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

第1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一、从视觉文化看雕塑泛化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预言当代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简而言之,商品变成了形象。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商品,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2]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假如说,19世纪文化还是指高雅的少数人的行为,那么,20世纪后半期则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3]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4]这就是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其深刻影响主要是加快了雕塑泛化。

(一)当代雕塑与泛化

在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发展到当代,怎样给它进行概念定位,这的确是件难事。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确定它的艺术范围;二、雕塑材料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艺术媒介;三、雕塑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学科领域。总归一句话,雕塑界面越来越模糊不清——雕塑在不知不觉中泛化了,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远离了雕塑原本的定义。

因此,人们在观赏任何一种视觉对象时,总把具有艺术意味的立体空间实体往雕塑上靠拢,把其称之为雕塑或像雕塑之类的,不再是那种仅在观赏雕塑时才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意识或状态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当代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自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雕塑观念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作品表现的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其最显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全面颠覆了雕塑的传统意识,诺大的传统雕塑领域一夜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谁是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已经并不重要,他们仿佛成了雕塑史家们用放大镜去研究的古董。另一方面,非艺术、反艺术等新思潮翻江倒海,来势迅猛。

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公牛头》等成了人们追逐的理想。时至当代,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铺天盖地,并且仍在推陈出新,花样纷繁。

(2)当代雕塑媒介的多样化。现代雕塑伊始,媒介的革新就是重头戏。雕塑家们始终在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引进新的媒介材料,怎样挖掘新的媒介空间。马蒂斯那种女人体的背影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有突破,但是比起德加给穿真正的裙子,就算不上革新。因此,对于现代雕塑而言,无论是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亦或是复合材料;死的、熟的、生的、鲜的,该用的材料用了,不该用的材料也使上了。尤其当代,诸如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雕塑媒介的革命。再不成,就用脑子“观念”一下,“雕塑作品”就成立了。

(3)当代的雕塑泛化。当代,雕塑的“风光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胎换骨。其突出的表现不仅仅是雕塑走出艺术圈,进入社会;或者是打破展架,走进公共空间。关键之处,在于传统的雕塑价值观念被颠覆,其艺术界线被突破。雕塑泛化的趋势如同文学的泛化一样,在所难免。一方面,雕塑的指向性已经无限宽泛。

美术学院所谓“加、减法”的雕塑教学不过是古典雕塑的繁衍,只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复着同样的样式与标准,在一条固有的生产线上制造。但是,对于当代而言,雕塑已经不是什么“加法”和“减法”的事了。雕塑可以“心想事成”,可以随心所欲,直到自己认为over的时候。另一方面,那些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并占有立体空间的造型或实体,都可以被看成或理解为雕塑。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各地的高迪建筑、那些具有实用功能却又是立体空间造型的公共设施、高耸的广告塔、具有雕塑意味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被看成是雕塑品,或被理解为雕塑,雕塑的形式被扩展了,或者说被泛化了。

(二)视觉文化下的雕塑泛化

雕塑泛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而是一个过程。雕塑泛化的出现应当自雕塑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历程。然而,它的进程是微弱的、段落化的,它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并不完全统一。

但是,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雕塑泛化的速度与范围就强化了。特别是今天——以视觉文化为先导的读图时代,雕塑泛化就更为明显。

(1)视觉文化与雕塑泛化。读图时代奔涌而至,网络、影视、多媒体数字化等艺术独领,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解像”——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即对外观的注意逐渐成为受众的习惯。外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感性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在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文化主导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消失了,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生活化成为文化的主流。现实世界与虚幻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艺术形态之间的交叉与界面的模糊性也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视觉图像的刺激性、瞬间性、即时性、直观性、浅显性,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雕塑,作为视觉文化元素之一,其界面的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视觉文化风潮的巨浪里被泛化是在所难免的事。

(2)审美泛化与雕塑泛化。审美的泛化即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切入点是审美的生活化。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从美容、时装、工艺饰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与设计,从室内、建筑的装潢设计到园林景观、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审美的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至改变了“文学”、“艺术”、“文化”的定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更多的人们以雕塑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审视生活日用品与设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不经意的实物或虚拟体与雕塑相提并论;再一点,那就是生活中的衣食起居等所需的工具设施与设备更具雕塑感,甚至直接就用雕塑结合使用功能而成为生活必备品。

(3)信息数字化与雕塑泛化。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包括数字化通信网络等等技术与设备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信息 数字化技术可以传播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代表各种媒体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虚拟出幻真幻彩的图像现实世界。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客观性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的结合,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无限的数字化世界。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的雕塑空间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对于多数甲方而言,雕塑方案设计没有电脑效果图是不行的,有的还用作图软件 3DMAX 建模,并且贴上不同的材质,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源和不同的环境中观看雕塑的表现效果。至于媒体中虚拟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佳作也不少。

总之,雕塑泛化现象的源泉是出自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蔓延,选择并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视觉文化,当现代艺术的产生到后现代艺术的涌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传媒的高速发展,从纸质媒介向电子、数字媒介转变,这就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引领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直至艺术界面被生活化。另一方面,雕塑泛化的本质是审美观念的泛化,读图时代则是它的促进剂。

二、雕塑泛化与泛雕塑

雕塑审美属性的本质,就是其造型的立体性或空间化,造型媒介的外观化或直观性,造型内涵的凝固性或段落化。因此,雕塑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之处,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属性,凡是不具备这种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雕塑。而雕塑泛化,是指雕塑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雕塑泛化现象可以理解为逆向的两种不同运动过程:一种是“泛化的雕塑”,即雕塑审美属性的扩展,雕塑日益世俗化、生活化。另一种就是“雕塑的泛化”,即雕塑的审美属性被打破,雕塑形式的消亡。

传统雕塑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具有无功利性特征,即雕塑的审美并不寻求现实中的直接利益。

也就是,在雕塑活动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

“泛化的雕塑”,就是直接将雕塑的审美属性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雕塑或类似的品质所充满。在这种审美化的雕塑作品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整个楼体的雕塑化装饰,小到一只张着大嘴的青蛙形象的果皮箱、一双熊猫造型的拖鞋、一个猫咪形状的削笔器等等,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雕塑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因此,“泛化的雕塑”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

“泛化的雕塑”,实际上是雕塑的生活化,他的基本特点就是打破了雕塑的非功利性特征,形式服从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活居住环境、设施及日用品的雕塑化,其目标直指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是雕塑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

“雕塑的泛化”就是解构雕塑的本质属性,它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的前卫艺术运动。其“反美学”的取向就是审美的生活化,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让审美方式转向生活。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延伸艺术的概念,要将原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如何被当作艺术来理解,让艺术越来越靠近生活。他们力图打破艺术的边界,使“非艺术”成为艺术,建立一个逐渐拓展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把艺术引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力图将艺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在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趋向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真的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可以从以“身体”的运动而倡导“身体美学”的行为艺术、走向环境的环境艺术、以生活实用品为创作素材的装置艺术等这些雕塑化的艺术中看出,“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纯粹雕塑意义上的解构,雕塑已经是分解的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当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相比似是而非,是非而似。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可以让人们看到或想到一个仍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雕塑,即既具有雕塑的某种外在形式,又包含某些审美内涵的雕塑;“雕塑的泛化”,则就靠我们去发现或感悟雕塑的精神,而不是雕塑的外在形式了。

上述看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虽然说都是雕塑泛化的过程,以当代审美泛化的状态而言,却是两种逆向的运动过程,它们共同构筑了雕塑泛化的景象。

“泛化的雕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泛化的雕塑”是雕塑形式与功能的拓展,是雕塑艺术走出象牙之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泛化的雕塑”是消费社会条件下,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三、“泛化的雕塑”并没有消解雕塑的审美属性,而是将其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雕塑的泛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雕塑的泛化”是雕塑形式的解构,外观上看,传统雕塑固有的形式逐渐被解构直至被颠覆;其二、“雕塑的泛化”缘起现代艺术,经后现代艺术的推动,形成了许多诸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思潮与流派;其三、“雕塑的泛化”试图将生活与艺术柔和在一体,把雕塑的固有形态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抹平。

