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道德品质的特征精选(九篇)

道德品质的特征

第1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道德人格;特质;社会认知

分类号 B848

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的一个转向是道德人格(moral personality)研究。它的兴起直接源于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的反思。在过去的近50年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直居于道德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并对当代的道德心理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尔伯格的理论未能解决好知情和知行的关系问题(郭本禹,1999)。针对科尔伯格忽视道德情感的倾向,道德心理研究领域出现了关爱、宽恕、移情和道德情绪等系列研究主题,这是由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的转向。同时,针对科尔伯格未能解决知行关系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必须整合道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将道德人格引入道德心理学领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行为,这就是由道德认知到道德人格的转向(Lapsley,1996;Blasi,2004;Walker,2004)。

由于人格理论基础不同,西方的道德人格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其在道德人格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研究方面各有特色,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积极推动了处于低谷时期的道德心理学的发展。

1 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特质取向

1.1 基本观点

道德人格研究的特质取向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Walker等人(Walker,1999;Walker&Herming,2004;Walker&Frimer,2007)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以此为立论基础,并且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其观点。例如,有研究(Walker,1999)发现,在大五人格特质上,道德榜样的责任感和宜人性特征最突出。Matsuba等人(Matsuba&Walker,2004)提出应当借鉴McAdams的方法对道德人格进行系统评定,可从三个角度入手:(1)倾向性特质(dispositionaltraits),是跨情境的、概括性的、稳定的特质或倾向,如大五人格特征;(2)特征性适应(characteristicadaption),是在特殊的、短暂的情境性角色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人格的动机性和策略性方面,包括合群性、繁殖感和个人成长等;(3)生活叙事(life narratives),是个体同一性的心理建构,以产生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早期优势和生活经验的变化等。这里的系统评定实质也是以特质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

1.2 具体研究

特质取向的道德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即人们认为的道德榜样应该具备的人格特质,意在刻画与道德有关的内隐人格理论;二是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即揭示道德榜样的真正心理过程,并且对道德榜样与一般人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

1.2.1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

Walker等人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Walker和Pitts(1998)曾运用自由列举、等级评定和相似性分类等方法,探讨了道德榜样、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的自然概念。结果表明,道德榜样最被认可的特征是关心做正确的事、忠于配偶、具有明晰的价值和守法等,并可聚类为六个成分:有原则的一理想主义的、可靠的一忠诚的、正直、关爱-值得信任的、公正的、自信,综合为两个维度:自我(如自信)-他人(如关爱)、内部(如良心)一外部(如守法)。随后,Walker(1999)根据大五人格因素对被试列举的道德榜样的描述词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相比,道德榜样的责任感和宜人性特征最突出。Walker和Henning(2004)还研究了公正、勇敢和关爱三种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维度评定和人格剖面分析均显示,勇敢榜样的外倾性特征最强,关怀榜样的宜人性特征最强,公正榜样的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最突出。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公正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诚实的、公正的、有原则的、理智的、有责任心的,勇敢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无畏的、自信的、英勇坚强的、献身的、自我牺牲的,关怀榜样的特征有三类:有爱心的-移情的、利他的、诚实可靠的。多维度测量发现,公正榜样的特征维度是品格和特殊性,勇敢榜样的特征维度是无私性和能动性,关怀榜样的特征维度是真诚和情绪。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理解是不同的。

1.2.2 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过度依赖于特定文化群体的语言表述,且仅停留在描述水平,而不能揭示道德榜样的真实道德心理过程。因此,很多研究对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Matsuba和Walker(2004)采用McAdams的人格系统评定方法对40名青少年关爱榜样的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倾向性特质方面,榜样组的宜人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征性适应方面,榜样组的道德发展、信仰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同一性暂停或混乱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更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认为同伴更加值得信任;在生活叙事方面,榜样组的主体性动机主题得分、儿童期对他人苦难知觉的得分、思想观念深度得分和社会目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tsuba&Walker,2005)。这些研究发现表明,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的确是多层面的,系统的人格评定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但是,这两项研究只研究了一类青少年道德榜样,不能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类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也未能从根本上说明道德人格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

最近,Walker和Filmer(2007)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1)道德人格能够解释道德行为的相当部分的变异,可以弥合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缺口。对勇敢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由52%提高到86%;对于关爱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由76%提高到92%。(2)在道德榜样的共有特征方面,榜样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多的主体性和共享性,生活故事的情调更加积极,其生活经历更有可能进行救赎式的建构,对他人的需要更加敏感,生命中出现了更多的帮助者,依恋更加安全。(3)在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方面,关爱榜样比勇敢榜样在抚(倾

向性特质)上的得分更高,表现出了更多的繁殖感(特征性适应)奋斗(即为下一代提供条件,为他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故事的情调(生活叙事)更为乐观。这一研究既初步论证了道德人格在道德功能中的作用,又发现了不同类型道德榜样共有和特有的人格特征。

