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第1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一、语文课堂教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二、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1.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第2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响应课改的精神到付诸于实践到理在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我已看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第3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第一,新时期党建改革创新的“引领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四个方面明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特征,即“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这是衡量是否建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指标,同时也是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指针。党建的改革创新,必须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长期战略任务;必须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不断增强全党的政治认同。

第二,摆脱“运动”党建模式、探索制度建党的“长效工程”。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制度意识,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起科学、协调、平稳、高效的党建运行机制,会促使党建尽快超越“运动”模式,探索制度建党的科学途径。要通过健全常态学习制度、建立全覆盖的学习领导机制、建立学习信息反馈机制等,推进学习制度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探索制度建党的“长效工程”。

第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如果不通过新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不能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就有失去执政资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危险。建设学习型政党,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成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紧迫任务。

第四,发展党内民主的“载体工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突破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建立扁平的组织结构,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少,能够极大发挥所有组织成员的主动性、主导性,每个组织成员的联络是平等的、双向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是便捷的,使组织中所有成员都找到激发创造性张力的基点,培养成员忠于组织的共同愿景、并为之竭诚奉献的精神。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利是一致的,为有效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克服“封闭、保守、官贵民贱”的落后等级观念,建立一个真正平等、人人畅所欲言、真正体现党员为主体的新的开放的组织环境,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的工作永葆创新活力。

第4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在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后,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

我认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5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情绪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59-03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认知问题、文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身处课程改革漩涡中的教师,其深藏于内心深处细微的情绪,一定会与变革的许多具体行为紧密相连。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果希望一线教师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参与进来,那么教师的情感因素必须得到关注。

一、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反应

实施课程改革,必然会打破教师原有的格局和维持的稳定,意味着教师须重新定位和改变旧有的行为,这样的变化显然会导致教师情绪状态的变化。那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会有哪些情绪反应呢?

(一)积极参与的兴奋型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出于对旧教育体制和教育秩序的不满,并期待改革现有的教育弊端,他们会充满憧憬并积极投入课程改革,情绪反应处于兴奋与喜悦状态。这一类教师所代表的群体,一般是学校里有较丰富的教学技艺、有超前的教学理念的改革型教师,他们在教师群体中一般走在改革的前列,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兴奋型教师,心态积极,从容不迫,是引领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走出一条能促进自我更好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二)跟随大流的迷惘型

有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理解到位,并担心影响自己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对改革充满了迷惘与困惑。这一类教师因为对改革的困惑和压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又容易产生挫败感,更让教师对新的课程改革失去热情和信心。但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这些教师又不能无视,所以改革过程中他们一般都是目标不清,跟随大流,对整个改革过程处于观望和摇摆的状态。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师群体,他们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暧昧不清,但是也不会明确反对或抗拒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也会服从大局,按照整体改革之路按章行事,是典型的随大流者。

(三)内心抗拒的怀疑型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要打破旧有的内容和秩序,这势必会冲击部分教师的利益和稳定,这就导致有部分教师怀疑和反对课程改革。改革需要重建秩序,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应对变化,这也使得部分安于稳定的教师本能地产生一种厌烦,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表示怀疑,对参与改革的老师冷嘲热讽,对改革过程中一些做法内心抗拒。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这一类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面对新课程改革做样子演戏,课程实施中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用的是新教材,教学还是老思路,是一种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怀旧者、怀疑者。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复杂情绪的背后原因

(一)外部因素

1.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对教师的情绪因素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作为顶层设计的课程专家、课程组织者,关注的是课程本身、课程实施的技术路线,而教师的情绪体验则很少被注意到。课程顶层设计者难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的愿景及蓝图已经设计好,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应该会无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但一线教师毕竟不是课程专家,教师工作本身的烦琐、量大、费精力,加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抱有怀疑,造成教师心态极其复杂。