从“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特征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过程,互相是无法取代的,泛雕塑这个词也只能代表“泛化的雕塑”,指的是以功利化为先导的生活化、世俗化的雕塑形式,不足以涵盖雕塑泛化这个动态化过程的全部。

因此,从概念上给雕塑泛化过程找出一个新的符号是欠妥帖的。本来,在大众生活中推广雕塑艺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又在雕塑里套一个“泛雕塑”,对于大众而言,犹如雾里看/:请记住我站域名/花,不如沿用传统的符号;对于艺术界而言,雕塑泛化现象是文学艺术泛化的个案,大家心知肚明,何须再戴一定高帽子呢?三、生活雕塑化,雕塑生活化雕塑属于意识形态,雕塑泛化致使雕塑从精神的层面向物质层面推进,从文化的层面向生活的层面融合。因此,无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雕塑生活化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审美化、艺术化。

从视觉的角度,“泛化的雕塑”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承载着雕塑审美的本质属性,其表征主要是生活的雕塑化。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环境景观到室内外空间,从衣纽饰品到首饰项链,无不渗透着雕塑的影子,就连美容护肤的面膜,也是那么充满雕塑之感,通透而立体。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实际上就是生活的雕塑化。生活雕塑化作为当代景观社会的元素走向社会,并进入生活的最深层,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品质立体化、空间化和艺术化,提高的是大众审美的观念。从“雕塑的泛化”表面特征来看,它以抹平艺术与生活界限为理想,打破与颠覆雕塑的固有形制为目标。实验性的尝试着各种媒介形式,挖空心思,试图把艺术与生活柔和起来,竭尽全力地从事着建设一个艺术世界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却是在远离生活的轨迹,并非愿望所及。

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是从物质的层面扩展雕塑的发展道路,“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在开辟着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从精神的层面探寻着人类心灵的艺术念想,抚慰新时代迷茫的精神,开拓未来精神世界的荒原。它以更深层、更隐晦的审美精神,穿透生活,直达心灵。

我认为,雕塑泛化的过程是雕塑艺术阵容的扩展。可能,雕塑泛化致使大众观念中的雕塑面目全非。

第2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公共艺术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艺术概念,在90年代的时候在我国开始欣欣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随之而发展。在许多的公共空间,诸如:市政广场、公园、城市绿地、体育馆、演播剧场、步行街、小区环境等,都涉及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内容体现主要以雕塑设计、壁画、公共设施设计、场景设计等为主,其中雕塑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一城市或者是一区域的文化内涵。如中国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匠师们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石块高低凸凹的天然形态,天然肌理材质,“因材施艺”,恰到好处地把创作思想与自然材质相融合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这组石雕群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气概。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现实材料,材料是雕塑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材料具有诸如轮廓、形态、重心、体量、色泽、肌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中对我们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有发挥创新作用最大的要数材料肌理。对材料肌理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深厚内涵,也可以表达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的人感情。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表现特征

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品通常是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来表现,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丰富的艺术语言是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组合性及其材质本身的形态、色泽、肌理等变化之中的。

(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主题和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无论题材来自于大自然,或是灵感一现,还是因为原始材料而冲动,都必须借用具体的材质来完成方案。尽最大力量运用材质的形态、色泽、肌理等特性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使材质配合形体充分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比如,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为主题的雕塑品《汶川时刻》就是用汉白玉这种材质来体现纪念碑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时,就是肌理与材质的充分考虑,这时,当艺术家看到某种肌理材质时,创作便已经开始了。也许正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感受,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冲动。这种创作的冲动或许就是产生于对某一种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原始材料的深刻感受之中。

当然,各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肌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才组成了我们的万千世界,才有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感观素材,才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例如石材与金属材料是绝对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类的材料之间也都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不同特性都与作品主题有关。所以,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的综合考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主题造型息息相关,其选择正确和运用合理与材料肌理的展示程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质地的性能和材质肌理的美感是在人们生存与艺术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的,因此材质肌理的创新是一历史必然的过程,这过程需要人的智慧来做支撑。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肌理美特性

肌理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形态,是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肌理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没有形体当然就没有肌理。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欣赏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特别是分析其作品肌理的运用,会让人逐渐认识到,肌理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肌理已经可以被称为一种美感形式,或者就直接称为肌理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中的肌理美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一,而且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性与表现作品内涵价值体现的重要依据。肌理自身的美不但能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深化主题。

肌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表面而言的,任何材质的表面都有它自身本质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的存在既是与其它材质的区别,又是认识这种材质的最直接的表象特征。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一般是能触摸到的作品形态构成方式,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由创作者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面创作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外表效果,是有想象力的对所塑对象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创作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关注的一重要构成形式。如铜的肌理和铁的肌理对观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铁给人不易接近的感觉,而铜给人一种亲切的心理感受,尽管它们都同属于金属材质范畴。

谈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更容易使人理解的还是那些看起来随机的偶然的或有意为之的,能够体现塑造和制作过程的“痕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会果断的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表面留下自己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绝非凭空,而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怀着强力的情感创造出来的,正如罗丹所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泥塑的塑痕、金属的焊点等肌理能成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如果单纯的看肌理,更容易把它当作成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有味道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表面形式。这种富于变化的雕塑品痕迹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恰当的使用时,丰富的肌理效果会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激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因为多数情况下观者在欣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时候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形体、空间等传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语言,更多的还有这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有意味”的肌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的运用就是一种有味道的形式,可以引起作者和观者心灵的共鸣和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样也就促使了肌理的不断更新。这种体验就使得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走向大众,更能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人与物的共融。当然,这种设计也就成了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肌理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它作为一种视觉和触觉效果反映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和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透过肌理表象,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作品之外的思想内涵,也能看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审美,会给人心灵的震撼,也能了解和认知到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适当地运用肌理,不仅不会减弱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还能够增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多样融合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创作中,艺术家逐渐领悟到材料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材料肌理的美感形式,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材料肌理也随之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从雕塑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雕塑品材料肌理利用的历史。由此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存在依托于雕塑品材料的存在,所以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形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用来做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而且这种多样性也表现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质肌理是从对材料的不同尝试开始的。与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设计更关注发挥材料本身的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的形态也好,内涵理念也好都离不开具体材料来承载,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探索都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不变的追求主体,特别是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如朱成作品《我以我骨》是用羊头骨来作为作品的主体材料,而非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亲手塑造的形体,创作者让这种天然的生物状态材料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殊材质美来表现其作品内涵,让人有心灵震撼的美。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构成形态还表现在材料肌理的组合运用上。材料的组合运用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形态多样化的体现。如朱成作品《璇玑》像织布机一般的构成形态,作品材料用了现代的不锈钢和铝合金,时代味十足,且看这作品形态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反映出了社会的时代变迁的典型特征,这样也使得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作品和观者达成了一致的交流。

(四)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文化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雕塑品和传统雕塑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本质区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品材料依然保持着造型艺术不变的特性――文化,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对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古代雕塑是用雕塑材料造型来体现古人的礼仪崇拜;而现代雕塑更多的是用材料和形体一起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雕塑中隐含在作品内部、观者只能用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得到的雕塑的“隐形雕塑材料”就是文化,文化在雕塑创作中有雕塑材料的作用。在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上,雕塑作品与一定的文化保持着一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一直是雕塑艺术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现在广泛材料的概念下,新材料和文化共同构成雕塑艺术。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是以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而雕塑家和观者的交流是通过作品本身来实现的,因此这当中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作品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雕塑家和观者的桥梁,进行有序有理的沟通,否则观者看不懂雕塑作品,雕塑家解读不出作品的内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应体现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否则就不成其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了。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具有文化性,是因为雕塑作品的物质载体充满了文化性。雕塑作品材料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选择、成型处理和雕塑家的用心打造,连存放地点也是经过雕塑家的细心考察的,一套完整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自我的整体,从具体的材料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常常都体现了雕塑家在材料和肌理上的加工处理,这一思维劳动既是物质劳动,更是精神劳动。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文化思考的过程,都是有文化意义的。

拿我国来说,以玉石来作雕塑材料应该是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制工具。从商周时期开始,玉被认为是珍贵物品及君子形象的象征,玉制品更成了贵重的礼品和装饰佩件。因此,在我国有了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与世界其它文明不同。正是由于历史文化长期的进程,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石头转化成了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由于玉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上就镶嵌了玉,用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角色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和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关注较多的是材料本身后面的意义。这时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多是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来说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已然成为了能让观念得以传达的最好形式之一,包括能利用到的各种具象和抽象的材料的构成形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运用几乎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手中的思想工具,没有哪一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能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材料肌理。这时候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与观念的传达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主要课题。

