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问题范文

心理学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问题

第1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目标,软件工程,心理学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测试成功与否对最终的软件产品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类行为具有高度目标性,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有着重要的心理学影响。软件测试有很多的方法、工具和测试的原则,如果我们忽略了心理学问题在测试中的作用,则这样的测试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成功的测试。

二、 对测试目标的认识不同导致测试行为和最终测试结果的迥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活动具有高度的目的性,目标的建立对心理影响深远。“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基于上述软件测试定义,我们知道软件中存在错误,测试的目标就是发现错误。暂时没有发现错误不代表程序中不存在错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那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去做;我们会倾向于设计挑选那些使程序出错的可能性较小的测试数据。同样,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证明程序中有错误,那就会设计选择那些易于发现程序所含错误的测试数据。对于软件测试而言后者会比前者给整个测试工作增添更多的价值。

如果测试人员通过测试找出很多错误,并因此得到肯定甚至表扬,那么,他会想尽办法找出错误,可能在找出的错误中包含假的错误。如果测试人员期望软件正确无误,担心因为找到错误影响和设计人员的关系,那么,他一定会漏掉很多真正的错误。由此可见,心理暗示导致软件测试的结果完全迥异。

三、 何时停止测试是门学问

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尽可能多地错误,但要穷尽测试也是不可能的。由于穷尽测试工作量大,需用时间长,导致具体实施不现实,因而失去了测试存在的实用价值。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必须精心设计测试用例,使得采用这些测试数据能够取得最佳的测试效果。这就牵涉到何时停止继续测试的问题。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设计和进行测试,测试人员总是可以找到更多的错误。然而,如果那个错误好像对最终客户影响不大,那就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到它。去搜索每一个可能导致系统在1万年发生一次故障的错误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可能需要你花2万年去运行所必要的测试。花时间去找出哪里可能藏有真正有影响的错误,将测试集中于那些地方,效率会更高。

何时停止测试确实是门学问。不充分的测试是愚蠢的,过度的测试也是愚昧的。这需要测试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摸索。

四、 有条件的情况下测试应该由第三方独立进行

开发和测试是不同的活动。开发是创造或者建立什么东西的行为,一个模块或者整个系统。而测试的唯一目的是证明一个模块或者系统工作不正常。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着本质的矛盾。若条件允许,应当由独立于开发组和客户的第三方测试组或测试机构来进行软件测试。程序员并不是一定不能测试自己的程序,因为测试由别人来进行会更加有效、客观,并且容易成功,调试由程序员进行可能更有效和针对性。由第三方专业的测试公司进行测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对提高软件测试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开发是建设性的工作,而测试是具有破坏性的工作。由开发人员测试自己的程序,这个过程会很难。就像一个人要否定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样,同样很困难。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同样的工作由测试人员来做,因为不存在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因素的羁绊,整个测试过程会更客观、独立。

五、 结束语

软件测试是系统工程,除了好的工具、方法和组织管理,还有一个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心理学。相信随着软件测试的发展,软件测试一定会被提高到一个足以引起开发者、用户和测试人员的重要地位,而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影响问题也必定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第2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心理薪酬 心理契约 群体效应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不断引入新的学科,而心理学也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崭露头角。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的相关人士,总结出一些当前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重点和热点心理学问题供大家探讨。

一、心理薪酬

组织内部员工的薪酬方案是影响员工激励水平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决定着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工作态度变量,也决定着工作绩效、组织。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人本管理”,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经济性薪酬不再如同以前一样难以获得,使得员工更能够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使得企业利用经济性薪酬策略获取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而心理报酬策略则是建立在对人力资源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从发展和生活两个角度,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员工对薪酬满意度,对企业的满意度,进而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从而留在企业安心工作。

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都对心理薪酬的必要性做出了阐述。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主要有五种 :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亲和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由低至高依次排成一个阶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第一层次需求和第二层次的需求可通过货币薪酬满足,其余三层次的需求需要通过非货币薪酬满足。因此,根据这种理论,理薪酬应被分为三类:与亲和相关的心理薪酬、与尊重相关的心理薪酬、与自我实现相关的心理薪酬。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把上述三种薪酬分为两类:保健性的心理薪酬和激励性的心理薪酬。按照这种理论,与情感相关的内在薪酬(友谊、尊重、沟通、关心、公平等)属于保健性的,它只会导致员工不满意,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而与权利相关的薪酬(地位、决策权、责任、身份、工作条件等),以及激励性的心理薪酬,这类薪酬是激励员工的来源。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设计的实践成果证明,在总薪酬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员工的心理报酬水平能够实现持续的提升。心理薪酬对于现代企业员工来说 ,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动机和激励因素。

二、心理契约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术语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阿奇利斯(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李原、郭德俊教授指出了心理契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主观性、动态性,还特别强调心理契约与期望之间存在差异以及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契约的类型主要是四种:交易型、关系型、变动性和平衡型。他们认为在组织背景中,除了重视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以外,还应该重视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

三、群体作用

群体是人们彼此间有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心里存在互相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体。在一个群体中,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群体决策和群体内聚力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群体心理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群体心理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群体心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也能够起到消极的削弱作用。拿群体冲突为例:很多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存在紧张,互不信任,互不团结,内耗现象严重,缺乏沟通,拉帮结派等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凝聚力下降,这便是群体冲突消极作用的体现,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突会给组织带来冲击,使组织不满于现状,走向更新。与群体冲突效应相对的是群体凝聚力效应:群体凝聚力会使群体更倾向于合作,给群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增强群体工作的绩效。但同时,凝聚力太强的群体,大家普遍相信群体决策优于个体决策,常常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即群体受到群体思维的困扰,认为群体的决策不可能失误,所以不采纳任何相反的意见,经常支持最初决策倾向,直接导致群体比个体更容易出现极端决策,从而影响群体的正确抉择;表现在个体行为取向上则是从众行为。

第3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心理问题;实习指导教师;操作技能;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05-02

