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精选(九篇)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

第1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ing on the problems of“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to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t locates the“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to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en it put forward the new teaching modes,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make sure them smoothly.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及物流信息技术,理解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及物流信息系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物流信息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水平,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研究,主要是关于校内理论与实验教学及课程开发。如姚志英(2009)、梁雯等(2010)和赵浩宇等(2013)在分析本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谭狄溪等(2009)和章文燕(2012)从工作过程的角度研究本课程的开发问题。因此,如何对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信息管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使之更适于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概述

《物流信息管理》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交叉课程,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物流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与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物流信息安全等。它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

1.2 存在的问题

目前《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校内实验与企业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时限制。这门课程一般只安排每周2~3节课,开设一学期。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全面透彻地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比较系统地完成相关课程实验,更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实践。因此,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该课程理论很枯燥,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低。加上物流管理类学生的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的基础知识较薄弱,所以学习更加吃力,课程教学效果更加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对该课程进行科学定位,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

2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必须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高度。本文将其定位为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进行基本实验训练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渗透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践教学,通过教室―实验室―企业的高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模式

根据《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最普遍问题和对《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本文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模式有两种:

一是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严格采用教室―实验室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在课堂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远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践。该模式在时间和经费上较容易实现。

二是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严格采用教室―实验室―企业的高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在课堂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远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际;最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实际。该模式在时间和经费上要求较高。

第2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 理论基础 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课程,既要具备传统课程的所有功能,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因此要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教育观、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环境理论等。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影响较大的理论。

一、建构主义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学习理论的主流。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因此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在该过程中,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二、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课程应以需要为基础,因而网络课程的课程体系在建设上应在对学生、学科和社会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内容,把对学习主体的尊重、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强调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统一;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及社会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的多样性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动态更新,为学生制造探索与创造的广阔空间。

三、信息素养理论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对于什么是信息素质,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四、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智能结构,使得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有一种或几种智能胜过他人。如果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几种优势智能表现突出,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达到了平衡、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其他方面,如: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反应速度和方式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品质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一旦满足了这些差异和需要,学生焕发出来的发展潜能和自信力量将是十分巨大的。

五、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改善课堂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最早由johnson在20世纪60年代年提出,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更加明确的任务以小组的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接受指派的角色,学习小组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小组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相互独立的工作,小组整体和成员为达到小组的目标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六、个别化学习理论

个别化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自身特点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归宿,以适应个人需要为原则,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为活动方式的教学。从教学活动本身看,个别化教学包括两方面:首先,个别化教学中,教学活动让位与学习活动,教学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把教学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成为自我教育的人。其次,学习者成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与地点、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知识信息及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的过程,它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教学应用,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的系统规划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八、社会学习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协作交互活动中获得的能力能够内化而变成他们的独立发展成果。在他看来,与教师和学习同伴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交互和协作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唤醒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形成邻近发展区域。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社会交互对认知发展起着最基本的作用。在教师的帮助及同伴的协作下能够得到的发展远远胜于独立的发展。因此,协作对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莱斯利•斯特弗,杰里•盖尔.高文,徐斌燕,程可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智.维果斯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对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96-99.

第3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

课 题:本文为廊坊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219。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技术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质。如何发展教师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学习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建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职院校毕竟在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上都和中小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上述标准。所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加快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一、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曾发生过多次变化。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因此为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的教学场景时常能看见。如今,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同时,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除了基础性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职业特色,主要包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内涵,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的技能,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意识;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工具的使用,并能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能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具有提升职业技能的能力,可以进行信息化的专业课教学。因此,在制定相关标准时要特别重视这些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构建

笔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构建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个标准是开放性的、粗线条的,因此在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设置,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主要包括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维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次,是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三个维度。具体的内容如下。

1.基础层次

(1)态度和意识。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认识:要积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化,能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理论;具备主动将教育技术引入教学活动的意识:拥有自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识以及将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传播的意识。

