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九篇)

论语全文及译文

第1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越剧 翻译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概念整合理论基于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得以产生并迅速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具有强大的认知解释力(苏晓军、张爱玲,2001)。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来研究概念整合理论。

理论研究方面,苏晓军、张爱玲(2001)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王文斌(2007)、王正元(2009)、张辉和杨波(2008)则对概念整合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王文斌(2007)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主体不断自洽的过程,积极推动了隐喻理论的发展。

同时,国内学者也将概念整合理论引用到了语篇分析、二语习得以及翻译实践等领域。如王斌(2001)将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解释力与翻译相结合,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由此,他试图解释传统翻译观中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董桂荣与冯奇(2005)则提出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进行创造是相对合理的论断;尹富林(2007)着重强调要在概念整合模式下完成翻译的创作,各翻译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必须以概念映射作为交流的“中介”,以和谐的主体间性作为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研究,概念整合理论侧重于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心智空间的运作机制多就翻译理论探讨翻译结果。为此,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该理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问题。如肖家燕与李恒威(2010)就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下的隐喻在文学翻译领域的转换机制。

如上所述,虽然在翻译领域已有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就概念整合理论对戏曲字幕英译过程进行探讨的文献却是少之又少。当英译过程涉及语言的认知选择与文化心理的跨空间整合时,译者所选的整合方式能否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带着这个疑问,本文将以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赴美展演的《梁祝》字幕英译本为语料,拟就译者在越剧翻译时心智空间的运作过程进行探讨。

二、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理论概述

概念整合理论(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又叫概念合成理论(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用来解释隐喻、借代、虚拟句、指示代词、语法结构、语用预设等语言现象。相关著作大多出自美国加州大学的Fauconnier&Turner之手。该理论主要涉及到合成概念的四个心智空间(mental spaces)。心智空间可以用来模拟思维和语言中的动态映射(Fauconnier & Turner,1994)。该理论源于Lakoff & Johnson(1980)的隐喻理论(通常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能力背后的冰山,即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隐性内容(Fauconnier &Turner,2002)。该理论意图展现自然语言意义在线理解的方法及各心智空间的相互映射过程。而整合并不是附加品,而是人类生存的工具(Fauconnier & Turner,2002)。Fauconnier(1997)认为各空间域之间的映射是人类所独具的生产意义、迁移意义和处理意义这些认知能力的核心,而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为潜在的空间域之间的相互映射提供了依据,显性的语言只是隐性意义构建这座认知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意义的构建随着我们的思维和交谈而向前推进,属于高层次而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既发生于各空间域之内,又发生于各空间域之间。(袁周敏、金梅,2008)

概念整合理论以心智空间为基本单位,根据建立在类比、递归、心智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智活动基础上的认知操作过程,建立四个抽象空间: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 space)、所指空间(inference space)、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共有成员(element)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同时,在这两个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空间――整合空间。整合空间从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中提取部分成员,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从而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祝敏、席建国,2011)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功能

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局限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的单向投射,而忽略了人心智空间的复杂性。对译者而言,即便是同化翻译(当然异化翻译更不例外),无论是译作的呈现形式,还是翻译过程本身都不可能仅仅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互动,因为虽然译文是由译语文化及其文字所承载,但译文的思想内容却是来自源语文化文本,而且原文不可能主动扑向译文文本,它需要一个繁复的加工过程,即译者在原文和译文认知框架(frame)制约下的主观选择过程。因此,译文只能是源语文化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译语文化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这样一来,翻译就被纳入概念整合网络。(王斌,2001)

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比译文时,源语(即中文)设定为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分解后生成一项或多项中文成员(element),而译语(即英文)设定为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I),同样在分解后投射出一定数值的英文成员。将两组成员互相映射,观察其对应情况,也就是源语与译语的粘合程度。当两组成员完全连通时,源语与译语完全对应,则译者可通过异化将源语的深层语义通过译语直接传达;当两组成员只有部分连通时,源语与译语形成半对应关系,则译者需通过增补或删减某些成员使译语为观众所接受;当两组成员完全分离时,源语与译语无对应关系,则译者需将两组成员纳入到整合空间,经过合并、精制、完善过程,新结构得以在层创空间(emergent space)中凸显,并使译语符合多数受众的认知范畴与认知习惯。

本文将从源语与译语的三种映射关系(完全对应、半对应及无对应)探究越剧《梁祝》字幕英译的整合过程。

四、越剧《梁祝》文本分析

(一)完全对应

李忻洳(2014)指出,按照对等论的原则,英语和汉语中的习语可分为完全对应、部分对应以及无对应。笔者认为,越剧的字幕翻译也有这三种对应。完全对应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虽受到其大脑中突显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自身经历特殊性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但在部分意象上,中西方的理解具有互通性。(李忻洳,2014)

(1)原文:何不前去求亲?

译文:Why not go and make the proposal?

此句选自第四场“思祝下山”,译者将“相亲”直译为“make the proposal”,其认知翻译过程可作如下解释:源语的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相亲”投射出一个人物成员“本人”以及一个事件成员“定亲”;译语的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I) 同样涵盖了两个人物成员“sb.”和“you”以及一个事件成员“ask(sb.)to marry”。将表征空间I与表征空间II进行连通,两个空间中的内部成员相互映射,表征空间II中的两个人物成员“sb.”和“you”经整合后,输出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与表征空间I的人物成员“本人”形成完全的连通映射;而原语空间的事件成员“定亲”与译语空间的事件成员“ask(sb.)to marry”在语义因素上可完全连通,即原语与译语完全对应。

(2)原文:梁兄一死百念灰。

译文:His death makes all hopes dash to pieces.

又如第八场“逼嫁”中“百念灰”的翻译,源语的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百念灰”投射出两个事件成员:“所有希望”“灰烬”。而在译者心智空间的经验框架作用下,得出源语中的“灰”为动词。从而,上述第二个事件成员应改为“成灰烬”。对比译语的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I):“all hopes dash to piece”。它是由“all hopes”“dash to piece”这两个事件成员组成。表征空间I中的成员“所有希望”与表征空间II中的成员“all hopes”在语义表征上的对应关系不难看出;而成员“成灰烬”与成员“dash to pieces”是否也形成对应关系?笔者在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 Chinese Dictionary(the 7th Edition)(牛津英汉高阶词典 第7版)中找到与译文用法相同的词组“dash sb’s hope”。英文释义为:to destroy sb’s hopes by making they were hoping for impossible.(中文释义:使某人的希望破灭。)此时,“dash”对应中文的“破灭”。而在实际语用中,“希望变成灰烬”的语义框架与“希望破灭”的语义框架相同。因此,当成员“变成灰烬”映射到成员“dash to pieces”时,两者完全连通,也表明译语与源语完全对应。

(二)半对应

半对应是指由于人的心智空间具有动态性,它不是虚无的世界,而是源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验和感知,心智空间概念伴随着无数快速映射出的个体的连续体而快速连续地生成(王正元,2009)。这就导致了译者突显的译语的表征空间与源语的表征空间在某些表征与特性上截然不同。换言之,不同语言在表达相同的意义时会采用不同的意向;或者是不同的语言所凸显的元素不同,但其概念框架却十分相似(李忻洳,2014),因此不同的语言可以整合出同一类属范畴。

图1:半对应机理示意图

(3)原文:你我鸿雁两分开。

译文:We’ll be parting like lonely birds.

在第三场“十八相送”中,源语的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鸿雁”类推映射出一个概念集合成员(element),即“鸟”,而译语的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I)“lonely bird”类推映射后得到两个成员,一个为概念集合成员“bird”(鸟),另一个为情感框架成员“lonely”(孤独)。在表征空间II中突显出的情感框架是译者心智空间中所固有的客观世界知识的主观映射。换言之,“鸿雁”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是游子思乡之情的寄托,由此可见“鸿雁”带有游子离乡背井的孤独感。因此,译者在成员整合(blending)的同时,考虑到意象本身的文化内涵,使得表征空间II(inference space II)包容了表征空间I(inference space I),此时,译语与源语产生半对应关系。

(4)原文:九天仙女我不爱。

译文:I won’t love any girl, even if she is a fairy lady.