一、教师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激励人去行动到达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一旦产生,便会引起一种激奋心理,引导个体行为指向目标。学生在完成学习这一特殊认知过程中,学习的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所以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构成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生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客观必要性(如: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他们对待学习活动认真、紧张、主动而顽强。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则是指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也就是对有关学习的事物优先发生注意的倾向,并且与积极的情感不可分割的联系着。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某些活动发生兴趣,就会促使他去接触、观察、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开阔眼见,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内心需要。学生的行为是复杂多样的,只要有某种需要,就有可能产生某种动机,导致某种行为。这些行为,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顾全大局的,有个人主义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等等。生产实习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引导到党和人民需要的轨道上来,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行为疏导。行为疏导应该是耐心的、真诚的,有一定的策略。切忌行而上学、简单化及粗暴方式。可以是组织学习,也可以是树立榜样;可以是个别谈心,也可以是集体帮助等,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启发引导。了解学生需要、个性、能力、特长,结合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等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启发和引导他们产生合理需要,树立正确目标,使他们的行为积极、有益、高尚。

(二)强化结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进行正负强化,即对某些行为进行表扬、肯定,促使其巩固发展;对某些行为进行批评、否定,促使其减弱、消退。同时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树立新的目标,使其满怀信心的争取进步。

(三)奖惩结合。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即使正确的行为,有成绩的工作给予肯定和奖励;对错误的行为、工作失误进行批评和惩罚。这样赏罚分明、是非明确、目标任务明确,不仅发扬了成绩,而且制止了错误。但需注意使用得当、恰如其分。

(四)及时反馈。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了解学生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切实加以引导。这是行为疏导的重要环节。

此外,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先进的集体,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电化教具、直观教具的运用以及竞赛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二、直观教学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直观是指职业技术学校生产实习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所谓直观,是指在事物的作用下,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感性知识,为所学知识、技能形成清晰表象的过程。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语言形象描述、实物、模型、图表、图片、课件的演示,实际操作示范等进行直观教学,以促进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也是提高生产实习质量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生产实习教学重要特点之一。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现代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基本操作,都是他们将来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常见的知识,应该持久的保持在记忆中,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加以正确的运用。因此正确地贯彻巩固性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认识结构对其掌握新技能的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有意义的识记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新旧技能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技能,会使新获得的技能更加稳定和清晰。同化的方法,通常是利用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借助逻辑推理,从已知到未知。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是从认识结构中原有知识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出发,运用演义、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的。由此可见,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同化”能力,对贯彻巩固性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二)适当抑制兴奋。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即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情绪,又要适当的抑制学生的兴奋。实习教师应努力创造出一种沉静而欢快的教学气氛,这种气氛总是能伴随着学生深沉的思考,是学生思维高度活跃的时期,属于外静内动时期。这个时期越持久、思考越深入,所获得的印象就越深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就会越容易在头脑中保持下来。

(三)优化复习环节。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孤立的、人为的和字面的联想强度。所以越早复习越好,最好在遗忘还没有发生时进行。由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连续性和生产实习内容的繁多,早复习也只是有相对意义。对于有意义的学习,早复习和晚复者不可偏废,应两者兼顾。可采取分布学习方式,即从每个实际操作技能学完后(如车外圆或端面)进行早复习,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而在所有车削操作技能学完后(如车螺纹、圆锥面、特殊曲面)进行总复习(晚复习),不仅可以达到巩固所学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还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它们、牢记它们。

(四)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合理运用。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合理运用。以保证最佳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来选择、组合教学方法。但同时应避免过多的追求方法上的多变和形式上的新颖,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事与愿违。

四、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

能力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培养是在学生大量脑力和体力活动中实现的。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在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上加强智力和能力培养的基础,是把知识、技能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加以系统的概括,即把“认识结构”传授给学生,这是发展能力的基本原则。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不仅为发展能力打下必要基础,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能力。

(一)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生产实习教师在传授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法,以此来使学生不断地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对不同操作技能的学习,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的能力。这样在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达到在将来的实际生产中,具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培养能力。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学要全面的面向生产实际,让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去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这是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对所学工种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而要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各种生产和工作的能力,同时在掌握各种实际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全面检查学生对各工种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和结合这些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按照零件加工的多项要求,加工出合格产品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结合运用各种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创造性操作的能力。以期达到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生产实习教学最终目的。

第4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心理学的发展是在追求其学科的科学化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实用和有效的研究,以此来为社会民众服务,这是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路线。世界心理学科学化的追求始于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这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将心理学的发展引向了一条既定的路线,这条路线就是科学实证主义。虽然冯特在学术生命的最后20年完成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将心理学一部分分成个体的实验心理学或生理心理学,另一部分分成研究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的群体的民族心理学。但是,19一20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已经很难改变个体的实验心理学所主导的自然科学取向被标榜为科学的化身的结局,科学研究就等同于客观的实证研究。世界心理学的发展的哲学根源沿袭的正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罗素和弗雷格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以及卡尔纳普和亨普尔等人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实证主义哲学最终还是将心理学的发展引向了实证主义的道路,这种重视实证材料积累,忽视心理学理论建设的倾向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心理学整体的发展。中国早期的科学心理学是对西方心理学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也未能完全摆脱心理学研究实证主义化的困境。

纵观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欧美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很难找寻到中国心理学家的足迹,这让本国心理学工作者感到很悲哀。因此,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问题在20世纪末期曾引起过港澳台三地学者的广泛探讨,问题的焦点是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但是,直至今日,对此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论。如,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分离抑或整合问题、心理学学科归属与学科分裂问题、心理学研究之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问题、心理学道路发展之西方化抑或自主创新问题、心理学之理论挖掘与理论独创问题等。

2.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分离抑或整合问题

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心理学学科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早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惠特海默和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还是近几十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虽然人文主义心理学重视理论的研究,但是很多时候,它仍然承袭了欧美实证主义心理学的传统。导致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分歧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证主义心理学所追求的经验证实原则和客观的研究立场。