(2)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相关的基础理论,明确教育技术面向的应用对象;具备教育技能知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常见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明确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3)技术技能操作。能操作不同类型的教育媒体:了解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组成,对各个设备会安装与使用,可以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进行有效教学;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能管理、获取或开发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能将有效的信息资源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能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不同教学环境:快速选择与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非常熟悉各种软硬件环境,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环境需求来选择辅助软件,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教学的学习环境。

(4)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中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基于基本理论并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过程,使得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合理转化为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调整角色,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合理使用相关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引入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对比传统教学并进行反思:明确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评价,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习惯;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总结与反思;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能正确分析,优化教学方法。

2.提高层次

(1)教师成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展示熟练的技术技能和对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示范利用多样化的媒体,与学生、同事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示范利用信息化工具与学生、同事及其他成员进行协作,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示范和促进已有的和新兴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使用,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分析和评价,从而对研究和学习提供支持。

(2)设计、推动信息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评估。设计或改编融入信息化工具和资源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新鲜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针对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利用评估结果反馈学习和教学情况。

(3)促进和激发学生以及教师自我的学习和创造。支持、促进并示范有创造性的、创新性的思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反思,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成长;鼓励学生参与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信息化的工具和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进行科研,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技术进行创新。

四、小结

教育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助推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分析,不但能更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服务于教育。本文对此标准的研究还十分粗糙,但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高职院校老师关注此问题,深入进行研究,使得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成为高职教师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志平.美国新版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张一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模型建构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第4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论 课程 教学技能 改革

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为适应时代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l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高素质师资作保障,而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任务。

我校于2003年起开办了计算机教育专业,特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列为专业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形成的历史较短,相应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教学策略、评价机制也尚不成熟,使得这门课程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笔者在近几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改革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能向学生提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 是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实践特点的综合性课程。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在注重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1.构建全面、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现行《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版本很多,但其课程内容体系大同小异。我们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基本思路是:理清基本原理,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重点在使学生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法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上下功夫。以基本理论结构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建构起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它们相互交融,共同为学生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教学技能、生成教师角色意识奠定基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初步确立了本课程内容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李艺主编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由于我校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动,在最前面补充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解决思路,并将教材前三章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等内容作了大幅度改动(只选择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关内容,并将其具体化);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艺术等内容的学习中,补充大量实例(观摩教学录像片段)和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后面教学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技能

先集体讲授信息技术教案的格式、编写过程及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然后选择一些优秀教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向他人学习是学习的开始,从借鉴他人的经验起航。学生从学习他人教案开始,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对教学实践的训练。接着以作业形式训练学生分析教材和编写教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堂教学技能

在本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和突出实际教学技能的训练,作为一名教师,其专业技能的核心就是教学技能,所以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以有效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这部分内容包括3天的中小学见习、校内模拟试讲(每人分别在教室、多媒体机房至少各1次)和最后一学期为期1个月的教育实习。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协调一致,没有教学方式的相应改革上述内容的改革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由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理论非常丰富,在讲授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时,若不结合实际,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内容空洞而厌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部分内容先精心的整理,再对其核心思想进行讲解,并列举大量实例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关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经验交流材料(如论文、相关论坛中的帖子等)供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教学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了促进学生将教学设计技能向课堂教学技能转化,组织学生观看优质教学课例(包括我校往届实习学生、实习学校教师的课堂录像及网上的一些优秀信息技术课例),让学生观摩、领会和模仿,其中也有前面分析讨论过的教案所对应的教学录像,便于学生把静态的教学设计方案与动态的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在观看之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如授课教师的仪态、信息技术教学语言的运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思考,教学录像以我校前几届学生实习的优质汇报课为主,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他们的知识基础、教学技能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我们的学生最为接近,所以他们的示范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观看完录像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基本技能训练以组织学生讲课为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模拟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讲课训练(先教室后多媒体计算机机房),教室中进行的试讲重在练习板书、仪表、语言表达及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等,而后一轮在机房中的试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讲自己的讲解与操作演示有机结合起来,并如何去指导学生、在学生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等方面,其他同学在扮演模拟学生角色的同时,还要对讲课同学的过程进行评价。每一位同学试讲结束,先进行自评,再组织其他学生进行集体评议,首先由学生评课,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分析该位同学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教师从仪表、语言、内容讲解、重难点、板书、知识过渡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述。这样不仅讲课同学及时获得了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其余同学提供了大量发表观点、见解的机会,对自己教学技能、评课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3.评价方式的改革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既要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单一、机械的评价方式具有的评价结果的片面性的缺点,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构成复杂,开放性、实践性强等实际情况,同时按照学校及本系有关考试考核的有关规定,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参照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教学设计方案、试讲(说课)表现综合起来占总成绩的40%;最后期末考试以4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在学生试讲(说课)过程中根据事先设计的评价量规,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办法,然后要求试讲同学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再加入自己的反思,不仅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使大家更深刻的体会到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要从哪些方面做起。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核,试题包括考核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客观题型和考核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一些开放式的主观题型(如列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等)。