2 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

2.1 基本观点

Lapsley等人对道德人格的特质取向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他们指出,人格倾向并没有表现出特质理论所预期的跨情境一致性,也未阐明情境因素对特质倾向的影响,忽视了情境中个体行为一致的复杂性。人格的特质取向只能说明道德人格的“已有”(having)的一面,而不能说明道德人格的“正在发生”(doing)的一面(Lapsley,1999)。Lapsley和Lasky(2001)认为,道德人格研究应当采取另一条道路,即强调人格的个体内部过程的社会认知路线,可以根据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取向具有以下六点优势(Lapsley&Narvaez,2004):(1)保留了认知的重要性,但是认知被看作更为广义上的心理表征、加工和机制。(2)强调自我过程、个人目标和生活任务的重要性,这些赋予个人动机和目的性努力以意义。(3)重视人格的情感。人格被看作是一个有组织的、一致的、稳定的认知一情感系统。(4)强调认知一情感与变化的社会情境双向的相互作用。(5)提供了一种解决人格一致性的途径,即承认适当的情境变化性,可在个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人格的倾向性特征。(6)可以把其他研究成果整合入道德人格的研究。关于认知和情感的研究,如记忆、动机和自我调节的研究都可对道德人格的研究产生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Lapsley和Narvaez(2005)认为,道德人格最好被理解为解释社会事件时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性(chronic accessibility)。具有道德同一性或道德品格的人,其道德图式在社会信息加工中是习惯可及(经常被使用)和容易被激活的。这种道德习惯性是个体差异的一个维度,那些习惯可及的道德知识结构是个人自我同一性的本质、核心和重要部分。正是由于道德图式是习惯可及的,道德榜样不需要科尔伯格所说的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就能进行自发道德推理,进而自动实施行为。此外,Cervone(2006)坚持人格的社会认知观,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提出了知识一评价人格结构(Knowledge-and-Appraisal Personality Architecture,KAPA)理论,并认为对道德人格的分析可结合此理论来进行。但他只提供了一个框架,并没有展开论述。

2.2 具体研究

Lapslcy和Lasky(2001)采用标准再认记忆范式考察了道德人格的原型概念及其对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者假设,如果道德人格是围绕原型组织的,那么这些原型的启动应当影响信息加工和记忆。实验中,首先通过典型性评价确定20个核心品格特质和20个边缘品格特质。然后进入记忆阶段,被试要学习20个陈述句,有10个句子包含10个核心品格词汇,10个句子包含10个边缘品格词汇。在再认阶段,被试要识别40个陈述句,有20个是学习过的,20个是之前未见的(10个包含核心品格词汇,10个包含边缘品格词汇)。结果发现,与之前未见的边缘特质品格相比,被试更多地错误再认了之前未见的核心品格特质。这证明了最初的假设。

Navaez等人(Navaez,Lapsley,Hagele,&Lasky,2006)为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提供了实证证明。在研究一中,Navaez等人采用了自发特质推理(spontaneous traitinference,即STI)范式,来验证具有习惯可及的道德图式的个体是否更有可能进行自发道德特质推理。所谓自发特质推理,是指在缺少明确目的的情况下,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或形成印象的过程。结果表明,自发加工条件下,提供倾向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比非习惯可及引发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提供语义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非习惯可及性的效果好于倾向线索。研究二则采用词汇决策任务来考察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差异是否影响对故事主人公的道德评价。研究发现,在主人公未助人故事中,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主效应显著:在对探测词的反应上,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与未帮助条件下一样快,低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条件下要快于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下,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的反应更快。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道德知识结构的习惯可及性来理解道德人格是很有价值的,能够揭示个体内部的道德心理过程和整体动态性。

3 总结与展望

第2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现代家庭教育征文—家长该如何因材施教?

