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语教案范文

论语教案精选(九篇)

论语教案

第1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语文教学论;实施

Abstract:The curren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eachers' colleges emphasizes theory, instruction and outer shape but underestimates practice, introspection and inner experience. Case teaching can build a bridge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stimulate students' inner study motivation and enduring interest, train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reflect teaching, and form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refore, cas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eachers' colleges.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concerned in case teaching: combine practice when choosing a case, keep the thinking deliberate and flexible, make students as the mainstay, teach in small classes in a gradual and orderly approach, and keep studying to improve quality.

Key words:case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mplement

一、 高师语文教学论实效性不高的检视与归因

语文教学论是高师教育专业重要的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反观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论课程,主要仍是一种外控的理论传输模式,存在着“三重三轻”的误区,具体表现在:

1.重理论,轻实践

实践是知识的力量体现,知识只有与现实的教育情境发生关联,才容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而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论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远离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导致未来的语文教师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和创造性、决策力极其缺乏,教育教学缺乏创新和活力。

2.重传授,轻反思

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论教学却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受体”。正如专家所说:“长期以来在我们热衷于将各种理论引入、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接受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1]

3.重外在塑造,轻内在体验

现有的语文教学论课程,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体验和感悟环节,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2]。

究其根源,是语文教学论的教学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语文教学知识将很容易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就形成了一个学习的“怪圈”,一方面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教师系统的知识讲授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学论的基本理念、原理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另一方面,认为已经掌握了语文教学理论知识的学生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却发现在教师教育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近乎“标准答案”的理论学习,并不能使他们应付复杂的、不确定的教育和教学情景,从而就认为教育理论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事实上,理论与实践乃是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两者之间无法直接一一对应,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有自己的学习过程。为了解决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分离的问题,应加强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以便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 案例教学在高师语文教学论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又称为范例教学法。“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本义为“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成熟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来在法学、医学、商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师范教育中的运用相对较晚。1986年,美国教育司研究协会(ARER)年会中,“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工作组提交的报告提出:“教学案例能够阐明种种教学问题,案例教学应成为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这之后,教师教育案例教学方法才进入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阶段。在我国,案例教学法在师范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近些年来,我国的案例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们对语文教学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加之我国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即使进行案例教学,也只是把它作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补充和点缀,案例教学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并没有真正凸显出应有的地位。为此,正确认识案例教学在高师语文教学论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架设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桥梁

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之后,通过对隐含着教育理论的真实、典型的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理解,还可以对复杂的教育实践具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实践,迁移知识,使教学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这种将教学规律的普遍性与个人体验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是一种对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超越,有效地架设起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桥梁。

2.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持久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论教学中,教师被置于传授者的地位而显得过于主动,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显得过于被动。由于缺乏与实践的密切融合,学生无法从抽象的概念界定、枯燥的教学原则的讲解、艰涩的教学模式的分析中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质和本真。这样的教学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总是倾向于对实际的、变换的事件较多的注意力。案例教学法所使用的案例取材于语文教育实践,情境、细节具象逼真,给学生提供了实际体验场景并将他们置于决策者的地位,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对语文教学论课程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多样、鲜活、富有故事情节的实践描述,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感性,非常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反思教学的能力

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逼真的语文教育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教学情景中,经过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在反复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联系特定的真实情景资料,综合运用所学习的语文教学理论迅速地多角度考察、分析问题,在复杂的情景中清晰地把握关键的问题,并依靠所掌握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故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不断反思自己的缺点,借鉴他人之优点,并能够及早发现和检视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成长有着强大的持续发展的作用。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中,讨论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讨论本身是一个互相启迪、互相引发的过程,对挖掘教学智力源泉大有裨益。于教师来说,案例教学的过程,是综合锻炼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艺术、组织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过程,从中教师也能从学生那里获得启迪。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探讨、研究,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这种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协作、支持的多向互动过程,有利于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能较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分离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内在体验,培养反思能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论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高师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高师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

1.结合实际,编选案例

编选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案例不是素材的任意堆砌,而应经过仔细筛选,精心编排组织。在编选案例时应注意:(1)针对性。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所要涉及的基本教育教学理论。案例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断,也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例,还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几个相关片断的叠加,其目的是要从案例的分析中导出相应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或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选取的案例要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观念在内,体现语文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一是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语文教学内容上的代表性。(3)真实性。教学案例强调真实、自然,教学案例中的问题往往不是一目了然,而是若隐若现;信息的提供也是含蓄的、零乱的。因为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正是如此,要靠教师自己收集、加工、整理信息,观察、比较、分析、判断问题,从而做出决策。(4)时效性。所选取的案例要能充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尝试。

