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精选(九篇)

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

第1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桥梁

生活化教学模式历来广受诸位学者的关注,早在19世纪,裴斯泰洛其与杜威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实现其价值,就要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条件,使学生在生活实践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教育就是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提供的内容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而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日常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运用。

一、生活化的导入,成为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之初,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情,关注学生本身,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常规的生活化导入可分为三种模式:

(一)经验式导入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知,学生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经验式导入可分为两种模式:

1.生活经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为出发点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北师大版第七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中,铁器牛耕的出现,让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新兴地主和农民登上历史舞台。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理解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导入中设计游戏环节,出现地主、农民的角色,激发学生兴趣后,设疑“地主、农民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又是怎么出现的?”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研究,得出结论。在生活经验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生活经验中延伸历史知识,丰富知识储备。

2.知识经验导入

以初中生现有和熟悉的知识为基础,拓展视野,接受新的历史知识。如在北师大第九课《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中,以《论语》内容导入。初一语文刚刚讲过《论语》,学生对内容熟悉度高,以此导入,从而分析孔子的思想,易与学生达成共鸣。在选择知识经验时,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问题设计要给学生思考空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比如在讲佛教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导入,设疑问题要有梯度,学生通过已知的文学故事,全面了解历史知识。教师设问:“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西天指的哪里?取的什么经书?去西天的路线是什么?槭裁刺粕骑的是白马?”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教材分析出师徒四人沿着丝绸之路,到古印度求取佛经,白马与我国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的渊源有关。在温故而知新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时事导入

用媒体报告的事实进行导入,有机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关注世界局势、国家大事,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闻,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事导入可分为三种方式:

1.结合时事热点导入

时事热点,一般是指某一时段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动态,对世界、我国局势会产生一定影响,广受大家关注的事情。学生也具有他的社会属性,对于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他们也是参与者。如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第八课《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根据“神十”太空课堂导入,学生在太空课堂中,讲述新中国科技强军之路,从而了解本课知识点。

2.结合生活热点导入

生活热点,一般指的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热点话题,也影响着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比如,学生最关心的高考,可以在科举制一课来导入;空气污染的雾霾问题,可以在工业革命中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

3.结合历史上的今天导入

世界上的每一天,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直至今天,依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反思、铭记。当每年9月18日,东三省的上空防空警报长鸣,我们会勿忘九一八之耻;当每年12月9日,我们在操场奔跑之时,我们会记住1935年北京学生代表为使华北不独立,呼吁全国统一抗战,寒冬里奔走街头的场景……这些都是课堂导入的良好素材,因他们的亲身经历感受过,更可以激发学生共鸣。

二、课堂内容生活化,打造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课堂体现生活本质,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内容设计中,需要引入生活素材,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还原为具体现实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生活的学习和体验中,获得新知。课堂内容生活化,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

(一)教具生活化

教具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可以真实还原某一阶段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在北师大版八下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中,将第二、三套人民币发给学生,学生通过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一五计划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将图案按照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分类,感受三大改造进程。以旧版人民币为媒介,学生穿过历史的隧道,感受20世纪50年代人们的生活,拉进了历史的距离,还原了历史情境。

(二)创设生活化历史情境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以生活化素材为蓝本,创设情境,可分为两种模式:

1.创设“游历经历”生活场景

参观博物馆、遗址是获得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博物馆为线索,组织教学。如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创设“抗日战争展馆”可根据教材结构,分为“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支持”三个展厅,教师作为导游进行介绍,学生作为游览者参与展馆活动。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经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对知识的感悟。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以教师的游历经历,通过展示教师游览遗迹或展馆的照片为线索展开。如南京总统府可以和《辛亥革命》相联系、骊山可以和“烽火戏诸侯”“西安事变”相关联等,在介绍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行万里路”的重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创设“生活经历”场景,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学生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塑造符合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人物的形象,获得直观感受。如,在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一课中,学生重现场景,游行的学生高喊口号、演讲的学生慷慨激昂、军警殴打学生代表,生动展示了当时的景象。在学生的表演中,还原了当时北平学生一天的生活经历,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奈,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理解了的意义。与历史面对面,从再现的历史中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从而对历史产生亲切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三)亲历的生活体验,成为研究历史的真实史料