现代家庭教育征文(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有人会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家长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其实不然。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种表现,在外面又是另一种表现,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而在外人面前又是另一副模样。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撒谎、假装和表里不一了。做父母的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听取多方意见,往往会蒙在鼓里。如有的孩子把在外偷的东西谎称是同学给的;打架了,就说是别人挑起的;逃学了,就说学校今天放假了;有的在外鬼混,到放学时也前着书包佯装上学回来;有的假借同学之间讨论作业,而实则抄袭;假装闭门学习,而实则看黄色书刊、玩,或干脆睡大觉……凡此种种,父母不留心是很难识破真相的。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因此,知子最怕的是一“爱”遮百丑,或者是爱一点而不及其余,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则“大化小,小化了”。?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长只有准确把握孩子的道德品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可用如下两种方法评价孩子的道德水准。其一,将品德素质与孩子身心的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孩子的品德素质落后于身心的其他方面,则要赶快补上这一课。其二,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孩子超前了,那当然好;如果落后了,比如一般孩子已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会干家务,养成了优良的学习习惯,而自己的孩子还自私自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学习要人监督,那家长就要特别警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两方面的比较,家长可以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决定家庭德育是否该加强。(2)家长要依据孩子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家长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正确地施教。同一个孩子,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有不同的敏感性;反过来,不同的孩子,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家长要依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有的心理学家将人的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一般热情积极,易于感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毅力,办事迅速而坚决,言语明确。这种气质的人易自负和傲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激怒他,而是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让他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多血质的人易动情,但情感易变,他们动作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但易表现为轻举妄动,缺乏耐心和毅力。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种活动的机会,布置稍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能将精力用在正当的活动上,并学会克服困难。粘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发生和暴露,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强烈深刻。这种气质的人动作缓慢,遇事谨慎,耐力强。自己的孩子若属于这种气质,家长应注意不要轻易刺伤孩子的心,要耐心细致地照料和教育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考虑和做事。抑郁质的人一般多愁善感,他们对喜悦体验不深,对忧愁体验却深刻持久。这种人一般动作迟缓,遇事不果断,然而,他们思维透彻,想象丰富。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声指责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力,提出适宜的要求,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前进。总之,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别人的“尚方宝剑”、“教子秘诀”对自己的孩子或许并不适用,家长要注意活学活用。(3)家长要依据孩子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有计划地进行德育?儿童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教育。长期系统的德育不能零敲碎打地搞突击战,而要有一定的计划。那么,家长该如何制订家庭德育计划呢??首先,要依孩子的年龄特征计划家庭德育。小学务年龄段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各不相同。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刚刚入学,对学校有新鲜感,对老师很敬畏。他们对学习很感兴趣,感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但由于对学校生活、校规校纪不熟悉,加之以前纪律训练不够,他们通常坐不住,上课爱做小动作,易拉下作业,有的孩子依赖改比较强,有些娇气任性。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重点引导孩子渡过入学的“适应关”。?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一般已适应学校的生活,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他们精力旺盛,好活动。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他们对是非、善恶和美丑有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进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交友,通过开展有益的德育活动,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接近少年期,有的女生甚至进入了青春初期。这时,孩子的独立性较强,对家长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开始像个“小大人”。但孩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易冲动蛮干。因此,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采取压制、包办的措施。?另外,要依我国儿童品德的时代特点计划家庭德育。家长可通过看书、观察、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的时代特征。如现在独生子女 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教育。?有人会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家长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其实不然。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种表现,在外面又是另一种表现,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而在外人面前又是另一副模样。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撒谎、假装和表里不一了。做父母的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听取多方意见,往往会蒙在鼓里。如有的孩子把在外偷的东西谎称是同学给的;打架了,就说是别人挑起的;逃学了,就说学校今天放假了;有的在外鬼混,到放学时也前着书包佯装上学回来;有的假借同学之间讨论作业,而实则抄袭;假装闭门学习,而实则看黄色书刊、玩,或干脆睡大觉……凡此种种,父母不留心是很难识破真相的。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因此,知子最怕的是一“爱”遮百丑,或者是爱一点而不及其余,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则“大化小,小化了”。?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长只有准确把握孩子的道德品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可用如下两种方法评价孩子的道德水准。其一,将品德素质与孩子身心的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孩子的品德素质落后于身心的其他方面,则要赶快补上这一课。其二,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孩子超前了,那当然好;如果落后了,比如一般孩子已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会干家务,养成了优良的学习习惯,而自己的孩子还自私自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学习要人监督,那家长就要特别警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两方面的比较,家长可以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决定家庭德育是否该加强。(2)家长要依据孩子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家长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正确地施教。同一个孩子,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有不同的敏感性;反过来,不同的孩子,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家长要依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有的心理学家将人的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一般热情积极,易于感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毅力,办事迅速而坚决,言语明确。这种气质的人易自负和傲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激怒他,而是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让他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多血质的人易动情,但情感易变,他们动作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但易表现为轻举妄动,缺乏耐心和毅力。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种活动的机会,布置稍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能将精力用在正当的活动上,并学会克服困难。粘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发生和暴露,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强烈深刻。这种气质的人动作缓慢,遇事谨慎,耐力强。自己的孩子若属于这种气质,家长应注意不要轻易刺伤孩子的心,要耐心细致地照料和教育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考虑和做事。抑郁质的人一般多愁善感,他们对喜悦体验不深,对忧愁体验却深刻持久。这种人一般动作迟缓,遇事不果断,然而,他们思维透彻,想象丰富。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声指责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力,提出适宜的要求,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前进。总之,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别人的“尚方宝剑”、“教子秘诀”对自己的孩子或许并不适用,家长要注意活学活用。(3)家长要依据孩子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有计划地进行德育?儿童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教育。长期系统的德育不能零敲碎打地搞突击战,而要有一定的计划。那么,家长该如何制订家庭德育计划呢??首先,要依孩子的年龄特征计划家庭德育。小学务年龄段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各不相同。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刚刚入学,对学校有新鲜感,对老师很敬畏。他们对学习很感兴趣,感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但由于对学校生活、校规校纪不熟悉,加之以前纪律训练不够,他们通常坐不住,上课爱做小动作,易拉下作业,有的孩子依赖改比较强,有些娇气任性。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重点引导孩子渡过入学的“适应关”。?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一般已适应学校的生活,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他们精力旺盛,好活动。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他们对是非、善恶和美丑有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进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交友,通过开展有益的德育活动,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接近少年期,有的女生甚至进入了青春初期。这时,孩子的独立性较强,对家长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开始像个“小大人”。但孩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易冲动蛮干。因此,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采取压制、包办的措施。?另外,要依我国儿童品德的时代特点计划家庭德育。家长可通过看书、观察、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的时代特征。如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

第3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将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想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而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体罚学生、心罚学生的行为并不少见,教学中言行不一致等等的行为与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极不相称。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得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4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知:即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道德信念、道德评价,是人们对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对其他要求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幼儿只有认识了行为准则的意义,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但是幼儿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肤浅的。加强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在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雷锋和英模的故事,组织他们观看反映英模、好人好事的录像、电影、演出,带他们去慰问为人民立功受奖的英模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指在道德行为中自觉顽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一种控制和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能使某种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幼儿这时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但在行为过程中不一定能按照行为准则达到要求,特别是幼儿,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因此,作为教师或家长,既要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又要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意志力。

1、共同性: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学中,必须做到各个因素协调一致,共同提高。

3、多端性: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同,教师不能一概从道德认识开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

首先,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体的、形象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启发式诱导,使幼儿懂得什么样的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的道理。不能只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使幼儿不知所措。

第5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一、探寻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意义

尽管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征,但在同一阶段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道德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其特征是不同的。对照皮亚杰的阶段划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所划分的第二阶段,即他律阶段;小学中年级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所划分的第三阶段相当,即自律阶段;小学高年级处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划分的第四阶段,即公正阶段。