二、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研究的教育理论应该是立足于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应紧密联系中小学的实际,充分反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所以还应该大胆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到中小学去见习,亲自感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情况(我校的见习活动安排在第三学期,而教法课却是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的见习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知道去干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听课。建议要么改动见习时间,要么在见习之前安排必要的指导);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聘请有经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有关人员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座谈,在座谈会上,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疑惑给予解答。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势比会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该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5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摘 要: 本文根据“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强化概念弱化公式推导、学生参与出题等教学手段以及在成绩考核中加大过程性评价,对“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关键词: 信息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成绩考核

作者简介:李如玮(1972―),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

一、引言

“信息理论基础”是国内外众多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之一,主要论述了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涉及了大量的数学知识,覆盖了理工科学生所学的大部分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以及数值分析。这些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同时还涉及通信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理论性很强。因此,即使是通信专业的本科生,接受起来也感觉困难,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抽象而枯燥。另外,信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信息,发展到今天都没有形成一个很完整的系统的概念,不同的研究学派对信息的本质及定义有不同的意见和认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信息理论基础”中的很多概念难以建立。而且,“信息理论基础”中的理论,由于其独特的思维,学生不能灵活地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科生的教育宗旨要求我们必须找到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分析解决问题的本科生。为此,针对在现有的40学时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恰当的改革和实践,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教学方法

1 设置问题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教授起来很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提问,即设置问题,比如,度量信息的目的是什么,香农熵和平均互信息在通信系统中各自的意义是什么,信源压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进行限失真信源编码,制定译码规则的目的等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以求解答,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等学生思考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枯燥。

2 强化概念弱化公式推导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概念很难理解,公式的推导涉及很深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感觉很枯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强化概念的理解,讲述理论的物理含义,让学生明确该理论如何得来,解决什么问题,避免枯燥的公式推导。例如,学生理解信息理论的无失真信源变长编码定理有一定困难。那么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该定理的物理含义,即该定理告诉我们编码能达到的理论极限是原始信源的熵,它的实质是对离散信源进行适当变换,使变化后的码符号信源作为信道的输入信源)尽可能等概分布,使每个码符号平均含的信息量最大,从而使信道的信息传输率R达到信道容量C,实现信源与信道的统计匹配。然后帮助学生明确存在性与必然性的区别,告诉学生该定理是存在性定理,对定理不予证明。实践证明,弱化公式推导,强化概念、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

