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家庭环境特点精选(九篇)

家庭环境特点

第1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教育 互动教育 作用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的教育功能也是巨大的,其中环境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明显。

1.家庭环境教育的作用

家庭环境教育是指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成员的自我及互动的环境教育。家庭中的生育、儿童的社会化、家庭消费、家庭环境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实际上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任务寄希望于家庭来完成。家庭是社会群体的特例。家庭群体成员间的联系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家庭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1.1 良好行为模式的养成。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完全依赖父母和家庭,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并习得语言、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人格特点。不同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模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对物品的使用方式,对用电用水的态度,饮食习惯,对垃圾的处理等。儿童在道德上还没有达到自律阶段,但某些行为通过长期习得可以形成行为定势,这种定势形成之后不易改变。家庭环境教育利用这一特点使儿童从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爱护动植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废物再利用、节约资源等等。

家庭还有一个功能是成人的再社会化。成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变化,成人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家庭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承担者。过去,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不足,社会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反自然的文化,以征服自然为荣耀,其后果是资源紧缺,垃圾越来越多,物种越来越少,人类自己的生存面临危机。社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一种与自然友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准则。

1.2 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在出生时是无道德意识的,他们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人最初的活动范围是家庭,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生活行为规范是儿童的摹本。家庭在传递社会准则时,附加了家庭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受教育者以其双亲为榜样,以他们的需求、情操为认同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的体系。

家庭成员之间是互动的,以核心家庭来说子女同样可以影响家长的价值观。青少年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快。就环境问题而言,其很多理论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不同。在同样接受社会教育时,孩子的观念可能率先改变,他们往往成为家庭中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倡导者。比如,在国外很多孩子阻止自己的父母购买野生动物的皮毛,而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以拥有华贵的皮毛为荣。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交往的非正式性,利益的一致性都使家庭成员的意见更容易被采衲,成为自己的观点。

1.3 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还有扩大的趋势。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开通使一些人实现了工作家庭化。“住宅成了一个越来越自动化的多功能的机器,它集送暖、洗涤、照明、消遣、教育、交流……等职能于一身”。家庭中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促使人们更多地认识这些问题,如电器的电磁波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家庭装修带来的污染,厨房中的污染等等。

2.家庭环境教育的特点

家庭环境教育不同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它具有如下特点:

2.1 灵活性: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家庭环境教育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可以随场合不同而决定教育时机。它不受时间、地点、内容、材料的限制,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

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如:购物、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在购买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各种性能、节能性、价格、耐用性等,也会比较无氟冰箱和有氟冰箱的区别。购买日常用品时也会遇到这些选择,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污染,不可降解塑料袋带来白色污染。父母领孩子外出,在交通餐饮方面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机会。汽车消耗能源给地球带来压力,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我们能做的是多乘公共汽车。

2.2 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家庭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中讨论比较多的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事情,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家庭生活作用很大。比如:孩子在学校学习中得知厨房中的油烟对人体有害,回家与父母讨论此事,这种讨论就是家庭环境教育的过程,通过讨论也许父母改变烹调习惯,尽量减少油烟的产生,或打开窗户通风。也可能父母置之不理,教育并不一定都立刻产生效果,有时是长期的不断的积累过程,慢慢地产生效果。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可以告诉孩子节约用纸,减少浪费,也可以告诉孩子怎样减少浪费,比如:两面使用,安排好纸的使用空间,用过的废纸不要和其它垃圾放在一起,而是单独存放,废纸或许还有其它用途,或以废纸的形式出卖使其得到回收。这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环境意识,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节简的生活习惯。

2.3 参与性: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家庭环境教育不以系统地学习知识为主。而培养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实践。家庭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家庭环境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参与中提高认识。

3.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因此,家庭成员的环境素养决定着家庭环境教育的质量,而他们的环境素养除彼此之间的影响外,来自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教育没有专门的受过培训的教师,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环境教育。它的作用在于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一个互动的场所,社会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对象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家庭之中交汇扩散彼此的教育影响。如果没有前二者做为基础,家庭环境教育是无法开展的,它可能是某些个体的行为却很难扩展成一种社会现象。

4.家庭环境教育的目标

家庭环境教育的对象是家庭成员,它的非正规非系统性决定着它以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为主。它所传授的知识是零散的。家庭环境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建立新的价值观,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观和改变现行的生活方式。