2.周密灵活,关注思路

要周密安排、灵活组织教学过程。一般说来,案例教学分三个环节:(1)提供、呈现案例。这一过程要做到:一是时机恰当。可在讲解语文教学知识点时呈现,也可在讲解之后呈现。二是方式多样。可印发语文教学案例材料,可教师描述,可以多媒体呈现,也可通过学生表演,模拟再现情景。(2)分析、讨论案例。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语文教学案例的内容与语文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并注意控制时间。形式要灵活,可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案例的功能,提高教学实效。(3)总结、评价案例。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可以由教师对语文教学案例讨论作出精练、全面的归纳、总结、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的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课后进行拓展延伸。

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的侧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给出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要引导学生在案例提供的具体的、全方位的情景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案例分析的结果应是多元的、开放的。答案的不确定性是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3.学生主体,重在参与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为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应注意:(1)恰当分组。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一个小组以5~7人为宜,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2)合理组织。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将自己定位在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位置上。教师需要的是高屋建瓴地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应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或能使学生调整视角,注意并发现更重要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是随意评价学生的见解影响学生的思路。(3)全面评价。要改变仅期末书面考试单一评价的方式,将评价扩展到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态度、语言表达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是否能从案例的分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总结出教育教学规律等。

4.小班授课,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宜实行小班授课。教学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很少使用案例教学。教师仅仅讲授教学论概念和原理,教学效果显然不好;二是过度使用案例教学。如果课堂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很难进入案例的情境和角色,案例教学的结果容易停留在“讲故事”的阶段,而不能起到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问题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正确的做法应该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教材的体系和思路,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辅之以相应的案例,而且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要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慢慢过渡到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不断学习,提升素质

案例教学所提倡的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素质。它既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能够始终站在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掌握最新的语文教育教学动态,并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提炼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的评判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强化锻炼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走进中小学,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及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既生动又实用。

[参考文献]

第2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高

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案

1、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英语口语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听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坚持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的感受到英语语言消息的刺激,从而帮助中学生养成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并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保持活跃。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就要打好基本功。英语口语教学同样如此,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音标的教学,对于一些特殊的读音,教师应进行强调,通过对学生进行标准的音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在口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模仿。从英语教学的开始就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习惯。

2、营造英语口语教学环境

英语口语要求学生能够大胆的开口说出来,但是由于英语口语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都羞于开口说英语,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里,学生们对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意识不足,英语教学只停留在笔试和听力两个阶段,学生的英语笔试成绩较高,但说不出来。因此,教师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听说环境,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听说能力。课堂中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的口语学习,通过领读、跟读以及一些日常的基本会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口语训练时,内容要在学生词汇量内,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同时,标准的发音也是口语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纠正学生口语中发音的错误,为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所有学生的角度出发,调动全班学生开口说英语。特别是对于那些英语口语较差的同学,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激励。

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口语教学

要提高英语口语的小学效率,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朗读是最基本的,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们大声的将英语读出来,培养他们的语感。另一方面,通过模仿、背诵、游戏等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同样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模仿就是给学生们一段英语录音,通过播放器播放或老师朗读之后,让学生们一点一点的反复模仿至熟练说出为止。通过模仿,学生可以将其内容进行修改,从而将其使用到其它方面。背诵主要是对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积累过程,通过背诵可以让学生掌握发音和读英语的方法,教师要选择有标准录音的材料给学生背诵,同时提醒学生注重朗读的效果。游戏教学则是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英语游戏,既符合了初中生爱玩的性格,又能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可以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对英语的厌恶感。开展英语口语竞赛,进行英语口语大比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英语的主要任务时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因此,通过问答,让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相互问答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们展开讨论,讨论之前教师要定下目标,避免学生利用探讨的机会进行一些与课题无关的讨论。最后,教师通过设定一些现实中的情景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表演。通过多种口语教学方法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口语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