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客观地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的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格根等人就曾指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最大挑战是,从实证主义传统中解放出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冯特虽然推崇实验的心理学,但是他并没有对实证的心理学研究达到崇拜的程度,他清楚地认识到,实证的心理学根本无法揭示全部心理现象,因此也就有了经典的《民族心理学》。这部使用了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法对习俗、信仰、语言、神话、宗教进行研究的着作,已经证明了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同等重要,遗憾的是深受自然科学影响的心理学者无法容忍非经验证实和有主观参与的理论研究,最终将心理学推向了实证的极端。

然而,20世纪后期,随着实证心理学研究弊端的显现,心理学理论研究再次受到重视。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85年理论心理学国际协会在英国的成立,它表明世界心理学已经开始关注理论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我国心理学者也在这一旗帜影响下开展了一些心理学理论研究,尤其是港台学者杨国枢先生的团队所进行的本土心理研究产生了强烈反响'大陆潘菽先生主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学建设也引起了强烈反响。21世纪初,一批年轻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者,如葛鲁嘉先生对中国心性心理学思想进行挖掘,形成了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m;汪凤炎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形成了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彭彦琴对传统佛家心理学思想进行发掘,形成了禅宗的心理学思想体系m。这些研究对我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无疑是有建设意义的,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是,问题在于,是否做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就只做理论而不做实证研究,而做实证研究的就不做理论研究?

以笔者观察,在中国心理学界,大多数研究者都是要么做理论要么做实证,很少有将理论与实证结合起来的,不过北师大金盛华教授所提出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是一个例外,他既做理论也做实证研究。但更多的学者仍是专攻其一。我们翻看国外很多知名学者的简历会发现,他们不仅在自然科学上有所造诣,而且在人文社会学科上也有建树,这让我们国内学者汗颜。科学史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在人文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辅之以严密的自然科学实证研究,才能对某一心理现象做到全方位的研究m。在这一点上国内心理学者做的还很不够,因此就有了我国本土心理学发展是否应该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二者割裂开来的问题。一般来讲,理论心理研究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但同时理论心理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或做出的预测能够为实证心理研究提供课题,而对该课题的实证研究又可支持理论的假设。这样看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心理学实证研究不应该各行其是、互不相干’而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中国本土心理学也应该在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相互配合,这样才有可能提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品味和质量,才能更好地融人国际心理学的阵营。

3.心理学学科归属与学科分裂问题

心理学学科归属与学科分裂问题仍是我国本土心理学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探讨心理学为何会分裂和如何分裂的问题,必须首先澄清心理学学科的归属问题,这一问题时至今日仍处于争论之中。从学科归属上来讲,心理学学科目前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心理科学既不为自然科学接纳,又不愿依附于人文科学,而不得不沦为“准自然科学”。综合西方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关于心理学学科归属的界说:一是自从冯特用实验的方法建立科学心理学,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来,心理学就被人们看成一门自然科学;二是由于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它们与社会文化又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有些人又将之视为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是有些人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均不妥,便把心理学看作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综合科学。因此,心理学史学家墨菲就打比方说:“心理学独立之前曾经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那么,在心理学独立之后,在科学共同体中,心理学仍是一个到处流浪的打工仔,它的研究领域不断被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瓜分,已经失去很多本属于心理学自身的研究领域。

在国内也有相关的理论探讨,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和张春兴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新儒家的开山人物梁漱溟认为“心理学天然该当是介于哲学与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纯理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而为一核心或联络中枢者。它是最无比重要的一门学问,凡百术统在其后”;潘菽先生则明确指出“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是一种中间科学或跨界科学,具有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车文博先生主张树立大心理观,“把心理学视为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科学,采用主观客观统一的研究方法,重视实验方法和现象学方法的结合……至于心理学的分支,有的可作为社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有的可作为自然科学如神经生理心理学”;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认为心理学应包含在思维科学之中。思维科学除了心理学外,还有人工智能、认识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文字学、科学方法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算法论等。

从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学学科的不同归属的界定来看,学科归属的模糊是心理学学科分裂的必然结果。因此也就出现了做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不懂实验心理学,做实验心理研究的学者不懂理论心理学;做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不了解人格心理学,做人格心理研究的学者不懂认知神经心理学;做人文心理学的学者看不懂做自然科学学者做的研究,做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不屑于与做人文心理研究的学者为伍。这种学科的分裂进一步表现为:心理学研究者之间的分裂、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分裂和心理学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分裂。这种学科间的分裂不仅阻碍了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更重要的是使心理学学科之间越来越独立,互不往来,统一的愿望将很难实现。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彭斯所言:“在我的一个可怕的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分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当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业学院抢走,心理疾病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长此以往,心理学研究领域被其他学科瓜分的危机将会进一步增大。

我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基本与西方心理学体系相一致,学科归属、学科分类和学科设置也并没有太多变化。我国心理学发展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国外心理学,历史上曾经历过对国外心理学的三次模仿、复制和跟随以及三次批判和反思。但是我国本土的心理学显然是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心理学过度地引进和介绍国外心理学的进展,而很少将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和理论研究介绍到国外去,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始终未能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其学科归属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也就不能最终解决中国本土心理学学科分裂的问题,最终也会出现欧美心理学学科分裂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本土心理学与其尴尬地逡巡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综合边缘学科之间,不如抛弃传统科学观,以宽广的胸怀,宏大的视野,树立系统科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目前心理学的发展。

4.心理学研究之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问题

在《中国心理学城乡分野的文化心理学批判与反思》一文中,笔者曾就我国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文化根植性、文化差异性以及文化适用的问题做过讨论?。前文已经提到,中国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曾有过三次模仿复制和跟随过程,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引进西方心理学(主要是美国心理学)为主。第二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心理学受政治形态影响,以前苏联心理学马首是瞻,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成为了中国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三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心理学又重新开始大量地引进、介绍西方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引进发达国家心理学对于一个发展较缓慢的地区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发展速度,节省发展时间,另一方面也使该地区的心理学发展失去了自主性和创新性。20世纪80年代,很多中国心理学者发现了复制来的美国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内容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因此才有了杨国枢先生的致力于发展本土心理学的重要宣言。