史料教学,是历史课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论从史出,真实的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长辈是中国现代史的经历者,他们对经历过的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聆听他们的经历,形成历史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讲述,从而感悟、理解某一历史事件。如,对家庭成员教育、生活的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香港回归的晚上,大家有哪些庆祝方式,都可以再现当时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感受我们祖国经济的腾飞,政治地位的提高。

三、采用生活化的历史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除了常规的考试形式外,加入“历史调查”这一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主要问题是评价的单一性,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历史调查,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树立多元化立体的评价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与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历史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历史资料、寻访历史亲历者和历史遗迹、编写相关论文或报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历史调查内容,如学习楚汉之争时,布置小论文《项羽失败的原因》,学生需要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讲述自己观点。在寻访历史遗迹中,根据地方资源进行选择,如在学习西汉时,让学生参观地方上的h墓,感受西汉人民的生活。通过历史调查这种生活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更加注重评价学生活动参与程度、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课堂是生活的一个缩写版,教育不可能远离生活而行。生活化教学是历史课堂最优化的资源,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使历史课堂焕发生活与生命的活力,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弘扬生命价值,发展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是新课改和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也是教师的一份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47.

第2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历史 现实

历史是有过去的现实,客观存在,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同时,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是要使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然而,历史教材却使活生生的历史缺乏了生气,理论抽象使学生感觉乏味。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感悟社会发展、生命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为了迎合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历史的本身特性,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历史,走进现实。具体说来,在历史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历史步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历史现象虽然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它们与今天的现实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我们要让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个人体验结合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让遥远的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二、让历史步入学生的精神生活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增长,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确定无疑、客观的真理式的知识和结论,忽略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新的历史教学就要求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对接,创设一定的问题或情景让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情意体验中、精神领域中。

历史是一面镜子,学生带着知识、经验、情感参与到课堂活动,那该怎样将历史的光芒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智慧呢?这需要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成败得失,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心灵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如司马迁虽遭残刑,但凭坚强的意志,编写《史记》,孙中山屡战屡败,百折不挠地探索救国之路,布鲁诺追求科学真理勇于牺牲等等,对照这些优秀品质,引发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哲理。

三、让历史步入学生的感官世界

1.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历史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历史教师要用生动形象、充满浓厚感彩的语言,去描述历史人物、战争场面、事情经过、故事情节等,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获得真切的历史感。比如介绍汉武帝运用轻快又激昂的语调:“和亲使他感到耻辱,匈奴的进犯使他感到愤怒,他再也不愿意把汉家的公主送到塞外去乞求北方的安宁了……他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为此,他必须首先加强中央集权”。这番气势激昂的语言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而讲鉴真东渡时,“这幕幕悲壮的史诗,虽历千年岁月,今日得闻,仍令人百感交集,鉴真法师当年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语调低沉、凝重,饱含感情,学生深受感染。

2.用实物直观地展示历史。通过展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布票、粮票、油票、副食品等购物票证,分析这些票证的时代特征和作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计划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同和理解。

3.用音乐、视频片段、图片渲染历史。一些历史题材的音乐和视频片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能反映时代特色。如《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等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播放、演唱历史题材的音乐和歌曲,能够渲染、再现生活的历史场景,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生动的历史。

4.走进博物馆还原回顾历史。我们的家乡新郑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区,裴李岗文化、黄帝文化、郑韩故城、春秋莲鹤方壶,战国车马坑,欧阳修、白居易、高拱、子产等等,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资源。为了让历史更好地贴近生活,活化历史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感受历史、研究历史。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强生活阅历,培养高尚情操,获得人生的智慧!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古老文明,而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22-02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需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内容等选取恰当的教育介入时机、角度和方式。切入点的选择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习者已经积累了自己的独特的经验。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总是以已有知识与经验作为基础的。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高中学生经历了多年的人文与社会文化课程的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已有体验和积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实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例如,《辛丑条约》中提到清政府要支付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然而,学生不熟悉银两的计量单位,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是,笔者这样进行解释:“在晚清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当时,中国人口仅有4亿多。赔款4.5亿两白银,意味着掠夺了全国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用。”这样一解释,学生就有了切身的体会,意识到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会影响到当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赔款是对全国人民裸的掠夺。这样进行教学比使用抽象的数字进行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有利于学生体验的原则

