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防洪专项规划精选(九篇)

防洪专项规划

第1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小城市及县城 水利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急剧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使城市(城区)性质、规模适应 经济 发展的要求和适应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小城市及县城都在对现有城区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承担着城市防洪、供水、排水、航运、水环境等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对水利建设,特别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1当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区现状防洪标准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41座有防洪任务的设市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31座,而 目前 小城市及县城的防洪标准更低,仅为五年一遇-十年一遇,有些县城几乎不设防;同时由于城区扩张,大面积地面硬化,使得暴雨产生的径流量成倍增加,峰值更为集中,加上受外河水位顶托,使得内水排不出,外河又倒灌,而目前大部分城区几乎没有排涝设施,造成市内排水系统不畅,排涝设施不足,城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小城市、县城几乎年年受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浙江省嘉兴市一个市洪灾损失就达40亿元,除4亿元为城市中心区的损失外,其余大量损失为分布在市辖城镇,可见,小城市及县城遭受洪涝损失之大。

1.2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 工业 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1.3 城区水利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 科学 、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城市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 旅游 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水利部门只进行河道的防洪规划,城建部门负责城区的排水及用地规划,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与水利部门要求的排涝标准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涝与城区防洪治涝截然分开,难以协调。1998年,某市实施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根据内河中蓄滞洪区的面积和排涝要求确定了排涝站装机容量,并实施完成。可在工程建成后,因城区面积扩大,将该蓄滞洪区所在地划为新城区,新区建设中将蓄滞洪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造成原有排涝装机容量不足。

2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2.1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 农村 ,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 计算 ,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2.2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98-1999年,北京市对市中心区的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取得了 社会 、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1993-1997年,成都市对府南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等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赞许,荣获1997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些做法值得发展中的小城市及县城借鉴,切不可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侵占后拆迁的老路。城市建设初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起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绿依水,水依城,将城区建设成与水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环境。

2.3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 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 目前 ,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 研究 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

第2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第二条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省水利建设基金由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地(市)、县(市)水利建设基金组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应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养路费、交通重点建设费中的公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公路运输管理费、交通及公安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省级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征地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

(二)国务院确定的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南昌市、九江市以及省确定的有重要防洪任务的景德镇、鹰潭、新余、萍乡、赣州、吉安、上饶、宜春、临川等市从城区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地(市)确定的有重要防洪任务的城市从城区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0%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

(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防洪保安资金,仍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征集防洪保安资金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征集,统一纳入各级水利建设基金。

(四)来自国内外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对省内各级人民政府抗洪抢险的捐资,统一纳入各级水利建设基金。

(五)其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用于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

第五条水利建设基金实行分级征收。水利建设基金的具体收取、划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计委、省水利厅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六条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严格遵循“统一规划、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的原则,水利建设基金首先要用于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

省级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中央水利建设项目省内资金配套;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水利工程维护;其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利工程项目。

地(市)、县(市)级水利建设基金首先用于中央和省在当地安排的水利项目资金配套和城市防洪,其次主要用于本级重要水利项目。

第七条水利建设基金属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先收后支,专项列收列支。每年年初由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建设规划,商同级计划部门后(事业部分除外),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年度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资金到位情况,分期拨付。其中属于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要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水利建设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向同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水利建设基金征缴划转情况;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报表。年终,各级水利部门应按财政隶属关系编报水利建设基金财务决算报表;属于基本建设的支出,还应按规定编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3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 项目管理 河道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建设项目管理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我国水运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河道管理管理中的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实现对我国水行业利益保护的同时,做好对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和审批功罪,实现对河道管理中的高水平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道管理范围内建筑项目管理概述

所谓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改建、扩建、新建的建筑项目,具体包括河道整治、水利(水电)开发、临河的桥梁、管道、码头、穿河、跨河、渡口、道路、穿堤、缆线、排污口、取水口、相关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以及其他的公共设施。河道管理的实际范围在我国(防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有堤防的湖泊和河流两岸堤防上的滩地、沙洲、行洪区、堤防、护堤以及相关水域;而针对没有堤防的湖泊和河流而言,其管理的范围为历史最高水位或者设计水位之间的滩地、沙洲、行洪区以及相关水域。

二、我国目前在建设项目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法律规范有待加强

首先,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审批行为而言,属于行政行为,应该属于《行政许可法》的管理范畴,因此在审批审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来予以规范,但是由于(行政许可法)所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同时也不是针对河道管理行为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因此在具体的审判审查过程中很难实现条文和现实的一一对应。针对这一问题,虽然同时还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其具体操作的规定依旧不十分明确,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上的法律规范还有待加强。

(二)洪水影响评价行为的不规范性

1 需要进行洪水影响评价项目的范围不明确

根据我国(防洪法)上的相关规定,在蓄滞洪区和洪泛区所建设出来了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必须要就建设项目对防洪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洪水对建设项目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关评价,在对洪水影响评价报告进行编制的同时,提出相关的防御措施,这里针对蓄滞洪区的概念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应该如何定义“洪泛区”呢,如果单纯的依照字面的意思解释成为洪水泛滥的地区,那么河道以及河滩都会被定义为泛洪区。