第2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 家庭环境纷杂度 安全感 流动儿童

分类号 B844

1问题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在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体验到的近端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最主要的微系统,具体说来,微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具有特定的物理、社会和符号特征的面对面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Bronfenbrenner对微系统的完整描述,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社会特征(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如家庭收入、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另一类是物理性或物质性特征(phvsical characteristics),如居家设施、噪音、拥挤程度、往来人员、家庭生活的秩序性(如每天的上学、家庭作业、就寝时间)等。微观环境的物理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感知的环境特征,是亲子互动、儿童成长的特定背景。近年来,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环境的物理特征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关家庭环境纷杂度(home chaos)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家庭环境纷杂度是描述居家环境拥挤、噪音大以及家庭生活缺乏组织条理性的一个指标,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纷繁杂乱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生活在较高纷杂度家庭环境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神经质、负性情绪和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作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安全感既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体维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有关儿童安全感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近年来,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如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关注点。已开展的有关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小学及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韩继明等增加了样本类别,对城市儿童及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感的研究发现,城市儿童的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人际安全感也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但在确定控制感方面二者没有差异。另外,流动儿童的安全感除了与在城市生活时间、社会排斥感、学校归属感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亲子依恋等显著相关。虽然上述研究在考察流动儿童安全感现状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安全感的诸多社会家庭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已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状况可能对其安全感造成的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城市非流动儿童不同,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动城市的近郊区或老旧城区租房暂居,住房的“临时性”特征明显,住房质量普遍较差,如居住面积狭小拥挤、周围治安卫生状况不佳、住所内配套设施简陋等。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因此,流动儿童的起居生活也往往缺乏规律性。结合前述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当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特征,我们推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较高,而这种环境特征可能会降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

另外,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安全感的关系可能因性别而存在差异,因为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物理环境特征的敏感度或应对方式有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在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安全感关系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探讨性别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及其家庭环境纷杂度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儿童安全感的预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儿童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先根据户籍等信息筛选出流动儿童,然后对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共发放问卷398份,获得有效数据370份。被试的平均年龄及学段、性别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该量表由丛中和安莉娟编制,近年来应用较广。量表共16个项目,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各8个项目,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如“我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近关系”;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如“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采用自陈报告五点量表,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1~5分,个体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安全感越高。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测量中学生在内的正常人群的安全感。由于本研究涉及小学高年级被试,为确保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参照师保国等的做法,在正式施测之前对少数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预测验,依据反馈调整了个别项目的个别字词,以保证所有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其中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感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为0.69。

4.2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其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均呈负相关,说明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家庭环境纷杂度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表明居住场所纷繁杂乱、家庭生活缺乏秩序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儿童的安全感。住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对儿童来说,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它还是“家”的象征,是一个让个体能够获得放松和保护的地方,但当居住场所杂乱无章、亲子生活缺乏规律时,家应该具有的保护和放松功能难以实现,儿童的安全感自然不能获得良好发展。Evans等指出,作为家庭环境的一个独特方面,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环境刺激因素,这些因素会破坏生物发展所需的与外界临近环境间有序的、稳定的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对个体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无法控制的噪音会导致儿童的习得性无助。Liddell和Kruger还发现,居住空间越拥挤,儿童的合作游戏时间会越少,关于印度和泰国家庭的研究也表明,居住拥挤的家庭报告了成员间有更多的冲突。而家庭生活缺乏稳定的节律,会使家庭成员无法有效计划个人生活,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尤其降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社会线索的理解性。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环境过于纷杂对儿童心理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诸多不良影响,当一个不可预见的缺乏秩序的环境干扰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并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自我价值时,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安全感。

4.3性别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儿童性别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人际安全感的关系,高家庭环境纷杂水平对女孩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更为敏感,自身性别特点使得女孩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系大多发生在一个相对安静或秩序性更高的交往背景中,她们更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和节奏,居家环境纷繁嘈杂会降低女孩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质量,也会相应减少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体验。另外,这一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提示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可能更易受到物理环境中不良特征的影响。

第3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 初职生 家庭环境 自我意识

1.引言

Patten[1]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由于父母在儿童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父母创造的家庭环境被认为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和谐稳定的家庭,对培养儿童良好的自我意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初职校轻度智力落后学生这类被试样本的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以及前者对后者影响的研究尚未涉及。查阅文献表明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建设和心理上。国内外研究有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品行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2,3],寄宿制重点高中生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影响的研究[4];其他各类儿童的家庭环境的研究等[5―9]。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共同对人产生教育作用。由于初职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家庭教育成为特殊教育有力的干预途径,因此很有必要对初职校轻度智力落后学生这类被试样本的家庭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上海市初职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初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家庭环境与普通学生的差异,探索影响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初职校学生,为提高初职校学生的行为和社会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初职校学生的家长创建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家庭环境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进程。同时,本研究也为我国初职校学生的家庭环境、自我意识的研究积累了资料。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被试取自上海市三所初职校,参加测验的有效数据是134人,学生平均年龄为16.02岁,其中男生88人,女生46人。

2.2测量工具

选用苏林雁等(1974)修订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10]和费立鹏等(1991)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第三次修订版》[11]。

2.3研究步骤

对上海市初职校的学生、家长进行团体测验,统一指导语。回收量表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