2.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一线教师被动进入。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由行政部门强力推进的,较少考虑一线教师的心态和意见,一线教师的声音难以在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这让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觉:改革就是行政意志、长官意志,一线教师就是被边缘化、被忽视。这种心态导致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怀疑与抵制,觉得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而不会意识到课程改革是教师的义务,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显然,这种“上”“下”疏离的改革状态,无法真正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二)内部因素

1.教师自身的情感需求缺乏对改革和变化的抗压能力。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原有的稳定、舒适和安全的秩序会被打破,他们需要重新面对不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教师的现实心理来说,留恋安全、稳定的生活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旦教师熟悉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和教学行为,教师就会觉得在一个平静的环境里活动感到安全、舒适、稳定,如果这个平静的环境被打破,则难免会遇上无法预想到的困难、危险和挑战。所以教师一般都不愿现有教学状态发生大的波动,宁愿留在一个波澜不兴的环境中安静、稳定地教学。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主要的原因在于,任何的课程改革都会打破教师现有的平衡状态,为其带来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开展课程改革,都难以避免遭遇这样的困境。无论是课程内容或增或删,还是教学方式或改或变,教师都要去适应。课程内容增加了,教师原有的知识可能难以应付,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课程内容删减了,教师原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就派不上用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对课程改革或迷惘或抗拒,大多还是因为他们对改革预期的未知和原有稳定的秩序被打破而失落造成的。

2.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缺乏内部动力机制。很多教师并不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在他们的眼里,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导致教师积极进取的意愿不大。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也让教师感到没有什么压力和挑战,不像其他的一些事业单位和企业岗位充满竞争意识。教师的这种心态表现在职业上就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追求,不会主动更新理念。这样的职业理念,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动力不足,特别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教师一旦缺乏这样的内部动力,对待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热情和投入度,教学行为就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行为,时间长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相对于其他行业就更为严重。

3.教师自身对情绪的驾驭不力。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职业承载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有来自家长的殷切期望,有学校领导的升学关注,还有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约束,这些压力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教师的身上。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却不为人所关注,加上教师生活空间狭窄,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大多处于“情感自闭与缺乏交流”的生存状态。在这种单一的生活状态下,教师的精神和情绪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精神萎靡、容易生气发怒、工作消极懈怠等。教师本身又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掌控,一旦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

(三)课程本身

1.新课程理念与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但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上,难以马上转变或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实践新课程。比如课堂教学,现在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的变化,传统的知识授受型教学显然已经落后,但是教师在重讲授还是重探究、重知识还是重能力、重规范还是重个性等具体教学操作上还无法适应,这种教学行为的变化,使教师感到茫然无措。另外,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也出现一些极端或片面的做法,如对新课程理念“变形”理解、探究讨论课的五花八门、多媒体的滥用等,让教师也从内心上感到反感。面对课程本身这些不确定因素,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情绪变化也就难免多样而复杂。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能力方面,教师既要具备课程组织和课程开发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能力;在育人及管理能力方面,教师既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还要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师既要具备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但不少中小学教师因为教学中的工作量和压力较大,极少有时间去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造成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提升,面对新课程改革时,往往感到应对无措,能力不足,而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培育又难以一蹴而就,因而教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常常产生无力、迷惘和畏难情绪。

3.课程培训不到位,对教师情绪疏导不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在进行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但考察这些培训发现,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特别是缺乏对教师情绪方面的引导。课程培训的不到位,一方面是因为培训组织机构在教师培训需求上做的工作还不够,没有详细分析教师真正的需求去合理设计培训专题,只是以行政文件的方式强制性要求教师参加;另一方面就培训专家来说,这些专家一般以高校、教研机构为主,他们对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学现状不太熟悉,不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困惑和需求,培训内容可能就不切合实际,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使学习者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想法,再加上部分培训专家本身的能力不强,培训时照本宣科,这种灌输式的讲授让参训教师反感,造成培训专家与参训教师彼此之间的情绪对立、相互轻视。就参训教师来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本身就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来培训的,培训时人到心不到,把培训课堂当成休息场所。这就使得教师本来急需的课程培训和专业引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对策略