心理学的发展原本就没有脱离开文化的范畴,它存在着文化品性问题,这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品性是有区别的。心理学的自然品性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追求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二是依赖研究者感官经验的普遍性,三是确立实证方法的中心地位。心理学的自然品性作为心理学本身存在的两个属性之一,在使用研究物理现象的手段来研究主观自觉的心理现象时,不免会使人类内在心理产生隔膜,使心理学的适用性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从文化品性的框架来界说心理学的发展,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文化心理学,二是跨文化心理学,三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类心理行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与特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无法脱离文化历史背景对其进行理解,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文化与心理和行为是一个相互构建的过程?。跨文化心理学是以文化为变量研究心理和行为异同的,通过跨文化比较,对心理学的某些概念、理论和假设予以文化上的比较和检验,从而找到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跨文化一致性及心理与行为的普适性。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兴起说明了文化间确实存在着文化心理的差异,心理学确实存在着文化不适用性,但是它的目的却是检验主流文化中的心理学理论在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其实质仍旧沿袭了心理学的自然品性。本土心理学则是在跨文化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文化特征进行的研究。对心理学本土化的讨论也多见于20世纪末期,虽然有倾向于实证主义心理学的,有倾向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但是笔者仍坚持主张建立“内发性本土心理学”,其目标是要根植文化传统,挖掘文化资源,建立起特定文化中的特定的心理与行为解释方式,为特定文化中的人所服务的本土契合性心理学。虽然这三种研究取向都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目前仍只重视实证资料的积累而忽视本土理论的建构,当然这种建构是建立在本土文化特征之上的。目前仅有的少量的理论建构却只注重挖掘古代心理学思想,其目的不过是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寻找或提供中国文化中的证据罢了。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也无法回避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问题,心理学研究的本真就在于“求真”(做最好的研究)、“求存”(解决生存问题)、“求用”(与实践相结合),而求真、求存、求用这六字也揭示了中国心理学最终目的是要用于实践、服务社会的。

5.心理学发展道路之西方化抑或自主创新问题

如前文所述,心理学的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是我国心理学发展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由此又引出了另外一个理论问题,即中国心理学究竟是应该走西方化的发展道路,还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决定了心理学发展的目的,而西方心理学体系不能完全揭示我国文化背景下民众的心理现象已是公认的事实,所以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问题也是我国心理学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有三种观点:一是对西方心理学采取默认态度,这主要集中在进行基础实验研究和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中间,他们往往不关注现实和实践问题,将心理学基础实验作为不受文化影响的研究来做。二是认为中国心理学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走与西方心理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因为文化的差异,必然存在文化心理的差异,因此要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典型的心理现象,进行独立的理论创新和研究。三是折衷主义,认为中国心理学既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成果,也应该采取自主的理论创新,这种观点存在于绝大多数国内做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身上。

这三种观点反映的是我国心理学者对西方心理学的不同态度,有排斥也有吸收。我国心理学前期发展走的是吸收的道路,通过三次较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过程,缩小了我国心理学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这是可以肯定的。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后期应该走独立自主创新的道路。当然笔者基本支持第三种观点,主张合理但不过度吸收国外有益的心理学成果,不盲从,毕竟我国心理学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学术资源,只有吸收有益的资源才能促进我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可见,心理学的西方化倾向既有利也有弊,西方化容易使心理学研究迷失自我意识,缺乏创新,但同时也会给心理学发展带来学术资源。心理学独立创新同样也有利有弊,独立创新容易形成闭门造车,与外界隔绝的发展境地,但同时也可以提高一国心理学发展的独创水平。因此,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资源,这种资源既是国外同行带来的学术资源,也应该是根植于我国传统的儒道释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基于这样一些资源之上进行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才能够既与世界心理学接轨,又能有效揭示我国文化背景下国人的心理现象,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6.结论

第5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 钢琴学习 心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quiry in Children's Piano Learning

LONG Yangyang

(Applied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Learning piano not only can develop children's intellig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make children get the music and artistic accomplishments. In China, the piano part-time study, children ar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piano,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hanges ar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Faced with the relative lack of child psychology teaching knowledg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hildren studied piano teaching, and hav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piano learning.

Key words piano learning; psychology; teaching

自钢琴传入中国,人们对钢琴教学的研究也就随之开始,钢琴教学和钢琴艺术都有着近300年的历史。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人们也将对钢琴的研究与心理学越来越多的结合起来。钢琴学习对于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很大的提高,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了钢琴学习。然而儿童其本身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注意。本文通过对儿童在钢琴学习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分析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儿童钢琴教学方法。

1 儿童钢琴学习的价值

儿童钢琴学习对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钢琴学习,首先便是要求儿童食谱乐谱。对于儿童来说,谱表中的五线四间等符号都是视觉辨析与记忆的难题。儿童通过视觉和思维的良好合作,达到对乐谱的记忆。通过乐谱符号的识读与学习,在增强儿童次序感的同时,儿童思维的严密度也可大大提高。

钢琴弹奏的初级环节是视奏,要求把乐谱中的符号转换成演奏行为。为了完成视奏,弹奏着必须把键盘的位置和乐谱以及音乐语言准确的对应。视奏中弹奏者需要在理解乐谱的含义的同时用手指敲击黑白键使之以声音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视奏过程中,对弹奏着来说,要把握好乐谱时值、键盘的方位以及十指的交替协调等,这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人的直觉系统。钢琴练习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大量五线谱,而五线谱中音符等又在不断的变化,转瞬即逝,练习者必须时刻要细心,集中注意力,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此一来,就会促使儿童学会去关注细节,儿童对于学习任务的责任感也可被唤起,继而也会关注任务完成的效果以及质量。

另外,钢琴学习的质量好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自身的实践操作。遇到难题,钢琴教师也只是担当指导的角色,更重要的还需要靠儿童自我的体验揣摩,需要儿童依靠自己独立地克服难题。因此,儿童在钢琴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独立自主性,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或者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学着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现代的种种医学实验表明了手脑相联的生理学以及心理学原理。因此,通过手脑并用便可借以开发人的智慧。无疑,钢琴学习便成了开发脑功能的途径之一,此外它也可以增强弹奏者的协调性。