2 需要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项目上的界定

由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种类较多,按照其规模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工程;而依照过程项目对防洪工作的影响方面可以分为较小影响、较大影响以及重大影响的工程。因此在具体的相关管理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对其项目的规模大小以及对洪水的影响程度予以充分的考虑,对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项目进行界定。

三、针对项目管理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立法界定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和内容

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建设前,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可分为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五个阶段。为利于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建议其管理程序应与基本建设程序对应并同步。但从高效、便民服务、手续简化而又利于行业管理的角度。审查审批程序可分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审查的内容分别对应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门专家评审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大中型重点工程项目还应附有流域机构审查同意的流域综合规划部门的意见;涉及排污口的项目应附有环保部门审查同意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初步设计申请,初步设计文件(包括防洪影响处理工程设计);3。开工申请,施工图(包括防洪影响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防洪影响处理工程质量监督协议。跨汛期破堤施工的项目还应有防汛指挥机构审查同意的应急度汛方案。在堤防上修建工程的项目,其相关堤段的维护、管理、防汛责任应由建设单位(或业主)承担,并签订协议。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为使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在进行项目行政许可或行政审查审批时,进一步规范其行政行为,行政行为规范化应包括:申报程序化,要求标准化。文本格式化,个项纲要化,信息公开化。所谓“个项纲要化”,是指对于各个不同的申报项目,应就《行政许可法》有关条款、行政许可公开范围、行政许可有效期限、需要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范围和条件以及报告编制单位的资质等内容,以指导纲要的形式逐一细化和明确。特别要明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应具有相应的工程设计范围和相应防洪工程等级的设计资质。

第4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当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引言

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历来是我国防洪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工作,有必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城市防洪工作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城市防洪工作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并根据新时期城市发展蓝图提出城市防洪减灾对策。随着我国小城市及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小城市及县城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存在的水利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探讨小城市及县城城区水利建设的要求和方法。

当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区现状防洪标准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41座有防洪任务的设市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31座,而目前小城市及县城的防洪标准更低,仅为五年一遇或十年一遇,有些县城几乎不设防;同时由于城区扩张,大面积地面硬化,使得暴雨产生的径流量成倍增加,峰值更为集中,加上受外河水位顶托,使得内水排不出,外河又倒灌,而目前大部分城区几乎没有排涝设施,造成市内排水系统不畅,排涝设施不足,城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小城市、县城几乎年年受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浙江省嘉兴市一个市洪灾损失就达40亿元,除4亿元为城市中心区的损失外,其余大量损失为分布在市辖城镇,可见,小城市及县城遭受洪涝损失之大。1998年,湖北来凤县遭遇了近50年一遇大洪水,城郊龙洞河水库河堤防洪标准过低而溃堤,洪水淹没了近大半个城区,给该县受灾居民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堤防问题、分洪区未准备好、围湖垦地,洲滩民垸、干支流上游生态环境破坏、干支流防洪水库不够,下游河湖局部淤积、山区河道和泥石流治理重视不够等因素。可见,小城市、小县城的生态系统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城市防洪。

三、城区水利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城市

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水利部门只进行河道的防洪规划,城建部门负责城区的排水及用地规划,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与水利部门要求的排涝标准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涝与城区防洪治涝截然分开,难以协调。1998年,某市实施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根据内河中蓄滞洪区的面积和排涝要求确定了排涝站装机容量,并实施完成。可在工程建成后,因城区面积扩大,将该蓄滞洪区所在地划为新城区,新区建设中将蓄滞洪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造成原有排涝装机容量不足。

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一、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98—1999年,北京市对该市中心区的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1993—1997年,成都市对府南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等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赞许,荣获1997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些做法值得发展中的小城市及县城借鉴,切不可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侵占后拆迁的老路。城市建设初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起良好

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绿依水,水依城,将城区建设成与水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环境。

三、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5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区现状防洪标准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41座有防洪任务的设市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31座,而目前小城市及县城的防洪标准更低,仅为五年一遇或十年一遇,有些县城几乎不设防;同时由于城区扩张,大面积地面硬化,使得暴雨产生的径流量成倍增加,峰值更为集中,加上受外河水位顶托,使得内水排不出,外河又倒灌,而目前大部分城区几乎没有排涝设施,造成市内排水系统不畅,排涝设施不足,城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小城市、县城几乎年年受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浙江省嘉兴市一个市洪灾损失就达40亿元,除4亿元为城市中心区的损失外,其余大量损失为分布在市辖城镇,可见,小城市及县城遭受洪涝损失之大。1998年,湖北来凤县遭遇了近50年一遇大洪水,城郊龙洞河水库河堤防洪标准过低而溃堤,洪水淹没了近大半个城区,给该县受灾居民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堤防问题、分洪区未准备好、围湖垦地,洲滩民垸、干支流上游生态环境破坏、干支流防洪水库不够,下游河湖局部淤积、山区河道和泥石流治理重视不够等因素。可见,小城市、小县城的生态系统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城市防洪。