情感的生成取决于人的感受的积累和发展,体验是情感的生发剂。学生在体验中,必须是自我的融入与感悟,主体的角色在感悟中得到完全认同,或者说体验是自我的,他人无法替代。体验总是植根于主体的精神世界,任何一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体察、去感悟,从而获得与他人不同的感受和形成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教学素材,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观看视频、鉴赏图片和朗读文学作品等方式创设体验情境。在课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实物、历史遗址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

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要求达成以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目标: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笔者选择以同志赴重庆谈判的事件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挥手之间》加深体验。《挥手之间》是解放日报记者方纪的作品,文章主要描述了同志赴重庆谈判前在延安机场的场景,笔者节选了文章的一部分让学生朗读:

也许,那天夜里,延安的许多同志,各个解放区的许多同志,都是在一种焦急和不安当中度过的吧?谁不知道是个最无信无义的大流氓?谁不知道是美帝国主义在支持政府挑动中国的内战?虽说赫尔利假惺惺的跑到延安来,难保不是一伙强盗做就的圈套!

不能去!要谈判,请他自己到延安来,咱们保证和“西安事变”一样,有来有去;谈不成不要紧,要打仗,战场上去见高低!

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被同志为求国内和平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本课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三、有利于达成三维目标的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掌握历史知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线索是发展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无疑会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统筹兼顾历史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可用于开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有很多。笔者经过统筹考虑,决定以分析中国共产党全力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为切入点。笔者认为,以此为切入点比选择其他知识点切入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分析中国共产党全力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学生需要调用大量已学过的知识点(如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而且,学生通过对比西安事变前后国共关系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热爱国家和民族,拥有博大的胸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对学生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顺利达成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四、有利于历史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原则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当今的社会生活是由昨天的历史发展而来,昨天的历史是我们诠释、认识当今社会生活的索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点作为开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实际上就是在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第4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与主体创造的内在统一关系,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为什么说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创造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呢?

第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就是历史主体创造行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产生与发展,都紧密地与人的活动联系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最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社会基本矛盾就是这样导致了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是通过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生产方式代替另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没有主体的自觉活动,社会历史规律也就不能实现。例如,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没有历史主体自身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个规律也就不能实现。正因为社会历史规律一刻也离不开历史主体的创造活动,因而恩格斯把社会历史规律看作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4页)。

第二,历史主体创造活动必须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尽管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无论人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它都要发生作用。人们的自觉活动只能加快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任何阶级、阶层、利益集团或个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社会历史规律之所以制约历史主体的创造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社会历史规律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客观条件,是通过这些客观条件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的。人们的自觉创造活动,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上,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关系、文化传统等。人们的自觉创造活动,必须尊重,不能超越。马克思所说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第三,历史主体的创造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承认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历史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主体创造活动并不都是消极无为、盲目被动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主动的。在主体的创造活动中,主体可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历史规律的要求进行活动,实现自身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历史主体对历史规律的能动性,主要是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实践中,主体在研究规律、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力争按照规律所揭示的客观要求办事,当人们没有达到自己实践目的时,就会认真反思,重新认识规律,调整行动,重新实践,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采取种种办法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使我国的经济焕发出蓬勃生机。这就是历史主体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第5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专题模块 整体性设计

现行的多版本教材专题性的设计突出历史发展的专题特征,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性缺少宏观的把握。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以教材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起“以教材为重要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才能满足现代教育背景下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我认为,只有进行专题模块的整体性设计教学,才能突破过去以教师讲述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强调通过科学的整体的设计,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合作、富有生命气息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困惑: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如何体现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原来的高中历史教材通史模式被专题史模式取代,中外分册的形式被中外合编取代。大多数人很好奇以后的历史课将教授什么内容,却很少有人思考结构改变后的历史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乍看现行整套高中历史新教材,专题史的模块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但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内在联系割裂了。例如历史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下同),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选材表现的主体是人类的政治活动,探讨政治制度、重大事件和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活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讲政治如何不讲经济基础、不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思想文化呢?