虽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不以表面肌理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肌理形式来传达作品的理念,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具有了强烈的针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当某种或某些材料被艺术家选中,用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中时,这种材料本身或者与别的材料就共同成为了一种作品艺术语言,同时也就构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外表艺术特征。在传统雕塑品艺术中,人们对材料的使用还局限于材料的本身,而材料的自我艺术表现能力还没有被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材料只是起到一媒介的作用,不存在对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问题。随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的广泛性的到来,特别是当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选择利用上,材料已经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一种主体表现语言,尽管这种语言有时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实际上已经可以独立的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世界和物质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不断变化,这一切也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的看法。这种改变也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和选择上表现得直接而明显,“让材料自己说话”几乎成了每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加客观化,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展现材料自身的魅力,将“话语权”交给材料,让材料用最纯粹的语言表现主题。

第3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原有一系列的体系被打破,体系内的平衡也不复存在。也正是这种不平衡推动着雕塑在朝前迈进。①我们记得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的雕刻观念是把那仿佛正在大理石中沉睡的形象召唤出来,给予人物形象以生命和动态,然而要保留下岩石的简单轮廓。(图1)布朗库西(ConstantinBrancusi,1876-1957)似乎决定要从另一端处理这个问题。他想弄清楚雕刻家可以保留多少原来的石块,而仍能把它转化成一组人像。(图2)从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雕塑艺术的创作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作的主体对于客体的思考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这种位移甚至是180度的变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代雕塑的形式语言表现有了和传统雕塑相悖的一面。现代雕塑并无统一的形式特征,从传统的木材、石材、金属青铜转变到现代雕塑家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综合材料,各种技法的运用也拓展了雕塑本身的语言。传统的手法逐渐被新兴的技法所代替,最重要的公众对待现代雕塑艺术的态度已经改变。一件现代雕塑作品的产生如果缺乏美术评论家和讲解人员的正确引导,他们找不到一些必要基本的依据来评判这件作品的优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众只能接受这些现代雕塑作品,自己做出一个思考和判断。这种公众力量层面上的容忍和接受,最大程度上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平台,也促进了许多新兴雕塑观念的发展。

一、观念的自我表达

现代艺术以个人主观意识为先导的艺术之路分为几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着。杜尚(MarcelDecamp,1887-1968),他于1913年移居美国之后成为美国新艺术的代表。早在1917年,现代艺术的萌芽阶段,他便在一个小便器上签上了“R?Mutt”的名字,取名为“泉”(图3),这件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雕塑作品来参展独立艺术家展,遭遇激烈的争辩,最终未获准展出。这件被杜尚称为“现成品”材料的作品开始挑战艺术家的“自我意识”挑战艺术自身的状态和批判标准及观众对于艺术的心理期待。这一事件在今天看来可以看作是观念艺术最早的源头。杜尚的理论认为艺术可以由任何东西来构成。由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上个世纪20-50年代,杜尚的这颇为超前的理论并不为当时的世人和艺术家所接受。在今天看来,现代艺术的开山之祖立体派、野兽派、抽象主义等则是试图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来固化和强化艺术的某种形式,他们和杜尚相比其实还有不小的距离。观念也是一种材料,这一著名的论断在二战后才开始普遍被艺术家们所接受。杜尚奠定了这样一个基调:观念和意义完全优于造型的形式。艺术家主体的思考要比客体作品最后的表现形式重要得多。形式主义的美学价值在艺术家的观念面前是无比卑微的。从此,“现成品”几乎就成为战后雕塑的一个主流方向和代名词。现代雕塑中的问题不再是复制逼真的形象的问题。外部的形式不再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观念内容成了艺术家所考虑的首要问题,观念的存在迫使现代雕塑脱离模仿、再现和表现的传统和形式主义的审美趣味,将艺术内容转向了社会和文化的隐喻,在艺术之外构建了一个更为深层次的艺术世界。与此同时,在现代艺术中被湮灭驱逐的人性也重新得到了回归并得以彰显。艺术家群体创作目的强调的是个人情感的发泄和表达,是主观感情的喷涌,更多的都是在阐述作品之外的一种理念,一种观点,使其成为了艺术作品中的支柱性力量。形式已经死去,不再重要。就亨利?摩尔(HenryMoore,1898-1986)所言:人文主义精神将永远是我雕塑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使我的雕塑充满活力。(图4)

在现代雕塑大师的作品中,观念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是明确无误的,它不欺骗,也无法欺骗,因为他与真理无关。他们将永不在一件美术作品中寻求真实——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真实的,一种真实主观臆念的表达。这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是现代雕塑作品生命的灵魂所在。这种理念最终帮助他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突破和成功,创造了历史并由此形成了艺术家自身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和形式来窥视世界,并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之中。相比较前人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去临摹自然,不需要去复制对象,他们需要的是像一棵树生产果子那样生产它,而不是简单的复制问题。假使每个艺术家都具有对自然百分之百的描摹能力,结果是他们所创造的对象永远是一件作品,而观念性的引入,为他们拓宽各自的艺术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我呈现”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观点,并且更加深入地扎根到现代雕塑之中。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可以被复制,被生产,但唯有隐于其中的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感受是不可复制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唯一性。对于这样的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会报以极大的困惑。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目的。答案容易会不易言传,因为这种解释极易沦为故作高深,或者纯粹胡说。然而,如果非说不可,笔者认为真正的答案是现代艺术家想创造事物:重点在于创造而且在于事物。他有一种自己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不是仅仅仿拟一个实物,不管仿拟的多精致;也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不管是多么巧妙的装饰品;而是比二者更重要、更持久的东西,是他认为比我们的无聊生活所追求的虚伪目标更为真实的东西。如果我们想理解这种心情,就必须回到我们的童年时代,回到我们还愿意用砖块或沙土制作东西的时候,回到我们用扫帚当魔杖,用几块石头当魔宫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制造的东西对我们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大概不亚于图像对原始人所能具有的重大意义。

因为艺术家觉得那种直率和单纯是唯一不能学而得之的东西。其他任何一种手艺诀窍都能学到手,任何一种效果只要让人看到,就很容易模仿。许多艺术家觉得博物馆和展览会中充满了显示出这类惊人的灵巧和技术的出色之作,因此继续沿着那些线路走下去就毫无所获,他们觉得处于失去灵魂、沦为熟练的绘画工或雕刻工的危险之中,除非他们变成小孩子。当我们了解以上这些深入浅出的语言之后,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现代雕塑的若干特征

20世纪50、60年代极简主义的兴起将现代雕塑的发展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峰。他们在形上不断回避着传统材料,而是将“现成品”和“观念”这两个最大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加入其中,现代雕塑的多样性也得以展示在观众面前。雕塑艺术的概念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甚至变得迷离起来。但在现代艺术中雕塑的发展仍然被抛弃在原来的出发点上。原因在于判断艺术的标准是其本身的发展的桎梏所在,永远无法超越自身所在——即是以空间表达和材料运用为核心按照一定相对固定的形式规则所组合成的结构体。现代雕塑的发展在材料方面的探索显而易见是失败的,随着各种新兴材料及媒介都介入到雕塑艺术发展之中。表面上看似是现代雕塑对传统材料的批判与创新,企图超越自身发展的传统限制,但是论其实质不过是一些材料取代了另一些材料。