(一)课程环境的改善与保障

1.讲求培训的实效性。调查显示,教师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是“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实践推动型”,希望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这种现实需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培训最有实效的两条路径,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问题解决,帮助教师思考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二是职业理想的认同度渗透,促使教师内在改变,走专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我国教师教育在职前职后的衔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师范院校把学生培养成“成品”后推向中小学,但却缺乏后续的支持和指导,工作后教师基本上缺乏专业的指导。这种教师培养体系是不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因此,教师的再培训与专业指导在今天是必要的,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指导。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与中小学协作,发挥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推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比如,高师院校教师可以走入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一同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业的课堂教学研究。

3.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从教师文化来说,教师是相对保守、封闭的一个群体,教师的合作精神比较欠缺,教师与教师之间极少在教学专业上互为沟通。教师合作不仅有助于教与学的改善,还能推动学校变革的有效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条现实的校本路径。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状结构的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分工合作才能高效率完成。中小学校建立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互享智慧、思想碰撞的过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共同面对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专业过程,比教师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更有效果。

(二)教师的自我调控

1.保持积极认知的心态。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与坏、利与弊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教师更多地看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看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就会积极面对,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一旦我们对某个职业倾注了积极的情感,职业的琐碎和单调就会转化为事业的进取和憧憬。

2.提升职业的认同度。职业的认同度源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特点、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并因此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基于他们对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所从事职业的热情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愉快的情感体验。职业的认同度,决定了教师在自己职业领域里走得多远,而职业认同度高的老师,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会有效的自我调控。情绪心理研究表明,“稳定性和控制性这两个维度与人的自信心和对今后的期待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境,影响工作效率”。可见,情绪的稳定需要自我的有效控制,情绪的有效调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对职业工作成败的恰当归因,工作中的成败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努力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运气的问题、机会的问题、工作难度的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恰当归因,就能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消极情绪、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发展;二是一旦负面情绪袭来时,学会寻找适当的渠道宣泄,与朋友同事加强沟通交流,参与适当的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让消极情绪得到化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缪榕楠.情感智力与教师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J].教育探索,1999(8)

第6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O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回归与恢复、探索与转型、深化与完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其成就:确立了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实现了高校体育“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目标转换;保障了学生平等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增强了体育课程吸引力;实现了评价目标的本质回归和方法的科学合理。其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关系还有待理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未能同步跟进;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未得到同步提升。

1改革开放3O年高校体育改革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战略决策,引发了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高校体育获得了巨大发展。

1.1回归与恢复阶段(1978年一l984年)

“”十年,高校体育在以劳动代替教育的“劳动体育思想”的影响下陷人全面停顿和倒退。“”结束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等教育的拨乱反正,高校体育回归学校体育正轨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一时期,高校体育首先摒弃了“”时期的“劳动体育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总结建国初期高校体育的经验成为当时高校重建的唯一选择。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体育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仍体现了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要构架的目标体系和内容特点。1979年,“扬州会议”统一了“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认识,确立了以体质健康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工作方针,开创了高校体育“体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新局面。

1.2探索与转型阶段(1985年—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高校体育改革已不再满足于对前苏联体育教育模式的引用,开始广泛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体育思想、教育理念,开创了以“体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体育”、“挫折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为代表的思想“争鸣”和教育实践,高校体育传统的“三中心”课程模式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转型。

1986年,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学校体育研究会学术团体的相继成立,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该《纲要》在体质教育、技能教育指导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终身体育,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中,开始强调教材重建。1993年,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快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步伐。1995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发,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这一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在教育思想上,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模式上都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1.3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针对探索与转型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得失,高校公共体育开始进入全面的深化与完善阶段。

2002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1992年《纲要》相比,新《纲要》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大变革。新《纲要》是对92(纲要》的全面深化与完善,是探索与转型阶段高校公共体育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这为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高校在体育硬件建设上提供了政策支持。2005年,针对高等教育中“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单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中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随后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相关文件的连续下发,表明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仍任重而道远。