在必修一第1课中讲到分封制时,课文是这么叙述的:“在分封制下,……,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分封制作为中国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呢?书中没有交代,“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这么一段话只能说明分封制的特点,不能充分说明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授课时,有必要把必修二中关于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以更好地理解分封制。作为上层建筑,分封制是建立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基础上的,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遭到了破坏。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特别是近现代史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及这些事件在当时的时事影响,已经单纯是在谈政治了。就政治而政治,就经济而经济,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是一个整体,被肢解了以后再用什么掩盖也是残缺的,模块结构也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历史不是并排的抽屉,历史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了灵魂的填充,没有了基础的架构,历史就不历史了。

二、出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进行整体性的教学设计

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就是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不仅还原历史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强调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整体性,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整体性教学设计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教学概念,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及需要,从教材内容上全面整合,打破模块束缚,系统呈现历史学习的内容;从学习进程上实行总体设计与局部推进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教育目标上关注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提升。

1.整合教材内容,在专题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不单纯局限于历史大纲的知识目标,更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关注现实世界。作为以了解和研究人类不同领域文明发展历程概貌与规律为内容的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密切的显性或隐性关联,更拥有可供人生与民族发展作借鉴的丰富资源。在进入一个新的模块或某个模块中的新的单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理解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与现实价值的关系、领悟历史的真谛,进而由身边的生活热点体会到历史、历史情感、历史思维方法,然后表达见解,并体验合作交流的魅力。在整体性的教学设计中展现历史的现实之美,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理解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单元与专题的有机联系,如“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等。教学可以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必要的拓展,使相关历史教学内容能够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开放式的历史,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各个环节都要从专题和主题出发,有整体意识,点拨好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再判断和再整合,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更符合学情,为我所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整合教材,建立各模块之间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如: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等知识进行整合。又如必修1中的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与必修2中的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1的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2的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备课时注意相互参照,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深入地认识问题。

2.改变教师角色,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师要运用自己掌握的课程资源和知识资源,依据专题模块的知识体系重新设计整合教材,同时还要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模块还特别强调的是“单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而是要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在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习得内在的原理及其思想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郭华)模块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应探索一般的模型:从具体案例引入,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讨,用一般原理与基本概念来解释案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及学生主动的探究就成为必需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作用,在于寻找与学生已有经验(现实的生活经验、已有的间接经验等)密切相关的能够表达此模块主题的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可用于检索资料的路径,设计合理的探究方法,并启发学生理解本模块的内在思想。

因此,教师要对模块进行整体设计整体安排,在教学实施时不再以“课”(包括时间长度和内容长度)为基本单位,而是以模块本身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在模块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在问题情境中,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学习模块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即按教材前后顺序来逐节备课。应在开始模块教学前完成对该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上的合理分配;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模块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不应该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充分考虑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以便在学生自主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实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不同单元(或主题)内容的内在连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保持主题内容的相对完整。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能力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上教授知识时注意引导,还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慢慢摸索。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实施者,宜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在整体性的教学设计理念下,学生可以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上新课前约半周大致了解一个或几个模块的内容,挖掘兴趣点和疑难点,借助工具书、初中教材、上网等方式自行掌握一些常识、概念或开展探究,对照老师发下的主要学习目标、课前思考题等资料进行适当准备,还应与自己身边或自己关注到的国内外相关事件和现象相联系。这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环节。教师一般应主要围绕课标和探究主题精讲史实,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概念史实和线索的方法而非只是照本宣科。同时,学生还要在历史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合作探究环节,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或分解的问题在一定组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

历史教学整体性教学设计的理念符合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中历史教学的不断提升。围绕“整体性设计”的思想进行研究实践,进行深刻挖掘和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加快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历史教学的目标所在。我们相信,整体性教学设计理念推动下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定会使历史教学呈现出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赵亚夫.历史教学课例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反映生活。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教育就可以通过生活来达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曾说:“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否则在人们眼中就是不完美。”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抽象灌输式教学,引导着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以及实践,来对历史进一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社会生活融入其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知识,挖掘出学科知识的生活性内涵,联系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适当地做一些处理,以达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仅仅追求课本知识或是本学科知识而不知联系生活,那么就会与现实相脱节,就会致使学科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需要以及体验,从而使得历史内容变得苍白空洞、抽象枯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价值。这样也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不到高中历史的发展性作用,即历史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教化作用。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条件

