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题教学范文

应用题教学精选(九篇)

应用题教学

第1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1、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新知识只有建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新知识的难度才能下降。学生学习才不会感到困难。而旧知识只有不断增加其内函和外延才能使之更加丰富。如:新授"比多比少"应用题时要注意复习旧知识并同新知识相结合。在学习这类应用题前必须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甲比乙多”“乙比甲少”等概念。在前期看图说话渗透的基础上,在上新课前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在已经能够找出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谁是“相差数”的基础上再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只要根据关键句、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数量关系。"比多比少"又是学习倍数应用题基础,他们之间关键是确定标准量。

2、从感性认识到系统认知应用题本质。

一、二年级学生感性思维比较发达,理性思维还刚开始发展,所以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就更离不开感性知识。如我在教学“3朵红花,2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先以学生摆学具,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动手动脑。开始3朵红花,2朵黄花(3+2),再改为3朵黄花,2朵红花(3+2),再改为3朵黄花,2朵花(3+2),再摆3根小棒,2根小棒(3+2)。通过一步步的操作学生能初步了解“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进行计算,同黄花、红花等无关,从而上升为认知。出现线段图:红花5朵黄花3朵────────|──────一共?朵通过多种感官搜集材料,概括总结中可开发学生智力。

3、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单一的顺向思维,而且必须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了很多顺向叙述后,往往会形成许多“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比...多”用加法计算,“比...少”用减法计算的错误思维。要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注意穿插逆向叙述题让学生分析。如:“苹果比梨多30千克”这一条件可以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改变比较标准:“梨比苹果少30千克”。让学生进行这种变式练习,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4、教学时应从文字题入手。

文字题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应用题较为复杂。解应用题从文字题开始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如:教学“份数关系”应用题前已经学习了对应的文字题。几个几是多少?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教学“求总数”应用题如:“二(1)班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8组,每组6有人,一共有多少人?”就可以从“8个6是多少?”这个文字题扩冲而得,不用分析学生也能得出俩者结构相同,计算方法也完全相同。总之,在教学时要尽量化难为易,让学生清晰的认知其结构。

二、在教学初级局部知识时注意渗透后续教学内容因素,为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正迁移提供条件。

1、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渗透“部分”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求总数”“求部分数”(求剩余)应用题打下基础。如:3认学生在说“3可以分成2和1”的基础上说“3可以分成两

12部分,一部分是1,另一部分是2,把1和2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在数的组成教学中就渗透了"部分"、"总数"的数量关系。同时渗透线段图的画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总数、部分的关系。

12?21?

①──────②──────③──────

?33

通过对以上三个线段图的分析可以渗透"求总数"、"求部分"的线段图。

2、在看图说话中渗透“同样多”、“相差”的概念,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做好早期的孕伏。如:

......说话:①苹果对香蕉,一个对一个结同果样多。让学生用手......指,熟悉“同样多”这一概念。......②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子没有了,杯盖还有1个,杯盖比杯子多1个,杯盖比较多。......③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盖还有1个,杯子......没有了,杯子比杯盖少1个,杯子比较少。通过......这组看图说话可以让学生很早就认识“较大数”“较小数”并能很好的找出它们。

3、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知识。一、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应用题往往不知其所云,这就更加谈不上理解题意了。所以在教前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感性认识。有了教前以上三个方面的铺垫,教时就简单多了。

三、练习时注意充分运用变式。

教材中出现的例题一般比较典型,叙述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词。这样教学后学生往往只认识基本题而不认识变式题。简单化的把题中某一词语与某种运算方法建立起联系,出现错误。如前面所述的把“比...多”同加法“比...少”同减法建立起错误的联系,在解逆向思维的变式题就会出错。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让各种形式的变式题在练习中交插出现。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才能正确的找到各类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排除非本质特征。变式的主要手法有:改变叙述顺序、改变呈现方式、改变词语或思维方式等。变式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倒叙法。就是改变应用题的叙述顺序。在“份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效果特别好。如:“二(1)班每组8人,6组有多少人?”这样的顺叙练习过多后,学生很容易形成“前一数x后一数”这种错误的观点。练习中变为“二(1)班有6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比较练习,找出相同的结构。