1. 小学低年级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比较低,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常常是具体性和肤浅的,道德判断容易受外界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体现在对权威者如父母和年龄较大人的绝对尊重和服从。由此,他们经常习惯于将所有的规范、准则看成是不可转移和不可变更的;其道德行为判断能力只考虑事情发展的应然结果而不考虑主观意图;其道德情感的产生与所经历和面对的具体事物与具体形象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直觉性;由于其认识的限制性,在道德动机上把大人指导作为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没有或尚未形成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道德动机。他们经常关注于短期目标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对某些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却不知如何去做,其道德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但言行较为一致和协调。

2. 小学中年级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思维为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等突出特点。他们己不再把制度和规范作为是永恒和可以长久不变的事物,而是可以通过交流、协商、沟通进而可以修改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制度和规范具有实现道德行动统一、相互依存和相得益彰等可逆性特征,并且形成了伙伴之间、同学之间应该是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的意识,其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律性。其道德动机也开始脱离短期行为意识而向相对抽象的远期行为意识发展,可以依据设想和想象所产生的道德情感来规范和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当社会关系与行为准则中的相互可逆性发生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进而产生行为和认识的分化。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开始变得相对复杂,并且开始形成了一些比较复杂的道德习惯,这是小学生品德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

3. 小学高年级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进入高年级,小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开始向公正、公道、平等和主持正义方向发展,当他们在与大人或同伴之间交流或活动时产生意见相左、不信任或疑惑,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并且确信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并由此获得公正感。他们时常认为自己可以体验并赢得公正关系,并且这种公正关系不是亘古不变,而是依据个性差异和环境因素而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的。由此,公正感成了道德情感领域的核心。随着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道德情感体验的日益丰富,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在他们的道德情感组成中开始出现。这时,小学生道德动机的主导性因素主要以自觉的道德动机为主,他们产生动机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常常因自己的评判标准与成人要求不一致造成的,但就其强度来说并不十分强烈。同时,小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较之以前来说有了显著的提升与发展,并且产生了一定的质变,道德行为能够根据需要加以掩饰或延迟表达,当然,言行不一致现象也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德习惯的复杂性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年龄特征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在道德概念及原则的认识上,达到了具有初步概括的水平,当然,这种水平相对较低,但超越了原来的表面和肤浅的理解;在道德判断上,实现了由内心道德原则决定的程度,摆脱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达到了内心的自觉;在道德评价上,能够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脱离了具体的外部行为的束缚。其次,在道德情感的发展形式上,获得了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紧密相连的情绪体验,摆脱了直觉的情绪体验,同时,产生了较为低级的由伦理道德引发的情感体验;在道德情感的发展内容上,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他们喜欢把义务感排在第一位,非常关注荣誉感,以及良心和爱国主义情感,而恰恰把幸福感放在最后的位置,反映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再次,在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言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历了由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不稳定和不巩固向稳定巩固的发展过程,其道德习惯也不断地向复杂的方向发展。表现在学生个体上,存在着发展不尽相同和协调的矛盾;表现在学生群体上,存在着道德标准不尽统一和相互冲突的矛盾。但从整体上看,协调性是其主要的年龄特征。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为我们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当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于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和自身水平等原因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他们缺乏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对小学生生活的了解和兴趣的把握也存在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二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化、抽象化,加上部分教师备课态度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活化和具体化,上课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上,由于存在着道德认知对品德整体替代的误区,因而,对道德情感缺乏精心培养的意识,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知行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脱节现象普遍。三是教学法采取满堂灌,照本宣科,严重缺乏生动性和生活化;现代教学技术等教辅工具使用很少;课堂交往单一、单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2. 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小学生品德发展具有很强的年龄特征,因此,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变得比较复杂。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学生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动态性。从横向上看,学生的道德表现差异大,易受情境的影响,甚至相似的情况下,道德表现不一样;从纵向来看,有时几次反复,先稳定,再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水平,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明显提升;第二,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相互包融、相互影响的不断发展,也是心理矛盾冲突、反复实践的发展提高的过程,呈现出螺旋状态,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第三,道德发展的长期潜力,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的展示。虽然根据“言行一致、行为标准”进行评价,但往往还涉及到立竿见影和短期效果的阴影,所以我们不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效性评价还是存在着偏颇;第四,道德结构多层面和多层面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多维度、多层次的不同指标,很难用定量进行评价,其有效性更为复杂。

3.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德育实

效性

德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思想道德教学,它是难以量化的,思想道德教学与其他影响也难以区分。同时,从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本身出发,纯技术效率和效力是不科学的。从教学中的元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来看,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与实践是统一的。

第6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教育叙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辅助课程,集思想启蒙与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但如果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以理论讲解、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加大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的角度出发,合理结合教育叙事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道德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一、明确教育叙事主题,抓住品德教学重点