3.1.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初职校学生与智力正常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1。由于本研究没有做智力正常学生的自我意识测验,因此在评价初职生自我意识时,查阅文献本着相匹配的原则,我参照了洪珊珊等[6]研究中的对照组的自我意识量表分,与之相比,初职生自我意识与对照组的差异如下[12]。

表1 初职校学生与智力正常学生自我意识各因素均数差异性检验(x±S)

注:*p<.05,**p<.01,***p<.001以下同。

表1的结果说明初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智力和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方面与对照组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焦虑方面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3.1.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初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性别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初职校男、女学生自我意识各因素均数差异性检验(x±S)

表2的结果说明初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

3.2初职校学生家庭环境

由于该量表目前尚没有标准的全国常模,在评价初职生家庭环境时,我参照了原作者[10]的常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初职校学生与常模的家庭环境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初职校学生与常模的家庭环境各因素均数差异性检验(x±S)

表3的结果说明初职生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组织性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道德宗教、控制性得分上与常模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

3.3家庭环境与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关系

3.3.1不同自我意识下的初职生家庭环境的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自我意识下的初职生家庭环境的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自我意识状态时对家庭环境的评价(x±S)

根据中国常模的评分标准,本文以PHSS总分低于等于第30百分位(总量表粗分小于等于51分)判断为低自我意识水平,得分高于(总量表粗分高于51分)判断为高自我意识水平,其中自我意识低的学生共57人,占42.5%。

表4的结果说明自我意识高的初职生其家庭环境中的道德宗教因子得分显著低于自我意识低的学生。

3.3.2初职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对初职生自我意识各维度得分与家庭环境得分分别进行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初职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r值,n=134)

表5的结果说明初职生自我意识总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均有显著的相关。自我意识的智力和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有显著相关。自我意识的焦虑和合群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自我意识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与道德宗教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

3.4对影响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的相关家庭环境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初职生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素分别作为因变量,而把家庭环境各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初职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表6的结果说明情感表达是影响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总分、智力与学校、焦虑、合群等自我意识水平的重要因素。另外,分别有独立性对初职校学生的智力与学校、道德宗教对初职生的幸福与满足这两个自我意识水平存在着显著影响。

4.讨论

4.1初职生的自我意识

初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智力和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方面与对照组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焦虑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研究显示,初职校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表现为不合群,性格内向孤僻,缺少人际交流。相比之下,幸福感与满足感较低,对自己的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均持消极评价。由于自我意识的缺陷,他们在校表现一般,较为孤僻,缺乏朋友,缺乏自信,将来难以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因此,对于初职校学生应该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缓解其焦虑症状,提高其自我意识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初职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没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职业对初职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因为初职生所处的家庭经济状况多处于月收入的1、2水平(即1000元以下,1000―3000元),而家长职业以服务行业、待业为多,成长的环境没有很大差异,所以分析没有显著影响。

4.2初职生的家庭环境

初职生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的差异。数据表明,初职生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水平显著低于常模的水平,而在控制性方面要显著高于常模的水平。这主要考虑到某些初职生的家长自身亦存在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问题,他们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道德意识和组织性水平也相对较低,而鉴于初职生智力、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其自控的能力较常态弱些,家长对于他们的管理和控制程度相对要高些,因此在初职生家庭环境的控制性得分方面要比常模高很多。

4.3初职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的相互关系

自我意识高的初职生其家庭环境中的道德宗教因子得分显著低于自我意识低的学生。由于初职生本身的特点,有些家庭对于孩子在伦理和价值判断要求会降低,这对于初职生来说降低的标准更容易实现,有利于初职生自我意识的提高,而有些家长可能没有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没有放松在伦理和价值上的要求,因此可能会对初职生造成压力,使其很难达到标准,不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初职生自我意识总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均有显著的相关。自我意识的智力和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有显著相关。自我意识的焦虑和合群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自我意识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与道德宗教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初职生的自我意识与其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这个因子关系更密切,进入回归方程中影响初职生自我意识的变量几乎都是情感表达,而独立性对初职生智力与学校有影响。我认为,家庭环境中情感表达和独立性对自我意识存在正相关,这表明在家庭中受到尊重和鼓励,孩子既可以独立表达情感又可以充满自尊和自信,这些都有利于初职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初职生有良好的情感表达有利于他在学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他的情绪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而家庭对独立性的重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前面分析类似,道德要求程度与自我意识中的幸福与满足因子负相关,家庭对初职生的道德要求程度越高,他们就越难达到目标,因此幸福与满足感下降。

参考文献:

[1]Patten CA,Gillin JC,Farkas AJ,et a1.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Adoles Health,1997,(4):271-278.

[2]Rey JM,Walter G,Plapp JM.et a1.Family environment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oppositional defiant and conduct disorders.Aust N Z J Psychiatry,2000,34(3):453.