又如第六场“楼台会”中,源语的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九天仙女”突显出一个地点成员(element)“天庭”与一个人物成员“仙女”。译语的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I)突显出两个人物成员(element),即“girl”(女孩)与“a fairy lady”(仙女),后者可视为对前者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对原文进行剖析后,笔者认为源语最直白的表达即是“我不会爱其他女子”。翻译时,译者的心智空间中恰恰也突显出这一深层含义,而表征空间II的成员“a fairy lady”与表征空间I的人物成员虽在语义因素上互为连通,但两个空间中各自出了一个地点成员和人物成员,两者无法映射连通,这就造成了源语与译语的半对应关系。

(三)无对应

无对应是指出由于人们所受文化不同,而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就呈现出独特的个性,这种特异性昭示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上(谌莉文,2007)。如谚语“爱屋及乌”,英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乌鸦”转译成“狗”,符合西方人对“狗”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视度。又如,“lucky dog”,译成“幸运儿”;“a poor fish”译成“可怜虫”;“胆小如鼠”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上述的源语与译语在属性映射过程中,它们的表征支点相互独立,同时又是属于两个层面不同的范畴。

图2:无对应机理示意图

(5)原文:风和日丽花如锦。

译文:It’s a sweet spring day。

这是该句第一场“草桥结拜”中的一句旁白。“风和日丽”是一个事件域(domain),“花如锦”是另一个事件域,两个事件若单独拿出来,实际上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将两个域结合,这就要求译者的心智活动复杂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费脑筋”。首先大脑凸显的是这两个域的情景框架(frame)。“风和日丽”框架成员为“晴朗”“暖和”,而“花如锦”框架成员为“花”“美好”。整合(blending)后产生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在春天这一个晴朗、温暖日子里,开了许多花,很美好。结合译语,笔者发现,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凸显的空间成员“风和日丽”与表征空间II突显的空间成员“spring day”相呼应,但两者明显在语义层面上互不对应;同样的,表征空间II(representation space I)凸显的成员“花如锦”与表征空间II(inference space II)凸显的成员“sweet”也如此。此时说明,译者更多的是探索到隐藏于表征空间I与表征空间II后的“默认值”,并将其显性化,但译语空间与源语空间并无对应情况。

(6)原文:一番话暖心贴肺动柔肠。

译文:His words have moved me so much.

这是第二场“书馆”中祝英台的唱词。表征空间I(representation space I)凸显的成员“暖心”“贴肺”“动柔肠”中,“暖”“贴”“动”三组动词表面上无关联性,但与“心”“肺”“柔肠”结合,整合后的层创空间(emergent space)所输出的是三者所共有的含义,即“感动”。在表征空间I中有多个默认值,译者的心智空间 (mental space) 通过将这多个默认值进行变通整合,经合并、完善、精制后,将整合后的新创意义凸显出来,使之与表征空间II(inference space II)凸显的动作成员“move”在语义框架上相吻合。但译语空间中的多个成员无法与源语空间中的单个成员(element)相映射,这就造成了源语和译语的无对应现象。

五、结语

本文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越剧《梁祝》字幕英译文本从完全对应、半对应和无对应三种映射关系进行对比,结论如下:1.源语与译语两个所指空间中显性成员的对应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去全面考虑原文所凸显的表征空间,从而使得译文的表征空间与原文的表征空间完全连通,即两个空间中所有成员的完全对应;2.译语与源语的半对应情况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受众需求,量化所指空间的成员,并与源语表征空间中的成员部分融合,最终使译文受众接受;3.译语表征空间类推映射出的空间成员并非都与通过译语源语空间类推映射出的空间成员互为映射连通,但无论连通与否,其最终目标还是以有效应用为前提。因此,英译字幕的翻译中涉及语言和文化心理的跨空间整合时,译者会选用不同的整合方式求得最佳翻译效果。笔者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希冀为探讨中国戏曲翻译提供一条方法和道路。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and M.Turner.Conceptual Projection and

Middle Spaces[C].UCSD 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1994.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Fauconnier,G.&M.Turner.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5]谌莉文.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J].外语教学,

2007,(4):39-43.

[6]董桂荣,冯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翻译创造的合理性[J].上海

翻译,2005,(s1):33-36.

[7]李忻洳.从概念整合视角探析翻译过程[J].外语研究,2014,

(5):83-87.

[8]苏军晓,张爱玲.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1,(3):31-36.

[9]王斌.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1,(3):17-20.

[10]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7.

[11]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12]肖家燕,李恒威.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中国外

语,2010,(5):106-111.

[13]袁周敏,金梅.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歌意象的阐释[J].外国语言

文学,2008,(4):217-223.

[14]尹富林.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翻译的主体间性[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7,(11):41-44.

[15]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应用[J].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7-14.

[16]祝敏,席建国.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

第2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电影片名;片名翻译;应用分析

电影的片面作为整个电影的精髓所在,对整个电影在较多方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作用除了担负有整个电影的艺术及审美价值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整个电影的推广及宣传的作用。可见影视电影片名翻译的优劣对整个电影的成功有着较大影响。同时,在对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英语文学的翻译。因此,可以借用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来实现对整个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提升影视电影片名的翻译质量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较为出名的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从整个翻译的角度来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可以分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所谓的形式对等就是汉英翻译过程中的各个词语及句子内部所包含的具体形式结构保持对等。所谓的动态对等就是整个汉英翻译内容存在深层的含义对等。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的语法及表达方式存在的差异,形式对等较少出现,而动态对等较为常见。而全面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全面突出翻译所蕴含的交际能力,使整个翻译的环境、语言及所包含的心态全部融入整个情景环境当中,其要求在进行翻译时,原文和译文不仅要在信息内容上呈现对等,还应该在翻译的形式之上呈现出对等形式。

二、影视片名翻译的特点和功能对等的原则

在进行影视片名的翻译过程当中,其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学方面的翻译较类似,原则上都应当全面忠实于原有的名字,在翻译时既要符合常规的语言翻译习惯,还应该保证最后的翻译结果呈现出较强的艺术语言魅力,同时也不能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色彩磨灭。此外,在进行影视片名的翻译时也应当意识到影视片名的翻译结果其面临的受众要远远大于读者群,其接触到的文化层次也有着较大差别。因此,在进行影视片名翻译时首先应保证其大众化,要尽力做到言简意赅,但同时也必须呈现出较强的生动形象性,呈现出文情并茂的特点,给人以一种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整个影片翻译过程当中,必须把握好功能对等的原则所在,也就是在进行片名翻译的过程中用最确切、最贴近大自然的对等语言实现原语言信息的全面呈现。这里的全面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呈现,首先为意义的呈现,其次为文本的呈现,保证整个翻译的结果与原始的意思保持切近,同时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功能对等的基本翻译思想可以总结为三点:翻译是整个交际活动的形式之一,翻译的主要目的为实现意译,为了保证全面的实现语言的意译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语言原有的表达形式。整个功能对等翻译将翻译看作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语言交际活动。整个交际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双方能够进行全面的沟通,最后达到相互理解的根本性目的,而为了达到使双方方面理解的目的就必须将翻译的意思表达清楚。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要译意,就要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再现原文信息全面的信息,他的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

三、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使用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策略

1.语义对等

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翻译时,其最基本的目的是实现对原电影片名语言信息的再现。因此,在采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时,首先应当保证语义对等或者语言信息对等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在用功能对等理论实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时,采用语义对等理论,能够非常直接地将整个影片内容全部表现出来,该方法在很多方面也受到广泛应用。例如:对非常著名的《珍珠港》及《泰坦尼克号》的翻译,前者是二战内部非常著名的空袭,后者是震惊整个世界的灾难,采用这两个名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这类影片的翻译时,可以采用功能对等理论内部的语义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给人以震撼感。同时,古时候有割席断义之说,因此,在对断臂山这个电影进行翻译时,采用了语义对等直译的翻译,影视观赏者在看到该名字时能够直接联想到同行知己出现了断裂情缘之意。

