调科学性,惟有坚持科学性,经济法理念的内在性、宏观性与应然性才能被有效挖掘。

柏拉图在谈到理念时说,理念构成的是有异于显现于外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世界。经济法的理念,构筑的是经济法的模型世界。因此,对理念的关照,是一种具有宏观性的研究方法,它对于摒开经济法一些零星的表面浮碎的现象,避免感性的浅层认知,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大有裨益。回溯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每个探索者都能以一个学人的沉静与下潜姿势,不浮嚣于表面争论,不把玩文字技巧,共同为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建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瑞复.新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27.

[2] 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09- 211.

[3] 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0.

[4] 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讲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17- 18.

[5] 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J].法商研究, 1996,(5):66- 69.

[6]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 35

[7]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2- 83.

[8] 管斌,崔征,康健.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2004,(2):139-140.

[9]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

[10]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7

[11] 徐孟洲、谢增毅.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的修改[J].法学家,2001,(5):60- 65

[12]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 35

[13]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9.

[14] 高小勇.论经济法理念的含义及其独立性[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3- 25

[15]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之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5,(3):129-132.

[16] 昝淑珍.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5):90- 101

[17]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18]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19] 朱卿,吴志刚.新论经济法理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46- 47.

[20]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21] 张守文.新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 57.

[22] 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45- 160.

[23] 曹泮天.论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6):27- 30.

[24] 朱红彦.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6):90- 93.

[25] 许石慧.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J]. 理论界,2007,(11):152- 154.

[26]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 24.

[27] 王福波.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7,(4):88-90.

[28] 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J].河北法学,2002,(3):41- 42.

[29] 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41- 146.

[30] 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17- 123.

[31] 吕志祥、张馨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50-54.

[32] 王刚.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J]政法论丛,2004,(3):70-71.

[33] 肖辉.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党史博采,2008,(3):22-24.

[34] 刘普生.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 .法商研究,1998,(6):20.

[35] 张守文.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57.

[36] 李昌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J].中国法学,2004,(2):83-84.

[37] 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 ,(6):84- 87.

[38] 李长健,辛晨.我国“民工荒”问题的经济法研究[J] .桂海论丛,2007,(7):83-84.

[39] 徐孟洲,谢增毅.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法学,2005(4):122-127;徐孟洲,叶姗.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7,(5):89-95.

[40] 蒋悟真.传承与超越: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以若干经济法律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7,(4):85-86.

[41]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42] 赵力.经济法基本理念对未来中国西部反贫困的制度设计[J].法制与经济,2008,(6):127- 128.

[43] 李勇.论经济法理念在信托业监管中的引入[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424- 428.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Law: Retracing the History of the Studies of the Logos of Economic LawJIN Li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bstract: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