目前来说,高中历史的教材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点多,涵盖知识的容量较大。存在的问题是,一些知识点往往只是一提,仅仅是蜻蜓点水、大纲式的教学提示。这种特点给学生理解性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历史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剖析展开,并且还应该将一些理性抽象的内容,感性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一般的高中学校已经普及了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教学设施;实现了一个教师一架办公电脑、一个教室一套多媒体设施。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于历史知识的简单理解,还应该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对于终身学习发展性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考虑生活化目标的设置。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看,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学习基本的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性修养以及文化素养,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直接性目标。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留下的经验以及教训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了解这些史实的过程中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可以说是生活实践性目标。再次,对于历史教学,教师不能够仅仅以考试为目标,这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而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价值和发展自我的能力,这可以说是可持续性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1)现在的学生,社会生活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尤其是对影视娱乐信息非常熟悉。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一点来充实和活化历史教学,积极从流行的影视作品中寻找相关资料来解释和拓展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是自己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到“北宋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这一知识点时,可列举电视《少年四大名捕》的火药武器场景说明。又如借助电影《神话》开展“蒙毅将军真实存在吗?他与蒙恬有什么联系?”为主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搜集一些资料进行学习,有利于开创第二课堂的教学,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2)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这也是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浙江吴越之地、乡土文化资源深厚而丰富。且不说编入中学历史教材的大禹治水、吴越争霸、秋瑾、鲁迅等资源,还可以插入一些边缘性知识。比如说,在讲“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时可以谈谈蒙恬与湖州少女(朴香莲)的一段爱情故事,以及他与湖笔文化的一些事件。在讲“王安石变法”时可讲讲他在鄞县修海塘的事迹等,这样将一些历史教学内容与熟悉的乡土文化结合起来,就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内涵。

第7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经历;体验;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57-01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产生和应用的体验。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性目标呢?

一、让学生在搜集信息中经历和体验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教学时,让学生在课本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搜集信息,经历信息的搜集、整理、描述过程,认识和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的意识。如教学“数的应用”前,让学生搜集的一些数字信息,包括父母年龄、人口数、门牌号、身份证号、自己的学号等,弄清这些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第几个,还可以制定成编码,用来传递信息,既为课堂教学做好了知识素材准备,又开阔了视野,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二、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经历和体验数学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要主动参与发现知识、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理解、掌握了知识才能学以致用。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时,要不怕学生出现错误,甚至要故意给学生提供出错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验证对比、纠错等探索活动中发现新知,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给不同学习小组学生提供条件不同的学具:多数小组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有的小组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但不等高;有的既不等底,也不等高。

然后让学生用圆锥形学具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看几次才能倒满。汇报实验现象时,多数小组说“三次正好倒满”,少数小组的答案却各不相同,从而产生矛盾,引起全班学生的质疑。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对比,学生才发现三次正好倒满的小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其他小组的圆柱和圆锥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所以倒满用的次数各不相同,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认识到圆锥体积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使学生经历了圆锥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突破了知识难点。

三、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数学

在新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高昂、智力振奋的情感状态,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数学。如在教学“左右”时,先让学生说出:我们常用左、右手各做哪些事?身体哪些部位像左手、右手这样成对出现?接着,让学生开展下面几项有趣的活动: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同桌两人伸出右手握握手;同桌两人手牵手走,并说出自己伸出的是哪一只手;说出上下楼梯要靠哪边走。最后让学生摆文具:左边先摆一个橡皮,右边摆一只铅笔,左边再摆一把尺子,右边再摆一本书。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了左右的相对性,也体验了数学活动离不开实际生活。

四、让学生在应用知识中经历和体验数学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如在教完“认识时间后”,教师组织“拨一拨、填一填、说一说”的活动:先出示学生父母工作、学习时间表和火车开出、进站时间表,再分组让学生自己演示学具钟面,然后让学生设计各自的作息时间表,并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合理。这样,既巩固了“时间认识”的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懂得合理地安排自己学习、锻炼、娱乐 、休息的时间。