2.语用对等

在用功能对等理论进行影片翻译时也应当注意到其中所包含的语用对等原则,注意传递信息的整体有效性及翻译结果的可接受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影片的宣传效果,能够提升观众想要欣赏该影片欣赏的欲望。例如在对获得第八十二届奥斯卡奖的优秀卡通电影up进行汉英翻译时,如果直接采用直译法其翻译的结果为《向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给观众以一种迷茫的感觉,整个翻译的结果味道也是非常平平。但是该影片主要讲述的为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小游侠一起周游世界历险的故事,他们两个居住的房屋,变成一个大飞船,两人一同周游世界,在周游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与坏人以及丛林中的怪兽战斗的情况,整个影片给人以思路跌宕起伏的感觉,其最终的中文翻译为飞屋历险记,该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观众看到该片名,能够直接联想到整个影片所包含的相关情节和内容,引发大家去深入欣赏的意向,从而大大提升了整个电影的成功率。

除了将英文电影翻译为汉语的电影需要看整个片名翻译的效果,在进行优秀的中文电影翻译为英文时,也应当主要对片名进行翻译,例如在对2009年上市的《南京》这部电影,在进行其翻译时就可以采用功能对等理论内部的语用对等,其最终的英文翻译为:city of life and death也就是死亡之城,外国人在看到整个影片名时,能够联想到整个影片所包含的具体影片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英文片名翻译时,整个翻译结果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既要考虑到电影原名的真实含义,也必须让国内的观众能够感觉到一目了然,同时在很多方面也必须符合我国国民的审美习惯。因此,影视片名翻译的相关人士一定要全面认识到影视片名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进行影视片名翻译时的优势所在。在翻译过程中,逐步嵌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不断提升影视作品片名的翻译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各国文化更加深入的交流。

第3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认知 体验 隐喻 关联 顺应

一、认知翻译学综观

传统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语码转换为标志的一种语言活动。然而,现代认知语言学已经揭示,语言是心智的表征,语言结构反映了人类经验结构。翻译活动中的语码转换,就是对心智的解读和解码,因此翻译活动必定反映心智活动的规律,翻译决不可忽视对心智的研究。正如同杨自俭、刘学云(1994)所言:“翻译不但是语言活动,而且是心理活动。联系翻译转换过程、研究心理机制是翻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依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翻译的认知观是: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两种语言的心理转换,涉及复杂的双语信息转换加工的认知过程。同时,这种认知是以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认知语言学给翻译研究的启迪是,认知中的隐语力图借用一个世界来表达另一个世界,而译者如同隐语本身,也是力求借用一个世界表达某一个世界。译者的认知活动也涉及到对世界的感知、经验以及对其加以概念化的方式等。以认知为出发点,来探究译者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抽象,以及怎样通过认知加工,运用概念范畴和语言符号来实现翻译交际活动,是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在翻译活动中,不同的概念范畴可以围绕原型来建构,再现可通过词汇和概念来表达。然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概念和抽象的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又比较困难,而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隐喻、原型以及意象图式理论给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解释力。这给强调翻译是“过程”而非“产品”的当代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源,这也正是翻译研究“认知转向”的意义所在。

二、国外当代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引进与探讨

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国外学者相继发表过相关成果。1998年切斯特曼提出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旨在识别和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决策点与翻译决定采取的路径,并把它分为比较模式、过程模式和因果模式。2006年奥格汉编著了一本关于文本与认知的翻译学研究论文集。该书所选论文角度多样,但都突出了对翻译活动的认知性研究,尤以德国Kussmaul的翻译认知研究最为突出。1971年,Kussmaul(2000、2006)在翻译策略研究中就萌发了对认知研究的兴趣。

此后,Kussmaul将认知语言学运用于翻译研究。他受到Lackoff动觉意向图式样和形式化空间理论的影响,并且结合了Fillmore的框架理论,专门从创造性思维认知过程角度研究翻译中的创造性问题。Kussmaul的研究在创造性翻译的分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理论论证过程主要是用现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来透视翻译创造性的一个侧面,而且对翻译充分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还解释得不是很清楚。Bell(1991)的翻译心理模式研究也是基于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视角,尽管该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但也是对翻译认知心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随着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口/笔译学者与认知科学家的合作日益加强,翻译认知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由John Benjamins公司于2010年出版的《翻译与认知》一书就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开拓性著作。该书实际上是由Shreve和Angelone主编的认知翻译学论文集,集中了许多专家对翻译与认知的思考,体现了自Danks等(1997)以来翻译认知研究的新进展,对相关课题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上述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表明了认知翻译研究的巨大价值与潜力。的确,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在当前中国及世界方兴未艾。

三、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的理论实践与丰硕成果

严格来说,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对认知语用学中关联理论以及顺应论的探讨与研究。后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也顺应国际认知翻译学研究的潮流与趋势,逐步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与探讨。如今,已经在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关联理论、顺应论、隐喻和转喻的翻译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认知翻译学本质的探讨与研究

王寅(2005)认为,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同时还产生了相对应的翻译观。这些理论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Lackoff和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理论的不足,而且也能对翻译作出较为全面的解释。文章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翻译。此模式特征如下:1.翻译具有体验性;2.翻译具有互动性;3.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4.翻译的语篇性;5.翻译的和谐性;6.翻译的“两个世界”。

2009年,中国认知翻译学领域的首部专著《跨越语言的识解――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探索》诞生了。该书作者谭业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翻译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它吸收了关联翻译理论和翻译图式研究的成果,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创建了翻译中意义建构的认知模式。该书以“识解”作为文本对比分析的终极概念,刻画了具体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多样化认知运作,并对若干翻译案例在系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三个认知原则进行了解释,构拟了翻译认知文体分析的框架。

(二)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探讨

1.关联理论的探讨与研究

最早引进Gutt(1991)关联翻译理论的是林克难(1994),他介绍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作者认为关联翻译理论的立论基础是:翻译是一个推理过程。翻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其基本论点是最佳关联性:处理努力/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求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期待相吻合。之后,赵彦春(1999)认为关联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它的使命虽然不是解释翻译,但却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Richard,1953),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文章阐述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讨论了关联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的本质区别: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源语(语内或语外)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作者以关联理论为工具,证伪了翻译理论界的两个“超级酵母”: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由此佐证了关联理论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文章初步建构了能解释翻译现象、并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模式,并对关联翻译现存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论。

王斌(2000)指出:关联理论作为语言交际理论,尤其是单元文化的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的某些本质,其理论基础是相同的文化认知心理图式,对最佳关联赖以存在的缺省模式之一――文化缺省模式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文化认知心理图式中去的,关联理论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而文化缺省如何传递得不到解决,对跨文化的翻译交际也就难以作全面的解释。关联理论能够解释的翻译现象至多包括同化翻译、可译性与重译,而这些绝非翻译的全部。同样,孟志刚、陈晦(2001),钟勇(2014)依据关联理论认为:等值翻译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不等值才是绝对的;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另外,芮敏(2000)总结道:关联理论认为,对话语的理解应依靠语境来寻求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语境效果。通常情况下,关联性强,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小,语境效果就好;关联性弱,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语境效果就差。按照这一理论,口译人员提高话语理解的速度和质量的策略在于尽量建立或寻找与话语信息密切关联的语境假设。最后,王建国(2004)首先对“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境观”作了简要介绍和对比,然后从与翻译研究相关的两个角度――“译文连贯”和“翻译单位”――进行了对比研究,综述了这两种语境观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各有优缺点;但是,在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时可以互补。

2.顺应论

戈玲玲(2002)、张美芳(2005)等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索翻译的顺应论解释及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源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从顺应论的视角看,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源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由于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都是动态的,译者只能根据语言结构和语境去识别源语交际者的意图,并把它传达给译语接受者。译语文本是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动态顺应的结果,译语接受者的解读过程也是语言顺应的过程。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不可能完全等值,而只能是在“信达切”标准中的语用等值。