4、有效运用英语教材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近年来新课标的制定,英语教材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就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而言,教材通过对英语口语由易到难,从七年级上册的GettingtoKnowYou逐渐深入,到九年级的SurprisingScience,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材中穿插的各种问题和小资料也是学生练习口语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运用英语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终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对于教材中的某些拓展性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用英语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教材所讲内容,情景对话等进行熟练的运用,并用到生活中去。

5、加强口语课外练习

课堂的口语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学生课外口语的练习。

结语:总之,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加强重视程度,积极的发现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改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楚燕.激励学生主动说英语一一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J).教学园地.2006(06)

第3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发现学习论;小学英语教学

一、发现问题

(一)理论及现实基础

布鲁纳在其1966年出版的被教育界誉为经典之作的《教学理论之构建》中有如下陈述:“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

现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始于三年级。笔者根据5年的家教经验,从牛津版的小学英语课本发现:小学的英语教学旨在通过大量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对英语有直观的模拟认识,但学生对其中缺乏应有的逻辑思考,以至于到了初中很难适应“逻辑学习”,甚至有些优秀的学生都不能顺利完成从“模拟学习”到“逻辑学习”的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对英语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英语思维,让小学生能自主学习,而这也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不谋而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二)发现学习论的要义

1、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发现答案之前。布鲁纳认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做一番直觉思维(不按逻辑推理方式的思维)。当然。直觉思维未必一定能获得正确答案,但敢于从事直觉思维者,其心智运作一定较为活跃。在直觉思维时,一旦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此直觉思维就变成了发现学习的前奏。

2、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按布鲁纳的说法,结构是指知识构成的基本构架。在此构架中,包括着某些彼此相关联的概念。

3、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回馈价值。布鲁纳认为,学生探索性的反应之后,是否立即获得强化性的回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回馈也未必需要由外在因素来控制(如奖惩)。布鲁纳认为,回馈是学生发现问题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历程。学生一旦发现错误而自行改正之后,其所产生的回馈作用,远比外在的奖励更有价值。因此。在发现学习论者看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与“发现正确答案”,对有效学习而言,是同样的作用。布鲁纳指出:“在未经学生自己探索尝试之际,即将答案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是囫囵吞枣半知半解,就是因知不详而迅速遗忘”。

二、具体个案

小学英语学习只是单纯给小学生提供说日常英语的机会。在笔者接触的这些小学生中,他们只是记住英文的中文意思来对应表达,不知道变通,哪怕中文意思只有一个字的出入,他们都可能会因此争执,不能确定对错。再接着追问,他们的同学几乎也都存在同样的情况。这样,小学英语的教学就进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其实,这种尴尬原先都可以得到改变,只要在其中加入些许逻辑思考就能改变。于是,在给这些小学生进行家教时,笔者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引导,惊喜地发现这些小学生除了提高了学习效率外,对英语也越来越有兴趣,再加之笔者的不断鼓励和意识提醒,他们对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开始欣赏起来,这真是个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名(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

学习时长:2008年7月18日-2007年8月18日

原先学习状况:1、学生甲和乙两名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名列前茅,而学生丙的英语成绩则不太理想:2、三位学生没有音标的概念。完全是模拟老师的读音,很多单词的发音存在明显误差;3、不会查字典:4、对英语的表达只是靠死记硬背。而且平时老师居然也不要求背诵课文。

笔者的教学方案:

1、教授所有音标直至全部掌握,随后教其拼写音标,并以学过的单词做例子,查阅字典,既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读,学会判断读音的正误,又学会了查阅字典,养成了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2、讲授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简单的英语句子包括哪些,让他们知道每个句子都有动词,时态变也就是动词在变,动词分及物和不及物两类,有及物动词的句子中有动作发起者(主语)和动词的承受者(宾语),而有不及物动词的句子,可以没有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可以加介词再接承受者。讲授完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思维去看学过的对话,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当他们发现确实如此的时候。对英语的兴趣骤然又提高了,发现原来英语是一门有规律的学科,而不是之前的漫无边际地猜想其有多么的复杂。

3、针对5A课本讲授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两个时态,每个时态讲授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的转换。讲授完毕,让每个人从课本中任意挑10个句子,对其进行句型转换,直至掌握为止。