信息论中理论很多,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理论的来源出发,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比如,为什么用不确定度的变化度量信息,学生很难理解(这是本课程的基础),笔者从通信的前后出发,引导学生明确经过通信,获得了信息,同时不确定性发生了变化,之后启发学生信息的大小是否就可以用不确定度的变化量来度量,然后导出信息度量的公式。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4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主要通过师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用武之地。例如,在讲解编码之前,让同学们讨论,在通信中,如果要传输的信息量过大,该怎么办?如果在传输中遇到干扰,该怎么办?如果遇到有人截取我们的信息又怎么办?通过讨论,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压缩冗余信息、增加信道编码以及密码学的目的。实践证明,有目的的讨论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以及所学知识可以用到何处的有效办法。

5 学生参与出题

学生参与出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深刻方法。学生只有反复推敲基本原理、概念,才可能设计出恰当的题目。为此,开学初,笔者就给学生布置出题的任务,要求每个学生课程结束后提交一道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综合题,每个学生出题内容不得相同,不得抄袭书本内容,但可以适当模仿,同时提供题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通过实践发现,该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性,很多学生为了设计出一道有分量的题目,把信息论中的概念、理论反复研究,结果透彻地理解了信息理论基础的精髓,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成绩考核方式

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考核方法分为阶段测试、学生出题和期末考试三部分。该考核方式采用了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成绩考核方式,降低了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阶段测试由三次测试构成。由于信息的度量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为此本章进行一次成绩为10分的测试;解决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问题基础的信源与信道的基本理论,即第三章和第四章,这部分设置一次成绩为5分的测试;第五章和第六章讲解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它们是解决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的关键,设置一次成绩为5分的测试。为了考查学生对概念、细节是否掌握,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完成后,及时安排随堂测试,允许不及格的学生补测一次。这种安排充分考虑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同时也起到督促学生上课的目的。

学生出题部分占10分,依据出题的质量以及解题思路的明晰程度给予相应的成绩。该部分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认真研究信息理论的相关知识,出题的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成绩为70分,由于“信息理论基础”课程是通信的数学理论,理论性很强,所以必须进行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为综合题型,其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试。

上述成绩考核方法,通过加大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结合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促教促学功能,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总之,笔者在“信息理论基础”的教学实践中,从课程和工科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设置问题、强化概念弱化公式推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出题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并且对相应的成绩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加大了过程性评价给予学生该课程的成绩,以确保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实践证明,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极大地激励了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激发兴趣

G642.2

一、引言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关键,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已成为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军事领域,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而深入。随着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保障的概念得以提出并得到一致认可,而在信息安全保障的三大要素(人员、技术、管理)中,管理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信息安全技术人才,我校在信息安全专业开设《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很明显的不同,具体说有如下几点:

(1)信息安全管理是随着信息和信息安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该课程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安全技术等多门课程,不存在单一的基础理论来解释信息安全管理各部分的内容及关系,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密码学、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2)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内容既涉及到规范性的标准、法律、法规等内容,又涉及到更新速度较快的新技术。因此本课程要处理好较固定的标准和变化快的新技术之间的关系。

(3)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以实践驱动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能够拟定简单的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手段构建简单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解决实际安全问题。

三、课程建设目标

针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态势感知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吸收信息安全管理新型案例、科研成果、国家标准等素材,更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标准。遵循高等教育教育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之适应本科教学的规律。分析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激励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将本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

四、课程建设内容改革与探索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将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将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员获取吸收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内容进行改革与探索。

(1)基于信息安全管理新技术,加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态势感知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课程教学以信息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内容框架,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内容及其实施方法,并紧扣学科发展前沿,获取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信息,将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态势感知等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由总体到部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内涵、作用和地位入手,逐步引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及其实施过程,重点阐述信息安全策略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安全运维、云计算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一般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课程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策略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和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五个单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基于ISO/IEC 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框架、构建过程、审核与认证;基于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级保护控制关键点,等级保护安全支撑平台构建方法,跨级跨系统等级保护方法等内容。