因为这种材料的更替并没有超越雕塑自身的规律和限制,仍然是在原来的标准和规律之中进行游戏。在自我超越欲望和其本身特性的矛盾之中,新材料的运用及新的视觉元素和形象成了所谓现代雕塑艺术进步的典型特征。现代雕塑相比较传统雕塑而言,有几点明显的区别:⑴界定和概念的模糊也是现代雕塑的一个最重要特征之一。就像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实验,展望的作品《公海浮石》(图5),不锈钢的石头最终会飘向何方,连艺术家本人都不知道。从石头入海的瞬间开始,这件作品已经不属于艺术家本人了。到了后现代时期,我们已经很难从概念这个界定上去断定谁是正真的雕塑家。跨界和融合成为现代艺术、现代雕塑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⑵传统雕塑具有最大程度的永久性,在空间中占据一定的体量,无论从物理量还是心理量上面来看其永久性要比现代雕塑要大得多得多。大地艺术的艺术家和包裹艺术的艺术家们甚至是牺牲了永久性这一特点。某些装置艺术也是如此。⑶材料选择的多样性,就传统雕塑而言,石材、木材、金属等材料构成了传统雕塑材料的主体。特别是“观念”和“现成品”这两个材料介入到现代雕塑中后,现代雕塑实际上丧失了过去雕塑的大部分特点,剩下仅有的维度性。“雕塑已经死亡”可以作为现代艺术中一个著名的论断来进行批判。伴随着观念艺术而诞生的“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也开始对雕塑进行蚕食。④

在今天,新的雕塑,在本质上不拘泥于形式,执这地去掩饰其物质性和思考性。它不再具有凝聚性,而是像草书式的──草草地画在空中,不再寻找一个落脚点去休憩,也不保持地平面的平稳,而是飞离地面,在空中寻找理想的运动;它不再拘泥于理想的桎梏,它本身就是清清楚楚的,挑衅性地引诱着观察者。有时它有着光亮的表面,但只是为了强调做为主题的粗糙,进一步说,是刻意避免做作,使用废旧金属材料和拆除场的机械锤和压缩机并把这些现成的材料制成任意的聚合物,再现客观自然万物、传统美学思考早就抛在了脑后。当克里斯托夫妇(ChristoandJeanne-Claude,1935-)的作品《山谷帷幕》(图6)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峡谷缓缓落下时,或许正如舞台上缓缓落下的帷幕一样,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了另一种开始──在今天,另一种东西也可以被称为是雕塑,尽管这从任何传统意义上都让人怀疑。与之相适应的,判断的尺度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艺术另一位广为人知的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JosephBeuys,1921-1986)的理论“社会雕塑”概念的出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也广为流传。他认为人类所有有意识活动的出现都是“雕塑”的过程──将观念呈现为实体的过程,而社会观念、道德、法律都是雕塑。

第4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雕塑 雕塑语言 现代雕塑 巧妙应用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 003―0069(2014)09―0152―02

一 雕塑语言的概念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雕塑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艺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营造了更加舒适、轻松的生活环境。而语言作为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结晶,是人类相会沟通的桥梁,因其本身具有内在的艺术性,故称之为语言艺术。由于艺术门类不同,语言艺术向人们传达的情感也不一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不仅具有艺术的共性和造型艺术(如建筑、绘画等)所共有的特性,而且还具有区别于任何其他艺术作品的个性,即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即雕塑语言。

二 雕塑语言的特征及功能

雕塑语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两个方面。作为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雕塑艺术,是一定社会、民族、习俗、历史、文化和信仰在雕塑家意识中的综合投射物,所以雕塑语言的表达和体现必然带有社会性、民族性,而民族性就是雕塑语言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雕塑语言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赋有的时代特征也不尽相同。无论在题材内容、制作材料还是生活习俗上,都有明显的表现。而雕塑语言的运用、处理和表达都能将雕塑语言的时代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

雕塑语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三个方面。首先,雕塑语言的审美价值是雕塑艺术的本质属性,人的思想感情、趣味、审美理想、希望、信仰和追求等等都应该是雕塑艺术审美意识中的基本因素。而雕塑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向人们传达雕塑家的情感。雕塑本身是一种立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和魅力,雕塑的形体、结构、体量、块面、光影等处理恰当好处,使得雕塑语言在现代雕塑中的功能越来越凸显。无论从雕塑的空间语言、形体语言、材质语言还是雕塑改造方式语言来讲,它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雕塑语言的历史价值不仅能够让人们认识并了解自己的历史,而且还有启迪后人的功能。自古至今,雕塑一直以来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人类的历史发展故事,雕塑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寄托于自己的雕塑作品之中,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人们传达情感,其目的在于让人类了解自己的历史及生活环境,感受雕塑中所凝聚的文化底蕴。雕塑作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不同时代、不同地点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证明自己存在的历史价值。最后,雕塑语言具有社会教育的价值。人们在欣赏雕塑的过程中就已经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雕塑是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真实写照,在不知不觉中雕塑语言已经深深的影响着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雕塑以实际存在于三度空间之中的立体性和多方位的可视性,即它的空间感、体积感和与之相辅的其他形式语言的表达,使其具有一种强烈的精神辐射力和向心力。因此,雕塑语言被雕塑家作为在现代雕塑中传达文化底蕴,美化环境及鼓舞人们斗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 雕塑语言在明代雕塑中的巧妙应用

雕塑艺术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语言也有不同的体现,主要包含了四种,即空间语言、形体语言、材质语言、改造方式语言,雕塑正是通过艺术语言变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传达出美的信息。我们都知道,雕塑艺术是依附于空间而存在的,只有在空间环境中,妥善处理好雕塑本身的空间性和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雕塑艺术才能够充分展示出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而雕塑本身的空间性和雕塑与空间的环境关系即为雕塑空间语言的双重含义。雕塑的形体语言是雕塑艺术最为朴实、最为基础的语言,它主要通过雕塑的形态、形状以及体积等向人们传达一种精神和文化。雕塑家根据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结构、性质等进行概括和提炼,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式进行自己的雕塑创作,最后在雕塑的形体中就凝聚着雕塑家的情感和感悟。使雕塑本身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品格,深深的征服着观赏者。材料作为雕塑艺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载体,在雕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与材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艺术的材料毫无欣赏价值,没有材料的艺术会显得格外空洞无趣,不会给人以亲切感,更不会使人产生共鸣。材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肌理效果也不一样,因此,雕塑的材质语言以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向人们诉说着情感。雕塑的空间语言、形体语言和材质语言都具备了,改造方式语言作为最后一种语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雕塑从艺术理念变成现实作品,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雕塑的改造方式对于能否实现雕塑家创作的理想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雕塑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代雕塑凝聚着雕塑家的智慧,在现代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雕塑语言作为传达文化精神的载体,在现代雕塑中的应用也是值得人们去关注和了解的。善于运用“雕塑语言”讲“中国故事”的雕塑家陈大鹏用他独特的方式再现了雕塑语言在现代雕塑中的重要作用。陈大鹏是业界公认的“怪人”,从小自学成才,24岁凭借大型雕塑《希望》受到了雕塑界的关注;27岁时,他拜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著名雕塑大师潘鹤为师,系统学习雕塑理论;2001年,陈大鹏在上海郊区松江开始潜心研究艺术创作;2005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首届收藏全球6件作品,中国唯X选的作品是陈大鹏的雕塑《中华之子―邓小平》;2010年,陈大鹏的作品《中华龙》、《中华魂》、《中国功夫》入选上海世博会;2013年11月,陈大鹏的“中医组雕”八尊作品受邀在法国卢浮宫展览。目前,陈大鹏正在创作《中国功夫组雕》,这组作品将于2015年赴英国参展,之后他计划将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展,以雕塑这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从陈大鹏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品出雕塑语言在现代雕塑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陈大鹏对美的把握,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都寄托于自己的雕塑作品中,其雕塑作品内敛、丰富、神秘、大气之风格深受业界和人们的喜爱。对于雕塑题材的把握和表现方式的运用,是陈大鹏创作成功的法宝。他之所以将历史作为他的创作题材,是因为他想通过雕塑本身的语言还原历史、诉说历史,传承中华文化,供人们观赏和交流。

雕塑家陈大鹏创作的大型历史题材青铜浮雕《上海之根》长41米、高6米,以挺拔苍劲的古松开卷,结尾是一片茂盛的白玉兰迎春绽放,首尾贯穿汉、唐、宋、元、明、清六个篇章。作者陈大鹏以具象的形式进行表现,构图严谨。六个朝代、六大内容、三处高潮,组成一首起伏连绵的海上交响曲,每个朝代的转换过程中用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过渡,让观众看得轻松。在整体上,作者提炼的是历代大事记;在局部表现上,凡是上海现存的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都有所交代。而其表现手法则综合运用了油画的笔触、国画的勾勒、白描的线条,形成独特艺术表现力。《上海之根》讲述了吴王狩猎、陆氏文赋、松江织造、董公赏画、仓城漕运、九峰三泖等上海历史,又出现了陆逊、陆机、陆云、黄道婆、董其昌、陈子龙等与上海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上千人物无一雷同,寸人须眉清晰可见,生动再现了上海历史与风土人情。