[3]施意,林英明,杜亚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情况的初步研究.四川精神卫生,1998,11(4):245-247.

[4]杜亚松,童静娴,王运调等.寄宿制重点高中生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48-150.

[5]Form oso D,Gonzoles NA,Aiken LS.Family conflict and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predictive factors. AM J Community Psychol,2000,28(2):175.

[6]洪珊珊,金华,贾佳等.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自我意识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37-238.

[7]沈鉴清,吴惠娟,陈红卫.儿童攻击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44-745.

[8]王瑜,王玉玮,王贵菊等.家庭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41-444.

[9]张静,石淑华,胡美荣等.影响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20-321.

[10]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6-307.

第4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因素;现状;途径

G641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特征

家庭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物质和经济条件、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其教育理念和态度等的总和。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因素对教育对象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家庭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是指家庭的构成人员,即有姻缘、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家庭成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和接受者,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父母在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思想政治品德会产生巨大影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家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这突出强调了父母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突出作用。

(2)家长的教育理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直接组成因素。柏拉图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事物的一种选择和观点,它是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确信无疑的判断和看法,具有坚定性,而且对其它的认识和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家庭中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许多工人农民家庭、中产家庭和暴发户的家长中,文化水平比较低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看待问题缺乏全面长远的视角,常常把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通过各种渠道,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子女,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成才。

(3)家庭的经济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一般来说,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由父母自身素质、从事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三部分组成。首先,家长自身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其次,父母从事的职业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民主独立,注重培养子女的民主独立意识,而经商或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则倾向于对孩子采取“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硬式教育,缺乏沟通理解。最后,家庭经济条件对子女的文化素质、阅历及气质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子女在思想道德、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相对会比经济基础一般的家庭子女有更好的环境发展。因此,父母应尽量为子女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家庭微观环境的特点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生活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基础性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并且时刻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及长辈不仅教会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而且还会在成长过程中教会子女为人处世的方法。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会对以后子女相关方面的形成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子女在这种基础上,不断的学习,改进,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因此,家庭成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2)潜移默化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景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人生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子女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子女受父母等长辈的影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模仿、认同,进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基于这种潜移默化性,家庭子女早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紧密相联。

(3)差异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存在差异性。家庭的经济基础、家庭成员的态度,信仰以及态度等都会直接会间接地影响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具有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y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而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成员彼此之间的日常交流的方法对彼此产生影响。因此,要重视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每个家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成员进行教育,以便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

(4)发展性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会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下,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代社会倡导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那么,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内容就应该紧跟国家的路线方针号召而有所调整。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及其他长辈就应该对子女进行爱国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发展性,还体现在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教育载体等多方面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丰富完善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

(5)不可替代性

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其成员的影响具有独特性,是其它环境所不能比拟的。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家庭是其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最具有稳定性;家庭对其成员的影响也是比较全面的,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每个方面,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相应的实践,学校、社会等其它环境对个体的教育都局限于相应的范围内,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

二、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家庭微观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期望,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家长就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名次,忽视子女的道德素质教育,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方面差点都不重要,比如思想道德,人生观等方面。同时,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旦子女与自己的观点、行为要求不统一甚至是反抗时,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暴利,而不是双方平心静气的商量,这种不重视子女和尊重子女人格品质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心理等方面产生阴影,使子女的性格孤僻,心理抑郁等不健康问题出现。

现在中国社会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其子女百依百顺,几乎是有求必应,尽管子女的很多要求有时是无理的,这种父母对子女过分的宠爱,会有助于子女形成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不良道德思想,这既不利于个体自我的良好发展,也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危害。

(二)家庭成员价值观的歪曲

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家庭又是每个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所以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家长作为子女的启蒙者,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社会中父母受到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了质变,崇尚拜金主义,人性冷淡,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父母的这些变化会对子女的思想道德等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子女会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受到影响,进而形成或改变与之相似的思想,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有所体现,最后,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随之受到破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大环境也会受到打击。

(三)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轻视

谈起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首先会想到学校和社会。由于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的影响力也比较大,而家庭这一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常常被轻视。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问题频繁发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家庭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最近新闻频繁报道高三学生承受不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跳楼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内容的片面化等问题。

三、优化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一)提高父母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在每个家庭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家庭其它成员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首先,必须提高父母的素质,加大对父母科学文化,民主教育方式理念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民主的处事方式,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够与子女积极交流沟通,听取子女好的建议,对子女的教育应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而不是所谓的“棍棒”教育,重视子女的想法对家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才会和谐,成员才有可能形成全面正确的道德,才会提高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和建设。

(二)多样式、多路径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性格的工厂”,要多途径、多样式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首先,可以向学校教育学习,借鉴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其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广泛交流学习借鉴,父母从中获取经验,不断改善教育观念。最后,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三)实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者对于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教育内容方面,家庭可以借鉴学校以及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方法,不嗤晟谱陨恚学校和社会也应及时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不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全方位地对每个个体进行教育,比如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要保持一致,统一战线,使教育对象受到全面统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6;294-321

[3]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9-94.