4、开始讲授课文。讲授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在课外做好预习工作:首先,把新单词和发音不清楚的单词先查阅字典,注好音标,写明词性和意思,上课时进行交流探讨;其次,用上述两点(句子组成和时态)的思维去看课本内容,再将不懂的地方表明。这样,在上课的时候,他们特别积极,也慢慢地学会了判断自己原先学的是否正确,甚至发现了之前任课老师的某些读音也存在错误。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布鲁纳也提出:“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回馈价值。”但除了学习,学生还必须注意个人素养的培养,于是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如果老师的读音存在错误如何礼貌地指出,这样对老师提高其业务水平也有积极的帮助。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作笔记,然后给笔者过目,对其进行点评,进行适当调整。但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这几个学生展现了连他们自己都没发现的很强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笔记做得条理很清晰,对自己也充满信心。一个让我很欣慰的细节是:学生甲在学习了时间表达法后不断提问,直至自己完全弄懂,然后自己给自己多加了半小时的课把笔记重新整理好才欣然离开,一个小学生可以这么自觉地学习,真是非常难得!

三、对教学方案的“发现学习论”思考

首先,正如布鲁纳所说,发现学习前需要直觉思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在刚开始还可能讲英语与汉语拼音之间发生混淆,所以在他们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在大量直觉思维的基础之上再加以逻辑的“发现学习”,否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

其次,笔者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案中最符合“发现学习”地方是这个方案具备了结构性,所以学生才能有效学习,能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让他们知道了英语不再只是背背的东西,是有规律可寻的,并能激励他们不断去追求这方面的知识:

再者,学生学会了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判断和对知识的自我追寻,这点笔者认为是学习各门学科所必须拥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宝盒”,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只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习才会有效,才可能有创造性。

四、研究不足及局限

(一)理论应用局限

就本个案研究来说,首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本身就有一些局限。遭受了多方的批评,归纳来说有以下四方面:(1)发现教学法之使用,必先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学生必先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和先备技能,否则无从主动从事发现学习。在多半缺乏知识经验的小学中低年级,很难使用此种方式教学;(2)发现教学法之下的学生,在自行探索问题答案时,往往会因遭遇疑难求助老师却又得不到要领时感到气馁。以致减低了求知的动机;(3)因团体中各个儿童智力与经验不同,率先发现原则的智优者的表现,往往对思想较为缓慢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4)采用发现教学时,一般采团体讨论方式。团体讨论时间常常被能言善道的少数学生所占据,其他儿童或因无机会发言,或因无能力发言,均无法获得学习效益,但如教师建议采轮流发言方式,又难免对不善于说话的学生构成压力。

(二)个案局限

第4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

第5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谚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82—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拟就少数民族谚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少数民族谚语的特点

谚语的内涵极其广泛,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诸多层面。它是历代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蕴含着人民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哲理,包涵着人民在生活中的智慧,体现着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具有地缘性、民族性、传承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谚语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第一,谚语深刻反映了社会下层人民的价值观念,并根据人民的需要,不断扬弃、充实和改造。相应地来说,谚语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第二,从谚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说,一些从文化上层传出的、高深雅正的语言,流入民间成为谚语,有的只改动一两个字,语言风格就大不一样,其基本意义没变,但更通俗易懂。可见,通俗的谚语也蕴含着高深的文化内容,使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

由此可见,谚语是价值观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价值观则是谚语的内核,谚语会随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地被扬弃、充实和改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进行案例教学,除了具有同其他学科案例教学相同的特点外,还有与其他学科案例教学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学科性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而其他具体学科是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反映在案例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所反映的道理、所折射的智慧具有普遍性,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所讲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等是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最一般的道理。而具体学科的案例往往是与其理论实务相对应的具体的过程案例。

2.在案例教学的宗旨和目的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青年学生掌握其最高层面的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某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体验实际的思维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达到对智慧的顿悟。而具体学科的案例教学是通过提供各种各样典型的过程案例,一方面使学生联系实际掌握所学的各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书本知识以外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3.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和具体学科的教学案例也有所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三大领域,在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历史发展中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案例,这就使得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在众多的案例中进行筛选,精选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而具体学科则是依据其教学内容在具体的领域中选择各种类型的案例,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4.在案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许多具体学科的案例教学已作为该学科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运用得非常普遍。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大多是概念、规律、范畴、论据和论述过程,因此在案例教学时,必须先将教学内容概括成若干系列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案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的分析时,穿插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来实现全部教学内容的完成。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要“抓大放小”,选择核心问题、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引入典型案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在案例教学的功能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的功能主要是阐释道理、提供知识、说明方法、体验思维。具体学科案例的功能则是提供情境、体验过程、积累经验、培养能力。