2改革开放30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首先,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确立了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改革开放前,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影响,高校体育以社会为本位,定位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劳卫”价值。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是对学生体质的生物改造和对运动技能的经典掌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以社会为本”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造,于是,“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学生发展”成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依据和终结目标。与此相适应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主动体育、和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体育等成为这一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热点。随着高校体育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被提炼出来,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价值中枢。

其次,厘清和深化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实现了高校“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目标转换。“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价值转移引发了高校体育对传统的目的、任务的重新审视。改革开放初期,在“社会本位”视角下,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三基”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高校体育课“变成了增强体质的简单操练,在这里人是没有思维和情感的,主要按着逻辑推理进行操练就可增强体质。体育课变成了一种纯生物学的改造过程。”显然,这种在“社会本位”下生成的“生物体育观”难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于是,“必须彻底地实现从传统的生物体育观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转变”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的颁布,成为高校体育由“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转变的标志。

第三,改革传统单一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为多元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保障了学生人人平等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保障。传统单一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难以保障“三维体育观”下体育课程多元化目标的实现,难以保障人人享有体育教育。改革开放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在传统课程设置基础上,开始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增设选修课,针对运动特长学生增设运动训练课,针对病、残、弱等特殊学生设置康复保健课。在课程结构上,打破传统系别、班级建制的授课限制,按“三自主”原则重新编班上课,同时,把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大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课程结构的整合,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体育需要,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平等享受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第四,竞技运动教材化、教材内容生活化与教学方法多样化相结合,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是改革开放初期高校体育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将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材主要内容、将运动训练方法作为体育教学主要方法,导致了内容和方法与对象的错位、运动员与学生的身份错位,从而引出了体育教材“教不了”、“教不完”、“教不明”、“教不深”、“教不好”和“简单低级重复”等问题,这种“学科本位”思想下的体育教学导致了学生审美疲劳,以致对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体育教学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本位”下教材内容竞技化、教学方法训练化现象得以改观,取而代之的是竞技运动教材化、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内容的改编和生活化运动项目的充实使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学生拥有了个性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观念的传入和素质教育的兴起,又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改良和发展的动力和空间,“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大批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应运而生,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得到恢复,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五,改革了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了评价目标和功能的本质回归,评价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本位”下的“学科中心”思想把课程评价仅仅当作对教师教学成果“是”与“非”的判断,对学生学习成绩“好”与“差”的甄别。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和教育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课程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正如布鲁纳在《教学论探讨》中所指出的,“评价,最好被看做一种教育智慧,它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做了大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全面发展,其内容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加强了对教师和课程建设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涉及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评价方式采取了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对课程建设的评价涉及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有效提高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改革开放30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问题和困惑也是同时存在和不可忽视的。

一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校体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显然,“运动不足”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本原因。而导致学生“运动不足”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等,但是,就生活在校园圈子之内的大学生而言,高校体育未能根据这些变化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与改革是导致学生“运动不足”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初期的“体质教育”难以调动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而此后的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又未能较好地解决强身健体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体育课难以承受课程目标多元化之重。因此,打破传统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的界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大课程体系乃是今后高校体育实现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唯一出路。

二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关系还有待理顺。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看,改革开放初期,高校体育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教学中重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却忽视学生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使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伤害,导致“身顺心违”和“什么都学而什么都不会”的结果。针对这一弊端,体育课程改革开始关注学生个体需要,扩大学生感兴趣项目的学时比重或把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引入教材之中,让学生陕乐学习,这一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又因学生不感兴趣的实效性运动项目的删减而降低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因照顾学生的快乐体验又使一些强制性、规定性措施难以实施,高校体育多元化目标的实现仍受到影响。由此看来,在体育教学与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关系还需要辩证看待,强此弱彼,其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

三是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未能同步跟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能否顺应时代需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是每一个高校体育教师都必须严肃对待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体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情况看,有相当数量的一线教师并没有深刻把握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逻辑关系,通常采取以不变应万变或断章取义的做法,要么固守传统教法,要么偏离课程改革方向,致使体育教学“换汤不换药”,未能取得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由此看来,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仍值得研究和思考。