陈大鹏这件从“创世纪”开始诉说的系列作品《中华魂》,从构思到完工花费了整整10年。正面看是一幅以伏羲女娲为内核的立体太极图,在伏羲与女娲的立面上,又分别描绘着从炎黄二帝到秦汉盛唐、从孔子周游列国到儒释道并流等历史,背面以昆仑之巅作底,上方是苍茫天穹,下方为洪荒大地,表现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原始。这件长2.35米,宽1.76米、高2.12米的作品,有历史有故事,有智慧有力量,昭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宽厚。

创作《中华龙》时,陈大鹏遍游了长江、黄河,翻阅了大量书籍,从中华文化的源头探寻“龙之根”,从华族人精神世界里雕塑“龙之魂”。龙体抱圆,足踏四方,龙头从中间崛起,龙尾似凤凰飞翔。这件长1.55米、宽1.66米、高2.08米的雕塑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龙的特征,又赋予了“中华龙”人性化的艺术表现:面有人情,鳞片是人,腿上生肌腱,背脊矗长城。龙的脊梁是长城,“长城”中的“烽火台”上分别呈现出炎帝、黄帝、老子和孔子四位中华文明的始祖造像。“长城”外面的“中华文明”线,以历朝历代的钱币来贯穿,“长城”里面显现了“道法自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中华文化观和价值观。《中华龙》的身上镌刻着中华56个民族,他们形态各异,造型生动,彰显出中华民族旺盛的活力。

陈大鹏曾说:“文化艺术是世界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今天的经济越发展,民族的文化形态就越需要有特色和个性。我希望能在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雕塑艺术有所创新。”从雕塑家陈大鹏的创作和话语中,我们能够总结出:雕塑艺术需要创新,文化艺术应该拥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特色和个性,雕塑家和观赏者都应运用好这门作为展示城市风貌,传承民族和国家特色文化的载体――雕塑语言,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引领未来。

第5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现代城市雕塑;美学内容;美学价值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正处于一个发展的绝对上升期,从城市中雕塑的总量及增长速度就可窥得一般,而城市雕塑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得力于艺术本身的价值,也就是雕塑对城市景观发挥的提升作用,更多时候,艺术家们看重的是城市雕塑背后的美学内涵,包括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未来,这些通过雕塑的肌体都可以抽象地展现出来,与此同时,随着现代雕塑艺术语言的逐渐丰富,一个城市的时代感也油然而生,因为雕塑能够映射出一个城市整体的精神面貌,所以我们在设计雕塑时,一定要综合时代信息、大众审美、整体布局等各方面因素,只有融入城市,被城市所接受,真正实现大众化,雕塑才能够具备艺术的氛围,进而发挥精神载体的美学价值。

1 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雕塑主要涵盖了雕刻与塑造两个内容,属于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具体说来,雕刻是利用工具对原始材料进行削减的初加工,实现粗略的形体相似,而塑造则是通过增加、填充、修饰等工艺,对上一级产物进行精修,最终使材料达到完美的状态。城市雕塑是雕塑的一种,最大区别点在于它是专注于空间位置的雕塑艺术,是在城市这一公共空间里的若干三维立体造型,雕塑在很早的时候就是属于城市布局的一部分,到了现代,这一设计理念被更广泛的采纳,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有那么几个代表性的雕塑建筑,市中心、广场、公共绿地是当代城市雕塑最经常出现的地点。

按照功能性划分,现代城市雕塑可分为标志型、纪念型、主题型、装饰型等几类。纪念型城市雕塑顾名思义,目的是为了纪念表彰那些为所处城市甚至国家作有突出贡献的人或事,往往设立在城市的中心广场,具有充足的空间供人瞻仰、留念,流露出庄严的气息;主题型城市雕塑的意图同样十分明显,一般服务于重要的主题或者以夸张、鲜明的手法表现某个年代的思想,如和平、改革开放等;标志性城市雕塑于近现代出现的较为频繁,它是城市的代名词,可以提升某个城市在世界上的认知度,所安置的地方大多为城市最核心的地方,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岛上的自由女神像;装饰性城市雕塑在当代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它本身不携带过于深刻的意味,最大的功能就是为了装饰和美化环境。

2 现代城市雕塑审美的具体内容

2.1 规划之美

城市雕塑的安置是一个需要慎重的问题,必须与周边的环境布局达到和谐统一的地步,大多数城市雕塑的材质为石料,所以难以轻易移动,这就要求设计师留意雕塑的细节与周边环境的搭配,在特定环境下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创作之初,城市雕塑所处的位置及周边环境就要乃入设计的考虑环节,另一方面,具体安置的时候,更要悉心调节环境与雕塑的关系,城市雕塑本身就是局域规划的一部分,它与空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得当,城市早期规划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雕塑就可以得到缓解,反之,城市规划中的不合理将会进一步放大。

2.2 材质之美

城市雕塑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时刻经历着自然天气的考验,所以对于艺术家而言,材质的选用是一件极其讲究的事情。不同的材料本身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自然之美经过人工处理,使大自然的原始产物更具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质感。通过雕塑的造型、肌理、色彩、圆滑程度,我们可以获知自然材料所能带给人们的视觉惊艳。大自然丰富的材质储备给予了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结合其对自然材料特性的熟识,创作出与城市整体布局相协调的雕塑作品,我们也因而有幸见识到大自然于城市雕塑上的美学痕迹。

2.3 人文精神之美

艺术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城市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自然扮演着展现城市人文精神风貌的载体作用,雕塑的形式、材料、色彩、文字等等都是人文精神取向的表达。某个城市因历史或地域原因,其整体人文精神较之其他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且不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城市雕塑与地区的发展导向直接挂钩,故城雕设计者对于该城市的了解程度以及自身心胸直接影响到城市雕塑对于城市前景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城市雕塑应当是能够反映绝大多数居民意志,同时兼顾弘扬城市精神与发展导向的作品。

2.4 形式之美

刨除环境的限制,城市雕塑的形式是其区别于室内雕塑最大的亮点,或抽象或具体,或反映历史或展现精神文化,形式题材各样,雕塑家的艺术想象通过雕塑得以完美呈现。城市雕塑的形式之美受时尚潮流的影响极大,早些年,国内的城雕几乎没有抽象风格的,多是具象体现实物或者重大事件的,而今,越来越多的公园里出现了抽象的城雕,事实证明,不论抽象具象,都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只要抓住时尚的精髓,城雕的形式之美自然会表达出来。

2.5 公共环境之美

城市雕塑是公共性的艺术,在公共空间里出现,这就要求城雕必须融入环境的整体布局,符合大众的公共视觉,展现协调、自然之美。然而雕塑的样式千差万别,想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公共审美难之又难,首先,城市雕塑需要长久地存于某点,设计者力求避免城雕可有可无的状态,转而追寻其与公共环境的有机结合,互为视觉依托,雕塑的形体、色彩等变化是其与公共环境关系的主要依据。其次,城雕还需要为部分区域的功能性要求而服务,定性不同的公共环境不断丰富着城雕的种类,公共环境之美也得以从这些功能性环境中侧面体现。

3 结语

如今,城市雕塑渐渐成为城市的标志,各式各样的城雕也以主动的姿态进入大众的视角,它是一门被忽视的公共艺术,事实上,任何一件城雕作品被观摩的次数都超过了所谓大师的艺术品,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城雕美学意义的分析,可以加深大众对于城雕美学价值的认知,从而促进现代城市雕塑获取充分的发展空间。

第6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cent 20years, urban sculpture in China has built a very stable foundation, from its stagnant period to its flourishing period. It is a fact that sculptures are becoming something usual in citizens’ eyes. So when talking about the on-shelf sculpture, it will certainly be different to the situation of 20 years ago. On-shelf sculpture will be the one that be concerned by art market, by sculpture investor, by those who really understand them.