2、隐蔽法。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条件藏起来。如:“小红、小明、小青每人手中各有4本书,他们共有几本书?”这样设计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量关系及结构。

第2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同时辅之以补充条件、问题,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其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发挥教材的优势,有效地利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真正把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扎实抓好。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操作演示,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低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弱于具体形象思维,在教学应用题时如何解决其较强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这一矛盾呢?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符合儿童思维的认识过程,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完成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加强教师的演示及学生的操作,把解题步骤、思维过程始终与实物图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动态中体现直观,加深理解。

教材在安排求两个数相差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应用题时,都安排了操作题作了铺垫和准备,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操作理解解答应用题的算理,可谓是精心安排,教学时应予重视。在教学第33页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可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10个,第二行摆6个,并且要求学生每个都与上面的一个一个对着摆(一对一的对应)。

这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和对着的部分就是和同样多的部分,没有和对着的部分就是比多的部分。通过操作逐步使学生明确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看出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对着的部分,即和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没有和对着的部分,即比多的部分。

这样的操作过程为讲授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了桥、铺了路,扫清了障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借助直观图形,探求解题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九岁的儿童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及直观图形比较感兴趣,易产生强刺激,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第50页“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则可利用直观图形:

黄花

红花

先让学生想象纸片遮盖住的是什么花?有几朵?使学生明白遮盖住的不是黄花,而是红花,数量是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进一步理解红花被分成两部分,即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及比黄花多的3朵。要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红花的两部分合并起来,即把与黄花同样多的5朵和红花比黄花多的3朵合并起来,从而理解用加法计算:

5+3=8(朵)

这样教学,借助于直观使学生探知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数量关系,弄清了所求问题与两部分量的关系,有利于解题思路的建立。

三、利用比较分析,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是辨认事物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近或相似的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为了做到这点,精心设计安排了三组例题,即第6页的例4和例5,第52页的例7,第59页的例7,适时地分别对两种密切相关的应用题进行比较。其目的就是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这些应用题的特点、结构的认识,防止混淆,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找出每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教学第59页例7时,让学生结合图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两道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

通过图可以直观地看第(1)题的第二个条件就是第(2)题里的问题;第(1)题里的问题在第(2)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要根据条件和问题确定解答方法。再观察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由此可得:题(1)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的朵数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

9-6=3(朵)

题(2)是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的朵数里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的朵数,即:

9-3=6(朵)

通过这样分析比较,无疑会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这类应用题结构及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补充条件和问题,做好复合应用题教学的铺垫工作

任何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要解答应用题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与此问题相联系的两个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建立起分析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作铺垫。在本册安排了根据应用题的条件提问题和给应用题填条件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属于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提高阶段,一般来说比解答现成的应用题要难一点。

第3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而解答应用题问题,关键是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面目一新,精彩纷呈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情景,给人以身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同时,新教材融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体,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教材还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应用题是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循序渐进,内容比较生活化。而作为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这些生活化的实际问题常常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为的反映。新课程不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运用以下方法,来探讨应用题教学。

1、结合教材与实践,帮助学生首先理解应用题。

新教材中的应用题带有一定的实用性、探讨性和开放性,但解决这些问题常用方法就是列方程解答。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我在数学中把这些应用题归结为若干中题型,借助表格及各种示意图、公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已知条件与未知量以及他们之间的一些相等关系,并考虑题目中的实际意义等办法找等量关系,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列方程并解答。

2、运用数学概念、公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应用题的规律。

应用题尽管有多种题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题中总存在着一个能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一个主要的等量关系。为寻找此等量关系,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应用题问题的各种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往往起到一种桥梁作用。例如:

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2)行程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①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二者路程之和=全程

②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快者路程=慢着先走路程(或相距路程)+慢者后走路程

3)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积极引导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