教育叙事主要是指根据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选择恰当的故事,以丰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运用教育叙事这一方式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教育叙事的主题,科学抓住思想品德教学重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记忆。如在学习“我背上了新书包”时,教师应先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让小朋友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自豪与高兴,使其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引导小朋友与家长、老师、同学分享快乐”,确定教育叙事的主题为———“我”上学了,再引入以下叙事故事:小白兔贝贝是育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今天是他开学的第一天,妈妈给他背上了新书包,他很开心地进入了学校,在新学校中,他交到了新朋友小狮子鸣鸣、小猪噜噜等,还看见了很多在幼儿园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那么同学们,你们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样的?通过此种童话类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运用教育叙事的方式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个性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学生感兴趣的叙事主题。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选择恰当的实例,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消除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排斥感,进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形成教育叙述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教育叙述风格,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其说教意味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自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叙事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自身魅力,增加故事叙述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学习“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可利用PPT、Flash等方式,为学生播放动画课件:小红、小明、小东、小华是玩得很好的朋友,在某个课间,小明提议大家一起玩跳皮筋,但小华因为身体不舒服就拒绝了,然后小明、小东和小红齐声说道:“哼,真不够朋友,以后不找你玩了。”教师可以通过为动画中人物配声的方式,用不同音调、音量的声音,形成自身富有感染力的教育叙述风格,进而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利用故事教育学生应该体谅同学,学会换位思考。从以上分析可知,教师在形成自身教育叙述风格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借助肢体语言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可制作简单的叙事教具,如头饰等,增加叙述过程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与记忆。

三、挖掘事件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综合品质

挖掘事件的内在含义,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育叙事中的故事,结合学生发展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特征、蕴含的道理,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品质的教学目的。运用教育叙事方式时,教师应确保故事情节是完整的,即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事件中的教育意义。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叙述“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在1978年,美国有一艘22万吨的超级油轮触礁沉没,原油全部泄露,污染海岸线350公里,造成海鸟死亡2万多吨,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给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通过以上事件,让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认识到当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促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由事件转入到现实生活,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破坏环境的实例,如白色污染、重工业污染等,从小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提升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爱护文具、保护绿色植物等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在分析事件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分享观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多表扬学生,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科学探索思想政治领域。

四、遵循叙事教学原则,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为充分发挥叙事教学的作用,教师应遵循叙事教学的原则,提升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协调好故事的理论性与真实性,小学生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为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相关故事,教师通常都会根据现实生活改编故事,但如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教师须加入适当的理论性。如在学习“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航天员的故事,充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既契合学生现实生活,也蕴含哲理;二是及时进行课堂反思,教师完成故事叙述后,不可以直接略过,而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合理进行反思,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如在学习“我们的班干部选举”时,可选择大家熟悉的干部选举故事,完成故事讲解后,再引导学生思想班级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干部选举不积极等,促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到正确的做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教育叙事运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判断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素材,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点滴思考———漫谈教育叙事[J].试题与研究,2014,(26):90.

[2]佚名.教与研:教师工作的“并蒂莲”———读《切磋:教师如何做教研》有感[J].新课程,2012,(03).

[3]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4]李世军.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浅谈品德课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5,(03):26-27.

[5]陈应梅.上好品德课、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J].软件,2015,(03):44-45.

第7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广告人格;广告道德;广告理想人格

人格是多种学科共同研究的重要范畴,在哲学上是指社会关系的综合表现,在伦理学上是指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社会学上是指个体人完整的品质。本文所要讨论的广告人格,主要侧重于探讨广告人在广告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探讨广告人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所表现出的尊严、价值、品质,探讨广告人及其广告活动在社会和市场经济舞台上应有的身份、地位、气质和形象。广告人格既涵容广告人的人格,也涵容广告活动的人格化特征,前者是广告个体人格特征,后者为广告群体人格特征,二者的统一与互补是为广告人格。

一、广告理想人格是一种人格典范

广告人格是制约广告活动、广告行为和广告作品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变量。广告理想人格是一定的社会理想、职业理想、广告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完美结合。这是广告人对其权利与义务的自觉遵守与践履;是广告人所普遍追求和向往的一种人格典范;是通过广告实践与广告道德修养而形成的广告道德楷模。广告理想人格是广告道德的最高层次,培养和树立广告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广告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着繁杂而细致的分工。主要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制作者、广告者、广告管理者等,其中主体是广告经营者、制作者、者,即一般意义上的广告从业人员。这类人又可细分为:广告经营管理人、广告调研人、广告策划者、广告撰稿人、广告设计制作者等等。每一个广告作品、每一次广告活动都成为广告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的实证。广告人格就是在众多的广告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借助广告行为和广告作品体现出来的。

面对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广告市场、广告活动中出现的是是非非,理智地抛开其物质的表象,其实质凸现出的都是“人为”的问题,即广告人的素质问题。广告作品的质量高低、广告活动的规范与否反映出广告人的素质,反映出广告人的道德水准与文化追求。因此,广告作品、广告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质量、格调、情趣、审美都是广告人的“人格外化”。

在广告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推动广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是广告人主动地与社会认同保持一致;一种是社会推动广告人与社会认同保持一致。这两种路径在最终结果上是殊途同归,都落实在社会认同和社会要求上,是以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与特殊的广告行业道德要求的有机结合为核心尺度的。而广告人则因价值取向、个人环境、知识水平、道德标准、社会实践及其对社会的认同度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呈现出复杂的人格多元化。当人类步入现代市场经济之后,广告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左右社会时尚的不可轻视的社会力量,这就要求广告人更多地担负起社会人的角色。通常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广告人,越是有成就的广告人,越是人格高尚的广告人。广告人应当成为商品劳务的宣传人,广告客户的参谋人,企业形象的塑造人,消费革命的倡导人,科技知识的传播人,城市环境的美化人。“广告人必须是社会风气的领先者,必须是理论观念的实践者,必须是诚实助人的说服者,必须是创意组合的革新者,必须是团队互助的合作者,必须是智慧见解的提供者,必须是自控律己的苦行者,必须是感恩领情的报答者”(台湾广告人赖东明)。一方面是广告人追求自身责权利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广告人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受到精神文明的陶冶,促进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形成,为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很有必要从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的角度,提出规范的广告人格模式,即广告理想人格,用于引导和规范广告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二、广告人格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广告是一种经济活动,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广告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广告的本质特征是功利性和真实性。这是广告这一人类文明的共性现象。然而广告又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它还是社会现象,社会制度的差异与时代的变迁决定了广告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也就决定了广告人格的社会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广告人因其职业特征的要求更是面向全社会的。广告人的道德、广告人的人格只有在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会道德要求以及不同的广告道德原则规定了广告人格发展的方向、特点和水平。社会主义广告人不仅需要扮演好功利性经济角色,同时还需要扮演好表现性社会角色,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人格的鲜明特征。