20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城市雕塑运动”。这场运动的本质,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毋宁说,是一种应运而生的社会现象,而远非雕塑的艺术本体意识的觉醒。

“公共空间是雕塑艺术的根本出路”,雕塑界当时的共识如此。

疲惫的精神需要振作,残缺的国家需要重建,古老的、新兴的城市,急于亮出文化形象,进军路上,雕塑家充当了号手、鼓手的角色,冷眼回望,雨后春笋般的城市雕塑中之为数不少,与宣传牌并无本质差别,深受苏俄影响的中国雕塑表现在社会功用上,依然是苏俄模式。

而无论如何,20多年的城市雕塑发展,已经积淀下相当基础:从奄奄一息之冷,到乱糟糟之热,起码,雕塑已经在国民视野中出现,成为存在事实,且愈来愈多地被提及;视野已经基本开放,对世界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寻求自身定位,转向探索进一步的本体艺术语言已经成为雕塑界内较为普遍的诉求;雕塑制作条件的基本成型以及行业化,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前20年之功不容否定,但目前雕塑界中乱象有目共睹。首先,上面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政策,大多为下面对策所抵消,变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雕塑家接雕塑,国画家接雕塑,学生接雕塑,农民也接雕塑,资格证书?谁会较真?征标么?甲方即便接到十份标书,最终会发现,工程还是落在同一伙人手里;你以为你开了个“吐血价”,而真正吐血的是看到别人开的价是你的半价――有豆腐渣大桥,就不兴有豆腐渣雕塑?专家听证会么?嘻嘻哈哈一番,最后问题不了了之……其次,雕塑家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到底是个雕塑家,还是更像公关先生、包工头多一点?你投放到艺术上的心思精力还剩多少?你名下的作品真是你动手做出来的么?你还记得“艺术”两个字的简体怎么写么?

然而解决的方法在哪里?制定更严细的法规?还是进行职业操守教育?似乎都有用,却未免治标不治本。潘多拉之匣既然打开,人心永如汹涌的大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如果公共空间永远是雕塑艺术的根本而且惟一的出路,那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壮观”,我们还得永远“观赏”下去。

30年开放建设,中国社会积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今日艺术品市场之红火有目共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同为艺术门类中的绘画中的油画,其天价令曾经风光一时的雕塑家们瞠目结舌!

市场,那海量的吸纳能力,足以让雕塑艺术走出目前的瓶颈,打破困局。在这一条康庄大道前面,人们岂能再言公共空间才是“惟一的”、“根本的”出路?国家城市建设法规的逐渐严密,长官意志的作用逐渐减退,政治、文化、道德的宣教方式的变换,城市雕塑的“热”势必沉稳下来,而经济的日渐发达而私人收藏能力的提高,在外部因素来说,雕塑艺术另开出路,与20多年前城市雕塑运动兴起一样,也是时运所催。

雕塑必然走向市场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一是支承着大型纪念碑式公共艺术的英雄主义情结在这个时代的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个人的、更细微的生活体验与倾诉;二,纯化雕塑、对雕塑本体的艺术语言探索已经成为中国雕塑十分迫切的要求。20多年下来,城市雕塑的表现手段日见贫乏,贫乏至日渐被厌恶的地步,其重要原因,乃是中国雕塑在学术上的先天性贫血,成熟的雕塑家们普遍重实干轻思虑,相当一部分新生力量中,既轻学养,也未必重实干。令人欣慰的是,在这相当一部分人之外,还有许多不满现状的雕塑家存在,他们没有丢弃从艺的初心理想,也不甘于随波逐流,而我们知道,新的艺术样式的产生,基本上是小规模的、实验性的、从架上产生的。三,室外室内,雕塑的表现语言是不一样的,这点大家都清楚,雕塑的尺寸,严格说来,一分不能增一分不能减,城市雕塑既不是架上雕塑的放大,架上雕塑也不是大雕塑的模型――虽然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疆界,但还是不同。这当中除了艺术本体上的不同,还有雕塑家作为主体气质心味的差别,长处在大雕塑或小雕塑,最好能各得其所地发展。有些本该成为大师的雕塑家,其长处本不在城市雕塑,却也挤在一起争一杯羹,失却了专注,在狂热的20年间终究无法破茧而出,这是很可惜的。经济的发展,民间收藏力量的急剧增长,出现了在雕塑界现存的固定框架之外,以另一种游戏规则去追逐名望与金钱的可能。

事实证明,雕塑界并不缺乏先知先觉者、身体力行者,2005年,就有一群雕塑家举办了一次名为《回到架上》的雕塑展,明确地表露了诉求。

回到架上的结果,决不是倒退到20多年前雕塑奄奄一息的状态,作品在雕塑家的工作室角落里烂掉的凄凉境地。而是要各自走向市场,走向雕塑的知音、雕塑的投资者。这种雕塑,寻找的是趣味相投的某些人,甚至是某个人,而非讨好整个城市的市民,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这种想法在艺术上本来就靠不大住,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则更难免自欺欺人了。如今的民可“刁”得很――您谁呀?洗洗歇了吧。

常识上,雕塑、绘画同为姊妹艺术门类,绘画市场能火,雕塑没有火不起来的道理,这个我们可以坚定地相信。事实上,在西方,在我们全力投身于城市雕塑的20年间,小型架上雕塑的市场骤然成熟,众多收藏家纷纷追捧,2002年,毕加索《狒狒和它的幼崽》在美国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出670万美元。瑞典雕塑家贾科梅蒂的《站立的高大妇女》以1430万美元拍出。2004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德加的《十四岁的芭蕾》,以450万英镑成交。2005年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侧卧的母亲和婴儿》拍出570万美元,布朗库西的《空中飞鸟》以2745万美元拍出,创下雕塑艺术品拍卖的世界最高价格纪录。

有海外市场成功的范例,中国雕塑艺术市场的兴旺,乃是早晚的事情。1995年春季,在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架上雕塑首次亮相。拍出了4件作品,成交价从几万元至二十几万元不等。但之后,架上雕塑的市场并没有如人们企盼的那样兴旺起来,相反沉寂下去了。雕塑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可以用“灰头土脸”四字来形容,人家油画动辄一拍千万,而名家雕塑,大多也不过几十万。在画廊的角落里,雕塑的销售是夹带式的,吸引不到多少眼球,零星的交易不时会有,但作为市场标杆的二级市场记录,雕塑界几乎交了白卷。

为什么中国的雕塑市场火不起来?

在这个问题之前的一个问题是:目前中国雕塑市场是否已经形成?

若我们能冷静客观一下,会发现20年后的今天雕塑艺术的普及程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它既缺乏神秘感,也不亲近人,它的被漠视确乎合理。

公认的市场的概念为:买卖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偶发性的、个别的买卖交换行为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形成。今日的雕塑,类似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书画,正处于前市场状态。艺术市场的机制在纵向上表现为个别交易、画廊、拍卖经历三个层次;在横向则为创作、品鉴、经营、收藏四个方面。当纵横两线交接在一起形成坐标,方可言市场。

日前与海外某著名艺术商谈及中国架上雕塑市场,一致认为,这个市场的启动之日,也就是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升到另一层次之时,而要达到这个层次,难度极大,这不仅仅是雕塑界遇到的障碍,而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难题。我们都知道,雕塑与版画一样是可以被复制的,非孤本艺术品,虽然单价较低,但其市场效益却是孤本艺术品所不能比拟的。比如澳大利亚的一位以制作丝印版画为主的艺术家KENDON,就曾经进入澳洲富豪榜的第四。非孤本艺术品市场的建立,意味着中国的法规、商业诚信水平大大提高,市场真正走向了理性、成熟、规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横向链条上的“品鉴”一环,这是目前雕塑最急需、最薄弱、同时也是最被轻视的一环,若斟酌20年雕塑发展之失,即普遍把实干之外的一切都视作空谈,学术建设的缺失终于使雕塑使我们尝到了先天性贫血的恶果,品鉴这一环的微弱,正是20年来雕塑学术批评力量贫乏的直接体现。当人们责备艺术收藏者在雕塑精品面前的犹豫、漠然,请记住亨利・摩尔的这么一句话:“形盲者的数量远多于色盲者”。