在数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前准备制作教具,并带进课堂,如粘贴立体图形,做折叠和剪贴对称图形,提供可操作的事物材料,并尽量多地让学生展示画、拼、剪、折、叠等,让学生提出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4)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加强应用题的训练。

第4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一、教学中,设计应用问题的主要途径

1.创造应用环境,改编传统题

为数学题创设应用环境,将其改编成实际应用问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消除学生中存在的畏惧实际问题的心理。

例:当圆锥轴截面顶角一定时,求母线长与体积的函数关系式。

这是一个纯数学题,要赋于实际生活背景,我们就可以改编为:在一个顶角为30°的圆锥量杯的一条母线上,要刻上刻度来表示液面达到这个刻度时,量杯里液体的容积是多少,这些刻度的位置如何确定?

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数学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他们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习惯。

2.实际素材再加工

社会生活是数学应用题产生的源泉,为教学中设计应用问题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如工程、行程、求积、测量、存款利息、商业利润、有奖、人口增长、火箭速度等。题广量大,教学中可以结合所学内容,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学生在做题时,不仅复习巩固了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节省意识。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就业后的技术革新都是大有裨益的。

3.联系所学专业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工种很多,使得作为基础课的数学教材在通用性上较强,在专业性上较弱。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应注意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沟通,设计一些与专业课程关系密切的应用问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数学教学更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课程。

进行应用问题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在应用问题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适度性

应用问题的设计既要保持问题的实际背景,又要使学生在理解社会信息上不产生困难,实际问题可能涉及众多因素,关系复杂;提供的条件不足或过剩,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术语过于专业化等。教师设计时,要针对这些情况再加工,以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2.适应性

应用问题的设计要与所学的知识相适应,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不可随意拓宽、加深、偏离教学目标。此外,专业不同,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必然不同,应用问题的设计要切合专业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删减和补充。

3.循序渐进性

应用问题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实践性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5.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在加强应用问题的教学中,要防止走极端,避免产生企图通过脱离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将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这些知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认识结构和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

第5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问题 建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95-01

应用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应用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十分重要,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阐述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1 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是问题教学理论,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建立模型等流程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利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1]。利用“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关键就在于问题与应用,通过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与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2 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提出问题,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认真审题可以获取应用题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有效信息建立模型,找到解题的关键,因此,提出问题,认真审题十分重要[2]。提出问题、认真审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审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抓住题目中的重要内容,以便了解题意,准确找到解题的有利条件,从而为解答应用题做好准备。第二,审题必须认真,小学生容易分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铅笔将题目中的数字以及有用的信息标注出来,以便快速进行解题,准确了解题意。例如,一道应用题是一根绳子长10米,第一次截去2米。第二次截去5米,问绳子还剩几米?在审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10米、2米、5米都用铅笔标注出来,以免落下信息,以便保证审题的准确性,为解题打好基础。

2.2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及自己思考,ττ锰獾男畔⒔行整理,自己进行审题,抓住应用题中的重要内容,合作交流指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可以实现“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自主思考,能够锻炼小学生大脑,促进学生大脑发育,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创造条件[3]。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恰当安排学习合作小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2.3 建立模型

问题解决是数学应用题答题的核心,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十分重要,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题的大体思路,掌握了解题策略,建立模型就是实现具体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对实际问题实施数学模型建立。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实现模型的建立。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一些抽象问题难以理解,自己建立模型,总结知识十分困难,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问题解决模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第二,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率。

2.4 拓展变式,灵活应用

应用题的题型多变,但是解题思路以及中心思想是相似的,在利用“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时需要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与转变,拓展变式,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联系实际时,需要注意变式与扩展,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以免学生形成模式化的固定思维,阻碍学生思考创新,影响学生今后问题的解决。

3 结语

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灵活运用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晓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研[J]. 学周刊,2015,(12):156.

第6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而学生的主动地位只有在教师纽上才能巩固现货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师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方法技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过渡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教学的顺序进行的,教学顺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近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有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数学学科系统性特别强,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应用题教学更体现出了这一点.