另外,钢琴的演奏还是一种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创作,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音乐传送。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会伴随一种不由自主的肢体表达。其中肢体语言的产生,又可促进儿童个体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2 儿童钢琴学习中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问题

钢琴教学时一门专业的学问,而儿童的钢琴教学,更显其特殊性。如何更好地让儿童接受并愉快学习钢琴,是一门学问。其中,对于儿童钢琴学习中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问题,越发引起学者的重视。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音乐能力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其发展是惊人的。3岁的儿童,对演奏乐器怀有非常浓的兴趣。到4岁或者5岁的儿童,由于受故事,诗歌等的熏陶,很快便可利用对语言的理解来理解体会并表达乐曲。6~8岁的儿童,可以鉴赏音高、和音。9岁之后,儿童便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对于乐曲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要想准确把握儿童的钢琴学习规律还需分析儿童学习钢琴中的心理活动。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如下特点:(1)对直接的感性认识的获取较为主动,反之,对于被动的理性认识获取较为被动。儿童多为钢琴的美妙旋律所吸引,而在乐器学习中必然要加入基础性的乐理知识和技巧,然而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又是枯燥的,加之重复性的技巧训练,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因而儿童会表现出被动的情绪,而这种状态也给儿童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好奇心强,但是缺乏意志力。儿童有着较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如果不能将儿童的好奇心转换成儿童的钢琴学习的兴趣,投入到持之以恒的钢琴学习中,那么对于钢琴,儿童也只能停留在“短暂兴趣”上,不可能使儿童进行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3)喜欢创造性“乱弹琴”。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的观点:发展智力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儿童的钢琴学习中,教育工作者如果有意识地去激发儿童的这种思维,那么在增强儿童对音乐的理解的同时,又对其智力发展有很大益处。(4)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人可以将注意力保持在一件事上并且不被边缘以外的思想所打搅的时间是11秒。然而,面对一部感兴趣的小说,你就会发现,人类又有无限延展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被称作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人的本能,而有意注意则需要培养。生活中经常发现家长会要求儿童在规定时间内或按具体的遍数弹琴。在钢琴反复练习中,会发现,儿童特别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是一种很消极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钢琴练习效果,而且还会使之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要需要使儿童认识到钢琴的反复练习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量的增加,在兴趣的基础上明确每一步的目标加强练习。(5)自卑胆怯心理。 在钢琴练习中,有些儿童胆怯、被动,非常害怕公开演奏,更为明显的是在私下练习时也因为担心受他人嘲笑尽量降低音量,以求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在钢琴练习难度增加时,儿童容易产生对技术的畏难心理,继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有的甚至放弃了钢琴学习。

3 应对策略

钢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感知、注意力、意志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因素。儿童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钢琴学习演奏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标。虽然学生是钢琴演奏学习的主体,然而上述心理问题的应对和克服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

钢琴教学工作者,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出的音乐能力特点来因材施教的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为了打开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大门,钢琴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感染、启迪儿童对钢琴的情感,用诱导或激励的方式来加深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对于儿童的“乱弹琴”家长和教师不可一味的压制儿童,要对其创作给以有意的关注和肯定,必要时,鼓励其充满童真、童趣的乐曲,提供给儿童演奏其乐曲的机会。一个好的钢琴教育者应该是让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第6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学习到负数时,可列举天文学家、航天航空学、心理学、娱乐业等来说明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些例子可把负数表现得活灵活现。再如足球赛制、密码、事故分析、地膜育秧、逐步逼近等等有关数学问题,总能让学生去调查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此时,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这样教学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和应用数学的创新意识,教材中大量的情景教学图为学生学习探索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三、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中,我把书上的例题改为和学生生活接近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就经常提出一些和数学知识有联系的问题。

第7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本土心理学以关注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为突出特征,兴起于对西方主流心理学话语霸权的反抗,试图恢复本土民众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力,预示着西方心理学在心理学舞台上一枝独秀的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对西方心理学的一种超越,本土心理学从将被试由西方人换作本土民众80年代初起,历经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再到今天试图建立科学本土心理学的努力,它走过了一条从质疑、反思到求索的艰辛征程。如果以1981年希勒斯和洛克共同主编《本土心理学一自我人类学》出版为其诞生主要标志,则从其萌芽到如今20余年曲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依然处于带有盲目性、多样性和尝试性的“失去规范阶段。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实现着两种转变:一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也即研究内容的转换,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学脱离于文化的心理现象转换成根基于文化的心理生活,使心理学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解释更具有文化性;二是研究方式的转换,即试图突破西方心理学实证中心论限制,倾向于以多元方法达于对心理生活的解释和构筑。这也是本土心理学得以兴起并得以发展的根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也即事关心理学发展的理念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在研究和发展中还很混乱,在理学在谋求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对话中失去自信。这是关系到本土心理学的未来以及本土心理学能为整个心理学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本文旨在理清本土心理学研究中某些理念,重新界定和阐释几个相关概念,以促进本土心理学发展。

2关于文化的理念

2.1 本土和本土化

本土是一种状态。从文化学视角,它是一种文化的个性存在,这是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结果,代表了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生存样式和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本土民众世代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存方式,是本土人民日常生活合法化的基础与力量源泉,并且,已经转换为每个成员生命存在深层意识。生活于本土中的人民所表露出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可称之为本土心理,相关学问谓之本土心理学。广义上的本土心理学还包括对外来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与修正,使之研究过程与结果更具本土意蕴。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本土心理学虽非系统化、科学化,但它却一直沉淀于本土民众从内在心理到外显行为的无处不在的规定性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塑造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样式。

本土化是一种过程,既是从非本土演化成本土的过程,又是从单一本土性衍生成科学性过程。心理学本土化含括两层意义:其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科学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各个层面,依据本土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相观照,以建立科学样态心理学模式为目标,这是一种模仿、借鉴和超越的过程;其一二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文化中人心与人性的相关解说,以追求研究方式本土化、课题本土化、理论检验本土化和结果解释本土化为前提,借鉴并超越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实现本土心理学本土意义上的科学性,创立崭新的科学本土心理学,这是一种追问、反思和原创的过程。由是观之,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与文化相关联人心、人性;心理学本土化是增强心理学概念、课题和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并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过程。