架上雕塑市场的建立,至少能促使我们自觉地检讨在制作工艺上的问题,不可否认,这方面我们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粗劣的工艺水平往往不是制作条件上的问题,更多的是认识方面的问题。与材料特性密不可分的雕塑艺术,在严酷的市场标准检验下,对材料的驾驭水平可望更上一层楼。

雕塑艺术会不会就此堕入金钱的泥潭而一切向钱看?30年改革开放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应该成立,谨抄一段主流教科书在此:“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又称‘观念结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大致可以释疑一时。所有的学术活动,若脱离了经济支撑,无异空中楼阁、无根之木,不是么?艺术创作一共有四个元素:客体(即世界)、主体(即作者)、本体(即作品)、效应(即回报),以艺术创作者的立场,我绝对赞成应该止步于第三个元素,但在理论讨究上,我们必须多迈一步。

在此历史时段,当我们面对有可能让雕塑艺术扎根开花的另一片土壤,一切假设都是苍白的,正如20年前雕塑开始走向室外空间之际一般,其前途不可预测。

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意味着另一种在固有机制之外的话语权的建立。无论是主流观念的百花齐放,还是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论,都不难找到其立足点。

第7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传统木雕;雕塑;艺术;继承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36-02

中国传统木雕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辽宁新乐遗址和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远古先祖们制造的木鱼、木鸟等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开山之作,经过先秦和秦朝,木雕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在汉朝进入发展高峰期,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展现出古人的高超技术工艺。到了现代,现代雕塑继承传统木雕的精华,形成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体的现代雕塑艺术。

一、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之间的继承关系

据了解,我国的传统木雕在史前就已具备相当高的标准,但古人却很少有人重视其艺术价值,多认为其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艺术作品,而人们对木雕的认识也非常匮乏,这与我国传统学术思想有关。在古代,琴棋书画乃艺术之高品,而木雕则只是一种制造品,而不是高雅的艺术。那时候,木雕作品都是由民间艺人完成的,他们跋山涉水的寻找材料,用铁制工具雕刻出各具特色、风格的作品。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由于木雕没有获得相应的艺术地位,故而民间艺人也多将其当做一种谋生的本领,而不是高雅的艺术。而且,这些民间艺人的知识水平一般不高,尤其欠缺理论知识,只是动手能力较强,而传统木雕则作为一种谋生的本领被以薪火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也正是这些历史原因使得传统木雕的艺术语言魅力没能展现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传统木雕是我国传统雕塑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技术最为成熟的以部分,虽然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少,但可以借助古代雕塑来弥补。

虽然传统木雕以谋生手段被传承下来,但其仍在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对我国的现代雕塑产生重大影响。现代雕塑在感受前人娴熟技艺的同时,思考前人的智慧对当代雕塑的影响,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木雕,实现古今融合、中西交融,在不断的更新、改变、创新、转化、融合中发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找寻适合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推动现代雕塑的发展。所以说,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之间是一种继承传扬的关系。

另外,从精神角度来说,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具有共通之处,它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抛开形体的限制,使人们正确认识雕塑的精神。比如: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祭祀木雕――寨桩,用树木做成象征人类始祖的标记,以单纯的精神为目的,通过朴实的造型、图案、符号,传达着某种特殊信息。作为宗教艺术品,寨桩被佤族人民认为是其与神沟通的桥梁。现代雕塑之父――布朗库西的《无尽之柱》是其晚年作品,其以O形为基本单元形式,从地面一节节向上延伸,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净化人们的杂念,使人们摒除诱惑和困扰,进入原始宗教情感体验中,感受纯粹的精神慰藉。将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见,二者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精神意识形态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尽管二者的精神力量不同,但二者通过简单的造型使人们正确认识形体塑造艺术,深入宇宙的精神境界,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超越时空,实现艺术的汇流。

二、现代雕塑与现代雕塑艺术之间的关系

走在大街上,我们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现代雕塑作品,但其中的精品却非常少,从功能角度来看,现代雕塑主要有明器雕塑、纪念雕塑、工艺雕塑、宗教雕塑、装饰雕塑、陵园雕塑这几类。其中,明器雕塑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成实物和虚拟两类,在陶器、木材、石材、竹子等物品上雕塑虚拟的物象,这种雕塑最早是为替代原始时代残酷的陪葬制度而出现的,而到了现代,加入美学、原材料的技术加工等因素,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雕塑史上一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雕塑。虽然说现代雕塑中很少有这类雕塑作品,但其艺术价值则是无法磨灭的。

装饰性雕塑在古代建筑物中非常常见,其技术成熟、样式多样,艺术价值不高,而现代人很喜欢这种雕塑,在现代雕塑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宗教雕塑与少数民族密切相关,这与中华文明有重大联系。我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佛像非常常见,在全国各地均可以看到佛像,这些佛像按照一定的风格、规格雕塑。由于当权者重视佛教,故而佛像的风格、规格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虽然拓宽了佛像的范围,但也限制了雕塑的发展,使其失去生机和活力。在现代雕塑艺术中,越是年代久远的佛像雕塑作品,其艺术价值、地位就越高。

纪念性雕塑是最为常见的现代雕塑作品,无论是标志性地方还是在学校等,我们都可以看见纪念性雕塑的身影。如:厦门的中秋博饼雕塑、泉州的大坪山郑成功雕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雕像、厦门大学的鲁迅雕像等都属于纪念性雕塑。人们为了纪念某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通过雕塑来表达寄思。纪念性雕塑在现代雕塑艺术中有较宽广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然,无论是哪一种雕塑,其都是现代雕塑艺术中的一部分,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知道,艺术的发展是慢慢累积形成的,新的艺术在旧艺术基础上继承和传承,发展成为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相互融合的新艺术,雕塑艺术也是如此,我国的雕塑艺术经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发展成为现代精彩纷呈、百家峥嵘的现代雕塑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到汉朝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雕塑从新石器的简单雕刻到汉朝时大型物件的雕刻,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特色和审美情趣,这一阶段产生不少优秀的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如:秦朝的兵马俑。汉朝到唐朝是第二阶段,此时的雕塑处于理性发展阶段,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黄金发展时期,是雕塑史上的鼎盛时期。唐朝到清朝是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并开始走下坡路,许多雕塑作品失去其艺术价值,只是为取悦人而产生,艺术的个性被扼杀。到现当代的第四阶段,雕塑艺术进入古今、中西交融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开始走向集大成化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发展状态,雕塑与现代人的生活、审美观、价值观、大众文化等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的求索。

三、现代雕塑艺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一体化

从现代生活状态来看,青年雕塑家不可能与老一辈的雕塑家一样,直接将古代或西方雕塑中的内容融入到雕塑作品中,其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承担更重的责任,当然发展前景也更加盲目。在这个中心融合、古今融合的湿气,雕塑家不仅要吃透我国传统木雕、雕塑的技艺,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西方雕塑艺术的精神价值,在中西融合中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雕塑的当代性传承,实现现代雕塑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一体化。

事实上,民族性与时代性本身就是不可切分的整体,民族性是基础,时代性是发展和演变,不能单独强调雕塑技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而是要从现代雕塑艺术上强调整体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重大变化,雕塑艺术的造型美也要跟随者时展而变化,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由于人的审美情趣受到民族、生活、文化、年龄、兴趣、性别、时代等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传统雕塑作品的直观感受不同。而从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凡是优秀的作品,其无一不含有对比成分,无一不在对比中实现统一。因此,现代雕塑艺术也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解放思想,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鼓励不同风格的雕塑艺术发展。在当前这个复古思潮形势下,积极吸收中国传统雕塑的精华是必要的,实现古今的完美融合。比如:明清时期的雕塑品具有实而不华的特点,是艺术与自然美的协调组合,而汉朝的古朴有余,雅致不足。我们则可以充分吸收传统雕塑艺术的某些元素,应用到现代雕塑作品中,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协调统一。2008年完工的无锡灵山胜境的“灵山梵宫”是一座当代佛教艺术殿堂,其中的木雕面积多达1.5万O,木雕与石雕、彩绘、铜雕、园林的有机结合,创造圣洁、和谐、庄严的环境,促使人心灵的净化,让人如沐春风,感受圣洁的宗教舞曲。又如:以《白蛇传》为主题的杭州雷峰塔工程,其木雕采用多层叠雕制作,综合应用平面浮雕、半圆雕等多种雕塑技艺,通过逐层对接组装形成大型雕塑作品,在一个平方上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创造震撼人心的三维立体雕塑艺术效果。

四、结语

艺术是无止境的,尽管我国历史上的木雕地位不高,但随着现当代传承,其在现代雕塑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雕塑对中国传统木雕的继承和传承推动了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得现代雕塑艺术进入中心、古今融合的繁荣发展状态,雕塑的艺术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志忠.分析传统木雕、现代雕塑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J].美与时代(中),2013(08).