二、模式提出

数字教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在小学数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是因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主动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力求探究适合应用题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发现,尝试探究。

三、结构程序图

四、模式特点

1、注意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导与主体作用,使教师

政治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在主导作用上,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各种素质行到生动和谐、充分地发展。

2、具有可操作性,教师易接受,并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施展教育才华,创造教学风格。

3、模式具有普遍性,适应于各种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也适应于计算、概念等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

五、程序操作

1、复习引入

主要目的是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拉近新旧知识的距离。要利用数学较强的知识系统性,使前期所学知识真正促进后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再现与新知密切相关的题目,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做好向新知识过渡的准备,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比较发现

利用准备题,理清解题思路。由于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较繁杂,过难过易的知识都有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思维停滞。教学时,教师可巧设“铺垫”化难为易。通过改变题的条件,祟例题,让学生将例题与准备题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新知识点。

3、尝试探究

新知识点发现后,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在数量关系中寻找必要的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解答,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要想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学生完成一点点。在独立探究过程中,附之教师

点拨、讲评,学生之间的议论,交流。

⑵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新知识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问题,课堂不留死角。

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把语言

思维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装说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

另外,质疑问难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建议将质疑顺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一定专门安排一个时间进行质疑,以避免流于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

4、强化训练

数学课堂强化训练是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过程。通过课堂练习,能促使学生将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另外,通过强化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益。

小学数学新大纲对技能的要求是“会—比较熟练—熟练。”要完成目的,必须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把所学的基本解题思路初步内化为基本解题技能。

⑴基本训练。它是新授后的集中训练,是引导学生把知识首先应用于实践

一个模仿性练习,是例题的再现性练习,此种训练一般是教材中做一做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论,深化理解,规范解答,强化认识。

⑵对比训练。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使学生认识其本质结构。一般从条件上,结构上,解法上进行对比,可以题组形式出现(只列式不计算)。

⑶变式训练。它是知识本质不变而形式多变的练习。通过改变知识的非本质形式而突出显现基本忏悔,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⑷综合训练。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目的在于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⑸提高训练。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关系中,实现迁移水平的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项训练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5、归纳总结

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能促进学习,便于记忆,利于应用,教师

指导学生对本课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

六、模式课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3页例题13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

应用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题能力和回答

问题完整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对应用题题意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尝试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

班尝试中学习。

教学过程:

㈠复习引入

1、列式,说出应用题实质是求什么(改变成文字题)并回答问题。

①红花有5朵,黄花投票数是红花的4倍,黄花有多少朵?

5朵

红花

?朵

黄花

━┻━┻━┻━┻━

是红花的4倍

提问:黄花和红花比,如果把红花的朵数看作是1份,黄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

)份,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

)个(

)是多少。

②红花有5朵,黄花有20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

提问:求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就是求()里有几个()。

㈡比较发现

1、出示例13,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与复习题相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取得共识)

3、例13解决的新问题在哪?(让学生找出新知识点)

㈢尝试探究

1、教师用线段图表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把抽象的叙述转化为具体的图示)

2、让学生思考,自己想应臬做,教师起辅助作用。

3、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红花的朵数看作是1份,黄花的朵数就有这样的4份。已知黄花20朵,要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把黄花的朵数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0÷4=5(朵)

答:红花有5朵。

4、培养学生独立说出分析应用题的全过程。

㈣强化训练

br>

1、基本训练:P53练一练1,2,3

⑴让学生自己分析

⑵与例13相比较,找出相同点

2、变式训练:P54

,1

⑴让学生解答

⑵自己绘图,说出绘图根据,与例13相同之处

3、对比训练:P55

(只列式)

⑴小刚今年9岁,爸爸今年3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几倍?

⑵小刚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4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⑶爸爸今年36岁,是小刚年龄的4倍,小刚今年多少岁?