(一)社会主义广告人追求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一个人“享有多少权利,也就负有多少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合而为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拥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劳动的权利,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权利,追求真理的权利,管理社会生活的权利,被尊重的权利,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履行自我义务(自尊、自重、自爱、自慎)和社会义务。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任何社会制度都不例外,但在实现的过程及其方式方法上社会主义广告与资本主义广告是不同的,因为二者的价值目标设定存在着利益至上、见利忘义与义利统一、义利兼顾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竞争以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甚至违反伦理道德乃至法律为本质特征,尽管他们有较为完备、严密的法律条文,较为完善的行业自律准则,由此形成的广告人格的目标与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但是在守法的表象下,更多的则是极力钻法律的空档,置社会公德、大众利益于不顾,竭尽全力追逐自身利益,只注重追求自我的权利而忽视应尽的义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其广告人格化表现的重要形式是驱利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了适当的土壤,产生出的是无限制的私欲膨胀,广告成为势利鬼,成为商业社会的“混世魔王”。如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不顾社会公德,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广告等等。

社会主义广告人格与资本主义广告人格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对于广告人的要求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服务对象,是社会主义伦理特性,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抑制广告自身的利欲、物欲,抑制利己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弘扬。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不会遏制广告作为发展生产、促进流通的本质属性,而且更加突出其内涵的“服务”特性。尽管我国的广告目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广告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始终是明确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为最广大的消费者服务是其始终坚持的根本任务和道德原则。我国将广告业定位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此相适应,社会对于广告职业的要求和广告人格的期待也就更高:广告人不是经济学家,但必须尽力推动企业(自身的和他人的)经济效益;广告人不是社会学家,但必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广告人不是道德学家,但必须恪守职业道德。这一内在的人格力量的核心在外化过程中体现为公平竞争、真实可信、遵纪守法、文明健康。

(二)社会主义广告对真实的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真实是广告的本质属性和首要特征,是世界各国的广告法规、自律准则的重要条款,但不同社会制度对广告真实的界定和要求又有着质的区别。可以说,资本主义广告要求的是人们直观形式下的真实,即物的真实性;而社会主义广告则强调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表象与本质的统一。即不仅要求广告人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商品信息、服务内容,更要求其引导社会和广大消费者树立和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要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体现个人与群体、消费者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多方面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广告人格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核心是重视对科技知识的传播,对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对现代潮流的追求。加强广告现代化属性和特征,以现代时空意识、新思路、新观点、新技术传达信息,使我国的广告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纽带,成为现代中国时代精神和文化智慧的折射。“面向世界”要求我国广告在参与和交流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积极主动地寻求和培养中西文化的结合点,突破传统的封闭意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扬弃与继承的同时,选择、吸收与兼容世界各民族文化,以开放的胸怀和大国风度拥抱世界,以全球意识塑造一个适应现代化、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崭新的中国广告形象。而“面向未来”则构成了中国广告现代化和世界性色彩的必然。如同中国的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一样,中国的广告也同样要走出一条国际化的道路。“面向未来”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广告发展创造出一个未雨绸缪的思路和前期准备。从我国当前广告界的实际情况看,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支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科技诸方面过硬的广告队伍。只有在人的素质上狠下功夫,中国广告才有前途。

三、广告道德是广告人格的重要内核

不论古今中外,广告伦理的发展实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在自律和他律的两相结合中,制约广告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广告人的自觉意识和自我道德的完善。美国广告大师奥格威曾说:“我绝不做不愿让家人看到的广告。”美国《底特律新闻》做食品广告有这样一个规定:凡刊登食品广告都要先经责任编辑品尝。20世纪初中国报界联合会通过了劝告禁载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案严正声明,危害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不良广告禁止登载,并表示“牺牲广告费之事小,而影响于社会大也。”所有这些均为现今广告自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勿庸置疑,人们的道德水平存在着层次性,广告人的道德水平同样也存在着差异性。我国的广告实践表明:多数广告人是可以做到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够以一种符合社会要求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规范广告行为。但道德败坏者有之且不在少数,如钻法律空子,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润;图一己私利,置公共利益于不顾;甚至胆大妄为,公然违法乱纪。所有这些,都成为广告业健康发展和广告功能正常发挥的障碍,广大消费者也非常反感。而真正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广告人则属凤毛麟角。为此,只有通过道德教育、行业自律、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评价使广告道德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铸造道德上完美的理想人格。

广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广告人在广告活动中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调适的过程,是广告人追求理想品格达到理想境界的过程。广告人格不是就某一个单个广告人而言的,而是从广告整体活动出发全面的立体的对广告群体人格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因为广告活动和广告作品的面世是个集体行为,它涉及到广告主、广告策划、广告制作、媒体传播等诸多环节。广告道德具有提升广告人格的作用。广告人个人的道德素养在其有明确要求、共同遵循的广告道德的融和与影响下,经过每个环节、每个人员的努力,从而使广告达到群体人格的和谐统一,广告就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在社会主义广告道德的规范、引导下,通过培养、教育提高个人的人格层次,使个人自觉磨合进广告群体人格。换言之,只有广告人个人道德素养与广告群体人格的和谐统一,才有广告人格化的实现。广告人格一经产生,便会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广告道德的发展。因为广告道德的构建也好,广告道德的实践也好,最终是要落实到广告人身上,落实到广告职业活动中。