五、让学生在成功中经历和体验数学

第8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目前对未成年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多,但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第1代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少,缺乏关于留守经历对此特殊群体的长期心理影响的研究。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水平较低。①社会适应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第1代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如何,本研究在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随机抽取了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便为高校管理提供新思路,为有留守经历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父母双方或一方曾在其成长阶段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并与父母分开居住时间>6个月,现就读普通大学者为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2所一般本科院校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12份,有效率84.5%。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18人,男生211人,女生307人;一年级256人,二年级101人,三年级98人,四年级63人;以79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年龄在17~2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②由卢谢峰编制,共有66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5分),五个等级依次代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有点符合”、“非常符合”。量表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7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72。

1.2.2 调查方法

由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员做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的基本现状

除在职业选择适应(t=2.01,p

2.2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1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多元方差分析

为探讨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各因子平均分上的差异,采用了2(性别)?(年级)MANOVA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七个维度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男女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方面都存在性别因素的主效应,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除生活自理适应外,在适应性其他因子上年级存在主效应,性别与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与环境的总体认同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他因子均不显著。

对年级进行Scheff事后比较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学习适应性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四学(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生得分,其他年级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在人际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角色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显著好于本科一、三年级,大一学生显著好于大三学生;在职业准备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间未达显著差异;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年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环境的总体认同上,大四的学生显著好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大三的学生显著好于大一的学生。在身心症状表现上则没有发现年级之间的显著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在职业选择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维度上,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更好,这可能与留守经历大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关,父母外出打工的经历和事件,使他们对职业的思考有更多的考虑。

在心理弹性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自我心理学认为个体是具有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③从本研究显示,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留守经历并不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可见,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整体社会适应状况还比较乐观。

本研究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内部进行了研究发现,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相关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学习负担上比女生适应性强。④可见,有留守经历的男女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对于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适应方面的不足,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适应教育;对适应良好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保护因素研究,找出其保护因素,从而使有特殊成长经历适应不良的青年可以充分利用此保护因素,让自身的适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其他年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经历大学社会化后,大学生日趋成熟,已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已有稳定的交往群体,对自我的生活规划有更多的思考,更有能力去处理大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学者认为,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较多。⑤但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而且适应性无随年级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这些与普通大学生不一致。⑥此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了解。从年级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需加强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教育,使大学生能尽快缩短适应周期,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大学生活,更早的适应社会。

总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水平不低于普通大学生,但需加强对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且可以通过对此特殊群体中社会适应良好人员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为适应不良的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改善方案。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 (08YB247)

注释

①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②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③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④江巧瑜,许能锋,江雪莲.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05-704.

第9篇:高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范文

新课程的改革的号角在本世纪初已经吹响。各省已先后进行新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改革、课堂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等,随之出现了各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论是一线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可以说成绩斐然。走在历史理论和实践前沿的一些学术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等,历史学习网站,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汇集了一批知名专家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战心得。

但是,课程改革仅仅是刚刚起步,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笔者有幸拜读了叶新建老师的《课堂的追问,让历史课更厚重写》一文(见《历史教学》2012年第01期),叶老师的三个课堂的追问、拓展确实引发了师生的思考和探究,赋予了历史课生命力,使历史课堂多了份历史味,使学生领悟了历史的真谛。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即,历史教学中,历史学习的真谛是什么?课堂追问探究会遇到哪些阻碍?怎样的课堂操作才行之有效?

1高中历史教学的真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到: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在这段总体概括中,不难看出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1.1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历史规律的最初步的了解,这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独一无二的核心功能。新课程历史应该着力展示历史学科的性质和规律,讲明历史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文化、思想活动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发展,说明了历史如何从野蛮向文明不断演进。新课程应当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使学生基本认识到人类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方面的一部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永无休止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国的历史发展路径未必完全一致,但都在遵循着同一个方向,即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更加平等,政治逐渐民主,思想更加解放,科学日趋发达的过程。通过历史史实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历史依时间的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对中国学生最最重要的,要看到中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从古代辉煌到近代衰败,再到现代振兴的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从中汲取社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激励他们为中华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的责任感。而这种教育效果只有通过通史教学才可以基本达成。

1.2铸造爱国主义的精神。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就中国史教学而言,要发挥历史教育在促进民族认同、发现可资借鉴的历史规律的功能,建立一步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反映自己民族核心价值观和文明进程的国家历史,这对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中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世界历史教材的学习则应当更加平衡地、客观地、以泱泱大国的宽阔胸襟介绍人类历史进程中各个文明对历史的重要贡献,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民族过去的光荣与耻辱,正确汲取各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与和谐世界的建立的决心和信心。