2.2 本土文化与本地文化

本土心理学的基石是本土文化,而非本地文化。本土文化即是同质性的文化,也即本尼迪克特指谓的文化模式,它是群体普遍的或共同的心理特质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支配群体中个人行为方式,同种文化模式中,各种异质行为相应地愈来愈取得融贯统一形态。人性以遗传基础为前提,在后天社会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生活的文化模式教化中得以养成。人性与文化的互生性和共创性,直接导致迥异的文化模式下类型各异的人性的生成。本尼迪克特以4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祖尼印第安人的“太阳神型”人格、平原印第安人的“酒神型”人格、夸库特尔印第安人的“夸大狂型”人格和多布人的“妄想狂型”人格为例,证明虽然都是印第安人,但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别,人格类型实则各异。此乃意味着居于同一地区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上未必相近,而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心理行为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同理,一个地区可能会有更夺类型的文化模式,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多样性。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以同质性文化也即同一文化模式而非本地文化为研究样本。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时,须当考虑到个体背后的文化模式的表现样式,这样,其结果解释性才具有文化上的通约性和比较性。如果以本地文化为取样参照,在研究中可能会造成结果解释上的文化误差,影响其解释的外部效度。

2.3 文化契合性与跨文化

文化契合性是本土心理学蕴含的本质特色,它是由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概念和方法来界定的,所依赖的资源对于被研究群体而言是本土性的,即本土性契合。这是一种当地之研究者思想观念与当地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的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的状态,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准自变量的无文化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它以自己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活的源头,而不是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思想活的源头,所以其结果和研究过程显示出较高文化解释性。

跨文化研究尽管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强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比较,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并催生了跨文化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它以普遍主义研究取向为基础,采用强加客位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文化比较来验证西方心理学在非西方文化圈的适应性,进而证明以西方人心理为楷模的人类共同心理机制存在可能性,而无视或否定非西方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的存在。究其实质,这是西方霸权和殖民心态的继续流露,文化只是一种准自变量或是一种虚假变量。事实证明,当前跨文化研究只是穿了一件文化的新装,并没有摆脱西方心理学“齐一”性,它缺失的仍是对文化的意义解读。本土契合性只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操守。它并不排斥跨文化研究,且主张跨文化研究,这是其在本土契合性基础上实现学术借鉴的主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前提是文化价值平等性和文化沟通的双向性,舍此,跨文化研究只能是人为贴上的一种标签。

3 关于科学性的理念

3.1 人文性与科学性

许多学者强调人文性关乎于本土心理学存在的突出意义。本土心理学以心理学视角揭示某一文化语境下人的深层意向和内心需求,使人在理性层面上反观自我人格与行为特质,达到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谐共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6。但是,一意强调其人文性,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根基,则与西方心理学执意追求科学性而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如出一辙。的确,人文性是本土心理学自然拥有的品性,它以独特视角达于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对人心灵的解释与构筑,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企及的。然而,研究过程与结果解释的无法验证性以及玄虚嫌疑,则是其无可回避的缺陷。所以,人文性固然需要操守,科学性亦不可弃之不用。尽管本土心理学被视为对世界或然性理解一种价值负载事业,但本土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世界心理学有所作为,则应当遵循科学方法论所要求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原则,而不能流于玄虚之谈。西方心理学科学研究历程,虽然不可避免缺失人性温情,刻意雕琢的科学品味太过浓烈亦受人所指,但却借科学性而位列科学殿堂。故而本土心理学切不可固守人文性而自觉无忧。把本土心理学仅限于人文关怀的思辨性阐释,即是对科学性的偏见,亦受人以玄学之柄。人文性只是本土心理学异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所彰显的文化品格,科学性方是其最终归宿。唯在人文性前提下追求科学性,才是实现心理学真正本土化的要旨所在。

3.2质化与量化

质化和量化即可指称为研究方法,也可指谓研究方式。质化研究倾向于以理论推断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或研究对象间关系;量化研究倾向于以统计测量或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间函数关系,并以此来推断研究对象性质。一直以来,量化研究以客观性和确证性成为西方心理学赖以求取科学性的保证。量化研究在为西方心理学带来科学性巨大荣誉的同时,却由于过分注重以数据分析人心,抛却人的鲜活生命,无情肢解人性而招致一片责难。一定意义上,被西方心理学无限夸大的量化研究在理解人性上还有相当难度。质化研究虽然在西方心理学中受到冷落,但随着本土心理学兴起而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种新趋势。它强调质化方法如解释学、访谈法、传记法、个案法等,对人格发挥功能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即以文字的直观描述内在心理,在自然情景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描述社会和人的过程。尽管本土心理学兴起的重要方面源于西方心理学对量化的极端偏好,但如因量化在西方心理学中无法构建人心而拒斥之,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量化本身无过错,关键是对其持有的态度。视其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是错,全盘否定亦是错。质化研究不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全部,仅凭质化研究也无法获致科学性。

4关于研究趋向的理念

  4.1自主性与依附性

不可否认,当前本土心理学研究远没有实现带有原创意味的自主研究,仍表现着缺乏超越精神的跟从于西方心理学依附性研究,这是不容回避的。一方面,西方心理学强势未见衰减,本土心理学研究受其影响甚深,期望摆脱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法论制约,实非易事;一方面,长期援引西方心理学,却疏于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反思,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学术惰性和惯性,兼之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本土心理学学术品质和学术开拓力提升尤为困难。就本质而言,本土心理学家所做的与其说是在从事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毋宁说在用自己的本土文化论证和检验西方心理学研究,“从事同样研究而品质不如人家,则尤为可悲。这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尽管可能是其发展道路上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囿于此而不作深入思考,走内源性发展道路,加强语境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则其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本土心理学并期望为世界性心理学有所贡献就会变成一种口号。本土心理学研究力主解放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本土心理学当前须反省自己的研究,在对西方心理学改造和修正基础上,关注并增强研究过程和结果与本土文化敏感性,使理论检验更具文化的解释性和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人性解说,创见性地提出超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以本土文化校验其内在效度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比较检验其外在效度,实现本土心理学的自主研究。不如此,在众多的世界心理学家中,实在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4.2 边緣与中心