在以价值规律、利润追求、服务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人格化的统合力量来自于广告法律与广告道德的互补结合,或从根本上来自于广告道德。广告人格化既是广告人人格力量的外化,又是广告群体人格的体现,是广告人格的共同面和稳固一致的反映模式。广告人格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告人从低势位向高势位转变的过程,是广告人群体人格形成的过程,是广告群体人格层次提高的过程,是高素质广告队伍培育和锻塑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告人通过自身的人格塑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过程。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运作的不断更新,都对广告人格形成提出了不定式的发展要求。因此,广告人格化是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同志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①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人们,实现广告道德人格的升华与追求广告经济利益是一个合谐的统一体。实现或达到广告理想人格化的广告,达到社会认同的广告,符合着社会的要求,体现出社会文明健康的新时尚,很自然地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经济效益也会是一流的。如长虹电视充满民族情调,迎合民族审美情趣的“红双喜”广告;“喝孔府家酒,做天下文章”道出中华数千年文化蕴涵的孔府家酒广告,都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从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树立广告人格不仅不会影响广告传播力和感染力,相反会给广告插上高翔的翅膀。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要求、社会认同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曾几何时,广告界颇有一些歪风邪气,如“泡妞”、“二房”之类,不是在广大消费者的口诛笔伐之中很快成为“过街老鼠”而迅速消声匿迹了吗?!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人间自有正气在”,这种浩然正气就在民众之中。广告人正是在适应、诱发、引导这种正气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塑造自身的“浩然正气”,进行自己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展现。

四、社会主义广告理想人格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广告理想人格是怎样的呢?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规定、制约着社会主义广告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广告业的实际看,构成社会主义广告理想人格的基本要素为:

科学的企业经营理念:正确的效益观念、明确的责任观念、合理的价值观念和服务观念,将企业的营利追求与对社会、民众的负责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健康的心理素质:自觉地为人民服务,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平竞争,自觉地提高广告道德境界;

良好的社会形象: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确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集功利人格、知识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于一身,使其赏心悦目、雅俗共赏。

这些基本要素具体体现为广告人的如下品质:

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视广告职业为崇高事业,从根本上坚持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当地谋求经济利益,注意以正确舆论引导消费倾向,立足于中国国情,创造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广告环境。

3、有正确的服务意识,当客户的良师益友,为客户的长远利益着想,不操纵广告战坐收渔人之利,协助企业进行公正、公平竞争。

4、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和职业环境,反对不公平竞争,反对恶性竞争,减少和避免广告摩擦。

5、诚实对待消费者,对消费者负责即是对广告主负责,对广告活动负责。要自觉维护消费者权益,不虚夸、不伪装,以诚取信。

6、有创新精神,充满创造激情、超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毅力,精通专业知识,讲科学,勇创新,重实效。

7、遵纪守法、自控自律,不钻法律空子,不做违法广告。

8、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爱护荣誉,不剽窃、不抄袭、不模仿,不争名夺利。

9、有团结协作精神,平等相处、友好合作。

10、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心灵,追求自我道德完善。要遵守社会道德,不做不良广告。将职业规则内化为职业人格,外现为职业行为。

第8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一辆黑色轿车疾驶而过,撞飞两名女生,撞人后司机不管不顾,扬长而去。在被保安拦下后,肇事者更是肆无忌惮大放狂言:“我爸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令我们悲哀的不仅仅是逝去的花季少女,更是肇事者冷漠的心和那无处可寻的道德。到底我们的道德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他们越过了道德底线,还是我们出现了道德困惑?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这是长久以来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中所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从目前全人类所承认的共识来讲,无论是本善还是本恶,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在一代代传承着基本的道德理念,而道德往往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当中,其道德观念也会有所变化。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弃恶从善;本善,道德帮助他继续从善,并坚定从善的信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准则,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人们向善的作用。

一、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它不是人的个体生理特征或一般心理特征,而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在我国的流传十分久远。事实上早在甲古文中就有“德”的字形出现,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德”字在甲古文中的出现就意味着至少在公元前14世纪之前,我国古人就已了解“德”字的含义,从而在文字中创造出“德”。在甲骨文当中,“德”是由左右两部分构成的会意字,左边的双人旁部首是“彳”形符号,这个符号在古文中是代表道路、行为、行动的符号,右边的部首是由变形的“目”字和一条直线组成,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古人理解的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行为和处事要正直,并且“目不斜视”。随着文字的逐渐发展,古人在金文中将该字会意的成分诠释得更加明了,在“目”的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意味着不仅目光要正,在内心中的正直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德”。在小篆中,人们更是将字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这意味着“直心”为“德”。

纵观“德”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于道德的理解日趋完善,从甲古文中简单几笔的勾勒,到当代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行,以及对于人才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道德是使人类从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动物性向人的社会属性逐渐转变的结果。道德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且每个时期与社会形态中,对于道德也存在不同的标准。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知、情、意、行是构成道德品质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思想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应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个体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在道德品质中最为主要的是道德行为,因为在道德品质中所包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人主观上的内部的一般逻辑或思考,并不付诸实践。而道德行为则是在处理问题时,实实在在地对外部环境产生的直接作用。一般来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是一致的,善的品质会表现为善的行为,恶的品质则表现为恶的行为。但这在现实生活当中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因为一旦开始了行为就表明这种行为已经掺杂到的繁琐的社会关系当中,而此时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为或自然因素稍有变化便产生类似“蝴蝶效应”的结果,也就是说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产生的结果。这种效应的产生,表明行为过程和结果可能与原来的意图相符也有可能相背,或者造成双重效果、善恶兼有。