四是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未得到同步提升。当今,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下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根本途径的体育课程的地位却未能得到同步提高,“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在高校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维持经费难以与其他学科经费投入平等对待;绩效评定中重竞技成绩轻群体活动指导;体育课工作量打折计算;体育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发挥。

第7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一、教师要具备改革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操作、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强化以人为本,鼓励学生自觉进行锻炼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与课程目标和价值实现的有效保证。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为各地区、学校、教师留下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才能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简析以往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

1.“增强体质”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了“增强体质”的思想,把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当时我国80%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物质条件相当差,“增强体质”思想对体育物质条件的要求比较灵活,在实践中教师比较容易落实。

2.“技术教育”思想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也曾以“掌握三基”为口号,“竞技体育”的思想,从本质和内涵上与“技术教育”思想也基本一致。众所周知,真正以培养竞技能力、培养运动员为直接目的教学并不多见。主要是选择竞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竞技运动的标准进行体育教学,所以,“竞技体育”思想与“技术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轻视获得技能后的结果与发展。

3.“全面教育”思想

它是以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为主导的一种思想,旨在从增强体质出发,把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发展身体结合起来,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教养、教育和社会目标。而,这种多目标,齐头并进的“全面教育”思想,在体育实践中确实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课堂评价很难操作,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4.“快乐体育”的思想

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充分理解运动与自己的关系,体验体育的乐趣,把让我练转变我要练,从而热爱运动,养成习惯。

三、对目前教师思想的分析

1.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旧大纲,教材及评价有很多不符合实际,规定太死板,缺少灵活性,部分教材不合适。如实心球项目,对学生评价不公平(评分标准),有80%的教师愿意在本校内尝试,85%的教师认为,教师与行政领导都要培训,更新思想观念、探讨教学设计思想。

2.也有一些教师对改革缺乏兴趣,原因是: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形成思维定式,教学手段固定化,便于操作上课,教案易写。②课程改革,教师的心态受影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权威性降低。③教师安于现状的心理,改革中可能会付出大于回报。④领导改革意识不强,他们大部分时间参与教务工作,与体育教师交流少。

四、教师应该怎样落实课程改革计划

1.改革推行者与教师之间需要长期磨合

改革的推行者为了宣传其思想,有一种“过度推销”的现象,要求教师全盘接受新观念,特别强调从总体或长远考虑会有极好收益。但教师并不能完全接受,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也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即接受新生事物,由于改革是一个过程,即使计划很好的改革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2.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前,与学校行政部门达成共识。因为,成功的课程改革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尽管教师有时会自主有价值的改革,但离开行政领导的支持将寸步难行。那么,要想得到领导的支持,行政领导对目前课程改革首先要有兴趣,提高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培训。领导与教师达成共识,这是课程改革推行的条件。

3.教师思维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8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一、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推动当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改变教育长期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保证,是大踏步赶上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具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教育改革属于有计划变革的范畴,教育改革历来是由多种原因推动的,历史对中国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已经做出了回答:在改革开放初期,穷则思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没有“”的人才青黄不接就不会有教育改革,没有教育的贫穷落后就不可能选择改革。30多年来,我国教育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改革的强大推动,改革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普及水平、发展规模前所未有,达到了与世界人口最大国家相称的世界第一教育大国地位。中国教育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弱则思变,不平则鸣,不改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不改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不能满足公众接受更高水平教育要求的问题。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走内涵发展道路,内涵发展必重改革,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因为这早就不仅是理论认识,而是30多年改革成果带来的最重要的感悟和信念。了解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源头和历程,对于增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加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对于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一流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教育发展无法替代教育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30多年在没有巨大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突出以“做大蛋糕”的规模发展为重点,使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历程,特别是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超过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满足了亿万青年深造求学的机会,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发展不是唯一道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发展是量的自然增长,而改革是质的改变,量变不能代替质变,发展不能压倒改革,发展也不能替代改革,发展不能自然带来教育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提升。发展要通过改革来促进,改革要通过发展来巩固。以往围绕规模扩张为中心的改革,使得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聚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简单的增加投入不仅不能促成体制的改善,反而会导致体制的衰败,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使教育资源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分配高度不均,呈现出封闭性。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差距过大,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教育效益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社会批评意见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无法随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而然化解,教育改革不能依靠惯性前行,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越改越难。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看,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先易后难”渐进改革思路,把难改的、风险大的改革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教育的改革至今依然“在路上”。