3.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

师琳(2011)认为:翻译不但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翻译通常由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输入。在输入过程中,因为读者及译者认知的差异,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可避免地在翻译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若干改写:大到文化心理、意识形态,小到字、词、句的改写,以此来迎合强势文化的认知认同。同样,王德丽(1999)认为,按照认知语用学的观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到其认知心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制约。译语语境与源语语境的最佳关联产生于译者与作者对认知环境的共同心理感应,即在具体语境中的思维耦合。这是认知推理再现源语信息和意境的最佳途径。

我们知道,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所以,认知翻译中有关体验性的讨论与探索颇多。如宋德生(2005)提出:人以“体验认知”方式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语言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具有体验性。语言结构反映着人类的经验结构。人的生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相似性决定了经验结构的相似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这是语言互译的认知基础。经验结构是一个丰富的意象图式网络。意象图式是人在认识世界的主客观互动中,外部世界的物理能量转换而成的心理事件,是我们经验和知识的抽象模式。因此,思维带有具象性,这决定了信息的意码和形码的双重编码结构。翻译的过程即是以意象图式为媒介的、源语与译语文化意向之间的辨认和匹配,翻译中的“等值”只不过是经验结构的相似性。

于建平(2006)基于Lac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的语言体验观,研究汉译英时语言体验经历对译者翻译认知能力的影响。用实证方法考察了汉译英翻译的两个重要过程:1.对汉语原文的理解;2.对语义的转换和英语表达。首先,通过对比有不同语言体验经历的两组二语学生对同一汉语语篇英译的译文,考察学生对零代词的意识和还原能力、识别代语回指的能力和识别情态意义的能力,从而观察语言体验经历对源语的理解认知能力的影响。其次,通过比较中国大学生和翻译家W.Jenner对同一段汉语英译的译文,统计并分析中国学生在汉译英翻译的语义转换和英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语言体验经历对其翻译认知能力有哪些影响。最后,提出了在翻译教学中培养汉英翻译认知能力的方法。

最后,也有我国学者,如王寅(2008)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尝试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有了体验性,就可限定“读者中心论”“译者自主性”;有了“概念化”(识解),就可解释翻译的主观性。作者通过“体验性概念化”分析《枫桥夜泊》的40篇英语译文,详解翻译中的体验性和客观性,同时揭示主观性在翻译认知中的体现,尝试为翻译的主观性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4.隐喻的认知翻译

刘明东(2003)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承。反之,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文化图式具有可译性,可以通过“A-A”“A-B”“A-zero”三种对应方法实现。文化图式的翻译有助于引进外来文化,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同样,赵登明、丁瑶(2002)把比喻式复合词分为明喻式和暗喻式;并且从构词法的角度谈了比喻式复合词翻译的几种可能性,目的主要在于呼吁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尤其是把中文翻译成外文时,尽量把我国文化有的内容向外介绍,不应该一味迁就译文读者,尤其是欧美读者。正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才应该尽量平等地介绍文化的方方面面,逐步使译文读者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这种了解有助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

冯国华(2004)认为社会文化不同,语言类型有别,因而取譬设喻,有同有异。有鉴于此,在英语和汉语的互译中,若要传达原文的喻义,必须把握原文的喻底;要把握原文的喻底,必须立足原文的喻体。翻译以“信”为本,力求“形神兼备”。涉及譬喻,亦无例外。同时,社会文化不同,语言类型有别,翻译并非“相行比制”,译文不能“貌合神离”,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对待,不能“形神兼备”,则不妨“得意忘形”――离形而得似,以意为工;不能“辞不达意”,更不能“以辞害意”。

5.转喻的认知翻译

谭业升(2010)认为在传统对等理论框架下,转喻被当作一种偏离性的语言来使用,其所得到的有关翻译的认识非常有限,无法反映转喻翻译中体现的人类认知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作者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以语境为基础并受规约限制的转喻图式的例示,阐释了基于多样性邻接关系的转喻图式-例示级阶与翻译转换、翻译变体的关联,以及它为译者提供的认知创造空间;最后,提出了对今后开展转喻与翻译关系研究的建议。

四、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认知翻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现代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及翻译学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对这些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纵观我国认知翻译学三十五年研究的蓬勃健康发展,并且结合当前认知翻译学发展趋势,笔者预测今后我国认知翻译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大必然趋势。

1.认知翻译的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研究相结合。翻译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对认知翻译进行宏观翻译理论研究与微观翻译实践研究都很重要。客观而言,认知翻译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不可偏废,应该互相促进,共同和谐健康发展。宏观方面,总的趋势是把言语现象放在人类文化、社会活动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语用和认知为核心的认知翻译学仍将是热点。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心理角度来考察翻译的运作机制及其心理过程。当然,运作过程不仅涉及认知心理,也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微观翻译实践方面将继续探讨翻译与文化、语用、认知及外语教学等的关系。在这种认知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中,认知翻译学的科学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会进一步合理紧密结合起来。

2.认知翻译学的多学科、多层面的综合科学深入研究与探讨。从修辞、语义、语用、认知、心理、文化、语篇等多学科方面着重探讨认知与翻译现象,因而也导致了认知翻译学等新型交叉学科的诞生。传统翻译静态研究也注入当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成为洞悉与探索全人类普遍有效的心理思维方法与认知手段。不难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学者会大胆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理论的长处,走认知与翻译综合深入研究、交叉互补的必然道路。

3.立足英语与汉语等传统与现代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的理论。引进国外认知翻译理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味盲目跟风国外学者的一时之言,终究不会有太大建树。从我国近代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发展来看,成就卓著的老一辈翻译家,如严复、钱钟书、赵元任、王力、吕叔湘、刘宓庆、刘重德、杨自俭、许钧等,无一不是自觉地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方法深入地研究汉语,从而从汉语的角度对语言理论作出贡献的。中国的翻译学研究也必须依靠外语界和汉语界“两张皮”的融合与共同努力,以汉语为语科,从汉语运用的实际出发,创造出自己的理论,形成自己的流派。只有这样,我国的翻译学研究――尤其是当代认知翻译学研究,才能立足于世界翻译学研究之林。

的确,我国早已经是语言学与翻译学大国,我国目前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语言学家与翻译家队伍,但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成为世界大师或翻译大家的学者可谓凤毛麟角,因此的确并非语言与翻译强国。所以,我国语言学家以及翻译学家必须知耻而后勇,在虚心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语言与翻译成就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结合我国语言与翻译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创新革新中国与世界的先进语言与翻译理论。只有这样,我国语言学与翻译学研究才会有质的飞跃。我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五年是认知翻译学研究收获颇丰的三十五年,是翻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突破的三十五年。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我国当代认知翻译学研究由传统翻译学科走向现代翻译学科,由单一学科研究走向综合式交叉研究大学科的必然历史趋势。

(本文为孟志刚主持的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Q01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国华.立足喻体把握喻底[J].中国翻译,2004,(3).

[2]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学刊,2002,(3).

[3]李平.认知过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1999,

(1).

[4]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9,(4).

[5]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

(2).

[6]孟志刚,陈晦.从关联理论看对等原则的局限性[J].湖北大学学

报,2001,(3).

[7]芮敏.关联理论与口语理解策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

(3).

[8]师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强势文化对翻译的影响[J].外语教

学,2011,(6).

[9]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J].中国翻译,2005,

(5).

[10]谭业升.转喻的图式――例示与翻译的认知路径[J].外语教学

与研究,2010,(6).

[11]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0,

(4).

[12]王斌.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J].中国翻译,2002,(2).

[13]王德丽.翻译中的认知心理差异与语境的思维耦合[J].外语研

究,1999,(3).

[14]王建国.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境观的互补性[J].外国

语,2004,(2).

[15]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

[1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

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

[17]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18]于建平.从语言体验观分析汉英翻译的认知能力[J].中国翻

译,2006,(6).

[19]张美芳.顺应论对翻译的解释[J].外国语,2005,(2).

[20]赵登明,丁瑶.翻译过程中保留复合词比喻形象的可能性[J].

中国翻译,2002,(4).

[2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4).

[22]钟勇.四种典型思潮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及结果比较[J].中国翻

译,2014,(1).

[23]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

[24]Gutt,Ernest-August.Translationg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Basil Blackwell,1991.