三、城区水利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城市

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水利部门只进行河道的防洪规划,城建部门负责城区的排水及用地规划,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与水利部门要求的排涝标准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涝与城区防洪治涝截然分开,难以协调。1998年,某市实施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根据内河中蓄滞洪区的面积和排涝要求确定了排涝站装机容量,并实施完成。可在工程建成后,因城区面积扩大,将该蓄滞洪区所在地划为新城区,新区建设中将蓄滞洪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造成原有排涝装机容量不足。

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一、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98—1999年,北京市对该市中心区的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1993—1997年,成都市对府南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等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赞许,荣获1997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些做法值得发展中的小城市及县城借鉴,切不可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侵占后拆迁的老路。城市建设初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起良好

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绿依水,水依城,将城区建设成与水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环境。

三、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加大对城市水利的投资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城市(城区)的供水质量、生态环境的协调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水利建设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所需资金较大。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办水利的办法筹集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向受益企、事业单位集资来支持城市水利建设。通过向银行等机构贷款方法来筹集资金。江西省上饶、景德镇等六个设区市以财政担保形式,通过低息日元贷款,筹集到了城市防洪治理所需的资金,目前该工程已进入了招标投标阶段。运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对城区河道水系进行综合治理来增加土地,并使土地升值,通过依法转让等方法筹资,以地养水。

第6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一)以重点项目为基础,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将达到9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度计划80亿元目标。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推进总体顺利。一是__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__防洪工程“十二五”规划内的130公里堤防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00公里已基本建成,30公里在建。二是__流域治理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__流域防洪排涝专题会议后,__市政府成立了__、__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三个项目建设推进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__城区堤防工程进展顺利。__江二期等北排项目正在攻克政策处理难关。__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初设的招投标工作,年底有望开工。__水库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年内将完成项目建议书。“西排”、“西分”工程方案及引曹南线的工程布置与规模已确定。__二通道(__)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即将于近期启动实施。三是骨干排涝河道加快建成并发挥效益。__南沿山干河主河道已全线贯通;__东排除铁路桥等局部节点,河道主体工程已全线完成。这些新建成的跨区域性排涝河道在防御台风暴雨中发挥了重要的效益。__东排南线、__食禄桥江等项目积极推进,均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四是沿江重要闸泵完成节点目标。五大应急泵站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在汛期发挥了重大排涝效益,中心城区的甬新、保丰等泵站经过提升已经成为沿江的风景线。__矸泵站、__矸泵站、__闸站全部开工;__闸泵、__闸泵、__泵工程正在抓紧前期工作;____闸扩建工程、____大闸外移工程建设推进顺利。五是水库山塘小流域治理工程成果显著。列入市治水强基和民生实事工程的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和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水资源调蓄工程取得重大进展。__县__河干流调蓄池工程主体完成。钦寸水库大坝坝体已填筑至目标高程102米,与__水库相连的输水隧洞已全线贯通,库区移民绝大部分已完成搬迁。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全面开工。__西林水库扩容工程导流洞和上坝道路施工基本完成。慈西水库工程与建塘江水闸外移工程正同步抓紧实施。辽车(清溪)水库工程、__至____区引水工程已完成项建书编制。

(二)以“不死人、少伤人”和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为目标,取得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全面胜利。今年我市汛情旱情复杂多变,上半年发生冬春连旱,汛期相继受到4个台风影响。面对旱情和台风影响频繁、超警戒江河湖库数量多等重大汛情,全市共转移、解救危险区域人员超过3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死亡”;水利工程发挥防洪骨干作用,全市水库、河网预泄预排5.3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拦洪6.39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下游防洪排涝压力,实现无水库垮坝失事、无标准海塘和重要堤防决口,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一是有效控制了流域性洪水风险。超强台风“灿鸿”为建国以来7月份登陆我省最强台风,且在我市梅雨洪涝期间袭击,台风过程面雨量达213毫米,导致__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梅雨洪涝与台风暴雨的叠加,引发较大流域性洪水。期间,__干流出现历史第二高水位,超20年一遇。在防御“灿鸿”过程中,__、__、__、__、__湖等大中型水库提前预泄腾出库容2亿立方米,__流域河网预排1.9亿立方米,32座大中型水库共拦洪3.6亿立方米。在台风灾害过程中,__、__水库做到了入库洪水全部拦蓄,__湖、__、__水库均创拦洪历史最高蓄水位。特别是在__水位持续上涨,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力以赴确保__城区防洪安全”的关健时刻,市防指果断采取__流域洪水统一调度应急措施,全程开启__东排排水通道,适时停止和有序调度“两江”流域水库泄洪和沿江泵站排水,最大程度为缓解__干流特别是__水位上涨让出泄洪通道,市防指还紧急请求省防指协调上虞减少其境内通明闸下泄流量,缓解了__城区防洪压力,有效控制了__流域性洪水风险,这是继“菲特”抗灾之后,我市上下众志成诚、合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的又一次彰显。