信息安全策略在整个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占有重要地位。从信息安全领域中发生的事件来看,信息安全策略的核心地位变得越来越明显。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策略管理的内涵、作用与地位;信息安全策略的分类;信息安全策略的规划与设计、管理与实施的基本思想、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风险是信息安全中的基本概念,只有在正确、全面地了解和理解安全风险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理安全风险,从而在信息安全的投资、信息安全措施的选择、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避免、规避风险,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提供支撑。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及相关基本概念;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方法与技术;信息安全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随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企业领域的信息安全建设中不断推进,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70%-80%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运维发展历程;信息安全运维定义;信息安全运维体系构建方法;信息安全运维技术等内容。

应对云时代的安全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规避信息泄露的风险,需遵循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逻辑,为承载云计算应用的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单元主要包括:云计算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云计算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云计算安全管理方法和模型;云计算风险评估的特点和方式;云计算的风险控制措施;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w系构建方法等内容。

(2)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模式,逐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是集理论、技术、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科类学科。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将讲授、案例式、启发式、问题式、任务驱动式、研讨式、微课、微信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多模式融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模式进行,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启发式和问题式相融合教学阶段。该阶段主要由教员引导学员从需求出发,通过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方法,为学员设置问题场景,启发学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后续学习任务的开展。

第二阶段,讲授式和案例式相融合阶段。该阶段教员主要采用讲授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对课程中存在的各种定义、体系、模型、内涵等知识点进行讲解,由于这些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教员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解释各个基本概念,清晰阐明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还需结合具体的案例,力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学员对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任务驱动式和研讨式相融合教学阶段。该阶段教员结合实际应用部署具体任务,学员以任务为目标,通过分组研讨逐一解决遇到的问题,最终通过完成任务达到主动学习、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目的。

第四个阶段,微课和微信方式相融合阶段。该阶段教员首先将课程中关键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录制成小视频。然后以微信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微信群,教员可以通过在课前或课后在群中微课视频,布置预习内容,开展群讨论等方式帮助学员进行预习和复习。于此同时,教员还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答疑和成果验收。

(3)强化实验教学,进一步完善、丰富实验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实验教学是巩固信息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员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管理基本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在《信息安全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教学安排遵循“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技术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信息安全管理新理论和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实验内容。实验涵盖等级保护平台搭建、等级保护验证核查、终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安全运维方案设计和云端数据安全审计等安全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实验成果有实验分析报告、程序设计报告、程序代码、环境搭建等多种形式。

通过实验项目,培养学员基本的信息安全管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解,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扩展实际应用中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的设计能力,提升信息系统综合安全防御的素养。

(4)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全方位考核机制

通过课程考核考察学员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情况,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与探索也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信息安全管理》课程考核要求,在原有笔试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成绩,阶段性测试和过程性测试,逐步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考核机制。在考核时机上,采用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课终考核;在考核形式上,采取笔试、课堂问答、论文研讨、小组汇报、实践操作等方式;在成绩总评分上,期末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基本达到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方案设计、工程实践等全方位的考核。

五、结束语

为了建设好《信息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一方面持续跟踪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消化吸收,转化到教学内容建设中;一方面持续关注相关课程建设的最新研究进展,借鉴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保持信息安全管理课程建设各个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鲜性。与此同时,随着MOOCs(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课程下一步结合《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特点,尝试将MOOCs教学模式与现有教学模式相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课程建设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4.

[2]张晓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3]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中国科学大学.2013

[4]徐东华,封化民.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体系探究.2008

第7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1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报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兴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第8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对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7-0022-03

1 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信息对抗专业的人才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从采集获取到生成、记录存贮到表示、传递交换到播发以及作为交易工具等都存在信息安全等问题。信息的安全维系着国家的国防、金融、交通、商贸的安全,维系着企业和个人的安全。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一门以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攻击和防护的技术一计算机信息对抗技术(Computer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简称CICM)便应运而生了。在社会行将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之际,无论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还是在军队、公安、政府、外交等国家重要部门都需要大量掌握信息对抗技术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学能够培养信息对抗或者信息安全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校的信息对抗专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2 我校信息对抗专业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