[25]Kussmaul,Paul.Types of Creative Translating[A].In

Andrew Chesterman,Natividad Gallardo San Salvador and Yves Gambier(eds.).Translation in Context[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

[26]Kussmaul,Paul.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Looking

第4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 关联理论 翻译策略

1.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各国交往日益密切。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即商务英语,它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商务英语翻译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商务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有人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本文运用最新的语用学理论,即关联理论,来探索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旨在为商务英语的翻译提供一个新视角。

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Wilson于二十世纪末提出的言语交际理论,它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交际的实现过程。关联理论以格莱斯(Grice)会话理论为基础,“旨在发展一个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式,为研究人类信息交际和交流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何自然,1997:139)。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听话人依赖语境理解说话人意图的推理过程,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何兆熊,2000:182)。它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准则,而语言交际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最佳关联是指听话者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认知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译文应是原文释义相似性的接收语预段(Gutt,2004:114)。译者的责任是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的同时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寻找两者的关联部分,即作者的信息意图是否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存在,如果存在,译文读者付出的努力大小又如何。通过越小的认知努力得出的原作意图的译文则是最佳译文。

3.关联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解释

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而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涉及的商务活动内容之多、专业之多及实用性之强,是普通英语所不能企及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的语言之间的交流活动。根据关联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应尽量体现出信息意图与读者心理预期的吻合。当原文信息意图和读者的预期越吻合,交际的互明度越高,则译文的效果越好。其次,商务翻译应追求最佳关联原则。译文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又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实现最佳关联。例如在外贸进出口业务中经常要提到black tea和golden sugar两种商品。如果译成“黑茶”和“金色糖”的话,则令读者难以理解,而将它们分别译成“红茶”与“赤砂糖”则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取得最佳的关联效果。再者,商务英语的译文应和原作有释义相似性的译文。译者在明示原作者信息意图时需结合自己的意图、认知语境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包括读者的认知水平、文化、语言表达习惯以及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然后译者在译文中作出同原作释义相似性的译文。例如在外宾参观一家博物馆时,如何向外宾说明“游人止步”的意思。如果把它翻成“Tourists stop the steps”(游人停止脚步)或者“Passengers.Stop Here”(乘客在这里等候),显然,译文同原文有完全不同的释义,会对外客产生误导。正确的译文应是“Staff Only”(工作人员专用),这样译文就取得了和原文相似性的释义。

4.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译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的把握,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翻译策略。

4.1构建合适的语境

在商务英语中,语言通过特定的语境才能表达意义,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语境下,商务英语才有意义。译者必须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考虑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构建一个与原文相似的合适的语境。翻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共享程度(张岚,2010)。例如丰田汽车的广告词“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一条经典的广告翻译词。它之所以令人拍案叫绝,并不在于采用了翻译技巧,而在于译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广告语境:有路的地方就有丰田,丰田汽车质量好,适应性强,从而激发购买者的欲望。

4.2注重文化差异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巨大,这种巨大文化差异的影响也会直接反映在商务谈判、广告宣传、产品介绍、合同制定等各项商务活动中。译者必须熟悉中英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依据译文读者的认知方式、文化知识与心理预期,才能产生最佳关联的译文。如上面提到的丰田汽车广告语的翻译,源语是在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will.”(有志者事竟成)的基础上作了成功的改动而成为一条著名的广告宣传语,而译者在汉译时充分考虑了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但有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且整个译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汉语的语言与文化等特性在译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一些产品的汉译名:Rejoice翻成“飘柔”、Safeguard译为“舒肤佳”、Best译为“百事”、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等,都是注重文化差异前提下所作出的最佳关联译文的范例,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

4.3重视信息的推理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翻译,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许多生硬的译文,这样既令人费解又影响了商务活动。这种译文的出现除了其它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译者没有对原文信息作仔细的推理与揣摩。关联理论告诉我们翻译本身就是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商务翻译尤为如此。例如:“Available by your drafts at 30 days sight drawn on the accouters for 100% of invoice value.”有人译为“凭你方开具的以开证人为抬头的发票十足金额的见票30日付款的汇票支取货款”,这样的译文实在令人费解,不知所云。只需稍加分析与推理,就不难得出关联性强的译文“贵方开具全额汇票30天后可支取货款”。

4.4满足译文读者的预期

原文信息意图和读者的期待越吻合,交际的互明度越高,则越容易实现最佳关联。如一则关于手表的广告“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译者如果仅仅考虑原文的信息意图,那么翻译为“时间是你可以把握的”就够了。但是这种翻译不能算是好的译文,因为译者没有考虑读者的预期。在中国的文化中,手表往往是定情之物,代表感情的久远与忠诚。因而“天长地久”(手表)的译文既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又满足了译文读者的心理预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最佳关联的效果。

5.结语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问题,即译者应以最佳关联为标准,依据原文的交际信息和译文读者的心理预期,作出与原文有相同或相似性释义的译文,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商务翻译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翻译工作者的实际翻译能够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对翻译技巧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商务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Ern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vanc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Gutt.2004.

第5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面对迫切的经济市场需求,一份易于被消费者理解、有吸引力、高质量的化妆品说明书对于产品的销售尤为重要。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产品的特点,以及面向的消费者群体、文化差异以及需求差异,更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译者通过运用生态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生态环境,以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运用三维适应性转换的方法,对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分析研究,继而对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会有新的思路和视野。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强调翻译生态环境,即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

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有其独特的翻译生态环境和特点。首先,作为一种科技文体翻译,以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方式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在表达效果和可读性的追求上在于使人理解。其次,讲究术语的专业性、书面性和国际通用性。这主要表现在化妆品的基本状况,比如产品用途、生产日期、容量、原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安全警告、产品存贮条件及方法等说明上。在句式结构上,化妆品说明书有其独特的翻译要求,例如在表达主要功效时多用省略句、祈使句以及长句和复合句。

二、化妆品说明书翻译过程中三维方法的运用

在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三维的转换适应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体现。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点以及语言风格的选择取决于原语的特征属性。通过翻译达到文化交流以及传递信息的目的。所以要求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 语言维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中西的语言特点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译者的任务就是要适应双方的语言环境,对双方大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将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汉语注重追求形象美,追求语言的高雅,注重修辞的运用,并从形象方面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常用四字成语,这使得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而英语则是以其严密的逻辑,简短严格的句式出名,多采用客观的口吻。鉴于这种语言上的差异,译者应该遵循这种语言转换的原则来翻译。例如:

原文 1:成人使用,可令您的肌肤如婴儿般娇嫩,温和滋润不油腻。(屈臣氏婴儿滋润霜)

译文 1:The mild formulation is also ideal foruse. Gently moisturizing without leaving skin greasy.

原文 2:天然活性炭分成,像磁石般有效地吸走油脂及深层污垢(曼秀雷敦男士活性炭沐浴露)

译文 2:Natural Charcoal effectively absorbs and removes excessive sebum and dirt.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惯常使用大量的修辞,“如婴儿般”、“像磁石般”等,运用比喻的修辞给予消费者大量的想象空间,刺激中国消费者的感官。而英译则简单干脆地说明产品的特性,使西方消费者一目了然。

(二)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译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汉语中含有许多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比如四字成语、古文等。这些词句英译时可能需要大量的篇幅,或者存在不可译的情况。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删减一些内容或者增加一些注释等来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

原文1:可根据《神农本草经》理论核心的四气五味及七情合和,采集大香格里拉地区原始森林中的多味本草精华,经 33 道工序,古法秘制出独有的营肌五味活肤美容汤。长期使用,改善暗黄粗黑肤质,滋养肌肤健康营润。(可采莹润深层嫩白睡眠面膜)

译文1: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ble Shen Nong Ben Cao Jing,Cortrymakes a unique Ying Ji Wu W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through 33 traditional wording procedures with many scarce herbal medicines from the virgin forest of Shangri-La. Ying Ji Wu Wei can moisten your skin and keep it healthy.