4、综合训练:P55,2,3,4三道题与例13大致相同,但条件的先后顺序和表达形式有些差异,靠学生分析理解。

5、提高计算能力,P55

6,7

第7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一)将生活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各理科科目的重要基础,现在的新高考中也对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有着要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生活问题带入到应用题的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基本不等式的时候引入这样的一个题目“某种汽车,购车费是10万元,每年使用的保险费、养路费、汽油费约为0.9万元,年维修费第一年是0.2万元,以后逐年递增0.2万元。问这种汽车使用多少年时,它的年平均费用是多少?”现在买车的人比较多,这种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给让学生们知道数学知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十分有效。

例如在教学概率的时候引入这样的一个问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对大众智慧的一种肯定,但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机智吗?”然后带着学生学习概率相关知识,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证明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机智,并思考生活中是否还有更多的类似的例子。

(二)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

很多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出错都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帮助学生解决语言障碍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首先要让学生在面对应用题的时候能够给保持冷静,能够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对题目进行分析。其次是让学生学会理清题目中的主次关系。新高考中的应用题包含了数量关系、情景设置等,就像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短文,因此学生必须学会有目的的对题目进行分析,分析清楚其中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已知条件等。最后是帮助学生扫除专业术语障碍。近年来的高考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和生活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和生活术语中有很多都是学生所不了解的。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术语对解题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时候不能够试图“全线突破”,而应该是“重点攻破”。

(三)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将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考试中所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不在感到陌生、恐惧。帮助学生解决语言障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题意。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各种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标语言等转换为数学语言。数学建模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以教学内容与学科交叉点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角膜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从课本内容出发,与实际进行联系,以教材为载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构想。第二是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前面已经提到过要将生活问题带入课堂,那么何不利用生活问题为切入点来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进行培养呢?以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下例:

例:建筑学中窗户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称为采光率,采光率越高,房间越明亮.试问现将窗户与房间同时增大相同的面积,则房间变亮还是变暗?

分析这道题比较简单,但是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此题时,学生必须要从题中弄动什么是采光率,然后进行解题。将窗户的面积设为a,房间面积设为b,增大的面积为m,原采光率为 ,窗户与房间同时增加面积m后的采光率为 ,问题的本质是将原采光率与面积增大后的采光率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房间是变亮还是变暗。建立数学模型已知a、b、m都是正数,且a<b,比较 与 的大小。

第8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一、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

一是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昨天,一年级的小朋友排练节目,排着排着,有几个小朋友说肚子饿了,我随手掏出18元钱让一个小朋友去买方便面。他回来告诉我说,店老板开始只同意给12包,我说批发部里比你的便宜得多,老板说,每包再便宜0.5元,共给我17包。现在请大家帮我算算,按店老板的说法,有没有给错。如果没给足,课后请大家帮老师将少给的要回来。学生在发言过程中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是根据应用题的情节,直接用实物演示,使学生在观察数量关系的变化中理解具体的题意。如:有一座大桥长1550米,一列长100米的列车以每秒15米的速度开过这座大桥,火车过桥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用短铅笔比作火车,铅笔盒比作大桥,自己表演一下火车是怎样过桥的。火车到什么地方才算全部过桥?这样,学生很快明白为什么要把火车自身的车长也计算进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三是利用图解法进行演示。在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只要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体数量与比率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应用题解答的任务便完成了一半。如:用线段图把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

二、创新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

(一)连续两问改一问。小华做了7个红五角星,小明做了10个红五角星,两人共做多少个?如送给小英12个,还剩多少个红五角星?删去题中第一问,改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改变问题。少先队员栽了35棵苹果树,栽的桃树是苹果树的2倍,栽了桃树多少棵?把问题改变为“栽的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

(三)改变条件。商店有36个皮球,卖出11个,还剩几个?把其中一个条件改成两个有关的条件,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把“有36个皮球”改为“有3盒皮球,每盒12个”或者把“卖出11个”改为“上午卖出6个,下午又卖出5个”。这种安排,可以先让学生算一步题,再算改编后的两步题,并启发学生思考:都是求“还剩几个”,有的为什么不能直接列式求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突出两步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区别。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一题多解的训练

如:“红星小学有250名师生,现在要租车去游览。有两种车供选择:48座的大巴车,每辆租费480元;20座的中巴车,每辆租费220元。怎样租车才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又最省钱?”