[2]张雁梅,傅东云.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精神本质――有感于佤族祭祀木雕与西方现代雕塑[J].大家,2010(08)

[3]晓雁.行走于传统意蕴与现代艺术审美之间――“行走集:彭小佳雕塑作品展”[J].上海艺术家,2013(02).

第8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当代背景下 雕塑 教学

雕塑是一种立体的空间艺术,其展现方式更适合摆放在公共空间或人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代雕塑注重与社会相结合,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以来,雕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迅速成为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从整体上来看,当代雕塑教学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雕塑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1、泥塑基础教学

泥塑由于其材料存在一定特殊性,塑造过程中可能性非常多,是学生基础训练中比较可取的一种材料,泥塑课是雕塑专业学生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雕塑训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当代艺术存在多元化特点,泥塑已经不再是当前时代下雕塑成形的唯一方式。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当前各大院校雕塑专业中泥塑在所有基础课程中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从二年级一直到四年级基本上都是安排以泥塑为主的课程,经过长时间系统的泥塑训练,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整体造型意识,学会利用立体的观察方法,提升对形体的感知与表现能力,具备一定的雕塑表现手法等,这些都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对雕塑专业学生能力提出的要求。泥塑专业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还要通过泥塑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通过泥塑课程引导其基本把握雕塑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三维立体观察方法,了解人体结构基本造型规律等。

2、雕塑写实技法的重要性

千百年以来自然一直都是人类艺术灵感的源泉,“师法自然”是各项艺术的主要途径,写实技法是造型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存在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写实技法课程是具有一定标准的造型艺术课程,这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为院校美术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石,写实基础将自然形体看成呈现的标准,以逼近自然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目的,这样一来教学也得到了依据,对于初学艺术的学生来说,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了依据和标准以后也就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减少了很多盲目性。其次,传统造型领域中写实技法占据非常大的比重,甚至可以与演出在以后的造型领域中,写实技法将会一直存在。不管什么艺术流派、风格,都没有高低之分,因此不能简单的说那种风格或者那种流派不好,要想区分意见作品的优劣,不能单纯看其属于哪种流派,很多创新的、前卫的作品同样可以垃圾成堆。利用传统写实技法往往可以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在现阶段多数人玩酷、玩形式的大环境之中,有一定功力的写实作品反而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雕塑界的曼祖。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写实技法非常重要,比较东西方艺术可以看出,当前西方艺术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写实技法,东方艺术则重在体现感性,西方人懂得时刻反思自己,我们应该虚心的学习他们的写实艺术,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完成好的写实调度,将会永远存在。

3、当代雕塑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一系列的写实技法训练以后,学生基本掌握了雕塑形体与空间的能力,这是学生往往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应用这种能力可以干什么?是不是要一辈子写生?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知识一种基础,要想在此基础上获得突破,还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之中不断创新、突破,要形成更加敏锐的感悟能力,形成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

3.1在雕塑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在雕塑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所以在雕塑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有关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襟,紧跟时展的步伐走在时代前沿,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手段带领学生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3.2创新始终贯穿于艺术创作中

创新是艺术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始终贯穿在艺术创作之中,雕塑艺术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变化”是其始终不变的定理,在雕塑中创新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雕塑的灵魂。因此,在雕塑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雕塑活动中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出一些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作品。对于雕塑专业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就是一种怀疑、批判的能力,在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逐渐形成一种能力,是其创作获得自己与他人赞赏的关键所在,创造力是成功雕塑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所以,在雕塑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力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与空间造型等方面,引导其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通过雕塑体现出来,反映到自己的雕塑作品中。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背景下的雕塑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利用优秀作品为形式进行授课,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深入理解材料为作品带来的深刻含义。当前雕塑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此必须培养出各式的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当代背景下,雕塑教学应该注重泥塑基础课训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雕塑教学的质量,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小囡. 西洋雕塑的民族化与传统雕塑的现代化――对中国传统雕塑研习与创作课教学方向的思考[J]. 美术学报,2010,02:15-19.

[2]于伟,纪芳. 基于ZBrush的数字雕塑综合实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5:180 -183.

[3]杜旭渤. 数字技术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15,28:107.

[4]尚晓风. 雕塑基础数学浅谈[J]. 大艺术,2005,02:28-31.

第9篇: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

一、阴阳哲学的内涵

阴阳哲学,是指以阴和阳两种符号来表示宇宙间万物相对的两种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八卦两两相重得到六十四卦等等。通过阴阳哲学中的六十四卦就可以来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规律等进行认识与解释。阴阳哲学其实是一种三元化的哲学,因为它包含了阴、阳以及阴过渡到阳的过程,这三者之间两两相对,即阴中包含阳,阳中包含阴。[1]阴阳哲学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如寺庙里的卜卦、中医、风水等都是阴阳哲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某种角度而言,《道德经》和《易经》可称之为中国阴阳哲学的起源。

二、阴阳哲学观在雕塑艺术

中的表现形式阴阳哲学观在雕塑艺术创作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创作手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可视不可视的角度,通常可以将其分为可观“阴阳”与不可观“阴阳”,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可观“阴阳”的雕塑艺术作品

可观的“阴阳”雕塑艺术作品主要指的是与阴阳哲学有关的各种图形、物品、事物等在雕塑艺术作品中的展现,如八卦图、太极图、卍字符号等图形,还有能明显体现出阴与阳的,诸如太阳、火等事物。这些具有明显阴阳特征的图形、事物等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就是可观的“阴阳”雕塑艺术作品。[2]

(二)不可观“阴阳”的雕塑艺术作品

五行学说是阴阳哲学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容之一,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阴阳哲学。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这一特性成为人们卜卦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阴阳哲学观中的五行学说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就属于一种不可观的雕塑艺术作品,因为它通常不会直接体现在雕塑艺术作品中。另外,阴阳哲学观中所蕴含的阴阳思想,如自然性、矛盾性等,在雕塑艺术作品中也是表现为不可观。

三、阴阳哲学观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价值

(一)强化雕塑艺术中的“刚柔并济”

雕塑艺术是一门集美术、雕塑、创作等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以物质为媒介来对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情感进行表现的一种手段。雕塑是雕、刻与塑这三种创作手法的总称,一件成功的雕塑艺术作品不仅应具有刚柔并济等完美的艺术特点,而且应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全部体现出来。刚柔并济既是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创作难点,也是雕塑艺术创作的重点。由于阴与阳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说是刚与柔,因此阴阳哲学观在雕塑艺术中具有可以强化雕塑艺术作品刚柔并济效果的表现价值。[3]

(二)启发创作方法

由于阴阳哲学观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所以它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丰富。阴阳哲学观所具有的丰富内容使得其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能为雕塑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启发艺术家研发出新的创作方法,进而创作出新的雕塑艺术作品。艺术家产生新的创作方法不仅能提升自身雕塑艺术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推动雕塑艺术行业快速发展。[4]

(三)促使雕塑家对阴阳哲学观在雕塑

艺术中的研究阴阳哲学观所具有的独特的、巨大的、神秘的魅力,使得其对雕塑艺术家等各领域研究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促使诸多研究者开始致力于阴阳哲学观的研究。将阴阳哲学观体现雕塑艺术中,要求雕塑艺术家必须对阴阳哲学观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一要求促使雕塑艺术家开始加大对阴阳哲学观的研究力度,并激发雕塑艺术家对阴阳哲学观研究的热情与兴趣。随着艺术家对阴阳哲学观认识与了解的不断深入与全面,相信阴阳哲学观能在雕塑艺术中得到更深层次的体现,促使雕塑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让阴阳哲学这一抽象哲学在雕塑艺术这一具象艺术形式中绽放光芒。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