在这则说明书中用到了四气五味及七情合,都是中医有的词汇,所以在翻译是采用了删译。而此产品主要的成分配方是营肌五味,译者以“unique Ying Ji Wu W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译加注释的方法将主要成分翻译出来。又如在翻译《神农本草经》的过程中,同样采用英译加注释“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ble”(中医中的圣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著作的权威性,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

(三) 交际维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产品翻译过程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际作用。化妆品说明书的作用就是给予消费者准确的产品信息,让消费者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全部特性。另外通过语言的魅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有购买的冲动。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交际的障碍。例如:

原文1:Warning: keep it out of reach of the children. Please completely cleant the eye with clean water in case of eye contact. Please stop using it in case of discomfort or sensitive symptom. (VINCH)

译文1:注意事项:避免幼儿误食,请至于幼儿无法取得之处。若产品进入眼睛,请用清水彻底洗净。如有不适及过敏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

英文说明书中用词比较简短,warning直译为“注意!”口气比较严厉,给人警告的口吻,这在化妆品说明书中用词程度颇深,而中文翻译成注意事项,给人以建议、提示的感觉,相对让人更好地接受。这就是交际转换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不光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以及特定的目的,即科学传递信息,还要实现完美的广告宣传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运用生态翻译的理论和翻译方法,能够更加全面、自然并以崭新的方式翻译化妆品说明书。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源语以及译语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利用“三维”的转换方法即文化维、语言维以及交际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得翻译的整合度极大的提高,译出地道自然的作品,最后达到化妆品推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庚申.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卜爽 从顺应论看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D]2012.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本文受太原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j2015064)资助。

第6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种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其研究领域至少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门学科。我国学者胡庚申首先提出并完善了该理论,尝试从生态学的途径进行翻译研究(anec-ologicalapproachtotranslationstudies)。该理论为翻译的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囚困于翻译的二维矛盾中而无法自拔。译文应该偏重于忠实还是通顺,翻译方法到底是直译还是意译,作为天平两端的砝码,人们往往难于取舍。恰如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杂技员一样,人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而任何违背平衡原则的译作都往往被认为是残次品。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研究正如中的一叶扁舟,颤颤巍巍,陷入迷途。而生态翻译学的出现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翻译作品并评价译作,使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动态的发展阶段。 一、生态翻译学的内涵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13。该理论以生物进化中的基本原则“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石,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适中尚合”与一体,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观点[2]。进一步而言,该理论特别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选择过程。 所谓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3]1。作为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翻译的生态环境为翻译研究者勾勒了一种多方相互合作与制约的全新范畴。自翻译活动产生以来,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断更新与深化,但长期以来,忠实与通顺的博弈牢牢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视野,使得翻译研究陷入误区,裹足不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译作要忠实于原文,就很难做到通顺,反之亦然。在此情形下,意大利人的一句谚语“翻译即是叛逆”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空间。许钧教授曾指出:“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根据这些局限提供给译者的活动空间,以看似不忠的手段,即对原文语言的某种‘背叛’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接受空间里以另一种语言使原文的意义获得再生,达到另一层次的忠实,这就是‘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提出的直接原由。”[4]335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叛逆,在创造性叛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达到另一层次的忠实,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人们来解决。 为了强调翻译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这一概念[5]97。他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理解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然而,显而易见,语境只解释了原文的“生存环境”而忽略了译者所处的“生态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主动而非被动地选择原文的,并且译作的成功与否不仅涉及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而且还涉及翻译的发起者(有时等同于译者)、赞助人、营销商、出版商、译作读者以及该译者所处国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制约。按照黄德先教授的解释,“作为语言信息转换的翻译生产过程……翻译行动中的各个行动者,是在相互协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翻译网络,并为实现翻译的目的而共同维系着这个网络”[6]。只有在这个翻译网络达到协调平衡的条件下,译作才有可能生存。因而作为这一网络中的关键一环,译者需要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进行选择性的适应以及适应性的选择。 综合而言,翻译的生态学远远突破了传统语境的界限,对翻译的本质、过程进行了开拓性的描述,使得译者的视角由单纯的语境决定论跨入到了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新高度。 二、《论语》翻译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早在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和战国初期,这颗明珠即已熠熠发光。《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后来成为儒家的最高经典。《论语》篇幅不大,仅12000字,24篇,但内容博大精深,且又言简意赅,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包含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任何中国人,不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是本土华人,还是移居海外的侨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自宋朝起,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早在17世纪,《论语》便开始向欧洲传播,1687年巴黎已出现《论语》的拉丁文本。在亚洲的儒家文化圈内,《论语》的某些内容成了经济活动的道德规范。目前,《论语》已被译成各种文字,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因此,从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角度出发,加大对《论语》的翻译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语言文字翻译工作的实质,是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和对话。要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和对话,译者首先就必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当然也要对目的语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否则难免出现误译、歪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在生态环境中作出适应性的选择,译文力求忠实于原文,并设法保持原文简练的风格,同时译文又能够被目的语读者认同,从而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的最高翻译境界。 三、生态翻译观下的典籍翻译 #p#分页标题#e#

胡庚申教授开创的生态视角下的翻译理论详细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的本质的认知过程,即翻译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这是一个多维度的选择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按照生态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翻译需要达到“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之间的和谐共生[7]。为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注重“三维”方面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应性的选择与选择适应。下文以《论语》的不同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翻译观下的典籍翻译策略。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1( 理雅各译) :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 whether,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 —whether,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 —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 of my teacher. ” 译文2( 威利译) : Master Tseng said,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 these three points: in acting on be-half of others,have I always been loyal to their inter-ests? In intercourse with my friends,have I always been true to my word? Have I failed to repeat the pre-cept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me? 译文 3( 王福林译) : Zengzi said,“Several times each day I examine myself: Have I been unfaithful ingiving counsels to others? Have I been insincere in get-ting along with my friends? And have I reviewed and practiced the teachings of my teacher?” 译文 4 ( 赖波译) : Zeng Zi (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said,“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ce and a-gain: Have I tried my utmost to help others? Have I been honest to my friends? Have I diligently reviewed the instructions from the Master?” 译文5( 潘富恩译) : Zeng Zi said,“I daily exam-ine myself for several times: Have I been conscientiousin working for others? Have I been sincere in dealing with friends? Have I reviewed what my teacher taught me?” 译文6( 丁往道译) : Zengzi said,“I examine my-self three times daily: Have I been faithful in doing things for others? Have I been trustworthy in contacts with friends? Have I reviewed and practiced what my teacher has taught me?” 原文是《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四篇。本篇中的关键词是“三省”、“谋”、“忠”、“信”、“传”、“习”。这些都是实词。文言虚词主要有“而”和“乎”。历来中外译者争议比较大的,是对“三省”二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三次”,有人认为是“三个方面”,还有人认为是“再三”、“多次”。笔者认为“再三”比较确切。下面我们从“三维”角度出发,剖析原文及译文。 (一)语言维 典籍的翻译要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其中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因为译者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有时候对语言形式不进行调整会使译文产生歧义,甚至误解。《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总之,《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口语语体特点显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时刻把握原文的口语特点。对比之下,译文四(赖波译)的前三句话对翻译的度把握得比较好,其所采用的都是口语语体词汇,而最后一句话的翻译以译文五(潘富恩译)以及译文六(丁往道译)为妙,因为这两个译文所选的词更加符合口语语体的特征。 (二)文化维 生态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地名、生物等等。生态文化具有独特性,作品中对生态文化的描写在翻译中就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翻译可以帮助译本读者了解原著所反映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因此,在翻译典籍时,要充分挖掘并积极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认知方式。具体到典籍翻译活动中,这种文化意识必然由译者的翻译文本来体现。现今典籍英译质量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译者文化意识的缺失或者偏颇。文化意识的缺失或偏颇必然影响到翻译策略的选择,导致只注重译文的文本性而忽视原文文化性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情势下,典籍英译必然要求译者树立文化意识。比较上述六种译文,我们可以发现,译文四(赖波译)的翻译明显更胜一筹。因为其采用注释法,对曾子的身份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adiscipleofConfucius。同时,其对“三省”的理解也颇为深刻。译文成功地表达了孔子劝人经常思考、时常反省自己的思想,也易于译文读者理解。 (三)交际维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其交际意图是用简单易懂的形象、平凡朴实的语言来感化他人。因此,典籍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体现着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思维惯势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需要译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变通,这样才能在译文中取得和原文一样的交际意图,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言效力对等。对比之下,只有译文一(理雅各译)没有使用问句,而其他五个译文都采用问句来表达原文,后者的表达方式语力更强,效果更佳。#p#分页标题#e# 四、结语 中国典籍的跨文化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分析探讨。典籍翻译要求既要在翻译中体现和保持原语文化的特征,又要考虑译入语承载异族文化时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考虑对译入语原文化的心理冲突。实践证明,只有将典籍的翻译置于生态环境中,通盘考虑,才能使中国典籍的跨文化翻译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7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关联性 解释力