信息对抗专业是一个系统地掌握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的宽口径专业,学生接受信息安全、信息攻防以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训练,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事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系统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等方面工作。

通过调研开设信息对抗及其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和对信息对抗专业有较大需求的用人单位。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有几十个学校开设了信息对抗或其相关专业,但是办学的思路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校把信息对抗专业办在计算机系,侧重于传授信息攻防技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能、作战运用和监控管理的基本能力;有的学校把信息对抗专业办在电子系,以雷达对抗、电子对抗或通信对抗为教学重点;也有的学校把信息对抗的相关专业一信息安全专业办在数学系,以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商学系,以电子商务安全作为教学的重点。我们认为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的是信息的安全问题,信息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如果没有信息就没有信息安全。因此,学生应该首先学习的是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方面的技术,否则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信息对抗技术。另一方面,信息对抗技术从专业内涵上看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它是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另外信息对抗学科,是一个知识综合性较强、竞争性很强的新型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该专业的生存周期。通过我们走访用人单位发现,用人单位非常强调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大学教育提供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以便新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参加工作后所必须面临的专业技能培训。所以,除了计算机之外,学生还必须学习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为主,将网络对抗技术作为教学重点,兼学通信,同时加强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对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希望由此能够保持我校信息对抗专业的特征,力争在该领域中打造出专业特色并最终形成专业优势。

3 信息对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我院关于信息对抗专业的课程体系体现了我院关于信息对抗专业的办学思路,体现了培养掌握以网络对抗为主的信息对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信息对抗本科人才的基本要求。

3.1 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信息对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制定,是以西安工业大学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为要求,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指导思想,依据教务处关于制定2006级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的相关文件,并参照了05级信息对抗本科教学计划和其他兄弟大学信息对抗专业教学计划,经过了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专业建设骨干的反复讨论、调研、修改制定而成,最后由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定稿。

3.2 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

(1)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选修课:公共选修课(6学分)+专业任选课(6学分)。

3.3 学分比例

本专业总共有20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0学分,专业基础课52学分,专业课15学分,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课6学分,素质教育学分7分。

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含专业任选课)的学分比例约为50%:50%。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约为70%:30%。

4 课程体系的特色

课程体系制定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加强基础,优化体系,注重实践,协调发展”。

4.1 强调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

本科教育是一种基础的学科训练和专业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解决有限的教学学时和不断膨胀的教学内容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是进一步提炼基础性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内容不仅具有相对稳定、共性强的特点,而且容易内化为学时的科学与文化素质,凭借它可以开辟新的领域,适应新的事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科学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分比例(1:1),安排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时间比例(70%:30%),为学生学基础课程提供充分的时间。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强调打牢数学基础,开设的数学课程除了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之外,还增加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强调计算机、电子方面的基础课程: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工科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等课程。

4.2 强调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

新教学计划立足于教学全过程和培养目标,妥善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信息科技的发展特点,紧紧抓住其基础理论,科学划分课程系列,确定课程内容。在对兄弟院校同类学科专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内容调整、课程整合,并着力增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体现专业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立主要侧重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对抗三个方面,开设了网络类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Internet技术及应用;安全类课程: 信息系统及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概论;对抗类课程: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信息对抗导论、网络对抗技术、计算机仿真。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了电工电子实验、网络工程训练实验、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另外还专门开设了有关信息对抗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另外我们对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开设学习、开设顺序以及整体学分比例进行了调整,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学环节的整体优化、教育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4.3 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加强了开课广度,既有涉及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有涉及电子、通信方面的课程,如:通信原理概论。在开课深度上,既有侧重计算机类学科的基础课程,又有涉及学科或科技发展前沿的课程,如:网格原理及应用。在开课形式上,除了课内教学,学院还将开设前沿技术介绍类的讲座。另外学院还为学生开设了以下选修课:信息战导论、微波工程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对抗技术、计算机图象处理、模式识别与应用、信息对抗策略、MATLAB语言、电子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技术、网格原理及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说明我们的办专业思路和课程体系是合适的。但是,我们创办信息对抗专业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对信息对抗专业的办学规律还没有全面掌握。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本专业中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计划中涉及的一些课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虽然有一些相关内容的书籍,但没有系统的专业教材,这为本专业的一些专业课教材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图书市场上看,相关内容的书籍并不少见。但一是知识不系统,二是内容不精练,三是单一书籍组织不全面。我们走访的这些院校一般采用的是根据课程大纲自己编写的教材,是否完全适合我校的教学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所以积极调动专业人员组织编写,在2到3年内编写一到两门专业课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2)实验室建设