与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西方心理学相比,始生之物的本土心理学无疑还处于边缘地位。二十多年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暴露出致命硬伤依然是缺乏信心的自主原创性研究,亦步亦趋于西方心理学影子里,模仿有余,创新力不足,其主张亦是本土民众话语权力微弱表达。就研究成果而言,美国UMI数据库自1996年至2000年收录本土心理学论文仅50余篇,在浩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不可谓不少[11。不仅本土心理学成果难登世界主流心理学刊物,即是非西方国家心理学刊物也被西方式心理学研究占据。已有的本土心理研究中,专于发展现实总结性评价,鲜有创见性理论原创;过于注重宏大叙事阐发,少有微观层面细化研究。在地位和影响力上,本土心理学家还难以与主流心理学家相比。在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关注西方式应用心理学研究。凡此种种,昭示着本土心理学边缘地位的确不容回避。平静、理性、客观地认识今天本土心理学地位很重要。本土心理学家即不可妄自菲薄,自贬自轻,自觉一事无成而孤芳自赏;亦不可无视现实,夜郎自大,自觉可与西方心理学一争短长,两种心态皆欠缺常态之心,皆有害于本土心理学发展。

5 关于心理学世界性理念

5.1 本土性与世界性

本土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力求探究本土文化背后的本土民众内心世界。它以本土契合性为特征,张扬浓郁的本土性。从多元文化论视角,本土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追问的是,如果本土心理学仅适用于这一民族和文化群体,是否由于过于强调该文化独特性和民众心理行为独特性,在反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走向另一种族中心主义?本土心理学多元性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当今心理学分裂局面?换言之,本土心理学的存在相对于世界心理学而言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当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本土心理学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它所研究人的意向行为和深层的心理结构等,是各种文化语境中客观存在,其中蕴含着超越本土界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9]。它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割地自居的自己的心理学,因为世界只有一种心理学。“跨本土”是国外本土心理学者致力于探寻普适性方法[10]。

尽管多元的本土文化内人心殊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本土心理学以探寻本土文化内人性法则为基础,抽象出基本人性定律,如能在各个本土文化范围内作人性法则的跨文化比较,则可能发现甚至构建出以人类生理机能为前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性的共同样态。如果本土心理学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西方心理学以平等姿态向非西方文化圈渗透,如果成熟的本土心理学间、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间实现真正沟通与对话,则形成世界性心理学不是没有可能。本土心理学家不可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土心理学,世界性心理学方是一种追求理念。

5.2封闭性与开放性

先天的理论原创性不足,兼之自主研究学术开拓力式微,兼之它关注本土文化内民众的心理行为,以构筑本土文化的心理深层机制和内心生活世界为其学术要义,另外,它诞生于西方心理学的藩篱下,对西方心理学“反感”情结似乎难以消解所行走的每一步,无不受其或隐或显的掣肘。这样,极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本地性的、自我封闭性或拒绝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外来文化资源滋养而陷入封闭性。固步自封不仅割裂其他本土文化的学术和文化借鉴,窄化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视域也使之失去关注本土文化以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敏感度。其实,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开放性。心理学本土化并非是遗世独立发展,骄傲地排斥其他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尤其是不可对西方心理学持不加分析的反对态度。西方心理学中有许多可以拿来的东西,特别是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测量、生理心理学等,可以理性地借鉴参考,则使本土心理学研究可从更高的起点而无须从头开始。完全否定西方心理学的贡献,本土心理学所作的工作会更多。同样道理,其他本土文化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有益资源,当可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又可作跨文化比较,一举而两得。本土心理学须以开放式发展为大计,耽于画地为牢会使其因为单一文化支持而缺失发展上的动力。

6 关于理论建设理念

第8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71-02几年前,我校以"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作为校本研究课题。把课题分为"怎样创设数学情境"、"怎样提出数学问题"、"怎样解决数学问题"、"怎样进行综合应用"四个阶段进行研究。这四个模块就形成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我就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者之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的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敢问但不善问,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创新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不强。《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解决作为总体目标的一个具体要素,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目前,我校又在进行新一轮的课改,确立了"学--展--练"的教学模式,构建"四善练能"课堂。"四善练能"课堂要求学生做到"善思、善问、善评、善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谈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感知理解问题

感知理解知识、建立问题表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明确问题中有哪些直接的信息,发现问题中隐藏的条件,充分搜集有用的信息。然后进一步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求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一重要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通过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2得到,需要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去发现。又如:笔算除法中的试商,196÷39,先把除数看作40试商4,结果196-156=40余数是40,余数比除数大,商偏小了,要调大,商是5。194÷39如果商是5,又出现194-195不够减,这就出现初商太大了要变小,调商以后是4。像这样的试商过程不能直接看除数40,还要看商与除数的乘积与被除数进行比较才能检验出商是否合适。这一试商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关注除数,还要考虑到商与除数的乘积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经过多次思维的碰撞后,学生的思维在不断感知、不断理解中得到整合,最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2.实践中发现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师指导每个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在实践活动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容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做活动角,玩活动角后。质疑:你们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能变小些吗?谁上来试试看。通过演示与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经过体验后学生自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再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通过切萝卜活动,切一刀引出面,再切一刀引出棱,再切一刀引出顶点,通过这三次切的活动,逐步引出面、棱、顶点三个要素,并逐步引出。孩子明白面、棱、顶点是立体图形的三个要素,进而教师追问:继续按这个方法切下去最终会变成什么形状?接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搭一个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发现:棱长,面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的棱位置有什么关系?这样在搭一搭的实践活动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我抓住最好的时机,不让学生求知的欲望熄灭,接着又引导学生比较打出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不是强加的,而是在不断的感知中形成,充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最佳教学效果。