1983年明确了“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目标后,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1985年开启了教育体制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和差异发展,着重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在“穷国办教育”的资源短缺难题,使得中国教育取得历史性进步。1993年的教育改革则侧重办学体制,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唤起民间极大的创业热情,释放民间办学的能量。2010年的教育改革转向内涵发展,提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五项改革,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育体制不活、教育投入不足等三大问题。

在“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上好学”和“就好业”的问题逐一显现,暴露出教育存在的不适应、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较以往更加困难,矛盾较以往更加尖锐,意见较以往更分歧。

改革进入思想观念的“深水区”。思想是改革行动的先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改革具有广泛的共识和期盼,教育改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心向改革,拥护改革,期盼改革带来变化,带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与改革开放初期大不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使不同群体获得普遍利益的同时,出现了教育差距过大、不同群体获得利益有别等社会矛盾,使得人们对改革的态度迥然不同,随之出现了盼望改革、反对改革、惧怕改革、观望改革等多元化的思想情绪。由于人们的利益和立场不同,对改革“时机成熟”的判断和改革机遇的把握不一,越来越缺乏改革共识,社会对改革形成共识变难了,尤其欠缺对教育改革大方向的共识,过去是对具体怎么改有不同意见,现在对什么是改革,改什么,谁评判都有分歧。以往改革的参照系更多的是教育的过去,现在改革的评判坐标则是全球教育最优秀事物的集合。从个人立场出发,没有是非,只有对错,只有利益,如有的人偏重教育公平,而有的人则强调创新人才培养;东部强调质量为重,西部则主张公平优先。

改革进入体制机制的“深水区”。体制机制是改革行动的保障。由于各项改革推进力度不一,协调不够,经济改革超前推进,而社会用人制度和财政投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户籍制度等重要领域的改革比较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脆弱,社会公平竞争和发展机会不足,部门之间互相观望等待,甚至相互阻碍,改革深受体制机制障碍的困扰,经常出现“你改我不改,你早改我晚改”的局面,结果使问题被积累下来,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深水区”迟迟无法走出,难以突破“高原期”,制度的效应发挥不出来。

改革进入不同群体的利益纷争的“深水区”。利益决定改革行动的立场。现阶段推进改革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对于踏入城市化前中期和中等收入门槛的中国来说,不同部门、行业、群体的教育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观点、立场、愿望差距很大,甚至是彼此对立。普惠式的教育改革最容易接受(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扶贫式的教育改革也可以接受(如援助落后地区、倾斜困难群体)、抽肥补瘦式的改革难以接受(如重点高校名额分配)、割肉式的改革最难接受(如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取消择校特权)。在改革中滋生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如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城市,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原来也是改革者,但有了既得利益后,就不愿继续改革了,成为深化改革的阻碍力量,开始厌烦改革,阻碍改革;一些添枝加叶的改革,一些假改革,一些错改革,一些走马灯式的改革,一些改来改去的改革,一些只说不练的改革,败坏了改革的声誉,使当事者(学校和教师)倦怠改革,使得群众对“改革”的疑虑渐起,一些质疑亦日渐激烈。改革涉及利益调整,谁都愿意改革别人的利益,谁都不愿意改革自己的利益。政策取向常常陷入公平和效益难以兼顾的境地,如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的两难选择,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绪对立,家长对孩子要健康还是要前途的纠结,教育界对满足国家需要和群众满意的困惑。