因此,案例教学以两个“实”为基础:一是“史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观点、重要论断都产生于具体实践中,案例教学要还原历史原貌,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思考;二是现实,要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案例,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是教学的中心;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创造性得以开发,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这也正是中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感受到教师知识的渊博和人格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教师的亲近感。

第6篇:论语教案范文

论文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亟需大量既熟悉经济、贸易、国际商务又能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当前“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院校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本文从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结合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实际中的运用以及未来需要完善的策略。 

一、引言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是专用英语的一个分支;它并不是一种特别语言,而只是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它是一种工作语言,一种交际能力的体现形式。”(林添湖,2004)。根据其学科性质,我院在05年起就采用了pass cambridge bec教材,这套教材以其鲜活的语料、贴近时代的商业信息和工作规范、生动活泼的任务活动、原汁原味的纯正口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渴望。经过一轮教学实践后,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模块式分割组合的再处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并在课内外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用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结合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一)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就是把任务作为教学重点,强调指引学生达到目标的方向和途径,把是否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任务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围绕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其实施模式为:先进行任务准备,由教师布置任务、启发学生、提出要求。其次是任务执行,学生运用目标进行分组活动、完成任务。最后是任务总结,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并进行评价。运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把商务工作任务所需交流的语言场景化和真实化,使学生在“用中学”,而且 “为用而学”,学生能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模拟商务环境中的工作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协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因此该教学法对语言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为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就是通过描述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来实现特定教学目的的方法。其模式为:案例准备、案例分析、案例总结和案例报告撰写。其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等。案例教学法确实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探索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向,确实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结合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由于商务英语旨在培养形式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与商务知识是并重的,因此必需借鉴其它新颖实用的教学法,并与其它教学法如交际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有机结合和利用,才能最大效益地发挥教学法的作用。我院从05年以来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和实训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已经收到实效,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英语写作能力得到很大加强。具体运用如下:

1.信息输入准备,即任务-案例实施前的准备和导入。教师依据特定教学内容确定好要解决的工作任务,并将预先编写好的设计案例的规范告之于学生,任务和案例均要突出工作任务的真实性,提供的语料要实用、鲜活、生动,易于被学生所理解和运用,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任务的输入从易到难呈阶梯状分布。

2.信息的输入和沟通交流。课前教师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搜寻课上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分类查询和收集整理,为在课上交流和完成任务做好必要准备。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示范案例,然后说明本课要完成任务的要点和意义,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任务执行的兴趣,接着教师针对性地对信息输入后学生提出的疑难之处进行释疑和启发,然后布置小组合作活动。

3.信息的处理、消化和输出。即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课堂上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一起对案例和各项工作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析、讨论、辩论、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个倾听者和帮助者,能严格把握讨论的方向。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指出本次案例分析的思路、重点,以及如何运用理论知识等。然后教师要求各组准备呈现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

4.信息的内化巩固和纠正,即任务执行和总结。教师重申任务完成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步骤。要求每组再次检查和完善任务完成情况并派一位代表上台交流讨论结果,该代表必需能熟练演讲并解释和回答其它小组成员的疑问和提问。在执行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应注重任务执行的效果并对任务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出现的不足之处给予校正。教师可以用自评、对评、教师点评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合作成果,让每组成员都有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师的最后点评是一个开放性的能留下思考和共鸣的评价,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再梳理、补充和评价。

三、今后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法应完善的策略

由于引进版教材目前还没有统一开发的电子教案和课件,也没有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再者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的互动配合能力也不平衡,使用任何教学法都可能不是尽善尽美的。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将多种教学法交叉融合相辅相成,特别要借助多媒体网络工具来提高教学效率。从我院教学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有些方面还需要不懈地努力、探索与研究,完善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案例和任务选取的切入点、层次性和可接受度,要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各项合理的活动任务和案例。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与时俱进,走在专业知识的前沿。教师应该不拘于某一教学法,而是应该将各教学法的优势互补综合利用。教师还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作风,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给学生评分时要引进激励机制,即做到 “不以试卷考试分数一概而论”,而是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探索情况、课上的交际互动情况、课后的自我拓展学习情况来综合评定。各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需要赢得更多财力上的支撑,建立网络自主商务学习的互动平台,提供学习案例和学习资源信息库。我们也希望各高校能建立统一的合作开发剑桥商务学习的交流平台,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四、结语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欣慰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探索研究的主动性得到迅速发挥,交流和合作氛围成功得显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对完成各项商务工作任务和案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商务写作能力日趋加强,商务专业知识逐渐丰富。面对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只有认真思考教学法在实践中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设计任务和案例以培养学生解决商务工作能力和拓展职业技能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 转变教学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 学案导学法