[4]彭庆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J] 探索 2000;56-59

第5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幼儿 家庭教育 物质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02-02

1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指家庭中孩子经常接触的人、事、物等有形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环境,如家庭结构状况、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图书玩具的购置等。家庭教育精神环境是指家庭中的情感、态度、人际关系、处事方式等无形的、抽象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以及父母的文化素质等。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家庭教育精神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精神环境反作用于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影响着家庭物质环境的表现和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环境都是家庭成员主观选择和加工的结果,都赋予了精神的作用。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和家庭教育精神环境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指经过家长的设计与选择,使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社会化功能的物质环境。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具有四大功能:一是幼儿认知的信息窗;二是幼儿社会化的助推器;三是幼儿情感的催化剂;四是幼儿身体健康的训练营。因此,作为家长应善于挖掘家庭物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特指户口在县城以下的农村、父母身份均为农民或农民工、年龄在3~6岁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研究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目的在于让广大农村幼儿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提升他们创设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质量和品位。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关系到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2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优势

有人认为,在城乡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相对于城市优越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根本无任何优势可言。事实并不尽然,幼儿家庭教育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一面,其最终培养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即由于受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所限,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品德和审美教育,而是身体的成长发育和智力的开发。从这一角度来看,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恰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1 农村家庭整体生活环境真实、自然

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可以享受到都市的繁华美景,如高楼大厦、大型超市、3D影院、游乐设施、动物园、博物馆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农村幼儿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田园风光、自由惬意的生活节凑,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农村幼儿不仅能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蔬菜、粮食、鸡蛋等,还能辨别多种动物和植物,亲身体验到它们生长变化的过程,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经验;通过与植物和动物的亲密接触,农村幼儿不仅了解很多植物的特征和动物的习性,甚至学会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计数、归类和统计;幼儿游戏与玩耍的内容源于现实生产与生活的亲身体验,是对家长生产生活的模仿,农村幼儿很小就学会了“捡、拔、剥、摘、撒、掰、拧”等等手部动作,手的灵活使用非常有利于大脑的刺激与开发。良好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并非等同于高档、时尚和豪华,而应给予幼儿真实、自然、具体、直接的感官刺激和多样的信息。农村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和潜能的开发。

2.2 农村家庭居住条件开放、简朴

城市幼儿大多数居住在封闭的单元楼中,楼房内卧室、客厅、厨房、餐厅、厕所样样俱全,冬天有暖气,夏天开空调,关起门来就是一块独立的小天地,甚至住在对门都素不相识,不相往来。但是,农村带院子的平房高大宽敞、出入方便、行动自由,使农村幼儿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和空间,运动量大大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的天性和身体发育的需要;农村幼儿冬天要体验寒冷的滋味,夏天要经历酷暑的考验,这使得他们的身体更加结实,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更强;农村的邻里之间接触较多,夏天傍晚一起在门口消夏乘凉,秋天一起收割、采摘、晾晒,农村幼儿生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之中,从小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关系,感受到了热情与淳朴的民风,有利于他们良好人格的培养。

2.3 农村家庭结构状况更加紧密

城市家庭结构以幼儿和父母两代人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为主,隔辈祖父母一般独自生活,只有在孩子太小需要帮忙照看时才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与其他亲戚相距较远,交往不便,也只在年节和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相聚。但是,农村家庭结构则以幼儿、父母和隔辈老人三代人一起生活的主干家庭为主,叔叔、伯伯大都住在本村,其它亲戚相距也都不远,往来频繁,完善的家庭结构使农村幼儿很早就对家庭成员的称谓有了一定的认知,对辈分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幼儿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农村紧密的家庭关系,也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有利于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礼貌待人的良好品格。

3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弊端

与城市幼儿家庭相比,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确实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劣势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农村幼儿家庭的卫生条件较差

城市幼儿家庭一般都很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的用具要经常高温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提供适合幼儿的如厕用具并适时、适当给予训练等。而农村幼儿家庭受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居住条件的限制,不重视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基本上是粗放式的喂养,一切顺其自然;即便是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很舍得给孩子花钱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但也不特别注重讲究卫生、营养膳食、合理搭配、保持清洁干净。

3.2 农村幼儿家庭缺乏专门的活动空间

条件优越的城市幼儿家庭会为孩子准备单独的房间,房间内除了床、柜等生活用品外,还有图书、玩具等材料;一般的城市幼儿家庭也会为幼儿开辟一定的活动区,专门安置幼儿游戏和学习的材料,供幼儿游戏、玩耍;城市幼儿家庭活动空间的布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性别特点,材质、图案、颜色都精心挑选,力争对孩子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相比之下,很少有农村家庭专门为幼儿开辟活动区,供幼儿活动和放置用具,更别说精心设计和布置单独的幼儿房间了。