1.3促进个人成长,成为合格的公民。有这样一种诗意的说法: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历史是人类智慧的行囊。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最终指向人――历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课堂上的人,社会中的人。古人已然逝去,学生正在成长,人人借助于形形的人来思考如何做自己。历史教育的本质,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包括古人与今人对话,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自己能抛弃愚蠢,学会睿智,忘掉仇恨,增加理解,生活更加美好。在对话中,教师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必须时时要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正向度发展。也就是要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历史在人类成长历程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肖川说,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当我们对历史教育的功用加以梳理之后,内心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也进一步明晰为什么说历史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理论支撑:即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遇到种种现实问题的阻碍,叶老师的课堂追问看似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很难进行。历史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干巴枯燥,死记硬背,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为什么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重要使命的历史教育会有如此境遇?

2.1社会人文科学教育没有应有的学术地位,加之“”等社会运动造成的影响,历史教育忌讳犹深。如今,我国的发展虽然异常迅速,但从公共教育的角度看,还没有形成社会人文科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社会环境。

2.2长期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普遍不够重视。教育的重心在大学。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初中教育,都瞄着升大学的思路办。结果是:历史教育不是大学的热门学科,甚至被排除在人们必备教养之外,当然无需重视;校长就不齿教育家的涵养,自然不想让学科教育家存活。高考模式的影响及行政的干预。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指挥棒指到哪里,教学就打到哪里。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学是充满功利性的。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编制教学案,在学案的第一块内容便为考纲要求。如果课堂教学超出考纲范围,就被会评价为不达标的课。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竞争,总是强调不超纲。还有,鉴于高考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也受到一定冲击。例如,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是3+2,历史学科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算等级。一方面,行政干预使得开课节数不能正常,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变为副科,这些问题不能提高历史课的质量,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停地赶进度;为了提高分数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做题目讲练习。至于课堂追问似乎成为一种奢侈。除非是开公开课,为了表演的精彩,才会制造出一些花架子以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2.3新课程教材模式的负面影响。历史课程有其固有的学科特点,那就是依时间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其实不少专家指出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编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某个历史阶段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由于分布在三本书中,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学生对历史阶段的相关史实的掌握是零碎的。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模块,而非传统的通史形式。那么学完我们现在的历史新课程,高中学生头脑中能否形成一幅相对完整的世界和中国历史的基本途径和大概线索,能否悟出人类历史各方面是怎样在相互作用中推动历史前进的?这一点很难肯定。学生不大容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更谈不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虽然很多版本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绞尽脑汁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补充、重新排列,制作知识网络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但终因总体结构框架和知识点已经固定,便使这些努力显得牵强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2.4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师范院校学科教育的苏联模式仍在延用,教师们的“师范专业性”,即表现在“学教学法”上。这样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教学法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气喘嘘嘘往前跑,到头来,既进不了历史学的门,也进不了教育学的门。进而使教学法训练出来的教师,都没有做教育家的抱负,做个好的教书匠已经满足了。这便是历史教育的现代尴尬。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历史学科教学的尴尬境遇,究其原因,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说:“现在的历史教学抽走了历史的故事性,使历史课本成为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砌。”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进一步指出:“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一半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3重建有生命力、有历史味的历史课堂

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失去了应该有的历史厚重。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起“死”复“活”呢?在我看来,这就必须要变僵死的“课堂教学”为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生活”。历史课堂不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而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3.1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助动器,要像导演一样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历史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否则,脱离了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无用功。历史教学设计,要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而历史问题的设计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既要有定向思想的训练,也要有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

3.2从教学内容而言,要有一定的“史料”教学。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3.3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利于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可以说,历史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历史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很多历史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体系要科学,内容要精简,尤其是史料的选择要恰当,形式不要过于花哨,更不能本末倒置,使教学受控于课件。

3.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而改变自己,提升自身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我们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新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重构。自主、合作、民主、宽容、反省、创新,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就得明了这一点。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叶建新:《课堂的追问,高中历史课更厚重些》,历史教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