学案,即导学方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及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为学生编制的学习方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使学法指导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下面我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1 “学案导学法”的特点及作用

“学案导学法”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充足的条件,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1 可以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1.2 可以使教学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自学在前,教师讲课在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师无须在课堂上再讲述,节省了课内时间,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开发了学生潜能,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更注重“学生的学”;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2 “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1 学案设计:学案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凭借,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问题讨论、预习检测等几个方面。

2.2 学生分组: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差异等,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主持本小组的活动。

2.3 引导自学: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查字典或查阅教学参考书,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2.4 交流展示:交流展示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交流展示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3 学案的编写原则

3.1 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2 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3 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4 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4.1 转变师生观念是前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开始实施时会碰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学生不适应,很多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就是“讲”师,上课要多讲;许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预习时不得要领,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或各科作业太多,忽视了预习的作用。其次是教师不适应,教师们认为学生没有自学能力,先学后教行不通,课堂上少讲将会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落实;教师编写学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个别教师认为这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等。因此,转变师生的观念是前提。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学观,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主人”意识,知识是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获取知识。

4.2 教给学生方法是关键。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学法。比如学习词汇时,可以让学生先运用音标进行识读,注意单词音节的划分,然后再听录音进行自我正音,要反复地听音、模仿、练习,逐步培养学生按语音规则拼读单词的习惯。三是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策略,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的机会,不断总结、归纳学习中的得与失,经常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或经验。

第8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 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incipl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raining

Programs in Adult Higher Education

KONG Mei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dult Higher Education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modern er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inhigher education to follow.

Key wordseduc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professional; network education

纵观当下,社会发展稳步向前,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人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尊重和重视,社会处在一个颠覆与重构的重要转型时期。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老牌专业,经历了历代成教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专业成长一步步走向成熟,社会变革时代势必历经变革,以寻求新的生命活力。本文认为,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必需遵循成人特色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1 成人特色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都是成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特点和个性特点,研究这一培养方案必循遵循成人特色原则。成人学员突出的成人性特点是学习的主观意志明显。它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经验上。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亟需的知识乐于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和迫切需要的知识会乐意去学习,尤其是对于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即学即用,能立即解决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效性体现较快。成人学习过程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经验。成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喜欢用新的知识与旧的经验做比较,年纪越大,对新生事物、新观念的接受态度就越谨慎,所以成人学员在开启新的知识学习之际,必须倒空其脑海里固有的老化了的知识,这是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否则,成人学员知识的更新难度就会比较大。成人喜欢在做中学。有人把人的五种感官和实践(do),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大脑的六个通道,而这其中又以实践(do)和视觉最为重要。所英国有句谚语:“If I tell you , you will forget ; If I show to you ,you will remember ;If I do with you , you will sure understand。”也就是说:你听见了会忘记,你看见了就记住了,你做了就明白了。听―看―做,是思维与行动的结合。所以,在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案例、经历、游戏、录像、图片、演练等辅助学习,效果会更好。成人喜欢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成人追求一种自在状态下的学习,如果在轻松、愉悦和友爱的环境下学习,心灵的开放度更高,更易于接受,效果更好。成人的自尊心尤其需要受到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受到尊重和重视,自尊心比小孩更强,更要“面子”,在众人面前喜欢听到积极和肯定的评价。

2 时代性原则

成人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赋予成人高等教育学科以新的时代意义。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成人教育“由于受教育的主体是工农群众,故又称工农教育。业余教学时间以业余为主,故又称业余教育”。①1987年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②1997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的成人教育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担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2010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③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不断革新,使成人教育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担负的责任和社会给予的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必将开启其新的时代内涵。