3.3 农村幼儿家庭图书、玩具数量少、品种单一

城市幼儿家庭的图书品种多样,从童话寓言到生活常识,从人物到动植物,从图形到文字,等等;城市幼儿家庭的玩具丰富多彩,从积木、拼图到电动遥控,从毛绒到实木到塑料到金属,从手工训练到智力开发,等等;有的甚至会花大量的金钱买来各种包装精美的幼儿读物,购置昂贵的、高档的电动玩具,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幼儿家庭接触到的幼儿读物和玩具的数量很有限,品种也很单一。

造成以上弊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幼儿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农村幼儿家长在思想上不能认识到家庭物质环境的重大意义,在行动上也就很难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4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改进措施

创设有利于农村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幼儿家长的素质。对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工作是幼教机构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实现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使农村幼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提供家庭教育的书籍、发放宣传材料、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幼儿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从而自觉、主动地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孩子生长发展规律、整洁而又充满情趣的物质环境。

其次,为农村幼儿家长提供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示范。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模型展示、现场观摩等形式提供多种类型、不同风格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设计方案,供农村家长学习和借鉴。

最后,训练和提高农村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创设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农村幼儿家长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设计竞赛活动,检验和指导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占兰.中国农村幼儿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1995(4):21-23.

[2] 李生兰.利用家庭教育环境资源促进幼儿能力发展[J].山东教育,2001(5):10-12.

第6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

【中国分类号】D431.7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种流动已成为一种潮流,其流动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根据相关法律和有关研究(佘凌,罗国芬,2003;范先佐,2005),我们定义流动儿童为6至14岁(或是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在城市,但却不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且他们的家庭环境较复杂,而家庭环境对于子女心理健康、人格和学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家庭环境是否存在差异?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在人口统计学的变量上存在哪些差异?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本地区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研究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接收流动儿童的泉州市公立小学4~6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出一个班级做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80份,但收回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4.6%。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邹定辉等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问卷调查,该问卷是“Moss等于1981年编制。

三、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各维度与中国常模之间的差异比较

通过单样本T检验考察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的差异,其结果见表3-1:

3-1 流动儿童与中国常模家庭环境各特征上的差异检验

流动儿童中国常模T检验

平均数 标准差均数+标准差 t值 sig

亲密度 5.7753 1.49397.7+1.9 -17.189.000

情感表达 4.5337 1.72765.8+1.7 -9779.000

矛盾性 3.4663 1.32832.2+1.9 12.719 .000

独立性 5.3258 1.84285.8+1.4 -3.433 .001

成功性 4.5616 2.13376.8+1.7 -13.995 .000

知识性 4.4719 1.4348 5.6+2.1 -10.490 .000

娱乐性 3.3652 1.7487 4.9+2.0 -11.710.000

道德宗教观 6.3090 1.71075.3 +1.4 7.869 .000

组织性 6.0225 2.1758 6.7+1.8 -4.155 .000

控制性 4.5506 1.6909 3.6+1.8 7.500 .000

四、讨论

(一)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的比较分析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各特征与中国常模之间均达到了极其显著差异。由于所处地位、舆论上的差别,一般家庭成员比流动家庭成员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亲密度与情感的表达,在社会中更多的表现出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

最后在得分上体现为:中国常模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娱乐性特征上的得分均高于流动儿童,在矛盾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上的得分低于流动儿童。

五、教育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对接受流动儿童的学校给予某种指导与帮助,以期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提供某种政策支持。

第二、流动家庭中,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三、学校应多开展有利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举办各种业余兴趣小组.

第四、鼓励社区人员关爱流动儿童,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并组织开展活动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群体。

参考文献

第7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 “软环境” “潜环境” “大环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认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教育引导。因此,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生活和学习环境和心理特征,我认为健康民主的家庭“软环境”、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是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学会自我调控、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

一、健康民主的家庭“软环境”是职业学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

1.努力营造健康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过程中,家庭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家庭“软环境”,主要是指温馨、健康、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和睦、开明、平等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都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教育不够、方法不当、家庭成员行为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据调查,92%的品学双差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86%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与不当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家庭影响有关。因此,对于一些贫困家庭、富裕家庭及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孩子,教师应倾注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

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虽经努力还是无法实现,对家长的负罪感会进一步导致情绪的压抑而影响学习效率。也有少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导致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低,从而影响孩子在职校阶段的潜能发展。因此,学校应开设“家长学校”,要求家长学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特点出发,对孩子进行耐心的疏导,帮助孩子学会调整情绪,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家长特别要引导孩子做到爱自己、爱他人、爱事业、爱自然,使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应“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启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孩子心悦诚服地调整情绪,改正错误。总之,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学习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家庭关系,使家庭真正成为学生心理保健的“绿色家园”。