(三)教育不继续改革就会有危险。

深化改革有风险。改革在于开辟新的道路,不确定因素增加,没有现成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盲动必乱,存在失败的风险。改革的风险不仅是政绩上的,与其他部门的矛盾,而且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顾忌舆论的反映。

拖延改革更危险。不改则衰,消极则亡。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醒目,更令人无法接受。很难想象,没有教育改革,社会也会发展。教育改革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可供消费,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再改革,就会陷入僵化、封闭、保守,资源错配,机会不均,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过度竞争,损害学生健康,加重就业困难,付出的代价会不断升高,进一步削弱我国教育的竞争力,恶化社会矛盾,会导致教育危机或社会危机。

不改革的风险大于改革的风险。改革有风险,但风险可控,成本也可承受。而任何一次改革都会有风险,任何一个重大决定,都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改革有风险,躲不开,绕不过,回避和拖延导致问题积累,如果久拖不决,又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矛盾更加尖锐、观点更加对立、社会更加分化,不改革更危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教育强国难成,民族复兴无望。

今天的教育存在不适应(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不均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过大)、不协调(各级各类教育不相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不可持续(身心健康受损、竞争力不足、就业困难)的问题。问题出现在教育,但根源在社会,新老矛盾交织。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也缺乏社会共识,不改革不行,假改革无用,乱改革更不行,改来改去也不行。改革的难度之大,矛盾之尖锐,任务之艰巨都是空前的。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至为艰巨,甚至举步维艰,几陷胶着,出现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改革不到位,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深化改革。有些改革可能会有局部的、短期的阵痛,但从全局看、长远看,深化改革受益会更大、更持久。

(四)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攻坚克难。

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改革有历史的必然性,充分理解教育改革的难度及其原因,是实事求是制定教育改革的合理具体目标与科学推进策略的基础。

深化改革乃大势所趋。现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也是攻坚期。从全局和大趋势看,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教育关系千秋基业,关系千家万户,只有改革才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得到人民的拥护,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抓住战略机遇期,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重要领域改革,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提高改革的协调性实效性。

改革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红利。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各行各业都需要深化改革。教育作为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需要优先发展,率先改革。改革重在解放生产力,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中国教育的发展就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中国教育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革,改变教育差距分化需要改革,实现国富民强更要深化改革。如果说30年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突破僵化的观念束缚,有选择改革对象和调控改革节奏的主动性,那么现在决定和影响改革的因素很复杂,有些因素对改革举措的配合度很低,甚至是挑战性的,社会对改革的认识和期待已呈多元,改革的一部分动力是通过倒逼机制呈现出来的。要使改革不停顿、不止步,保证节奏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突破现有利益格局,难度越来越高。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减少阻力,基本做法是做增量改革,面向未来调整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利益,在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冲突,继续发挥改革这个教育最大的红利效用。

二、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切实抓准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力争事半功倍解决突出问题,而这种突破口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改革必须切中问题症结和要害,又能凝聚体制内最大限度的共识,打通发展与改革的新通道,为后继的改革路径奠定基础。要把中国教育为何要改革的道理寻问到底,才能找准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育人、选人、用人),这样才能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教育的历史为未来教育提出了双重的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找准并重温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并使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趋于一致,这是当前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深入思考、着力解决的问题,要找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教育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教育的重大转型,从偏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向注重公平和质量的内涵发展模式,着力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我国教育内涵改革为主的进程中,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施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首的五项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导向,保障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使每个学生(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教育内涵改革的艰难,即“改到难处是高考”、“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学”。

(一)改革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西方是讲成长,是以罗素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选择,自然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而我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工业化思维,结果就导致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这就是根源所在。教育还停留在择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精英教育阶段,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有所教相去甚远,是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不是学生选择适合需要的教育。因此,要着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教材,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发展。要尊重和利用规律性,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既注重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既要促进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课业负担。