我先请学生自己设计好方案,然后再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方案:大巴车每座需:480÷48=10(元),中巴车每座需:220÷20=11(元),可见大巴车每座租费比中巴车便宜,因此,应尽量多租大巴车,少租中巴车。因为,250÷48=5(辆)……10(人),所以要租用大巴车5辆,中巴车1辆。这种租车方案有空位:20-10=10(个),租费为:480×5+220=2620(元)

以上方案只考虑了第一方面,即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车,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即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在上面方案的基础上作调整适当的调整,从而得出最佳租车方案:少租1辆大巴车,增加2辆中巴车,即租用大巴车4辆,中巴车3辆,这样就只有空座位:48×4+20×3-250=2(个),租费为:480×4+220×3=2580(元)。这种方案,既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位,又最省钱。

(二)一题多变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先给出基本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变换它的条件、问题、结构或改变叙述形式,使之成为新的题目,再引导学生把前后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这所学校中男女学生各占全校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 改问题: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2. 改条件: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比女生多25%,全校有学生共多少人?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3. 变叙述: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4. 条件问题互换:某校有学生9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学校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这种训练,学生易于理解题目之间的关系,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三)一题多验算的训练

一道题解答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或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如:“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题学生能很快求出两地的距离为:(80+90)×4=680(千米),学生求出了两地的距离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验算:

1. 甲车行的路程与乙车行的路程的和:80×4+90×4=680(千米)。

第9篇:应用题教学范文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不少学生害怕解应用题,甚至闻之色变,见之就躲。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 不会审题,读不懂题意

有的学生对题目中出现的一些新名词不理解,如“增长率”“打折”“利率”等,导致无法理解题意,因而无法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更无法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无法进行应用题的解答。

2. 解题方法单一、生硬

在解题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有效途径,生搬硬套,只按照老师讲过的方法求解,不会灵活地处理相应问题,思维过于僵硬。同时由于学生缺乏转换能力,解题时容易就题论题,往往被出题者牵着鼻子走,不能跳出题外去思考,找不准出题者的意图。

3. 对应用题基本方法、基本解题思想的教学与训练重视不够

应用题的常规教学思路应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进行解题。但不少教师认为以上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没给学生展示详细的分析解答过程,导致学生只能完成对简单题目的求解,不能举一反三,更不能灵活应用。

4. 应用题教学急于求成,没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一些教师常常通过讲解各种类型的、难度较大一些的应用题来进行教学,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找不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从而无法通过解题训练来掌握知识。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由此对应用题产生为难情绪,解应用题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的特点,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优化应用题教学。

1. 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不少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先从基础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教学。简单应用题的背景较简单、语言较直接,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学生较容易地领会如何进行审题、理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为求解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信心。

2. 培养数学兴趣,给予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数学学习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一是重视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学数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事实上,数学就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能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脱节的,而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性,这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二是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性。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三是鼓励攻克数学,使学生在发现和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快乐,在教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让学生体会成功和快乐。

3. 多种途径转化文字语言

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数量关系用可视图形向学生展现,化抽象为具体。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转化应用题的文字语言,以理清题目的条件、问题,寻找解题突破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4. 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建模能力

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展开求解的具体过程,让学生理解求解的每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之间的关联。求解过程可归结为以下几步:(1)审题:分析题意,将条件和所求结果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来表示;(2)建模:寻找合适的数学模型(如不等式、方程、函数、统计初步知识等);(3)解模:将已知条件代入数学模型,求解一个纯数学问题(如解方程、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4)还原:将所求得的数学解还原到实际问题。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的核心。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差,最根本原因是建模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寻找数量关系的训练。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寻找,建立适合的数学模型以反映应用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和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5.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感到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一要摆脱思维定势。有些应用题,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目。二要树立整体思想。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的解题方法根本无从下手,学生会在思考中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会特别好。

6. 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