二、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对职业学校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学校“潜环境”,一是指能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二是指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转化、发展学生的心理氛围。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环境、教育水平、校风校纪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谐鲜活的学校“潜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1.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树立信心,开发潜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体会更多的是考试的失败和挫折,行为习惯较差,纪律观念淡漠,自控能力不强,受到的是老师、家长的批评、指责。要使他们健康成长,必须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感受成功的快乐中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把握,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平时的测试应由易到难,在专业技能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比赛,奖项力求多,让学生在获奖的喜悦中再新高。

2.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学校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观念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与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不同,其教育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校园文化的熏陶给予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情景感染,健康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有利。

三、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是职业学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人们具备更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

1.以“三自”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自我教育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它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教育,是人的意识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实践内化为意识,意识指向自我,控制和调节自我,使之更正确、更积极地反映并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学校可通过德育课、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青年业余党校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学会自控,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逐步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并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完善。

(2)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它是作为主体在逐渐掌握管理条件,并把外在的管理条件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内在根据时,对自己进行的一种管理。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负责、学会创造、学会交往,综合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3)自我服务就是要求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干。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学校食堂值周劳动、家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初步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具备现代人的情绪品格。

2.在与时代合拍的开放式教育中,学生主动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校应注重与时代合拍的开放式教育,例如:可以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读书角等舆论阵地,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心理保健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以集体或个体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活动。拓展心灵的空间,在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将创业教育与实习基地、生产、经营、销售等相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尝试,感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在经受挫折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磨练创业意志,提高耐挫能力,使学生在开放式的教育中主动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点面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地展开,逐步形成以家庭疏导为基础,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龙头,各专业心理辅导站为枢纽,辐射到各班级,由班主任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工作网络。

参考文献:

[1]职教通讯.

第8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appliance of the personal 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need in private courtyard space design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When designing the private courtyard space, we should take the various needs into consideration to create an hommization and functionalized beautiful private courtyard space.

关键词: 私家庭院;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

Key words: private courtyard;environmental psychology;behavioral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59-02

0 引言

私家庭院是业主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私家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不同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私家庭院空间。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领域”。它把人的行为与其相对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在特定的环境情况下,研究人们特定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本文着重介绍私家庭院空间设计中的需要着重考虑的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1 行为心理与空间的关系

心理,是指人们心中的情理和思想感情,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包括人的情绪和感觉[1]。行为,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外在的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是心理的反应,心理支配着行为。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需求[2]。人的行为心理是各种基本需求在环境中的反映。空间,如果不与人的行为发生关系,便不具备任何的现实的意义,因为它只是一种功能的载体;人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作背景,没有一定的氛围条件也不可能产生。空间和人类行为的结合,构成了人使用的场所,以适应人类各种不同的行为需求,只有这样,空间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作为私家庭院空间,需要考虑人的关系。人在私家庭院空间中的活动表现主要有两类: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心理活动指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行为活动指人们在环境空间中的动作行为。心理与行为的互动影响人们对空间的利用,进而影响空间的价值体现[3]。

2 私家庭院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居住者的居住行为心理构成了对私家庭院空间的特殊要求。私家庭院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需求是人的各种基本需求在私家庭院空间中的反映。

关于人的需求状况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递进理论。他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将人类需求细致地划分为五种层次:生理需求(生存、健康的舒适),安全需求(保护性、私密性、恐惧等)、归属与爱的需求(爱、性、柔情、友谊和自立)、尊敬需求(名誉、威信、褒奖和成功),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如图1)。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凸现出来。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通过居住者的行为心理反映在空间中,体现居住者对空间的各种行为心理需求[3]。一个良好的私家庭院空间应该使居住者的各类需要得到满足(如图2)。

2.1 舒适性的需求 舒适性是人的心理普遍追求的目标,是人的一种基本生理需求,是由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它包括功能上的方便、生理上的和谐以及心理上的愉快和舒畅。其内容主要涉及足够的面积、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物理条件(隔声、隔热、保暖、光照和通风状况等)等客观的物质需求。这些围绕人而存在的客观环境发出信息刺激人的感官,进而引起居住者心理舒适感的变化。心理舒适感与生理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反映在心理上必然感到不舒适。然而一个满足基本生理要求的居住环境不一定是居住者感觉舒适的环境,因为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因此,舒适的居住环境应该对人的居住生理需求做出完善的回答。

2.2 安全感、私密性的需求 安全需求是人类求得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人们的安全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安全感及私密性的要求,人类最初建造住宅,除了遮风避雨,免受严寒酷暑之苦,另一目的就是抵御野兽及其他部落的侵袭,即安全的要求,可见安全感在居住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的发展,居住形式逐渐分化,与之相关的私家庭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具有保护人们安全的特性这一点却从未发生变化。