各兄弟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均建立了和专业课程相关的实验室,而且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工作,以便为专业综合实践和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研究提供更好的实验平台。

针对本专业现有的专业方向“计算机网络对抗”的特点,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①首先购置实验设施和仪器,建立信息对抗实验室,同时为实验室的开发创造条件。这一阶段,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建设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平台。②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内已有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条件,做一些二次开发工作以初步满足专业综合实践与本科毕业设计服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第9篇: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1.1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首先,不少独立院校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电算化初级阶段,简单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以“电算化”代替“手工账”,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停留在懂核算、会软件操作这样较低的层面上,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供需失衡。其次,现今大多高校都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高级专门人才”为定位目标,显然培养目标笼统、定位过高。这一目标定位导致大学生在出校后眼高手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无法从基层、从具体的工作做起。独立学院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更是如此。

1.2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首先,大部分独立学院对会计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许多学院只设置一门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而且教学时间比较短,课时量不多,一般为64课时或72课时。其次,独立学院在会计课程体系方面基本采用了会计专业课程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双轨运行”的模式。割裂了原本一体的会计信息化知识体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无法将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造成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再次,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设计不够完备、实践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以及知识更新与改革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缺乏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方案和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

1.3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中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有些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强,知识结构不全面,往往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会注重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建设方面的知识,而会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则会偏重于会计理论上的讲授。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真正的从业经验,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组织上、经费上和时间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

1.4教学评价体系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是比较单一的,这种单一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两方面。在评价方法上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在评价内容上主要针对所学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财务软件操作进行考核。这种以“理论+技能”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显然不尽合理,它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认定,容易使学生产生为了考试成绩而努力学习的功利思想,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学习不扎实、考完就忘的现象。

2构建独立学院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

2.1定位教学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综合考虑人才培养计划和会计岗位需求两方面因素,教学环节应以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主,辅之以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维护、不同会计软件的操作差异、会计软件设计等内容,培养能维护和管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解决会计软件异常性操作问题、适应各类会计软件的强能力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以适应未来会计岗位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独立学院培养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目标可考虑定位在:让学生在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把握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够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应用及维护。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综合运用管理软件中涉及财务会计的部分,并能将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实际需求、计算机的特点结合起来,优化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能参与二次开发,提出应用解决方案。此外还要掌握有关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知识。

2.2重新构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会计信息化课程中涉及的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重点强调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此为基础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首先,在会计信息化前期基础课程设置中,应包括计算机类课程和会计类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类课程不但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紧跟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应考虑增设数据库应用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其次,会计信息化配套课程的学习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核心,除了传统的会计学专业课程外,还需要设置新的配套课程,包括会计信息化、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和ERP沙盘等。

2.3建设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首先,独立学院应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选送青年教师到生产单位培训或者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和企业人员合作,教师参与企业实际业务,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到实践能力的过渡。与此同时学院应加大投入,从组织上、经费上和时间上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其次,学院还应聘请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给教师和学生举办技术讲座或直接授课,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会计信息化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任务。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2.4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考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