案例一:同样是经典的《沙漠中的法理故事》,一旦从道德行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就会得到另一种结果。在沙漠中,甲乙丙同行,甲和乙均想杀死丙,甲在丙的水袋中投毒,企图毒死丙,乙不知情,偷偷割破水袋欲渴死丙,最后丙因为没有喝毒水,而活了下来。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乙的主观意识是不道德的,但阴差阳错中却割破水袋,放掉毒水,从而救了丙,得到了与其相悖的道德的结果。这就是典型的作恶不成反为善。

案例二:2009年5月21日赖健生因爬上10米高的海珠桥用力推下素未谋面的跳桥者陈富超而备受争议。陈富超因投资亏损而有轻生打算,在爬上珠海桥后引起群众围观导致交通堵塞。具有较强正义感、荣誉感的赖健生试图帮助轻生者打消轻生念头、恢复公共秩序,在掌握好警方准备好的救生气垫位置后,他避开警察攀上桥梁,在与陈富超简单交谈后趁其不备将他推下桥。但此时桥下气垫并未按照赖健生预想的那样完成充气,陈富超直接摔倒在坚硬的桥面上,导致陈富超腰椎骨折。好心的赖健生此举的目的和动机是端正的:既可以帮助轻生者,又可以协助疏通大桥的交通,但事与愿违,淡薄的法律常识和未在计划内的纰漏导致他“好心办了坏事”。因此赖健生涉嫌故意伤害罪有可能被刑事拘留。

以上的两个案例虽然是不常见的个案,但这充分说明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而人们的道德品质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铸成”。一般来说,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从而产生道德行为习惯,这就会表现为相对稳定的道德特质。而道德品质必须通过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来。道德习惯实际上是在反复实践一种道德行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在道德教育中更是要重视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评价。第二,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道德品质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在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每一处节点都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通过个人意志力的导向作用而形成的。道德的行为往往不具有主观的强烈要求,在进行的行为中意志作为道德品质的保障成为重要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意志是品德的核心。第三,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人的道德品质不但体现在他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中”。个体的道德行为,并不是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不同活动时期和活动领域当中诸多的行为合成而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

道德品质本就是一个可以“穿越”的话题,无论是管窥当今的道德品质,还是挖掘先辈们对道德品质的命题,我们都要认同这样一个道理:道德品质是社会的人行道,在这条人行道上,不要速度多快,不要路面多宽,但一定要平稳坦荡,承载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给社会一道井然有序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94-399.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77-380.

第9篇:道德品质的特征范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无数赞誉和光环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职业是伟大而神圣的,教师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中所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观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摄制的九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片《师德启示录》后,不禁令人感叹从古至今,师德楷模们为我们竖起的一面又一面的师德旗帜。在教师的丰碑上留下一串串人们熟悉的名字及其不朽的事迹!感叹之余,笔者在思索中国古代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德教先行,修身为本”。这就是从古到今的师德楷模们之所以成为楷模的重要原因,在弘扬师德,塑造师魂的今天,这一古老的道德命题仍在闪烁其智慧的光芒!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强调德治,即把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重视培养社会个体成员的道德品质,更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明确地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命题,其内含的珍贵历史遗产就是,相信人的善良品质基本上都是后天产生的,因而人不仅可以教化,而且必须教化。“无教”之人和野兽差不多,“有教”之人个个可以成为像尧和禹那样的“圣人”。在“以德治国”的今天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与中国古代的“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的道德命题都是在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德教为先,修身为本”也是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当前,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变革会发生一些变化,甚至产生一定程序的迷茫和混乱。面对清贫的教师生活,能不能经得住金钱与功利的诱惑,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每日三省吾身,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以便及时发现不符规范的行为,避免犯错误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业修养首先要“慎独”。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职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教师是否“慎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自觉在“隐”和“微”处着手,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师德修养,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合格教师。

作为人类思想与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当主动接受挑战,担当起重任。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

面对21世纪,教师更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怎样深刻领会《纲要》《规范》,并不断丰富扩展其内涵,将其深化升学,落实到师德建设中去,促进教育事业的腾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现在我们应说,教师至少要有一杯“活水”,这一杯“活水”主要该来自于不断的读书学习。社会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地涌现,知识老化的周期在逐年缩短,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同时,出版的新教材增添了许多新知识,教师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当今的教育理论已否定了传统的“一次读书教育”的观念,需要教师不断读书学习。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个无止境的读书、学习和完善的过程,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而现今有些教师除教科书之外,不买书也不看书。这些教师闲余时间多,读书时间少;地摊文字读得多,贴近课堂的书籍读得少。教师不读书,就不能及时了解有关科学及其他学科的目前成果和发展趋势,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用最新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成果教育启示学生,在教学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被动。随着教育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读书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习惯,不仅知识分子爱读书,干部、工人、农民等也和书本越来越亲近了。书籍应像衣服、饮食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作为教师,一定要走在大众“读书潮”的前头,做好读书的表率,要具有追求知识的紧迫感、危机感,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把握各种读书学习的机会,让书橱和自己的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得心应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严谨治学精神的感召下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