一、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

翻译标准一直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心中所遵守的准则和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检测译作好坏的准绳和依据。纵观翻译历史,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我国第一个将翻译理论行之于文的是东晋的佛教大师道安,他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他既不赞成过于直译,又不赞成过于婉便,因删繁就简会失去原作的敦朴,而过于质朴不加文饰又缺乏文采,即“文质”之争。至清朝末年,严复提出“信达雅”,即忠实原文,古雅流畅,也就是美。一个世纪以来便成了中国翻译界的标准。上世纪五十年代,傅雷提出了“神似说”,他认为:“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也就是注重意义的转换。六十年代,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与傅雷的“神似说”一脉相承,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的Schopenhauer提出“转灵”(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依然故我。以上标准都注重意义的表达,但Nida提出的检验译文质量的最终标准的第三条是“形式恰当,吸引读者”。对于形式的描述,别林斯基曾作过精辟论述:“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地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从以上标准看,虽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未能全面涵盖翻译本质,无论哪一种,都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只突出某一面,因而翻译被看做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或交际代码模式:信息的接收者收到信息后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完成这一轮的交际活动任务。根据这一交际模式,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有完全相同的语符系统和认知语境,二者的解码能力是一致的。但是,语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表达方式等存在差异,必然会影响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的认知能力和解码能力,从而说明交际的代码模式说和基于该代码模式的翻译标准存在缺陷,它否认了动态推理在交际中的作用。同时,它还忽视了翻译涉及各领域,文本包罗万象,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功能,只体现某一面是不行的。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意思、语境和各种暗含能使受体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他们只用一个单一可行的普通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孟建钢,2000:27)。

二、关联性翻译理论的内涵

关联性翻译理论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这一交际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一是原文作者向译者明示其交际意图,译者则根据原文的信息,以及自己储存的百科知识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从原文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各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对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假设,从而选择适当的译法,实现最佳关联。二是译者以交际者的身份在译文中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则根据译文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进行推理,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译者力争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翻译这一交际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是一种三元关系,而非传统的二元译论。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的成功交际。在此基础上,译者要注意构建关联翻译推理模式,即译者既要准确推理出原文作者话语的关联性得到体现的层次,又要尽量在译文中将这一层次的关联性很好地表现出来,确保译文受体能同样正确地在同一层次推理出译文的含义。也就是说,“译者应尽量保证关联性的体现层次的对应。同时,还应考虑到原文读者推理原文话语意图过程中,付出的推理努力与得到的语境效果所达到的关联度,是否与译文读者推理译文话语意图过程中付出的推理努力与得到的语境效果所达到的关联度相一致”(李寅,罗选民,2004:40-42)。

三、关联性对翻译的解释力

关联翻译理论比传统译论对翻译有更强的解释力:古今中外的传统翻译理论都只注重语义和文本层次的转换,这本身没错,但它在有的情况下无法体现交际者的意图,比如一些特显形式张力的表达方式,像字谜、回文、绕口令、双关等,按传统译论观进行翻译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必须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进行动态处理,以类比的方式再现原文的意义,如: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

Tulips.(Tulips=two lips)

译: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

A:郁金香。(靳梅林,“郁金香”与“双唇”的英文发音相似)

B:泪花。(马红军)

原语的问答类似我们常见的“脑筋急转弯”(brain-teaser),译起来颇费神。A译中的回答看似保全了语义,实则与问题毫无关系,因为回答中的“郁金香”与人人有之间没有内在关系,译文虽有解释和加注,但原文中的诙谐与幽默已不复存在。B译中的回答虽然和原文中的表面含义不符,但其效果大体一致,也符合问题的内涵:人人都有泪花。再如回文的翻译,回文是一种顺读倒读都一样的修辞手法,讲究的是形式上的绝对对称。如: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译:A:我在看到厄尔巴以前是强有力的。(钱歌川)

B:落败孤岛孤败落。(马红军)(转自赵彦春,2005)

原文是英国人讽刺拿破仑战败后被囚禁在厄尔巴岛上说的话,极具回文特色和美感功能。A译虽然传达了原文的语义,但失去了回文的妙处。B译可说是绝译,通过整合,文字与读音都体现了回文的特点,再现了原文的内涵与艺术魅力。从以上个案可以看出,作者、译者与语言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说明寻找关联性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具有认知特性――辩证的和动态的,“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示意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赵彦春,2005:147)。关联性翻译理论弥补了传统翻译理论的不足,即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升了译者的地位。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关联性翻译理论的语境范围更大、涵盖的面更广,尤其是认知语境所包括的人的认知能力部分是过去的任何语境理论所不涉及的。关联性为译文的动态处理和翻译批评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赵彦春教授所言:“关联理论对翻译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赵彦春,2003:121)我们认为,把“关联性”作为翻译标准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1]孟建钢.关联性翻译标准翻译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25-27.

[2]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第8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论文摘要]将翻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促进英语学习、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及策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类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对听、说、写、译等能力分三个层次(一般、较高、更高)做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翻译课程,没有适合公共外语的翻译教材,平时也没有检测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便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试图讨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以飨同行。

二、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翻译课程设置;也没有专门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倾向,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有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为非英专业学生增设翻译课等。为了改变大学英语翻译课不受重视的状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增加了句子内部汉译英考试题项,这一改革措施对重视翻译教学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笔者的工作单位在每一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都设置了翻译试题。然而,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学生的平时翻译作业和多次翻译考试结果来看,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不足,如语篇缺乏连贯性、搭配错误、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或严重存在中式表达等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深究起来,笔者发现,主要是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技巧欠缺造成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本科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培养之间缺乏协调,需要总体规划的全方位教学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压缩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客观条件难以保证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总体教学过程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学校又不断强调科研工作,往往批改学生的翻译作业是只提供标准答案,没有试着去进一步启发学生就翻译答案的非唯一性进行辩论。

三、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译教学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到位,进而解难释疑。因为翻译的实质是两门语言代码的转换,其过程有理解、表达、校对三步,尤其需要调动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谈得上表达、校对。要取得正确理解,就必须对文章的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习惯用法)、文章内容、上下段落的逻辑关系有个全面的把握。在做翻译练习时,要求对原文的理解达到90%乃至1OO%,而在一般阅读中,正确理解的要求只要达到70%就可以了。因此,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首先,重视翻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割裂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获得语言知识,认识到英汉的不同表达习惯,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增强英语思维表达意识。其次,全面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非翻译的其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提高翻译能力也是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说明及编写内容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课后附有大量的句子汉英互译练习,更加重视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翻译能力的关系。此外,各种各样的四级、六级模拟试卷也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翻译习题。笔者认为,适当做些翻译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生词、固定表达、句子结构等的理解能力和句法表达及语法规律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

学生翻译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如何。教师首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翻译实践,通晓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翻译兴趣。