二是“三预”能力取得新突破。研究并完成了__流域动态洪水风险分析系统,突破了我市江河洪水预报这一“瓶颈”。在抗御“灿鸿”、“杜鹃”台风过程中通过开展测报,其洪水、退水预报成果较为准确,得到了国家防办、省防指及专家的充分好评。同时,加强对雨情、水情的信息和重大汛情的预警服务,建立和完善汛情预警相关制度、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升预报预警精度,通过公共媒体、防汛网络平台及pda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公众。

三是防汛抗旱基础不断夯实。开展了雨水情测报超短波二套遥测备份系统、山洪灾害防治提升工程等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今年防汛防台中,全市753个遥测站点运行完好率达95%以上。市水文站在汛期共__口潮位预报355次,许可误差以内的预报合格率达到92.5%,属甲等水准。全市各地防汛防台基层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列入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6个试点县(市、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__流域洪水调度方案”专题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将在2016年汛前完成方案编制。

(三)以水清流畅为目标,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一年来,坚持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长效管理为目标,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建设美丽__夯实基础。

积极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十大试点示范项目”总体进展顺利,__南沿山干河东钱湖段一期景观提升工程、__古林西洋港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等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__区芦江原生态保护等试点示范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基本完成《__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4~2020)》编制。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水环境建设。今年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顺利。第三批7个镇乡水环境项目三年建设规划已批复,6个乡镇已开工建设,1个乡镇进入招标阶段;前两批12个试点乡镇已基本完成规划三年建设任务,部分乡镇已具备整体验收条件;今年安排的41个市级村庄水环境项目,35个已建成。

建立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以物业化保洁、专业队伍保洁、镇村联动保洁等为主体的河道保洁模式,初步实现平原河道保洁全覆盖。起草完成《__市河道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__市河道维修养护技术标准(试行)》、《__市河道维修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为下阶段全面开展河道长效管理奠定基础。

引曹北线实现常态化引水。全年入境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水体自净能力与水生态修复能力逐步提高,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__常态清淤工程扎实推进。于4月21日正式开工,共出船67

0余艘次,已按计划完成清淤量40万方和第三方验收测量、质量评定及2015年主汛期前阶段验收工作,完成投资3000万元。下半年清淤于11月份启动,12月份完成。(四)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稳步提升农田水利效益。坚持把民生水利建设放到水利发展的优先领域,努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探索智能化规模化喷微灌技术。并积极推进__市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__和__第六批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__、__、__、____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增量资金项目建设。全年节水灌溉面积完成年度目标。

农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市政府提出的2年内解决农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编制完成了《__市2015-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将全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安全覆盖率由94%提高到99%以上,已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五)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水利管理发展步伐。一年来,以改革为动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水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的“1+x”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构建。其中的“1”是市政府今年印发的《__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全国首创的针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同时,“x”是已起草细化配套的__市《标准海塘及大中型水闸维修养护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准入条件认定办法(试行)》、《大中型水闸考核和标准化创建验收办法(试行)》等维修养护规定。今年,__水库和__水库成功通过部级水利管理单位创建考核验收,标志着我市六座大型水库(__、__、__湖、__、__、__)已全部成功创建部级水利管理单位,占全省部级水利管理单位总数10个的60%。

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制定印发了《__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的评价管理办法》、《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水利施工企业信用动态评价标准》、《不良行为等级认定标准》等信用评价制度文件。完成了__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二期评价系统并投入运行,启动了在建项目市场主体动态信用评价工作。创新建管模式,积极探索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印发《__市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

水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顺利通过省政府2014年度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编制完成《__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建成12个地下水监测站,基本形成全市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__市和象山县已经具备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验收条件。会同市环保部门完成了全市水功能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修编工作。贯彻落实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__省水土保持条例》,重点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监督管理,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水政执法和河道管理力度继续加大。扎实推进各类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积极开展三改一拆、涉水拆违等专项行动,全市河道已基本实现河砂禁采。__河道管理成效显著,出台了《__河道堤防管理和河道保洁考核办法》;编制完善了《__河道水域保洁方案》,有序推进__水域全线保洁工作。

“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市本级确定了“1+7”的水利发展规划体系,即一个总体规划和生态小流域治理、山塘、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水文事业发展及监测、预报和预警体系建设、水资源供需和保护、河道水环境整治、农村水利建设、智慧水利建设等7个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一批“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新一轮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全面排查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资金安排、工程招投标、设计变更、质量监督,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岗位(环节)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组织开展了__堤防、沿山干河等9个有中央资金的重大水利项目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加强对重大财务支出事项的事前审批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审计监督工作。

2016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江同治、上下游齐治”的思路,创新破难,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确定2016年全市水利计划投资目标为:“确保完成90亿元,力争完成100亿元”,其中水利重点工程完成75亿元。“治水强基”项目争取完成投资55亿元。2016年重点抓好以下五大方面:

(一)围绕“治水强基”目标,全力确保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完成。1.要保目标明任务。2016年主要任务是把握好“__”干流堤防全线封闭、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涝体系初步形成两大工作目标。2.要抓重点攻难点。在__防洪工程的建设方面,__江北慈城段、__江__新城区段、东江剡江__西坞段等项目的几个重要节点突破存在困难;江北的洪塘段、__的__高桥段、剡江段、__江农村段以及__的城区堤防等进度已有所滞后,可能影响明年主汛期前防洪封闭。在平原排涝河道建设方面,__东排江北段铁路桥、小浃江四期油管等工程节点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突破;____江二期、__新城河一期、建塘江闸外移等进度滞后。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的,如__北排河道、____江治理、__的__河、__的__矸河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全市上下要坚持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不动摇,确保2016年主汛期前完成,确有个别节点困难的也要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确保整体效益发挥。3.要抓考核明责任。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逐一针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和节点综合施策,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创

新政策处理办法、立功竞赛、奖励问责结合、强化资金土地要素保障等方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二)突出__流域治理,全面提升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1.高度重视__流域治理“6+1”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方案研究和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启动。__城区包围方案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2017年汛前完成。西分工程、北排三通道明年要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力争2017年开工建设。__江二期工程2016年必须全线实现开工,到年底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完成河道80%以上的工程量;__江三期2016年主汛前开工建设,到年底水下部分基本完成。西排工程2016年年内完成项建书和可研的报批工作,确保2017年开工。__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要力争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2016年主汛期主体基本完成。__二通道(__)工程要加快可研报告编制的招标工作,确保2016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启动建设。加快__水库工程前期工作,201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批和临建工程启动建设。加快既有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__城区堤防一期工程到2016年主汛前要达到防洪要求,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二期工程2016年3月开工,主汛前达到堤防封闭要求,年底加固加高部分主体基本完工;三期工程2016年5月开工建设;__城北圩区排涝工程,2016年1月开工建设候青江闸泵工程,主汛前闸泵水下部分完成,具备挡水条件,年底泵站可以投入使用。

2.切实加强小流域治理、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110公里的小流域治理任务。象山县溪口水库(中型水库)维修加固工程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__胡陈港等中型水闸维修加固工程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完成1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08座山塘分类治理工程建设任务。象山县下沈标准海塘等维修加固工程力争2016年年底开工建设。

3.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基础性工作。启动《__流域防洪排涝规划》修编基础工作,开展__中心城区内涝防治、__流域超标准洪水应对等专题研究。完成__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和__防御洪水方案专题研究,确保2016年汛期投入应用。全面完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市级管理系统建设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任务。编制完成《__市防汛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修订《__市防台风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在主汛期前完成水毁工程修复。

(三)坚持绿色、协调、共享发展,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和农田水利建设。

1.加强水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工作。继续推进钦寸水库工程建设,2016年具备蓄水条件;推进__市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工程、横溪水库联通工程和__湾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并同钦寸水库同步建成、运行。续建慈西水库和西林水库扩容工程;推进清溪水库前期工作。做好各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监督管理和验收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减少水土流失。

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水管理、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五大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高效节水灌溉、原生态河道生态保护、平原河道生态提升等十大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试点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3.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继续做好省对__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开展__市对9个县(市、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工作。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开展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等建设。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实施集中和重点区域治理,推进示范型项目建设。

4.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保障工作。做好蓄水保水和水源调度工作,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等“三生”用水,对各类水源实行动态调度和均衡供水,挖掘个别水资源富余水库向平原河网提供环境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5.开展“水美亲民”的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推进第三批镇乡水环境整治项目。开工建设村庄水环境整治项目40个,实施完成生态河道综合整治100公里,实施河道清淤300公里。

6.推进农业“两区”水利设施配套。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继续推进__、__两个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积极争取2016年度中央财政补助小农水项目。

7.全面解决剩余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市计划解决剩余近10万人饮水不完全问题。同时,积极研究并落实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为农民饮用水全面转入管理阶段奠定基础。

(四)坚持创新、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1.全面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1+x”制度体系为蓝本,逐步形成规划管理、工程管理、调度管理、技术管理、行政执法等水利管理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项目代建制、总承包等建管模式。2016年三个试点县(市、区)抓紧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余县(市、区)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推进小型水库、小型水闸、海塘、山塘等工程管养分离,实现维修养护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管理考核等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水利管理服务。

2.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继续完善水雨情监测预警设施,加强水库(重要山塘)、重要闸门(泵站)、重要堤防(海塘)等水利工程的工情监控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新建、改建、扩建水利工程信息化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强化信息安全和数据共享,对水利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智慧防汛等重要业务系统逐步实现“云化”服务,加强资金保障,研究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配套资金保障管理办法。重点完善防汛信息系统,加强动态洪水风险图、公众预警平台的开发运用,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主要水利业务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在线管理。

3.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与水政执法。以在建水利工程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质量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努力构建质量全过程管控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和海塘闸泵工程管理,探索山塘治理后的管护机制试点。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以我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为契机,努力实现全市水政监察工作职能调整和工作重心转移。进一步加强水政监察中队、水政协管员(巡查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推进涉水拆违、河道清障和山区河溪道清障拆违三个专项行动,加大典型案件、重要案件的查处力度。着力加强水行政审批许可后的监督检查,确保涉河建设、水土保持以及取水等开发建设活动满足水利规范要求和审批规定。