互联网的普及和繁荣为研究培养方案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传统的成人教育离不开教室、班级、规定的时间等要素,教师离不开教室、黑板、粉笔,学校的必要组件是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学校教育是在有围墙高筑的校园内完成教育目标,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网络教育使传授知识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投影仪、幻灯机进入课堂,到录音机、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从影碟录像到广播电视教育,一直发展到当今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以及依靠互联网的传播,使网络成为了集数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于一体的载体,信息的储存变得简单、方便、易行、快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只限于在学校进行的”地域观念,教室已经不是授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能随处学习,随时学习,教育向着无限的空间拓展,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走向全人类。

3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现最新的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主体人格的完美发展和各种需要的合理满足。”④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更新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时间在日益缩短,一次性学校教育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科技。有关研究显示,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更为形象地说,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的陈旧率为40%,10年后达到60%,20年后达到85%;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只占一生所学知识的10%~20%,还有80%~90%的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完成和更新,鉴于此,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学科前沿信息都融入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提升主体人格的品质。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应贯穿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堂课两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教学组织者来说,需要提供的是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对于受教主体来说,他通过学习这一课程体系,加上自身的内化,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文学的学习作为主体,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由文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一种“人学”,刘熙载说“文,心学也。”“文学可以说是人生(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侧面的如法学)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观念、精神、情感与价值等)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文学对于社会人生的艺术呈现又是以人、特别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为核心的,因而文学史又常常被称为人的心灵史、灵魂史(勃兰兑斯语),这是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意义。”⑤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⑥

总之,我们在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务必遵循上述原则,认真研究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分配,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时数安排,作家作品门派的选取,授课方式的选择等等,都要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得以全方位地系统地呈现。

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审批号:湘教通【2012】401号,课题序列号99

注释

① 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32.

②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Z].1987-06-23.

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223.

第9篇:论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标教学

音标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重中之重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内容。为了小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好音标、顺利地闯过语音关,我们就必须深入分析、研究音标和音标教学。

英语音标的作用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是一样的。英语音标能够保证把每一个单词读正确,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将48个国际音标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是摆在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我认为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如何去教。下面谈谈我对小学音标的几点看法。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不同语言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小学生对汉语拼音比较熟悉,而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有许多相似之处,利用这一特点从拼音入手,进行了音标、拼音对比教学,效果较好。

一、辅音对比教学

16个辅音音标/b/、/p/、/m/、/f/、/d/、/t/、/n/、/l/、/g/、/k/、/h/、/r/、/s/、/z/、/v/、/w/,汉语拼音的形状和音标的形状基本相同,读音也很相近,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就可以学会。48个音标一下子就学会了16个,感觉较为轻松。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充满信心学好音标。音标和拼音对比教学,由他们所熟悉擅长的知识引用新知,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极度高涨。

二、大胆放手,结组探究

学生有了初步的成就感,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时,让学生结组去对比,寻找与拼音有联系的其它英语音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联系与不同,印象深刻,终生难忘。如:/ei/、/ai/、/ou/、/i:/、/u:/与拼音发音基本相似。

三、归纳小结,强调元音

围绕教学26个字母,大部分(约10余个)元音和部分(约6~7个)拼音中不同的辅音,对学生是个挑战。同时利用学过的单词归纳五个元音字母长短音的读法。应通过大量模仿发音朗读练习及通过读音规则归纳单词读音的形式来巩固。

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4.1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词。一开始,把音标词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相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即声母和韵母拼读一样,用辅音和元音拼读,如[t]-[i:][ti:],[b]-[i]-[g][big],[f]-[a:][fa:]等等。拼读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反复多拼,才能达到熟练。教学中,我尽量设计游戏,让学生高兴地练。如:拼音标找到相应图片的“找朋友”游戏,紧张而又愉快的音乐传卡片拼读游戏,“拼音标写数词”,“拼音标画简笔图”、“拼音标涂颜色”等游戏,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加上简易的绕口令和歌曲的配合,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音标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4.2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练习巩固。学习48个国际音标如同一年级小朋友学汉语拼音一样,有一个音与形的认识过程。课堂上模仿、拼读过程一长,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学中,我常用“比一比,谁的发音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的认读游戏很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出一组卡片,让学生读过后,从中任意抽掉一张,然后打乱其余几张再出现,问:“哪一张不见了?”,还有各种猜音标的游戏……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而教师又利用学生的兴趣,在玩玩赛赛中巩固了所教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五、严格要求,持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