3.生活中解决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问题是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学以致用"是应用数学的终结。因此设计各种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就在身边等待解决,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信心,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如:在教学《利息》后,学生理解了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我安排了学生进行一次理财活动,做家庭小助手,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准备怎么存更合适,算一算利息是多少,怎样存钱最划算。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使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使用数学的信心。又如教学完《圆的面积》后,我们学校里有一棵百岁黄角树,我让学生来到这棵树前,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同学们,你能算出这棵大树的横截面的面积吗?学生略以思考,说要量出半径,有的说要是可以砍了就好办了,可是又不能砍呀,怎么办?这时我引导学生小班讨论:能不能通过测量其他数据来求出底面半径呢?学生通过讨论豁然开朗,开始测量树干的底面周长,量出了周长数据,计算出这棵树的横截面积,学生高兴极了。像这样,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更能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达到了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讨论中建构问题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生不但可以对概念、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能从中激发学生构建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比》时,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讨论中,有一个同学说比的后项可以是0,我在足球赛中经常看到1∶0,大部分同学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又有同学说那1∶0与数学上的比不一样。它没有表示两数相除,只是两个对比赛进球的个数而已,应该是相差的关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比"与数学自身概念的"比"存在差异,体育比分是相差关系,而数学中的"比"是倍数关系,体育比分与数学比只是名称和样子相同而已,本质完全不一样。这样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讨论交流,矛盾产生,思维互动,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不仅是表面动起来,还重要的是内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比"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有着较高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认知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意义。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责任。参考文献:

[1]李宪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学,2010.

[2]庞惠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9篇:心理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矫正建议

人最大的财富、资本是健康,人最终最渴求、最需要的也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健康大》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健康”更重要的是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中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暗恋、早恋现象屡见不鲜,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多数学生的这种心理不能表露,只能变为沉重的思想负担。面对当今中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注意其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大多数中学生在农村,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更加差,加之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完善,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一、农村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现象及其成因

“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厌学、自负、易怒、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看着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不得不深思。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的“稀罕”,并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其说“不”也会遭到爷爷奶奶的呵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管教时间很少,爷爷或奶奶总是护着哄着。再加上家庭物质条件较好,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情绪化严重;有求必应的生活方式使他养成了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性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使他形成了缺乏责任感和逆反心理毛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教育氛围使他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些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想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下游。他具有明显的厌学心理,老师批评他时,他多次以情绪化的口吻说:“我的事不用你管,少上一会课,有什么了不起,我家有的是钱,上大学找个‘门子’,不就搞定了。”做错了事,不让人家说“不”字,如若老师批评,则怒目乖张;如若老师迎合,则喜形于色。虚荣心和反抗心理是显而易见的。像这种情况的学生在农村中学中有很多。

1.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厌学心理。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由于学习对现在的生活直接的影响价值不能体现,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有些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缺乏认真学习的决心和毅力,不去思考前途,精神萎靡不振。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2)易怒心理。农村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容易冲动,调控能力差。

(3)对立心理。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应。现在农村初中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约占50%),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和老师、同学、家长处与敌对状态,表现为情绪上的反感和行为上的疏远,总是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跟自己过不去。

(4)自负心理。由于父母缺乏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和娇宠使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争第一,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这样的学生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则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2.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多样,成因也相当复杂,根据他们生活接触和所受的影响观察,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与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关系极大。随着农村独生子女增多,家长对独生子女溺爱,农村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比较强,加上交往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外出务工,不少家长长期在外,存在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导致教育效果的偏离,也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和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2)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一般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重视学业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关爱顾及不够,没有与家长及时沟通。

(3)社会因素。当前的农村,新“读书无用论”蔓延;一些商家昧着良心赚钱,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设备向农村转移,也给农村中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建议

当然,农村大多数中学生积极、乐观、自信,有着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学、善学,能正确对待挫折,良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合作精神,但以上问题仍不能忽视。那么,如何矫正农村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呢?

1.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

有些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部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出路所在。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规范有序的纪律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提高学业成绩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要求。让学生住在舒适的房间;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视室、计算机教室,让学生有充裕的娱乐空间;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让学生有广阔的活动去处,从而让学生在学校玩得开心、学得顺心。

2.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设置心理健康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如运动,游戏;向朋友倾诉;写日记;师生谈心;大笑一场;大睡一觉;听音乐,等等,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4.建立新型上课方式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解决厌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榜样教育法加强思想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橱窗等形式宣传伟人的思想,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坚决避免“差生”受歧视现象,严厉制裁体罚学生现象,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和谐的环境。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合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采取多种趣味性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3)融洽的师生情感,不仅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老师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允许学生说“不”,好建议则欢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不适当的安排可以而且能够说“不”,并有其他的选择,学生的好建议能够得到教师的欢迎。这样的老师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学生也必定会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

5.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自负心理,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对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尤为必要。(1)正确认识挫折。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的必要性、随机性、两重性,从而夯实基础,降低受挫的损害程度。(2)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信任,让学生知道挫折都是可以战胜的,信心是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勇气和胆量是克挫制胜的有力武器。例如: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6.培养合作精神。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因为在合作中能够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但合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合作技巧指导。(1)组织各种竞赛,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猜谜语竞赛等,把学生分成小组参加竞赛,通力合作,取得胜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2)各学科教学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形式,兼用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做练习、讨论。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承担不同的任务,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合作。

7.锻炼坚强意志。

(1)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往往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情,有始无终。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意志是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还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计划。(2)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能意志的锻炼。表现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动。(3)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及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太远,要切合实际,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从而增强成功的体验。

社会是个大染缸,没有良好的社区环境,家庭、学校的教育可能就会出现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被动局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有关青少年的法律确实执行,坚决取缔流向农村的黑网吧和游戏机室,关心每一个中学生的健康,弘扬正气,宣传正面人物,还他们一个洁净、和谐的生活空间。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只有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的目标,激发他们潜在的动力,才能让农村中学生也像城市中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

[2]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

[3]邱炳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7.

[4]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