1.将基本翻译理论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单纯的翻译实践课受到理论的指导。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水平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单纯的翻译劳动,还得靠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方法和翻译的一些基本理论常识,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 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省略法、词类转换法、正反和反正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英译汉时,注意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的特殊译法。从而使学生对基本的翻译理论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翻译理论,使其翻译实践更有成效。翻译教学必须重视中外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如直译、意译、可译度等概念导入对学生理性地认识和掌握翻译原则和技巧是非常有益的。教授翻译理论可以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翻译问题,自觉监督具体的实践活动。翻译理论必须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这是因为翻译理论一方面来自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一定会更加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能够领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可以先讲解一些理论,当场提问学生做些课堂练习;然后再布置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下次上课是先讲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得的翻译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地、进而无意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适当介入英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讲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翻译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传递文化内容的过程,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其任务是使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彼此互相沟通。受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比如说课时非常有限。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适时、适量地导人一些文化知识,结合英汉语言对比进行本质上的文化比较,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独特的文化知识总是代表某一民族的基本特点,是该民族语言得以传延的沃土。这就是说,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当今世界,虽然各种文化日渐趋同,但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就难以避免文化冲撞和心理不适,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难怪,有人说翻译活动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因此,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差异之处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这些差异包括英汉词汇知识、中西思维模式、民族历史及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

3.进一步增加英汉语言对比的内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练习时,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比较的认识,常常以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他们对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翻译教学中,对比翻译是常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内容、含义和形式的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两种语言的内涵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审美观,相对准确地译出异域文化中人们容易接受的语言,而整个貌似简单的翻译过程,却是在知识记忆网络图的作用下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对比,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以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认识到英汉语言除了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引导其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特点和常用的翻译技巧。通过练习翻译作业,学生呵以达到自觉培养翻译意识,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尽量减少汉语的负面影响,选择英语中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正确译出原文信息,提高译文质量,从而提高对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认识水平。

4.利用精读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一教师课堂讲解一学生课后做习题一教师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加大语言输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教师一个人讲解,缺少自由表达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不太有利。由于增设翻译课受到课时、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利用精读课教学时间进行翻译教学,既达到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全面学习英语的教学终极目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是进行翻译训练的绝好材料。因为翻译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减少英语语言点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外利用课文辅导材料自学,充分利用课堂授课时间对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技巧训练。

第9篇:论语全文及译文范文

【论文摘要】 商务英语是实用性文本,以广告为例,其交际性很强,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度的调整,包括增译、减译、转译等灵活方法会实现预期的目标,收到良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 德 国功能翻译理论 商务英语 广告 运用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是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Vemeer), 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和贾斯塔.赫兹.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此前西方多数翻译理论家持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即翻译等值理论,这种理论把翻译看作类似密码转换的过程,主张以原语文本为中心,注重的是原语文本,以及在译语文本中保存原语文本的特征。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等值理论在实际翻译中是没有办法完全做到的,同时在许多情形下也是没有必要的。弗米尔提出了译文功能论,他认为翻译的过程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该是对等翻译理论所要求的原文及功能,而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随后,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实”的概念,指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是由译文预期或所要求达导的功能确定的。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障碍及文化差异,翻译过程中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是受众。这一理论强调翻译是基于某种文本的行为,但是原语文本只是给译者提供了多源信息的一部分,允许译者选取性地翻译,原文和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决定。诺德为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哪些成分可以保留,哪些成分必须根据译文语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提供了标准。 功能翻译理论的功能指的是语言的传意,诺德的“功能加忠实” 不是对形式或内容而言的,它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与内容是否对等,就文本功能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领悟原语文本的基础上,以译入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不同语境因素,选择灵活的翻译方法,使原语与目的语发挥同样的传意效果,这使得功能翻译理论较等值翻译理论和极端功能主义表现出更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在应用文体的翻译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国际商务英语 国际商务英语是商务人士在国际商务场合使用的英语,这种英语具有和标准英语不同的特点,它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的应用性语言。国际商务英语既不同于英式英语也不同于美式英语,它们是被灵活使用的英语,强调语言调适和相互可理解性,国际商务涉及到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因此国际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财会英语、金融英语、法学英语、商标及广告英语等。商务英语背后的文化主要是欧美文化,商务英语的翻译受这一文化的制约。这就是说,人们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使用专门用途的英语,人们发现,英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业,团体,功能等因素而产生了变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此,本文作者以广告的翻译为例,探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1)。 三、广告的文体和广告的作用 文本大致可分为两类:实用类文体与文学类文体,毫无疑问,前者重视内容而后者重视形式,前者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后者以美学意义为考量。国际商务英语,无论是商贸信函,合同条款、索赔、仲裁、包装、运输,还是产品说明、商标、广告都属于典型的实用性文体,这类文体的翻译无论在译法上还是在译文形式上都要求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更性,没有办法做到原文与译文完全等值或对等,以商品的广告为例,广告活动不仅是商业活动,还是文化交流,信息沟通,它在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广告话语的交际目的可以用“AIDA”来概括,即吸引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激发欲望(desire) 、敦促行动(action)(黄国文 2001,299),广告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争取顾客、扩大市场、促进销量,所以广告翻译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功能,首先广告语言必须大众化、通俗化、富有感召力,诱惑力,符合大众的审美与实用心里,行文力求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同时要充分考虑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回避禁忌,用译入语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侧重交 际翻译,注重效果上的对等。 四、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具体运用例析 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和归点,根据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自身价值的文本,在翻译的时候,译者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通过充分理解,正确判断以后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有选择、有策略地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广告语言用词灵活夸张。因此在广告这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翻译中在兼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同时侧重交际翻译,即注重翻译信息产生的效果,关注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的对等。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以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为命题,虽然原文的一些文化信息在译文中消失,但考虑到广告的文体特点及用途,权衡利弊,这种舍弃是值得的。通过大量研究实用文体的翻译实践和其达到的目的状况,笔者认为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的适当调整、灵活翻译,突破传统翻译观念,即采用增译、减译、转译、或综合等方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 1.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Let the rainbow in the sky; Send his twin brother to you —— To keep your spirit high. 这是“长虹”电视机的广告,如果按照字面直译的话应该是:“The rainbow in the sky; Changhong in man’s world”不仅死板僵硬,而且令人费解,很难让人把彩虹和长虹电视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此译文在翻译的时候明显使用了增译的方式,采用了修辞格,运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长虹电视机”比作“天上彩虹”并比作两兄弟,彩虹是被世界每一个人所期望看到的神美景观,通过To keep your spirit high.的增补,极大地刺激译文接受者强烈地审美欲望和好奇心,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刺激购买欲望。 2.此旅行箱体积虽小,颇具功效。 Compact and Impact. 这则旅行箱广告的翻译中,摈弃了直译或语义翻译的范式,如果直译,它的译文应该是“Although the volume of the suitcase is small ,it is of quite effect ”,如此冗长而平常的复合句译文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兴趣,可如果用Compact and Impact这两个押韵词效果就截然不同了,Compact代表旅行箱;Impact表达冲击力和影响力,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颇有感染力和创造性。 3.北京团结湖烤鸭店是全聚德挂炉烤鸭,为保证宾客品尝精美风味,本店烤鸭全部现吃现烤。精选纯北京白鸭,以果木挂炉烤制,只需40分钟就能让您品尝到色泽枣红,香酥脆嫩,浓香四溢的正宗北京烤鸭。 Beijing Tuanjiehu Toast Duck Restaurant uses only the finest Beijing Ducks which are only roasted after you place your order. Preparation takes 40 minutes, after we will serve you with a delicious golden red Beijing Duck with crunchy skin. 显而易见,这是一则遵循功能翻译原理进行的翻译实践,译文注意到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北京全聚德烤鸭的世界闻名度采用了转译、缩译的灵活方式,将“全聚德”和“团结湖”进行了巧妙的并译,目的是为了突出“团结湖烤鸭”,其他专业术语如“果木挂炉”是信息接受者不了解也无须了解的信息,在这则广告说明语中就略去了。这样处理的译文言简意赅,完全达到了其交际功能,效果很好。 综上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德国功能翻译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对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和检验。 五、结语 笔者认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但对实用文体的翻译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也给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提供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翻译不能随便增减词句,可现实的问题是:商务英语中某些特殊的文体,如广告,只有通过增译、减译、改译等适度的调整性翻译才能准确而有效地将原语信息传达给译语接受 者,也就是说功能翻译理论对一些商务英语的文本翻译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商务英语涉及的面太广,内容太复杂,比如,商务活动中的法律文书文本和商标广告用语就截然不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尚有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