(五)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

1.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把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期中央治水方针作为水利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把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

第7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城市水利是水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为加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城市水利工作是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年的43%。城市取水与排污相对集中,对防洪安全、供水保证率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高,缺水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需要根据城市水问题的特点,结合具体城市的实际,切实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城市水利问题。

(二)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显现的各种城市水利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城市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达717亿吨,其中2/3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90%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在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还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水问题认识滞后和重视不够,涉水规划与水利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综合功能提升滞后于规模发展,环境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出现了很多城市水利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水利工作。

(三)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是健全和完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完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建设各种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城市水问题,更好地发挥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带动效应。

(四)流域与区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水利工作实践为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以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的流域与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防洪保安和水源供给条件。近年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在城市水利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为城市水利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水利工作

(一)城市水利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和城乡统筹的理念,坚持防治水污染与防治洪涝灾害并重,水资源开源与节流并重,水系整治与水生态系统保护并重,水环境改善与水文化水景观建设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统筹城乡、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城市水利管理体系与城市水利服务体系,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二)城市水利工作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在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要使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与防洪保安、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在城市规划与新城区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城市河道控制线和地面标高控制线,防止侵占水域、破坏水系,防止以牺牲水环境和水面积为代价换取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

(三)城市水利工作要坚持统筹协调。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城市防洪、城市供水、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建设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城市涉水专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与水功能区管理相协调;城市水利管理要与市政管理相协调;城市水文化要与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相协调;城市水利设施要与流域和区域水利设施有机结合;城市水利工程要与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

(四)城市水利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城市水利在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等多种功能的建设,把确保城市水面积率、湿地面积率、透水面积率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控制指标,主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建设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的需要。

(五)城市水利工作要坚持创新。通过体制创新,逐步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通过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城市水利投融资体系,建立城市水利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良性运行模式;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城市水利的科技水平,实现城市水利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六)城市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到2010年,城市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在流域和区域的统一配置和调度前提下,通过供水工程建设与节水措施,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使城市水体质量明显好转,通过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环境得以改善。到2020年,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水生态状况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

三、编制城市涉水专业规划

(一)城市涉水专业规划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城市水系整治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水景观规划、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等。

(二)城市涉水专业规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的要求,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要统筹安排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控制和节约保护,整治和建设城市水系;科学确定城市水利工程布局及规模;划定水功能区、水利工程规划保留区;提出各类水利工程设计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要充分利用流域、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提高城市水利的保障能力,使城市水利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

(三)城市防洪规划要按照《防洪法》的要求,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流域防洪规划、上一级人民政府区域防洪规划编制,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四)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以及防洪要求相适应。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五)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相关专业规划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城市涉水专业规划是城市涉水工程建设的依据。城市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河道、湖泊的规划控制治导线,符合防洪规划确定的地面控制高程,不得随意侵占水域、阻断水系。城市新建小区防洪除涝标准应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四、加快城市水利工程建设

(一)城市水利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适度超前建设。当前,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城市水利建设步伐,以城市水利的率先发展更好地支撑和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时,优先考虑和安排城市生活用水,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城市供水要协调用水需求,适度超前建设,实现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先满足城镇饮用水源地的取水。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水量、水质监测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分质供水,建设战略储备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鼓励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切实保障居民生活饮水安全。

(三)加快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在继续实施既定流域、区域性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国家制定的城市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规划,加快建设城市防洪除涝工程。

(四)整治和完善城市水系。要把城市水系纳入流域、区域水系中统筹规划,在保证河道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城市河湖与流域、区域河湖沟通,增强引排能力,建成"挡得住、排得出、引得进、调得活"的城市水系网络。城区河道要体现城市特点、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强化河湖岸线和堤防(包括海堤)的综合治理,推广堤路结合,堤林结合以及生态型自然护坡和工程性护坡相结合。

(五)加强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要结合城市水系整治,实施雨污分流,清淤保洁,岸线整治,景观营造,环境美化,真正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逐步建立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

五、加强城市水利管理

(一)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好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城市规划区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城市,严禁新建任何取用地下水的供水设施。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自备水源。严格执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突出饮用水源地和重要引水调水河道的保护。以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服务业、节水型社区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的城市,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并限制新建供水工程项目。深化水价改革,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城市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要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方案执行。公益性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经营性水利工程按市场机制运行,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准公益性工程,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类城市水利设施都要落实管理人员、职责、目标和经费。工程维修养护要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养护。

(三)建设城市水利预警与应急机制。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增强应对城市水旱灾害、水体污染等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能力,要分别针对江河洪水、山地洪水、台风暴雨、风暴海啸、泥石流、干旱缺水、突发性水污染等灾害,建立预警预报与报告、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形成完整的应急机制,保障城市安全。

六、建立和完善城市水利保障机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城市水利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研究解决城市水规划、实施方案、资金筹措、价格政策等重大问题。要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制度协调、规划协调和政策协调,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城市水利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城市水利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促进城市水利健康发展。