(二)改革难点是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招生制度涉及人才选拔机制,与社会用人机制相关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尺,是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教育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照应高一级学校人才选拔、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逐步形成招考分离(考试是招生的依据,招生是考试的目的)、分类考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综合评价(注重全面发展和历史表现)、多元录取(考试录取和学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招生制度,考得科学,招得合理,建立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志趣志向、学业负担五位一体的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又要把考试转向评价,考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出学生的特长和能力。

(三)改革热点是课程教学。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确学校的基本定位、服务面向、治理结构、基本管理制度,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权,为学生提供学习创新的平台;又要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推进教育家职业化专业化,培养造就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规律、拥有系统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家,选拔任用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育家办学,创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引导教育家潜心办学,干出业绩;还要提高教师素质,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聚焦课堂改革,改革教学方式。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切实解决好“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保障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深化教育改革需要综合配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对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做了评价,认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这个评价对于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也是有针对性的。变革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又提供了满足这种要求所需要的工具。无论教育改革是局部的,还是比较一般的,都必须联系到整个局势。1985年设立国家教委,就包括了多个部门,设立了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积极进行农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落实科教兴农战略。”2010年成立的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由国务委员任组长,发改委、财政部等20个部门参与,设计了10项大改革项目,设立了425个改革试点单位,包括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等10大类专项改革,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等5大类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与天津、上海等地成立了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教育国际化等多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既是指导过去教育改革的方针,也是指导未来教育改革的指南,要求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改革,真正做到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促进和谐。

(一)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改革的系统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教育相互联系,各类教育相互关联,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各种学段相互影响,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在一个特定时期,单一的、单方面的、一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也许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改革模式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掣肘。推进综合改革,不是局限于局部内容的调整完善或单一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充分考虑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考虑,有效衔接。

(二)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改革的关联性。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同时受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影响。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改革的影响,跳出教育看教育,要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筹考虑,既要坚持按教育规律推进改革,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对改革的引导作用,而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改革,营造更好的推进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取得更好的教育改革的社会效果。

(三)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区域改革的整体性。

教育改革到今天,已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领域,而是全面展开、整体推进。深化改革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推进改革也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因此,在改革布点上,既要统筹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现状,分类指导;又要突出重点,提高整体性。

(四)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事业内外改革的协同性。

发展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动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充分认识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阻碍大局和大趋势的部门、行业、地方或个人等局部利益和特权,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深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深化改革的要求。

(五)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国内外改革的统筹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现代社会,任何国家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通过多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融入世界教育改革的洪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需要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既要立足国情,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为中心深化改革,也要放眼世界,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关注国外的教改动态,研究国外的教改经验,为我所用。在吸取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同时,积极向世界贡献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六)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前瞻性。

教育既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改革既要服务当下,更要着眼未来。教育改革要与时俱进,实践无止境,改革无止境,要通过改革努力破解当前的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盲点问题,也要分析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教育改革的超前规划和部署。“亡羊补牢”式的改革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未雨绸缪”式的改革。

教育问题极其重要又极其复杂,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仅靠教育部门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办好教育是各方面的责任,推进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既要进行制度协调和完善,克服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制定的制度存在的矛盾、漏洞甚至是抵触,更要创新制度。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华东师范大学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第9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1.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达尔文曾经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教育本身也一样,教育为了保证本身教育人、培养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本质,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发展。当前,小学教育进行改革的迫切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多种因素的综合决定了小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我国的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所以在小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将开放性的素质型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地构建出来。在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时应该考虑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的课程的合理安排。通过小学教育改革,学生的“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才能有效进行。在改革过程中建立创新的教育体系,塑造科学的教育灵魂,坚持改革是教育的保障,改革是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改革掌握超前的教育意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备军。只有通过小学教育改革,学生们才能得到综合的发展,使学生有个轻松快乐的童年,这为学生以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建立良好、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阶段,鉴于这个时期学生的特殊性,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主要以情感气氛为主,多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培养积极的情感。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加强教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专业授课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前提,心理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硬件之一。小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同样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侧重点之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将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加大精力,保证这两方面工作顺便有效的完成。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