按照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人或人群希望有控制、有选择与他人或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的自由,私密性需要就是对这种控制机制和功能的需要,它是人们基本的行为心理需求之一。私密性有助于建立自我同一感。私密性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们通过私密性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接近程度,保持安全距离[4]。因此私家庭院需要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在不同的文化中,这种需要具有不同的反映方式:英裔美国人以宅前的草坪象征户外的私密性空间和群体统一性;丹麦人宅前常种有一人高的山毛榉树篱,这是与草坪和围栏类似的暗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建筑与私家庭院构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由房间围合成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私家庭院,院子的门通过过道对着厢房的山墙,无论独门小院还是深宅大院,站在门外都不可能看到私家庭院内部。

2.3 领域感的需求 明确的空间领域感是满足人们“尊重的需要”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领域”的概念来自个体生态学,意指针对其他组织成员的受保护区域。心理学及社会学家对人及动物的观察中得出人的领域性是一种本能行为,但也受文化背景的影响。领域的拥有者对领域的认同,并在某种程度上表达出来,就构成了领域感,即个人或群体控制某个场所或物体的能力与感觉。行为上则表现为人们能随自己喜好使用空间,或在实质上加以改变以反映他们的特性。具体的说,这种表达在实质私家庭院环境方面就是建立了领域标志,包括实际的和象征性的标志,如保持私家庭院环境的整洁、美化私家庭院、栅栏、围墙、以及其他领域边界。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能对他人的行为有所控制。如果居住者把私家庭院空间看成是他们拥有的领域,便会在私家庭院内部形成共同的领域感和责任感,加强对环境的监视和控制,及时发现不良事端;领域的拥有权还会增强拥有者防卫领域的决心和能力,使其可以对抗更强大的侵犯者。

2.4 归属感的需求 爱与归属的需求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偏向于精神需求。归属感是指居住者对自己的地域和人群的喜爱、关怀、依恋、认同等心理感受,如对私家庭院的位置、标志物等的积极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其它特有的感情。在社会人群构成中,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很基本的感情和需要。正如亚历山大曾说的那样:“人们需要一个可认同的特别单元以便归属之”。当人们在一个熟悉、认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轻松、愉快、自然的交往是最容易得到归属感的,从而满足“爱与归属感”这一层次的心理需求。交往是实现居住者归属感的重要条件。在明确的领域空间内,可以消除心理上的隔膜,加强归属感。对私家庭院进行明确的空间划分,有利于交往活动的发生,不同交往空间的形状、位置、尺度等因素,应充分考虑人的场所心理,营造符合人心理需求的空间环境,使人愿意驻足其间,从而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实现交往需求。满足居住者各种行为需求的多样化的活动设施,为空间场所上的人提供了交往的契机[5]。除了精神因素,物质因素对归属感的满足也极为重要。居住场所的可识别性与居民归属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居住环境中,当空间具有明确的可识别性时,居民往往会对该空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意识到自身与居住环境的一种精神心理上的相依关系,进而形成对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因此建立一个有良好归属感的私家庭院环境显得更为重要。边界要素是私家庭院空间首要围合元素,其体量、形式、轮廓、外部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直接反映私家庭院的外部空间形象,同时又与独立要素一起营造私家庭院空间的氛围,影响着居民的心理感受。不同地域的私家庭院景观之所以有着不同的造型风格,其原因错综复杂,但很重要的一点是都较好地符合了当地居民的心理认同,受到居住者极大的认同和热爱。

2.5 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表现为对环境能动性的改造和营造,这其中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改变,使庭院空间能够满足居民休闲、娱乐、交往,怡情养性的高层次需求。人都希望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自己私家庭院的环境,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在私家庭院空间的景观设计中,住户既是设计者,又是使用者,对自己的私家庭院有一定的参与性及较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需求及爱好来进行设计,同时由于使用权的独立性,还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私家庭院景观,以适应家庭人口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使自己的私家庭院在形式上是有特色和美观的,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

3 结论

环境心理学在私家庭院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只能对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与探讨。但庭院设计应当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创造出适合人使用的怡人的私家庭院设计。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赵长城,顾凡.环境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第9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家庭教育 家园共建 对策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新《纲要》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也就是加强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让幼儿在渗透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学习共同体。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幼儿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

三、家园合作共育对策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系统、连贯。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三)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

幼教专家陈鹤琴认为父母亲应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游戏的环境。游戏可以给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孩子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各种感觉能力,可以锻炼体质,学习社会风俗和习惯。二是劳动的环境。父母应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提高其独立自理的能力。三是科学的环境。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为他提供各种机会和设备,以发展其关于科学的技能和兴趣。四是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和审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