(二)拓宽城市水利投入渠道。城市水利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维护费、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资金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城市水利建设。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宽城市水利投资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城市水利运行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在统一规划下,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投资进入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促进城市水利建设。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城市水利投入。对城市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应根据资金来源、项目的性质和调控的需要,分别采用直接投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不同形式。

(四)建立城市水利的扶持激励机制。各地要加大对城市水利扶持力度,调动加快城市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支持与城市水利关系密切的区域水利治理项目及大中城市的重点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整治骨干工程。各地要对城市水利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通过奖励性补助或其他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水利工作的开展。

第8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贵州水利规划走过了7o多年的 历史 ,至今已完成大量规划成果,为贵州水利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贵州水利规划所处层次低,规划经费普遍不足,规划欠账多,综合性规划少,很多规划属于被动规划,规划跟不上 经济 社会 发展 要求。本文提出了当前水利规划的工作目标,并给出了合理掌握规划深度,加强规划队伍建设,规划新技术应用,注重 科学 规划与决策等建议。 

贵州水利规划发展简况及主要成就贵州的水利规划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走过75年的历史。最初的水利规划,是由贵州省建设厅主持对省内54处可能站点进行查勘选点,编制了《贵州全省水利计划》。之后珠江水利局等单位对红水河、南盘江、北盘江等进行了查勘。1944年贵州省开展惠水涟江灌区规划及贵阳、安龙、贵定等地的水利工程规划。早期水利规划特点:1949年以前的水利规划,根据当时需要,开展局部性、小规模的规划。20世纪40年代,规划了贵州第一座水电站桐梓天门河水电站及修文河口水电站。

20世纪50年代,水利规划受社会需求和经济条件限制,主要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和小水电工程的选点查勘,完成的成果相对较少。1958年贵州省水利设计院成立规划科,开展了猫跳河、舞阳河、锦江、北盘江等河流的规划工作。部分省外勘测设计单位如北京院、长沙院、成都院、长江上游局、珠江水利局等也对贵州一些大中河流进行了查勘和规划。完成了北盘江、蒙江、都柳江、舞阳河、锦江、三岔河、六冲河、清水江、猫跳河、马别河、黄泥河等河流的查勘或规划要点报告。60年代开始开展区域性和省级专项规划,主要完成贵州省20个县水利普查成果、53个县 农村 电气化规划及猫跳河、打邦河流域规划报告。1966年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开展的规划较少。

1973年,贵州省水利设计院提出了黔中调水规划。1979年贵州省水利设计院和水电九局设计院完成贵州省水力资源普查报告。

1980年后,规划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均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成果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不少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主要完成贵州省水利化简明区划、贵州省中小河流规划、贵州省国土资源水资源部分、北盘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贵州省人畜饮水规划、贵州省2000年水利地电发展规划、贵州省中小水电发展规划、贵州省中型水电资源发展规划、清水江流域规划报告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轨道,改革开放取得了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应此需求开展了舞阳河、蒙江等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城市建设,特别是在城市防洪方面的能力很弱,以致许多城市(镇)遭受了严重的洪灾损失。开展城市(镇)防洪规划成了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此间完成了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赤水市、都匀市、铜仁市及镇远、施秉、榕江、思南、沿河、湄潭等一批重要防洪城市及城镇的防洪规划工作,拉开了城市(镇)防洪工作的大幕。

2

000年以后,电力需求进一步加剧,因此对方村河、野纪河、洪渡河、桐梓河、习水河、芙蓉江、大田河、麻沙河、打狗河、曹渡河、六洞河、都柳江、坝王河、瓮安河、红辣河、洛泽河、清水江、三岔河等河流进行了河流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对水的需求日益突出,水污染也随之加剧。解决城市及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了供水规划、水库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并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布置开展大型灌区规划、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全省水力资源复查、全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以及流域规划修编工作。水利规划进人了高峰期。完成了贵阳市城市防洪、供水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规划,贵州省水功能区划,贵州省长江、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贵州省水库建设规划,贵州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贵州省山洪灾防治规划,贵州省烟水配套工程规划,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水利规划完成了大量规划成果,为贵州水利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2目前贵州水利规划存在的不足

水利规划大致分为3个层次:水利 现代 化规划、水资源规划和水利规划。水利现代化规划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水利设施较为齐全,开始追求水利现代化的省区开展,重点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水、防污、环境保护等方面做文章。水资源规划,主要是侧重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利规划内容较多地集中在保障防洪安全、保障农业供水等方面开展规划。目前贵州省尚有约1000万人口饮水安全未能解决,1200万t的粮食安全也尚未保证。贵州水利规划目前大致处于第一至第二层次之间,所处层次低,还需要补做大量第一、第二层次的课,要达到第三层次,尚有很大差距。

规划工作是重要的超前期基础工作,缺乏规划支撑,项目就没有依据可言,项目在布局的 科学 性、区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上就可能不能满足全局性的要求。规划是政府行为,要注意规划的主动性和适度超前性,应站在未来 发展 需要的高度提前开展规划。而我们很多规划属于被动规划,反映在两方面:①国家需要开展某项规划,由于没有做过,没有积累,时间不够,调查研究不充分,仓促规划,最后导致规划难以反映客观发展需要;②规划项目储备不足,新建某个基地或某项目建设,需编制应急规划,可能带来整体区域水资源利用偏离主要矛盾解决的方向,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

我们目前在规划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规划目标单一,综合性规划少。大多数规划成果为水电开发规划。虽然在考虑水电开发目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兼顾供水、灌溉等目标,但考虑的全面性有所不足。规划要围绕解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 经济 合理 用水和生态用水这5个层次,结合区域主要矛盾确定规划目标。

(2)规划经费普遍不足。由于经费缺乏,许多该做的规划没法做,大多数河流没有开展综合性规划。在业主需要开发,特别是水能开发时,只能由业主出经费开展局部性的专业规划,这也使得河流的综合开发功能考虑不足。水利规划涉及面宽,技术和经验性工作的要求高。要搞好规划工作,必须加强规划队伍建设。此外,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没有规划,就谈不上项目建设,特别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水利规划和重点工程规划以及发展战略研究等,都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出台多渠道筹措规划工作专项资金的办法,建立稳定的规划工作经费渠道。

(3)规划的时效性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布局调整变化,水利规划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修编。因此,需要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国外一般5年左右就需对规划进行修编。而贵州省大多数河流至今只作过专业规划甚至未作过规划,水利规划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4)政策性应急性规划难以满足深度和质量要求。由于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编制应急性规划。这类规划往往由于工作时间很紧,质量得不到保证。规划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3对水利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

(1)树立规划工作的大目标。水利发展的目标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以解决工程型缺水问题为主线,加大水源工程,特别是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力度,提高径流调节能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事关民生的 农村 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水利问题。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重点流域生态治理,加大城乡水环境整治,维护河流健康,加强中小河流、中小城镇的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大中城市的防洪体系建设,推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布局水利工程时,要注意尽量在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和谐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是现阶段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水利规划应围绕上述目标开展工作。

(2)合理掌握规划深度。规划的类别可分为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题规划。着力做好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注意专业规划与综合规划的差别。综合规划解决区域主体布局问题,关键在突出重点,抓住区域水资源的主要矛盾,重点提出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而专业规划要解决专业更深的布置问题,对规划目标提出各种可能的比较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等综合分析,推荐出规划方案。不能把综合规划想象成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综合规划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专业规划来解决。在确定涉及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规划目标时,要掌握局部服从整体、支流服从干流、注意对民生的社会影响等基本原则。

(3)水利规划要注意与国民经济其他发展规划相衔接。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对接。目前,水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雄心勃勃地布局了 工业 企业 和经济发展新区,其他专题都核准了,而水资源论证过不了,最后不得不调整布局甚至放弃项目。因此,水利规划实际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从水资源的角度对国民经济其他规划提出合理性建议。水利规划从水资源的角度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其他规划布局。

(4)水利规划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加经验性工作,是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结晶,规划项目负责人,既要懂自然科学,又要懂社会科学和相关环保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水利规划人员,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加强规划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技术合格、经验丰富、人员稳定的队伍是保证做出合格规划成果的前提。

第9篇:防洪专项规划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ky_yirong”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水利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具体如下:

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推进规划编制。按照关于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水利设施项目的重要指示要求,组织编制《淮南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初稿),谋划项目总投资495.42亿元。加快项目进度。2020年4月20日,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初步设计获水利部批复,核定总投资60.6亿元,2020年申请非标专项债17.5亿元;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8月31日修订完成并上报省水利厅待批;寿县九里保庄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省水利厅审查,正在修订完善;淮河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淮南主城区段)项目建议书于4月1日经市发改委批复,估算投资36.35亿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做好“六稳”工作。2019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2456万元,占目标任务111.79%,位居全省第六。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影响,积极助力复工复产,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6.8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72.64%。

二是水利扶贫步伐加快。完成年度任务。编制完成全市农村供水“十四五”保障规划,估算投资14.34亿元;已完成省下达我市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投资1073万元;氟超标改水任务(涉及凤台县545人)5月底完成。做好扶贫整改。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5月上报市整改办销号。巩固脱贫成果。各县区排查,全市贫困人口涉及60个乡镇762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016户174860人,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三是河湖管理持续完善。创新管理模式。健全河湖日常管护体系,建立生态检察官、河湖警长制等模式,多渠道增设河湖管护员,组织河湖管护志愿者队伍。开展河道整治。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印发《淮南市河道非法采砂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河道巡查,共开展日常巡查2731次、专项打击和联合打击行动166次,出动执法车辆2407车次、船1198艘次、人员13139人次,查处非法采砂船只19艘。打造示范河湖。完成全市规模以上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成果上图工作。完成市级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初稿编制。完成凤台县永幸河城区段、寿县安丰塘省级示范河湖建设方案审查工作。

相关热门标签